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教師教育論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一)主體不同
舉例子的主體是教師,教師通過事例來論證觀點,加深學生印象,以便學生理解。而案例教學法作為一種教學方法,它的主體是學生,教師是起拋磚引玉的作用,學生要根據提供的案例進行分析、思考和討論,通過學生自身的參與、開動腦筋,最終理解教育政策法規的基本知識和原理。
(二)地位不同
二者在教學中的地位不同,舉例子是整個課堂教學的一種輔助手段,而案例教學法是整個教學活動的中心,通過完整的案例教學設計,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
(三)流程不同
舉例子沒有固定和程序化的流程,教師只要在某一個知識點講解之前或之后都可以隨時應用,一般用時比較短,而案例教學有完整的過程,包括案例呈現、提出問題、小組討論、小組代表發言、教師總結點評等基本的流程,因此耗時長,一般都在半個小時以上。
(四)作用不同
舉例子的作用雖然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但它沒有學生的參與,沒有凝結學生自身的智慧和思考,因此在培養學生能力方面欠缺。在案例教學法中,學生通過互動、研討、查閱等方式來獲得對知識和原理的理解。能夠提高學生對知識理論加的理解及應用能力,培養學生的評論性、分析性、推理性的思維和概括能力。
二、案例教學法與《教育政策法規》課程的契合性
《教育政策法規》課程是教師教育類的必修課程,這門課程主要是讓未來步入教師崗位的師范類學生,了解教育法的基本原理、掌握學校、教師和學生等教育法律關系主體的基本權利和義務,理解教育法律責任和教育法律救濟等方面的主要觀點,通過理論的學習,要求學生能夠對生活中的教育法律問題及教育法律現象依法進行分析與評論,提高其依法執教的能力,逐步形成和提高教育法律意識,最終理解并確立依法治教、依法治校和依法執教的教育法學理念。該課程理論性較強,特別是對一些教育法律條款,學生并沒有最直接的感性經驗。因此,如果單純地用講授法進行知識講授,學生很難將知識內化,并且容易產生《教育政策法規》課程非??菰镫y懂的感受。不利于增強學生的教育法律意識,更不利于將所學轉化到教育行為中去。而案例是溝通理論和實踐的橋梁。通過案例教學法大大縮短了教學情境與實際生活情境的差距,能夠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對案例的分析和討論中,一方面提高了學生用教育法律原理分析教育法律現象的能力,最重要的是潛移默化地使其懂得了依法治教的重要性,并促使學生在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層面上樹立依法治教的決心。有位學生在《教育政策法規》課程快要結束時,這樣總結:一直以為教育政策法規是很空泛的,離自己很遙遠,其實不然,在教學過程中的很多鮮活生動而又震撼人生的案例無不牽動著我的心,于是,我開始思考,今后怎樣去做一個好老師,關心學生,保護孩子們的生命安全、保障學生的合法權益,任重而道遠。
三、案例教學法在《教育政策法規》應用的四個基本點
(一)案例的選擇和呈現
關于案例的選擇,學術界普遍認為,在選擇案例時因注意案例的真實性、典型性、啟發性等。在《教育政策法規》課程中除了遵循這些基本的原則外,還會有意地從兩個角度進行篩選。一是最新發生的案例,二是身邊發生的案例。因為最新和身邊發生的案例更能引起學生的共鳴,讓學生覺得教育法離自己并不遙遠,違反教育法的現象和行為就發生在自己的周圍,犯罪的都得到了嚴懲,這樣更有說服意義。另外,在教學實踐中,還應注意教育政策法規的案例應有正面案例和反面案例的結合。呈現一定的反面案例,有助于學生認識教育法律現象和問題,但如果過多地呈現反面案例,學生就只會注意到教育法律多么不完善,教育有多么黑暗,所以適當地加入正面案例能使學生在認識到現有教育法律不完善的同時,更能看到公平、正義和希望。在選好案例之后,要注意采用不同的呈現方式,可以教師自己閱讀該案例,可以讓學生自己來閱讀案例,也可以通過課件呈現,還通過視頻來呈現,也可以進行更創新的嘗試,比如,角色扮演、情景再現等方式??傊⒁飧鶕煌哪繕撕蛢热莅咐尸F的多樣化,以免總用一種方式呈現對學生造成單調刺激。
(二)精心設計問題
為促進學生對教育政策法規基本知識的理解和討論的有效性,問題的設計是需要仔細斟酌的部分,設計問題時要根據問題的理論進行科學的設計,根據不同的分類標準可以把問題分為不同的類型,以對問題回答的要求不同為例,可把問題分為四類:一是判別類問題:主要是對事物加以判定。代表性詞語是:“是不是”?“對不對?”“、行不行、“”好不好?”“、能不能?”“、會不會?”等等。二是描述類問題:主要是對客觀事物加以陳述和說明。代表性詞語是“:是什么?”、“怎么樣?”等等。三是探索類問題:主要是對事物的原因、規律、內在聯系加以闡釋。代表性詞語是:“為什么?”“、你從中能發現什么?”“、你該如何?”等等。四是發散類問題:主要是從多角度、多方面、多領域去認識客觀事物。代表性詞語是:“除此之外,還有哪些方法?”“、你從中體會到了什么?”“、你是怎樣理解的?”、“說說你的看法?”等等。教師在設計問題時,不要僅僅局限在一個層面上,要善于從多種角度問問題。
(三)組織好討論
在討論環節,應完成兩個目標:一是任務目標,即根據教師提供的問題進行討論,最終在小組成員的共同努力下,總結討論內容,并形成結論。二是社交目標,即加強學習過程中,學生之間的合作,包括表達、溝通、傾聽、分享技巧。因為從理論上講,案例教學能夠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和與人溝通的能力,但實踐中最終能不能培養出學生的團結、合作、交流、溝通能力,需要教師人為地設定社交目標。從目前的教學實踐來看,教師普遍重視任務目標,忽視社交目標。教師在明確提出小組的學習任務和目標的同時,教師還需要向學生解釋小組活動的成功標準(例如,是不是每個人都參與了討論,是不是仔細聆聽他人的觀點等)。在討論中,保證每一個學生的參與性。在每次小組討論時,可以指派小組組長,并且不同的討論問題小組組長輪流擔任。請小組組長對每位同學的發言做好記錄,最后由小組組長進行匯報。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中,學生的參與機會不多,學生已經習慣了老師講,自己聽,也習慣了不經歷自己的獨立思考,直接由教師給出答案,所以在使用案例教學時,起初學生是有些不適應的,不敢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為了提高學生的積極性,教師可以適當地設置一些考核方式和獎勵機制,對學生的表現進行評價,以此來激勵學生更好地參與小組討論。
(四)教師的反思
﹙一﹚在知識方面,引導學生學習不同的文化知識、閱讀討論相關書籍與教學案例,特別納入不同團體(族群)的歷史和現有的經歷,以協助師資生增加多元文化的專業知識與批判意識。
﹙二﹚在態度與技能上,讓師資生探索自己的文化意識與多元文化教育觀,藉由自傳、反省札記與游戲等方式體驗省思,以建立其正確的多元文化觀和文化適切性的教學能力。
﹙三﹚在實習方面,透過觀摩具多元文化素養教師之教學以及試教演練,以接觸不同背景、文化和語言的學生,擴展對學生個別差異與適性化教學的體認。
﹙四﹚在教學方法上,透過服務學習、主題探究、視聽教學或專家演講,以及與小區人士合作,提供師資生真實的跨文化經驗,增進教師轉化學科知識為教學實務知識,成為具備文化響應教學能力的教師。教師的多元文化觀從何而來?大多數的經驗來自于生活中與不同的人們接觸和互動;很多經驗集中在社會的、制度的或個人的歧視、貧窮、不正義,也來自于被視為差異、或被當成是其它人與局外人的對待經驗。個人多與不同的人接觸,或者曾有受壓迫的生命經驗均可以形塑多元文化觀,因此要使學校不要成為復制不平等的地方,就必須致力于適切的課程設計,以及有效連結理論與實務的教學策略。
邁入21世紀,學生必須以生活的能力突破科目知識的窠臼,在多元生態環境中,從人與自己、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互動之中,具體實現生活的意義。因而除了人文、科技素養之外,還需培育學生具備多元文化的理解,才能使他們在所學所知之外,涵養成有關懷、有思維的世界公民。在學校教育中實現多元文化教育之理念,除了設計具有多元文化精神與內涵的課程外,為了能培養學生辨識及適應多元社會的能力,教師是最重要的關鍵人物。因為站在教育最前線的教師能具備多元文化教育的態度與素養,那么在面對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學生時,就較能尊重每一位學生,將之視為獨立的、不同的個體來實施教學,也較不會帶有偏見與刻板印象,造成學生學習的挫敗。
1.整合音樂基本理論與聽力訓練的《樂理與視唱練耳》。這種課程設置的方式在之前已有實踐,很多教師在傳統視唱練耳課程授課過程中其實也在不斷強調兩課程間的關系,是兩者緊密結合。
2.將和聲、曲式、復調、配器等四門作曲技術理論課程合而為一,成為《多聲部音樂分析與寫作》。目的旨在完成對于音樂作品創作完善過程中所需要的基本技巧的學習,而非培養一個作曲家。
3.新開設《外國民族音樂》等新型前沿課程,一方面獲得對于世界各地區、各民族音樂主要體裁、形式、樂器、樂曲和音樂形態等方面的基礎知識,提高學生對于音樂的分析、鑒賞能力,培養探索精神、創新意識。另一方面,擴大學生的音樂視野,明確人類音樂的多樣性,人類音樂文化、音樂行為的普遍性。懂得理解和尊重多元音樂文化,明確中國音樂在世界音樂中的特點和位置。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注重將此課程與音樂理論其他課程的聯系與對比,突顯出音樂世界的豐富與廣博,大大提升了學生對于音樂觀念的認識層次。
4.根據《教育部教師教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要求,將中國、外國樂器演奏成為有選擇的必修課程,即中外樂器必須各選擇一件進行學習,目標是了解相應樂器的基本知識,賞析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掌握樂器演奏的基本方法、基本技巧。
5.將原有的《音樂教學法》拓展為《學校音樂教育導論與教材教法》,新課程屬于音樂學科教育學的范疇,具有音樂教育基本理論與音樂教學實踐相結合的課程特點,可以更加系統、完善地引導本科教育專業學生適應中小學教育發展的大方向與新要求。
二、音樂學教師教育專業課程改革的積極意義
1.密切了學科關聯的系統綜合性。以《多聲部音樂分析與習作》課程為例,將以往《和聲》《曲式》《復調》《配器》等作曲技術理論整合,去除過于專業培養作曲家的艱深部分,充實與實際作品相聯系、實踐能力相適應的使用技巧。本課程在非試點院校沒有開設,傳統院校仍采用專業化而非實用化的四門課程、分別授課。
2.強化了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協調統一性。以《學校音樂教育導論與教材教法》課程為例,將舊有的《音樂教育學》《音樂教學法》整合拓展為《學校音樂教育導論與教材教法》,更加系統、完善地引導學生適應中小學教育發展的大方向與新要求。本課程在非試點院校沒有開設,傳統院校仍采用理論與實踐相割裂的教學方式。
3.體現了與國際接軌的前沿性。以《外國民族音樂》課程為例,可以獲得對于世界各地區、各民族音樂主要體裁、形式、樂器、樂曲和音樂形態等方面的基礎知識,提高學生對于音樂的分析、鑒賞能力,培養探索精神、創新意識。此類課程除以往在各大音樂學院、藝術學院及福建師范大學等院校全面系統開設形成了示范效應外,教育部試點院校也隨之全面系統開設,除此之外的傳統音樂學科學校開設尚不普遍且不夠系統。
4.強調了實際工作能力的教學適應性。以《中外樂器演奏》課程為例,了解掌握相應樂器的基本知識,賞析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掌握樂器演奏的基本方法、基本技巧。適應當今中小學課外趣味活動建立軍樂隊、民樂隊的實際能力需求。本課程在非試點院校一般只以選修課的形式開設,且只針對某一類樂器。不具備普遍教育意義。
5.拓展了從欣賞到鑒賞的廣泛性與專業性。針對音樂學教師教育專業,各試點院校適時開設了《聲樂名作與演唱賞析》《器樂名作與演奏賞析》兩門課程,將以往《音樂名作欣賞》課程統一授課的方式打破,更具針對性與專業性,同時突出了對于學生演唱、演奏方式、狀態的提升作用。這樣的課程在以往有音樂學院系統有類似課程開設,如《歌劇藝術賞析》《弦樂藝術賞析》,但相較于前述的《聲樂名作與演唱賞析》《器樂名作與演奏賞析》范圍相對偏小,不夠全面。
6.明確了專業通識體系的滲透性與交叉性。音樂學院針對與音樂相關的姊妹藝術的滲透性與交叉性開設了以下課程——《中外美術簡史與名作鑒賞》《影視藝術簡史與名作鑒賞》《舞蹈名作鑒賞》。這些課程目前在省內其他同類院校中都是沒有開設的,這一點與國家對于人才培養的綜合素質能力要求十分不協調。
小學教育呼喚高素質的科學教師。我覺得科學教師應該具備這些基本素質:
1.與時俱進的學科知識
《科學》內容異常豐富,物理、化學、地理、生物的基礎,看似簡單,其實奧妙無窮??茖W教師需要不斷學習,從書本上學、從生活中學,盡可能提高自身的學科知識水平,更要與時俱進,掌握國內外科學領域最前沿、最新穎的理論。
2.科學規范的操作技能
小學科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茖W教師需要有扎實而科學規范的實驗操作技能。酒精燈、溫度計的使用,怎樣用玻璃棒攪拌、用秒表記時,看似簡單,但足以表現自己的功底。只有教師科學規范地進行實驗操作,并加以指導,學生的探究活動才能順利進行。
3.隨機應變的教學機智
科學教師應該是一個智慧型的教師。這種智慧需要淵博的學識,更要隨堂的機智。張洪鳴老師教導我們:在學生面前,需要你表現得讓學生捉摸不定,你懂的要裝作不懂,不懂的又要裝懂,是是非非,真真假假,讓學生不理解你是真懂還是假懂,把學生探究的欲望激發起來??茖W是不斷發展的,教師應該在課堂上表現得機智些,如將問題不露聲色地還給學生,把時間留給自己,再在恰當的時候,解答問題,哪怕是科學上的未解之謎,也應該把科學家正在研究的情況告知于他們,激勵他們好好學習,將來去攻克科學上的一個又一個難題。
4.盡心盡職的“保姆意識”
教師應該從學生的實際出發,盡可能多地為學生服務。我把科學老師稱為“垃圾老師”,瓶瓶罐罐是我的寶貝,辦公室、家里的“垃圾”我總是看了又看,有時扔了還去撿回來:它還有什么利用價值?科學課上的哪個實驗用得上?講臺里、櫥柜中各種各樣的物品,為我課上的教學機智提供了可能。雖然我說自己是“垃圾老師”,但孩子們卻說我是“把垃圾變成寶貝的老師”。
二、科學教師的培養途徑
小學科學教師面對的是小學生,除了自身需要基本的素質,教育教學水平和藝術尤為重要,需要掌握寬廣的教育教學理論和兒童心理學,掌握豐富的教學方法和技巧。培養小學科學教師,可以從相關的高等師范學校引進人才,也可以由現今正從事其他學科教學的小學教師中擇優轉型而來。
1.積極引進
雖然高等師范學校沒有相應的專業與小學科學匹配,但生物、物理專業的學生有與科學相關的專業知識,小學教育專業的學生學習過“現代科學技術”,對兒童教育學和心理學了解頗多,可以積極引進這些專業畢業的學生成為小學科學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引領他們進一步了解小學生的認知發展規律和認識科學概念的特點,不斷積累和生成教學機智,提升引導學生進行科學探究的能力。他們將是以后“獨領”的科學教師的生力軍。
2.擇優轉型
教師專業化是指教師個體專業不斷發展的歷程,是教師不斷接受新知識,增加專業能力的過程。特殊教育教師與普通教師一樣,也是從事教育教學的專業人員,他們與普通教育教師相比,除了具備普通教師的專業性知識和技能之外,還有著更多的自己獨特的專業性要求。高等特殊教育院校教師專業化是指高等特殊教育院校的教師的專業化,包括這些教師的專業素質、專業道德、專業知識和專業能力。特殊教育教師的專業化水平直接關系到特殊兒童受教育的權利和特殊教育的質量,是特殊教育教師隊伍建設的重要方面。特殊教育教師專業化是指一個師范生通過專門訓練,實現培養目標及規格標準要求、形成合格特殊教育教師所應具備的專業素質和專業資格的培養和成長過程。特殊教育教師專業化不僅包括教師所應有的共同素質,還包括特殊教育職業所特別需要的專業道德、專業知識和專業能力等方面。特殊教育教師專業化主要涵蓋兩個方面的內容:(1)特殊教育教師專業化發展的重點不僅在于學習特殊教育專業知識,還在于提高特殊教育專業能力,打造特殊教育教師專業品質。(2)特殊教育教師專業化發展始終要服務特殊教育教學和培育殘疾兒童成人成才。
二、全納教育視野下的高等特殊教育院校專任教師專業化發展存在的問題
全納教育是以西方的自由、平等、多元的社會文化價值觀念為基礎,倡導“零拒絕”的原則,認為所有的兒童都有受教育的權利,學校應該接納所有的兒童,而不考慮其身體的、智力的、社會的、情感的、語言的或其他任何條件,學校不能只為一部分普通兒童服務,而將另一部分兒童拒之門外。所有的兒童都應在鄰近學校內的高質量、年齡適合的班級平等地接受教育。學校必須成為適應所有兒童多樣學習需要的場所。全納教育是接納所有學生,反對歧視和排斥,促進積極參與,注重集體合作,滿足不同需求的一種持續的教育過程。全納教育的目的在于解決所有兒童、青少年和成年人的學習和教育需要,是一種理想化的,極端平等主義的教育追求。在實踐中,全納教育無法得到有效兼顧特殊學生與普通學生之間不同的課程需要;普通班級里部分特殊兒童的特殊需要無法得到充分滿足。這就要求高等特殊教育院校專任教師專業化發展,但是,在社會發展歷程中,由于受主客觀方面的原因,我國的高等特殊教育院校專任教師專業化發展還不夠充分,尚存許多問題,成了制約我國高等特殊教育院校發展的“瓶頸”。目前,我國特殊教育教師在專業化發展過程中存在的不容忽視的問題,具體表現為:特殊教育法規還不完善,缺乏專門的特殊教育教師專業發展標準,缺乏特殊教育教師專業發展的有效培養模式,特殊教育專業的教師職業生活質量不容樂觀,有些特殊教育教師在角色定位上存在模糊認識,自我評價消極,對工作缺乏認同和投入,特殊教育教師在專業發展意識上滯后等。此外,還存在特殊教育教師的數量嚴重缺乏(不足)、專業水平不高、培訓制度不完善、專業化程度偏低、角色認同感不高等問題。通過對全國十幾所培養特殊教育教師的師范院校(系、專業)進行調研分析,研究結果顯示,我國高等特殊教育院校專任教師專業化發展中尚存不足。主要表現在:(1)師資來源渠道單一。高等特殊教育院校專任教師是特殊教育專業科班出身的比例不高,教師隊伍中僅有25%是特殊教育師范專業的畢業生,絕大部分教師來源于普通學校和畢業于普通師范院校。(2)師資結構不合理。特殊教育專業畢業的教師與普通教育學、心理學等交叉學科畢業的教師的比例偏少,教師隊伍學位和職稱結構偏低,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的比例,講師占的比例偏高。(3)科研成果少,專業特色不顯著,師范專業視野的局限。(4)師資培訓脫離社會需求。(5)教師專業化發展與高等特殊教育發展失衡等。
三、思考與建議
(一)家長合作制在教師的實習階段,采取家長合作制。職前教師通過跟家長的交流與合作,一方面提高了職前教師的跨文化合作能力,加強了對家長和學生的了解,為整合不同背景學生的需求和盼望打下基礎;另一方面,將家長的角色轉換成教育過程的參與者,調動家長關心支持教育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喚起家長對孩子教育的高度重視,與學校一同建立了“學校-家庭的共同教育”項目,使學生的教育體系得到進一步的完善和整合。在職前教師的培養過程中,為了加深職前教師對家長和學生文化背景的了解,加強彼此信任,職前教師被安排到不同的家庭中學習和考察,與來自不同家庭的學生家長密切合作,通過咨詢、探討、共同建立計劃、實施計劃等方式,使教師與家長共同為學生營造和諧的教育環境,消除學生對學習的抵觸感,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實現學生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健康發展。
(二)跨文化主題課程Lanfranch等諸多學者根據瑞士文化教育會議的60號文件提出的“跨文化教師教育的歐洲網絡”開發了《跨文化教育課程標準》,為多元文化、多語言國家的教師教育課程設置提供了參考。在此次改革中,漢堡大學與漢堡市的中小學和教育組織機構在《跨文化教育課程標準》的基礎上共同合作提出了漢堡大學教師教育的三個主題,分別為新媒體、處理文化和社會異質性、學校發展。漢堡教師教育委員會(HKL)將這三個主題確定為職前教師教育的核心內容。它伴隨著職前教師教育的整個過程,涵蓋在教育科學、學科、學科教學法所有課程中。其中,新媒體主題主要包括媒體的使用和選擇,媒體的設計、分布、展示,媒體影響的認識、媒體制作和發行條件的評價,解決問題科學方法的使用。處理文化和社會異質性主題的主要內容是認識和了解語言、文化、社會等方面的異質,了解學生的學習障礙和需求,關注學生的生活環境和教育背景,促進學生的語言學習,掌握跨文化能力和處理異質的教學手段。學校發展主題中,職前教師要將個人發展與學校發展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將學科、學科教學法、教育科學置于發展的視域下進行學習,把教學內容和方法的改變視為一種發展和進步。
(三)國外實踐項目自2012年開始,漢堡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心理科學學院為推進跨文化教師教育的改革步伐,共同設立了國外核心實習項目,該項目具體由漢堡大學教師教育中心負責規劃和指導。漢堡大學將該項目作為職前教師碩士培養和考核的重要組成部分,并提出了兩種培養模塊。一種是職前教師在國外實習學期完成核心實習項目后,可以在國外學校直接畢業。另一種是將整個實習分為兩部分,一部分在國外學校完成,另一部在漢堡市中小學完成。職前教師在國外實習期間要參加與個人專業相關的討論課。在國外實習期間,每名職前教師都有一名導師負責指導,并對職前教師的表現給予系統及時的反饋,并提出建議。在整個實習期間,要定期撰寫實習計劃和實習報告,并在報告中提出自己發現的問題和經過思考后的解決方案。在實習結束時職前教師要在國外參加實習模塊考試,成績合格后職前教師才能順利畢業。國外實踐項目的設立有助于培養教師理解和尊重文化的多樣性和差異性,建立主動從不同文化視角進行觀察與思考的世界觀,逐漸在學習和交流中提高個人的跨文化能力。
二、德國跨文化教師教育改革的特點
自20世紀90年代開始,整個歐洲國家制定了大量有關于跨文化教育的改革政策和方案,同時跨文化教育也成為了德國職前教師教育領域所關注的改革主題。德國將跨文化教育理念已經融入到職前教師教育改革的整體設計中,新的職前教師教育體系充分體現出處理異質性、能力導向性、開放性、實踐性、多元性等特點。改革前傳統的教師教育沒有考慮到多元文化所帶來的新形勢的發展變化,新文化的浪潮已經影響到德國社會、經濟、政治、教育等多個方面,教育學界在跨文化教育背景下對職前教師教育領域進行了重新思考和定位。
(一)處理異質性從20世紀90年代末期開始,德國各聯邦州積極推進跨文化教師教育改革進程。1996年,德國教育委員會報告提出,在即將到來的新世紀,處理社會異質化、文化異質化、種族異質化、語言異質化等問題將成為跨文化教師教育領域中的核心任務。為了有效處理異質性,德國教師教育領域主要采取以下措施:1.將語言教育融入到學科教學中,并采用將德語作為一門外語進行教學的方法;2.為教師提供改善處理語言異質能力的專項培訓;3.在處理異質性的視域下,對學科、科學教學法、教育科學領域的課程進行重新思考和調整,將處理異質的理念納入核心課程中;4.“區別和公平”與“文化與社會異質化”成為跨文化教育課程內容的核心詞匯,如在很多大學的必修課教育學導論模塊中設有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教育結構”“公平的教育”“處理異質化”“文化與社會異質化”“教師對不同語言背景學生的研究”等課程。德國文化教育部部長常務會議(KMK)與德國教師教育協會(KommissionLehrerbildung)均認為,專業地處理異質化是改變教師教育現狀,實現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元素之一[1]。處理社會異質化、文化異質化、種族異質化、語言異質化等問題對德國職前教師教育改革產生了重要影響。
(二)能力導向性2004年12月,各州文化教育部部長常務會議(KMK)上,通過了《教師教育標準:教育科學》(StandardsfürdieLehrerbildung:Bildungswis-senschaften),為教師教育的改革確立了新的導向。《教師教育標準:教育科學》提出將“處理異質化”“整合”“促進”作為跨文化教師教育改革的重點,新課程的設立將以能力為導向,并圍繞這三個主題展開[2]??缥幕處熃逃恼n程能力指標可以歸納為:1.了解關于兒童和青少年發展的教育學、社會學、心理學理論知識;2.正確評價和接受文化多樣性的能力;3.支持學生形成價值意識和態度及培養學生形成自我決斷的行為能力;4.了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能產生的問題,并為學生提供幫助和解決方法的能力;5.跨文化維度中教學設計能力;6.了解性別特殊性對教育的影響。鑒于職前教師教育所面臨的多元文化帶來的巨大挑戰,2004年德國社會教育委員會(DGfE)提出了《德國教師教育核心課程建議》(KerncurriculumfürdasHauptfachstudiumErz-iehungswissenschaft),確定了跨文化教育課程的核心課程地位,跨文化教育內容占所有課程內容比例的3/4[3]?!兜聡處熃逃诵恼n程建議》在《教師教育標準:教育科學》的基礎上,提出將課程設置成四個不同的能力專題,分別為專題一:教育,社會,教與學,教學,職業生涯培訓;跨文化教育是學習的重點。專題二:社會、政治、教育條件;“區別與公平”“文化與社會異質”是學習的重點。專題三:教育研究、教育方法的研究;“跨文化教育研究”是研究的重點。專題四:知識與能力,教師情感、態度、行為的研究;“跨文化知識能力”“樹立兼容的價值觀、公平對待每一個學生”是學習的重點[4]。2008年德國文化教育部部長常務會議(KMK)頒布了《學科專業決議》(LndergemeinsameinhaltlicheAnforderungenfürdieFachwissenschaftenundFachdidaktikeninderLehrerbildung),提出了在跨文化教師教育改革中,專業課程和專業教學法課程要將文化,社會,經濟、政治、環境等內容進行融合,新的課程不再以傳統的學科為重心,而是以跨學科能力和跨文化能力為核心[4]。除此之外,還要在學科教學法中融入能力領域中的導向知識和元知識。隨著新課程學習的不斷深入,教師的跨文化能力不斷形成,教師的跨學科能力也會得到發展。
(三)開放性跨文化教師教育的開放性主要體現在開放的內容,開放的形式,開放的方法。開放的內容指職前教師培養內容具有豐富性和可供選擇性,教師不應該僅限于專業學科內容的學習,要適當補充各國文化、社會、經濟、政治、環境等方面的相關內容,“活化”培養內容,讓職前教師逐漸領悟到跨文化、跨學科教育內容的豐富性,使職前教師有機會在此基礎上創造性的發揮。開放的形式指打破傳統的培養模式,將自主學習模式作為職前教師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職前教師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需要、學習進度、學習方式等自主安排學習,通過參與式學習和合作學習的形式在開放的學習環境中深化對跨文化教師教育的理解。大學在職前教師自主學習模式中提供各種學習資源和支持服務,并要求職前教師定期上交自學報告,將其作為職前教師考核的重要參考。開放的方法指通過培養職前教師開放的意識,觀念,創新精神,使職前教師在多元文化環境中找到個人教與學的方式,能靈活地應對不同的機會與挑戰,有更多的發揮空間。
(四)實踐性德國跨文化教師教育領域非常重視職前教師的實踐和親身體驗。為職前教師建立靈活有效的對外溝通機制,使職前教師能通過多種渠道獲取信息,德國各州大學根據教師所承擔的不同學科和未來所任教的不同學校類型,為職前教師教育的實踐階段培養補充了新的內容或者增設了新的項目。在歐洲高等教育一體化開放的背景下,許多大學聯合獎學金組織或者利用高校合作交流項目為職前教師提供出國跨文化實習交流的機會,通過國外實習增長職前教師的跨文化經驗和能力。在國外見習階段,培養內容強調在參與中學習,其中包括職前教師在研討課中理解跨文化教師教育的相關問題,通過小組討論、情景模擬等方式使職前教師從認知、情感和行為上充分認識、比較、體驗、反思跨文化及跨文化行為;通過國外中小學課堂活動參與,獲得和掌握跨文化交流的經驗、提高跨文化交際能力;對跨文化的課堂進行觀察,對任課教師和學生開展調查和訪談,分析交流和觀察過程中出現的跨文化現象和跨文化沖突,培養職前教師的跨文化敏感性,在廣泛的環境范圍內培養教師的多元文化共融意識,從而為未來教師的職業生涯帶來更多的思考與啟發。除此之外,各州大學與公益組織、地方團體、政府建立聯系,共同創建各種學術訪問、交流、研究等實踐項目,促進跨文化教師教育的發展。
(五)多元性德國的跨文化教師教育是一種新思維,職前教師教育的思想從傳統的一元式轉變到多元式。職前教師教育領域已經把多樣性、差異性、創造性的教育思維貫徹在改革中,給教師的發展和創造力的發揮提供更大的活動空間。從國際化視角來看,它側重培養教師“全球化思考,本土化行動”的能力,將培養內容和目標與全球教育背景相聯系。立足于Klafki提出的“關鍵問題”,培養職前教師關注和思考世界范圍內的民主和平、不公平、不同文化等問題的能力。從整體性視角來看,它側重培養職前教師用新的知識觀念取代傳統的知識觀念,進一步拓展知識層面,完善知識結構,以適應新課程改革的要求;不斷更新職前教師對跨文化教育的認識,將單獨學科和與之相關的普通教育、跨文化、跨學科內容看成一個整體;在業務能力方面,需要提高教師教學能力,學會運用多種教學方式,并將不同種教學方式融合成一個整體,靈活使用。從多文化視角來看,側重培養職前教師多元文化觀念和跨文化適應力和發展力,培養職前教師寬容、尊重和公平的品質,同時拓寬職前教師的多元視野,使職前教師正確對待不同文化的問題,消除在教學中習慣使用的、帶有文化歧視和文化偏見的內容,以更有利于相互了解、尊重和共處。從推動發展視角來看,培養職前教師對改革的適應能力,根據外界的變化、個人的思想和行為,不斷學習,立足于學校的現在,著眼于學校的未來,對學校的全局發展有通盤的思考和認識。
三、對我國教師教育改革的啟示
(一)為我國職前教師教育堅持對外開放、加強對外交流提供參考在我國制定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中,強調了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的重要性。在未來的教師教育改革中,教師教育領域將擴大政府間學歷學位互認,支持中外大學間職前教師互換、學分互認和學位互授;加強與國外高水平大學合作,加強國際理解教育,推動跨文化交流,增進學生對不同國家、不同文化的認識和理解[6]。德國在此次跨文化教師教育改革中,為了促進教師的跨文化交流,將跨文化交流合作項目納入到實踐階段的培養體系中,使其成為職前教師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提高了職前教師跨文化能力和增長了職前教師跨文化交流的經驗。我國的職前教師教育正處在探索和計劃階段,德國職前教師教育實踐項目的設立為我國提供了很好的參考。
(二)為我國職前教師深化對處理異質的認識,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提供借鑒中國古代教育家孔子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指針對學習的人的志趣、能力等具體情況實行不同的教育。但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它的含義也在不斷地更新。在國家制定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中提出,注重因材施教,將關注學生不同特點和個性差異,發展每一個學生的優勢潛能作為職前教師教育的重點。但到目前為止究竟如何制定有效的措施來處理差異,發展學生潛能還是一個模糊的概念[6]。德國根據自己的國情發起了跨文化教師教育改革,并提出了將處理異質化作為新時期教師培養的核心。在教師教育中不僅要關注到學生本身的異質性,要充分考慮到當前教育所處的社會、政治、法律、經濟、文化、環境等各方面的背景對教學的影響,從而建立新的課程模塊和培養結構,使教師深刻認識和理解處理語言、文化異質的真正含義,將處理異質的概念融合到學科、學科教學法、教育科學的學習中,從而在不斷加深理解中獲得跨文化能力,為我國實現因材施教提供了很好的借鑒作用。
1.1社會發展的需要
如何培養高素質人才以適應未來社會的發展,已成為各國教育界普遍關注的問題.近年來,隨著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持續發展,新課程實施的逐步深入,對體育教師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作為地方高師院校,應主動適應當前基礎教育體育新課程改革的現狀,在轉型發展中,必須發展教師教育專業,立足地方,履行服務地方經濟、文化和教育發展的職能,保持和發展體育教師教育專業優勢.大學要培養高質量的教師,必須將優秀的中小學作為實踐的場所,與中小學進行深入合作,為本地區的基礎教育培養數量充足、高素質基礎教育體育師資,為本地區基礎教育體育教師職后進行培訓,滿足地方基礎教育發展需要.
1.2專業發展的需要
師資隊伍質量的優劣,將會直接影響到現代學校對人才的培養.《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中指出“深化教師教育改革,創新培養模式,增強實習實踐環節,強化師德修養和教學能力訓練,提高教師培養質量.”這為我國教師教育發展指明了方向.體育教師教育要適應社會發展對人才的需求,應修改和完善培養方案,更要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素質的提升,增加實踐課程的比例,給學生更多的實踐機會;教育場域上,由封閉的學校、單一的理論課堂走向真實的教育教學情境,將理論與實踐更好的結合;體現社會轉型對人才培養的知識、能力要求,在服務地方基礎教育中謀求發展.
1.3學生發展的需要
英國科學家波蘭尼把知識分為“顯性知識”和“隱性知識”.學生通過理論學習獲得的是可以言說、表達的“符號化”客觀的顯性知識.而教學能力、教育智慧等這些無法清晰表達的隱性知識,不能通過理論學習獲得,需要回到教育教學情境中去,通過親身的參與、體驗,將學到的理論知識運用于教學實踐,在真實的教學情境中更好地理解理論知識,其運用知識的能力、教學的能力得以鍛煉、提高,獲得處理各種教學問題的教育智慧,盡快進入教師角色,適應基礎教育體育教學工作,增強自己的自信心,更好地面對未來的職業,增加對自己職業的認同感.
2發展中體育教師教育與基礎教育適切性偏失
我們應看到地方高師院校體育教師教育在服務地方基礎教育,為本地方培養體育師資的過程中做出了積極的貢獻,但相對于基礎教育體育教學變革需求而言,“體育教育專業人才培養依然存在培養目標和模式數年不變,與社會需求脫節;培養方式呆板,實踐環節薄弱,學生所學知識得不到內化等諸多問題”,導致“新教師不能適應一線教學工作的種種窘境”,這與教師教育體系為基礎教育培養合格、優質的師資是不相符合的,其主要在于體育教師教育與基礎體育教育實踐的割裂.
2.1體育教師教育理論教學與基礎教育實踐脫節
在教學內容上,體育教育理論課程脫離基礎教育教學實際,針對性、實用性不強.一方面,體育教育理論課教學以抽象的系統化知識為主,過于理論化,缺少案例教學,教學課程內容與中小學教學實際聯系較少.另一方面,體育教育教育理論課程沒有反應當前基礎教育體育課程與教學改革實踐的新內容、新思想.許多學生依然不清楚為什么要進行新課程改革,新課程改革的理念是什么,新課程改革新在哪里等基本問題.體育教師教育理論沒有充分發揮培養高師體育教育專業學生從學習者進入教育者的中介作用.其原因主要是當前體育教育理論工作者深入基礎教育教學教研一線機會少,以“書齋式”研究居多,就理論而理論,“田野式”研究欠缺,對基礎教育的發展現狀和改革趨勢了解和深入研究不夠.在教學方法上,以理論講授為主,缺少理論學習與基礎教育教學實際相結合的實踐操作練習,導致學生學了理論知識卻不會運用,沒有達到理論課教學的效果.如學生學了《體育教學論》、《體育教學設計》等諸多理論課程還不會備課、寫教案,教學思路不清,不能有效組織教學等.許多學生往往憑自己已有的運動訓練經驗,將體育課上成專項訓練課,難以適應具有豐富、復雜教學情境的基礎教育體育教學要求;而《運動生理》、《運動解剖》等運動人體科學等課程,缺少“體育”特點,聯系基礎教育實際更少,許多學生學了后仍不會處理簡單的運動損傷,更不會針對特殊群體的學生開出有針對性的運動訓練處方等;導致體育教師教育專業理論課程對學生專業實際操作能力形成低下,不能很好地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性知識.
2.2體育教師教育實踐教學與基礎教育結合不密切
教師教育實踐性教學對于教師的專業成長不容忽視,實踐性教學活動的基本內容包括:課程實踐性教學和集中實踐性教學.一是課程實踐性教學機會較少.體育教師教育課程實踐性教學包括體育教學論、中學體育教材教法、學校體育學等理論課結合其教學內容在不同的教學環節實施實踐性教學,讓學生在教學中作學習的主動“參與者”,而不只是被動的“接受者”.但在實際理論課程教學中,教師往往無意或無暇進行實踐性教學,一方面是理論課教師缺乏實踐性教學的意識,另一方面是因大班上課,組織實踐性教學費時、麻煩,教師不愿過多付出,另外,某些教師自身缺少基礎教育教學經歷,無力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指導也是重要原因之一;二是集中實踐性教學效果并不理想.集中實踐性教學包括教育教學見習、教育實習,因沒有足夠的見(實)習基地,體育教育實踐課程缺少真實的教學情境.校內的見習或實習,其教學對象是同齡的大學生,其教學內容、教學方法都與中小學不同,由于沒有給學生創設一種情景化的“在場”感,對學生實際教學能力提高不大;至于教育實習,中小學對實習的接受處于被動滿足高校“學”的需要,少有與大學進行深入合作,共同探討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而高校對學生專業實踐能力無明確的要求,且學生由過去的統一實習,因近年招生的擴招,學生人數的增多,實習指導教師過少,學校對實習進行“分散”,以致有的學生找所學校蓋個章以應付,使得教育實習流于形式,實習效果并不理想;直接導致的結果是學生教學實踐能力不強,從教適應期延長,不能很好適應基礎教育體育教學的發展要求.
2.3體育教師教育培養模式單一少有基礎教育參與
體育教師教育職前教育注重的是對未來體育教師基本知識、能力、素質的培育,但這并不意味著通過幾門課程的學習就能成為一名合格的體育教師.體育教師的各種教育教學能力需要在中小學體育教學實踐中得以鍛煉、不斷積累經驗,感悟實踐,幾經歷練才能逐漸成熟.教育部2011年頒布的《教師教育課程標準》(試行)中,就明確了育人為本、實踐取向和終身學習的三大基本理念,確定了涵蓋教育信念與責任、教育知識與能力、教育實踐與體驗的三維目標體系.《教育部關于大力推進教師教育課程改革的意見》(教師[2011]6號)提出“探索建立高校、地方政府、中小學合作培養師范生的新機制”,重申“強化教育實踐環節”,提出“師范生到中小學和幼兒園教育實踐不少于一個學期”.不同的國家有不同的體育教師標準,共同一致的是“強調教師的實踐操作能力”,放眼國際教師教育領域,“教師教育和培養的空間模式已由大學為本的模式向以大學為本和學校為本相結合的模式轉變”,我國部分高校也在試點,大學與中小學的協同合作,以逐漸成為教師培養的主流.可見,培養合格體育教師不是體育師范院校能獨立做好的,將大學體育教師教育與基礎教育通力合作,發揮基礎教育在體育教師培養中的積極作用.然而,目前體育教師培養主要以師范院校培養為主,局限于大學課堂培養教師的封閉模式,少有中小學教育共同參與,這種單一、封閉的體育教師教育培養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體育教師教育和基礎教育體育教學改革的發展.
3體育教師教育與基礎教育對接互動的挑戰性
體育教師教育與基礎教育互動,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教師、學生、管理者,不同主體面臨著與基礎教育對接的適應性轉變.
3.1促進教師進行教學改革
認識上.教師首先是觀念上的轉變,認識到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以課堂為平臺,“能力培養”為主線,教師引導學生進行開創性學習;認識理論聯系實踐教學的重要性,而不只是就理論而理論,使理論顯得空洞和抽象,如何讓學生更好地理解理論,將理性的理論感性化,在理論課講授中,結合中小學實際的進行案例教學.思考如何進行有效的教學改革,適應發展的需要.投入上,加大對教學改革的投入,課程的設置、教學的設計、實踐的安排等等.教師相對于單單只是課堂理論課的講授,則需要化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一是在理論課教學環節的投入,為精選案例,備課量的增加;最主要是組織學生進行情境化教學,進行教學實踐,無論是分組、看課、評課,尤其是高校擴招后的大班教學,如何調動每一位學生的積極性,都需要教師周全考慮,才能讓教師教育課程在與基礎教育對接實踐中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指導上,教師對學生的學習,有理論上的知識傳授,更需要實際操作的具體指導.這對缺少實踐背景教師的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就要求教師不僅從宏觀上了解基礎教育改革,還要深入到進行一線,了解教學的實際情況,中小學目前的現狀,存在的問題,對體育教師的新要求,高師在培養適應社會發展需要應如何應對.引導學生建立對體育教育的職業熱情.圍繞著能力培養改進教學.
3.2調動學生學習的內驅力
教學方式的轉變,要求學生參與到教學中,需要學生獨立思考和判斷.學生上課習慣帶著耳朵去聽,老師講什么就是什么,上課記筆記,考試背筆記,學生在理論課學習中是由被動的知識接受者.在學生頭腦中的體育課非常好上,就是整隊、集合、教師講解示范、學生練習等,學不學理論都能上體育課,且普遍認為理論課對實踐的指導并不大.將體育教師教育課程與基礎教育對接,要求學生運用所學的理論在實踐中運用,在真實的教學情境實踐中,體驗體育教學實踐,體驗體育教學的各個環節、步驟,體驗體育教學對教師能力的要求,近距離感受體育教育教學,得到教師和基礎教育體育一線教師共同指導,在體驗中自我感知自己知識的不足,在運用中自我發現學習中存在的問題,自己的能力與實際需求的差距,“原來上好一節體育課并不是那么簡單”.進而,反思自己的學習,主動去思考,作為教師如何上好課,思考如何去改進自己的學習,適應基礎教育教學的需求,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3.3轉變管理者人才培養理念
社會要求學校培養的應用型人才能較好地適應基礎教育的需要.作為管理者,在認識當前時代背景下,關注社會需要培養什么樣人,研究怎樣培養人的問題.根據社會發展的需要,以及學校的具體情況,以基礎教育改革對新型教師的要求為指導,主動適應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需要,轉變人才培養理念、方式,加強與基礎教育課程的緊密聯系,建設有自身特色的教師教育課程.從確立人才培養的目標、定位,找到適合自己發展的路徑.思考如何圍繞學生發展制定應用型人才培養方案,如何與基礎教育緊密聯系,開放辦學,深度合作,培養人才,如何進行一體化的設計與改革等,這都需要管理者在廣泛調研的基礎上,以職業需求為核心,能力培養為主線,做好人才培養頂層設計,才能做精體育教師專業,培養高素質體育教師師資,滿足地方基礎教育發展需要.
4體育教師教育與基礎教育的適切性互動
在轉型發展過程中,體育教師教育主動適應基礎教育體育課程改革的需要,加強與基礎教育的互動與適切,在服務地方基礎教育中促進高師體育教師教育自身的生存與發展.
4.1改革課堂教學模式,體育教師教育理論教學結合基礎教育實際
《教育部關于大力推進教師教育課程改革的意見》重申“把教學改革作為教師教育課程改革的核心環節,使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精神落實到師范生培養過程中,全面提高新教師實施新課程的能力.”“著力提高師范生的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由此可見,未來的教師教育要服務于學生,以學生為中心,突出能力培養,由“知識傳授為主”轉向“能力培養為主”.在教學方法上,走出以“教師教、課堂教科書”為中心,走向以“學生學”為中心,采用討論、啟發、參與等教學方法,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增加實踐知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訓練,引導學生學會應用知識;以基礎教育實踐中的體育教學問題為主線,引導學生學會思考,學會提出問題,培養學生具有較高的素質和可持續發展的能力.在教學內容上,刪繁就簡,聯系實際,采用案例式教學.專業教師要進行教學案例的選擇和編寫,將理論與中小學實際結合,結合案例教學進行知識點的傳授,促進學生在案例中更好地理解理論,幫助學生將學習到的知識遷移到教學實習中去,發揮其純理論教學無法替代的教學效果,促進學生將知識轉化為能力.其次,在體育教師教育理論教學中與基礎教育體育教學實際相聯系,如目前體育基礎教育體育教學的現狀是什么,存在哪些問題等,增加學科前沿發展動態的知識.在教學方式上,增加實踐教學環節.體育理論課教師在教授理論課程同時,注重教師專業技能訓練和培養,即不放棄對理論的學習,完善教師教育發展方向,理論與實踐結合,注重多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要求學生實踐技能熟練,專業知識全面,能滿足社會對體育教育人才的需求.構建完善的第一課堂實踐教學標準,編寫實踐教學教材,加強實訓案例庫建設,提高學生參加實踐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實踐教學質量.
4.2改革人才培養模式,實施高校與基礎教育合作的體育教師教育
以基礎教育改革對新型體育教師要求為指導,建立高校與基礎教育深入合作,發揮基礎教育在體育師資培養中的積極作用,建立適合當地體育教師教育可持續發展的模式,做體育教師教育品牌專業,形成地方特點,服務區域教育均衡發展.與基礎教育簽訂雙向教育合作協議.制定人才培養方案是雙向教育合作的核心工作,在邀請基礎教育高級體育教師參與體育教師教育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中應體現“校地合作,實踐育人”的指導思想,圍繞服務學生,突出加強學生從業能力培養.重點把握以下幾個環節:一是到中小學學校調研,分析基礎教育對體育教師的能力要素,確定培養目標,設計制定具體的能力培養方案;二是根據體育教師專業能力所需的基本專業理論知識,確定專業理論課程體系;三是根據體育教師能力培養的需要,確定實訓和實習課程,加強實踐教學,提升未來體育教師的教學實踐能力.高校與中小學的合作,既解決了體育師范生培養問題,同時解決了在職教師的新發展.與基礎教育建立多個的實踐基地.為避免實習進行流于形式,加強實習基地建設,與基礎教育建立緊密的教師教育合作共同體,借助一線的教學資源,一方面給學生提供更多的有助學生能力提高的真實教學情境,讓學生體會實際教學的流程和對體育教師基本素質的要求,以及理論知識在實際教學中的使用價值,滿足學生實踐的需求;體育教師教育理論老師與一線教師具有豐富的教學經驗的教師,共同指導學生提高其實踐教學能力.另一方面,加強管理,制定學生見習、實習過程的要求細則,指導教師的職責.
4.3建雙能型教師團隊,體育教師教育者與基礎教育教研聯系互動
有關幼兒園幼兒教育的指導方針已經明確指出,幼兒園的基本活動應該是游戲,這點可以看出幼兒園在教育方面很重視游戲的作用。實踐證明,集體教學活動能夠大大促進學生的學習態度和學習熱情。通過幼兒園的課程安排,我們可以發現很多幼兒園也都將集體教學活動作為重要的教學內容之一,這是因為通過集體活動教學能夠讓幼兒更貼切地理解教育的內容,通過各種活動讓幼兒充分地認識這個社會,這個是讓幼兒熟悉教育目標的主要途徑,因而筆者認為集體教學活動對幼師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一種教學手段,也是非常必要的。通常幼兒園會采用集體教學和小組教學相結合的教學模式,這樣可以有利于幼兒理解和接受。
(一)集體教學活動的作用
在幼兒園教學中一種有效的組織方式是集體教學活動,教師需要借助有限的教育資源對幼兒們展開基礎性教育,這對幼師來說是非常困難的,因為通常幼兒們還沒有形成自我控制能力和學習的能力,他們不受束縛,對待任何事情都是以自我為中心,所以要引導他們學習需要非常的手段來吸引他們的興趣。集體教學活動對幼兒來說,能夠使他們針對同一個問題展開激烈的討論,在相互啟發的學習氣氛下,幼兒們能夠彼此獲得更多書本上沒有的知識。集體教學活動還能給幼師一個評價學生的平臺,讓教師經過橫向的比較評價幼兒的各項能力。還能充分地了解幼兒的發展狀況。
(二)目前幼兒園的現狀
首先,我國的國情決定了集體教學活動這一教學模式,這是我國特有的,是社會文化導致的,不能因為外部環境改變的。中國由于人口眾多,我們不能像西方國家一樣,因為我國和西方國家的文化和人文背景都不同,雖然我國的幼師沒有達到西方國家的水平,但是集體教學活動是最適合我國幼兒園教學的一種模式。其次,幼兒園的基礎設施條件和人員短缺,都嚴重制約了我國幼兒園的發展,如今我國幼兒園的規模多數是較小規模的,大規模的幼兒較少,而且幼師短缺才是幼兒園不能得到很好發展的主要原因,因此集體是一種非常適合幼兒較多的幼兒園而提出的。最后,我國幼兒園中缺乏有經驗的幼師,多數幼兒教師都有教育過幼兒學習,但是他們并沒有經過專業性的培訓。
二、教師在集體教學活動需要特別注意的內容
(一)幼兒的發展情況
幼兒的發展是教學活動的一個目標和成果,而其中的過程是以經驗作為前提來進行順應和同化。所以,只有以幼兒原有的發展,合適的教學活動才能進行下去,在教師的周密設計下,支持和引導幼兒的經驗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提升和豐富。但是,如今很多幼兒教師在設計教學活動是往往會沒有對其幼兒原有的經驗進行思考和分析。很多教師通常將注意力放在活動的內容本身的特別,流暢的環節等活動的本身設計,卻將幼兒發展的個體差異提升幼兒原有的經驗和發展上的元素撇在一邊。例如,在識別數字的活動中,教師在操作的材料上做了精心的準備,還設計了許多精彩的游戲。但是,在其難度上卻對幼兒來說沒有任何挑戰,非常輕松的達到了教師所要達到的要求,這說明了教師僅僅將目光放在了課程的完成流暢性,而完全沒有考慮幼兒本身水平是否符合教學活動的真正的目的,這也就沒有達到鍛煉和提升幼兒的教學目的,對于幼兒的作用并不大。這樣的教學,就算如何的新穎,如何的有趣,邏輯在如何的嚴謹,但是對幼兒的發展水平沒有多少的幫助。此外,很多教師為走捷徑而去從雜志上或者其他地方抄襲現成的教案來進行組織教學,他們覺得這些教學活動達到了標磚,也是完美,可是他們并沒有注意到,這些教案只是適合一般的發展情況,或者針對某個班級而進行設計的,不適合多有的幼兒。所謂的集體教學要針對性的對本班的情況作出具體的詳細的思考。
(二)教學中的環節的目標
每一項集體教學活動,都具有相當的計劃性和目的性。雖然可以不排除其生成的成分,但是教師需要掌握整個過程中的其所要達到的策略和目的。如今,教學目標的羅列在教師的活動設計里都能夠達到,但是這些環節卻沒有說明的具體性,就是單純的粗略的籠統的羅列出來,如:第一步,導入環節第二步,進行探索第三步,總結評價,等等,非常的套路化,模式化。這就讓教師無法清晰的看清其中的每一個環節與整個教學活動的關系,無法體現出各個環節的實效性。如,游戲是教師在活動所使用的一個常用方式,但是使用這個游戲是為了體現什么呢,這個游戲能給幼兒們帶來什么,心中沒有清晰的譜,這也就讓活動出現一個表面上很成功,但是卻沒有任何實際性意義的狀況。同時,這樣的模式,羅列方式的簡單就會把教師是思維固定下來,失去了創新,失去了根據實際情況改變模式的機動性。被現成的教案牽著鼻子走,不能以教學活動針對性的處理存在的相應的問題。例如,某個數學活動對9的組成和分解中,其實幼兒早已了解其中的道理和奧妙所在,但是因為教師的定性思維,走規定的老路線,堅持原有的設計進行一項又一項有趣的活動,去卻是整個教學活動變成一個毫無意義的教學,所以,教師要在設計教學活動中設計每個環節是要讓自己知道每個環節的目的作用所在,發揮其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的有效的作用。
三、教師在集體教學活動中引導幼兒主動學習的方法
(一)用心體會,創造良好環境
幼兒的基礎學習方式就是去探索。所以,引發幼兒的探索活動,創設積極健康、豐富多彩的活動環境支持就顯得非常重要。我們總會在教學活動中強調把教育過程弄精,弄好,就是所謂的操作材料、游戲玩具、演示教具在教學中齊全,從而達到其教學的目的性,但是幼兒在身心發展中所謂質量變化卻被完全忽視了。幼兒身心發展沒有得到支持,就像”做禮物”的活動,教師無需只把目光放在制作教具上,也可以記住一些教室內所有的資源進行有效的導入,在省略一些復雜過程的同時,也減少了一些重復的過程,讓幼兒在自己的熟悉環境和材料,提高幼兒自身的主觀能動行,自己去開發和探索,找出其中的奧妙和規律,并親自設計出來,讓幼兒親身的體會其中的道理,把整個教室布置成引發、支持幼兒思考的活動環境,讓幼兒成為生活和學習的主人。這就把幼兒對知識的認知有了向往,從而達到了教育效果。
1.抓住幼兒的好奇心,材料備足
幼兒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在他們對某物好奇時,眼睛是最好的正面,抓住他們的目光,找出吸引他們目光的根源,主動為他們提供相應的材料。
有一次,我看見一個孩子在盥洗室里嬉戲,就留下來靜靜的看著接下來發生的事情,原來孩子正在看從水龍頭內流出的水柱正隨著一只小手的轉動而不斷的變細變粗,好奇的臉龐洋溢著歡欣和喜悅,絲毫沒有意識到身上的濕漉漉的衣服,墻上也充滿了水珠,這讓我有了一個想法,我在活動室一角的桌子上放上了幾盆水,還準備了一些小瓶$小碗$杯蓋$小船$積木$海錦等各種材料,孩子們馬上圍到這張桌子周圍,開心的玩起水來。在玩水過程中,幼兒認識了水的特性,獲得了許多有關水的知識。
2.為幼兒所需提供氛圍
每個孩子都需要愛,充分的愛是孩子們的基本需求,更是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糧。教師的一句鼓勵,一絲微笑,一聲贊美,一次撫摸都能為孩子帶來莫大的動力,激發出孩子們的學習欲望和熱情,活動中,對孩子微笑著說聲:真不錯,好極了,加油哦。諸如此類的激勵話語都能夠讓幼兒積極的參與活動,如果孩子們有了自己的想法的見解是,要去認真的聽,尊重他們的想法,給他們一個良好的,愉快的,自由的氛圍。
(二)興趣是調動孩子們學習的突破口
因為幼兒的年齡小,這是他們的特性,所以對某些事物的興趣新鮮度不會保持很久,這就需要教師犀利的洞察能力,找到幼兒的興趣,并將此作為突破口,通過引導,讓孩子們能夠在一個輕松的氣氛下,在愉快情緒的觸動之下,自主的積極的投入進去,教師開展的主題活動就是在幼兒的興趣點上不斷產生和蔓延的。
在參觀商店活動中,孩子在路上看到了許多汽車,商店的柜臺中也陳列著各種玩具汽車,在回來的路上,孩子們不停地講著汽車。金金說:那個前面有只手的汽車是吊車。不是,是挖土機,我家里就有,任巍杰馬上反駁。丁丁說:我家有小汽車,還有大卡車呢。我家也有,我還有警車呢。看著孩子們興趣盎然地談論著汽車。汽車這個主題活動在我心中油然而生?;顒又?,每個孩子對汽車的興趣也不盡相同,在討論轎車時,夏正陽最感興趣的是剎車和排檔,他不厭其煩地問司機:這叫什么名字!怎么用它!你能用給我看看嗎!(童俊心感興趣的是車輪,他整個身子都鉆到了車底下,把衣服都弄臟了,終于有了一個重大的發現:我看見這輛汽車有四個輪子。(他的話引起了幾個孩子的興趣,在參觀停車場的時候,他們還專門對每輛汽車的輪子進行了比較和研究。
(三)游戲是學習的催化劑
游戲對于孩子們來說,不是工作,不是負擔,不完全是生活,是學習的一個途徑,是對自然和社會的探索和追尋,它是自發的,是主動的,是愉快的行為活動,知識技能往往都是通過愉快的游戲中掌握到的。如在學習比較多少時,我設計了以下游戲,找椅子,請幼兒找一個椅子坐下來,比一比人多還是椅子多,戴帽子,請幼兒給瓶子蓋上蓋子,比一比瓶子多還是蓋子多,開鎖,請幼兒找鑰匙開鎖,一個鑰匙開一把鎖,比一比鑰匙多還是鎖多,喂雞,請幼兒把蟲子喂給小雞吃,比一比蟲子多還是雞多。游戲是在幼兒快樂的同時,不知不覺的掌握了許多的本領,將玩中帶學,學中有玩的教學理念體現出來,提高幼兒的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幼兒在其中得到了主動性的培養,為幼兒在將來學習的興趣打下良好的基礎,幼兒將為此受用終身。
(四)生活中的節奏,刺激學習主動性
培養孩子們的學習的節奏通常包括“節奏樂”“認識節奏”活動。這也是教師訓練幼兒節奏的主要方式。在生活中,我們周圍的節奏音律隨處可見,就如動物的叫聲,音樂的節奏,教師可以讓幼兒在自然的條件下找到節奏的所在,也可以在自己的設計的有固定節奏環境下,讓幼兒們充分體會,找出節奏的奧妙,讓節奏樂陪伴在孩子們的生活中去。
1.語言活動伴隨著節奏。德國音樂教育家奧爾夫強調從節奏入手進行音樂教育。教師可以以詩歌的朗誦特點,圍繞教學發展來培養幼兒的節奏感。利用外物只管的將詩歌內容展現在幼兒面前,然后讓幼兒隨著節奏,拍手,點頭等,找到節奏的規律,最后和樂器伴奏一起配合起來。
2.音樂里找到節奏。學習節奏,這和舞蹈,歌曲、律動、欣賞等活動是分不開的。在讓幼兒學新的歌曲之前,要讓孩子們先練習歌曲的節奏,在拍子的配合下,讓幼兒們找出歌曲中的特點和奧妙,再在這基礎上把歌曲的歌詞記下來,在手腦并用之下,即學會了新的歌曲,也掌握了節奏。
3.節奏練習應該成為幼兒生活中的一部分,比如在幼兒練習拍球的時候就可以找到節奏,這既讓孩子們增強了趣味性,也能發展幼兒的節奏感。
(一)教師認同的發展軌跡
教師認同的形成是教師自我意象實現的過程,記錄著一個教師的成長歷程。因此我們可以說教師認同是一個動態的、發展的過程,它的形成是一個持續地對自身積累的教學實踐和經驗進行分析、解釋、實踐和再解釋的過程。教師認同形成過程中,教師會基于自己的價值和意義系統對外在的規范不斷進行調整,逐漸樹立自我意象,形成個人化的認同。同時,教師主體作用的發揮對教師認同的形成也至關重要。在形成教師認同的過程中,教師一方面要主動參與社會交往和對話,廣泛接觸各種資源;另一方面也應積極地反思,對自己既有的認同進行檢視,不斷修正或重構自己的認同。具體來說,教師意象將會對教師教學行為產生很大影響,決定著其教學生涯能否成功。正面、積極的教師意象會指導教師采用積極的實踐原則,而積極的實踐原則能夠修正運動規則,使教學更有趣。本次研究采用敘事研究方法,對一名具有10年教齡的青年骨干教師的成長過程進行跟蹤研究。案例:該教師本科畢業于當地一所師范院校,其在當年學校教師招考中成績并不十分理想,在面試中險些被淘汰。通過對她的訪談,我們了解到她自己很清楚當時在應聘考試中成績不佳,也知道能找到這份工作來之不易。因此,在任教之初就已暗下決心要爭一口氣,不斷提升自己,證明自己是一位稱職的好教師。在這一教師意象暗示之下,她嚴格要求自己,通過不斷學習,工作滿兩年后,被北京一所知名院校外國語學院錄取,成為她所在中學第一位考上統招研究生的教師。三年后,她以優異成績畢業返校任教。在重返教學崗位之后,該教師認真教學,積極嘗試教學新理念、新方法。兩年前,她開始嘗試在英語教學中引入任務型教學,經過精心設計教學,反復實踐,不斷反思,她所嘗試的任務型教學方法基本實現了提高學生英語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教學氣氛、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初始目標,并圍繞此項研究在核心期刊發表了多篇論文。在做好教學探究的同時,該教師平時注意關注英語教學科研發展動態,虛心向本校學術帶頭人請教如何做科研。在跟隨項目負責人完成兩項省教育廳項目后,她獨立成功申請了教育廳英語教學改革青年項目,并已成功結題。該教師已成為學校青年骨干教師,并于2014年成功晉級為高級教師。從該案例中可以看出,該教師職業生涯的起步并不順利,也許正是這種不順利的起步,造就了她個人教師認同和個人信念的形成,幫助其樹立了認同目標,即要向大家證明自己能成為一名合格的教師。而這種個人信念和意象決定著該教師今后的學習行為和教學實踐。在該教師任教之初,學校對教師學歷還沒有硬性要求,當時很多同齡同期入校的教師也沒有繼續求學的愿望。該教師卻已意識到提高自身學歷和提高知識水平的重要性,于是積極接受了研究生教育。這樣的學習行為既是主動學習的體驗,又是一個教師積極意象的形成過程。研究生階段的學習為該教師今后的教學提供了知識和信念的支持?;匦H谓毯?,該教師主動研究教學,努力做好教學工作。在教學過程中,她通過錄制課堂教學錄像、錄音、寫教學日志等方式進行教學反思,并采用修正實踐原則不斷推動教學的良性發展。這一過程中,其教師認同也在不斷修正、形成和完善。
(二)教師認同理論的追溯
傳統教師教育十分重視培養教師在教學中靈活使用教學技術的能力,將教師教學方法的掌握和運用作為衡量教師教學水平和課堂教學成功與否的主要標準之一。20世紀80年代以來,國外教師教育研究領域發生了巨大的變革,教師教育研究開始關注教師信念和教師認同等相關問題,強調教師個體主觀能動性在課程教學目標設計、教學安排、教學組織和管理等方面的發揮,提出教師自身內在信念、自我意象決定著教師的教學態度和教學行為。我國在教師認同方面的研究起步較晚。國內學者認為,教師認同是教師的自我概念或意象,這些自我概念或意象強烈地影響著教師的教學方式、專業發展方式以及他們對于教育改革的態度。教師認同在支配教師教學行動和教師專業發展方面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導正教師認同是教師教育的重要使命。[1]教師認同是教師自身發展成長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會不斷反思,不斷問自己“我是誰”“我要成為一個什么樣的教師”等問題。之后,教師會將自己置身于教學環境中,通過不斷地與環境互動,逐步在內部生成對自己身為教師的信念和意象,并在該意象指引下,實現自我意象并體現自身價值。弗雷德(FredA.J.Kortha-gen)通過一個教師改變的“洋蔥頭”模型[1]描述了教師認同的各個環節。從這一模型可以看出,外界對人的影響或者人的改變可以分成不同的層次。其中,可直接觀察到的是環境和行為;其次是能力;接下來是信念、認同;最核心的層次是使命。在這個模型里,內層和外層之間可以相互影響,外層的環境和行為比較容易改變,而內層的改變則較為困難。但是根本性的教師改變則依賴于內層的信念、認同和使命層面的改變。
二、教師認同的策略構建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以下簡稱《英語課程標準》)在教學建議部分指出:“英語課程力求面向全體學生,為學生發展綜合語言運用能力打好基礎。在教學中教師應堅持以學生為本,面向全體學生,關注個體差異,優化課堂教學,提高教學效率,為學生繼續學習奠定基礎。同時,教師應綜合考慮語言技能、語言知識、情感態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五個方面的課程目標,根據學生的發展狀況,整體規劃各個階段的教學任務,有效整合課程資源,優化課堂教學,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為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教師還應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化水平,努力適應英語課程對教師提出的新要求?!保?]因此,教師在英語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應努力營造運用英語的教學氛圍,讓學生置身其中去感知、理解并運用英語語言,在學習中體驗生活情景,在生活情景中鍛煉運用英語語言的能力。在《英語課程標準》的指導下,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方式被引入了中學英語課堂教學中,廣大英語教師在教學中引導學生開展主動學習,致力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與實踐能力。這一過程也是教師認同發生的過程,教師教學理念逐漸更新,積極的教師意象初步形成,教師對自身的職業認同度和職業自豪感也不斷增強?!队⒄Z課程標準》極大地推動了新一輪中學英語教改的發展,對中學英語教師提出了新的挑戰,他們需要在知識、能力和觀念三個層面上實現自發和自覺的轉變以滿足課程改革和教師專業化發展的要求。一方面,廣大中學英語教師急需更新教學理念,在教學中結合中學英語教學特點,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手段完成語言基礎知識的輸入過程,為學生打下扎實的語言基礎。另一方面,中學英語教師應不斷優化課堂教學,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以下是筆者根據自身經驗提出的一些策略。
(一)為培植教師認同提供有力的環境支持
1.學校層面的支持作為教育管理部門的學校層面應認真思考英語教學在學校整體課程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堅持教師要以“師德為先,以教學為任、以科研為基礎”,為未來教師發展提供指導方向和外部環境支持。首先,堅持“師德建設為先”。在引導教師提高自身專業水平的同時,從內在層面肯定英語教師在學校建設中發揮的積極作用,積極引導教師樹立信心,并為其未來職業發展提供方向指導和環境支持。例如,在專業發展和課程建設過程中,應加大對英語課程建設的支持力度,而不是隨著高考“指揮棒”的轉向將英語課程和英語教師邊緣化。其次,堅持“以教學為任,以科研為基礎”。在科研和教師發展方面學校要為中學英語教師提供支持和幫助。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內,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中學教學管理部門和廣大英語教師中普遍存在著“重教學、重升學,輕科研、輕反思”的現象?!吧龑W率”的高低已成為衡量教師業績的主要標準之一。在這一思想驅動下,教師為了提升學生的學業成績而辛苦工作,卻很少花時間和精力進行教學反思、撰寫科研論文、進行科研課題研究工作。學校管理層面應為英語教師提供較為寬松的教學科研環境和更多的學習培訓機會。只有在這樣的環境下,教師才會逐漸樹立積極的意象和信念,并將之轉化為提升自我、做好教學科研工作的內在動力,主動積極地開展教學實踐、教學反思,最終推動教師職業生涯的良性發展。2.團隊力量的支持團隊不僅強調個人的工作成果,更強調集體的協作和團隊成員的共同貢獻。一位教師的成長過程離不開整個教學團隊的支持,教師在團隊中分工合作、互通有無,彼此間建立起了一種信任和相互依賴,因為他們已經意識到孤立地開展教學科研活動不僅耗時而且低效。因此,應倡導教師積極組建教學科研團隊,鼓勵他們主動參與教科研活動。當前,隨著英語教學改革的進一步深化,越來越多的學校通過與教材出版單位合作,通過課題研究、課堂教學觀摩、教學論壇以及相關教學技能培訓等手段為教師提供了更多的教學科研發展空間,拓寬了教學研究渠道,最為重要的是激發了廣大教師從事教學科研的熱情。同時,學校應提倡教師間開展教學交流,講座已不再只是專家的特權,只要教師有想法、有愿望,就要為他們搭建教學交流的平臺,讓更多的教師有機會成為教學大講壇的主講者,他們也同時吸引著志同道合的教師走到一起形成課題組。課堂上除了師生的有效互動,還能看到課題組成員的認真觀摩。課后師生共同觀看課堂教學錄像,以進行教學和學習反思,這為教學的良性發展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一種積極的教學環境正在教師團隊內部逐漸形成,這種積極的社會互動也在無形中不斷導正著教師認同。
(二)觸發教師對已有的認同進行深刻反思
教學反思是指教師對教育教學實踐的再認識、再思考,并以此來總結經驗教訓,進一步提高教育教學水平。一直以來教學反思都是教師提高個人業務水平的一種有效手段。教師應對自身的教學實踐活動、教學經驗、師生關系和教學設計等方面進行及時反思,以此來不斷發現和分析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并在教學中嘗試。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對于其職業的認同和教師角色的認同逐漸形成。當然,教師認同形成之后不是一成不變的,認同是一個不斷發展的過程。教師認同基于教師自主地反思自身,通過不斷發展、不斷反思、不斷修正其信念,形成新的意象、態度和假設,發展出新的認同。教師認同是教師改變的基礎,真正的教師改變通常伴隨著教師認同的改變。教師教育的基本使命是推動教師向更專業的方向發展,最終實現教學的優質化。很多教師能夠主動從自己的教學實踐中來反觀自己的得失,通過教育案例、教育故事或教育心得等來提高教學反思的質量。教師反思中常用的幾種方法包括撰寫教學日志、教師之間進行交流、建立教師檔案袋等。通過采用上述三種方法,可以使教師有更多的機會深入地思考“我是一個怎樣的教師”以及“我要成為一個怎樣的教師”,以發展出新的教師認同。
(三)教師要通過自我發展和自我提高實現教學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