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增產技術論文范文

        增產技術論文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增產技術論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增產技術論文

        第1篇:增產技術論文范文

        關鍵詞:高產水稻,新品種,通院11,特征特性,栽培技術

         

        水稻新品種通院11是由通化市農業(yè)科學研究院于2007年育成,2008年3月通過吉林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2009年獲吉林省通高產競賽二等獎。通院11具有高產、穩(wěn)產、分孽力強、抗稻瘟病、出米率高等特點。在吉林省各級試驗和大面積示范中綜合性狀表現(xiàn)突出,深受廣大稻農歡迎的理想水稻新品種。

        1.特征特性

        1.1生育期

        生育期140天,需有效積溫2800℃,屬于中晚熟品種。

        1.2植株性狀

        在稀植栽培條件下,株高110.5cm左右,主莖14~15葉片,穴有效穗數20~25個,分蘗力強,莖桿韌性好,莖葉淺綠,劍葉長度為中。

        1.3穗部性狀

        每穗平均穗粒數117粒,穗長19.5cm左右,千粒重27.1g,結實率84.2%左右,穎及穎尖黃色,無芒,中散穗型。

        1.4品質分析

        依據農業(yè)部NY/T593-2002《食用粳稻品種品質》標準檢測結果,糙米率84%,精米率75.9%,整精米率70.4%,粒長5.1mm,長/寬1.9,堊白率29%,堊白度.4.1%,透明度2級,堿消值7.0級,膠稠度68mm,直鏈淀粉含量18.3%,蛋白質含量7.5%。達到三等食用粳稻品種品質標準。

        1.5抗稻瘟病性

        經吉林省農科院植保所2005~2007年連續(xù)三年采用分菌系人工接種、病區(qū)多點異地自然誘發(fā)鑒定,結果表明水稻新品種通院11苗瘟表現(xiàn)S,(對照品種通35為MS)葉瘟表現(xiàn)MS,(對照品種通35為MS)穗瘟表現(xiàn)MR、(對照品種通35為S)紋枯病表現(xiàn)MS,(對照品種通35為MR)

        1.6產量水平

        2005年參加吉林省篩選試驗,平均每公頃產量8145.0kg,比通35(CK)增產5.3%;2006年參加吉林省區(qū)域試驗,平均每公頃產量9286.5 kg,比通35(CK)增產8.8%;2007年參加吉林省區(qū)域試驗,平均每公頃產量8797.5kg,比通35增產(CK)3.7%,2007年參加生產試驗平均每公頃產量8227.5比通35(CK)增產6.7%,最高產量記錄每公頃產量9733.5(吉林省松原市慶豐農科所)。

        2.主要栽培技術

        2.1精選種子,浸種消毒

        播種前要嚴格精選種子,并晾曬種子1~2天后,用種子消毒劑進行種子浸種和消毒(使用方法參考種子消毒劑說明書),然后進行催芽。論文參考網。

        2.2適時稀播,培育壯秧

        4月上、中旬播種。規(guī)范化旱育苗,每平方米播100~150克催芽種;盤育苗,每盤播50~60克催芽種;缽體育秧每穴播2~3粒催芽種;隔離層育苗,每平方米播300克催芽種,稀播育壯秧。論文參考網。要適當加大通風練苗防止徒長,要注意防治水稻立枯病。

        2.3適時插秧,合理稀植

        5月中、下旬插秧。易采取12×6寸、9×8寸、9×6寸的寬行超稀植栽培,每穴2~3棵苗。

        2.4因地制宜,平衡施肥

        施肥要采取前控、中足、后保的施肥原則,達到壯桿大穗之目的。中等肥力稻田,每公頃施純氮150公斤、有效鉀80公斤、有效磷70公斤。耙地前施底肥50%氮肥、100%磷肥、67%鉀肥;6月20~25日,分蘗盛期施30%氮肥;7月10~15日,幼穗分化初期施穗肥20%氮肥、33%鉀肥;多施農家肥,改善土壤理化性狀,減少化肥的使用量,有利于提高稻米品質。

        2.5節(jié)水增溫,適當曬田

        淺水插秧,深水活棵,淺水分蘗,適時曬田,曬田后及時灌水,后期間歇灌溉。論文參考網。

        2.6綜合防治病蟲害

        要及時防治水田雜草和稻瘟病、稻曲病、稻水蟓甲、螟蟲等危害,確保豐收。

        參考文獻

        [1] 楊銀閣等。稻萍蟹農業(yè)生態(tài)模式的研究。吉林農業(yè)科學,2007.6,24-26.

        [2] 陳溫福.水稻新株型超高產育種進展[J] 中國農學通報,1997,2:33-36.

        第2篇:增產技術論文范文

        論文摘要 重迎茬大豆有很多負面影響,通過選擇高產抗病優(yōu)良品種、改變傳統(tǒng)的耕作方式、秸稈還田、進行種子包衣、改壟三栽培為45cm窄行栽培、科學施肥、加強田間管理等措施,可以解決重迎茬大豆存在的問題。

        重迎茬對大豆的影響主要表現(xiàn)在:一是對生長發(fā)育的影響,主要表現(xiàn)為株高降低,莖粗變細,節(jié)間加長,分枝減少,結莢數和單株粒數減少。開花期以后,光合效率降低,根系活力降低,使得吸收能力減弱,不利于干物質積累。二是對產量的影響,大豆重茬平均減產6.1%~31.5%,迎茬平均減產10.7%。重迎茬1年減產15.9%,重茬2年減產21.4%,重茬3年減產31.1%。三是對品質的影響,重茬1年脂肪降低0.29個百分點,重茬3年降低1.29個百分點,百粒重迎茬降低2.7%,重茬降低3.7%,病粒率、蟲食率迎茬和重茬分別增加39.7%、41.6%,導致遜克縣大豆單產低,總產上不去。因此,要從以下幾方面下大力氣提高大豆單產,增加總產,促進農民增收。

        1選擇高產、抗病的優(yōu)良品種

        農業(yè)生產中種子的貢獻率為23.8%,根據試驗及在遜克縣范圍內對大豆品種的篩選,遜克縣第4積溫帶應以黑河43號、黑河8號、黑03-3559為主栽品種。第5積溫帶應以黑河31號、墾鑒豆27號為主栽品種。第6積溫帶應選擇黑河35號、黑河33號為主栽品種。在同一積溫帶,同一品種在不同地塊輪流更換使用增產10%~15%,發(fā)揮品種增產優(yōu)

        勢。

        2改變傳統(tǒng)的耕作方式

        改春整地為秋整地,秋整地能將秋季雨水貯存在土壤中,保墑保苗,且能延長土壤熟化時間,提高土壤肥力,既解決了春整地大豆缺苗斷壟問題,又提高了產量。經調查,在相同條件下,秋整地大豆保苗率達98%以上,而春整地保苗率只在70%左右。由于整地時間不同,產量也不一樣,秋整地比春整地增產12.5%左右。改年年耕、深翻為淺翻、深松(據有關專家測定,深松的深度每增加1cm,可增加蓄水量600 t/hm2),可增加作物產量

        15%~20%,是一項很好的增產措施。

        3秸稈還田

        將農作物秸稈還田利用,不僅避免了因腐爛焚燒帶來的環(huán)境污染問題,實現(xiàn)了以地養(yǎng)地;而且為大面積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改善土壤結構、培肥地力、加強耕地質量建設、提高農作物產量和質量夯實了地力基礎。遜克縣目前有耕地面積10.56萬公頃,有90%以上耕地種植大豆,從1998年開始就進行秸稈還田技術的試驗、示范推廣。截至2008年全縣應用小型混輪脫粒機和大型聯(lián)合收割機收獲還田,面積已達5.33萬公頃,有機質連續(xù)提高1.0%~1.5%,通過作物秸稈覆蓋地表減少水分無效蒸發(fā),提高農田保水蓄水能力,從而達到了保墑節(jié)水目的,減少了黑土層流失。經調查,利用秸稈還田技術,可增收450元/hm2。

        4進行種子包衣

        大豆重迎茬減產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病蟲害加重,遜克縣大豆種植區(qū)90%以上發(fā)生根腐病,不少鄉(xiāng)鎮(zhèn)大豆孢囊線蟲病危害嚴重,并且發(fā)生面積呈上升趨勢,要控制病蟲害的發(fā)生,就要杜絕白籽下地,用適樂時、生物表面活化劑進行種子包衣。經調查,使用種衣劑加適樂時進行拌種,防治大豆根腐病,增產112.50kg/hm2,增加收入310元/hm2,提高產量10%~15%。

        5改壟三栽培為45cm窄行密植

        大豆45cm雙條密植栽培技術是近幾年推廣的一項新技術,是在壟三栽培的基礎上增加密度實現(xiàn)增產的一項新技術,行距由65~70cm縮小至45cm,采用雙條密植的栽培方法,比常規(guī)的壟三栽培技術增產幅度達13.2%。45cm雙條密植增產原因:一是增加了保苗株數,擴大了綠色面積;二是植株分布均勻合理,在加大密度的條件下,由于行距縮小,加大株距,縮壟增行,增加綠色面積,個體與群體的關系協(xié)調比較好,從而達到增產。經調查車陸鄉(xiāng)10戶農民應用大豆45cm雙條密植技術,在2009年歷史罕見的大旱之年,平均產量1 271.93kg/hm2,比遜克縣大豆平均產量增產15%,比常規(guī)大豆栽培增效益564.00元/hm2。

        6施用有機肥,測土配方施肥

        為改善微生物環(huán)境,可施用有機肥15t/hm2以上,改善土壤養(yǎng)分狀況。為解決大豆重迎茬養(yǎng)分消耗單一問題,要進行測土配方施肥,廣泛應用噴漿造粒工藝生產的復合肥,增施土壤磷素活化劑,既能分解土壤中的磷、鉀,又能起到固氮作用。根據土壤養(yǎng)分的豐缺來確定氮、磷、鉀的比例和用量,既能節(jié)本,又能增效,從而達到增產增收目的。經過3年的測土配方工程實施,大豆平均增產幅度為8%,遜克縣節(jié)省化肥投入800萬元,節(jié)本增效達1 800萬元。

        7加強田間管理

        及時進行田間管理,苗期淺趟深松,中耕除草。一定要使用既不抑制大豆生長,又能殺滅田間雜草的高效低毒無殘留農藥。生育調控,進行追肥,使用既能促進大豆生長,又能防止前茬農藥殘留的生長調節(jié)劑——奈安葉面肥,防治病蟲害,保障大豆植株健壯,以獲得高產。

        參考文獻

        第3篇:增產技術論文范文

        論文關鍵詞:SSR,多重PCR,板栗群體,混和樣本,基因頻率

         

        中國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是我國特有的殼斗科栗屬植物。由于具有堅果品質好、抗逆性強等優(yōu)點,中國板栗是世界食用栗品種改良的重要基因來源。板栗群體中含有生態(tài)適應性的基因資源,是豐富的基因庫,對群體的遺傳多樣性和基因頻率分析將為這些材料的利用、進化及其野生近緣種的關系等研究奠定基礎[1-4]。每個板栗群體單株混和取樣可以較全面地分析群體內的等位基因數、等位基因頻率、遺傳結構與稀有基因[5-6];群體遺傳多樣性分析的群體數目往往較多,群體中單株再分別進行基因頻率鑒定,工作量大;而且,群體中的單株也大多是雜合狀態(tài)SSR,對單株分別進行等位基因鑒定,也未必準確進行基因頻率分析。因此,有必要建立一種可以基于混和取樣的分析基因頻率的方法,以提高分析效率與準確性。

        探討板栗群體遺傳多樣性分析的取樣策略,建立群體混和樣本中基因頻率的分析方法,是提高分析效率的有效途徑[7-9]論文下載。本試驗擬采用基于全自動DNA遺傳分析儀的SSR熒光標記檢測技術,用6-FAM、HEX和NED等熒光染料標記引物,精確分析擴增產物的片段大小和定量擴增終產物豐度。利用ABI全自動遺傳分析儀獲得混和樣本SSR擴增產物豐度數據,用GeneScan與Genotyper軟件進行圖像、定量分析與數據輸出,并探索使用R軟件對Genotyper輸出的信息進行混和樣本等位基因頻率分析,提高板栗群體基因頻率分析效率與準確性,拓展熒光SSR技術的應用范圍。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供試材料選用來自山東、河北、北京、遼寧、江蘇、陜西、四川板栗主產區(qū)7個省份的17份地方品種,每個群體的采樣株數為14~21株(表1)。采樣過程中,對于個體數大于20株的群體就按照均勻分布、隨機取樣的原則進行采樣SSR,而對于個體數少于此數的群體進行全部個體采樣。本試驗所用的普通引物由北京賽百盛基因技術有限公司合成,引物信息除無熒光標記外(表2)。SSR引物的5′端分別用6-FAM、HEX和NED等進行熒光標記。

        表1 板栗地方品種的來源與采樣數

        Table 1 Origin and sample size oflandraces used in the study

         

        群體編號Populations No.

        名稱name

        地理來源Origin

        采樣數Sample size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西祥溝無花Xixianggou wuhua

        新廟野板栗Xinmiao wild chestnut

        遼丹58 Liaodan 58

        大公書4號Dagongshu 4

        東密塢無花Dongmiwu wuhua

        燕昌Yanchang

        炮車2號Paoche 2

        處暑紅Chushuhong

        官廳10號Guanting 10

        柞紅栗Zhahongli

        燕紅Yanhong

        遵達栗Zundali

        遼丹61Liaodan 61

        菜西大油栗Laixi dayouli

        大早熟Dazaoshu

        短扎Duanzha

        上豐Shangfeng

        山東泰安Tai’an, Shandong

        山東莒南Junan, Shandong

        遼寧寬甸Kuandian, Liaoning

        四川廣元Guangyuan, Sichuan

        河北遷安Qian’an, Hebei

        北京昌平Changping, Beijing

        江蘇新沂Xinyi, Jiangsu

        江蘇宜興Yixing, Jiangsu

        河北遵化Zunhua, Hebei

        陜西柞水Zhashui, Shanxi

        北京昌平Changping, Beijing

        河北遵化Zunhua, Hebei

        遼寧寬甸Kuandian, Lioaning

        山東萊西Laixi, Shandong

        遼寧鳳城Fengcheng, Liaoning

        江蘇宜興Yixing, Jiangsu

        山東煙臺Yantai, Shandong

        15

        17

        17

        23

        15

        19

        19

        20

        16

        24

        15

        19

        25

        16

        15

        第4篇:增產技術論文范文

        論文摘要闡述單季稻強化栽培的好處,并介紹其技術措施,主要包括品種選擇、育秧、大田管理、綜合防治病蟲草害等內容,從而為水稻種植戶提供參考。

        水稻強化栽培技術是一種高產高效新技術,其核心內容是通過采取選擇分蘗力強的大穗型品種、小苗移栽、單本(或少本)稀植、淺濕灌溉、增施有機肥和磷鉀肥、注重平衡施肥和穗肥的施用等技術措施,以強化稻株個體生長環(huán)境,充分挖掘(或強化)稻株個體生產潛能。

        1單季稻強化栽培的好處

        1.1高產穩(wěn)產高效益

        單季稻實行強化栽培能顯著增產增效。如2006年我市示范單季稻強化栽培技術約33.3hm2,普遍獲得了高產豐收。根據對壽昌鎮(zhèn)劉家村、航頭鎮(zhèn)南八村、玨塘村5位農戶的實割實收產量調查,16塊強化栽培的單季稻田共2.06hm2,平均產量達到9928.5kg/hm2,比采用傳統(tǒng)種植技術的同一單季稻品種產量增加1125kg/hm2左右,增產幅度達到13%左右,直接增收1800元/hm2左右。其中壽昌鎮(zhèn)劉家村施國才和航頭鎮(zhèn)玨塘村孫根土、孫水林等農戶的產量都超過10.5t/hm2,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帶頭作用。2007年全市示范種植強化栽培單季稻346hm2,普遍獲得高產豐收,根據14個鎮(zhèn)鄉(xiāng)119戶15.47hm2強化栽培的單季稻實產調查,平均產量9168kg/hm2,比相鄰農戶常規(guī)栽培的單季稻增產1471.5kg/hm2,增產19.1%,平均增收2648.7元/hm2。

        1.2省種子

        單季稻實行強化栽培,采用旱育秧短秧齡(10~15d)移栽,一般大田只需要種子6kg/hm2,比傳統(tǒng)半旱育秧長秧齡(30d左右)移栽,大田要節(jié)約雜交種子3.75kg/hm2左右,可以節(jié)省種子款105~120元/hm2。采用半旱育秧短秧齡(12~18d)移栽,一般大田只需種子7.5kg/hm2,比傳統(tǒng)半旱育秧長秧齡(30d左右)大田可節(jié)省種子2.25kg/hm2,可以節(jié)省種子款75元/hm2左右。

        1.3省秧田,節(jié)省育秧和拔秧用工

        單季稻實行強化栽培,采用旱育秧短秧齡(10~15d)移栽,大田只需要秧田90m2/hm2,與傳統(tǒng)半旱育秧長秧齡(30d左右)移栽相比,要節(jié)省秧田900m2/hm2以上。因此,大大節(jié)省了秧田整理、播種、施肥、灌水和拔秧的用工,一般大田可以節(jié)省育秧和拔秧用工15d/hm2左右,節(jié)省費用600元/hm2以上。采用水育秧短秧齡(12~18d)移栽,大田只需要秧田300~450m2/hm2,與長秧齡(30d左右)半旱育秧相比,要節(jié)省秧田450~600m2/hm2。因此,大田可以節(jié)省秧田整理、播種、施肥、灌水和拔秧的用工7.5d/hm2左右,節(jié)省費用300元/hm2以上。

        1.4節(jié)省插秧用工

        單季稻實行強化栽培,采用旱育秧短秧齡移栽的,每個勞動日可以插秧933.8m2左右,采用半旱育短秧齡移栽的,每個勞動日也可以插秧733.7m2左右,與傳統(tǒng)半旱育秧長秧齡移栽相比(每個勞動日插秧466.9m2左右),可以大大提高勞動工效,節(jié)省一半左右的插秧時間。大田至少可以節(jié)省插秧用工費用375元/hm2以上。同時,還可以減輕挑秧和插秧的勞動強度。

        1.5節(jié)約稻田灌溉用水

        單季稻實行強化栽培,大田水分管理以濕潤灌溉為主,改變了長時間深水層灌溉的老習慣,可以大大節(jié)約稻田用水,能夠節(jié)約提水用電和放水用工,達到節(jié)省灌水成本的目的。特別是在缺水地區(qū),能大大緩解農田爭水的矛盾和糾紛。

        1.6方便防病治蟲田間噴藥

        由于強化栽培要求做到挖溝起畦栽培,對防病治蟲田間噴藥等操作十分方便和有利。

        2單季稻強化栽培技術

        2.1品種選擇

        選擇穗大粒多、分蘗能力強、后期轉色好、增產潛力大、米質較優(yōu)的品種,如中浙優(yōu)1號、兩優(yōu)培九等,積極試驗示范川香8號、內香優(yōu)18等新品種。

        2.2育秧

        2.2.1旱育秧技術。①選好旱育秧田,施足基肥。選擇菜園地、油菜田或臨近單季稻大田的其他肥沃疏松的邊角地,大田需要秧田90m2/hm2,苗床施三元復合肥(含量45%)750g/m2加過磷酸鈣750g/m2作基肥,施肥后細耙苗床畦面。②藥劑浸種,適時播種。大田用種子6kg/hm2,采用2000倍的“402”藥劑浸種,浸后洗凈,并催芽露白后,在5月20日前均勻地播種在苗床上,用木板壓實,澆水后,覆蓋焦泥灰或細土。天氣下雨和陰天還可以覆蓋一層小拱棚地膜,以起到防雀防鼠的作用。天晴時,小拱棚兩頭要及時通風,防止高溫傷苗,晚上要蓋好通風口,既保暖又防鼠。齊苗后,要及時揭膜通風煉苗,先日揭夜蓋,拔秧前3d完全揭膜。③適時起苗,適齡移栽。強化栽培旱育秧適宜秧齡為10~12d,最長不超過15d。由于播種較密,秧齡太長(超過15d)將嚴重影響秧苗質量,最終影響單季稻產量的提高和增產潛力的發(fā)揮。

        2.2.2半旱育秧技術。①施足基肥,適時播種。單季稻大田需要準備半旱秧田300~450m2/hm2,施碳銨50g/m2拌過磷酸鈣25g/m2作耙面肥,并且挖溝起畦做成秧板,然后以滿溝水為基準,整平畦面。第2天將經“402”2000倍液浸過種、浸后洗凈催過芽的露白種子播下,大田用種子7.5kg/hm2,播后塌谷防止雀鼠危害。②適時拔秧,適齡移栽。強化栽培半旱育秧適宜秧齡為12~15d,秧齡最長不能超過18d。由于秧田面積較小,播種密度較高,應避免秧齡過長,防止秧苗徒長,影響產量。

        第5篇:增產技術論文范文

        論文摘要 總結了廣石綠大豆1號的特征特性、產量表現(xiàn),并介紹了其主要栽培技術,包括選茬整地、施肥、播種、田間管理、化學除草、病蟲害防治等方面內容,以期為促進廣石綠大豆1號的推廣種植提供技術參考。

        優(yōu)質高產廣石綠大豆1號是黑龍江省克山縣農業(yè)科學研究所以克山綠大豆為母本,綠仁黑大豆為父本有性雜交,采用系譜法選育而成。1997年F6代決選,品系代號為廣97-468,1998~2002年進行所內鑒定試驗,2003~2005年參加黑龍江省生產示范,2006年2月通過黑龍江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推廣。該品種主要在黑龍江省克山縣、九三分局、訥河、內蒙古等地種植,市場前景廣闊。

        1特征特性

        該品種屬無限結莢習性,白花、尖葉、灰色茸毛。株高90cm,籽粒大小均勻,百粒重20g。病蟲粒率低,蛋白質含量42.91%,脂肪含量19.78%,品質優(yōu)良,在適應區(qū)生育天數113d,需活動積溫2 180℃,適宜黑龍江省第3~4積溫帶種植,是一個早熟、高產、優(yōu)質、特用型綠大豆品種。

        2產量表現(xiàn)

        1998~2002年所內鑒定平均產量2 848.4kg/hm2,較對照品種黑河18增產11.2%。2003~2005年參加黑龍江省生產示范,2003年產量2 899kg/hm2,較對照品種黑河18增產11.4%;2004年產量2 653.1kg/hm2,較對照品種黑河18增產10.0%;2005年產量2 866.4kg/hm2,較對照品種黑河18增產12.9%,不但高產,而且穩(wěn)產性也好。

        3栽培技術

        3.1選茬整地

        選不重不迎的麥茬或玉米茬為好。有深翻基礎的麥茬或玉米茬,及時用重耙(耙深12~15cm)耙碎、耙平,每耕層直徑5~10cm土塊不超過5塊/m2。沒有深翻的麥茬或玉米茬,要在上年秋天進行伏秋深翻20cm以上,翻垡要嚴,耕幅耕深一致,不重不漏,耕塹要直,耙耢結合,達到平整細碎。按要求全部秋起壟,壟向要直,50m壟長直線度誤差不超過±5cm,壟距誤差不超過1cm,壟幅結合線誤差不超過±3cm,起壟后及時鎮(zhèn)壓1次。

        3.2施肥

        3.2.1底肥。施有機肥(有機質含量8%以上)1 500kg/hm2,結合整地一次施入,也可破壟夾肥。

        3.2.2種肥?;首龇N肥,施磷酸二銨150kg/hm2、尿素45 kg/hm2、硫酸鉀30kg/hm2。種肥分層施,距種子5cm處施總施肥量的1/3,距種子10cm處施總施肥量的2/3,切忌種肥同位,以免燒種。

        3.2.3追肥。大豆生長較弱時,結合鏟2遍地追尿素75 kg/hm2,也可在大豆初花期用尿素7.5kg/hm2+磷酸二氫鉀1.5 kg/hm2,對水500kg/hm2葉面噴施。

        3.3播種

        3.3.1播期。地溫穩(wěn)定通過7~8℃時開始播種,在適應區(qū)5月5~10日播種。

        3.3.2播法與密度。采用“壟三”栽培法,保苗25萬株/hm2左右。

        3.3.3播種深度。播深鎮(zhèn)壓后達到3~4cm。

        3.4田間管理

        大豆拱土時進行鏟前深松或者深趟一犁不上土(也叫拉墑溝)。

        做到三鏟四趟,后期拔1遍大草。

        3.5化學除草

        3.5.1土壤處理。在大豆播后出苗前,用90%乙草胺乳油2 000~2 500mL/hm2+氯嘧磺隆80~100g/hm2對水450kg/hm2噴霧。

        3.5.2莖葉處理。在大豆出苗后、雜草二至四葉期,防除禾本科雜草,用10.8%高效蓋草能乳油450mL/hm2或12.5%拿撲凈機油乳劑1 250~1 500mL/hm2,對水450kg/hm2噴霧;防除闊葉雜草,用25%虎威水劑1 000~1 500mL/hm2,對水450 kg/hm2噴霧。

        3.6病蟲害防治

        3.6.1灰斑病?;ㄇv期使用人工背負式噴霧器用40%多菌靈膠懸劑1.5kg/hm2對水450kg/hm2噴霧防治。

        3.6.2大豆食心蟲。封壟好的地塊用敵敵畏熏蒸,封壟差的地塊用功夫或氯氰菊酯噴霧防治。

        參考文獻

        [1] 姚衛(wèi)華.機械化大豆“三壟”栽培技術增產效果及經濟效益分析[J].大豆通報,2007(5):9-11.

        [2] 姚衛(wèi)華.大豆重迎茬減產控制及主要病蟲害防治技術的研究[J].黑河科技,2001(3):10-15.

        [3] 姚衛(wèi)華.優(yōu)質大豆寒地高產栽培技術[J].云南農業(yè)科技,2007(6):41-42.

        [4] 姚衛(wèi)華.淺談大豆持續(xù)高產穩(wěn)產的幾點做法[J].上海農業(yè)科技,2007(4):85-86.

        [5] 姚衛(wèi)華.大豆“八改”栽培法[J].中國農技推廣,2006(10):31-32.

        第6篇:增產技術論文范文

        英文名稱:Beijing Agriculture

        主管單位:北京市農業(yè)局

        主辦單位:北京市農業(yè)技術推廣站

        出版周期:旬刊

        出版地址:北京市

        種:中文

        本:大16開

        國際刊號:1000-6966

        國內刊號:11-2222/S

        郵發(fā)代號:2-87

        發(fā)行范圍:

        創(chuàng)刊時間:0000

        期刊收錄:

        核心期刊:

        期刊榮譽:

        中科雙效期刊

        聯(lián)系方式

        期刊簡介

        《北京農業(yè)》雜志是北京市農業(yè)局主管的1981年創(chuàng)刊的國內外公開發(fā)行的綜合性農業(yè)科技期刊,是中國知網全文收錄期刊、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全文收錄期刊、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CAJAED)統(tǒng)計源期刊。多次獲得全國優(yōu)秀農業(yè)期刊獎、華北地區(qū)優(yōu)秀期刊獎、北京市優(yōu)秀科技期刊獎;入選中國期刊方陣雙效期刊。在全國具有一定的影響力。

        辦刊宗旨

        《北京農業(yè)》雜志在2007年經北京市新聞出版局批準,由月刊改為旬刊。分別為上旬刊(實用技術)、中旬刊(種業(yè)動態(tài))、下旬刊(科技論文)。全年36期?!侗本┺r業(yè)》具有強烈的生產性、實用性、技術性、知識性。本刊立足華北,面向北方,憑借首都的科技實力和豐富的情報信息資源,先人一招向廣大農業(yè)科技工作者及農民提供最新技術和致富信息。內容新,信息量大,是《北京農業(yè)》的最大特點。

        《北京農業(yè)》緊緊圍繞北京市農委、北京市農業(yè)局的中心工作,圍繞“三農”,宣傳黨的方針政策、推廣農業(yè)先進技術、普及農業(yè)科技知識、傳遞農民致富信息、報道北京都市型現(xiàn)代農業(yè)的新舉措、新模式和首都新農村建設的新典型、新經驗;為種子經營者提供決策參考、行業(yè)信息、產品供銷服務,為種業(yè)企業(yè)構建更寬闊的媒體平臺;為廣大農業(yè)科技工作者提供發(fā)表科研論文的園地。 以首都各科研院所、農業(yè)大專院校、農業(yè)部等農業(yè)管理部門為依托,濃縮農業(yè)新技術、新品種、新產品和農業(yè)政策信息,為農業(yè)增產,農民致富服務。

        開設欄目

        都市農業(yè) 專家論壇 政策法規(guī) 熱點聚焦 高效模式 蔬菜世界 果樹大觀 致富向導 科技要聞

        花卉中草藥生產

        畜牧水產 寵物博覽 農機廣角 糧經作物 農村能源 他山之石 決策參考 簡明資訊 食用菌園地 農產品市場信息

        投稿需知

        1. 請在“郵件主題”里注明論文的標題和姓名,并保證您的每篇文章4000字符;有作者聯(lián)系方式和地址;

        2. 有題目、摘要、署名單位和關鍵詞的英文翻譯;

        3. 有所有作者的簡介,格式為:姓名(出生年份-),性別,籍貫,職稱職務,從事的工作或研究;

        第7篇:增產技術論文范文

        關鍵詞:農業(yè)工程,節(jié)水,措施,方式

         

        1.工程措施節(jié)水

        1.1渠系輸水過程節(jié)水

        渠道防滲和改渠道輸水為管道輸水節(jié)水的主要措施。渠道防滲包括預制混凝土板防滲、現(xiàn)場澆筑混凝土防滲、塑料薄膜或土工布防滲、粘土防滲、灰土防滲、石料漿砌防滲。科技論文。防滲渠道與非防滲渠道相比,可節(jié)水10%-15%。管道輸水分為低壓管道輸水和高壓管道輸水。高壓管道輸水主要是指噴灌的高壓輸水管道。低壓管道輸水是利用低壓管道代替土渠道輸水到田間地頭的一種地面灌溉技術,低壓管道主要有鋼管、鋁合金管、混凝土管、PVC管、田間塑料軟管等。管道輸水比土渠道輸水可節(jié)水35%-40%。

        1.2田間灌水過程節(jié)水

        田間灌水過程節(jié)水主要是改進地面灌水技術。如改大畦為小畦、改長畦為短畦、平整土地、在缺水地區(qū)推廣膜上灌或膜下灌、大力推廣噴灌微灌等灌溉技術。

        畦灌是一種應用面積比較大、節(jié)水潛力也比較大的傳統(tǒng)灌溉技術,畦長35-50m與畦長80-100m相比,可節(jié)水20%-25%。科技論文。

        膜上灌和膜下灌是1986年誕生于新疆,在地膜栽培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一種灌溉方式,適用于特別干旱地區(qū),一般可節(jié)水20%-30%,增產10%-15%??萍颊撐?。

        噴灌具有輸水損失小、節(jié)省勞動力、占地少、對地形和土質適應性強等優(yōu)點,是一種被廣泛應用的灌水方式,直接從井渠取水,灌溉水利用系數可達0.9以上,與地面灌溉相比,可節(jié)水30%-50%,增產15%-25%。

        微灌是一種新型的節(jié)水灌溉技術,包括滴灌、微噴灌、涌泉灌、小管出流灌、滲灌等。微灌將水和作物生長所需的養(yǎng)分,以較小的流量均勻準確地輸送到作物根部附近的土壤表面或土層中,比地面灌省水50%-70%,比噴灌省水15% -20%。

        1.3渠井結合應用節(jié)水

        將大型灌區(qū)渠系水利用系數和田間水利用系數提高到一定水平,在短期內實現(xiàn)比較困難且投資較大,采用渠井結合的運行方式,是合理開發(fā)利用水資源的有效措施,可以起到開源節(jié)流的作用,達到節(jié)水的目的。

        井渠結合也叫地下水與地表水聯(lián)合運用,主要有3種方式:

        1.3.1井渠并用

        即在同一灌區(qū)中既有渠灌配水系統(tǒng),也有井灌工程系統(tǒng),還有獨立的排水系統(tǒng)。這些灌區(qū)建設初期水資源供給比較充分,隨著灌溉面積的增大或來水量的減少,一部分地表水灌溉的灌溉保證率大幅度降低,通過打井抽取地下水,可以補充地表水的供水不足。

        1.3.2井灌渠補

        即以井灌為主,用地表水通過不同的方式回灌地下水。許多大面積井灌區(qū),由于當地缺乏地表水源,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可以從較遠的地方,引地面水(河水、澇區(qū)的排水或渠灌區(qū)的余退水)到當地,以灌代補或通過溝渠回補地下水。

        1.3.3以井水補河水,上排下灌。即當地表水不足時,抽上游地下水進入渠道或河道,向下游地區(qū)輸送。

        渠井結合地表水與地下水聯(lián)合運用,主要有以下優(yōu)點:

        (1)減少了區(qū)域內的淺水的無效蒸發(fā)量和地

        表水的無效流失量,大幅度提高了灌溉水的重復利用率。

        (2)降低了灌區(qū)的地下水位,解除了灌區(qū)的鹽堿化災害,提高了農田除澇能力,減輕了洪澇災害。

        (3)灌溉適時,提高了灌水質量、灌溉保證率和糧食產量。

        2.農業(yè)措施節(jié)水

        農業(yè)措施節(jié)水主要包括耕作措施節(jié)水、種肥措施節(jié)水和化學制劑措施節(jié)水。耕作措施主要以蓄水保墑為主,特點是能利用土壤積蓄降水,減少土壤表面無效蒸發(fā)量,改善作物根層土壤水分、養(yǎng)分、溫度狀況,達到節(jié)水增產的目的。耕作措施包括:免耕、深松、耙耱、秋耕地、秸桿覆蓋、塑料薄膜覆蓋等。

        免耕是在前茬作物收獲后不耕地直接播種,免耕有省工、省時、節(jié)能、保持土壤水分等優(yōu)點,一般可提高土壤含水量30%左右,增產10%-15%。

        深松是建立旱地合理耕作制度的核心,是提高土壤調控水分能力和管理農田生態(tài)系統(tǒng)的重要措施。經過深松的土地貯水深度一般可達1.0-1.5 m,而未深松的土地僅為0.6 m左右。

        耙耱是指翻地后用齒耙或園盤耙進行碎土、松土、平整地面,使地面形成一個疏松的覆蓋層,減少蒸發(fā)。耙耱地比非耙耱地一般可提高土壤含水量20%。

        秋翻地即在秋收后適墑早耕,起到“春墑秋保、春苗秋抓、秋雨春用、春旱秋抗”的作用。秋耕地可提高土壤含水量17%-20%。

        秸桿覆蓋系指利用農業(yè)副產品如莖桿、落葉、糠皮或綠肥為材料進行的地面覆蓋,覆蓋秸稈后:①可使農田土壤表面免受風吹、日曬和雨滴的直接沖擊,保護土壤表層結構,提高降水入滲率;②可隔斷蒸發(fā)表面與下層毛細管的聯(lián)系,減弱土壤空氣與大氣之間的交換強度,有效抑制土壤水分蒸發(fā),提高土壤含水量可達20%。

        塑料薄膜覆蓋的主要優(yōu)點是能顯著抑制田間土壤水分無效蒸發(fā),保水保墑,提高耕地地溫,改善作物中下部光照條件,縮短作物生長期,避免冷凍災害,抑制雜草生長,塑料薄膜覆蓋一般可提高水分利用率0.82-0.89 kg/m2。

        另外,種肥措施和化學制劑節(jié)水也是不可忽視的節(jié)水方式。節(jié)水抗旱品種,具有節(jié)水抗旱性強、高水分利用率的節(jié)水高產穩(wěn)產等綜合性狀的優(yōu)良作物品種,與一般品種相比,水分利用率可提高10%以上。平衡施肥比不平衡施肥作物光合作用速率可提高25%-30%。增施有機肥主要是改變土壤理化性狀,提高土壤保水、持水能力,有效調節(jié)土壤水分?;瘜W制劑節(jié)水可以進行化學保墑,提高光合效率,減少無效蒸騰。

        3.管理措施節(jié)水

        管理措施節(jié)水主要包括加強工程管理、改進灌溉制度及栽培技術、加快政策法規(guī)建設、改革水管理體制、完善服務體系。

        3.1加強工程管理

        (1)加強水源工程管理,做好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監(jiān)測和調度,防止地下水過量開采產生地下漏斗;統(tǒng)一規(guī)劃使用地表水,協(xié)調好上下游、左右岸的用水關系,做到計劃用水,科學用水;因地制宜發(fā)展集雨、集水、截流工程,充分利用土壤水庫、地下水庫、溝渠河塘集蓄降水和徑流,減少地表水無效流失;加快大中型灌區(qū)節(jié)水改造與續(xù)建配套步伐,提高工程標準和供水保證率,增加控制水建筑物,減少渠系輸水損失,降低用水成本。

        (2)加強骨干和田間工程管理,加強骨干和田間工程管理包括設計管理、施工管理和運行維護。設計是工程建設的靈魂,是貫徹節(jié)水農業(yè)方針政策、確定建設標準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其內容也比較廣泛,包括灌溉制度設計、增產指標設計、工程建設的規(guī)劃可行性研究及施工設計,只有加強設計管理,提高設計產品質量,才能保證工程效益的發(fā)揮。施工管理就是要嚴格按首選設計方案施工,采用優(yōu)質材料與設備,嚴格按照規(guī)程、規(guī)范施工,加強施工過程中的檢查監(jiān)督,不留工程隱患、確保工程質量。運行維護首先要確保嚴格按照設計方案進行安全操作,其次建立建全運行維護組織,落實責任人和制定規(guī)章制度,對設備和設施進行維護和管理。

        3.2改進灌溉制度,加強墑情監(jiān)測

        大量試驗顯示,作物的產量與田間耗水量之間的關系并非唯一性,同一作物相同產量情況下,實測的田間凈耗水量可相差1-2倍。耗水量相差懸殊的原因是作物各生育階段供水狀況的影響。供水次數多、供水量大,作物蒸騰量和土壤表面蒸發(fā)量也就越大,反之越小。供水次數和供水量取決于灌溉制度的設計和運行,因而合理的灌溉制度可起到節(jié)水的作用。目前我國正大力推廣改進型高效節(jié)水灌溉制度,這種灌溉制度的設計以不影響作物正常光合速率為原則,通過控制土壤水分下限指標(含水率由70%降到60%),以達到較大幅度降低農田無效耗水量而不影響作物正常光合產量。推廣改進型高效節(jié)水灌溉制度,必須建立完善的社會服務體系,做好墑情監(jiān)測和預報。墑情是農田耕作層土壤含水率的俗稱,墑情監(jiān)測即直接監(jiān)測農作物當前土壤水分的供給狀況。墑情監(jiān)測是農田用水管理和區(qū)域性水資源管理的一項基礎工作。

        【參考文獻】

        [1]聶世虎,石遠華. 微灌工程的優(yōu)化設計[J].水利科技與經濟, 2006, (05) .

        [2]呂愛民,梁鐵山,陳宏志,潘俊國. 小井滴灌在棚菜生產中的應用[J].水利科技與經濟, 2007, (08) .

        [3]孫海燕,劉煥芳,蘇萍,胡衛(wèi)東. 微壓超薄多孔軟管滴孔平均流量及偏差率研究[J].水利水電科技進展, 2005, (06) .

        第8篇:增產技術論文范文

        論文摘要闡述少、免耕栽培的保護性耕作技術適宜推廣區(qū)域及模式,論述該項技術的優(yōu)勢,并介紹推廣該項技術的措施,以指導該項技術的進一步推廣應用。

        少、免耕栽培保護性耕作技術是一項集保護性耕作與輕型簡約栽培于一體的先進適用技術,通過少、免耕,秸稈殘茬覆蓋,合理深松,化學除草滅蟲,達到保水、保土、保肥、抗旱增產、節(jié)本增效的目的,體現(xiàn)了發(fā)展優(yōu)質、高產、節(jié)本、高效以及生態(tài)安全的現(xiàn)代農業(yè)內涵,是農業(yè)部“十一五”期間重大推廣技術之一。

        1少、免耕栽培的保護性耕作技術適宜推廣區(qū)域及模式

        (1)高原風沙區(qū)。推廣一年一作小雜糧技術體系,采用留茬固土、免耕覆蓋、輪作倒茬等保護性耕作技術措施。該區(qū)域要在改善耕地質量的過程中,實現(xiàn)控制土壤侵蝕和水土流失,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

        (2)丘陵山區(qū)。推廣一年一作玉米技術體系,普及實施免耕播種、秸稈覆蓋、中耕除草等保護性耕作技術措施。在重點實現(xiàn)培肥地力、穩(wěn)產高產的同時,達到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生態(tài)條件的目標。

        (3)盆地周圍山區(qū)。推廣一年一作小麥、小麥—豆類一年兩作、小麥—玉米—豆類兩年三作技術體系,實施免耕播種、秸稈覆蓋、化學除草、深松淺松等保護性耕作技術措施。重點解決好治旱改土、保護生態(tài)、提高糧食品質。

        (4)平川盆地區(qū)。推廣一年一作玉米、小麥—玉米兩茬平作水、旱地技術體系。在水、旱地上普及應用免耕播種、多種形式秸稈覆蓋、淺松、深松、化學除草為主要內容的機械化保護性耕作措施。立足于改善農田生態(tài)環(huán)境,旱地水地并舉,提高農產品質量和效益。

        (5)丘陵盆地區(qū)。推廣小麥—豆類一年兩作、小麥—玉米—豆類兩年三作技術體系。推廣普及秸稈覆蓋、免耕播種等技術,以達到蓄水保水、治旱改土,培肥地力,改善生態(tài)環(huán)境,提高土地產出率。

        2少、免耕保護性耕作栽培技術優(yōu)勢

        (1)有效地減少了水土流失和土壤風蝕,改善了生態(tài)環(huán)境。山西省臨汾市堯都區(qū)小麥免耕栽培試驗區(qū)試驗表明,試驗區(qū)地表徑流量比傳統(tǒng)耕作減少51.2%,土壤蓄水能力比傳統(tǒng)耕作提高11%~17%;壽陽玉米免耕試驗區(qū),地表徑流量減少55%,土壤流失量減少95%,土壤蓄水能力提高9%~15%。根據初步估算,如果山西的440萬公頃耕地全部實施少、免耕保護性耕作栽培,每年減少土壤流失量可達9520萬噸,占全省水土流失量最大值的70%,這就能解決山西大部分地區(qū)的水土流失問題。另一方面,少、免耕保護性耕作對農田不再進行耕翻、耙耱等作業(yè),實施作物殘茬覆蓋和留茬固土,能有效地減少土壤風蝕,可有效遏制沙塵暴的發(fā)生。

        (2)少、免耕保護性耕作技術能有效增強抗旱能力,提高單位面積產量。所有少、免耕保護性耕作示范區(qū)都能獲得增產,而且越旱的年份增產幅度越大。2002年全省19.27萬公頃示范面積,年糧食總產量達到89萬噸,平均產量5138.1kg/hm2,比對照田增加19.57%,比2001年增加25.24%。堯都區(qū)是山西中澳項目試驗區(qū),也是國家級少、免耕保護性耕作示范推廣基地,2000年在全區(qū)降雨量僅為328.1mm的特大干旱情況下,少、免耕栽培的保護性耕作試驗區(qū)小麥產量達到2340kg/hm2,而傳統(tǒng)耕作的只有1110kg/hm2,增產幅度達到110%;2003年項目區(qū)小麥產量達3600kg/hm2,比傳統(tǒng)耕作區(qū)增產20%。潞城市免耕栽培的保護性耕作示范推廣基地,2002年保護性耕作玉米產量8874kg/hm2,比傳統(tǒng)耕作區(qū)增產13.5%。

        (3)少、免耕保護性耕作技術能有效地降低生產成本,增加農民收入。據我們對7個重點示范基地的調查,少、免耕保護性耕作栽培比傳統(tǒng)耕作作業(yè)次數減少1~7次,且減少了人畜作業(yè)量,農業(yè)生產成本比傳統(tǒng)耕作減少11.4%~28.3%,糧食產量增加15%~18%。由于產量增加和成本降低,糧食生產的效益顯著提高,平均純收入比傳統(tǒng)對照區(qū)提高1350~3000元/hm2,對增加農民收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此外,通過少、免耕保護性耕作栽培能夠有效地培肥地力,提高耕地綜合生產能力,減少天然降雨沖刷和土壤的流失量。壽陽試驗區(qū)玉米試驗表明,玉米少、免耕保護性耕作區(qū)土壤有機質含量年平均增加0.046%,比傳統(tǒng)耕作區(qū)增加35.74%,水解氮增加6.55%,速效磷增加16.4%,速效鉀增加10.17%;堯都區(qū)小麥少、免耕保護性耕作試區(qū)土壤有機質含量年平均增加達到0.065%。3少、免耕保護性耕作技術推廣的措施

        (1)從實際出發(fā),在引進國外先進保護性耕作技術的同時,結合本地實際,選擇具有不同耕作制度、自然條件和種植作物建立長期穩(wěn)定的少、免耕保護性耕作試驗基地,對少、免耕保護性耕作技術的機理、技術體系、生產成本和應用效果作長期的試驗研究,逐步形成和確立適合本地不同地區(qū)的一年一作玉米、一年一作小麥、小麥—豆類一年兩作和小麥—玉米—豆類兩年三作的少、免耕保護性耕作技術體系,這些技術模式都得到大面積推廣應用。

        (2)建立科學的運作機制,抓好典型示范,由于少、免耕保護性耕作農業(yè)與傳統(tǒng)耕作農業(yè)有較大的差別,因此必須制定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讓農民通過試驗區(qū)的效果認識和掌握少、免耕保護性耕作技術。

        (3)堅持農機、農藝結合,相互滲透、相互促進。少、免耕保護性耕作的農藝技術,是靠農業(yè)機械實施到位的,因此少、免耕保護性耕作機具必須滿足農藝技術要求,重點是在有作物殘茬覆蓋的情況下,保證播種質量和不翻耕的情況下如何除草。另一方面,少、免耕保護性耕作是一項不同于傳統(tǒng)耕作技術的新的耕作方式,要研究新的農藝規(guī)范,使農機與農藝互相適應,互相促進,潛力很大,前景廣闊。

        (4)堅持連年實施,避免短期行為。少、免耕保護性耕作能夠有效地減少土壤水分蒸發(fā)、減少徑流、提高土壤肥力,但要達到這個效果就必須連續(xù)堅持數年,不得間斷。只有這樣才能實現(xiàn)少、免耕保護性耕作技術的預期效果。據臨汾市堯都區(qū)連續(xù)9年對采用少、免耕保護性耕作示范的小麥地調查,土壤有機質含量1992年為0.895%,2000年達到1.37%,這是一個逐步的量變過程。

        (5)強化培訓,普及少、免耕保護性耕作知識。少、免耕保護性耕作是一項集成組裝的綜合性技術,需要綜合運用秸稈還田、化學滅草、合理深松、化肥深施、精量播種和免耕播種等技術。多年來,示范區(qū)對少、免耕保護性耕作的掌握程度直接影響到少、免耕保護性耕作的發(fā)展速度與質量。舉辦保護性耕作技術短期培訓會議、講座,對項目區(qū)的主要管理人員、技術骨干,從技術原理、操作規(guī)范、技術經濟分析等方面進行技術培訓,并安排實施項目區(qū)農戶、農機手、技術人員的培訓計劃。

        參考文獻

        [1]郭瑞,季書勤,王漢芳.保護性耕作研究進展及其應用探討[J].河南農業(yè)科學,2007(7):5-9.

        [2]許繼光.保護性耕作的定位思辨和總體構想[J].當代農機,2007(6):34-36.

        [3]田慧,譚周進,屠乃美,等.少免耕土壤生態(tài)學效應研究進展[J].耕作與栽培,2006(5):10-12.

        [4]汪濤,龐蓉,劉遠芝.淺談農田保護性耕作技術[J].四川農業(yè)科技,2006(2):39.

        第9篇:增產技術論文范文

        論文摘要從播種前準備、施足基肥、合理密植、覆膜栽培、施肥管理、水分管理、田間管理、病蟲害防治、適時收獲等方面介紹了仲愷花1號的高產栽培技術,以期為仲愷花1號的推廣栽培提供指導。

        仲愷花1號是仲愷農業(yè)技術學院新選育的花生新品種,2005年春季參加省區(qū)試,平均產干莢果3916.8kg/hm2,比對照汕油523增產7.91%,增產達極顯著水平;產仁量為2598.75kg/hm2,比對照種增產7.34%,增產達極顯著水平。2006年春季復試,產干莢果3818.4kg/hm2,比對照種增產4.51%,增產達顯著水平;產仁量為2647.5kg/hm2,比對照種增產4.94%,增產達顯著水平。仲愷花1號為珍珠豆型花生品種,春植全生育期126~129d,與汕油523相當。株高中等、生勢強。主莖高47.9~52.7cm,分枝長52.3~57.6cm,總分枝數6.7~7.6條,有效分枝5.3~5.8條。主莖葉數17.2~19.1片,收獲時主莖青葉數6.9~8.8片,葉片大小中等,葉色綠。單株果數14.8~16.2個,飽果率79.0%~80.0%,雙仁果率77.8%~82.4%,百果重157.0~177.2g,斤果數345.4~387.9個,出仁率為66.3%~69.3%。含油率為49.7%~51.4%,蛋白質25.82%~26.31%。中抗青枯病,田間表現(xiàn)中抗葉斑?。?.5~3.1級),高抗銹?。?.4級);抗倒性、耐旱性強,耐澇性中等。2006~2007年羅坑引進仲愷花1號,并進行試驗、示范,取得了成功,通過摸索、探討,總結出一套花生高產栽培技術措施,現(xiàn)將其介紹如下。

        1播種前準備

        1.1選地

        花生為圓椎根系,地上開花,地下結果。要求深、活、松的土體構造和上松下實的土層結構。應選擇耕作層深厚、土壤疏松、通透氣性良好、排灌方便、保水保肥能力強的砂壤土,并經2年輪作、隔年犁冬曬白的中上肥田。

        1.2深翻曬田

        前茬作物收獲后及時進行冬耕,深耕20~23cm,熟化耕作層。早春淺耕,及時耙勻耙細,達到土壤細碎,地面平整。

        1.3土壤消毒

        播種前進行土壤消毒,施生石灰375kg/hm2,于犁地前撒施。土壤深翻后,石灰與土壤充分接觸,既可消毒土壤,又可中和土壤的酸性。

        1.4種子處理

        仲愷花1號花生剝殼前在陽光下曬2d,種植前1d或當天再剝殼,以提高種子的發(fā)芽勢和發(fā)芽率。選飽滿的籽粒作種子,每1kg仲愷花1號花生種仁用2g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拌種。

        1.5適時早播

        適時早播是高產的關鍵。春播要根據當地春季的氣候條件,以5cm土溫連續(xù)5d穩(wěn)定通過12℃(晝夜平均溫度)為標準。一般在4月底播完。立秋至處暑是秋花生的播種適宜期。旱坡地種植要適當提早播種,可在大暑前后播種,減少秋旱影響。若過早播種,容易引起徒長,病蟲害又較多,不利于開花結莢;若過遲播種,由于后期低溫干旱,莢果結實發(fā)育不良,空果多,產量低。

        2施足基肥

        土壤消毒3~5d后,采用一次性施肥方法,施腐熟農家肥15t/hm2、花生專用復合肥750kg/hm2或國產復合肥1125kg/hm2,加過磷酸鈣600~750kg/hm2、氯化鉀150kg/hm2、硼砂15kg/hm2,于犁翻前全層均勻施下;并耙碎耙平,使土壤全層熟化,然后起畦播種。

        3合理密植

        采用小畦深溝,寬行窄株密植的播種方法,可以發(fā)揮邊行優(yōu)勢,充分利用光能,為仲愷花1號花生建立一個優(yōu)良的豐產群體結構。即每畦1.6m包溝,溝寬30cm,每畦種植5行,每穴播2粒種仁,行距25cm、株距18cm。播種密度為28.5~34.5萬粒/hm2。

        4覆膜栽培

        春植仲愷花1號花生采用覆膜栽培不僅可使花生的播種期提早10~15d,而且可以達到保溫保濕以及保肥的目的。經覆膜的地塊,可保持整個生長期土層疏松,有利于花生根系的生長,促進養(yǎng)分的吸收和運轉;而且覆膜地對太陽的反射光,能增加花生葉背對光能的吸收利用,從而提高花生的結實率和飽滿率。在播種完畢,覆膜前,應淋1次薄水后即行蓋膜,畦邊地膜用泥土壓緊,使其密封;畦面應在適當位置用泥塊壓好,以免地膜被風吹開、撕裂。當花生幼苗長出顯綠時,應及時進行人工打孔助苗長出。秋植仲愷花1號花生可露地栽培。

        5施肥管理

        仲愷花1號花生苗期根瘤菌尚未形成,植株生長所需的氮素需要土壤供應,因此必須早施速效氮肥,促進早生快發(fā),早分枝,保證苗期生長良好,一般在齊苗后主莖具3~4片葉時施尿素60~75kg/hm2。具體用量視植株生長情況而定。花針期不用追施氮肥,以免引起徒長。應結合培土撒施草木灰300kg/hm2和氯化鉀375kg/hm2。每次施肥后要即時掃落粘附在葉片上的肥料顆粒,以免灼傷葉片。施肥時間一般于晴天下午4時后。硼是花生一生中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之一,它能促進花生對鈣素的吸收,使花生正常生長發(fā)育,加速花粉萌發(fā),有利于受精和種子的形成,提高產量,而且能促進根瘤菌的發(fā)育形成,加快花生的生長速度。因此,在花生的始花期或充實期噴施效果最好。一般于無風的晴天下午3時后噴施,用硼砂1.50~2.25kg/hm2對水1050~1200kg噴施1次。還可于結莢期以后進行根外追肥,葉面噴施0.5%的尿素溶液和0.2%~0.3%的磷酸二氫鉀1~2次。

        6水分管理

        仲愷花1號花生是比較耐旱的作物,需水規(guī)律是“兩頭少,中間多”,苗期要保持土壤干爽,一般播種后至盛花前中午如大部分植株不出現(xiàn)因旱反葉就不需要灌水,即采取不旱不灌的原則,通過制水來促苗矮生節(jié)密;盛花期要保持土壤濕潤,有利于開花結莢;后期要注意清溝排水,防止雨后漬水。但各生育階段遇到干旱,對產量均有影響,以結莢期干旱影響最大。因此,應根據不同的生長階段確定灌溉水平或澆水的程度,確保取得高產。

        7田間管理

        仲愷花1號高產花生田的管理工作,首先要抓好清棵蹲苗,在播后10~12d,當大部分幼苗有2片真葉展開時,及時把埋在土壤中的2片肥大子葉清出,促進1~2對側枝早發(fā)、快發(fā),實現(xiàn)多花、多針、多果的目的;其次是注意做好中耕培土,中耕能防除雜草,疏松表面土壤,增加土壤通氣性;再次是要科學控苗,花生始花后40~50d即花生結莢前期,當植株長至30cm時,應及時葉面噴施70~100mg/LPP333水溶液,用液750~1125L/hm2,可使花生植株矮化,防止徒長倒伏。噴后若生長仍過于旺盛,可隔10d左右再噴施1次,確保植株高度控制在30~40cm。

        8病蟲害的防治

        延長仲愷花1號花生生育期,保持收獲期有一定數量的青葉數,是達到高產的關鍵。而要達到青棵活熟,防治病蟲害是十分重要的措施之一。①病害。仲愷花1號花生有零星發(fā)生莖腐病、根腐病、青枯病、黑霉病、白絹病及葉斑病、病毒病,但對產量影響不是很大。防治的藥劑及時間是花針期后用1∶1∶100倍波爾多液,75%百菌清500倍液,隔10d使用1次,輪換使用,共噴施2~3次。②蟲害。仲愷花1號花生全生育期都有蟲害,苗期一般以小地老虎、薊馬、蚜蟲為多,中后期以斜紋夜蛾、菜青蟲為主。防治小地老虎等地下害蟲,可采取誘殺,方法是用青菜葉75kg/hm2切成碎片,加入醋精1.5kg/hm2,敵百蟲1.5kg/hm2混勻于傍晚放在畦面,每1m放一小堆。也可噴殺,方法是用辛硫磷800倍液或用52.25%農地樂1000倍液于傍晚全畦噴殺;防治薊馬、蚜蟲可分別用20%好年冬1500倍液、10%吡蟲啉1500倍液噴殺;菜青蟲、斜紋夜蛾可用48%的樂斯本1000倍液、2.5%功夫菊酯2500倍液、5%銳勁特3000倍液等農藥傍晚時噴殺。

        9適時收獲

        仲愷花1號春秋植的生育期都在110~115d,頂端2~3片復葉明顯變小,莖葉轉黃,中部逐漸枯黃脫落,地下莢果果殼變硬,內果皮極度干縮變薄,中果皮由黃褐轉黑褐,此期即可收獲。在完熟期及時收獲,可避免營養(yǎng)物質倒流損失和產量損失,獲得最大的產量和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精選范文推薦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阜阳市| 秦皇岛市| 陵川县| 大港区| 宜兰县| 苍溪县| 信宜市| 普洱| 汉川市| 盐亭县| 齐齐哈尔市| 二连浩特市| 沂南县| 滁州市| 杭州市| 巴林右旗| 龙川县| 城固县| 天等县| 新巴尔虎右旗| 峨眉山市| 高淳县| 涞水县| 凉城县| 巴里| 白水县| 花垣县| 德江县| 云梦县| 大理市| 兴隆县| 长阳| 林甸县| 赣榆县| 玉屏| 扶风县| 阳西县| 即墨市| 上思县| 平果县| 汉源县| http://444 http://444 http://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