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娛樂項目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什剎海冰場2022年冬開放時間
隨著氣溫的下降,這兩天,什剎海冰場開始搭建,有望近期開門迎客。什剎海冰場作為大家冬天的娛樂場所,一直倍受市民的關注,往年在12月中下旬就已經開門準備,今年由于之前天氣較暖,冰層的厚度一直沒有達標,隨著這幾天氣溫的下降,前海冰層的厚度已經達到了十六厘米左右,從目前的準備情況來看,元旦前后有望開門迎客。具體開放時間會實時更新。
什剎海冰場有什么娛樂項目冰場為游客提供了單人冰車、雙人冰車、冰上自行車、冰鞋等娛樂設施。與往年不同的是,為配合疫情防控,緩解前海客流壓力,冰場將原前?!八倩瑓^”移到了后海西側區域,并擴大了“速滑區”的整體面積,同時更便于冰面養護,使冰面更加平滑,最大程度地為冰上愛好者帶來更好的體驗。
門票價格:
冰場票價延續往年價格,綜合區平日60元,周末及節假日80元,速滑區平日30元,周末及節假日40元,冰鞋30元/雙,押金100元。
營業時間:
營業時間為早9:00-17:30
前海夜場時間為17:00-21:30
溫馨提示:
1、由于什剎海地區停車壓力較大,建議游客們選擇公共交通工具,綠色出行。
2、由于疫情原因,接待量峰值前海為3000人、后海為5000人;如遇冰場限流,請游客朋友們按照工作人員的安排,耐心等待。
但由于急功近利,缺乏創新,電視娛樂節目在孕育發展幾年后,詬病凸顯。 由于90%以上的綜藝娛樂節目都是由電視臺自己制作,節目來源相對單一、創作思維匱乏,導致節目的形式大量被“克隆”。屬于自己的原創節目極其少見,“綜藝娛樂節目的內容與形式基本一樣,不一樣的就是主持人與選手”。這種一哄而上的局面逐漸讓觀眾產生了審美疲勞,更有人將充斥著娛樂選秀的電視節目斥為“沒有文化”。同時,娛樂節目中出現的低俗傾向和其中暴露的一夜成名,窺私等不健康心態,也令總局出臺了有關播出時段、時長、短信投票、主持人、嘉賓、選手、環節等一系列限制令。這些令中國的娛樂節目陷入了類似瓶頸的尷尬境地。
2008年,一系列預料之中或者意料之外的大事件改變了電視的走向。大事件主導了2008年的電視走向,大情感引導了觀眾的收視需求。2008年,新聞、特別是直播新聞成為了電視的主導,中國電視重振了自己的傳播價值,從娛樂工具回歸到媒體屬性。
而娛樂節目也在電視界回歸理性、重塑格局之后,突破瓶頸,重新找到自己的定位和歸屬。就像當年美國經濟危機時,人們需要秀蘭?鄧波兒充滿歡樂、希望的娛樂歌舞片來療傷勵志,2008的大環境大背景以及人們的復雜情緒,必然造就出新的娛樂形態,娛樂節目因而呈現出新的態勢和走向。
一、切中時勢經脈,傳遞精神理念
2008年的奧運帶來巨大的經濟利益和收視率,面對這場“奧運盛宴”,任何一家稍具實力的電視臺都想擠進這張餐桌分一杯羹。湖南臺則憑借娛樂節目《奧運向前沖》,成為分享到盛宴的大贏家。奧運圣火傳遞到湖南時,湖南衛視推出了《奧運向前沖》(后改名為《快樂向前沖》),6月6日收視率為1.86,為同時段排名第一。此后,該節目及升級版《智勇大沖關》一直穩居全國同時段收視率第一、二名。湖南人如何收獲這頂“草根娛樂的桂冠”的呢?歸結起來,他們做了最擅長也最出色的事:切中了時勢經脈,“開發了體現奧運精神理念和生活方式的一系列節目”。通過《奧運向前沖》,人們看到了中國普通老百姓的精神氣兒和幽默感,更看到形形的人生截面。在升級版《智勇大沖關》里,節目的這種理念得到進一步強化。趣味競技的跑道、跨欄、轉盤成為百姓意見表達的平臺:有父母吵架的江西男孩跑來參加節目,只為規勸父母不要離婚;有參加過對越自衛反擊戰的中年人穿著當年的軍服,跑得汗流滿面;有穿著婚紗跑來結婚的;有在長沙7年未回家的消防戰士,對著鏡頭告訴農村的媽媽:“媽媽我很好,很健康”。在娛樂中我們看到各種人的生活狀態,現代人的狀態,節目因而也體現出社會的縱深。
二、契合收視心理,平民廣泛參與
K歌節目成為新流行,可以說是繼選秀節目、競技節目之后平民化、全名參與的另一佐證。浙江衛視的《我愛記歌詞》、廣東衛視的《今夜唱不停》、江蘇衛視的《誰敢來唱歌》、湖南衛視的《挑戰麥克風》、山東衛視的《先聲奪人》、湖北衛視的《大家來唱歌》、湖南娛樂頻道的《脫口而出》、成都電視臺的《說唱就唱》、江西電視臺的《歌詞向前沖》等等,眾多K歌節目從2008年下半年起一下子就涌現十多個,一時間沸沸揚揚。
究其原因,是因為這種電視卡拉OK的方式,契合了國人的心理特點,平民化、低門檻,讓節目成為可供全民參與的電視練歌房。中國人不善表達,卡拉OK因此成為一種合適的宣泄途徑、娛樂方式甚至是交際手段。參加卡拉OK和電視結合的K歌節目,既能上電視露臉、又能借唱歌標示自己,雙重滿足了人的榮譽感。
因此,雖然存在著創意先天不足、程序模仿抄襲等娛樂節目的通病,但可以預見2009年,這種投入小、門檻低、易操作、收視佳的K歌節目將成為娛樂節目競爭的主流。
三、知識兼娛樂,渾然共一色
2008年一連串大事件之后,人們需要無重負的歡笑。同時在經歷了大事件的洗禮和內心自省的積淀之后,人們也更需要有內涵的娛樂,有信息量的娛樂;希望在一笑過后,能給自己留下點值得回味的東西。正所謂寓教于樂,江蘇衛視的《名師高徒》率先做出了較為成功的嘗試?!睹麕煾咄健范ㄎ挥谝粰n以師徒關系為內核的新型教學類綜藝節目,它以音樂表演為載體,展現明星師徒的全方位教授與學習的過程。為避免生硬的教化和附會,節目將教學內容融入不同的環節。例如發聲、氣息、試唱練耳等音樂類專業知識,多在評委點評和加試題環節以語言闡述。而涉及到表演技巧的內容,節目組多提前與明星溝通,整理出明星心得,用明星示范與突發狀況等方式有機地融入賽程。在點評中,明星也不失時機地根據自身經歷,在樹立個性與謙遜做人等方面給予選手指正。這樣,不僅在師徒“選”和“秀”的基礎上強調了音樂知識與表演技巧的學習,同時在節目中提倡健康向上的人生觀、價值觀,提高了節目的立意。
2008年,一檔明星與科班齊飛、知識共娛樂一色的娛樂秀――《天天向上》應運而生。這是一檔以禮儀和功德為內容的節目。但是這個宣揚禮儀的節目沒有成為教科書,反而成了一檔穩定在每周五全國收視率前三名的娛樂節目。既要達到收視率又要傳遞信息量和知識點,《天天向上》如何做到?制片人張一蓓認為:“你要愿意和臺下的觀眾(學生)是平視的,有時候你可能采取的是一種低姿態,但你傳遞的信息是比較高端的?!迸c觀眾平視的視角、主持人群妙語連珠、相互映襯的脫口秀、精心的選材和諸如可愛小孩與老師幽默對話的獨特環節設計,共同成就了這檔宣揚中華禮儀之美的娛樂節目。
在《名師高徒》《天天向上》中,教學環節成了節目的獨特訴求點,扭轉了只有“純娛樂”才能取悅觀眾的創作思維方式,使得節目跳脫出單純的PK、表演、逗笑、宣講,而成為一個邊娛樂邊學習的同學會,一個明星現身說法的大課堂,一門觀眾樂于參加的電視選修課。這證明,娛樂不是沒文化的,娛樂是可以有精神的,娛樂也是可以有意義的。
四、品牌與時俱進,創新煥發生機
[關鍵詞]氣象節目;娛樂;內容;形式
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休閑娛樂成了人們重要的生活內容,而面對日益挑剔的觀眾和激烈的媒體市場競爭,以娛樂的方式傳播信息也越來越受到媒體的重視。在這種情況下,原來一向樸實沉穩的電視氣象節目開始走起了娛樂化道路,從中央到地方的各電視媒體都盡量讓氣象信息與其他類型的節目資源交叉互補,使電視氣象節目的界定愈加模糊化,既可以說它是新聞節目、娛樂節目、時尚節目,也可以說是服務節目、科技節目。總之,走上“娛樂路線”的電視氣象節目與從前相比無論從形式到內容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特點。
一、內容資訊化
1981年中國氣象局與中央電視臺合作推出我國第一版電視天氣預報節目,中國的電視氣象節目由此誕生。它出現伊始時是一種很簡單、很樸素的信息傳播形式,大部分的天氣預報只是預報今明兩天的最高、最低氣溫,天氣的陰晴情況以及風力、風級,沒有節目主持人,只有簡單的畫面和聲音。應該說,這種節目樣式也實現了節目的基本功能,但給人的感覺是死板、生硬,缺少趣味。1993年3月1日,氣象節目主持人首次走上熒屏,“氣象先生”和“氣象小姐”漸漸成為觀眾熟悉的公眾人物。節目中增加了城市天氣預報、海洋天氣預報和氣象與農情等欄目,推出了三維立體天氣符號、天氣圖、衛星云圖和景觀畫面。經過多年的實踐,我國的電視氣象節目不斷地改革發展并逐漸與國際接軌。改革后的電視氣象節目不僅保留了原有的天氣預報的基本內容,還增加了許多帶有資訊性質的內容。如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的《天氣資訊》欄目,每天24小時滾動播出,每次節目時間長度從2分鐘到5分鐘不等,播出時間均為靠近整點的時段,不僅為觀眾提供全天的天氣資訊服務,還增加了許多全新的資訊類內容,如天氣預報、出行參考、氣象天文知識介紹,還有從生活資訊角度出發對新聞事件的追蹤報道以及有關健康、旅游、住房、家居、飲食、汽車、時尚、美容等各類信息。還有鳳凰衛視的《鳳凰氣象站》節目,不僅提供天氣方面的信息,還報道新近發生的大事小情,并在節目中穿插一些流行音樂。主持人除了介紹天氣情況外,還根據天氣變化,及時提醒觀眾穿什么衣服、適合干什么事情,比如曬被子、晾衣服、帶雨傘等等,如話家常,給人一種親切感。
二、形式多元化
在娛樂化的總體趨勢下,氣象節目形式發生了顯著的變化。目前的電視氣象節目借鑒了新聞、娛樂、談話、益智等節目傳播樣式,將原來單一呆板的形式變成了富有個性魅力的節目。目前的電視氣象節目不再只是固定的音樂和畫面,主持人既可以在演播室播報,也可以在室外播報;可以通過談話節目的方式,邀請專家、普通觀眾一起交流為觀眾提供全方位的服務,還可以邀請明星、大腕參與節目,以吸引觀眾的眼球。例如,上海東方衛視的氣象節目就采用了室外播報的獨特方式,還有一度被熱議的湖南電視臺的《星氣象》、南京電視臺的《感覺新氣象》、吉林電視臺的《氣象女生》等等都花樣翻新,具有巨大的視覺沖擊力。
現在,許多地方電視臺都有自己的氣象小姐、氣象先生,他們活潑生動、個性十足的主持風格,給人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有些地方臺的“氣象小姐”“氣象先生”成了人們喜愛的電視明星,氣象節目主持人受歡迎的程度甚至超過了某些新聞主播、娛樂主播。主持人的參與使氣象節目“活”了起來,主持人不但可以在節目中充分發揮個性魅力,以自己獨特的風格特征主持節目,還可以在與觀眾的交流互動中提供更多的咨訊和娛樂內容,注入更多的時尚元素,使節目呈現出多元化特征。
走向娛樂的電視氣象節目越來越受到了觀眾的喜愛和歡迎,在中國社會科學院系統科學研究所等機構所做的“2002年全國電視觀眾抽樣調查”中,天氣預報節目排在“收看電視節目類型”排行榜榜首,2005年天氣預報節目又獲得了“百度2005年最佳公眾意識獎”。在2006年全國電視節目收視排行榜上,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之后的《天氣預報》節目名列第一位。目前氣象節目每天的收視人口已達到10億人次。電視氣象節目的收視率之所以居高,是因為它的實用性,但是隨著娛樂化的發展,現在的氣象節目對形式的追求已經超過了對內容的追求。有些地方臺的節目只顧一味地迎合觀眾口味,為娛樂而娛樂,使節目顯得膚淺、低俗。目前的電視氣象節目,大多是以美女主播“說”天氣的形式出現,如前面提到的南京電視臺的《感覺新氣象》、湖南電視臺的《星氣象》、吉林電視臺的《氣象女生》、旅游衛視的《旅游氣象站》等等打的都是“美女”招牌――女主持人容貌秀美、衣著時尚、語言調侃,確實吸引眼球?!稓庀笈愤€通過海選的方式,吸引了大批年輕可愛的美女們走進演播廳。由于一味地追求“眼球經濟”“美女效應”而忽視了對主持人的專業素質要求和培養,許多地方臺的氣象節目主播不僅基本功薄弱,而且缺乏基本的氣象專業知識,不懂專業術語,經?!懊χ谐鲥e”,弄得觀眾不知所云,很多節目也都是短期效應,很快就銷聲匿跡了。
作為一檔收視率極高的節目,電視氣象節目對觀眾的影響顯而易見,所以在走向娛樂的同時切不可忽視氣象節目的基本定位和播出目的,畢竟人們收看電視氣象節目的終極目的是了解氣象信息,忽略了這一點,即使形式再花哨再光鮮,也會影響節目的質量和傳播效果,最終失去觀眾。而要想保持電視氣象節目長久的生命力就要重視節目的本質,堅持其原有的服務性、實用性原則,不斷提高節目的質量。
首先,堅持“服務性”原則,以向觀眾提供快捷實用的氣象資訊為節目宗旨。我國的電視媒介發展到今天,其輿論監督功能、娛樂功能、教化功能已經被發展得相當完備,但服務功能卻沒得到應有的重視。目前電視服務類節目大都游離于主流節目之外,沒有形成一定的規模,沒有好的播出時段。實際上,電視天氣預報屬于非娛樂行業的產品和服務,氣象信息作為電視媒體為觀眾服務的重要資訊之一,具有新聞價值和實用價值,也具有報道價值和傳播價值。電視氣象節目報道各地未來的天氣狀況和發展變化趨勢就是要為觀眾的日常生產、工作、學習和出行提供有價值的信息,其性質完全是服務性的,因此各電視媒體及時準確氣象信息正是對受眾知情權的尊重和滿足,也是媒體服務受眾的集中體現。目前我國的電視氣象節目經過改版、“變臉”后,借鑒了國外一些節目的經驗,增加了很多服務性的元素,比如空氣質量分析、護膚品的選擇、著裝參考、出行提示、戶外運動建議、各主要景點的天氣預報等等,更加關注人與氣象、社會與氣象的關系,擴大了氣象服務的范圍和領域。因此,娛樂本身不是目的,而是一種手段,氣象節目要走向成熟,就要既體現資訊節目的兼容性,又凸顯服務節目以人為本、服務受眾的服務性。
其次,力求節目形神兼備――不僅追求形式的創新,更要在節目內容上下工夫。走向娛樂的電視氣象節目在形式上已經比從前活潑了很多,好看了很多,甚至是“熱鬧”了很多,原來靜止的畫面動了起來,主持人從幕后走上前臺,節目的播出時間一再地延長,這些都可以算作進步。但是,形式畢竟是為內容服務的,忽略了內容,再特別的形式也毫無意義。眾所周知,人們收看氣象節目不是為了娛樂也不是為了養眼,電視氣象節目的收視率居高不下的直接原因在于它提供的信息對人們的生產生活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與人們的生活生產質量息息相關,因而“實用”才是它的基本原則。特別是隨著人們信息需求的日趨多元化和信息消費層次的不斷提高,氣象服務在工農業生產、大眾生活、商業運作、疾病防治等方面意義與價值日漸重要,因此在創新形式的同時必須堅持從“實用”出發,充分了解觀眾的心理需要,挖掘天氣信息本身的文化內涵,讓它真正地在作用于人們生產生活的同時也能帶給觀眾快樂的天氣體驗和愉悅的精神享受。因此,節目播出內容可以根據氣象節目播出的頻道、時段設計,力求節目豐富多樣。例如新聞頻道的氣象節目,要在第一時間災害氣象預警預報和重大天氣氣候變化,并且進行跟蹤報道;娛樂頻道的氣象節目的收視群體大多是年輕人,可以在節目當中適當穿插一些年輕人喜聞樂見的內容,如氣溫、天氣的突然變化以及各地一些與天氣相關的新聞事件;經濟頻道的氣象節目可以增設涉及天氣咨訊內容的談話類節目和帶有商業信息的氣象預報。另外,還可以根據節目播出的時間段將內容進行相應的調整。比如,在早上7點到8點,這一時段氣象節目的內容應以出行參考和預報為主;中午12點可以穿插一些咨訊或娛樂內容;晚上18點到21點之間是收視高峰,節目內容可以更加豐富多彩,以滿足不同收視群體的需求。
當下,媒體進入了殘酷的競爭時代,網絡作為一個擁有更高技術含量的媒介,集聲、像、文字于一身,它的開放性、交互性、時效性還有空間和時間的覆蓋力都使電視媒體望塵莫及?,F在大多數綜合性網站都有自己的天氣專欄,以騰訊、新浪為例,它們有72小時國內的天氣預報、24小時國外天氣預報和24小時的污染指數,人們完全不受時間和頻道的限制可以隨時查找,還可以找到全國各個城市的天氣情況,在網上預訂天氣預報短信提示。可以說,人們獲得天氣信息的方式多種多樣,這就在一定程度上使電視媒體失去了優勢。面對強大的壓力,電視氣象節目如果只依靠簡單的畫面加解說,其未來的路一定很曲折。近年來,各地有線、無線整合之后的各個專業化頻道紛紛登場,新聞、經濟、娛樂、生活、少兒、體育、時尚等各種頻道的出現豐富了電視熒屏,鑒于此,也可以考慮創辦專業化的氣象頻道,為電視氣象節目的發展開拓更廣闊的空間。
[參考文獻]
[1] 梁英.電視氣象節目的傳播定位與發展模式探析[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2008(09).
[2] 徐杰.中國電視氣象節目研究[D].山東大學,2006.
[3] 張博.電視氣象節目的娛樂化元素初探[C].中國氣象學會年會論文集,2005.
[4] 袁麗軍.論電視氣象節目的娛樂化發展[J].氣象研究與應用,2007(S1).
[5] 秦祥士,焦佩金.評說九州風云――漫談電視天氣預報[M].北京:氣象出版社,2000.
[關鍵詞]電視;相親節目;娛樂化;批判
對于娛樂化,國內沒有統一的概念界定。筆者 以為,娛樂化即為了達到一定的商業利益,將內容予 以軟性處理,即以花邊性、新奇刺激、煽情的形式呈 現,以達到吸引受眾關注的目的。近年來,“電視娛 樂化”正在成為一種引人注目的電視文化現象。繼 2005年《超級女聲》火爆全國之后,湖南衛視迅速推 出《快樂男聲》繼續橫掃娛樂江湖。一定程度上,電 視娛樂節目成為提高電視臺收視率的法寶。在娛樂選 秀節目異彩紛呈且逐漸走向“飽和”的情形下,各地 電視媒體仍竭盡所能,不遺余力地翻新花樣, 2009年底,湖南衛視在購買了英國fremantle公司 國際經典電視交友節目《take me out》獨家專有 版權之后,首推內地電視相親類節目《我們約會吧》 (以下簡稱《我》)。節目一經播出,收視率居高不 下。江蘇衛視也于2010年年初推出了類似的交友類節 目《非誠勿擾》(以下簡稱《非》)。另外還有浙江 衛視的電視速配節目《為愛向前沖》、東方衛視的相 親類節目《百里挑一》等。各大衛視爭相播出相親類 節目,全民范圍內掀起一股“相親熱”.
一、電視“相親熱”中的娛樂化傾向 國內各大衛視出現的相親節目都有以下共同點: 嘉賓選擇上的低門檻,不限年齡和職業,只要報名都 可參加;電視充當了“紅娘“的作用;打破了傳統觀 念中的含蓄,將找尋另一半的個人問題置于熒屏之 下,節目也確實促成了一些單身男女的結合;節目倡 導正確的婚戀觀;游戲規則為多選一。然而,以電 視為媒介進行相親交友的性質決定了娛樂化的整體特 色。即觀眾只需具備視聽感官,能看懂圖像語言,想 交友即可。所以,電視相親節目難免存在娛樂化傾 向.
1、形式上的快節奏和時尚化 “現代文化已達到青睞形式、忽視內容的地 步?!@種沒有深度、膚淺的文化在電視中得到 了反映和宣揚。”①也許是消費社會時代,人們習慣 了快節奏的生活方式,縱觀幾檔相親類節目,無不以 現場節奏明快的音樂作為映襯,著力表現節目中男女嘉賓之間快速的流動關系。如《我》中的“一對多” 形式,在短時間內要求女嘉賓在12位男嘉賓中作出選 擇。且每期速配成功牽手離開的空缺嘉賓席位,都有 新嘉賓的加入,節目總是維持12位男嘉賓的陣容。而 《非》中現場24位女嘉賓對每位出場的男嘉賓進行選 擇,陣容較為龐大。而東方衛視的《百里挑一》陣容 則更為浩大,每期100名男嘉賓、3名女嘉賓。雖然男 嘉賓的更換速度相對較緩,但每期女嘉賓的節奏上場 也著實讓人眼花繚亂.
其次,該類節目無論是舞臺設計還是嘉賓造型都 十分時尚,使得整個節目更像是一檔時尚走秀節目.
舞臺也設計得絢麗多彩,從電視畫面來說,大大提高 了其可視性。配上或動感或柔情的音樂,嘉賓們在舞 臺上及廣大觀眾面前盡情地展示其“才藝”(物質上 的富足或精神上的充實)。節目包括初見印象、個人 基本資料展示、朋友評價,及現場接受女嘉賓的提問 等環節,同意與否都通過是否亮燈為標志。湖南衛視 的《我》賽制大同小異,只不過自開播幾期之后開始 實行男嘉賓反選女嘉賓的規則,但不論是形象上的裝 扮抑或是內心情感的掩飾,參與者都正是通過這種夸 張的舞臺設計和絢麗偽飾的嘉賓造型,為電視機前的 觀眾制造出一種群體狂歡的娛樂效果.
2、內容上制造沖突的同時不免煽情 達到娛樂化效果的方式多樣,煽情化、制造沖突 是吸引觀眾的兩大方式?!斗恰?、《我》除了形式上 達到吸引觀眾之外,在內容上也存在矛盾沖突及煽情 化。在整個節目進行中,通過男女嘉賓交流,或是唇 槍舌劍,不斷制造著矛盾與沖突,由于觀點、看法的 不同,在選與被選的過程中經常出現嘉賓間的言語沖 突甚至人身攻擊。如《非》中當各方面條件都很優越 的海歸男林若愚說出自己希望另一半的家庭條件要與 自己平等時,現場遭到滅燈,且女嘉賓以歧視自己為 由進行反駁攻擊,讓男生尷尬退場。言語爭鋒的過程 中也牽動著觀眾的立場指向。另外,節目中出現的具 有特殊經歷的嘉賓,也為節目增添幾分煽情。《我》 中來自單親家庭的女大學生,當說起男友標準時,想 到含辛茹苦的媽媽,情緒失控的淚灑全場?!斗恰分?女嘉賓李洋遇到特意上節目挽回自己的前男友,最后 破鏡重圓,不論是其它女嘉賓還是現場觀眾,甚至是 掌控舞臺的主持人孟非和分析師樂嘉都為此情景感動 而落淚.
3、節目頻現話題人物,爭議不斷引發關注 娛樂化傾向首要表征即追求關注度。相親類節目 中頻現話題人物,爭議不斷,如屢屢語出驚人被冠以 “拜金女”的馬諾。相親類節目打破了明星、精英公 眾人物的媒體特有權,實現大多數草根階層的媒體所 有權。一方面,參與者憑借電視媒體獲得展示自己的 機會,由于嘉賓的低門檻,必然存在一定的低俗化傾 向。而在電視媒體的作用下,低俗傾向得到放大。另 一方面,爭議性話題及話題人物的出現,使媒體被動 地淪為某些人搏出位的平臺的同時,也收獲了額外的 受關注度,客觀上達到了嘉賓迅速走紅及節目收視保 持前列的“雙贏”目的,以至于有人質疑節目有故意 炒作之嫌.
二、電視相親節目娛樂化的批判 1、滿足受眾獵奇、窺私欲的心理 在《理解大眾文化》中,費斯克認為“電視最赤 裸裸地為觀眾提供了狂歡節冒犯似的身體,”② 這種狂歡似的效果造出了一種大眾奇觀,人們生活在 奇觀中,且每個人都參與。在傳統觀念下,相親行為 本身作為一種私人之間的交往具有較高的私密性,而 電視相親節目卻打破這種私密性的限制,將相親雙方 的各種心理、行為通過電視熒屏展現在眾人面前,使 得大眾通過消費這種借由節目參與嘉賓表現出的種種 行為,來達到自己心理的滿足。自娛樂化一詞作為專 業詞匯出現于媒介時,睿智的學者們就已預想到幾百 年之后的消費時代,或者說娛樂至死的年代。為何 節目播出之后收視率居高不下,除了節目本身的獨特 性,還與觀眾收看時產生的有關。娛樂化因素在 其中起到的作用不言而喻.
2、商業利益淹沒人文內涵 布爾迪厄認為,“新聞是一個場,但卻是一個被 經濟場通過收視率加以控制的場。這一自身難以自主 的、牢牢受制于商業化的場,同時又以其結構,對所 有其他場施加控制力?!雹凼袌龌母偁幹?,商業邏 輯在其中起著難以言說的作用。大眾傳媒一方面為社會大眾提供娛樂,另一方面卻在追逐收視率的過程中 淹沒人文內涵,窄化人們的精神世界.
在各大衛視的相親節目中,節目宗旨標榜為: 提供認識交流平臺,倡導正確的婚戀觀。真誠尋愛的 背后實則掩藏著巨大的商業利益取向。例如節目中插 播大段的廣告;以嘉賓形象的未知設置懸念、插播廣 告。如《非》中的最大合作方百度貼吧,在主持人開 場白中就以植入式的介紹;介紹男嘉賓時,尤其提到 嘉賓來自百合網的推薦?!斗恰愤€以各種形式賺取收 視率,比如給稀有動物征婚廣告;閱讀改造少年 寄給欄目組的信件。為節目間接做廣告的同時,以公 益的名義博得觀眾好感。值得一提的是,《我》、 《非》都有同一個贊助商——美的智能電飯煲?;蛟S 是因為《非誠勿擾》影響力更大,其中間廣告時段頗 長。除了插播主要贊助商的廣告之外,還有江蘇衛視 幾大主要廣告商的廣告。婚戀觀的正確倡導似乎被以 收視率為唯一標準的商業利益所淹沒.
3、電視視域下的大眾狂歡 巴赫金的“狂歡理論”中指出,狂歡節是一種全 民參與的活動,它沒有邊界,無論高低貴賤都可以自 由的參與。在這其中,人們之間不分彼此,親昵地接 觸,插科打諢,俯就和粗鄙等活動成為正常的交往活 動.
這種狂歡過程中的快樂體驗,以《非》《我》 為例,節目的狂歡是從低門檻的原生態報名開始的.
嘉賓的良莠不齊、不符合傳統電視審美標準的形象在 電視節目中予以呈現,沒有門檻的報名條件,沒有文 化家庭背景的限制,只要是單身,想在舞臺上交友就 可以參加。臺上嘉賓與觀眾身份隨時可以互換。即觀 眾想參與節目,通過報名可以成為臺上的參與者。他 們來自社會的各個階層,在火爆的相親類節目中大放 異彩,這也讓許多草根階層得到關注度。聚光燈下嘉 賓的亮麗光鮮,或者長相平平,不論是審美假象還是 真實形象呈現,每個人都在舞臺上展示自我,主持人 與情感分析師的妙語點睛也讓本就喧鬧的現場狂歡不 已.
另外一點就是嘉賓本色化流露而呈現的娛樂化.
如月薪只有1500的“懺悔男”、走路搖擺體型圓潤的 “企鵝先生”,還有在舞臺上炫富的“寶馬男”,不 論這種愚弄主動與否,或許他們本身不想被愚弄,但 從中流露出的娛樂化,著實被觀眾所消費。甚至有的 女嘉賓對于其貌不揚的男嘉賓繼續亮燈,以期了解更 多丑態而獲得娛樂笑點。觀眾有娛樂需求,但電視相 親節目的火爆絕不僅僅是娛樂需求,而是已經走向大 眾式的消費狂歡.
對于電視節目的娛樂化,我們必須理性對待.
一方面要正視電視的娛樂功能,認識到電視的“減壓 閥”作用。提供娛樂成為媒體四大功能之一,作為視 覺為主導的電視媒介,除了運用符號多角度提供信 息,進行輿論監督之外,還應充分發揮其“減壓閥” 的作用。有意識地為滿足觀眾的娛樂需求去策劃節 目,為面臨種種壓力的現代人減壓。另一方面,提供 娛樂的同時要適度,注意引導受眾的審美消費觀。電 視文化作為人類文化的一部分,不能盲目追求娛樂而 滑向低俗,畢竟娛樂的目的是滿足人們休閑放松而非 一味尋求刺激。電視作為大眾文化的媒介代表,更不 能盲目追逐商業利益而流于表面與膚淺,忽視人類內 心深層次的需要.
【關鍵詞】電視娛樂節目 人本主義 《我愛記歌詞》
當下,“尊重人民主體地位,發揮人民首創地位”的“以人為本”核心理念快速而廣泛地得到了理論和實際工作者的認可、理解和貫徹執行,這是人本觀在新時期的發展和運用。人本觀所倡導的關懷人類、弘揚人性基本內涵,對大眾傳媒,特別是電視傳播影響深遠。它促使話語權從政府下放到人民,平民意識大大加強,老百姓的生存狀態和權益受到重視。①電視娛樂節目抓住其自身大眾廣泛參與、娛樂性和趣味性的突出特點,引入人本主義思想,更加重視受眾心理,增強受眾的參與交流意識,逐漸形成電視傳播的又一趨勢。
《我愛記歌詞》是浙江衛視創意于2007年的一檔時尚、新穎的電視卡拉OK類音樂娛樂節目。這類節目的原型是美國NBC電視臺的《合唱小蜜蜂》,作為國內最新引進并推出此類節目的浙江衛視,將本土化的獨特創意融入節目,無論從節目的制作理念還是編排環節都高度重視受眾需求,使得節目一經推出便大受國內電視觀眾的好評,收視率一路攀升,一躍成為浙江衛視的王牌娛樂節目。
一、降低門檻,從“選秀”到“我秀”
曾經轟動一時的《快樂女聲》、《加油,好男兒》等選秀類節目將“真人秀”這一電視節目概念真正從國外市場引入中國內地熒屏。在這些節目中,普通人成為舞臺的主角,“草根階層”能在一夜之間一躍成為“全民偶像”。在現代傳播學中,爭取目標受眾、獲得受眾滿意度與忠誠度是品牌定位的重要課題。同樣是一檔平民化娛樂節目,《我愛記歌詞》與此前選秀節目的不同之處在于,“造星”不再是節目的主要指向,娛樂才是最終目的。基于這一節目定位,《我愛記歌詞》的參與門檻幾乎降為零,參與者不必有年輕姣好的面容、良好的唱功和過硬的舞臺表現力,即便是語音不全,只要能記得住歌詞,就可以報名參加。不需要經過層層海選,每期節目的6名參賽選手是從觀眾席上的200名報名者中隨機抽取而來。這樣一來,現場觀眾不再是單純的“看客”,同時也是節目的參與者;電視機前的觀眾也不僅僅是“欣賞者”,而是潛在的參與者。因此,降低了參與門檻,淡化比賽意識,也就在無形之中拓展了舞臺,彰顯了節目的娛樂性,使之成為一場“大眾狂歡派對”。
二、魅力主持,變“單向傳播”為“雙向傳播”
在這個信息急劇膨脹的社會,一檔娛樂節目能否在同類節目中脫穎而出,牢牢抓住觀眾的眼球,除了節目形式、燈光舞美、嘉賓的邀請和環節的設置等因素外,主持人的現場駕馭能力也至關重要。傳統的娛樂節目主持人作用以介紹和解說節目為主,始終跳不出以說教姿態強勢掌控現場話語權的模式。而《我愛記歌詞》的主持人朱丹和華少不僅在服飾上靚麗時尚,奪人眼球,說話風格也是幽默風趣、平易近人。并且擅于運用即興表演和現場小游戲等方法,充分調動并激發全場情緒,如2011年7月8日的一期《我愛記歌詞》主題是“畢業季”,主持人將自己的成長心得娓娓道來,貫穿整場節目,并帶領全場觀眾齊聲歌唱校園勵志歌曲《水手》,形成良好的場內互動,極具感染力??梢哉f,主持人形象是一檔節目定位的外在體現,《我愛記歌詞》的兩位主持人自身條件優秀,再加上節目的包裝,很有明星潛質。但是,在舞臺上,他們并沒有過分表演、凸顯自身魅力,而是將自己擺在一個和參與者齊平的位置,更多地將舞臺讓位給觀眾,以朋友的角度帶領觀眾一起娛樂,讓觀眾感興趣,有收獲,也就是“寓教于樂”。傳播者以個體形象出現,使傳播富有人際交流的特點,形成傳者和受眾之間良好的信息雙向傳播,不僅增加了電視娛樂節目的親和力,更能體現出節目對受眾的人文關懷。
三、尊重人性,充分彰顯普通人的價值
如果說電視受眾最早接觸娛樂節目,是為了緩解現代社會競爭激烈所帶來的巨大精神壓力,渴望通過娛樂節目得到輕松、休閑和娛樂性較強的信息。那么,隨著電視受眾心理和娛樂節目自身發展的日臻成熟,受眾的需求不再僅僅滿足于娛樂節目表面的插科打諢和逗樂,而是希望通過節目所體現出的平凡人的內在精神、信念、理想和尊嚴獲得對自我的觀照,得到對自我社會價值的肯定,進而獲取精神上的愉悅和提升。所以,一檔電視娛樂節目如果沒有這樣的人本主義理念作為內在支撐,即便形式、內容再豐富多彩,燈光舞美再絢麗耀眼,也只會是曇花一現,不具有長久的生命力?!段覑塾浉柙~》將受眾群鎖定在普通百姓,所以,從節目的策劃到編排都緊緊圍繞普通百姓展開,關愛大眾、尊重大眾,處處彰顯大眾價值。
首先,平民領唱,展現出眾唱功。在《我愛記歌詞》的舞臺上,除了兩位魅力十足的主持人和各具特色的參與者之外,平民領唱家族和樂隊是該節目的又一大亮點。領唱的歌手和樂隊是節目組在杭州眾多原本不知名的歌手和樂手中反復篩選后確定的。四位領唱的音色和形象都各不相同:海峰的瀟灑帥氣,天悅的陽光開朗,凌晗的活潑可愛和程程的溫柔可人,不僅構成了舞臺上的娛樂元素,也從一定層面展現了平民領唱的個性和風采。目前,四位領唱在網絡上已經擁有大批粉絲,人氣頗旺,甚至有不少現場參與者是奔著一睹領唱風采而報名參加節目的。
其次,機器評委,確保公平、公正?!段覑塾浉柙~》選擇卡通人物“藍巨星”作為參賽者最后環節PK的評委。機器評委不帶任何人為的主觀因素,僅從選手演唱的歌詞正確率、節奏和音準等幾個方面客觀打分,讓選手和場內外觀眾都能很清晰地識別選手演唱和原唱的吻合度。摒棄了傳統選秀節目評委打分、短信投票等難以控制的人為因素影響,使得比賽的過程和結果完全公開、透明。此外,選用機器評委,避免了人工評委可能帶有刻薄、嘲諷等主觀情感點評,最大程度地保護了參賽者的人格尊嚴和參賽熱情。
第三,關愛每一位參賽者,弱化競賽意識?!段覑塾浉柙~》既是一個開放的舞臺,又是一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大“磁場”,顯示出一種別樣的親和力和凝聚力。節目非常注重關愛每一名參賽者的情感訴求。如2011年8月12日的一期作詞人林夕專場,主持人朱丹敏銳捕捉到一位參賽者每次接唱完之后都會向場邊的林夕老師深深鞠個躬的這一細節,問其原因,參賽者說出一段獨自一人聽林夕老師的歌走出失戀陰影的往事,并現場演唱了這首歌表達自己對林夕的感激之情。唱到動情之處,場下觀眾潸然淚下。此時,唱功、音色和舞臺表演都顯得不那么重要,就像主持人朱丹所說的:“其實,《我愛記歌詞》從來都不是一個比賽,而是一種分享。我們通過歌詞這樣一種方式,來分享我們的故事,分享我們的感受。”
參考文獻
①吳春光,《談談人本主義心理學在電視傳播中的應用》,《新聞傳播》,2010(9)
父母憐惜女兒無房,將自己的房屋贈與了女兒,可又擔心贈與房屋后女兒不孝,便讓女兒女婿立下字據承諾終身孝順父母作為贈與的條件。隨著父親去世,母親年老多病,在贍養問題上母女漸漸發生分歧,終因一件小事導致母女矛盾激化,女兒18天沒有在母親病床邊侍奉,母親便指責女兒對自己不孝,還將官司打到了法院,以女兒不孝為由要求撤銷贈與。
父母贈房留后路 附加孝道為條件
現年95歲高齡的林秀敏是江蘇省南京市人。其與丈夫孟海濤育有二子三女共五個孩子。五個孩子中,女兒孟曉麗最小。后來,孟曉麗在新疆成了家,并育有兩個女兒。
林秀敏、孟海濤夫婦原居住處為孟家祖產,建筑面積約135平方米。1993年拆遷時,老兩口對該房屋的處理作了安排,長子和次子各分配45平方米,剩余45平方米歸自己名下。后來林秀敏、孟海濤夫婦通過產權交換,由拆遷辦安置建筑面積65.09平方米的房屋一套。該房屋產權交換差價1.45萬元,經協商,由女兒孟曉麗拿出1.05萬元,林秀敏、孟海濤夫婦拿出4000元。
1996年,孟曉麗與丈夫退休后決定回南京定居??紤]到女兒女婿回寧后無房居住的困難,林秀敏夫婦決定將自己的房屋贈與女兒孟曉麗,并與女兒孟曉麗簽訂書面贈與合同一份,約定:林秀敏、孟海濤夫婦自愿將建筑面積65.09平方米住房一套贈與小女兒孟曉麗,林秀敏、孟海濤夫婦在該房屋內居住直至過世為止,受贈人孟曉麗表示愿意接受。次日,雙方來到了公證處為贈與合同進行了公證。
孟海濤為避免日后子女因房產產生糾葛,還寫下書面材料,載明:對于上述剩余45平方米老屋,由長女孟曉梅、次女孟曉琴、三女孟曉麗各得15平方米,考慮到長女孟曉梅、次女孟曉琴已有住房,老人決定將房屋產權全部移交給三女孟曉麗。
就這樣,林秀敏、孟海濤夫婦在1997年4月22日,將房屋產權變更登記至孟曉麗名下。兩天后,孟曉麗又將拆遷產權交換差價款4000元歸還給了父母。
離開母親十八天 母告女兒撤贈與
剛開始,孟曉麗夫婦感于父母的關照,給予父母精心侍奉,這讓林秀敏、孟海濤感到十分的欣慰,心情舒暢,精神愉快。
可是,這種和諧的家庭關系并沒有維持多長時間。祖孫三代蝸居65平方米的小房,生活很不方便,漸漸地產生了一些不和諧音符,孟曉麗夫婦經過慎重考慮,于2000年8月,拿出一生的積蓄,重新購買了一套住房,并搬出單獨生活了。
孟曉麗夫婦搬出去之初,林秀敏、孟海濤夫婦對小女兒還有一些怨言,但孟曉麗夫婦常常到父母家看望父母,照料父母的生活起居。父母生病了,做到端茶倒水,侍候左右,與父母的關系還算比較融洽。怎奈父母的年歲已高,體弱多病,2007年3月初,孟海濤去世了。孟海濤去世后,林秀敏承受不住打擊,一下子病癱在床無法行動了,便要求女兒孟曉麗24小時陪護在自己的身邊。由于孟曉麗也是上了年紀的人了,還有家庭需要自己照料,在護理母親時常常感到力不從心,幾天下來便身心俱疲,心力交瘁,于是萌發了將母親送進醫院的念頭??墒?,林秀敏卻對住院十分抵觸,總認為自己住院了就很可能回不來了。部分兄姐聽說孟曉麗要將母親送到醫院,也一起指責孟曉麗的目的就是想將母親丟到醫院撒手不管,是不孝行為,進而引發了兄弟姐妹之間的矛盾……當月24日,當孟曉麗再次提出將母親送到醫院時,雙方矛盾進一步惡化,甚至與部分兄姐發生了口角,孟曉麗一氣之下哭著離開了母親家。
4月10日,林秀敏以自己為原告,以大兒子為人,將小女兒孟曉麗推上了被告席。請求法院依法撤銷自己與女兒孟曉麗之間的房屋贈與行為,判令孟曉麗將受贈的房屋的一半返還給自己,或折價返還受贈房屋款人民幣12.5萬元。這讓孟曉麗十分傷心。
孝與不孝成爭議法院依律來斷明
因身體原因,林秀敏沒有出庭,而由大兒子作為人出庭主訴。孟曉麗則親自出庭應訴。兄妹倆分坐原告席和被告席,手足之情蕩然無存,雙方圍繞孟曉麗對林秀敏是否盡了贍養義務、是否孝順兩大爭議焦點,唇槍舌戰,互不相讓。
孟曉麗說:“我獲贈房屋以后,不管是對父親還是母親,均盡了贍養義務,不僅給予經濟上幫助,還給予生活上的照顧。我要將母親送醫院治療,但遭到部分兄姐的反對。我自2007年3月24日以后,沒有去照顧母親,是因為我與部分兄姐之間發生矛盾以后受到語言和人身攻擊。盡管如此,我在部分兄姐不在時仍偷偷去看望母親……”
法院經審理后認為,孟曉麗作為女兒,不論是在物質上還是在生活上都給予了父母一定的幫助和照顧。法院向林秀敏本人調查,林秀敏本人也沒有自述孟曉麗對其未盡贍養義務,孟曉麗自2007年3月24日以來,沒有去照料林秀敏,是孟曉麗與林秀敏部分子女矛盾激化所導致,而且僅僅18天時間,不能以此認為孟曉麗拒絕贍養林秀敏,且孟曉麗一直表示愿意讓林秀敏繼續居住贈與房屋直至終年。因此,林秀敏認為孟曉麗未盡贍養義務,證據不足,對該主張法院不予采信。林秀敏要求撤銷贈與,因缺乏依據,法院不予支持。
法官
說法
有關法律人士指出,日常生活中,人們所談論的孝與不孝,主要是從道德層面進行評價的。但道德標準,是一個彈性標準,用道德標準評價孝與不孝,答案不是唯一的,因此,道德標準只能成為調節人們行為的規范,不能成為評判的標準。
我國的法律沒有孝與不孝評判的具體的明文規定,但《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第十一條規定:贍養人應當履行對老年人經濟上供養、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義務,照顧老年人的特殊需要??梢?,我國法律對于“孝”的認定,是以感情為基礎的,從物質和精神兩個方面,并把兩個方面很好地結合統一起來,確定子女對父母養育之恩的報答和應盡的社會義務。
關鍵詞 娛樂節目;電視;影響
中圖分類號TN9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0)31-0005-02
0引言
通過這幾年做節目的積累,我認為娛樂節目已經發展成為電視上最常見的一種節目形態。它改善著新的思維和理念,它改變了電視。下面我們就娛樂節目的定義進行分析。
1 娛樂節目的定義
電視娛樂節目的概念比較寬泛。從廣義上說,電視中播出的大多數內容都具有娛樂的功能,誰能說新聞節目、體育節目和法制節目不能給人帶來歡樂呢?《新聞面對面》、《今日說法》這樣的節目可以給人帶來緊張、刺激、懸疑的感受,讓觀眾感受到別樣的“感性愉悅”。從這個角度講,娛樂節目是包括新聞節目在內的所有電視節目。這也是西方電視人提到的泛娛樂化的概念。
從狹義上來說,娛樂節目是通過一定的中介形式和大眾參與,在相互交流中形成一種娛樂氛圍的節目形態。包括游戲、競賽、文藝表演、輕松話題的談話為內容的電視節目。無論它是游戲競賽還是輕松談話,夫論它是大眾參與還是小眾交流,只要它給人帶來“輕松”、“歡樂”、和“感性愉悅”,我們就認為它是娛樂節目。新聞節目雖然已經出現了娛樂化傾向,但是總體上講,它還是以提供信息為主,生活服務節目的表現形式也有輕松娛樂的成分,但其節目宗旨還是提供日常生活資訊和服務,觀眾一般不會為了滿足娛樂需求而收看此類節目。因此,我們給狹義的娛樂節目一個粗略的界定,就是除了新聞類節目和生活服務類節目之外的電視節目,包括現有的游戲娛樂節目、競賽節目、電視綜藝節目和真人秀節目、娛樂資訊與娛樂談話節目、體育節目及兒童節目等等。觀眾在收看這些節目的時候,心情是放松的、隨意的,想看就看、不看就關,沒有專門的目的和多余的收視壓力。下面我們討論的都是狹義的娛樂節目。
2 娛樂沖擊波
20世紀90年代,電視娛樂節目在我國的飛速發展也可以用“沖擊波”來形容。不僅中央臺,各地方臺也紛紛開設了許多娛樂節目,發展到最近幾年,娛樂節目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上都有巨大的提高,形成了高收視率和品牌聲譽。如CCTV-2有深受歡迎的娛樂節目《開心辭典》、《幸運52》、《非常6+1》、《歡樂家庭》;CCTV-3有著名的《藝術人生》、《夢想劇場》、《同一首歌》、《挑戰主持人》等節目。此外,各地方臺也開辦了許多具有影響力的娛樂節目,湖南衛視的《快樂大本營》、東方衛視的《娛樂星氣象》等。隨著頻道專業化方向的發展,還出現了一些專業娛樂頻道。湖南、上海、深圳等地區也出現了初具雛形的專業娛樂頻道。在2004年改版之后的CCTV-3可以稱得上是一個國家級的娛樂頻道,增加了《想挑戰嗎》、《星光大道》、《演藝競技場》等節目。看了這么多娛樂節目我感受最深的是2004年湖南衛視增設的《超級女生》節目,可以說是轟動全國,真正做到了全民參加,并且給一些有音樂夢想的平民女孩子提供了一個展示平臺,涌現出了一些全國知名的超級女聲如李宇春、周筆暢、何潔等等,這些超級女聲從此一發不可收成為全國知名的歌手??梢?《超級女聲》這個節目不僅是娛樂大眾,還造就了好多平民明星。
娛樂節目的沖擊波改變了人們的傳統思維方式,重新塑造了人們的個性和人生態度。僅僅從表面上我們就能得到這樣的結論:娛樂節目影響著它的觀眾,令他們變得更開朗、更大膽、更具有進取精神。
3 娛樂節目對電視的影響
我們說今天是一個娛樂的時代,因為娛樂節目得到了空前的發展,并綻放出勃勃的生機。
3.1娛樂節目改變了電視的面貌
娛樂節目最突出的特點是能給觀眾帶來歡樂。根據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人的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會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五類,依次由較低層次到較高層次。生理和安全需求屬于初級需求,高級需求基本上是精神上的需求。對娛樂的需求就屬于精神上的需求。娛樂是人的天性,而媒介又是人在時空上的延伸,娛樂節目是電視體現這種傳播功能的最佳方式。電視通過聲畫結合及互動方式,實現了對現觀眾感官的全方位調動。同時,觀看電視可以說是日常生活的一種伴隨狀態,這使得電視娛樂節目成為人們日常生活過程中的一部分,須臾不愿分離。娛樂節目從內容到形式,也都包含著讓觀眾放松、愉悅的因素。劇情、游戲、歌舞、動畫……人們在觀賞這些節目的過程中接受著藝術氛圍的按摩,體會著旁觀者的放松。從此,電視不再僅僅是新聞的播報器、不再僅僅是學校之外的第二課堂。它們具備了一種獨特的能力,它們可以讓沉默的人變開朗,讓一個沉悶的家獲得歡聲笑語,讓一個從封閉走向開放的國家加快它的進步步伐。娛樂節目增強了電視的功能,提高了電視在人民生活和國家建設中的地位。
3.2 娛樂節目帶來了互動性
從受眾心理的角度看,尤其是在信息時代里,受眾希望自己不再被動接受傳媒的信息或節目,而是要求積極地參與節目,表達自己的觀點。而以往,主持人在電視上跟觀眾講話,但是觀眾卻不能發表自己的看法,自從有了娛樂節目,觀眾就可以參與到節目中,發表自己的看法?,F在娛樂節目甚至發展到全國性的互動。觀眾通過短信投票、電話、網上競猜等方式參與到節目當中。
3.3 娛樂節目讓平民走上了屏幕
電視娛樂節目進行的是一種多點對多點的群體式的傳播,講求的是一種情感的互動和交流,所提供的是群眾性的娛樂活動。長期以來,一進有人認為,娛樂節目有了明星參與就能成功,實際上這只是娛樂節目的一種類型或一個階段。首先,大部分娛樂節目都不是拿明星當主角的,請來的明星是用以娛樂百姓的,相比普通人面對鏡頭的緊張與局促,明星們的表現會放松而率真得多。其次,明星的數量畢竟有限,水平也參差不齊,眾明星忙于走場,頻頻亮相,導致的結果是觀眾收視心理的飽和。在這種情況下,觀眾更期待真正屬于自己的節目,自己可以參加的節目。這也是為什么以《開心辭典》和《幸運52》等為代表的平民娛樂節目不斷升溫的原因。在這類節目中,參與性被放到了很重要的位置,演播室向普通民眾開放,讓他們參與是節目成功的必不可少的環節。
關鍵詞:主持群;受眾;娛樂節目
一.主持群特點
近年來,隨著我國綜藝娛樂節目的不斷發展,受眾日益挑剔的審美觀以及激烈的競爭市場都迫切的要求娛樂節目推陳出新,主持群現象也逐漸成為娛樂節目的一種必然趨勢。關于主持群這種新生主持現象的定義,業界有多種說法,陳昌輝和王梅在《綜藝節目主持群的分工與配合》中,認為“所謂主持群,即由三個或三個以上特點鮮明的主持人按照特定規律組合在一起的一種主持形式。”[1] 從目前國內幾個知名的娛樂節目來看,下面我們來試著來分析這些主持群的特點。
1.明確的分工
娛樂節目風格一般都屬于輕松活躍,節目定位也多是青少年,所以主持人的風格也多幽默,喜感。而在當今娛樂節目中,原本的單人或雙人主持人換成了三個以上的主持群模式,那么這個主持群中的每個主持人的必然需要明確的分工來完成整個節目的運作。根據目前國內的娛樂節目來看,主持群往往實行的是一人為主、其余為輔的主持方式,主要主持人負責把握節目的節奏,其他主持人作為輔助。
2.深入互動參與
娛樂節目既然受眾定位大部分是青少年,那么就少不了以豐富多樣的形式來吸引眼球,游戲這種老少皆宜的方式是娛樂節目的首選。用游戲互動這種大眾比較容易接受的方式,通過主持人拉近節目嘉賓和觀眾之間的關系,減少隔閡。必要的時候,主持群中的主持人也會加入到游戲中來,參與到節目設置的各個環節,同明星嘉賓分組合作、比賽、游戲等,使觀眾深度參與到節目中來。
以《快樂大本營》為例,何炅、謝娜、維嘉、吳昕、海濤經常采用的就是與節目明星嘉賓分組混合著進行PK,很多時候也會邀請臺下觀眾上臺參與其中,以層出不窮花樣和游戲來吸引觀眾眼球,讓受眾身臨其境更好的參與其中,獲得較好的傳播效果。
3.主持群品牌化
隨著娛樂節目的逐漸增多,受眾的審美也更加的挑剔。由于電視節目的受眾的年齡、性別、職業、修養等方面的不同,審美自然也千差萬別。當今電視業競爭激烈,為了提高收視率,迎合受眾的喜好,各個電視臺都把主持群經營成自己的一個節目品牌。
風靡大江南北的湖南衛視主打娛樂節目《快樂大本營》,就成功的將以何炅為主的的一群性格迥異的主持人打造成了一個品牌——“快樂家族”。有專門的團隊為他們形象設計,宣傳包裝,甚至為他們快樂家族這個主持群量身打造了首張專輯《快樂你懂的》。在快樂家族在節目中的號召下,很快被他們的粉絲搶售一空,由此可見主持群品牌化后的巨大影響力。
二.主持群現象出現原因
1.市場競爭激烈
進入21世紀,由于娛樂方式的多元化,電視業之間的競爭日益激烈。綜藝娛樂節目以其輕松幽默的風格贏得了許多青少年的心,周末的娛樂節目更是成為重頭戲,再加上其廉價的成本和多渠道的收益,成為許多電視臺的主打節目。
為了搶奪收視率,各個電視臺娛樂節目必須要在節目形式上有所創新,因此從國外引進成功的娛樂節目案例就成為重中之重,“主持人+嘉賓+游戲+訪談”的模式逐漸引用開來。在這種模式的前提下,單個或兩個主持人根本滿足不了節目的需求,為了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娛樂節目策劃人不得不在節目形式上推陳出新,在這種情況下,“主持群”為了滿足需要,應運而生。
2.受眾需求的變化
受眾的心理需求是綜藝娛樂節目策略的風向標,在當今以受眾為本的媒介生態下,傳受雙方的心理互動十分重要。而娛樂節目的生存和發展離不開受眾,因此必須反映受眾的心理需求。娛樂節目要想生存和發展,在眾多同類節目中脫穎而出,就必須給受眾“把脈”,洞悉受眾的需求并制作出受眾感興趣的內容。[2]
喜新厭舊是受眾在看多了同類節目所產生的共同心理,但凡內容新穎、表現形式獨特的節目都容易得到受眾的青睞。新鮮性也是娛樂節目的一個顯著特點,因此不斷求新求異才是娛樂節目應該注意的。以往一成不變的由一男一女搭檔的傳統主持模式使得受眾早已產生審美疲勞,以幾個性格迥異的主持人所組成的固定主持群這種新興的主持群模式滿足受眾的心理需求,打破了原有的僵化,乏味的固定模式。同時,主持群中的每個主持人都性格迥異,有著不同的主持風格,因此被不同的收視群所喜歡和接納,甚至個別還形成了自己的粉絲團。
3.主持人管理制度的推動
目前,隨著中國電視業步入市場,節目主持人這個媒介角色日益炙手可熱。可在主持人日益走紅的同時,主持人管理機制與市場模式的缺乏也逐漸被提上議題。優秀節目主持人的不斷出走,人才的頻繁流動成了許多電視臺的困擾。收入少,壓力大,外界的誘惑都成為眾多節目主持人流失的原因,因此建立完善的主持人管理機制成為重中之重。[3]
從節目主持事業可持續發展的角度和主持人培育長效機制的建立來說,主持群這種模式出現在極大程度上緩解了這個壓力。多個主持人組成的主持群模式一方面分擔了一些明星主持人的壓力和勞動強度,另一方面,也助于主持群中的一些老牌主持人幫帶新人,以強帶弱,更好實現電視臺主持人的優化配置。
三.主持群現象的思考
目前,雖然主持群現象已經逐漸成為一種大趨勢,出現在受眾視線中,成為引人關注的現象,可對于這種新型主持模式的的不足與缺點,也同樣值得我們思考。
其一,受眾長期觀念以及認同心理。綜藝娛樂節目的主持群現在在現在早已屢見不鮮,不同主持風格的主持人吸引不同的受眾,這縱然對提高收視率有很大的幫助,可是也并不是所有的受眾都愿意接受這種新型活躍的主持模式??墒且灿幸徊糠质鼙娨驗殚L期習慣,無法接受主持群這種跳脫活躍的主持風格。
其二,主持群自身問題。主持群中主持人的選擇和搭配也是十分重要的一個問題。每個電視節目都會有一個固定的風格,而所有的主持人的主持風格必須與節目的主風格相符合,在每個人獨特迥異的風格背后,必須要彼此相得益彰,相互配合,優勢互補。
其次,主持人在主持群中的個人定位也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綜藝娛樂節目中“一人為主,其余為輔”的模式雖然有許多的優點,但是也要盡量避免出現一人獨大,其余配角邊緣化的現象發生。
最后,主持群現象雖然目前已初步的展露鋒芒,但是許多業內的專業人士依舊會提出質疑,認為采用多個主持人不符合經濟原則,會增加節目的前期投入,不符合節目制作運營理念。美國邁進傳媒中國學院總監方世彤并不贊同綜藝娛樂節目主持群模式,他說:“我根本不看好主持群的形式,這種模式從經濟上將肯定不合適的?!保?]在如今市場競爭如此激烈的今天,這種不計成本的投資隨著主持群品牌效應的建立,預算會越來越大,成為電視臺一個沉重的負擔。(作者單位:云南師范大學 傳媒學院)
參考文獻:
[1] 陳昌輝,王梅.《綜藝節日中主持群的分工與配合—— 以《劇風行動》主持群為例》.新聞愛好者(理論版),2008(8)
[2] [英]羅杰?迪金森等著,單波譯:《受眾研究讀本》,華夏出版社,2006年版.
關鍵詞:電視娛樂節目;價值取向;審美追求
中圖分類號:J90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5312(2011)08-0107-01
我國的電視娛樂節目發展到今天,大致經歷了以《綜藝大觀》為代表的晚會時期、以《快樂大本營》為代表的游戲時期、以《開心辭典》為代表的競猜時期和以《快樂女生》為代表的真人秀時期幾個階段。進入新世紀之后,我國電視屏幕上的綜藝節目內容和樣式越發豐富,眾多娛樂節目接連在屏幕上推出,然而能夠大放異彩并具有持久生命力的節目并不多見,同時又能夠贏得觀眾口碑的電視娛樂節目則更是少之又少了。
透視這種現象背后的原因,對于我們發掘開拓有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電視娛樂節目、發揮電視媒體在當今時代的作用是有著重要意義的。應該看到電視的娛樂功能正在并且持續地改變著我們的娛樂方式、生活喜好、語言習慣乃至是價值觀念??v觀近些年來的電視娛樂節目發展,這些審美觀和價值追求的轉變主要體現在這樣兩個方面:
第一,大眾文化的需求與草根崇拜的顯現。比如《超級女生》反映的就是現實生活中普通人的明星夢,看到“超級女生”的成功也是對自己夢想的慰藉。大眾文化打造的是一種時尚文化,也是一種瞬息文化。它符合現代人特別是現代年輕人的現實理念。
第二,大眾文化時代的娛樂傾向的凸現。現今人們生活中處處不能缺少娛樂,電視媒體的節目中也是如此。隨著人們生活、工作壓力的日益增大,社會對于娛樂休閑的需求顯著增強。民眾逐漸遠離精英文化,轉而獲取趣味性、娛樂性強的信息,在消費這些娛樂產品的時候,獲得精神的宣泄和情感的釋放。媒體也在此時迎合了受眾“娛樂至上”的需求,制造了大量的娛樂節目,滿足不同類型受眾的多樣化娛樂需求。甚至在新聞節目、專題節目等非娛樂節目樣式中都能找到娛樂的痕跡。在這種背景下,我們的電視娛樂節目越發去追求趣味性和娛樂效果,為了節目引人觀看而不惜采取種種傳統中未曾使用的方式。經過實踐檢驗,好的方式可以保留下來,而有些違背我們的傳播理念、誤導價值觀的方式必須應該被剔除,從而凈化我們的屏幕環境。
電視娛樂節目的價值訴求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電視娛樂節目的走向和觀眾的審美體驗。審美是滿足人們對美的高級需求,而不是對本能的低級滿足。僅僅把審美對象當作一種本身無需道德判斷的東西,就失去了審美的基礎。所以說電視娛樂節目的審美追求和價值取向的把握應當至少涵蓋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倡導正確的價值觀。媒介不能盲目地迎合受眾的需求,要分析哪些需求是合理的哪些需求是偏激的。為滿足合理的需求,比如審美的需求要多制作精良的娛樂節目以饗觀眾。不能讓不健康的審美價值觀通過媒介向大眾傳播,造成不良影響。電視娛樂節目的根本目標還是應該放在滿足廣大電視觀眾文化需求,提升社會大眾的文化品位的層面上。電視娛樂節目能夠在給觀眾們一種精神美的享受的同時含而不露地傳達出正確的價值觀。這種價值觀應當立足于民族優秀文化傳統、道德傳統,弘揚時代先進理念,表現出一種催人上進、奮發努力的精神氣質,能夠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
第二,電視娛樂節目的主題要貫徹三貼近的原則?!叭N近”就是指,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宣傳思想戰線應把“三貼近”作為改進和加強自身工作的一條重要指導原則。電視娛樂節目是電視媒體的一種影響力非常大的節目樣式,它的興起,真實地反映了受眾力圖擺脫傳統類電視節目中精英文化“宏大敘事”的模式和框架的意圖,正是對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的原則的生動解讀。同時也要避免過度世俗化所引發的低俗化的隱憂,恪守媒體自有的社會責任,這種責任要求媒體在實現自身經濟價值的同時,為豐富社會文化、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塑造民族性等方面做出應有的貢獻。
第三,從技術手段上提升電視娛樂節目的審美價值。注重舞臺布景、燈光實際、音樂效果的使用以及畫面的切換、節奏的把握等等。讓整個節目過程流暢,場景優美而樸實,語言生動活潑而引發人們的共鳴。還要適當地使用高科技手段,讓節目的畫面和音響給人們一種新穎的美,而在節目各個環節的安排上也要環環相扣,將內容緊密整齊地連貫起來。
電視娛樂節目的價值定位和審美取向有著非常重要的社會影響。電視娛樂節目的娛樂不是目的,只是手段,電視娛樂節目的根本目標還是應該放在發揚傳統文化,提升社會大眾的文化品位上。我們的娛樂節目只有給自身樹立一個健康的價值定位才能更好地傳達“寓教于樂”的審美功能,這應該是我們的媒體為之奮斗的目標。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