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樹立正確消費觀論文范文

        樹立正確消費觀論文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樹立正確消費觀論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樹立正確消費觀論文

        第1篇:樹立正確消費觀論文范文

        關鍵詞:大學生;消費行為;消費現狀和結構;理性消費;建議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隨著我國高校的不斷擴招,大學生在當今社會占據了不可逾越的地位,他們不僅是社會消費群體之一,而且走在未來消費時尚和潮流的前沿。作為一名新世紀的大學生,在大學學校生活了三年,我對大學生的消費觀念,消費心理和消費行為都有親身經歷,親眼目睹,大學生市場是一個規模和潛力都很巨大的市場,他們剛剛擺脫高中生的稚氣,內心的需求欲望不斷膨脹,消費便成為他們力求改變和提升自己的一個平臺,但是又由于經濟上的不獨立,自身消費能力的不足,所以在消費上受到了很大的制約。這使得相當一部分大學生選擇了不理性的消費理念和消費行為。對于當代大學生的消費現狀,我們通過調查研究和資料的收集得到了許多真實的信息,本文深刻分析了當代大學生的消費行為和特點,問題以及對策,并努力摸清其發展趨勢,在一定程度上對大學生的消費行為起到了引領作用,同時對社會,高等教育者和家庭為準確把握大學生的消費心理和消費趨向并對其進行有的放矢的教育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研究的意義。當代大學生是一個龐大的消費群體,隨著高校畢業生每年以驚人的數量增加,他們漸漸走向社會潮流的最前線。本文通過對我國高校學生的消費觀念和消費行為進行調查研究,從而分析當代大學生的消費特點和現狀以及消費動機,指出消費誤區,原因和不足,并提出了比較理性的消費觀念,為大學生的消費起到了一個很好的引領作用,引導其樹立正確消費觀。也為家庭,社會的教育工作做了很好的鋪墊,更為相關產業的發展和產品的開發提供了廣闊的市場。

        (三)研究方法。本文通過先確定論文方向,然后在各網站和報刊等尋找相關資料和數據,結合調查問卷分析了高校學生消費現狀及結構、高校學生消費觀念及特征、高校學生消費現狀的影響因素以及如何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消費行為和消費觀念,在整體的思路上將理論與實際調查相結合,運用綜合分析法和動態分析的方法,最后得出結論。

        二、高校學生消費現狀及消費結構特征

        (一)消費現狀。據統計,中國大約75%的大學生其經濟來源都是依靠父母,剩下的25%靠自己兼職,或是獎學金,助學金來維持自己的基本生活。根據調查問卷得到如下一些數據:

        由以上表格我們可以得知:在每月的基本生活消費支出中,比重最大的是500―1000元之間,最小的在500元以下,

        91.4%的學生消費集中在500-2000元之間。一方面,消費水平較低的同學,可能會出現資金比較緊張,僅能夠維持基本生活消費的現狀;另一方面,消費水平較高的同學由于可支配的資金比較多,可能會導致盲目消費和沖動消費,出現不合理的消費現象。個體消費水平差距大。

        (二)消費結構。由于經濟的發展和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高,大學生的消費水平也在不斷提高,消費結構呈現多元化的趨勢。根據調查統計,當代中國大學生的消費結構多元化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基本生活消費支出;(2)網絡和通訊設備支出;(3)學習性支出;(4)人情消費支出;(5)其他消費支出。其中,生活基本支出所占比重是最大的,大約為56%;而隨著IT行業和網絡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手機和電腦似乎已經不再是奢侈品了,而是成為大學生必備的生活消費品。通訊和網絡支出包括手機,電腦,mp3,ipad等娛樂消費,在大學生的生活中也占據著很重要的一部分,約占21%,社會的發展,信息的重要性將帶來信息產業的迅猛發展,很多技術開發商根據學生的需要,推出了一系列適合學生品位的產品,致力于開拓一個全新的消費市場,其正是看中了大學生這一潛力股。在大學生的生活中,學習是最重要的一個部分,學習性消費占11%,與學習有關的消費也是我們所關心的話題。大學生除了平時的學習和期末考試以外,還會考許多的證書,如英語四、六級,計算機二級等,尤其是大三大四的學生面臨著考研的壓力,在考研方面會買許多的書籍或是報各種學習班,所以會花去不少的費用。大學生的社交范圍廣,其人情支出也會隨著年級的增長而呈現上漲趨勢。有的人情支出是必須的,而有的則只是為了表現自己的大方,于是,不合理的消費結構便在校園里蔓延開來。

        三、高校學生消費觀念

        在21世紀的高校消費人群中,時尚與潮流已成為當代大學生消費特征的代名詞。他們喜歡追求新穎的東西,手機,電腦,服裝,飾品等生活必需品體現了消費觀念多元化的趨勢。此外,大學生消費中考慮得最多的因素是實惠,即是否買的值。一方面,他們的經濟來源比較少,另一方面,自身的消費能力不足,所以,在追求質量的同時,又希望價格合理。從調查結果來看,當前,80%的大學生主要的消費觀念仍然是講求實際與理性消費,追求物美價廉,“買的值,買的放心”,是最理想的選擇。但是,也有一些同學因為家境比較富裕,出現了追求名牌,奢侈消費,盲目攀比的消費心理。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就應當對他們進行適當的教育,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合理的消費觀念。

        四、高校學生消費的影響因素

        (一)家庭背景。目前,中國的大部分城市居民家庭都是以獨生子女為主,經濟條件較好的家庭,一方面,受傳統觀念的影響,父母會在物質上盡量滿足孩子的要求,對他們是有求必應;另一方面,許多父母工作比較忙,沒有時間去照顧和教育孩子,缺少對子女的關愛和呵護,于是,亂花錢便成了他們想證明自己和排遣孤獨的一種手段。而經濟條件較差的家庭,子女往往都會繼承父母的性格特點,時刻為家人著想,省吃儉用。

        (二)社會環境。現代社會是物質充斥的社會。其消費觀給當代大學生的消費心理帶來的影響是巨大的。當前社會比較流行的一種消費觀,即超前消費,許多人為了追求活在當下的精神,秉承著花明天的錢來完成當下事的的信念。經濟和信息技術的發展,以及生活節奏的加快,使得傳統消費觀受到了強烈的沖擊。而大學生在生理和心理上漸趨成熟,其消費觀念和消費行為易受社會環境和大眾化消費的影響,不正確的消費觀也在大學群體中蔓延開來。智能手機,電腦等看似奢侈品如今卻成為了每個大學生必不可少的生活品。當看到別人有而自己沒有時,就會產生羨慕和自卑的心理,有的人即使沒有經濟實力,也要跟別人看齊,因為這樣才會顯得自己不比別人差。

        (三)大學生自身的原因。大學生由于處在一個學生時代與社會接軌的階段,其性格特點,是非判斷能力,思想情感和興趣愛好都沒有完全定型,不能夠完全獨立思考問題,但是他們又特別希望自己能夠獨立,堅強和果敢,他們渴望得到尊重,得到關注,得到別人肯定的評價,于是,虛榮心理會讓他們把這種落差轉移到不正確的消費觀上,而現代網絡技術的發達,又可以使我們足不出戶就能買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快了消費的步伐。

        五、建議和對策

        (一)學校和家庭要進行動態引導和教育。中國文化源遠流長。而勤儉節約也一直為我們所傳承。對于大學生而言,我們不應該摒棄這種美德,而是應該把它傳承和發揚下去。對于家庭和學校來說,在大學生的教育方法上我們要實行動態教育。傳統的理念已經不適應大學生的思維了,我們要與時俱進,緊密把握他們的思想動態和消費觀念,對他們進行如消費結構,消費理念,消費心理,消費品常識,消費生態意識的教育。但是,一味地課堂理論教授難免枯燥乏味,而且效率不會高,所以提倡實地調研和理論教學相結合的方式,注重研究學生的心理與行為中出現的問題,并有目的,有針對性地解決問題。家庭是提供大學生消費的保障,學校是大學生未真正踏入社會消費的最后一站,父母要時刻引導著孩子,給他們樹立榜樣,為他們提供良好的家庭環境。大學作為學校與社會的銜接,校園教育對于大學生以后的成長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

        (二)大學生要樹立合理的消費觀念。首先,主張適度消費。我們應該根據自己學習和生活的實際情況,有目的地花錢,把錢花到最有價值的地方,實現效用最大化,消費應在家庭經濟的承受能力之內。其次,要樹立健康的消費模式。健康的消費模式即倡導文明消費,勤儉節約,選擇安全環保無污染的“綠色商品”,合理選擇消費的結構和層次。第三,要有合理的理財規劃。大學生要想在激烈的社會中獲得一席生存的地位,首先最重要的就是必須要具備獨立的理財規劃能力。我們需要的不僅僅是有獨立的理論概念,也需要把這些概念用到實際生活中,不斷學習和完善自己獨立思考和處事的能力。養成花多少錢,記多少錢的記賬習慣,時刻做到心中有數,培養自己的儲蓄觀念,從而形成良好的消費風氣。

        (三)要發動政府和社會的力量來對大學生消費觀進行引

        導教育。大眾傳媒和網絡是現代社會不可或缺的信息來源渠道,它們具有強大的號召力和感應力,所以應發揮其多樣性和快捷性的優勢,宣傳勤儉節約的良好風尚,引導大學生樹立健康的消費觀。而政府相關部門也應當采取相應的措施,重視對消費熱點的調查研究,加強消費領域的精神文明建設,堅決抵制奢侈之風。此外,政府還應鼓勵大學生適當進行發展性消費。大學生的發展性消費即在資金比較充裕的情況下,通過各種技能證書的考取,接受各種培訓,各種教育等,以知識力量轉化為精神力量的一種消費。發展性消費有利于陶冶人的情操,提高綜合素質,促盡全面發展。

        總結:對于當代大學生的消費,他們有其獨特性和固定性,我們要用客觀公正的態度去評價,根據現實情況,對于好的消費理念和消費習慣,應該大力倡導和發揚,對于不合理的消費,我們應積極引導學生,端正他們的態度和消費習慣。大學生的消費行為不僅僅是關系到個人的生活,而且也與家庭,社會和國家息息相關。我們要努力培養他們的消費意識,共同引導大學生形成良好的作風和正確的消費習慣,促進社會的發展。

        參考文獻:

        第2篇:樹立正確消費觀論文范文

        關鍵詞:高校資助;經濟困難學生;資助文化建設

        中圖分類號:G647;G4678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120X(2016)08-0085-02

        隨著高等教育規模的普遍擴大,貧困學生的人數也隨之上升。據中國扶貧基金2013年調查數據表明,目前全國高校中,貧困生約280萬,占在校生總數的23%左右,特困生的比例在5%左右。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指出,“要健全學生資助制度。”近幾年黨和政府都非常關心貧困生工作,相繼出臺了貧困生資助的相關政策。目前,我國高校中受資助的學生群體人數是較大的,各高校基本形成了以國家助學金、國家勵志獎學金、學費減免、勤工助學等為組成部分的資助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也存在一些問題,如貧困生認定缺乏科學的認定方法和標準,認定機制還不健全,資助內容和管理模式還不完善,重物質扶貧輕精神扶貧等。

        大學是培養創造性高素質人才的學府,是引領社會人文思想前沿的陣地,也是帶動社會文化發展的重要力量,對社會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大學生是高校的主體,其中貧困大學生作為大學校園中的特殊群體,對其實施必要而有效的救助,加強校園資助文化建設,不僅有利于學校的穩定和發展,而且更有助于社會的和諧穩定與發展。

        資助貧困生的目的就是要促進他們健康地成長成才,資助只是一種手段和形式,而育人才是真正的目的,怎樣使這一龐大的受助群體得到真正而有效的教育,是我們資助工作的重要內容和目的。因此,我們應把“顯性助學”與“隱性育人”相結合,隱性教育最大的優勢在于它的隱蔽性、易接受性,它可以避免由于直接的德育而可能帶來的學生逆反心理。

        因而,我們要加強校園資助文化的建設,升華助學目標,開創校園資助文化建設的新局面和突破點。

        一、建設“感恩”校園文化,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目前,受社會各種因素的影響,一些高校對貧困生思想教育中的感恩教育還不夠深入,或沒有建立“感恩教育”的長效機制,達不到應有的教育成效。感恩既是一種理論,也是一種實踐活動,只有做到兩者相結合,才能真正地深入人心,才能真正地推進感恩教育。據調查,許多高校的感恩教育只存在理論上,而缺少活動的支撐,使感恩教育效果大打折扣。我們應營造感恩的校園文化氛圍。

        感恩是一種寧靜而謙遜的情緒,它能平靜我們內心上下翻騰著的尚未滿足的無休止的渴望。可見,外在的環境對內在的情緒有著積極的影響。所以我們要充分發揮報刊、廣播和校園網等宣傳媒介的輿論作用。如利用校廣播播放有關感恩的詩歌、歌曲、故事等;可在宿舍顯眼處張貼感恩格言;利用特殊的節目,如母親節、父親節、感恩節等在校園內懸掛以“感恩”為主題的標語。還可以通過開展系列主題教育活動,如感恩系列演講,感恩征文比賽,給父母或幫助過他們的人寫感恩信等。當貧困生能反思那些給予他們幸福和快樂的人時,感恩之情便會油然而生,就會在成長中學會感恩,從而健康、快樂的生活。使學生感到生活中處處有愛,充滿正能量,從而激發他們的感恩意識和對社會的責任感,自覺地給他人以幫助,給社會以回報,在回報、奉獻中體驗幫與被幫的幸福,這樣我們的教育目標就達到了。

        二、以人為本,“資助與育人”相結合,加強誠信教育

        貧困生資助工作的第一個環節就是貧困生的認定,各學校通常采用的方法是根據學生的貧困證明,即采用學生生源地開出的貧困證明作為學校認定貧困生的依據,依此給予相應的資助。而有些學生看到別人只要有貧困證明就可以受到資助,于是產生了“嫉妒心理”,加上有些生源地的民政部門礙于情面或嫌麻煩,對申請貧困證明的學生不核實情況就全部予以通過,因此他們干脆也讓自己搖身一變成為了“貧困生”。這導致真正的貧困生失去享受的機會或減少享受的金額,直接影響資助工作的公平性與有效性。

        針對“假貧困現象”又該如何控制?作為學校的思想政治輔導員,我認為應該積極地營造校園誠信資助文化建設,引導學生積極樹立“誠信為榮,以虛假為恥”的校園氛圍,大力加強校園誠信文化建設。

        1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活動

        充分利用課堂和課外活動時間,開展各種有益的活動,有針對性地進行宣傳和教育,如在思想教育課上或主題班會上,可以開展有關“誠信”的演講和表演;通過各種有關誠信的圖展,開辟關于誠信的宣傳欄等,讓學生耳濡目染,體會誠信的重要性;還可通過班委、學工部組織開展“牽手誠信,共創未來”的征文比賽、專題講座等形式,提高學生誠信的思想意識。

        2建立大學生個人信用檔案

        俗語“人無信不立”“言必信,行必果”“信過于義”等都說明了誠信無論在生活、學習還是事業上的重要作用。大學生也不例外,我們在大一新生一入學時就應該建立誠信個人檔案,其檔案內容應包括個人家庭基本情況、誠信承諾書、誠信記錄等。尤其是誠信記錄可以及時反映學生在校期間的誠信情況,從中也可反映該學生的誠信度。誠信記錄包括學習、生活、經濟等。學習上主要記錄其作業有無抄襲,考試有無作弊,畢業論文有無抄襲等。生活上主要記錄有無不正常消費行為、有無偷竊行為等。經濟上主要記錄該學生受資助的情況,家庭屬于哪種貧困等。信用檔案視實際情況可隨就業推薦表一起提供給用人單位。

        三、加強勵志文化建設

        高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在入學前承受著巨大的升學壓力,他們認為考上大學是改變命運的最好途徑,但由于經濟的原因使他們只選取那些學費低的學校和專業。大多數貧困生內心非常孤獨,他們更加渴望關愛、支持和鼓勵,所以我們應該積極做好貧困生“心理脫貧”工作,做到幫困與育人相結合,加強“勵志”方面的教育。

        各高校可以根據貧困生的實際情況,因地制宜,逐步建立完善的資助新體系,通過教育使學生明確“資助是途徑,育人是目的”的教育理念。開展每年一屆的“十佳自強之星”評選活動,并開展“優秀貧困生”事跡報告會及志愿者服務等活動,為他們提供鍛煉機會和平臺,使他們樹立自信、自尊、自強等品格。

        輔導員是學生離得最近的基層教師,在平時的工作中及時關注“特殊學生”的情況:可以利用課余時間組織勵志經驗交談,播放勵志電影、觀看感動中國的人物等加強對貧困生的勵志教育,增強他們的自信力,增強抗挫能力;引導他們以正確的態度面對挫折和困難,培養他們積極向上的品格,樹立人定勝天、世上無難事、人窮志不窮的觀念和信念。

        四、提倡勤儉節約,樹立正確的消費觀

        通過調查大學生消費問題時發現,部分大學生尤其是貧困生中存在過度消費的現象。他們中常見的消費心理有:求名心理、求好心理、求新心理、愛美心理等,消費片面追求名牌、高檔,是一種非理性的消費,也不符合勤儉節約的精神,這些消費心理都會影響到消費者的消費行為。

        據某個大學生講,在不久前過去的一個月里,花費已超過了06萬元。這個大學生的消費顯然是不合理的,遠遠超過了正常的生活消費。這與我們提倡的勤儉節約,做理性的消費者,堅持正確消費原則的理論相背離。所以,這樣的消費是不值得提倡的。

        一是從歷史的角度看,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一種民族精神,并且在中國革命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二是從現實國情的角度看,我國是一個發展中的大國,面臨人口、資源的壓力,因此勤儉節約將是一個永遠被倡導的精神;三是從個人成長的角度看,能夠勤儉節約,才能克服困難,成就事業。

        針對以上問題和現象,高校政工干部可開設相關選修課,對學生勤儉節約方面的德育滲透到相關課程中,如對家庭困難學生進行消費觀引導時可開設“消費常識”“消費經濟學”等消費觀教育的講座或課程,使他們樹立正確的消費觀、消費方式和技能等,以免貧困生產生畸形消費觀或消費觀念超前。

        提出了“八榮八恥”,號召全黨全國都要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其中一條為“以艱苦奮斗為榮、以驕奢逸為恥” 與“勤儉節約”的優良傳統是相一致的。做到健康文明消費,需要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即用正確的消費觀指導自己的生活消費,做一個理智的消費者。

        五、加強寢室文化建設

        學生宿舍對學生的成長有著直接的影響,因為學生宿舍不僅是學生學習、生活和休息的第二場所,還是學生課堂的延續,是他們之間交流、流露真情和思想最真實、最徹底的地方;他們待在宿舍的時間要比待在課堂的時間長。從一定心理角度來說,家庭困難的學生更需要班級同學在宿舍里的關心和支持。在高校貧困學生工作中,學生宿舍可以作為隱性教育的新的載體,可以說宿舍的活動遠比課堂上的活動豐富得多。宿舍的活動、思想交流對貧困生的思想意識和行為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能產生潛移默化的作用,所以我們應該創建良好的、積極上進的宿舍氛圍,培養和提高他們的集體榮譽感、團結互助和合作競爭意識,定期開展文明寢室建設和評比活動。

        文化是高校的靈魂,以文化人、育人興文是高校的光榮使命,高校文化建設尤其是資助文化建設旨在營造一個健康向上的求學與做人的環境,它對大學生的德、智、體、美、勞各方面的發展都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高校困難學生問題的解決有利于和諧校園的建設,有利于社會的和諧與穩定。

        參考文獻:

        何安明,劉華山感恩的內涵價值及其教育藝術探析黑龍江高教研究,2012,(4).

        第3篇:樹立正確消費觀論文范文

        論文摘要:大學生消費觀念與消費習慣的培養直接影響社會消費,而且,良好消費習慣的養成會對良好校風的塑造起促進作用,會影響學生一生的消費理念。因此,加強大學生良好消費習慣的養成教育,是當今大學教育不可忽視的一個重要環節。

        一、大學生消費的主要特點

        1.大學生消費的一般特點。(1)消費來源單一。為保證教學質量和對校園進行有計劃、有秩序管理,現階段中國高等教育體制還采用比較封閉的管理模式。這種體制決定了大學生缺少更多的個人空間和時間,他們沒有條件也沒有更多的精力來從事較為復雜的社會工作,靠自己賺錢來完成學業幾乎是不可能的,這種情況下就只能做依靠家庭資助、貸款或勤工儉學等方式的經濟來源。(2)消費結構變化。從當代大學生的實際情況看,大學生的消費更多的注重改善自身的學習條件,滿足對于精神文化的需要。(3)消費欲望膨脹。部分大學生在消費過程中存在超自己基本需要,走向對物質享受的追求,形成依附于家庭的高消費現象。

        2.大學生消費過程中常見的心理現象。(1)從眾消費和盲目消費。從眾性和盲目性是當代大學生消費過程中經常出現的問題。受集體影響,大學生在消費過程中很容易產生從眾心理和從眾消費。(2)攀比消費和情緒化消費。由于大學生消費存在從眾的心理及虛榮心作祟,在追求享樂的過程中往往容易形成相互攀比的心理,長期發展下去就會形成不良的生活習慣。(3)享受消費和高消費。近年來受西方消費主義浪潮的影響,大學生中享樂主義思想非常嚴重,享受生活成為指導消費的新觀念。(4)超前消費和負債消費。近年來,社會上流行負債消費和超前消費(今天花明天的錢)。受這種思想的引導,負債消費在大學中也悄然興起,節約成為了難以啟齒的話題。

        二、大學生正確消費習-憤的養成教育

        1.加強社會教育。(1)積極發揮大眾傳媒的宣傳作用。大學生是現代技術最積極的響應者,受現代傳媒技術的影響最大。(2)發揮網絡資源優勢。大學生群體是現代互聯網最大的使用群體,如今幾乎所有的大學生都在使用互聯網。

        第4篇:樹立正確消費觀論文范文

        年在院領導關心指導下,在同事的大力支持下,本人嚴格要求自己,勤奮工作,廉潔自律,積極投身“全面質量管理年”活動,工作中不斷增強創新意識,提高工作能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一、主要工作成績

        1.抓常規,加強全院共青團系統工作內涵建設,促進工作規范化。年團委榮獲“省五四紅旗團委”光榮稱號。

        2.抓創新,不斷拓展共青團工作內容,改革工作形式。

        3.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如:以加強學生理想信念教育和提高愛國主義精神為目的的“我與祖國共發展”主題團日活動等;以提高學生公民道德素質和社會責任感的“踐行‘八榮八恥’基本要求,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主題活動;以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大學學習觀、消費觀和職業定位為目的的“新生你準備好了嗎”主題大討論等。

        4.積極承辦“廉政文化進校園”相關活動,如廉政短信比賽、“我與反腐敗”主題團課(班會)、學唱廉政歌曲、“廉政與誠信”主題板報評比等系列活動。

        5.積極開展校園文化活動,為學生成長成才搭建更寬的舞臺。年團委指導團學會組織了第二屆校園吉尼斯挑戰賽,第四屆足球聯賽、第五屆籃球聯賽、第六屆大學生科技文化藝術節、第七屆辯論賽、迎新生文藝匯演,“五月的風”淮安市名家朗誦專場、“金秋贊歌”美食節專場演出及6場“大家唱、大家跳、大家樂”月末文藝表演等。

        6.組織培訓參加省市各項科技文化藝術活動。如省第五屆大學生文化藝術節、市第二屆電腦網絡大賽等,共有25名同學獲獎。12月組織1000余同學參加了省第二屆社會科學與人文知識大賽。

        7.規范開展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形成了寒假以一年級教育資源調查、二年級招聘會求職體驗為主題,暑期以科技服務、支教掃盲、社會調查、企業實習為主要內容的“三下鄉”,平時的“四進社區”的工作格局。

        8.做好團學會指導和學生干部的培養工作。在學生干部中成立理論學習小組,為提高學生干部的理論水平和政治素質搭建平臺;例會中的匯報和點評制度在實踐中提高學生干部的工作能力。

        9.做好“推優”、薦先,樹典型工作。全年共推優610名,共有3個集體和14名個人受到省市表彰。

        二、個人鍛煉與進步

        1.月日—月日在省委黨校青年干部理論培訓班參加學習,順利結業,理論水平有所提高,黨性得到深刻鍛煉。

        2.6月經過努力順利完成碩士學位論文的寫作、送審、答辯,取得碩士學位。并在核心期刊上公開2篇。

        第5篇:樹立正確消費觀論文范文

        一、利用生活素材導入,發掘活力課堂的源泉

        葉圣陶說過:“教育當然須教,而尤宜致力于導。”導入是整個課堂教學的先鋒部隊。精心設計導入環節,能起到先聲奪人的效果。設計的導入,應具備如下特點。

        1.方向性。課堂導入必須緊扣教學內容,為學生指引方向,不能單純為吸引學生注意、激發學生興趣而設計。

        2.新穎性。信息時代為導入情境的設置提供廣泛材料,教師可選取學生喜聞樂見的時政作為導入的情境材料,激發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愿望,使其以最佳狀態投入學習活動,讓課堂活起來。

        3.效益性。導入的設計一定要講求效益,不能流于形式,要找準切入點,以免浪費時間,起不到應有的效果。

        根據以上分析,筆者設計導入:南方學生對冰雪王國有著獨特向往,所以通過兩幅北海道雪景圖片導入,并且介紹北海道是中國人春節旅游首選地,從而自然導入到消費主題上。此互動過程引起學生強烈求知欲望,形成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簡潔形象的導入便成為整堂課的畫龍點睛之筆。

        二、精心創設教學情境,創設活力課堂的載體

        創設情境是高中政治課堂常用的教學手段。創設情境必須遵循以下幾個原則。

        1.科學性原則。教學情境所傳遞的信息必須是真實可信的,不可以虛構、捏造;對素材的選擇必須科學,不能與教育目標相悖;素材的結構設計必須科學,不能平鋪直敘,宜張弛有度。

        在本節課,筆者以2015年春節國人旅游消費情況為素材創設一系列情境。首先,情境中包含很多數據,容易引發學生的真實情感。其次,選擇素材的目的是讓學生重新思考國人消費觀,引導學生樹立正確消費觀。最后,整堂課運用設問、巧設懸念、鋪墊等手法,使課堂迭起。

        2.生活性原則。創設教學情境,要聯系學生的現實生活和經驗,可選擇與學習生活相關的事件,也可以選擇新鮮的時政新聞、故事、漫畫、圖片、音樂等。情境設置貼近生活,才能變枯燥為有趣,才能激發學生學習熱情。

        筆者導入時設置這樣一個情境:國人10天在日本人均消費1.3萬,如果你去日本旅行,你會買什么?這個問題讓學生一下子打開了話匣子,紛紛各抒己見。因情境貼近生活,容易使學生產生情感共鳴,讓其有話可說。

        3.時代性原則。政治課具有很強的時代性,脫離時代就成為一潭死水,只剩下說教。所以,政治課教學應緊跟時代步伐,時刻關注國內外發生的重大時事,教學情境也應具有時代氣息。

        4.主題性原則。碎片式課堂探究不利于培養學生系統思考問題和宏觀把握知識的能力。應設定一個主題貫穿多個情境,引導學生進行探究,這是符合學生認知規律的。

        筆者以“旅游消費”為主線,以圍繞該主線的相關信息為素材完成整堂課教學,既能讓學生系統掌握整本書中有關消費的知識點,又能減輕學生的負擔,提高課堂效率的同時,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增強了課堂活力。

        三、恰當設計情境問題,尋找活力課堂的出口

        課堂提問作為課堂最常見的教學手段,能夠激活學生思維,營造良好氛圍,對提升思想政治課的品質有著重要作用。設計問題,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梯度性。人們認識問題總是遵循由淺入深、由現象到本質、由簡單到復雜的原則。在課堂教學中設計問題,也要遵循這樣的原則,難度逐漸加深,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這樣有利于引導學生循序漸進地開展探究活動,激活學生思維。

        本節課筆者共設置4個問題:

        【探究一】旅游消費屬于哪種類型?

        【探究二】當你看到國人瘋搶的時候,你會選擇購買嗎?為什么?

        【探究三】面對國人在國外消費的現狀,國家、企業、個人都該怎么辦?

        【探究四】旅游消費的增長,對我國經濟發展有哪些影響?

        探究三、四的展開以探究一、二為基礎,教師通過循序漸進的教學流程,讓學生在探究中分享彼此的智慧,在成功中體驗快樂,在有限的時間內取得最大的學習效果。

        2.開放性。開放性問題,指問題本身沒有固定的答案,鼓勵學生從不同角度審視、思考社會現實問題,用不同方法解決問題,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探究二和探究四的答案并不固定,只要言之有理,都可以看成是正確的。這些開放性問題的設計可以點燃學生的智慧之火,使其迸發出意想不到的一些想法。

        四、努力實現情感目標,提升活力課堂境界

        課堂教學不僅要向學生傳授知識,更要引導并培養學生具有健康向上的情感,使其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可從課內、課外兩個角度入手去引導情感、態度、價值觀的達成。

        1.課內活動。課堂教學的內容和形式必須貼近學生的生活,這樣,他們才能從自己的世界出發,用自己的眼睛觀察社會,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會,從而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第6篇:樹立正確消費觀論文范文

        關鍵詞:理財教育 游戲 社會實踐

        “理財教育”既包含了對錢幣的認識,同時也探討了行為層面的內容,對于幼兒來說,重要的不是讓他認識金錢,而在于從小培養其科學、合理的對待錢的態度,樹立正確的理財意識,養成良好的理財習慣,進而培養其較強的理財能力的教育。

        一、在區域游戲中引導幼兒認識錢幣

        在幼兒園中,游戲是兒童生活的全部,通過游戲的方式讓幼兒認識錢的作用和建立起一定的價值觀是一種很好的前途。幼兒可以通過平時的觀察,將大人的行為活動轉化為游戲。

        中班年齡的幼兒,教師首先找出不同年份銀行發行的錢幣,并把這些錢幣打印下來,首先和孩子們共同觀看這些不同年代、國家、風格的各種錢幣,然后一起動手布置了一個“錢幣展覽館”。孩子們雖然還不能從風格迥異的錢幣中看出各國的文化風俗,但起碼對中國的錢幣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比如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錢幣,不管是什么年行的,都有著不變的標志——國徽,從錢幣的人物變化上,讓孩子認識一些偉人和一些少數民族,讓孩子掌握一些錢幣的特征。

        對錢幣有了初步的認識后,我們大班的老師就用一些仿真紙幣和硬幣,與孩子們在“點心店”、“超市”、“花店”等區域開展玩換錢幣的游戲。老師當“銀行的工作人員”將硬幣劃歸己有,將紙幣交給孩子,然后讓孩子在游戲的過程中按需要到“銀行”來兌換硬幣。比如:用5元、10元、20元的紙幣分別兌換成同樣面值的1元、5角或1角的硬幣;再用這些紙幣兌換不是同樣面值的硬幣。換成同樣面值的硬幣時,比如10元紙幣可以換成10個1元硬幣、20個5角硬幣、100個1角硬幣等,這個過程可以鍛煉孩子的加減計算能力。

        二、家園合作理解錢幣和勞動的關系

        爸爸媽媽可以告訴孩子錢幣是通過辛勤勞動換來的,孩子知道了“不勞動者不得食”的道理,從而使孩子對勞動產生尊重和崇尚的心理。家園共同配合一起制定有效的方法,能讓孩子親身體會錢和勞動的關系。我們在幼兒園就利用活動場地做了一個“虛擬社區”,孩子們可以在“虛擬社區”中賺錢、看病、乘車、看電影,還可以賣報或賣廢品,孩子們在里面玩得不亦樂乎,不但體驗到了成人賺錢的辛苦,還能間接感受社會生活的“游戲規則”。

        如:有的家長為了培養孩子從小愛勞動的習慣,在家里實行“有償勞動”,比如:洗一次碗給多少錢,疊一次衣服給多少錢……這樣做不失為一個鼓勵勞動的方法,但是切忌做過頭。家長可以適當使用金錢鼓勵的辦法,但更要鼓勵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讓孩子參加家務勞動,首先是要培養他的勞動觀念,同時體會爸爸媽媽的養育之恩,進而了解父母賺錢的不易。另外,還可以通過勞動來體會其中的辛苦,從而達到約束商品價格過高而產生購物欲望的目的,建立正確的消費觀。

        三、社會實踐活動教會孩子合理消費

        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的理論,(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大自然大社會都是活動教材。幼兒可以從社會實踐活動中看到有趣的景物,遇見各式各樣的人物,學到許多知識。而買賣的過程更是幼兒認識錢的最佳機會,帶著幼兒一起去購物,你可以讓幼兒幫助挑選所需要的物品,在挑選過程中教會幼兒挑選的方式,哪些好,哪些不好,哪些貴,哪些便宜,什么是打折,什么是拍賣。與此同時,還要幫助孩子建立合理消費和選擇消費的觀念。

        我們幼兒園就利用社區活動進行了多次很有意義的售賣游戲,教育幼兒懂得一定的商品知識和購物知識,知道如何挑選、購買、算帳、付款、找零。首先老師將孩子的玩具當成待售商品,一一估價,然后就分成兩堆賣。

        比如:孩子的小熊估價8元,老師拿出10元,讓她找零;而孩子的玩具手槍估價4塊,老師出5元,繼續讓孩子計算找零。在這些練習中,孩子對錢幣的運用更加熟練了。老師還經常讓孩子去“超市”買東西,由孩子當顧客和營業員,自己付錢、找零。首先要讓孩子做一個規劃圖,把要買的東西畫在紙上(避免孩子進了超市看都什么都想要),還要讓孩子知道自己有多少錢。來到超市,讓孩子邊選擇自己需要的東西邊把價格記在紙上,然后加起來看一下自己有沒有超出預算,超出的話要重新選擇商品。付賬的時候,老師可以問問孩子該找多少錢,看看營業員找的錢是不是和孩子計算的一樣。

        四、學會理財培養奉獻愛心精神

        我們教師在日常的教育中要有意識地引導孩子學會和父母、小伙伴分享。幼兒園就組織幼兒進行了一次愛心義賣活動,讓孩子把家中的閑置品帶來賣給有需要的家庭,賣得的錢由幼兒園統一捐給慈善機構,讓慈善機構的叔叔阿姨們在幼兒園的操場上感謝一下所有參與活動的幼兒,讓他們感受到幫助人的快樂。

        在幼兒園的各種理財教育中,幼兒的種種能力得到了發展。在創設游戲和實踐活動中,幼兒能交往、協商、獨立思考,互相協作、處理事情等,所以理財的過程,是幼兒與他人與社會發生交往的過程。在理財教育過程中,幼兒的各種能力得到了充分發展,每個幼兒在不同程度上體現出做事比原來能干、懂事了。理財教育是一項系統,系統需要全社會各方面廣泛參與,需要家庭、社區及相關機構提供有組織、有針對性的具體指導。在孩子的世界里,“金錢”不應當成為可怕的字眼。處在經濟高速發展的社會,讓孩子早點接觸金錢、認識金錢、樹立正確的金錢觀是十分必要的。缺乏及時、正確的金錢教育,會導致孩子不會花錢,不知道勤儉節約,不懂得珍惜父母的勞動。

        參考文獻:

        [1]楊長江《中國孩子的金錢教育》[M],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

        [2]關穎“理財教育——從3歲開始實現的幸福人生計劃”[C]《少年兒童研究》

        [3]劉克錦“理財意識,要從娃娃抓起”[J]《經濟論壇》

        第7篇:樹立正確消費觀論文范文

        一、調查結果的分析

        (一)在校大學生理財的基本情況

        參與本次調查的200名大學生,來自農村地區的占60.5%,其他地區的占39.5%。由于農村大學生大部分生活并不富裕,本次調查結果亦顯示受訪者的平均生活水平并不高,受訪者的月平均生活費用為400元左右。由于家庭生活水平較低,農村大學生從小就養成勤儉節約、謹慎使用錢財的好習慣,他們普遍具有理財觀念,渴求掌握理財知識。但大學生仍普遍存在理財知識匱乏、理財技能薄弱的現象。通過整體分析,河北農業大學的大學生有理財的需求,但所存在的理財現狀不盡樂觀。

        (二)大學生理財存在的問題和原因

        1、經濟來源渠道單一,獨自謀生能力差

        通過對調查問卷中經濟來源一項的分析,調查結果顯示99.5%的大學生的生活費主要來源于父母。其中70%的大學生沒有其他任何融資方式,生活費用全部來源于父母;有20.5%的大學生能依靠自己獲得部分收入,但不依靠其他方式,只依靠自己打工解決經濟問題的大學生只占0.5%。除父母提供,資金的其他來源主要有親友的資助,學校的助學貸款,自己的打工收入等方式,但資金渠道在兩個以上的大學生只占29.5%。由此可見,大學生的經濟來源渠道單一,在經濟上對父母的依賴性極強,獨立謀生能力差。

        2、消費結構不合理

        本次調查分析在消費支出調查中,涉及飲食、日用品、通訊、網絡、交際和學習支出。分析時將其分為必需支出、交際支出和學習支出三大項。從支出情況看,交際費用支出過多,而學習支出卻少得可憐。

        在這個消費結構中,大學生的學習支出還不到總支出的1/5。說明部分大學生尚未認清自己的責任和位置。

        3、支出沒有計劃

        有63.5%的大學生自己沒有記賬的習慣。用錢沒有較強的計劃性,導致自己每月的支出不能平衡,一到月末或學期末,大部分學生會出現“經濟危機”,捉襟見肘,入不敷出,有的只能靠借債度日。

        4、大學生個人理財意識和觀念有待加強

        雖然有60%以上的大學生回答自己有開源節流的意識,但他們對理財的認識并不清晰。近幾年,學校正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而教育也有由重視“智商”教育到向“情商”教育的偏重,而“財商”教育卻很少涉及。

        5、理財知識匱乏

        調查顯示大學生的理財知識不足。學校關于理財教育的基礎課設置較少,對于理財知識的推廣能力有待提高。

        二、在校大學生個人理財對策和建議

        (一)社會應努力營造有益于大學生理財的環境

        凈化消費環境,培養大學生正確的理財意識。我們每個人都生活在社會之中,因此,我們的行為和觀念不可避免地都受著來自社會的影響,作為容易接受新事物的大學生更是如此。首先,應積極弘揚勤儉節約的優良傳統和適度消費的觀念,減少那些對大學生消費構成威脅的廣告宣傳,通過社會輿論和傳媒的引導使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其次,利用報刊、電視、網絡等一些媒體對大學生理財進行積極引導。另外,政府部門和大眾媒體對形成全社會良好的投資與理財風氣給予適當引導,加大鼓勵合理投資、反對投機行為的宣傳力度,同時運用媒體和輿論,將正確的理財知識傳遞給人民群眾。

        (二)家庭應積極引導大學生正確理財

        家庭是大學生生活和學習消費的主要環境,對大學生的消費有著重要的影響,因此,加強大學生的理財教育不可忽視家庭的作用。大學生已近成年,具有自己獨立的思想,因此,家庭對大學生的理財教育應該著重做好引導和啟發。父母應該成為孩子的理財導師。

        全美最新兒童理財教育指南《富孩子》一書中寫到,我們不知道多少錢可以毀掉一個孩子,但是我們應該知道如何教會孩子給予,從而使他們日后不至于迷失于一個日益被金錢所吞噬的世界。日本人教育孩子有一句名言:“除了陽光和空氣是大自然賜予的,其他一切都要通過勞動獲得。”同樣,美國父母把理財教育稱之為“從3歲開始實現的幸福人生計劃”,美國家庭讓孩子干家務換取零用錢,使孩子認識到:即使出生在富有的家庭里,也應該有工作的欲望和社會責任感。在這一階段,父母對孩子進行理財教育應該注意多與孩子進行平等的交流,在朋友式的交流中引導孩子樹立正確的消費和理財觀念。父母還應主動與孩子溝通,與他們談論一些涉及生活、學習和未來事業發展方面的問題,有意識地教孩子一些日常理財的知識和技巧。在與孩子討論問題時,善于精選社會生活中帶傾向性的現象和具有典型意義的個案,給孩子一些建設性的提示和啟示,而不應像領導作報告那樣宏篇大論。

        (三)學校應鼓勵學生學習相關投資知識,不提倡學生進行炒股

        有報道指出,目前中國的大學生股民大有人在。任何事物都有其兩面性,炒股一方面固然可以使大學生得到鍛煉,但對于大學生來說,炒股弊大于利。首先,炒股風險大,一旦越陷越深,超出了自己的經濟能力承受范圍,對學習、生活都會有影響。其次,炒股還會占用大量時間、精力和財力。再次,一些大學生之所以投身炒股,大多是出于利益驅動,想通過炒股取得一定的經濟利益。正因為炒股具有投機性質,大學生即使能夠在炒股中獲得一定經濟利益,也將不利于大學生人生觀的形成和塑造。所以,允許有較扎實的金融知識功底,且不以賺錢為目的的學生進入金融市場適當嘗試,但建議其他在校學生應該以學習為主。由此,學校可以引進虛擬炒股軟件,在學校開展虛擬炒股大賽,為那些想鍛煉自己炒股技能的學生提供一個理論聯系實際的機會。

        (四)大學生應注重自身理財知識積累

        第8篇:樹立正確消費觀論文范文

        [論文摘要] 隨著經濟社會的縱深發展,當代大學生作為社會特殊的消費群體,其追求高品位生活而產生的新的消費觀念直接地影響世界觀的形成與發展。因此,關注大學生消費狀況,把握大學生生活消費的心理特征和行為導向,培養和提高大學生新的消費意識是當代大學生共同關注的問題。

        一、大學生消費觀現狀

        1.在消費結構中理性消費是主流

        價格、質量、潮流是吸引大學生消費的主要因素。據網上調查顯示,講求實際、理性消費仍是當前大學生主要的消費觀念。如:在購買商品時,大學生們首先考慮的因素是價格和質量。這是因為我國的大學生與國外的不同,經濟來源主要是父母的資助,自己兼職掙錢的不多,這使大學生每月可支配的錢是固定的,大約在300元~800元之間,家境較好的一般也不超過2000元,而這筆錢一是用來支付伙食費和日常生活用品開銷。二是用來購買學習資料(考研、攻讀各種資格認證、英語過級考試等等),由于消費能力有限,大學生們在花錢時往往十分謹慎,力求“花得值”,他們有時會盡量搜索那些價廉物美的商品。無論是在校內還是在校外,當今大學生的各種社會活動都較以前增多,加上城市生活氛圍、開始談戀愛等諸多因素的影響,不會考慮那些盡管價廉但不美的商品,相反,我們比較注重自己的形象,追求品位和檔次,雖然不一定買名牌,但質量顯然是大學生非常關注的內容。

        2.追求時尚和名牌受到大學生的親睞

        青年始終是大學校園中的主體,站在時代前沿,追新求異,敏銳地把握時尚,惟恐落后于潮流,這是他們的共同特點。在大學生消費中最突出的消費項目就是使用手機。調查結果發現學生手機擁有率已達到每班不低于60%。此外,小至一張幾十元的上網卡,大至電腦都是當代大學生的追求的目標。再次是發型、服裝、飾物、生活用品,大學校園中都不乏追“新”族。調查資料也印證了這一點,就所占比例來看,“是否流行”緊隨價格、質量之后,成為大學生考慮是否購買的第三大因素。至于名牌產品,當問到“如果經濟許可,會否購買名牌產品”時,80%的學生表示肯定。以上充分體現了大學生對追求高品質、高品牌、高品位生活的需要。

        3.體育健康消費是不老的話題

        大學生的體育健康意識是大學生參與體育的前提,對體育與健康兩者相關程度的認識,取決于大學生的體育健康意識是否全面,體育健康意識的需求必然轉化為消費行為的橋梁,也必然是通過市場得以實現。據調查學校內設置的健身中心很受學生歡迎,他們中利用校內的體育資源,選擇定期參加體育鍛煉的,也有參加校外休閑健身俱樂部去進行體育鍛煉的。這表明大學生的健康消費涵蓋了運動器械用品、衣物等內容,也逐漸提高了對體育促進人的身體、心理、審美等社會性各方面功能的了解,形成了一定的價值體系。

        二、大學生消費觀念存在的問題

        1.缺乏消費理性,自控能力不強

        大學生沒有經濟來源,經濟獨立性差,消費沒有基礎,經濟的非獨立性決定了大學生自主消費經驗少,不能理性地對消費價值與成本進行衡量。大學生沒有形成完整的,穩定的消費觀念,自控能力不強,多數消費都是受媒體宣傳誘導或是受身邊同學影響而產生的隨機消費,沖動消費。這也正是大學生消費示范效應的結果。拿手機產品來說,目前,有手機的大學生中,一部分有通信的需要,且家庭經濟條件允許;另一部分有通信需要,但是家庭經濟條件負擔不起的情況下“趨前”消費;還有一部分是既無通信需要又無家庭經濟條件負擔的“奢侈”消費,在調查中我們了解到,一些同學為了擁有一款手機或者換上一款最流行的手機,有的同學情愿節衣縮食,甚至犧牲自己的其他必要開支;有些男同學為了一雙名牌運動鞋,有些女同學為了一套名牌化妝品或者一件名牌衣服,不惜向別人借錢甚至偷錢以滿足自己的欲望等,都可以反映出一些學生不懂得量入而出,而虛榮心的驅使又極易形成無休止的攀比心理。 而“奢侈”消費則是由大學生消費的示范效應,攀比心理導致的。

        2.大學生過分追逐時尚和名牌,存在攀比心理

        大學生學生思想活躍,對新事物有強烈的求知欲,喜歡追求新潮,并敢于創新,消費的趨附性強,娛樂消費占全部消費額的比重很大。在消費問題上相信自己的真實體驗,如果使用某種品牌產品產生好的體驗,就會堅持使用,從而逐步形成固定偏好,最終形成使用習慣,保持對此產品良好的忠誠度。比如洗發水,感性認識上的氣味清香,質量好,效果明顯,都會促使他們繼續使用下去。因而追逐時尚,不僅是各種不同類型社會成員的消費特征,也同樣符合青少年的心理需求。在調查中,一些同學指出,為了擁有一款手機或者換上一款最流行的手機,有的同學情愿節衣縮食,甚至犧牲自己的其他必要開支;有些男同學為了一雙名牌運動鞋,有些女同學為了一套名牌化妝品或者一件名牌衣服,不惜向別人借錢甚至偷錢以滿足自己的欲望等,都可以反映出一些學生不懂得量入而出,而虛榮心的驅使又極易形成無休止的攀比心理。

        3.盲目消費,過分展示自我

        與成年消費者不同,大學生一般沒有從眾的心理特征,這一特征與追新求奇、自我表現的心理特征有關,處于這一年齡段的青年,心智、生理已經成熟,心理上要求獨立,但生活、經濟上卻仍然有很大的依賴性,必須依靠家庭的資助才能良好的生活下去,并能在自由支配金錢的情況下,隨行所欲地進行消費,追求、展示自我,如:吃講究情調,穿追求時尚和名牌;談戀愛追求情感,大量進行物質投入;交朋友不惜重金;網費、話費節節升高,追求“舒適、時尚、流行”的生活方式。當今社會,隨著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社會財富持續增長,大學生也變得越來越有錢,也不斷受到企業的廣泛重視。

        4.消費差距拉大,出現兩極分化

        我們曾經搞過一次關于大學生在消費調查,其結果有近16%的同學在350元以下在比較困難的生活線上堅持學業;有近29%的同學在360元~520元之間,這屬于中等水平,還算過得去。有近35%的同學在530元~850元之間,這是屬于中上等水平了,手頭稍為寬泛一點。有近15%的同學在860元~1350元之間,這就比較自由了。還有5%的同學月消費1360元以上可以說是無憂無慮,“該出手時就出手”了。可見,大學生的消費差距增大,兩極分化也比較分明,這在我國當前劇烈轉型的社會大背景下有一定的必然性,但我們相信,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進一步提高,這些問題必將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

        三、引導大學生正確消費心理和行為的建議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增長,大學生消費數額的增加,結構的變化,方式的多樣化也成為發展的必然趨勢。對這樣一支群體是如何花錢,消費結構又是怎樣?記者進行了調查,結果發現不同年級之間,男女同學之間,消費水平、消費結構、消費方式上都存在著差異。這些差異主要體現在:年級越高,消費水平也隨之增長時尚化、個性化,使消費標準不斷增長,大學生個性化消費的增多已成為趨勢與潮流。從總體上看,大學生的消費觀念正逐步向開放化、前衛化發展,但傳統的理性消費觀念仍是主流。絕大多數學生在消費時考慮最多的因素是商品或服務的質量、價錢的追求。

        1.加強對大學生的消費觀念,調查研究在先

        在思想理論教學中,大學生的消費意識教育應與理論教學相結合,與調查研究相結合,變理論教學空洞無物的說教,為理論教學聯系實際。今后我們應當重視和加強對大學生消費狀況的關注,注重在研究他們的消費心理與行為中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當然,調查研究是一個艱辛的過程,但是作為教育工作者應該首先培養自己刻苦鉆研的科學精神、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理論聯系實際的科學思維。

        2.加強對大學生消費觀念,倡導責任意識

        大學生應具備的素質包括:對自己負責、對社會負責,具有獨立的意識與理智消費的觀念。教育學生要樹立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科學的消費意識。引導他們在考慮個人消費時不忘光榮傳統,科學規劃安排,是個人消費標準與家情相適應。當然,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從不斷推動社會經濟發展和繁榮市場這個角度看,需要鼓勵人們積極、合理消費。如果不考慮個人經濟狀況和支付能力,盲目追求奢侈的消費模式是十分有害的。思政教育工作者要及時客觀的分析社會上的消費主義現象,引導學生形成積極的心態,作一個清醒的消費者。

        3.加強對大學生消費觀念,樹立財商觀念

        所謂財商,指的是一個人在財務方面的智力,即對錢財的理性認識與運用。財商是與智商、情商并列的現代社會三大不可缺少的素質。財商主要包括兩方面的內容:其一,正確認識金錢及金錢規律的能力;其二,正確運用金錢及金錢規律的能力。我們應該圍繞這兩方面的內容,在思想政治課和德育課的教學活動中設計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以達到教育目的。增強獨立意識,培養和加強理財能力是現今的大學生在激烈競爭的社會中生存的必備因素。理財不是簡單的四則運算,不是簡單的收支平衡,它需要長期的理性基奠。

        4.加強對大學生消費意識,提高體育健康水平

        大學生的體育健康意識和能力將隨著其家庭收入的增加和個人的經濟能力的增加而提高。當大學生的基本物質的到滿足和滿意的時候,他們才會把錢花在體育上,因此要引導他們逐步樹立正確的體育健康消費觀。消費風氣應成為建設節約型校園的一項重要內容。高校校風建設應該把握育人第一位的原則,重視大學生為人處世每個環節的教育,重視培養和塑造大學生健康的消費心理和行為,以促進大學生學業的成功追求。建議把大學生良好消費心理和行為的培養作為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校園文化建設中設計有關大學生健康消費理念的活動專題,并且持之以恒。塑造節約型的校園理念,利用校園環境影響大學生理性健康的消費習慣的養成,形成良好的生活作風,向社會輸出具有健康理性消費習慣的社會成員.

        5.加強對大學生消費意識,培養節約行為

        面對大學生的花費問題,社會、家長、學校應該怎樣看待?如何引導當代大學生更加合理健康地消費,我認為,應結合‘消費教育”開節約課,甚至不僅是大學生,中小學生都應該配備從小節約的相關課程,不定期地給學生灌輸節約理念。”同時,也向大學生提出倡議:“節約不是‘丟面子’,并希望更多的大學生都能做到‘節約上大學’,不僅節約自己私人財物,更要節約社會公物、社會能源。大學生作為一個特殊的消費群體,他們的消費觀念和行為也發生了變化,出現了一些消費倫理問題,因此,我們必須注重大學生消費倫理意識的培養。在大學生消費倫理意識的培養中,不僅要加強大學生消費倫理教育、提高大學生消費倫理認識能力;而且要加強大學生的消費倫理修養,還要努力營造節儉的社會氛圍。高校校風主要體現的正是學生的群體心理和行為特征。在校風建設上注重塑造和強化學生良好的消費意識和消費行為,培養學生良好的消費習慣,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個非常重要的內容。當代大學生消費新概念。

        參考文獻:

        [1]網絡互聯:

        [2]王紹玉馮佰俠:當代大學生的價值取向[J].中國青年研究,2002(5)

        第9篇:樹立正確消費觀論文范文

        【關鍵詞】民辦高校;“90后”;消費

        大學生作為一個特殊的消費群體,他們邁入校園后消費問題一直是人們關心關注的問題,以首批“90后”學生為例,他們的消費觀念、消費喜好、課余生活情趣,高校及家庭、社會如何給予及時正確引導等已得到社會各界尤其是高校和理論界的關注并成為重要研究課題。

        按照我國的經濟社會發展戰略,到本世紀中葉,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較富裕,基本實現現代化。到本世紀中葉的時候,現在的“90后”正是實現這一戰略目標的中流砥柱。伴隨高等教育的不斷發展,民辦高校也在迅速崛起。這批關乎國家整體發展的“90后”在民辦高校這樣一種特殊的辦學隊伍中成長成才,他們的消費狀況、消費心理等需要我們重視和研究。

        本文通過發放調查問卷、個別訪談的形式,對在校的民辦高校“90后”學生的日常消費情況進行調查,并分析其成因,指出引導大學生正確消費的方法。本次調查針對民辦高校不同專業、不同年級的“90后”大學生,共發放調查問卷300份,回收291份,有效卷291份。

        一、民辦高校“90后”學生的消費現狀

        1.經濟來源單一化

        民辦高校“90后”學生的經濟來源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父母給予、獎助學金(包括助學貸款)和勤工儉學。調查顯示,95%的學生經濟來源是靠父母給予,12%的學生絕大部分生活費要靠自己勤工儉學獲得,而能成功申請助學貸款的學生只有極少數,僅占3%。特別是民辦高校,不能申請國家助學貸款,只能申請生源地貸款,這就無形中給很多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帶來了困擾。吉林省今年才開通生源地貸款,也就是說,2012級新生可以享受到這一政策。

        2.消費水平兩極化

        民辦高校的“90后”學生其家庭經濟狀況并不都是條件優越,也有部分學生家庭經濟狀況極其困難,總體情況呈現兩極化,使得學生們在校的消費也呈現兩極化的特點。月生活費在300—500元的學生占13%,月消費在1500元以上的學生占15%,絕大多數學生的月生活費集中在1000—1200元和1200—1500元,前者占25%,后者占19%。其次是800—1000元,占17%,600—800元占11%。

        3.消費支出立體化

        民辦高校“90后”學生的消費結構除基本的伙食消費、日常用品消費外,還出現了更多精神層面的消費。如學習消費、娛樂消費、戀愛消費、交際消費、旅游消費等等。而旅游上的消費還細分了小長假旅游、寒暑假旅游和畢業旅游。而個別民辦高校離市區較遠,使得學生在交通上的花費增加了。從本次調查上看,除伙食消費外,排在前面的有:學習消費41%,大四學生居多,多用于考研、考公務員輔導班、各種過級考試輔導班費用。很多考研機構甚至推出了“鉆石卡——超級VIP學員班”,簽訂兩年的學習計劃,而學費則高達兩萬元。公務員考試的保過班,學費也高達萬元,令人唏噓。其次是服裝、飾品、化妝品消費占39%,用于交際、娛樂的消費則占總消費的27%。在戀愛的學生中,他們日常用于戀愛的費用普遍占總消費額的30%左右,個別則高達50%左右。

        二、民辦高校“90后”學生消費特點

        1.享受消費居多,追求名牌

        處于成長階段的“90后”的大學生對于老一輩提出的“勤儉節約、艱苦樸素”的生活觀念感到不解,反而對李白的“及時享樂”主義頗有認同,他們喜歡更豐富、更隨性、更灑脫、更享受的生活方式。他們會定期去做美容、美甲、美發,會去健身、瑜伽,會選擇單身背包客旅游、畢業旅游、情侶旅游等等。對于這些,他們則愿意歸結為是對生活質感的體驗。

        2008年我們曾對民辦高校學生的消費情況做過調查。當時手機的普及率接近100%,電腦的普及率在30%左右。時隔4年,手機的普及率早已超過了100%,有60%的學生有兩部手機,還有3%的學生甚至有4部手機。電腦的普及率更是高達83%。iphone、ipad等高端手機在學生中也不罕見,同時擁有iphone、ipad的學生甚至高達11%。學生們對于名牌化妝品、名牌衣服等高檔消費品的追逐也從未停止。

        2.感性消費,理財能力差,有攀比心理

        調查顯示,高達29%的學生從沒有記賬的習慣,對自己每月的支出沒有合理的規劃,出現了“月光族”,甚至“半月光族”的消費群體。處于成長期的“90后”學生,還不能夠合理的理財,在對金錢的支配上處于被動的狀態,當自身的消費能力不夠時,會因攀比心理、虛榮心理產生盲目消費。

        對待新鮮事物,他們是樂意接受的。有46%的學生對信用卡給予了肯定的評價,其中有18%的學生已經使用信用卡消費了,他們認為非常便捷、非常時尚。

        3.勤工儉學多樣化

        傳統的觀點是學生的勤工儉學會為在學校的超市、食堂、圖書館打零工,或者做家教、臨時促銷員等等。民辦高校“90后”的學生雖然在學習上相對公辦院校的學生略遜一籌,但說起做生意的頭腦來絲毫不差。調查顯示很多學生開始了多樣化的勤工儉學:開網店、開實體店、做補習機構的校園、擺地攤、DIY創意手工藝品、炒股等等。網絡的開放化,社會的多元化使得當代大學生和社會接觸的更多,他們的觀念日新月異,他們的想法也與時俱進,不禁讓人刮目相看。

        三、影響民辦高校“90后”學生消費的因素分析

        “90后”大學生目前正處于成長階段,是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的形成時期。這一時期的“90后”大學生,盡管在很多事情的處理上自我意識頗強,思想卻不成熟。在消費問題上,拜金主義、享樂主義、虛榮攀比心理充斥著他們的生活,這些不良的消費觀念廣泛來源于他們的家庭、社會、學校,乃至學生本人的亞健康心理。

        1.家庭因素

        一個家庭中,父母的消費觀念、家庭的經濟狀況直接影響了學生的消費情況。家庭經濟狀況偏好的學生則日常消費水平較高,反之則較低。父母在日常生活中有較好的理財觀念、理財能力,其子女耳濡目染,也會有較好的理財認知和把握。而對于父母日常生活中不善理財、花費隨意、沒有計劃、盲目消費、攀比消費,學生的消費情況也不會太樂觀。

        2.社會因素

        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的消費觀念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過去老一輩只講究吃飽穿暖,現在的“90后”卻提出了“吃要吃出健康、穿要穿出風格”等多元化的消費觀念。網絡已逐漸深入到學生的生活中,各種新潮的、時尚的消費應接不暇。大學生對新鮮事物更是樂于嘗試,還不斷創新。網絡購物、電視購物、團購、促銷等等,既豐富充實了購物空間,也大大的推動了“90后”大學生的消費。與此同時,個別商家的引導性消費,商品個性化特征,奢侈品的品牌效應等等,使得廣大學生走入了消費誤區。

        3.學校因素

        大學校園本身就是一個新鮮事物云集、潮流品牌競相登場的舞臺。日常的學習、生活中,對于這些時尚、高端的奢侈品牌的談論更是他們茶余飯后的常見話題。盲目的消費、攀比虛榮的心理、消費理念的錯誤引導,在學生中愈演愈烈。作為民辦高校,其辦學主體更多的關注于學生帶來的經濟效益,忽視了關乎學生成長成才的思想政治教育,沒能及時對學生的不良消費行為進行制止和批評教育,助長了學生不良消費行為的滋生。

        4.學生自身因素

        “90后”大學生思想還不成熟,他們告別了父母,來到學校開始全新的集體生活。離開父母的庇佑,他們還沒能完全學會獨立,學會自理,盲目的追隨潮流,正如歌詞中描述的“跟著感覺走”,“你有我也有”,導致“90后”大學生不成熟的消費現狀。

        個別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看到身邊家庭條件優越的學生高水平消費時,產生了強烈的自卑心理,這些學生自尊心極強,好面子,他們選擇通過完全超出自身經濟狀況的高消費,來掩飾貧窮帶來的自卑。這種“打腫臉充胖子”的行為只會讓學生越陷越深,不斷的消費來證明自己的“富裕”,實則“富”了皮囊,空了內心。這種追慕虛榮,嚴重自卑的不健康心理,導致學生超負荷消費。相對家庭經濟狀況優越的學生,他們更注重享樂,注重高層次的消費。經濟因素對他們來說不是困擾,他們任意消費,過度消費,追求高檔次的生活。這些與處于成長、學習階段的學生身份完全不符。

        四、引導民辦高校“90后”大學生健康消費的幾點建議

        1.言傳身教,樹立良好榜樣

        父母作為子女的第一任老師,日常生活的言傳身教,對子女的成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子女們耳濡目染,沿襲了父母的消費觀念。所以,家長要樹立良好的榜樣,形成健康的消費習慣,引導子女參與家庭理財計劃,既可以讓其體會到金錢的來之不易,又可以培養他們學會自理、自立的能力。

        2.優化環境,營造綠色消費氛圍

        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不斷優化社會環境,加強對新聞媒體特別是網絡媒體的約束管理,形成健康的輿論引導,提倡簡約、綠色的科學消費。不鼓吹泡沫經濟,不追逐過度消費,不過度哄抬品牌效應,讓社會各界,特別是廣大青年學生正確認識消費,規范自己的消費行為。

        3.高度重視,加強疏導,引導科學消費

        首先,對學生的不良消費現狀,高校要高度重視。民辦高校雖然在辦學主體上與公辦院校不同,但同樣承載著培養學生成長成才的重要使命。2006年,教育部為貫徹中央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專門制定了《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定》,即教育部第24號部長令,明確規定了高校輔導員的選聘配備、培養培訓、工作和發展等一系列政策。民辦高校應高度重視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斷完善輔導員的隊伍建設,按比例配備輔導員,并充分調動一線輔導員的工作積極性。密切關注學生的思想動態,把握學生的消費心理,對有不良消費行為的學生提早發現,逐一疏導。

        其次,高校要了解把握大學生在校的消費狀況。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學校要在新生入學時對其心理狀況進行認真的調研分析,關注重點生的心理發展和他們的消費情況。分析掌握學生們的消費特點、消費心理,才能“對癥下藥”,探究當代大學生的消費規律性,有的放矢,有針對性的開展學生消費的引導工作。

        再次,高校還應積極協調,調動輔導員和“兩課”教師,普及消費知識,組織各種講座,結合生活中的案例組織召開主題班會,對學生進行消費教育,用科學的觀念武裝學生的頭腦,用健康的思想引導學生,使其正確認識消費,不被動的受消費支配,形成科學的消費觀。

        4.學會理財,樹立合理消費理念

        大學生自身要不斷加強自律,克服不良的消費行為,合理支配自己的生活費,學會理財,樹立正確的消費理念,理性的對待自己和他人的消費,不盲目攀比、不奢侈浪費,將自己的精力轉移到專業知識、專業技能的學習上,以優異的成績和良好的就業回報父母和學校的培養。

        參考文獻:

        [1]汪行舟,王小敏.市場經濟條件下大學生消費現象分析及對策[J].中國商貿,2010(8).

        [2]張曉晶,葉珊珊,應玲盼,張蕾.“90后”大學生消費現狀透視[J].寧波大紅鷹學院學報,2011(3).

        [3]李巍.當代大學生消費結構與消費行為探析[J].重慶社會科學,2006(1).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日韩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 午夜男女爽刺激视频在线 | 亚洲永久中文字幕在线 | 亚洲AV日韩综合一区尤物 | 日韩欧美中文日韩欧美色 | 午夜视频在线观看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