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氣候類型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一、氣候類型判別的重要意義
氣候類型判別是中學地理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內容,其蘊含的智力價值較高,在進行氣候類型的判別過程中,學生不僅要進行定性的分析,而且要進行定量的分析,有一些還要求學生能透過現象看到本質。這不僅要求學生要有扎實的基礎知識,而且對于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想象能力、邏輯推理能力及判斷能力都有一定的幫助。
二、氣候類型判別題的相關圖表
1.各月氣溫、降水數據表。
2.各月氣溫、降水點狀圖。
3.各月氣溫變化曲線圖和降水月份分配柱狀圖。
4.自然景觀圖,如典型的植被、動物、土壤等特征。
5.某些國家代表性的建筑。
6.民居建筑的特點。
7.居民的服飾。
三、必要的知識儲備
做氣候類型的判別題,必須熟練掌握各種氣候類型的特點、形成原因及在世界范圍的分布規律。
四、氣候類型的判別步驟和方法
以各月氣溫變化曲線圖和降水月份分配柱狀圖為例,判別時,一般采取下列的步驟和方法:
步驟一:根據平均氣溫最冷月和最熱月出現的月份、氣溫曲線的形狀,確定該地是南半球還是北半球。
采取的方法:一般來說,北半球最冷月是一月,最熱月是七月,南半球反之。因此,氣溫曲線呈“山峰”型,則該地位于北半球,而氣溫曲線呈“山谷”型,則該地位于南半球。
步驟二:以溫定帶。也就是根據氣溫的數據,確定該地處于熱帶、溫帶(包括亞熱帶和亞寒帶)還是寒帶。
采取的方法:一般來說,最冷月平均氣溫在15℃以上是熱帶;最冷月氣溫在15℃以下0℃以上是亞熱帶(溫帶海洋性氣候也同此例);最冷月氣溫在0℃以下且最熱月溫度大于18℃是溫帶;最熱月平均氣溫在5℃以下是寒帶。
步驟三:以水定型。也就是根據年降水量和降水的季節分配情況,最后確定該地屬何種氣候類型。
采取的方法:一般情況下,根據降水月份分配柱狀圖可以判斷該地是全年多雨型、全年少雨型、夏雨型還是冬雨型,結合步驟二,就可以確定該地是什么氣候類型了。
四、氣候類型判別典型例題解析
例一、2003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新課程卷)地理(江蘇卷)
第32題:圖11是圖12中兩個地區的氣候資料圖。回答下列問題:(18分)
(1)反映圖12中甲地區氣候狀況的是圖11中的圖,該地區的氣候類型及其主要特征是:。
(2)依據圖11中屬于乙地區的氣候資料,簡述影響乙地區農業生產的主要限制性因素,以及該地最容易發生的氣象災害及其發生的月份。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考生對甲、乙兩區域的氣候特點、氣象災害等方面的分析。本題的解答思路有兩種,其一是首先判斷出a與b兩幅氣候狀況圖反映的氣候類型,然后判斷與甲、乙兩區域圖的對應關系;其二是首先判斷出甲、乙兩區域的大致地區,并判斷出兩個地區的氣候類型,然后與a與b兩幅氣候資源圖所反映的氣候類型相對應。兩圖中的緯度數都是向北方逐漸增加,故都處在北半球;經度數均向東逐漸增加,故均為東經度。甲圖中的45°N與20°E的交點應在地中海以北附近,故甲區域應在地中海沿岸及其以北地區,以地中海氣候為主,與a圖相對應;30°E過開羅附近、波斯灣北緣、新德里附近、密西西比河入??诟浇?40°E介于非洲大陸與印度半島之間,故乙區域大致在阿拉伯半島波斯灣以北以西一帶,以熱帶沙漠氣候為主,故與b圖相對應。區域定位之后,經過聯系資料對區域進行分析便不難得出正確答案:(1)b為地中海氣候;最高溫出現在7月,少雨;冬季溫涼多雨(冬雨夏干)。(2)降水少,水資源不足;沙塵暴、干旱;發生時間為5(6)―10(9)月。
例二、左圖中給出甲、乙、丙、丁四地氣候的月均溫和月降水量的坐標區間,據圖判斷回答:(8分)
(1)四地氣候類型是:甲 ,乙,丙,丁。
(2)甲地氣候特點是。
(3)乙地氣候成因是。
(4)模擬該圖對氣候的表示方法,畫出第五種氣候的月均溫、月降水區間,并標注該氣候的名稱。
解析:此題頗有新意,主要考查學生能否從圖中獲取四地月均溫和降水的變化特點,從而判斷四地的氣候類型,進而得出其他問題的正確答案。從圖可知,丙和丁月平均氣溫的坐標區間都在20℃以上,故兩地均為熱帶地區。丙地的月降水量坐標區間在10mm以下,為熱帶全年少雨型,是熱帶沙漠氣候;丁地的月降水量的坐標區間在200mm以上,為熱帶全年多雨型,是熱帶雨林氣候。甲地月平均氣溫坐標區間在-10℃―20℃,為溫帶氣候類型,月降水量的坐標區間在20mm―240mm之間,且為夏雨型,故為溫帶季風氣候。乙地月平均氣溫坐標區間在5℃―25℃,為亞熱帶氣候類型,月降水量的坐標區間在20mm―120mm之間,且為冬雨型,故為地中海氣候。通過分析不難根據第五種氣候類型的特點畫出其月均溫和月降水區間。正確答案如下:(1)溫帶季風氣候;地中海氣候;熱帶沙漠氣候;熱帶雨林氣候。(2)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熱多雨。(3)受副熱帶高壓帶和西風帶的交替控制。(4)略。
例三、2000年8月13日,俄羅斯“庫爾斯克”號核潛艇在巴倫支海沉沒,如左圖所示。則巴倫支海沿岸的氣候符合下右圖中的()。
解析:根據上圖不難看出巴倫支海位于北極圈之內,屬極地氣候,選C。
例四、下面是一組海峽示意圖(圖中數字為經緯度),上述四海峽附近符合下圖氣候類型(圖中各點的標號表示月份)的海峽是( )。
A.A海峽和B海峽 B.B海峽和C海峽
C.B海峽和D海峽 D.C海峽和D海峽
解析:根據各月氣溫和降水點狀圖,可知該氣候類型為北半球亞熱帶冬雨型氣候即地中海氣候,根據經緯線和海陸輪廓的特點,可知A海峽為直布羅佗海峽,B為土耳其海峽,C為曼得海峽,D為霍爾木茲海峽。故答案選A。或根據四地緯度的特點也可得出正確的答案,因為地中海氣候分布于南北緯30°―40°大陸的西岸。
例五、下圖給出臨太平洋某地降水量逐月分配情況,該地為地中海氣候,完成下列要求:
(1)在圖上用實線畫出該地氣溫年變化曲線。(示意圖)
(2)該地所處自然帶是;
所面臨的洋流名稱是。
(3)該地所在國家為。
(4)與該地同緯度的大西洋西岸有世界著名的
草原,該草原所在國從農業發展水平上屬于。
當上述著名草原正值雨季時,我國黃河中下游地區氣候以
為主要特征。
2、亞熱帶季風氣候:中國華南大部分地區和華東地區屬于此種類型的氣候,年積溫在4500~8000℃之間,最冷月平均氣溫0~15℃,是副熱帶與溫帶之間的過渡地帶,夏季氣溫相當高(侯平均氣溫>;=25℃至少有6個侯,即30天),冬季氣溫相當低。
3、溫帶季風氣候:中國華北地區屬于此種類型的氣候,年積溫3000~4500℃之間,最冷月平均氣溫在-28~0℃、夏季侯平均氣溫多數仍超過22℃,但超過25℃的已很少見,屬于比較溫暖涼爽的。
4、高原山地氣候:中國青藏高原屬于此種類型的氣候,年積溫低于2000℃,日平均氣溫低于10℃,最熱的氣溫也低于5℃,甚至低于0℃。氣溫日較差大而年較差較小,但太陽輻射強,日照充足。
5、溫帶大陸性氣候:廣義的溫帶大陸性氣候包括溫帶沙漠氣候、溫帶草原氣候及亞寒帶針葉林氣候。狹義的概念將濕潤的后者除外,中國大部分北緯40°以北的內陸地區都是溫帶大陸性氣候。
關鍵詞:氣候類型;特殊分布;成因分析
在現行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中“世界氣候類型的分布”圖上,有幾種氣候類型的分布存在著氣候類型的模式圖中無法解釋的情況,也就是說這些氣候類型的分布存在不規律的地方,或者說存在著特殊分布。本文就圖中明顯的幾種氣候類型特殊分布的成因做出比較合理的、符合高中生認知水平的解釋。
一、五處熱帶雨林氣候特殊分布的成因分析
一般熱帶雨林氣候分布在赤道附近。其氣候特征為終年高溫多雨,成因是位于赤道附近,終年被赤道低氣壓帶所控制,盛行上升氣流,但在回歸線附近大陸東部沿海和一些島嶼上也出現了熱帶雨林氣候,如:(1)非洲馬達加斯加島東側;(2)澳大利亞東北部沿岸;(3)屬于大洋洲的回歸線附近各島嶼;(4)中美地峽的東北部加勒比海沿岸及其以東島嶼如海地島北部沿海等;(5)南美洲巴西東南沿海狹長地帶。
它們的成因有以下共同特征:(1)緯度低,氣溫高;(2)位于沿海,東北或東南信風帶來暖濕氣流;(3)受到暖流增溫增濕的影響;(4)受地形的抬升,多地形雨。
二、東非高原上熱帶草原氣候的成因分析
東非高原指埃塞俄比亞高原以南,剛果盆地以東,贊比西河以北的高原地區,少部分分布在赤道以北,大部分分布在赤道以南。東非高原一方面海拔較高、氣溫較低,空氣的上升運動受到抑制;另一方面海拔較高,來自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水汽到達較少;再者,非洲大陸上赤道低氣壓帶的東段在一年中北進南退的過程中使東非高原形成了干濕季交替的降水狀況,植被也很自然發育成熱帶稀樹草原。所以,東非高原上絕大多數地方沒有形成熱帶雨林氣候,而形成熱帶草原氣候。
非洲大陸上赤道低氣壓帶的西段,在北半球夏季北移至北回歸線南側,冬季南移至幾內亞灣北岸,使幾內亞灣北岸終年被西南風控制,形成熱帶雨林氣候。
東非高原北部在赤道附近,這里一年中有兩個濕季,兩個干季。每年3~5月左右,赤低東段北移至赤道附近,東非高原北部盛行上升氣流,吸引海洋水汽到達,降水較多,形成濕季。每年6~8月左右,赤低東段北移至北回歸線南側,這時東非高原和南非高原雖然盛行東南信風,但由于赤道以南的非洲大陸上正處于冬季,存在一個冷高壓,東南信風受到抑制,勢力較弱,帶來的海洋水汽不足,降水稀少,形成干季。這時,東非高原北部也順理成章地形成干季。每年9~11月左右,赤低東段南移至赤道附近,東非高原北部又一次盛行上升氣流,吸引海洋水汽到達,降水較多,形成第二個濕季。每年12月~次年2月左右,赤低東段南移至東非高原南部,這時東非高原北部盛行東北信風,東北信風從亞歐大陸吹向非洲大陸,從印度洋上攜帶的水汽不足,降水稀少,形成第二個干季。但是,東非高原南部受赤道低氣壓帶的控制,盛行上升氣流,吸引海洋水汽到達,降水較多,形成濕季;南非高原也受到赤道低氣壓帶的影響,東南信風強勁,海洋水汽充足,降水豐富,也形成濕季。
三、尤卡坦半島北部熱帶草原氣候的成因分析
墨西哥尤卡坦半島終年盛行東北信風,但冬夏季大氣環流形勢還是有所不同。冬季,副熱帶高氣壓帶南移,尤卡坦半島被高壓控制,于是從亞速爾高壓中心吹向尤卡坦半島的東北信風受到抑制,攜帶大西洋水汽的能力大為減弱。同時,尤卡坦半島北部由于地勢低平,大西洋水汽得不到地形的抬升作用,降水稀少,進入干季;但此時尤卡坦半島南部和中美地峽東北部由于地勢逐漸上升,地形雨豐富,仍然表現為熱帶雨林氣候。夏季,副熱帶高氣壓帶北移,尤卡坦半島和中美地峽被低壓控制,于是從亞速爾高壓中心吹向尤卡坦半島和中美地峽的東北信風勢力強大,攜帶大西洋水汽的能力大為增強。這時,尤卡坦半島北部降水增多,進入濕季。
縱觀近幾年的高考試題,氣候類型判讀仍然是命題的熱點,此類試題既有選擇題,也有綜合題。就題目呈現形式來看,可以說是“無圖不成題”,而且圖形多變,圖示呈現形式多種多樣。就氣候類型的判讀來講,可以說是“萬變不離其宗”,只要掌握了氣候類型判讀的一般步驟,了解了氣候類型分布的一般規律,以及明確了各氣候類型的成因,此類問題便可以迎刃而解。就考查的能力來看,此類試題多考查考生讀圖能力、分析問題的能力和對基礎知識活學活用的能力。
二、各類圖示解讀
1.氣溫曲線和降水柱狀圖(如下圖)
以①圖為例:首先讀圖,橫坐標為月份,縱坐標左為氣溫、右為降水量;其次根據氣候類型判讀的步驟讀氣溫曲線,7月份氣溫最高(該地為北半球),最冷月氣溫在-15℃~0℃之間(該地為溫帶的氣候類型);最后看降水柱狀圖,夏季降水最多(該地為夏雨型)。因此,①圖所示氣候類型為北半球的溫帶季風氣候。同理可知②為溫帶海洋性氣候,③為亞熱帶季風氣候,④為地中海氣候。
2.氣溫和降水點狀圖(如下圖)
圖中給出了12個月份的氣溫和降水資料,其中橫、縱坐標分別表示氣溫和降水量,圖中每個點的垂線與橫坐標的交點的值是該段時間的氣溫值,每個點的水平線與縱坐標的交點的值則是該段時間的降水量。圖中8月份氣溫最高,該地為北半球;最冷月份(1月)氣溫在0℃~15℃之間,該地是亞熱帶的氣候類型或溫帶海洋性氣候;最冷月份(1月)降水較多,該地為冬雨型。據此判斷圖示地區為北半球地中海氣候。
3.氣溫和降水折線圖
折線圖實際上是點狀圖的一種,不同的是,折線圖是將表示各月數據的點用折線連接起來。在判斷時,考生可將此類圖示當作一幅點狀圖來看待,讀出每個月的氣溫、降水數據。下圖中A、B、C、D分別為地中海氣候、溫帶季風氣候、熱帶雨林氣候和溫帶海洋性氣候。4.氣溫和降水變率范圍圖(如下圖)
將表示某一地區氣溫和降水量的各點用平滑的曲線連接起來即可得到氣溫和降水變率范圍圖,也可理解為該地各月的氣溫、降水資料都位于圖中的封閉曲線之內。其判斷方法與點狀圖相似,先選取最高氣溫和最低氣溫范圍,判斷所屬溫度帶,再依據降水季節分配判斷所屬氣候類型。圖中甲、乙、丙、丁所示氣候類型依次是溫帶季風氣候、地中海氣候、熱帶沙漠氣候、熱帶雨林氣候。
5.三維坐標圖(如下圖)
三維坐標圖是平面直角坐標圖的變式圖,圖中曲線表示氣溫變化,柱狀方塊表示降水量的變化。上圖表示南半球地中海氣候。
6.風向標圖(如下面甲、乙兩圖)
風向標由風桿和風尾組成,風桿上的橫道叫作風尾,風桿上畫有風尾的一方指示風向。風尾處的每一橫道表示的風力為4米/秒,即風力為2級;二橫道風尾,表示風力為4級;三橫道風尾,表示風力為6級……
問:若上面甲圖和乙圖表示某地區不同季節的風向變化,那么應如何判斷該地的氣候類型?
答:該地在緯度40°附近,不同季節風向發生改變(甲圖中為西北風,乙圖顯示該地區被高氣壓中心控制),由此可以判斷該地位于30°~40°之間,位于南半球,氣候類型為地中海氣候。該地冬季受西風帶控制,夏季受副熱帶高氣壓控制。
7.月平均氣溫和年降水量圖(如下圖)
由月平均氣溫及年降水總量判斷氣候類型,對考生來說比較陌生,因為考生比較熟悉據各月的降水及氣溫資料判斷氣候類型的方法。各種氣候類型的年降水量的特點如下表所示。
多雨型(季節
分配均勻)年降水量>2000mm熱帶雨林氣候年降水量>700mm溫帶海洋性氣候夏雨型(夏季多
雨,冬季少雨)年降水量>1500mm熱帶季風氣候年降水量750~1000mm熱帶草原氣候年降水量>1000mm亞熱帶季風氣候年降水量500~800mm溫帶季風氣候冬雨型(冬季多
雨,夏季干旱)年降水量
300~1000mm地中海氣候少雨型(終
年少雨)年降水量
溫帶大陸性氣
候、極地氣候據上表分析,上圖中①②③④四地的氣候類型分別是熱帶雨林氣候、熱帶沙漠氣候、熱帶季風氣候和溫帶大陸性氣候。
三、經典回放
例1(2013年高考江蘇地理卷)圖1是2013年5月15日14:00歐洲部分地區海平面等壓線分布圖,圖2是①②兩種氣候類型的氣溫與降水量圖。讀圖回答問題。
圖1圖2圖2所示①②氣候類型與圖1中甲、乙、丙、丁四地氣候類型相符的有
A.①甲B.①丙
C.②乙D.②丁
【思路分析】本題考查雷達圖的判讀和氣候類型的判斷及分布。根據圖2中①②兩地的氣溫和降水資料判斷:①地全年溫和多雨,氣溫和降水量的季節變化小,為溫帶海洋性氣候;②地夏季高溫干旱,冬季溫和多雨,為典型的地中海氣候。進而分析圖1:甲地位于歐洲西部的英國,主要的氣候類型為溫帶海洋性氣候;乙、丙兩地位于內陸,為溫帶大陸性氣候;丁地位于地中海沿岸的意大利,為地中海氣候。
【答案】AD
例2(2012年高考浙江文綜卷)2011年11月28日至12月9日,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在南非東部海濱城市德班召開,大會重點關注了二氧化碳排放。完成問題。
據下表分析,德班的氣候類型是
表德班氣候資料(測站:29°50′S,31°2′E,海拔5m)。
月份123456789101112平均氣
溫(℃)23.524.523.522.019.016.516.517.019.020.021.522.5降雨量
(mm)11812811391593626396385121124A.熱帶雨林氣候B.熱帶草原氣候
C.熱帶季風氣候D.地中海氣候
【思路分析】本題考查了考生對地理表格的分析能力和氣候類型的判斷方法。通過分析表格可知,該地最冷月為6、7月份,地處南半球,且最低氣溫在15℃以上,因此其所處的熱量帶為熱帶;通過分析該地降水資料可知該地為夏雨型。由此可知該地要么是熱帶季風氣候,要么是熱帶草原氣候。熱帶季風氣候年降水量較大,在1500mm以上;而熱帶草原氣候降水量要少一些,多在750~1000mm之間。綜上,該地氣候類型應為熱帶草原氣候。當然,本題最為簡單的判斷方法是南半球并沒有熱帶季風氣候。
【答案】B
四、強化訓練
讀大陸西岸四地氣壓帶和風帶影響時長示意圖,回答1~2題。
1.四地中氣候類型可能相同的是()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2.僅考慮大氣環流影響,四地中降水季節變化最大的是()
A.①B.②C.③D.④
讀氣候資料圖,回答3~4題。
3.圖中①氣候類型為()
A.溫帶季風氣候
B.地中海氣候
C.亞熱帶季風氣候
D.溫帶大陸性氣候
4.關于圖中三種氣候類型的敘述正確的是()
A.①氣候類型分布區受氣壓帶、風帶的交替控制
B.②氣候類型主要分布在亞熱帶大陸東岸
C.③氣候類型分布區最適合發展商品谷物農業
D.①②③氣候類型分布區夏季均高溫少雨
讀世界某區域圖,回答5~6題。
5.圖中甲、乙兩地的氣候類型是()
A.甲――熱帶沙漠氣候,乙――熱帶雨林氣候
B.甲――熱帶雨林氣候,乙――熱帶沙漠氣候
C.甲――熱帶草原氣候,乙――熱帶季風氣候
D.甲――熱帶雨林氣候,乙――熱帶草原氣候
6.下圖中能表示甲地氣溫和降水量年內變化范圍的是()
A.①B.②C.③D.④
下圖為“沿某經線圈部分陸地氣候類型分布示意圖(陰影部分為陸地)”,O為極點,A、B均位于赤道上,①~⑧表示各氣候類型。讀圖回答7~8題。
7.在同一低氣壓帶控制下形成的氣候類型是()
A.①和⑧B.②和⑤
C.③和⑥D.④和⑦
8.氣候類型②③④所在大陸為()
A.澳大利亞大陸B.南美大陸
C.北美大陸D.非洲大陸
9.讀某氣候類型分布圖,回答下列各題。
(1)該氣候類型是氣候。除圖示地區外,類似氣候類型還分布在世界上等地區。
(2)試從地理位置、大氣環流等角度分析該氣候形成的原因。
(3)下面四幅氣候資料圖中,與乙地的氣候特征相符的是圖。與甲地區相比,乙地夏季氣溫偏,冬季氣溫偏,全年降水較。
參考答案與解析
1.C本題以創新的圖形提供信息,考查氣候類型的判讀及成因,屬于基礎知識考查題,對獲取、解讀信息能力的提高很有好處。讀圖可知,①地常年受赤道低氣壓控制,為熱帶雨林氣候;②地受赤道低氣壓帶和信風帶交替控制,為熱帶草原氣候;③④兩地均受副熱帶高氣壓帶和信風帶控制,而在副高和信風帶控制下的地區通常是干旱的,故兩地可能都是熱帶沙漠氣候。
2.B熱帶雨林氣候區全年多雨,降水季節變化小;熱帶沙漠氣候區全年少雨,降水季節變化??;熱帶草原氣候區分干、濕兩季,降水季節變化大。
3.A圖中①氣候類型七月份均溫為20~30℃,一月份均溫在0℃以下,屬溫帶氣候;七月份降水量大,一月份降水量較小。故①為雨熱同期的溫帶季風氣候。
4.B①是溫帶季風氣候,它是因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形成的;②為南半球的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該氣候類型主要分布在亞熱帶大陸的東岸;③是全年溫和多雨的溫帶海洋性氣候,適合牧草的生長,但不利于商品谷物農業的發展。①②氣候類型分布區夏季高溫多雨,③氣候類型分布區全年溫和多雨。
5.D依據經緯網、河流和陸地輪廓定位,甲地位于南美洲東岸,受從海洋上吹來的東南信風、地形抬升及巴西暖流影響,形成了熱帶雨林氣候;乙地受赤道低氣壓帶和信風帶交替控制,形成了熱帶草原氣候。
6.B熱帶雨林氣候區全年高溫多雨,氣溫和降水量的年內變化均較小。
7.AO點為極點且位于大陸(南極大陸)上,說明圖示范圍位于南半球。地球上的低氣壓帶包括副極地低氣壓帶和赤道低氣壓帶,而在圖示范圍內沒有受副極地低氣壓帶影響而形成的氣候類型;A、B均位于赤道上,其附近的①⑧受赤道低氣壓帶控制,形成熱帶雨林氣候。
8.A本題考查氣候類型的分布及區域定位。根據南半球的三個大陸南北所跨的緯度多少可排除非洲大陸和南美大陸,所以A選項正確。
9.(1)亞熱帶季風和季風性濕潤南美洲東南部、澳大利亞東南部
關鍵詞: 世界氣候類型 分布 判斷
一、世界陸地氣候分布模式圖
氣候的形成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影響因素有太陽輻射、大氣環流、海陸位置、地形、洋流和人類活動,其中太陽輻射和大氣環流對全球性氣候帶的形成起決定作用,而海陸位置、地形、洋流對區域性氣候的形成來說,往往起重要作用。
1.太陽輻射
太陽輻射決定了氣候的熱量帶。由于太陽輻射在地球表面不同緯度上分布不均勻,使地球上的熱量隨緯度的增加而減少,這是造成氣候差異最基本的因素。根據熱量的差異形成不同的氣候帶:熱帶氣候、亞熱帶氣候、溫帶氣候、亞寒帶針葉林氣候、極地氣候。
2.大氣環流
一方面促進高低緯度之間、海陸之間發生熱量交換和水分交換,調整全球熱量和水汽的分布,顯著地影響各地氣候,另一方面不同地區在不同的環流形勢下氣候不同。(1)受單一氣壓帶、風帶影響形成的氣候:熱帶雨林氣候(赤道低氣壓帶)、熱帶沙漠氣候(副熱帶高氣壓帶)、冰原氣候(極地高氣壓帶)、溫帶海洋性氣候(西風帶)。(2)受氣壓帶、風帶交替控制下形成的氣候:熱帶草原氣候(濕季受赤道低氣壓帶控制,干季受信風帶控制)、地中海氣候(夏季受副熱帶高氣壓控制,冬季受西風帶控制)。
3.海陸位置
海陸位置主要影響降水量。以溫帶地區亞歐大陸為例,大陸東岸:亞熱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溫帶季風氣候;大陸內部:溫帶大陸性氣候;大陸西岸:地中海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
4.地形
地形輪廓、山脈走向、地勢高低等對氣候的影響。高原山地氣侯―高大的山地和高原,如青藏高原、南美安第斯山脈地勢高,地形起伏大隨著高度增加,氣候垂直變化明顯,氣溫隨高度增加而降低。日照強,風力也大。
5.洋流
暖流對沿岸地區氣候起增溫、增濕的作用;寒流對沿岸地區氣候起降溫、減濕的作用。例如:西歐溫帶海洋性氣候的形成,得益于北大西洋暖流。澳大利亞西海岸荒漠環境的形成,西澳大利亞寒流有著一定的作用。
二、幾處特殊的氣候類型
1.四處熱帶雨林氣候
馬達加斯加島的東側、澳大利亞的東北部、巴西高原東南沿海和中美洲的東北部。遠離赤道,但因為它們都位于來自海洋的信風的迎風地帶,附近海域有暖流經過,再加上地形的抬升,多地形雨,從而形成了熱帶雨林氣候。
2.東非高原的熱帶草原氣候
地處赤道附近應當是熱帶雨林氣候,草原氣候應分布在雨林氣候南北兩側,但是東非高原卻形成了熱帶草原氣候。原因是雖然地處赤道附近,但是因為這里地勢較高,改變了氣溫和降水狀況,形成了氣候涼爽、降水較少的熱帶草原氣候。
3.巴塔哥尼亞的溫帶大陸性氣候
巴塔哥尼亞高原位于南美洲南部安第斯山脈的東側,這里東西距海均較近,且處于西風帶范圍內,但卻形成了溫帶大陸性氣候,這是因為該地處于山脈東側的背風坡和雨影區,降水稀少。
三、關于氣候類型判斷的方法
1.根據地理位置判斷氣候類型。
先從緯度位置,確定已知地點位于南半球還是北半球,只分布在北半球的氣候(4種):熱帶季風氣候、溫帶季風氣候、亞寒帶針葉林氣候、苔原氣候。以及所屬溫度帶;再從海陸位置確定已知地點位于大陸東岸還是西岸;只分布在大陸東岸的氣候(3種):熱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溫帶季風氣候;只分布在大陸西岸的氣候(3種):熱帶沙漠氣候、地中海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最后將已知地點落實到全球氣候類型和氣候分布模式圖上,確定其氣候類型。
2.根據氣候類型的成因判斷氣候類型。
例:冬季受西風帶控制,夏季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地中海氣候;6―9月盛行西南風,10―次年5月盛行東北風:熱帶季風氣候。
3.根據氣溫和降水資料判斷。
四、幾種易混淆的氣候類型
1.熱帶草原氣候與熱帶季風氣候
相同點:都屬于夏雨型氣候和有明顯的干濕兩季。
不同點:①從降水總量上看,熱帶草原氣候降水量(750―1000m)少于熱帶季風氣候降水量(1500―2000mm)。②雨季集中程度不同,熱帶季風降水集中在6―9月,降水有突變現象;熱帶草原氣候雨季大致在5―10月,降水是漸變過程。③降水最多月的雨量不同,熱帶季風氣候超過600mm,而熱帶草原氣候<400mm。④前者月降水量大于200mm的月數不足3個月,后者有三個月或三個月以上;前者某些月份會出現滴水不降的情況,而后者則沒有這種現象。⑤景觀上:熱帶草原氣候在旱季草原枯黃,其干旱情況類似沙漠,而熱帶季風氣候區就不顯著,仍有一些常綠植物存在。
2.溫帶海洋性氣候和溫帶大陸性氣候
相同點:都屬于溫帶氣候,降水從總量和分配看,比較類似。
不同點:①最冷月均溫不同,溫帶海洋性氣候在0℃以上,冬夏溫差??;溫帶大陸性氣候在0℃以下,冬夏溫差大。②溫帶海洋性氣候各月降水都不多,但各月降水差別很??;溫帶大陸性氣候降水較少,集中于夏季,且內部氣候差異顯著,降水不均。③從成因上看,溫帶海洋氣候終年受盛行西風控制,終年濕潤,冬雨較多。冬不冷夏不熱,氣溫年變化較小。年降水量一般在700―1000毫米之間;溫帶大陸性氣候終年受大陸氣團控制,冬季嚴寒,夏季炎熱,氣溫年變化很大;干旱少雨。④從分布上看,溫帶海洋氣候分布于南北緯40°―60°之間大陸的西岸,西歐、北美和南美大陸西海岸狹長地帶;溫帶大陸性氣候分布在南北緯40°―60°之間大陸的內部,亞歐大陸和北美大陸的內部較為典型。
3.亞熱帶季風和溫帶季風氣候
相同點:夏季高溫多雨,冬季低溫少雨,雨熱同期。
不同點:①最冷月均溫不同。亞熱帶季風氣候在0℃以上(冬季溫暖);溫帶季風氣候卻在0℃以下(冬季寒冷)。②降雨量多少不同。亞熱帶季風氣候,年降雨量>1000mm(或>800mm);亞熱帶季風氣候,年降雨量>1000mm(或>800mm)。③雨季長短不同。亞熱帶季風氣候雨季長,一般5―9月;溫帶季風氣候雨季短,一般7―8月。
參考文獻:
熱帶雨林氣候大致分布在赤道南北緯10°之間的地區,受緯度位置及大氣環流的影響,具有終年高溫多雨的氣候特征,主要位于非洲剛果河流域、南美亞馬孫河流域及亞洲印度尼西亞等地。那些遠離赤道的地區,只要氣溫、降水量等達到一定數值也可以形成熱帶雨林氣候。這樣的地方在地球上有四處,即非洲馬達加斯加島東部、澳大利亞東北部、巴西高原東南部
和中美洲東北部。它們雖然遠離赤道,但由于處于來自海洋信風的迎風地帶,附近洋面又有暖流的加溫加濕作用,從而使上述地區不但氣溫較高,降水也較為豐富,符合形成熱帶雨林的條件,所以發育形成了熱帶雨林氣候。
二、赤道地區的熱帶草原氣候
熱帶草原氣候大致分布于南北緯10°至南北回歸線之間,位于熱帶雨林氣候的兩側,因處在赤道低氣壓帶和信風帶的交替控制之下而形成。赤道穿過東非高原,本地區理應為熱帶雨林氣候,但由于東非高原地勢較高,改變了此處的氣溫和降水狀況,從而形成熱帶草原氣候。
三、西風帶內的溫帶大陸性氣候
溫帶大陸性氣候一般分布于溫帶大陸的內陸地區,距海洋較遠,干旱少雨。南美巴塔哥尼亞高原位于安第斯山脈東側,東面距海洋較近,并處于西風帶內,但該地處于安第斯山脈東側的背風地帶,受山地阻擋而降水稀少,因此形成了干燥少雨的溫帶大陸性氣候。
四、大陸東岸的溫帶海洋性氣候
關鍵詞:高中地理;氣候類型;學習方法
所謂“氣候類型”,指的就是某個地區的自然條件,一般是由地理位置分布、海陸面積大小、陽光強弱等因素而產生的,各個地方的氣候類型是不一樣的。按照熱量來分全球可以大致分為:熱帶氣候、亞熱帶氣候、溫帶氣候、極地氣候以及高山高原氣候這五種氣候。而在這五種當中,每一種氣候又可以再一次分為不同的氣候類型,像熱帶氣候,又分為熱帶沙漠氣候、熱帶草原氣候、熱帶雨林氣候、熱帶季風氣候。除了這些氣候類型,還有很多氣候類型我還沒有提及到??傊?,氣候類型非常多,需要學生掌握的也比較多,想要很好地去掌握好各種各樣的氣候類型,除了基本的記憶以外,還需要一些方法去更好的學習掌握這些氣候類型。
如何更好的去學習這些氣候類型呢?其實方法很簡單,簡單地說就是,氣候類型雖然多,但是放在一起看,就可以找到一些共同點。因為,我們學習一個氣候類型,其實最主要的就是從這個氣候的形成原因、氣候特征、分布地區、植物特點等方面去認識它,從這幾個方面去歸納好每一種氣候類型,然后將其深深地記到自己的腦袋中,接著再將多個氣候類型放在一起,找它們的共性。
例如:在學習完熱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溫帶季風氣候之后,就可以將這三種季風氣候放在一起,找它們的共性。簡單地說,這三種氣候的形成原因都與我國獨特的地理位置有關,都是因為海陸熱力性質的差異所導致的;而且都是雨熱同期,夏天高溫多雨,冬天溫和濕潤等等。而它們的差別就是在溫度、降水、緯度位置等方面的不同。像這樣來掌握氣候類型,不僅節約了很多時間,使得學生對這些氣候類型有了更清楚的認識,也使得學生能夠更好的去學習這些氣候類型。
上面講的這種方法,其實也就是說,要學會將多種氣候類型放在一起找它們的共性以及各自獨特的特點。下面就是一些具體能使學生自己更好的學習氣候類型的方法了。
一、夯實氣候類型方面的基礎
無論學習哪一個學科,打好學科基礎是最基本的前提,而像地理這種文史類的學科,就更需要打好基礎了。我們在學習氣候類型的時候,由于氣候類型多種多樣,單純的靠記憶是遠遠行不通的,還需要掌握一些技巧去打好這個基礎。也就是說,學習氣候類型的時候,要懂得分模塊,也就是在學習某一種氣候類型的時候,不能單純的期望用一句話去將它概括完,而是要從它的形成原因、氣候特征、分布地區、植被特點等方面去記憶、去闡述,這樣分模塊記憶,不僅能幫助學生更好的去學習這個氣候類型,還可以加深記憶、夯實基礎。
例如:在學習地中海氣候的時候,它的形成原因就是:由西風帶與副熱帶高氣壓帶交替控制形成的;它的氣候特征就是:夏季炎熱干燥、冬季溫和多雨;它的分布地區是:南北緯30°― 40°的大陸西岸;它的代表植被為:亞熱帶常綠硬葉林。從這幾個方面去學習氣候類型,不僅一目了然,而且方便記憶,可以使學生更好的學習氣候類型。也就是說,只有像這樣去把握每一種氣候類型,不斷積累氣候類型的相關知識,才能打好這方面的基礎,為后面更好的掌握學習氣候類型打好基礎。
二、學會找“同”和“異”
這里的“同”指的就是多種氣候類型的相同點;“異”指的就是多種氣候放在一起后,其中的一些不同點。在學習氣候類型的時候,因為氣候類型種類比較多,所以我們經常將多種氣候類型放在一起討論。而在討論的過程中,就可以找它們的一些異同點,從而不光可以更好的去區分它,也可以更好的去認識這些不同的氣候。簡單地說就是,從多種氣候的形成原因、氣候特點、分布地區等方面去找一些異同點,然后來更好的認識這些氣候類型。當然,要把多種氣候放在一起,可以是按照熱量來劃分,也可以是按照分布地區來分等等,無論怎樣,以方便自己記憶為基準去找多種氣候的共同點。比如說,可以將熱帶的氣候類型放在一起討論,也可以將季風氣候放在一起討論等等,反正最終的目的都是要讓我們的學生能夠更好地掌握、區分這些氣候類型,所以,在找異同點的時候,就可以按照自己的記憶習慣去劃分。
三、學會讀氣候圖
氣候圖,就是表示氣候特征及氣候要素(如氣溫、降水、氣壓、風等)時空分布的圖件,它的種類很多,常用的氣候圖可分為平面圖、剖面圖和單站圖三類。而我們學習氣候,不僅要熟記每一種氣候的基礎知識,還要學會讀圖運用。如果,學生在氣候類型方面的知識掌握的很好,但不會讀氣候圖,那在考試中是很吃虧的,而且既然學會了基礎的氣候類型的相關知識,但是不會讀圖,那就只能證明自己掌握的其實并不是很好。
(2009年浙江文綜,4~5)讀圖,完成下列題目。
世界不同地點氣溫和降水年變化圖
4.四地氣候類型的判斷,正確的是( )
A.①溫帶海洋性氣候;②亞熱帶季風氣候
B.②熱帶草原氣候;④溫帶季風氣候
C.①溫帶季風氣候;③亞熱帶季風氣候
D.③地中海氣候;④溫帶海洋性氣候
5.四地氣候類型分布的敘述,正確的是( )
A.①僅分布的北半球
B.②主要分布的赤道附近
C.③主要分布在緯度30°~40°的大陸西岸
D.④主要分布在緯度40°~60°的大陸東岸
【簡要點評】
本題顛覆了傳統的氣溫與降水資料的呈現方式,變“氣溫曲線、降水柱狀圖”為“降水曲線、氣溫柱狀圖”,是一大創新點,以一種全新的方式考查學生對“氣候類型的判讀”這一知識點的掌握。但在本題對氣候類型的判讀過程中,會出現以下疑問:
①同為“溫帶夏雨型”,是溫帶季風氣候還是溫帶大陸性氣候;
②同為“熱帶夏雨型”,是熱帶草原氣候還是熱帶季風氣候;
④是溫帶海洋性氣候還是地中海氣候。
下面,對這幾種易混淆氣候類型的特點及判讀的方法與技巧予以說明。
二、易混淆氣候類型的特點及判讀技巧
1.參考資料:下圖是10種主要氣候類型的《氣溫變化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其分別代表的氣候類型如下表所示:
2.溫帶季風氣候與溫帶大陸性氣候
二者的氣溫變化區別很小,而降水量差別卻很大。溫帶大陸性氣候終年降水極少,單月降水量一般不會超過100mm,即使是同屬此種氣候類型但降水量稍多的紐約與莫斯科。而溫帶季風氣候則不同,與溫帶大陸性氣候相比,降水要多一些,就單月來講,一般會有一或兩個月降水接近或超過200mm。
【判讀技巧】單月降水量接近或超過200mm的是溫帶季風氣候,單月降水量基本在100mm以下的是溫帶大陸性氣候。就上題來講,①應為溫帶季風氣候。
3.熱帶草原氣候與熱帶季風氣候
二者的氣溫差異仍然很小,就降水的總體特征而言,都有明顯的干季與雨季之分。但就降水總量及單月降水量而言,差別卻是極大。熱帶季風氣候年降水總量大,且單月降水量可達到或超過600mm,而熱帶草原氣候年降水總量要小一些,且降水最多月份的降水量也遠遠小于600mm。
【判讀技巧】單月降水量達到或超過600mm的是熱帶季風氣候,單月降水量較小的是熱帶草原氣候。就上題來講,②應是熱帶草原氣候。
4.溫帶海洋性氣候與地中海氣候
應該說兩種氣候類型的年降水總量差別不大,單月降水量一般不會超過100mm,當然地中海氣候區有時單月降水會稍多于100mm。但就降水類型來講,溫帶海洋性氣候屬于“年雨型”的氣候類型,地中海氣候屬于“冬雨型”的氣候類型。可以說二者最大的區別在氣溫上,溫帶海洋性氣候區最熱月平均氣溫一般在20℃以下,而地中海氣候區分布在亞熱帶,最熱月氣溫可達27℃左右。
關鍵詞:傳統民居;地理氣候;氣候適應性;聚落環境
Abstract: when we review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traditional architecture, will find the traditional residence has a strong adaptability to the local climate, to create a relatively suitable living environment for local climate, energy conservation of modern building has a very important enlightenment. In order to systematic and comprehensive study of Chinese traditional houses to adapt to the change of space weather, must first to traditional folk external climate classification research, is 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try from dwellings of climate adaptability of China's residential external geographical climate classification.
Keywords: traditional dwellings; climate; climate adaptability; settlement environment
中圖分類號:TU113.6+41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2104(2013)
氣候對建筑形態的影響無疑是深刻而久遠的,在農耕時代處理農業與氣候關系前,原始人就必須面對和解決居所和氣候的關系問題。建筑的原始功能本來就是給人類提供一個“遮風雨,避寒暑”的庇護所,從原始的穴居,巢居發展的到今天的建筑“空間”。傳統建筑經歷了幾千年的發展,祖先在傳統建筑適應氣候方面積累的豐富的經驗與方法。傳統建筑的形式是不斷適應自然氣候與地形的結果,如利用巖石土壤熱穩定性很高及其不穩定傳熱性能來抵御寒署劇烈變化,即利用地方材料土木營造“屋頂”及“墻”來抵御風雪寒暑變化,在南方,利用通透、遮陽求蔭、引風兜風、深窄巷道或天井、前塘后林、朝主導風向、山水庭園鋪地等保證換氣與防暑。
1.氣候尺度的研究現狀
在研究建筑與氣候的關系過程中,氣候對建筑的影響范圍一直是最令人感興趣的問題。1927年德國人Geiger發表了《近地面氣候》,氣候從尺度上才明確的劃分出大氣候、局地氣候、小氣候三個層次。隨后各國的研究學者在此基礎上對地理氣候的空間尺度進行了研究; 1953年,Thornthwaite把“地形氣候學”引入氣候領域,將氣候劃分為大氣候、中氣候、地形氣候、小氣候四個類型;日本學者Yoshino在1961年將氣候劃分為大氣候,中氣候,局地氣候,和小氣候四個類型;Boyko在1962年根據植物學的觀點將氣候劃分為:大氣候、生態氣候和小氣候。這些對地理氣候的分類都是基于宏觀中觀微觀三個層面進行劃分的。同樣氣候對建筑的影響同樣是從宏觀、中觀、微觀三個層面進行的。在楊柳編著的《建筑氣候學》中從氣候對建筑的影響范圍的角度將氣候劃分為全球風帶氣候,地區氣候,局地氣候和微氣候四類。
2.我國傳統民居的地理氣候分類
庭院是我國傳統民居的核心,庭院的組合形成民居建筑群,民居建筑群與其周圍的地理氣候環境共同組成民居聚落,眾多的民居聚落分布在我國各種復雜的地形之中,共同構成了我過傳統民居的版圖。當我們在研究某一種傳統民居類型的外部地理氣候特點時,還要考慮到我國整個大的氣候背景。
通過地理氣候對我國傳統民居的影響,根據氣候的空間差異,氣候的影響范圍,按照地理、地域、地形三個層級相應的將我國傳統民居外部空間環境劃分為地理大氣候、地域氣候、聚落環境三個類型。
地理大氣候是指我國宏觀的地理氣候特點,地域氣候是根據氣候要素的變化趨勢將地理大氣候進行地域性的劃分,按照我國建筑熱工分區劃分為嚴寒氣候區,寒冷氣候區,夏熱冬冷氣候區,夏熱冬暖氣候區和溫和氣候區五個區,而聚落環境則最小的民居外部氣候環境單位,以地理大氣候和地域氣候為背景,是以地形因素作為分類標準的。
3.傳統民居外部聚落環境
3.1聚落環境的分類
傳統民居作為民居聚落的基本組成單元,民居的空間形態受到聚落環境小氣候的直接影響。同一個地域氣候區內凹凸地形的氣候特點是不同的,同時傳統民居的營建形態與地形的凹凸變化是直接關系的,例如山地民居多依山而建,局部架空以尋求平整的建筑空間,形成高地錯落的民居聚落形態。
我國地域遼闊,地貌類型多樣,常態的地貌類型有山地、丘陵、高原、平原、盆地等,不同的地貌類型對氣候要素的改變也是不同的,結合我國傳統民居的營建與地形地貌的關系,將聚落環境劃分為:平地型、靠山型、溝谷型和坡地型四種聚落環境類型(圖 1a)。
平地型是指傳統民居的營建地形相對平坦,民居的營建基本不受地形限制;靠山型是指傳統民居選址在凸起地形的底布平坦區域,倚靠凸起地形,可以分為背山面水,兩面靠山和三面環山;溝谷型是指凹下地形的底部平坦地區,可分為谷地和峽谷型;坡地型是指民居聚落錯落的布置在凸起地形的斜坡之上(圖 1b)。
3.2聚落環境的小氣候特征分析
聚落環境的小氣候特征,是宏觀地理地形因素和微觀地形因素共同決定的。宏觀地理地形因素主要影響的是地理大氣候和地域氣候,是聚落環境的小氣候的背景條件,而微觀地形因素則主要影響聚落環境小氣候。小谷地、小盆地、小山丘或凸起的小地形等地形形態稱為微觀地形因素。
1.凸出地形的小氣候特征
凸出地形小氣候是指在同一地域氣候背景下,由于地面呈凸出形狀而形成的特殊小氣候特征。凸出地形包括山丘、梁地、山崗的頂部等。靠山型和坡地型聚落可以看作是凸出地形的不同位置。
(1)氣流的變化
凸出地形對氣流的影響是十分重要的,不僅形成了氣流的本身的流動狀況,還影響到空氣溫度、濕度的變化規律。氣流遇到凸起地形后,被迫抬升越過凸起地形或者向兩側繞過凸起地形,并且會在局部形成漩渦區。在迎風面上部、山頂和兩側,由于氣流橫斷面的收縮,風速增大,而背風面和迎風面的下部,則往往由于漩渦的產生而使風向絮亂、風速減弱。由于凸起地形可以起到擋風的作用,因此坡地型傳統民居的選址一般選擇在背風面(圖 2ab)。
(2)谷風和山風
在凸出地形和凹進地形毗鄰的地區,白天凸出地形近地表空氣增溫多,比同高度凹下地形上方的空氣溫度高,于是凸出地形近地表暖空氣因密度較小而不斷沿山坡上升形成谷風;同時,由于坡地上暖空氣堆積和同高度凹下地形上空冷空氣密度大下沉,而形成水平氣壓差,從而形成由山頂水平流向凹下地形上空,而凹下地形上空冷空氣下沉到谷地的反谷風。夜間情況相反,對大氣而言,凸出地形是冷源,其近地表空氣降溫多于同高度凹下上方空氣,密度大,沿坡下滑形成山風;同時,形成水平方向氣壓差,導致同高度凹下地形上空暖空氣來補充凸出地形上流失的空氣,形成反山風(圖 2cd)。上述作用可在凸出地形和凹下地形各個部位間形成許多小熱力環流。
2.凹下地形的小氣候特征
凹下地形小氣候是指在同一地域氣候背景下,由于地面凹下而形成的特殊小氣候特征。凹下地形可包括洼地、谷地、盆地、溝地等。溝谷型聚落可以看作為凹下地形的底部平整區域。
(1)冷湖與暖帶
夜間在凹地四周坡地降溫快,溫度低,形成的冷空氣向下堆積,并因為凹下地形的封閉性,冷空氣向下堆積產生逆溫層,從而形成類似于湖泊的冷空氣層,稱為“冷湖”。在凹下地和凸起地形相連的坡面上,由于位于冷湖面之上,形成溫度相對高的帶狀區域。稱之為“暖帶”(圖 3)。所以民居聚落的選址一般在坡地的暖帶區域,溝谷的民居特別注重夜間的防寒與防潮。
(2)狹管效應
同凸出地形一樣,凹下地形中的氣流狀況與同樣是由溫度差和熱力差影響形成的。但是在狹長的凹下地形中(如河谷、峽谷),若風向與凹地的走向平行,將會因氣流壓縮,流線密集,風速反而比平地加強,產生 “狹管效應”,凹地越深越窄,“狹管效應”越明顯,風速增強越多。
4總結
要研究我國傳統民居氣候適應性的空間形態,就要先對民居的外部氣候進行研究和系統的分類,研究其氣候特點及其發生模式。所以本文就我國傳統民居的外部環境進行分析,首先將影響傳統民居的外部地理氣候環境進行系統的分類,按照氣候的影響范圍總結為地理大氣候、地域氣候和聚落環境三個層層級,其次分析三個層級的氣候特點并將地域氣候和聚落環境進一步進行分類,地域氣候劃分為嚴寒氣候、寒冷氣候、夏熱冬冷、夏熱冬暖、溫和氣候區五個氣候區;將聚落環境劃分為靠山型、溝谷型、平地型、坡地型四種聚落類型。最終形成由地理大氣候——地域氣候——聚落環境的三個層級關系(圖 1a),這樣便于我們系統的研究我國傳統民居的氣候適應性。
參考文獻
[1] 鐘陽和.農業小氣候學[M].北京:氣象出版社,2009
[2] 陸元鼎.中國民居建筑(上卷)[M].廣州: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2003
[3] 李飛。沈粵.基于地理_氣候適應性的中國傳統民居研究[C]. 第十五屆中國民居學術研討會.2007
[4] 沙曉冬.楊維菊.中國傳統民居對地形順應的生態策略[C]. 第三屆國際智能、綠色建筑與建筑節能大會 .2007
[5] 劉森林.中華民居——傳統住宅建筑分析[M].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