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水資源管理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第一條為充分發揮流域水資源的綜合效益,實現流域水資源可持續利用,防治水害,規范本省行政區域內東江、西江、北江、韓江流域水資源管理,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及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本條例適用于本省行政區域內東江、西江、北江、韓江流域水資源管理活動。
流域水資源是指流域內的地表水和地下水。
第三條流域水資源實行流域管理與行政區域管理相結合的管理體制。
第四條省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流域水資源的統一管理和監督工作。
東江、西江、北江、韓江流域管理機構(以下簡稱流域管理機構)履行法律法規規定的和省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授予的流域水資源管理和監督職責。
相關市、縣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按照法律法規規定的權限,負責本行政區域內水資源的統一管理和監督;其他有關管理部門按照職責分工,協同做好水資源規劃、配置、節約和保護的有關工作。
第二章流域水資源規劃
第五條開發、利用、節約、保護水資源和防治水害,應當按照流域、區域統一制定規劃。
流域規劃包括流域綜合規劃和流域專業規劃,流域內的區域規劃包括區域綜合規劃和區域專業規劃。
第六條流域內的區域規劃應當服從流域規劃,專業規劃應當服從綜合規劃。本省的東江、西江、北江、韓江流域綜合規劃應當服從相關江河流域的國家綜合規劃。
流域綜合規劃和區域綜合規劃以及與土地利用關系密切的專業規劃,應當與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規劃以及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鄉總體規劃和環境保護規劃相協調。
第七條流域綜合規劃由流域管理機構會同相關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編制,經省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審核并征求省有關部門和相關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意見后,報省人民政府批準,并依法報國務院水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流域水資源保護、治澇、供水等與水利有關的專業規劃由流域管理機構組織編制,經省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審核并征求同級有關部門和相關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意見后,報省人民政府批準。
第八條區域綜合規劃由相關市、縣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會同有關部門編制,報本級人民政府批準,并報上一級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區域水資源保護、治澇、供水等與水利有關的專業規劃由相關市、縣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編制,征求同級有關部門意見后,報本級人民政府批準。
第九條編制流域、區域規劃應當組織進行環境影響評價。
第十條流域、區域規劃經批準后,應當及時向社會公布。規劃需要修改時,應當按照規劃編制程序經原批準機關批準。
第十一條建設水工程,應當符合相關流域的綜合規劃,其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按照國家和省的有關規定報請批準。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報請批準前,應當報有關流域管理機構對其是否符合流域綜合規劃進行審查并簽署意見。流域管理機構未簽署意見或者經審查不符合流域綜合規劃的,有關行政主管部門不得批準。
第三章流域水量分配和調度
第十二條流域水量分配應當依據流域規劃、流域水資源現狀和供需情況,以流域為單元制定水量分配方案。
制定流域水量分配方案,應當遵循公平公正、可持續利用和節約保護、水質水量雙控制的原則,保障流域內居民生活用水,兼顧生產、航運和生態環境用水;協調上下游、左右岸利益,統籌流域外的調水。
第十三條流域水量分配方案,由省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會同相關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制訂,并征求省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意見后,報省人民政府批準。調整流域水量分配方案,由省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會同相關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組織調查、論證,根據流域水資源狀況和用水需求變化提出修訂方案,并征求省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意見后,報省人民政府批準。
流域水量分配方案包括取水量分配指標、河流重要控制斷面最小下泄量指標及水質控制指標等內容。
經批準的流域水量分配方案是流域用水總量控制和水量調度的依據,應當嚴格執行。流域水量分配方案涉及地級以上市水量分配以及向流域外調水的水量分配,由流域管理機構組織實施;涉及市、縣的水量分配,由有關市、縣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按照管理權限實施。
第十四條流域管理機構會同相關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根據流域水量分配方案、年度預測來水量、用水計劃、水資源節約與保護以及水功能區達標等情況,制訂流域年度水量調度計劃,報省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批準。
第十五條需要在年度水量調度計劃外使用其他地級以上市計劃內水量分配指標的,應當向流域管理機構提出申請,由流域管理機構組織有關各方協商提出方案,報省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批準。
第十六條流域內發生嚴重干旱、河流重要控制斷面流量小于最小下泄流量、水庫運行故障、重大水污染事故等情況的,水行政主管部門和流域管理機構應當實施應急調度。
第十七條旱情緊急情況的流域水量調度預案由流域管理機構會同相關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制訂,經省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審查后,報省人民政府批準。
發生旱情緊急情況的,經省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同意,流域管理機構應當會同相關市、縣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組織實施旱情緊急情況的水量調度預案。
實施旱情緊急情況水量調度預案,流域管理機構和相關市、縣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每日互相通報取水退水及水庫蓄泄水情況,并同時向省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報告。
第十八條發生河流重要控制斷面流量小于最小下泄流量、水庫運行故障以及重大水污染事故等情況的,流域管理機構、相關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水行政主管部門和水庫等工程管理單位,應當按照規定的權限和職責,及時采取壓減取水量直至關閉取水口、實施水庫應急泄流方案、加強水文監測等措施。
第十九條流域管理機構和相關市、縣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加強對所轄范圍內水量調度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
流域內的水庫、水電站、閘壩和取水工程等管理單位,應當執行年度水量調度計劃和有關運行管理規程,保持相應河段合理流量和水庫合理水位,并接受相關水行政主管部門、流域管理機構的統一調度和監督檢查。
第四章流域水資源保護
第二十條流域管理機構、相關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以及其他有關部門在制定水資源開發、利用規劃和調度水資源時,應當維護流域各河段的合理流量和水庫以及地下水的合理水位,維護水體的自然凈化能力,保護水環境。
第二十一條流域水功能區劃由省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會同省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和有關部門、有關地方人民政府擬定,報省人民政府批準后向社會公布,由流域管理機構監督實施。
經批準的水功能區劃不得擅自變更。社會經濟條件和水資源開發利用條件發生重大變化,需要對水功能區進行調整時,應當按照水功能區劃制訂程序進行修改后報請原批準機關批準。
水功能區劃應當包括水功能區名稱、范圍、現狀水質、功能及保護目標、管理措施等內容。
經批準的水功能區劃是水資源開發、利用和保護的依據。任何單位和個人從事開發利用水資源活動,不得影響水功能區劃確定的保護目標。
第二十二條流域管理機構和相關市、縣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按照水功能區對水質的要求和水體的自然凈化能力,以及其他有關規范和標準,分別核定東江、西江、北江、韓江流域干流及其三角洲河道和其他河道水域的納污能力,并向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提出限制排污總量的意見。
流域管理機構和相關市、縣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對水功能區的水質狀況進行監測,發現重點污染物排放總量超過控制指標的,或者水功能區的水質未達到水域使用功能對水質的要求的,應當及時報告流域內有關人民政府采取治理措施,并向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通報。
第二十三條在東江、西江、北江、韓江流域干流及其三角洲河道管理范圍內新建、改建、擴建排污口,應當經流域管理機構同意,由有管轄權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審批。
在東江、西江、北江、韓江流域支流范圍內新建、改建、擴建排污口,應當經流域內有關市、縣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同意,并由有管轄權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對該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文件進行審批。
第二十四條流域管理機構和相關市、縣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加強流域水資源信息管理,完善水情水質通報機制。
流域的水量水質信息應當實行共享,并按規定向社會公開。
第五章法律責任
第二十五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水行政主管部門、流域管理機構和其他有關主管部門及其工作人員,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對負有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對不符合法定條件的單位或者個人簽署審查同意意見的;
(二)不執行水量分配方案、水量調度計劃或者應急調度的;
(三)不按照規定擬定、實施流域水功能區劃的;
(四)不履行流域水質狀況監測、報告職責的;
(五)不履行監督職責,或者發現違法行為不予查處的。
第二十六條違反本條例第十一條規定,未經流域管理機構審查同意,擅自修建水工程的,由流域管理機構責令停止違法行為,限期補辦有關手續;逾期不補辦或者補辦未被批準的,責令限期拆除違法建筑物、構筑物;逾期不拆除的,強行拆除,所需費用由違法單位或者個人負擔,并處二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的罰款。
1.概述
英國水資源管理體制迄今尚無國家一級專職管理水資源的政府部門,而由政府的有關部門分別承擔,它們通常只起宏觀控制和協調作用,主要負責制定和頒布有關水的法規政策及管理辦法,監督法律的實施,并宏觀控制地區或流域一級水管,全國公務員共同的天地理機構的財務。地區一級的水資源管理準則由國家或地方法律規定成立的相應管理機構承擔。
在英格蘭及威爾士地區,自七十年代初開始,水資源管理體制發生了兩次較大的變革,第一次是根據1973年水法,實際按流域分區管理,合并、整頓,成立了10個水務局,流域內不再按過去的行政區劃分和受其管轄權的限制,每個水務局對本流域與水有關的事務全面負責,統一管理,水務局不是政府機構,而是法律授權的具有很大自、自負盈虧的公用事業單位(Utilies),第二次大的變革是在八十年代中后期,在1986年政府宣布通過立法使水務局轉變為股份有限公司,其目的是使水務局可不受對公共部門的財政限制和政府的干預。在1989年水法頒布后,水務局便成為國家控股的純企業性公司并改稱為水務公司,負責提供整個英格蘭和威爾士地區的供水及排污服務。
迄今為止,英國的水工業私有化僅限于英格蘭和威爾士,而在蘇格蘭和北愛爾蘭,其供水管理部門目前仍為國營公共事業機構。
2.水管理機構及其職能
英格蘭和威爾士水管理機構分為政府各部、地區水務局和地方(郡、區)三級管理。下設(1)環境國務大臣和威爾士事務大臣,其職能是:任命水務總督、水務公司及國家河流管理局負責人;制定和修訂水務管理的法律框架。(2)水務辦公室,是一個非部級的政府機構,負責保證英格蘭和威爾士的水工業能為該地區用戶以合理的價格提供優質高效的供水及排污服務,同時它也是英格蘭和威爾士的水工業私有化后代表政府對水的價格進行宏觀調控的最重要機構;頒布水價費率標準,每年一次確定價格水平和結構,監督水務公司的財務和投資;每五年一次審查和調整水價上限,規定下一個五年的服務職責等。(3)用戶服務委員會,它協助水務總督保護用戶的合法權益。(4)飲用水監察署,成立于1990年1月,代表國務大臣檢查和監督水務公司供應飲用水的數量和質量。(5)國家河流管理局,負責河流水質和內陸及沿海地區水質、土地排水、防洪、漁業、水上旅游、水資源保護及管理、航運,頒發取水許可證,污染控制。(6)皇家污染監察署,審定和監察具有重大污染的產業。(7)農、漁、食品部,負責防洪及漁業事務,此外還任命地區防洪委員會的主席及委員。(8)壟斷及兼并委員會,委員會完全可視為水務總督與水務公司的“上訴法院”。
3.水務機構
在英格蘭及威爾士地區,下設:(1)水務公司,(2)供水公司,(3)水務協會;而蘇格蘭地區供水及排污服務是由根據蘇格蘭地方法律建立的9個地區委員會和3個島嶼委員提供;北愛爾蘭地區則由北愛爾蘭環境局負責。
4.水務管理的主要法規
(1)水工業法;(2)水資源法;(3)水公司法;(4)土地排水法。
關鍵詞:水資源管理,節水潛力和空間,必要性和重要性
中圖分類號:TV213.4 文獻標識碼:A
水是生命之源、生產之要、生態之基。水資源既是一種特殊的、不可替換的資源,又是一種可重復利用的自然資源。水資源對于人類生存和經濟社會發展具有不可替代的基礎性作用。水資源短缺已經成為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嚴重制約因素。隨著社會經濟的進一步發展,水資源短缺問題將更加突出。因此實施嚴格的水資源管理是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的關鍵。
1水資源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人多水少、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是我國的基本國情水情。水資源是中國在自然資源領域面臨的最大威脅。
1.1中國雖然從總體上水資源量有2.8 萬億立方米,但是人均水資源占有量卻遠遠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僅是全世界人均占有量的四分之一。是一個水資源嚴重短缺的國家。
1.2從我國水資源分布上來看,時間、空間分布不均,南北分布不均,年內、年際分布不均,與耕地、經濟、人口等分布不匹配。
1.3從我國水資源供給上來看, 我國668個城市中, 有400多個城市供水不足,110個城市嚴重缺水。有些城市缺水現象嚴重。目前中國的用水供求缺口達320 億立方米,據預測到2030 年將激增至500 億立方米。
1.4從我國水資源的影響程度上來看,許多地區已經出現了資源型的水資源供應緊張,不僅影響了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對生態系統和環境也造成強烈沖擊。現在,上游和下游、地表水和地下水、農業用水和經濟用水、生態用水之間,水資源利用的矛盾越來越尖銳。
要解決這些矛盾,就要通過水資源的優化配置,提高水資源的利用效率。實施嚴格的水資源管理才能實現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2水資源管理水平低,存在著較大的節水潛力和空間
中國現在的水資源管理模式是流域管理與行政區域管理相結合的管理體制。但存在很多問題。與新加坡等國家在水資源的管理上有著很大的差距,有著較大的節水潛力和空間
2.1水資源管理權利分散化,法律法規體系不完善
中國當前的水權沿襲了計劃管理體制,水資源的管理權和經營權不分。水管理機構涉及到包括水利部和環保部等多個部門。基本屬于分散管理。水資源管理和利用以及防治污染正逐步走向規范化和法制化的軌道,但由于各部門的利益之間的爭奪,相關的法律法規在執行的時候還存在一定的困難。
2.2節水和宣傳力度不夠,公眾的參與程度較低
節水和宣傳往往只停留在口號上,對水資源短缺的嚴重形勢宣傳不到位,全民的節水意識不高、公眾參與程度不夠,節水在政府工作中戰略地位不突出。全社會節水意識不強,用水浪費現象嚴重。
2.3適應市場經濟模式的節水體制還未建立
在中國還沒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節水措施,工業節水尚無固定的投資渠道,農業節水投入近年有所加強,但力度不夠。節水措施落實的不到位。由于水資源費太低,許多節水工程的直接經濟效益有限,而國家又沒有優惠政策,致使許多用水大戶節水的積極性不高。國家還沒有一部有關節水的法規,節水還缺少法律依據。更談不上實施有效的監督。
2.4水權制度和水權市場體系不健全
水資源的產權關系不明確具體表現在中央和地方之間,以及各種利益主體之間的經濟關系缺乏明確的界定,權責不明,水資源的所有權、經營權和使用權三者界定不清。我國水資源理論上歸國家或集體所有,但水資源實際利用中的非排他性,使得水資源開發利用各自為政,我國目前對水資源實行流域管理和行政管理相結合的管理體制,分中央、流域、省、市、縣五級管理。由于我國水資源分五級管理,再加上水資源產權的不清晰,常常出現流域管理機構、地方政府、地方水行政主管部門、工程管理單位之間的職責交叉和矛盾沖突。管理體制的不順暢,極不利于水資源的統一管理,導致在水資源開發、利用和保護方面存在著競爭性開發、掠奪性利用、管理粗放、用水效率低下等問題,造成許多不應有的浪費和損失。
2.5非常規水資源開發利用仍處于較低水平
生活和工業產生的大量廢污水處理程度低。污水處理率低。污水處理回用配套工程少。此外,在雨水、中水利用方面仍處于較低水平。建筑用水、洗車、澆花草、澆樹等都用新鮮水,未能實現分質供水,造成資源浪費。
3新加坡水資源管理和節水的成功經驗
新加坡是一個島國,水資源十分匱乏,國內水資源總量6億立方米,人均水資源占有量僅為211立方米。在其發展過程中一直面臨著水資源嚴重不足的問題,在這種情況下,優化其水資源管理模式,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取得了顯著的成效。
3.1建立了比較完善的法律體系。從水資源的管理、水污染防治直到節水龍頭、馬桶節水,都有具體的規范,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3.2建立了行之有效的水管理機構。與水有關的事務主要由環境和水資源部下的公共事業局負責,屬于集中式管理體制。
3.3實行了嚴格的節水措施。一是實行調節水費和節水補助。水資源的稅收政策對降低居民用水需求的作用非常明顯。同時對企業,大力推行三個節水補助計劃。即節水項目投資補助計劃,單位資源生產率計劃,單位資源生產率研究計劃,從而提高其節水的積極性。二是政府強制在公用洗手間安裝節水設施。并推出省水之家計劃,免費提供節水環、省水袋等。三是以非飲用水取代飲用水鼓勵工業在制冷和過程用水等方面使用處理過年工業廢水。
3.4實行供水申請許可制度。對非家庭用水必須向公用事業局提出申請,并對工業申請的用水量,由指定部門進行分解評估。所有用戶必須保證采取各種措施節約用水來減少用水需求量。
3.5實施用水審查。公用事業局定期進行用水審查并提供節水建議。定期監控其節水,以確保水的有效利用。
3.6建立了完善的雨污分流系統。
3.7經濟手段得到了廣泛應用。如階梯水費、鼓勵使用回用水的收費體系、節水減免稅、鼓勵私人等。
3.8將強有力的法制宣傳公眾環境,水資源意識的培養相結合。
4加強水資源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4.1水資源的開發利用涉及到減輕貧困、糧食安全、能源生產和生態環境保護等多個方面,水資源危機嚴重地制約了經濟社會的持續發展,威脅著人類生存。水資源合理配置是解決與緩解水資源供需矛盾的重要手段。
4.2加強水資源管理是“落實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基本國策,建設低投入、高產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環、可持續的國民經濟體系和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重要手段。節約型社會的建設也要求強化水資源管理。
4.3加強水資源管理是改善目前管理粗放、利用率低、使用浪費等問題的重要措施。
4.4加強水資源管理,是以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和效益為目標,在積極培育和強化公眾節水意識的基礎上,建設包括工業、農業、服務業和生活節水在內的節水型社會。
4.5加強水資源管理,解決的是全社會的節水動力和節水機制問題。節水動力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是靠社會成員內心的自覺,靠道德和良知的引導,全民節水意識是節水型社會運行的“軟動力”;二是靠外界的約束和激勵,靠壓力和推力,并把這種約束、壓力和推力轉化為自覺的行為。
4.6加強水資源管理,是實現水資源的優化配置和可持續利用重要手段。進一步完善節水的制度體系,使全社會能夠獲得制度的收益,使節水成為用水戶自覺、自發的長效行為。從而實現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才能確保人口、經濟、社會資源與環境的協調發展。
4.7隨著我國經濟和社會的發展,水和水相關的問題日益突出,包括水資源短缺、水旱災害頻發、水污染嚴重、水環境惡化等多個方面,使得水資源問題越來越成為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制約因素。
5實施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建議
5.1加大宣傳力度,增強全民節水意識,轉變人們的用水觀念。節水是一項具有廣泛社會性的工作,涉及各行各業,千家萬戶,需要全社會的理解和支持。因此要面向全社會開展廣泛、深入、持久的宣傳教育,把水資源匱乏、人均占有水資源量的情況以及如果不采取節水措施帶來的嚴重后果,通過多種有效方式的宣傳,做到家喻戶曉。尤其在賓館飯店、公共廁所等公眾場所,應有顯明的節水標志,使全體市民認識到未來的水危機和節水的重要性、迫切性,轉變人們的用水觀念,使節水成為廣大市民的自覺行為。
5.2完善水資源管理體制。
強化城鄉水資源統一管理,對城鄉供水、水資源綜合利用、水環境治理和防洪排澇等實行統籌規劃、協調實施,促進水資源優化配置。建立水權清晰、分工明確、行為規范、運轉協調的水資源管理工作機制。嚴格實施水資源管理考核制度,對各地區水資源開發利用、節約保護主要指標的落實情況進行考核。
5.3建立用水效率控制制度。
確立用水效率控制紅線,堅決遏制用水浪費,把節水工作貫穿于經濟社會發展和群眾生產生活全過程。嚴格限制水資源不足地區建設高耗水型工業項目。建設節水示范工程,普及農業高效節水技術。抓緊制定節水強制性標準。
5.4建立用水總量控制制度。
確立水資源開發利用控制紅線,對取用水總量已達到或超過控制指標的地區,暫停審批建設項目新增取水;對取用水總量接近控制指標的地區,限制審批新增取水。充分運用市場機制優化配置水資源。
5.5充分利用價格的調節作用
充分發揮水價的調節作用,兼顧效率和公平,大力促進節約用水和產業結構調整。工業和服務業用水要逐步實行超額累進加價制度,拉開高耗水行業與其他行業的水價差價。穩步推行階梯式水價制度。
5.6開展流域水資源優化配置研究
提出準確、真實、權威的水資源數量、質量、可利用量以及開發利用情況的評價成果,找準水資源開發利用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提出切實可行的保護措施,為政府行使水資源宏觀配置與管理職能提供決策和依據。
5.6建設節水型社會.
以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和效益為目標,以水資源管理為主要內容,在積極培育和強化公眾節水意識的基礎上,建設包括工業、農業、服務業和生活節水在內的節水型社會,
結語
在水資源開發利用的各個環節,始終貫徹對水資源的節約和保護意識,以完備的管理體制、運行機制和法制體系為保障,在政府、用水單位和公眾的共同參與下,通過法律、行政、經濟、技術和工程等措施,結合社會經濟結構的調整,實施嚴格的水資源管理,才能實現全社會用水在生產和消費上的高效合理,才能有效的支持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實現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關鍵詞:水資源;資源管理;科學配置
Abstract: water is sustainabl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of the important basic resources, maintain the economic production capacity, human life and global the balance of the ecosystem and integrity, and effective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can ensure the long-term stability of the human, so that the people free from hunger, reduce disease and natural disasters. Due to the increasing development of water resources, water management gradually from the center of gravity of the development of new water into a more effective and more rational use of existing water source, water demand management also gradually become the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to a new content especially in shortage region.
Keywords: water resources; Resource management; Scientific configuration
中圖分類號:TV211.1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水具有巨大的經濟、社會、生態和精神價值,必須很好地在政策中得到體現。由于水資源具有有限性和脆弱性,因此,需要共同保護,并有明確的分配法規,即優先保證人類的基本需求、保護環境和其他所有經濟性用水。政府應在考慮個人和集體用水利益的前提下保護和分配水資源,建立水法、水資源保護合理條款,這為建設節水型社會提供了法律保障。
水管理有許多方法,如運用法規、經濟手段和其他鼓勵措施促進各部門更有效地可持續性用水,保護生態系統。污染水源者必須得到嚴懲,賠償所造成的損失。商業用途用水者可以為綜合有效用水的管理提供捐助,也可以采用各種志愿協議的形式,促進受益者積極參與有關行動。
水管理需要解決政府各部門之間如農業、環保、供水和衛生設施、工業、能源、交通及其他部門分散的用水和水管理局面,防止水資源過度開采和污染,預防和減輕因氣候變化和水土管理不善造成的洪澇和旱災所帶來的影響。
1 水資源開發、利用、管理的特點和原則
資源是基礎性自然資源、戰略性經濟資源和生態環境的控制性要素。水資源管理的目標就是在有限的水資源量的情況下,最大限度地滿足人類生活和社會經濟發展對水的需求,即 “合理開發”利用、節約和保護水資源,防治水害,實現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適應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水資源開發、利用應當全面規劃、統籌兼顧、標本兼治、綜合利用、講求效益、發揮水資源的多種功能,協調好生活、生產經營和生態用水,遵循水資源共享、可持續利用、有償使用、效益優先、以供定需、水資源國家所有的原則。
2 關于水資源管理的幾種模式
2.1水資源統一管理模式
水資源統一管理目前正在成為世界各國廣泛認同的科學管理的模式。聯合國水行動框架中論述了水資源統一管理的六個方面的內容:可持續發展的國家水資源政策、戰略和相關法律法規;國家水資源信息系統;國家層次和流域層次的水資源配置框架和實施方案;水資源管理和開發利用中的投資機制和執行效果的監測和監督機制;一種“良政”機制確保水資源管理的透明性、公共參與和落實責任;一個統一的機構對如上所述的各項內容負總責。從上述的水資源統一管理的內涵可以看出,水資源統一管理的落腳點在于對水的資源管理。重點要求政府,尤其是中央政府,要從以往注重提供工程和水服務為主的管理模式,向資源管理的模式轉變。核心問題是讓社會充分認識水在生活、生產和生態等各個領域的綜合資源價值,統籌規劃,實現水資源在區域間和生活、生產、生態等各用水領域的優化配置,通過資源管理提高水資源的利用效率。
2.2 權限下放的用水管理模式
堅持權限下放的用水管理模式,主要指在水資源統一管理的基礎上,在實現了國家和流域水資源配置的基礎上,用水管理的權限要盡可能下放到地方政府。根據區域的不同特點,這種用水管理權限下放的管理既包含了資源管理,又包含了用水服務管理。地方政府對水資源的管理,主要是在國家和流域配置的水資源基礎上,建立區域的水資源利用宏觀指標體系,實現水資源在不同用水行業之間的合理配置,維系良性生態必需的水量和水質,實現水資源的最大綜合效益。水管理權限下放的另一個重要領域是地方政府對用水服務的管理,主要包括三個方面:一是保障全體居民,尤其是貧困群體的基本用水權利;二是運用價格原理和需求管理,通過市場機制協調用水供需矛盾,充分發揮水的利用效率;三是創造條件,鼓勵社會力量參與用水服務和用水管理,提高用水服務的質量。總之,用水服務管理權限下放,一要進一步細化水的資源管理,二要通過政府的、市場的和社會的合力,在提供水服務和用水過程中實現水資源的高效利用。
2.3 水資源的分割管理
水資源的分割管理是水資源統一管理的反面,即片面地強調生活、生產、生態各自的用水利益,片面地強調各行業本身的用水利益和各行業本身的水的管理權限,片面地強調各個區域本身的用水利益和各區域自身的水的管理權限,激化各地區、各行業用水之間的競爭矛盾。其結果是水資源短缺、水資源浪費和生態系統惡化在一個國家、一個地區、一個時期同時產生。因此,水資源的分割管理模式已被世界上越來越多的國家所擯棄。
3 把握水資源的基本特征,實現水資源的科學配置
3.1 水資源的基本特征要求科學配置水資源
資源的配置方式要考慮資源自身的特點。一般性的生產要素資源,往往通過市場機制達到資源優化配置的目的。水資源是基礎性的自然資源,屬于自然資源中的生態資源,與生態系統與榮共榮,與損俱損。水資源又是戰略性的經濟資源,與人民生活、經濟生產息息相關。
3.2 優化配置水資源,從水的資源管理中提高水的利用效率
在水資源統一管理中,水資源的配置對提高水的利用效率發揮著以下主要作用。首先,保障了人的生活的基本用水權和維系河流生態可持續性的基本水量。按照公益性用水領域的優先原則,各級政府不僅要在水資源配置上保證人的生活的基本用水,保證維系良好生態的基本用水,而且在實踐中要切實體現這一優先原則。其次,平抑了對水資源的無序競爭。區域間、用水行業間的水資源無序競爭在缺水國家和地區尤為激烈,其管理上的直接原因在于缺少對區域、行業用水權的合理確定,缺少水資源利用的總量控制。實行可利用水資源在區域和行業間的配置,確定區域、行業間用水權益并實施用水總量控制,可以把區域、行業間對水資源量的無限制的外部競爭,轉化為提高用水效益的內部競爭,從而有效提高水的利用效率。第三,有利于落實地方和行業水資源節約和保護的責任,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在各地區、行業用水權益確定的前提下,任何超出總量控制范圍的水量增加都是要付出昂貴代價,轉而促進內部的挖潛節約和對水資源的有效保護,有利于促進節水、水污染防治和污水處理再利用。第四,有利于培育水權交易市場的形成,在水權的交易中實現水資源的優化配置,提高水的利用效率。水資源只有在權屬確定的前提下才能進行交易,水權交易所形成的水市場實質上是一種生產要素市場。水資源作為生產要素,和其他生產要素的經濟行為是相同的,即在市場配置過程中尋求效益最大化,從而提高水的利用效率。
結語:加強水資源管理、保護、合理開發利用是提高水資源利用率、發揮綜合效益、保障經濟發展的需要,是立足當前、著眼長遠、造福人民、改善生態環境的一項重要國策,必須用系統的、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的觀點,從戰略高度認識水資源的重要性,以有限的水資源支撐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劉莉張,偉利農業水資源管理存在的問題與創新管理機制 【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0(4):237.
關鍵詞:水循環; 水的良性社會循環; 水資源管理
中圖分類號: TV2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 水循環
1.1 自然水循環
水是一切生命機體的組成物質,也是生命代謝活動所必需的物質,又是人類進行生產活動的重要資源。在太陽能和地球表面熱能的作用下,地球上的水不斷被蒸發成為水蒸氣,進入大氣,水蒸氣遇冷又凝聚成水,在重力的作用下,以降水的形式落到地面,這個周而復始的過程,稱為水循環。水循環是地理環境中最重要、最活躍的物質循環之一。
水循環的主要作用表現在三個方面:① 水是所有營養物質的介質,營養物質的循環和水循化不可分割地聯系在一起;② 水對物質是很好的溶劑,在生態系統中起著能量傳遞和利用的作用;③ 水是地質變化的動因之一,一個地方礦質元素的流失,而另一個地方礦質元素的沉積往往要通過水循環來完成。
1.2社會水循環
隨著人類對自然的影響與破壞日益加劇,水還由于人類的活動而不斷地遷移轉化,形成了水的社會循環。水的社會循環是指人類為了滿足生活和生產的需求,不斷取用天然水體中的水,經過使用,一部分天然水被消耗,但絕大部分卻變成生活污水和生產廢水排放,重新進入天然水體。
社會水循環是自然水循環的一個附加組成部分,對自然水循環產生強烈的相互交流作用,不同程度地改變世界上水的循環運動。開發利用水資源是人類對水資源時空分布進行干預的直接方式,在人類大興水利帶來巨大生產效益和能源效益的同時,社會水循環對自然水循環帶來的負面影響也日益顯現出來。
2. 新型社會水循環概念
鑒于水的自然循環和社會循環緊密的交織在一起,社會循環依賴于自然循環,又對水的自然循環產生不可忽略的影響,而且產生的負面影響日益加劇,已經威脅到了人類與社會的發展,張杰院士與李圭白院士分別提出了“水的健康循環”與“水的良性社會循環”的概念。
2.1 張杰院士 “水的健康循環”概念
“所謂水的健康循環,是指充分尊重水的自然運動規律,合理科學地使用水資源,同時對廢水進行再生凈化,使上游地區的用水循環不影響下游水域的水體功能、社會循環不損害自然循環的客觀規律,從而維系或恢復城市乃至流域的良好水環境,實現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張杰院士如此定義水的健康循環。 依張杰院士的觀點,實現水健康循環的策略包括節制用水、污水深度處理與有效利用、修復城市雨水水文循環、控制面源污染以及實現水資源統籌管理等。其中城市里的污水深度處理與利用,即再生水供應系統是關鍵,是我國水健康循環的切入點。城市排水系統是促進城市用水健康循環、恢復水環境的生命線。
2.2 李圭白院士 “水的良性社會循環”概念
對城市污水進行處理,使其排入水體不會造成污染,從而實現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稱為水的良性社會循環。城市由未受污染的天然水體取水,一般是比較經濟的,因為為滿足用水對水質的要求(特別是生活飲用水)而進行的水處理比較易行。當水資源短缺危機出現時,為減少由天然水體取水的量,可以采取循環回用使用過的污、廢水的方法。將清潔的冷卻水循環使用于工業用水,比較簡單,也比較經濟。將含廢棄物較多的城市污水和工業廢水回用于工業,為滿足工業用水水質要求而進行的水處理會復雜得多,且也比較昂貴。將盡量多的污、廢水回用于工業,可以顯著減少由天然水體的取水量,緩解水資源危機。
3. 水資源管理
那么什么是水資源管理呢?我國的水資源管理現狀又如何?從水資源管理角度,我們又能做些什么來優化水資源的利用,進而向形成水的良性與健康社會循環邁進呢?
3.1 水資源管理概念
水資源管理是指水行政主管部門運用法律、行政、經濟、技術等手段對水資源的分配、開發、利用、調度和保護進行管理,以求可持續地滿足社會經濟發展和改善環境對水的需求的各種活動的總稱。
3.2 我國水資源管理現狀
目前我國水資源管理的模式和運行機制絕大部份仍采用計劃經濟的形式。管理體制亟待改變。水資源管理矛盾甚多,主要問題表現在兩方面:
一是管理體制和價格關系混亂。我國水資源管理體制的所有權、行政權和經營權混亂,以行政權、經營權代替所有權的管理。國家水資源所有權受到條塊分割,水資源產權虛置或弱化,各種產權關系缺乏明確的界定。各個利益主體之間關系復雜,協調難度大。水行政主管部門也存在政企、政事不分的情況,由于混亂的水資源管理體制形成了水資源價格管理的混亂。
二是價格水平明顯偏低。由于水價偏低,水利部門不能維持正常的運行和發展。水利工程老化,缺少資金維持和管理,水資源的可持續開發利用受到限制。由于低價供水浪費巨大,加之排放、污染治理和節水措施開展不力,給水環境和供水帶來了很大的壓力。
3.3 我們所能采取措施
為了實現水的良性社會循環,根據我國的實際情況并參照國外水資源管理的體制與共同做法,我們國家對水資源管理開發和有效配置應著力解決好以下幾個問題:
1、重新確立對水資源價值的認識
我們改變過去對水“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觀點,重新確立水資源價值的觀念,確定水資源不僅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礎,而且已成為經濟發展的重要生產要素。
2、理順管理體制,實行“多龍治水,一家管水”
首先要進一步堅持國家與地方水行政主管部門的執行主體地位,做到權利和責任統一。二是現在執行的《水法》是我國制訂的第一部水法規文件,對規范水事行為起到了很好的作用。適時修改“水法”,實行“依法治水、依法管水、依法用水”的新格局。三是改革管理體制,實行“多龍治水,一家管水”。在認識問題、法律關系問題上理順后,還應該按照“事權分開、專業高效”的原則,調整部門職能。
3、改革水價制定依據,逐步實現成本定價
隨著用戶支付能力的增強,實現內部成本水價收費制度。在此基礎上,增加考慮可持續發展內在要求的、必要的如水資源開發利用環境治理、水災害防治等外部成本,實現全成本定價。即逐步實現由成本定價向邊際成本定價過渡,最后達到邊際機會成本定價,使水價格真正地在資源配置中起作用。在改革水價過程中,還應注意年度的水價結構,實行遞增水價和季節水價,以較好地調節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勻的矛盾。
4、充分運用經濟手段,積極發揮政府職能,促進水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
通過對水資源和水價的分析,水的定價原則沒有實現商品定價原則時,水利水電行業是“不完全競爭產業”,它不同于完整意義上的競爭產業。因此,要進一步完善政府職能,創造條件,使水利行業向“兩化”過渡,即向水利服務功能社會化、水利經濟產業化過渡。經濟手段和行政手段是水資源開發、保護、利用的兩把利劍,缺一不可。
4. 總結
綜上所述,水資源是地球不可或缺的重要資源,是一切生命體賴以生存的基礎,水循環對整個地球物質的持續與平衡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同樣,對于人類,水資源與水循環都是人類賴以生存與發展的基礎。為了我們自身及社會的發展,我們必須行動起來,采取措施,對水資源進行管理,以求實現水的良性社會循環,從而減少對水的大循環的影響,實現水資源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 1 ] 王浩. 我國水資源合理配置的現狀和未來[J ] . 水利水電技術,2006 ,37 (2) :7 - 14.
[ 2 ] 水利部水利水電規劃設計總院. 全國水資源綜合規劃技術大綱[ R] . 北京:水利部水利水電規劃設計總院,
2002.
[ 3 ] 中國工程院“西北水資源”項目組. 西北地區水資源配置生態環境建設和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J ] . 中國工程
關鍵詞:虛擬水;虛擬水貿易;虛擬水戰略;水資源管理
水資源是構成自然生態環境的基本要素之一,也是人類生存和發展必不可少的重要物質基礎。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和人口的不斷增長,我國部分地區水資源出現了嚴重短缺、極度污染、過度開發等主要問題,抑制著水資源的可持續發展。虛擬水的提出及虛擬水戰略的實施,為水資源管理提出了解決問題的新思路、新措施。
一、虛擬水、虛擬水貿易及虛擬水戰略
(一)虛擬水及其特征
虛擬水是由倫敦大學的托尼.艾倫(Tony Allan)于20世紀90年代提出的新概念,它是指生產商品和服務所需要的水資源數量。虛擬水的特征主要有:
第一,非真實性。虛擬水不是真實意義上的水,是以“虛擬(vitual)”的形式包含在產品中的“具體化(embodied)”的水。如生產1kg糧食、奶酪、牛肉分別需要1~2m3、5~5.5m3、16m3的水。生產一個重2g的32兆計算機芯片需要32m3的水。這就是凝集在產品背后看不見的虛擬水。虛擬水同時也被稱為“嵌入水(embedded water)”和“外生水(exogenous water)”,“外生水”暗指進口虛擬水的國家或地區使用了非本國或本地區的水這一事實。
第二,對市場交易的依存性。虛擬水是通過商品交易來實現的,沒有商品交易就不存在虛擬水。虛擬水從根本上依賴于市場整體交易而非個體交易,市場整體商品交易越多,虛擬水就越多。
第三,貿易運輸的便捷性。由于實體水貿易運輸距離長遠、成本高昂,所以這種貿易通常是不現實的。而虛擬水以“無形”的形式寄存在其它的商品中,相對于實體水資源而言,其便于運輸的特點使貿易變成了一種可以緩解水資源短缺的有用工具。
(二)虛擬水貿易與虛擬水戰略
虛擬水貿易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一般是缺水國家或地區)通過貿易的方式從另一個國家或地區(一般是水資源豐沛的國家或地區)購買水密集型農產品或高耗水工業產品,目的是獲得水和糧食的安全,以確保國家安全。虛擬水貿易并非新生事物,它是商品交易的產物,是虛擬水存在的特征屬性,其歷史同糧食貿易一樣悠久。
虛擬水戰略是指貧水國家或地區通過貿易的方式從富水國家或地區購買水密集型農產品(尤其是糧食)來獲得水和糧食的安全。
如果一個國家出口水密集型產品給其他的國家,實際上就是以虛擬的形式出口了水資源。當前,一些缺水國家或地區事實上就是以虛擬水貿易的形式來解決水資源短缺問題。2001年南非向贊比亞出口了9000t的玉米,從虛擬水的角度來說,就是南非向贊比亞出口了10.8×106t的水。
徐忠民等學者的測算,2000年河南省有39.91×104t余糧,按人均400kg的糧食需求標準完全可以滿足甘肅省31.13×104t的糧食缺少需求,甘肅省若實施虛擬水戰略從河南進口這些糧食而不是自己生產,可節約43.78×108m3的水資源。
從傳統上,人們對水安全習慣于在問題發生的區域范圍內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案。虛擬水戰略提倡出口高效益水密集型商品,進口本地沒有足夠水資源生產的糧食產品,通過貿易的形式最終解決水資源短缺問題。
二、虛擬水戰略在水資源管理中的作用
(一)虛擬水戰略改變了解決水資源問題的思維方式
虛擬水戰略的實施,突破了以往的傳統觀念和思維方式,它要求水資源管理從原有的以區域水資源為中心的觀念轉變為在區域水資源之外尋找解決水資源分配和水資源管理的途徑,運用“大水利”的系統理念和方法研究與水資源問題相關的各種各樣的影響因素。
虛擬水戰略從系統的角度出發,運用系統思考的方法在水資源問題發生的范圍之外找尋解決區域內部水資源問題的措施,可以更好地協調人口、資源和生態環境之間的關系。虛擬水戰略觀念認為,相對于國家甚至世界范圍而言,水資源短缺通常只是局部現象。人口、糧食和貿易之間的特殊連接關系,為水資源短缺地區的決策者提供了更大的范圍找尋緩解水資源短缺的新途徑。
(二)虛擬水戰略可以解決區域水資源短缺問題
水資源短缺是阻礙缺水國家和地區經濟發展的主要影響因素,水資源的短缺直接與區域糧食生產與安全緊密相關,缺水國家或地區在如何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的問題上研究很多,但這并不是根本性解決水資源問題的有效途徑,只能是一種補充手段,虛擬水概念的提出與介入為區域水資源短缺提供了新的途徑與手段。
對于實施虛擬水戰略的國家或地區來說,通過虛擬水貿易從富水國家或地區調入富水性商品,而不是從區域北部發掘本地水資源的潛力,以虛擬水代替實體水可以成為解決區域水資源短缺的嘗試。同時,還能增強其糧食安全的相互依賴性,減輕國家或地區之間因為水或糧食問題所引起的直接沖突,創造持久地合作關系。
當前世界上許多國家或地區對糧食進口的補貼政策,實際上是補償本地區水資源的不足。約旦和以色列等一些干旱國家已經有意識地制定了規劃政策以減少富水商品的出口,特別是農作物的出口。實際上這些國家已將虛擬水視為非常重要的、增加的水資源,他們以虛擬水形式進口的水量已遠遠超過了其出口的虛擬水量。中東地區每年靠糧食補貼購買的虛擬水數量相當于尼羅河每年流入埃及的水量。虛擬水貿易通過富水商品的調入,引進“看不見”的虛擬水,從空間可進入性上提供了實施的有效性,可以有效緩解缺水國家或地區水資源短缺問題。
(三)虛擬水戰略可有效配置全球水資源、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率
根據國際貿易理論,一個國家或地區應該出口自身有相對優勢的產品,而進口自身存在比較劣勢的產品來謀求自身效益的最大化。由于富水國家或地區生產單位產品所需要的水資源數量比貧水國家或地區要低,而且水資源利用的負作用也相對小,因此從經濟角度看,富水國家或地區提供水密集型產品給貧水國家或地區,暗含著貧水國家或地區實體水資源的節約,貧水國家或地區將節約的水資源投入成本較高的行業。
如法國生產1kg玉米的虛擬水含量是0.6m3,而埃及是1.12 m3,因此從法國出口1kg玉米給埃及可以節約0.52 m3水,所以埃及完全可將節約的水資源投入其它成本較高的行業,尋求更大的經濟效益。在我國西北干旱地區生產1kg糧食需要的水資源數量要比濕潤地區多2-3倍,干旱地區從濕潤地區進口1kg糧食,可節約2-3倍的水資源,將節省下的水資源用于其他行業,則可能獲得較高的社會經濟效益。
虛擬水貿易實質上是一種概念性水資源利用方式,將全球有限的水資源投入到產出相對較高的領域,實現效益最大化,從空間和時間上都提高了水資源的利用率。
(四)虛擬水戰略有助于改善消費模式和建立節水型社會
在我國西北干旱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對較低,農業生產條件差,再加上人們的思想觀念相對落后等原因,有限水資源的消費現象比其他地區更為嚴重,虛擬水概念的提出給人們提供了產品中隱含著的水資源這一暗示,使人們直觀地意識到自身消費的產品和服務對水資源系統的影響。
例如,知道1kg玉米和1kg牛肉所需要的水資源數量的差別,可使人們意識到消費不同的產品對水資源系統有不同的影響,了解各種消費模式對水資源的節約情況,從而有助于自身消費模式的改善和節水型社會的建立。
三、結束語
虛擬水戰略為干旱、半干旱國家或地區解決水資源問題提出了一種全新的思路,即通過虛擬水貿易尋求水資源的一種替代供應方式,并且該方式不會產生惡劣的生態環境后果,能較好地緩解當地水資源緊缺的壓力。另一方面,通過虛擬水貿易,可將全球水資源有效配置,提高各個國家或地區的水資源利用率。
實施虛擬水戰略有利于干旱地區制定水資源安全戰略的保障措施及政策,對干旱地區的生態環境安全和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程國棟.虛擬水――中國水資源安全戰略的新思路[J].中國科學院院刊,2003(4).
2、A.Y.Hoekstra Virtual water trade: an introduction. In: Hoekstra A Y edited. Virtual Water Trade: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Expert Meeting on Virtual Water Trade[R]. Value of Water Research Report Series,2003(2).
3、鐘華平,耿雷華.虛擬水與水安全[J].中國水利,2004(5).
4、Turton A R. A strategic decision-makers guide to virtual water[EB/OL]. up.ac.za/academ ic/liberts/polsci/aw iru/op33. html,1998.
5、徐忠民,龍愛華,張志強.虛擬水的理論方法及在甘肅省的應用[J].地理學報,2003(6).
水資源作為人類社會生存和發展的基本條件,其綜合開發利用越來越受到重視。但由于人類對水資源規律認識的不足以及常規的規劃和管理手段的局限性,對水資源實現綜合全面的管理難度很大。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尤其是GIS技術的逐步成熟,開發基于GIS系統的綜合水資源管理系統成為可能。在遼河流域水資源管理系統的建設過程中,GIS作為基礎的數據平臺對數字化地圖等空間數據和水文信息等屬性數據進行統一的管理,同時,GIS還為流域規劃項目中所采用的水量模型(IGSM)和水質模型(MIKE11)等提供了統一的數據接口,將各個環境模型很好的銜接和協調起來。GIS系統強大的圖形處理和輸出能力更為水資源管理決策提供了直觀的數據支持。從遼河水資源管理系統實際的應用情況來看,GIS技術在流域水資源相關空間數據的獲取、管理、分析、模擬和顯示等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評價水資源規劃方案和進行復雜的水資源管理決策方面也起了重要的支持作用。
2GIS技術和水資源管理的結合
(1)GIS技術的優勢
GIS是以地理空間數據庫為基礎,在計算機軟硬件的支持下,對空間相關數據進行采集、管理、操作、分析和顯示的計算機系統。它采用地理模型分析方法,適時提供多種空間地理信息,輔助相關的地理研究和地理決策[1]。由于GIS可將地理空間模型化并存儲在計算機中,因此它還具有對研究對象進行描述、模擬和預測的功能。相對于常規意義上的信息系統,GIS具有空間分析能力強、數據來源廣泛、工作方式直觀形象等特點[2],在對空間數據的查詢和分析功能要求較高的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2)流域水資源管理的內容
流域水資源管理是對流域水資源的開發、利用、治理、配置、節約和保護等方面在系統層次上的定量分析和綜合集成。一方面它提供了進行流域國土規劃和經濟布局規劃的水資源基礎,另一方面它通過對水量時空分配的再調整和水環境標準的制定,協調了防洪除澇、節水灌溉、城鎮供水、水利發電、水土保持等專項規劃之間的關系,在人類開發利用水資源的全過程中占有重要地位。由于水的流動性特點,在流域內一個點上的擾動會影響到周邊和下游地區[3],因此在進行流域水資源綜合管理的過程中,必須基于相應的環境模型分析各項管理戰略和開發方案的環境影響,同時結合當地的自然和社會條件,以及各方對水資源功能的要求進行綜合、分析和比較,最終擬定流域內水資源管理的最優方案。
由此可見,在進行力流域水資源規劃和管理過程中,非常強調運用各種環境過程模型,如穩態和動態水流模型、多維水質模型和污染擴散模型等。這些模型大都具有明顯的空間特性[4],但這些環境模型在對空間數據的操作尤其是在結果顯示方面仍顯困難。而空間分析和空間數據管理正是GIS的優勢。GIS可以為這些環境模型提供整體的基于GIS邏輯原理的空間操作規范,用以反映具有空間分布特性的模型研究對象的移動、擴散、動態變化及相互作用過程。在GIS中,基本概念是空間位置、空間分布和空間關系,而基本研究對象是被抽象成點、線、面的空間實體及其相關屬性。與之相對應,在環境模型中,基本概念是物質、能量及其運動轉化,而基本研究對象是諸如水、人口等明顯具有空間分布特性的環境要素[5]。GIS和環境模型在概念和研究對象上的相似性、互補性,使得二者的結合合理又具有實用價值。
在歐盟-遼寧水資源項目中,基于GIS的水資源管理系統的流程如下所示:
3基于GIS的流域水資源管理系統設計
3.1系統目標
以遼河流域的水資源規劃和管理為例,建立基于GIS的流域水資源綜合管理系統的設計目標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能存儲和處理流域水文學和社會經濟的相關資料,并能提供查詢功能。
(2)通過基于GIS的查詢和分析,能提供必需的空間信息,為今后水利工程布局提供基礎數據。
(3)能為決策機構提供豐富的社會經濟信息,為水資源的調配提供依據。
(4)可對水資源開發利用現狀及存在的主要問題以及未來需求量進行評估和預測。
(5)能對水資源的開發潛力進行分析計算,為合理開發水資源提供決策依據。
(6)結合相關的環境模型,能對水資源開發戰略和方案做出評估
3.2系統結構
為了安全、高效的實現數據的存儲、分析和共享,基于GIS的水資源管理系統應采用C/S模式和B/S模式相結合的網絡結構(見圖2)。在數據庫管理方面,可通過面向對象的空間數據管理系統和基于關系數據庫的空間數據庫來實現數據的無縫集成。
3.3系統模塊設計
基于上述分析,遼河流域水資源管理系統主要集成以下模塊:數據錄入模塊、檢索和查詢模塊、統計分析模塊、空間分析模塊、輔助決策分析模塊和數據輸出模塊。(見下圖)。
(1)數據錄入模塊。用于系統中空間和屬性數據的獲取與更新。空間和屬性數據可通過鍵盤、掃描儀及數字化儀等輸入設備錄入計算機,也可從其它系統直接將數據轉入本系統,同時這一模塊還提供對數據的適時更改和補充功能。
(2)檢索與查詢模塊。提供屬性-空間的邏輯查詢和空間-屬性的空間查詢功能。由于GIS系統中數據同地圖中點、線、面相對應,這兩種操作實際結果是一致的。數據庫的操作能及時反映在地圖上,而對地圖的操作也能在數據庫中表現出來。
(3)統計分析模塊。包括對查詢結果的統計分析、對空間分析結果的統計分析以及對水文、土壤、人口、經濟等監測數據的統計分析。統計的范圍可由用戶自行設定,如通過矩形、圓形或多邊形工具來確定范圍大小。同時,這種統計分析功能既可進行一項數據的統計分析,也可對多項數據同時進行統計分析查詢,查詢結果可通過報表、地圖、表格或文字說明的形式打印輸出。
(4)空間分析模塊。負責對圖形進行地形分析、緩沖區分析、空間疊置分析等操作,并能將分析結果進行匯總,以各種專題圖表及統計圖表的形式輸出。
(5)輔助決策分析模塊。主要包括水量計算模型(如遼河流域項目中使用的IGSM水資源模型)、水質模型(如MIKE11模型)、水資源供需分析及預測模型、決策支持系統模型等。以上模型可對一項或多項數據進行預測或評價,從而了解流域或特定地區水資源開發利用情況及發展趨勢。同時,通過模型模擬出各個候選方案的實施效果后,可利用決策支持系統模型優化出水資源合理開發利用和管理的最佳方案,為最終的水資源管理和規劃決策提供直接的依據。
(6)數據輸出模塊。可將統計、分析和決策的結果以文本、報表或圖形的形式輸出。
4系統功能實現
基于GIS的水資源管理系統可實現如下主要功能:
(1)預測分析
例如通過輸入動態的監測數據,可適時做出地下水位等值線圖,并經系統的空間分析模型計算出地下水庫的庫容量,進而利用輔助決策分析模塊中的水資源預測模型對未來地下水資源的變化趨勢進行預測。
(2)水資源調度分析
根據農業、工業等部門在當時國民經濟中的比例及生產現狀進行指標分析,確定合理的供水量,使有限的水資源得到最優的分配,進而發揮出最大的經濟效益。
(3)信息檢索和查詢
可對研究區歷年觀測的水文資料進行檢索,如歷年降水量、徑流量、地下水位年變化和月變化、水庫入庫量、廢水排放量等。還可對系統內存儲或經系統分析而派生出各種圖形文件進行查詢,如耕地、渠道、河流水系、水庫地形等高線、典型年降水量等值線等。
(4)模擬與決策
如利用水量計算模型和水質評價模型對候選的可行水資源管理方案的實施效果進行模擬,直觀的對候選方案進行評價。進一步可將預測結果輸入決策支持系統模型,求得規劃方案的最優解。
一、加強節水宣傳,提高人們的節水意識
只有當公民都認識到水資源短缺的現狀及后果,節水的目的及意義,從自身做起節約每一滴,節水工作才有順利開展的基礎,應當說,這些年來通過廣泛的這宣傳教育,人們的節水意識有一定的提高,但是從總體上講,整個社會的節水意識還比較淡薄,對企業而言,多數把節水技措視為一項負擔,對市民而言,盡管市場上出售的節水型產品琳瑯滿目,但真正使用的卻寥寥無幾,注重日常生活重復用水的家庭極少。“水是取之不盡,用之不渴”的傳統觀念在人們的頭腦中根深蒂固。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變的。在水荒沒有降臨的時候,人們頭腦中并沒有真正樹立水危機意識,節約用水往往成為一句空話,要讓市民主動地實施節水行為,重要的一環就是要培養人們的“水危機”意識。我們可以效仿新加坡的做法,進行定期的“水危機演習”,全市停水一兩天,讓市民體會沒有水的滋味。為了提高市民的節水意識,建立一套宣傳體系,開展全方位的宣傳。在城市顯著位置設立宣傳燈箱,節水廣告牌;編制節水法規,生活節水小常識等為內容的節水宣傳手冊,讓廣大居民家喻戶曉。制作城市水資源現狀、節水保障城市可持續發展為題材的宣傳資料。充分利用新聞媒體在公眾中強大的影響力進行節水宣傳,開辦節水宣傳欄。介紹節水知識,節水方法,宣傳節水法規政策和節水先進典型事跡。鼓勵各廠礦、機關、院校、居委會充分利用報紙、宣傳欄、節水知識競賽等多種形式宣傳節水。做到扎實有效,使節水意識深入人心,形成一個愛水、惜水、節水的良好社會風尚。
二、積極推進水價改革,用價格手段促進節水
水是一種不可缺少的寶貴資源,但現在水價比較低,既沒有反映出它的商品價值,也沒有體現出它用為資源的寶貴。在這種價格與價值相背離的不合理情況下,用水的浪費和對節水漠視也就見怪不怪了。于是就出現了一方面水資源有限,政府想辦法開源節流,保證供水,以求可持續發展;另一方面經濟發展越快,用水者意識不到水資源的危機。如此怪圈惡性循環長此以往終有一是無水可用,談何可持續發展?
要改變這種狀況,最有效、最直接的辦法就是從源頭下手,提高水價,用價格手段調整人們用水行為,實現水資源的合理使用。國內外經驗表明,水價提高40%,用水量下降20%,這種方法的有效性顯而易見。結合我市的實際情況和用水者的承受能力,實行階梯式水價,根據正常用水量確定一個基價,用水超量后,逐級加價,用水越多,水價越高。水價提高以后,居民為了節省開支,浪費水現象會逐漸減少,同時也會想辦法一水多用,減少用水量,從而達到節約用水的目的,對廠礦企業用水大戶來說,水價的提高意味著成本的上升和利潤的減少。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生存下去,就必須杜絕跑、冒、滴、漏,壓縮用水量,同時舍得投入資金搞節水技改。這樣一來,節水新工藝、新材料的推廣也就水到渠成了。同時還可以帶動一批相關產業的發展,形成節水型經濟。
總之,低價用水浪費嚴重,通過合理適當提高水價,可以使居民和單位產生節水的動機和壓力,促使有限的水資源充分發揮效能。
三、加強法制建設,保證節水工作的順利開展
以法律來保障節水是解決水資源短缺的有效措施。水資源開發、利用、保護與管理涉及各行各業,情況十分復雜,因此,必須制定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水資源管理規章制度。我們提倡實行計劃用水,但沒有實行計劃用水實施的相應辦法,出現的許多新情況、新問題,急需建立與之相配套的節水法規,來保證節水工作健康順利實施,水資源的開發、利用與保護納入法制軌道。
四、采用高科技手段,開辟節水新領域
隨著節水工作的深入開展,節水的空間越來越小,要想進一步挖掘節水潛力,就必須采用節水技改,推廣應用節水型器具等常規手段的基礎上,大力開發高科技節水措施,考慮雨水、污水等非傳統水資源的利用。
每年的雨季讓大量雨水白白流走。如能將這些雨水加以利用,就等于開辟了新水源。我國嚴重缺水的大西北也正是推廣一家一窯的集雨工程。隨著城市建設的發展,園林綠化用水量在逐年增加,我們可以制作集雨設施,綠地、草坪設計低于路面,以便匯集雨水,晴天噴灌也不易流失。
實施取水許可制度是國務院為加強水資源管理、促進水資源的保護和節約而做出的重要決定。建設項目需要取水的,申請人必須提交具有論證資質的單位編制的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報告書。需要取用地下水的,必須進行取水申請,經水行政主管部門批準辦理取水許可證、安裝取水計量設施后方可取水。市水行政主管部門要嚴格做好取水許可制度的實施工作,根據上級下達的用水計劃,切實做好超計劃用水收費工作。城區原有自備井全部實行計量收費,足額征收水資源費。
城區居民生活用水,要推廣節水型用水器具,提高水資源重復利用率;農業生產用水要推廣噴灌、滴灌、滲灌等先進灌溉技術;工業生產要淘汰落后的生產工藝,增加水循環利用率。限制高耗水企業發展,提高污水處理廠的中水綜合利用率。逐步提高自來水公司的水價標準,實施階梯水價,以經濟杠桿調節的辦法推行計劃用水、節約用水工作的開展。
二、充分利用地表水、合理開采淺層地下水,嚴格控制深層地下水開采,適當開發地熱水
潁河耿樓閘的建成,保證了潁河的正常水位,市住建委、自來水公司要加快籌建地表水廠的步伐;鼓勵企業和城市景觀用水取用污水處理廠的中水。
淺層地下水補給便捷,在一定范圍內超采后,經降雨、地表水滲透,很快得到補給,有易開采易平衡的特點,是天然的地下水庫,鼓勵用水標準不高的企業和個人取用50米以上的淺層地下水,以節約中深層地下水。要加強對小浴池、小餐飲、小洗車場、小企業的用水管理,提高水的重復利用率。
城區中深層地下水連年超采,必須嚴格限制深井取水量,嚴格控制深井數量,原則上在城區不再審批新鑿深井,并對現有中深井進行一次全面排查,發現違章取水現象,要及時嚴肅處理。因特殊情況需要開采中深層地下水的單位,必須按規定向市水行政主管部門申請,報省水行政主管部門,經批準后方可實施。
根據低碳、環保、節能的原則,允許有條件的單位適量開采地熱水資源,但要經過科學論證,合理有序開采。
三、加強工業園區自備井的規范管理
對于我市“一園四區”企業的用水,原則上實行統一供水,但對以前已有的自備井,要逐一審查,對已辦理取水許可證的,要加大管理力度;對符合取水條件的,要補辦取水許可手續,補交水資源費,納入管理范圍;對不符合取水條件的,要堅決封閉自備水源井。審查合格的企業自備井,要做到持證按計劃取水,有計量水表、按月抄表、按月足額繳納水資源費和超計劃加價水資源費,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隨意減免水規費。
“一園四區”企業要加大污水處理力度,不得隨意排放未經處理的污水,提倡中水再利用,不斷提高水循環利用率,節約有限的水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