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職業教育改革方案范文

        職業教育改革方案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職業教育改革方案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職業教育改革方案

        第1篇:職業教育改革方案范文

        前言:

        焊接是被焊工件的材質(同種或異種),采用加熱或加壓或兩者并用的方法,用或不用填料,使工件達到原子間結合,形成永久性連接的工藝過程。焊接是現代制造業的三大關鍵技術之一,是支撐我國成為制造大國的關鍵技術。在我國的國民經濟發展中,尤其是制造業發展中,焊接技術是一種不可缺少的加工手段,廣泛應用于宇航、航空、核工業、造船、建筑及機械制造等工業部門。以西氣東輸工程項目為例,全長約4300千米的輸氣管道,焊接接頭的數量達35萬個以上,整組管道上焊縫的長度至少1. 5萬千米。國家大劇院一共用了6700噸鋼材,焊縫長達100千米,如果不算已經焊好的預制件,就現場焊縫加起來也有35千米長,需要100多名優秀的焊工,耗用了87噸焊條。北京奧運會鳥巢用的鋼材11萬噸,焊縫長達320千米,所用的焊條20100噸,其長度足足可以繞地球赤道三周。離開焊接,簡直無法想象如何完成這樣龐大的工程。

        焊接專業是一門綜合性學科,涉及機械、電子、工程力學、材料科學、電工電子技術、自動控制、計算機等方面的內容,屬于多學科交叉的邊緣學科。我國焊接專業人才的培養從1952年至今,經歷了50多年的改革發展,己初步形成了適應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并具有一定特色的人才培養模式。但由于焊接專業比較復雜,相關教學機制不健全,導致我國焊接人才不足。

        一、中職焊接專業的教學現狀

        目前,國內開辦焊接專業的職業院校不少,但是經筆者調研發現目前中職焊接專業教學狀況并不能令人滿意。主要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1、教學方法落后

        歸納目前各職校機械專業開設的專業課程,它們大致可分為兩部分:專業基礎課程和專業課程。然而,這些課程都存在要求高、課時緊,大部分知識點具有專業性強、理論性強并且實踐性強等特點。

        目前大部分教師在實際課堂教學中仍然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即通過講述、板書、模型、掛畫、畫圖、練習等方式來完成教學任務,這種單調枯燥的“紙上談兵”式教學模式,嚴重挫傷了職中學生原本就脆弱無比的“專業興趣”,長此以往,很多學生會開始厭學、逃學甚至棄學。

        2、課程設置不合理且脫離實際

        目前我國多數中職焊接專業院校的課程設置仍然缺乏整體性,各門課程之間缺乏溝通,有時還存在教學內容重復的問題。另外,課程的設置于與企業實際相脫節,導致學生難以跟上時代潮流。

        3、教師知識結構有待改進

        我國中職焊接專業的授課教師在知識結構、觀念等方面還有待進一步完善。年齡較大的教師不同程度的存在教育理念落后,與社會發展潮流脫節的現象,具體表現為對新理論、新設備、新技術不了解。年輕的教師雖然觀念比較先進,但是缺少實踐經驗少,實踐能力往往落后于理論知識。

        4、教材更新緩慢,內容難教、難學

        中職焊接專業的教材使用周期一般來說都比較長,由于一般教師備課時按照教材內容展開教學,導致教學內容更新比較慢,學生所學知識與市場需求不吻合,使得畢業生難以滿足企業工作需要。另外,課本內容繁瑣,理論性強,再加上缺乏實際教學項目作為支撐,導致教師難教,學生難學的怪現象。

        二、職業學校焊接專業教學改革的構建

        1、以培養學生自身能力為中心

        職業學校旨在培養專業人才,因此必須根據社會要求量身培養相應的實用人才。對于焊接專業而言,學生的實踐能力是一項最關鍵的能力,因此,職業學校必須積極開展實踐教學,同時應該確保實踐的有效性和充分性。

        2、密切聯系市場

        中職焊接專業在培養焊接人才時應該與市場緊密結合起來,與相關企業聯系在一起。學校在課程的設置、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等方面要聽取相關用人單位的意見和建議。只有這樣才能夠培養出符合社會和企業要求的人才。

        3、理論與實踐并重

        理論是實踐的指導,因此,必須重視理論教學。在教學過程中,每一階段教學任務結束都要進行階段性的測試,以確保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扎實掌握。在注重理論知識的同時也要重視實踐能力的培養。

        4、將產、學、研三者有效結合在一起

        職業學校要想實現自身的教學目標,就必須使產、學、研三者有效結合。職業學校應該充分利用校內資源和校外資源,通過校企合作建立自己獨特的開放式培養專業人才的模式。

        三、焊接專業改革發展構想

        1、教一練一做。焊接專業學習始終以體現工作環節過程為主題思想,以實際工作中的任務和產品制造為主體,以鋼結構、船舶、壓力容器等為載體,以生產實例為實據,對教案進行改革。例如管管接頭焊接實訓任務,可以以北京鳥巢建造實例為依托,進行教學展開。通過PPT、視頻等媒體介紹,以鳥巢的管管連接縫口工藝要求,進行教學任務安排,讓每個學生自己動筆提出想法,規劃施焊各個環節,以一到兩周時間進行前期準備、理論學習和實踐訓練,教師示范表演管管焊接技巧,最后學生自己動手做。從下料、裝配、清理吃濺、焊接、檢驗等環節逐條推進,穿插其他輔助課題,做到教學新穎、靈活,提高學生自主創造力。

        2、工學結合,校企合作。中職學校是為社會生產輸送和培養技術型人才的崗前培訓基地,要大力發展強化與各個用人單位的聯系與合作。在歐盟15國中,有11國的中等職業教育的比例高達50%,例如德國、瑞士、比利時等制造強國,其中職教育的比例為70%,大量的高級技師、技師是通過職校教育進行培養的。伯納德?L?溫士坦博士(美國)在觀察、研究西方的工業發展普遍規律后指出,“西方的經驗有力地證明,一個健全的職業教育體系,是一個比高等教育還要關鍵的因素”。

        國外的中職教育基本做到了與當地經濟和諧發展,強調結合當地經濟發展狀況和自身辦學條件,在課程設置上,將企業的需求、產業調整、經濟政策充分考慮進去,并報請政府培訓部門進行協調、資助開發,每三年做出調整,發揮最大社會效益。如德國“雙元制”、美國合作教育、日本產學結合等,都是工學結合的典范。在我國,中職校企合作的典范如天津辦學模式,值得我們借鑒。

        3、建立高水準、功能現代化的實訓場地。學?,F有的焊接設備以SMAW, GTAW, GMAW為主,SAW, MAG應、無損檢測、自動切割等都沒有開展,設備單一。增加一些更先進的焊接設備、儀器等,初步達到焊工培訓站的資質,為今后承接省、市、國家級焊接比賽、培訓做鋪墊。綜合來講,規范、整潔、通風、采光良好、規范的焊接實訓場地能增加學生和用工單位的信任感。

        4、提升質量辦學與品牌服務。焊接專業的學生進入用工單位后,學校要不間斷地與學生和單位進行溝通和信息采集,針對畢業生在用工單位存在的問題改進教學誤區,對用工方提出的意見積極回應、妥善處理。要善于利用自身的資源優勢,如場地培訓、技能指導、焊接工藝評定等,展現學校的品牌服務意識,擴大學校在職能機構的影響力。

        5、建設“專一精一尖”的“雙師型”焊接教師團隊。制定“雙師型”教師的標準,形成“雙師型”素質教師培養、認定、管理的長效機制。根據高素質、高技能人才的培養要求,適應中職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鼓勵教師到高等學府深造、學習,打造全面、技術過硬、理論扎實的焊接教師隊伍。引導教師到企業參觀新型產品的焊接生產及檢驗過程,增加教師的閱歷和經驗,豐富教師的焊接知識,充實專業底了的內涵。

        6、轉變思想,做好現在,著眼遠期規劃。目前國際經濟危機使國內制造業深受影響,從以前用工單位找上門來要人到現今焊接專業大幅萎縮,焊接班不能組班,都顯示外部經濟環境、產業結構調整對招生分配的影響。學校要走出去,找市場,找門路。焊接是一門復雜的獨立綜合型學科,有自身特點和環境要求,學習訓練成本較高,自動化、智能化程度較高。在工業化最發達的美國,焊接被視為“美國制造業的命脈,而且是美國未來競爭力的關鍵所在”。其主要根源就是基于這樣一個事實,即許多工業產品的制造無法離開焊接技術的使用。

        7、很好地處理了理論與實踐的時間、空間分配關系

        有教師認為,教書工作就是理論、實踐各一半,不會理論就無法實踐,先理論后實踐,先教室后車間。通過課題研究后,教師認識到實踐的重要性,如果非用數字來規劃的話,理論2、實踐8,因為職業學校的焊接教學核心任務就是培養技能人才,焊接技能主要是靠學生在實踐中的體會、總結、摸索中練就的,光理論不實踐沒效果。就是理論課也大都在干中講,只是確實需要時才在車間配備的白板上或者在多媒體教室里集中總結、展示。中職學生的理論不行,但實踐能力很強,如果做到干中學,教學質量特別高、效率特別快,會干了,道理自然就通了,因為理論來源于實踐。

        第2篇:職業教育改革方案范文

        揚子晚報8月9日報道近日,國內的民間教育智囊機構21世紀教育研究院了一份“民間版”的高考改革方案,這份方案匯集了眾多教育界專家學者以及一線老師的智慧。其改革的基本思路被概括為“統一考試,分層多軌,自主招生,多次錄取,公平公正”,這與正在緊張起草中的官方改革方案目標相同。

        據21世紀教育發展研究院院長、北京理工大學教授楊東平介紹,在其設計的這份高考方案中,可以按照學科的特點歸為不同的類別,也就是不同的軌道:文史哲可以歸為一類,數理化這樣的純粹的基礎理科可以歸為一類,工商管理專業可以歸為一類,而工程技術專業也歸為一類。

        而在教育主管部門官方層面,據了解,目前正在緊張起草中的《中長期國家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中,對于高考改革也有所涉及。據參與該專題小組的一位人士透露:目前,對于高考改革初步提出了3個方案,主要是要解決考核學生的綜合素質和一次考試定終身的問題。

        方案1:通過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是參加高考的前提條件,可經過多次考試通過。高考只考3門:語文、數學、外語,不分文理科。高校根據高考成績,參考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和綜合成績,擇優錄取。

        方案2:通過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是參加高考的前提條件,可經過多次考試通過。高考按學科群考5門:語文、數學、外語、實驗學科中與報考專業有關的任選一門、人文學科中與報考專業有關的任選一門,不分文理。高校根據高考成績,參考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和綜合成績,擇優錄取。高校可根據培養方向和目標,以加權平均分數錄取,不同專業加權系數不同。

        第3篇:職業教育改革方案范文

        改革開放30多年來,經濟規模的扶搖直上伴隨了種種社會矛盾的積聚。作為民生大計,教育如同社會的“瞳孔”,將這些矛盾與問題一同投射到人們的面前,因而顯得異常復雜與棘手。問題在改革中產生,而問題的解決終需回歸改革。這一點,從今年的“兩會”熱點中可見一斑。

        2012年,4%教育經費目標將要兌現,19年的期盼變為現實。欣喜之余,代表委員們依然心懷憂思。教育是千秋大業,既要謀當下,更要謀全局、謀長遠。4%實現固然可喜,然而放到世界教育投入的天平上,這樣的標準還是低,況且教育經費的持續增加以及經費科學有效的使用是亟待解決的新課題。此外,4%經費目標的實現,僅僅意味著能夠解決一些基本的教育問題。隨著改革的深入,教育發展中一些深層次的問題已逐漸顯露,老百姓對教育質量也會提出更高的要求,兩者的解決都需要更高的教育智慧,這無疑為中國教育決策者提出了新的挑戰。

        放眼中國教育改革大局,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無疑是諸多議題中最敏感的“神經”,也稱得上教育改革中最大的“堅冰”?!皟蓵逼陂g,教育部公布了異地高考改革方案出臺時間表,讓高考改革話題陡然升溫。作為推進教育公平的力舉,異地高考改革憑靠的不僅是勇氣和魄力,更需要科學的設計。

        從國家教育發展戰略看,職業教育和民辦教育是中國教育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在現實發展過程中它們依然屬于“弱勢群體”。多年來,職業教育和民辦教育在“兩會”中的聲音也略顯沉寂,但如同這兩種教育在困境中所煥發出的頑強生命力,總有一些代表委員在為它們的未來發展不停地奔走呼吁。

        “教育寄托著人民的希望,關系國家的未來”,作為關系全民素質的根本事業,教育的可持續發展需要全社會的持續關注。同時,人們也應該認識到:教育是一個周期性比較長的事業,因此“不能天天有,不能天天有新舉措”,因為每一項政策都關系萬千學生一生的發展,涉及國家的前途命運。對于教育,需要積極熱情,也要穩妥求是。教育,需要有一點兒清靜,需要有一點兒沉淀。

        當4%成為現實

        2012年,全國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占國內生產總值比例達到4%的目標有望成為現實。

        異地高考“破冰”在即

        一份關于異地高考改革的“時間表”讓高考改革陡然成為“兩會”的大熱點。

        職業教育“最強音”

        他們來自教育的不同領域,卻都在為職業教育發展建言獻策,為職業教育的未來與前程呼吁。

        第4篇:職業教育改革方案范文

        關鍵詞  中等職業教育  服裝專業教育  教學改革

                多年來我國經濟發展一直保持著高速的增長,中國的產業結構和勞動力結構正在發生深刻變化,對生產、服務一線勞動者的數量和質量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新形勢下,職教要發展,必須加快改革步伐,以便更好地滿足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對技能型人才迫切需求的需要。

                一、中職教育現狀與企業用人需求的矛盾

                1.服裝企業用人急迫與中職畢業生低就業之間的矛盾

                所有的服裝企業都存在用工不足、熟練縫紉工短缺、員工跳槽頻繁、生產崗位開工不足等問題,但是中職學生在服裝企業工作的比例極低,大部分企業不足2%。一方面服裝企業招收不到需要的、足夠的技術人才,另一方面有些學習了三年專業技能的服裝專業畢業生進入企業后又紛紛離開,僅有不到10%的畢業生升學或從事與服裝行業相關的工作——這是對社會教育資源的極大浪費。

                分析:畢業生不從事服裝專業工作的主要原因是:⑴、專業知識不夠全面,無法適應企業的要求。⑵、服裝企業員工工作時間長,勞動強度大,工資偏低。⑶、服裝企業的工作環境與畢業生的理想有較大差距。⑷、企業的規模小、知名度不高等。

                2.學校教學體系與實際生產流程的矛盾

                畢業生覺得在學校學的知識跟工作中應用的不一樣,到企業中還得跟工人師傅重新學習,經過了三年的專業教育卻仍然無法適應企業的實際需要。

                分析:服裝企業用人,要求的是完成某工種工作的從頭到尾的工作能力,它可能涉及服裝材料、服裝心理學、服裝工業管理、服裝結構等多門學科知識中的一部分。而中職服裝教育大都采用學科課程教學。對于所授知識在企業中是如何組合、如何運用的不甚關心。其原因是教學體系沒有體現“就業導向”。

                3.中職服裝教育培養的品種單一,與企業人才需求多樣化的矛盾

                企業用人,按工種招工、定崗。中職教育沒有進行針對不同工種的教育,培養目標的崗位定位模糊。

        分析:多年來中職教育延續了計劃經濟時期的教學方式,對企業需求的研究很少,無論經濟形勢如何變化,學校教育培養的學生品種始終如一。這當然無法滿足企業的需求。

                二、服裝專業教學改革方案

                1.專業課程的整合

                服裝設計課程:

                將服裝色彩與服飾圖案、服裝構成基礎、服裝美學、服裝材料、服裝畫技法、服裝設計、服裝服飾史、手工染繪、形象設計知識攏和在一起。這有利于學生從各個方面去掌握服裝設計的專業知識、更好地促進學生對專業知識的理解。

                服裝結構課程:

                依據服裝企業基層的管理人員、樣板工等職業崗位實踐的內容開發校本教材。以針對企業工作崗位的服裝工作流程為教學主線,由簡單到復雜,并結合相應的理論知識講解;給學生提供模擬的情境教學環境,內化教學目標,培養學生從頭到尾實際操作的直接經驗。

                服裝縫制工藝課程: 

                依據服裝企業基層的管理人員、樣衣工等職業崗位實踐的內容開發校本教材。刪去原有授課內容中難度較大而不實用的部分,加入工藝單的編寫等內容。以針對企業工作崗位的服裝工作流程為教學主線,并結合相應的理論知識講解;給學生提供模擬的情境教學環境,培養學生從頭到尾實際操作的直接經驗。最后參考職業技能鑒定的要求,以標準化目標教學的標準定人、定時進行考核。

                2.選修課程的整合

                在第二、三學期開設服裝設備、服裝市場營銷等課程作為限定選修課。限定選修課程要求所有學生必須學習。在第三、四學年開設自選選修課,培養不同個性、不同發展方向的學生獲得2—4項不同的專項技能。這些自選選修課以職業資格導向,以模塊形式組合,以考取相應的技術等級證書為考核內容之一,使學生掌握多個單項技能,從而達到技能的復合性,滿足就業市場的需求。

              3.實習課程的整合

                實習課程要“仿真”企業生產的實際,運用模擬的情境,促進學生掌握完整的工作過程。這有利于學生從整體意義上理解每一個工作任務,也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

                4.考核

                實踐教學環節的考核重點是考查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實際操作能力;實踐教學的考核方法主要采取現場操作等綜合考核方法,單純筆試的形式應該減少;對學生綜合能力的考核與社會技能證書考核相結合,以職業技術中級工證書作為主要考核項目來評價教學效果。

                三、服裝專業教學改革的反思

                在進行服裝專業教學體系改革的過程中,筆者認為職業教育改革的根本在于結合專業課程,完成實踐環節。關鍵要抓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1.師資建設:雙師型師資力量的建設是教學改革的前提,專業教師必須了解企業生產的最新工藝和技能,必須深入到生產第一線,了解生產單位和部門的任務情況等,了解這些任務是通過何種技術手段以及何種技能來完成的。

                2.定單式教育模式的籌建:定單式教育的培養目標明確,教育內容吻合企業要求。學校根據市場需要來培養人才,學生一旦進入就業崗位,就能進入狀態,適應能力強。同時減少學生的就業壓力,使學生能夠靜下心來努力學習文化知識和操作技能。

                3.多樣化培養目標的教學體系的構建:從培養人才的精細劃分入手,使學生能夠適應社會的需要。在統一修完必修的課程內容后,根據其自身的特長及優勢再選擇專業不同方向的學習內容。 

                傳統的服裝職業教育體系運行多年,易使人產生思維定勢,大幅度的教學改革必然會產生各種問題。如校企合作不順暢、管理制度不完善等。學校要與用人單位一道努力,把教師引向或推向社會和企業,要充分借鑒國內外職業教育的經驗,結合專業的特點努力發揮其應有的功效。 

                綜上所述,中等職業教育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職業教育正面臨著機遇和挑戰。我國的職業教育事業一定會不斷進步,走出一條既符合社會需要,又利于自身發展的成功之路。 

        參考文獻

        【1】 顧紅亮、周屹.杜威教育主體觀及其啟示.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第25卷 第1期

        【2】 鄒曙光.服裝專業口徑教學模式的設想與探索.服裝設計師,2001年第10期

        【3】王珉、潘先偉.論高職服裝設計專業課程體系的改革.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3年第10期

        【4】 穆紅、顧韻芬.服裝專業綜合能力培養的教學改革實踐.遼寧高職學報,2006年第3期    

        第5篇:職業教育改革方案范文

        關鍵詞:高等體育教育 教育研究 素質教育

        0、引言

        隨著近幾年來全面素質教育的普及,高等體育教育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高等體育教育的發展問題所引起的討論也越發的活躍,也由此產生了很多熱點問題亟待解決。對此,我們通過對高等體育教育研究中的幾個熱點問題進行了各種方式的調查研究,總結形成一下幾個方面以供參考。

        1、體育教育理念問題熱點:素質教育

        隨著高等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化,教育界逐漸認識到高等體育教育改革在推動教育模式發展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很多高校也就此展開了廣泛而深入的探討。逐漸的形成了以素質教育為主導的新型教育觀,主要包括如下幾個角度:

        1)教育學角度:改革和校正。素質教育原本是基于應試教育模式下的基礎教育而提出的新的方向,然而經過討論和研究認定,針對以往過度關注專業教育的體育教育領域,素質教育同樣具有改革的適用性和指導意義。首先,高等體育教育應通過增設人文課或者舉辦人文講座等方式來增強人文素質教育,通過體育技術教育與人文教育相結合來促進學生良好人格的形成,培養高尚的體育道德和自身素養。其次,高等體育教育贏加入文化素質教育,以此夯實學生的體育理論知識,擴展學生的視野。此外,大學體育教育還應重新挖掘素質教育的深層內涵,從體育教育的角度對其進行詮釋,形成體育教育改革的堅實理論,促進體育教育的發展。

        2)社會學角度:素質教育的社會價值。在進行體育教育的同時我們不能忽視人作為社會的成員所具有的社會價值。高等體育教育所培養的學生即將走向社會,因此高等體育素質教育是為了實現大學生的教育價值,是為社會引導和培養具有高素質、身體和內心都有堅實基礎的人才,是為了從體育精神的角度來給學生傳遞更深層次的思想。

        2、體育教育體制問題的熱點:深化改革

        隨著教育理念和模式的轉變,傳統的體育教育體制已經無法適應新形勢下的體育教育,體制改革問題成了教育改革的關鍵點。

        1)宏觀管理體制的改革方案。研究者認為從宏觀發展戰略角度來看,高等體育教育應確立“向大眾化階段推進”的戰略思想,以現代化為目標發展多元的、獨特的體育教育方式,優化高等體育教育的體系結構,逐步完善教育體制。同時,改革中我們應引入市場機制,通過共建合并等方式加快高校合作機制的進程,分清高等體育院校的類型,合理地規劃教育區域,與經濟發展協同作用于社會服務,形成良好的體育教育結構和發展方式。

        2)辦學體制的改革方案。部分學者認為,自主辦學是大學主動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實現自身價值的必要手段。高等體育教育應協調自身和社會的關系,通過多種方式擺脫封閉的教育體系束縛,為自主辦學提供有力的支撐。

        3)招生和就業制度的改革方案。1994年起我國實行統一的收費學制,這種改革直接引起了很多關于教育成本和貧困生問題。很多專家一致呼吁應盡快建立完善的獎助金機制來平衡學生的負擔。就業方面,調查顯示大學生的擇業觀正在發生轉變,社會價值受到了更多的重視,同時學生擇業更加自主,追求平等公正的就業。體育教育應在就業制度方面更加關注學生的自主選擇,從就業的角度考慮學生的需求,為實現學生的價值進行教學內容的優化。

        3、體育教育辦學問題熱點:辦學質量和辦學效益

        高等體育教育的辦學問題一直以辦學目標為中心來展開,高等體育教育的辦學目標的升級引起了辦學問題整體的改革。部分學者認為,我國的高等教育辦學目標應從時代的角度出發堅持以人為本,注重體育教育的大眾化。還有學者認為,在當前社會的復雜背景下,高等體育教育應關注起存在的文化素質偏低、教育專業性強視野局限、功利性強等問題,以此出發重新定位體育教育的目標,培養高體育技術水平和高文化素質修養的新型體育人才。

        高等體育院校的人才培養應將專業教育與科學文化教育結合起來,實現學生不僅具備的體育專業技能,同時還擁有扎實的科學文化基礎,可以突破專業的限制融入到社會中。研究認為,我國高等體育教育可以從院校的實際情況出發建立不同的人才培養模式?;A扎實、條件較好的院校可推行學制更長,專業性更強的培養模式,為國家提供高素質的教練員和體育理論研究者;一般院??梢栽谄毡榈捏w育教育基礎上強化專業性訓練,并輔以適當的現代教育技術,為一線的體育教育提供教師和教練;高等體育職業教育和社會體育教育相結合,實現人才的綜合發展,為學生走向社會提供幫助。

        4、高等體育教育理論研究熱點:求真、實用

        高等體育教育是我國高等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組成部分,作為新興的教育體系,許多學者對其發展和建設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和理論研究。在高等體育教育理論研究上,我們應當遵循兩個原則:求真性和實用性。這就要求體育教育理論應當是建立在廣泛實踐的基礎上,符合現實的體育教育情況,理論具有科學性和針對性,形成完善的理論體系;同時,體育理論還必須擺脫理論和實際脫軌的問題,能夠及時的、真實的反應體育教育發展存在的問題,并通過研究給予科學的指導或意見,并將實踐中的情況及時的采集分析,實現理論和實踐反復融合,相互促進,最終完善體育教育的理論體系,實現體育院校理論研究和高等體育教育實踐的相互促進,共同發展。

        高等體育教育是我國高等教育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對于高等體育教育中出現的熱點問題的研究有助于我們明確方向。我們應以此盡快的找到科學的理論依據并付諸實踐,促進高等體育教育改革,實現高等教育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 黃北翔,龔德責. 新時期我國高等體育教育專業改革發展戰略探索[J]. 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09,35(3):93

        [2] 肖丹. 淺析素質教育形式下的高等體育教育研究[J]. 華章,2012,(20):238

        [3] 陳寧. 高等體育院校辦學問題研究的進展[J]. 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04,30(5):84

        第6篇:職業教育改革方案范文

        我院開展了多個食品類職業工種職業技能鑒定工作,在培訓和鑒定過程中,不斷對“雙證書”一體化教學模式展開探索,初步實現了高職食品類專業“雙證書”一體化教學,為推動高職教育改革,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增強畢業生的競爭力,促進學生就業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一、高職食品類專業“雙證書”一體化教學改革的意義

        “雙證書”制度是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人力資源開發和管理規律的客觀要求,是高職教育兼顧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本質屬性的反映。然而,高職食品類專業“雙證書”制度在目前實施中存在一些問題:第一,實用性方面。職業資格證書的考核內容與企業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隨著食品行業的發展,食品種類和花樣發生了變化,新品種不斷出現,一些老品種產銷量在降低,甚至消失,但是職業標準并未更新,難以充分滿足行業和企業需要。第二,差異性方面。職業鑒定機構開展鑒定的內容和評價標準有差異。各培訓、鑒定機構參照國家職業標準開展工作,但由于食品種類繁多,難以針對所有品種開展培訓和鑒定,導致持相同證書的人員具備的技能水平和所能從事的生產崗位有差異。第三,強制性方面。職業資格證書共兩類,分為準入類職業資格和水平評價類資格。食品類職業資格一般為水平評價類資格,不具強制性,部分學生對該類證書重視程度不足,學習態度不端正,導致培訓、鑒定效果不佳。

        學生高昂的考證熱情與社會認可度低之間的反差將危及“雙證書”制度的持續落實和實施,職業資格證書的認可度急需提高,“雙證書”制度實施效果亟待提升。開展高職教育“雙證書”一體化教學改革,有利于高職院校遵循高等職業教育規律,辦出高職特色的教育;有利于推動高職教育改革,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有利于促進學生就業,增強畢業生的競爭力。

        二、高職食品類專業“雙證書”一體化教學體系的建立

        (一)建立“雙證書”一體化教學體系的過程

        我院以職業資格證書鑒定部門、企業、職業院校和在校師生等“雙證書”相關各方為調研對象,調研“雙證書”制度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針對暴露的問題探索解決辦法,初步形成高職食品類專業“雙證書”一體化教學方案,在方案實施過程中繼續與“雙證書”相關各方探討改進措施,并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完善和改進方案,形成教學體系。高職食品類專業“雙證書”一體化教學體系的形成過程見圖1。

        查閱資料:查閱期刊、報紙和電子文獻數據庫,了解國內外研究進展,尋找“雙證書”制度在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為制定調研方案和開展研究提供依據。

        制定調研方案:匯總資料、整理信息,確定調研重點,制定調研問卷。最終決定在聘用企業兼職教師、構建校企資源共享實訓基地、完善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等方面展開調研。

        開展調研:綜合運用問卷調查、現場調研、電話采訪、組織座談和查閱文獻資料等方法開展研究,調研對象包括用人單位、職業鑒定機構、教學一線教師和高職生。找到目前在“雙證書”制度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形成教改方案初稿:根據調研結果和發現的問題,在立足教學設施和師資現狀的基礎上,建立符合“雙證書”制度實施需要的教學改革方案。

        實施與評價:參照教學改革方案實施教學,并客觀評價方案實施效果,為修訂方案提供依據。

        完成教改方案,形成教學體系:解決實施中尚存在的問題,修訂教改方案并實施,形成“雙證書”一體化教學體系,并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完善和改進。

        (二)高職食品類專業“雙證書”一體化教學改革的重點

        1.改革教學體系

        第一,調整高職食品類專業人才的培養目標。由學歷教育轉變為培養符合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滿足行業、企業用人需求,面向生產、服務和管理崗位的持有“雙證書”的高級技能型人才。

        第二,調整課程設置。從職業崗位需要入手,根據工作需要設置課程,打破傳統的學科體系,重建基于工作過程的、系統化的課程體系。

        第三,適當調整課程內容。以“必需、夠用”為度,兼顧學生職業發展的需要,增減合理分配各課程的教學課時,提高實踐課程比例,技能型課程力爭實現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塊化設計教學內容,通過模塊學習,使學生能夠掌握相應技能,達到相應工種的鑒定標準。

        第四,加強職業道德教育,在工學結合的過程中逐漸培養學生的安全意識、環保意識、質量意識、創新意識和責任意識,培養學生吃苦耐勞的品質和耐挫能力。

        第五,設立人才培養監督機構,建立人才培養質量監督體系。聘請企業專家和技師督導教學情況,并與用人單位長期合作,跟蹤持“雙證書”畢業生的工作情況,及時發現、改進人才培養中的不足之處。

        2.改善教學條件

        建立與學生規模相適應的校內外實訓基地。參照企業生產車間配備的生產設備和設施,建設生產性校內實訓基地。按照企業模式制定工作計劃和制度,引進企業文化,營造企業生產氛圍,使學生在日常教學實踐中鍛煉企業所需生產技能,為校外頂崗實習和就業儲備技能。制定校外頂崗實習機制,與企業合作開展頂崗實踐活動,保證學生畢業前能在校外實訓基地接受職業化的訓練,零距離鍛煉技能,適應工作崗位,平穩實現由學生到技工的過渡。

        3.提升教師水平

        高職教師的水平直接決定著高職食品類專業“雙證書”一體化教學效果。為滿足培養“雙證書”學生的需要,高職急需具備系統的專業理論知識和豐富的教學技能,以及扎實的實踐技能的“雙師”型教師。“雙師”型教師培養方式主要有兩種:一是從企業聘請具有豐富實踐經驗、適合從事教育工作的技術人員作為兼職教師,組成“雙師”結構的專業教學團隊;二是委派校內教師定期前往企業開展頂崗鍛煉,使其具備“雙師”素質。

        4.嚴格執行考核標 準

        采取以上三項措施后,高職院校初步具備了培養符合企業所需技能型人才的條件。教學過程中要強調教學實踐和考取資格證書的重要性,嚴格要求學生按照教學要求學習知識和鍛煉技能,并嚴格按照職業技能鑒定標準對  [本文由wWw. dYLw.neT提供,第 一論 文 網專業寫作教育教學論文和畢業論文以及服務,歡迎光臨DyLw.neT]學生實施考核,不達標者需重新學習和考核。將評優、評定獎助學金與考取職業資格證書掛鉤,促使學生端正學習和考證的態度。

        三、高職食品類專業“雙證書”一體化教學改革的運行成效

        1.成功申報、開發和建設了天津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組織實施的食品檢驗工、啤酒釀造工和白酒發酵工職業技能培訓包開發項目,并已順利通過專家檢驗。

        2.推動了我院與職業技能鑒定機構(天津市國家技能鑒定第六十三所)、十四家食品企業(津樂園和中科百奧等)的深度合作,建立和完善了校內外實踐實訓基地。

        3.提高了職業資格證書的認可度。學生職業資格認證報考率達100%,持“雙證書”畢業生的就業率在95%以上,明顯高于歷屆非“雙證書”畢業生的就業率。

        參考文獻:

        第7篇:職業教育改革方案范文

        關鍵詞:委托;教育目標;培養過程;成因分析

        一、引言

        教育根本目的關于人全面培養在教育學界已達成共識,按照《教育法》的規定,我國現階段的教育目的是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教育目標作為教育目的具體表現形式,各級各類教育改革目標進一步完善,不斷與時俱進也是為了體現教育目的內在要求?!秶抑虚L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明確把育人為本作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但問題的關鍵是教育改革目標與實踐過程往往是相背離,育人為本教育改革目標與育智為本教育實踐相沖突。教育改革目標對教育目的體現時代性、創新性在實踐過程中沒有得到落實,在具體教育實踐過程中教育改革措施實踐與其期望的教育目標很難兼容和平衡,主要原因在于針對教育主體(學校、教師、學生)評價體系存在問題。比如,高考制度即使不斷完善和內容創新,2000-2014年,共計15年來,全國各地高考制度先后經歷3-5次改革,但其注重文化課程學習,以總分高低評價本質沒有改變,這就使得基礎中等教育各級主體在實踐過程中偏向與高考相關的顯性評價指標,而與其相關教育改革目標,如培養具有社會主義民主法治意識、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實踐能力、終身學習能力、良好的心理素質、健康的審美情趣等隱性指標有所背離,這就使教育改革目標理論與實踐相背離。目前,針對教育改革目標評價研究,局限于教育學本身研究。李雁冰總結教育評價專業化經歷確立、成熟、深化和重建等四個階段,顧彬彬總結實踐主體性在教育改革實踐中的重要意義,王穎從促進教師職業發展談教育改革核心內容包括學校管理、課程設置、高考制度和教師政策,丁步洲提出構建“一綱多元”的農村教育改革目標,容中逵提出從教學之性、待生之道、從業之責等方面拓展基礎教育改革路徑。根據對既有文獻研究,還沒有學者具體分析教育改革目標與實踐相背離的機理是什么。本文運用委托這一嶄新視角從教育培養過程分析教育改革目標與實踐相背離的成因,并結合分析的原因,有針對性地提出一些糾正教育改革目標與實踐相背離的政策措施和建議。

        二、教育培養過程委托分析

        (一)教育培養過程評價機制

        教育培養過程評價指標體系存在兩大類型:一是顯性指標,如衡量學生的成績,衡量教師的教學水平,衡量學校的升學率、本科率等;二是隱性指標,如衡量學生的道德水平、綜合素質、衡量教師師德、衡量學校全面素質完全人格培養等。教育改革目標在評價指標體系設計上注重評價指標的完全覆蓋,但問題關鍵是在教育培養實踐過程中,由于不同指標量化程度不一,顯性指標比較容易量化,隱性指標相對來說難以做到量化、顯性化,隱性指標同時還存在主觀評價的問題,主觀評價使得評價主體很難做到客觀公正,所以在教育評價指標中隱性指標所占權重被易于量化、顯性化的指標所擠占,即使隱性指標所占權重不被擠占,也會由于主觀評價標準模糊,導致評價結果差異性在評價主體上體現不出來,從而導致隱性評價指標和顯性指標即使同時存在,但最終隱性指標在評價主體上的無差異性導致其起不到對教育培養過程的全面評價作用。比如,基礎教育改革目標要求學生人格全面發展,并注重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但教育培養過程重要一環評價機制———中高考制度,中高考制度是評價機制顯性化最典型的制度安排,最終評價依據按照考生的分數進行從大到小選擇。在教育實踐過程中對學生教育由育人為本、全面發展培養目標,轉移到跟中高考相關課程教育學習,進而演變成以學生的智力教育為主要目的的片面發展,而對教師的相關選擇和評價也會因學生智力評價而跟著變化,由德、能、績、心等方面演變成所教學生成績為依據片面評價,對學校的教育培養過程評價也會跟著變化,學校好壞往往由中高考錄取率和本科率所決定,從而導致教育實踐過程與教育改革目標不統一。

        (二)教育培養過程委托分析

        教育培養過程連續性建立在各級教育委托分離機制上,也就是教育培養整個過程存在分割,即初等教育、中等職業教育、高等教育。為什么分割點基于初等教育、中等職業教育、高等教育劃分?因為這種分割是建立在各級教育委托分離機制上的。高等教育選擇人才委托中等職業教育培養,此時高等教育是委托人,中等職業教育是人;中等職業教育選擇人才委托初等教育培養,此時中等職業教育是委托人,初等教育是人。教育培養過程中委托人真實意愿是人能夠為其提供德、智、體、美、心等全面發展人才,這個委托人意愿也正是教育改革目標。教育改革目標總是過于理想化,假設人能夠按照委托人意愿做事,或者沒有考慮委托人意愿存在不一致。作為人按照道理應該遵從委托人意愿,在教育實踐過程中德、智、體、美、心等全面培養人才。但問題關鍵是委托人和人之間存在嚴重信息不對稱,因為委托人不可能完全監督人,高等教育不可能時刻監督中等職業教育有沒有按照其意愿全面、均衡、可持續培養人才,道理很簡單,高等教育可能連它的人在哪都不清楚?即使知道,人具體做了什么委托人不可能完全清楚。委托人就要想辦法解決由于信息不對稱帶來的問題,以使得人能夠按照委托人意愿做事,這就是教育改革目標。辦法就是委托人對人進行評價,評價真實目的使得委托人和人意愿一致。這種評價在教育實踐過程中的表現形式為中考和高考。那么教育實踐過程中的中考和高考這種對人評價制度有沒有使得人按照委托人意愿做事呢?前面已經分析由于評價機制存在顯性化問題,也就是說委托人是通過中高考相關課程分數多少來評價人,這種評價機制使得人在信息不對稱情況下存在道德風險,也就是不完全按照委托人意愿做事,而是過多傾向跟中高考評價相關課程,因為這滿足人收益最大化,獲得更高錄取率。也就是說委托人對人評價沒有解決由信息不對稱帶來的人道德風險問題,反而這種結果最終還會導致委托人存在逆向選擇,委托人選擇的人才就是跟中高考相關極度顯性化的高分者,而不是滿足其最終意愿的德、智、體、美、心等全面發展人才。

        (三)教育培養過程人問題解決思路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不難看出教育培養過程中人存在違背委托人意愿的道德風險,也就是人問題。如何解決人問題,并盡量滿足委托人意愿。讓各級教育都朝著德、智、體、美、心等全面、均衡、可持續發展方向,并注重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其核心是弄清楚產生人問題根源在哪里?通過以上邏輯分析,不難看出有兩個原因導致人問題:一是因為存在委托分離;二是委托之間的信息不對稱。解決人問題思路就要從根源做起,委托分離是因為教育培養過程存在分割,解決委托分離,就要消除教育培養過程分割性,這種分割性不是初等教育與中等職業教育以及中等職業教育與高等教育簡單劃分出來,而是委托分離機制取消。這也能夠解釋為什么初等教育中的小學教育和初中教育不存在嚴格委托分離機制,因為初中教育逐漸取消對小學教育評價來選擇人才,而是采取了學區直升制。也就是說,初等教育中的小學教育和初中教育沒有嚴格委托人和人分離。小學教育不是初中教育人,這樣教育實踐重心由初中教育評價轉移到小學教育自身成長軌跡,從而才會使得教育改革目標與教育實踐相一致。如何消除初等教育、中等職業教育以及高等教育分割性來解決委托分離?核心思路就是中等職業教育不再以顯性化方式評價初等教育來選擇人才;高等教育不再以顯性化方式評價中等職業教育來選擇人才;中等職業教育不再以顯性化方式評價初等教育作為選擇人才依據,而是采取學區直升制;中考相關課程分數不再起決定作用,而是由教育主管部門在教育均衡化基礎上采取學區直升制。只有這樣,初等教育實踐過程才會由關注中考相關課程教育轉移到初等教育自身成長軌跡,這個成長軌跡就是教育改革目標,教育改革目標與實踐才會一致。中等職業教育與初等教育委托分離解決了,也就不存在第二個原因,即委托之間信息不對稱。高等教育與中等職業教育委托之間的信息不對稱是委托分離自身必然帶來的,解決的思路根源主要有兩個:一是盡量消除各級教育之間信息不對稱,實行開門開放辦教育;二是預防信息不對稱所帶來的人道德風險問題。各級教育之間加強交流,建立固定的交流學習平臺,學生、教師、學校等各方面參與交流學習。高等教育不僅關注自身階段人才培養,還要關心人才來源即中等職業教育發展,樹立正確的人才培育觀。解決人道德風險問題則需要激勵人使得其盡量滿足委托人意愿。高等教育評價機制應該逐步完善:首先,應降低高考考試難度,不需要過多、過難、過偏地追求跟考試相關課程學習;其次,有效地建立除了考試以外的相關評價體系;最后,在確保公平、公正情況下,建立高考以外渠道。同時,對中等職業教育的好壞評價不再以高考錄取率和本科率為依據,而是大力鼓勵和獎勵素質教育、特色教育、創新教育、文化教育等中等職業教育主體,對素質教育、特色教育、創新教育、文化教育搞得好的中等職業教育主體,高等教育在錄取上有所傾斜,這就需要高等教育設置經得起推敲的多渠道人才選拔機制??傊?,對人的激勵和引導不再是評價機制極度顯性化指標,而是評價機制隱性指標。

        三、總結與政策建議

        通過前面分析,不難看出委托機制是其教育參與主體以及教育培養過程制度安排,具有共生性。這也是我們站在委托視角下去解決教育目標和教育實踐相分離問題的原因。通過前面分析不難看出,教育培養過程由于教育分割帶來的教育委托分離,同時教育評價顯性化和顯性化指標極度顯性問題導致教育改革目標與實踐相背離。下面針對這些原因,提出五個方面修正教育實踐與教育改革目標相背離的政策建議,使得十八屆三中全會的教育改革中部分目標得以實現。一是在有條件地區逐步取消九年義務教育,實行十二年義務教育制度改革,解決教育培養過程被過多評價和分割的問題,保持教育培養過程的一貫性;二是在實行十二年義務教育地區逐步取消中考,基礎教育全過程培養完全按照學區、就近入學等制度安排采取直升制,這樣就會減少教育培養過程的博弈次數,教育主體將更多的精力集中在教育長期行為而不是短期行為上;三是完善高考評價體系制度,打破現行單一高等教育招生制度,建立多渠道的招生體系,對特殊人才建立綠色通道,與此同時增加高考評價制度的透明度,做到公開、公平、公正;四是取消學校星級評價,將教育資源多向農村地區、教育薄弱地區投入,避免教育資源配置的非均衡,對重點學校的優質資源向普通學校轉移,平衡校際差距;五是加大對教育過程監管而不是對教育結果評價,教育主管部門注重教育過程評價,對教育主體培養過程建立動態監督機制,從而改變目前對教育主體結果考核過于注重局面。

        作者:鄭志來 單位:鹽城師范學院

        參考文獻:

        [1]李雁冰.論教育評價專業化[J].教育研究,2013(10):121-126.

        [2]顧彬彬.實踐主體性:學校教育改革實踐的現代性意識追蹤[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3(12):4-5.

        [3]王穎.教育改革與促進教師職業的發展[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9(11):108-110.

        [4]丁步洲.農村基礎教育改革目標探究———以蘇北農村中小學為例[J].教育發展研究,2008(21):71-74.

        [5]容中逵.論基礎教育改革的基本精神與路徑[J].課程教材教法,2013(12):29-36.

        [6]葉忠.教育均衡發展中的政府財政角色沖突與協調[J].教育研究與實驗,2014(6):20-24.

        [7]劉瑋.縣域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不同向度與路徑選擇[J].中國教育學刊,2015(1):6-10.

        第8篇:職業教育改革方案范文

        關鍵詞:職業教育;計算機教學;改革思路

        一、職業教育的幾點現狀

        1.高考、中考擴招帶來的問題。從2002年開始,我國高校開始進行一系列的大幅度“擴招”活動,連續擴大招生的現象導致了很多學生選擇讀大學、讀高中而放棄職業院校,繼而職業院校招生規模的大幅度下降。與1999年相比,職業院校的招生人數平均減少約50%,這一數據非常驚人。與此同時,大學、高中學校的招生數量卻在不斷增長。這樣一來,職業院校的生源徹底被高中的擴招計劃浪潮所覆蓋了。職業教育處在整個教育體系的最底層,學生無可奈何才上職業院校,留給職業院校的學生基礎薄弱、學習自差成為他們普遍的特點。

        2.傳統的職業教育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模式的問題。職業院校的學生畢業以后通常是工作在生產第一線的,需要有較強的實際動手操作能力,職業院校在教學過程中也增加了相應的實訓操作內容,但往往理論是理論,實訓是實訓,理論和實訓不能有機的結合。在黑板上還在繼續“做機床”、“跑火車”。培養的對象不適應傳統的教學方式。

        3.學校教育與崗位需求的問題。職業院校培養的人才企業往往需要繼續培訓,企業認為學校只培養了學生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和企業崗位所需的標準有一定的差距。學生學過的知識只是“發現有用”而非“用上”,職業教育學習的內容的表現形式不吻合企業崗位的需求。

        二、目前計算機類專業教學過程中的存在問題

        1.職業教育計算機專業教學中所存在的問題。計算機類專業在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教師教學水平參差不齊,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動手能力差,課堂教授內容陳舊枯燥,大部分專業課內容授課方式單一且重復性較大,課堂實習實踐內容少,等等。多數教學問題在全國各個普通職業院校中均存在,而且大都是很長時間未得到解決的共性問題。

        2.職業教育計算機類專業的教學現狀。目前,我國絕大多數職業教育的計算機類專業仍采取傳統的古板的教學模式,雖然相對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有所進步,能夠將實訓教學、多媒體等現代化的教學方式融入教學中,但培養的學生仍然存在難以找到工作,無法勝任普通企業崗位等問題。

        三、職業教育的計算機專業適應社會發展需求改革思路

        1.制定新的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方案。根據計算機專業崗位群對人才技能需求,按不同崗位技能分方向培養技能型人才,形成分方向、多出口的新型人才培養方案,積極探索“工作任務與教學內容相融通、技能訓練與職業資格認證相融通”的人才培養模式,積極實施“教、學、做”一體化,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一體化;營造企業化的專業軟硬件環境,通過工程實踐鍛煉技能、提升職業素質,通過頂崗實習培養學生協作精神與團隊意識,充分體現人才培養的職業性、實踐性和開放性。依托校內實訓基地和校外實訓基地的實踐教學體系,探索和實踐“工作任務與教學內容相融通、技能訓練與職業資格認證相融通”的人才培養模式,重點加強“一專多能”的技能訓練。圖形圖像處理、網頁設計等實踐教學在校內實訓室完成;Flash、網絡綜合布線等實踐教學在校外實習基地完成。企業兼職教師以“工程案例”作為實踐教學內容,在真實企業環境中讓學生“學中做、做中學”,以工程案例訓練促進學生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實現“教、學、做”一體化。積極引入技術含量高的職業資格認證種類,以認證考核標準完善課程教學標準,促進職業技能提高;積極參與省級和國家級計算機應用能力技能競賽(企業網搭建大賽、網頁設計大賽、動漫設計大賽等),通過競賽項目快速提升學生應用技能,以競賽促教學方法改革和教學內容更新,實現“教學、競賽、取證”三結合。依托校內外實訓、實習基地,對學生進行全面、全程職業能力和職業素質訓練,實現人才培養的職業性、實踐性和學習的開放性。

        2.確立新的教學模式改革方法。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摒棄傳統的老師講和學生聽的呆板方式,取而代之采用引導式教學、項目教學、案例教學等類似的教學模式,使學生“要我學”變為“我要學”。將“教、學、做”一體化作為教學模式改革的切入點,以教學過程的實踐性、開放性、職業性作為重點。抓好理論學習、校內實訓、頂崗實習三個教學環節,如辦公自動化、圖形圖像處理、網頁設計與制作等課程在實訓室進行案例教學;局域網組建、網絡綜合布線等課程進行場景教學,實現“教、學、做”的有機統一。重點加強“一專多能”的技能訓練。計算機組裝與維護、網絡綜合布線等實踐教學在校外實訓基地完成,企業兼職教師以“工程案例”作為實踐教學內容,在真實企業環境中讓學生“學中做、做中學”,以案例訓練促進學生技術應用能力提升。

        3.建立新的校企合作、工學結合運行機制。結合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進行學訓交替、學做一體,依托校外企業,推行頂崗實習。為從機制上保證頂崗實習的有效實施,初步建立適合生產性實訓和頂崗實習要求,校企雙方共同參與的教學管理、質量保障及監控的規章制度和運行機制。通過校企合作,健全校內生產性實訓和校外頂崗實習的各項規章制度,使學生在學習期間了解企業文化、作業標準、工作流程、職業規范、團隊協作,提高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讓學生盡快接觸社會,接觸崗位,為將來的工作奠定良好的素質基礎。

        4.努力提高教師的整體素質和業務水平。所謂嚴師出高徒,教師的綜合素質和業務水平將直接影響到學生的能力和綜合素質。所以,建設一支強有力的教師隊伍是提高學生能力水平的重要手段。為了適應新形勢下職業教育教學的要求,師資隊伍的建設應重點放在“雙師型”教師的建設工作中。要加強師資隊伍素質建設,就要提高原教師的各項業務水平,采取走出去請進來原則。例如可以增加教師的進修和學習機會,到企業進行合作式鍛煉,提高實踐應用能力;到培訓機構參加相應的專業知識、專業技能培訓;到高校進修,參加技術、技能培訓等措施。聘請專業技術人員,利用寒暑假對教師進行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培訓。其目的就是要培養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為教育、教學服務,為學生服務,適應新形勢下的發展要求。

        四、總結

        綜上所述,計算機專業職業教育目的是為社會發展服務的,學校、教師教育學生的目的也是能輸送良好的職教畢業生來適應社會、企業崗位需求。但企業的所需要就是“拿來就能用”的學生,如果我們的畢業生剛進入企業就需要兩次甚至多次的崗位培訓,那么企業的壓力也會加大,學校的教育、教學也就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這當然也是學生工作難找,社會、企業需求和職業教育嚴重脫節的最主要原因。所以教育、教學要進行相應改革,制定符合新形勢發展的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方案,采用新的教學模式改革方法,建立新的校企合作、工學結合運行機制,努力提高教師的整體素質和業務水平等措施,滿足新形勢下計算機專業職業教育的發展要求。社會、企業需要什么樣的學生,我們就要培養什么樣的學生,充分地適應社會發展需要,這既解決了學生就業難的問題,也為企業減輕了負擔,是學校和社會的共贏。

        參考文獻:

        [1]2011年3月教育部副部長魯昕講話[Z].

        第9篇:職業教育改革方案范文

        [關鍵詞]機遇;難題;推進幼師;發展

        中圖分類號:G657.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4)44-0250-01

        目前,百年名校周口幼師迎來難得發展機遇。2013年12月,周口市召開了全市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暨職業教育工作會議。會議探索職業教育、學前教育教育的特點和規律,樹立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的教育理念,對三項工作進行了再動員、再部署、再推進,意義重大,影響深遠。

        一、破解難題,加快推進學前教育發展

        學前教育是基礎教育的基礎。《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明確提出,到2020年,基本實現教育現代化,基本形成學習型社會,進入人力資源強國行列,及基本普及學前教育。周口市啟動實施了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規劃到2013年底,全市新建幼兒園158所;幼兒教師全部具備教師資格,具有??萍耙陨蠈W歷的專任教師比例達到70%以上。全市學前教育事業取得了長足發展,普及程度逐步提高。

        但總體上看,學前教育仍是周口市各級各類教育中的薄弱環節,師資隊伍存在總體數量不足、學歷層次偏低、專業化水平不高等問題。專任教師缺口為3萬多人,師生比例嚴重失調,明顯低于國家標準,已成為制約學前教育發展的瓶頸。學前教育師資培養學校――周口幼師辦學層次不高問題沒有得到很好解決。

        為加快周口市學前教育推進步伐,除抓好幼兒園建設、政策和經費支持、教學管理外,應加快周口幼兒師范學校建設?!吨芸谑腥嗣裾P于大力發展學前教育的意見》強調,完善學前教育師資培養體系,支持建設幼兒師范??茖W校。因此,在周口幼師的基礎上設立周口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培養高學歷幼教師資,對于促進周口市學前教育發展十分重要。

        創建于1909年3月(清宣統元年)的百年名校――周口幼師,是周口市唯一一所幼兒師范,位于市東新區職教基地,承擔著全市學前教育師資培養、在職教師培訓任務。幼師辦學效益好,已經在全省特別是豫東周邊縣市中等職業學校中形成一定的輻射與帶動作用。設置周口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有利于促進幼師學生學歷層次和就業質量的提高,有利于繼續發揮教師教育的資源優勢和歷史優勢,有利于進一步促進學前教育事業的普及化。對推動構建覆蓋城鄉、布局合理的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十分重要。

        二、抓住機遇,重點支持周口幼師等職業院校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加快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秶鴦赵宏P于建設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服務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決定》指出,要努力探索出一條有中國特色的職業教育發展道路。到2020年,形成適應需求、有機銜接、多元立交,具有中國特色、世界水準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國家把職業教育發展擺在了教育事業優先發展、科學發展的突出位置。

        周口市職業教育實現了內涵發展,眾多職業院校辦學水平明顯提升,職業教育服務經濟社會發展能力不斷增強。但同時看到,目前周口市職業教育學校多而弱、專業全而小、特色不鮮明,招生及就業環節管理紊亂,職業教育辦學活力與后勁不足,公辦職業院校管理體制機制尚不完善等。

        項目建設是推進職業教育發展的重要抓手。2013年,河南省計劃投資31億元,用于職業教育重點項目建設。我們要抓住機遇,選擇一批基礎較好的職業院校,如周口幼師等予以重點支持,推進辦學上規模及升格,突出內涵和特色建設,發揮骨干、示范和輻射作用,將之作為推進周口市技術技能積累、調整優化教育結構和創新教育基本制度的戰略突破口,擺在重要位置,切實抓緊抓好。

        三、精心設計,打造幼師教育品牌

        重點支持周口幼師等職業院校,要以創建“全國職教先進單位”和“河南省職業教育特色學?!睘檩d體,做大做強幼師教育品牌,為社會培養合格的幼兒師資,為發展周口市職業教育作出重要貢獻。

        一是完善教學設施,進一步改善辦學條件。加強學校軟硬件建設。2013年,周口幼師添置液晶電視80余部,電子琴25臺;新建舞蹈教室1個,裝修容納150余人的多媒體階梯教室2個;建設閉路電視系統和校園電話、網絡系統,建設電子圖書系統;在建實訓教室7個,普通話測試室2個,紙質閱覽室1個,加快了數字化校園建設步伐;新添學生桌凳1500套,雙人床532張,安裝教室勵志標語牌100個。

        二是強化管理,教育教學再出新成果。加大教學改革力度,推行《周口幼師教師量化管理條例》、《周口幼師優質課標準》。加強選修課教學,抓好學生的“三能”和“十項基本功”的訓練,根據學生興趣和愛好開設30余門活動課程。注意發展學生特長,組織音樂、舞蹈、三筆字、演講等技能比賽活動,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學校建立“中層以上領導聯系學生班級”制度,以“講文明、樹新風”為主題,組織開展“四有班級”和“先進團支部”評選活動;“文明禮貌月”活動;“青年志愿者活動”,參加周口市全民健身月健康徒步活動等,營造了濃厚的德育氛圍,為培養優質幼教師資奠定基礎。

        三是拓寬辦學思路,師資培訓再上新臺階。學校“周口市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中心”拓寬辦學思路,抓緊、抓細、抓實教育培訓工作。2013年度,完成全市中小學市級骨干教師、英特爾未來教育師資,以及河南師大函授本??茖W員等各類師資5000人次培訓任務,創函授辦學歷史新高。師資培訓工作又創佳績,為周口繼續教育工作做出了貢獻。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方案,而學校又處在一個新的歷史拐點。《周口幼師“十二五”發展規劃》提出,學校發展的愿景是:圓百年幼師之夢,為新的百年奠基。這就要求必須把進一步解放思想作為跨越發展的先導工程,以推進學校升專為契機,在提升辦學層次,提高學生素質、畢業生就業質量和層次等方面下功夫,以高質量辦學樹幼師信譽,推動辦學上規模、上水平、上臺階,加快實現學校追趕型、跨越式、立體化發展,早日全面建成“省內一流、業內領先”的現代化周口幼師。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2011-2015年)規劃綱要.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真实国产乱子伦激情对白视频 | 亚洲无毒AV在线 | 亚洲区视频在线看 | 婷婷色中文字幕一二三 | 亚洲天堂国产视频 | 亚洲综合久久一本伊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