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專業學習經歷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為了加強對營銷管理知識的理解,完善自己的知識理論體系。參觀、學習企業的生產、銷售流程和理解企業文化精髓,有利于加深對現代企業營銷管理現狀的了解,加深對企業管理活動的感性和理性認識,并通過實習調研活動,鍛煉分析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認真、嚴謹的工作作風,為就業和將來的工作提供一些寶貴的實踐經驗。
針對于此,我在進行了三年專業課學習之后,通過對《管理學原理》、《西方經濟學》、《人力資源管理》、《創業管理》和《管理思想史》等專業課的學習,可以說對有關管理學的專業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基本方法和結構體系已經基本掌握了,但這無非只是紙上談兵,倘若能將這些理論性的知識和實際工作相結合,那必定會事半功倍,達到我的學習初衷。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只有把從書本上學到的理論知識應用于實際的企業管理操作中去,才能真正掌握這門知識。
二、實習時間:
2010年6月29日至2010年7月24日
三、實習地點:
吉林省宏大防水材料有限公司。辦公地址:延吉市朝陽街光明小區北側。廠址:圖們市圖曲路365號。
四、實習單位概況:
吉林省宏大防水材料有限公司始建于1997年8月份,座落于美麗的長白山腳下、圖們江畔。是集科研開發、生產銷售、設計施工于一體的綜合性防水材料企業。是國內較早生產改性瀝青防水卷材、聚乙烯丙綸高分子防水卷材以及防水涂料的專業生產企業之一,是中國建筑防水協會會員單位,在同行業率先通過了IS09001:2000國際質量管理體系認證。
企業擁有雄厚的經濟技術實力,擁有國內先進的大型現代化流水生產線設備,年產量已突破600萬平方米,產品的配方、工藝及性能指標等方面都達到了國內先進水平。
企業目前已形成了“禹威”牌改性瀝青防水卷材、聚乙烯丙綸高分子防水卷材以及防水涂料等系列產品,其中包括柔性體、彈性體(SBS)、塑性體(APP)改性瀝青防水卷材、聚乙烯丙綸高分子卷材、聚氨脂防水涂料、JS復合防水涂料等,這些產品能全面滿足防水工程方面多層次的需求。均獲得省市優質產品稱號,被吉林省政府命名為“吉林省名牌產品”、“用戶滿意產品”,被吉林省消協評為“消費者信得過產品”,被質協評為“質量擔保產品”,被吉林省工商局評為“著名商標”、“重合同守信用單位”。
企業采用現代化經營管理模式,不斷內求提高、外求發展,堅持以市場開發為主體,實施名牌產品戰略的方針,用優良的技術和服務為顧客提供高品質的防水材料,與各界朋友真誠合作,共筑宏偉大廈。
五、實習內容:
我們的實習主要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從7月1日—7月14日,主要是以走訪延吉市各大建筑設計院為主,以延邊大學學生的身份,以科研立項數據調查的名義,調查有關延吉市建筑業的在建工程數量和具體地址、延吉市未來的規劃、建筑規模和數量等方面的數據。第二階段從7月14日—7月24日,主要是根據前階段的調查成果,進行實地調查,以吉林省宏大防水材料有限公司推銷員的身份,直接向各大建筑單位和施工方推銷我們的防水材料。
吉林省宏大防水材料有限公司的李崇李總經理向我們詳細的介紹了防水材料基本知識,包括材料的組成成分,材料的價格,材料的性能以及我們公司的銷售情況,生產情況,盈利水平等等。下午,由于里總有事出去了,我們就被安排在辦公室,幫著整理一些辦公室的文件。
明確完工作的內容和步驟之后,我們開始著手了。經過大家的討論,我們決定以延邊大學學生的身份,以科研立項的名義進行調查,主題是《金融危機對延吉市建筑行業的影響》。
真正的工作開始了,為了是我們的調查更有效率,我們對每個人的工作內容進行了分工,我則負責記錄他們的調查內容,并進行整理,以下是我們在7月6日向延吉市建筑設計院總工會的樸永默樸院長調查的一些內容:
根據樸院長對目前經濟形勢的評價,現有的房地產市場不是很樂觀。主要原因有:國家政策的不鼓勵,導致開發商可貸款金額減少,資金供應出現短缺,材料供應商也為周轉資金而大幅降價銷售材料。
這就是我們對每家建筑設計院所采取的調查方式,以及我們所得到的信息,信息的整理格式的樣本。在接下來的問卷調查中,我們同樣采取了以上的方式,整理出了以上格式的調查成果。前期的工作在兩周之后順利結束了,而接下來的工作對我們來說則更具有挑戰性,從7月14日~7月24日,我們將根據前階段的調查成果,進行實地調查,以延邊宏大防水材料有限公司推銷員的身份,直接向各大建筑商推銷我們的防水材料。直接前往工地是很不安全的,但為了提高工作效率,我們還是進行了分組,在出發前,我們都相互提出了一些應注意的事項,最主要的是要注意安全,同時要注意每天都要對當天所收集到的信息進行匯總,整理并向李總進行匯報。這就是我們實習的基本內容。
六、實習心得:
轉眼之間,為期4周的實習已經結束了,雖然工作的時間很短暫,但對于我來說所有的經歷都是刻骨銘心的,這是我人生當中的第一份正規的實習工作,在這里我學到了很多在學校里學不到的東西,也認識到了自己還有很多的不足,真是受益匪淺。
以下是我在實習期間對工作的總結和自己的心得體會。
首先,我要總結一下自己在實習期間的體會。
關鍵詞:旅行社經營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專業素養
一、引言
按照教育部文件《關于加強高職高專教育人才培養工作的意見》(教高[2006]16號),高職人才培養目標是“培養面向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需要的,實踐能力強、具有良好職業道德的高技能人才”。高職旅行社經營管理專業的學生能否在畢業后進入服務第一線做到“留得住、用得上”,成為旅行社的核心員工,很大程度上取決學生所具備的專業素養。
所謂素養,是指人們在經常修習和日常生活中所獲得知識的內化和融合,它對一個人的思維方式、處事方式、行為習慣等方面都起著重要作用。專業素養是建立在理論與實踐的基礎上, 對該專業的一種感性認知能力。專業素養的培養不可能一蹴而就, 它必須日積月累, 或是潛移默化,或是有意識去培養。專業素養包括:專業學科知識和技能,職業意識,職業道德等方面。
二、旅行社經營管理專業學生專業素養培養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一)現狀分析
旅行社經營管理專業學生職業崗位的初次定位:導游、旅行社服務人員;發展崗位定位:旅行社經營管理人員或相關旅游服務企業的相關管理人員。在人才培養規格方面突出崗位知識和技能,如要求:熟練掌握計調部和外聯部工作技能,具備導游接待服務和門市接待服務的能力等。
(二)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1.對學生職業能力培養的深度不夠
目前在專業課程中較為注重基本技能的練習,綜合素質的培養還不到位,如:創新能力,應變能力的培養還不夠。
2.對學生職業自豪感的培養不夠
學生在校期間職業品質方面重點培養他們的團隊合作精神,進行了職業道德教育,但是對職業自豪感的培養相對欠缺。
伴隨著旅游業的發展和興旺,旅游人才有了更廣闊的用武之地;同時旅游業的發展也在呼喚更多高素質的旅游人才。從總體上看,目前浙江省旅游人才仍不能滿足旅游業發展的需要,我省各院校每年能培養旅游人才2000~3000名,但這個數量遠遠不能滿足市場需求,旅游人才仍缺口約30%。當前旅游業緊缺的高素質人才有三類:一是旅游業高層管理者,如從事人力資源、市場營銷、娛樂管理、景區管理、旅游規劃等方面的職業經理人;二是外向型、懂多門語言和法律法規、有良好表達和溝通能力加之有服務意識的人;三是創新型、服務型、協調型人才,要求具有管理營銷思路,靈活應變的組團帶團能力等。因此,社會對旅行社經營管理人才的需求非常迫切,旅行社經營管理人才的培養也迫在眉睫。為了能抓住旅游業發展的大好機遇,我們要抓緊時間解決自己所面臨的問題。
三、旅行社經營管理專業學生專業素養培養的建議和對策
1.加強學生職業技術能力的培養
目前大多數剛入學的學生對旅行社行業的了解僅限于隨團旅游過程的一星半點,對于旅行社行業沒有一個全面深刻的認識,僅憑著對旅游活動的熱情選擇這一職業,對旅行社行業有較高的期望。因此,首先需要注重這方面的心理素質教育,加強學生職業觀念,為其指明方向做好定位,扭轉學生對旅行社工作認識的誤區,使其轉變觀念,充滿信心地為未來的工作做好準備。
職業院校的學生的培養目標十分明確,就是學生畢業后能夠熟練的操控專業技術,無需企業再進行培訓就能夠直接上崗,順利地成為社會勞動大軍中的一員。也就是說對學生職業技術的培養是職業類院校人才培養工作的核心。旅游企業工作人員職業技術能力包含三個方面:業務操作能力、表達能力和應變能力。
(1)業務操作能力
主要通過實踐教學的方式來培養學生的業務操作能力。作為高職院校的旅行社經營管理專業可考慮建立合作旅行社,并基本實現“校內實訓基地生產化”。即提高學生的業務操作能力,增加閱歷,也利于就業后工作的順利展開。這個時期,需注重指導學生明確就業方向,根據實際需要進行細化,比如對計調工作感興趣,則應側重此方向努力。
(2)表達能力
旅行社許多工作崗位對從業人員的表達能力要求非常高,如導游工作、計調外聯工作等。因此,訓練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是培養旅行社人才的又一重點。表達能力的培養存在于專業教育的多項課程中。
(3)應變能力
旅行社工作人員除了要有豐富的專業知識外,還應有較強的應變能力。由于旅游產品具有很強的綜合性,其中任何一個環節都有發生突發事件或產生棘手問題的可能。應變能力的培養,以加強學生修養為主,培養學生遇事沉靜的能力;多組織富有挑戰性的活動,鼓勵學生多參加運動,增強學生的適應能力;設置心理課程,通過心理培訓或心理游戲的方式培養學生對事情的預測能力以及分析解決能力。
職業技術教育培養目標需要培養學生的職業知識與技能,更需要強化學生的自學能力以及可持續發展能力。比如做導游工作,需要不斷學習積累新知識,才能承擔不同講解工作,因此需要很強的自學能力
2. 加強學生職業意識的培養
這里的職業意識是指旅行社從業人員的職業素質和主觀能動性。它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服務意識、創新意識、質量意識等。職業意識在學生職業發展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首先,職業意識是正確認識旅行社工作條件。一個人如果還不知道職業工作的本質,也就無法把自己與所從事的職業有機結合,也就不可能正確認識旅行社行業。其次,職業意識是對工作自覺性、自控力的前提。人只有意識到自己的職業是什么,應該做什么的時候,才會自覺自律地去行動。而旅行社最極致的服務也就是個性化服務恰恰需要員工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再次,職業意識是改造自身主觀因素的途徑,它使人能不斷地自我監督、自我修養、自我完善。只有對所從事的行業真心喜愛,才會具備職業意識。學校可以通過開設素質訓練課程增強學生的服務意識,樹立自信心。教師可以從對學生的職業意識培養上來增強學生對本專業的喜好以及從事本行業的信心。
3.以市場需求為導向設置課程
就業就是硬道理。作為旅行社經營管理專業來講,其最終目的只有一個: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培養適合旅行社需求的人才。與品牌旅游企業緊密合作,共同開發建設課程。構建“進階培養、學工交融”(SM-LP)的教學模式,即由服務崗位(Service)向管理崗位(Management)進階提高的教學內容、課程學習(Learning)與崗位實踐(Practice)學工交替的教學過程。提升專業內涵建設,提高學生的職業能力,市場的需求就是培養目標,這樣培養出來的學生在受旅游企業歡迎與肯定的同時也讓學生感到自己學以致用。
4.將專業素養的考評納入考核成績中
將專業素養的考評納入考核成績中,科學地建立成績評定方法。我們目前已經將素質教育的考評納入到畢業實習和畢業設計(論文)的成績考評中。在在校期間的專業課程中也應該將專業素質考評納入考核成績中,充分調動積極性,讓學生在參與中“活”起來。
5.加強專業教師的理論與實踐能力
改善教師隊伍專業結構和實踐能力較弱的狀況,提升學歷固然很重要,更重要是要建設一支“雙師型”教師隊伍。基于此,作如下建議:
(1)教師努力提高自身教學能力,優化教學內容與課程體系;改進教學方法和手段;
(2)要建立專業教師定期輪訓制度,支持教師到企業和其他用人單位進行見習和工作實踐,重點提高教師的專業能力和實踐教學;
(3)促進教師隊伍的多元化,聘請正在生產和服務第一線的旅游管理人員充實到教師隊伍,也可以請已畢業的在本專業有所發展的學生返回母校兼課,更能激發學生的專業熱情。
6.充分發揮實踐指導教師的作用
當學生從校內培養進入到校外培養階段時,他們又多了一個“實習生”的身份。因為實習生正處于職業探索階段,也是確立并實施職業發展具體方向和目標的關鍵時期。他們不同于一般員工,對于是否留在實習企業、留在旅游行業具有更多的主動性和更少的顧慮。所以,影響實習生是否繼續留在旅游行業至關重要的因素就是他的實習經歷給他帶來的滿意程度和通過實習所估計的行業發展前景。
實踐指導教師首先是一個指導者。指導實習生的生活適應方面、工作進展狀況及酒店工作面臨的問題處理等等, 他們應該是一位非常好的指導師,是學生心理的按摩師,多與學生交流溝通, 尤其在實習的前三個月,培養其足夠的心理承受能力,努力適應旅行社的陌生環境,勇敢走出實習的第一關。
實踐指導教師同時也是一個協調者,是代表學院與企業溝通的聯系者,協作落實和完成實習任務,協調與實習企業管理者、學生、校方等三者的關系,穩定好學生的情緒, 關注學生的成長過程和心理動態,達到實踐教學目標。
7. 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擇業觀
擇業觀是指擇業主體對擇業目的、意義、方式、空間等的根本看法和態度,是職業價值觀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大學生擇業行動有著重要的影響。具體表現在:選擇職業時對自己的定位;結合自身情況設定理想職業;各人的職業發展規劃。
職業發展規劃意識不強是影響當前學生就業困難的一個重要內因。由于缺乏這種意識,許多大學生上大學后失去了目標與追求,缺乏個人學習和發展的動力,不能結合個人職業發展方向對大學生涯進行科學合理的規劃,導致就業求職時個人綜合素質、專業實踐能力、學習成績、崗位資格要求等方面不能適應用人單位的要求,從而造成就業困難。針對學生所學的專業和個人的性格特征給予就業方面的指導和擇業觀教育不再僅僅是班主任、實踐指導老師的責任,應該貫穿于學生的日常課程中。
加強學生的專業素養,建立多元、雙需、互動、共贏,形成自身的優勢和特色是我們的目標。
參考文獻
[1] 蒙景村.我國旅行社人力資源的現狀分析與對策研究[J]. China Business & Trade 2011(02)
一、信息化教學的理論依據
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移動終端、物聯網、大數據等新興技術,促進“互聯網+”融合,推動職業教育信息化發展,是適應教育現代化的必然趨勢。越來越多的職業院校教師能夠主動利用信息化技術及平臺,探索教學方法。信息化環境下的教學與傳統的教學方式相比,具有教學方法靈活、交流互動手段多樣、教學資源豐富等優勢。
二、教師信息化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從近幾年信息化獲獎作品的質量和參賽數量來看,高職院校對信息化給予極大的熱情。大部分職業院校不惜重金打造比賽作品,從VR、AR等先進設備的引進和視頻的拍攝等各個環節都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是,學校管理者和教師沒有真正認識到信息化教學對促進教學模式改革、教學理念更新的重要性。大部分教師在教學活動中還是簡單地利用計算機、互聯網、投影等,教學設計沒有新意,沒有創設情境,學生的主體地位沒有得到充分的發揮,教師缺乏將信息技術與專業課程進行整合的能力。
三、信息化教學能力大賽對提升教師信息化能力的促進作用
(1)創新了教學模式。信息化教學環境依靠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虛擬仿真實訓室、全息投影等技術來創設和營造情境,使授課、學習、評價等與教學流程相關的各個環節全部信息化,這樣不僅為教師提供了優質的教學資源和靈活的教學模式,也為學生提供了多樣化的學習途徑與學習方式。
(2)創設教學環境。獲獎作品越來越注重利用信息化教學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比如《影視鑒賞》,在傳統教學中,教師一般是通過播放影視作品,引導學生感知人物形象,分析人物形象,掌握人物形象的塑造手法。信息化教學改變了傳統教學方式,教師主要采用任務教學法,借助藍墨云班課,自主微課,使學生對電影中的人物形象有初步的認識,學生在頭腦風暴區上傳喜愛的電影人物圖片、在討論版推薦影片,教師匯總后針對性地挑選并制成數字電影庫,為課堂練習做好準備。
(3)推動了教學資源的開發與建設。綜覽近幾年獲獎作品不難發現,大賽越來越重視教學資源的開發和建設。在線開放課程已成為職業院校必備的教學平臺,為了在比賽中取得優異成績,大部分職業院校從2016年開啟了在線開放課程的建設歷程。各省教育主管部門為了鼓勵職業院校建設在線開放課程的積極性,開展了省級在線開放課程的評選,從政策、制度、評優等方面加大了在線開放課程的傾斜力度。
四、高職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提升的有效途徑
(一)國家層面
1.以提質培優為契機,全方位提升高職教育信息化水平。“雙高計劃”和職業院校提質培優對職業院校提升信息化水平有明確指出,職業院校要加快智慧校園建設,適應“互聯網+職業教育”需求,運用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VR/AR、人工智能、5G網絡、區塊鏈等信息技術和教育理念的最新發展,構建信息技術支持下的教學空間、工作場所和虛擬場景及其相互融合的環境,促進學生自主、泛在、個性化學習。智慧教室、虛擬仿真實訓室、虛擬工廠的不斷完善,教學模式的改革,師生信息素養和信息化教學能力的提高,促進了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提升了教師信息化水平。
2.不斷完善信息化教學大賽制度,積極轉化大賽成果并廣泛共享。國家對提升職業院校教師信息化水平非常重視,在中國特色高水平院校的申報環節中,把信息化國賽獲獎經歷作為必備條件之一。國家應出臺轉化大賽成果的制度,推動比賽成果轉化。
(二)學校層面
1.推進智慧數字教室建設。全面改善學校網絡條件,升級校園網主干帶寬,實現無線WI-FI6和5G通信網絡全覆蓋,完成IPv6規模化部署。按照新一代互聯網發展趨勢,加快學校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建設集現代技術為一體的智能教室,建成全向交互、全面感知、高效協同的智慧校園。運用信息技術推進教育教學改革,實施線上線下教學融合發展計劃,全學段推動“課堂革命”。
2.健全信息化教學考評制度。學校要高度重視信息化教學,完善學校信息化教學大賽機制,每年定期組織信息化教學比賽,積極打造優秀作品參加省級、國家級教學能力大賽,并對獲獎教師在職稱評定以及各種評優活動中傾斜。把學生信息化能力素養列入人才培養方案及日常學習計劃中,提高學生利用網絡信息技術和優質在線資源進行自主學習的能力。
(三)教師層面
1.專業技能要求較高,理論性要求相對較低
職業中專學生知識和能力結構應該是理論夠用、專業知識扎實、操作技能過硬、適應能力強、應用本領多。
2.面向具體工作實用性強
職業中專學生的教育與基礎教育、理論研究性教育不同,職業中專學生不僅應該具有優良的文化素質,更重要的要具有熟練的技能。職業中專學生培養目標的核心離不開“應用”,因此學生在校所學要緊密地結合實際,學生要為實用、有用、管用而學,教師要為學生的實踐活動而教,否則職業中專學生教育就失去了特色和生命力。
3.職業中專學生教育日益表現出其特有價值和不可代替的功能
調查表明,現代社會的職業教育具有持續開發實踐型人力資源的功能,具有將知識與技術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的功能,具有對人的職業能力的調試功能,具有促進人的智能優勢發展的功能,表現尤為突出。
二、對職業中專學前教育專業學生“一專多能”培養途徑的探索
1.根據職業中專學生教育的特點,教學內容以“必須、夠用”為度
《幼兒教育指導綱要》中,將幼兒園的活動劃分為五大領域,及幼兒健康教育、幼兒語言教育、幼兒科學教育、幼兒社會教育、幼兒藝術教育。我們把培養適應新《綱要》要求的優秀幼兒教師作為探索目標,將《學前教育心理學》《學前衛生學》《幼兒園活動教程》專業理論與幼兒園五大領域教法中存在的共同的理論知識進行整合,淡化理論,強調理論的指導性、針對性、應用性、適宜性。
2.對學生進行多項技能培訓訓練
在校期間,我們還根據本專業的特點,開設《幼兒英語教法》技能培訓班,并頒發技能等級證書。學生必須參加計算機培訓,并獲得省級合格證書,同時根據專業特點,開設了幼兒園活動設計課件制作技能培訓班,并頒發技能合格證書。
根據現在幼兒園開始向托幼一體化過度的趨勢,又對學生開展了育嬰師的培訓,由遼寧省勞動廳進行考試并頒發國家級上崗證。
借鑒和吸納國外學前教育經驗,結合幼兒園對畢業生在技能上的要求,充分利用先進的心理實驗室、蒙臺梭利實驗室、感覺綜合訓練實驗室,分別對學生進行心理測試培訓、蒙臺梭利學具操作培訓、感覺綜合培訓,并頒發合格證書。
三、對職業中專學生“一專多能”培訓效果的檢驗
對每屆學生都進行一次幼兒園教育活動綜合測試。通過對教案設計、教具的設計與制作、教育活動設計、現代技術的運用、教師的基本素質、模擬數學的效果等方面的考核,比較全面地考察了學生對教育活動的設計能力、組織活動管理能力、協調與應變能力、語言表達能力、藝術運用能力等的實際技能水平。
(一)職業素質養成和職業能力培養并重
在與滑雪企業研討的過程中,企業提出“企業需要的人才不僅要有扎實的專業知識,更要有對企業的忠誠度、誠信度和良好的執行力”,這就要求我們在培養學生時不僅要強調提升職業能力,同時不能忽視職業素質的培養。構建課程體系時應關注職業崗位(群)的整體任職要求,通過公共素質領域課程和隱性課程培養學生職業素質,通過專業學習領域課程提升學生職業技能,通過基于企業真實的生產環境和職業氛圍的實踐學習領域課程深化學生職業素質和職業能力的綜合培養。
(二)精簡整合理論知識,突出動手能力培養
高職教育強調學生掌握崗位所需的知識和技能,并不要求學生掌握一門系統的科學知識,由此高職雪場經營管理專業課程體系構建要精簡整合。在理論課程門類上,要有所選擇,以“適度夠用”為原則,對相應課程進行整合和內容篩選。重點突出教學過程的職業性和實踐性,注重學生校內學習與實際工作的一致性,提升學生的動手能力。通過仿真企業崗位的實習實訓課程和真實崗位的實習課程,保證學生具有充分的實踐訓練機會,實現了校企零距離對接。
二、高職雪場經營管理專業課程體系設置
“工學結合,能力素質并重”的課程體系由公共素質領域、專業學習領域和實踐學習領域三個領域組成(詳見圖1):公共素質領域突出學生基本素質養成和基本工作能力培養。通過《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計算機操作基礎》、《實用英語》、《應用寫作》、《企業認知實訓》使學生養成基本素質,并對滑雪企業有初步認識,了解工作環境、性質和崗位需求。專業學習領域強調學生養成基本職業素質、培養職業能力。通過《滑雪場運營管理》、《雪場安全管理》、《雪場人力資源管理》、《雪場客戶服務管理》、《雪場市場營銷》、《管理溝通》、《企業模擬經營實訓》等專業課程,使學生具備判斷雪場事件、處理雪場日常事務,解決雪場基層崗位工作的能力和素質。實踐學習領域強化學生職業素質和職業能力。通過《滑雪裝備設備的使用與維護》、《滑雪運動技術》、《頂崗實習》等課程,培養學生實踐動手能力和崗位應變能力,完成學生實際工作前的職業能力和職業素質的綜合培養,使其從學生順利轉變為職業人。
三、雪場經營管理專業課程體系構建的思考
(一)深化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是雪場經營管理專業發展的重要條件。雪場經營管理專業與其他專業有較大不同,學校很難在校內為學生創造條件,提供模擬演練的機會。想讓學生畢業就能與滑雪企業零對接上崗,從事滑雪服務、賽事組織和管理,進行雪場管理,就應該在學校期間對滑雪運動有基本的了解,對滑雪場有實地的考察和調研,對滑雪場的基本運營現狀有較深入的了解。對學校來說,可以使學校充分利用滑雪企業的地理優勢和設備優勢,節約辦學成本;對于滑雪企業來說,可以有效利用高校的人才優勢和科研優勢,為企業后續發展奠定基礎;對于學生來說,可以解決其實踐能力、實習實訓場所乃至就業問題。
(二)建立一支“懂雪場,會管理”的師資隊伍
1,實習任務與目的
本次實習是畢業實習,主要鍛煉動手能力,提高實踐能力。在實習的過程中通過自己的獨立工作和協作提高工作能力。在了解基本工藝流程的基礎上能夠結合所學的知識對工藝進行核算和評價,并與目前較流行的先進工藝進行對比,找出其優缺點。與此同時,可以了解一下工作人員的具體職能,便于以后就業和努力方向。在不斷學習的過程中加強自己的綜合能力,比如社交能力等。
2,高碑店污水處理廠簡介
Exploration on the Teaching of Printing and Graphic Information
Processing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Digital Printing
LI Jing
(Yuncheng Polytechnic College, Yuncheng, Shanxi 044000)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technology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digital products gradually occupy more market share, especially in recent years, the printing industry, digital printing technology has been developed rapidly in a short period of time, under this backgrou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nd professional education should be combin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arket environment and technical level, teachers should strive to improve their professional literacy, students should try their best to seek the opportunity of social practice, the theory of classroom knowledge into practical use. Based on this, the author will combine many years of work experience, in the context of digital printing technology, printing and graphic information processing teaching innovation analysis, hoping to help to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efficiency of higher education.
Keywords digital printing; graphic information processing; teaching innovation
印刷?g在我國擁有悠久的發展史,隨著技術水平不斷提高,數字化成為當今印刷技術發展的基礎,數字化是印刷產業的關鍵性技術,但是在我國高等教育活動中,傳統教學模式下的印刷圖文信息處理專業出現很多問題,尤其是在數字化成為主流技術的背景下,其教學弊端越發明顯,因此應該就這些問題加以探討,并提出相應的改革創新措施。
1 印刷圖文信息處理專業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1硬件教學設施不完善
用于印刷產業運行的設備都是非常專業的大型機器,由于高等院校教育經費緊張,不少高校實驗室中根本沒有為印刷專業的學生購置完善的教學設備,導致學生在學校接受教育過程中過度依賴理論教學,負責任的教師會利用多媒體教學工具為學生展示與印刷產業有關的設備機械圖,但是這對于學生來說只能滿足他們對機械設備的感性認識,而不能讓他們近距離地接觸和感受與印刷行業有關的運行和操作流程。在一定程度上來說,這對于培養學生實踐操作和動手工作能力有著不良影響,使得教育和實踐相脫節,這也是印刷圖文信息處理專業畢業生在求職過程中遭遇諸多不順的原因之一。
1.2教師普遍缺乏實踐經驗
高等院校印刷圖文信息處理專業的教師在理論領域都擁有扎實的基礎知識,卻普遍缺乏實踐經驗,教師難以在教學活動中傳授學生更多的實踐經驗,只能在理論研究領域為學生解決困惑。教師缺乏實踐經驗與他們自身經歷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首先高等院校在招聘教師的過程中過分注重學歷要求,一般情況下都是聘請碩士研究生學歷以上的人才作為學校的教師,但是這樣的人才往往由于將時間和精力主要放在學術研究上而忽視了實踐經驗積累。另外,由于教師常年在學校開展教學活動,很少有時間到社會中積累實踐經驗,綜合以上各種因素,導致如今很多教師缺乏實踐經驗。
1.3學校實踐氛圍不佳
在實踐活動組織事項上,不少高校處于一種消極的狀態,導致整個校園實踐活動氛圍不佳。學生在接受教育過程中,過度依賴理論知識學習,而忽視實踐能力培養,在這種狀態下培養出來的人基本上不能滿足社會需求。由于他們缺乏工作經驗,導致他們在求職過程中屢屢碰壁,有的學生即使能夠找到工作,由于自身實踐能力不強,導致企業對其失去培養興趣,進而對其所在學校的教育品質產生質疑,無論是對于學生個人還是其所在學校,都會產生不良影響,對于學生自身而言可能會失去這個工作機會,對于學校而言可能在社會上形成不良聲譽,對學校的健康可持續發展造成不利影響。
2 教學創新措施
2.1建立全新教學課程體系
目前,我國印刷圖文信息處理專業的主要課程包括電工電子技術、機械制圖、圖像處理軟件、印刷色彩學、印刷材料學、平版印刷原理與工藝、印刷概論、平板曬版原理與工藝、印后加工技術、印刷機械、柔性版印刷、絲網印刷、廣告包裝設計以及數字印刷與數字化工作流程等,主要偏向培養掌握印刷圖文信息計算機處理理論與技術及現代印刷工藝等綜合技能的高級應用型技術人才。但是從上述培養課程和目標來看,在實際教學活動中還是比較偏向理論教學,學生能夠切身感受這個行業的機會很少,甚至于在印刷色彩培養上近乎完全是理論傳授,所能夠達到的教學效果非常有限。因此在教學創新改革過程中,我們要建立全新的教學課程體系,讓學生在學習理論知識的同時能夠積累豐富的實踐經驗,提高本專業畢業生的就業實力。
在建立新的課程體系之前,應該事先針對市場印刷企業運行現狀進行調研,充分了解市場行情,才能制定出符合市場發展規律的課程體系,擔任制定課程體系的相關人員最好要與企業一線技術人員進行深度訪談,才能全面了解本專業在工作崗位最需要掌握的技能和必備理論知識,這樣才能培養出符合崗位要求的應用型人才。全新的課程體系包括素質結構、知識結構、能力結構以及職業證書要求四大方面,其中素質結構包括思想政治素質,即要求本專業畢業的學生都要具備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質和職業道德素養,要懂得遵紀守法、要具備事業心、進取心以及創新精神;具備良好的身體素質,即能夠在實際工作中承受強調的工作壓力,能夠勝任企業生產、服務和管理第一線的工作等;文化素質,即要求畢業生具備一定的文化修養,文字組織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并且具備基本英語和計算機應用能力等;職業素養,即培養學生良好的職業道德素質、增強他們的職業工作能力和創新精神等。知識結構包括培養學生專業必需的基礎理論知識;培養學生扎實的英語語言基礎知識,要求學生英語水平能夠達到英語應用能力B級以上,能夠較為熟練地閱讀本專業技術資料并且要能夠達到基本會說會聽的水平;要求學生熟練掌握計算機操作及應用,并要通過全國高等學校非計算機專業計算機水平以及以上考試,這樣才能保證學生在數字化印刷技術運用中的基本技能水平;要求學生掌握圖文信息處理的基礎理論知識,要對整個印刷流程非常熟悉;要求學生掌握應用文寫作知識,能夠自主創新和書寫相關論文等。能力結構包括要求學生具有基本色彩圖形處理能力、文字和多媒體信息處理能力等;要求學生具有從事制版、印刷、印后加工等技術能力;要求學生具有一定印刷工藝方案設計和創新能力等;要求學生具備一定檢驗印刷材料質量以及印刷品質量的檢測能力,并具有一定的印刷市場營銷能力等。在職業證書要求上,主要是針對電子圖像處理工和制版工,兩者都需要持證上崗。教師要引導學生明確學校制定全新課程體系的原委,要讓學生重視自身綜合能力培養和提高,提高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要讓他們養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
2.2加大知識結構調整力度
印刷圖文信息處理專業的知識結構是由基礎知識、理論知識以及專業技能三大部分組成,每一個部分都是專業教學中應該注重培養的知識模塊,從目前市場發展需求和前景來看,應該針對學生在印刷色彩、設計以及操作水平上進行大力調整,在注重理論知識傳授的同時加強實踐活動組織開展,幫助學生接觸更多生產實踐,幫助學生積累豐富的實踐經驗從而更加貼近生產實際。另外還應該針對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進行培養和提升,不斷提高本專業學生的專業技能,為數字化印刷技術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2.3根據市場需求,優化課程內容
一方面,教師要根據印刷圖文信息處理專業指定教材開展教學活動,另一方面教師也要根據市場需求情況變化,及時調整課程內容,使得教學質量和效果發揮最大優勢。為了最大程度保證本專業畢業生能夠順利就業,學校應該多安排和組織實踐課程,比如說與企業建立長期人才培養合作計劃,企業給本院校學生提供實踐實習的機會,學校按照企業對人才的要求制定培養計劃,目前一般采用訂單式的人才培養模式,這樣能夠培養出更多符合企業要求的應用型人才。
2.4改革教學模式和方法
學校應該樹立先進的教學觀念,教師應該積極改革創新教學模式和方法,目前比較流行的人才培養方式主要有訂單式、實訓式、基地式,為學生提供多途徑學習渠道,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逐漸培養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通過實習和實踐活動,逐漸提升學生的動手操作水平,激發的學生學習興趣和熱情。通過訂單式的人才培養途徑,不僅能夠解決學生實踐能力發展問題,同時還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解決學生就業問題,幫助學生盡早適應社會工作環境,全面提升大學生的能力和素質。
2.5加強師資建設
優秀專業的教師團隊是培養人才的基礎,學校應該注重引進全方位教師資源,不僅要有學術理論知識扎實的教師,還要聘請擁有豐富實踐經驗的企業家充當學生的技?g指導教師,基本上可以保證學生在學習理論知識的同時能夠接觸到實際生產經驗,以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發展。
關鍵詞:財經類院校;經濟管理;實驗教學;建設
在人才培養過程中,實驗教學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它與理論教學共同構成完整的專業人才教育體系。在財經類院校經濟管理專業教學中引入實驗環節,可以彌補當前實踐教學環節上存在的不足,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但是,我國的實驗教學體系改革和建設仍存在不少問題,需要進一步改進。
一、目前我國經濟管理專業實驗教學體系存在的問題
1.實驗教學目標單一
當前,我國許多高校都按照學校或學科發展的總體目標把學校定位成某一特定類型,如研究型大學、應用型大學等。把這種總體定位機械地落實到實驗教學中,對所有課程、所有學生都制定一樣的要求,違背了教育的層次性、差異性要求的原則。
2.實驗課程與理論課程不能有機結合
經濟管理專業的實驗教學因為起步較晚,許多實驗課程都是逐步加入到專業教學計劃中去的。許多實驗課程無論是在時間安排上,還是在教學內容的前后銜接上,都無法與該專業理論課程有機地融為一體。
3.缺乏行之有效的實驗教學大綱和實驗教材
傳統的經濟管理專業實驗大多以驗證課程理論為目的,因而把實驗教學作為對理論知識的鞏固加深環節,實驗課內容只是重復理論教學內容的簡單、孤立的實驗項目。因此經濟管理專業的實驗教學難以像理工科實驗教學那樣,事先編寫行之有效的實驗教學大綱以及與專業教學內容相配套的實驗教材,這使實驗教學與人才培養計劃相脫節,實驗環節流于形式。
4.缺乏獨立的實驗教學體系
大多數財經類院校的實驗教學體系缺乏獨立性,與其在育人中的重要地位不相稱。有的學校雖然成立了獨立的實驗教學中心,但由于經濟管理學科涉及的專業面廣,中心不能為每個專業都配備實驗教師,所以不能從專業學科人才培養的整體需要出發進行實驗教學設計,導致實驗教學改革與課程體系、教學內容改革不能同步,實驗教學的開展大多還是依附于理論課程。
二、財經類院校經濟管理專業實驗教學體系的建設
1.確立多層次的實驗教學目標
實驗教學的總體目標是提高學生觀察、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根據實驗教學的這一總體目標,在確定人才培養的目標時,我們首先要考慮到層次性。對于職業技術教育層面,應注重操作性技能的培養,重點提高學生的操作和動手能力;對于本科教育層面,應操作性和綜合性實驗并重,以培養應用能力強、具有解決問題能力的人才;對于研究生教育層面,應重點開展綜合性、設計性實驗,重點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思維,培養其綜合運用已有的知識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加強實驗教學課程體系建設
經濟管理專業實驗教學課程體系建設應從學科專業角度全面考慮,統一規劃,力求把“知識、能力、素質”的培養融為一體。應統籌規劃、合理安排實驗教學內容和實驗項目的順序,保證實驗教學的系統性、課程之間和實驗項目之間的連貫性,努力構建包括基本技能型、綜合設計型和研究創新型實驗等不同層次的實驗教學課程體系。
3.科學構建實驗教學內容體系
科學構建實驗教學內容體系就是依據經濟管理專業的專業特色、知識體系、教學目標和任務,遵循教育規律,加強課程之間的聯系和融合,優化實驗教學內容,特別是針對該專業本科人才實踐能力、創新能力不足的問題,著力構建一套涵蓋課程單項性實驗、課程綜合性實驗、專業綜合性實驗、跨專業綜合性實驗、創新創業實踐五個層面,與理論教學緊密銜接的實驗教學內容體系。
4.建立獨立的實驗教學體系
實驗教學與理論教學既相互獨立又相互聯系,實驗教學不是理論教學的補充,而是理論教學的延伸,實驗教學與理論教學地位同等重要。因此,必須建立理論教學與實驗教學并重的教學模式,注重實驗教學與理論教學的有機結合;應根據實驗教學體系改革的要求,通過建立實驗教學激勵機制,鼓勵各專業圍繞人才培養目標精心設計實驗教學體系和實驗項目,鼓勵專業教師從事實驗課程體系、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的改革,消除實驗教學附屬于理論教學的弊端,改變按理論課的需要設置實驗項目的方式,強化實驗教學的整體性,從而建立獨立的實驗教學體系。
5.建設高質量的實驗教學師資隊伍
1.教學理念陳舊
農業經濟管理專業在具有近百年的辦學歷史,由于受傳統教育體制的影響較大,大部分院校的教學理念缺乏改革意識、現代意識、開放意識,因循守舊,重理論而輕實踐,對于教學方式、手段等的革新不足,學生只能被動接受課堂上的知識,既缺乏對實踐能力的培養,也缺乏環節的認識。
2.教學內容少,科目單一
現有農業經濟管理專業培養人才仍然依照過去“專業人員”的培養模式,所以專業面欠廣目前,農業經濟管理專業的課程教學主要是專業基礎課的課程,如統計學、計量經濟學等,在理論課程的基礎上設置課程,但是針對專業主干課和專業基礎課的課程較少,跨專業的綜合課則更少此外,已開出的課程的內容不夠豐富,大多是驗證性和綜合性項目,設計性和創新性項目很少,內容欠深入拓展,缺乏融會貫通的課程體系。
3.教學方式單一
農業經濟管理專業的課程教學主要是計算機模擬實踐教學模式,教學的目標、方法和內容,學生的自主操作、報告和課堂表現作為主要的評估方法,對計算機網絡系統基礎知識、專業計算機軟件仿真平臺為主要依據,作為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學內容只是在課程中的知識,教學的地方限制在房間里,在某種程度上阻礙了拓寬學生的知識和提高綜合能力。
二、農業經濟管理課程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意義
目前農業經濟管理課程人才培養存在與實踐脫節的傾向,根據相關調查結果顯示,目前人才市場普遍反映的農業經濟管理類人才的缺陷或不足主要是:團隊協調和合作能力有待加強;缺乏實際應用與綜合實踐能力;工作中創造性不足等等農業經濟管理類的畢業生要真正具備獨立的自我發展的能力,必須切實提高農業經濟管理人才培養的質量,以獲取穩定優質的生源市場,從而為其可持續發展提供最基衣的保障。而要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就必須要打破目前所依賴的傳統農業經濟管理人才培養模式,結合學生的特點和社會對人才規格的要求,以及各專業自身特點,對農業經濟管理人才培養模式進行必要的創新。
三、幾點思考與建議
農業經濟管理課程教學培養過程中應堅持知識、思維、能力和個性的協調發展,使學生在課程中獲取直接知識,鍛煉他們思考、分析解決問題的方法和能力為此,必須建立從教學理念到教學方法以及師資設備的創新型課程教學體系。
(一)采用科學的教學方式和方法
為了培養既適應我國當前農業經濟發展要求,緊跟世界發展潮流的創新型人才,必須改革傳統的教學方式,構建科學先進的教學形式和方法。
1.課內教學,根據課程理論知識,設計與之相對應的驗證性和綜合性項目,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基衣概念掌握基衣技能,在此基礎上,提高專業技能這種教學方式可通過案例教學法、互動式教學法、模擬仿真教學法等方法來實現。
2.項目管理式教學,采用互動式教學法和實踐教學法,通過參與各類綜合性、設計性和創新性開放項目,培養學生的更高技術應用能力,思維能力及創新理念開放項目類型包括:第一、學生科技活動型:學生自擬科技活動課題,如大學生科技創新項目;第二、學生參予科研型:如參加教師主持的科研課題;第三、自選項目型:由室定期綜合性、設計性和創新性自選項目,學生自選。項目實施過程中安排指導教師及時解答學生中遇到的問題,項目完成后提交結果,由指導教師和中心鑾定合格的,可申請學分。
3.社會實踐教學,加強產學研結合,拓寬學生校外實踐渠道,與社會、農業企事業單位共同建設實習、實踐教學基地,組織學生實地調查分析,自擬或自選實踐內容,進行有針對性的研究社會實踐不僅使學生意識到現代社會對知識結構和能力的要求,而且通過進行項目開發,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動手能力和職業能力。
(二)不斷優化課程體系建設與人才培養方案
1.優化課程體系建設
為實現新的人才培養目標和培養模式,必須從整體上對農業經濟管理專業課程體系進行改革優化。改革中要堅持農業經濟管理專業課程的多樣化、實用化、個性化、綜合化、精于化,避免課程內容交叉、重復和相互脫節。不斷更新和凝練課程內容,把社會發展的最新成果和農業經濟管理研究領域交叉與滲透反映到課程內容中來。
2.優化人才培養方案
努力培養基礎扎實、能力強、素質高、知識面寬,具有實踐能力、創業精神和創新精神的適用型人才。根據農業經濟管理專業的培養目標要求,始終強調堅持培養高素質應用型專門人才的辦學思想,立足經濟管理,面向基層,面向社會服務第一線的辦學宗旨,堅持以基衣素質和職業能力的培養為主線,建立學校與社會經濟部門、經濟管理系統緊密結合,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的人才培養機制。
四、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