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場面描寫作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小博士)
場面描寫,就是對一個特定的時間與地點內的人物活動的總體情況的描寫。它往往是敘述、描寫、抒情等表達方法的綜合運用,是自然景色、社會環(huán)境、人物活動等描寫對象的集中表現。常見的有勞動場面、戰(zhàn)斗場面、運動場面以及各種會議場面等。場面描寫要表現出一種特定的氣氛,單一的表達方式和寫作手法是不夠的,要綜合運用記敘、描寫、抒情、議論等表達手段,以及映襯、象征等多種手法,這樣才能使場面變成一幅生動而充滿感染力的圖畫。
好的場面描寫,可以推動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烘托氣氛,細致、形象和生動地表現人物,為全文增添色彩,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怎樣把場面寫具體呢?大家先來讀讀下面的內容,這兩段話會給我們很多提示:
這天下午,上了兩節(jié)課后,董老師一聲招呼:“走哇,下樓玩會兒去!”同學們都說笑著下了樓,來到了大操場。我問董老師:“老師,今天又有什么新花樣呀?”董老師笑著說:“踢足球、跳皮筋。”男生一聽,高興得手舞足蹈,女生卻說:“還是老一套!我們以為有什么新花樣呢?”董老師神秘地說:“今天可不一樣,今天哪,女生踢足球,男生跳皮筋!”聽了這話,我們女生高興得蹦起有三尺高。老師拿來球,女子足球大戰(zhàn)就這樣開始了。
我們十幾個“瘋”丫頭, 追著足球跑,就像盤子里的炒豆,一會兒滾到這邊,一會兒又滾到那邊。雖然我們的技術很糟糕,但都非常賣力氣。小個子藺琳最勇敢,像個男孩子在場內橫沖直撞,可她的腳丫子連球皮都沒蹭著,只好空跑一場,不一會兒就大汗淋漓,成了個小花臉,那樣子真滑稽。平時文質彬彬的劉爽,這時也像個野小子用力地沖殺,球到了她腳下,她甩開腳,使勁猛踢,“砰”的一聲,球就飛了出去,瞧她那架式,多像個女球星。
這兩段,描寫的是女生踢足球的場面,寫得非常具體。為什么呢?我們來分析一下:
1.明確交代出了時間――“這天下午,上了兩節(jié)課后”。2.寫清了活動(或事情發(fā)生)的地點――“樓下的大操場”。3.有具體的人物――老師、學生。4.詳細記敘了人物的活動(或事件的情節(jié))――我們不常踢球,也不會踢球,簡直是一場瞎跑、亂跑。在詳細記敘情節(jié)經過時,作者又特別注意做到有點有面,點面結合。寫“面”(大家怎么踢)――大戰(zhàn)開始了,“我們十幾個‘瘋’丫頭,追著足球跑,就像盤子里的炒豆,一會兒滾到這邊,一會又滾到那邊,雖然我們的技術很糟糕,但都非常賣力氣”。比喻生動、貼切。寫“點”(個別人怎么踢)――“小個子藺琳最勇敢,像個男孩子在場內橫沖直撞,可她的腳丫子連球皮都沒蹭著……平時文質彬彬的劉爽,這時也像個野小子用力地沖殺……”,作者抓住主要人物的特點,以生動精煉的語言,細致、形象地進行描述,突出了人物的精神面貌和個性特點。綜上所述,要把一個場面寫具體,就必須要寫清時間、地點、人物、情節(jié)這四方面內容。其中,“地點”要寫清,它好似舞臺,人物和情節(jié)都在這塊地方進行著;“時間”要寫清(或讓人能夠悟出),歷時要求要短,是動人的“一幕”,長時間發(fā)生的事通常不列入場面描寫的范疇;人物和情節(jié),是記敘的重點,整個場面描寫,要以人物的活動為中心,“點”與“面”要緊密結合。
通過上面的分析,我們可以總結出下面的經驗:
第一,要交代清楚場面的背景。如活動場面發(fā)生的時間、地點、環(huán)境等,這樣人們才知道場面是在怎樣的社會或自然環(huán)境中發(fā)生的。
第二,要在寫好總體的基礎上寫具體。寫場面時,要對場面有總體概括,使讀者對總體面貌有所了解。但場面同時也應該有重點部分,對這部分要寫詳細、寫具體,做到有點、有面。
第三,要寫出氣氛。氣氛是人在一定環(huán)境中看到的景象或感覺到的一種情緒或感情。無論什么場面,都會有氣氛,如慶祝場面有歡樂的氣氛;比賽場面有緊張的氣氛;送別場面有難舍難分的氣氛等等。
第四,寫場面要有順序。場面是由人、事、景、物組合起來的綜合畫面,不可能幾筆就同時都寫出來。因此,寫場面時要安排好先后的順序。一般來說,場面描寫可以按照由面到點來安排順序。比如,描寫慶祝教師節(jié)的場面,可以先寫歡慶活動的總體氣氛,勾勒“面”的情況,然后分別寫校長、老師、同學的表現。這樣就能點面結合、條理清楚。
場面描寫即把活動的場面和情景有重點地具體地進行描寫。關鍵是在場面描寫中要寫出應有的氣氛,展示一幕幕精彩的場面,使人有種身臨其境的感覺。
[思考板]
關鍵詞:小學生;起步作文;教師指導;學生模擬
低年級的學生在起步學寫作文的時候,特別困難,主要表現在:大多數學生閱讀量不大、視野較狹窄,詞匯量貧乏。針對小學生寫作難的問題,教師如何引導學生,要解決這個問題,教師就必須要求學生把平時課文中的好詞好句畫出來、抄下來、記起來,讓它們能成為學生自身的知識財富,通過多種途徑讓學生接受、掌握。
一、好詞好句篇布局的模式
好的范文,有好多的詞句,例如每授完一課,引導學生欣賞本課的好詞和佳句,體會文章用詞的準確性和多樣性,把這些好詞好句記下來、寫下來,通過“模擬”方法把這些好詞好句轉換句式的用法,遣詞造句貼切,修辭方法得當,改變文章的寫法,應多看、多記、多鑒賞開篇布局引人注目。
二、場面描寫的模擬
以學生生活中發(fā)生的真實事例作具體指導。讓學生從日常生活中,首先引導學生審題,(可以先點明時間、地點)如球類比賽、田徑比賽、拔河比賽、演講會、故事會、班隊會以及文藝演出等各種場面,可以因地取材,練習描寫。由于事例是真真切切發(fā)生在學生周圍的,學生提筆寫起來不免有一種真實感和親切感。這樣指導,開拓了學生思路,解決了“沒什么可寫”和“不知道怎么寫”的難題,又啟發(fā)學生留心感悟周圍世界。
三、人物形象特征、性格特點的模擬描寫
人物千人千面,怎樣真實地、栩栩如生地把他(它)們的外貌、姿態(tài)、變化描繪出來呢?一是要多觀察,看清楚是什么樣。是高,是矮?是胖,是瘦?是白,是黑?要仔仔細細觀察,掌握了一定數量的描寫人的形狀、性格或狀態(tài)的詞語,就能把觀察到的人物具體、形象地描繪出來。老師應該引導學生留心觀察身邊熟悉的人物,模仿例文,指導寫作使學生將平時學到的詞語、句式、寫作方法與生活實際聯(lián)系起來。練習寫出其在某一時刻、某一情況下的外貌形象的變化、不同的心理活動以及不同的言行等人物形象特征。
四、景物描寫的模擬
如校園內、公園里、街道旁的各種花卉樹木,景物千姿百態(tài),千變萬化,晨午暮夜各顯特色,春夏秋冬景致不同,風雨陰晴各具姿態(tài)。教師引導學生在描寫景物的時候,一是要觀察得仔仔細細,看得清清楚楚,二是要注意積累課文中有關景物、事物描繪的詞語。掌握了一定數量的描寫事物的形狀、性質或狀態(tài)學習,就能把觀察到的事物具體、形象地描繪出來,模擬描寫。
五、對話交流的模擬
一
有人問我:“管老師,怎么提高孩子的作文能力?”我反問:“作文能力是什么?”對方說,就是把作文寫好的能力啊,或者說,寫作文的方法和技巧啊。
我笑笑。很多人不知道,作文的第一能力叫“寫作興趣”,第二能力叫“寫作意志”,第三能力叫“寫作人格”,第四能力才叫“寫作技法”。作文這事兒,只要你想寫了,有寫的沖動,寫啊寫、改啊改,一定能成為一位不錯的寫家。
“興趣”這玩意,關乎人心,看不見、摸不著,拿它沒辦法。寫作意志、寫作人格,哪個都不好弄,只好把重心下移,移到第四位的“寫作技法”上。“技法”有講頭,拿出范文,什么懸念、對比、倒敘,什么心理描寫、場面描寫、側面描寫,依著范文說出個“一二三”,來,你照著“一二三”寫。
沒有興趣的推動,“技法”好比沒了油的軸承,轉不起來,你硬要它轉起來,也行;沒過多久,你說,軸承怎么壞了。沒有解決內在的動力、興趣,軸承轉得越快,壞得越快、越徹底。孩子寫得痛苦,收場呢,比苦膽還苦。
二
人,學會了說話,天天說,一天不說,悶得慌;一個星期不說,那日子沒法過。作文,用筆說話,這是人區(qū)別于動物的一個重要標志。你看,小狗小貓再怎么著,它不會拿筆來說話。人會,多優(yōu)越的事。孩子不買賬,有什么優(yōu)越的?我才不想寫,我寧可當小狗小貓。
記得10歲時,我學會了騎車。可家里沒有自行車。一遠房親戚常將他的破自行車,寄停我家,車很破也沒鎖。他人剛拐過彎,我便急迫地推出車子去騎,摔得手上、腿上青一塊、紫一塊,依然樂不可支。
一眨眼,二十年彈指一揮。考了駕照,我自己沒車,坐別人的車,看別人握方向盤,手癢啊,恨不得說:“哥們,你休息會兒,我替你開會兒。”
人學會了某個技能,都有用的欲望。認字了,會寫字了,嘴巴之外,能用文字“說話”,多新鮮。孩子沒識字時,在路上看到幾個自己認識的字,很興奮。長大一點,孩子發(fā)短信,發(fā)郵件,多帶勁;上網聊QQ,你就怕他不肯下線!寫短信,聊QQ,這不就是用文字來表達、交流嗎?
然而,老師說“寫作文啦”,孩子一個個耷拉起腦袋,原由何在呢?
――孩子說的不是自己的話,不是說自己心里想說的話,不是用自己的方式來說話。學生說的,必須是老師認同的話,大人認同的話,試卷認同的話。老師不認同,大人不認同,試卷不認同,說得再起勁,也白搭。
不幸的是,兒童的價值觀和大人的價值觀有著本質的區(qū)別。小的時候,煙殼是我的寶,我的童年是煙殼伴著長大的。有一回,褲兜長了個洞,煙殼從洞里跑掉了,我一個星期提不起神來。那煙殼,在大人眼里是一個要扔掉的垃圾而已。反過來也可以說,大人眼里重要的、重大的事,在孩子眼里可能根本沒覺得是回事。“7•23”動車追尾事故,大人聽了很震驚,你問一邊玩溜溜球的孩子,他可能根本沒感覺。
大人總要讓孩子寫自己認為重大的、重要的事,比如“7•23”事故。事實上,你讓孩子寫“玩溜溜球”,那才是他關心的重大的、重要的事。
三
一天,李老師說:“昨天兒子問我,‘媽媽,你喜歡老爸還是喜歡我?’”李老師說,我不能寵孩子,就回答:“當然更喜歡你老爸,我是你老爸的老婆嘛。”孩子很生氣,一本正經地對李老師說:“媽媽,那你趕快給我娶個老婆吧。”
謝老師聽了李老師的故事,很有同感,說:“我也講一個女兒的故事吧。”
謝老師很早就讓女兒一個人睡。女兒呢,每到晚上喜歡到謝老師的房間里,聽爸爸媽媽聊天、講故事。每次都是謝老師催女兒回房睡覺。女兒呢,總不情不愿。一天,女兒生氣了,沖謝老師嚷:“媽媽,你一天到晚說培養(yǎng)我的獨立精神,讓我一個人睡覺,可你從不培養(yǎng)自己的獨立精神,天天晚上跟爸爸一起睡覺。”
我聽了她倆的對話,趕忙走過去,問:“你們有沒有讓孩子把這事寫成作文啊?”
我那兩位可愛的女同事,沒有說話,直愣愣地盯著我,那眼神里分明在說:“管老師,不會吧,這也能寫成作文?”
寫什么,你讓孩子寫什么,你引導孩子寫什么?這是一個重大的作文問題。孩子寫自己內心沸騰的話,下筆自然有感覺;孩子寫迎合成人的話,下筆自然覺得累。那是人生最大的“累”,心累。很多孩子不喜歡作文,那是他的作文狀態(tài)。
良好的習慣對寫作來說尤為重要。那么,應該養(yǎng)成哪些良好的習慣呢?
養(yǎng)成用心說話,說真話、訴真情的習慣。目前,在學生作文中,存在著比較普遍的虛假現象,寫進作文中的人是虛的,事是假的,觀點是強加的,感情是浮泛的。為了拓展學生的寫作思路,營造最佳的寫作氛圍,有時必須給學生創(chuàng)設情境。初中語文第三冊小說單元后,作文教學是場面練習。這個單元周立波的《分馬》的場面描寫可謂精彩至極。學生們已經對“場面”這個概念有了初步的印象,如果放手讓學生自己去寫,大部分學生會感到棘手。于是我設置了掰手腕比賽,要求在不大聲喧嘩的前提下,以組為單位,每組出1-2人,三局兩勝;先在組內展開了選拔賽,以便推本組最強之人,而后組與組展開決賽。場面別開生面,觀看者神態(tài)各異。游戲結束,有的喜悅,有的不服,我趁勢引導:對這場比賽同學們怎么看,怎么想的?賽者與觀者各自的表情、動作是什么樣?班里整個氣氛怎樣?學生們紛紛說出自己的感受和觀察結果。最后讓學生們把這個場面用語言表達出來,學生不再擰眉、嘆氣了。
養(yǎng)成觀察感知、體驗積累的習慣。常常有一些同學害怕寫作文,說是無話可說,無事可寫,其原因大都是對生活缺乏觀察,或是不習慣于思考。為配合作文教學,引導學生做生活的“有心人”,激發(fā)他們對周圍生活的熱情,達到增強寫作意識的目的,在初中三年的時間里,我訓練學生每周寫周記。初一第一學期,要求把自己在這一周中給自己感受最深的人和事,詳細地記錄下來,人不離事,事不離人,人或事件不管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均可,過程要完整;第二學期,引導學生看自己寫的人或事,為什么要寫它,有什么想法,利用一兩句話進行適當議論,提煉中心,引起對人生的思考;初二第一學期,要求寫人或記事要注意重點突出,詳略搭配要得當,注重首尾過渡的照應;初三注重語言的錘煉。寫的同時鼓勵學生多方閱讀以擴大自己的信息量,老師給學生推薦好書,要求學生多寫讀書筆記。
養(yǎng)成多閱讀、多思考、多練習、多修改的習慣。閱讀是寫作的基礎,多讀的同時還要多寫,寫作訓練達不到一定強度或熟練程度,就難奏效,只有堅持練筆,才能以“量”來促進“質”的飛躍。多思考,除了指平時對所見所聞要多思考,對周圍的點點滴滴要有自己的看法或獨到見解之外,在寫作時,也要養(yǎng)成構思、列提綱的習慣。而修改又重在養(yǎng)成學生自改習作的習慣。“用我眼看世界,用我手寫我心”,有了良好的寫作習慣,作文自然能夠學得扎扎實實,寫作水平也就能夠得到不斷提高。
陽光六年級:孫大友
關鍵詞:寫作 體育素材 觀察力 想象力 教師引領 練筆 雙贏
體育職業(yè)學校(以下簡稱體校)中相當一部分學生的語文基礎較差,很多學生不僅文字表達能力弱,寫作基礎也差,往往是教師一布置作文,學生就頭疼,覺得腦子空空,不知從何下手。有些學生雖然花了不少時間,下了很多工夫,但寫出來的作文仍然是空洞無味,內容松散,沒有中心,不知所云。究其原因,除了對語文基礎知識中“文章結構”“修辭方法”“文學欣賞”等掌握不牢,不能進行實際運用外,對實際生活的觀察力、想象力不足,不知道如何選取素材,缺乏正確的指導也是其中很重要而又極易被忽視的原因。筆者認為,要想提高體校學生的語文寫作水平,一方面要加強語文基礎知識的學習、訓練,另一方面要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力、想象力,在體育訓練中尋找素材,讓學生懂得生活是觀察、想象的沃土;只要在自己參與的社會實踐、學習、訓練中用自己的眼睛認真去觀察,用自己的身心仔細去體味,想象的翅膀就會展開、飛翔,就有了寫作的思路,就不愁寫不出言之有物的文章, 語文教師不妨進行以下嘗試:
一、改變教學方法,指導學生在體育訓練中觀察,為寫作打好基礎
體校學生都喜歡體育訓練,因為體育生的好動、活潑的天性在體育訓練中能表現得淋漓盡致。他們?yōu)t灑、矯健、優(yōu)美、勇猛的技能動作、興奮的叫喊、激烈地比拼是那么的激動人心。他們盡心的模仿教練的動作,一招一式是那么的自然。在體育訓練中他們活動的空間很大,活動的形式多樣,活動的內容精彩,手腳得到充分地舒展,他們想動就動,想叫就叫,和教室里正兒八經地聽課完全不一樣,沒有拘謹,沒有更多的約束,沒有害怕,沒有不斷地批評、教訓,在身體的碰撞中,在活動的盡興中,一切都是那樣的自由、開心。可以說運動、訓練是體校學生生活的主旋律。是他們最喜歡、最感興趣、最愿意做的事,而學習文化課,尤其是寫作文則是他們最不喜歡、最不感興趣、最不愿意做的事。體校的教師都有這樣的共識:同一個學生在訓練場和教室的表現是截然不同的,訓練場上的“他”讓老師敬佩、心疼,教室里的“他”卻讓老師反感、氣憤。問題的癥結是:教師的教學理念、方法呆板,沒有與體校學生的實際情況緊密聯(lián)系,沒有尋找到語文
教學與體育訓練結合的突破口,學生對文化課的重要性認識不足,不知道體育訓練中蘊含著語文寫作要素的竅門。因此,語文教師應改變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教學應與體育訓練相結合,在學生們樂于從事的體育訓練中尋找到語文寫作教學的突破口,經常不斷地給學生引導和教誨。
科學研究表明,想象是創(chuàng)造的重要條件,許多的科學發(fā)明創(chuàng)造證實了這一點。寫作本身就是一種創(chuàng)造。艾青曾經說過:“沒有想象就沒有詩”。想象之于文學創(chuàng)作,就好比白云之于藍天,流水之于高山。想象是使文學作品充滿神奇魅力的源泉。馬致遠的“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李白的“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曹雪芹筆下的美麗而性格各異的金陵十二釵;吳承恩手下本領通天、降魔伏妖的孫悟空;《巴黎圣母院》里面貌丑陋但心靈美麗的卡西莫多;《呼嘯山莊》中陰郁怪戾的希克厲;《哈姆雷特》中優(yōu)柔寡斷的哈姆雷特……無數成功的中外文學作品和文學形象,無一例外都是藝術想象的產物。沒有想象力的作品,就像折斷了翅膀的鳥,太實、太沉,缺乏飛翔的靈動力。其結果不是內容枯燥乏味、文辭粗糙,就是手法單調呆板,缺少感染力。因此,要提高學生寫作水平,培養(yǎng)想象力應該是一項重要內容。而想象力的高低不是與生俱來的。生活體驗是影響想象力的首要因素。當人們要開始寫作實踐之前,往往需經歷一個生活積累的過程。體校學生由于環(huán)境和年齡等原因,生活經歷比較簡單,閱歷相對膚淺,思維深度不夠,這對于他們施展想象是極大的束縛。淺顯的心智活動和狹窄的生活層面,很難使學生在寫作時做到觸類旁通,舉一反三。大千世界是那么豐富精彩,但學生的作文卻多半跳不出家庭、家鄉(xiāng)和學校的狹小空間,筆下人物也大多是教師、家長或同學。當然,我們不否認在這些范疇也產生過好的作文,但是一旦脫離這個選材范疇,學生寫作就會感覺艱難,筆下人物也比較粗糙、模糊。因此,要培養(yǎng)學生豐富的寫作想象力,應該從最基本的東西入手,鼓勵他們多深入社會生活,參與社會實踐,豐富生活閱歷。在體校,語文教師則應指導學生學會在他們最熟悉的體育訓練中去觀察、思考、搜集寫作素材;用心去品味人物、事件、動作、細節(jié)等。如:將學生訓練時如何模仿教練動作的細節(jié)與語文寫作中如何觀察人物、事件的細節(jié)進行對比,從中找出二者的相似點,引導學生將體育訓煉的觀察方法運用于寫作素材的觀察。指導學生學會提煉寫作素材,學會在寫作中運用聯(lián)想、想象的方法拓展自己的思路,經常組織學生進行練筆活動,使學生從中受到啟發(fā)、產生興趣,嘗到甜頭。為規(guī)范的寫作打好基礎。
二、運用體育素材,引領學生寫作文
關鍵詞:多媒體 聾生 作文能力
對于聾校語文教學中的作文教學來說,如何提高聾生的作文能力,一直是聾校老師最為關注的問題。隨著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和知識信息交流的多元化發(fā)展,計算機多媒體的出現,為聾校語文教學帶來前所未有的嶄新景象,其中作文教學也呈現出一派勃勃生機。在聾校的作文教學中合理地運用多媒體,可以激發(fā)聾生的寫作興趣,發(fā)揮聾生的主觀能動性,為聾生寫作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氛圍,有助于提高聾生的作文能力。兩年前,我開始嘗試著讓多媒體服務于我的教學實踐,特別是在作文教學中充分利用多媒體的各種優(yōu)勢,對聾生進行寫作方面的訓練,并取得可喜的成績。下面我想談一談在聾校這一教育領域里,運用多媒體對提高聾生的寫作能力有哪些幫助,以求與同行們交流、探討!
一、多媒體有助于培養(yǎng)聾生的寫作興趣
在低中年級的語文教學中,我加大了對聾生的寫話訓練,班級學生的書面語言能力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他們有時仍然視寫作為苦差事,聽說寫作文就唉聲嘆氣。
究其原因,聽力障礙導致聾生雖然置身于現實生活中,卻往往對周圍的人和事、景和物容易忽視,加之語言儲備量少,于是他們每當寫作文時總是打不開思路,無米下鍋。作為老師,我們要多方面地為聾生提供感知的對象,激發(fā)他們的興趣,誘導他們展開想象和聯(lián)想。我在日常工作中注意到了多媒體聲像兼?zhèn)洹D文并茂的優(yōu)勢,并讓其介入作文教學,創(chuàng)設了生動的寫作情境,較好地渲染作文氛圍,使聾生在有意無意之中被吸引,調動其寫作的積極性,從而激發(fā)他們的表達欲望。
如以《金色的秋天》為題的作文訓練課上,我將一幅幅美麗的秋天場景放在大屏幕上:金色的陽光照射著大地,所有的東西似乎都變成了金色的,五顏六色的開得絢麗多姿,田野里一片豐收的景象……這種音畫交融、聲情并茂的直觀信息,把聾生的的興趣、思維緊緊地凝聚在了小小的屏幕上,處于此情此景中的聾生自然而然地聯(lián)想到秋日的種種景觀,不知不覺地便進入了作文的情境之中,然后再動手描繪,自然就文思流暢,下筆有神了。
二、多媒體有助于豐富聾生的寫作素材
生活是寫作之源,但因聾生生活空間有限,而且對身邊的事物容易忽略,生活信息庫存量小,于是寫作素材的缺乏就成了師生的煩惱。運用多媒體可以將聾生熟悉的、陌生的、過去的、未來的、現實的、創(chuàng)設的事物或情境生動地展示,來開拓聾生的視覺空間,大大地豐富了聾生的寫作素材。
我利用PowerPoint設計了一些貼近聾生生活,富有童真童趣的幻燈片,展現了一幅幅直觀形象的畫面。如《我們的校園》《夏日》《太陽出來了》《小羊過橋》《聰明的小猴子》等等為聾生提供了練筆的機會。PowerPoint還可以鏈接電視、錄像來再現生活情景,我常常拍攝一些發(fā)生在聾生身邊的、反映德、智、體、美等方面的校園生活鏡頭,再鏈接到幻燈片中制作成多媒體課件,用以誘發(fā)聾生身臨其境地寫作。例如我錄制了《課間十分鐘》《今天我值日》《記一次升旗儀式》《慶祝十周年》等場景,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地為聾生提供生動的寫作素材,不但改變了過去作文教學材料單調的狀況,而且讓聾生的寫作充滿了生活氣息。實踐的過程中,我深深地感覺到多媒體的運用給作文教學開辟了一片新天地,使聾生的寫作資源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三、多媒體有助于培養(yǎng)聾生的觀察能力
利用多媒體直觀、形象的特點對聾生進行觀察、思維、表達等作文技能技巧的綜合訓練,可以幫助聾生在觀察中獲得寫作素材,達到會寫作文的目的,其效果是傳統(tǒng)教學無法比擬的。
1.培養(yǎng)聾生有序的觀察能力
觀察是有順序、有條理的,我們引導聾生觀察生活的事物時,就要注意到這一點。從空間角度看,可以是由遠而近,由上而下,由里到外,由整體到局部;從時間角度看,主要是按時間先后順序觀察事物活動的情況,另外事情是有自身發(fā)展順序的,教師要引導學生觀察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在指導學生寫《我們的教學樓》時,我拍攝了教學樓內外景觀的錄像,按照從外部整體造型到樓內局部構造的順序放映給學生看,指導學生掌握觀察的順序和方法,使他們明白寫作說明文的技巧和重點,從而提高寫作說明文的能力。
2.指導聾生學會抓住事物的重點和特點去觀察
深入細致地觀察,抓住事物的重點詳細描寫,才能把文章寫得具體生動。聾生對生活體驗不深刻,對于看到的東西或忽略或印象不深,寫作文時覺得無話可說。針對這種狀況,我利用多媒體可以重放、慢放、定格等功能,對聾生進行抓重點、抓特點的觀察訓練,產生了良好的教學效果。例如在指導學生寫作文《學校變了》時,指導學生抓住“變了”二字來觀察、描寫,教學中我放映了反映校園面貌變化的圖片和錄像片,重點和精彩的內容通過定格和慢放,讓學生仔細觀察、細致描寫,從多方面寫出了校園風貌的變化。聾生在這樣的情境之中快樂地寫作文,就不會感到無從下手了。
四、多媒體有助于培養(yǎng)聾生自主作文的能力
多媒體以形象生動的畫面和真實感人的生活場景給聾生(除聽覺以外的)各種感官的刺激,喚起聾生強烈的探求欲,使聾生興致勃勃地主動參與教學活動,形成以學生為主體的學習氛圍,從而培養(yǎng)聾生自主作文的能力。
以《記一次拔河比賽》的作文教學為例,課前,我拍攝了比賽的實況,作文教學時播放給學生看,這種教學形式最具魅力之處在于:錄像顯示的沸騰的場面緊緊地扣動學生的心弦,孩子們不僅從鏡頭中看到別人的表現,也看到自己的表情、動作,還看到了比賽時自己無暇顧及的情景。在敘述練習時,學生們你不讓我,我不讓你,生動形象的描述從他們的口中迸發(fā)而出。比如,“胖李帥縮成一團,用盡全身力氣往后拉,真擔心他的肚皮會破呢!”“眼看二班快不行了,我們揮著手,跺著腳,更加起勁的喊著:‘加油!加油!’多么精彩的比賽啊!”……這種多媒體介入的作文教學形式不需要老師細致講解,聾生會主動地觀察、感知、認識,情動而辭發(fā),有助于培養(yǎng)聾生自主作文的能力。
五、多媒體有助于提高聾生自評、互評作文的能力
文章的修改是寫作文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但是,聾生寫完作文往往不能發(fā)現自己的作文中存在的問題,很少會修改。如何引導聾生清楚地看到自己作文中的毛病呢?我充分地利用了多媒體,將學生寫的事物重現,供全班同學對照評講,并指導他們相互指出文章中存在的語法和修辭方面的問題,在反饋中引起學生的注意。如此推敲琢磨,有助于聾生將手語轉化為書面語,聾生的語言能力自然有了提高。
【摘要】作文是語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怎樣才能讓學生樂于動筆,輕松作文呢?只有挖掘習作的源頭活水:廣泛閱讀,豐厚語言積累;引導觀察,豐富習作素材;有效評改,激發(fā)習作熱情,才能讓學生輕松作文,表達真情實感。
關鍵詞 輕松作文;廣泛閱讀;引導觀察;有效評改
作文是語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讓學生寫出漂亮的文章,是每個語文老師的心愿。每接手一個班,我總是找出較好的作文在班級朗讀或“發(fā)表”在展示欄。有一次,有個同學舉報展示欄上的作文跟作文選上的文章大同小異,有的只改了姓名……學生對寫作文不感興趣,一看到作文題目,有的愁眉苦臉,一籌莫展;有的馬上翻閱作文選,有的商量著上“百度”,美其名曰“模仿”“借鑒”……怎樣才能撥動學生寫作的心弦,讓學生樂于動筆,輕松作文呢?
一、廣泛閱讀———豐厚語言積累的源頭活水
“胸藏萬匯憑吞吐,筆有千鈞任翕張。”閱讀是寫作的基礎,只有大量的閱讀,才能擁有豐富的語言積累。《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廣泛閱讀各種類型的讀物,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260 萬字,每學年閱讀兩三部名著。”這就要求學生要大量閱讀,在讀中積累詞匯,在讀中培養(yǎng)語感。學生多讀,精讀,厚積薄發(fā),作文時才會文思泉涌,左右逢源。為此,我用心挖掘文本,課文中精彩片段、古詩詞、有趣的故事、寓言,讓學生熟讀成誦。要求學生準備一本讀書筆記,把閱讀中遇到的好詞佳句、精彩的地方摘抄下來,或寫出文章的主要內容、自己讀完的收獲。推介閱讀古今中外名著,并開展一系列活動:講故事比賽,古詩詞吟誦,手抄報,開交流會,讀書筆記展覽……激發(fā)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量,逐步豐厚語言積累,提高了表達能力。
二、引導觀察———豐富習作素材的源頭活水
著名教育家葉圣陶曾說過:“生活是寫作的源泉,源頭盛而文不竭。”作文要表達真情實感,必須引導學生關注生活。離開了生活,作文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想讓學生把文章寫得文情并茂,必須從內容入手,豐富學生的生活體驗,引導學生多練筆,寫成日記或作文,積累習作素材。
1.引導學生關注生活,滲透作文訓練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應引導學生關注現實,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學生對很多生活場面熟視無睹,作文時卻為“無米下鍋”而抓耳撓腮。我經常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進行觀察,讓學生抓住眼前的人、事、物、景,把觀察到的有意義的場面記錄下來,如:同學生日聚會,上學路上的見聞,假日旅游,節(jié)日賀卡,同學之間的誤會、爭執(zhí)……從中獲得寫作的源泉,為今后的習作積累豐富的素材。
2.結合學校各種活動進行作文訓練
學校是學生的第二個家園,學校舉辦的各種活動,孩子們都很喜歡。六一節(jié)前夕,我提議組織幾種有趣的活動,同學都很樂意,幫助出謀劃策:吹乒乓球比賽,搶椅子,猜謎語,填鼻子……活動一結束,就讓還沉浸在愉悅中的孩子們動筆寫下來,有的寫活動前同學們的興奮,有的寫活動過程中同學的神態(tài)、動作、語言,還有的寫比賽時的緊張心理、團結互助的細節(jié)……學生所寫的作文果然生動,情真意切。學校舉辦體育比賽,一些同學現場做了報道。活動完,那些精彩的瞬間同學們津津樂道,如我班的體育健將蔡育琪投籃的動作如何描寫才準確,引起幾個同學的爭議:“踮”“托”“推””扔”“送”該用哪幾個字,爭得臉紅耳赤……
3.加強作文教學與各科教學的聯(lián)系
音樂課、美術課、社團活動課,學生都很喜歡。我布置寫“你最喜歡的一節(jié)課”,同學們有的寫老師的外貌、神態(tài)、動作、語言,有的寫同學互動時的表現,還有的寫自己的心情……取材多角度,表達出自己的喜愛之情。
多次訓練之后,學生逐漸學會挖掘資源,從多角度取材。這樣,學生寫出來的文章,有生活氣息,有真情實感,避免寫空話、假話,抵制抄襲的弊端。
三、有效評改———提高習作能力的源頭活水
“好的文章是修改出來的。”新課程標準在習作的編排上,非常重視作文的修改。草稿寫好后,要引導學生認真修改,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過程中提高習作能力。
1.評改形式要多樣化:老師提出要求,學生自改;小組成員互改,找出亮點,加以肯定;再找出不足之處,進行修改。教師再改,加上評語,打上分數。推薦好作文進行展示。多元互動后,減輕教師的負擔,學生互學互幫共同提高。被展示的同學深受鼓舞,寫作文的熱情自然而然會被調動起來。
2.評改要及時:學生作文完成后,要趁熱打鐵,若時隔多日,學生早已忘記習作內容,學生沒了熱度,評改失去意義。3.評價要中肯:適當欣賞學生,肯定學生的成功能激活學生的寫作興趣,增強信心,從而提高學生習作水平。教師要善于發(fā)現學生作文中的點滴成績,毫不吝嗇地給予肯定和鼓勵。評改作文時,要實行高分政策,讓不同水平的學生均能享受到作文的樂趣,發(fā)揮評價的激勵作用。
4.評價后還要再次修改:引導學生互相學習,再進行二次修改,改得好可再加分,這樣,大大激發(fā)了學生的修改熱情,又提高了學生的習作能力。
一、變靜為動,激發(fā)興趣
看圖作文貫穿整個小學階段,對學生而言,要求有順序、有重點,比較仔細地觀察圖畫,表達出一段完整的意思。要讓學生想看,“興趣”是關鍵。一般的圖畫是靜止的,無動感,學生的積極性調動不起來。而現今不計其數的動畫片給孩子們送來了櫻桃小丸子、哆啦A夢、白雪公主、比卡丘、孫悟空、哪吒、史努比、米奇、沉香、小鯉魚等活潑可愛的視覺形象,其實這些都是我們語文教學中不可多得的資源,完全可以建起讀寫內容和豐富多彩的生活之間的聯(lián)系。課上,學生們驚喜地發(fā)現自己喜愛的動畫人物閃亮登場,成了作文課的主角,學習興趣油然而生。動畫片中,那些鮮明閃動的畫面,夸張可愛的人物造型,童趣橫生的兒童語言,給孩子們留下深刻的印象,于是孩子們就想看、想說,而且還能把故事情節(jié)繪聲繪色地表演出來,這就充分調動了孩子學習的積極性。我們可以明顯地感覺到孩子們通過看動畫片,他們的想象力豐富了,口頭表達能力也強了。
這些寓教于樂的情節(jié)和故事,將真善美形象生動地傳遞給學生,使他們容易接受,樂于接受。無論是單向設計還是綜合訓練,都能貼近學生,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認真觀察,掌握方法
作文難,是因為學生觀察能力不強,覺得無話可說或言而無序。因此,在看圖時,我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通過生動形象的動畫片,讓學生愛看。再通過情節(jié)的自然發(fā)展,在學生的潛意識中讓他明白,觀察是有一定順序的。長此以往,我想,學生真正地掌握觀察方法并不是一件難事。
而場面描寫是學生習作中常見的也必須掌握的一種表現手法,它對于人物形象的塑造、故事情節(jié)的展開、感情與情緒的渲染,都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場面描寫是對以人物活動為中心的動態(tài)畫面所作的描寫,它所表現的是特定場合中的人物、環(huán)境和情節(jié)的綜合。場面描寫中,既有環(huán)境的描摹,又有情節(jié)的渲染,更有人物的特定的活動,點面結合,富有層次。動畫片《灌籃高手》是籃球愛好者喜歡看的節(jié)目,也是小朋友愛看的節(jié)目,這部動畫片既能為學生的場面描寫提供素材,也能激發(fā)學生習作的興趣。教師有目的地引導學生帶著習作目的去觀看《灌籃高手》,為指導學生寫“比賽場面”打下基礎。如,動畫片中的主人公櫻木花道與對手決戰(zhàn)時,那激烈、精彩的比賽場面,櫻木花道精湛的灌籃技術,以及在籃球場上的頑強拼搏精神,正是同學們要學習的地方。因此,教師可以讓學生自由選擇其中一個籃球比賽的場面進行具體的描寫。教師在指導寫《灌籃高手》的《精彩的籃球賽》之前,先指導學生掌握場面描寫的方法,然后,讓大家一起分享灌籃高手櫻木花道的風采。結合講評,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場面描寫的方法。
三、充分表達,鍛煉口才
當孩子們覺得心中有數時,我就及時地讓孩子們說一說、議一議,并要求大家把話說得清楚明白,并描述得繪聲繪色,從而訓練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口才訓練是發(fā)展學生口頭語言,培養(yǎng)學生掌握語言技巧的一項活動。使學生在各種語言中能熟練地掌握各種語言技巧,得到能力的訓練。在教學中,可通過老師提問,學生表達,學生單獨說,同桌之間相互討論,或給出重點畫面讓學生集體口述圖像內容等多形式鍛煉學生說話的能力,教師對其適當指導:要大膽說,口齒清楚,用詞準確,連貫完整,盡量做到聲情并茂,讓學生在寬松的氣氛中充分表達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比如, 在教學對話片斷描寫時,采用“無聲懸念” “無影懸念”的方法。老師先舉例講冒號和引號的用法,再請學生完成給句子加標點的鞏固練習,隨后就播放《西游記》中孫悟空與豬八戒還有沙和尚偷吃人參果的那段,但是只有圖像,沒有聲音, 請學生猜一猜孫悟空和豬八戒說了什么?老師出示提示語。下一段則是只放聲音,沒有圖像,讓學生練習寫對話片斷。這樣的“懸念式 ” 作文教學模式,既照顧了學生愛幻想的天性, 又發(fā)展了他們的思維。
四、大膽想象,發(fā)散思維
創(chuàng)新教育應著重訓練學生的思維。現代社會,需要的是思維敏捷的一代新人。我們小學教育的任務是發(fā)展學生的思維,鍛煉其創(chuàng)新能力,而創(chuàng)新離不開想象。因此,在教學時,應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動畫片中的人物會說些什么?會想些什么?會做些什么?讓孩子們根據人物的表情、動作以及周圍的環(huán)境,結合自身的生活經驗,適當地想象,讓思維更靈活,更開闊。如《貓和老鼠》讓人感到久違的天真。貓與老鼠之間的關系很微妙,化敵為友或勢不兩立:為敵時絞盡腦汁,互不相讓;為友時,親如兄弟,不記前仇。教師可指導學生也以貓和老鼠為主人公,想象貓和老鼠之間所發(fā)生的不和或互助的故事。指導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 編寫與電視動畫片中不一樣的情節(jié), 同樣去表現他們之間微妙的關系。比賽看誰編的童話故事《貓和老鼠新編》比電視中的更有趣。
“叮鈴鈴”,上課的鈴聲響了,這一節(jié)是作文課。陳老師大步跨進教室。今天他顯得格外興奮,走到講臺前,笑嘻嘻地說:“同學們,今天我特別高興,你們知道我為什么高興嗎?”我們都咧開嘴,搖搖頭。陳老師接著說:“今天早上,我到貿易市場,一元錢,買了兩只老母雞,你們說能不高興嗎?”同學們哄地一聲笑了,張瑾笑得連腰也直不起來了。我想:陳老師準又在開玩笑了。哪知陳老師卻一本正經地說:“真的,我從來不說假話。不信,我讀給你們聽。”說著,他拿起一本作文本大聲念了起來。原來一個同學在作文中寫他跟爸爸到貿易市場去買雞,爸爸只付了一元錢,買到兩只肥壯的大母雞。同學們恍然大悟,陳老師在批評有的同學寫作文不顧事實,胡編亂造。陳老師說:“不管你的描寫多么生動,詞語多么豐富,不真實的文章是沒有意義的,就不是好作文。”我想,我也常犯這種毛病,如以前寫秋游時,卻寫“春光明媚,百花爭艷……”打這以后,同學們寫作文時,總要細心琢磨,深入了解,遇到不明白的問題,便問老師、家長或者查閱資料,類似的錯誤就大大減少了。
又是一堂作文課。今天,一向和藹可親的陳老師,忽然一把拉著陳俊同學拖出門外。我們都嚇得大氣也不敢喘一口。哪知陳老師關上門,轉過身來笑瞇瞇地說:“同學們,大家不要緊張,現在我要考考大家的眼力。你們熟悉陳俊嗎?”“熟悉!”同學們異口同聲地回答。陳老師接著問大家:“你們說陳俊今天穿的是什么顏色、什么式樣的服裝?腳上穿的是皮鞋,布鞋,還是跑鞋?”這一問,大家都怔住了,誰也不吭聲。過了一會兒,陳老師叫陳俊走進教室,我們這才打量起來:他上穿一件天藍色拉鏈衫,下著海藍色的褲子,腳穿一雙解放球鞋。陳老師笑著對我們說:“這就去觀察校園的花圃。”這次我們看得可仔細了,對花圃的每種花草,從它們的顏色到形狀,生活習性及生活規(guī)律,都進行深入的觀察,有的還翻查有關參考書。這次作文,大家都寫得較好。通過這件事,我們懂得:要仔細觀察,才能寫出好作文。
陳老師就是這樣指導我們學習和作文的。你說,我們有這樣一位優(yōu)秀的語文教師,能不感到高興嗎?我們對寫作怎么能不產生濃厚的興趣呢?
【簡評】
本篇為什么要選擇兩個場面,用兩堂課來寫語文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