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房地產調控研究論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房產價格;居民;投資行為
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使得國家在經濟層面更加關注可持續性發展,但是近年來由于房價過高而引起的投資與消費不足成為制約我國經濟可持續性發展的一大障礙。本篇論文將著眼于房產價格與居民投資消費行為的關系,分析房價變動對居民投資消費行為的影響。
一、關于財富效應和擠出效應
研究房產價格變動對居民投資消費行為的影響會提到財富效應和擠出效應,這是經濟學中的兩個常用的概念,只有對相關經濟學的概念理解清晰,才能對本篇論文的中心論點,房產價格變動對居民投資消費行為影響有更深刻的認識與分析,所以論文接下來的一部分將分別詳細的介紹財富效應和擠出效應。
(一)房地產的理論性介紹
對房地產市場上房價波動的研究,第一步要明白房地產的相關理論性概念。房地產是指建筑物,土地以及依附在土地和建筑物上的不可分離的各個部分和其附帶的各種權益。房地產分類可以根據很多不同的標準,根據房地產的用途來劃分,房地產財富可以分為商用房地產財富和民用房地產財富,其中住宅類即民用房地產財富是房地產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與居民投資消費行為聯系最為密切的一個層面。為了有針對性的分析房地產市場上房產價格波動對居民投資消費行為的影響,本篇論文的研究對象就選為狹義的房地產市場,也就是上文提及的民用類房地產市場。
(二)關于財富效應
財富效應并不是很早就存在的經濟領域的經典概念,而是隨著現代社會的不斷發展,為了適應社會,市場的需要而產生的一個新的理念。財富效應是指某種財富累積達到一定規模的時候,會產生對相關領域的控制效應或者傳導效應。
其次,財富效應是因某些貨幣政策的實施,引起貨幣存量的增減,因此會對居民手中持有財富產生影響。居民手持資產越多,消費和投資的欲望越強烈,這是非常自然客觀的規律。所謂的財富包括兩種形式,一是金融資產,比如貨幣,另外一個就是實物資產,其中包括房產,提到房產,就與本篇論文的論點有關,房產作為財富的一種存在形式,是適用于上文提到的財富效應的,也就是說以房產這種形式的財富體現會影響居民消費和投資需求。
(三)關于擠出效應
擠出效應簡單來講是一種政府行為對私人產生的影響,具體是指政府投資消費增加會對私人投資消費產生一定程度的擠占,進而導致由于政府擴大投資而產生的國民收入可能會因為擠出效應使得私人投資消費減少或者有一部分被抵消掉甚至被全部抵消。
這一過程具有一定的傳導性,具體解釋就是,由于政府的消費投資增加,也就是政府擴大支出,就會使商品市場上購買勞務與產品的競爭加劇,這從價格上就表現為物價的上漲,當然延展到房地產領域就是具體指房價的上漲,在此種情況下,假設市場上貨幣的名義供給量保持穩定不變,實際的貨幣供給量就會因為價格的上漲而縮水,理解為實際貨幣供給量的減少,實際貨幣供給量減少必然會導致人們抑制消費和投資的意愿。
二、研究房產價格變動對居民投資行為影響的意義
針對上文提到的財富效應可以得知,資產價格波動與消費和投資的關系在近階段以來收到了學界和政府與社會廣泛關注,其中表現最明顯的領域就是股票市場,炒股熱潮在我國已經不是近期出現的事情,而社會都對這一領域有著很多的研究與關注,但是對于房地產市場上價格的波動對消費與投資的影響,或者說對于房地產市場的財富效應卻并沒有得到像股票市場那么多的關注與重視。但是近年來,股票市場連續蕭條,情況低迷,而房地產市場反而表現出持續繁榮的發展態勢,這一現狀使得房地產市場上價格的波動對居民消費和投資的影響成為了不容忽視的一個問題。
(一)研究房產價格波動對投資行為影響的必要性
由于房地產市場上價格變動對居民消費投資帶來的影響,政府開始重視這一問題,從現實背景來看,房地產市場日趨繁榮,但是也日趨復雜,房地產市場上房價的變動對消費投資的巨大影響受到理論界和社會各部門的重視。近幾年來,政府對發展房地產市場采取了一系列的積極措施,有意識有目的地促進房地產業的發展以拉動消費,帶動經濟的增長,這是因為對房產的消費也是消費投資的一種,這種情況在房地產行業的發展初期表現為一種好的態勢,因為政府的鼓勵政策和社會上對此種行為的認可確實會有利于在房產領域刺激消費需求從而帶動經濟的增長。
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房地產行業的發展,逐漸成熟的領域中出現了很多弊端,很多地方把城市經營轉變為土地財政和房產財政,這使得各個地方的房地產市場呈現一片繁榮的景象,但是這逐漸演化成一種非理性的繁榮,這樣的發展態勢將會慢慢脫離開始時對房地產行業寄予的拉動經濟增長的期望,反而會因為過度的繁榮對除房地產之外的居民消費與投資行為產生負面的影響,因此關注與研究房地產領域房價的波動對居民消費與投資行為的影響就顯得意義重大。
(二)研究房產價格波動對投資行為影響的意義
政府工作報告多次提出并著重強調了調控房地產市場上房價的波雍屠缶用襝費投資的重要性,以此作為當前政府部門工作的一項重要任務。各政府部門應該協同房地產行業中的領頭人考慮如何更好的調控房地產市場,實現房地產市場穩定健康發展,與此同時又不影響到居民消費投資行為的增長和國民經濟的持續健康增長。因此,深入研究房地產市場價格波動對居民消費投資行為的影響既有助于對房地產市場與消費投資的內在聯系形成全面的認識,認識到房地產行業的發展對居民消費投資和國民經濟產生的正面影響和負面影響,還為政府的相關管理部門利用房地產市場調控居民消費投資,監督管理房地產市場等工作提供了理論性的指導和實踐性的支持,所以,在當前房地產市場價格過度波動,住房消費成為居民難題,國內消費投資不足的現狀下,對這一問題的深入探討對我國的房地產市場的管理和處于經濟穩定性的考慮都具有前瞻性的意義。
三、對房地產市場當前現狀分析的政策建議
我國的房地產市場幾乎吸納了居民因經濟發展而增長的絕大部分收入,但是卻對實體經濟的投資減少,這種情況對我國的經濟持續穩定發展是及其不利的,所以論文接下來的部分將針對房地產行業這種不健康的發展態勢給出一些政策性的建議。
(一)建立抑制房價上漲的機制
面對當今房地產市場上房價持續攀升,居高不下的現狀,政府的政策是抑制房價過熱增長的重要手段。政府應該有針對性的出臺一些法律法規或者相關文案,建立有效抑制房地產市場房價過熱的長效機制,抑制房價的過快上漲。將房價控制在合理的水平群屠蠊內居民消費并不矛盾,在房地產市場發展的早期,將房產投資作為刺激居民消費投資的一種重要的手段,也在當期產生了一定的積極影響,刺激了消費投資需求,帶動了經濟的發展,但是在當今現狀來看,應該保持房地產業的穩定性發展,使居民消費投資合理的像多方面發散式延展,以此實現國民經濟的持續穩定發展。
(二)保持房價調控政策的連續性
以往有結論稱房地產行業是經濟發展的標識性領域,房價的波動是一國經濟發展程度的重要參考,但是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多元化經濟和新經濟體的出現,房產價格的波動并不會在宏觀領域對經濟的發展產生很大的影響,前文提到的房地產市場上的擠出效應表明,抑制房價的過熱增長有利于擴大居民的投資消費,因此,政府應該堅定的實施對房產價格的調控政策,保持房產價格調控政策的連續性。
四、總結
由于社會經濟發展,為了適應發展現狀,對房地產行業應該進行相應的調控,尤其是對房產價格波動的調整是保證居民投資消費行為像更加健康穩定方向發展,使國民收入實現可持續性發展的重要舉措,政府相關部門應該堅定的實施對房地產市場各方面尤其是房產價格的調節與控制政策,使房地產行業為促進國家經濟健康發展貢獻積極的力量。
參考文獻:
[1]陳赤平,黃龍.公共債務、房產價格與宏觀經濟波動[J].湘潭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06).
[2]杜莉,潘春陽,張蘇予等.房價上升促進還是抑制了居民消費――基于我國172個地級城市面板數據的實證研究[J].浙江社會科學,2010(08).
[3]常寶瑞.房產價格與固定資產投資效率的空間集聚關系研究[J].產業經濟評論,2015(01).
[4]郭汝奇.經濟生活中房產價格的影響及對策[J].致富時代(下半月),2010(07).
[5]田利輝,王可第.我國房產價格、居民收入與財富效應的實證分析[J].廣義虛擬經濟研究,2015(03).
【關鍵詞】土地價格;房地產;經濟虛擬性
中圖分類號:F2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0278(2015)09-050-01
目前我國的理論學者還沒有深入探討房地產經濟目前這種虛擬性模式的形成本質,因此本文從現代經濟學的角度去分析土地經濟給房地產的這種虛擬性經濟形勢帶來的改善,進一步去分析形成房地產目前這種虛擬性經濟的根本原因,再通過國外的數據統計去檢驗土地價格對于房地產虛擬性經濟的作用。
一、房地產目前這種虛擬性經濟和土地價格之間的聯系
通常來講,有兩個因素決定了房地產的價格走勢。一個是土地附帶的建筑物所產生的價格。因為建筑物和商品一樣,通過工人的勞動所創造的物品,它的價值包括建筑物材料的價值和工人勞動力的價值。由于材料價格和勞動力價格相對來說很穩定,不會有太大的變化,因此建筑物的價格相對穩定。另一個則是土地自身的價值。土地是自然存在的物質,沒有經過勞動生產所創造出來的,本身是不存在價值的。但由于土地能夠進行商業買賣,這就使得土地也擁有了價值,但本質上來講這是地租價值的表現形式。
地租也會有相對的價值差異,這種差異并不是由于勞動力所決定的,而是由土地本身所處的自然位置所決定。地租價值不屬于勞動力所付出的時間,事實上消費者付出的費用多于實際生產中勞動力付出時間的價值。地租的虛擬性使得在農業生產機構多于社會平均機構的情況下,地租價值不屬于農業生產機構所實現的價值,而是屬于產品自身的壟斷出的價格,因此地租同樣具備虛擬性。此外,壟斷地租來源于勞動人員的薪水。
地租所具有的虛擬性就是影響土地最終價格虛擬性關鍵的變量因素,也就是讓土地價格所具有的虛擬性轉換成房地產目前這種虛擬性經濟模式的根本原因。并且根據上面得出的理論能夠發現我國房地產虛擬型經濟發展的合適空間。
二、土地價格影響房地產價格內在聯系的驗證
通過對照國外房地產價格以及土地價格的統計數據來驗證土地和房地產之間價格的內在聯系,本次論文采用的是美國房地產以及土地的價格統計數據。
(一)居住商品房和土地之間的價格指數
本次論文采用的是美國紐約的數據,樣本時間是從1984年到2009年的數據,本文數據采取美國官方房地產數據統計的網站。
(二)數據驗證
第一,驗證數據的穩定性。首先對數據的元序列的穩定性進行驗證,原序列如果不是很穩定的,那么之前通過數據得出的任何結論都是沒有意義的。因此我們應該對住房以及土地兩者之間的價格通過數據驗證,數據穩定性驗證就是對單位根的存在進行檢驗,只要沒有單位根,那么原序列就屬于平穩的。
第二,協整驗證。采用估計法對于數據的變量實行協整檢驗,有VAR開始確定正確的滯后期數,然后憑借約翰遜相似比統計數據用來驗證協整向量的所有數目。以沒有協整關系的零假設出發一步步進行檢驗,協整公式如下:
LHV=10.06049+0.160103LLV
1984到2009這25年之內,土地和住房之間的價格變化走勢基本相同,土地和住房之間價格指數還有一定的關聯,土地和住房之間的價格指數漲跌基本一致。
三、數據結果統計分析
第一,土地的價格波動確實能夠導致房地產的價格也發生波動,所以土地價格的波動是造成房地產價格起伏的關鍵因素。
第二,土地價格具有的虛擬性確實能夠給房地產目前這種虛擬性經濟帶來重要的作用,也是房地產目前這種虛擬性經濟的本質原因。
第三,所有相關的因素影響著土地的價格,增強了土地價格具有的虛擬性,一旦使得房地產過于的虛擬化就很有可能造成金融危機。
四、探討我國房地產目前經濟的虛擬性帶來的啟示
房地產的這種虛擬性的經濟模式有利也有弊,一定要在一個合理的空間運行,像美國次貸危機就屬于房地產過度虛擬化所造成的。從我國目前來看,房地產過于虛擬化導致房價增高,房租也高于國際規定的標準。所以我國政府需要加大力度對房地產進行調控,但是還不能從根本上解決房地產目前過度虛擬化經濟狀況,應該針對土地價格的控制上進行調控。因此,我國政府需要重點控制土地價格,使得土地價格虛擬化程度降低,這是解決房地產目前虛擬化過度的根本思路。
五、結語
本次論文針對我國的房地產目前經濟過于虛擬化這一現狀進行了一番闡述,首先分析土地價格是否能夠對房地產價格發揮重要的作用,通過對于土地和房地產之間內在聯系的探討發現,土地價格確實是影響房地產價格的重要原因。為了驗證這一理論的準確性,我們采用國外的土地、住房數據,其中以美國紐約1984至之2009年間的數據報告為例,土地和住房價格之間走勢基本一致,土地和住房之間價格指數趨勢也基本相同,從中可以得出,土地的價格走勢基本能夠引導房地產的價格走勢,土地的虛擬性也能引導房地產的虛擬性。通過這一結論,我們可以清楚的意識到控制土地價格的重要性。一旦土地價格虛擬化程度加深就會導致房地產虛擬化程度也加深,一旦房地產虛擬化程度超過一定的標準空間,就很可能造成金融危機的發生。因此,我國政府重點控制土地價格,使得我國土地價格虛擬化程度降低,這也是解決我國房地產目前虛擬化過度的根本思路。
參考文獻:
[1]馬艷,徐熙澤.房地產經濟虛擬性的理論與實證研究[J].廣義虛擬經濟研究,2014(01).
[2]余明.我國房地產虛擬化及其價格形成機制研究[D].廣東商學院,2013(06).
[3]李寧.北京房地產虛擬經濟的運行機制和調控對策研究[D].重慶大學,2011(11).
【摘要】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我國經濟建設發展的不斷深入,房地產市場快速快速發展,房地產企業作為地產市場發展的主要推動力量也迎來了蓬勃發展時期,伴隨著房價上漲過快和資產泡沫化、杠桿化問題,房地產企業的財務狀況本身就存在著很多問題。隨著政府對房地產企業的一系列調控政策不斷收緊,房地產企業面臨著越來越緊張的資金鏈和更加殘酷的市場競爭,更加重了其財務狀況出現預警的可能性。本文主要通過觀察調控政策下房地產企業的發展環境、可能引發財務預警的因素、財務預警對策分別進行分析,進而得出研究結論。
【關鍵詞】調控政策 房地產 財務預警
一、調控政策下房地產企業的發展環境分析
房地產企業具有資本密集、投資匯報周期長、易受外界宏觀環境影響的特點,因此財務上也具有資金投入量大、資金回籠慢、營業利潤波動大、財務杠桿率高等突出問題。加強財務信息的分析工作,防范企業財務風險是房地產企業的必修課。對國家宏觀調控政策的關注和分析,可以及時規避調控政策對企業財務狀況與現金流的影響,從而盡量減少政策對企業財務狀況帶來的負面影響,避免不必要的財務危機。
本文通過分析認為,國家宏觀調控政策對房地產企業的政策調控效果很明顯。自2008年世界性金融危機以后,中國房地產企業迅猛發展,寬松的貨幣政策更是給房地產企業提供了大量的貨幣源,導致全國房價特別是以一線城市為代表的城市房價一路飆升,相關部門于2009年末出臺了最為嚴厲的房產調控政策,16個城市出臺了限購令,房產市場有所降溫,影響效果明顯。自2010年起,以國務院辦公廳相繼出臺的“國十一條”“新國四條”“國八條”為代表,各部位也出臺了很多限制購買準入、限制土地供應、調整金融杠桿等一系列房產調控政策,對我國樓市投資、投機行為進行了嚴厲打壓。特別是2011 年是實施限購政策以來調控最為嚴厲的一年,70個大中城市的新房和二手房房價得到了有效地抑制,房價下行通道基本確立。
二、調控政策下影響房地產企業財務預警因素分析
影響房地產企業財務狀況的因素有很多,如政治(政策)因素、經濟因素、市場因素、利率因素、技術因素、經營因素等,總結歸納起來可以分為內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兩大類。第一,就影響房地產企業財務預警的內部因素而言,公司股權結構、公司治理、企業經營和發展戰略、財務制度、財務人員素質等都對企業財務狀況有重要影響。第二,就影響房地產企業財務預警的外部因素而言,國家宏觀調控、金融政策、土地資源政策、市場環境、稅收等政策環境,能夠直接引發房地產企業財務風險問題。
三、調控政策下房地產企業財務預警對策分析
在調控政策的影響下,房地產企業要做好財務預警,需要從融資、決策、長期規劃等方面著手,以規避財務風險,為房地產企業健康良性發展打好財務基礎。
(一)完善融資政策
融資是房地產企業發展面臨的關鍵財務問題。企業主動融資有利于降低資金杠桿,降低財務費用,但起本質上還是一種資產負債行為,稍不注意很可能招致虧損。所以,房地產企業必須根據政策變化,適時完善融資政策,合理融資,降低財務風險。具體來說,一是嚴格把控融資資金使用流向;二是組合融資方式多樣化;三是充分考慮權益融資和負債融資等因素,提升融資決策的可靠性;四是根據企業實際發展情況控制資金需求,不要盲目融資,從而造成閑置資金掛賬,增加企業運營成本。
(二)降低決策風險
考慮到房地產企業存在著項目資金量大、投入成本高、資金周轉率低的特點,科學的財務決策對企業的生存發展至關重要,所以,必須充分預防決策風險。具體來說,一是在決策前充分考慮市場需求,如通過前期市場調研,對購房者的年領、階層、消費習慣、價值觀念、住房環境、支付水平等充分了解,增加項目投資的針對性;二是在決策時科學決策程序,分散股權制衡,防止一股獨大,充分發揮公司治理的作用,利用外部機構牽制,嚴格執行股東大會程序。三是要分散投資風險,利用組合投資降低房地產企業的財務風險。
(三)制定長期規劃
要提高房地產企業應對財務風險的能力,企業除了從完善融資和優化決策等眼前著手,更應該制定合理的長期發展規劃,防患于未然。具體來說,一是要完善應收賬款財務管理制度,加強應收賬款的回收管理,提升企業流動資金周轉率;二是要加強應收賬款管理,降低應收賬款壞賬率,為企業資金使用提供有利條件。三是要進一步加強人力資源管理,提高企業的競爭軟實力。
四、研究結論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在調控政策下,對房產企業進行有效財務預警是保證行業健康穩健發展的必要手段。隨著國家宏觀調控政策對房地產企業的調整和限制不斷增多,給房地產企業的生存和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隨著調控政策對房地產企業資金鏈和財務狀況的影響不斷增強,企業建立及時有效的財務預警機制,短期來看,一定程度上保證了房地產企業的財務安全,長期來看,對我國國民經濟發展也將持續起著積極正面的影響。
參考文獻:
[1]徐淼.房地產企業財務風險分析及預警初探[J].會計之友,2006,(7).
[2]王新華.宏觀調控下房地產開發企業財務風險管理研究[J].中國總會計師,2010,(12).
[3]李景霞,瑞安房.地產財務分析及風險預警[M].重慶大學專業碩士學位論文,2011.
[4]朱晨露.調控政策下房地產企業財務預警模型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2.
伴隨時代的不斷發展,以及社會體系的不斷進步,社會相關職能部門越來越關注經濟的發展和政策的宏觀調控。因此,本次研究從我國房地產的宏觀調控行為的基本特征角度進行收入進行分析,在掌握相關內容的基礎上進行經濟法體系相關規章制度的探討與研究,促進我國社會經濟體制的完善發展,促進房地產行業的長足進步。
關鍵詞:
經濟法;視域;房地產;宏觀調控;行為透析
一、我國房地產宏觀調控行為特征分析
(一)遵循法律規定下進行宏觀調控具體行為我國房地產工作的宏觀調控行為具有眾多特點,根據其工作的性質進行判斷不難發現,宏觀調控的制度行為必須遵循嚴謹的法律和法規制度,在良好的制度體系框架下實現對經濟工作的進一步完善。在良好的環境和氛圍之下進行相關工作的運作,所有的運作權利和職能,以及程序中涉及的具體內容和措施都是需要遵循一定制度執行的。
(二)遵守市場監管法則基礎下進行房地產宏觀調控房地產的宏觀調控工作還需要遵循市場的基本原則,服從市場的監督和管理制度,在良好的法則規范條件下進行制度的運作和執行。社會的相關職能部門必須認識到市場運營的重要性,以及法律、法規監督管理的重要性,希望能夠通過良好的宏觀調控制度在遵循市場管理工作的基礎上進行相關工作的執行。
(三)房地產開發需要重視土地資源維護我國房地產工作開展的過程中存在不同的宏觀調控特征,其中非常重要的工作內容還涉及到房地產開發時設計的土地資源維護工作內容。在房地產開發過程中出現的土地資源工作不單單涉及到環境的因素,還存在財政、稅務等眾多內容。
(四)房價調控政策不能脫離經濟法原則市場運作過程中出現的房價調控工作內容,也需要在良好的制度監督下完成,并且不能夠脫離實際的經濟法規則和內容,需要進行相關工作的宏觀調控,具體工作設計到對實際產生的經濟價值進行有償的服務,另外就是在行政法規和制度的內容下進行調節與完善,進而實現對制度的調整。
二、我國房地產宏觀調控行為的經濟法規章制度
(一)房地產宏觀調控需要堅持合法性本質原則需求從整體角度進行觀察,我國的房地產宏觀調控制度存在一定的行為約束,需要在經濟法的基礎下進行相關工作的執行,要求在規章制度監督的條件下完成眾多的工作內容。只有完善相關的工作職能和效果,才能夠合理的進行市場行為的推進和拓展。
(二)房地產宏觀調控需要在經濟決策和法律規制緊密聯系下執行房地產的宏觀調控工作需要在良好的經濟法規和秩序下進行,只有將決策的內容與法律的規則進行融合,才能夠保證相關部門對于房地產行業的宏觀調控需求,也實現對國家法律、法規的進一步完善,以此實現國家權力和制度的進一步執行與完善。構建宏觀的職能體系對于社會的進步具有重要的意義,進而實現政府與行業發展之間的緊密聯系。
(三)脫離經濟法的房地產宏觀調控會導致行政專權一旦房地產的宏觀調控工作出現問題,就會導致實際的經濟法規監督和管理工作出現偏差和缺失,導致社會體系發展的單一性和不規則形。行政專權的局面影響了市場經濟的穩定性,在不符合經濟法范疇的管理制度監督下影響了房地產宏觀調控制度的缺失。
三、經濟法視域下完善我國房地產宏觀調控對策
(一)構建良好的房地產宏觀調控法律體系構建良好的房地產宏觀調控法律監督體系,對于完善房地產行業發展具有重要的影響作用,這一政策的實施具有非凡的意義,是改革開放政策不斷進步與發展的重要體現,也是關注到我國特色社會主義國情發展的基本需求而進行調整的重要工作內容。關注到國家發展的基本情況,以良好的法律監督體系實現對房地產工作體系的進一步鞏固,以此實現對經濟視域下房地產行業的長足發展。
(二)體現經濟法利益觀的房地產市場宏觀調控房地產行業在發展的過程中受到了市場經濟的宏觀調控,這一政策的實施實現了經濟法的利益觀念完善,也體現出經濟法視野發展下的社會需求,對于完善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和宏觀調控工作具有良好的影響力。
(三)以制度創新促進房地產市場調控成效革新房地產行業在市場經濟發展中的宏觀局面,需要以良好的制度進行管理和控制,實現全面的制度監督是完善整體市場經濟發展環境在重要措施和發展對策。體現出宏觀調控對于我國國民經濟權益上的保護,才能夠滿足社會不斷發展和完善的重要目標。
(四)以科學的市場調節手段實現最大程度的公眾利益以科學的方式進行市場經濟的調節,才是滿足社會發展重要需求的關鍵。房地產行業在運營和發展的過程中不斷的遇到新的問題,采取宏觀調控的制度能夠解決行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同時也成為保護社會民眾經濟利益的重要舉措。
四、結論
綜上所述,本次研究通過了解和掌握我國房地產宏觀調控的相關內容,并具體分析其中涉及的特征和內容,希望能夠在掌握相關工作細節的基礎上,積極的與我國經濟法律和法規進行配合,以此實現經濟制度的完善。
[參考文獻]
[1]邱格磊.我國房地產臨時性調控政策的經濟法反思———以“限購令”為視角[J].福建江夏學院學報,2012,02:72-79.
【關鍵詞】房地產稅;房價;回歸分析;新房產稅
一、房地產稅概述
房地產稅收是一個綜合性概念,與房地產經濟活動過程有直接關系的稅收都被稱為房地產稅收。在我國包括房地產營業稅、企業所得稅等十種稅收,而本篇論文研究的是直接以房地產為征稅對象的稅收,共五種,分別是房產稅、土地增值稅、城鎮土地使用稅、耕地占用稅和契稅(城市房地產稅自2009年1月1日起廢止,在此不作分析)。
二、房地產稅的現狀
到目前為止,我國并沒有形成一套專門的房地產稅收制度。2011年1月28日起,國家改革房產稅政策,從原來的只對城鎮經營性房屋征稅變為對個人所有非營業用的房產也開始征收房產稅,上海、重慶被選為試點,為了便于研究,稱之為新房產稅,而2011年之前的則稱為舊房地產稅。
三、舊房地產稅對房價的影響
從1998年到2009年的五種稅收收入數據可以看出,我國直接針對房地產的五種稅收收入呈快速增長的趨勢,1998年到2009年十二年間,稅收收入從310.64億元增加到4812.32億元,增加了14.4倍。與此同時,我國商品房的均價也逐年快速增長,從1998年的2062元增加到2009年的4695元,增加了2.3倍。下文將運用Eviews軟件,對2008年到1998年的數據進行實證分析。(1)統計模型的建立與分析。第一,建立模型。為了便于運算,將房地產稅定為tax,將房價定為hp。建立回歸方程:hp=b0+b1tax。其中,tax為自變量,hp為因變量,b0、b1是回歸系數。輸入數據,得出結果。第二,數據分析。通過Eviews軟件可以得出:b0=1940.662,T(b0)=27.83356,b1=5.95*10-10,T(b1)=18.02483,r2=0.9701,S(b0)=69.72382,S(b1)=3.30*10-10,Se=160.3868,F=324.8944。得出回歸方程為:hp=1940.662+5.95*10-10tax,因為各項數值都符合顯著性檢驗,所以b1及回歸方程均是顯著的。從回歸方程可以看出,房價與房產稅呈正相關關系,房地產稅的系數為5.95*10-10,也就是說當房產稅增長時,房價也程上漲趨勢,但是上漲的幅度非常小。這說明我國房地產稅對房價的調控作用非常不明顯。(2)房地產稅對房價調控作用不明顯的原因。一是土地閑置、浪費嚴重。二是鼓勵了投資者的投機行為。三是助長了土地的隱形交易,逃稅現象普遍。
四、新房產稅對房價的影響
(1)新房產稅的概述。2011年1月28日,房產稅在上海、重慶兩地正式試點,條件成熟時將向全國范圍進行推廣。下圖是重慶和上海房產稅細則。
(2)實施新房產稅政策后房價的變化。新房產稅政策實施后,對重慶、上海兩地的房價起到了抑制的作用,但是下降的幅度并不是很大,抑制作用不明顯。(3)新房產稅對房價調控作用不明顯的原因。第一,新舊稅制體系的銜接問題。第二,群眾基礎不牢固。第三,房產估價體制不健全。第四,我國居民對持有房產的傳統思想根深蒂固,使房產市場具有剛性需求。第五,房產稅只是稅收體系中的一個小稅種,把抑制房價這樣的艱巨任務壓在這樣一個小稅種上,并不合理。(4)完善新房產稅的建議。第一,合理處置舊稅制體系下持有的房屋,在保證公平的基礎上對這些房產進行征稅。第二,采取“統籌規劃,分步實施,試驗推廣”的方針政策。第三,要加強個人房產稅的宣傳工作,提高廣大居民的自覺納稅意識。第四,建立逐步完善的房產價值評估機制。第五,絕不能將房產稅作為抑制房價的唯一手段。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房產稅對房價是有一定影響的,但是單單依靠房產稅來調控房價是不可行的。房價最終是由市場供求關系決定的,僅僅通過完善房地產稅收制度就想達到抑制房價的目的是不現實的,必須同時加強房產稅收制度以外的制度因素變革來實現這一目標。
參考文獻
[1]《上海開展對部分個人住房征收房產稅試點的暫行辦法》
[2]《重慶市人民政府關于進行對部分個人住房征收房產稅改革試點的暫行辦法》
[3]李孟然.房產稅,沒有想象那么美[J].中國土地.201(6)
摘 要 相比房地產信托在國外的迅猛發展而言,我國房地產信托的發展卻還處于低水平狀態。從效果上看,發展房地產信托不僅有利于房地產業融資渠道多樣化,而且對于整個金融市場的風險分散、投資渠道多元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本文通過對2010年我國房地產信托發展情況的總結,在此基礎上指出房地產信托對推動我國房地產發展的重要性,揭示房地產信托發展所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關鍵詞 房地產信托 機遇 挑戰
一、引言
“中國的房地產行業是一個高利潤的行業,一般平均利潤超過30%至40%。在房地產開發過程中,房地產信托的出現無疑打通了普通投資人進入房地產行業分享增長利潤的通道。”中國人民大學信托研究所所長邢成博士說。
近幾年來,我國房地產的發展速度十分迅速。房地產企業一直將采用銀行貸款作為其主要的融資渠道,房地產貸款在金融機構及新增機構資產中比重呈上升趨勢。然而隨著新經濟形勢的出現以及國家拉動內需政策的出臺,國家近年來銀行貸款投向將有所調整,房地產融資渠道極其單一的弊端凸顯出來,房地產業面臨較為嚴峻的融資難題。面對房地產開發“缺血”的現狀,房地產投資信托作為國外運營的較為成功的房地產融資形式,逐漸受到國家和社會的廣泛關注。
二、機遇
我國房地產企業加大了對房地產信托的重視力度,發展房地產信托不僅可以擴大了房地產業的融資渠道,推動房地產業的經營開發,而且也依托房地產業發展使本國經濟得到顯著的提升。2009年寬松的貨幣政策使得大部分房企都能從銀行輕松得到貸款,在2010年銀行信貸收緊,這對信托業務的開展是一個巨大的機會,為2010年我國房地產信托提供了機遇。
這種機會主要源于宏觀與行業的雙向調控中,銀行信貸與資本市場再融資的收緊①。一方面,隨著2010年房地產宏觀調控的不斷深入,銀行對房地產企業的融資收緊,在貸款資格和貸款額度上有了嚴格的規定,再加上近期央行連續上調存款準備金率,房地產企業融資得門檻和難度大大增加。另一方面,房地產行業資本市場的融資路徑也正在收緊。從暫緩再融資審批到聯手國土資源部排查房企違規圈錢,證監會的嚴格控制房地產上市公司再融資的意圖已是十分明顯。為了緩解資金緊張的困境,很多房地產企業紛紛將目光投向房地產信托。
這種機會使得房地產信托在2010年在數量上和規模上迅速增長。據數據統計,僅2010年4、5月份,全國用于房地產領域的集合信托資金就超過194億元,而2010年上半年全國房地產信托融資產品140多款350余億元,在發行量上已經接近2009年全年的181款,在規模上則已超過。截至到2010年12月底,在全國發行的1970款信托產品中,在數量上占整體的25%的500款產品投向了房地產領域。而在資金規模上,共計1908億的信托資金中,投向房地產的資金為1047億元,占到了總數的54.87%。
三、挑戰
但宏觀與行業的雙向調控是把雙刃劍,房地產信托在迅速發展的同時也面臨著一系列挑戰。房價在牛年的沖天牛氣終于讓國家宏觀調控的重點在2010年瞄向了房地產。2010年4月開始住建部、銀監會等部門密集出臺樓市宏觀調控政策,旨在嚴控房地產投機,抑制房價過渡上漲。在調控房價的同時,房地產信托的過快發展,也引起監管部門的注意。在2010年6月底和7月中,銀監會就分別以5月以及2季度末的數據為基準,對房地產信托進行了兩輪壓力測試,隨后又叫停了銀信合作。2010年8月24日,銀監會《信托公司凈資本管理辦法》,在風險資本的計算中擬對房地產信托業務作出嚴格的要求,制定較高的風險系數,以有效做好對國家房地產宏觀調控政策的落實工作。
然而在開發商延緩開發節奏、資金流動性寬裕的情況下,2010年年末,中國樓市的房價、地價依然繼續攀高。為了遏制這種趨勢,2010年11月15日銀監會發文,提出股權融資方式投資“四證”不全的房地產開發項目的信托業務將被禁止。接著銀監會下發《關于信托公司房地產信托業務風險提示的通知》,要求各信托公司進行合規性風險自查,并逐筆分析業務合規性和風險狀況,同時要求各銀監局加強對轄內信托公司房地產信托業務合規性監控和風險監控。信托公司房地產業務受此沖擊,發行量銳減,很多信托公司相繼暫時叫停了房地產信托的業務。據悉,包括中融信托、山西信托、天津信托、平安信托等在內的多家信托公司已暫停房地產信托項目的推介。
四、總結
從2010年我國房地產信托的發展中可以看出,房地產信托作為一種在資本市場發達的國家有效的房地產融資工具,將會成為我國未來房地產發展的重要融資手段,有利于降低房地產企業對銀行貸款的依賴性,對我國房地產資本市場發展起到極其重要的作用。
與此同時,從我國目前房地產信托的發展程度來說,房地產信托在我國的發展尚未成熟,它在發展過程中面臨很多現實困難和問題,如風險控制機制不健全,法律規范不健全,監管機制缺失等等。如果不能妥善解決這些問題,房地產信托的發展會與國家調控主旨相背離,最終阻礙我國房地產業的發展。
因此,我國大力發展房地產信托,要正視發展過程中面臨的機遇和挑戰。加大信托產品創新力度,豐富了金融市場產品品種,滿足廣大投資主體多樣化投資需求,為房地產企業開拓一條重要的融資渠道,使過度集中的風險可以得到有效的轉移配置,進而深化了房地產金融體制改革。
參考文獻:
[1]郭嵐,楊前衛.在新經濟形勢下關于房地產信托投資的思考.科技信息.2009(18).
[2]張曉赫.展望2010:房地產信托漸成主流.中國房地產報.2010.2.1.
[3]金立新.房地產信托:重在控制風險和節奏.金融時報.2010.5.1.
[4]唐真龍.繞道信貸緊縮房地產信托融資爆棚.上海證券報.2010.4.16.
論文關鍵詞:房地產企業,稅收籌劃,籌劃風險
一、引言
房地產企業投資額巨大,涉及多種不同的稅種,稅收成本在總投資額中所占的比例很高,因而房地產公司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生存、發展、獲利,就必須根據企業本身的特點采取不同有效的方法,在這些方法中,創造成本優勢是通用的基本手法之一,而稅收負擔的輕重是直接影響其成本高低的一個重要因素,因此,房地產企業在考慮其生產經營戰略時,必須綜合考慮稅收這一成本因素,作為財務成本很大一塊的稅收支出,如何通過稅收籌劃予以控制,對公司來說就變得相當關鍵。
二、稅收籌劃的基本理論及依據
稅收籌劃,是指在納稅行為發生之前,在不違反法律、法規(稅法及其他相關法律法規)的前提下,通過對納稅主體(法人或自然人)的經營活動或投資行為等涉稅事項做出事先安排,以達到少繳稅或遞延納稅目標的一系列謀劃活動。其理論依據為:1.稅收調控理論與稅收籌劃稅收調控理論認為政府利用稅收調節經濟實質上是通過稅收利益差別來引導納稅主體行為使之產生正向影響,實現一定的社會、經濟目標。正是這種稅收調控使得稅收產生利益差別,從而使得稅收籌劃成為減輕稅收負擔最有效的途徑。稅收調控納稅主體行為是通過彈性稅負來誘導納稅主體行為的,因此在稅收負擔有差異或有彈性的領域,稅收籌劃是可行的。2.稅收價格理論和稅收籌劃。現代財政理論認為稅收的本質是國家提供公共產品的價格。因為公共產品的提供需要支付費用,政府就需要通過向社會成員征稅來補償。由于公共物品具有消費的非排他性,納稅人即使想拒絕該商品是不可能的,所以納稅人總是試圖以盡可能低的價格來購買該商品。所以納稅人的稅收籌劃活動就自然產生了。3.企業契約理論與稅收籌劃。科斯的企業契約理論認為:“企業實質是一系列契約的聯結”企業與政府間的稅收契約就屬于其中之一。”企業逐利性和契約的可策劃性下,作為契約關系人一方的企業就有動力和機會進行一些安排,以實現企業的價值或稅后利潤最大化的目標。
三、房地產開發企業進行稅收籌劃的部分方法
房地產業所涉及的稅種主要包括土地增值稅、房產稅、所得稅、營業稅等,房地產業的稅收籌劃,一方面需要借助其所涉及稅種的一般稅收籌劃方法,另一方面,也需要利用房地產業自身的特點進行具有自身特色的稅收籌劃。在現行政策下,房地產開發企業如何能夠實現良好業績,獲得企業的利潤?除了進行合理的價格策略外,進行合理的稅收籌劃方案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下面簡要介紹房地產開發企業土地增值稅稅收籌劃的幾種方法:
1.利用公司的組織形式進行稅收籌劃,設立銷售公司。目前我國的土地增值稅采用的是四級超率累進稅率,而且對于增值率低于20%的普通住宅可以免征土地增值稅。因此,納稅人在銷售不動產或轉讓土地使用權時,可以適當考慮增加銷售環節,將高增值額分解成低增值額,從而降低增值率和土地增值稅的適用稅率。增值額如果被分散的次數很多,就可以享受到起征點帶來的稅收優惠。因此,在實踐中,房地產開發企業可以將企業的銷售部單獨設立具有法人地位的銷售公司。房地產開發企業通過合理的定價將房地產項目轉讓給銷售公司,再由銷售公司進行第三方銷售,從而能夠人為地調節房地產開發企業和房地產銷售公司的增值率,通過籌劃使得企業承受較低的土地增值稅。2.利用公共配套設施投入扣除《土地增值稅實施細則》規定:可以對從事房地產開發的納稅人取得土地使用權支付的金額和房地產開發成本金額之和加計20%扣除。在市場接受的范圍內適當的加大公共配套設施的投入,用以改善環境,增加賣點,提高產品的競爭力。同時也能夠提高銷售價格。比如:可以在小區內有限的空間內增設體育設施,可以讓人們足不出戶就可以享受到鍛煉的樂趣;也可以設立會所和在頂層設立游泳池等。這樣既可以娛樂,又能夠休閑,相應的隱私也能夠受到保護。這些項目均可以列入到開發成本里進行加計扣除。
四、充分關注稅收的籌劃風險
風險管理是經濟主體通過對風險的確認和評估,采用合理的經濟手段及技術手段對風險加以控制,規避或減少風險損失的一種管理活動。稅收籌劃風險是指房地產企業涉稅行為因為沒有正確遵循稅收法律法規的有關規定,使得房地產企業沒有準確和及時的繳納稅款,從而引發稅務機關對企業進行檢查、調整、處罰等等,最后導致房地產企業經濟利益的損失。稅收籌劃面臨諸多的不確定性和不斷變化的規則約束,因此其風險更難于掌握,所以,在進行稅收籌劃時,企業可以通過采取以下措施加強風險管理:1.正確區分違法與合法的界限,樹立正確的籌劃觀。2.關注稅收政策的變化趨勢。由于企業經營環境的多變形、復雜性及不確定事件的發生,稅法常隨經濟情況的變化或為配合政策的需要而不斷修正和完善。企業在進行納稅籌劃時,應充分收集和整理與企業經營相關的稅收政策及其變動情況,在實施納稅籌劃時,充分考慮籌劃方案的風險,然后作出正確決策。3.聘請稅收籌劃專家,提高稅收籌劃的權威性,可靠性,科學性。稅收籌劃是一項高層次的理財活動和系統工程,是一門綜合性學科,涉及法律、稅收、會計、財務、金融、企業管理等多方面的知識,具有很強的專業性和技能性,需要專業技能高的籌劃人員來操作。4.力求整體效益最大化。籌劃時,不能僅僅緊盯住個別稅種的稅負高低,而要著眼于整體稅負的輕重。一項成功的稅收籌劃方案必然是多種稅收方案優化選擇的結果。優化選擇的標準不是稅收負擔最小,而是在稅收負擔相對較小的情況下,企業整體利益最大。
參考文獻
1 李大明,論稅收籌劃的稅收理論依據,財政研究,2003年第5期.
【關鍵詞】 房地產市場 預警 經濟計量模型
房地產市場預警,屬于經濟預警的范疇,指通過定性及定量的手段,對房地產市場當前運行態勢進行分析、測度和判斷,并對未來的發展狀況進行預測和預報,以便及時采取適當的調控措施,促進市場的健康和可持續發展。
我國房地產市場自1998年以來呈現出快速發展的勢頭,尤其是最近兩年房地產業的高速發展以及市場價格的大幅度上漲,使得人們對于當前房地產市場是否過熱、有無泡沫、能否健康持續發展產生了諸多質疑。為此,政府宏觀決策部門把加強房地產市場的監測預警及宏觀調控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在2002年初武漢召開的全國房地產工作會議上,建設部首次提出了建立房地產市場預警體系的工作目標,即:2003年上半年完成房地產市場預警體系研究;選擇已經開展預警體系研究的5-6個城市進行試運行,并爭取于2003年底前在35個大中城市和部分有代表性的城市推廣使用。
與政府部門的巨大聲勢相比,對我國房地產預警系統的研究和實踐事實上在更早的時候就已經在學術界和房地產相關研究機構展開,到目前仍是房地產領域研究的熱點問題。下文以預警方法的不同為依據,將國內房地產預警的研究與實踐分別加以歸納、介紹及評價,以期為我國房地產預警監測體系的建設提供有用信息,促進房地產市場的健康發展。
一、常用房地產預警方法簡介
景氣指數法、綜合模擬法及經濟計量模型法是目前房地產市場預警理論和實踐運用中最為常見的三種方法。
1、景氣指數法。景氣指數法與經濟波動周期理論密切相關,它是指在房地產預警指標分類的基礎上,構造一種“指數”來度量房地產經濟的活躍程度。該方法一般分為四個步驟:第一步確定時間參照系,即基準年份或月份;第二步選擇與房地產經濟相關的變量作為構成指標;第三步按照指標波動與房地產經濟波動的時間關系,將上述指標劃分為先行、同步、滯后三類;第四步對先行、同步、滯后指標分別編制景氣指數。其中,在第二步選擇指標的過程中,可以采用主成分分析、聚類分析以及經驗判斷等方法;在第三步劃分先行、同步、滯后指標時,馬場法、時差相關分析、灰色關聯度分析以及K-L信息量等方法較為常用。目前,普遍采用的景氣指數有兩類,即擴散指數和合成指數。
2、綜合模擬法。又稱統計預警法,它采用類似于交通管制信號系統的方法來反映房地產業的綜合變化狀況與變化趨勢。該方法首先選定若干項監測指標,每項指標根據其變化幅度大小設定一定的分值,某一時期各監測指標分值的加權平均值就是對這一時期房地產業綜合景氣狀況的數量評價;再根據綜合景氣評分高低設立若干定性區間。例如,分值落在3附近時認為市場處于正常狀態;當分值偏小或偏大,認為市場過冷或過熱。
3、經濟計量模型法。又稱預警信號法,從模型選擇上看,多采用被解釋變量為0或1的二元選擇模型、決策樹模型以及人工神經網絡模型等。同前兩種方法相比,該方法的突出特點是與經濟波動分析基本沒有方法上的聯系。
二、我國房地產市場預警研究與實踐
隨著1998年以來房地產業的飛速發展,有關我國房地產市場監測和預警系統的研究也不斷涌現,景氣指數法、綜合模擬法以及經濟計量模型等方法被大量運用到研究與實踐當中。
景氣指數法方面,最具代表性的成果是國家統計局于1997年研制建立的“國房指數”。該指數的編制采用了合成指數的計算方法,從房地產業發展必須同時具備的三個基本條件(土地、資金和市場需要)出發,選擇了房地產開發投資、資金來源、土地轉讓收入、土地開發面積、新開工面積、竣工面積、空置面積以及商品房銷售價格共8個具有代表性的統計指標進行分類測算,以1995年3月為基期對比計算而來。余曉紅、盛承懋(2004)根據蘇州房地產業發展特點和實際情況,依據“國房指數”的編制方法,建立了蘇州房地產景氣指數預警系統;李斌、丁烈云、葉艷兵(2003)在運用景氣指數對房地產進行預警時,針對計算擴散指數DI和合成指數CI時可能出現的警兆不一致并導致警情失真等弊端,對傳統DI計算方法進行了改進,引入精度比較的概念,選擇精度更高的指數來進行景氣評價,有效地消除了兩指數間的矛盾沖突。
趙黎明、賈永飛、錢偉榮(1999)認為,景氣指數法單純用合成后的綜合指數的波動來分析經濟形勢變化缺乏成熟的理論基礎支持,而且在預警分析中有時難以分清合成指數的變化到底是由哪些經濟指標引起的,不利于針對具體的經濟變量進行調控。由此,趙黎明等提出了基于綜合模擬法的房地產預警系統。他們認為,該方法既可以看出經濟活動的升降,又可以反映各指標的綜合結果,不僅能監控整體經濟活動的波動,還可以監控每一個指標的波動,由此可以從宏觀上明確對房地產經濟波動調控的目標和方向。由于該設計定量化、系統化地分析房地產經濟的走向,為后來的很多房地產預警研究所采用,相關的研究包括葉劍平(2000)、彭羽(2002)、丁烈云和徐澤清(2003)、韓立達(2004)等。同時,郭磊、王鋒、劉長濱(2003)建立的深圳市房地產預警系統,上海市房地產市場預警預報指標體系研究課題組(張鴻銘、陳則明,2004)所建立的上海房地產預警系統以及胡健穎等(2006)所建立的北京房地產預警系統也都采用了綜合模擬方法。在這種方法的運用中,單一指標和綜合指標預警區間的確定是核心問題,多數研究采用了基于樣本均值和樣本方差的3sigma方法(或稱6sigma方法)。在采用年度數據進行研究時,為了解決樣本過少的問題,楊佃輝(2005)等文獻還采用了bootstrap方法對單一指標均值和方差進行估計,取得了一定效果。此外,王慧敏(1998)考慮了樣本方差的時變特性,通過將ARCH模型引入預警系統的研究,使預報的置信區間能夠與經濟時間序列的波動程度相適應,從而使警限能夠動態反映實際的經濟狀況。陳峰、丁烈云(2006)認為,在以往房地產綜合模擬預警法的研究中存在長期趨勢建模和預警域確定的誤區,這使得房地產市場的預警預報出現失真現象。針對存在的偏差,他們從系統角度出發建立了簡單的修正模型,模型顯著提高了房地產預警的有效度和精度。
與上面兩種方法相比,采用經濟計量模型方法對房地產市場監控和預警的研究還剛剛開始,使用并不多。陳日清、李雪增(2007)在總結國內外房地產泡沫預警研究的基礎上,論述了二值響應模型在房地產泡沫預警研究中的應用,并以日本為例進行了實證研究。該文以被解釋變量的樣本擬合值為標準,將0.25、0.5和0.75作為劃分預警級別的警界值,結果表明,二值響應模型在房地產泡沫預警中有比較準確的預測作用。丁烈云(2002)將模糊系統理論和神經網絡理論相結合,考慮了心理因素對房地產市場的影響,將人氣指數作為輸入變量,使預警模型更切合實際。楊佃輝(2005)采用BP與RBF兩種神經網絡,分別運用不同的思路實現了上海房地產的監測預警。他認為,BP神經網絡在房地產預警的應用重在評價市場的冷熱程度,而RBF網絡需與相關預警區間的劃分或評價標準相結合,功能重在預測。
三、簡評
從研究和實踐成果來看,國內學者在房地產市場的監測和預警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所運用的預警方法也各有特點。
景氣指數法單純用合成后的綜合指數的波動來分析行業形勢的變化,缺乏成熟的理論基礎支持,而且在預警分析中難以分清合成指數的變化由哪些經濟指標引起,不利于找到警源并針對具體的經濟變量進行調控。
在綜合模擬法中,風險預警的各區域(“偏冷”、“偏熱”、“過冷”、“過熱”、 “正常”)警界值的確定對最終的預警結果是否可行起著關鍵作用。目前,對警界值的確定要么基于經驗,要么采用基于正態分布假設的3sigma方法。由于我國房地產市場的統計數據從1996年開始才逐步規范,缺乏多指標的月度數據,樣本長度的不足使得3sigma方法難以取得良好的效果。盡管一些文獻試圖采用bootstrap放回抽樣的方法克服這一困難,但是一個異常值的出現往往就能夠導致樣本均值和方差的估計出現較大偏差。
上述方法所遇到的種種問題使得房地產預警研究的方向轉到建立經濟計量模型上,而其中又以采用人工神經網絡方法建立的預警模型最受矚目。房地產市場本身是一個非常復雜、龐大的非線性系統,人工神經網絡預警模型能夠模仿人類自我學習和調整的過程,隨時準備依據新數據資料進行自我學習和訓練,并能夠調整其內部的儲存權重參數以對應多變的經濟環境,較好地體現了系統的非線性特性。但是,無論是BP神經網絡還是RBF神經網絡,其有效性主要由樣本代表性決定。如果樣本不具備較好的代表性,訓練好的網絡運用于樣本以外的數據時誤差就可能比較大,甚至出現錯誤。如前文提到過的那樣,我國房地產市場的統計數據從1996年開始才逐步規范,多數指標僅為年度數據,缺乏多指標的月度數據,這一現實情況給神經網絡的應用帶來了一定的挑戰。因此,神經網絡理論在房地產監測預警中的應用還處于起步階段,方法體系還有待進一步的完善和發展。
本文認為在房地產預警研究當中有一類方法尚未得到足夠的重視和深入的研究,那就是被解釋變量為0或1的二元選擇模型以及能夠輸出多級預警信號的排序選擇模型。與景氣指數法及綜合模擬法相比,這類預警模型無須憑主觀經驗或專家意見確定各因素的權重,排序選擇模型甚至可以自動估計出發生不同級別警情的臨界值,因而無論從理論角度還是預警系統應用的實踐角度來看,都值得我們進行進一步的研究和討論,代表了房地產市場預警系統發展的未來和方向。
【參考文獻】
[1] 陳日清、李雪增:基于二值響應模型的房地產泡沫預警方法研究[J].統計研究,2007(9).
[2] 陳峰、丁烈云:房地產綜合模擬預警法誤區的識別及修正[J].數學的實踐與認識,2006(12).
[3] 李斌、丁烈云、葉艷兵:房地產景氣預警中DI的改進及與CI的精度比較研究[J].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2003(1).
[關鍵詞] 房地產價格房地產經濟周期土地儲備制度
中國當前房地價格快速增長,將會嚴重影響了國民經濟的發展,為了防止金融危機的出現,必須適當控制房價增長的速度。同時,控制房地產價格已成為政府的重要工作部分,各項政策陸續出臺,但效果不是很明顯。論文主要從成本和供求關系兩個方面出發,結合房地產價格的影響因素和中國當前的房地產現狀,得出房地產價格的快速上漲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一些對策建議。
一、中國當前房地產價格上漲的基本情況
自2001年起,中國房地產市場進入了新一輪增長周期,房地產開發、投資、銷售均以20%以上的速度高速增長,遠遠高于同期GDP的增長速度。伴隨著此輪增長周期,全國房地產價格迅速攀升。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2002年全國商品房平均銷售價格為2226元/平方米,2003年則迅速增長到2379元,增長了6.9%。2004年,全國房地產價格一路飆升,全國商品房平均銷售價格高達2714元/平方米,比2003年上升14.08%,與2002年相比,上漲幅度達21.92%。2005年,辦公樓平均銷售價格同比增長13.2%;商業營業用房平均銷售價格增長15.2%。2006年繼續快速增長,6月份,全國70個大中城市房屋銷售價格同比上漲5.8%,環比上漲0.7%,同比和環比漲幅均與上月持平。
二、中國房地產價格上漲的主要原因分析
影響房地產價格的因素多而復雜,其中,經濟因素包括經濟發展狀況、物價、居民的收入水平、銀行利率。社會因素包括人口狀態、家庭結構、社會福利、城市化。政策因素包括土地政策、住房政策、規劃政策、房地產價格政策、稅收政策、特殊政策。
價值決定價格,商品價格又受到供求的影響,成本和供不應求是導致商品價格快速上漲的主要因素。結合房地產業的特殊性和我國現實情況,可以知道,房地產價格快速上漲主要原因如下。
1.城市化高速推進導致剛性需求的增加
目前,我國的城市化水平保持在每年提高1個~1.5個百分點的水平上,是改革開放以來城市化演進速度最快的時期。據世界銀行統計,我國2005年底城市人口達到5.62億,城市化水平達到43%,2010年我國城市化水平將達到50%左右,城鎮人口會達到6.5 億人左右。如果新增城鎮人口中有60%需要解決住房,人均居住面積按28平方米計算,(6.5人~5.62人)*60%*28=14,得出2005年~2010年共需住房面積14億平方米,年需住房2.8億平方米。
2.房地產經濟周期
房地產價格是由客觀經濟規律決定的,我國所處房地產業經濟周期注定房地產價格的快速增長。我國房地產第一個波峰是1993年,當時在局部地區出現了過熱現象,1993年下半年,國家對房地產市場進行宏觀調控,房市跌入波谷。相隔四年,到1998年又進入復蘇與增長階段。這就可以解釋1995~1999年左右房地產市場一直低迷,當前我國處于房地產增長階段,客觀經濟規律決定了房地產價格的增長。
3.土地儲備制度實施和“經營城市”觀念的偏差
土地儲備制度實施以后,通過拍賣、競標獲取土市場上最高價的土地。而政府為了獲取更多的建設資金,一味公開拍賣土地,加上政府對住宅用地拍賣最高價不加限制,使得房地產商競相爭搶住宅用地,造成土地價格的飛漲,但開發商作為一個商人不愿意自己的預期開發利潤因此而降低。加之,開發商爭相“圈地”進一步抬高了地價,加劇了土地供應緊張的矛盾。
4.按揭售房方式的推出與大量運用
這些年國家在金融信貸上對房地產業給予極大的支持,房地產信貸業務規模逐年增大,種類不斷增加。就全國來講,房地產信貸從1998年的800多億,猛增到2003年的1.2萬億,2004年上半年更達1.7萬億,凈增長21.25倍。
按照需求是購買欲望和購買能力的統一的說法,按揭購房其實是將潛在的購買能力轉化為現實購買能力的過程,其實質是將未來幾年乃至幾十年的購買能力提前釋放,由此激發出來的自然是對商品住房的爆發式的需求。
5.投機炒作
我國近幾年股市持續低迷,民間投資渠道的單一,銀行利率不斷下降,而經商投資又有一定的風險,對比各類投資的收益率,部分民間資本和居民把住房當作保值增值的良好的投資品,投資性購房大增。在上海,投資比例達到16.6%,長沙市的住房投資比例為16%寫字樓則高達40%。“溫州炒房團”的出現,就是這種投機性住房投資現象的集中體現。
市場投機炒作導致房價上漲幅度和周期長度增加。房地產投機炒作盡管不屬于對房地產的真實需求(居住需求或投資需求),但它依然是市場需求的重要組成部分。更重要的是,它構成了巨大的宣傳效應,特別是經過媒體和房地產開發企業的宣傳,其對人們的心理預期的“雪球效應”來強化這一過程,增大了供需矛盾,造成了價格的上漲。
6.鋼材、水泥等原材料的漲價
2003年,我國的鋼材市場快速升溫,供需增勢強勁,價格高位攀升,鋼材的平均價格比上年同期相比增長30%~40%,水泥平均價格上漲10%左右。進入2004年后,這兩種材料的價格仍繼續攀升,特別是居高不下的鋼材價格并沒有出現市場預期的回調,反而延續了2003年的上升態勢,2005年和2006年建材價格更是全面提升,致使建造成本增加。
7.大規模的城建拆遷
近幾年來各地政府加大了城建投入,大規模的城市建設、老城改造,使大量拆遷居民要重新購房,形成大量“剛性需求”。同時,隨著我國房地產市場的不斷培育,居民的房屋財產意識顯著增強,這使城市房屋拆遷逐步由地方政策定價過渡到市場定價為準,不僅大幅度提高了房屋拆遷補償費用標準,也拉長了房屋拆遷周期,房屋拆遷成本急劇提高,致使房地產開發成本的上升。
三、對策研究
針對上述主要原因,可以得出積極的調控措施,國家建設部、銀行等部門和很多地區也采取了一些措施,也起到一些效果,但也存在一些不足。通過對房地產價格快速上漲的原因分析,我們可以知道,房地產價格的上漲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要想很好控制房價也要從多方面入手,對于當前的房地產市場的情況,我們給出一些對策建議。
1.搞活股市,開辟多種投資渠道,以減少炒房投機行為
股市與房地產是中國當前社會資金尋求回報的兩條主要渠道。由于資金流向取決于投資回報率,決定了這兩條渠道在吸納資金上具有相互排斥的特點,股市贏利率高,社會資金就往股市流,反之,社會資金就往房地產領域流。
2.加強對原材料供應市場的宏觀調控
在材料供求關系緊張,價格快速持續上漲,并波及到全社會物價水平的情況下,政府應采取必要的措施,對鋼材、水泥等原材料的出廠及銷售價格進行適當的調控,防止囤積居奇、哄抬價格。
3.提高首付比例和降低貸款的期限
這樣可以緩和商品住房供需的嚴重不平衡,有效地降低需求,對降低房價有一定的作用。最近,不少地方的商業銀行不約而同地提高了房貸的門檻。
4.對土地使用制度要進行適度的宏觀調控,以發揮其應有的功效
嚴禁開發商囤積土地,嚴格按批準文件與合同約定開發建設。經營城市是政府對土地資源的市場化運作,因此,正確認識和把握哪些應有市場運作,哪些是市場無能為力而由政府來操作的。
四、結束語
當前政府已經在以積極的姿態對待我國的房地產業的現狀,果斷采取各種有效措施以達到平抑房價的目的。雖然很多措施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但我們只要堅持探索,在不遠的將來中國的房地產市場會走向一個良性的循環。由于我國房地產價格上漲過快的現象是多種原因造成的,所以在實踐中我們應該多種措施綜合運用,打“組合拳”,加強對于政策的執行力,才能使各種措施更好的發揮其功效,更好的控制房價。
參考文獻:
[1]黃賢金陳龍乾:房地產企業經營管理[M].上海: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0
[2]楊繼瑞:2005年:我國房地產走勢預測與對策解析[J].決策咨詢通訊,2004(2):1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