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臨床醫學生畢業總結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教育;臨床醫學;“5+3”一體化;職業素養培養體系;構建與探索;培養模式;健康
中國黨的報告指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而醫療的發展正是社會與人民最關注的問題,影響著醫療發展最重要的因素便是醫學教育,同時也是實現健康中國的必然途徑[1]。教育部于2015年3月出臺《關于做好七年制臨床醫學教育調整為“5+3”一體化人才培養改革工作的通知》,明確將7年制醫學教育調整為“5+3”一體化人才培養,并給出了具體改革時間表。2017年6月《關于進一步做好“5+3”一體化醫學人才培養工作的若干意見》,詳細地指出了3個大方面和細節上的9個要注意的小方面,為醫學教育院校針對“5+3”一體化臨床醫學人才培養體系的進一步細化深化改革提出了明確要求和改革目標。國家提出醫學教育“5+3”一體化人才培養方案后,“5”與“3”被明確區分,目前我國大部分高等醫學院校針對“5+3”一體化臨床醫學生的職業素養教育依然尚未成體系或不健全,缺乏針對“5+3”臨床醫學生的全方位職業素養培養體系。要做到有效地開展“5+3”一體化臨床醫學生職業素養教育,需要從多角度地考慮這一部分精英學生群體的特點,構建出合理的培養體系[2]。
1職業素養的闡述
職業素養是指職業內在的規范和要求,表現為在職業過程中的綜合素質,包括職業道德、職業技能、職業行為、職業精神和職業意識等方面。而醫學職業素養是由多種范疇共同構成的概念,在一些學者眼中醫學職業素養(medicalprofessionalism)[3]也被譯為醫師職業精神或醫學專業精神。1993年,醫學職業素養這一概念被美國內科醫學委員會(ABIM)正式的定義。作為一個合格的醫生要具有包含人道主義、利他主義、責任心與服務、誠信和專業標準等相關的職業素養。2002年,《新世紀的醫師職業精神——醫師宣言》的頒布意味著醫療行業與社會之間已經形成了一種契約。該宣言又歐美眾多醫生聯盟共同提出,宣言內容可以概括為醫師職業精神的三個基本原則:“患者的利益至上、尊重患者的自主性、接受醫療的公平公正”。西方學者將醫師職業精神的內容分別在概念和原則上進行了確定與劃分,并且重點提出要以實踐為基礎,用實踐來分析定義醫師的職業素養。在我國醫學界認可度較高的觀點為,職業素養是由醫務工作者在工作所具備的專業素養與人文素養的有機統一,醫生對其職業的認知與態度;對待工作的情感和對待患者的責任;在工作中具有的意志和理想;醫生在工作中所具有的職業良心和職業榮譽、職業作風和職業信念等都是組成事業素養的要素。《教育部2017年工作要點》中提出始終貫徹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著力提高教育質量。后續國家相關部委也提出了《實施臨床醫學教育綜合改革的若干意見》并主導醫療衛生體制的新改革,并且伴隨著日益加重的醫患矛盾,社會對醫生和醫學生的職業素養有了更高的要求,要求醫學生要具有完備的醫學專業精神,成為德才兼備的人才。
2“5+3”一體化臨床醫學生職業素養培養的特征
“5+3”臨床醫學生由于招生名額少,入學后享受更優質的教育資源,在高考成績上體現為大幅度高于普通5年制本科醫學生。“5+3”臨床醫學生大多具有知識面寬、創新能力強、學習效率高、英語功底厚等特點,為培養出高質量的臨床醫師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更是培養未來優秀醫生的重要來源。因此,“5+3”一體化臨床醫學生群體被賦予了極大的希望與未來價值。這一群體既有普通高校學生的特點,又因其自身的能力及所承擔的多方位壓力而存在特異性,在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做好七年制臨床醫學教育調整為“5+3”一體化人才培養改革工作的通知》后更加明確了“5+3”一體化人才得角色定位[4]。“5+3”臨床醫學生職業素養培養關乎醫學事業的發展,是醫學教育改革的重要內容。以往的七年制醫學教育即“5+2”模式,前5年與普通的五年制本科生的培養幾乎相同,后兩年卻比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三年的培養時間少了一年,從而導致7年制學生入學時較高的綜合素質優勢被削弱。而7年制學生錄取平均成績高于同年高考分數線很多,生源質量優于其他所有專業,但綜合近幾年的數據,7年制學生的必修課平均成績、期末考試的掛科率、四六級分數和通過率等指標數據的統計與5年制學生相比較,7年制培養效果及優勢并不明顯。同時臨床實踐時間偏少,科研水平不高,與3年制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相比更凸顯了培養時間短的劣勢[5]。所以“5+3”一體化臨床醫學生職業素養培養體系應做到合理、有效、有針對性,培養出的醫學生既應是一名臨床醫務工作者,也是醫療高新技術的發現者和衛生事業發展的貢獻者。如何使處在精英地位的“5+3”一體化臨床醫學生發揮出其應有的優勢,如何滿足“5+3”一體化臨床醫學生由于其特異性的角色定位而亟待提升的全方位素質的需求,如何使其在畢業后具有超出3年制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的能力。可以說,“5+3”一體化臨床醫學生職業素養培養的成敗關乎我國醫學教育改革的發展,應該被作為醫學教育的重點進行深入探索。
3“5+3”一體化臨床醫學生職業素養培養的重要意義
3.1為醫學教育改革提供理論支持。結合教育部與衛健委的要求,深入到具體的培養體系構建當中。本課題研究過程中將會全方位多角度地分析“5+3”一體化臨床醫學生的特點和需求探索有針對性的職業素養培養方案,形成較為豐富的理論研究成果,并進行階段性總結分析,從理論角度對國家的醫學教育改革提供支持。3.2將“5+3”一體化臨床醫學生職業素養理論與現有教育理論有機融合。對“5+3”醫學生職業素養培育體系的研究探索和構建將會有效地幫助醫學院校將人才培養工作由七年制臨床醫學教育調整為“5+3”一體化。同時將執業醫師資格考試、醫學生的長學制培養、住院醫師的規培、醫學專業碩士的研究生培養的多重要求有機融合。3.3推動醫學教育改革理論落實。通過分析總結五年制職業素養培養體系的成功經驗與成果,探索“5+3”一體化臨床醫學生職業素養培養模式。舉辦長學制醫學教育的目的是培養適應新時代環境下所需要的基礎理論深厚、專業知識扎實、素質高、潛力大、有能力提高醫療衛生服務水平的高層次醫學人才[6]。本課題的研究通過對理論的實踐,從實踐中得到的經驗能反作用于理論的總結。盡快實現醫學教育改革理論中所期望的改革目標。3.4培養精英醫學人才。“5+3”一體化臨床醫學生群體是未來優秀醫生的重要來源之一,職業素養作為一種必須經過后天培養塑造而成的能力,它的形成需要系統、全方位多角度課程體系的教育和具有濃厚人文氣息、良好醫學文化底蘊的校園環境的熏陶。高等醫學教育具有與其他高等教育不同的特殊性,即需要培養救死扶傷挽救生命的醫療工作者。新時期下,加大對醫學人才的職業素養培育力度,全方位加強對醫學生的價值引領,本課題的研究成果將會對醫學院校培養“5+3”一體化臨床醫學生產生積極作用。
4“5+3”一體化臨床醫學生職業素養培養體系的探索
醫學經典名著《希波克拉底誓言》《論醫生》《論可貴的品行》中都大篇幅的提到了醫生的職業素養。從倫理學的角度出發,醫學教育最終目的首先是要培養符合社會需要的高素質醫學人才,同時要具有堅定的政治信仰、優良的品德風貌、過硬的診療技術和廣博的知識儲備[7]。針對“5+3”醫學生首先要創新職業素養培養方案;在校級層面上聯合教務處,科研院,研究生院,附屬教學醫院,以及學生工作部等相關部門組成“5+3”一體化人才職業素養培養體系聯合修訂小組,進行多部門跨學科的培養體系的構建與修訂,全方位多角度落實國家要求的培養目標[8]。突出“5+3”培養的特點,將醫學生本科與碩士階段的職業素養教育進行有效合理地統籌,開展一體化一貫制的教學與培養。采取一對一教學、漸進式教學、小班制教學和混合式教學;優化合理結合臨床實踐與職業素養教育的相關培訓,實現參加實踐早、實踐內容多、實踐效果好的職業素養培養體系,同時要做好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與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的有機銜接;給予學生全程的臨床職業素養訓練和臨床科研能力培養。開展基礎課程-臨床實踐有機結合,患者疾病-系統治療有機結合為主要目標的整體式職業素養整合培養體系改革。改革傳統的以學科為基礎的固化的培養目標職業素養培養模式,構建靈活的培養體系,將人文社會科學、自然科學與醫學基礎的所有知識進行靈活的整合,以系統為單位,將基礎醫學、人文素養、臨床醫學、科研創新等各學科的內容進行有機高效地結合;從而在新的一體化職業素養培養體系中同時包含基礎課程、臨床課程和實踐課程,這些內容相輔相成[9]。面對“5+3”一體化臨床醫學生“實踐、人文、創新”的職業素養培養定位。從學生在“5”基礎課程學習開始時到進入“3”研究生階段全程圍繞“職業道德、人文素養、臨床技能、科研創新”四個方面,展開“5+3”一體化臨床醫學生職業素質培養并構建有效的培養體系[10]。4.1開展職業道德方面的培養。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立足于醫學生的實際,汲取以往7年制與5年制教育的先例與成功經驗,在順應合理教育規律上重點突出臨床能力、創新研究等方面綜合能力的培養,明確“5+3”一體化臨床醫學生在職業道德方面的培養目標,即首先具有充分詳實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儲備[11];同時在臨床實踐上具備靈活的思維能力與嫻熟實操能力;最后在科學研究和教學階段上具備高水平和高素質的主要目標。4.2開展人文素養方面的培養。將人文溝通變為潛移默化貫穿學生培養全過程的課程,長期開展人文溝通技能培訓課程,提高醫學生對醫患溝通的重視和與患者溝通的能力;由于“5+3”一體化臨床醫學生在學業上面臨的壓力比一般醫學生更大,會出現將全部精力用在學習上的情況[12]。所以要建立鼓勵學生參加校、院各類大型文化、科技、體育、藝術活動的機制,讓醫學生在參與或活動中提高自己的文化修養、思想素質、溝通能力;加醫學強道德素養和醫學人文素養教育,實現人文素養教育和專業實踐教育的有機結合;在理論課、思想品德課和醫學倫理學、醫患溝通等人文社科類課程的教學方式上進行進一步地改革[13]。打造將第一課堂和第二課堂相融合的體驗式醫學人文素養教育實踐體系,實現醫學人文素養培養一體化。不間斷地廣泛地開展社會實踐活動,要求“5+3”一體化臨床醫學生在寒暑假期進行公益醫療、扶貧、助學等社會實踐活動,同時引導學生展開針對基層醫療、環境狀況、人口健康情況的調研等,讓學生時刻與社會環境保持同步;開展“名醫大講堂”系列活動,邀請學校與學界內知名專家學者,在成長歷程、醫患溝通、科研思維等方面為學生打開視野,提升人文素質[14]。4.3開展臨床技能方面的培養。在學生“5”即將結束即實習前開設臨床技能訓練課程,制定長學時培訓課程,同時全方位的涵蓋所有臨床基本技能;將醫學生臨床技能培養階段化、清晰化、課程化;通過在教學醫院實習加強技能的訓練,開設臨床技能訓練課程,每個科室實習結束進行出科考核,通過遞進式的培訓提升學生的技能水平,定期通過安排標準化病人(standardizedpatients,SP)和對模擬人進行操作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為在“3”階段的科研做好鋪墊,同時為畢業后的工作打下專業基礎;通過開展多角度的臨床技術比武競賽提高“5+3”一體化臨床醫學生對臨床專業技能的實際掌握,讓學生在競賽的實際操作中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從而提升自己,讓SP和專家擔任評委,不斷提高學生的臨床技能[15]。4.4開展科研創新方面的培養。“5+3”一體化臨床醫學生在進入“3”階段時,主要的學習和工作重心將轉向科研,如何培養學生強大的科研創新能力,并能產出有效的科研成果,是科研創新培養要實現的重要目標。首先要合理利用學生的學習時間,在寒暑假期間組織成立科研訓練營:依托醫學院校和教學醫院的國家級、省級重點實驗室,在校老師的在研科研項目;邀請跨學科的科研實力強的老師,階段性地根據不同專題開展科研培訓課程,培養學生的臨床科研能力,盡可能的進行手把手的指導一對一的訓練,并開展主題論壇、科研經驗分享交流會、撰寫總結與心得,培養“5+3”一體化臨床醫學生早期的科研習慣與意識;圍繞校級的各種科創賽事開展大型的專題講座:通過組織“5+3”學生和普通五年制本科學生進行大型互動交流活動,建立興趣小組共同進行科研創新活動,通過雙方交流溝通,提高學生的科研能力以及對醫學專業范疇產生職業興趣。為了響應國家的號召,滿足社會對良好醫療條件的急切需求,臨床醫學“5+3”一體化人才培養應運而生。這個新的醫學生培養體系同樣也符合醫學教育的改革的要求與目的。臨床醫學“5+3”一體化人才職業素養培養體系尚未有完全成功的先例,改革之路猶如摸著石頭過河,雖然稍有前人的經驗可以借鑒,但如果穩扎穩打,適時抓住先機,及時地進一步深化職業素養培養模式改革,不斷地進行反饋探索、逐步完善與實踐,不斷提升培養質量;最后摸索總結出具有通用性同時在不同醫學院校具有自身專長學科特色的“5+3”一體化人才職業素養培養模式,便能成功為國家新型醫學人才培養體系的構建提供有力支撐,形成有效的醫教協同機制。從而加快構建具有新時代中國特色的“5+3”一體化人才職業素養培養體系,為實現“健康中國”的建設目標提供有力的保障。
參考文獻
[1]呂宏偉.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理論釋義及其解決路徑研究[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19.
[2]包璟崟.醫教協同“5+3”學段重構式培養體系的探究[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20(1):148-149.
關鍵詞:臨床實踐教學體系 構建 探索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7(a)-0039-02
醫學生實際動手能力的培養是醫科院校人才培養工作的重要內容,而構建系統、完善的實踐教學體系是強化學生動手能力培養的堅實保障。近十年來,隨著我國高等教育規模的逐漸擴大,在醫學精英教育與高等教育大眾化的矛盾下,為保證達到醫學生高素質、強能力、厚基礎、重實踐的培養目標,各醫科院校都在不斷探索和完善醫學生實踐教學體系構建。學院也做了一些具有特色的探索和實踐,取得初步成效。
1 醫學生臨床實踐教學體系構建并完善的背景和依據
(1)由于我國高等教育大眾化步伐的推進,醫科院校的發展迅猛,在校生人數劇增,而能提供學生作為教學需要的臨床教學資源的相對不足,使得醫科院校不得不考慮構建完善的臨床實踐教學體系,加強在校學習尤其是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以彌補在臨床階段學生學習機會的不足。
(2)隨著大眾化醫學高等教育的發展以及患者的法律意識不斷提高等,醫學實踐教學資源相對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1],使學生在學習期間對病人的診斷知識和技術的學習受到制約。
(3)國際醫學教育組織(IIME)制定、頒布的全球醫學教育最基本要求(GMER),對醫學本科畢業生今后從事醫生職業所達到的各基本(核心)要求,予以了詳盡規定。提示目前我國對醫學生臨床能力的培養存在不足,必需按GMER充實和完善。
(4)隨著現代醫學模式“生物―― 心理―― 社會”的轉變,醫學的發展進步及醫學技術的提高,要求我們培養的醫學生除了學好醫學知識外,還應加強對人的心理需要以及社會發展變化對人類健康的影響等各方面知識的擴充[2]。
2 臨床實踐教學體系構建的幾個階段
(1)2002年以后,隨著醫學教育規模的擴大,在原有的臨床教學資源前提下,為保障醫學人才的培養發展,開始注重校內臨床技能實驗室的建設。同時,對基礎醫學實驗開設并增加綜合性實驗和設計性實驗,創建多學科整合的綜合性實驗[3]。由此,出現了按學科組建的基礎醫學實驗中心。如,機能學實驗室、形態學實驗室、病原學綜合實驗室、臨床綜合技能培訓中心等。
(2)2005年以后,跟隨高等教育大眾化的步伐,醫科院校承擔臨床實踐教學基地的建設及構建。在注重內涵建設的基礎上,不斷提高臨床教師的教學水平和醫院的教育教學管理能力,保證醫學生的培養素質。并以附屬醫院為龍頭,帶動各級臨床教學基地的建設,充分發揮各級、各類臨床教學基地的作用。
(3)為了加強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及真正達到讓學生在校內訓練基地得到仿真的培養,學校積極開展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研究和改革[4]。開展如,PBL,CBL教學,充分利用教學模型及實驗條件加強學生的技能培訓;舉行臨床技能大賽,制作優質的多媒體課件增強教學效果;加強對學生的人文素質培養;探索標準化病人(SB)在臨床教學及學生考核中的作用。
3 昆醫海源學院臨床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和思考
3.1 構建基礎醫學綜合實驗中心
3.1.1 機能學實驗中心
機能學實驗中心開設的醫學機能學實驗,作為一門包括生理學、病理生理學及藥理學實驗內容的基礎醫學課程,將此三門學科的實驗內容有機融合、優化重組,進行學科間內容的有機銜接,形成了一門綜合的實驗學科。學院機能學實驗中心已制定《醫學機能學實驗》教學大綱,并使用學院自編的醫學機能學實驗教材。
3.1.2 病原學實驗中心
病原學實驗中心是基于獨立學院的新型辦學模式和教學改革新思路,以及醫學教育前、后續課程的相關性和相近學科的關聯性、交叉和滲透性,實現教學資源的綜合利用和師資的一專多能而構建的綜合實驗室。該實驗中心由細胞生物學、病原學、免疫學、檢驗診斷學綜合實驗室,共同組成,并共同承擔細胞生物學、病原(微生物、寄生蟲)學、免疫學、檢驗診斷學等五門醫學課程的實驗教學。
3.1.3 形態學實驗室
形態學實驗室與組胚教研室、病理教研室共同承擔學院各專業的組織胚胎學和病理學兩門實驗課程的教學。實驗室已自制病理實驗大體標本150個,組胚教研室制作胚胎標本120個。完成了學院2001級至2010級10個年級14個專業的組織胚胎學實驗教學。
3.1.4 臨床綜合技能培訓中心
臨床綜合技能培訓中心由原有的臨床技能綜合實訓室、檢體診斷實驗室以及外科總論及手術學實驗室整合而成。目前,中心除承擔全院各專業的《診斷學》《外科學總論》《臨床醫學概論》的實驗課程教學外,還負責完成各專業學生臨床實習前的操作技能強化培訓,并且每年定期舉辦學生臨床操作技能大賽,以此檢驗和促進學生臨床操作技能的水平。通過開展實習前的強化培訓,加強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為實習學生較快適應臨床工作打下良好基礎。
3.2 開展臨床教學基地建設
3.2.1 發展臨床教學基地
臨床教學基地的建設與管理是臨床實踐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學院臨床教學基地是在單位申報、學院考察及確認、雙方簽訂協議的前提下,雙方本著互利互惠、共同發展的原則進行合作。一方面臨床教學基地按照學院相關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實綱,負責組織實習生的實習帶教,同時,根據學院的相關文件及管理規定對實習生在實習期間的學習和生活進行管理,并為有序開展教學活動創造必要條件;另一方面學院通過加強臨床教學基地的師資培養、教學和醫療巡回指導及專項經費的投入,為臨床教學基地順利完成教學工作提供必要支持。
根據教育部、衛生部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關于印發〈普通高等醫學院校臨床教學基地管理暫行規定》的通知〉(教高[1992]8號)等文件精神,學院制定了《昆醫海源學院實踐教學基地考察申報管理程序(試行)》,對臨床教學基地的篩選、考察、審批等一系列程序作了明確。
3.2.2 制定管理制度
為保證臨床教學活動的順利實施,有效監控教學質量,學院完善了臨床實踐教學管理規定及臨床實踐教學各環節的一系列規章制度如,《昆醫海源學院畢業實習規程》《昆醫海源學院畢業實習補充規定》《昆醫海源學院畢業實習工作及各部門責任細則修訂》《昆醫海源學院關于加強畢業實習生院外住宿管理的補充規定》和《昆醫海源學院畢業實習學生請假管理規定》等。
3.2.3 對臨床教學基地師資培訓
為增強教學和管理水平,學院定期舉辦臨床實踐基地骨干教師講習研討班,通過專題講座、專家授課、到省級附屬醫院實地參觀、學習,有效地提高了臨床教學基地教學人員的帶教水平和管理人員的管理能力。從培訓班舉辦以來,為各臨床教學基地培養了200余名骨干教師和教學管理人員。經過培訓的教師在各臨床教學基地的教學工作中發揮了積極的帶頭作用。
3.3 教學方法改革
3.3.1 醫科類獨立學院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
獨立學院的本科招生一般按第三批錄取批次進行,基于對“三本”生源以及醫科教育特點的分析,醫科類獨立學院的人才培養應該定位在依托母體院校的優質教育資源,采取靈活有效的特色辦學機制,培養接受過系統理論知識學習和相關能力訓練、人文社科素養充實、實際動手能力強、社會適應良好、具備較高綜合素質的醫學人才[5]。基于該理念,學院針對臨床醫學專業開設了整形美容以及腫瘤學的專業方向課程,作為臨床醫學專業的兩個輔修方向。使學生在知識、能力和素質方面初步達到臨床醫師的基本要求外,具備臨床整形美容以及腫瘤學專業的基本知識和技能,為畢業后進入實踐與專科教育奠定堅實基礎;同時,對于非醫學專業開設基礎醫學導論、臨床醫學導論、臨床醫學概論課程,使其具備醫學背景,突出醫科院校特色。
3.3.2 調整教學計劃
對于教學計劃的調整是學院推行教學改革,完善臨床實踐教學體系的一次探索。為了達到能力強、素質高的人才培養目標,將臨床醫學專業的畢業實習時間從原來的第8~期調整為第8.5~10學期。在加強內、外、婦、兒各科實習的同時,在臨床綜合實習結束后增加了兩個月的選科實習。其目的是培養學生專業興趣及方向,以及自學能力、搜集信息能力、臨床思維能力、理論聯系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為學生將來從事專科醫生打下基礎。
3.4 實踐與思考
3.4.1 加強內涵建設
獨立院校在經歷了近十年的跨越式發展之后,應逐步轉入內涵發展階段,在保持一定發展規模的同時,將重點轉向如何提高學校整體的教學水平。只有狠抓教學質量、落實人才培養方案,方能在激烈的競爭中生存。醫科類獨立院校在實踐教學體系構建中,需要通過健全管理制度、推進教學方法改革、建立青年教師培養體系、加大教學經費投入等手段,既要保證校內臨床教研室、臨床技能實驗室的教學效果,又要對校外各實踐教學基地進行有效的教學質量監控。
3.4.2 加快臨床教學基地建設
臨床教學基地建設對于醫學生實踐教學體系構建至關重要。學院在共用母體院校臨床教學基地的基礎上,正大力發展學院自己的臨床教學基地,目前已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臨床教學基地的級別、數量、師資與母體院校仍存在較大差距。如何打造獨立學院的附屬醫院,培養學院自己的臨床教師隊伍是學院長期努力奮斗的目標。
3.4.3 突出人才培養特點
人才培養目標是一所學校辦學理念的體現,醫科類獨立院校應在人才培養過程中充分激發“三本”生源的潛力,在實踐教學體系構建中突出人才培養特點,即培養擁有較強實踐動手能力的應用型醫學人才,讓實踐教學體系為該目標服務。
醫學生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和完善是各醫科院校發展的重點環節,對于醫科類獨立院校來說更是重點和難點。為保證達到人才培養的目標,針對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學院做了相應的努力和嘗試,在此過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仍然存在諸多問題。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積極探索和構建符合獨立學院發展的醫學生實踐教學體系是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
參考文獻
[1] 馬明霞.構建以培養醫學生“三有能力”為目標的實踐教學體系[J].中國現代醫學雜志,2011(16):125-127.
[2] 王立杰,劉英利,敖寶寅.從醫學模式的轉變看新世紀醫學人才的培養[J].中國醫學倫理學,2004,17(4):46-47.
[3] 柳愛華,寶福凱.21世紀高等醫學教育改革的思路[J].科教文匯,2009(2):46.
【關鍵詞】 預防醫學 專業人才 改革 臨床專業
三級預防保健網是以縣級綜合性醫院為龍頭,以衛生院為樞紐,以村衛生室為網底,結合實施醫療、預防及保健等各項衛生工作措施,配套齊全、功能完備、運轉協調的農村醫療衛生服務體系[1],是我國衛生政策的主要內容,是預防保健工作的關鍵,是落實各項預防保健措施的組織保障[2]。以居民的健康需求為依據,結合社會經濟發展水平,通過充實人員,健全政策,提高服務水平等方式不斷加強完善三級預防保健網建設,是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的重點任務,是促進城鄉居民逐步享有均等化公共衛生服務的保障[3]。針對我國醫療衛生服務的發展需求,我校有針對性地開展了臨床專業的預防醫學教學,使臨床專業的學生既能掌握提供醫療服務的基本技能,又懂得如何開展臨床預防醫學。我校針對臨床專業醫學生開設的預防醫學教學具有以下特色:
首先,通過非授課教師出題的方式避免知識點學習盲區。我校臨床醫學專業分為臨床醫學本科班、臨床醫學(生殖方向)本科班、臨床醫學(婦幼保健方向)本科班,我校針對所有臨床專業的學生都開設了預防醫學課程,教材選擇的是供臨床醫學使用的全國規劃統編教材,教學大綱是針對臨床執業醫師考試要求以及臨床醫學生就業需求制訂的。因開設期班不同,授課教師不同,授課水平以及學生接受程度會有所差異。因教師的引導作用,學生在學習知識過程中可能存在盲區或者漏學的知識點。知識的考核不是要刁難學生,而是讓學生充分認識到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通過考核反饋學習的情況,了解還有那些知識沒有掌握。為了實現均質化培養學生的目的,讓所有臨床專業學生都能達到培養要求,我們采取了由非授課教師出題的方式,同時對所有臨床專業授課期班進行考核,在檢驗學生學習效果的同時監督教師的教學效果。
其次,修改考核形式以提高臨床專業學生對預防醫學這門課程的重視程度。預防醫學這門課程是臨床專業的必修課程,傳統考核方式為考查,因缺少考試的督促,不能引起學生的足夠重視。此外,這門課程需開設在基礎醫學和臨床醫學基本學習結束之后,即在第八學期給臨床專業的學生開設預防醫學,大多數學生都認為預防醫學這門課程不是臨床專業的專業課程,無需認真學習。而且第八學期也是臨床專業學生即將面臨畢業實習和考研的關鍵時期,學生受就業和考研的雙重壓力,精力和心思根本沒放在預防醫學這門課程的學習上,導致學習效果不理想。為了刺激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認知程度,我校將預防醫學這門課程的考核方式修改榭際鑰緯蹋讓臨床專業的學生充分認識到掌握預防醫學基本技能的重要性。臨床專業學生對醫療衛生服務模式的認知發生了轉變:從傳統的“醫-病-藥(或手術)”為主的單純治療型服務型模式轉向為“群眾-預防-保健-健康促進”服務模式,從個體被動服務轉向為主動服務[4];認識到環境與健康的關系;了解到社區衛生服務的重要性及發展前景。學生的擇業不再局限于大城市和大醫院,許多學生認為社區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更有發展前景。學生認知觀念的轉變,有利于解決畢業生就業難的問題,更有利于三級預防保健網的建設和完善。
再者,開設實驗課程,從感官上加深學習印象,提高學習效果。最初制訂的教學大綱中未設置實驗課程,學生對比較抽象且難以理解的內容無法當堂消化,及時理解吸收,最終也無法實現靈活運用。為了提高學生對預防醫學這門課程的重視程度,提升教學效果,將傳統的教學內容進行了整合,同時增加了實驗課程,實踐課程與理論課程配套執行,使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了保障實驗課程的教學效果,將實驗課程的完成程度也算入期末考試成績中。此外,在理論授課過程中還增加了課堂討論環節,在課后增加了課后作業,通過學習小組討論案例的形式,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加深課堂教學的印象,督促學生重視預防醫學這門課程的學習。
近年來,我校加大了對臨床專業預防醫學教學的投入,根據學生學習情況的反饋,及時修訂教學大綱,改革教學模式,積極實踐,總結經驗教訓,強化臨床專業學生掌握預防醫學的技能,保障了臨床專業學生的培養水平,為臨床醫學生就業拓寬了道路。
參 考 文 獻
[1] 李士雪,劉興柱,袁長海,等.市場經濟體制下農村三級醫療預防保健網存在的問題及建議[J].中國衛生經濟,1996,15(7):15-18.
[2] 焦永明.加強農村三級預防保健網建設的幾點做法[J].中國初級衛生保健,2009,23(1):42.
【關鍵詞】 教學方法 評估體系 組織和管理
[ABSTRACT]ObjectiveTo establish and apply an appraisal system for clinical teaching quality.MethodsThrough the augmentation of daily teaching administration, indexes of clinical teaching quality evaluation system were formulated. This system was used by students, teachers and specialists to assess the teaching practice.ResultsClinical teaching quality was promoted by this system. Scores of most teachers in clinical departments were above 90, and all above 85.ConclusionThis teaching quality appraisal system further promotes the clinical teaching quality.
[KEY WORDS]teaching methods; evaluation system; organization and administration
醫學教育是綜合性大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目標是培養高起點、高水平、綜合素質高、發展潛力大的高級研究型醫學人才和高級臨床醫學人才[1]。臨床醫學教學是醫學教育過程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臨床醫學教學質量的好壞與醫學人才的培養質量有著直接的關系[2]。在當前高等教育國際化趨勢日益增強、醫學教育迅速發展的形勢下,引進先進的教學理念,優化課程體系,建立和完善適應新形勢的臨床醫學教學質量評估體系,可加強臨床醫學教學的跟蹤與評價,強化日常臨床醫學教學管理,進一步提高臨床醫學教學質量。
1 資料與方法
通過調研,了解綜合性大學中醫學院校的臨床醫學教學模式。查閱文獻資料,對國內外的醫學教育模式進行深入研究[3~5]。結合我校的臨床醫學教育現狀,對目前的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進行深入分析,加強日常臨床醫學教學管理,制定出適應新形勢下醫學教育的臨床醫學教學質量評估體系。將初步制定的臨床醫學教學質量評估體系應用于臨床醫學教學實踐。主要應用于2001年級臨床實習學生、2002年級臨床見習學生,以及課堂教學、臨床見習和臨床實習的臨床各科室帶教教師及部分同行、專家。
2 結
果
2.1 臨床醫學教學質量評估體系各項指標的建立
初步建立了青島大學醫學院臨床醫學教學質量評估體系的各項指標,主要包括《青島大學醫學院課堂教學質量評估表(學生用)》,《青島大學醫學院課堂教學質量評估表(領導、專家、同行用)》,《青島大學醫學院實驗(見習)課教學質量評估表(學生用)》,《青島大學醫學院實驗(見習)課教學質量評估表(領導、專家、同行用)》,《青島大學醫學院畢業實習指導質量評估表(學生用)》,《青島大學醫學院畢業實習指導質量評估表(領導、專家、同行用)》等。在此基礎上制訂了青島大學醫學院《臨床醫學教學管理規范》和《臨床技能》考核標準。
2.2 對各教學醫院臨床帶教教師的評估結果
內科、外科和口腔科的臨床課堂教學、見習和實習帶教得分均在90分以上;婦產科、兒科的臨床課堂教學、實習帶教均在90分以上,見習帶教分別為86.23分和89.52分;放射科的課堂教學、見習帶教得分在90分以上,實習帶教得分85.36分。
3 討
論
3.1 建立臨床醫學教學質量評估體系的必要性
隨著國內高等醫學教育的發展,招生規模的擴大,臨床醫學教學面臨著極大的挑戰。在當前的經濟社會形勢下,傳統的帶教方式受到了一定的沖擊。臨床教師身負醫療、教學、科研三重任務,重醫療和科研、輕教學的現象比較普遍。而擴招后帶來的就業競爭,使醫學生在臨床實習期間同時面臨找工作和考研的雙重壓力,學生實習投入減少;法制社會不斷健全,病人以法律武器保護自己的患病隱私,醫學生的臨床見習和動手機會減少;醫患矛盾的加劇,增強了臨床醫師治病救人的責任心,同時也使醫學生動手的機會減少。以上的因素影響醫學生臨床實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因而臨床技能操作能力的培養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臨床醫學教學質量出現一定程度的滑坡。雖然我院臨床醫學教學有優良的傳統,臨床醫學教學經驗豐富,但還沒有形成比較完善的教學質量評估體系。因此,為進一步提高和穩定臨床醫學教學質量,按照教育部、衛生部要求規范臨床醫學教學,同時更好地配合大學本科教學水平評估工作,有必要建立和完善臨床醫學教學質量評估體系[6]。
3.2 臨床醫學教學質量評估指標體系應用及完善
初步建立青島大學醫學院臨床醫學教學質量評估體系的各項指標,使教學質量評估深入到臨床醫學教學的各個環節,包括臨床課程的課堂理論教學效果評估,課間見習、實習質量評估,臨床教師見習、實習帶教質量評估,學生臨床技能考核評估指標,臨床實習教學效果評估等。臨床醫學教學質量評估體系分別對醫學生和臨床教師雙方進行評估,在此基礎上制訂了青島大學醫學院《臨床醫學教學管理規范》和《臨床技能》考核標準。
轉貼于
利用制定好的臨床醫學教學評估指標體系,組織2001、2002年級學生分別對各教學醫院的任課教師及臨床帶教教師打分,初次對各教學醫院、附屬醫院的臨床帶教教師進行了臨床見習、實習帶教質量的評估。同時組織部分資深專家、同行對任課(帶教)教師進行評分,并提出了許多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
通過本次臨床醫學教學評估,提高了臨床教師和學生的積極性,進一步促進了臨床醫學教學質量的提高。各臨床科室帶教教師評估平均得分都在85分以上,大部分在90分以上。對學生的評估則通過教育科發給各臨床帶教老師,作為學生平日成績、出科考試或臨床技能考核的成績備案。
在臨床醫學教學質量評估體系的具體實施過程中,我們發現,僅對臨床教師進行粗略的課堂、見習、實習的教學質量評估遠遠不夠,因為在臨床醫學教學實踐中涉及到許多具體的教學活動,如查房、病例討論、各種臨床技能操作等實際臨床醫學教學活動,因此我們進一步制訂了更細致、更具體的評估體系,如臨床醫學教學病例討論考核,臨床醫學教學查房質量評估,各項具體的臨床操作的技能考核評分等質量評估指標體系,進一步完善了臨床醫學教學質量評估體系。
3.3 存在的問題和改進措施
3.3.1 存在的問題 由于時間緊迫,沒有進一步將所有評估指標用于臨床醫學教學實踐。在評估體系實施過程中,由于個別學生在應用評估體系指標打分時不認真,敷衍了事,有可能出現結果分析的誤差。
3.3.2 改進措施 ①進一步將各項評估指標體系應用于臨床醫學教學實踐中,進行臨床調研,對臨床醫學教學基地(實習醫院、附屬醫院)的資深醫學專家、年輕帶教老師、臨床醫學生,發放關于臨床醫學教學質量、教學效果評價、臨床技能考核及其影響因素的問卷調查。召開各級各類座談會,進一步提出修訂意見。②在實踐過程中及時總結并分析結果,觀察評估體系在臨床醫學教學質量評估過程中所起的作用,并對實施過程中的各種影響因素進行分析,力求客觀公正地反映問題,達到評估體系對臨床醫學教學質量進行評估和監控的預期目的。③按照《臨床醫學教學管理規范》和《臨床技能》考核指標,加強對臨床醫學生的臨床技能培訓與考核,進一步提高臨床醫學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來茂德. 關于浙江大學面向21世紀醫學教育發展的初步研究[J]. 中國高等醫學教育, 1999(1):911. [2]趙金秀,葉旭軍. 綜合性大學附屬醫院提高臨床醫學教學質量的思考[J]. 中華醫院管理雜志, 2003(9):555558.
[3]來茂德. 綜合大學醫學教育的新模式初探[J]. 中國高等教育, 2003,18:2224.
[4]張龍祿,焦效蘭,湯治元,等. 臨床技能教學質量評估體系的研究與實踐[J]. 醫學教育, 2003(6):5660.
【關鍵詞】臨床醫學導論;教學實踐;教學方法;考評體系;應用效果
《臨床醫學導論》(introductiontoclinicalmedicine,簡稱ICM)是醫學培養過程中關于臨床醫學概況的課程,課程目的是使醫學生早期接觸臨床,明確醫學的目的、發展歷史、模式(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的轉變,加強醫學人文素質培養,實現醫學生向醫生的轉變,從而更好地為患者服務,是臨床前期課程,為后期的臨床學習奠定基礎。重慶醫科大學自2002年開設《臨床醫學導論》課程以來,課程組在14年課程建設中不斷進行探索與改革。隨著本科醫學教育標準的頒布和教育部提出的醫教協同深化臨床醫學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本課程更加明確了改革方向,深化早期臨床教育,強化醫學人文教育和職業素質培養,推動以培養能力為目標的教學改革。本文在“醫教協同”和《本科醫學教育標準》的雙重背景下,從課程目標理念、課程內容、師資隊伍培養、教學方法與手段、考評體系、創新點及主要解決的教學問題、應用效果7個方面加以總結,探討本門課程“以學生為中心,以能力為基礎”改革的實踐。
1課程目標及理念的設置
課題組在原有的單一的以“早期接觸臨床實踐”為課程目標的基礎上,依據本科醫學教育標準和醫教協同政策[1-3],把醫學的社會性、醫學-人才道德的塑造和人文教育的教化作用融入本課程,竭力培養具備整體醫學觀、關愛患者、尊重生命職業操守和解決臨床實際問題能力的醫學畢業生[4-5]。
2課程內容的改革
原課程內容主要包括:醫學教育、醫學創新性思維、醫學生學習策略、醫學心理學、中西方醫學教育比較、疾病診治與預防、生命健康與疾病、醫學生成長培養、現代醫學發展、醫患關系與醫學責任等10個方面,現以“醫學、醫生、疾病、患者”為中心改革理論教學內容,增加醫學人文教育、醫學史等內容,加強學生對疾病過程的理解,培養以患者為中心的職業精神;以深化早期接觸臨床為目的,將臨床見習改為醫學社會實踐;五年制本科在第三學期要求醫學生以個人或小組團隊的方式開展志愿者服務、醫學社會調查或實習等多種類型的社會實踐,理論聯系實際,體驗醫生角色,并寫出實習心得體會或調查報告[6]。
3師資隊伍培養
通過自愿報名與考核遴選相結合的方式在臨床科室選拔組建了一支穩定、敬業、教學熱情高的教學團隊。緊緊圍繞臨床學院“一中心三體系”師資培養模式,著重從臨床專業能力、教學綜合能力和教師基本素質三方面對師資開展系統化培養、常態化考核,提升教師崗位勝任力。課程組先后多次開展專題研討會、集體備課、名師講堂等一系列教研活動,討論教學內容與方法的落實,總結經驗,交流想法。在老專家的帶領和指導下,青年師資隊伍逐漸壯大。
4教學方法與手段創新
4.1拍攝情景劇,開展情景教學課題組取材于日常臨床工作實際,自編自導自演一系列教學視頻,如《不良的醫患溝通》、《臨床工作“忌語”》、《零距離溝通》等。拍攝的情景劇同時制作“錯誤版”和“正確參考版”兩個版本,并應用于課程情景教學。4.2搭建信息交流平臺通過網絡課程建設、微信群、QQ群等方式增加醫學人文課程系列講座,醫學前沿知識,豐富完善課程內容,逐漸形成學生-教師互動學習模式。4.3教學方法多樣化實行理論與實際相結合,課內課外相結合,采取情景教學法、基于問題的學習法(problem-basedlearning,PBL)、團隊導向學習(team-basedlearning,TBL)、參觀醫院、社會調查、社區活動、觀看錄像、醫護勞動、臨床見習等多種教學形式,通過不同途徑使學生體驗臨床,不同視角塑造醫患關系,審視并促進醫患關系,使學生受益終生[6-7]。
5考評體系改革
課題組改變了以往單純以期末考試為主要評價形式,構建了形成性評價與總結性評價相結合的教學評價體系[8-9]。主要通過引入網絡課程作業、英文文獻翻譯、撰寫學習心得體會、現場答辯等形成性評價環節,對學生實施全過程評定;同時將傳統期末的筆試考核改革為學生學習收獲現場答辯,全面評價學生的知識、技能、行為、態度和分析與解決問題能力、應變能力、獲取知識能力及人際交流能力。
6課程應用效果
6.1教學成果的獲得2014年,課程組建設的《以人文視野透視醫生素養——臨床醫學導論》課程,憑借出色的教師團隊、豐富多彩的教學方式、優秀的教材、先進的教學手段、優越的教學條件以及學校與醫院強有力的政策支持,在全國203門申報課程中脫穎而出,以絕對優勢榮獲國家級大學素質教育精品通選課A類課程;2015年,課題組又憑借多年教學實戰經驗、先進的教學理念、優秀的師資隊伍、良好的教學方式與效果,榮獲重慶醫科大學2016年校級教學成果一等獎。6.2學生對教學效果的評價課題組自編自導自演教學視頻的情景教學法受到學生好評,每輪課程結束后,課程組都會發放《臨床醫學導論》學生滿意度調查表,從教師授課內容、考試改革可行性和課程改革等方面調查學生意見。課程組分析了4個年級(2012級、2013級、2014級、2015級)600份調查表,其中548名(91.3%)學生認為教師利用自編自導自演的教學視頻進行情景教學,對學生興趣的激發有幫助;560名(93.4%)學生認為利于加強醫學人文修養;564名(94.0%)學生認為利于加強課堂效果,形象生動。詳見表1。6.3網絡評價效果教學效果得到學生和專家的認可,自2014年我院所有理論教學課程納入學校網絡評價后,《臨床醫學導論》課程已參加3次網評。統計分析3次學生網評數據,我校83門課程學生網評平均分是(88.67±1.26)分,而《臨床醫學導論》學生網評分數是(90.83±1.85)分,高于其他門課程。6.4青年教師隊伍業務能力強、教學素質高課程組青年教師在老專家的指導和培養下,積極鉆研教學方法、改進教學手段,不斷提高自身素質。本課程組青年教師實現了院級、校級、國家級各類講課比賽獎項全覆蓋。其中院級一等獎5人次,校級一等獎1人次、二等獎2人次,國家級二等獎2人次。課題組在研究期間獲校級優秀教師7人次,最終形成了一支業務能力強、教學素質高的青年教師隊伍。
7課程創新
實驗組
綜合美國精神病學教授Barrows提出的PBL(Problem-BasedLearning)教學法和哈佛大學教授蘭德爾首創的CBL(Case-BasedLearning)教學法,筆者結合我院實際加以改進:在原有帶教條件的基礎上,在帶教開始時向學生發放打印版的本次課程相關的NCCN指南中文版的內容,帶教老師對打印稿里的指南內容進行簡單講解,然后留十分鐘的時間讓學生自由研讀,之后帶教老師對打印稿內容進行總結概述,對本次課程所設計的腫瘤的診斷和鑒別診斷、手術指征、治療方法等進行系統講解。最后筆者通過一個具體的本腫瘤的病例,結合大綱要求,進行分析解讀。于每周日晚上對本周帶教的學生進行理論和實踐技能考核,并記錄分數,以供日后的效果對比研究。
學習效果觀察見表1。
討論
腫瘤學的教學改革是一項長期的工作,不能一蹴而就,只有在前人教學的基礎上不斷摸索,找出結合當前實際的最好教學方法,才能提高教學質量,加強臨床醫學生的學習效果。醫學生只有掌握了各種惡性腫瘤的流行病學特點,懂得其病理生理機制,了解惡性腫瘤的三級防治知識,熟悉各種常見腫瘤的臨床特點,才能比較好的診斷所收治的病人是否為腫瘤病人以及腫瘤的類型,對繼續在本科收治還是轉科治療的決策具有現實意義。
本組實驗研究發現創新教學實驗組的考核結果要顯著優于傳統教學對照組(P<0.01)。PBL的以問題帶動教學,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在授課期間的精力相對集中,記憶效果加強。CBL的教學方法使用具體案例為導向,通過討論的方式,顯著激發了學生自己根據所學基礎醫學和臨床醫學知識結合文獻檢索進行探索新知識的自覺性,可以把學生對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綜合能力得到提升。
筆者根據我校本科臨床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在吸取上述兩種國際上較為先進的教學方法的基礎上,結合我科室帶教條件的實際,通過NCCN指南中文版部分打印稿為切入點,糅合PBL和CBL方法靈活教學,可以使學生的學習效果有長足意義上的提升。
EBME(evidence-basedmedicaleducation,循證醫學)的教學在國內醫學院校的熱度越來越高,臨床醫學生和臨床醫生對其都充滿了好奇心。在腫瘤學教學的時候,我們應該明確授課結合循證醫學進行的目的是為了更好的指導學生去學習研究,不要為了教學而教學。國際上評價一個醫學院校教學水平的一個最重要指標就是其所培養的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效率和速度的高低。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我們近年所教授的部分臨床本科學生已經畢業并且走向臨床,他們大部分都能比較好的處理遇到的腫瘤病人,基本杜絕了此類病人的漏診和誤診。”灌輸式”的教學方法,有其存在的意義,可以以比較小的成本使學生快速的接受大容量的知識,提高其知識廣度。
1加強臨床醫學生輸血醫學教育的重要性
輸血醫學的歷史從1900年發現ABO血型系統至今,已有100多年發展歷史,輸血作為臨床搶救和治療有效措施,挽救無數生命,并保證了許多其他治療的安全實施。然而,血液本身是很復雜的,恰當使用可能起死回生,達到與其他治療無喻論比的功效;不必要和不恰當的應用則可產生嚴重的不良后果,甚至危及生命。臨床醫學生畢業后大部分將面臨到臨床工作的機會,在校學習期間應掌握輸血醫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如血液成分的性質、用法、應用指征、輸血風險等內容,按輸血原則,從患者的安全和治療效果出發來考慮血液各成分制品的應用,為保證臨床輸血治療科學合理、安全有效打下堅實基礎。
2當前臨床醫學專業輸血醫學教學的現狀
在我國目前的教學體制下,輸血醫學的教學內容主要設置在外科學中,一是授課時數少,一般為2~3學時,且內容較簡單,局限于外科輸血部分,學生系統學習輸血醫學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少,以至到臨床后不熟悉輸血工作,達不到科學合理、安全有效輸血要求
。
二是臨床醫學生對輸血醫學課程不夠重視。一份輸血方面基本知識的調研結果顯示,初級\中級\高級職稱在職醫師和醫學院校對自評分評估太高,與實際了解程度(測試分)間存在一定差距(P<0.001)。這一差距也使其在實際工作中對臨床輸血療法不能正確使用,從而影響臨床輸血的療效[2]。
三是教學形式單一。目前教學形式僅局限于課堂授課,未安排臨床實習或見習內容,對輸血的掌握程度不夠,以致到臨床后盲目,不能適應現代臨床輸血的發展要求。
3臨床醫學專業輸血醫學教學內容改革建議臨床醫學專業輸血醫學的教學應當結合其專業特點,教學內容與形式應當適應臨床輸血的發展,不斷深化教學內容改革。
3.1扎實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
目前,臨床醫學專業輸血教學時數和內容少,不適應臨床要求,應適當增加教學時數和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內容。基本理論知識應包括血型免疫學知識,例如ABO、Rh血型、血型相容性檢測在臨床輸血中的重要性和HLA抗體的意義等,輸入血型不相合的血液可發生致死性溶血性輸血反應;HLA血型系統在臨床輸血中的作用也越來越重要。特別是多次輸血病人,很容易產生HLA抗體,發生同種免疫反應或輸注無效。基本知識應包括各血液成分制品的性質、保存溫度,容量、臨床適應證等。例如冷沉淀(Cryo),1單位由200ml全血制備,含有Ⅷ因子80~100單、纖維蛋白原約250mg,血漿20ml,容量約20-30ml,應在-20℃以下保存。適用:①甲型血友病;②血管性血友病(vWD)③纖維蛋白原缺乏癥,要求與受血者ABO血型相同或相容輸注,對乙型血友病卻沒有治療效果。而基本技能主要為輸血方法、血液成分制品的合理應用和輸血反應的防治等。
3.2重點突出科學、合理用血,強化輸血安全與責任意識
世界衛生組織定義的合理用血的概念是輸注安全的血液制品,僅用以治療能導致患者死亡或引起患者處于嚴重情況而又不能用其他方法有效預防和治療的疾病[3]。臨床醫師在臨床醫療實踐中是血液使用的決策者,在考慮輸血治療時一定要有科學的依據。目前臨床用血尚不盡合理和科學,對輸血還存在認識上的誤區。如輸血時憑借經驗紅細胞與血漿隨意搭配、等量輸注,過度輸血、血漿用于擴容、補充蛋白、提高免疫力等。甚至有個別醫師明知術中出血不多也要輸上200~400ml血保病人“平安”。臨床輸血不合理使用不僅是對血液資源的浪費,同時也帶來潛在的風險。
3.2.1重點突出科學、合理輸血內容臨床醫學生在掌握了輸血基礎知識后,應進一步加強運用能力訓練。通過分析患者在血液狀態發生改變后的病理生理,判斷患者真正需要什么,是否有替代途徑,什么時機補充,補充多少,是否有明確的證據,輸血后效果如何。例如對于失血性休克的病人首選晶體液和膠體液擴容,盡快恢復血容量,改善組織灌注是成功救治的關鍵。如果使用不合理,僅僅補充等量的全血或紅細胞,組織間液則減少了28%,死亡率高達70%;又如在圍手術期不恰當的輸異體血患者,其術后感染率是輸自體血或不輸血患者的3~6倍,且感染率隨輸血量的增加而增加[4]。現已明確圍手術期輸血對機體免疫功能有抑制作用,而去白細胞輸血則有很大的改善。因此,倡導在保證患者能夠耐受手術的情況下,應盡量不輸或少輸血,對確需輸血的患者應恰當的輸注去白細胞紅細胞。
3.2.2重視輸血后療效評估當前輸血醫學教學中基本沒有輸血后療效評估的內容,而臨床上卻很重要。例如血小板輸注的療效觀察;許多因素可影響濃縮血小板的臨床輸注效果。如:(1)預防性輸注以實驗室指標為主,檢查、確認其是否會產生血小板減少性出血,并檢測循環血小板計數,觀察濃縮血小板輸注后是否達到治療效果。評價血小板輸注療效的常用指標是:輸后血小板計數增高指數MPI、CCI和血小板回收率PPR[5]。一般情況下以體表面積為參數的CCI較為準確。(2)治療性血小板輸注主要觀察出血的臨床癥狀是否改善。因此需要對血小板輸注效果進行正確評價,以便及時發現問題并分析原因、采取適當對策。可通過血小板配型、大劑量IVIG的應用、血漿置換、免疫抑制劑、自身血小板冰凍保存等措施來提高血小板的輸注療效。建立療效評估機制,科學、合理輸血,這不僅有利于提高輸血療效,而且也能夠降低輸血不良反應的風險。
3.2.3強化輸血安全和責任意識。面對日益嚴峻的血液資源和安全形勢,應當在教學中加強對臨床醫學生安全輸血觀念教育,使學生認識到“輸血可以救命,但也同樣可以致命”,并在臨床實踐中不斷加深對“合適的時間,給合適的病人,輸合適的血液”的理解。培養學生輸血安全和責任意識。
3.3注重理論與臨床實踐相結合輸血醫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在教學中應注重理論和實踐的結合。
3.3.1發揮典型病例分析作用在輸血醫學的教學過程中,理論上的知識很抽象,在教學中發揮典型病例分析的作用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對一位急性創傷失血患者的輸血治療原則,應根據患者的失血量及休克情況,首先考慮補充血容量,當失血量<20%血容量只要補充足夠的晶體液而不必輸血。當失血量>20%,Hb<70g/L時常需要輸血。當大量輸血時應注意稀釋性血小板和凝血因子減少以及低體溫引起的血小板和凝血因子活性降低導致稀釋性凝血障礙,此時應急查血常規及凝血功能,當血小板<50×109/L伴微血管出血時應輸血小板;PT或APTT>正常對照1.5倍時,應補充凝血因子,如輸注新鮮冰凍血漿或冷沉淀。將典型病例先進行課堂討論,然后由老師總結,加強實際應用的能力,以使學生在進入臨床后能學與致用
1.三導向醫學人才培養模式
1.1 人文素質教育
在培養醫學人才時,開展人文素質教育的主要導向是職業情感。從職業道德入手,構建具有職業認知、職業情感和職業發展等教育內容的教育體系。對理論教學加以深化,適當增加實踐學時,持續五年不間斷的學習,達到實踐教學和日常活動、醫學職業道德和學生實際表現的有效結合。比如高校可以通過專題講座方式開展人文素質教育的活動,活動主題可以是“提高法律意識,遵守法律法規”、“追求理想,堅定信念”、“珍惜大學學習生活,提升新境界”等。培養學生的職業情感與道德,具備職業規劃的意識與技能,同時培養學生正確就業觀,從能力、知識和修養方面強化人文教育和醫學教育之間的融合,推動學生的個性化發展。
1.2 培?B專業素質
在培養一些醫學學生的專業素質時,其導向是執業能力。為了更好地融合臨床醫學和基礎醫學,讓學生具備科學思維與實踐技能,以雙師型的師資隊伍為依托,建立公共衛生、臨床醫學、基礎醫學、自然科學、科學方法、培養實踐技能與畢業實習等課程群。重視培養醫學生的臨床綜合技能,系統化整合基礎知識和臨床知識,形成運動系統、神經系統、生殖系統、內分泌系統、泌尿系統、血液系統、消化系統、呼吸系統和循環系統等模塊。構建將培養實踐能力作為主要內容的教學體系,實習方式結合選修和必修,必修課大概是44周。通過健康教育宣傳、慢病隨訪、免費體檢、預防體檢、預防接種和入戶走訪等方式在社區實習服務兩周。學生還能依據個人興趣、就業方向進行六周的臨床選修實習,培養學生個性。借助計算機交互模型、訓練局部功能的模型、模擬人等設備,結合模擬仿真、實際操作和臨床標準示范,以綜合技能、專科技能和基本技能等內容,通過標準化病人對醫學生實施OSCA考核,鼓勵學生做科研助理,積極參與到科研活動中,對醫學生的科研能力、臨川思維能力和職業能力進行全面化培養[1]。
1.3 培養身心素質
身心素質的培養導向是社會適應,為了培養出具有良好社會適應能力、心理素質、身體健康且尊重生命的醫生,應該開展安全教育、心理學、生命教育、體育和軍事等豐富內容的課程。另外,要鼓勵學生多參加一些心理健康輔導、訓練和講座等,培養出人格健全、心理素質良好的醫學生。
2.“三導向”模式下培養醫學人才的科學思維能力
在培養醫學人才科學思維能力中,一個重要能力就是批判思維。批判思維是在復雜情境中,個體可以靈活應用已有知識與經驗,選擇、辨別和架設問題和處理方法,以反思為基礎進行分析和推理,從而做出正確取舍與合理判斷的高級思維形式和方法。對國家來說,培養具有批判性思維的人才非常重要。為了有效培養批判性思維,要有效防范幾個思維定勢:經驗性思維、從眾思維、權威性思維、習慣性思維。心理學的研究表明,人具有心理定勢[2]。心理定勢在體現和反映到思維水平上就是思維定勢。思維定勢主要指過往生活經驗、工作經驗和學習經驗會讓大腦處于自我準備的狀態中,從而對準備要觀察和處理的問題產生趨向性與傾向性。(1)習慣定勢。若一定時間對相似或同類問題進行反復思考,思維就會構成定型框架,在遇到問題時就會套入思維框架來解決。(2)權威定勢。雖然權威言論是行業風向標,不過也不能一味遵從,而應該用辯證態度看待權威科研理論和研究成果。比如維薩里和哈維敢于質疑西方的醫圣蓋倫,在解剖學領域有了重大發現。(3)從眾定勢。雖然從眾思維定勢是出于善意來保護人,以免個體被攻擊和孤立,更好地和眾人融合,但是也容易人在不知不覺中盲目從眾。在醫學研究和實踐中,假如盲目從眾,在科研中就無法創新,對臨床醫學發展不利。(4)經驗思維定勢。在長時間生產實踐中,經過探索,歸納和總結出經驗,能夠推動人類發展進步。不過,經驗是實踐中初步概括和總結出的表觀認識,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所以,經驗思維對處理工作和生活中的一般難題有利,對創新思維不利。
1.1專業認證標準的制訂和基本內涵2003年教育部設立了“中國醫學教育質量保證體系研究”項目,委托中國高等教育學會醫學教育專業委員會,主要根據“全球標準”研究中國本科醫學教育標準,并于2004年完成標準的制訂。為推動中國的醫學專業認證工作的開展,2008年3月教育部成立了醫學教育認證專家委員會和臨床醫學專業認證工作委員會。2008年9月教育部、衛生部聯合頒布《本科醫學教育標準-臨床醫學專業(試行)》(簡稱“中國標準”),標志著我國醫學教育認證工作正式啟動。“中國標準”共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本科臨床醫學專業畢業生應達到的基本要求,包括思想道德與職業素質目標、知識目標和技能目標3項標準、35條亞標準;第二部分,本科臨床醫學專業教育辦學標準,包括10項標準、44條亞標準。第一部分是對培養結果的基本要求;第二部分是對培養過程的基本規范,也是認證的重點。貫穿“中國標準”主要有七個理念:一是強調共同利益方的參與;二是突出以學生為中心的理念;三是鼓勵考核方法的改革;四是加強教師的培養;五是搞好教育資源的建設;六是注重教學質量的控制;七是重視科學研究對教學的促進。目前,我國國家級醫學教育認證體系已初步建立。
1.2專業認證的實施教育部2011年計劃,到2020年完成127所舉辦臨床醫學專業的公辦院校的首輪專業認證工作。2012年5月,教育部、衛生部出臺《關于實施臨床醫學教育綜合改革的若干意見》,明確指出“建立臨床醫學教育專業認證制度,2020年完成高等學校臨床醫學專業首輪認證工作”,為我國專業認證工作制度的建立和工作的開展指明了方向。截止2014年2月,國內已完成20所院校的專業認證:哈爾濱醫科大學是國內第一所參加專業認證的高校,時間是2006年5月,使用的是“全球標準”,示范效應明顯;2008年3月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采用當時尚未頒布的“中國標準”進行了試認證;2009年11月汕頭大學醫學院成為“中國標準”正式頒布后第一所進行認證的醫學院;2010年進行了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的專業認證;2011年進行了吉林大學白求恩醫學院、中國醫科大學、廣西醫科大學的專業認證;2012年進行了嘉興學院、長治醫學院、重慶醫科大學、桂林醫學院的專業認證;2013年進行了齊齊哈爾醫學院、贛南醫學院、北京大學、沈陽醫學院、濱州醫學院、杭州師范大學、承德醫學院、浙江中醫藥大學和溫州醫科大學等9所院校的專業認證。
1.3已認證院校存在的主要問題據了解以上20所院校均通過了認證,完全認證有效期限為8年,絕大多數院校為有條件認證,有效期限為3~6年。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學校在組織管理、教育模式、課程體系、考核評價等方面還存在不足。一是在組織管理方面,用人單位、社區等相關利益方在參與醫學教育的教學目標原則制定、學生質量的評價、提供社會對學校改革發展的需求等方面參與度不夠;聽取政府主管部門、用人單位、畢業后教育機構的意見較少;學生和教師參與教育決策不夠,教學指導委員會中領導多、一線教師少。二是在教育模式方面,教育觀念落后,教學模式陳舊,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模式并未普遍有效實施;傳統的“三中心”的影響依然存在,即教學活動以教師為中心、教學環境以課堂為中心、學習資料以教材為中心;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不夠,表現在講課多、自學少,必修課多、選修課少;教師存在認識誤區,認為自己的主要職責是傳授知識,講得越多,學生收獲就越大;教師包辦有余,指導不足,“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沒有真正落實到行動;教師沒有把自己的角色從授課者、信息傳遞者轉變成學習的管理者和輔導者,學生被動地學;本科生參加科研,進行科研訓練機會不多;學生直接接觸病人的機會比較少;開設綜合性課程的改革力度不大。三是在課程體系方面,橫向、縱向整合不夠;評價方法仍以學科為基礎,不利于課程整合。四是考核評價方面,考試方法局限,知識測試的比重高,技能、態度測試的比重低;總結性評價多,形成性評價少;考試結果對學生自主學習的促進作用不明顯。
2專業認證對醫學教育的影響
認證是對學校整體狀況的評價,主要是針對學校的辦學目標、物質條件、教學質量、管理水平、畢業生就業情況和實際工作能力、總體辦學效益等全方位進行評價。專業認證對學校的辦學理念和專業建設及教學改革具有正向激勵作用,對醫學教育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2.1轉變教育理念,突出學生的中心地位“中國標準”強調共同利益方的參與、突出以學生為中心的理念、鼓勵考核方法的改革等。共同利益方是指用人單位、政府主管部門和畢業后的教育機構。例如:“中國標準”中提到:“醫學院校的辦學宗旨和目標的確定需通過各方面人員(學校的領導、醫學院的行政管理人員、教職人員、學生、用人部門以及政府主管部門或學校的主辦者)的認真討論,得到上級主管部門的同意,使全校師生周知。”;“教學評價必須有政府主管部門、用人單位、畢業后教育機構的積極參與,并考慮他們對教育計劃提出的改進意見,讓他們獲知教育評價的結果。”;“醫學院校必須積極開展以學生為中心和自主學習為主要內容的教育方式和教學方法改革,注重批判性思維和終身學習能力的培養,關注溝通與協作意識的養成。”;“提倡進行綜合考試,以鼓勵學生融會貫通地學習;提倡學生自我評估,以促進學生主動學習能力的形成”。專業認證促進學校轉變教育理念,將以教師為中心轉為以學生為中心,以課堂灌輸為主轉為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以理論講授為主轉為以師生交互式為主,以評教為主轉為以評學為主、評教與評學相結合,以終結性評價為主轉為以形成性評價為主。
2.2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提高人才培養質量“中國標準”強調為保障人才培養質量,必須深化教育教學改革。例如:“中國標準”指出:“醫學院校應積極開展縱向或(和)橫向綜合的課程改革,將課程教學內容進行合理整合。課程計劃必須體現加強基礎,培養能力,注重素質和發展個性的原則,課程設置應包括必修課程和選修課程,兩者之間的比例可由學校根據實際確定。”;“課程計劃必須依據醫療衛生服務的需要、醫學科學的進步和醫學模式的轉變。”;“教學方法包括教與學的方法,鼓勵應用引導式、問題式、交互式等模式。進入生物醫學課程、臨床醫學課程教學階段,鼓勵采取小班、小組方式教學。”。整合課程是貫穿于“中國標準”的重要理念之一,也是專業認證過程中的重要采分點。整合課程不但可以優化課程體系,避免教學內容的重復,而且可以減少學生學業負擔,使課程更好的被學生接受。課程整合不僅要考慮學科間知識的相互融合滲透,教學內容的銜接,還要考慮整合后課程的課堂教學組織以及教材選用等問題,不僅是對教師知識底蘊、教學能力和水平的考驗,而且是對教學管理者對教學的認識以及教學管理能力的考核。認證過程是自我評估的過程,有助于學校通過深入細致的自我分析,確定適當的教學目標,配備合理的教學設施、師資力量,最終達到改進學校的課程設置、管理方式等辦學模式,完善與提高學校辦學質量的目標。專業認證起到了導向和杠桿作用,通過認證學校不斷深化教學改革,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2.3樹立牢固的質量觀,保障醫學教育質量“中國標準”注重教學質量的控制。例如:“中國標準”指出:“教育評價必須覆蓋各個教學環節,其重點是對教育計劃、教育過程及教育結果狀況的檢測。”;“醫學院校必須建立畢業生質量調查制度,從醫學畢業生工作環境中搜集改進教育質量的反饋信息”。質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線”。提高高等教育質量,已成為我國高校教育改革發展最核心、最緊迫的任務。醫學發展新趨勢對醫學教育提出了新挑戰。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對醫學人才培養的結構、質量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醫學的社會性、公平性、整合性以及健康需求的廣泛性、醫學國際化等都在加速發展。我國正在推進的“醫學教育綜合改革”,圍繞“以提高醫學生崗位勝任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這一主線,按照“中國標準”要求,加強基礎與臨床的交叉滲透,讓醫學生早期接觸臨床;注重基礎醫學與臨床醫學、公共衛生與臨床醫學的整合,將循證醫學引入教學各環節,以突出學生能力培養為主線,注重學生自主學習和終身學習能力的培養。專業認證的主要功能是保障和提高醫學教育質量,引導高校樹立牢固的質量觀念,從質量評估模式轉向質量保障模式,制訂臨床教學質量標準,健全臨床教學管理規章制度,完善臨床教學質量監督、評估和反饋系統。實現人才培養模式的重點突破,實現醫學生職業道德的顯著提升,實現醫學生臨床實踐能力的明顯增強及臨床教學質量保證體系的整體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