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會計目標論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會計目標;受托責任觀;決策有用觀;會計計量屬性
會計目標是關于會計系統所應達到境界的抽象范疇,它是溝通會計系統與會計環境的橋梁,是連接會計理論與會計實踐的紐帶。會計系統圍繞會計目標發揮作用,會計目標引導會計系統運行。因而,會計目標理論研究是會計理論研究與會計實務發展中的重要內容。本文主要從2006年財政部頒布的新準則中首次明確提出了會計目標的定義出發,分析了新準則下會計目標對會計要素計量屬性產生的影響。
一、對有關會計目標觀點的簡要評析
人們對會計目標的研究和認識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曾出現過多種關于會計目標的提法,其中最具代表性和說服力的兩種觀點就是受托責任觀和決策有用觀。受托責任觀認為:財務會計(報告)的目標是向資源所有者如實反映資源受托者的受托責任和履行情況,即對受托資源的管理和使用情況,財務報告應主要反映企業歷史的、客觀的信息,即主要強調信息的可靠性,在這種觀念下,資產計量傾向于采用歷史成本計量屬性。這種觀點的局限性表現在:受托責任學派強調會計系統和會計制度的整體完整性,認為只有完善的會計系統和會計制度才能確保會計實務的正確性,但會計系統和會計制度內容復雜,保證兩者的完善性這一提法比較抽象,一旦實務中出現問題,則難以確定問題的根源,造成眾說紛紜、難以統一的局面;在會計處理上,由于受托責任學派強調客觀性勝于相關性,因此要求采用歷史成本計量模式;在會計信息方面,受托責任學派很少會顧及到資源委托者以外的信息需求,按照這一思想,會計人員往往難以體會潛在投資者的利益和要求,因而容易逐漸喪失完善會計信息的積極性,也難以進一步提高會計信息的質量。
決策有用觀認為,會計的目標就是向信息使用者提供有利于其決策的會計信息,它強調會計信息的相關性和有用性。從會計確認方面來看,決策有用學派認為會認人員在會計上不僅應確認實際已發生的經濟事項,還要確認那些雖然尚未發生但對企業已有影響的經濟事項,以滿足信息使用者決策的需要;從會計計量方面來看,決策有用學派認為會計報表應反映企業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動態變化,在會計計量上主張以歷史成本為主,并鼓勵在物價變動情況下多種計量屬性的并行;在會計報表方面,決策有用學派認為會計報表應盡量全面提供對決策有用的會計信息,由于會計信息使用者需求的多樣性,因此,在會計報表上強調對資產負債表、損益表及現金流量表一視同仁,不存在對某種會計報表的特殊偏好。這種觀點的局限性主要表現在:一是決策有用觀產生和存在背景是存在比較發達的資本市場。二是財務報告反映的局限性。決策有用觀下的財務報告只是反映企業有關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等以財務信息為主的經濟信息,而忽視責任和環保收益等非財務信息。三是決策概念外延過窄。決策僅僅是管理過程的一個環節,管理具體包括預測、決策、計劃、控制、檢查、考核和等程序。一些外部信息使用者并沒有履行決策職能,僅僅履行監督管理職能,如政府部門利用信息對經濟進行宏觀調控。
二、新準則下的會計目標定位
2006年2月我國財政部頒布了新的《企業會計準則——基本準則》,對會計目標做出了明確規定:“財務會計報告的目標是向財務會計報告使用者提供與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等有關的會計信息,反映企業管理層受托責任履行情況,有助于財務會計報告使用者做出經濟決策。”這是我國第一次明確提出會計目標的概念,體現了其權威性。其所規定的會計目標是雙重的,兼顧了受托責任觀和決策有用觀。這定義彌補了1992年制定的基本準則中有關規定的不足之處,與國際會計準則中對財務會計目標的定位一致,體現了我國財務會計既重視決策有用又重視受托責任的雙重目標。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國有經濟(企業)在全部經濟中占主導地位,并且我國的上市公司中多數是國有企業,這就必然要求在進行財務會計目標的選擇時,要考慮到對企業管理層受托經營的國有資產的經營管理情況進行必要的監督,以防止國有資產的流失,維護國家和人民的利益,所以“反映企業管理層受托責任的履行情況”這一目標對我國來講必不可少;與國際趨同是此次會計準則體系建設的一個重要原則,而國際上現在廣泛采用“決策有用觀”,所以我國新準則也同時采納此觀點。其優點在于:會計目標能滿足投資者、債權人及其有關部門和社會公眾等財務報告使用者的信息需要;會計目標關注社會經濟環境的變遷;會計目標關注現金流量金額、時間分布和不確定性的預估。
三、新準則下的會計目標對會計要素計量屬性的影響
會計計量是為了將符合確認條件的會計要素登記入賬并列報于財務報表而確定其金額的過程。計量屬性反映的是會計要素金額的確定基礎。1992年頒布的《企業會計準則——基本準則》規定會計要素計量屬性,采用歷史成本計量屬性,能夠真實可靠地反映企業經營過程中的信息,便于利益相關者對企業實施有效的監督,采用這一計量屬性是由于當時的會計目標決定的,在企業利害關系人比較少,委托合約比較清楚,受托責任履行情況容易評價的時期,歷史計量屬性符合當時的社會環境。
而2006年頒布的《企業會計準則——基本準則》規定:會計要素的計量屬性主要包括歷史成本、重置成本、可變現凈值、現值和公允價值等。會計要素的計量屬性從單一的歷史成本到包括公允價值在內的多元化的計量屬性,是因為隨著我國資本市場的發展,投資主體的多元化,股權日益分散,會計信息的使用者具有多樣性,包括股東、債權人、企業員工、顧客、供應商、行業協會、政府機構、公眾利益團體、研究者和準則制定者、審計師、管理層以及與企業經營相關的群體,正是復雜多樣的會計信息使用者,使得委托關系難以明確,或者明確的成本太高,但是委托的實質關系仍然存在。這時確立決策有用的會計目標不僅適應了新的環境,而且使得會計信息使用者獲取信息的成本比較低,有利于會計信息使用者在新的環境下做出正確的經濟和生產經營決策,有利于整個社會資源的合理配置。隨著我國股權分置改革的基本完成,越來越多的股票、債券、基金等金融產品在交易所掛牌上市,使得這類金融資產的交易已經形成了較為活躍的市場,具備了引入公允價值的條件,從而對投資者等財務報告使用者的決策更加有用,也實現了與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的趨同。
但是考慮到我國現階段資本市場發展的不成熟,基本準則規定企業在對會計要素進行計量時,一般應當采用歷史成本,在保證所確定的會計要素金額能夠取得并可靠計量的情況下,允許采用重置成本、可變現凈值、現值和公允價值等計量屬性。超級秘書網: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企業會計準則[M].經濟科學出版社,2006.
一、金融工具準則的特點
從銀行的角度分析,金融工具會計準則具有以下五個方面的特點:
1.改變對資產和負債的分類標準。相比舊的企業會計準則、金融企業會計制度按期限劃分資產、負債類別的做法,金融工具會計準則將資產和負債按其金融屬性分為金融資產和非金融資產、金融負債和非金融負債;對金融資產按持有的意圖和能力不同進一步劃分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包括交易性金融資產和指定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持有至到期投資、貸款和應收款項、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四大類;對金融負債也按持有的意圖不同劃分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負債(包括交易性金融負債和指定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負債)和其他金融負債兩大類。
2.引入公允價值計量屬性。舊的企業會計準則、金融企業會計制度主要是以歷史成本計量,反映的是資產和負債過去的價值。金融工具準則對金融工具的初始確認和計量、后續計量、期末估價、減值測試等都是以公允價值為標準的。企業如開展套期保值業務可以選擇使用套期會計方法,但需要符合嚴格的條件。對公允價值套期、現金流量套期和境外經營凈投資套期等區分運用套期會計方法處理,即在相同會計期間將套期工具和被套期工具公允價值變動的抵消結果記入當期損益。可以認為,套期會計也是將公允價值作為計量標準的。
3.將金融衍生工具納入表內核算。因為金融衍生工具具有未來性質的特點,其初始投資為零或者很少,幾乎無歷史成本;又因金融衍生工具的價格波動很大,歷史成本難以追蹤其市場價值變動情況。因此,按照傳統會計所遵循的“歷史性”原則,難以在表內確認。金融工具準則規定,商業銀行應將金融衍生工具隱含的各種合同權利或合同義務確認為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已經證券化的信貸資產及其他不滿足終止確認條件的金融資產和金融負債納入表內核算。可以認為,企業將金融衍生工具納入表內核算并按公允價值計量,相關公允價值變動計入當期損益或所有者權益,是金融工具準則的核心內容。
4.改變了對金融資產減值準備的確認和計量。目前,商業銀行主要是在銀監會要求的信貸和非信貸五級分類撥備比率基礎之上,部分考慮資產未來可收回金額(未貼現)作為計提資產減值的依據。金融工具準則規定,除交易性金融資產外,其他金融資產均應在期末采用個案基準和組合基準相結合的方式,通過公允價值或未來現金流量折現法確認和計量資產減值損失,減值損失一經確認不得隨意轉回。
5.強調金融工具會計信息的披露。舊的企業會計準則、金融企業會計制度要求在會計報告附注中披露金融工具的風險頭寸,而且相關規定很少。金融工具準則規范的金融工具披露更加全面、詳細。新準則規定的金融工具披露不僅是對表內列報的補充,而且還包括了一些具有獨立價值的戰略性和政策性的重要信息,主要包括與銀行業務息息相關的風險數據披露(包括信用風險、市場風險和流動性風險等)、與金融工具相關的重要會計政策、套期關系和風險管理策略、不符合終止確認條件的金融資產轉移、與確認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有關的公允價值,不同類別金融資產重分類等信息。
二、銀行會計目標
會計目標是會計系統能夠期望達到的預期目的或境界。它是指導準則制定的基礎,更是評價會計準則制定和執行情況的衡量標準。
目前,理論界對銀行會計目標主要持兩種觀點:受托責任觀和決策有用觀。
受托責任觀認為:會計應該為資源的所有者,甚至是為所有的委托人提供經營者履行受托責任情況的信息,會計目標在于認定和解除委托方和受托方之間的委托責任。會計信息質量方面要求客觀性,在會計確認時只確認企業實際已發生的經濟事實,從而在會計計量上采用歷史成本,以反映客觀性和可驗證性。國有商業銀行改革前,國家是唯一的所有者,銀行的所有權結構長期保持穩定,銀行的考核機制是國有資產的保值和增值,這就決定了國有銀行的會計目標是向國家報告銀行管理者受托管理銀行資產的責任。只要編制會計報表所依據的會計準則和會計系統整體有用,受托經管的責任也就被可靠地反映,銀行會計的目標就得以實現。
決策有用觀認為:會計的基本目標是為了現實和潛在的投資者、債權人和其他的信息使用者(如監管者等)提供決策有用的財務信息,幫助他們進行經濟決策。決策有用性會計目標的確立使會計信息的使用者能夠以合理的成本獲得自己所需的信息,然后作出正確的經濟決策。在會計確認方面不僅需要確認那些已經發生的經濟事項,還要確認那些尚未發生但對企業已有影響的事項,因此在會計計量上不僅采用歷史成本,還要采用非歷史成本(比如公允價值計量模式)。股改后的國有商業銀行和為數眾多的股份制商業銀行面對著多元化的投資主體,必須更大程度地將會計目標定位在決策有用性上。
目前,我國銀行已全面對外開放。根據《企業會計準則—基本準則》,我國商業銀行的會計目標定位為:向財務會計報告使用者提供與銀行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等有關的會計信息,反映銀行管理層受托責任履行情況,有助于財務會計報告使用者作出經濟決策。
銀行會計的目標在于提供有用的會計信息,會計信息的有用性表現在注重經濟決策有用的同時兼顧反映受托經管責任。金融工具會計準則的出臺反映了會計目標的內在要求。
三、金融工具準則如何體現商業銀行會計目標
金融工具準則從以下方面體現了商業銀行會計目標:
1.資產和負債分類方法的改變,能夠充分反映商業銀行持有金融工具的目的和能力,真實地反映商業銀行的收益和權益變化狀況,有助于報表使用者對商業銀行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風險管理作出有效判斷。比如,銀行持有交易性金融資產是為了近期內出售,在保持流動性需求的前提下追逐更高的盈利性,而交易性金融負債是適應銀行主動性負債管理的需要。二者的初始計量和后續計量所引起的公允價值的變化計入銀行當期損益。又如,銀行對持有至到期的投資,其持有意圖是為了在到期日獲得更高的投資收益。由于其存續期間的未實現利得和損失最終將在到期日實現,為避免由于采用公允價值進行后續計量而導致的存續期間收益或權益的非代表性波動,應對持有至到期的投資按實際利率法采用攤余成本進行后續計量。而對可供出售的金融資產仍采用公允價值進行初始計量和后續計量,但兩次計量的差異計入銀行的所有者權益項目。可以認為,在不改變金融資產和金融負債數量的前提下,僅對金融資產和金融負債采取不同的歸類方式,就可以產生不同的收益和權益變化的結果。同時,商業銀行將金融衍生工具納入表內核算,使得資產負債表的內容更加豐富,提供的信息更加全面。
2.金融工具準則之所以在金融工具中能大膽地引入公允價值,主要因為近年來我國金融創新業務大量出現,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一些企業特別是金融企業的經濟活動。由于公允價值是人們對未來不確定性所達成的共識,公允價值反映了市場在考慮了利率、風險因素后對未來凈現金流量現值的估計,采用公允價值對交易性和可供出售類的證券投資等進行初始和后續計量,將銀行潛在的損益予以顯化,這有利于信息使用者評估其對銀行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影響,增強了會計信息的決策有用性。同時,以公允價值作為金融工具的計量屬性還有利于將金融衍生工具從表外移入表內核算,更客觀地反映與金融衍生工具相關的風險以及對銀行損益的影響。
3.金融資產的減值均采用未來現金流量折現法,即資產減值準備的金額是金融資產的可收回金額低于金融資產攤余成本的差額。其中,可收回金額通過金融資產的未來現金流量按原實際利率(而非名義利率)貼現確定,并考慮了相關擔保物的價值。相對于五級分類的比例法,這種科學、客觀的減值測試方法,不僅可約束商業銀行資產規模的非理性擴張,而且更能反映銀行貸款等金融資產的真實價值,有利于股份制改革過程中商業銀行更準確地把握金融資產減值可能造成的損失,更好地揭示銀行受托資源的使用情況。
4.金融工具的表內列報與表外披露一樣重要。金融工具列報準則要求企業對金融工具的風險信息披露更加全面、詳細。而且還要求在財務會計報告中將金融衍生工具區分為交易類和套期工具類,充分揭示衍生工具的性質、合同金額或名義金額;衍生工具的到期日、失效日或合同執行日;衍生工具的期末公允價值等信息。這有利于報表使用者及時、充分反映銀行的金融工具,特別是金融衍生工具業務所隱含的各種風險,有助于報表使用者就金融工具對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影響的重要程度作出合理評價,進而作出正確的經濟決策。
綜上所述,金融工具準則能夠提供增進理解資產負債表內和表外金融工具對銀行財務狀況、經營業績和現金流量重要性信息,幫助評價與這些金融工具相關的未來現金流量的金額和可能面臨的風險,使商業銀行會計目標在偏重經濟決策的有用性的同時,也能反映管理當局受托經濟責任履行情況的會計信息。
【參考文獻】
1.財政部,《企業會計準則(2006)》,經濟科學出版社,2006年2月出版。
2.財政部,《金融企業會計制度》,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2年1月出版。
3.李榮林,《金融工具會計》,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3年4月出版。
[ 摘要] 本文通過對會計目標兩種觀點的對比分析, 結合我國目前會計環境的現會計畢業論文狀, 指出我國近期的會計目標應以“受托責任觀”為主; 但隨著我國資本市場的高度發展與完善, 在不久的將來, “決策有用觀”最終必將占據主導地位。
[ 關鍵詞] 會計目標; 受托責任觀; 決策有用觀
所謂會計目標是指在一定的環境和條件下, 人們通過會計實踐活動所期望達到的目的和要求。因而, 會計目標是會計研究的邏輯起點, 也是會計實踐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 會計目標理論研究也就成為會計理論研究與會計實務發展中的重要問題。目前關于會計目標的研究, 會計理論界形成了兩大具有代表性的觀點: 受托責任觀與決策有用觀。本文在分析比較兩種觀點的基礎上, 結合我國會計環境的現狀, 對我國會計目標究竟如何定位, 發表一下筆者個人的看法。一、會計目標的兩種觀點及其關系分析關于會計目標的研究, 是美國會計界從20 世紀70 年代開始的。20 世紀70 年代, 隨著西方新技術革命、行為科學、信息論、決策論、控制論的出現以及向會計領域的廣泛滲透, 以會計目標為起點構建會計理論體系的思路逐步占據了西方會計理論研究的主導地位。美國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fsab) 于1973 年成立后, 于1978 年的第一份概念結構公告“財務報表目標”就是以目標為內容, 并以此為起點了7 份概念公告, 形成了現行的美國財務會計概念框架。2003 年7 月25 日,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向國會提交了《按照2002 薩班納斯—奧克斯萊法案108(d) 條款要求, 對美國財務報告系統采用原則基礎的會計體系進行研究的報告》, 在報告中, sec 啟用了“目標導向”的新概念。以上研究成果形成了兩個頗具代表性的流派:受托責任學派和決策有用學派。
1. 受托責任觀受托責任觀認為, 資源的所有權和經營權分離后, 資源的受托方( 即管理當局) 應承擔合理有效地利用資源、并使其盡可能保值增值的責任, 因而, 確立的會計目標應有助于檢查和評價受托責任的履行情況。而最有效反映受托責任履行情況的信息是關于經營凈收益的信息。因此, 它強調經營凈收益的真實與準確, 注重信息的可靠性, 對向外部提供的信息有所取舍。
2. 決策有用觀決策有用觀認為, 資源的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后, 在資本市場介入的情況下, 會使資源所有者對受托資源的管理淡化, 轉而更關注資本市場的平均風險與報酬水平以及所投資企業在資本市場上的風險與報酬。而受托方的管理重心也從有效管理受托資源轉向在資本市場上使報酬與風險的比例達到最優。因而, 會計目標應為信息使用者( 包括現在的和潛在的) 提供有助于其做出合理決策的信息。因此, 它注重信息的相關性, 更關注有關企業未來現金流動金額、時間分布及其不確定性的信息。為此, 還引入各種計量屬性, 提供大量的相關信息。
3. 兩種觀點的分析比較
(1) 兩種觀點的主要區別見表1。
(2) 兩種觀點的局限性。由以上兩種觀點不同點的比較可見, 不論是受托責任觀, 還是決策有用觀, 二者在運用時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具體表現如下:受托責任觀的局限性表現在: 由于受托責任觀強調會計信息的客觀性, 而對相關性沒有過多要求, 并且要求在觀點區別會計研究會計處理上采用歷史成本作為計價基礎。隨著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 許多違背會計假設的經濟業務層出不窮, 例如,企業的破產、清算和重組, 物價變動等等, 如果受托責任觀一直忽視經濟環境的變化, 很少顧及除委托者以外的信息使用者的需求, 那么會計的服務職能將被弱化, 會計信息的質量也將難以保證。決策有用觀的局限性表現在: 只有在資本市場發達的條件下, 決策者才可以利用相關的會計信息做出正確的決策, 實現收益最大化。但從我國資本市場的現狀來看, 全國的資本市場并未發揮其主要作用, 眾多的投資者僅僅通過過去已公布的會計信息來了解資本市場, 根本談不上決策。通過以上分析比較: 可以看出, 這兩種觀點的立論基礎都是相同的: 都是植根于委托理論, 運行在具體的經濟環境下, 分析會計信息不同使用者的信息需求。受托責任觀評價受托責任的履行情況, 目的是要做出一個決策, 即是否需繼續維持這種委托關系。決策有用觀注重資本市場的風險與報酬, 其實也是為了在資本市場上找到一些能使自己所投資本達到保值、增值的受托者。可以說,“受托責任觀”是“決策有用觀”的基礎, “決策有用觀”是“受托責任觀”的延展。因此, 筆者認為, 這兩種觀點并非對立,兩種觀點的差異實質在于社會經濟環境不同, 會計信息使用者的范圍、需求發生了變化。在資本市場不發達或欠發達的條件下, 信息使用者主要通過已經對外公布的會計信息來考察受托者對托付財產或資源的管理和經營責任的履行情況。在資本市場高度發達并能有效運作的環境中,會計信息使用者仍然關心受托責任的履行情況, 而且更加關心會計信息的有用性, 使其確實發揮優化資源配置的作用, 因而, 使得會計信息決策的作用舉足輕重。由此可見,經濟環境是決定會計目標定位的主要因素。
二、我國目前經濟環境的基本特征
1. 國有經濟在社會經濟中占主導地位現階段我國微觀經濟組織的主體仍然是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 而國有企業大多由國家獨資經營; 國有控股企業又多數是國家一股獨大, 在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時, 所有權與經營權的分離并非通過資本市場, 而是采取委托人( 國家授權的國有資產投資機構) 與受托人( 企業經營者)直接接觸的形式進行。
2. 現代企業制度尚未全面建立我國目前的股份制企業基本上是由國有企業改組而來, 且股份有限公司只占一小部分, 多數是以有限責任公司形式組建的; 而在改制后的企業中, 有許多尚未建立起完善的公司治理結構, 董事會、監事會形同虛設以及“內部人控制”等并非個別現象。就目前的多數公司而言, 實際上還是換湯不換藥, 并不完全符合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
3. 資本市場既不發達也不規范我國的上市公司只占大中型企業總數的極少部分, 就這些上市公司而言, 國有股一般占其股本總數的一半以上, 且不參與流通, 嚴格說來, 它們也并非資本完全自由流通的上市公司。更為重要的是, 由社會主義的經濟性質所決定, 國家必須保證對關系國計民生的企業行使控制權,不允許占國民經濟主導地位的國有企業的資本過于分散。因此, 在較長一段時間內, 我國資本市場在社會資源的配置中并不能占據主導地位。當前我國的經濟環境比較特殊, 雖然已經成立了800多家上市公司, 但絕大多數是國有控股公司, 而國有股不上市流通; 資本市場還很不完善, 多數投資者進入市場并不是真正地為了投資, 而是為了投機。這種特殊的經濟環境給我國會計目標的研究帶來了一定困難, 因此, 應注重研究方法的科學性, 只有運用科學的方法, 遵循實踐論、認識論、系統論的基本原理, 把邏輯思維與實證研究結合起來, 才能建立合理的目標理論。
三、我國會計目標的合理
--> 定位通過以上分析可知, 兩種觀點并不對立, 那么我們不妨認為: 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的會計目標應該是受托責任觀和決策有用觀并行。結合當前我國資本市場尚不成熟, 還處于孕育階段, 國家及國有資產投資機構是我國會計信息的主要使用者的現狀, 我國近期的會計目標定位應以受托責任觀為主。當然會計目標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隨著社會經濟條件的變化而變化。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已經過了多年的高速發展, 經濟發展水平也有了顯著提高, 經濟業務日趨復雜, 會計信息使用者的范圍也不斷拓寬, 出現了多元化、多層次的會計信息需求, 這就使得決策有用觀應用越來越廣泛。結合發達國家經濟發展的歷程, 筆者認為在不久的將來, 我國的會計目標的現狀必將被打破, 決策有用觀的主導地位必將隨著資本市場的高度發展與完善而確立。
主要參考文獻
[ 1] 葛家澍, 劉峰. 會計理論[m] . 北京: 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 1998.
【論文關鍵詞】公司治理;會計目標;法律經濟學;會計立法
一、引言
公司治理是指連接并規范所有者、支配者、決策者、執行者以及使用者相互關系的權、責、利關系合理匹配的制度安排。從本質上講,公司治理結構是企業所有權安排的具體化,是有關公司控制權和剩余索取權分配的一整套法律、文化和制度性安排,這些安排決定了公司的目標、行為,決定了公司利益相關者中在公司治理關系中的地位。股東、經管階層和其他利益相關者,對企業實際控制權的影響最終表現為對其利益實現程度的影響,而公司會計活動的結果,具有直接調節各利益相關主體利益的作用。因此,在公司治理中,會計目標的實現與公司治理目標具有內在的關聯性。一方面,會計功能的發揮與控制目標的實現有賴于規范的公司治理結構;另一方面,由于會計信息在公司治理中具有反映、控制和監督的功能,會計行為可以在公司治理中發揮重要作用。在維護企業所有者和利益相關者的合法權益方面,會計法與公司治理的目標是一致的。中國企業股份制改造以來,法學界對會計法律制度的研究雖然已經取得一定的成果,但從公司治理的視角研究會計法律制度卻明顯滯后于我國公司治理的實踐,已有的成果也局限于公司治理結構缺陷的角度研究公司的會計行為,這種研究方法由于規范分析方法的缺失,其研究會成果對公司治理與會計立法并無多大助益。本文在分析國外有關會計目標理論的基礎上,會計目標模式與公司治理模式之間的互動與對應關系進行了歸納和評析,并對我國會計法律規范的完善進行了初步構想。
二、會計目標的價值基礎與公司治理模式的選擇
會計目標是公司治理模式選擇的基礎,也是從法律經濟學視角研究會計法律規范的邏輯前提。在不同的社會經濟環境和法律制度背景下,人們對于會計目標的價值基礎就有不同的的認識。自上世紀60年代以來,兩大法系國家關于會計目標價值基礎的爭論就一直沒有停息,其中有代表性的觀點主要體現在以下兩派學說之中,即受托責任學派和決策有用學派。盡管兩個學派的觀點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其關于會計目標價值基礎的理論觀點,對兩大法系國家公司治理模式的影響是深遠的。
(一)受托責任學派與內部治理為主導的“德日治理模式”
受托責任學派形成于公司制盛行之時。該學派認為,由于社會資本所有權和經營權相分離,必然造就資本所有者與經營者之間的委托關系,在這種關系中,受托經營者應當對委托者盡忠誠、勤勉的義務,會計目標就是向資源的提供者報告資源受托管理的情況。此種理論觀點稱之為“受托責任觀”。在德日為代表的大陸法系國家,主導會計目標價值的理論基礎即是“受托責任觀”。由資本市場的欠發達,德日企業的融資主要依賴于銀行貸款,銀行是主要的會計信息使用者,會計目標的定位必然要傾向于銀行。在德日模式下,公司治理主要依靠內部控制機制對管理當局進行監控,會計的基本目標主要是反映經營者受托責任履行情況的信息。
(二)決策有用學派與外部治理為主導的“英美治理模式”
決策有用學派是在證券市場規模日益擴大化和規范化的歷史背景下形成的。在該學派看來,會計目標就是向信息使用者提供有利于其決策的會計信息,因此認為會計信息是資源利用決策的基礎。在英美為代表的普通法系國家,主導會計目標價值的理論基礎即是“決策有用學觀”。由于英美國家具有高度發達的資本市場,投資者必須通過資本市場以股票或其他證券買賣的方式來決定自己的投資方向,社會資源分配主要通過資本市場進行,其會計目標必然定位于決策有用觀。在英美模式下,公司治理主要依靠外部控制機制對公司經理層進行監控,會計就以為公司經營者的經營者提供決策有用的信息為基本目標。
三、對會計目標與公司治理關系的法律經濟學評價
(一)利益相關者共同治理公司的法律經濟學價值
如上所述,受托責任學派把會計目標定位于為公司股東的投資決策需要,決策有用學派則把會計目標定位于公司經營者的經營決策需要,兩者實際上都只是客觀反映了現代公司的產權特點,而對其他利益主體的關注是不充分的。從法律經濟學的角度來看,會計目標如果定位于單一的主體,則構成對效率價值與公平價值的雙重擬制,從而在根本上動搖公司存在的社會經濟基礎。公司不僅僅是股東和經理層的事業,而且需要關注各利益相關者的權益。在市場經濟體制中,這些利益相關者彼此之間的關系是一種平等交易的契約關系。在這組合約安排中,公司作為他們之間合約的連接點,將這些利益相關者緊密地聯結在一起。因此,公司治理在承認和保護股東利益的同時,還要權衡和調節各種利益沖突。
“效率”指資源的有效使用與有效配置,“公平”是指獲取收人或積累財產的機會公平。效率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在沒有效率或效率低下,生產力就不可能發展,產品與勞務的供給就不可能充裕,公平也就失去了實現的物質保障。但一個公司為追求效率而不顧公平,它就因無法贏得包括利益相關者在內的廣大投資者的信賴而維持公司的高效率。值得注意的是,在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初級階段,國家是重要的利益相關者,會計目標的確定也要受制于現行的公法制度框架,滿足國家宏觀調控的需要。
因此,在進行價值選擇時,我們不能效率與公平絕對化,而應該在肯定公司治理機制奉行效率優先價值取向的同時,也不能忽視兼顧公平的價值要求。
(二)我國公司治理結構的特征與會計目標定位的路徑
1、我國公司治理結構的特征:一是資本市場不發達。企業的經營活動并不是完全以資本市場為導向,在較長的一段時間里,資本市場都不會在企業資本籌集上發揮主要作用,企業大量資本的取得,仍大都采用直接投資的方式,只有少部分資金從資本市場籌集。在我國市場和法律制度不完善的情況下,交易的不規范是普遍的存在的;二是股權高度集中。在資本市場完善的情況下,股東可以“用腳投票”來對公司的經營不善及時作出反映。然而,我國目前的證券市場還只是企業的融資渠道,通過資本市場對經營者實行外部約束的機制還沒有形成;三是內部人控制嚴重。董事會本應在監督經營者方面起重要作用,但我國目前大多數上市公司的董事會存在著董事會地位模糊的現象,董事會在公司治理中發揮應有作用的機制缺乏必要的保障。
2、我國公司會計目標定位與路徑選擇
根據我國公司治理結構的特點和會計立法的現狀,我國公司會計目標應該定位為:會計人員在依法享有會計權利的前提下,有效地履行義務,創造出既忠實于會計現象又對社會有著較高利用價值的會計信息。從長期看,“決策有用觀”是會計目標的必然選擇,但“決策有用觀”是建立在完全有效的證券市場假設基礎上的。而在中國當前的會計環境下,證券市場剛剛發展還很不完善,由于市場機制不完善,市場會計信息使用者對真實的會計信息需求嚴重不足,公司治理結構存在障礙,會計信息失真是當前我國會計市場存在的主要問題,因此應更強調會計信息的可靠性,即定位于“受托責任觀”為主。隨著中國會計環境的健全,資本市場發育成熟,并在社會經濟中具有全面影響時,再逐步提高會計信息的相關性,再定位于“決策有用觀”。
四、完善我國會計法律制度的基本構想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會計制度改革取得了輝煌的成就,會計立法也取得了豐碩成果。然而,隨著公司股份制改造和公司治理實踐的逐步深人,會計立法的滯后與不足也逐漸顯露出來。為規范公司治理,我國會計法律制度急需在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完善。
(一)會計監管體系
會計監管模式可分為行業自律、政府主導以及政府監管與行業自律相結合三種模式。筆者認為,在我國目前的經濟環境下,我國的會計監管體系應該包括會計監管立法體系和會計監管執法體系。會計監管的立法體系解決的是會計監管的法律建設問題,它是實現會計監管的手段和工具;會計監管的執法體系需要從會計監管活動中各要素之間的互動關系來體現,它主要包括會計監管主體、會計監管對象以及會計監管范圍等問題。如上所述,這種“三位一體”的會計監管體系框架是由我國公司的會計目標與公司治理模式決定的。
(二)會計監管體制
由于我國現行會計法確立的是政府主導型監管模式,因而會計監管體制主要涉及到會計監管權的設定和分配。由于我國目前實行的是多頭監管體制,會計法律規范之間沖突嚴重,極不利于公司會計目標的實現,有必要進行改革和完善。筆者認為,監管體制的改革和完善必須解決以下幾個問題:明確會計主體的法律責任,建立訴訟機制,實行民事賠償責任追究制度;統一會計立法,加強會計法律規范之間的協調性;明確監管主體之間的權責,建立責任追究機制等。
(三)法律責任制度
目前的法律對于會計、會計監管中的法律責任雖然已經有了許多規定,但是無論從立法上還是從實踐上看,主要還存在以下問題:一是會計人員的民事責任缺位是立法上的一大缺陷;二是司法會計制度不適應改革的需要;三是有關監管者的法律責任規定不夠明確。這些問題,應成為進一步完善我國會計立法的重要內容。
(四)會計國際化
按照國際會計規范的構成構建我國會計準則的結構框架。內容包括以下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加快具體會計準則的制定、頒布和實施,盡早實現從行業會計制度向具體會計準則的轉變;二是參照國際會計準則體系的構成,補充和完善我國會計準則的相關內容,如物價變動會計準則、施工合同會計準則、租賃會計準則、外幣匯率變動影響會計準則、金融工具會計準則等等。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其基本經濟制度決定了會計制度的制定應能體現會計主體利益與國家利益協調的要求。我國的市場經濟是宏觀調控下的市場經濟,會計制度的制定不僅要滿足會計主體核算與報告財務狀況及經營業績的需要,而且要滿足國家宏觀調控的需要。
關鍵詞:政府會計目標;會計環境;受托責任
以目標作為財務會計與報告研究的邏輯起點是規范會計理論中的主流理論,而會計目標受其所處的會計環境的影響。我國目前的預算會計改革中,并未提出明確的預算會計目標,但“政府會計改革和政府會計準則建設應當理論先行,能使我國政府會計改革有的放矢,少走彎路,才能使我國政府會計標準的制定和政府會計改革能夠真正解決我國實際問題”(劉玉廷,2004)。因此,明確政府會計目標,是我國政府會計改革必須解決的首要問題之一,這對于構建適合我國國情的政府會計準則體系和政府財務報告制度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本文對國內外政府會計目標的理論研究現狀進行了評述,并立足我國國情,對我國政府會計目標的定位進行了探討。
一、政府會計目標的涵義
會計目標即提供財務信息或編制財務報告的目標或目的。理論上,會計目標有受托責任觀”和“決策有用觀”兩種不同觀點。受托責任的概念起源于兩權分離,當所有者把經營權委托給人時,人就承擔了受托責任,他們要管理好委托人的財產,并就財產的管理和使用情況如實地向委托人報告。因此受托責任觀認為,會計的目標就是以適當的方式有效反映受托人的受托責任及其履行情況,委托人關注的是信息的可靠性。其后,由于資本市場的日益發達,很多的委托受托關系都是通過資本市場來完成委托人和受托人并不直接接觸。此時,委托人除了關心受托責任的履行外,開始更加關注受托人所提供的信息是否有利于其在資本市場上進行決策,故產生了“決策有用觀”,信息的有用性和相關性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政府會計目標即為政府財務報告目標或目的,目前,國內外關于政府會計目標的論述也主要有“受托責任觀”和“決策有用觀”兩種。但由于會計環境的不同,各國的政府會計目標在不同程度上也呈現出差異。下文對國內外政府會計目標的理論研究現狀進行述評。
二、國外政府會計目標研究述評
國外對政府財務會計目標的表述,大體上可以歸納為兩種:美英模式和德法模式。
1、美英模式。這種模式包括美國、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國在內。其特點是:會計信息主要為外部使用者提供,范圍廣,內容多且細,重點是提供財務方面的信息,提供會計信息的目的是闡明政府的受托責任和滿足決策需要。例如,美國政府會計準則委員會(GASB)在其第1號概念公告“財務報告目標”中明確提出:“政府財務報告提供的信息應當有助于使用者:
(1)評價政府的受托責任;
(2)做出經濟的、社會的,以及政治的決策,而評價受托責任是政府財務報告的最高目標,所有其他目標都必須與它相符合。
該準則委員會還認為,政府會計的具體目標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1)財務報告應當幫助政府完成政府向公民陳述受托責任的義務,并且應當有助于使用者評價政府的受托責任;
(2)財務報告應當能夠幫助使用者評價政府當年的業務活動成果;
(3)財務報告應當幫助使用者評價由政府提供的服務及其履行義務的能力。由此可見,美國政府將反映政府的受托責任作為政府會計的基本目標,并通過具體目標來實現。
2.德法模式。除德國和法國外,歐洲大陸國家如意大利、西班牙也都采用這種模式,其特點是:會計信息主要向立法機關、行政部門提供,主要提供財政預算信息,這些信息主要供議會和政府管理部門決策使用。如德國規定,政府會計的主要目的是滿足立法機關的信息需要,政府會計屬“立法導向”型會計,其信息用于“財政”目的而非“管理”目的;法國規定,所有的信息使用者不具有同等的重要性,政府會計信息首先必須確認政府部門自己的需要是最重要的(北京市預算會計研究會政府會計課題組,2006)。
形成上述兩種模式差異的主要原因在于其所處的會計環境不同。實行美英模式的國家,大多政治比較開明,集權程度較低,資本市場比較發達,文化也比較開放,注重個性化需求,國家對經濟的干預較少;而采用德法模式的國家,大多實行集權管理,國家對經濟活動干預較多,資本市場不很發達,屬于成文法國家,文化較為傳統和保守,往往比較注重集體主義,權力距離也相對較大,等級較為森嚴,注重按規章辦事。
三、國內政府會計目標研究述評
我國現行會計準則、制度對政府會計目標沒有明確的規定,只是在《財政總預算會計制度》、《事業單位會計準則(試行)》和《事業單位會計制度》中對政府財務報告的會計信息質量提出了要求。如,1998年的《財政總預算會計制度》指出:“總預算會計信息應當符合預算法的要求,適應國家宏觀經濟管理和上級財政部門及本級政府對財務管理的需要。”《行政單位會計制度》指出“:會計信息應當符合國家宏觀經濟管理的要求,適應預算管理和有關方面了解行政單位財務狀況及收支結果的需要,有利于單位加強內部財務管理。”
由此可知,我國目前的準則、制度對政府會計信息的要求著重強調合法性和對宏觀經濟管理的決策有用性,帶有明顯的計劃經濟烙印。但“經過20多年的改革開放,市場經濟環境已經發生了巨大變化,政府職能的轉換、公共財政體制的改革、政府收支分類科目的變化、政府績效評價制度的建設以及政府監督的加強等,均對反映政府經濟活動的政府會計信息提出了更高要求,從而需要與時俱進,積極推進政府會計改革”(劉玉廷,2004)。而政府會計改革首先要解決的問題就是政府會計目標的定位。因此,根據我國政府會計改革的需要,國內理論界和實務工作者對政府會計目標定位問題進行了熱烈的探討,下文選取大部分的觀點進行述評。陳立齊、李建發(2003)認為,政府會計的基本目標在于檢查、防范舞弊和貪污,以保護公共財政資金的安全;中級目標是促進健全的財務管理,使得政府提供公共服務的成本是最小的或服務的更好;最高目標是幫助政府履行公共受托責任。
陳小悅(2005)認為,政府會計的目標應表述為:實現政府履行職責的高經濟透明度。時津(2006)認為,在政府會計中,向諸如公民、立法機關和監察機關及投資者和信貸者等使用者提供有助于他們評價政府受托責任的信息,是政府會計的最高目標。
張慧、高春(2006)認為,政府會計的運行環境決定了政府會計應該以反映和解除政府的財務受托責任為目標。政府財務報告的根本目的就是為信息使用者評價政府受托責任的履行提供信息,從而解脫政府受托責任,同時增加政府財政的透明度。
王湛(2006)認為,政府會計目標應當定位于提供政府公共部門受托使用社會資源的責任履行的信息。金希萍(2007)認為,政府會計目標劃分為基本和具體兩個不同層次,基本目標是政府會計服務于政府整體受托責任的全面真實反映;具體目標為:促進政府單位建立健全財務管理機制,幫助使用者評價政府的受托責任,幫助使用者確定政府單位提供服務的水準;通過適當的授權交易,將交易過程和結果記錄在財務會計系統中,保證公共財政資源或其他資源真正用于限定的用途,以體現資源的專用性,防范舞弊和貪污,保護公共財政資金的安全;檢查政府財務業績和受托責任的履行情況。
陳穗紅、石英華(2007)認為,我國政府會計目標可以定位為兩個層次,首先,我國政府會計的基本目標,或言最高層次目標,是提供說明受托責任的信息。其次,我國政府會計的具體目標應是為以下四個方面提供和報告會計信息:第一,反映財政收支活動的合規性。第二,評價政府財務狀況。第三,反映政府運營績效。第四,提供反映政府可持續履責能力的信息。
陳勁松、石道金、彭玨(2008)認為,我國一般政府財務會計的目標應分階段來確定。在未來3~5年的時間內,我國政府財務會計應在完善財政收支分類改革的基礎上,著手完善基于現金制基礎或修正的現金制基礎的財務會計體系,提供反映政府整體的財務狀況、運營情況和現金流量信息,滿足政府管理部門、立法機關和審計機關在做出政治、經濟、文化和法律決策時的信息需要,從而解脫政府的公共受托責任。
在未來5~20年的時間內,我國一般政府財務會計的目標應定位為在修正的權責發生制基礎上提供反映政府財務狀況、運營情況和現金流量的財務信息,以滿足政府管理部門、立法機關和審計機關在做出政治、經濟、文化和法律決策時的信息需要,同時滿足投資人及其他利益相關者做出相應決策的信息需要,并有利于社會公眾了解政府公共受托責任的履行情況,從而解脫其公共受托責任。
在未來20~50年甚至更長的時間里,我國一般政府財務會計目標可表述為提供以應計制為基礎的反映政府財務狀況、運營情況和現金流量的財務信息,以滿足政府管理部門、立法機關和審計機關在做出政治、經濟、文化和法律決策時的信息需要,同時滿足投資人及其他利益相關者做出相應決策的信息需要,并有利于社會公眾了解政府公共受托責任的履行情況,從而解脫其公共受托責任。
白亞龍(2008)認為,根據我國的具體情況,我國的政府會計目標應定位為以反映履行受托責任,提供全面而詳細的會計信息為最終目標,以反映政府財政收支情況,資源使用情況,滿足財政管理要求,不斷提高政府會計信息的準確度和透明度為現階段目標。
內容摘要:政府會計這一研究領域國外學者已做了大量的研究,我國政府會計研究起步相對較晚,經過近十年來國內學者的研究,雖取得了較豐富的成果,但仍未形成完善的理論體系和實踐模式。因此,有必要對我國近年來的政府會計理論研究情況和成果進行回顧和評價,為未來政府會計的研究提出建議。
關鍵詞:政府會計 文獻回顧 評價
1994-2009年會計期刊發表政府會計論文情況分析
(一)會計類核心期刊刊登文章的數量結構分析
對會計類核心期刊發表政府會計類研究論文的數量結構進行統計,可以看出,1994-2009年我國核心期刊上發表的政府會計方面論文總體篇數不多,為259篇。17種會計類核心期刊十幾年刊發政府會計方面的文章占前四位的分別是財會月刊、財會通訊、會計研究、財務與會計,占了文章總數的70%以上。而其他核心刊物發表的政府會計方面論文較少,其中審計研究和中國審計發表的政府會計方面論文為0。這說明我國的政府會計研究起步較晚,學術領域的研究氛圍不夠濃厚,導致我國政府會計研究相對發展緩慢。
(二)各種期刊刊登文章的年限分布情況分析
會計類期刊在不同年份內發表政府會計類研究論文的數量結構如表1所示。從表1中反映的統計結果,可以看出,自1994年以來有關政府會計的論文數量總體上呈增長趨勢,但是在2000年前后有關政府會計的論文數量呈下降趨勢,本文認為主要原因在于此段時間我國致力于企業會計制度的建設,國家政策導向企業會計研究,學者也更多地關注企業會計的相關研究。2002年有關政府會計論文數量開始上升,并從2006年開始大幅度增長。本文認為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一是2006年我國頒布《企業會計準則》實現企業會計的國際趨同,標志著我國企業會計規范體系走向成熟,而政府會計的研究相對滯后,不能滿足建立績效政府、服務政府與透明政府的需要,因此在政府政策引導下,學術界也更加關注政府會計研究。二是國外政府會計理論體系的建立和逐步成熟,以及政府會計改革的不斷推進,為我國政府會計的研究提供了有利的契機。三是財政部、中國會計學會將我國政府會計研究和政府會計改革提上議事日程。
我國政府會計研究的理論成果
(一)政府會計的界定及特點
1.政府會計的界定。何嘉萍(2002)、張霞(2003)、李強等(2005)認為我國政府(預算)會計,是指各級政府、使用預算撥款的各級行政單位、各類事業單位核算和監督各項財政性資金運動、單位預算資金運動的過程與結果以及有關經營收支情況的專業會計。景宏軍、王蘊波(2008)將預算會計定義為:用于確認、計量、記錄預算批準和預算執行整個過程中所發生的經濟活動或事項,報告預算撥款和撥款使用情況的信息系統;將政府會計定義為:反映、核算和監督政府單位及其構成實體在使用財政資金和公共資源過程中財務收支活動的會計管理系統。認為政府會計反映的是政府管理國家公共事務、運用公共資源及受托責任履行的情況.它從功能上可以劃分為四個部分:政府財務會計、政府管理會計、政府成本會計和政府預算會計。
2.政府會計的特點。李定清、劉東(2003)認為在政府會計體系方面,我國中央政府和各級地方政府會計是一個有機整體,它們共同組成政府會計體系;在政府會計模式方面,我國政府會計是預算會計模式。宋衍蘅、陳曉(2002)指出不同政府會計模式之間差異產生的原因;法律體系不同;議會與政府之間的關系不同;聯邦(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的關系不同。在我國非企業會計體系的構建方面,很多學者做了探討。段愛玲(2003)把企業會計體系以外的預算會計體系分為政府會計和事業單位會計。王慶龍(2004)則把非企業會計體系分為非營利組織會計(分為民辦非營利組織、公立非營利組織會計即事業單位會計兩種)和政府會計(分為行政單位會計和財政總預算會計,其中財政總預算會計為核心部分)。路軍偉、李建發(2006)認為應當以是否掌握和使用公共資源以及是否承擔公共受托責任作為判定政府單位的兩項重要標準,并據此重新構建我國的政府會計體系。
(二)政府會計概念框架的構建
詹雷、王成(2004)認為政府會計概念框架不同于企業會計概念框架,表現為:政府不存在剩余索取權的股東,缺少界定清晰的所有者權益;政府的產出是公共物品或自然壟斷產品;政府經營目標比企業經營目標復雜得多;政府的利益相關者眾多:政府資產并非帶來未來的經濟利益;政府的許多資產不是通過交換性、互利易取得;政府職責相對固定;政府服務接受者和政府收入提供者之間不存在對應關系;政府活動缺乏企業所面臨的制約力量;政府預算必須公開。
東洋(2004)進一步指出了構建政府會計準則概念框架的重要性:有助于具體規范間的相互協調;增強準則的可理解性:有助于政府會計準則發展和演化的連續性。貝洪俊(2005)提出政府會計概念框架的內容包括:政府會計目標、政府會計假設、政府會計信息質量特征、政府會計要素、政府會計確認基礎、政府會計準則制定模式。并且將我國政府會計概念框架分為了三個層次:會計基本假設、會計對象和會計目標;會計要素、會計信息質量特征;會計要素的確認、計量、記錄與報告。陳志斌(2009)在剖析、總結相關改革模型的基礎上,依據權變理論,提煉、總結和構建了一個包括觸發器、結構變量、實施、實踐與反饋等四個子模塊的政府會計概念框架整體分析模型。
(三)政府財務報告與信息披露改進建議
李建發、(2004)指出我國政府財務報告應提供以下信息:政府公共部門的財務狀況和財務活動結果、成本費用,以及受托業績。程曉佳(2004)在研究政府會計改革與財政透明度時指出,政府財務報告的內容至少應當包括:政府財政活動的所有信息;其他公共部門的準財政活動;中央政府的或有負債對財政的影響,以及稅收支出的定量信息;披露包括中央政府的全部負債、金融資產、非金融資產的所有信息;政府財政報告的合并信息;政府績效報告。因此改革后的政府會計信息披露體系可由政府財務報告、分項財務報告、統一財務報表、附注及非財務信息組成。貝洪俊(2004)進一步建議,政府財務報告除了提供財務報表外,還應提供管理層闡述與分析、要求披露的補充信息等。王慶東、常麗(2007)認為我國政府財務報告改進應該樹立雙重導向觀,即兼顧外部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和內部控制以及宏觀經濟管理的需要。張雪芬(2008)認為從我國目前各方面對政府財務信息的需求來看,我國應選擇以政府為主體編制政府財務報告。它包括兩個報表體系和綜合文字說明:一個報表體系是財務報表體系(基于修正的權責發生制),包括資產負債表、財務運行績效表和現金流量表;另一個報表體系是預算報表體系(基于收付實現制),包括預算收支執行情況報表及一些附表。綜合文字說明部分包含宏觀經濟環境分析、政府財務狀況和管理績效分析、經濟發展趨勢分析、財務報表以外應予披露的附加信息等內容。
(四)政府會計改革
1.國外政府會計改革的經驗及教訓。李雄飛(2003)指出OECD國家權責發生制預算和政府會計改革的成效是:財政狀況得到了控制,財政支出明顯減少;以權責發生制為基礎的產出及績效管理,使政府工作效率有了明顯提高,公共服務得到改善;在權責發生制基礎上提供的政府會計信息,使政府財政收支的透明度得到提高;權責發生制預算和會計能全面、真實反映政府的財務狀況,提高政府防范風險的能力。黃世忠、劉用銓、王平(2004)指出美國聯邦政府會計改革中存在的十大缺陷,包括聯邦政府財務報告的編制以及內容的完整性存在問題,聯邦政府財務管理系統存在致命的信息安全缺陷,內部控制存在薄弱環節。李雄飛(2003)也指出了政府會計改革中的難點:改革過程中,會計層面的問題較易解決,但預算層面較為復雜;最主要和最艱巨的工作是對政府所擁有的資產進行評估,按評估價值登記入賬,編制期初資產負債表;對政府雇員養老金、福利及各種補助和因此帶來的負債的確認較困難。
2.我國政府會計的現狀及改革思路。鄭彩風、趙福山(2003),王雍君、蔡燕青(2003)認為我國政府會計缺乏一個整合的會計體系,存在的主要問題有:會計核算的確認基礎不適應公共財政管理的需要;會計核算的內容無法反映公共財政管理的全貌;現有的會計核算方法不滿足政府采購的需要;無力提供績效方面的信息。王淑杰(2004)認為,財政赤字壓力大,財政績效難以考核,以及政府會計透明度不高等是國內外進行政府會計權責發生制改革的原因。金希萍(2007)認為就我國而言,建立公共財政,實行部門預算,建立政府采購,國庫集中支付和國庫單一賬戶制度都是財政預算管理體制改革的重大舉措,這些直接影響著政府會計與財務報告的內容與方法,要求政府會計制度、核算方法作相應改革。劉玉廷(2004)提出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政府會計標準和政府財務報告制度也是當務之急。張琦(2007)建議在我國政府會計改革的學術支持方面,應加強政府會計的研究;把握研究重點,特別是自然資源的確認、計量和報告等難點問題;重新定義政府會計要素,引入成本概念,正確看待成本改革問題;改革報告主體等。
我國政府會計研究現狀總結
(一)政府會計基本理論研究已初具規模
我國政府會計改革和政府會計準則建設,應當理論先行。學者們廣泛研究了政府會計目標、政府會計要素、政府會計確認基礎、政府會計假設等政府會計理論框架構建中的重要問題,以及這些問題在我國的特殊性和適用性,并取得較大的成果,為我國政府會計改革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積極借鑒國外經驗和企業會計研究成果
絕大部分學者在進行政府會計研究時采用了比較研究方法,包括政府會計的中外比較、政府會計與企業會計比較等。通過與企業的比較研究,學者們歸納出政府會計與企業會計的異同點,如政府會計目標的公共受托責任特征等;通過與國外政府會計的比較研究,學者們探討了政府會計理論在我國特殊社會經濟環境中的適用性,為我國政府會計理論框架的建立奠定基礎,也為我國政府會計改革提供經驗借鑒。
(三)研究成果尚缺乏實踐指導性
從目前的研究內容上看,一部分學者較為關注政府會計的基本理論問題,如政府會計的目標、要素、基本假設等,而另一部分學者主要介紹國外政府會計的改革經驗,但具體如何在我國政府會計實踐中運用,大多學者并未作深入的研究。大部分文獻還停留在對權責發生制和收付實現制的理論比較上,未將理論研究與我國財政和預算改革的實踐以及信息使用者的實際需求聯系起來。
(四)研究內容缺乏系統性
目前我國政府會計的研究內容涉及面廣,但缺乏對單個問題深入和系統的研究。從文章的標題來看,大量的文獻是以“政府會計諸項比較”、“中美政府會計理論框架比較”等涵蓋面較廣的標題命名進行研究。針對某一特定問題,如我國政府會計目標的定位、政府會計確認基礎研究等專項系統的研究成果較少。大部分學者的研究僅停留在一兩篇文章上,缺乏對政府會計長期深入的研究。另外,現有文獻研究方法過于單一,多是描述性和分析性研究,實證研究的成果較少,在本文選取的442個樣本中僅2篇,不到全部文獻總數的1%。
(五)研究力量相對薄弱
在財政部和中國會計學會的支持下,學者們日益關注政府會計理論的研究。但我國政府會計的研究力量相對企業會計而言仍相對薄弱,10余年來在核心期刊上發表的政府會計文章僅200多篇,這與我國企業會計蓬勃發展并取得豐碩成果的現狀相比是極不對稱的。因此,長期致力于政府會計研究的學者人數還有待增加。
參考文獻:
1.馮虹.我國政府會計的相關問題與改革建議[J].財政監督,2011(14)
2.陳均平.中國政府會計問題研究[D].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2010
論文摘要:財政部新頒布的企業會計準則雖然突顯復雜性,但更接近國際慣例,同時也創新了金融會計思維,在實施中存在不少難點。
一、傳統會計體系下我國金融衍生工具會計理論的局限性
傳統會計體系下我國金融衍生工具會計理論的局限性具體表現為:
(一)會計要素內涵排斥金融衍生工具的資產、負債的確認
在傳統會計體系下資產、負債只對過去已經發生的交易活動進行確認,不對未來發生的財務活動進行反映。但是金融衍生工具合約簽訂與交易發生之間是跨期進行的,即在合約簽訂后的未來期間才發生交易。這與傳統會計體系中“過去發生”的原則不符,因而其產生的權利和義務不能確認為傳統定義的資產或負債。
(二)會計計量基礎不能滿足金融衍生工具會計的需要
傳統的財務會計理論中,歷史成本是計量基礎,以交易中發生的實際現金流量作為入賬依據,要求會計主體保持歷史成本價值直到相應資產已耗用或負債已經清償為止,而金融衍生工具在確認時只產生了權利和義務,交易尚未發生,也就無從得到歷史成本。另一方面,衍生交易從合約簽訂到對沖或交割,體現的是一個過程,該過程不再像傳統交易那樣一次歷經一個時點就可以完成。任何一項金融衍生工具,從合約的簽訂到最終交割或平倉都要經歷一段時期,而且其交易市價隨時都在變動。因此,金融衍生工具既無歷史成本又無穩定價值,無法按照歷史成本原則進行計量。
(三)會計報告體系不能在報表中反映金融衍生工具情況
財務報告以財務報表為主體,而財務報表又以反映過去的、確定的交易事項為主要內容,這是由會計確認、會計計量的特征所決定的。金融衍生工具因在會計要素定義、計量確認等方面與之相悖,必然阻礙了對金融衍生工具信息的充分披露,只能以附注的形式反映。這將涉及對傳統會計理論在會計要素定義、會計確認標準、會計計量基礎以及會計充分揭示原則、財務報表體系和結構等諸多方面進行改革和創新,改革的直接目標是提供金融衍生商品交易決策的有用信息,才能將金融衍生工具按會計要素納入會計報表體系。反映其風險的大小。
二、新準則體系下我國金融衍生工具的特征
鑒于上述情況,2006年到2月15日財政部了包括1項基本準則和38項具體準則在內的企業會計準則體系(以下簡稱新會計準則體系)。新準則體系框架為我國金融衍生工具會計準則的形成和研究起到了積極作用。主要表現為:
(一)新體系具有財務會計概念框架作用,對具體會計準則的制定起到指導和規范作用
新會計準則體系由基本準則、具體會計準則和具體會計準則的應用指南三個層次構成。基本準則是綱,在整個準則體系中起統馭作用;具體準則是目,是依據基本準則原則要求對有關業務或報告作出的具體規定;應用指南是補充,是對具體準則的操作指引。基本準則主要規范會計目標、會計基本假定、會計基本原則、會計要素的確認和計量等,解決了舊會計體系中行政法規、部門規章之間對會計目標、會計要素的定義、確認、資產減值等不一致、相互抵觸等矛盾,類同西方國家的“財務會計概念框架”,指導具體準則的制定工作。新會計準則體系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圍內施行,執行該38項具體準則的企業不再執行《企業會計制度》和《金融企業會計制度》,由此統一了會計體系。為具體會計準則中的特殊行業的特定業務準則的金融衍生會計準則制定找到了依據,金融衍生工具會計要素確認、計量和揭示具有自身的定位。
(二)新體系修訂后的會計目標為金融衍生會計準則研究奠定了基礎,提供了評價標準
會計目標的作用不僅在于它是指導準則制定的基礎,更是評價會計準則制定和執行情況的衡量標準。原《企業會計準則——基本準則》中將會計目標表述為“會計信息應當符合國家宏觀經濟管理的要求,滿足有關各方了解企業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需要,滿足企業加強內部經營管理的需要。”但它過于籠統,對我國會計準則的制定沒有什么指導意義。新準則規定,“向財務會計報告使用者提供與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等有關的會計信息,反映企業管理層受托責任履行情況,有助于財務會計報告使用者作出經濟決策,”反映我國財務會計目標在“決策有用觀”和“受托責任觀”之間的權衡與兼顧,為金融衍生工具會計準則起到引導作用,雖然金融資產、負債和權益要素不完全符合基本準則資產、負債和權益認定的條件,但是從會計目標的“決策有用觀”角度出發,具有未來性質金融資產、負債和權益要素必須確認,提供確認基礎,使得金融工具會計要素才能夠在會計報表中反映。
(三)新體系修訂后的會計信息質量要求為金融衍生工具計量起到支撐作用
新基本準則的會計目標與國際財務會計目標趨同,形成“決策有用觀”和“受托責任觀”導向目標,與之相協調將原來的一般原則改為會計信息質量要求,強調會計信息的可靠性與內容的完整性原則,保留了相關性原則、明晰性原則、可比性原則、現行企業會計制度中的實質重于形式原則、重要性原則、謹慎性原則和及時性原則。新基本準則與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編報財務報表的框架》趨同。權責發生制原則作為基礎假設體現在總則中,歷史成本原則體現在會計要素的計量中,取消了原基本準則中的配比原則和劃分收益性支出與資本性支出原則。這種質量體系為金融衍生工具采用公允價值計量起到支撐作用。
(四)會計計量屬性空間擴展給金融衍生工具會計監管解決了關鍵性問題
金融衍生工具按照歷史成本屬性無法計量,導致金融衍生工具曾經游離于財務報表體系之外,金融衍生工具在國際金融市場上掀起過一系列風波,英國的巴林銀行、日本的住友商社以及我國上交所的“3·27國債事件”和“中航油事件”,都是因操作衍生工具不當而陷入財務困境,但建立在歷史成本計量模式上的財務報告在這些金融機構陷入財務危機之前,往往還顯示“良好”的經營業績和“健康”的財務狀況。許多投資者強烈呼吁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重新考慮歷史成本計量模式是否適合于金融機構。為了解決金融衍生工具的會計問題,FASB從1990年開始先后頒布了一系列有關金融衍生工具會計準則,與此同時,IASC和英國、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亞等國也開始研究制定這方面的準則,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準則包括FASB的第133號財務會計準則(FAS133,1998)以及I-ASC的第32號和第39號國際會計準則(IAS32,1995和IAS39,1998)。這些準則提出了與歷史成本相對立的公允價值計量會計。金融衍生工具資產、負債初始計量及損益計量上突破歷史成本計量屬性,在初始計量、后續計量和終止計量應當按其公允價值計量。對于大多數的金融資產來說,公允價值是最適合的計量屬性。
但是,有下列兩個例外的情況:
1對于持有至到期投資以及貸款和應收款項,采用實際利率法,按攤余成本計量。
2在活躍市場中沒有報價且其公允價值不能可靠計量的權益工具投資。以及與該權益工具掛鉤并須通過交付該權益工具結算的衍生金融資產,應當按照成本計量。
對金融負債也有下列幾種例外情況:
1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人當期損益的金融負債,應當按照公允價值計量,且不扣除將來結清金融負債時可能發生的交易費用。
2與在活躍市場中沒有報價且公允價值不能可靠計量的權益工具掛鉤,并須通過交付該權益工具結算的衍生金融負債,應當按照成本計量。
3不屬于指定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負債的擔保合同,或沒有指定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并將以低于市場利率貸款的貸款承諾,應當在初始確認后按照或有事項確定的金額和收人確定的累計攤銷額后的余額的兩項金額中的較高者進行后續計量。
關鍵詞:資產減值準備 操控 企業利潤 對策
資產減值準備確認的邏輯起點
不同的會計目標定位決定著企業不同的會計信息質量特征及供給方式,進而產生不一致的會計確認、計量和披露方式,并最終出現各種企業執行會計制度的變動性差異。因此,要研究企業資產減值準備及其操控企業利潤這一會計實務問題,需要以會計目標的設定及其相關理論作為研究起點。
傳統會計強調企業資產計量盡可能客觀、可靠、精確,資產計量屬性偏重于采用歷史成本計量。隨著我國資本市場發展壯大,企業投資主體也朝著多元化方向發展變化,傳統單一的會計目標也沿著多元化發展,逐步走向受托責任觀與決策有用觀的統一與融合。企業會計信息不僅僅要滿足大股東對管理層履行受托責任所需的會計信息,更要滿足普通投資者投資決策所需、政府有關部門及社會大眾投資決策所需的會計信息。
決策有用觀更加關注的是企業會計信息的相關性,在資產確認計量上,決策有用觀不同于傳統歷史成本的多重計量。決策有用觀念下的資產減值會計強調價值計量的重要性,試圖用價值計量替代傳統成本計量,在資產負債表日進行減值測試,將可收回金額低于賬面價值的,按照可收回金額低于賬面價值的金額,計提資產減值準備,并依據實際發生情況確認為資產減值損失或費用。企業利益相關者決策的核心依據是企業提供的財務會計報告,資產減值會計力圖確保企業資產的真實價值,基于此,我們認為決策有用觀的會計目標是企業資產減值會計的邏輯起點,該目標的理論追求是通過更加相關、可比的會計信息,為企業利益相關者決策提供服務。
資產減值準備的法理依據
(一)會計謹慎性原則―資產減值的淵源
謹慎原則是為了更好地體現出企業資產的真實價值,防止高估或虛增資產,要求會計信息生產者和供給者及時確認可能發生的損失。謹慎性原則的前提是會計業務的不確定性,其本質是對不確定性的謹慎反應,其目的是為了保證資產的真實性、完整性。市場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企業經營風險及各種不確定因素加大,謹慎性原則要求財務報告等會計信息能全面、真實反映有關可能發生的風險損失信息。基于這種訴求,資產減值會計逐步發展完善起來,資產減值的會計政策是以謹慎的態度估計可能產生損失,并將資產賬面價值高于可收回金額的部分排除在資產價值之外的會計處理過程。因而,會計謹慎性原則是資產減值資產發展的淵源,資產減值會計是謹慎原則運用的具體體現。
(二)資產學科概念轉移―資產減值會計的實質
傳統會計理論認為資產計價目的是反映企業的經濟實力,為費用分配和損益計量奠定基礎。體現的是一種以成本為中心的資產計價觀,在這種計價觀念下,資產負債表包含了許多只有賬面價格而沒有實際價值的項目,會計報表不能真實有效地反映企業資產和財務狀況。
隨著會計理論的發展,其理論與概念基礎與經濟學上的理論與概念基礎不斷融合。在這種發展背景下,企業資產的本質內涵已經從會計學概念向經濟學概念發生轉移。會計理論的變革實質上是試圖改變成本中心的會計理論,代之以價值中心的會計邏輯。因此,會計理論研究者源于經濟學思維,將資產界定為未來經濟的總流入量,這一定義體現出企業資產的未來獲益性。當企業資產預期未來的經濟利益低于其賬面值時,計提并確認資產減值損失是符合原則的,這也是企業資產減值會計的實質。
(三)會計決策有用論―資產減值的理論支撐
會計決策有用論主張企業提供的會計信息應當與財務會計報告使用者的經濟決策需要相關,有助于財務會計報告使用者對企業過去、現在或者未來的情況做出評價或者預測,基于決策有用觀,我們可以認為企業價值是企業會計信息使用者決策的重要參考指標,資產減值所遵循的相關性和可靠性原則將有助于會計信息使用者的決策,因為資產減值會計使得企業資產價值真正回歸,會計實務中,當預期資產的可收回金額明顯低于其歷史成本時,要對其歷史成本提供的資產信息進行修正,這種修正極大地提升了會計信息的相關性和可靠性,這種修正也可以幫助決策者證實或更正前期決策時的預期結果。所以說,會計決策有用觀是計提資產減值的理論基礎。
(四)會計制度―資產減值的操作指南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深入發展,會計規范與國際會計規范和慣例的逐漸接軌,與市場經濟緊密相連的資產減值會計也逐步得到重視。財政部2000年頒布《企業會計制度》,將資產減值準備由四項擴展至八項,初步建立了資產減值會計較為全面的系統規范。之后,財政部再次修訂企業會計準則過程中更加突出對資產減值的重視與關注,才促使企業計提資產減值行為更加規范,最大程度擠壓利用資產減值準備操控企業利潤的空間,隨著2007年1月1日新會計準則的實施,意味著規范與指導資產減值操作的會計體系已經建立,企業資產價值能得到更加真實的反映,可見資產減值會計制度修訂過程不僅是市場經濟的需求,更是防止企業隨意調節利潤而不斷完善的過程。
資產減值準備操控企業利潤的方式
(一)利用壞賬操縱利潤
依據《企業會計準則―應用指南》,企業對壞賬準備以“重大”為標準,企業壞賬的計提方法由企業自行選擇且提取比例也由企業自行估計,這種規范缺乏實際可操作性,使得企業壞賬計提存在較強的隨意性和主觀性,為企業操控利潤預留了較大的操作空間,公司利用流動資產的計提轉回操縱利潤的漏洞。當企業全額提取壞賬準備時,審計人員也不能認定企業違反會計制度,使得明知企業在造假也無法予以糾正。對于往來款項較大的企業,壞賬準備金計提多少都可能造成凈利潤的較大變化。利用壞賬準備金做假賬有兩種目的,要么少計,要么多計。少計壞賬準備金可以增加企業利潤,提高企業業績,提升企業股價;多計壞賬準備金則降低企業當年利潤,減少稅費的上繳。
(二)利用短期投資減值準備操縱利潤
短期投資的期末計價采用成本與市價孰低法,具體有三種方法:一是按投資總體計提 ,二是按投資類別計提,三是按單項投資計提,制度的這種規定在給企業提供更大選擇空間的同時,也給企業利用短期投資減值準備操作利潤提供更多的空間范圍。對資產計提減值準備過程中,職業判斷主體差異也必然會影響會計結果。會計準則中大多數采用定性描述,隱含著會計人員職業判斷的主觀差異性,使得企業操控利潤的現象經常發生。
(三)利用存貨跌價準備操縱利潤
新會計準則規定,可以按單項資產、資產類別或者綜合資產計提存貨跌價準備,其計提主要依據是存貨成本和可變現凈值孰低的原則進行。由于我國目前的高質量會計信息供給不足,各種存貨的市場價格不完全透明,存貨真實、合理的市場價格很難獲得,存貨的可變現凈值也難以憑客觀的計量依據來確認,使得企業存貨跌價準備的計提存在相對大的主觀性和隨意性,企業可以依照自己的會計目標對期末存貨可變現凈值作過低估計,從而計提巨額的存貨跌價準備,降低企業當年的利潤總額。反過來,企業可以依照自己的會計目標少提存貨跌價準備,提高企業當年利潤,以此達到粉飾業績的目的。
資產減值準備操控利潤的防范對策
(一)加強會計職業判斷并完善資產減值內部控制制度
會計從業人員的綜合素質決定其會計職業判斷能力,目前我國會計人員的整體素質普遍不高,職業判斷能力也相對低下,因此,要強化會計人員的后續教育工作,加大對會計從業人員專業培訓以及指導的力度。此外,通過一系列規則提升會計人員工作的緊迫感與使命感,努力提升自身職業判斷能力。
在提升會計人員自身職業判斷能力的同時,不斷完善有效的資產減值準備內部控制制度。嚴格按照內部控制要求把不相容的職務進行分離,最大程度降低會計人員業務處理中的主觀隨意性,工作實務中,會計人員應按金額大小分列所計提的資產減值準備,依照設定好的權限等級對資產減值進行審核與批準,其數額越大,要求的權限越高。內部審計監督應貫穿減值準備計提、記錄和信息披露的全過程。
(二)完善公司的內部治理結構
完善的公司治理結構可以有效激勵企業管理層去實現利益相關者利益的公共目標,激勵企業更有效地利用資本,解決公司各方利益分配問題。
目前,我國公司治理結構眾多缺陷,企業管理層擁有極大的控制權,但監控其權力運作的機制沒有完全建立起來,公司管理層控制了會計信息系統,在操控利潤的“戲劇”中唱了主角。從當前的公司激勵機制來看,公司管理層的業績衡量指標通常是公司的凈利潤,這將成為公司利用會計數據操控利潤的保護盾牌,造成公司管理層的短期行為和投機主義行為。因此,通過完善公司治理結構,客觀評價經營者的努力程度和經營成就,使企業價值發展體現出管理者的利益和價值,實現管理層目標函數與公司目標函數的有機融合。公司治理結構的提高,將使得公司自覺依法運作,會計信息生產與供給也進入良性循環的軌道。
(三)發展信息與價格市場并改革企業資源配置方式及績效評估指標體系
企業判斷資產減值的信息來源于內部和外部。完善的信息市場包括公允價值以及市價,能確保資產減值準則的有效實施。然而當前我國信息以及價格市場既不健全也不透明,導致資產減值準備計提時難以有客觀的信息資料作為支撐。所以,我們應不斷完善公開信息的買賣市場,重點強化在存貨、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等方面市場價格的評估,降低企業的主觀判斷,壓縮企業利潤操縱的空間范圍;借助市場力量規范壞賬準備的計提方法,充分利用中介機構、政府管理部門所擁有的價格信息,通過網絡信息平臺及時公布資產以及商品的最新價格,完善市場信息供給機制,讓企業在資產減值準備的計提上有據可依。
與此同時,不斷深化企業資源配置方式及績效評估指標體系的改革,當前企業業績評價往往只是聚焦與凈資產收益率評價指標,這導致了企業只注重結果,卻忽略了業務處理過程以及方法選擇,致使公司存在操控利潤的沖動與慣性。所以,建立和完善一套更加全面的績效評估體系,以減少公司利用資產減值進行利潤平滑的誘因,發展會計信息與價格市場,改革企業資源配置方式將是我們未來一段時期的努力方向。
結論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深入發展,會計規范與國際會計規范和慣例的逐漸接軌,與市場經濟緊密相連的資產減值會計也逐步得到重視。本文探尋資產減值準備的法理依據,解析資產減值準備操控企業利潤的方式,構建資產減值準備操控利潤的防范對策。文章構建的中心議題是防范企業左右利潤的內外機制調和。
當前,我國許多企業在資產減值準備中存在著理念和認識上的偏差。因此,研究和探討資產減值準備操控企業利潤的方式及防范對策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資產減值會計在發展過程中雖然還有很多不盡人意的地方,問題的存在是我們進行相關研究的出發點和切入點,歸納經驗、總結教訓,從而不斷提高企業會計信息供給的水平與質量。
1.高偉華.資產減值準備操縱利潤的方式及防范對策[J].當代經濟,2010(1)
2.牛春娟.資產減值會計研究[D].長安大學碩士論文,2010
3.張彥慶.資產減值會計制度變革對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影響的實證研究[D].沈陽理工大學碩士論文,2009
一、會計信息可靠性國內外研究概述
一直以來,國內外對于會計信息質量特征的研究經歷了漫長的道路,并不斷修改和完善,其中,各個會計準則制定機構對于可靠性的描述和定位略有不同。而且,對于會計信息可靠性和相關性之間的權衡與矛盾的處理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一)美國的研究 1973年10月,美國注冊會計師協會的特魯伯羅德報告中,提出了7項財務報告的質量特征,在前人研究基礎上,增加了可靠性的描述。1977年AAA發表的《會計理論與會計理論認可》認為,為了做到對決策有用,財務信息必須具備幾個質量標準,首先是相關性;其次是可靠性,客觀性、可驗證性、不偏不倚以及精確性與可靠性質量部分重疊的術語等。1980年FASB第2號概念公告《會計信息的質量特征》,指出會計信息的兩個主要質量特征是相關性和可靠性,其中,可靠性是指,會計信息應能如實表述所要反映的對象,即所表述的應是意欲表述的,尤其要做到不偏不倚地表述經濟活動的過程和結果,避免傾向于預定的結果或某一特定利益集團的需要。信息的可靠性需依對一個事項反映的真實程度而定。由于使用者對用于編制信息的規則方面理解存在差異,因此,可靠性在不同信息使用者之間是各不相同的。可靠性包括可驗證性和反映的真實性兩方面內容。
(二)加拿大的研究 1988年,加拿大特許會計師協會公布了財務報表概念手冊,提出四個主要的質量特征:可理解性、相關性、可靠性和可比性。認為,當財務會計信息與其實際所反映的交易和事項一致時,而且這種一致經得起獨立的驗證且不存在差錯與偏見時,該信息就是可靠的。它包括如實表述、可驗證性、中立性和穩健性。同時還認為,當難以同時滿足多個質量標準時,可根據職業判斷適當平衡,進行取舍,但要服從會計目標。
(三)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的研究 1989年7月IASB公布了《編制和提供財務報表的框架》,將可理解性、相關性、可靠性和可比性作為4個主要的質量特征,認為,當信息沒有重大差錯或偏向,并能如實反映其所擬反映或理當反映的情況而能供使用者作依據時,信息就具備了可靠性。可靠性包含“如實表述”、“實質重于形式”、“中立性”、“謹慎性”和“完整性”。此外還提出了三項有關可靠性和相關性的制約因素:及時性、效益大于成本、各質量特征之間的權衡。認為,編制財務報表時應當特別權衡可靠性和相關性與財務報表及時提供之間的關系、可靠性和相關性與編制財務報表的效益成本之間的關系,同時各質量特征之間也需要權衡。2006年,IASB和FASB聯合趨同框架,用“如實反映”取代了“可靠性”,作為會計信息的另一個基本特征。規定,若要如實地反映其意欲反映的經濟現象,信息必須是可驗證的、中立的和完整的。
(四)英國的研究 1999年,英國ASB發表了《財務報告原則公告》,將財務信息質量特征分為四部分來描述,其中將相關性和可靠性列為與財務信息內容有關的質量特征,認為,當信息能忠實地反映其意欲反映的或能被合理期望反映的(交易或事項)而為使用者所倚重;不存在故意的或系統的偏見;沒有重大差錯、在重要性的邊界內是完整的;在不確定環境下編制過程中,在進行判斷和做必要估計的過程中適當地應用了一定程度謹慎的時候,則稱信息是可靠的。可靠性的信息是完整和如實提供的,包括如實反映、穩健性、完整性、中立性和公允披露等次要質量特征。還指出,當相關性和可靠性發生矛盾時,以及時提供的、效益大于成本的最相關的信息為最可靠的信息。
(五)我國的研究 理論上,我國不少學者對“會計信息質量特征”專題有所研究,但規模較小,主要集中于對質量特征體系的研究和對中西方信息質量特征的比較研究。葛家澍教授在2003年版的《會計理論——關于財務會計概念結構的研究》中認為,可靠性是財務會計的本質屬性,是會計信息的靈魂。在會計信息質量體系中,可靠性是基礎、是核心,即使在公允價值得到日益廣泛應用的情況下也是如此。因此,可靠性應列在相關性之前,不相關的信息固然無用,但并非對所有的人都無用。而不可靠的信息將會使所有使用者的決策都會被誤導,從而帶來難以估量的風險。吳水澎教授在《中國會計理論研究》中指出,可靠性、充分性、相關性和可比性是會計信息的主要質量特征,可靠性包括可驗證性、實質重于形式、謹慎、中立性等次級質量特征,可靠性是相關性和可比性的基礎,可靠性和相關性是可比性的前提條件。遲旭升認為,應將公允性、真實性確定為會計信息的最高質量特征,其次是可靠性、相關性。萬曉文在對中外會計信息質量特征進行比較后提出,要建立一個多層次的會計信息質量特征體系,其中把可靠性列為主要質量特征的層次。而實務界對可靠性的研究相對較少。在法規上,我國2006年頒布的《企業會計準則——基本準則》中,明確提出了會計信息質量要求,其中第一條就是關于可靠性的描述,規定:企業應當以實際發生的交易或者事項為依據進行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如實反映符合確認和計量要求的各項會計要素及其他相關信息,保證會計信息真實可靠、內容完整。這一規定中其實隱含著三方面要求,即可驗證性、中立性和真實性。另外,公允價值計量屬性的運用更需要可靠性的保證。
二、會計信息可靠性研究的不足
早期的會計文獻,多是對會計信息質量特征進行綜合的研究,很少專門針對可靠性的研究。因此,對可靠性的研究回顧也多是從各國對會計信息質量研究中提取出來的。總的來說,從FASB首先用會計信息的可靠性要求代替客觀性開始,到各國相繼對可靠性進行描述,都可以認為是可靠性研究上的進步。然而,會計實務的進程和一些會計造假案例的頻頻發生,無不與會計信息可靠性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這也從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目前對于會計信息可靠性的理論研究和準則規定尚不健全,還有待進一步完善和充實。
(一)可靠性的概念模糊 盡管目前各國會計機構已對會計信息可靠性進行了表述,有些國家側重于可驗證性,有些則側重如實反映,有些則認為可靠性主要是指精確性,但幾乎沒有任何國家能夠解釋可靠性的準確含義。從總體上來看,各國表述具有一定程度的模糊性,比較籠統。事實上,可靠性不是絕對的,而是相對的,由于會計中的各項估計和限制,會計符號很難與經濟事項保持絕對一致,兩者的差異導致了會計信息對可靠性的偏離。如,存貨計價方法事先假定了實物流與資金流的關系,不同的計價方法會導致不同的會計信息,很難判斷哪一種方法的信息更可靠。在現實中,往往存在著較為可靠或不太可靠的程度區別,完全可靠是無法達到的。因此,有必要重新考慮這個術語。
(二)可靠性的具體標志不明確 由于各個國家或地區的會計機構對可靠性的構成成分有著不同的看法,從而在當今會計準則不斷國際化的前提下,產生了可靠性具體標志不明確的問題,即可靠性到底由哪些標準來衡量?通過上述研究回顧可以看出,各個國家對此衡量標準尚未得出一致的結論。
(三)對可靠性和相關性之間的權衡不一致 會計理論界和實務界一直為可靠性和相關性孰重孰輕爭論不休,對于“兩者誰應該作為首要的質量特征”這一問題難以在國際上給出統一的規定。大部分國家都堅持會計目標法,即:在決策有用觀下,側重于相關性;而在受托責任觀下,則更強調可靠性。因而,不同的國家將會得出不同的結論,這勢必會影響到會計信息質量結構體系的構建和會計實務的處理,繼而會進一步影響到會計準則國際趨同的進程。
(四)各會計信息質量要求之間缺乏層次性和系統性 我國在2006年新準則中,只是簡單的羅列出了各會計信息質量要求,并未進行類屬劃分,沒能明確它們之間的關系,缺乏系統性。這不利于人們對各會計信息質量特征之間進行有效地權衡,也給人們對會計信息質量特征的總體把握帶來了困難。事實上,不同會計環節各主要質量特征間也存在著主次之分。
三、會計信息可靠性研究完善對策
針對目前會計信息質量特征可靠性研究中存在的不足,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改進。
(一)明確可靠性的概念 對于可靠性這一觀點,應該動態地去理解。會計所核算的內容是復雜多變的經濟現實,除了主觀上的偏向,會計信息在客觀環境的影響下也很難達到絕對可靠。因此,要動態地去理解可靠性概念:對于每一會計信息,都不應該苛求絕對的精確,要根據經濟活動的不確定性,有差別的去理解不同會計信息的可靠程度,比如預測性信息比歷史信息的可靠程度要低,但它更有用。
我國新會計準則將可靠性描述為:“企業應當以實際發生的交易或者事項為依據進行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如實反映符合確認和計量要求的各項會計要素及其他相關信息,保證會計信息真實可靠、內容完整”。這一規定兼顧了國際上流行的兩大會計目標觀,順應國際趨同的潮流,也符合我國國情,并將如實反映納入到可靠性的定義內。但現實中往往存在著較為可靠或不太可靠的程度區別,很多會計數據需要會計人員的估計和判斷而得到,加上會計政策給予會計人員的會計政策自由選擇權,這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主觀性,從而使得最終對外報告的會計信息只能是相對的可靠,并不是絕對的可靠。所以在界定可靠性定義時,要補充說明“由于現實中主客觀原因的存在,會計信息應盡量追求更加可靠,不必苛求絕對可靠”。
(二)明確可靠性的具體標準 對于會計信息可靠性的內涵,各國會計團體的觀點并不完全一致,但基本上都認同如實反映(即真實性)和中立(即不偏不倚)的會計信息是可靠的。所以,可以認為,可靠性的具體標志應該包含如實反映、可核性和中立性三個方面。“如實反映”是Solomons發明的一個詞,其定義是“計量或描述其意在反映的現象之間的聯系或者一致性”,也就是說,如實反映要求會計數據和欲用會計數據反映的事項之間應當是相符的。倘若會計計量度真實地反映了意欲反映的事項,那么,就可以認為該計量過程沒有受計量和計量人員偏見的影響。可核性,也稱可驗證性,是指不同的計量者采用同一計量方式對同一事項計量能得出同樣的結果。中立性,是指在會計報告或信息呈報方面沒有偏見,要求會計人員站在客觀的立場上,不偏不倚的記錄并報告信息。因此,評判會計信息的可靠性,不僅要測試會計數據本身的真實性,還要考證會計人員、注冊會計師等需要對會計信息進行處理的相關人員的中立客觀性,更要驗證經由上述人員的加工處理后呈現到會計報表上的信息數據的準確性。這對于會計信息可靠性的判斷將是一項重大的工程,需要較強的技術和嚴格的政策、準則以及強有力的人力資源的支持。
(三)合理權衡可靠性和相關性 會計信息的相關性和可靠性是一個對立統一的矛盾體,既相互依存又相互排斥,兩者對于會計信息的提供和會計目標的實現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所以,在會計實務中必須辯證地理解和處理兩者的關系,尤其是兩者不能兼顧時要根據具體情況來合理處理。會計離不開經濟的平穩運行,經濟形勢對會計信息質量有著重要的影響。當物價大幅度波動時,以歷史成本所反映的價值便成為了“歷史”,其作為可靠性的典型代表就顯得不那么可靠了,在這種情況下,對于某些資產的計價可以采用一種代表相關性的計量屬性,從而更加偏重對于利益相關者的需求的滿足。此外,不同的會計目標也會影響到可靠性與相關性之間的權衡,財務會計的目標主要有受托責任觀和決策有用觀,兩者對于信息的質量要求各有側重,其中,受托責任觀注重信息的可靠性,而決策有用觀則是從利益相關者的角度出發,強調信息的相關性。因此,為了順應會計準則國際趨同的趨勢,避免出現“百家不同之言,從而影響趨同進程”的現象,各方應從國情、社情和企業具體情況出發,盡快作出合理的會計目標定位,更加妥善地處理好可靠性與相關性的矛盾關系,根據所處的形勢確定迫切要解決的問題,但并不拋棄另一方面,兼顧好二者在信息服務方面的作用。
(四)完善會計信息質量特征體系 結合我國國情,應按照會計信息處理的環節將會計信息質量特征分為兩大類:會計信息內容方面的質量和會計信息披露方面的質量。前者在一定程度上規范著會計信息的確認標準、計量單位、屬性和方法及報告等內容,從而影響甚至決定會計信息的內容;后者是指權威機構在監督會計信息披露的質量時所使用的標準,二者不能混淆。其中,可靠性應歸屬于會計信息內容方面的質量。
隨著會計信息質量特征的完善,可靠性問題會越來越受到會計界的關注。但不管未來會計信息質量特征怎樣改變,都不應偏離可靠性和相關性。其中,可靠性是基礎、是核心,也是在會計信息失真頻發的社會形勢下所需要重視的主要矛盾。
參考文獻:
[1]劉仲文:《國外研究財務會計信息質量特征的歷史演進》,《經濟與管理研究》2006年第2期。
[2]尹秀嬌、沈星元、尹招華:《會計信息可靠性研究》,《財會通訊》(綜合·下)2011年第3期。
[3]王文昭、張小紅:《淺談會計信息相關性與可靠性》,《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06年第S1期。
[4]溫日光:《會計信息的可靠性與利益相關者的利益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