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戰略管理課程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一、課程在人才培養中的地位與作用
課程目標是培養學生具有洞察企業戰略本質、焦點和特征的概念技能,使學生對戰略管理的重要性、挑戰性、所關注的中心問題和基本原理等獲得較深入的了解。通過學習該課程,使學生針對企業這種特定的組織,如何建立和發現作為戰略制定和戰略實施的關鍵性約束條件,詳細地了解相關原理、主要路徑、常用方法和工具,既培養學生的戰略思維與分析能力,又培養學生的戰略管理操作能力。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人們共享與交流信息的過程發生了根本性變化。企業在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大趨勢和超競爭環境下,需要不斷創新企業經營方式。其中,戰略性經營主要關注企業長期的整體發展方向,如構建競爭優勢、形成企業特色、增強顧客忠誠度等,戰略管理探討的主題就是戰略性經營,本質上就是研究如何不斷地培育和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企業戰略管理”課程主要培養學生從事企業高層管理工作的能力。盡管企業家的才能很難通過學校培養來獲得,戰略管理才能還是可以通過學習、通過有效的教學培養出來的。關鍵是要給學生提供一個模擬實踐的企業環境與鍛煉機會,并輔之以適當的教學手段與方法。目前,各本科院校都已將“企業戰略管理”課程列為管理類專業的專業基礎課。我校還對非管理類專業開設了選修課。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認識戰略管理對于企業(組織)的重要性,了解本學科的發展方向,培養學生觀察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和實際操作能力等都具有特別重要的作用。
二、課程內容體系整合概要
(1)企業戰略管理概論。具體內容包括:戰略管理本質、理論演進,戰略管理過程、戰略管理系統和戰略管理概念、特點及作用等;(2)企業戰略分析。具體內容有:企業外部環境分析、企業內部條件分析、企業使命愿景與戰略目標;(3)企業戰略選擇與評價。具體內容包括:公司戰略選擇、國際化戰略、競爭戰略選擇、戰略評價方法及戰略選擇過程;(4)企業戰略實施與控制。具體內容有:資源規劃與配置、戰略與組織結構、領導與戰略、戰略控制、管理戰略變革等;(5)企業戰略管理實踐。具體內容包括:案例分析討論、實踐內容、實踐要求、實踐組織方法、實踐時間安排等。
三、課程教學內容安排與實踐性教學方法探討
對于非經管類專業,由于課時較少,教學側重點主要在1、2、3、4部分,適量且適當選擇第5部分中的實踐內容,對學生進行實踐訓練。對于經管類專業,在改進1、2、3、4部分的理論教學內容的同時,應重點加強第5部分的實踐教學,可以結合實踐案例展開理論教學,將實踐環節和理論教學有機地進行結合,增強學生感性認識,進而提高學習興趣。
1.實踐性教學的設計思想。實踐性教學設計的思想應從社會對人才的需要和本課程的培養目標出發,以深化企業戰略管理理論為基礎、以技能訓練為主線,從而達到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提高綜合素質的目的。
2.實踐性教學的具體實施方法。對非經管類專業的學生將選擇少量(2~3個)案例在課堂內進行案例教學,來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對經管類專業學生實踐環節可分三步展開:(1)課堂內實踐環節。有的案例分析討論、模擬決策可安排在教學課堂內進行,但事前給學生分好組,選定小組負責人,預習好實踐內容,以便在正式教學課堂內取得實效。(2)實驗室實踐環節。有的實踐內容,如競爭戰略沙盤模擬等,可安排在實驗室內進行,要求學生事前分好組,選定小組負責人,預習好實踐內容。在實驗室模擬更有一種親身感受的體驗,效果更好。(3)課程外實踐環節。利用短學期(6周)內的實習實訓環節,要求學生(可分組)自選(或由教師指定)一個熟悉的企業,對之進行戰略管理調研。以增強感性認識,培養團隊合作精神。
3.充實教學內容和改善實踐教學環境。(1)利用擴充性資料促進學生主動學習。擴充性資料分為紙張型和非紙張型兩類。前者主要包括教師指定閱讀的書籍,開闊學生的知識面和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非紙張型主要是指課件和網上閱讀材料。從使用情況看,課件資料的使用情況較好,其次是相關的帶有實踐案例的參考書。(2)改善網絡教學環境。基于學校課程中心平臺,我們應加強網絡教學環境建設與改善,擬開設課程內容講解、重點難點分析、案例分析、作業點評、教學討論、網上課程答疑等欄目,通過本項目的建設將對有關內容及時進行充實、調整并得到課程中心的網上。任課教師向學生公布個人電子信箱,通過電子郵件和課程中心進行師生教學交流,以進一步提高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關鍵詞] 模糊層次分析;戰略管理;雙語教學模式;甄選機制
【中圖分類號】 C93-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4244(2013)06-069-2
一、緒論
目前國內外很多學者都在積極開展雙語教學課程的研究,相關教研理論和成果層出不窮。但遺憾的是,通過詳盡的文獻檢索,我們發現目前雙語教學問題研究中依然存在一些空白,其中如何針對不同的教學情境選擇合適的雙語教學模式就是其中表現得十分突出的待解決問題之一。
筆者本人的研究方向是企業戰略管理,教學實踐中的主講課程也是戰略管理,因此對于戰略管理課程的雙語教學模式較為關注。戰略管理是管理學科組成體系的核心課程之一,其理論體系的綜合性強,其教學內容基本上包括了經濟類和管理類課程的所有知識要點,因此本文擬選擇戰略管理課程作為雙語教學模式甄選機制的理論推演和實證分析樣本。
據此,本文將著眼于戰略管理課程的特點,首先借鑒平衡計分卡的概念,構造出一個用于衡量雙語教學課堂教學效果評價的工具,筆者將其命名為:“雙語教學計分卡”,并在此基礎上歸納出雙語教學模式甄選的指標體系;然后通過層次集成的模糊多準則決策方法得到不同教學情境下雙語教學模式的模糊整體評價;從而確定各種雙語教學模式的優先順序;最后通過一個實例說明了戰略管理課程雙語教學模式甄選機制的求解過程。
二、戰略管理課程雙語教學模式甄選機制指標體系構建
根據兩種語言在教學用語中的使用比例以及最終去向,目前得到我國雙語教學實踐者廣泛認可的雙語教學模式主要有:浸沒式(Immersion programmer)、維持式:(Maintenance bilingual education )、過渡式(Transitional bilingual education)。而如何根據具體的教學實踐選擇合適的雙語教學模式就成為了戰略管理課程雙語課堂教學所需解決的問題,為對這一問題進行探討,我們首先必須構建戰略管理課程雙語教學模式的甄選指標體系。
為完成這一甄選指標體系的構建,筆者借鑒平衡計分卡的概念,自主構造出了一個用于甄選戰略管理課程雙語教學模式的工具,并將其命名為:“雙語教學計分卡”。 該工具的具體內容以及與平衡計分卡之間的對應關系可以簡單歸納如下表1所示:
三、基于模糊層次分析的戰略管理雙語教學模式甄選機制的理論模型
本文此處首先將戰略管理課程雙語教學所供選擇模式和甄選決策的評價準則權重和各備選模式對準則的集成評價結果分別用模糊數和模糊語言變量來表示,并采用模糊數與非模糊數相結合的方法以得到各甄選機制指標的相對權重和各備選模式的集成評價結果;然后運用模糊數運算法則和模糊數排序方法, 計算得出各備選模式的模糊整體評價和模糊數總排序,以定量化確定備選模式的可行性高低。其運作步驟闡述如下:
第一、邀請相關專家依據特征向量方法得到上層準則的兩兩比較的判斷矩陣,通過Matlab求矩陣的最大特征值及對應的特征向量,從而得到教學管理者對于每個上層準則的重要性評價,按照模糊Delphi法的思路,將各個專家意見集成后的結果用三角模糊數來表示。
第二、下層準則的權重和下層準則對備選雙語教學模式滿意度分別模糊語言變量來表示,并用平均算子集成決策者的評價。在得到各備選雙語教學模式對上層準則的滿意度Ri和各上層準則的模糊權重值后, 就可以對每個備選雙語教學模式進行模糊整體評價。
第三、將模糊評價值進行非模糊化,以便從中選出最優的雙語教學模式。此處選擇Chang Jing-rong的雙系數法與傳統的重心法相結合來對模糊數進行排序,計算值越大則該種雙語教學模式的可行性和滿意度越高。
四、戰略管理雙語教學模式甄選機制的實例分析
筆者在自身的教學實踐中曾經針對某高校工商管理專業大三學生的實際狀況,在戰略管理課程雙語教學時,從浸沒式雙語教學、維持式雙語教學、過渡式雙語教學三種雙語教學模式中選擇了過渡式雙語教學作為課堂教學方式,為簡單起見,本文此處將浸沒式雙語教學、維持式雙語教學、過渡式雙語教學三種雙語教學模式分別標記為Z1,Z2, Z3。下面將討論具體的甄選機制過程:
首先邀請相關領域的教育專家和戰略管理學科的資深教師對上述三種雙語教學模式的上層準則指標進行兩兩比較得到判斷矩陣,并計算得出各上層準則的模糊權重,接著應用模糊數分別評價下層準則的權重和備選雙語教學模式的滿意度;計算得出三種備選雙語教學模式的模糊整體評價;計算得出三種備選雙語教學模式的非模糊化值并進行排序如下表2所示:
根據模糊集合理論,重心法的值越大則該種方案的風險越小,故此,第三種雙語教學模式為最佳方案,即過渡式雙語教學模式為所選。
五、結論
在戰略管理雙語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授課教師需要隨時根據各種教學實際情況,從浸沒式雙語教學、維持式雙語教學、過渡式雙語教學三種雙語教學模式進行甄選,以切實提高戰略管理課程雙語課堂教學的運作效率和效果。
本文結合模糊集合理論與層次分析法的相關理念,首先構造出一個用于衡量雙語教學課堂教學效果評價的工具――雙語教學計分卡,并在此基礎上歸納出雙語教學模式甄選的指標體系;然后運用模糊Delphi法對多個專家的意見進行集成,確定各備選雙語教學模式的優先順序,最后通過一個實例分析詮釋了該甄選機制的求解過程。
該方法使用的模糊層次分析方法充分考慮了專家意見對各層準則權重和備選雙語教學模式評價的不確定性,同時將準則權重和備選雙語教學模式滿意度的評價集成到模糊數中,這種數學處理方法可以有效地將各專家的經驗和知識反映到決策過程中,有效提高戰略管理課程雙語課堂教學的運作效率和效果。
參考文獻:
[1]王欣然.雙語教學改革中的探索與實踐[J].醫學教育探索,2005,(4).
[2]姜宏德.“浸潤式”雙語教學模式的建構與實踐[J].教育發展研究,2004,(6).
[3]盧丹華.雙語教育的實質、有效性及不同的教學語言[J].全球教育展望,2004,2.
[4]范鈦,陳小凡.雙語教學的理論與實踐研究[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3,(10).
[5]Chang J R, Cheng C H, Kuo C Y. Conceptual procedure for ranking fuzzy numbers based on adaptive two-dimensions dominance[J]. Soft Computing, 2005, (4).
中圖分類號:G6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198(2008)01-0230-02
1 案例教學與企業戰略管理課程的結合
案例源于英文case,是一種將實證的描述引入情景,引起分析、演繹、推斷、歸納,解決實際問題的辦法。案例教學法,是指教師將現實生活中的代表性事例提供給學生互相學習與討論,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鼓勵學生主動參與的一種教學方法。由于案例本身具有真實性、針對性和實踐性,通過案例教學可以幫助學生在課堂中積累一定的實踐經驗。同時,在案例教學中師生角色的互換,能夠可以增強學生的學習能力、組織能力、表達能力和創新能力。案例教學法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有利于高校培養創新型人才目標的實現。這種教學法已在各種學科與課程中應用,而企業戰略管理更是一門將管理理論與案例分析結合的非常緊密的課程。
在案例教學中案例的選擇和編寫非常重要,案例要符合教學目標和課程內容,包含相應的知識點,以幫助學生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案例設計要深入淺出,難度要符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案例要新穎、有時效性,能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最好選用最近年度發生的一些熱點經濟事件;案例要來源于實際,一般沒有唯一或固定的標準答案,并且能引起爭論,內容豐富且相對集中;案例還要具有典型性,能起到舉一反三的作用,增強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
針對企業戰略管理課程,案例的選擇要以企業戰略管理的過程為主線,根據戰略管理過程的三階段:戰略分析、戰略選擇和戰略實施,組織相應的案例并進行討論。主要包括戰略環境分析、企業目標制定、公司層戰略制定、競爭戰略制定及企業戰略實施幾個方面的案例。在課程的不同階段可以選擇不同類型的案例,在課程初期,以引導學生發現概念、理解原理為主,則可以采用短小精悍的德魯克式案例;在課程中后期,以鼓勵學生應用所學知識進行探索式學習為主,則采用哈佛式的冗長而細節俱全的案例。
2 案例教學的組織與特點
(1)案例教學要以學生為主體。
在企業戰略管理的傳統教學中,教師是傳道者,以教師為主體進行知識的傳授,是一種單向交流和溝通的方式,學生僅是被動的聽課、接受知識,處于被動學習狀態;在案例教學中,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是組織者和協調者,是雙向交流、共同參與的方式,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積極參與案例組織、案例分析、案例討論和案例總結的全過程,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思考,充分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2)引導和鼓勵學生討論。案例討論是案例教學中一個重要的環節,教師要充分發揮組織和引導的作用,鼓勵學生積極的參與討論并發表自己的意見。首先將學生進行分組,根據授課班級學生人數情況將學生分為6~8人一組,小組人數過少不利于集思廣益和新思想的形成,小組人數過多會減少發言次數并出現“搭便車”現象,同時小組成員在一學期中固定不變,有利于學生形成團結協作的思想。其次,鼓勵學生討論,教師要充分激發學生討論的積極性,反復強調在案例中并沒有“唯一解”的存在,鼓勵不同意見的出現。再次,每組代表總結發言,討論最后由每組代表對本組討論的結果進行10~15分鐘的總結發言,同時要求每次案例必須由不同的成員進行總結,這樣一方面鍛煉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表達能力,一方面考查各組的分工協作和組織情況。接下來,留出5分鐘的同學提問時間,本組的所有同學均可以回答問題,在此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發揮指導、協調的作用,即可以提出問題也可以幫助學生回答問題。最后,在對案例進行廣泛的討論后,由教師進行適當的歸納總結并要求每個小組在討論的基礎上撰寫案例分析報告,且每次由不同的學生主筆完成該報告。
(3)由學生組織案例。
在課程學習的后半段,在學生對該課程體系充分了解,且大部分課程都已完成的情況下,加入一次由學生組織的案例討論課。教師提前給出命題,例如,針對企業的多元化戰略選擇,由學生組織該方面的案例。從選擇合適的企業、整理背景資料,到整個案例的分析、整理,全部由學生完成,并要求學生制作相應的文字資料、演講文稿和幻燈片,在課上由學生來演講并組織討論。
3 案例教學效果分析
(1)學生多方面能力得到增強。
在教學過程中,學生需要在學習理論知識的基礎上,了解與案例相關的大量背景資料,學會如何將書上的理論知識應用到實踐中去。同時,通過學生組織案例的過程,學生要獨立尋找案例、撰寫報告并進行演講。在整個案例教學中,以學生為主體,學生必須克服對教師的依賴傾向,鍛煉了學生的學習能力。同時,師生角色的互換也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2)學生創新思維得到發展。
案例教學通常沒有固定的模式,可以采取小組討論、課上演講、自由發言、提問等多種形式,甚至可以由學生來組織案例及討論。雖然教師在案例教學中要對學生的觀點及演講進行“點評”,并對案例進行“總結”,但教師做得更多的是“引導”,會反復強調在案例中并不存在“唯一解”,積極鼓勵學生拓寬視野、積極創新。因此,案例教學能促進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發展,更有利于學校創新型人才的培養。
(3)增進師生之間的溝通。
案例教學改變了單純由教師唱主角,總是教師一個人在臺上講,學生被動聽的局面。案例分析、討論過程使教師走下講臺,同學生一起討論;案例總結過程使學生走上講臺,而教師坐到學生中間一起聽、問、評,師生關系平等。
4 案例教學的要求與問題思考
(1)對教師要求大大提高。
在案例教學中對教師的要求在逐漸提高,照本宣科式的重復書本內容不再能適應教學的需要。一方面,為了能選擇恰當并使學生感興趣的案例,教師必須及時學習和掌握當前經濟管理中的新思想和新問題。另一方面,案例分析雖然沒有“唯一解”,但是教師的點評和案例總結要精彩、有說服力并能適時的提出新觀點,這就需要教師廣泛閱讀大量的文獻和書籍。最后,在案例教學中,教師要能充分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創新性,在創造良好課堂氣氛的同時多方面提高學生的能力。
(2)案例教學與教學任務的合理結合。
案例教學是一種引導啟發式教學,擁有眾多的優勢性,但是并不能完全取代傳統教學。教師要正確處理傳統教學與案例教學的關系,當前的課程教學通常都有教學大綱、教學任務的要求,在有限的課時中,如何即能有效的完成教學任務,又能通過案例教學培養學生素質、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成為重要的環節。案例教學應占整個教學課時的多大比例更“合適”?在美國,以案例教學為主的哈佛商學院,案例教學時間占到80%以上;而麻省理工學院、芝加哥商學院案例教學時間的比例為25%,其強調理論和技術的學習。因此,案例教學課時的安排要根據教學目標,甚至是學校的類型來決定,要根據培養人才的方向、目標的不同而不同。
(3)學生的觀念尚需要轉變。
在傳統的授課方式中,學生是被動式的接受;而在案例教學中,要求學生主動參與、積極發言,剛開始學生會顯得有些不適應。另一方面,學生習慣了習題中的“對與錯”、“唯一解”,因此,案例分析時學生喜歡急于從教師那里尋求標準答案,而忽略解決問題的過程,失去了案例教學的意義。在案例教學中要改變學生的一些固有觀念,提高案例教學實施的效果。
雖然案例教學仍有一些問題和困難的存在,但是它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方式,有利于多方面增強學生的能力,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素質,更有利于素質教育與創新教育的結合。案例教學不可避免的會成為企業戰略管理課程,甚至是更多管理類課程教學的必然趨勢。
參考文獻
[1]郁文.企業戰略管理課程案例教學實踐與思考[J].嘉興學院學報,2002,(11):208-210.
[2]廖秋林.工商管理課程案例教學改革的思考-以企業戰略管理案例分析為例[J].寧波工程學院學報,2007,(6):67-70.
關鍵詞:戰略 企業戰略 客戶戰略 戰略管理 客戶戰略管理
客戶戰略管理的內涵
“戰略”一詞,原為軍事用語。《辭海》中對戰略一詞的定義是:“軍事名詞,對戰爭全局的籌劃和指揮。它依據敵對雙方的軍事、政治、經濟、地理等因素,照顧戰爭全局的各方面,規定軍事力量的準備和運用”。《中國大百科全書?軍事卷》詮釋“戰略”一詞說:“戰略是指導戰爭全局的方略,即戰爭指導者為達成戰爭的政治目的,依據戰爭規律所制定和采取的準備和實施戰爭的方針、政策和方法”。據此,筆者認為,“戰略”是指統領性的、全局性的、左右勝敗的謀略、方案和對策。
對于什么是“企業戰略”(Business Strategy),不同學者有不同的理解。美國哈佛商學院教授安德魯斯(K.Andrews)認為企業整體戰略是一種決策模式(Mode of Decision),決定和揭示企業的使命和目標,提出實現目的的重大方針與計劃,確定企業應該從事的經營業務,明確企業的經濟類型與人文組織類型,以及決定企業應對員工、顧客和社會做出的經濟與非經濟的貢獻。美國達梯萊斯學院的管理學教授魁因(J.B.Quinn)認為,戰略是一種模式或計劃,它將一個組織的主要目的、政策與活動按照一定順序結合成一個緊密的整體。一個完善的戰略有助于企業組織根據自己的內部能力與弱點,環境預期變化,以及競爭對手可能采取的行動而合理的配置自己的資源。美國著名戰略學家安索夫(H.I.Ansoff)與安德魯斯(K.Andrews)一樣,都是戰略管理第一次浪潮的代表人物。他對戰略管理的最大貢獻是自從他的戰略定義提出以后,西方戰略管理文獻一般便將戰略管理分為兩大類:企業總體戰略和經營戰略。企業總體戰略考慮的是企業應該選擇進入哪種類型的經營業務;經營戰略考慮則是企業一旦選定了某種類型的經營業務后,確定應該如何在這一領域里進行競爭或運行。
筆者認為,企業戰略就是用來培養核心競爭力、獲取競爭優勢的一系列綜合的、協調的約定和行動。企業戰略可以分為三個層次:公司層戰略、業務層戰略和職能層戰略。
作為企業職能層戰略,客戶戰略是以客戶為中心,以優化客戶資源和最大化客戶價值為目標的長遠規劃。它包括誰是企業的客戶、客戶增長向量、客戶組合分析、企業怎樣響應客戶需求和最大化客戶價值等問題。
戰略管理(Strategy Management)一詞最初是由美國企業家兼學者安索夫在其1976年出版的《從戰略計劃走向戰略管理》一書中提出來的。此后,其他許多戰略研究學者與實業家也提出了不同的見解。概括起來,可以將各學者的觀點歸納為兩種,即廣義的戰略管理和狹義的戰略管理。廣義的戰略管理是指運用戰略對整個企業進行管理,其主要代表人物是安索夫;狹義的戰略管理是指對企業戰略的制定、實施、控制和修正進行管理,其主要代表人物是斯坦納。目前,戰略管理中狹義戰略管理的學者占主流。
根據前述對戰略管理等概念的理解,本文將客戶戰略管理定義為,企業對客戶戰略的制定、實施、控制和修正進行管理。
客戶管理上升到戰略高度的原因分析
第一,戰略直接決定人的思維、概念、判斷、控制和協調等能力。一個企業如果不能將客戶管理上升到戰略高度,其客戶管理系統必定是紊亂的,其客戶管理活動也必定是低效的。
第二,戰略性的客戶管理能影響企業客戶管理績效,從而影響企業績效。國內外研究表明,客戶管理戰略規劃和客戶管理績效之間存在正相關的關系。
第三,客戶戰略管理對于以客戶為中心的企業組織來說是至關重要的。企業是由不同部門、職能和工作活動組成的,這就需要協調,需要將注意力都集中到達成客戶管理目標乃至組織目標上。戰略性的客戶管理可以幫助我們做到這一點。
第四,戰略性的客戶管理涉及到企業及管理者制定的許多決策,包括其客戶管理宗旨、目標和政策,這些與企業最后的客戶管理績效都將有直接關聯。
最后,在行業競爭越來越激烈,企業資源越來越容易被其它企業共享的環境下,企業要維持其核心競爭力將越來越困難,尤其是在一些完全競爭行業,戰略性的客戶管理將是其競爭優勢的一個重要來源。
客戶戰略管理過程模型
動態的客戶戰略管理過程包括戰略形成、戰略執行、戰略控制和戰略修正四個階段,每一階段又包括若干不同的步驟。圖1展示了動態的客戶戰略管理過程,我們稱之為動態的客戶戰略管理過程模型。
如何從戰略高度實施客戶管理
(一)客戶管理戰略形成
1.分析確定客戶管理面臨的內外環境因素。客戶管理的外部環境因素可以歸納為兩大類:一類是直接對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產生影響的環境因素,包括政府、股東、供應者、競爭者、顧客、公眾、媒介、社區等;另一類是間接影響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環境因素,包括政治、經濟、科技、社會文化等客觀環境因素。
客戶管理的各種內部環境因素可以分為三類:一是企業資源狀況(包括人、財、物、信息和技術等);二是企業在研究與開發、市場營銷、內部管理和企業文化等方面的現狀;三是企業管理者是否在研究與開發、市場營銷、內部管理和企業文化等方面使用了正確的方法。
2.根據環境約束確定客戶管理的宗旨。確定客戶管理的宗旨,就是根據客戶管理面臨的內外環境的分析,確定企業應該從事什么業務?它的顧客是誰?它要向自己的顧客提供什么樣的產品和服務?
確定客戶管理的宗旨是客戶戰略管理過程中最重要,同時也是最困難的工作。客戶管理宗旨的表述必須把企業客戶管理的理念、特點和目的描述清楚,既不能把客戶管理宗旨定得過窄,也不能把客戶管理宗旨界定得過寬。過窄的客戶管理宗旨會限制企業的行動,使企業不能靈活地適應外界環境的變化;過寬的客戶管理宗旨則因包羅萬象而使企業和員工無所適從,從而達不到客戶管理的目的。
3.設置客戶戰略管理目標。客戶戰略管理目標是企業在遵循其客戶管理宗旨時所要達到的長期的特定地位,它可以被視為企業客戶管理活動在一定時期要取得的結果,客戶管理宗旨為客戶戰略管理目標制定提供了方向和范圍。客戶戰略管理目標同時與企業客戶管理面臨的一系列外部和內部環境密切相關。從外部因素來看,客戶戰略管理目標與企業在競爭中的地位、知名度、美譽度等相聯系;從內部因素來看,戰略管理目標與企業追求的經營成果,如市場份額、增長速度、盈利水平、競爭能力等相聯系。
客戶戰略管理目標的確定是整個客戶戰略管理規劃中至關重要的一步,只有明確客戶戰略管理目標,企業才能根據實現目標的需要,合理地分配企業的各種資源,正確安排企業客戶管理活動的優先順序和時間表,明確和落實各崗位的職責和任務。
客戶戰略管理目標必須是具體的、可衡量的、現實可行和有時間限制的。
4.制定客戶管理戰略。客戶管理戰略是為實現企業客戶管理的宗旨和目標服務的,它是指導客戶戰略管理的綜合性藍圖,是從客戶管理全局出發而做出的、較長時期的、總體性的謀劃和活動綱領。它涉及企業客戶管理中帶有全局性、長遠性和根本性的問題。客戶管理戰略必須解決企業始終面臨的四個基本問題:
第一,面對環境變化帶來的威脅,企業應當做出什么樣的反應,以利用新的機會,減少外界環境變化給客戶價值帶來的不良影響。第二,在不同的業務、不同的部門、不同的行動之間,企業應當如何分配自己的資源,以更好地滿足客戶的需要。也就是說,當企業的資源有限時,企業必須把自己的有限資源有限分配給哪些客戶,或者客戶的哪些方面。第三,在企業從事的行業中,企業應當如何與同行企業競爭。如怎樣打入市場,怎樣爭取顧客,應當突出顧客的哪些訴求,用什么樣的技術和手段向客戶提品和服務等。第四,為了貫徹實體總體戰略,企業應當在每一項業務范圍內管理好主要的職能部門,以使企業內部的每一個單位都能為客戶管理戰略的實施而努力。
5.制定客戶管理政策。企業客戶管理戰略的含義需要由客戶管理政策來做進一步的闡述和說明,客戶管理政策是指導企業實施客戶管理戰略的細則。為了實現客戶管理戰略,每一個企業都需要在客戶管理過程中通過制定一系列客戶管理政策來指導客戶管理工作。
(二)客戶管理戰略執行
客戶管理戰略執行過程包括制定中間計劃、行動方案、編制預算、確定工作程序等內容。中間計劃將企業客戶管理戰略按時間段進行分解,確保目標的落實。行動方案是對某一具體計劃的活動和步驟的陳述,其保障計劃按進度實施。預算是實現客戶管理戰略的財務保證。工作程序是為某一具體客戶管理活動制定的步驟和方法,是客戶管理活動執行效率和效果的保證。
(三)客戶管理戰略控制
客戶管理戰略控制就是將反饋回來的實際客戶戰略實施效果與預定的戰略目標進行比較,檢查二者的偏離程度,然后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糾正,以確保戰略目標的實現。
戰略控制之所以必要,是因為在戰略執行過程中會出現由于個人認識和執行能力的局限性,個人目標與企業目標的不一致,以及戰略計劃制定不當或環境發展變化等導致戰略無法繼續執行或戰略實施效果與預定戰略目標相背離。
客戶戰略的控制包括三個方面:一是確定客戶戰略的評價指標體系;二是對實際執行效果的評估;三是將實際執行效果與評價標準相對照,檢查二者的偏離程度。
(四)客戶管理戰略修正
通過將客戶戰略實際執行效果與評價標準相對照,如果存在偏差,則需要對客戶管理戰略進行修正。客戶管理戰略的修正視范圍大小可以分為三類,其內容與程序見表1。
結論
客戶戰略管理是一個系統工程,包括客戶管理理念、客戶管理機制和客戶管理技術三大子系統。正確的客戶管理理念是客戶戰略管理的靈魂,有效的客戶管理機制是客戶戰略管理的大腦指揮系統,先進的客戶管理技術是客戶戰略管理的肌體,三者缺一不可。為保證各子系統能夠協調一致,其管理過程必須遵循一定的規律和流程。
參考文獻:
1.王方華主編.企業戰略管理.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
2.邁克爾?A?希特(Michael A?Hitt),R?杜安?愛爾蘭(R?Duane Ireland),羅伯特?E?霍斯基森(Robert E?Hoskisson)著.戰略管理(第8版).機械工業出版社,2009
關鍵詞:第三方物流企業;客戶關系管理;SWOT;戰略實施
中圖分類號:F259.2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2)11-0167-02
引言
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社會分工越來越細,更多企業傾向于將物流交易承交給獨立的物流服務企業來完成,物流行業的服務屬性也愈加明顯。但與一般服務行業不同的是,第三方物流企業從本質上要求其與客戶在物流服務發生的各環節中緊密結合,與客戶進行深層次的合作交流,以提高客戶滿意度,維系其客戶資源,為企業獲取最大化的利潤價值。統計數據表明,第三方物流已成為西方發達國家現代物流產業發展的主體。在歐洲一些大型企業,使用第三方物流的比例高達76%,且有70%的企業會同時選擇多家第三方物流服務。英國第三方物流所占市場份額為34%,法國為27%,德國為23%,美國、日本等國家使用第三方物流的比例都已達到30%以上。面對物流行業良好的發展前景與激烈的市場競爭,第三方物流企業需要根據自身特點制定高效、有競爭力的發展戰略。基于當前第三方物流企業的發展趨勢及所處的市場環境情況看,客戶關系管理戰略正是第三方物流企業提高核心競爭力的必然選擇。
一、第三方物流客戶管理
20世紀90年代末,美國著名的研究機構Gartner Group首先提出了客戶關系管理(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簡稱CRM)的概念。客戶關系管理應包含三方面:一是洞察客戶,正確識別企業的目標客戶及其需求和偏好,篩選出對企業有價值的信息。二是創造和傳遞客戶價值能力,創造客戶所需價值并傳遞給客戶以獲取利潤。三是維持客戶關系的生命周期,該生命周期越長,越有益于企業和客戶雙方。做好這三方面的管理工作,有助于更好地實施客戶關系管理。
目前,歐美國家的企業越來越關注客戶關系管理方面的研究,并且已將客戶滿意度和忠誠度作為企業提升競爭力的核心指標。隨之大量的客戶關系管理軟件應運開發,許多企業將其主要精力放在對現有客戶的關系營銷上,利用客戶網絡資源,有效地維護客戶關系,并通過科學化管理從中探尋新的商機。第三方物流在我國尚處于初級發展階段,客戶關系管理在第三方物流企業的應用還較少,因此相關研究略顯不足。尤其是現有文獻主要還是討論第三方物流企業的客戶服務方式或滿意度如何測評,而對如何建立起一整套完善的第三方物流企業客戶關系管理體系的研究還不是很多。
二、第三方物流企業建立客戶關系管理戰略SWOT分析
SWOT分析法最早是由美國舊金山大學的管理學教授在20世紀80年代初提出來的,通常運用于市場營銷領域,是競爭情報分析常用的方法之一。SWOT用來確定企業本身的競爭優勢、競爭劣勢、機會和威脅,從而可將公司的戰略與公司內部資源、外部環境有機結合。
(一) 優勢層面
1.第三方物流企業的快速發展給CRM戰略的實施提供了可能。據統計,我國第三方物流的市場增長率每年可達到25%,年均業務增幅超過了30%,強勁的行業發展勢頭為第三方物流企業客戶關系管理提供了可能,其強大的市場需要和合理的產出機制,也為客戶關系管理戰略及框架的構建提供了物質基礎。
2.有效的政策引導與激勵為CRM戰略的運用提供了良好環境。近年來,我國大力支持物流行業的發展,“振興現代物流業”成為很多省市地區推進服務業發展的重要內容,制定的相關政策和措施都為進一步構建第三方物流企業客戶關系管理系統提供了支持。
3.高層次物流人才的培養為CRM戰略對接企業提供了人力支持。目前,我國已有近300所高校設立了物流管理學科,上千所高職院校開設了物流管理專業,物流專業的在校師生近60萬人。這些專業的物流人才不僅具備較強的物流管理理論基礎,同時對順應國際物流行業發展趨勢引入客戶關系管理系統的理念比較認可,作為第三方物流企業實施客戶關系管理戰略的儲備人才,一旦經過系統的培訓,便可將其所學的理論知識應用于第三方物流企業客戶關系管理實踐中,發揮其積極作用。
(二)劣勢層面
1.客戶信息收集不足,缺乏對客戶分析能力。基于供應鏈的角度,全面掌握客戶信息特別是客戶需求情況,有助于第三方物流企業為客戶提供周全的、有針對性的服務。但在實際運營中,第三方物流企業很少去關注客戶合同之外的一些信息,對客戶類型、特征、偏好、需求等問題很少去分析,更缺乏建立完整的客戶檔案方面的考慮,因此難以衡量客戶需求、滿意度、信用度、忠誠度等指標,企業決策缺乏科學性。
2.客戶溝通渠道單一。目前,第三方物流企業與客戶溝通聯絡方式主要還是采用電話、傳真等傳統工具,未能有效拓展網絡溝通渠道。而客戶一般較少主動與企業聯系,企業及時獲取客戶反饋的信息渠道單一,難以把握客戶的滿意程度,甚至引起客戶的不滿。
3.缺乏有針對性的物流服務方案。很多客戶在選擇物流服務商的過程中難以找到合適服務商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得不到有針對性的個性化物流服務。同時,企業向所有的客戶群體均提供統一的物流服務將難以獲得最大客戶滿意度,因為不同客戶對同一物流服務的滿意程度不同,因此,企業難以與一些重要的客戶維系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
(三)機會層面
機會層面主要從戰略構成要素分析。第三方物流企業實施客戶關系管理戰略的前提是對CRM戰略的構成要素有一個清晰的了解。通常處于不同行業的企業關注對象不同,其客戶關系管理戰略的基本構成要素也有所不同。對于第三方物流企業而言,客戶價值、客戶細分、客戶滿意度以及客戶忠誠度是其客戶關系管理戰略的核心要素。
1.客戶價值。基于客戶角度,客戶價值即客戶從企業提供的產品與服務中獲得的需求滿足值。基于企業角度,客戶價值是企業從與其具有長期穩定關系且愿意為企業提品和服務并承擔合適價格的客戶中獲得的利潤,也即客戶對企業利潤的貢獻值。“長期穩定的關系”表現為客戶生命周期。對于第三方物流企業,如果其提供的產品與服務所帶來的客戶價值高于客戶成本,則表明客戶為第三方物流企業帶來的價值高于企業對該客戶付出的成本,那么證明該客戶對企業而言是有價值的。因此,衡量每個客戶對于第三方物流企業的價值是構建客戶關系管理戰略的基本要素之一。
2.客戶細分。基于客戶需求的角度,不同類型的客戶需求存在差異,為使不同類型的客戶都獲得滿意,企業就必須提供有針對性的、符合客戶需求的產品和服務,而為滿足這種多樣化的客戶需求,就必須根據不同的標準對客戶群體進行客戶細分。基于客戶價值的角度,不同類型的客戶為企業提供的價值亦存在差異,要對客戶價值進行科學判斷,就必須對自己的客戶進行細分,清晰掌握客戶的需求和認知情況,這樣才有助于創造出較高的“客戶價值”。
3.客戶滿意度。客戶滿意度,也稱為客戶滿意指數,是指客戶期望值與客戶體驗的匹配程度,即客戶對產品或服務可感知的效果與其期望值相比較后得出的指數。客戶滿意度的提高,可以增加單位客戶價值。
4.客戶忠誠度。客戶忠誠理論意在要求企業應以滿足客戶的需求和期望為目標,有效地消除和預防客戶抱怨、投訴,不斷提高客戶滿意度,促使客戶忠誠,在企業與客戶之間建立起一種相互信任的“質量價值鏈”。 對于企業而言,只有通過客戶滿意度的研究才能掌握客戶對企業產品或服務的信任和忠誠程度,這對企業發掘潛在客戶及維系客戶關系具有重要指導意義。尤其在第三方物流企業中,客戶滿意度與客戶忠誠度呈正相關關系。
(四)威脅層面
1.第三方物流企業的發展環境仍不樂觀。一方面,由于我國物流企業大多是由傳統的倉儲貨運企業發展而來的,與國外大型物流企業相比,無論是在管理機制、物流技術還是在硬件設備方面都相對落后,要適應全球化競爭的浪潮必須進一步改進和提高;另一方面,全球化背景下,物流市場已是開放化的市場,我國第三方物流企業將與國外實力雄厚的企業一起競爭與搶占物流市場份額,使我國物流企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嚴峻挑戰。
2.物流資源整合度低。第三方物流企業作為綜合行業的企業,需運籌水、陸、空等多種運輸方式。而我國公路、鐵路、航空分別是由不同的行政部門管理,交通部、鐵道部及民航總局這些部門各自為政,其發展目標、規劃等尚未完全實現對接,因此,第三方物流企業在整合社會各方面物流資源時面臨一定的難度,制約了物流成本的降低和物流服務效率的提升。另一方面,由于第三方物流企業面對的客戶具有區域廣、跨地域性強、輻射面積大的特點,而一些地方保護主義現狀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全國性第三方物流企業在各地增設多個服務網點,朝著集團化、規模化方向發展。
三、第三方物流客戶關系管理戰略的實施
1.建立相應的客戶管理機構。首先需在第三方物流企業中設立客戶關系管理中心、客戶呼叫中心、客戶互動中心,并明確其職責。由客戶關系管理中心負責客戶信息的匯總與管理,并根據客戶的基本信息及需求定制出個性化的客戶營銷策略,并跟蹤客戶服務等各項工作;由客戶呼叫中心負責培養高素質的業務代表,給客戶提供優質服務,最大限度地提高客戶的滿意度和忠誠度,樹立第三方物流企業的良好形象,并在呼叫中心設立CRM模塊,進一步獲得翔實的客戶資料;由客戶互動中心負責管理客戶資源,維護并拓寬現有市場渠道,發掘潛在客戶資源,通過分析不同的客戶群體,有針對性地指導企業的客戶推廣策略,同時通過處理客戶的投訴或建議,及時發現客戶關系維護中的問題,改善客戶服務。設立客戶關系管理中心、客戶呼叫中心、客戶互動中心是客戶服務的先決條件,是第三方物流企業客戶關系管理戰略實施的必經之路。在具體操作中,可以借鑒一些大型物流企業客戶關系管理方面的成功經驗。例如,安吉天地物流公司設立的客戶服務中心,能夠做到集企業形象宣傳、信息查詢、業務受理、客戶投訴和建議、客戶回訪為一體,通過與原有物流管理系統相連,實現將客戶數據及時導入呼叫中心的數據庫中,快捷地將客戶的信息數據直接顯示在服務電腦屏幕上,以便客戶代表在第一時間為客戶提供優質、親切的服務。
2.建立相應的客戶關系管理制度。構建集第三方物流企業業務流程優化與服務改進管理制、客戶接觸管理制度、客戶檔案管理制度、客戶服務管理制度、客戶定期回訪制度、客戶意見投訴處理制度、客戶資源流失管理制度、客戶忠誠度調查制度、客戶信息分析與數據共享制度等為一體的客戶關系管理制度。制度的建立與完善,對于第三方物流企業客戶關系管理戰略的實施具有重要意義。將一系列的客戶關系管理程序及細節納入制度化管理,可以最大限度地增加第三方物流企業的商機。
參考文獻:
[1] 鄧·皮波斯,馬莎·容格斯.客戶關系管理[M].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2006.
[2] 羅納德 S 史威福,楊東龍.客戶關系管理加速利潤和優勢提升[M].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2.
關鍵詞:雙語教學;教學模式;教學探討
在如今高速發展的社會中,我國的高等教育為了適應社會的發展,很重視雙語教學,很多課程都開展了雙語教學的模式,期望以這種教學方式來提升高校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培養現代化的高素質國際化人才。
一、雙語教學的意義
雙語教學(Bilingual Teaching),簡單地說就是指在學校用母語以外的第二語言進行非語言學科的教學,它其實是一種強化外語學習的教學方法,目的在于結合中國現實和國際商務往來的溝通情況。目前在中國大學本科教育階段開展雙語教學的現狀是,除了外語課程外,使用以外語為主教授或外語講授占相關課程50%以上課時的課程,被稱之為雙語教學。在大學期間,之所以采取雙語教學,其目的在于使學生的專業外語水平能得到大幅度提高,可以同時使用兩種語言進行思維,并且能夠根據不同的場合隨時進行轉換,即我們雙語教學的最終目標。針對戰略管理雙語教學則是要求在課堂上教師用專業的外語對戰略管理學科知識進行講解,使學生能夠用雙語形式掌握戰略管理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并用兩種語言對戰略管理問題進行思維,對戰略管理的案例進行分析。
二、雙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資源匱乏
首先表現為雙語教學教師的匱乏。在我國高校的教師中專業知識背景較強,但是涉及到用英語進行教學,就頗有難度,具備較高的雙語教育學術水平的教師在中國依然十分缺乏。因此,要在中國推行雙語教學,教師顯得尤為重要。
其次,雙語教學資料依然缺乏。雖然現在有很多學習資料非常的豐富,但確確實實適合雙語教學的有效資源依舊匱乏。教師可自行到圖書館,或是利用網絡工具,收集相關學科在國際上發展的前沿資料,下載可供教學使用的相關英文材料,但是對信息的處理和分析,把它變成條理化、系統化的教學資料不是件容易的工作,故會增加教師的工作難度。
(二)教學模式尚需探索
雙語教學目前在國內各大本科院校里還是一種過渡性的教學,由于這種教學涉及對英語的學習和應用的問題,一定要結合實際情況開展有效的教學模式,制定詳盡的教學計劃,提出有效的教學方法。故教學模式仍在探索階段。
(三)學生的英語實際應用能力較差
目前,學生英語水平參差不齊是制約雙語教學有效開展的關鍵因素。對于剛進校的大學生,英語水平還有待提高,對于高年紀的學生雖然通過了全國CET-4甚至CET-6考試,但也只是滿足英語的應試能力,對于英語的實際應用能力方面還無法達到專業課程的學習,尤其是在口語表達和聽力理解方面存在很大的問題,這就直接影響了雙語教學的開展。所以如果不提升學生的英語實際應用能力,雙語課終將只能成為另外一種方式的英語課。
三、戰略管理雙語教學模式探索
目前根據雙語教學的特性, 我們可以把戰略管理課程的雙語教學分為幾個雙語教學的元素,例如:英語教材、英語講授、英語課件、英語交流、英語作業或英語課堂討論等。同時, 根據戰略管理課程雙語教學中參入雙語教學元素的多少可以將雙語教學劃分為三種形式, 第一種形式(全外型): 在實施雙語教學中,所有的教學講授都采取全外語形式,甚至包括課堂討論和課后作業,考試都用外語。這種形式要求學生和教師的專業英語應用能力較強。第二種形式(穿插型或半外型): 這種類型的雙語教學,旨在在戰略管理課程教學中,英語和中文交叉使用,使用英語課件進行講授,但是遇到案例分析和課堂討論時,則使用中文,甚至對于難以理解的英語專業詞匯進行中文的解釋。第三種形式(漸進型):在這種形式下進行的雙語教學,主要使用中文戰略管理教材,用英文戰略管理教材作為輔助,逐步建立起學生對于專業英語知識的興趣和培養其理解專業英語的能力。在課程體系中還可以根據實際情況,例如剛進校的新生一般使用母語上課,隨著對英語學習的提高,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一般戰略管理學科都是要到大二下學期甚至大三才開設的課程,此時學生已經具備了英語基礎,逐漸可以使用第二語言對某些英語基礎好的學生實施戰略管理學科雙語教學, 采用循序漸進式的雙語教學模式。
四、戰略管理雙語模式構建
為了提高教師在教學工作中的積極性,學生在學習過程的主動性,需要構建《戰略管理》雙語教學模式,并針對戰略管理課程豐富雙語的教學內容、教學計劃、教學方法。
1.戰略管理雙語教學主體構建
首先,提升教師的雙語教學師資水平。雙語教學的實施對學生和教師來說都是一個很大的挑戰。相比起傳統的教學模式而言,雙語教學除了要求教師具有豐富的專業知識外,還要求教師能夠熟練的使用英語進行課堂教學,尤其戰略管理課程,除了理論的知識,更多的是案例分析和討論,如何運用外語做到案例分析和課堂交流就尤為重要。因此,可以通過多種途徑組織教師赴國外進修,在掌握合理的知識結構的同時,還可以打造較為深厚的語言功底。也可以雇傭外教進行交流學習,從而實現提升教師的雙語教學的能力。
其次,學生分級,因材施教。由于學生英語水平差異較大,在戰略管理課程實施雙語教學過程中,將學生進行分類,采取多種教學模式開展教學活動。對學生英語水平較高的,可采用全外型的教學模式; 對中等水平的學生采用穿插型或半外型的教學模式; 對英語水平較差的學生采用中文教學, 首先讓學生理解專業知識,再逐一解決學生英語水平不同如何實施雙語教學的問題。分級教學能夠根據學生的優劣更好地進行因材施教,從而實現更好的授課。
2.戰略管理雙語教學內容
課程建設中最重要的就是教材,為了適應雙語教學的開展,雙語教學選用的教材應具有適合中國本科大學使用的實用性。所以選擇雙語教學的教材多半是國外優秀的教學用書,或者是結合我國經濟發展所適合的教材用書。除了教材外很重要的就是相關的輔導書,特別是對于戰略管理課程而言,案例是很重要的,一些專門關于案例分析的輔導書,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還可以增加學生的分析能力,幫助戰略課程的學習。
3.戰略管理雙語教學計劃
戰略管理課程雙語教學具有特定的優勢,因為戰略管理的理論發展就是由國外衍生而來,所以外文期刊資料較豐富,國外教材也比國內較為成熟,因此開設戰略管理雙語課程較合適。由于目前高校大學英語會安排在前四個學期的課程中學習,所以戰略管理課程作為專業課程大多在大學的第四或者第五個學期開設。在戰略管理課程雙語教學計劃中,要根據不同專業、不同學時制定不同教學計劃,選擇不同的單元操作作為不同專業的講授重點, 既滿足大專業通才培養要求, 講授管理學基本原理, 又兼顧各專業對培養學生的特殊要求, 根據不同專業的特點精選講授內容。
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已經給經濟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都帶來了深刻的變革。對企業而言,大數據日益深入和廣泛的應用給其發展帶來了一系列新的機會和挑戰,這給企業的戰略管理提出了新的命題,對傳統的戰略管理框架體系造成了革命性的影響。與此相適應,企業戰略管理課程的教學也相應地要發生變革,從而能夠跟上時展的步伐。實際上,除了對課程內容的影響外,大數據對于企業戰略管理教學模式的影響也不容忽視,這進一步對企業戰略管理的課程教學改革提出了迫切要求。鑒于此,本文將在簡要分析大數據對企業戰略管理教學內容和教學模式造成影響的基礎上,提出企業戰略管理教學應對大數據挑戰的對策建議,以期不斷提高企業戰略管理課程的教學水平和質量。
1大數據對企業戰略管理教學內容的影響
大數據將對企業戰略管理知識體系帶來深刻的變革,這也相應地將引發企業戰略管理教學內容的變化,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1)大數據對企業戰略思維的影響。傳統的企業戰略管理中,有兩種典型的戰略決策思維:基于外部環境的行業組織模型以及基于內部資源的資源基礎觀。前一種思維關注行業競爭,以波特五力模型分析為主要手段,后一種思維關注企業的獨特資源,視其為企業競爭優勢的來源。而在大數據背景下,企業所面臨的競爭不僅來自于行業內部,跨界競爭成為常態,例如智能手機的出現不僅顛覆了手機行業的發展格局,同時也對游戲機、數碼相機、影視產業等行業產生了重大沖擊。與此同時,數據日益成為企業的戰略性資產,如何獲取和利用數據資產成為企業需要考慮的新課題。跨界和數據資產化是當前企業戰略決策思維需要拓展的重要內容。
(2)大數據對企業發展環境的影響。在企業所處的經營環境中,技術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而大數據作為當前信息技術的前沿領域,正在不斷地重塑企業的經營環境,伴隨著巨大的機遇和挑戰。大數據對競爭格局和行業標準的顛覆實際上為企業趕超發展提供了重要機遇,例如青島紅領集團成功運用大數據實現了西服的大規模定制,成為行業新標桿。同樣的,大數據也給企業帶來了一系列新的挑戰,一方面是無法預知競爭對手會利用大數據帶來怎樣的顛覆性變革,另一方面對于數據的獲取和利用對企業也是一大挑戰。如何有效把握大數據帶來的機遇以及應對挑戰,是企業戰略管理者當下必須關注的問題。
(3)大數據對企業戰略決策過程與手段的影響。在傳統的戰略決策過程中,往往都是自上而下的,無論是員工參與還是顧客參與,其規模和范圍都極為有限,而且成本極高。但在大數據背景下,利用大數據分析技術可以迅速有效地抽取出員工和顧客意見中有價值的信息,為“分布式決策”提供重要支撐。此外,傳統的戰略決策往往以定性分析為主,而基于大數據的競爭情報分析、消費者行為分析以及輿情分析等技術的應用為量化決策提供了重要手段,使企業能夠更好地洞察消費者需求、競爭環境變化、技術發展趨勢等。
(4)大數據對企業戰略決策效果評價與控制的影響。決策的核心在于信息,以往由于信息獲取的滯后性,對決策效果的評價往往只能采取事后評價的方式。在大數據時代,數據獲取的時效性大大提高,甚至可以做到實時監控,因而也可以對決策效果進行實時評價,并且能夠根據環境的變化及時做出調整。在一些情況下,利用大數據還可以進行有效的預測,比如宏觀經濟發展,微觀方面如設備故障的預測性維修等。
2大數據對企業戰略管理教學模式的影響
在大數據時代,傳統的教學模式將受到顛覆性沖擊,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1)基于大數據的新型教育平臺的出現,課堂教學模式受到越來越多的挑戰。各種在線教學平臺、翻轉課堂、微課、慕課的出現,實現了標準化教學向個性化教學的轉變。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則是使用標準化的教材,在統一的時間和地點,培養標準化的人才。但在大數據時代,新型教學平臺為大量收集學生的學習行為提供了基礎,通過大數據技術的分析,可以對學生的學習特點和學習效果進行有效監控,并依此提供個性化的課程。
(2)信息獲取渠道劇增,精準度也大大提高,教學的知識傳輸功能正在不斷弱化。在大數據時代,學生從網絡獲得信息的渠道劇增,能夠方便快捷地獲取到感興趣的信息和知識。此外,個性化推薦技術的不斷發展也使得可以及時精準地獲取到自身關注領域的信息。傳統教學模式主要以教師講授為主,成為學生獲取知識的唯一途徑。但面對大數據的沖擊,這種功能將會不斷弱化,如何培養學生的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成為教師在新形勢下需要考慮的關鍵問題。
3企業戰略管理教學應對大數據挑戰的對策建議
面對著大數據對企業管理實踐和教學的影響,我們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來變革,以此來不斷改進企業戰略管理課程的教學水平和質量。
(1)對教師而言,要努力做到更新觀念、調整定位、提升能力。首先,面對大數據的沖擊,從事企業戰略管理課程的任課教師要以開放的心態迎接時代的變革,及時更新觀念,建立大數據思維,從心理上接受而非抵觸這一變化。其次,任課教師要及時調整自身定位,要從原來的知識傳授者轉變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幫助者和推動者,積極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鼓勵他們參與到課程學習過程中來,不斷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知識運用能力。最后,在新形勢下,任課教師也要不斷提高自身的能力,一方面要不斷更新自身的知識結構,從而能夠將大數據相關的知識融入到企業戰略管理的教學當中,另一方面則要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技能,加強對新的教學手段、教學技能的學習和運用。
(2)在教學內容方面,當前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來努力。一個是要在現有的教學當中適當加入有關大數據的內容,引導學生關注大數據、思考大數據對企業發展的影響,因為這是時代大趨勢,不可避免。由于目前還非常缺乏有關大數據對企業戰略管理影響的現成資料,任課教師可以通過組織學生收集整理相關材料,并進行課堂討論,這不失為一種有效的教學方式。另一個則是需要企業戰略管理領域的專家學者共同努力,加大對大數據影響的研究力度,形成豐富的研究成果,并將其進一步整合到教材當中,為教學工作提供強力支持。
(3)在教學模式上,要更加強調個性化、實踐性和參與度。積極運用微課、慕課、翻轉課堂等教學模式,通過將課程內容制作成PPT、視頻、練習題、測試題、討論題、評分標準等資料上傳到網絡平臺供學生自主學習,也能更好地滿足其個性化需要。再者,企業戰略管理是一門理論與實踐兼具的課程,以往過分注重理論知識傳授,忽視實踐性教學,要加強案例教學、企業實地調研等環節的工作,同時也更多地以學生為主體參與到課程的教學中來,參與討論、參與知識講授等不同環節。
4結語
大數據時代的到來,給企業戰略管理課程的教學帶來了深刻的影響,無論是在教學內容還是在教學模式上都是如此。面對這些挑戰,任課老師需要更新觀念、調整定位以及不斷提升能力,在教學中加入大數據相關的知識,同時也要呼吁加強相關研究并更新教材內容,最后在教學模式上也要更加強調個性化、實踐性和參與度。
主要參考文獻
[1]黃智淋.大數據時代宏觀經濟學本科教學改革研究[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7,20(6).
[2]何建華.大數據對企業戰略決策的影響分析[J].當代經濟管理,2014,36(10):13-17.
[3]劉力鋼,袁少鋒.大數據時代的企業戰略思維特征[J].中州學刊,2015,217(1):42-46.
關鍵詞:互聯網;平臺戰略;創新思維培養;課程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4428(2016)10-143 -03
一、互聯網與平臺戰略
自從互聯網出現以來,人們的生活開始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互聯網的廣泛運用,不僅改變了人們的日常生活,也改變了產業發展與企業運作模式,一大批新興企業快速成長起來。而實踐的背后是理論的產生和發展,陳威如和余卓軒所著的《平臺戰略》就揭示了平臺思維的發展,對商業模式創新進行了深刻闡釋。平臺是通過交換、管理、規則約束來為雙方或多方創造價值的場所。基于互聯網的新型平臺戰略除了這一功能外,還具有以下特點:
(一)以互聯網為依托
基于互聯網的平臺,是一種虛擬化的交易場所,是對傳統商業模式的顛覆。它塑造了全新的產業模式,對傳統的單向的、直線式的產業價值鏈進行重組,彎曲了原本垂直的價值鏈條,激發“網絡效應”,不再將受益方禁錮在垂直交易的雙方之間,彎曲的價值鏈條使得交易效率大大提高,形成受益群體多樣化。例如,傳統出版業的產業價值鏈是單向的、直線式的,基于互聯網的平臺卻改變了這種狀況:線上的閱讀平臺省去了經紀人、經銷商的環節,使通過過濾機制篩選出的作者作為“補貼方”將他們的作品到平臺上,讀者作為“被補貼方”可以免費閱讀大部分書籍,作者通過不斷在該網站文章建立閱讀群體,提高雙方的轉換成本,增加用戶粘性,從而打造一個平臺生態圈,并通過不斷調整戰術鞏固自己的生態圈,形成多方獲利。
(二)碎片資源整合與共享經濟
基于互聯網的共享經濟(又稱“分享經濟”),主要通過網絡實現使用權的共享,實現了對社會零散資源或碎片資源的整合,形成了社會資源有效利用。如通過包括租賃、借貸、交換等經營模式,有效地催生了以互聯網為基礎的一系列平臺的產生。這些平臺的出現提高了資金的使用效率并增強了企業經營的靈活性,給這種以借貸、租賃等為主要業務的平臺提供了良好的經營背景和環境,同時給一些傳統行業提供了更加便捷的交易方式,幫助傳統行業與互聯網結合。例如,近幾年的打車軟件就是利用互聯網進行汽車租賃實現共享經濟的平臺。Uber和滴滴都有效利用了互聯網平臺發展自己的產業,通過線上線下的銜接進行汽車租賃,開發自身的專業系統,整合了家庭閑置的車輛,利用了人們空閑的時間。對于私家車這種碎片資源的利用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社會資源的利用率,便捷了人們的出行,形成經濟共享。因此,通過平臺戰略發展起來的企業在其業務方面都簡化了很多中間環節,或讓以前價值鏈上的中間環節變成了直接受益方,使得它依托最先進的互聯網通過線上操控讓交易變得簡單高效,降低經營成本。
(三)利益的重新調配
基于互聯網的平臺戰略,使得價值鏈上的價值傳遞不再是直線式的。平臺將傳統價值鏈進行彎曲,并改變了傳統企業的經營模式;利潤收入不再僅僅在一方或雙方之間產生,而可能被多方利益共同體共同瓜分,實現多贏共贏的局面。
二、將平臺戰略引入戰略管理課程
“互聯網+”行動計劃的提出意味著更多的傳統行業將加入互聯網大軍,將已有的傳統商業模式與互聯網進行結合,進行一場空前的商業革命。傳統產業與互聯網的碰撞形成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其結果必然會提高產業效率,獲得更高的收益,增加收益方數量。以淘寶為主的較早借助互聯網的東風發展起來的企業已不在少數,多數企業憑借市場敏感度,對瞬息萬變的商業模式的緊密觀察和正確的戰略指導,在互聯網的浪潮中分得自己的一杯羹。在平臺戰略實踐和理論發展不斷深化的大背景下,如何深化平臺戰略的教學就顯得異常重要。
(一)管理教學應與時代同步
互聯網時代下,管理教學的方式和內容在發生深刻變化,比如慕課、微課的興起,學生多渠道、多方式獲取知識,這對傳統的管理學教學提出了嚴峻挑戰。教師的職責應該相應發生改變,需要從滿堂灌的形式,轉向如何引導學生學習,給學生提供學習的方向,提出學習和討論的問題,讓學生自己去學習,自己去找答案。因此,教師應更大地發揮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主動思考能力以及培養他們刻意學習的意識的作用。
基于互聯網的平臺戰略,不僅是管理實踐的產物,也是戰略管理理論的新發展和管理教學應當引入的新內容。研究表明中國的中小企業的平均壽命只有2.9年,在中國的企業中,每一天有1.2萬家倒閉,每一分鐘有近10家企業關門。可見企業的生存環境瞬息萬變,企業的命運只有具有良好的前瞻性戰略和應變能力以及創新能力,才能把握在自己手中。面對難以捉摸的市場環境,如何把企業放置在一個更安全的地位,這需要每位創業者學會利用戰略新思維,能夠把企業與互聯網掛鉤,在平臺上發揮自身優勢,并利用平臺來完善自身發展,跟緊進步的速度以免面臨淘汰。在互聯網經濟背景下,平臺戰略新思維也許可以更有效地幫助企業面臨不確定的商業環境,使企業有效獲取外部創新資源,縮短創新周期,降低創新的成本和風險。基于平臺戰略在實際中的巨大作用,應該將管理教學和時代接軌,通過引入、鼓勵學習,培養學生形成平臺思維,為未來管理實戰積累厚實的理論基礎。
(二)運用適當方法將新理論引入課堂
如何學習基于互聯網的平臺戰略?本校戰略管理課程組,開發了以下學習方法:課下閱讀《平臺戰略》,結合實際寫讀書心得和收獲體會,并以學習小組為單位討論,課上分組分享學習收獲。根據書面心得和課堂分享,確定平時學習成績。本方法從2013級、2014級工商管理專業3個班級150人的運用看,效果良好。學生普遍反映,通過學習《平臺戰略》,不僅拓寬了戰略管理知識,而且通過結合身邊的案例,以及書中大量豐富的案例的討論和分析,很好地掌握了企業成功的奧秘,了解和熟悉了案例企業的商業模式,發現了互聯網企業與傳統企業的異同,激發了學生對新知識的求知欲望,也打開了學生對實踐問題的探究學習之門。
(三)激發學生獨立思考能力
通過該教學方法的使用,發現大多數學生都對一些耳熟能詳的企業有了全新的認識。學生們會驚訝于這些企業是如何獲得盈利以及如何運營的。與局限于課本上的理論而言,這種自主學習、探究式學習的方式,能夠激發他們獨立思考的能力以及潛移默化地影響他們的創新思維的養成。
三、存在問題與對策
目前國內高校在管理類課程教學過程中重視傳授理論知識,對如何與實踐結合顯然重視不夠,束縛了學生的創新意識、創造能力與實際應用能力的養成。在戰略管理教學中,學生通過教材的學習,了解戰略管理的一般理論。但在如何提高學生的應用能力,讓他們在遇到實際案例的時候能夠有理論依據地進行案例分析和表達自身觀點,而不是到了實際情況之中這些經典的理論卻毫無用武之地;如何幫助學生架起理論與實踐之間的橋梁,為學生搜集提供將理論運用到實際中的機會;如何幫助學生吸收新理論新知識;如何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經典理論和新理論上重視不夠。因此,在教學中應該注重實踐教學,增強學生的創新能力,深化管理類課程教學改革:
首先,給學生布置一些課后作業,例如讀1-2本管理實踐類書。書籍的選擇,不要占用太多時間,同時又是與實踐緊密結合的,比如圍繞管理實踐新出現的一些管理成果,如藍海戰略、平臺戰略、智能時代、創業維艱、精益創業等,給學生讀書以明確的指引。讀書心得,要有明確的字數要求,比如不少于兩千字,且不得抄襲(包括不得抄書、不得相互抄襲、不得抄襲網絡);課堂報告,要事先準備PPT,每位報告時間不超過10分鐘,非本組成員對報告人作點評,報告人和點評人隨機抽取。這些表現即為平時考核的主要內容,也是平時成績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些要求對于學習戰略管理者課的學生們有非常大的幫助,能夠使他們不僅僅局限于課本上的知識,也能使他們對于最新的前沿的理論有所了解和掌握,基于互聯網發展的商業模式也能夠幫助他們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和創新意識。
其次,可以借鑒“電梯間營銷(elevator pitch)”方式,進行表達和應變能力的訓練,創造模擬環境,選擇戰略管理的重要問題,如平臺戰略的商業模式分析,分小組進行比賽,鍛煉學生的理解能力、表達能力、概括能力和隨機應變能力等。采取這種比賽機制有利于打破傳統的死板的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認真思考和總結學習,有利于學生掌握新知識新理論。
再者,通過增加課堂互動來打破原有的課堂氛圍,比如管理類游戲。在戰略管理課程中,采取形式多樣的管理類游戲活動,如學習曲線與團隊合作。通過游戲學習,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學習意識和團隊協作意識,增進對新知識和新內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同時,良好的教學環境和氛圍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鼓勵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提出問題并能夠自主解決問題,這有助于在以后的知識傳授中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幫助其養成敢問、勤問、善問的好習慣。
最后,除了在課堂上充分與學生進行互動以及通過課堂活動來為學生傳輸新思想和新理論以外,可以嘗試課下的時候與學生線上溝通,如建立班級微信群、學習小組微信群。通過課外的互動,更好地了解學生學習面臨的問題和學習狀況,及時掌握學生學習的動態,敦促學生“刻意學習”,促使其對個人不熟悉的領域和知識進行反復學習提升而不是對已經熟悉的領域加強訓練,有意識地提高學生對不熟悉的領域知識的掌握,使其養成獨立學習的能力。
總之,在管理知識更新速度如此之快的今天,要及時洞察管理實踐和管理理論的發展,并盡快將其引入課堂,不斷改革教學方法,加強培養學生們的邏輯思維和創新意識,為培養社會有用的管理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陳威如,余卓軒.平臺戰略[M].中信出版社,2013,(06):8-23.
[2]肖迪,劉新華,侯書勤.互聯網背景下基于平臺戰略的開放式創新模式研究[J].浙商管理評論,2014,(12)13:2-4.
[3]梁淑珍.淺議大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與訓練[J].江西財經大學學報,2007(02):1-4.
[4]湯天波,吳曉雋.共享經濟:“互聯網+”下的顛覆型經濟模式[J].科學發展,2015,(12):78-84
[5]陳威如.用互聯網精神轉型平臺模式[J].商學院,2014,(06):43.
[6]陳威如.打車軟件不可能贏家通吃[N].中國商報,2015-3-3.
作者簡介:
1百色學院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對投資管理學
課程實踐教學的要求及實踐教學現狀百色學院應用型人才培養注重理論知識在實際中的運用,具備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技能。為了實現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目標,投資管理學課程實踐教學的目標是:培養面向企業生產、管理、服務一線需要,掌握投資目標的管理技能、投資計劃的管理技能、投資策略分類技能、投資策略的制定技能、投資組織的管理技能、投資方法的應用技能、投資風險的管理技能、投資績效的衡量技能、投資績效評價的量化指標技能、投資績效評價的質化指標技能,具有吃苦耐勞精神、堅韌自信品質和踏實勤快作風,能從事投資融資、風險管理等工作,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能發展的,心有謀劃能力、眼有洞察技能和手有成事本領的較高層次的應用型、復合型投資管理創新創業人才。第一,課時安排不足,實踐課時較少。應用型人才的培養課程體系由這幾部分構成:學校規定的公共基礎課、本專業基礎課、專業主干課、專科特色課、實踐課程。實踐課程又包括學校規定的創新創業課程、畢業論文、課程實習、學生社會實踐、畢業前專業見習。體現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實踐環節由基礎理論課時和實踐課時組成。根據學校模塊和教育部需求,一些課程不能變動,由于學分緊張,受學分及總課時的限制,投資管理學課程總課時45個課時,其中理論課時70%,實踐課時30%。課程六個章節理論知識32個課時,實踐課時13個課時顯得不足,實踐課程的開展受學時的限制,很難達到理想效果。第二,投資管理學課程實踐教學的雙師型師資力量薄弱。百色學院目前教師團隊以年輕教師為主,大多數都是研究生或博士畢業直接進入學院工作,實踐經驗欠缺。教師理論知識豐富,技能缺乏,雙師型教師很少。百色學院目前發展前景壯觀,但是地理環境條件不是很好,學校在招聘教師時很難引進具有實踐經驗的投資管理專業人才。第三,實踐基地的數量少。目前學院的實踐基地有田陽古鼎香集團基地、廣西長江天成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實踐教學基地、廣西聯潤實業集團見習基地、百色聞遠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見習基地。學生去基地實踐都是以班級為單位見習,老師帶隊要考慮學生安全問題等很多因素,一般外出實踐見習三個小時很難接觸到投資管理方面的專業實踐,實踐質量不高。
2構建投資管理學課程實踐教學體系的保障
第一,建立校企合作,提升教師隊伍建設。百色學院工商管理學院近年來積極與校外企業建立校企合作機制,如與廣西西紅鑫國際云服務科技有限公司、廣西聯潤投資發展有限公司簽訂合作框架協議,有利于學院的發展以及教師和學生參加社會實踐。學院扶持教師隊伍發展,分批派老師去企業實踐一個月,提升教師的實踐能力。引進校外企業高級人才擔任相關實踐課程的講授,豐富學生的實踐課程知識。第二,打造龐大的雙師型團隊。為提高百色學院教師教學、科研能力,提高師資隊伍整體質量,推動我校應用型人才培養步伐,學校加大了提高教師實踐能力方面的政策力度,學校成立了百色學院教師教學發展中心,積極開展青年教師業務素質和能力提升工程系列專題講座培訓、舉辦青年教師優質課比賽、開展雙師型教師技能培訓等。第三,創造學生校內校外實踐機會。每學期末工商管理學院都會組織老師帶隊帶領學生去企業實踐見習,每學期舉辦財務管理十佳能手技能大賽、炒股大賽、創新創業技能大賽等,學生可以通過多種渠道把投資管理專業知識融入校內和校外實踐。
3百色學院基于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投資管理學課程實踐教學優化
第一,投資管理學課程課堂實踐。根據教材6個章節內容,按照理論和實踐7∶3比例,針對每一章節開展課堂實訓,適當加大實踐課時。利用投資戰略管理BCG矩陣設計某公司產品組合技能、設計某公司投資決策內部控制制度技能、投資項目財務評價技能、在實踐中運用平衡計分卡技能、設計證券投資組合規避證券投資風險技能、編寫項目投資可行性研究報告技能、設計問卷調查技能、投資權益內部控制設計技能與績效評估技能。第二,投資管理學課程校內實踐和校外實踐。課程結束,學院每學期舉辦的炒股軟件模擬大賽、ERP沙盤模擬投資大賽學生都可以分組報名參加,將課堂理論知識用于校內實踐。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去百色證券交易所、百色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參觀見習。第三,畢業見習實踐。學生根據所掌握的投資技能,去投資公司見習,也可以去證券公司見習等,而不是僅僅局限于財務管理崗位,學生掌握了多方面的技能,選擇面更廣。
4結論
根據投資管理學課程培養目標對課程實踐進行分析,按培養基本技能、專業技能和綜合應用能力等層次合理安排實踐教學,優化了百色學院財務管理專業投資管理學人才培養的實踐教學模式,為應用型高校的投資管理學課程實踐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學生可以將投資管理學知識技能用于工作,提高了學生社會實踐能力、分析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的應用能力得到很大提高,也實現了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目標。
作者:白蘭瓊 單位:百色學院
參考文獻:
[1]楊勝雄.投資管理學[M].北京:首都經貿大學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