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服務業調研報告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一、基本情況
1、家政服務公司運作情況。目前,呼和浩特市玉泉區正在運作中的家政服務公司有10多家,大致可÷分為三類:一類以家政服務名義在工商部門注冊的家政服務公司;另一類則以房屋中介為主,家政服務為輔;第三類未到工商部門注冊,以家庭為單位,靠一部電話一張名片聯系業務的個體經營。
2、家政服務行業市場基本情況。在受訪的家庭中,64.8%的家庭沒有請家庭服務員,但其中有30.6%是急切需要,只是因為沒有找到合適的家政服務員,有30%的家庭表示將來會請家庭服務員。綜合以上數字,有70%左右的家庭已經聘請或準備聘請家庭服務員;家庭月收入達4000元以上的家庭有家政服務需求的占78%;男性對家政服務的需求比例比女性大。通過調查也了解到,玉泉區絕大多數用戶都要求家政服務員必須是知根知底的本地人,在對人的品行上有一定要求。現在,每天通過電話、經朋友介紹等方式尋找做家政人員的家庭也不在少數,家政服務行業在玉泉區正成為有一定潛力需求的市場。
二、存在問題
1、市場供需存在著矛盾。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家庭需要家庭保潔、照料老人、管教孩子等家政服務,還有一些家庭需要一些特殊的家政服務,比如中高級育嬰師、養老護理員、病老陪護等,現市場尚還不能滿足需求。但由于市場魚龍混雜,服務的質量參差不齊,廣大居民面對現在的家政服務供需現狀往往無從選擇,不是找不到滿意的服務,就是不敢接受服務,而服務公司又由于種種原因不能及時、有效地滿足市場需求,市場供需矛盾突出。
2、行業觀念陳舊。家政服務業作為從傳統“保姆”發展而來的新行業,尚未得到社會的普遍認同。現在家政服務員的數量遠遠不能滿足市場的需求,其原因是召不到合適的人員。不少女性受“侍侯人、低人一等”等舊觀念的影響,怕丟面子,怕受歧視,寧愿無事干或工地打小工,也不愿意干家政。
3、人員培訓不足,素質有待提高。目前,玉泉區家政服務人員主要是下崗、失業、和農村外來務工婦女等弱勢群體,文化素質普遍偏低。有些家政服務人員在服務過程中服務質量低,甚至出現事故,有的還在職業道德上出現問題等。現在玉泉區家政行業中,除玉泉區婦聯培訓的300多名家政服務人員,其他的家政服務人員根本沒有接受任何方式的崗前培訓。而許多家政公司為了單純追求利潤,缺乏對家政服務人員的培訓和管理。市場對持證上崗要求不夠嚴格,持證上崗和無證上崗獲取相同的報酬,造成家政服務員參加培訓的積極性也不高,素質難以提高。
4、市場管理不夠規范。家政服務業由于市場廣闊,供不應求,只要想干的就可以干,因而造成市場結構混亂。目前玉泉區的家政服務業沒有統一的管理機構,對服務質量也沒有一個衡量的標準,市場價格不統一。家政服務員的自身安全和利益無法保障,雇主的利益無法保障。這些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家政服務業的快速健康發展。
三、對策與建議
1、建立巾幗家政服務機構,打造品牌服務。呼和浩特市玉泉區婦聯作為群團組織,社會誠信度高,在人們的心目中具有一定的地位,因此婦聯組織要動員號召區下崗和外來務工婦女建立巾幗家政服務公司,引領他們打造品牌服務。通過走訪調查,許多下崗女工和外來務工婦女也有這種愿望和要求。今年年底玉泉區婦聯準備在六個社區給六個家政公司進行掛牌,巾幗家政公司立后,由婦聯監督領導,在行業樹立榜樣,促進家政服務業快速健康的發展。
2、加強培訓,提高服務人員素質。今后玉泉區婦聯將以社區居民為基本服務對象,大力拓展家政服務消費市場。以市場的需求,不定期舉辦家政服務人員培訓,積極發揮巾幗創業就業培訓指導中心的作用,集中培訓不同級別、不同檔次的家政服務人員。同時,還有進行職業道德、法律常識、家庭禮儀、操作規則等一系列操作性、針對性較強的業務培訓,增強從業人員的服務意識,規范服務行為,提高家政人員整體素質,以適應家政服務市場不同層次的雇主需求。
3、加大宣傳力度,構筑婦女就業平臺。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大力宣傳家政服務業在社會發展中的積極作用,樹立一批管理先進、服務一流的巾幗家政服務公司,提高家政服務業的社會地位,引導家政服務向產業化發展。鼓勵下崗女工、農村婦女自覺拋棄行業陳腐觀念,積極參與家政服務活動,讓她們到家政服務行業尋找自己的位置,實現再就業。對社區下崗女工和農村剩余勞動力進行詳細調查摸底,掌握她們的務工需求,及時向家政服務公司反饋信息,健全全區家政行業人員人才信息庫。通過電臺廣播、電視廣告、報紙宣傳等形式,對家政服務市場的供需信息進行及時宣傳,使雇主和求職者都能及時掌握有效信息,實行雙向選擇。
一、旅行社行業的特點
1、規模小,固定資產少。由于旅行社的行業特殊性,不需要投入很多固定資金就可以運營起來,旅行社就單體來說,很少有大規模的。1間房、1臺電腦、1張桌子、1部電話、幾把椅子,就可能是一個旅行社的全部家當,固定資產較少。
2、人員少、流動性比較強。旅行社的工作人員除了經理就是導游,導游服務具有自由職業的特點,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對游離,旅行社組團少不了導游,導游帶領游客到景點游覽,在辦公室的時間很少。今天是這個導游接的通知、領取報表,明天就帶隊出去了,報表放在哪里沒有人知道。曾經有一家旅行社,半年報時先后換了三個人,領了三次報表。
3、行業淡旺季節明顯。很多景區是以自然風景為主的旅游景點,以山水游為主,每年4—10月是旅游的旺季,10月份以后,很少有團隊旅游,只是一些零星的散客,旅行社為了降低成本,實行輪流值班,工資待遇低,人員更難找。
二、調查中遇到的主要問題
(一)旅行社辦公地點不固定,不明顯,查找困難。旅行社固定資產少,辦公地點變更比較容易,而服務業報表是半年報,調查頻率低,半年報調查時還在,年報時就搬到了其他地方,找不到該單位了。再者由于旅行社業務的特殊性,辦公地點多是租用寫字樓,標志不明顯,尋找單位困難。
(二)旅行社配合程度差。旅行社多是私營企業,可能存在一些不規范經營行為(比如偷漏稅),在與政府部門的人員接觸時,容易產生抵觸或戒備心理。為了避免多交稅、費,在填報時他們對營業收入、上繳稅、費等經濟指標,一般總會故意漏報、瞞報。
(三)統計基礎比較薄弱。旅行社多數規模偏小,基本上都沒有專職統計人員,統計工作多是“今天,明天你干,抓住誰是誰”的局面,很難保存完整的業務基礎資料。
(四)財務不健全。旅行社為了節約成本,盡量減少行政人員,不少旅行社不僅沒有統計,甚至連專職會計都沒有,會計多是兼職,不在旅行社上班,定期去單位處理帳務,有的帳目就是老板給其報個數據簡單記錄,個別的旅行社連會計都沒有,什么數據都是老板自己說了算。
三、調查中采取的措施與方法研究
針對旅行社的特點和存在的問題,在實際調查中認真研究調查方法和技巧,同時輔之以科學評估,提高調查數據質量,如實反映旅行社的發展水平。
(一)加強培訓,提高旅行社人員業務素質。當前面臨的困難,主要是旅行社人員不穩定,責任心不強,對調查工作有敷衍了事的現象。這就要求認真做好培訓工作,要講清服務業調查的目的和意義,使旅行社統計人員提高對調查工作重要性的認識;要詳細講解報表制度和要求,組織開展討論,使參會人員切實掌握填報方法。培訓要切實有效,對沒有按時參加培訓的旅行社,要求補會,不斷提高企業人員的重視程度和統計業務素質,為搞好服務業調查工作提供保證。
(二)入戶調查,確保數據現場采集質量。針對旅行社沒有專職統計人員,會計人員相對穩定,報表上經濟指標多是財務指標的情況,統一要求服務業報表由會計人員填寫。入戶調查前,事先聯系旅行社的會計,約定好具體時間,與會計人員一起查閱企業相關資料填寫服務業調查表,提高了源頭數據的準確性。
(三)認真學習旅行社相關知識,為審核報表打下基礎。開展調查前,認真查閱、學習有關旅行社方面的知識,如每家旅行社必須向市旅游局交納10萬元人民幣的質量保證金,旅行社從事旅游業務經營活動,必須投保旅行社責任保險,一般不低于1500元等等。在審核旅行社報表時,發現不少旅行社都不填保險費,或者填報金額較小,通過查詢發現屬于漏填或者理解有誤,要求企業補充填報有關指標,及時糾正報表差錯。
(四)加強部門合作,利用行政手段提高旅行社的配合程度。旅游局是旅行社的行政主管部門,從旅行社的設立、行業管理,業務考評,到取消經營資格,都具有較強的制約作用,因此,建立部門工作協調機制,能夠使調查工作更加順利的開展。開展調查前,及時與旅游局行業管理科溝通聯系,取得全市旅行社的詳細資料,對旅行社地址和人員變動情況、旅行社經營現狀做到心中有數。對那些工作難度較大,沒有按要求上報的旅行社,提供名單,由旅游局負責催報,效果明顯。通過建立部門合作機制,有效的督促旅行社準確填報、按時上報,切實提高了旅行社對調查工作的配合程度。
(五)宣傳統計法律知識,依法開展調查。利用業務培訓和走訪調查等機會,加大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河南省統計管理條例》的宣傳力度,印發統計法規宣傳單,讓旅行社明白:如實提供統計資料是企事業單位的義務,一切違反統計法律法規的行為都會受到嚴肅的查處,根據違法情節可處五萬元以下罰款。同時還告知他們,政府統計部門負有
保密義務,不會隨意向外透露他們的數據。通過宣傳,既打消了他們的顧慮,又起到了震懾作用,為順利開展調查、保障調查數據準確可靠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一、今年以來發展服務業發展的基本情況。
1—12月份,我鎮完成服務業納稅營銷196865萬元,同比增長99.92%,占年計劃目標的116.87%;完成國地兩稅5712.04萬元,同比增長39.86%;完成固定資產投入36206萬元,占年計劃目標的80.46%,其中,完成經營性投入5550萬元,占年計劃目標的55.5%。從主要經濟指標分析,我鎮服務業發展勢頭較好,增長速度較快,基本達到或超過了進度要求,這主要得益于新引進公司的快速見效。其中新引進的3家運輸公司預計今年可新增銷售15000萬元,新引進的3家貿易公司可新增銷售8個億;同時,通過良好的服務,派克貿易有限公司可比去年增加銷售3億元。在抓好現生產的基礎上,我們還大力抓了招商引資,目前,有xxx銷售公司、著名汽車4s專賣店等一批項目正在洽談之中,保證了服務業的可持續發展。
二、服務業重大項目建設推進情況。
按照年初區委、區政府統一部署,我鎮對重大項目高度重視,專人負責,層層落實,各項目正按計劃有序推進。
1、大合速二期項目。該項目主要包括三個部分,分別是:
(1)、登山步道。總長874.9米,已于6月份全部完工。
(2)、部分別墅。其中三棟別墅總建筑面積906.22平方米,土建全部完成,已轉入外場施工,確保在9月底前完成道路、綠化、裝潢,并交付使用。
(3)、汽車通道。該通道連接尚書灣和安定寺,總長6800米,計劃于月底前全部完工,溝通刪節號景區。
(4)、會議中心。該項目總建筑面積6000平方米,總投資3000萬元,xx十八灣旅游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目前,項目相關規劃圖紙正在設計中,計劃于明年2月份啟動建設。
2、xx生態休閑農莊項目。該項目總建筑面積18000平方米,總投資13059萬元。目前,大棚主體、內部各功能區工程建筑已基本完成,內部設施正在調試之中;道路路面瀝青攤鋪也已結束;外場綠化正在加緊施工中,已鋪設草坪磚9000平方米;山體瀑布工程已全部完工;服務員培訓工作已全面展開;同時,相關手續也正在加緊辦理之中。在區委、區政府的關心支持下,9月5日由xxx專門召集有關部門在xx召開協調會,對資金、工程進度及相關手續辦理進行了專題協調。整個項目計劃在明年10月份竣工,并投入運行。
3、環鎮北路商貿街店面項目。該項目總建筑面積20萬平方米,總投資2XX萬元。目前,該項目主體建筑已完工,外墻裝飾已全部結束,外場綠化施工正在緊張施工中。同時,已開始招租拍賣準備工作。全部工程計劃明年10月份完工并交付使用。
4、集鎮1號拍賣地塊。該項目位于集鎮環鎮西路與人民路交匯處,總占地面積74畝,總建筑面積7.4萬平方米,總投資1.7億元,由市富安置業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目前,一期占地40畝、建筑面積4萬平方米已開工建設,售樓籌備處也正在建設中。
繁榮興盛的服務業一直是紅山區經濟發展的特色和優勢。近年來,紅山區緊緊抓住新型工業化、城鎮化進程加快和消費結構升級的機遇,深入貫徹落實自治區、赤峰市促進第三產業發展的有關政策政策措施,將加快服務業作發展為全區的重點工作列入議事日程。不斷突出重點,優化結構,創新機制,強化落實,使我區服務業保持了快速健康的發展態勢。
20__年我區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37.2億元,20__為45.6億元,20__年為52.4億元,年均增長17.4%。20__年上半年,我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63.2億元,同比增長15%。其中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29.1億元,同比增長10.7%。第三產業內部各行業均衡協調發展,批零餐飲業、交通運輸郵電業、金融保險業、房地產業及其它服務業保持良好的增長勢頭,現代物流業、信息服務業等新興第三產業也保持較快的發展速度,為優化我區服務業產業的結構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消費品市場穩中趨旺,今年1-6月份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4.8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9.3%。其中批發零售貿易業實現21.1億元,同比增長19.5%;餐飲業實現3.2億元,同比增長19.2%;其它行業實現0.5億元,同比增長13.5%。
二、紅山區促進服務業發展的主要經驗做法
(一)舉全區之力搞好紅山物流園區建設
多年來,紅山區的服務業發展始終處于層次低、規模小、布局散,新型業態發展緩慢的狀態。為了轉變發展方式、提升產業層次、推動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根據紅山區地處中心城區信息流、資金流、商品流和車流相對集中這一特點,運用供應鏈管理與現代物流理念,于20__年6月正式啟動了內蒙古紅山物流園區建設。目前園區建設已累計投入資金23.8億元,全面啟動5100畝規劃區范圍內的建設,建成區面積達到3800畝。共引進各類企業118家,其中73家已經建成并投入運營,完成各類建筑面積68萬平方米,形成了以物流配送、汽車貿易、建材交易、貨物倉儲同步發展的經營格局。20__年上半年,園區實現交易額26.2億元。預計全年可實現交易額55億元,稅收1.2億元,安置就業達到1萬人。
一是將規劃先行作為首要原則。作為自治區批準立項的首家大型物流園區,紅山物流園區在建設初期就確定了“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門檻招商,高水平發展”的工作思路。聘請國內資質較高的中交協物流研究院制定了園區可研及建設規劃,園區由最初規劃建設面積5000畝計劃總投資15億元,調整為7500畝計劃總投資35億元。基本服務半徑約為500公里,主要方向的服務距離超過1000公里。是集運輸、倉儲、包裝、流通加工、配送、信息處理于一體,輻射蒙冀遼的綜合性物流園區。
二是不斷優化政策環境。認真落實赤峰市人民政府《關于赤峰市中心城區物流產業園區建設的若干意見》和赤峰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紅山經濟開發區、紅山物流園區規劃建設審批及有關優惠政策問題的會議紀要》所提出的各項優惠政策,制定了針對紅山物流園區簡化建設項目審批程序的配套措施(赤紅政發20__【102】號),全力推進紅山物流園區項目建設。優惠的扶持政策為園區的發展增添了活力,同時,各相關部門按照各自職能為園區的建設和發展給予了大力支持,林業、國土部門先后完成林地審批5019畝、土地審批4488畝;發改、財政、商務、金融等部門在為園區爭取產業項目扶持資金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有效地緩解了園區建設資金緊張問題。各部門積極配合形成合力,為園區的順利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三是堅持發揮政府主導作用。紅山區委、區政府在園區基礎設施建設、服務等各方面,積極發揮主導作用。一是投資5.9億元,完成了3800畝范圍內“七通一平一監控”基礎設施建設,共建設道路27條,總長度21公里,總面積46萬平方米。20__年,園區三期首批620畝路網工程開工建設,共建設道路5條,總長度2.3公里,形成了“筑巢引鳳”的良好局面。二是建成了行政綜合辦公樓,將工商、稅務、
公安、物業等部門引入園區聯合辦公,實行“一體化管理”和“一站式服務”,為企業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服務,全面提高了辦事效率。三是完善了園區配套基礎設施建設,投資580萬元,建設了專業物流信息平臺系統。啟動建設了占地70畝集商務、會展等功能于一體的商務廣場,滿足商戶產品會展需求。同時在廣場北側新建一處8400平方米的信息中心綜合樓,滿足信息中心發展的空間需求,進一步提高了園區管理和服務水平。四是進一步整合了城區物流資源,將城區內近120家配貨站全部引入園區,實現了區外長途運輸、市內短途運輸及城市配送的有效銜接。
四是加強園區招商引資吸引商氣人氣。園區地處城市邊緣地帶,地勢偏僻,人氣不足,商氣低靡,建設初期投資者對園區發展信心不夠,使園區最初招商十分困難。為了擴大園區知名度,增加園區的商氣、人氣,園區采取了“物流+市場”的經營模式。對園區入園企業實施“2年內免收企業所得稅,2年后再減半征收3年;各類行政事業性收費和辦理相關手續費能免則免,不能免按最低標準收取”等的優惠政策。同時,視入駐企業規模、發展潛力、投資大小、經營種類收取不同標準的配套費,特別是對能夠起到拉動作用的經濟實力較強、發展潛力較大、行業特色明顯的企業,實行一事一議、特事特辦,給予以一定靈活的優惠政策。完善的配套設施和優惠的入園政策,吸引了大量民間資本,園區的“洼地”效應逐步顯現。
五是強化管理保障園區運轉有序進行。在為企業提供優質服務的同時,注重管理工作,有效地推動了園區規范化發展。招商引資過程中,堅持“四個嚴格”,一是嚴格功能區劃分,按功能區定向招商;二是嚴格準入,確保入駐企業具有活力;三是嚴格合同約定,確保施工進度;四是嚴格執行保證金制度,確保園區工程質量。為規范政府投資工程建設和管理,區政府出臺了工程招投標、材料采購、資金管理、工程審計等管理辦法,保證所建項目的質量和工期。完善了園區規劃監察管理辦法、水電暖管理辦法、綠化管理辦法、廣告牌匾管理辦法、物業管理辦法等相關制度建設,強化了園區管理。同時,加強服務企業力度,全程協助新入駐和新開工企業辦理規劃、建工、消防、土地、房產等審批手續以及證照等相關經營手續;積極協調金融機構,幫助企業融資,解決資金困難問題。
(二)千方百計行進服務業商貿聚集區和特色市場建設
一是以項目建設帶動進一步鞏固新華商業步行街作為全市商貿零售業的龍頭地位。紅山區新華商業步行街地處城區中心地段,是赤峰城區最大最繁華的商業街。始建于20__年,歷經9年的發展,累計完成投資1.4億元,完成了774延長米主街和1579延長米的輔街建設和改造。截止20__年6月整個新華商業步行街內共較大的綜合類百貨商廈23家,各類專賣店、品牌店、精品店157家,從事各種經營的大小商戶4000多戶,總營業面積近19萬平方米,從業人員超過10000人,年營業額超過10億元。在盤活步行街現有資產,調整經營業態,實現步行街商貿業提檔升級的同時,扎實推進步行街向北延伸及向東西兩翼擴展工程,啟動了航宇商務中心,蒙中商貿中心,華興商貿中心改造、草原明珠購物廣場等一批商貿業重點項目,全力打造以步行街為主體,輻射兩翼的中心城區核心商貿區。
二是強化市場體系建設。幾年來始終堅持由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牽頭,組成專項工作組推進市場建設,通過開展商務、公安、安監、工商、質量技術監督、衛生防疫等部門聯動,集中對酒類、糧食、成品油和定點屠宰企業的登記備案和專項整治,打擊假冒偽劣和非法經營行為,凈化和規范商貿流通領域秩序。目前紅山區現有各類交易市場20余家,西城市場、同興市場、天越市場、千禧建材市場、果菜糧市場、古玩市場、解放街小商品市場、萬商大院、三宇陶瓷市場9家市場交易額超過億元。其中,赤峰果菜糧批發市場經過十年的發展建設,已成為內蒙古東部地區最大的區域性專業糧油批發市場,具備了對全市及周邊地區成品糧油交易的調空能力,市場多次被評為市和自治區文明市場,成為了全市糧油供求的晴雨表,雜糧外銷的集中地。赤峰西城市場始建于1994年,占地面積由最初的50總發展到近200畝。西城市場現與全國200多家大型農貿市場聯網,成為國家農業部定點市場,指定信息采集點,全國農貿市場協會會員單位,是我市最大的農牧業產業化農貿龍頭企業,是內蒙東部地區最大的果菜批發市場,水果蔬菜集散中心,內蒙古最大水果蔬菜集散地。通過加強市場建設,形成了以市場發展帶動產業結構調整,安置富裕勞動力,集聚資金的良好局面。
(三)下力氣抓好社區服務和養老體系建設。
幾年來,從紅山區地處中心城區,城市化程度較高,城市社區發展較快的實際出發,大力發展社區服務和養老體系建設。通過引進市場化運作體系,組建了我市唯一一家區級社區服務中心——紅山區社區服務中心。經過幾年的發展,社區服務紅山模式不斷成熟和完成,已經形成了一個社區服務中心配套十個社區服務平臺、一百個社區服務站的社區服務網絡體系,在實際工作中,以下七個方面為重點開展社區服務和養老工作。
一是順應居民實際需求,建立完善了社區服務系統。中心投資40萬元,建立并完善了社區服務信息網絡系統和24小時熱線電話呼叫系統。針對許多居民家中沒有電腦的這一實際情況,開通了8666666熱線電話,居民有服務需求時,通過撥打該熱線電話,中心工作人員即可對居民的要求做出明確答復。日前,已有400個服務企業加盟,每天接到居民各類咨詢達70多人次。
二是以居民健康為根本,開展了貼近居民的社區醫療服務。20__年投入36萬元成立了三西街社區衛生服務站,針對部分社區居民存在的看病貴、看病難的實際困難,實行對轄區居民20%—40%的優惠就醫承諾,初步實現了“小病不出社區”的辦站目的,滿足了城區居民就醫就診的服務需求。
三是靈活采取多種方式,開展了居民較為滿意的物業管理服務。本著“上為政府分憂、下為百姓解難”的原則,成立了心連心物業
公司,共接管了城區14幢棄管樓和1個棄管小區,為部分居民小區提供物業管理服務。在改變了這些舊老小區原有的臟、亂、差的環境面貌的同時,方便了小區居民的基本生活。
四是依托現有服務資源,開展了全方位的家政服務。中心投資16萬元組建了自己的家政隊伍,根據城區廣大居民和社區單位的具體要求,通過兩套服務系統,分別采取有償、低償、無償服務等多種服務方式,在城區分散設點,就近派出服務。
五是大力拓展服務領域,開展了有針對性的中介服務。針對居民房屋買賣、就業求職等方面服務需求越來越多的實際情況,在中心成立了中介服務大廳,設立婚姻介紹、職業介紹、房屋介紹、家政服務、法律咨詢5處咨詢服務處,實行一廳式辦理,一站式服務,滿足了廣大居民交友、買房、法律訴訟等方面的服務需求。
六是充分利用現代教學設備,開展了居民廣泛關注的社區培訓服務。滿足了居民多層次、多元化、具體化的服務需求。截至目前,中心已為廣大居民開展英語培訓150期,自我保健護理培訓11次,保姆、鐘點工培訓4期,大型健康知識講座3次,參加培訓人員達6800多人次。
七是以社區為單位,開展了居家養老服務。開展日托養老、管家登門、家政保姆、健身康復、代購配送、休閑娛樂等服務內容。同時在社區開展居民旅游、異地養老、養老機構中介、老年大學、低償或無償體檢,并為60歲以上的空巢老人辦理出行120卡,建立家庭服務檔案,一方面更好的照顧社區內空巢老人,另一方減輕社區居民子女生活負擔。中心還聯合赤峰市慈善事業服務中心,共同實施“全國百歲希望健康工程”,分期分批為我區低保戶、孤寡老人、軍烈屬、殘疾人提供救助和服務。
三、紅山區服務業發展面臨的問題和下步打算
當前,紅山區服務業運行總體情況良好,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現代物流等新型業態快速發展,有效第推動了地方經濟的發展。但是在運行中也暴露出許多深層次的困難和問題。主要表現在:開放型經濟發展相對滯后,市場的規模、檔次不是很高,市場輻射力小、網絡化、信息化程度低。農村消費啟動緩慢,需積極開拓農村市場,提高農村消費水平。
為此,我們將以自治區、赤峰市有關要求為指導,加強服務業的區域合作和融合。針對我區服務業發展中的薄弱環節,采取扎實措施,加快傳統服務業的改造提升,積極有效地推進現代服務業的持續快速發展。
一是繼續搞好物流園區基礎設施建設。繼續實施物流園區三期建設工程,加快鐵路專用線、高速公路接口、保稅倉儲區、汽車租賃區建設及園區政務信息綜合樓、商務廣場、園區監控及園區基礎設施配套建設。
一、物業管理服務收費的現狀
我市物業管理經過十多年的發展,總體形勢良好。但是,由于受經濟、社會和法制等大環境的影響,物業管理收費難的問題一直難以解決,物業服務收費率難以提高,已成為制約行業發展的瓶頸。據調查,目前,市區57家物管企業,收費率大都在60%—70%之間,能夠達到90%以上的占比很低,有一部分收取率僅占30%—40%。目前,我市物業服務收費情況令人擔憂,物業服務收費難導致物管服務跟不上,物管服務跟不上更加導致居民不愿意繳費,形成惡性循環。更為甚者,有些小區不斷出現更換業主委員會,業主委員會不斷更換物業公司和業主委員會自管自治等形形現象。
二、物業服務收費難的原因
1、業主缺乏自覺繳費意識,存在觀望攀比心態。
據調查,我市一些業主沒有確立對物業管理有償服務的意識,思想認識仍然停留在計劃經濟時代“國家管修房,自己管住房”的福利住房階段;有些業主認為小區其他業主交了費,我不交費照樣能享受物業服務。一些原先積極繳費的業主在得知其他業主不肯交費后,覺得自己先交費“吃了虧”,再交費就會左顧右盼,甚至不自覺的加入拒繳行列。
2、服務質量不高,制約服務費的收繳。
從總體上看,我市物業企業在履行安全保衛、環境秩序、衛生保潔、綠化管養、共用設施維護等方面能夠做到不斷完善和提高,但還有一些不盡人意的地方需要改進。如:有的小區車輛亂停亂放嚴重,影響了業主的正常通行;有的小區門衛把關不嚴,給拾荒、推銷產品、維修家電等人員隨意進出,擾亂了小區秩序;有的小區保安配備不足,安全管理責任心不強,導致小區丟失車輛、盜劫等事件時有發生;有的小區衛生清掃、清運不及時、不到位,路面破損不維護,路燈亮化率低,樓梯燈壞了不及時更換,排洪排污管道堵塞、化糞池外溢不能及時清理,綠化管養不夠好等等,致使業主意見大,影響了物業服務費的收繳。
3、業主自主治理小區的意識和能力弱,影響物業服務費的收取。
《江蘇省物業管理條例》賦予了業主、業主委員會的權力、義務。但是,從我市的實際情況看,業主、業主委員會的自治能力還很弱。一些業利意識、法律觀念淡薄,許多人不參加業主大會,使沒有過半數人參加的業主大會在法律上不生效。一些業主沒有把物業服務當做一種商品,像供水、供電、供熱一樣對待,業主不愿花錢買服務。如,項里花園、通成山莊等小區環境衛生、服務質量,業主都比較滿意,但這些公司收取的物業管理費,連成本價都沒達到,在虧損運行,當他們向業主委員會匯報企業虧損運行狀況、商談提高一些收費標準時,業主委員會人員表示理解,但又都不同意。物業公司在小區開展各項有益活動時,無償投資,業主都很高興,如象征性收取一點費用時,業主們又不積極了,從而影響了物業服務費的收取。
4、物業管理行業虧損嚴重,低價位收費阻礙了物業管理市場的發展。
據對我市44家2007年物業服務企業經營情況調查。企業年物業管理費和其他經營收入總額為0.43億元,年支出總額為0.55億元,年虧損總額為1200萬元。如此巨大的虧損使物業公司陷入了舉步維艱的窘境。但支撐物業公司勉強生存的主要因素是,開發商年對物業管理補貼為1068.75萬元,算上上述補貼,物業公司年實際虧損總額為131.25萬元。但是這項補貼不會維持太久,因為:開發商為了促銷房屋,依靠給物業公司補貼為業主提供超值服務,一旦房子賣完了,開發商主動與物業公司脫鉤,物業企業就會失去依靠,斷了資金來源了。目前我市亞方花園小區就面臨這種狀況,業主不愿增加物業管理費。我們覺得導致物業管理行業虧損主要有三個原因:
一是物業管理收費低。一些服務質量好的小區,如中通名仕嘉園小區物業管理成本每月每平方米0.7元,現實際收取每平方米0.4元;江山國際花園小區物業管理成本每月每平方米0.55元,現實際收取每平方米0.35元,小區運行的3年中,收費率達到90%以上,但去年6月全體業主提出再降低收費標準,收費標準降至每月每平方米0.30元,雙方交涉多次,全體業主不交物業費達半年多,但物業公司仍繼續提供標準化服務,在半年的真情服務還沒有打動業主的情況下,雙方達成協議,還是按原來收費和服務標準進行服務。這種低價位的收費阻礙了物業管理市場的發展,使物業這種商品達不到成本價格。
二是物業企業不合理的負擔過重。主要集中反映在二次供水、小區供電上。供水、供電部門對物業小區二次供水、供電一直延用抄大表方式計費,而大小表之間差額所產生的損耗費用全部由物業公司承擔。據調查,10家物業公司2007年二次供水一項年虧損額高達10.25萬元;小區里民用公共用電,供電部門都按商業用電收費,而這一項物業公司年虧損額達9.75萬元。如此巨大的虧損使物業公司負債累累,直至無力給業主提供服務。一方面業主的錢收不上來,另一方面還要替供水部門背大小表之間跑、冒、滴、漏的差額。
三是高層住宅電梯虧損嚴重。目前我市10層以上高層住宅電梯181部,部分高層住宅電梯使用期限已面臨更換狀況。據調查,每臺電梯年檢費、用電費、維護保養費這三項費用(不含電梯零件損壞、更新)每年運行虧損8495元,181臺住宅電梯年運行虧損153.76萬元,我市高層住宅電梯運營虧損和年久失修是困擾百姓、物業和政府的棘手問題。
5、建管不分的舊體制給后期管理留下了諸多隱患,使業主對物業管理投訴率居高不下。
目前,我市有95%的物業服務企業是受開發商委派或內部招投標對小區行使物業管理。實際上,這些物業服務企業仍然需要依靠原開發商“輸血式”的補貼來維持,在這種管理體制下,開發商與物業服務企業是父與子的關系,這種“建”、“管”不分的體制,致使原本應由開發商解決的矛盾和問題,統統推給下屬的物業管理公司。如質量缺陷、配備設施不完善、基礎資料不齊、產權糾紛、不切實際的超值服務承諾等,使物業管理企業無力解決也無法解決。出現問題,業主們不分青紅皂白地將所有的氣都撒到物業公司身上,造成了物業管理投訴量居高不下。據統計:開發商遺留問題占上訪投訴量的45%;物業管理服務不到位,占上訪投訴量的31%;二次供水、供暖及供電、燃氣等相關問題占上訪投訴量的19%;其他情況占上訪投訴量的5%。
6、物業管理隊伍素質偏低、人才短缺。
我市有經驗、有創新能力的高級物業管理專業人才匱乏,從業人員大多來自“轉制、轉崗、轉業”人員及農村剩余勞動力,整體素質較低,普遍缺乏物業管理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有相當一部分從業人員沒有經過物業管理培訓,職業道德、專業技能、應急能力及相關法律知識等都難以適應物業管理專業崗位的要求。雖然物業行業主管部門近年來下大力氣加強了物業管理專業人員的培訓與指導工作,但是仍然跟不上物業管理行業迅速發展的需要。
7、舊住宅區推行物業管理難度大,物業收費率低。
我市現有2萬平方米以上的住宅區50個;建筑面積521.52萬平方米;05年以前施工的住宅區10個;05年以后施工的住宅區40個。
05年以前施工的小區,基本存在的主要問題:一是建筑年代早的小區住宅使用功能及公用部位、公用設備,陳舊老化;二是住宅公共設施、周邊道路、給排水、綠化等配套不完善;三是很多住宅是計劃經濟體制時建設的房改房,居住者多數屬于工薪階層或低收入群體,既沒有房屋維修基金,又承擔不起投資改造費用;四是老工業住宅區占的比重較大,房改后房屋產權歸職工所有,房屋十分破舊。這些舊住宅區推行物業管理難度大,物業收費標準低。
8、物業管理的法治體系還不完善,物業收費缺乏有效的制約手段。
對于物業管理活動中業主欠繳拒繳物管費的行為,目前的法律法規,如《物權法》、國務院《物業管理條例》、《江蘇省物業管理條例》和《××市物業管理實施細則》等都有相應的規范,但是對于業主實際的欠繳和拒繳行為以及企業的追償手段缺乏具體明細的剛性規定和保護措施。同時,由于物業主管部門目前沒有執法隊伍和執法權,面對業主欠繳拒繳物業費時只能采取說服教育、溝通協調的方式,對于蠻橫無理的業主難以體現行政執法的力度和權威,再加上我國司法程序復雜冗長的現狀,往往造成企業陷入有法難依的窘境。
9、政府相關部門在小區管理中的職能界定不清,行使不力,給物業管理服務收費帶來影響。
表現在小區管理中的一些棘手問題,比如違章搭建問題,破墻開店、占道經營問題,破綠種菜、養狗擾民問題,噪聲、煙氣污染問題以及鄰里之間矛盾糾紛等問題,這些本應該是屬于城管、工商、公安、園林、環保和社區居委會等部門負責的職能,現在由于有了小區“圍墻”這么個“框框”,有了小區物業管理的存在,統統轉嫁到物業企業的身上。但是,物業企業作為市場化運作的經濟實體,是依據國家《物業管理條例》和地方政府的《實施細則》,以及物業服務托管聘用合同為小區業主提供管理服務的企業,并沒有處理解決上述問題的行政執法權力和相應的能力,結果是企業不該管的要管,不管業主埋怨;管不好業主更加埋怨,最終導致物業管理收費的困難。
10、部分新建小區入住率低,導致物管收費率難以提高。
近幾年來,隨著房地產市場的活躍,老百姓購房已不單是為了居住,有的是投資目的,一些小區因此空關率比較高,個別新小區入住率甚至不足20%(如運河城市廣場)。空關房雖然按規定連續六個月無人居住可按70%收取物管費,但由于與業主聯系不上,收取物業服務費的難度較大。物管公司雖然也試圖通過發文書通知、打電話通知、請人轉告等形式催繳,但絕大部分業主根本不予理睬,普遍抱有“我不住就可以不交管理服務費”的錯誤思想,致使這些新建小區的物管收費率非常低,企業經營難以為繼。
三、解決物業管理收費難的對策
物業管理在我國是一個新生事物,引入我市也不過十多年時間,必然要經歷一個逐步適應、完善、習慣、發展的過程。如何應對和解決我市物業管理收費難問題,推動物業管理向規范化、順暢化、健康化方向發展,建議:
1、繼續加強輿論宣傳工作。建議物業行業與新聞媒體建立物業管理專欄,用百姓身邊的事宣傳物業服務是商品的理念,引導物管企業遵循市場規律,依法履行權利和義務。
2、開展市區物業管理的專項整治。一是整治小區歷史遺留問題。對有些開發不配套,遺留問題多的新建小區,會同有關部門依法督促房地產開發公司配套完善,對拒不配套的,要依法嚴格查處。二是整治形象差的物業服務企業。對有些物業企業服務質量不高,管理水平低下,只收費不服務,多收費少服務,收費不規范等現象進行專項整治。對于服務管理水平極差,群眾意見較大的物業企業要限期整改,對屢教不改的,要堅決取消其物業管理資質。
3、借助社區力量,培育和監管業主大會和業主委員會。業主及業主委員會的自律和監管問題是物業管理行業面臨的實質矛盾之一,監管好業主大會、業主委員會是物業管理行業健康發展的重中之重。要積極探討將“業主委員會”納入社區組織的監管范疇,這將有利于社區服務功能的建設,確保業主委員會成員素質的有效提高。
4、積極開展前期物業管理招投標,為后期物業管理提供必要條件。建議對住宅小區一律進入物業管理招投標程序,以此來剝離開發帶物業的“父子”之間關系,抑制開發商前期銷售房屋時出現的虛假廣告和對物業收費等不切實際的承諾,給物業管理創造質價相等的商品平臺,使業主買房、買物業管理時心里有透明度,進一步規范物業管理市場。其中前期物業管理招投標與物業企業業績掛鉤,對表現不好、投訴較多的,受到不良記錄或被通報批評的企業,限制其招投標,并逐步清出市場。
5、加強對物業管理行業的指導,強化行業自律
一是認真開展調查研究。針對行業存在的比較突出問題,如高層電梯、二次供水、住宅區內產權明析等問題進行專題調研。提出可行性解決問題的方法,盡快為行業解決一些實際困難。
二是依法制定物業管理道德規范、自律準則和管理標準,使企業依照行業管理標準規范企業的行為。
三是推行規模化管理。建議逐步推行規模經營,對于管理規模不夠的公司,引導自愿合并,使其達到標準的管理規模。通過規模管理淘汰一些管理水平低的公司,支持有實力的企業,維護企業、業主雙重利益。
四是大力開展培訓工作。組織全行業不同級別、不同類型的從業人員的基礎培訓,使從業人員把過去的管理思想更新為服務理念,以熱情的服務思想和熟練的專業技術為業主提供良好的服務,提高全行業服務水平。
6、加強對物業專業委員會工作的指導,使其發揮獨特的作用。一是記者工作站。與各大新聞媒體加強協調,準確地宣傳《條例》,正確引導人們在物業管理上的模糊認識。二是法律工作站。在物業專業委員會設立工作站,組織一批具有一定實踐經驗和法律方面的人才,來接受物業公司和業主的投訴,使業主和物業服務企業的矛盾依法得到解決。三是專家咨詢工作站。就是把從事社會學、建筑學、規劃學、園林綠化以及民政方面的專家邀請過來,參與城市的物業管理工作的研究,編制行業發展規劃,進行專項論證,使我市物業管理工作向著規范化、科學化、法制化、系統化的方向健康發展。
7、創新物業管理收費機制,強化收費手段和效果
一是要通過制訂科學合理的制度獎優罰劣,鼓勵員工開動腦筋、愛崗敬業,不斷提高收費率;二是要善于總結改進收費的方式和手段,改坐等業主前來繳費為主動上門收費,變單純直接的收費為先聽取意見改善服務再收費。三是在收費過程中多注意運用說話語氣、個人情感、換位思考等技巧,使工作由被動變主動,化困難為簡單。
8、完善物管收費法制環境,促進物業管理向前發展
一是行業主管部門利用政府機關的權力,制訂切實可行、操作性較強的規定條文,健全和完善物業管理收費制度,處罰業主欠繳拒繳行為,為提高收費率提供法規依據。二是開拓思路、充分研究,創新物業管理收費的行政制約手段,建立收費的保障機制。三是簡化司法程序,引導和鼓勵物業企業運用司法手段解決物管收費矛盾,懲戒欠費業主。
一、我縣就業工作基本情況
㈠城鎮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及城鎮新增就業人口就業情況。**年,全縣城鎮新增就業人口——人,完成地區下達目標任務的——%。其中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人,城鎮新成長勞動力就業——人,大中專畢業就業——人,“4050”等城鎮其他人員就業——人。消除城鎮零就業家庭——戶,——人。城鎮失業人數——人,非農從業人員——人,登記失業人數——人,登記失業率——%。采取的措施有:一是加強宣傳引導,轉變勞動者就業觀念,努力建立勞動者自主擇業、市場調節就業、政府引導就業的新格局。通過開辟電視專欄、印發宣傳材料、舉辦培訓班、開展宣傳日活動、設立政策宣傳欄等多種形式,深入開展就業再就業政策和就業再就業先進典型的宣傳。二是加強政策扶持引導,通過創業推動就業。首先認真審核發放《再就業優惠證》。發放下崗失業人員發放《再就業優惠證》——人,享受各類優惠政策減免行政事業收費——萬元。其次積極落實小額擔保貸款政策。按照創業促就業“貸免扶補”政策,縣財政劃撥了——萬元作為擔保貸款資金,通過縣擔保中心的協助為——名下崗失業人員發放自小額擔保貼息貸款資金——萬元,政府貼息——萬元,小額擔保貸款——人,帶動就業——人。三是加強技能培訓,推動技能型就業。文化偏低和技能欠缺、單一是下崗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的“瓶頸”,為解決這一難題,我中心確定了——家培訓機構作為實施再就業培訓的定點機構。根據市場需求,對下崗失業人員重點開設了電腦操作、美容、美發、中式烹調、家電維修、摩托車維修、汽車維修、針織、服裝等25個專業技能培訓,培訓——人次。四是搭建就業平臺,增加勞動者就業機會。截止**年底,共建成——個鄉鎮勞動保障事務所和——個社區勞動保障工作站,勞動保障平臺建成率達100%。現有工作人員——人。各勞動保障事務所積極發揮職能作用,通過各種渠道,多方收集信息,積極開發就業崗位。全縣——個鄉鎮勞動保障事務所分別建立了——種基礎臺帳,專門為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就業、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城鎮新增勞動力提供各項服務。**年,通過我中心共實現就業——人。
㈡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及培訓情況。在縣鄉村三級的共同努力下,通過行政、宣傳、培訓、政府引導協助及政策鼓勵、樹立典型和群眾自發性轉移,**年,全縣輸出勞動力——萬人次,比2007年增加了——人次,同比增長了——%;勞務總收入達——億元,比2007年增加——萬元,同比增長了19%;實現勞務創收——元,比2007年增加——萬元,同比增長了——%;外出勞力人均收入達到——元,比2007年增加106元,同比增長了——%;勞務輸出收入占農業人口人均收入——元,比2007年增加——元,同比增長了——%。農村勞動力轉移中從事第一產業的——人次,占——%,從事第二產業的——人次,占——%,從事第三產業的——人次,占——%。自發轉移的——人次,占——%,由經紀人組織轉移的——人次,占——%,由鄉鎮、村統一轉移的——人次,占——%。通過鄉鎮文化技術學校、縣職業培訓學校等職業學校,對輸出人員進行理論素質和裁縫、糕點制作、飲食、建筑、駕駛、裝璜、雕刻、涂料使用、美容美發等專業技能培訓,提高了農村勞動力素質和就業技能,全縣農民轉移技能培訓——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培訓——人,縣財政資助——萬元。
㈢高校畢業生就業狀況及措施。**年,我縣共有——名大中專等高校畢業生實現就業。我縣堅持把引導和鼓勵高校畢業生到農村工作與改善基層人才隊伍結構相結合,與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和干部隊伍建設相結合,千方百計落實“四個一批”,拓寬高校畢業生就業渠道,取得了一定成效。一是認真開展“三支一扶”活動,消化一批。參照全省高校畢業生“三支一扶”政策,從——年起,每年選拔——名左右高校畢業生到農村工作,到——年,全縣將基本實現一村有一名高校畢業生的目標。經試用考核合格后,合理安排工作崗位。二是建立大中專畢業生見習基地,帶動一批。——年我縣建立了大中專畢業生設施農業、林果業、畜牧業科技示范園就業見習基地。通過公開招考,在全縣選拔——名大中專畢業生,在大中專畢業生就業見習基地培訓、實習合格后,方可分配到——個鄉鎮,指導生產。三是落實就業優惠政策,創業一批。我縣認真落實大中專畢業生自謀職業、自主創業減免稅費、小額擔保貸款、免費職業介紹、培訓補貼、職業技能鑒定補貼等各項優惠政策。鼓勵和幫助未就業大中專畢業生到基層、中小企業和非國有單位就業,或靈活就業、自主創業。同時,縣政府購買了保潔、保綠、保安、公安協警員、交通協管員和社區等公益性就業崗位——個,幫助他們盡快實現就業。**年,我縣有——名生活較困難的大中專畢業生在公益性崗位就業,享受社保補貼——萬元,崗位補貼——萬元。我縣還為符合條件的5名大中專畢業生發放自主創業小額貸款資金——萬,政府貼息——萬元,幫助他們成功實現了就業。四是積極采取多種措施開發崗位,援助一批。**年我縣舉辦了——次就業再就業洽談會和——個項目職業技能培訓,并實現就業。為解決縣內崗位少,高校業生就業難的實際問題,我縣引導大中專畢業生走出家門找崗位,有——名大中專畢業生通過勞務輸出實現就業。
二、我縣就業工作存在的問題及產生的原因
由于我縣的主導產業是農業,人口多,財政緊張,第二、三產業比重小,經濟發展滯后,勞動力供大于求的現現狀,以及大中專畢業生的逐年增加和城鎮新增勞動力就業、農村勞動力轉移、外來人員流動就業與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問題相互交織情況,為實現我縣從人口大縣到人力資源大縣的轉變帶來了工作壓力和困難。
㈠就業崗位短缺。目前,我縣有——名下崗職工未就業,“4050”人員近——人,城鎮新增長勞動力——人,尚未就業的大中專畢業生——人,再加上每年外來人員來我縣就業約達——人,共計每年全縣有萬余人需要就業,而按常規估算,全縣每年新增就業崗位約——個,遠遠不能滿足就業需求,就業矛盾仍然比較突出。產生這一問題的原因有:一是勞動力資源市場開發滯后。目前,我縣還沒有建立專門固定的勞動力市場,勞動力就業服務平臺欠缺,這既不符合《就業促進法》的要求,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我縣就業再就業安置工作的進一步拓展。二是職業供求信息的方式有待進一步創新。目前我縣雖然已建有四級職業供求信息的服務網絡,但是部分勞動力特別是農村勞動力由于受文化程度、經濟能力、觀念意識、傳統習慣的影響,真正在網上尋找工作的人極少。例如,我們到一個街道與幾名社區干部座談就業工作開展情況,就遇到這樣的問題,一個社區所在地企業需要招收幾十名工人,找到社區幫忙,但是本社區失業人員安排滿足不了,而另一個社區失業人員沒處安排,社區之間、社區與鎮街勞動保障站之間缺少相互溝通協調,雖然企業招工信息全區聯網,但是社區和失業人員很少在網上尋找。這就需要進一步創新和完善信息的方式和形式。三是公益性崗位安置力度有待進一步加大。在調研中了解到,一些面臨就業壓力較大的農村街道還沒有開展公益性崗位開發安置工作。究其原因,一方面,一些街道對于公益性崗位安置要出錢補貼,開發安置積極性不高。另一方面,由于失業人員擇業觀念不同,公益性崗位難以落實等等。此外,又從主城區街道了解到,公益性崗位安排供過于求,而受就地安置政策限制,公益性崗位安置資源還不能在全區范圍內整合使用。
㈡職業技能人才培訓困難。產生這一問題的原因有:一是培訓機構不足,目前我縣只有職業高中、農廣校、農機校屬于政府行為的培訓機構和——家職業技能培訓機構,擔負著全縣下崗失業人員和新增勞動力及農村勞動力轉移人員的技能培訓任務,由于學校規模較小,每個學校每年培訓人員不到——人,而我縣每年需要培訓人數近——萬人,遠遠不能滿足全縣就業人員學習技能的要求。二是職業技能培訓經費困難。我縣財力沒有足夠的經費支持職業技能培訓工作,教育資源也相對落后。另外,我縣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培訓及轉移均為政府行為,勞務輸出成本較高。三是職業技能培訓的針對性和有效性有待增強。職業培訓與勞動力市場需求和產業發展的關聯度不高,有的甚至相脫節。比如各類培訓機構在專業設置上重學科傾向、輕市場導向,培訓方式上重理論講授、輕能力訓練,培訓結果上重發放證書、輕實際上崗。一部分勞動力即使參加培訓有了一技之長、有的甚至領到了職業技能資格證書,但因崗位資源有限或者暫無合適崗位,最終也無法上崗,使得培訓的目的性和有效性大打折扣。這也是在這次調研中,基層和群眾對就業培訓反響比較集中的問題。因此,職業培訓作為緩解就業結構性矛盾的有效途徑,其效能還有待進一步提高。
㈢就業再就業的政策執行仍需完善。目前政府采取的促進就業的政策中,還存在著與實際操作不相吻合的問題。一是低保政策與就業政策的銜接配套還應進一步完善。調研中反映,城鎮低保家庭待遇(含廉租房、醫保待遇、水電費減免及助學幫困等)總計與我市最低工資相差不多,許多低保家庭成員寧可享受低保待遇而不愿就業;同時政府“兜底”安置就業困難人員的公益性崗位只能安排持有《就業援助證》的“4050”人員、低保困難戶及雙失業家庭、殘疾人等困難人員,使處于困難邊緣但急需工作又愿意從事社區保潔、保綠、保序及助老助殘等工作的失業人員無法在公益性崗位就業,出現了“有崗無人或有人無崗”現象。二是用人單位為規避退休職工社會化管理服務費支付責任,提前解除用工人員的勞動合同。究其原因,主要是對在本企業連續工作10年以上,在本企業退休后,須一次性向市社保機構繳納按目前標準男為2850元,女為4750元的社會化管理服務費。因此部分用人單位在職工快到10年或接近退休年齡時,提前解除勞動合同,一些政府性安置的公益性崗位,也存在此類現象。這給鎮街和勞動保障部門重新安置再就業帶來很大難度。三是一些年齡偏大、文化偏低、身體不好、沒有技能工作難以安排,生活確實有困難,又達不到低保要求的人員,幫扶措施難以落實。四是殘疾人就業幫扶救助措施有待進一步加強。目前,社會對殘疾人就業的需求更加多樣化,適合殘疾人就業的崗位越來越少,同時基層也反映殘疾人就業幫扶救助措施沒有脫貧幫扶的力度大。如全縣現有持證殘疾人中在就業年齡段的殘疾人——人,其中已就業的——人,無就業能力的、下崗待業和新增未就業殘疾人有——人,而**年,用于殘疾人就業各類幫扶救助資金只有——萬元,由此可以看出,對殘疾人就業幫扶救助的力度還是不夠大。
㈣就業工作的宣傳工作仍需加強。一方面,失業人員的擇業觀念不強。不少失業人員包括部分殘疾人對工資待遇、上班遠近、就業工種等比較挑剔,擇業崗位要求較高;在未就業的人群中,特別是大中專畢業生就業觀念陳舊,依戀“鐵飯碗”,缺乏自主創業的積極性,存在與市場經濟不相適應的就業觀念。在城市化重點推進區域的個別鎮街,一些農村失業人員小富即安,不思謀求就業生路,而是靠征地補償款和房屋出租等收入,成天沉湎于賭博之中,這給家庭生活和社會安寧造成了較大的危害。另一方面,由于目前貫徹實施的促進就業優惠政策內容多、涉及面廣,一些基層單位、企業和群眾對政府促進就業的優惠政策了解掌握不多。從調研中了解到,政府對就業再就業相關法律法規、政策宣傳的廣度和深度還不夠,由此容易造成政策的“放空”。
(五)農村勞動力轉移難度大。先是農村勞動力自主務工意識不強,外出務工人員法紀意識也淡薄,履行合同的意識不強。其次農村勞動力語言障礙,外出自主就業困難。三是農村勞動能力掌握技能較少,致使勞動力轉移結構不合理,從事短期和第一產業的體能型務工為主,從事技能型長期務工人員較少。
㈥就業再就業服務管理的存在困難。一方面,勞動保障平臺建設還需強化。我縣有——個鄉鎮勞動保障事務所和——個社區勞動保障工作站。但鄉鎮勞動保障所和社區勞動保障站硬件建設還比較差,大多數鄉鎮勞動保障事務所和社區勞動保障站沒有專門的“一站式”服務場所。另一方面,勞動保障隊伍力量和業務技能培訓有待加強。隨著屬地化管理的發展趨勢和就業再就業承擔的工作任務不斷加大,勞動保障工作量日益繁重,又因受機構編制等限制,勞動保障工作人員力量和經費保障明顯不足,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工作的有效開展;同時勞動保障就業再就業政策的不斷變化,對工作人員業務政策水平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為此勞動保障隊伍人員的政策業務培訓還需進一步加強。此外,殘疾人就業安置任務日益繁重,包括殘保金征收前期調查、失業證辦理、就業培訓等,其就業工作機構人員力量也是明顯不足。
三、促進我縣就業工作的建議
在全縣各級各部門的不懈努力下,我縣就業工作逐步邁上了一個正常、有序的發展軌道。但是,由于金融危機的不利影響,我縣就業再就業工作的任務仍然十分艱巨。因此,還需要做更多的工作,需要傾注更多的精力,為此建議:
㈠進一步高度重視就業促進工作。就業是民生之本,多渠道擴大就業是維護我縣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的根本所在。要繼續針對當前由國際金融危機引發的國內的經濟發展減緩,導致部分企業經營困難、影響就業的問題,采取更為有效措施積極應對,盡可能把就業壓力降到最低程度。一是積極向上反映盡快建立勞動力資源市場。培育和發展長期穩定、競爭有序的人力資源市場,有利于為勞動者就業提供持久的服務,有利于進一步拓寬勞動者就業渠道,也是進一步緩解就業壓力的重要舉措。要在積極建立人力資源市場的同時,加強人力資源市場信息網絡及相關設施建設,建立健全人力資源市場信息服務體系,完善市場信息制度,以充分發揮人力資源市場的積極作用。二是突出重點,加強指導。從調研情況看,我縣農村面臨就業壓力較大的地區主要集中在城市化重點推進區域的(根據實際填寫幾個鎮的名稱),主城區街道面臨就業壓力較大的人群主要集中在七種困難人員和青年失業人員。要進一步加強調查研究,認真分析和梳理重點地區和重點人群的現狀和問題,積極采取有效的工作措施和政策措施,并加強就業工作指導和督查。與此同時,要進一步加大對農村重點地區賭博成風的打擊力度,尤其是要重點解決賭博重災區外地人來本地“放拋資”致使賭博愈演愈烈的問題。在堅決打擊同時,要加強對賭博人員的思想教育,引導其通過自食其力,謀求生活出路。三是進一步強化就業促進工作的目標責任考核,促使鎮街和有關部門把就業促進工作真正落到實處。同時要認真總結和推廣各鎮街和企業等單位結合本地實際、貼近勞動者需求,在促進就業工作方面所采取的有效做法和成功經驗,使就業促進工作開展更加貼近實際。四是進一步加大勞動保障財政投入力度,確保各類社會保障資金和工作經費足額到位。
㈡進一步加強就業促進工作的宣傳培訓。一是充分運用媒體和各種教育手段,引導勞動者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在加強對勞動者擇業觀宣傳教育的同時,要通過總結表彰等形式,大力宣傳青年人腳踏實地、艱苦創業,下崗失業人員和殘疾人自強不息,創業實現再就業并帶動更多的人就業等先進事跡,并給予相應的精神鼓勵和物質獎勵,以激發其他勞動者就業的積極性和創業激情。二是要積極宣傳政府促進就業的政策,擴大優惠政策的公眾知曉度。要利用網絡平臺、社區宣傳欄、就業專場招聘會等有效形式和手段,把優惠政策送到用工單位、種植養殖大戶和勞動者手中,確保各項就業政策落實到位,有效促進就業再就業工作。三是切實增強職業技能培訓的針對性和有效性。進一步探索實踐訂單式和定向式培訓方法,各鎮街要主動加強與轄區內企業的溝通聯系,及時掌握了解轄區內新辦企業和所在企業招工需求,并與企業達成職業技能定向培訓協議,也可以考慮與企業聯合辦班,并給予相應的經費資助,努力實現職業技能培訓的實用價值和就業安置的有效結合。同時,要繼續做好自主創業和自謀生路的勞動者職業技能培訓工作,要針對職業技能培訓中存在的問題,認真研究解決,切實改進職業技能培訓的組織方式(上門做工作等)、培訓方式(適應勞動者上課時間等)、完善教學內容(按照市場需求確定辦學專業和設置課程等)和提高教學質量,努力提高職業技能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㈢進一步完善促進就業再就業政策。一是要檢查評估促進就業政策的實施情況,對現有政策實施中存在的矛盾和問題,要認真分析和梳理,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完善和改進。對一些本區難以解決的政策問題,要積極向上反映呼吁,爭取政策支持。二是要制定完善處于特殊困難群體邊緣人員的特殊扶助政策。如被企業提前解除勞動合同,快到退休年齡的生活較為困難的人員如何加大臨時救助力度;對達不到低保要求、年齡偏大、身體較差,工作難以安置而生活有困難的人員如何實施臨時救助等等。這也是我們在這次調研中,鎮街和社區干部普遍反映的較為突出的問題,提請政府予以高度重視并加以考慮解決。三是要進一步制定完善殘疾人就業幫扶救助政策。要用足用好國家專項征收、專款專用的殘疾人就業保障金,進一步加大殘疾人就業幫扶力度。四是出臺鼓勵引導勞動者自主創業的政策。促進以創業帶動就業,有利于發揮創業就業的培增效應,對緩解就業壓力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要出臺相應的實施辦法,以通過政策支持和服務保障,優化創業環境,鼓勵和扶持更多勞動者成為創業者,從而形成以創業帶動就業的良好局面。
根據江西省委部署,為全省創業服務年。目前,全省上下按照省委文件精神,在有條不紊地深入開展創業服務年活動。創業服務年活動的開展,根本目的是為了通過提高行政審批效率,制定各項創業優惠政策,吸引投資興業,號召全民創業,它對于進一步轉變機關干部作風,深入機關效能建設,優化地方發展環境,促進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但是,一些地方、單位、部門卻并沒有準確掌握創業服務年活動的各項要求,工作存在走過場、走形式,已經嚴重違背了創業服務年活動開展初衷。筆者經過調研,在問題、原因、對策等方面進行了一些淺薄的分析。
一、存在的問題
筆者經過調查,發現主要存在以下幾方面問題:
1、進展較緩慢。創業服務年活動開展4個多月以來,大部分地方還只是停留在召開動員大會、制定實施方案等工作層面上,還沒有進入到實質性的活動開展階段,工作停留在表面,導致活動進展緩慢。
2、參與面不廣。大部分地方的創業服務年活動都是政府在唱“獨角戲”,群眾參與面不廣,有悖于實現全民創業的初衷。
3、存在走過場。創業服務年活動作為一項全年度、全局性工作,有的牽頭單位、責任單位,工作重點在哪里心中還沒有數;自己應該采取什么措施,對整個創業服務年活動應該達到一個什么目標,還不太清楚,工作存在走過場、走形式現象。
4、成效不明顯。一些地方和部門在服務創業、政策措施出臺等方面成效不是很明顯,沒有真正為創業者提供優良的服務。
二、原因分析
筆者分析,出現以上這些問題主要原因為以下四個方面:
1、領導重視不夠。一些單位主要領導沒有做到親自調度、親自過問、親自部署。有的牽頭單位工作不夠主動,沒有真正起到牽頭的作用,甚至存在應付的思想和拖延、推諉的現象
2、宣傳力度不夠。對創業服務年活動的各項政策宣傳還不是很到位,沒有深入基層、深入企業、深入群眾進行廣泛宣傳,沒有營造有利于全民創業的濃厚氛圍。
3、措施不夠有力。有的地方制定的方案或采取的措施缺乏針對性、操作性和實效性,沒有切合本地實際,沒有切合服務創業的實際。
4、方法創新不夠。在開展創業服務年活動時只是依葫蘆畫瓢,照搬照套,沒有工作方法上的創新,創業服務年活動沒有亮點。
三、建議和對策
筆者建議,應該明確把握創業服務年活動的指導思想,著力找準創業服務年活動的工作重點,強化工作措施,創新工作方法,從而推進創業服務年活動的有序開展,確保活動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
(一)應該把握創業服務年活動的指導思想
一是要把握創業服務年活動的目標,即推動全民創業,促進地方經濟發展。
二是把握創業服務年活動的著力點,即如何提高服務創業的質量。
三是把握創業服務年活動的重點,即要圍繞主導產業和企業經濟來服務。
(二)應該找準創業服務年活動的工作重點
1、以扶持產業發展為目標,加快政策措施制定步伐
政策措施的制定落實與否,關系到整個創業服務年活動的成效好壞。政策措施的制定,其目的最終是為了扶持地方產業的發展,進一步促進地方經濟社會實現更好更快發展。
一是要深入調研,制定政策。要圍繞地方主導產業,深入基層,深入企業,聽取業主、群眾對于扶持產業發展的意見和建議,查找影響、阻礙產業發展的因素,認真進行整理、分析,擬定有建設性的意見。對已經制定出臺的各種優惠政策,進行歸納、整理,對于過時的、不適應當前產業發展需要的政策,要及時依法依規進行廢止。同時,對于國家、省在扶持產業發展方面的優惠政策,要結合地方實際依法合理制定我市的優惠政策,為企業創業享受優惠提供咨詢服務,降低企業創業經營成本。
二是要大力宣傳政策。充分利用各種網絡平臺、電視媒體、宣傳手冊等方式大力宣傳政策;適時組織宣講團深入基層,深入企業,深入群眾大力宣傳創業優惠政策,宣傳地方政府關于開展創業服務年活動的各項文件精神神;定期舉辦培訓班,進一步宣傳創業政策、激發創業活力,引導創業者正確投資創業。
三是要依法依規,落實政策。堅決落實在信貸、中介服務、技術、人才、財政、稅費等方面有利于產業發展和全民創業的各項扶持政策。鼓勵各類創業主體用好、用活、用足各項創業優惠政策。
2、以主題實踐活動為載體,深化機關干部作風建設
開展創業服務年活動,需要我們打造一個服務型、創新型、務實型、廉潔型的機關,培養服務型、創新型、務實型、廉潔型干部。可以結合當前開展的學習焦裕祿精神主題教育實踐活動,提高黨員干部黨性修養,進一步轉變干部作風。這同時也是開展創業服務年活動的需要。
一是打造服務型機關、爭做服務型干部。積極開展服務型機關創建活動,倡導服務之風,強化服務意識。加強職業道德與業務培訓,提高機關干部服務創業的能力和素質。
二是打造創新型機關、爭做創新型干部。以統一思想謀創新、確立目標求創新、強化機制比創新、狠抓落實促創新為重要途徑,大力倡導創新之風,創新發展思路,創新工作機制,創新服務方式。
三是打造務實型機關、爭做務實型干部。大力倡導務實之風,切實解決與科學發展不相適應、人民群眾關注、基層反映強烈的涉及機關效能和發展環境方面的問題,繼續解決影響機關效能的突出問題。堅持和深化領導干部下訪、約訪和聯系基層等制度,深入基層、深入群眾,強化為民意識,建立責任機制。
四是打造廉潔型機關、爭做廉潔型干部。大力倡導廉潔之風,推行“陽光政務”,規范權力運行機制,完善規章制度,強化監督檢查,形成激勵機制。機關干部帶頭遵紀守法,嚴守各項紀律,廉潔自律,深入開展科(站、所)長述職述廉活動,開展民主評議基層站所活動。
3、以行政審批改革為手段,進一步優化創業環境
一是提升行政審批效率。加快行政審批“兩個集中”建設步伐,提高審批項目進駐服務中心數量和行政審批首席代表授權率。加大 行政許可方式創新力度,推行行政許可網上審批。大力實施政務流程再造,有效解決部門之間職能交叉重疊、責任不清和事權分離等問題,努力為創業者提供“零障礙、低成本、高效率”的服務。
二是規范行政行為。進一步規范行政執法行為,對必須的行政處罰,在企業有效整改前提下,能減則減,能免則免。進一步深化行政執法自由裁量權改革,推行行政處罰統一原則、統一標準的基準制度,最大限度地消除“同案不同罰”現象。進一步清理規范行政事業性收費和行業協會、中介組織以及其他社會組織的收費。
三是優化創業者經營和項目建設環境。嚴厲查處對企業的亂收費、亂罰款、亂攤派、亂檢查、亂評比、亂培訓和強行指定中介服務等行為;堅決查處利用行政職權搞中介服務壟斷的行為,全面實行中介服務市場化;嚴厲查處工作人員利用職權“吃、拿、卡、要、報”等行為;嚴厲打擊破壞、擾亂企業經營的刑事犯罪,從嚴懲處強買強賣、強裝強卸、斷水斷電斷路、惡意阻工等違法行為。
四是發揮環境監測點作用。充分利用監測點,對發展環境進行動態監測,并加強對監測點反映問題的督查督辦。健全發展環境監測工作機制。
五是加大投訴受理和查處力度。及時受理創業者和群眾的投訴,嚴肅查處損害投資創業者利益、擾亂市場秩序的人和事,解決影響機關效能、損害創業發展環境方面的突出問題。
4、以宣傳創業政策為重點,積極營造創業濃厚氛圍
在廣大干部職工中樹立服務創業意識,適時建立干部掛點幫扶企業制度。同時,大力宣傳創業政策,培育創業文化,激發人們創新創業熱情的事業觀、財富觀、信用觀和成敗觀,形成“百姓創家業、能人創實業”的濃厚氛圍。積極開展推薦和評選“創業之星”、“服務之星”等活動,大張旗鼓地宣傳創業典型的成功事例和先進事跡,宣傳高效優質服務創業的先進單位和個人的事跡,激發全社會創業熱情,全力營造政府鼓勵創業、社會支持創業、勞動者積極創業的濃厚氛圍。
(三)應該強化創業服務年活動的工作措施
1、加強重視。主要領導親自抓、親自調度、親自部署,實行月匯報、季調度、半年跟蹤的工作機制,確保活動取得成效。
2、落實責任。采取倒排工期的方式來抓好工作落實。建立獎懲制度,把創業服務工作納入所在單位整個工作綜合考評。
[關鍵詞] 大連軟件服務與外包企業培訓調研
一、本次調研的目的與意義
近年來,大連在軟件服務與外包產業的基礎設施建設、政策扶持、人才培養及產業拉動等方面進行了積極的探索與實踐,并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正逐步發展成為全球軟件和服務外包的新領軍城市。
但我們需要承認的現實是,盡管大連的軟件服務與外包產業發展一開始就重視人才培養,但現在看來,軟件服務與外包產業的發展速度已遠遠超出預計。目前,人才嚴重短缺已成為制約大連軟件服務與外包產業發展的重要障礙。在此背景下,軟件服務與外包企業單純依靠外部人才供給的增加來解決人才瓶頸問題顯然是存在較高風險的,也是十分被動的選擇。因此,一手抓外部人才引進、一手抓內部人才培養是應對當前激烈的人才競爭格局的明智之選。
培訓作為企業內部人才培養的重要方面,對吸引、保留與激勵員工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本次調研旨在了解大連軟件服務與外包企業在員工內部培訓方面所采取的策略、方法、手段及其實施效果,并深入剖析大連軟件服務與外包企業在培訓中所存在的主要問題,以利于尋求更佳有效的解決方案,從而為大連軟件服務與外包企業健康快速持續發展添薪助燃。
二、本次調研的方案設計
1.調研方法及樣本選擇
本次調研采用問卷調查、實地訪談和文獻查閱相結合、定量分析與定性分析相結合的研究方法,力求全面、系統地探析當前大連IT企業培訓現狀。
(1)問卷調查。我們自行設計了針對IT企業從業人員的調查問卷,其調查內容主要包括:大連軟件服務與外包企業從業人員所接受的培訓頻度、培訓內容、培訓方法、培訓效果和從業人員對培訓現狀的看法及其對未來的期望。
本次調查共發放調查問卷600份,回收的有效問卷為574份,回收率為95.67%。為兼顧不同企業性質、公司規模、職位層級、教育背景、年齡結構與性別特征的人員對企業培訓的看法與期望,我們采取了抽樣調查的方式,并收集了相應的被調查者信息,以利于分層次統計分析。
(2)實地訪談。在進行問卷調查的同時,筆者還對大連部分軟件服務與外包企業的培訓負責人進行了實地訪談。訪談的內容包括:培訓需求分析方法、培訓內容、培訓方法、培訓實施、培訓效果評估等方面。被訪談對象共10位,其中5位系世界500強在連投資的軟件服務與外包企業、5位系內資軟件服務與外包企業的培訓負責人。實地訪談采用結構化訪談的方式,即以標準化的訪談提綱為基準,針對特質性問題進行深入訪談。
(3)文獻查閱。文獻查閱是貫穿整個調研過程的重要研究方法,筆者查閱了大量近年來發表的關于企業培訓現狀的調查報告、面向軟件服務與外包企業的人才需求分析、針對企業培訓的建議等研究文獻。特別是針對軟件服務與外包企業在培訓中存在的問題、解決途徑等內容進行了系統檢索,對國內外相關企業培訓方面的有益探索進行了提煉。
2.局限性
由于時間倉促,調查問卷及訪談提綱在設計上還有待于進一步改進,例如:調查內容還有待于完善、調查樣本還有待于進一步豐富等。此外,被調查對象在填寫問卷或接受訪談時可能出現主觀、隨意等情況,因此有些結論仍需進一步深入研究。
三、調研結果分析與說明
1.培訓需求分析
培訓需求分析是培訓活動過程的首要環節,它要回答為什么進行培訓以及培訓什么的問題。本部分信息主要通過實地訪談的形式獲得。
(1)培訓需求的產生原因。在被訪談對象中,由于人員變化或工作變化而產生培訓需求的企業占比30%;由組織的經營策略、業務類型、產品或服務變化而驅動的企業培訓活動占比10%;由員工個人的需求而推導出的企業培訓計劃占比40%,由績效改進計劃而誘發的培訓需求占比10%,由上述因素組合驅動的培訓需求占比10%。
從接受訪談的大連軟件服務與外包企業的實際情況來看,大多數企業比較重視員工的培訓愿望及人員異動對培訓的影響,即培訓計劃主要圍繞員工個人的培訓意愿及新員工的常規性培訓而展開;但容易忽略培訓活動與組織戰略目標及工作要求的匹配度,因而,許多企業雖培訓投入不少、但組織整體目標卻仍然難以實現。
(2)培訓需求的分析方法。本次調研發現:大多數被調查企業仍然鐘愛傳統的培訓需求分析方法,其中問卷調查法與經驗預計法是被調查企業最常使用的培訓方法;而被調查企業對新興的培訓需求分析方法還用之甚少。
基于勝任力的培訓需求分析方法,是通過尋找員工實際勝任力水平和理想勝任力的的差距,從而對癥下藥,使企業的培訓與開發能夠更具針對性。而缺口分析方法是希望通過培訓填補現有的技能(或能力)和希望達到的技能(或能力)之間的缺口。這兩種新興的培訓需求分析方法將注意力真正集中到那些可以通過培訓解決的問題上,并能夠更好地契合組織的需要,同時也將促進員工的績效提升,是一種組織與員工共贏的模式,值得企業廣泛借鑒與使用。
2.培訓過程的實施
(1)培訓對象與培訓頻度。問卷調查結果表明:100%的被調查企業均對新員工開展了不同形式的培訓活動,培訓時間通常為15天~30天,其中面向開發人員的培訓時間略長,通常為30天~60天,而面向管理人員及其他支持職能類員工的培訓時間通常較短,以5天~7天居多。在入職兩年以上的被調查者中,約有5%在最近兩年內從未接受過任何培訓,54%的被調查者平均每年接受1次培訓,近30%的被調查者平均每年接受2~3次培訓;另有11%的被調查者平均每年接受5次以上的培訓。
與被調查者的期望相對比,被調查企業目前所提供的培訓頻度低于員工的預期,累計有88%的被調查者期望每年至少得到五次培訓機會,同時,近80%的員工期望每次培訓的時間控制在半天以內。這說明,員工期望培訓能夠以高頻度、小強度、持續性的常態活動形式存在。這與目前大多數企業所提供的集中式、高強度、間斷式的培訓策略有所不同,應引起有關人員的高度關注。
(2)培訓內容。從被調查企業目前所提供的培訓內容來看,外語類培訓是培訓時長最多、覆蓋面最廣的培訓內容,開發技術與管理類課程分列第二、三位,這與員工的期望基本吻合。本次調查結果反映了在全球化的熱潮中,軟件服務與外包企業的國際合作日漸頻密,企業對全球化人才的需求也更顯迫切,技術過硬、外語較好、管理能力突出的國際化菁英正成為軟件服務與外包行業中炙手可熱的人才,許多業內知名外企更把吸引、保留、激勵他們作為在連實施人才本地化的關鍵舉措之一。而現實的情況是,大多數從業者現有的能力素質較之崗位的勝任力要求還有較為明顯的差距。因此,大多數被調查企業能夠結合人才培養目標,抓住員工的“短板”進行有針對性的培訓,可謂對癥下藥。但值得推敲的是:到底哪些員工應該接受哪些培訓,針對每類員工的課程結構應該如何設計。如果課程內容設計不能與崗位的勝任力要求相匹配,則將事倍功半。
(3)培訓方式與方法。企業培訓員工常用的方式可分為兩大類:在職培訓與脫產培訓。在職培訓(on-the-job training)是指為了使員工具備有效完成工作任務所必需的知識、技能和態度,在不離開工作崗位的情況下,對員工進行培訓。而脫產培訓則指受訓員工需要離開工作或工作現場來接受培訓。
本次調查表明:受行業特性影響,以計算機、通信技術、網絡、多媒體等為載體的新興技術培訓手段在被調查企業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但相比之下,外資背景的國際性企業無論是在新技術的使用頻度還是廣度方面都更勝一籌。
值得關注的是,在培訓方法上,內資背景的本土企業與外資背景的國際性企業存在顯著差異。本土企業更多地采用了演講法、案例研討法等傳統培訓手段,而在外資企業中,導師制、教練制、情境模擬、行動學習法等新興的培訓方法已被廣泛引入,且工作輪換、項目實習制也更加成熟。
(4)培訓師資。從培訓師資來源看:外語類、技術類課程的培訓師多來自于本企業內部,而管理類課程的培訓師多來自于企業外部。從受歡迎的程度來看:本行業資深專家、專職培訓師、實戰經驗豐富的學院派培訓師分列最愛歡迎榜前三位。
綜合問卷調查及實地訪談結果,我們不難發現:員工期望培訓師具備專業知識扎實、授課形式多樣、能夠激發受訓者的學習熱情與潛能,并且態度親和、語言幽默、勤勉盡責等能力與特質。而被調查者目前所接觸的培訓師(尤其是企業內部的培訓師)大多未受過專業訓練,難以達到理想的培訓效果。
3.培訓效果的評估
培訓效果是被調查者做出培訓選擇的最重要決定因素,也是企業組織培訓活動最為看重的結果。但被調查企業在培訓效果評估方面所投入的精力還遠遠不夠,其評估方法的專業性還亟待提高。
調查結果顯示:近30%的被調查者幾乎從未接受過培訓效果的調查與評估;而在接受過培訓效果調查的受訓者中,絕大多數(近94%)僅參與過關于培訓滿意度的問卷調查,調查的內容多集中于受訓者對培訓內容、講師、環境、教材等的主觀評價層面;另有部分受訓者在培訓后接受過關于培訓內容的測驗,以便使培訓組織者更好地了解受訓者對所學知識的掌握程度。但是,培訓組織者對于受訓者是否因為培訓而產生了行為改變,以及培訓活動對組織帶來哪些實質性地改變卻關注甚少。
四、提升大連軟件服務與外包企業培訓質量的幾點建議
1.提高培訓需求分析質量,科學設計培訓計劃
培訓需求分析是確定培訓目標、設計培訓方案、實施培訓計劃和評估培訓效果的基礎。因此,在計劃培訓活動時,正確進行培訓需求分析是十分必要且關鍵的。
培訓需求分析是一個復雜的系統,20世紀80年代,I.L.Goldstein, E.P.Braverman, H.Goldstein三人經過長期研究將培訓需求評價方法系統化, 指出培訓需求分析應從三個方面著手,即組織分析、任務分析和人員分析,這構成了最為廣泛流行的分析框架。針對大連軟件服務與外包企業目前只重視人員分析,而忽視組織及任務分析的現狀,筆者建議有關人員在制定培訓計劃時,能夠從組織目標、結構、內部文化、政策、績效及未來發展等組織因素出發,了解員工有效完成崗位職責所必須具備的條件,找出員工的勝任力差距,并對照每位員工的工作績效標準,分析員工的績效水平差距,以確定培訓的目標、內容、形式、方法與對象等,從而使培訓計劃更具科學性,實現員工個人成長與組織目標的協同一致。
2.針對知識型員工的特質,采取豐富多樣的培訓手段
軟件服務與外包企業知識型員工密集,他們具有自主性強、成就感強烈、流動意愿強、工作內容具有創造性、工作過程難以監控等異質性特征,傳統的培訓形式、手段及課程結構已無法滿足此類企業中異質性員工的差異化培訓需求。
因此,在實施培訓的過程中,應注意對培訓對象分門別類,并針對不能的職能序列進行不同形式、不同內容的培訓安排。從培訓內容結構來看:針對各級管理人員應以領導力及核心行為能力的培訓為主;針對專業技術人員,應以專業能力的提升為主;而針對操作類人員則應以核心行為能力的培訓為主。從培訓方法與手段來看,管理類課程適宜采用演講法、情境模擬法與案例分析法相結合的方法;而專業技術類培訓更適宜采用理論學習、考試認證、項目實習、工作演練相結合的層次遞進式培訓方法;針對核心行為能力的培訓則更適宜采用行動示范法加以推廣。此外,在日常工作中,真正引入導師制和教練技術,給員工以全程工作指導,并激發員工的潛能,從而有助于員工快速提高自身的能力。
總之,單一的、枯燥的、說教式的培訓與知識型員工的內在需求不相匹配,軟件服務與外包企業既應關注知識型員工的異質性培訓需求,采取與之相適應的培訓手段來提高培訓效果,又要兼顧同一企業內不同專業序列員工的差異化需求,合理設計培訓內容、結構與手段。
3.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提升培訓水平
培訓不同于學歷教育,學歷教育通常是單向灌輸知識,而針對成人的培訓則是交互式、激發式、導向式教育。培訓師既應有博大精深的知識理論底蘊,又要有豐富的工作實踐經驗,同時能有效地激發受訓者的學習興趣與動機,正確引導受訓者進行邏輯化、結構化的思考,同時,還能流利、清晰、精準地講解相關知識,并能建構新知識與舊有知識之間的聯系。
相對于上述優秀培訓師的勝任力特征,大連軟件服務與外包企業在培訓師的選擇與內部培養上還任重而道遠。因此,企業一方面應在內部培訓師的選拔過程中引入人才測評技術,以便選擇與優秀培訓師的勝任力要求最相匹配的合適人選;另一方面,應加強對現有培訓師的培訓,以提高其培訓技能;同時,在選聘外部培訓師時,應結合企業的實際需求,加強對候選人的甄選與考察。
4.開展多層次評估,切實了解培訓效果
通過培訓有效性評估,我們可以了解培訓對于組織的貢獻,決定繼續進行或停止某個培訓項目,或獲得如何改進某個培訓項目的信息。因此,在培訓后,我們必須用一些方法來衡量培訓的效果。
在培訓有效性評估模型中,最為人所知和廣為應用的是美國人力資源管理專家唐納德?柯克帕狄所提出的柯氏評估模型,它從四個層次來對一個培訓項目進行評估,即:反應層次,評估的重點是學員滿意度;學習層次,評估的重點是受訓者所學到的知識、技能、態度和行為;行為層次,評估的重點是工作行為的改進;結果層次,評估的重點是工作中導致的結果。顯然,本調研中所涉及的軟件服務與外包企業對于培訓有效性的評估還僅僅停留在反應層次和學習層次,而對受訓者是否因培訓而產生行為改變及培訓的投入產出比等經濟性指標的關注還顯不足。今后,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應予加強。
在全球性經濟危機蔓延、人才競爭激烈、知識技術日新月異的今天,企業“惟一長久的競爭優勢,或許是比對手學習得更快的能力”。尤其是對于知識密集型的軟件服務與外包企業而言,培訓與開發已成為企業獲得和保持競爭優勢的重要手段。因此,正視企業培訓中所存在的問題,并尋求有效的解決方案,是提高培訓的有效性,進而降低成本、提高組織績效的不二法則。
參考文獻:
[1]梅曉文等:HR管理標桿[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6年12月:232~239
[2]石金濤:培訓與開發[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年1月.74~133
[3]鐘銳:培訓游戲金典[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7年7月.65~89
(一)政府配套服務力度加大。在省市和縣委、縣政府大力發展畜牧產業相關規劃、計劃、決定的指導下,我縣畜牧部門和各鄉鎮結合自身實際,圍繞貫徹落實國家生豬扶持政策,大力發展生豬養殖“萬頭村、千頭社”和全年新發展500個養殖大戶目標,集中技術、物力、財力,從良種、良法、圈舍、防疫和市場入手,幫助專業村、社、養殖大戶和龍頭企業解決發展中碰到的問題。一是出臺優惠政策,在用地、修路、用電、信貸等方面給予傾斜;二是各級領導干部領辦、督辦畜牧大戶,鼓勵社會資金,尤其是返鄉農民工創辦畜牧專業戶;三是采取多種形式予以扶持,“以獎代補”,工作在前,獎勵在后,激勵農民養豬。去年,縣政府獎勵給養殖大戶生豬出欄、引種、補欄等方面的資金達到萬元;四是能繁母豬保險業務的良好運行,為畜牧健康發展增添了亮點,為廣大養殖戶開辟了一條新的安全通道。
(二)農民合作組織逐步發展。在養豬基地和養豬大戶中,農民自發地組織了養殖專業學會、合作社、協會等組織,主要作用是為產供銷提供一體化服務,其中部分的養豬協會作用較大,它們有健全的制度和運行程序,結合本地實際,實行統一供種、統一規格建圈、統一飼料配方、統一技術指導、統一銷售,將千家萬戶連成一片,實現了“協會+基地+農戶”的格局,收到了降低成本,減少疾病、抵御風險、增加效益的多贏效果。
(三)科技服務發揮了支撐作用。一是良種服務初見成效。全縣建有、、、等四個良種豬擴繁場,鄉鎮建立三元商品代繁育場106個。縣畜牧局大力實施生豬良種化補貼項目,完善了31個良種豬供應站的基礎設施,添置了31套豬人工授精器械和設備。輸送了部分項目站人員參加省改良總站舉行的技術培訓,上半年完成豬只人工授精萬余窩。良種服務縱橫交織,形成了一個龐大的供種網絡,生豬良種化率達到了98%以上。二是強化了疫病防治。重點對豬瘟、口蹄疫、禽流感、高致病性藍耳病、雞新城疫等實行強制免疫,尤其是對口蹄疫、高致病性藍耳病的防控,杜絕了疫病的傳播。三是加強了執法工作,嚴厲打擊了經營偽劣獸藥、飼料和違禁添加劑。嚴格畜禽產地、屠宰、市場肉品和出入境的檢疫,基本保證疫病不傳入擴散,為畜牧業的健康發展做到有效服務。四是開發了畜產品深加工技術。以食業公司、集團“”公司為代表的畜產品加工龍頭企業,不僅緩解了群眾賣豬難的問題,而且還增加了畜產品的附加值,提高了經濟效益。
(四)人才培育引起了高度重視。一是村級動物防疫人員,是經過了縣鄉畜牧部門選拔、培訓而成,是一只穩定的隊伍,負擔著本村動物疫病的防治。二是鄉鎮畜牧獸醫站職工,經過多年的培訓、實踐,狠抓繼續教育工作,政治思想和業務技能顯著提升,專門負責畜牧發展,技術指導,疫病防治,技術普及等工作。以上兩類畜牧人才被歷屆政府所重視,人員眾多,機構穩定,貢獻突出。三是農村專業戶、重點戶的人才培育,各級政府借助新型農民科技培訓,科技入戶和“陽光工程”等項目,組織專業技術人員進村入戶,對養殖大戶、養殖場開展多種形式的技術培訓。據統計,目前已有萬多農村群眾掌握了畜禽養殖發展技術,有不少能人大戶已脫穎而出。
(五)信息服務空間進一步拓展。一是中介組織。“豬販子”是一只活躍在市場與養殖戶之間的生力軍,市場行情由他們傳遞,在畜牧發展中有一定的作用。二是龍頭企業,如溫氏畜牧有限公司,四川公司分公司等,它們依托各自母公司在人才、資金、技術、市場、物流等多方優勢使產供銷有機的結合起來,效益較為顯著。三是加工企業。如公司和,都與國內眾多加工、經營企業建立有營銷關系,有寬暢的銷售信息渠道。四是網絡服務。部分專業大戶,通過網絡與外面廠家建立供銷關系,了解和掌握市場行情,及時調整自己的生產狀態。
二、服務體系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一)政府配套服務中的問題
1、資金緊缺。規模養殖場、養殖大戶,很多缺乏周轉資金。一些規模養殖場和養殖大戶雖然得到政府以獎代補的形式扶持,但仍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2、水電價格矛盾。各級政府明文規定,對養殖大戶用水用電執行農業生產性用水用電價格,但時至今日,全縣上千家規模養殖場(戶)仍然在支付高位水電價格。養殖業是微利行業,加之用水用電量巨大,養殖成本的居高不下,使許多農戶對養殖望而卻步。
3、急功近利。在畜牧產業中,極少部分群眾在一無技術、二無資金的情況下,單憑熱情在銀行袋款匆匆上馬養殖項目。市場波動劇烈時,這些大戶便一夜返貧,成了舉債大戶。
(二)農民組織服務中的問題
在眾多的農民組織中,除極少數養豬協會實行“協會+基地+農戶”,依靠利益把養豬戶連接起來外,多數專業組織徒有虛名,未能發揮應有的功能。
(三)科技服務中的問題
1、良種供應不足。目前,縣、鄉兩級良種繁育網絡雖已建成,但良繁速度緩慢,未能跟上發展步伐。一些大戶盲目引進“良種”,造成了較大損失,極個別大戶仍然利用本地混雜品種。
2、標準化飼養管理水平低。一是飼料配方粗放,二是科學喂養程度低。據專家反映,如果嚴格標準化飼養管理,每頭商品豬相同日齡可多增長公斤,每頭母豬窩平可增收元以上。
3、疫病預防不到位。由于報酬較低,部分村級動物防疫員責任心欠缺,出工不出力,使許多村社畜禽免疫、消毒等工作未達到預期目標。
4、深加工企業吃不飽。眾品公司年分割肉需生豬萬頭,而現在每日屠宰量不過來頭,豬源的不足,將會使深加工企業較長時間“缺飯吃”。
(四)人才培育體系中的問題
1、獸醫隊伍素質亟待提高。鄉鎮動物防疫監督人員、村級動物防疫人員專業理論素質不高,與畜牧業發展速度不相適應,急需進行專業理論系統培訓。
2、專業大戶技術培訓“支離破碎”。由于技術人員缺乏,各鄉鎮對農民大戶的培訓往往是打急抓,培訓主要是靠教材或影像,缺乏臨床實踐,等到問題出現又不知所措。不系統的培訓和缺乏實踐的指導,是農民人才產生的難點所在。
(五)市場信息服務中的問題
1、信息不靈。據專業人士調查,、年生豬市場波動,給農民造成很大損失,其根本原因是信息不靈,缺乏科學預測,大家被動地依賴市場,當市場豬價上漲,大家一哄而上,市場價格下跌時,大家一哄而散。市場波動首先沖擊的是母豬價格,仔豬不值錢,就殺母豬,價升,仔豬值錢,又大量地喂養母豬。一頭母豬從培育到產仔需要一年半時間,這樣,就形成了多了多,少了少的波浪式循環。目前都說生豬存欄不足,實則是母豬繁殖的問題。從根本上說,是群眾信息不靈的問題。
2、中介組織的無序化。“豬販子”功不可沒,但在風險到來時“罪難輕饒”,他們錯誤地傳遞消息,制造群眾的恐慌心里,為風險推波助瀾,從中牟取好處,他們挑大撿肥,壓級壓價,每頭豬平均賺取多元,群眾說“養豬的不如販豬的”,利潤分配不公就是指此。
三、加強服務體系建設的建議
(一)加大資金扶持力度。政府管大不管小,只對畜牧龍頭企業和良種繁育場、較大規模養殖場(戶)給予幫扶,對千家萬戶只給政策和小額貸款及貼息貸款扶持,不做大額扶持。新發展大戶要視其基礎資金狀況,一般要具備萬元基礎,再予以幫助發展,同時,堅決制止“白手起家、強行上馬、一浪”的做法。
(二)降低水電價格。對全縣規模養殖場(戶)用水用電統一執行最優惠的農業生產用水用電價格,減少成本支出,增加養殖效益。
(三)發揮專業協會作用。以縣內外發展較好的養豬協會為模板,總結推廣他們的成功經驗,以現場會的形式,組織各地農民專業組織前去參觀學習,使各處的農民組織功能化,時效化,為畜牧業發展發揮積極作用。
(四)引進優良品種。為保障群眾對良種的要求,建議技術部門組織群眾有計劃的從外地正規廠家調運良種豬,但一定要搞好檢疫和疫病防治工作。同時,做好群眾的宣傳工作,杜絕他們的單獨“調種”,單獨“引病”,以免造成損失。
(五)加強人才培育。制定基層畜牧獸醫專業技術人員培訓規劃,落實繼續教育培訓經費,組織縣級以下畜牧獸醫技術人員進行分期分批到大專院校輪訓,提高基層畜牧獸醫專業技術人員的理論水平和實際工作能力。鄉鎮專業人才問題解決了,農村專業戶、重點戶的人才培養問題就會迎刃而解。
(六)強化畜禽強制免疫。財政應進一步加大動物防疫體系建設投入,完善動物防疫基礎設施,增加村級動物防疫員報酬,提高基層動物疫病防控能力和水平。
(七)加強牧業行政執法。依法加強飼料獸藥市場的監管,嚴厲打擊生產經營偽劣獸藥、飼料和違禁添加劑的違法行為,確保畜禽及其產品的檢疫,特別是畜禽產地、屠宰、出入境的檢疫,力爭疫情不傳入,疫病不擴散。
(八)大力扶持畜牧龍頭企業。繼續培植壯大溫氏畜牧有限公司、公司等養殖龍頭企業,堅定不移的走“公司+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推動企業與農戶建立更加緊密的利益連接機制,實現互利雙贏。將溫氏養豬與生豬調出大縣獎勵資金項目、現代農業(生豬)項目結合,加大在建的個“生豬萬頭村”項目力度,完成新發展生豬養殖大戶500戶目標。二是加大對食業有限公司和公司的扶持力度,促進其擴大生產規模,提高精深加工能力,增加企業和養殖戶效益。
(九)加強中介組織管理。仿照外地經驗,對“豬販子”隊伍實行統一管理、統一培訓、持證上崗、執照營業、守法經營,為畜牧業發展發揮正面作用。同時,充分發揮龍頭加工企業和“產供銷一條龍”模式,讓生產者與銷售者直接見面,減少或縮小中間環節,以增加農戶收入。
(十)建立市場信息預警機制。各級可利用現有信息機構,充實專業人員,專門從事畜牧市場商品信息、價格變化、飼料發展、疫病動態等各種信息的收集、整理、研究工作,利用“電子農務”,及時、準確地將信息反饋給各級政府、養殖戶、加工企業等,幫助他們提高預防疫病風險和市場風險的能力,使畜牧業穩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