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財政學論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考察國外研究生的培養模式狀況并與我國進行一定的比較,從而得出可為我國所用的有益經驗和思路是非常必要的。美國研究生教育的培養目標是培養出具有獨立思考能力、有原創性的人才。這一理念也融入到了財政學研究生的培養過程中。美國研究生培養機制是建立研究生管理委員會、研究生院、系研究生教學委員會、研究生教師委員會或稱教學小組等層級機構,這些機構與導師一起,共同承擔對研究生的培養工作。美國研究生的培養特色主要體現在兩方面:①財政學的課程不太追求體系上的平衡只求引導學生在一個專業方向的前沿上有所突破。②美國高校在對財政學研究生教育中十分注重基礎課程教育,基礎教育授課占據50%,專業學科占20%~30%。日本研究生教育強調實用性,注重培養應用型的專業人才。其目標傾向于對學生應用能力的培養。在日本財政學碩士課程學習2年,最短一年,課程結束后授予碩士學位。德國是典型的學徒式培養模式,受理性主義傳統的影響,其培養目標也隨時代的變化而有所變動:19世紀初期主要是培養從事純粹學術研究的科學家,19世紀后期主要是培養高級的工程或技術研究者或專門人才,而今日,其培養目標包括兩方面:理論研究人員和實踐技術人員,兼顧學術教育與職業準備教育雙重職能。財政學碩士學位的取得需要通過2~3個月的有實踐定向任務的碩士論文。其培養特色在于,在研究生入學上,碩士階段的學習相當于和本科一起進行的,畢業時只要通過碩士考試及碩士學位論文就獲得了碩士學位。在培養方式上,沒有專門的研究生課程,堅持采用教學和科研實踐相結合的方法培養人才。在形式上,不設專職管理機構,有關事宜均由系級兼職委員會按有關法律和規則辦理。
二、國內財政學專業研究生培養模式的發展趨勢
自我國招收財政學研究生以來,其培養規模不斷擴大,特別是在提出中國由政府主導的計劃經濟體制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轉換后,對財政學專業人才的需求,也使得其招生和培養規模在穩定增加,總體而言,可概括為以下四點變化。
1.財政學專業研究生培養目標的轉變。
改革開放以來,財政學專業研究生一直強調“學術型”的培養目標,這一目標已逐漸與財政學研究生的實際就業方向和世界研究生的發展狀況不符,經過總結反思,財政學專業研究生的培養目標已發生了重大轉折“,應用型人才為主”將是我國未來財政學研究生的主要培養目標。
2.財政學專業研究生培養機制的創新。
在研究生入學培養機制上,除了像網上報名、電子注冊這樣技術性的改革外,在考試弱化初試的權重,強化復試地位,全面改革收費制度,取消“公費”、“自費”區別上也有了創新;在研究生培養上,我國財政學研究生培養機制一般都是以修學分和寫論文為主要內容。
3.財政學專業研究生學科屬性的交叉。
縱觀財政學研究生培養的發展史,我們不難發現一個明顯特點,就是其他學科向財政學領域的滲透,其他學科的科學原理和方法用于研究和解釋財政現象愈來愈普遍,這也為財政學研究生培養模式的發展奠定了堅實而寬廣的學科理論基礎,使財政學演變成了一門融經濟學、政治學、管理學、法學及社會學于一體的交叉學科。
4.財政學專業研究生培養方式的多元化。
與培養目標相適應,財政學研究生的培養方式也在逐漸向多元化發展,純粹的“學院式”的導師教育逐漸減少,實行導師學生的“雙向選擇”甚至是“多導師”指導,強調社會實踐。
三、基于系統論視角的財政學專業研究生培養模式探索
1.確立財政學專業研究生培養的三大目標———學習力、研究力、創新力的目標。
學習力即以培養終身學習能力為目標,培養具有獨立獲取知識、信息能力,掌握終身學習的方法的財政學研究生。研究力即以培養理論研究能力、實踐操作能力、專業素養能力為目標,培養研究生系統掌握財政學基本理論和知識的同時運用財稅知識研究財政經濟現象的能力。創新力即以促進研究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和提高為目標,充分發揮他們在科研創新中的生力軍作用,為科教興國,建設創新型國家和創新型社會發揮最大的聰明才智。
2.構建財政學專業研究生培養模式的四大系統———目標系統、管理系統、培養系統和支撐系統。
目標系統是財政學專業研究生培養系統中最核心的系統,應包括兩個層面:①預期。對財政碩士而言,培養預期即“高層次、應用型的財政專門人才”;②標準。科學設計財政碩士在相關素質方面需達到的具體標準,是財政碩士專業學位培養模式首當其沖的要點。管理系統是指在財政研究生的培養過程中對所涉及的資源進行整合與調配的過程,即在一定的目標下對人財物及信息的調配,包括四個相互聯系的部分:管理主體———研究生院或相關學院;管理客體———包括人(主管人員、輔導人員、生源)、財(教育經費)、物(教學場地、教學用具)、信息(培養過程中動態情報,相關信息等)、論文工作管理、授位管理等;管理行為———財政學碩士學位創建計劃(包括招生計劃、培養計劃、管理計劃等)、財政學碩士學位創建組織(包括組織機構和組織行為)、財政學碩士學位建設領導(領導藝術和領導行為)、財政學碩士學位建設控制(包括過程控制和結果控制);管理制度———政治層面制度、操作層面制度。財政學研究生的培養系統涉及師資、課程與教學三個部分。師資方面———財政學碩士培養要對教師的質量、數量、結構和發展都提出針對性的要求;課程方面———因課程體系是財政學碩士汲取知識和鍛煉能力的載體,科學合理的課程設置是財政學碩士培養質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其課程設置要充分反映財政學各領域對專門人才的知識與素質的要求,注重分析能力和創造性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培養;教學方面———教學是財政學碩士學位建設和發展過程的介質,靈活機動、科學合理的教學模式是高質量教學水平的保證,各授權單位要加強實踐環節的力度,高校可以依托財政學教學資源與相關社會機構的天然學科聯系,為財政學碩士搭建寬廣的實訓平臺。支撐系統是總體系統健康良性運行的重要保證。財政學研究生的培養模式的支撐系統首先來自于以經費形式出現的經濟資源,其次包括教學所需的場地、設備、圖書等硬件資源,最后是政策支持、價值觀念、社會文化等軟件資源。
3.搭建財政學專業研究生有效學習的三大平臺———課堂教學平臺、實踐教學平臺、科學研究平臺。
課堂教學平臺是主體。建立課堂教學平臺,要做到所教的課程都是通過精心比對后確定下來的,加強文理滲透,增設跨學科課程。對于一些現實性很強的教學內容,聘請實際部門工作人員主講,并實現現場教學。實踐教學平臺是輔助。如可能,可與地方的財政局、稅務局及企業簽訂校財、校稅或校企合作協定,建立實踐教學平臺。科學研究平臺是補充。改變目前高校、科研院所各自單獨培養研究生的現狀,將各自的資源優勢進行有效組合,構建一種由大學、科研院所緊密結合的研究生培養平臺。
4.實現財政學專業研究生五大能力的提升———理論思維能力、學習發展能力、專業技術能力、適應社會能力、拒腐防變能力。
(一)提高資源配置效率
1.學前教育的準公共品屬性。還有學者從學前教育服務屬性的角度進一步證明了財政投入學前教育的合理性。大多數學者認為學前教育服務屬于準公共品,如丁安睿(2009)從學前教育在消費上具有特殊性的角度分析了其屬性特點。從直接消費上看,幼兒活動場所、玩具數量以及師資力量等教育資源都是有限的,每增加一名幼兒會使得每個幼兒能享受到的資源數量和服務質量有所下降,所以學前教育具有競爭性和排他性。從間接消費上看,學前教育又具有一定程度的非競爭性和非排他性,這是由于良好的早期教育通過提高個人素質能間接地促進經濟、文化的發展,推動社會進步,這種社會受益可以由全體社會成員無償享受。學前教育所具有的準公共品的性質,決定了學前教育不能完全由市場提供,需要政府財政參與供給。2.學前教育領域的信息不對稱和規模不經濟。學前教育領域存在的信息不對稱問題也是學者們用來論述政府支持學前教育的一個理由。在學前教育領域,一方面,由于學前教育服務的特殊性,幼兒家長事前不能對園方提供的服務質量和價格進行全面的比較,而只能在與教師以及園方提供服務的互動過程中獲得部分質量信息;另一方面,由于學前教育質量評價缺乏客觀標準,幼兒家長在事后也往往難以對其服務質量進行驗證。以上這些特點使得學前教育的供給方往往具有信息優勢,園方有很強的動力進行虛假宣傳,誘導和欺詐幼兒家長,導致其不能做出明智的選擇(趙海利,2012)。崔世泉、袁連生和田志磊(2011)認為學前教育領域還存在信息不完全的問題。這種信息不完全表現在由于學前教育質量信息往往是不完備的,對于如何評價學前教育質量,家長和園方一樣都缺乏全面的知識;家長和社會對學前教育的重要意義和投資價值很可能缺乏準確的了解,或者即使了解,但家長很短視。學前教育領域存在的信息不對稱和不完全問題都會導致私人對學前教育投資不足,因此需要政府承擔起建立健全學前教育市場信息披露制度的職責,以減少對市場的扭曲。除此之外,趙海利(2012)認為在一些偏遠地區,學前教育生產過程還存在規模不經濟而需要政府介入。因為如果兒童數量很少,達不到規模經濟的最低要求,市場主導會導致壟斷現象從而損害家長和兒童的利益。
(二)促進學前教育公平
1.機會公平。從公平的角度闡述財政支持學前教育理由的研究也很多。蔡迎旗、馮曉霞(2004)、趙海利(2012)基于機會公平的角度分析了政府支持學前教育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一方面區域間、城鄉間、幼兒園間辦園條件差異以及教師間的處境殊異等,最后都會影響到兒童的入園機會。目前我國東部地區的入園率明顯高于中西部,農村孩子的受教育機會更是遠不如城市孩子;另一方面兒童家庭背景及個人先天差異也會影響兒童的受教育機會。來自社會底層家庭,以及盲、聾、啞、弱或其他有各種身心缺陷的兒童,接受正常教育和特殊補償教育的機會更加有限。由此,他們認為政府必須成為促進學前教育公平的主體,確保教育的起點公平。2.過程公平。除機會公平外,楊曉嵐(2008)、彭云(2011)還指出學前教育應注重過程公平,實現學前教育公平,不僅要為每個學前兒童提供平等的受教育機會,同時還要根據每個個體的獨特性為他們提供有所差別的教育內容和課程,對處境不利的兒童給予傾斜和補償。根據不同兒童的個體差異施以與之相匹配的教育,這些公平上的要求是市場所無法做到的。因此,政府必須介入學前教育領域,承擔起促進學前教育過程公平的重任,包括國家層面的立法推進和政府層面的經費保障等。3.結果公平。文竹(2011)進一步從學前教育結果公平的角度分析了政府在學前教育領域中應承擔的責任。他認為,除機會公平和過程公平外,學前教育公平也應包括教育結果和質量公平。不同形式的學前教育機構在辦學模式、目的和理念等方面都有所差別,民辦幼兒園可能由于營利性過強而忽視教育質量,農村幼兒園可能由于師資力量等原因更容易采取“注入式”為主的教育方式,有嚴重“小學化”傾向。這些都會導致學前教育結果和質量上的不公平,需要政府通過政策的制定和實施來正確引導。
二、學前教育籌資責任的劃分
學前教育籌資責任的劃分也稱為學前教育成本分擔機制,研究內容主要包括三個方面:一是學前教育成本的含義及其核算,二是政府與市場各自分擔學前教育成本的比例,三是就政府分擔比例而言,各級政府間的財政支出責任劃分。
(一)學前教育成本的含義及其核算
學前教育成本及其核算是學前教育成本分擔機制的基礎。教育成本的本質是為使受教育者接受教育服務而耗費的資源價值,從這一概念出發,學前教育成本包括因提供學前教育服務發生的直接成本和幼兒上學的機會成本。在幼兒上學的機會成本可忽略的條件下,趙海利(2011)認為需要政府與市場共同分擔的學前教育成本,是指滿足學前教育基本質量條件的必要成本。這樣的成本應首先由中央政府確定全國學前教育的最低質量要求,各地區根據經濟發展水平、居民偏好等確定各自的學前教育最低質量,但不能低于全國最低標準,然后對滿足最低質量要求的成本進行核算。在對學前教育成本的核算問題上,現有研究大多把學前教育成本分類成具體項目。張詠(2003)、趙海利(2011)認為學前教育直接成本可分為經常性成本和基礎建設成本,其中經常性成本指幼兒園維持日常運行的成本,又可細分為人員經費支出和公用經費支出。人員經費主要包括工資、福利、社會保障等,公用經費主要包括辦公費、水電費、修繕費等;基礎建設成本主要包括土地租金和固定資產折舊費。在具體核算成本時,應在這一分類基礎上盡量細化。張曾蓮(2012)以當前學前教育成本核算存在的問題為切入點,分析了當前成本核算存在的成本項目不完整、離退休人員工資福利是否計入人員成本、公辦民辦幼兒園具體成本項目存在不一致等問題及原因,指出應明確學前教育成本核算主體和對象、折舊問題、成本計算期、成本核算的具體項目等,在成本的具體核算過程中還提出了總體核算法和分級核算法。
(二)政府與市場各自分擔學前教育成本的比例
在正確核算學前教育成本的前提下,需要進一步確定政府和市場在學前教育成本中各自應分擔的比例。如前所述,學前教育屬于準公共品,具有很強的正外部性,既不能由市場完全提供,也不能由政府包辦。關于政府與市場在學前教育成本分擔中的責任,學者們大都認為按照“誰受益,誰承擔”的原則,政府、個人和社會都應成為學前教育成本的分擔主體,且又以政府和個人為主要分擔主體(鄭益樂,2011;董淑超、劉磊,2013)。而關于學前教育成本分擔比例的研究,學者們主要根據成本分擔理論,從受益原則和支付能力原則兩個方面展開。楊娟(2012),董淑超、劉磊(2013)等認為從學前教育中獲得利益的主體都應承擔一定的成本,并且獲得的利益越多支付的成本就應該越大。因此個人投資收益的大小是確定學前教育收費的重要依據,而確定政府職責大小的關鍵就在于對學前教育外部收益的判斷。但由于學前教育收益具有周期長和隱蔽性的特點,在目前對學前教育個人收益和外部收益等問題缺乏深入研究的情況下,在確定分擔比例時更要注重支付能力原則(趙海利,2011)。虞永平(2007)考慮到政府的財政壓力和家長的支付能力,認為將政府和家長對幼兒教育經費的分擔比例確定在8∶2左右是合理的。鑒于不同家庭的支付能力不同,政府分擔的成本不應該一視同仁,學前教育公共資源的投入應向弱勢群體傾斜。對家庭經濟條件較好,希望接受更高質量教育的家長收取更高的費用是合理的;對于確實存在經濟困難的家長,免除部分費用也是必要的。朱永新(2008)從我國學前教育在公平方面的現狀與目標的巨大差距出發,認為基于支付能力原則,政府分擔的成本比例應更大,提出將學前教育納入義務教育體系。
(三)各級政府間的財政支出責任劃分
單純就政府承擔的學前教育籌資責任而言,還有必要弄清這個責任在不同級次政府之間的劃分。學前教育投入應由哪級政府財政承擔主要責任,學者們的意見并不一致。目前我國學前教育支出責任的事權主要集中在地方政府,尤其是鄉(鎮)政府一級。很多學者根據當前學前教育發展不均衡的現狀,從體現國家意志、推動學前教育普及、實現教育公平等角度出發,認為學前教育公共服務事權安排重心偏低。周永明,張建萍(2011)以寧波市江北區慈城鎮為例,在探索改革學前教育成本分擔機制方面,提出了由縣(區)財政、鄉(鎮)財政、幼兒家庭三方共同分擔,并強調了縣(區)一級政府的財政投入責任,以徹底改變以往主要依靠財力相對薄弱的鄉(鎮)一級政府舉辦幼兒教育的疲軟局面。柳倩(2011)通過分析不同國家各級政府在學前教育公共投入中的分工發現,總體而言,學前教育發展走在前列的國家,中央政府都承擔了相對較多的投入責任。夏雙輝(2012)也認為目前我國學前教育財政投入方面的諸多問題很大程度上源于中央及省級財政責任嚴重缺位。要促進學前教育均衡發展,學前教育公共服務事權安排重心應適當上移,建立以中央為主、地方為輔的財政撥款體制。也有學者認為各級政府的分擔比例不能一概而論。柏檀(2013)分析了當前學前教育的財權與事權不匹配造成的一系列后果,提出應針對東中西部不同地區的經濟發展狀況,確定不同政府的責任分工。具體來說,對于園所建設經費,在西部地區可以主要由中央政府來負擔,中部地區由省級政府承擔主要責任,東部地區則由市、縣級政府主要負責;對于人員工資,西部地區可以由省、市、縣三級政府共同負擔,中部地區由市、縣、鄉三級政府共同承擔,東部地區則由縣、鄉兩級政府共同承擔;對于公用經費開支,西部地區可由縣、鄉兩級政府共同負擔,中部地區由鄉(鎮)政府承擔主要責任,東部地區則由鄉鎮級政府完全負責。總之,經濟越不發達的地區,學前教育的財政保障責任越應由較高層級的政府來負擔。
三、學前教育財政投入對象、重點與方式
明確政府在學前教育領域中所需承擔的責任后,還需要進一步探討政府怎樣提供這部分學前教育成本。現有研究主要是圍繞政府投入對象、重點與方式三個方面展開的。因為不同的投入對象會影響政府投入方式的選擇,不同的投入重點會影響學前教育的公平性,不同的投入方式也會影響政府的供給效率,因此選擇合理的投入對象、重點與方式對于在操作層面上明確政府投入政策的總體思路,確保學前教育健康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學前教育財政投入對象
就投入對象而言,政府必須選擇是將財政經費提供給學前教育服務的供給者—學前教育機構,還是學前教育服務的需求者—幼兒家庭。曾曉東、張麗娟(2007)認為政府在資助機構還是家庭之間的選擇,關鍵在于兩者的相對成本大小。由于學前教育服務的對象年齡較小,生師比要求非常低,對幼兒的看護屬于勞動密集型服務,政府通過資助機構提供早期保育的成本較高;相反地通過提供家庭補貼帶來的母親從業率下降,從而造成的稅收損失以及潛在的技術創新水平降低等真實成本也是非常大的。因此,兩者之間的成本大小不能一概而論,政府在投入對象選擇上并沒有統一標準,而應該根據實際國情做出選擇。李召存、姜勇、史亞軍(2009)在比較國際范圍內的學前教育公共經費投入特點時,發現與投入需求方導向相比,投入供給方導向能帶來更穩定一致的學前教育質量和更高的學前教育入學率。這是因為投入教育機構可以讓政府更有效的控制和管理學前教育的發展,而投入幼兒家庭往往對政府和學前教育機構的操作都是很耗費的,政府每年要專門審核申請津貼的家庭,學前教育機構也會出現招生數的極大波動。
(二)學前教育財政投入重點
明確政府財政投入重點也非常重要,因為財政性學前教育經費畢竟是有限的,只有明確投入重點才能確保其達到政府的政策目標。我國目前主要將財政資金投入給學前教育機構,但選擇這種投入對象一個不可回避的問題是如何處理對民辦學前教育機構的投入問題(李召存、姜勇、史亞軍,2009)。目前在我國,財政性學前教育經費在幼兒園之間分配的特點是,公辦幼兒園享有穩定可靠的財政投入,而民辦幼兒園主要依靠自籌資金和收取學費維持其發展;城鎮幼兒園得到重點資助,農村興辦的幼兒園很少得到財政補助,城鄉學前教育投入的差距進一步擴大(蔡迎旗、馮曉霞,2006)。針對這一現狀,學者們展開了大量的研究。任艷花、楊寧(2011)認為當前財政投入重點投入公辦園,很難提高學前教育整體質量和學前教育經費的使用效率,而民辦園作為對公辦園供給不足的一種彌補,已經成為我國學前教育供給體制中的重要力量,政府應該拿出一部分專項資金支持民辦幼兒園。尤其值得關注的是,目前農村的學前教育很少得到財政支持,大多數農村學前教育處于最低端、最簡陋、最不規范的狀態中,城鄉幼兒接受學前教育機會嚴重不均。為促進學前教育公平,政府必須重點加大對農村地區幼兒園的財政支持,從經費投入、軟硬件建設、教師隊伍建設等多方面進行傾斜和照顧(文然然、王建,2011)。侯石安、張紫君(2012)也指出,在社會各方面急劇變革的背景下,如果政府不將投入重心轉移到農村,不惠及廣大民辦園,其財政投資就會逐漸失去公共財政的應有之義。但政府支持民辦園并不僅僅是投入的問題,在信息不完備的市場中,如果不能對學前教育服務進行有效的質量鑒別和監控,就可能誘使民辦園追求利潤最大化而降低服務質量。因此,還必須要求接受資助的私立學前教育機構接受民眾監督或者讓它們隸屬于一個更大的非營利性機構(曾曉東、張麗娟,2007)。
(三)學前教育財政投入方式
李召存、姜勇、史亞軍(2009)具體分析了學前教育財政經費供給方導向的投入方式和需求方導向的投入方式,前者包括現金投入、稅收優惠、實物支助;后者包括家庭津貼、學費減免、稅收優惠、幼兒教育券和帶薪育兒假。通過比較國際學前教育公共經費的投入方式,他們認為并不存在一種最好的可以適合所有國家或地區的學前教育公共經費投入方式,各國對不同投入方式的選擇應綜合考慮其政治、經濟、文化和保教體制的特殊性。蔡迎旗、馮曉霞(2008)則從政府財政投入公辦幼兒園的方式入手,分析了傳統的按編制撥款并以撥款形式重點投入教辦園和少數機關園的財政投入方式的缺陷,參照國際學前教育市場的通用做法,結合國內各地改革經驗,建議性地提出政府可以按編制撥款、設立專項撥款、改撥款為返還利潤的投資、解除規制,實現與市場的對接等方式對公辦幼兒園進行財政投入,以期提高有限的學前教育財政經費使用的公平與效率。龐麗娟、夏婧、韓小雨(2010)則借鑒香港學前教育財政投入方式的特點,對制定與完善大陸內地的學前教育財政投入方式提出了相關建議,包括建立穩定長效投入與靈活專項投入相結合的財政投入機制;在部分經濟欠發達地區直接向家庭發放學前教育券;對學前教育機構的資助方式和額度與其質量評價相互聯系。
四、學前教育政府投入效果
學前教育財政投入效果是對財政性學前教育經費的使用進行的評價,正確的評價有利于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健全和完善財政投入保障機制。如前所述,政府出于效率與公平的考慮介入學前教育領域,因而考察學前教育財政投入的效果也主要從這兩方面入手。
(一)財政性學前教育經費使用效率
從財政性學前教育經費使用效率的角度看,現有研究大多認為目前的財政投入是缺乏效率的。張雪(2010)考察了1998年—2008年我國學前教育財政狀況,并通過建立一個宏觀教育機會模型分析了學前教育財政投入對幼兒入園率的影響。結果發現,在公辦幼兒園所負責的學前教育領域中,政府承擔的比例每提高1%,入園率反而會下降0.296%。他們認為這是因為當前財政幾乎全部投入給城鎮的少數公辦園,導致這些公辦幼兒園越辦越好,最后發展成為豪華型幼兒園,隨之收費也越來越高。能夠進入此類幼兒園的幼兒大多來自處于社會優勢階層的家庭,公共財政所惠及的幼兒越來越少。毫無疑問,這種資源分配方式是無效率的,結果只能是浪費了本來就已經很稀缺的學前教育公共財政資金。田志磊等(2011)也認為當前的財政性學前教育經費是錦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炭,集中投向城市公辦園的使用效率遠遠低于投向農村學前教育機構,更遠遠低于對家庭經濟困難幼兒的入園補助。王水娟、柏檀(2012)選擇江蘇省51個縣作為樣本,利用數據包絡分析法(DEA)研究了當前學前教育財政投入的效率。他們根據Pastor的方法確定學前教育財政投入與產出指標,最終選擇財政補貼作為投入變量,選擇在校幼兒數、師生比、生均固定資產總值、生均房屋建筑物總值和優質幼兒園占比作為產出變量。研究發現,無論從均值還是有效樣本縣比重看,學前教育財政投入效率整體都非常低。以各縣的總體效率狀況為例,效率得分的均值僅為0.17,達到效率的樣本縣僅為2個,占有效樣本縣的比重僅為4%。
(二)學前教育財政投入的公平性評價
政府對學前教育的投入是否有助于促進學前教育領域的公平也引起了很多學者的關注。隨著政府對學前教育的日益重視,學前教育事業取得了一定的發展。劉紅(2012)指出2009年全國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達到51%,是1980年的三倍多,學前教育普及程度大大提高,說明政府的大力支持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學前教育的機會公平。但是,大部分學者通過對財政投入結構和學前教育現狀的具體分析,認為當前的財政投入并沒有明顯促進學前教育領域的公平,突出表現為城鄉之間、區域之間、公民辦之間的巨大差異。洪秀敏、羅麗(2012)認為當前重城鎮、輕農村的財政投入特點加劇了城鄉學前教育的不公平狀況,集中表現在城鄉學前教育發展起點不公平、過程不公平和結果不公平。農村幼兒不僅在受教育機會和年限上遠不如城市幼兒,而且他們所接受的教育過程和質量更是無法與城市兒童相比。據測算,2010年城鄉幼兒學前三年毛入園率的差距已經達到42個百分點,同時學前教育資源配置在城鄉之間分配十分不均,無論是師資力量還是教學設施,農村都遠遠落后于城市。這又會進一步導致教育質量的巨大差別,農村更多地采取以“注入式”為主的教育方式,這種教育模式很可能使兒童不僅沒有獲得發展的機會,反而在上學之前便產生厭學傾向,在一定程度上更加劇了農村幼兒的不利處境。除城鄉差異外,宋映泉(2010),田志磊、張雪(2011)還分析了我國不同區域間的學前教育不公平現狀。由于目前我國學前教育的政府投入主體是地方政府,因此經濟發達程度不同的地區對學前教育的財政投入水平差異巨大,學前教育發展狀況也參差不齊。在經濟落后、政府財力薄弱的中西部農村,不少鄉鎮、甚至一個縣內的所有鄉鎮連一所公辦幼兒園也沒有。他們根據2008年各地常住幼兒人口數和在園幼兒數計算發現,浙江和上海的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都達到了107%,而和甘肅分別只有10%和35%。目前,我國學前教育公共經費的投入仍沿用計劃經濟體制下“投向公辦”的方式,這種投入方式使民辦幼兒園無法獲得資助,其運營成本主要來自于學雜費,也就是由幼兒家庭來承擔。民辦學前教育的發展雖然對學前教育機會的增加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但大部分民辦園由于長期缺乏強有力的質量監管,營利性過強而對學前教育質量嚴重忽略,價高質次已成為大部分民辦園的“通病”(張妮妮、張聰,2011;趙微,2012)。
五、總結與評述
一、財政活動和財政思想的廣泛存在
分配活動是與人類的生產活動相伴隨的。從原始社會末期開始,便出現了剩余產品的分配問題,也同時產生了財政活動以及支配財政活動的財政思想。這樣,生產關系中的一部分變成了財政關系。
財政關系在出現了貨幣、國家之后,逐漸發展成為各種財政范疇、財政政策與財政理論。
西方最早對財政問題作專題研究的人當數奴隸社會古希臘的思想家色諾分(公元前430—354或355年)。他在《論希臘雅典聯盟的收入》專論中,第一次提出了財政收入和財政支出的概念,詳細研究了國家財政收入來源和財政支出項目,并對收入和支出進行了分類,還有創見地提出了增加財政收入的政策主張。古希臘的另一位思想家與科學家亞里士多德(公元前384—322年),對財政問題的研究也很深入。他認為國家機關、法官、軍隊等開支,都是靠行使國家權力從各盟邦中以繳納和貢賦而征收來的,戰爭是獲得財富的來源之一。亞里士多德還提出了財務的概念,并對財務進行了分類研究。
由此可見,財政活動和財政思想早已廣泛存在。進入封建社會后,財政活動已被國家拓展為眾多的財政范疇,稅收、公債、貨幣發行、關稅等手段被廣泛應用。思想家們也把注意力集中在財政經濟問題上,提出了許多有關國家財政活動的觀點和主張。如意大利的托馬斯。阿奎那(1225?—1274年)、弗拉契斯科。彼得拉爾卡(1304—1374年)、法國的波丁(1530—1596年)等人,都在稅收制度、公債性質、關稅作用等方面,確立了自己的理論成就。
然而,由于社會生產力和經濟活動在資本主義社會以前的社會經濟形態中尚未達到建立專門經濟學的發展水平,國家財政與王室收入沒有分開,生產力落后,產業單一,商品貨幣關系沒有擴展到主要生產和消費領域,財政學不可能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財政學的誕生,只能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確立以后的事情。
二、現代財政學的誕生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產物
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確立,從奠定基礎的15世紀最后30多年的資本主義萌芽算起,到19世紀初歐美各國先后完成產業革命為止,經歷了350年左右的時間。在歷史長河的這一階段,伴隨著資本原始積累、封建制度滅亡、資產階級政權建立、產業革命等一系列社會經濟的變革,經濟思想和經濟理論得到了空前的繁榮和發展。財政學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已經具備了理論積累及實踐積累等條件,財政學的誕生,已是水到渠成。
在經濟思想發展史上第一次對資本主義生產方式進行理論探討的是重商主義者。重商主義于15世紀末最初出現在貿易量較大的意大利和英國,16—17世紀流行于歐洲大多數國家。15—16世紀的英國,在資本主義生長過程中,對積累貨幣和擴大市場有著強烈的要求。要滿足這種要求,當時最現實的辦法就是擴大出口,以貿易順差達到貨幣積累和擴大海外市場的目的。如何才能做到擴大出口?國家干預是一種較好的政策選擇。英國的斯泰福(1554—1612年)、托馬斯。曼(1571—1641年)等人主張通過國家財政對出口的獎勵政策來實現。這便是重商主義的代表觀點——貿易差額理論與國家干預主張。這種理論和主張雖然強調了國家財政對經濟的干預和調節作用,突出了財政的地位,但它考察的重點只在于流通領域。到了17世紀中葉,當工業資本的發展超過商業資本的時候,這種理論便失去了對經濟的指導意義,特別是國家干預的主張不合時宜,財政的作用和地位不被人們所重視。雖然如此,重商主義的貿易差額論與國家干預主張,連同它在財政支出、稅收原則、國家公債等問題上的研究成果一起,為現代財政學的誕生作了充分的理論積累,也為國家財政實踐活動的發展拓寬了道路。
為現代財政學奠定科學基礎的第一人,當是英國學者威廉。配第(1623—1687年)。威廉。配第的財政理論貢獻是多方面的。他針對當時英國財政經濟的混亂局面,提出了全局性的理財觀點,認為要從國家的人口、產業、財富等基本情況出發,推算出財政收入總量,再據以確定財政支出項目和數額,主張縮減非生產性支出,增加生產性支出。他還對稅收原則、具體的稅收制度設計等多方面提出了政策主張。他對商品的價值量作了正確的分析,認為商品的自然價格決定于生產該商品所耗費的勞動時間,認為勞動和土地是一切財富的根源,初步建立了勞動價值理論。配第認為,不管課征到哪種所得或收入上的稅收,其稅負最終都要落到土地和勞動上面,這就在實質上已經觸及到了剩余價值問題,找到了稅收和剩余價值的本質聯系,為財政的分配理論奠定了科學基礎。
繼英國學者的研究之后探討財政收入源泉的經濟學派應數德國的重農學派。布阿吉爾貝爾(1646—1714年)、魁奈(1694—1774年)等人對財政與經濟的關系有著較深刻的認識。布阿吉爾貝爾認為,流通領域并不創造財富,只有農業生產才是財富的源泉。農業和畜牧業是國家的兩個“”,它們完全可以代替秘魯的銀礦。只有農業發展了,才有商業的發展,才有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才有國家財政和國民收入的增加。魁奈認為,只有農業才能創造出總產量超過生產費用的“純產品”,即剩余價值,而土地所有者是唯一占有純產品的階級。如果國家財政收入短缺,便只能提高地租稅的稅率,對土地所有者課以重稅。
無論是威廉。配第,還是重農學派,他們雖然探究了財政分配的實質和財政收入的源泉,但由于他們理論自身的缺陷,更由于他們對財政地位與作用的認識局限與矛盾,建立現代財政學理論體系的客觀過程并沒有完成。威廉。配第沒有完全擺脫重商主義理論的影響,錯誤地把苛重的稅收與不公平的稅負歸罪于統治者的“無知”,認為只要減輕和公平稅負,國家財政狀況就可以好轉。重農學派對財政與經濟兩者關系的認識也僅僅局限于農業生產,不能說明工業生產、流通領域里的財政分配關系。在經濟學中全面研究和闡述財政分配關系以及財政諸范疇,完成現代財政學理論體系建立過程的是英國學者亞當。斯密(1723—1790年)和他1776年出版的代表作《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
18世紀的英國,已出現從手工生產過渡到機器大生產的趨勢,英國資本主義進入了工業革命時期。作為新興資產階級在理論上的代言人,亞當。斯密強烈地反對國家對經濟的干預,要求資本主義的發展不受任何阻礙和干擾。他認為,政府的活動不創造物質財富,屬于非生產性勞動。從而,國家的財政支出是社會財富的一種虛費,它嚴重妨礙資本的積累和國民財富的增長。為了從根本上說明國家財政對資本積累的影響,斯密研究了國民經濟各方面的活動和聯系,探討了財政收支規模,闡述了國家職能,比較正確地說明了財富的本質和成因,論證了財政是對社會財富的分配,并認定了生產對分配、經濟對財政的決定作用。斯密還指出了財政分配與國家的本質聯系,把財政看成是國家或政府的活動,把財政支出看作是社會的一種消費,從而把財政確認為是一個與國家相聯系的經濟范疇。在《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第五篇“論君主或國家的收入”中,亞當。斯密比較系統地論述了財政收入、財政支出、稅收、公債等財政范疇,提出了稅收原則,規范了稅收分類,討論了稅收轉嫁,批判了國家公債,分析了財政收入來源和財政支出用途,使第五篇實際上成了財政學理論的專篇。
由此可見,亞當。斯密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不但完成了財政本質、財富源泉、國家、生產、經濟、分配、貿易、消費之間的相互聯系與制約關系這些財政學基本理論體系的構建工作,而且還完成了收入、支出、稅收、公債等財政范疇的確認工作。同時,斯密還通過他提出的一系列稅收政策、公債政策、關稅政策、支出政策等操作性主張將理論和實踐統一了起來,使得財政學在事實上成為了一門獨立的學科。至此,現代財政學的誕生,萬事俱備,只等一聲呼喚。
三、財政學名稱的獨立使用
財政學這個新生兒呱呱墮地,即財政學名稱的首先提出或命名,由德國學者搶了頭功。德國舊歷史學派學者卡爾。勞(1792—1870年)在其1826年出版的《政治經濟學》第一版中,明確提出了財政學作為一門獨立學科存在的條件已經成熟,應該給這門獨立的經濟學科新分枝冠以財政學名稱。以后在其1828年出版的《國民經濟政策原則》一書中,卡爾。勞再次論及財政學獨立的問題,他把政治經濟學劃分為三個部分,并主張將第三部分命名為財政學。此后他身體力行,于1832年出版了書名為《財政學基本原理》的專著。在這本著作中,卡爾。勞確定了財政學的研究對象,定義了財政學的概念,強調財政學的應用科學性,論述了財政學與政治經濟學、國家經濟政策等范疇之間的聯系和區別。卡爾。勞的許多觀點雖然偏離了亞當。斯密的理論論述,但他畢竟使財政學脫離了政治經濟學母體,并成為一門自成體系的獨立學科。這里要說明的是,在卡爾。勞之前,也有不少學者論述過要把財政學獨立出來的問題,如格萊弗。蘇登、褚蘇甫、曼斯科、肖恩等人。特別是曼斯科和肖恩,前者在1830年出版了《財政學教科書》,后者于1832年出版了《財政學原理》,但他們都沒有系統完備的理論體系,在學術界的影響也遠不如卡爾。勞,因此沒有引起理論界的重視和認可。卡爾。勞的《財政學基本原理》出版以后,財政學首先在德國,隨后在歐洲其它各國被確認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并在經濟理論界迅速掀起了一股研究財政學的熱潮。這股熱潮在19世紀80年代達到了頂峰,1883年出版了瓦格納(1835—1917年)四卷本《財政學》巨著,1888年出版了第一本財政論文集,即列魯阿的《財政科學論文集》。斯泰因(1815—1890年)、謝夫勒(1831—1903年)和瓦格納被譽為19世紀后半葉創建德國財政學黃金時代的三大巨星。
為什么現代財政學的諸多理論范疇和政策實踐在英法等國研究深廣、發展久遠,而作為獨立學科體現的財政學專著卻在相對落后的德國首先出現?這是我們需要回答的問題。
前面的分析已經說明,現代財政學誕生的條件有兩個。一個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逐步建立,商品貨幣關系的不斷發展,要求國民收入、國家收入、生產經營單位收入以及個人收入徹底分離,并以某種規則來規范各收入主體之間的分配關系,處理各收入主體之間的分配矛盾,以利于社會生產和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這些規則的不斷完善使國家經濟政策和財政政策不斷發展,財政實踐活動也不斷豐富和拓展。這是現代財政學產生的經濟實踐條件。另一個是自資本主義生產方式萌芽以來,幾代學人在經濟理論方面的不斷積累和探新,使政治經濟學理論、國家學說理論、收入分配理論、產業發展理論等達到了既能聯系統一,又能自成體系的學術高度。這是現代財政學產生的經濟理論條件。
具備了經濟實踐條件和經濟理論條件,并不能產生現代財政學。現代財政學的誕生,還必須具備第三個條件。這第三個條件是什么?讓我們再深入一步分析。
從15世紀資本原始積累到19世紀末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形成為止的大約400年時間里,資本主義的發展在大多數歐洲國家一直處于自由競爭的主流狀態,主張國家干預經濟的理論觀點和政策只存在了一個較短的時期。當資產階級奪取政權、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確立之后,經濟自由主義思想便成為主宰。這種情況,使得國家財政的職能與作用受到很大限制。因此,經濟理論界不刻意強調財政的重要性是必然的。在“廉價政府”的背景下,財政學作為一門獨立學科的建立,顯然缺乏制度的牽引力。德國卻不同。德國在17—19世紀中葉,仍處于邦國的封建割據狀態在各邦國之內,專制集權是其特征,王室財務與國家財政合二為一,具有典型的封建財政特色。德國早期學者引進英法的重商主義觀點和主張,建立了適合自己國情(經濟落后,政治封閉割據)的官房學派經濟理論,強調的是集中統一。19世紀70年代初,德意志帝國的成立標志著封建邦國向資本主義制度的轉折。當德國剛剛跨入資本主義門檻的時候,西方先進國家早已憑借自己強大的經濟實力和軍事實力將世界瓜分完畢。怎么辦?俾斯麥政府只能依靠國家的力量,即集中財力來扶持資本主義的發展,迅速擠進列強的行列。這樣,從封建的集中統一轉換到資本主義的集中統一,中間并沒有經過歐洲其它國家經歷過的自由發展時期。這一特殊歷史條件使得德國的財政理論具有了獨特的發展動力。無論是斯泰因的再生產財政學,還是謝夫勒的社會有機體財政學,還是瓦格納的社會政策財政學,都強調了國家在經濟發展和社會分配中的主導作用,突出了財政的重要地位,強化了財政的職能。
上述分析表明,財政學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只能在要求突出財政的重要地位和加強財政職能與作用的國度里誕生。這就是現代財政學產生的第三個條件,即經濟制度條件。這也同時回答了財政學專著首先在德國出現的原因。
四、現代財政學誕生的不同理論觀點討論
關于現代財政學的誕生問題,學術界研究并不深入,但有一些不同觀點需要加以討論和說明。
第一個問題是現代財政學內涵指什么?一種觀點認為現代財政學就是資本主義財政學,只有資本主義財政的存在,才有資本主義財政學的存在。而資本主義財政是以資產階級奪取政權為標志的,因為財政是以國家為主體的分配關系,有什么樣的國家,就有什么樣的財政。按照這種觀點,現代財政學的誕生是以資產階級的第一個政權即1640年建立的英國資產階級政權為標志的。另一種觀點認為現代財政學是指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將相當大一部分國民收入進行集中分配而形成的財政分配關系,理由也是因為財政是以國家為主體的分配關系,國家壟斷時期的財政才體現現代意義。按照這種觀點,現代財政學的誕生是以瓦格納的四卷本《財政學》為標志的。第三種觀點認為,現代財政學就是指財政學,因為資產階級的財政學理論都是庸俗的再生產理論,只有理論才是科學的真理。按照這種觀點,現代財政學的誕生應以馬克思的《哥達綱領批判》為標志,《哥達綱領批判》指出了初次分配之前的社會六項扣除,這是財政分配理論的科學基礎。
上述三種觀點和認識都有值得商討的地方。第一種觀點混淆了財政和財政學的界限。不同社會形態有不同性質的財政,這是毫無疑問的,不同的階級也有不同性質的財政學說,這也是肯定的。但我們討論現代財政學的誕生問題,是要回答財政學是什么時候,以什么為標志,才從政治經濟學中分設獨立出來,而不是討論其性質。顯然,用第一本以財政學命名的經濟著作出現作為誕生標志是合適的。第二種觀點混淆了財政學誕生與財政學發展的界限。作為誕生,只有一次,而作為發展,是有許多階段的,可以說財政學在某個階段的發展達到了成熟階段,或更具現代意義,但無論如何不能以成熟階段代替出生日。第三種觀點混淆了財政的共性和個性,以階級性代替學術性,其錯誤是顯而易見的。此外,第三種觀點還同時混淆了財政學誕生與財政學發展的界限。
第二個問題是要不要研究財政學的誕生問題。這一研究的學術價值何在?有人認為,能不能只講發展,不講誕生,因為任何一門學科的發展都是源遠流長的,很難以什么標志來劃分其存在與不存在。我們認為,這種觀點多少帶有一點學術虛無主義的意味。實際上,講發展就要講誕生,誕生本身也是一個發展階段。誕生講不清楚,發展也自然講不清楚。不能因為其研究的困難性而放棄某種研究。新晨
也有人認為,研究財政學的誕生問題沒有什么實際意義。也許,這種純學術性的研究對現實經濟發展沒什么幫助。但我們認為,其一,任何一門學科的發展都建立在其基礎理論之上,基礎理論研究的價值是不以現實經濟效益為衡量標準的。其二,財政學的誕生對于財政理論的發展起了巨大的推動作用。事實上,財政學成為一門獨立學科之后,使財政理論的研究領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拓寬。德國財政理論就極大地豐富了現代財政學的內容。它們最早探索了財政理論與憲法、財政業務活動與財政實質、國家財政與企業財務、財政中體現的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稅收自身的再生產與社會再生產、財政結構與經濟結構、財政政策與社會政策、財政與經濟運行機制、財政與收入的合理分配、財政活動原則、財政支出規律、財政的生產性等等眾多的理論問題,開創和深化了財政理論研究領域,拓寬了財政實踐活動范圍。所有這些,都是在財政學獨立之前所無法做到的。可以說,現代財政學的誕生是財政理論發展的一次飛躍。
「參考文獻
1.馬克思:《資本論》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2.王傳綸:《資本主義財政》,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1年版。
3.(日)坂入長太郎:《歐美財政思想史》中譯本,中國財經出版社,1987年版。
一、科學發展觀是做好新時期財政工作的根本指針
1、科學發展觀是科學理財觀的思想基礎,為財政工作指明了方向。科學發展觀是關于發展的本質、目的、內涵和要求的總體看法和根本觀念,是制定發展戰略、發展方針、發展規取向,有什么樣的發展觀,就會有什么樣的發展道路、發展模式和發展戰略,就會對發展的實踐產生根本性的和全局性的重大影響。同樣,對財政工作而言,有什么樣的理財觀,就會有什么樣的財政發展戰略、發展模式和政策取向,就會對整個財政實踐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而科學發展觀決定著科學理財觀,能否把科學發展觀作為統攬財政工作全局的根本指導思想,并把它切實貫徹到財政工作的每一個環節,體現到財政活動的每一項內容,落實到財政法規和政策之中,不僅直接決定著這個時期財政工作的理念和政策取向,而且必然決定著這個時期財政發展的路徑和財政改革的成效。為此,財政工作只有自覺地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進一步更新理財觀念,轉變理財方式,提高理財水平,才能構建起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要求的公共財政體制和穩固、平衡、強大的國家財政。
2、科學發展觀是確保財政部門正確履行職責,發揮財政職能作用的重要保證。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財政具有籌集和調節收入、優化資源配置、促進經濟穩定增長等功能,既是政府全面履行職能的重要物質基礎,也是國家宏觀調控的主要政策手段。財政稅收政策的調控作用,以及財政資金投入方向和投入力度變化所產生的導向作用,不僅可以有效地調節國民收入分配的格局,推動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而且還能夠協調城市和農村、地區與地區、經濟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的發展,支持擴大對外開放,從而更好地為加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服務。財政部門作為財政工作的主要實施者,只有牢固樹立和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快自身建設,才能正確而有效地履行制定和執行財政政策、組織財政收支、實施宏觀調控、開展財政監督、協調利益分配關系等職責,為振興國家財政服務,為推動“五個統籌”,實現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服務。
3、科學發展觀為破解當前財政工作中各種矛盾和問題,確保財政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思路。改革開放以來,伴隨經濟和社會的發展,我國財政工作取得了輝煌成就。但同時應當看到,處于轉軌時期的財政,由于種種原因工作中仍然存在不少矛盾和問題。一是行政管理體制改革不夠配套,財政管理體制改革未完全落實到位,尤其是省以下政府間分配關系尚未完全理順和規范,部分基層財政比較困難;二是我國市場發育程度不高,政府與市場的關系尚未理順到位,公共服務的邊界不夠清晰,政府尤其是財政越位與缺位現象并存,財政收支矛盾尖銳,特別是近幾年我國的財政赤字和債務規模增長偏快,加重了財政風險壓力;三是財政職能作用在某些領域尚未得到應有發揮,財政工作的理念和方式、方法也還不能完全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公共財政的要求,財政理論建設相對滯后于財政實踐;四是經濟領域中違法違紀現象仍較普遍,財經紀律松弛的狀況還沒有得到根本好轉。上述矛盾和問題是多年累積下來的,既有認識和理論上的根源,也有體制和機制上的原因,必須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通過深化財政改革,加快制度創新,強化財政管理,嚴肅財經法紀,循序漸進加以解決。
4、科學發展觀是檢驗財政工作成效的重要標志。公共財政作為與市場經濟相伴而生的一種財政運行模式,旨在解決公共問題,提供公共產品,滿足公共需要,服務公眾利益。但在實際工作中,公共財政的上述目標可否達到?亦即政府解決公共問題的能力怎么樣?所提供的公共產品好不好?服務能否滿足公眾需要?等等,對這些問題的回答其中最重要的是看其是否有利于促進“五個統籌”,是否有利于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推動社會全面進步和人的全面發展,而這正是科學發展觀的核心要義和本質要求。由此可見,科學發展觀既是做好財政工作的思想源泉,也是檢驗和評判財政工作質量和工作成果的重要標志。
二、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要求進一步廓清理財工作思路,明確財政工作任務
古人云,財政即理財之政,既是一個經濟范疇,又是一個政治范疇,因而,財政工作的職責和任務應以各個歷史時期國家發展的任務和政府施政的方針為依歸,與政府擔負的職責相匹配。從當前乃至今后一段時期看,我國財政工作的基本思路和主要任務大致可概括為“一二三四”,即一個目標、二條主線、三篇文章、四大方面。
1、一個目標即建立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要求的公共財政體制。構建公共財政體制是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是新時期政府施政的一項重要目標,也是對建立新型財政運行模式的一個重要定位。公共財政作為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的一種分配行為或經濟活動,具有一般與特殊之分。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公共財政既有別于以往計劃經濟條件下的“大一統”財政,也有別于西方市場經濟國家的公共財政,屬于公共財政特殊,這是由我國社會經濟形態、現實生產力發展水平、所有制結構、文化傳統及市場發育程度所決定了的。近年來,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我國在構建公共財政框架方面已邁出了重要步伐,取得了階段性進展,但作為一種嶄新的財政運行模式,它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要求,與建立財政事權清晰、財政職能健全、服務公眾需要、管理科學規范的公共財政體系的目標要求,仍有不少差距。因此,必須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加快財政改革步伐,力爭早日構建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要求相適應的公共財政體制。
2、二條主線,一是增收;二是節支。開源節流、增收節支是緩解財政收支矛盾,戰勝財政困難的有效途徑,也是財政工作化被動為主動的制勝法寶。盡管隨著財政理論的發展和財政改革的深化,財政收支的規模、范圍等處于不斷調整和變化之中,但無論如何改變,增收與節支依然是財政工作永恒的主題,也是政府工作的核心內容之一。財政工作的成效最終都要落實和體現在收、支的數量和質量上。抓住了增收與節支這兩條主線,就抓住了財政工作的牛鼻子,財政工作就將居于主動有利的地位。否則,財政上不去,支出不節制,財政工作就將處于被動之中,甚至陷入困境。增收,就是要大力發展經濟,廣辟財源,做大財政收入“蛋糕”;節支,就是要切好財政“蛋糕”,厲行節約,力戒浪費,努力提高財政資金使用的效益。我國作為一個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發展中國家,堅持做到勤儉辦一切事業這一點尤其重要。
3、三篇文章指的是生財、聚財與用財。“三財之道”歷來就是財政工作的主心骨,它既是一項工作,也是一門學問。能否講究“三財之道”,做到“生之者眾、食之者寡、為之者疾、用之者舒”,不僅關系到財政職能作用能否得到應有的發揮,而且關系到國家財政能否振興和經濟社會能否可持續發展。生財是前提。生財為本,生財為先,只有堅持按客觀經濟規律辦事,通過大力發展經濟,培植財源,壯大財力,做到生財有方,才能確保財政的可持續發展,從而構建起穩固、平衡、強大的國家財政。聚財是關鍵。只有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遵循公平和效率的原則,科學合理地確定納稅主體的稅負水平,做到聚財有度,才能確保財政收入的穩定增長。用財是核心。只有做到用財有效,財政工作方能達到預期效果,才能確保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當前,我國百業待興,百事待舉,可支配財力有限,但需要花錢的地方很多,尤其需要講究用財之道,把納稅人的血汗錢真正用到刀刃上。
4、四大方面包括財政發展、財政改革、財政管理和財政建設。既相互關聯,互相促進,又相互區別,各有側重。一般講,財政發展是目的,財政改革是動力,財政管理是關鍵,財政建設是保障。財政發展取決于經濟發展,一般用財政收入占GDP比重來加以衡量。2003年我國財政收入占GDP的比重為20.2%,但與發展中國家平均25%左右和發達國家平均45%左右的比重相比,仍有較大差距,需要做長期不懈的努力,方能改變這一狀況。財政改革主要涉及處理財政與經濟、政府與市場、公平與效率、中央與地方、城市與鄉村的關系,需要通過創新財政體制及其運行機制,規范理財行為,提高經濟與財政的運行效率,創造有利于市場機制充分發揮資源配置基礎性作用的外部環境,推動財政發展,在此基礎上促進經濟和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財政管理主要體現在開展財政活動、組織財政收支等日常工作之中。以校正市場缺失為天職的公共財政,是以非市場方式,按非市場程序,在非市場領域,以非市場目的來開展活動的,具有公平性、非盈利性和法治性等基本特征。為此,必須擺正政府(財政)與市場的位置,界定好二者之間的責任,凡是市場辦得了的,辦得好的,就不應由政府(財政)來承擔。只有做到定位準確、職責分明,才能確保政府(財政)職能的正確行使,并達到其預期的目標。財政建設涉及一系列財政制度安排,有廣義與狹義之分,通常包括財政理論建設、財政業務建設和財政思想政治建設等。搞好財政建設,對于正確而有效地發揮財政的職能作用,推進依法理財,推動財政理論的創新和財政實踐的發展,進而構建起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要求的公共財政體制,具有重大意義。
三、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要求不斷創新財政管理體制及其運行機制
1、進一步完善現行分稅制財政管理體制。我國現行的分稅制財政管理體制是在1994年確立的,此次改革當屬建國以來調整利益格局最為明顯、影響最為深遠的一次。實踐證明,分稅制改革是成功的,不僅使中央和省級政府間的財政分配關系相對規范化,形成了較為合理的縱向財力分配機制,明顯增強了中央政府的宏觀調控能力,而且初步搭建起了過渡期財政轉移支付制度,為建立較為規范的橫向財力均衡機制奠定了基礎。但是,囿于政府(財政)職能轉變的相對滯后,分稅制改革中所涉及的中央與地方政府間事權和支出范圍劃分仍然不夠科學、規范,收入劃分亦不盡合理,轉移支付制度也還不夠規范、完善,尤其是此次改革建立在以基數法確立的包干體制基礎之上,存在著固有的缺陷,需作進一步的改進和完善。基本思路:一是進一步規范中央與地方政府的事權界限和財政責任劃分。凡是地方政府能有效提供的公共產品和服務,即作為地方政府的事權。中央主要承擔全國性公共產品和服務以及具有調節地區間、城鄉間重大收入分配性質的財政責任。對于共同事務,如具有跨區域“外部效應”的公共產品,應明確規定各級政府應分擔的比例,做到“誰家的孩子誰抱走”,該誰管的事就由誰管。在此基礎上,遵循信息和成本優先的原則,明確劃分各級政府的支出責任,合理配置各級政府的財力,使之國實施的以增發國債、擴大赤字用于基礎設施建設為主要內容的積極財政政策,成效是顯著的,對促進我國國民經濟的持續、快速、協調、健康發展功不可沒。但從宏觀經濟學的角度看,包括宏觀財政政策在內的任何一項宏觀經濟政策事實上都是短期行為,具有時效性,這是因為這類政策旨在相機對宏觀經濟運行實施反周期調節,本身具有時效性,只能在特定時期加以采用。從中長期看,仍以采用中性、穩健的財政政策為宜。對我國中西部等欠發達地區面臨的困難,中央政府一方面要切實加大政策傾斜力度,另一方面不應也難以長期借助擴大財政赤字的方式增加對其投資,以求其經濟增長。特別是隨著財稅金融改革和投融資體制改革的深化,我國面臨著多方面潛在風險不斷向財政聚集的情況,為此,必須把防范、規避和化解財政風險作為確保財政可持續發展的一項重要措施,刻不容緩地擺上政府工作的重要位置。一是本著“責權利”和“借用還”統一的原則,對政府債務實施總量控制和源頭控管。國債發行權宜繼續留歸中央,嚴格依據財政承受能力核定各級政府的舉債規模,強化各級政府管理債務的責任,抓緊解決眼下部分基層政府過渡負債的問題。二是建立健全財政債務風險預警監測機制,實行政府債務全口徑統計、風險管理和報告制度,優化債務結構,控制財政赤字規模。三是充實償債準備金,完善各項社會保障制度,建立健全突發公共事件財政應急反應和處置機制,提高財政保障能力。四是加快投融資體制改革步伐,減少財政直接投資;按照WTO規則的要求,深化金融體制改革,支持國有商業銀行和保險公司的股份制改造,明確政策性金融機構的職能定位及補貼機制,建立資產管理公司資產處置的目標責任制,減少國家最終所要承擔的損失。
2、完善財政監督管理機制,整頓和規范財經秩序。市場經濟越發展,財政監督管理越重要。只有加強財政監督管理,規范財經秩序,才能為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確保市場經濟主體平等競爭,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基本思路是,以規范財政管理和財政分配秩序為重點,以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率和效益為目標,以財政管理信息化為手段,不斷創新財政監督管理的機制、手段和方法,通過采取事前稽核、事中監控和事后懲戒相結合的辦法,對財政收支特別是重點支出,實行從申請立項、核定預算、撥付資金,到安排使用的全過程監管,并追蹤問效,確保財政資金運行程序的高度公開透明,從思想上改變重收入輕支出、重分配輕監督的狀況,從機制上消除財政資金安全的隱患。同時,抓緊建立健全一套以財稅審計專業監督為核心、單位內部監督和社會外部監督相配合的全方位監督體系,依法查處財經領域各種違法違紀問題,并把發現問題、查處問題與改進工作、完善制度結合起來,努力構筑財政監督管理的長效機制,從源頭上防治違法違紀現象的發生。
四、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要求財政工作要有新突破,開創新局面
1、在理財觀念上有新突破。財政工作與黨的事業密不可分,是黨的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必須從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執政水平的高度,從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高度,認識和看待做好新時期財政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進一步更新理財觀念,樹立科學的理財觀,增強全局意識、服務意識、效益意識和效率意識。財政作為各種矛盾和利益的交匯點,牽一發而動全身,不能就財政論財政,站在財政看財政,而要跳出財政看財政,站在經濟和社會發展全局的高度,審視財政工作,把握財政規律,拓寬理財思路,做到不僅會算財政賬、收支賬,還會算經濟賬、社會賬、政治賬,正確認識和處理財政與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財政與經濟速度、結構和效益的關系;生財、聚財與用財的關系,始終把促進經濟和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作為財政工作的主攻方向,把公共財政的理念貫穿于財政工作的全過程。
2、在制度創新上有新突破。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對經濟的調控主要體現在定政策、立規矩、建機制和改進公共服務上,目的是為經濟和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對財政工作而言,就是要通過財政改革和制度創新,理順各種分配關系,為經濟和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創造良好的財稅環境。當前,應把預算管理繼續作為財政改革和制度創新的著力點。一是編制復式預算。貫徹落實《預算法》,在編制公共預算的同時,實質性啟動編制國有資產經營預算、社會保障預算和政府債務預算,實行全口徑預算管理。二是完善部門預算。把各級預算單位全部納入部門預算范疇,建立科學的定額標準體系和嚴格的項目預算管理程序,完善預算收支分類方法,修訂預算科目,加強項目預審,注意預算與計劃的銜接,使之做到公開、透明、通俗和規范,以提高預算編制的針對性、準確性、規范性和有效性。三是健全預算決策、執行的制衡機制。部門預算既要編制科學,又要公開透明,便于執行。特別是有利于銜接政府采購,有利于方便財政撥款,利于審計監督和人大監督,確保預算的權威性和嚴肅性,增強預算法律約束力。四是進一步延伸政府采購的范圍,規范政府采購行為,提高政府采購效率;完善“收支兩條線”管理,逐步淡化乃至徹底取消預算外資金概念;擴大國庫集中收付制度改革特別是省以下改革試點的范圍,完善各項配套措施,從機制上堵塞財政收支漏洞。五是加快事業單位預算改革。遵循區別對待的原則,對經營性事業單位,一律推向市場,財政停止供給;對準公益性事業單位,適當核減事業經費;對公益性事業支出,實行按提供公共產品和服務的數量和質量核撥經費。六是抓緊建立科學、規范、量化的績效預算評價指標體系,強化“成本一效益”評估分析,提高財政資金配置效率。
3、在服務重點方面有新突破。要把促進“五個統籌”作為財政服務的重點。一是鼎力支持解決“三農”問題。進一步深化農村稅費改革,尤其是推進鄉鎮機構、農村義務教育、縣鄉財政等方面的配套改革,理順政府與農民之間的分配關系,切實減輕農民負擔。加大財政支農的力度,增加財政對農業和農村的投入,讓公共財政的陽光普照“三農”。二是分類支持區域協調發展。通過實施財稅優惠政策和財政轉移支付等手段,力挺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助推西部大開發,扶持中部地區崛起,鼓勵東部地區加快發展。三是推動社會事業加快發展。認真落實并不斷完善促進各項社會事業發展的財稅優惠政策。大力支持社會事業制度建設和體制創新,重點支持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社會保障體系建設、教育體制改革和公共衛生體制改革。四是大力支持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合理運用財稅調控手段,加大財政投入,完善配套措施,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和綠色經濟,促進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走上可持續的良性發展軌道。五是促進擴大對外開放。進一步完善出口退稅機制,充分調動地方政府擴大出口的積極性;主動運用財稅手段,積極參與WTO規則的擬定;完善符合WTO規則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要求的財政法律法規體系,在維護國家利益的前提下,促進國際貿易,加強國際交流,推動國際合作。
4、在職能轉變上有新突破。財政一方面要以支持和服務經濟發展為已任,充分運用各項財政政策手段扶持、促進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另一方面,在支持經濟發展的方式方法上,決不能重回計劃經濟時期直接投資辦企業、上項目的老路上,也不能總是停留在對少數企業實行減稅讓利的老套套上,而是要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遵循市場經濟發展的內在規律,圍繞經濟和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這個目標,轉變財政支持和服務經濟的方式方法。基本思路:一是通過制定和執行科學、合理的財政稅收政策,一視同仁地為各類不同所有制企業平等競爭、自我發展創造公平、開放、寬松的財稅環境;二是加強基礎設施、公共工程建設,搭建有利于創業和發展的公共平臺,創造良好的投資環境;三是通過財政投融資的杠桿作用,凝聚、引導社會資金的流向和流量,調控經濟結構和布局。為此,財政必須著力做到三個轉變,即由被動調控向主動調控的轉變;由直接調控向間接調控的轉變;由采取單一調控工具向組合采用多種調控工具的轉變,努力學會并善于運用國債、稅收、財政貼息等經濟杠桿來調控經濟活動,協調運用好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等其他宏觀調控政策,并將政策的實施同促進生產、增加就業、改善人民生活結合起來;將政策扶持與財源再造結合起來;將財政支持經濟發展與防范和化解財政風險結合起來,加快培育和完善經濟增長的內在機制,加速經濟體制和經濟增長方式根本性的轉變,不斷提高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
搜狐財經訊 第五屆北大光華新年論壇今日在北大百年講堂召開,下午兩點,《金融改革與金融信用體系的建立》論壇正式開始。
主持人:
謝謝曹老師精采演講。下面我們分四個角度談金融改革和信用。第一就是信用社會成本,曹老師談了很多中國企業跟資本市場的情況,還有很多比中國更糟糕的,比如捷克,80%的企業逃避了。我們現在的角度從社會的成本、積極發展的角度看這個問題。請陳學榮先生說一下這個問題。
陳學榮:
首先關于信用問題是信任的商業效用,有信而且有用。中國的傳統文化從五常落腳點就是信用,那是傳統文化的哲學的解釋。我們理解的信用是什么呢?從企業來講,企業的信用實際上是指它的本,是它的生命。如果企業要你的命,你要活著,你想健康的活著,你要長久的活著,要你的命你就要守住你的信。真正企業能夠活到5年、10年、百年。
陳志勇。男,廣西賀州人,1958年4月出生,經濟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財政稅務學院院長、湖北財政與發展研究中心執行主任、中國政府采購研究所副所長。
學術兼職。中國財政學會理事,全國高校財政學教學研究會常務理事,湖北省財政學會常務理事,武漢市財政學會副會長,湖北省國際文化交流中心理事。
學術經歷。1981年9月―1987年7月在原中南財經大學財金系就讀,先后獲經濟學學士、碩士學位,畢業后在原中南財經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從事財政學、國家預算管理等課程的教學和研究;1999年考上中南財經政法大學財政學博士研究生,2002年獲經濟學博士學位;2002年任中南財經政法大學財政與公共管理學院財政系主任;2003年任中南財經政法大學財政稅務學院副院長;2005年任中南財經政法大學財政稅務學院院長。2004年在加拿大圣馬力大學作為期半年的學術研究,近年來先后應邀到美國佐治亞州立大學、澳大利亞南昆士蘭大學、英國卡蒂夫大學、日本京都大學、日本島根縣立大學、香港城市大學、臺灣逢甲大學等高校作講學和訪問。
研究領域。主要研究財政理論和財政政策,涉及稅收、公債、公共收費、財政支出、預算管理制度、財政管理體制、財政宏觀調控、地方財政等方面,并形成了財政收支政策與預算管理制度、財政分權與財政管理體制、區域經濟與地方財政三個主要研究方向。
專業業績。近年來,主持國家社科基金、教育部規劃項目、財政部科研項目、湖北省科技攻關項目等各類科研課題20余項,公開發表學術論文60余篇,出版專著和主編教材各三部,領銜講授的《財政學》課程榮獲國家級精品課程。代表作主要有:《區域經濟協調發展與財政政策調控》(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財政學原理》(中國財經出版社,2005)、《國家預算管理》(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公債學》(中國財經出版社,2007)、《2007―2008中國地方財政發展報告:地方財政支出結構優化研究》(經濟科學出版社,2008)、“地方財政支出結構優化:理論模型與實證分析”(《財政研究》,2006.9)、“我國開征物業稅的若干思考”(《稅務研究》,2007.3)、“稅收法定主義與我國課稅權法治化建設”(《財政研究》,2007.5)、“公共財政的分析”(《財貿經濟》,2007.10)、“財政體制與地方政府財政行為探討――基于治理‘土地財政’的視角”(《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學報》,2009.2)、“土地財政:緣由與出路”(《財政研究》,2010.1)。2009年度,學術論文“地方財政支出結構優化:理論模型與實證分析”獲湖北省人民政府頒發的第六屆湖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三等獎,研究報告“科學發展觀下湖北公共財政發展職能研究”獲湖北省人民政府頒發的湖北發展研究獎(2006―2007年)三等獎,研究報告“本科生導師制度研究――基于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的實踐”獲湖北省人民政府頒發的湖北省教學成果獎二等獎。
[關鍵詞]財政學專業;專業特色;問題導向;積小勝為大勝
財政學專業是內蒙古財經大學歷史最為悠久的專業之一,也是內蒙古財經大學實力最為雄厚的“標桿”專業之一。內蒙古財經大學財政學專業于2006年、2009年先后被評為品牌專業和國家級特色專業。這說明,內蒙古財經大學財政學專業在專業特色的建設上已取得了明顯成就。但作為地方財經類高校,內蒙古財經大學想要在我國財經類高校專門人才的培養中保有“一席之地”,特別是,內蒙古財經大學想要在我國推動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的當下,能夠站穩腳跟并顯現出自身的“優勢”所在,就必須進一步加強財政學專業的特色建設。
一、內蒙古財經大學財政學專業特色建設的成就與不足
目前,內蒙古財經大學財政學專業已由2006年之前的單一財政學專業發展為現在的財政學專業、財政學專業(蒙語授課方向)和財政學專業(財政學—資產評估雙學位)。如果從大財政學專業即包括稅收學專業在內的角度出發,目前內蒙古財經大學財政學專業已由2006年之前的單一財政學專業發展為現在的財政學專業外加1個專門方向、1個雙學位和稅收學專業外加3個專門方向,亦即除上述財政學專業及其方向外,現有稅收學專業包括:稅收學專業、稅收學專業(稅務師方向)、稅收學專業(稅收籌劃方向)和稅收學專業(蒙語授課方向)。經過50多年的建設,特別是經過近10年的建設,內蒙古財經大學財政學專業已顯現出如下特色:一是蒙漢雙語授課特色,即專業教學同時采用蒙語和漢語兩種語言授課。二是切合專業特點的“雙證”、“雙學位”人才培養模式,即稅收學-稅務師“雙證”人才培養模式和財政學-資產評估“雙學位”人才培養模式。三是基于“臨近的可能”不斷夯實和彰顯專業內涵,即立足于內蒙古財經大學財稅學院現有4個專業(財政學、稅收學、勞動與社會保障、資產評估)之實際,在臨近的可能的基礎上不斷拓展和凸顯專業內涵,探索培養具有為民生托底之眼光和知識架構以及具有扎實、系統資本資產評估理論和實操能力的財政學專門人才。實踐證明,內蒙古財經大學財政學專業之特色建設,對于為我國8省區培養蒙漢兼通財經專門人才,對于充分利用內蒙古財經大學和內蒙古財經大學財政稅務學院之經濟學、管理學學科優勢培養復合型財經專門人才,對于增強內蒙古財經大學學生的任職履職能力培養市場緊缺的應用型財經專門人才,對于促進內蒙古財經大學財稅學院現有4個專業的互補共生培養創新型財經專門人才,無疑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不僅如此,內蒙古財經大學財政學專業之特色建設,還為內蒙古財經大學在諸如民族財經問題、農村財經問題、居民收入分配問題等科學研究領域取得在全國具有一定的影響的成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也正因為如此,內蒙古財經大學財政學課程群教學團隊和稅收學課程群教學團隊先后榮膺級優秀教學團隊,內蒙古財經大學《財政學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的理論與實踐探索》教學成果榮獲人民政府優秀教學成果三等獎。但專業建設永遠在路上。與自身過去比,與內蒙古財經大學其他專業比,內蒙古財經大學財政學專業特色建設確實取得了不小的成績。但若與其他高校財政學專業比,特別是與在國內處于領先地位的財政學專業比,內蒙古財經大學財政學專業建設尤其是特色建設仍存在明顯不足。概而言之,主要是:1.蒙漢雙語授課特色,并非嚴格意義上的特色。一提到專業特色,內蒙古財經大學引以為傲的首推的是蒙漢雙語授課特色,財政學專業自然也不例外。問題是,遍及全校所有學科專業的所謂特色,還是學校某一專業所特有的嗎?誠如是,則毫無疑問,雙語授課是新疆財經大學財政學專業的特色,越漢雙語授課是云南財經大學、廣西財經學院財政學專業的特色。果若如此,則拓展蒙漢、、越漢雙語授課的專業或班級就成為包括內蒙古財經大學在內的上述這類學校專業特色建設的不二選擇。如此一來,則這類學校的所謂專業特色,與非這類學校相比的確是一特色,但若與同類學校相比就無所謂特色了。問題還在于,循此特色進行專業特色建設,只能是一種外延式的建設,即不斷拓展或擴大蒙漢(、越漢)雙語授課的班級和人數,而這與專業特色建設的內涵式發展本質顯然是背道而馳的。2.特色即優勢,如果在同類或同一面向中算不上出類拔萃,就不是典型意義上的特色。特色應是在長期的建設中所形成的獨有的比較穩定的優勢,而所謂優勢應是在同類中或在對同一問題的解決中超越眾生或出類拔萃者。也就是說,人無我有,算不上優。人人都有,我最出眾,才是優。我們知道,中國人民大學、廈門大學、上海財經大學和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是我國第一批和第二批財政學國家級重點學科所在高校,其下設的財政學專業是公認的特色專業。而其特色分別是:中央財政、比較財政、財政一般理論或公共財政、地方財政和財政史學。從中不難看出,所謂特色或公認的特色就是人人都有,但我最優。3.特色意味著高品質,其如果不能轉化為高質量的人才培養,就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特色。特色可以體現在多個方面,如專業設置特色、課程體系特色、科學研究特色、社會服務特色、文化傳承與創新特色等。但不論是何種或哪一方面的特色,特色都是圍繞中心目標并為中心目標服務的,都是為了更好地實現中心目標的,因此其最終都應體現在促進人才培養質量的提高上。
二、內蒙古財經大學財政學專業特色建設的取向所在
內蒙古財經大學想要搞好財政學專業特色建設,就必須立足于自身所處的客觀現實環境,從財政學專業的專業定位和更好地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對人才培養的要求出發,在對接供需、彰顯優勢進而提高人才培養的質量上聚焦發力。基于此,內蒙古財經大學財政學專業特色建設的取向應聚焦于以下方面:1.民族財政。內蒙古財經大學作為地處民族地區的地方本科院校,作為承擔著為我國8省區培養蒙漢兼通財經人才的財經類高校,解決蒙古民族聚居地區的財政問題無疑是內蒙古財經大學所肩負的首要使命。也就是說,研究解決民族財政問題、為民族地區培養財政專門人才是內蒙古財經大學進行財政學專業特色建設首先要考慮的問題。但卻不能僅僅局限于此。因為,除內蒙古財經大學外,新疆財經大學、云南財經大學、貴州財經大學、廣西財經學院等擁有財政學專業且以培養民族財經人才為己任的高校也同樣需要考慮這一問題。2.邊疆財政。內蒙古財經大學不僅是地處民族地區的地方本科院校,而且是地處邊疆地區的地方本科院校。因此,研究解決邊疆財政問題、為邊疆地區培養財政專門人才無疑也是內蒙古財經大學進行財政學專業特色建設需要考慮的問題。但不能僅僅兼及或滿足于此。因為,需要進行邊疆財政問題研究并為邊疆地區培養財政專門人才的地方高校,除內蒙古財經大學外,還有新疆財經大學、云南財經大學、廣西財經學院、黑龍江商業大學、吉林財經大學、山東財經大學、浙江財經大學、廣東財經大學等眾多的地方財經類高校。而且,退一步講,即便是既研究民族財政問題又研究邊疆財政問題且同時肩負培養民族和邊疆財政專門人才的高校,除內蒙古財經大學外,也仍還有新疆財經大學、云南財經大學、廣西財經大學、吉林財經大學等高校。顯然,在這樣的背景下,如果內蒙古財經大學財政學專業的探索不能取得公認的且處于領先地位的成果,也仍然不會被同行認可為特色,更不用說被認可為一個國家級特色專業所應具有的特色。3.資源財政。眾所周知,我區資源儲量豐富,得天獨厚。內蒙古財經大學作為地方本科院校,培養滿足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所需要的財政專門人才是內蒙古財經大學的根本職責所在。同時,我區作為資源能源大區,想要發展就必須尋求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進而轉化為財政優勢乃至發展優勢之道。因此,內蒙古財經大學的財政學專業只有在推動我區的資源利用進而推動我區的經濟社會發展中有所作為,方才能顯現其價值。而唯其有價值,也才能談得上有特色。這意味著,內蒙古財經大學的財政學專業想要辦出特色進而強化特色,就必須致力于研究我區所面對的資源財政問題。事實上,正是由于內蒙古財經大學的財政學專業在指導和引領我區應如何優化資源配置進而最大程度地發揮資源的效能方面少有建樹,抑或在指導和引領我區應如何將資源優勢轉化為民生福祉而不是成為一種詛咒方面鮮有奇勛,才無以凸顯或彰顯特色。由此看來,內蒙古財經大學的財政學專業應將民族財政、邊疆財政和資源財政作為一個不可分割的有機整體來對待。這是內蒙古財經大學財政學專業有別于國內其他高校財政學專業的地方,也是內蒙古財經大學財政學專業培養的學生能夠大有用武之地之所在。在這一建設進程中,如果我們取得了穩定的且被社會廣為認可的成就,我們的財政學專業也就擁有抑或強化了特色。
三、內蒙古財經大學財政學專業特色建設的主要對策
推進內蒙古財經大學財政學專業特色建設需要從多方面著力,但最主要的應是以下三個方面:1.苦練內功。教育大計、教師為本。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是推動高等教育辦出特色、走內涵式發展道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根本性保障。因此,推進內蒙古財經大學財政學專業特色建設,要求內蒙古財經大學教師尤其是財政學專業教師必須具備以下素質或能力:一是要有扎實的理論功底和業務水平;二是要能夠深刻領會黨和國家的路線方針政策特別是教育教學方面的路線方針政策,對國內外高等教育財政學科的發展現狀、態勢和經驗有較全面的了解,并能在實踐中創造性地加以吸收和運用;三是要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能夠靜心治學、潛心育人,勇于進取,樂于奉獻。這些都是辦出特色之必備的基礎或條件。2.堅持問題導向。進行專業特色建設,其目的是為了更好地促進教學、科研和社會生產實踐相結合,不斷增強專業教育教學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強有力的人才保證和智力支撐。因此,推進財政學專業特色建設,必須始終堅持問題導向,這是辦出特色的出發點和歸屬所在,也是辦出特色的最本質的內在要求。進而言之,這里所謂堅持問題導向,就是要緊緊圍繞以下問題開展教學和科研活動,從而使我們所培養的學生能夠具備較好的解決這些問題的能力。這里所說的這些問題包括但不應僅局限于:其一,民族財政、邊疆財政和資源財政政策的制定,除了考慮一般的財政政策的制定需要考慮的因素外,還應考慮哪些特殊的因素?其二,民族財政、邊疆財政和資源財政三者之間的內在聯系?其三,民族地區、邊疆地區和資源富集地區的財政收入和支出,特別是針對這些地區的財政轉移支付支出有何特殊性或特別之考慮?其四,民族地區、邊疆地區和資源富集地區的財政制度(政策)與支持這些地區發展的其他制度(政策)應如何對接和協調?其五,資源富集地區如何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而不是使資源成為一種詛咒?其六,民族地區、邊疆地區、資源富集地區的財政專門人才應具備哪些特質?3.積小勝為大勝。特色是在長期的探索中形成的比較穩定的且為社會所公認的成果,因此,特色的建設在短期內不可能實現,更不可能一蹴而就。這意味著,我們在建設特色中,應采取積小勝為大勝之策,亦即:先著手研究細微問題,在此基礎上,研究由細微問題構筑或反映的某一方面或某一層面的問題,最后再研究整個問題。與此相適應,先將研究成果轉化為學術論文,以此為基礎,再將研究成果轉化為系列論文或專門研究報告,最后再形成專著或系列叢書。
[參考文獻]
[1]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的若干意見教高[2012]4號[Z].
[2]葉芃.論地方高校的特色化發展[J].中國高教研究,2003,(3).
財政學是本科院校經濟類專業的核心課程,在高校經濟學專業人才培養方面具有突出地位,創新能力是人才培養的關鍵目標,要在教師平時的教育教學過程中,要通過多種途徑改進財政學的教學方法與實踐環節,提升本科院校經濟學類學生的創新能力。
[關鍵詞]財政學;教學方法;創新能力
[中圖分類號]G42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6432(2013)25-0133-02
1 前 言
方興未艾的知識經濟時代是一個需要創新的時代,也是一個只有創新才能生存和發展的時代,由此可見21世紀迫切呼喚創新人才。然而創新人才從何而來?創新人才的培養關鍵在于教育,責任在教師,主體在學生。財政學作為經濟學類專業的核心課程,創新能力也是本科人才培養的關鍵目標。作為經濟學主干課程之一的財政學應該擔當起這個重任,在日常教學中培養本科院校學生的學習和創新能力。
2 運用多媒體教學,打造課堂高效創新環境
多媒體教學是信息時代給予傳統教育方式的革新,已經成為高校主要的教學工具,《財政學》的多媒體教學能夠有效減少板書時間,增加課程信息量,多媒體教學能夠提供傳統教學難以容納的信息量。例如在講解財政學中稅收與稅制這一章節內容時,借助多媒體教學,運用動畫形式展示稅收與日常生活的關系,共同探討自己身邊的稅收,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直接參與和探索。這樣在教師引導下,學生主動提出創新性構想,對財政學理論的實際應用提出新思路,培育創新思維。
3 采取案例分析,錘煉學生創新思維
經濟學大類本科創新能力培養,最主要就是創新思維的培養。財政學這門課程的學習,不僅要學生學到書本上的理論知識,還要讓學生初步具備經濟學的創新思維方法與應用能力。日常生活中有形形的經濟現象,面對如此紛繁復雜的信息與問題,學生通過課程學習后,要具備一定的創新思維方法,要能夠從新的角度、新的方法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這就是創新型思維培養的目的。案例教學是培養這種創新思維方法的好工具,案例分析能夠讓師生從理論結合實踐、歷史聯系現實的多維次角度,對問題展開深入討論,是一個訓練創新思維的有效方法。特別是在課程內容的講解中要經常引入時效性強的問題引發學生對經濟理論的思考,不能拘泥于書本理論。教學內容設置要結合國家政策的變化,真正做到與時俱進,課程內容與國家經濟形勢緊密聯系。
比如在講解財政學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的相互搭配這一問題中,可以針對近些年出現的重大歷史事件以及政府宏觀調控措施展開討論,特別是針對2007年次貸危機后出現的國際國內經濟衰退、南方特大雪災等問題,國家出臺的各種經濟調控政策是如果把財政與貨幣政策相互配合,國家通過“四萬億”中央與地方投資,上馬一些大型公共基礎設施,這是積極的財政政策表現,另外央行也適度放松銀根,輔以相對寬松的貨幣政策,這樣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相互配合,來抵消一部分國內經濟衰退的負面效應,當然這些政策也會有一些不良后果,比如財政負債上升,財政效率下降等,要從正反兩個方面展開討論,這樣將宏觀調控這一個大的問題具體化,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熱情。另外,這種正向與逆向并舉的思維訓練也能大大提高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教師應積極引導和啟發案例提出的問題,鼓勵學生提出更優的政策搭配方案,打開思維的空間,并進一步引出新知識學習來解決問題,最終通過堅持不懈的培養、引導和鼓勵,會使學生形成主動去探研新知識、提出新方法、解決新問題的思維方法,這對學生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的發展無疑是十分重要的。
4 適當設計實證課題,加強創新學術訓練
財政學是一門經濟理論為主的基礎學科,但實證性的內容也很多,在教學過程中還要多結合學科的特點,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實踐。特別是《財政學》課程,適度設計一些有一定學術價值的實證課題訓練方案,提高學生經濟計量模型的處理能力以及實驗上機來完成中國財政學基本問題的檢驗,通過上機操作去更深刻的理解財政問題。
在教學過程中,精心設計財政學相關實證計量模型課題,備課中加入理論教學容易忽視的課題設計環節,并提高計量經濟實證課題的含金量,讓學生在做這些課題時不是對課本理論的簡單重復,而更多的是提供具有中國經濟特征的新課題,使學生課題中學習新的知識,產生新的創意和靈感,在完成課題中形成創新思維,打好良好的經濟學術基礎。例如在學習財政收入規模這一部分后,給學生設計《中國財政收入占GDP比重的動態變化實證分析》課題,特別是針對我國從1994 年開始實施了分稅制的改革,通過市場秩序的整頓以及分配格局的調整,大大提高了我國經濟運行的效率從而財政收入占 GDP 的比重隨之提高,因此,在中國財政收入決定理論這一課題的研究中,可以在計量經濟模型中引入虛擬變量,以1994年為分界點,討論變化前后的中國財政收入的變動,這是對財政學經典理論的中國化,學生是在解決實際問題中應用所學知識,并且鼓勵學生在實證中發現新的問題,仔細修改論文并投稿或者以此為基礎申請學校課題,這是在變化中思考,是在不斷解決新問題中產生創新行為。
5 結合實習實訓,打造學生創新舞臺
學生的創新動力和能力來源于他們對未知的探求,來源于操作實習、實踐。在財政學教學的后期培養中,盡可能多地增加與財政學相關實驗實習的時間和內容及社會實踐活動,盡量多地創造條件讓每一個學生都有表現自己的機會,讓學生在活動中充分展示其個性才能,增強自信心的形成,激發強烈的求知欲和生活熱情,產生創新的動力,讓學生有更多自由思考和探索的時間和空間,為他們創新提供一個舞臺,讓創新能力得到日常學習、生活的檢驗,比如在年度的實習實訓安排中,要適度加大與財政學相關的內容,讓學生在現實中體會到財政學學科的重要性,在實踐中把財政學學習中得到創新性思維方法深化為實際運用能力,讓社會成為學生創新的廣闊舞臺。最終通過財政學教學方式方法的改進,提高學生創新能力,為社會培養更優秀的創新型高層次財經人才。
參考文獻:
[1]高培勇.一體兩翼:新形勢下的財政學科建設方向——兼論財政學科和公共管理學科的融合[J]. 財貿經濟,2002(12):33-35.
[2]白恩來.優化教學方法以提高《財政學》課程教學效果[J].內蒙古財經學院學報(綜合版),2009(4): 70-72.
[3]朱虹,蔣承.對教育公共投入差異與地方財政能力的研究[J].中國市場,2011(20).
[4]汪傳雷,樂亞鳴.技術經濟及管理學科專業研究生教育教學探索[J].中國市場,2013(17).
[5]全毅文.中外合作辦學模式下國際商務會計專業的教學定位與課程體系創新[J].中國市場,2013(10).
[關鍵詞]財政學 教學方法 問題及對策
財政學是以經濟學原理為基礎的,研究政府收支活動及其經濟規律和運行機制的科學,是一門專業理論課程,其知識內容具有綜合性強、涉及面廣、理論體系完整嚴謹的特點。長期以來,是經濟類專業的核心課程之一,這使財政學知識內容的傳授,對學生的知識結構及專業綜合素質的提高,對后續課程的學習和專業知識技能的掌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為適應現代教育的需要,財政學教學目前需要從教學理念、教學模式到教學手段、教材等方面進行變革。
一、當前財政學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
1.選用教材的問題
其一,目前財政學還沒有形成權威、科學、規范的教材。其具體表現為:教材體系設置缺乏統一性,內容相差較大。當前各高校、各出版社都有不同的財政學教材面世,種類繁多。光是高等教育出版社的指定的二十一世紀教材系列中,《財政學》就有三種版本。有一些高校使用的是陳共主編的《財政學》,還有一些高校使用的是本校自己編寫的《財政學》。導致財政學這門課程缺乏統一的大綱,教材難以通用,教學無章可循,教學質量缺乏統一標準。有的教材中有很多思想都是用西方經濟學的理論來分析和解釋的,還有的教材中沿用計劃經濟體制下的財政理論,與實際情況存在一定差距;教材內容理論性太強,操作性較差。財政學教材的章節體系安排混亂,有的按我國原有的財政學體系來安排;有的則按照西方財政學體系等來安排章節;還有的結合我國原有的財政學體系和西方財政學體系來安排章節。同樣的內容在不同的教材中表述相差很大,像財政收入的原則,有的教材寫三條,有的寫四條,有的甚至沒寫;財政支出原則同樣也存在這樣的問題。一些基本概念的表述不嚴密不科學,像財政、財政學這樣的概念都沒有形成邏輯嚴密表述科學的定義,更不要說其他一般的概念。這些問題的存在一方面造成教師教學中選用教材和講授內容的隨意性很大,另一方面也使教師的教學工作量成倍增加,且不利于形成穩定系統的教學資料。
其二,財政學的內容不符合財經類專業學生畢業后的實際需要。目前的財政學教材普遍對稅收的內容介紹得比較少,尤其對稅收的計算及繳納等稅收實務的內容介紹得更少,而實際上除財政、稅收專業以外,其它財經類專業并沒有稅收類的后續課程,因此,學生學完財政學后(乃至畢業后)仍對稅收知識(尤其是稅收實務)知之不多,這就導致一方面學生畢業后面向基層對稅收知識需求較多,而另一方面教材提供這方面的知識較少,造成“供求”矛盾。
2.教學方法問題
其一,教學組織問題。目前財政學的教學組織仍然是教師講,學生記,考試考筆記“滿堂灌”的教學組織方式,而案例教學、討論課等教學組織方式則很少采用,盡管越來越多的教師開始采用多媒體教學手段,但是陳舊的教學模式仍然是老師灌輸知識,學生被動接受,未能真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這樣的教學方式,使得學生在聽課時常常感到枯燥乏味,對一些財政學理論知識的理解深度也不夠,經常是一知半解,到考試時只能死記硬背,考完試也就忘得差不多了。同時學生也缺乏對財政實際工作的感性認識,不利于培養學生理解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其二,教學內容問題。目前財政學的教學內容重書本,輕實踐。教師仍然是“從本本到本本”,很少利用書本知識去分析實際問題,做到從理論到實踐再上升到理論,因此對學生缺乏足夠的吸引力。
其三,成績考核問題。目前財政學考試方式上仍然是以筆試為主;考試內容上主要是以死記硬背為主;成績評定上主要是以期末一次定終身。這樣的考核一方面造成學生平時不刻苦,臨到考試“抱佛腳”;另一方面極易造就“高分低能”的學生。
二、改進《財政學》教學的有關對策
1.規范《財政學》的教材體系。
教材是教師教學的最主要依據,是學生課后最主要的參考書,因此教材的好壞直接關系到財政學的教學效果。一本滿足目前高校需要的好教材,應本著繼承和發展的原則,把西方財政稅收理論中適合我國市場經濟發展要求的內容積極地吸收進來。把過去財政稅收理論中能適應市場經濟發展要求的理論和方法進行歸納和創新,積極地吸收到教材中來,以期更好地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財政稅收理論。對目前的《財政學》教材進行修改和增補,刪除教材中一些過時的內容,增加一些最新科研成果。
2.對于編著《財政學》新教材的幾點建議
(1)針對大多數財經類專業沒有稅收類后續課程的實際,應專設稅收篇。稅收篇應通過若干稅收案例的分析,對現行主要稅種的計算、繳納作出全面詳細的闡述,以充分滿足財經類專業學生對稅收知識的需求。
(2)針對目前財政學偏重我國財政實務闡述的具體情況,財政部分應增加財政理論、財政運行規律的闡述,并以財政運行規律統領教材的財政部分。另外財政部分應適當突出財政政策的地位,因為財政政策是財政理論與實踐的連接點,只有充分研究財政政策,才能使財政理論落到實處,才能更好地指導實踐。
(3)針對財政學的一些基本概念表述不嚴密不科學的現象,應對財政、財政學、公債和國家預算等基本概念按照邏輯學原理給出相對科學合理的定義。
(4)針對財政學相對理論性較強的特點,為了培養學生研究問題和解決問題的積極性,應對本學科有爭議的一些基本理論問題適當加以歸納,并給出合理的評價。
(5)針對財政學教學和自學的需要,教材應配有學習指導書。學習指導書應包括各章提要、難點、要點、思考題、習題、案例題及各章節有代表性參考書目和參考篇目,為學生自學和教師的教學提供便利。
3.推進財政學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
有好的教材還需要好的教法,只有這樣才能取得好的教學效果。為此我對改進財政學教學有幾點想法。
(1)在教學組織方式上,應將傳統的課堂講授與討論課、案例教學及社會調查等多種教學組織方式相結合。并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教學目標,采用不同的教學媒體。一般在財政學理論教學中應更多地采用計算機輔助教學,然而,不同的教學媒體運用在教學過程中,所表現的教學功能各不相同,各有其適應性和局限性,往往一種媒體的局限性可用其他媒體的適應性來彌補。因此,充分發揮各媒體之所長,將多媒體有機地結合起來,揚長避短,互為補充,對優化教學也是很有必要的。如財政部分側重理論,因此應以課堂講授為主,討論為輔。具體可以在講授財政基本原理的基礎上,就財政總論、財政支出、財政收入、國家預算和財政政策等一些重要理論問題進行專題討論,也可以結合國家的宏觀經濟政策進行一些專題討論。通過討論以使學生開闊思路,學得活,用得活,舉一反三,更好地理解黨和國家的經濟政策。稅收部分側重實踐,因此應以案例教學為主,課堂講授理論為輔。通過對案例的分析求證,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學生在接近實際的條件下獨立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
(2)在教學內容上,應改“從本本到本本”為“理論與實際相結合”,開展實踐教學。財政稅收與很多宏觀、微觀的經濟問題相關聯。因此,在教學中應充分考慮財政稅收與實際聯系比較緊密的特點,理論聯系實際。通過運用財政稅收理論剖析實際問題,以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再通過實踐教學進一步加深學生對這門學科的理解。這一環節可以組織學生進行社會調查,到財政、稅務部門進行實踐,讓他們在充實繁忙的社會實踐中不斷將課堂上的知識轉化為服務社會的真知卓見。
(3)教學方法和手段上,采用靈活多樣的方法。在財政學的教學中,應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注重精講與略講,理論性較強的要精講,實踐性較強的要略講,把大量的時間留給學生,供學生思考和討論。由于課下大家很少看教材,所以課上要留出一小部分讀書的時間,起到預習和鞏固的效果。課堂提問是啟發式的教學方法和手段之一,要注重活躍課堂氣氛,增強其緊迫感,采取靈活多樣的提問方式。針對某些可塑性較強的內容要積極組織大家進行討論,幫助大家對所學知識的消化與理解。
(4)在成績考核上,要注重對學生學習成績的考核以及考核的評價標準,不能以分數定終身。為此,我們必須揚棄傳統的考核方式和評價標準,以學生的專業綜合能力是否達到培養目標為最終判斷標準,構建與新型財政學體系相適應的考核評價方法。考核方式上應采取靈活多樣的形式,如筆試、口試、論文以及社會實踐等。考核內容上針對課程類型,確定考核重點。總的指導思想是減少客觀試題,增加主觀測試題。整個考核應圍繞財政學所涉及知識的系統性、綜合性等能力培養展開,檢測學生的專業綜合能力素質,并促進教師日常教學內容與方法的改革,在對不同考核科目、命題范圍、題型類別、題量覆蓋面以及難易程度進行整體設計的基礎上,重新確定成績考核的評價標準,真正對學生的專業綜合能力和素質予以客觀、公正、公平的評價。
4.加強師資隊伍的建設
高質量的師資隊伍是培養財政學應用型技術人才的關鍵,有高素質的教師才能培養出高水平的學生。為了使理論與社會需求緊密結合,培養財政學應用型技術人才就必須增加具有實踐能力的教學人員。方法有很多種,可以建立專業教師定期輪訓制度,鼓勵教師到企業,到財稅部門進行見習和工作實踐,以掌握企業以及財稅部門的實際運作;教務部門對進修實習的教師,在下達教學任務時,給予一定的照顧,在安排授課時間上,盡量相對集中一些,騰出時間讓他們學習實際操作。可以從企業和財稅部門聘請高技術人才做客座教授,或定期來學校做講座與學生老師互動、交流;也可以聘請具有實際財政稅收從業經歷的人員來校任教,并參與教學大綱和教學計劃的制定。
總之,財政學課程教學改革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教材、教學組織、教學內容、教學手段、考核方式等的不斷改進和完善,也需要學校的大力支持和學生的主動配合。只有這樣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為國家培養合格的經濟類人才。
參考文獻:
[1]黃若君.關于經濟法課程教學改革的思考[J].廣西財政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0,(4):541.
[2]許毅.財政學基礎理論的理論基礎[J].財政與稅務,2000,(3):11-131.
[3]李新.淺論案例教學法在財政學教學中的運用[J].中國農業銀行武漢培訓學校學報,2005,(1):77-79.
[4]鄧子基,邱華炳.財政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