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兒科醫生論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志書;人才匱乏;科學技術志
地方志人才隊伍對完成志書,發揮志書的存史、資政和育人功能起到關鍵作用。從80年代開始,首輪《貴州省志?科學技術志》編修工作啟動,上溯至事物發端,下限1987年,歷時5年左右完成,全書共120萬字左右,主體共設10篇(68章),在科技行業組織了上百人的編纂人員隊伍,涉及范圍廣、科學性和專業性強,集思想性、系統性和可讀性于一體,是貴州省行業志中一部重要方志。隨著二輪志書工作啟動,專業分工更細,學科又有交叉,二輪志書在繼承和發揚一輪志書的基礎上,對編纂工作者提出更高要求。根據地方志工作規律及特點,重視和尊重修志人才,創新地方志工作體制、方式,發揮修志工作生機和活力。從首輪修志工作來看,要建立一支優勢互補、德才兼備、結構合理的史志隊伍,是完成志書編纂任務和不斷提高志書質量的關鍵。全國修志人才隊伍正處于一種青黃不接的短缺,留不住人。因每兩屆修志之間一般要相隔20年之久,首輪修志工作者因年齡老化而自然淘汰,使專業人才方面出現斷層現象。70年代的業務人員由于缺少鍛煉機會和人數偏少,導致缺少業務尖子和管理人才;60年代的業務人員少,年齡高度集中的50年代的業務骨干陸續退休或退居二線。因此,貴州開展第二輪《科學技術志》編纂工作中人才問題亟待迫切解決。主要表現在:一是沒有營造一個尊重愛護人才的環境,滿足人才需要的政策,不能夠全身心地發揮才能,投入到工作中去,使他們愿意為修志工作效力。二是首輪貴州科技志工作機制老化,缺乏科學的人員考核機制,激勵體系、晉升制度和競爭機會。在修志工作中難以避免產生“有活沒人干,有人沒活干”的尷尬問題,懂行的、能干的、專業的修志人才的流失和短缺非常嚴重。三是沒有切實引進和發揮專家的能力和作用,同時也沒有重視發揮地方志戰線工作多年的老同志的作用,更未充分利用社會力量,不少人才紛紛退出。
一、重視修志工作,積極支持、鍛煉和培養修志人員
高度重視修志工作,要充分第二輪志書中《科學技術志》工作任務量估計,要把志書編纂當成政治任務來抓,納入工作日程,同時對開展修志工作布置組織實施,組織落實得力。對內配備相關專家和編輯人員,經費和人員估算,正確對待修志工作人員的智力勞動付出;對外要組織和協調,部門修志任務責任落實明晰,激勵機制修志人員,充分調動和發揮修志人員積極性和創造性。要避免修志工作人員和管理人員對修志工作存在既要投入人力、耗費資金,又花精力,又得不到經濟利益的偏差,對志書編纂工作以會議形式代替編纂工作,只求交差了事,會前發發通知,會后不督促,不過問,也不解決編纂人員的編纂難處,對修志人才只使用、不鍛煉,只工作、不培養,只追求為我所用,甚至想編輯人員最好連天帶夜,短時間內就把科技志修好。
二、科技史志、年鑒類地情書的編纂,保證志鑒工作延續性和穩定性
首輪貴州科技志編纂工作于1992年完成,直至2012年才啟動第二輪貴州科技志編纂,期間間隔了整整20年,機構撤銷,人員解散,工作戛然而止。這種臨時性的部門編纂工作與機構,在人、財、物方面也沒有長期性的保障,導致對修志工作的部署隨意性大,機構、人員沒有相對的穩定性。一旦修志工作基本完成,臨時搭建的部門及人員會一下子陷入無事可做和不知做什么、如何做的茫然和無措中。臨時性組建又撤銷的情況甚至嚴重到關乎基層地方志工作部門的存亡,后因啟動了年鑒工作等相關地情書的編纂,才使得地方志工作部門逃離了臨時性機構的厄運,成為政府的一個常設機構。第二輪志書中《科學技術志》編纂工作是一項階段性工作任務,科技史志、科技年鑒的日常科技資料的整理、編輯、出書等橫向工作,在老中青的隊伍中梯度培養編纂人員,為跨度20~30年配備專職人員續修《科學技術志》縱向工作奠定了基礎,保證志鑒工作延續性和穩定性,從而保障修志工作開展。
三、第二輪貴州《科學技術志》續修難度大,對編纂人員提出更高要求
隨著二輪志書工作啟動,專業分工更細,學科又有交叉,二輪志書在繼承和發揚首輪志書的基礎上,續修貴州第二輪《科學技術志》難度加大,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一是跨度長達33年,包羅萬象,既要追溯貴州科技事業從1978年到2010年的歷史,又要最大限度地包容科技事業發展的方方面面,歷史跨度之大,范圍涉及之廣,當屬首次。不少資料或損毀或遺失造成歷史資料的斷檔和空白,給收集工作增加了難度。資料收集渠道狹窄,資料的完整性、針對性、可用性、存史性不強,一些紙質資料散失、錯漏、斷檔、缺項嚴重。同時需要跨部門、跨單位搜集資料,資料收集難度很大。二是貴州第二輪《科學技術志》編纂不同于首輪貴州科技志,在組織形式、編修理論、志書體例、涵蓋內容上都比首輪科技志有很大突破,而科技行業專家和其他行業專家及編修人員的協同一致,達到對志書的共識,雙方要有磨合、協調的過程。三是貴州第二輪《科學技術志》編輯人員大多是單位的新兵外行,都是從其他崗位臨時調整組成的,業務素質不高,工作情況不熟悉,欠缺修志專業知識,難以準確把握志書體例。一部分從原來的工作崗位突然進入一個新的領域,因為工作性質問題難以進入。返聘的老同志也是憑經驗行事,又不懂計算機操作,難以適應修志新形勢。四是貴州省科技廳歷經幾次機構改革和調整,丟失、損壞了不少有價值的資料,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修志工作的難度,對編纂工作者提出更高要求。
四、人才匱乏嚴重影響二輪貴州《科學技術志》編纂質量
回顧首輪貴州《科學技術志》編纂工作,修志人員的素質對整個修志工作的影響是巨大的,搞好續志人才培養工作至關重要。以貴州首輪科技志修志為例,當時成立編纂委員會挑選了許多精兵強將,聚集了一大批有著豐富閱歷和能力的領導干部、專家學者,由副省長徐采棟擔任主任委員,省科委顧問達昭任總顧問,設副主任委員3名,委員27名,主編1名,副主編3名,分篇主編18名,撰稿150人,辦公室成員5人。參評專家達491人次,篇審專家130人次,總審6人次。為了編纂高質量、高水準的上乘佳作,老一輩科技修志者既工作,又當學問研究,有28人次參加全國性和地區性的科技志學術研討會,在本省和全國性科技史志刊物上、評述40余篇。1987年至1989年,科技志正、副主編及編委辦公室成員在北京社會函授大學中國方志學專業攻讀并完成全部學業,接受了方志理論學習的訓練,很好地解決了工作中遇到的各種問題。正是通過這種自身的理論學習、同行之間交流和參加編纂實踐,對完成志書的編纂任務起了決定性作用。
志書是“獨特的歷史文化學術價值”“有特殊體例的著述”的特殊史書,它對編修者在學識水平、專業知識、著述能力上都有很高的要求,既要懂業務也要懂方志,需要有一支政治上、業務上都過得硬的修志隊伍。由于貴州科技志兼有廣泛性和專業性特點,涉及面非常廣,既需要各個行業、學科的人員參與志書編纂,又要多部門的管理人員參與工作協調,站在科學技術事業發展角度上,實現眾手成志。但是貴州方志學理論比較滯后,方志專家少之又少,而具體到科技行業,滿足修志要求的復合型專家學者,更是像大海撈針一樣難尋。
五、思考及建議
筆者認為:修志工作是個千秋大事業,離不開專業人員的參與。貴州第二輪《科學技術志》零打碎敲的培訓形式、邊干邊學的應試手段已遠遠適應不了時代要求,滿足不了修志事業的發展需要。首先,修志人員大多是專業技術人員,修志工作在職稱評定方面沒有明確的方向,導致修志人員動力不足,不思進取。很多行業部門根本就沒有完整的長遠規劃,更沒有做到根據工作實際和形勢的需要及時營造留住人才的環境。這些導致了在工作中激勵不足、競爭不足,人才的工作熱情不高,其才干和潛能得不到充分的發揮,也就達不到當初引進人才的初衷。人才難得更難留。其次,缺乏對編修人員的有計劃,有規范的培訓,再有對修志新人的培養工作提不上議事日程,造成修志人才斷檔。目前二輪科技志工作,自身的人才在流失,招聘的人才也在流失。需要認真地總結原因并及時調整策略,尤其是把行業專家發動起來,組織他們參與二輪貴州科技志續修工作,專家修志,眾手成志,二輪科技志還是可以留住大有作為的人才。三是修志工作數字化、網絡化及信息資源的開發、管理、服務等方向的技術培訓缺乏,跟不上時代要求。二輪科技志人力資源的開發建設,事關修志事業的可持續發展,要針對存在問題,通過建立健全保障機制、育人機制和創新機制等,加快修志工作隊伍的建設,努力培養出一支學習型、復合型的人才隊伍,而這項工作需要方志專家對科技志的總體把握,宏觀指導和具體培訓,科技行業專家在對方志理論學習掌握的基礎上,對科技志的具體指揮和操作,修志人員在了解方志的前提下,具體實施,使之不斷適應貴州第二輪《科學技術志》修志工作的需要,開創我省修志事業的新局面。
基金項目:貴州省科技廳資助項目“貴州省第二輪科技志編纂理論和方法研究”,項目編號:黔科合R字[2014]17號
【參考文獻】
[1]閆堯晟.主編主導作用在志書總纂階段的具體體現[J].黑龍江史志,2011(4):12-15.
[2]高浦國.試論解決修志人才匱乏問題的對策[J].方志論壇,2014(2):8-9.
[3]張丹.談談方志工作者的基本素質[J].黑龍江史志,2011(6):11-14.
[4]賴少波.關于第二輪地方志編纂人才隊伍建設的幾點嘗試[J].廣西地方志,2008(1):17-18.
[5]李春華.培養方志專業人才勢在必行[J].方志論壇,2004(6):16-17.
[6]張軍.如何加強地方志人才隊伍建設[J].黑龍江史志,2011(20):16-18.
兒科醫生工作個人總結1
本人xxxx,xxx年7月畢業于xx醫學專科學院臨床醫學專業,于20xx年1月至今在朱陽鎮醫院內兒科實習。在實習過程中,始終堅持以病人為中心,在院領導、科主任、多位上級醫師的指導下,我努力工作、學習,將書本理論與臨床實踐相結合,努力鉆研內兒科專業知識體系,在實踐過程中我逐漸熟悉到臨床工作的復雜性、多樣性,了解到了一些內兒科疾病的診療過程。現將本人近一年來的思想、工作、學習情況總結如下:
一、端正工作態度,熱情為患者服務。
在實習過程中,本人嚴格遵守醫院規章制度,認真履行實習醫生職責,嚴格要求自己,尊敬師長,關心病人,不遲到,不早退,踏實工作,努力做到工作規范化,技能服務優質化,基礎靈活化,愛心活動經常化,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并做到理論學習有計劃,有重點,工作有措施,有記錄,實習期間,始終以愛心,細心,耐心為基本,努力做到眼勤,手勤,腳勤,嘴勤,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全心全意為患者提供優質服務,樹立了良好的醫德醫風。
二、認真負責地做好工作,做好個人工作計劃,進步專業技術水平。
參加工作后我仍然堅持天天學習,天天把握一種疾病;同時不忘學習本專業研究的新成果,不斷汲取新的營養,鍛煉科研思維;堅持“精益求精,一絲不茍”的原則,工作過程中嚴格按照事故及差錯的發生;在工作中不斷豐富自己的臨床經驗,時刻保持謙虛謹慎,碰到不懂的題目勇于向上級醫師請教,努力進步自己綜合分析題目和解決題目能力;嚴密觀察病情,及時正確記錄病情,對患者的處理得當;在內兒科的實習工作中,本人嚴格遵守科室制度,按時參加查房,熟悉病人病情,能正確回答帶教老師提問,規范熟練進行各項基礎操縱,能規范書寫各類文書,并能做好內兒科常見病的診療。在工作中,發現題目能認真分析,及時解決,同時,本人積極參加各類專業學習,不斷豐富自己的業務知識,通過學習,對整體技術與病房治理知識有了更全面的熟悉和了解。
三、嚴格要求自己。
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基礎上,積極為科室的發展出謀劃策,希看明年的工作量能夠再上新高。在醫院領導和同事們的幫助下,我的各項工作完成地較為圓滿,但是我不能有絲毫的松懈,由于以后的工作還會面臨更大的挑戰和機遇。同時與其它先進同事相比還有差距,在今后工作中,我要繼續努力,克服不足,創造更加優異的工作成績。
以上是我的工作總結,在過往的近一年里,要再次感謝院領導、護士長。帶教老師周醫生的教育、指導、批評和幫助,感謝同事們給予的關心和支持。過往的一年,是不斷學習、不斷充實的一年,是積極探索、逐步成長的一年。我也深知,在業務知識上,與自己本職工作要求還存在有一定的差距。在今后的工作和學習中,自己要更進一步嚴格要求自己,加強業務知識方面的學習,認真總結經驗教訓,克服不足,在各級領導和同事的幫助下,通過不懈地努力,加強我的自身能力。更好的為病人服務。
兒科醫生工作個人總結2
20xx年恰逢佛山市第一人民醫院建院130年周年,麻醉科乘著院慶的春風,秉承一貫的以病人為中心的態度,嚴謹認真積極進取的作風,在這一年里繼續大力發展,人員規模進一步擴大,日常業務麻醉工作穩步增長,新技術開展、科研立項、論文成果及繼續教育方面更上了一個臺階。
一、規模與人員
麻醉科規模擴大,新增美容科手術間1間,現擁有各類手術間共28間。除手術室、疼痛診療中心、內鏡中心、麻醉后恢復室外,手術室新增了麻醉準備間,內鏡中心新增了麻醉后恢復間,大大縮短了手術接臺時間,加快手術流轉,提高手術室使用率。新購置麻醉機4臺;監護儀6臺;用于深靜脈穿刺和神經阻滯的B超1臺;用于困難氣管插管的可視喉鏡1臺。這些儀器的購入使麻醉科日常麻醉工作更安全、更便利、效率更高。
經過多年的努力,麻醉科初步建立了一個強大的技術團隊,結構日趨完善。20xx年新增碩士畢業麻醉醫師和本科畢業麻醉護士各一名,內鏡護士2人,手術室護士1人。現有麻醉醫師44名,麻醉護士xx名,內鏡護士12名,手術室護士79人,技師1人,共計技術人員xx1人。現我科獲醫學博士學位3人,在讀博士4人,醫學碩士12人,醫學學士23人。取得正高職稱6人、副高職稱人員7人,占29.5%;中級職稱人員14人,占31.8%;初級職稱人員xx人,占38.6%。與20xx年對比,中級職稱醫生數量和比例有所上升。護理隊伍中,取得大專及以上學歷的人員為xx3人,占97.2%,與20xx年對比,高學歷人員數量有較大提升。取得護理高級職稱人員5人,占5%;中級職稱人員26人,占25.2%;初級職稱人員75人,占70.8%,與20xx年的比例基本持平。
二、業務開展
從20xx年12月到20xx年xx月xx個月里,麻醉科共完成手術32360例,比20xx年同期增加xx67例,增長5%;手術室外各種舒適醫療麻醉28876例,達20xx年全年12個月麻醉量的98.5%;疼痛治療xx408例,疼痛會診146例,均比20xx年同期有較大增長。手術量突破6萬大關,無一例麻醉相關死亡或并發癥發生。
麻醉科出色的工作使我科在繼獲得“佛山市醫學重點專科”、“佛山市第一人民醫院重點專科”、“中華醫學會靜脈靶控輸注培訓中心”、“中華醫學會術后鎮痛培訓中心”, “佛山市青年文明號”等稱號后,20xx年又獲得了“廣東省青年文明號”的光榮稱號。
三、科研、立項、論文及成果
我科在高質量完成臨床麻醉工作同時,重視并積極開展科研、教學工作,努力推進科室人才階梯隊伍的建設,加快促進了科室臨床、科研、教學整體水平的穩步提高。20xx年全科科研立項7項,包括廣東省醫學科研基金項目1項、佛山市科技局醫學類科技攻關項目4項、佛山市衛生局科研立項2項;20xx年46篇,包括“中華”期刊論文8篇;核心期刊論文26篇。出版專著2本,分別為楊承祥為副主編的《麻醉護理學》及楊承祥為主編的《麻醉與舒適醫療》。
四、人材培養與繼續教育
麻醉科一向重視科室醫務人員的繼續教育和年輕醫生的訓練培養。20xx年我科再有兩位醫生順利獲得醫學博士學位,閆哲醫生9月從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醫院院進修一年學成歸來,xx月王漢兵博士赴美國進修半年。
接收培養實習醫生28人,其中廣東醫學院14人,泰山醫學院6人,徐州醫學院4人,包頭醫學院4人;接收培養徐州醫學院碩士研究生4人;接收培養進修醫生4人。與20xx年相比基本持平。
除了積極培養人材外,麻醉科也很重視與學界同行的相互學習交流。20xx年主辦了圍術期液體治療新進展學習班、門診診療麻醉新進展學習班及佛山市醫學會疼痛學分會20xx年學術年會,協辦了中華醫學會疼痛學分會第九次年會。得到同行的廣泛參與和一致好評。
在20xx年的基礎上,麻醉科不斷完善、發展,在各個方面超越20xx年的工作成績。麻醉科在正要來臨的'20xx年將會按照十二五規劃的方向和目標,切實執行20xx年年度計劃,繼續努力前進,爭取超額完成既定目標任務,取得更大的成績,更好地為患者服務。
兒科醫生工作個人總結3
內兒科是一支充滿活力、愛心、刻苦鉆研的年輕隊伍,隨著新院搬遷我們兢兢業業地走過了半年。全科始終不忘“一切以病人為中心,以質量為核心”的宗旨,用自己的愛心、誠心滿足每一位住院病人的需求,把“救死扶傷”的工作作風貫穿于護理工作的全過程。在醫院和護理部的領導下,根據半年前制定的工作目標,全科護理人員認真實施不懈努力基本完成了各項任務,贏得了大部分住院病人的滿意。
一、科室基本情況
1、全科護理人員共9人,其中聘用護士5人,主管護師1人,護師4人,護士4人,大專2人,在讀本科2人,中專5人。共有40張床位,全年收住院病人1313人,上半年總數489人,下半年總數824人,下半年比上半年病人總數增加了25.5%,下半年搶救危重病人126人,死亡9人,搶救成功率92.9%。靜脈采血468人,其中頸靜脈12人,股靜脈2人,皮試472人,肌注148人,輸血人,導尿126人,洗胃搶救18人,死亡3人,洗胃搶救成功率83%。氣管插管3人,成功插管2人并使用呼吸機正壓呼吸。嚴格護理操作常規,嚴格消毒、滅菌、隔離措施的落實,對于內、兒傳染綜合科室無院內交叉感染,無差錯事故發生。
二、科室設備、物資運行及相關制度情況
1、科室擁有搶救設備:洗胃機2臺,嬰兒溫箱1臺,除顫儀1臺,成人吸痰器1臺,幼兒吸痰器1臺,運行正常并隨時處于備用狀態。所有搶救設備由責任班xxx專人管理,每周定期檢查運行情況、保養、作記錄;搶救柜、藥柜由責任班xxx專人管理,定期檢查,如出現缺藥、漏藥現象,予即時補上備用并記錄;各種消毒液及用物每周定時更換,專人治療班負責,主班每天檢查1次,出現問題應立即報告并即時解決。
2、科室執行嚴格的查時制度,班班查每周五大查,環環相扣。半年來堵科室藥品漏洞10次,查出漏處理醫囑5例,已及時填補,未造成不良后果,各班分工明確各負其責,協調合作,未出現明顯拖班造成人員的過度疲勞現象。
三、科室護理工作完成情況
半年來我科護理工作完成情況:基礎護理平均93分,危重一級護理95分,護理表格書寫94分,急救物品平均89分,病區消毒合格率95分,滿意度調查87,5分科室管理86分。嚴格了一次性醫療用品(一次性無菌注射器、輸血器、輸液器等)得管理,用后全部做到分裝、消毒、毀形、焚燒并記錄。嚴格執行無菌操作,注射做到一人一針一管一帶,無一例輸液、輸血反應。
四、科室業務學習及引進新技術開展情況
1、在x院長、xx主任的指導下,經過多次學習,我們科每位醫生都能使用心電圖機,每位護士都能看懂臨床常見異常的心電圖。科室對每例死亡病例、疑難病例都進行討論,從中總結不足,制定出完整的治療方案并上墻,備工作參考。現已上墻的治療方案有:腦出血血壓調控方案,上消化道出血搶救流程圖,小兒呼衰、心衰急救流程圖,急性心肌梗死搶救治療方案及快速性心律失常搶救治療方案(有一位尖端扭轉型室性心動過速的病人在我科得到了及時的搶救并治愈出院)。大部分腦出血的病人在我科得到了全面、科學的治療與護理,贏得了老百姓的信賴,留住了很多病人。今年還在我科開展了有史以來的第一例氣管插管,使用呼吸機呼吸的先例,在病人身上進行了眼部、口腔、氣管、導尿、褥瘡、生活、心理等一系列護理,并整理裝訂成冊。護理人員還學習了從省醫引進的新技術:留置針的運用與護理,硫酸鎂濕敷運用,褥瘡患者使用氧療,取得了很好的治療效果,現已在我科運用。同時我們還學習了各種疾病的發病機制、臨床表現及護理,能夠即時、準確的為醫生提供診療依據。
五、內部管理
一年來,科室每月定期召開二次會議,將這段時間出現的問題及患者、患者家屬提出的意見、建議在會上相互溝通,進行疏理,針對存在的問題采取相應的措施:
1)、向患者家屬發滿意度調查問卷,收集意見、建議,使我們及時掌握和了解部分病人對我們醫生、護士、病房管理的滿意程度。
2)為了提高醫護人員尊重和維護患者權益意識,通過學習,大家基本了解和掌握了與病人溝通的技巧,促進了醫患、醫護之間的關系xxx,增進了感情,讓病人相信我們,愿意留在我們科。
3)為了給病人一個溫馨的就醫環境,我們圍繞了“樹行業新風,創一流服務”的活動主題,從細小環節入手,要求醫護人員做到“四輕”、“七聲”服務,對一些無法解決最基本的生活及住院費的患者,我們全科人員慷慨解囊,伸出援助之手,切實讓病人感受到溫馨、耐心、細心愛心的四心服務,感受到家的溫暖。
4)經過今年“醫療質量管理”大檢查后,使我們認識到了我們的管理不夠完善,主要問題出現在對醫療安全入手不足:病歷書寫不及時、不規范,對各種疾病的治療療原則不規范,濫用抗生素,收費不透明,對各種記錄不完整。
5)、為了實現人性化的管理,科室學習了護理部制定的“護理人員量化考核評分制度”,但是為了讓值班人員心理輕松、不帶情緒上班,我們科并沒完全按照制度扣分罰款,而是要求大家相互幫助,各班相互檢查,出現問題立即糾正幫助填補、循環進行,未得到即時糾正的,上下兩班共同受罰,半年來只是在環境衛生、上崗形象及協調問題上個別被罰。
而今,錢素云面對的不僅是病房里的患兒,還有更多地方兒童醫院PICU的小患者們。自2013年5月31日北京兒童醫院集團成立后,北京兒童醫院聯手河南、安徽、河北等外省(市)兒童醫院,一方面為急、危、重未成年患者搭建了更為便捷的生命搶救“綠色通道”,使各地有條件更迅速地將患兒送至北京;另一方面,錢素云等醫護人員比原來更多地到地方兒童醫院進行會診教學及網上遠程會診,將PICU的寶貴經驗分享給各地的同行們,也讓各地患兒盡可能不顛簸、不折騰,在家鄉醫院就能得到最優配置的醫療資源。
當然,一切都還在路上,從首都到地方、從北京兒童醫院PICU的患兒到地方兒童醫院危重病房里的小患者們,錢素云對孩子們的牽掛和愛與日俱增。
2014年,“六?一”國際兒童節前夕,錢素云在辦公室里接受記者的采訪。低調謙和、如沐春風,她與兒科醫生結緣的段段往事,在PICU工作的種種經歷,作為集團專家對兒科醫學發展的關切展望,無不折射出她對專業的熱愛、探尋、思索和希冀。
不能說“不”
與北京兒童醫院PICU病房一道電子門之隔的,是一方狹小的樓梯間,每天上午9點到10點,是PICU病房醫護人員向患兒家長講述病情的時間,因此,每到此時這里便擠滿了家長。其實他們很多人都是徹夜在這里守候,一塊海綿墊、一方小板凳,就是棲身之地,焦慮與希望交織,清晰地寫在他們的臉上,他們有的低頭沉默不語,有的相互低聲詢問,也有的彼此安慰鼓勵,空氣中彌漫著緊張的氣息。
這讓每個初來乍到的人強烈地感受到壓力,而這是錢素云看慣的場面。20年了,她太理解患兒家長內心的焦慮,渴望孩子康復的急迫,她把這種感覺視為一種責任,對生命守護的職責。錢素云親和地微笑著,平靜地談道:“在PICU工作,我們不能說‘不’。”
不能說“不”,這是一句鄭重承諾,對于錢素云和醫護人員而言,則意味著重擔在肩。北京兒童醫院重癥醫學科(PICU)成立于1983年,是國內最早成立的PICU之一,主要收治出生30天至18歲之間的小患者。經多年發展,今天的北京兒童醫院PICU已形成較為完整的急救醫療體系,綜合醫療、科研、教學水平在國內一直居領先地位,有些項目已接近或達到國際水平。這里擔負著搶救最危重患兒的任務,生命線上最后一絲曙光,往往在此升起。
在救治的患兒中,有一名女孩兒令錢素云印象深刻。那是幾年前,一名12歲的唐山女孩兒被救護車緊急送進北京兒童醫院PICU病房,幾種病菌同時感染,讓這個原本就有肺結核病的孩子生命垂危,其他醫院都拒絕再診治,認為已經沒有希望,北京兒童醫院PICU是最后一根“稻草”。錢素云將女孩兒收入病房,從肺部嚴重感染到并發急性胃擴張、胃出血,再到突發肝衰竭,錢素云和醫護人員爭分奪秒,與死神賽跑,終于在經歷98天不間斷的搶救之后,成功挽回了女孩兒的生命。
幾年時間過去了,女孩兒上了初中,當了班長,健康聰慧、可愛懂事。2014年春節前夕,女孩兒媽媽專程來到北京,找到錢素云,感恩不盡,女孩兒還讓媽媽帶來自己精心制作的手工作品送給錢素云。這件小巧的布藝飾品,被錢素云珍藏在辦公室的書柜里,采訪時談到這里,她欣慰地拿出來展示。
多年來,這樣的案例還有很多。然而,成功的背后,則是PICU病房醫護人員鮮為人知的辛苦。錢素云還記得自己從做主治醫生主管病房開始,夜間經常被病房打來的電話叫醒,這一定是科里又接到特殊危重患者或遇到難處理的情況,她總是用最快的速度趕到,抓起白大褂沖進病房,進入“一級戰斗”狀態。
“在PICU工作,第一要有好身體,因為體力消耗太大,如果遇到一宿夜班接兩三個病人,還要處理病房里病情不平穩的危重病人,那么一夜下來比上白班要累得多,根本不敢合眼;第二要求既能合作又要獨當一面;第三則要能吃苦,因為實在太累了。”按照國際上對PICU病床與護士比為1:2.5-3,現在,北京兒童醫院PICU實在難以達到,因此每位醫護人員都是超負荷運轉,不敢停歇。
這里集中了全國PICU最好的醫療資源,也承受了更大的救治壓力。對于自己的團隊,錢素云既驕傲又心疼,“重癥監護室對護士業務能力要求特別高,每隔一個小時,護士就要記錄每個患兒的血壓、心率、尿量、肌張力、皮膚情況等30幾項指標。一個小小的變化都要及時觀察到,馬上反饋給醫生。但大家都很能吃苦。”
因為純粹,所以選擇
錢素云的辦公室并不大,不過10平方米的房間里,一張書桌、一架書柜、一組雙人沙發再加一個小茶幾,便占據了幾乎所有空間,但在錢素云的精心布置下,卻格外溫馨,辦公桌上擺著京劇臉譜小相框、牧童騎牛的雕塑,茶幾上一捧紅玫瑰盎然盛開,香氣撲鼻。的確,錢素云是一個熱愛生活、喜歡孩子的人,正是這樣的性格,讓她在入行之初就主動選擇了兒科醫學。
1979年,錢素云考入泰山醫學院醫療系。當一名醫生,似乎是她無需考慮的抉擇。“我母親是護士長,我從小在醫院大院里長大,好像天然地就應該當一名醫生。”作為家里的獨生女,錢素云大學畢業后回到家鄉菏澤,被分配到地區醫院,出人意料地,她主動要求進入兒科。在錢素云看來,孩子天真的笑臉、內心的純凈是那么讓人喜愛,“當一名兒科醫生,又有什么不好呢?”
1993年,錢素云考入首都醫科大學,師從著名兒科專家、曾任北京兒童醫院院長樊尋梅教授,繼續深造。導師的不倦教誨、醫德師風,讓錢素云銘記在心。2010年樊尋梅教授去世,至今憶起恩師,錢素云仍舊止不住悲傷懷念的淚水。正是樊尋梅教授,引導錢素云開始進行危重患兒經顱多普勒超聲(TCD)腦血流監測的研究,并在專業領域開啟一片新天地。
回想20年前選擇這一課題的動因,錢素云由衷講道:“首先,TCD是當時惟一可無創動態監測腦血流速度的方法,在國內外已廣泛用于成人腦血管病的診斷。但由于小兒有許多不同于成人的解剖和生理特點,國內TCD在小兒危重病監測中的應用幾乎空白;其次,我國器官移植技術不斷進步和發展,但供體嚴重不足是阻礙這項技術發展的主要原因之一。這使許多患者因此喪失了生存機會。”
在做碩士研究生課題時,錢素云選擇的是住進北京兒童醫院PICU 所有深度昏迷的病人,在每天觀察記錄患兒臨床生命體征變化的同時,進行一到兩次TCD 動態監測,對有腦死亡征象的患兒每2至4小時監測一次。為此,錢素云的作息時間要根據患者的病情來安排,她夜里常住在病房,甚至整夜守候在病床前,觀察腦血流和腦電圖變化,以了解不同預后的昏迷患兒腦血流變化的特點和規律。不僅如此,為獲得患者完整的早期資料,她還要求同事們夜間無論多晚,只要新收入相關病人,都要馬上通知她來病房。
經過幾年的艱苦努力,課題組完成了100多例昏迷患兒腦血流變化的系統動態監測。在國內首次使用TCD 對較大數量深度昏迷患兒腦血流變化進行動態觀察,重點分析了舒張期反流和周期血流頻譜在預后判斷中的作用,證實TCD監測有助于正確估計昏迷患兒預后、指導治療。首次提出了適用于我國兒童的小兒腦死亡TCD診斷標準,特別是將血流方向指數納入診斷標準后,提高了診斷準確性,并發現TCD 診斷小兒腦死亡的敏感性稍高于腦電圖。
目前,TCD已經成為北京兒童醫院PICU昏迷患者的常規檢查和診斷腦死亡的主要依據之一,同時在全國學習班推廣,多次在國際學術會議交流。該課題曾獲北京市衛生局科技進步一等獎。言談間,錢素云從書柜中抽出自己的碩士、博士論文,時間流逝,20年光陰將紙頁浸黃變脆,小心翼翼地翻開“前言”,清晰地寫著當時采集的病例數據和具體信息,這些看似簡單的數據,卻將中國兒童腦血流變化研究向前推進了一大步。
新渠道,大使命
2013年5月31日,北京兒童醫院集團成立。作為中華醫學會急診醫學分會委員兒科學組組長、中華兒科學會急救學組組長、北京急診學會副主任委員、北京危重病學會和北京腸內外營養學會常委、首都醫科大學兒科系和危重病醫學系委員,錢素云入選第一批集團專家。一年來,她多次到集團各醫院進行會診、授課,將自己的寶貴經驗無私分享給各地的同行們。
“因為年齡原因,兒童患者病情變化快,要求醫生綜合素質更高,對病情發展的預判更為準確。現在,北京兒童醫院集團成立,使得各醫院之間溝通更順暢,可以遠程和電話會診,各醫院PICU之間也建立起綠色通道,讓患兒轉院救治更及時。”對于點滴變化,錢素云都了然于心、喜于言表,因為每一處微小的改善都可能關系到搶救成功率的提升,也能讓PICU的醫護人員體會到更強的職業成就感和心靈歸屬感。
目前,每年我國兒科醫生的龐大缺口,在PICU體現得更為明顯,不但本科室的醫護人員超強度工作,還時常要去支援其他科室急救工作,還有對口支援任務,并經常參與國內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的救治和會診工作。面對這樣的情形,錢素云頗為無奈,也有所理解,“因工作強度和風險大,年輕的醫護人員有時堅持不住,就調轉科室或者辭職去私立醫院了。我只能多鼓勵他們,多對他們進行培訓,努力讓他們在職業上找到更多的成就感。”
[關鍵詞]臨床藥師;藥品不良反應;臨床藥學;醫院藥學
[中圖分類號]R9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3―7210(2009)04(b)―123―02
荊門市第一人民醫院從1997年開始成立院領導掛帥的藥品不良反應(adverse drug reaction,ADR)監測小組,全面進行不良反應監測工作。由于ADR工作取得的顯著成績,2002年荊門市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在我院掛牌成立。這更加促進了我院ADR監測工作的發展。
同時,為適應新時期醫院藥學工作的發展需要,我院從2001年開始臨床藥師查房工作。先后有多名青年藥學骨干前往南京總醫院、武漢大學中南醫院、北京中日友好醫院、上海長海醫院等多家國家臨床藥學基地進修學習。2006年我院已經在神經、呼吸、消化、內分泌、心血管、兒科等多個科室開展了臨床藥師查房工作,提高了各科室I臨床合理用藥水平。臨床藥師查房工作的開展。也同時促進了ADR監測工作在各科室的開展。在此。筆者總結了以下幾點經驗,與同遭共饗。
1 臨床藥學工作的全面開展,使臨床用藥更趨合理
1.1 使臨床抗感染藥使用更趨合理
以前,臨床醫生在使用抗感染藥的問題上,有很大的隨意性。往往更愿意憑經驗來使用。結果很容易造成資源浪費、病情的延誤、耐藥菌的產生,甚至患者的死亡。
臨床藥師在查房過程中,對于抗感染藥的使用進行關注,并根據藥敏試驗和其他實驗室檢查結果,依據《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并結合患者身體的實際情況與醫生共同研究給藥方案。一位患者,男,38歲,因肺部感染在基層衛生院反復應用抗菌藥物治療無效,來我院就診。住院前3 d,醫生經驗用頭孢吡肟治療,體溫未見降低。第4天根據藥敏試驗發現其對環丙沙星、左氧氟沙星、阿米卡星敏感,同時患者曾有癲癇病史,血清肌酐值為240 μmol/L,蛋白尿(++),臨床藥師與醫生研究后確定出治療方案:①首先用阿米卡星治療,若無效或加重腎損害,再改用左氧氟沙星治療(應權衡利弊);②阿米卡星用法用量:0.2g/次,每日1次,靜脈滴注;③同時,每日監控肝腎功能、聽力,及時調整用藥劑量。經上述方案治療2 d后體溫逐漸下降,至用藥第4日體溫正常,治療期間腎功能正常,聽力正常。
再如,根據多數β-內酰胺類抗生素是時間依賴型藥物,臨床藥師在查房過程中對醫生進行合理用藥的宣教,使醫生改掉了對這類藥每日用藥1次的習慣,改為每日2次,有時根據患者的病情甚至可以用到每日3~4次。
1.2 使臨床其他藥品使用更趨合理
不僅僅在抗感染藥的使用上,在其他藥物的合理使用上,臨床藥師也給予了更多的關心和幫助。一位患者,女,36歲,因喘息型支氣管炎入院治療。在應用激素、β-受體激動劑等控制并穩定了急性發作癥狀后,逐漸改為口服茶堿緩釋片治療,每日2次,每次2片。但是,白天病情穩定,晚上至凌晨病情易反復。醫生準備加用特布他林氣霧劑,經臨床藥師建議,采用晚上睡前加服1片(即白天服2片,晚上睡前服3片茶堿緩釋片,若仍無緩解,可再加上特布他林氣霧劑),患者病情控制良好。
在兒科查房過程中,臨床藥師發現兒科醫生處方退燒藥時,有時候將小兒氨咖黃那敏顆粒(小兒感冒沖劑)、對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泰諾林)、對乙酰氨基酚栓(小兒退熱栓)、雙酚偽麻糖漿(小白)等混淆開具。這些藥中都含有對乙酰氨基酚,同時處方會造成重復用藥,可能引起用藥過量。經臨床藥師查房時對兒科醫生的說明后,現在已經糾正了以前的不合理用法。
1.3 使臨床醫生積極參與到ADR監測工作中來
臨床藥師查房,可以直接參與到醫生為患者診治的全過程,同時也直接面對臨床出現的ADR。如曾經一段時間,有科室出現使用氟羅沙星注射液時出現全身瘙癢、注射部位紅腫等ADR。臨床藥師到發生ADR科室了解后,判斷為其光敏反應所致。建議:①使用氟羅沙星輸液時。輸液瓶用黑色厚紙包裹;②患者皮膚用藥后12 h內不能直射陽光。此后,該藥的ADR在全院很少發生。
臨床藥師在與醫生的合作中,也同時把ADR監測工作帶到了臨床一線。醫生也比較容易接受這種“面對面”的工作方法。醫生在診療過程中,對可能或已經出現的ADR,及時與臨床藥師溝通,以期達到最好的療效。如臨床醫生在工作中發現質子泵抑制劑(proton pumpinhibitors,PPIs,如奧美拉唑、泮托拉唑、雷貝拉唑等)可能會出現嚴重的便秘。醫生在與臨床藥師共同研究后,對如何預防,形成這樣的共識:①盡量減少PPIs的使用頻率;②預先環形按揉(順時針)腹部;③預先飲食預防,多飲水,多食用蔬菜、流質食物;④發生便秘后,可以口服麻仁丸,或者酚酞片,必要時清潔灌腸。
2 臨床藥學工作的全面開展,使臨床護理工作更趨合理
2.1 使護理工作更趨合理
護理工作是治療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環。臨床藥師下臨床與醫護人員一起研究治療、護理方案,為患者直接提供藥學監護。如有的護理人員對“每日2次”的醫囑執行為9:00一次,16:00一次。這對于許多患者來說,從下午16:00到第2天9:00,共計17個小時患者沒有用藥。如使用胰島素的糖尿病患者則可能導致高血糖。經過『臨床藥師的通過辦“小講堂”、黑板報、發資料等多種形式的宣教,現在護理人員已經能自覺嚴格按醫囑用藥,保證患者血液中藥物濃度的穩定。
臨床藥師在臨床工作中發現,有的護理人員在對有些注射劑配用時,不用原包裝中的稀釋液,而直接加入準備的生理鹽水或葡萄糖注射液中,或直接吸取生理鹽水或葡萄糖注射液來稀釋。這樣有時候會改變藥物的性質,致使出現溶液變色、渾濁,甚至出現變質。經過臨床藥師的解釋說明,現在護理人員已經養成了在配藥時候首先用原包裝中的稀釋液稀釋的習慣。同時就某些藥物間的配伍問題。不時地反饋給臨床藥師,或與臨床藥師進行討論、咨詢。
2.2 使護理人員積極參與到ADR監測工作中來
在用藥過程中,護理人員常常是最終的執行者。護理人員對醫囑的正確執行、對藥品的合理配伍、對藥物的合理使用等等都決定了治療的最終結果,同時他們也最直接接觸到ADR的所有表現。如用藥后出現的皮疹、瘙癢反應,醫生在病程記錄中往往只是寫下“患者今日出現局部皮疹,伴瘙癢”,而護理記錄中則較為詳細的記錄下其皮疹的大小、持續時間、處理方法,尤其在護理人員交接班后。仍能詳細記錄整個反應的過程、結果。臨床藥師緊緊抓住護理人員的這個“監測”優勢,不斷地對其進行ADR監測的宣教,使來自護理一線的ADR報告不斷增多。
3 臨床藥學工作的全面開展,使醫院ADR監測工作更上一層樓
3.1 使各科室對ADR監測工作的認識逐步提高
隨著臨床藥學工作廣泛開展,越來越多的醫護人員與臨床藥師一道參與到ADR監測中來,使各科室對此工作的認識逐步提高。皮膚科曾參與會診數例重癥藥疹患者,每次都提出要求臨床藥師參加。因為臨床藥師在藥理學方面的優勢。使得其在藥物的篩查、排除過程中顯得游刃有余。避免了藥物“再激發試驗”可能帶來的危險。醫護人員大多能在發生ADR事件后,第一時間上報,并對之進行初步的分析。如有疑問,都能很快與臨床藥師取得聯系,分析病情,及時上報。
3.2 使醫院ADR監測工作更上一層樓
臨床藥學工作的深入開展,尤其是臨床藥師查房工作的廣泛開展,使我院ADR報告數量從每年平均200份左右提高到2007年的928份。填報質量也較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以前對ADR過程的描述,有時用寥寥數字帶過,如“用藥后出現皮疹”,現在由于填報者的認識提高,對皮疹的大小、發生的時間、處理過程等都有較為詳盡的報告。
[論文摘要] 目的:更好地認識新生兒窒息的護理診斷與搶救措施,提高新生兒窒息搶救成功率。方法:對2006~2008年分娩的126例窒息新生兒復蘇方法及復蘇效果進行觀察,其中,輕度窒息106例,重度窒息20例。結果:經過及時搶救和恰當的護理,治愈96例,轉新生兒科28例。死亡2例。結論:采取有效助產技術與恰當的護理措施,可有效阻止新生兒窒息而導致的不良后果,快、穩、準的復蘇技術及復蘇后全面細致的護理可減少并發癥,提高新生兒的生存率。
新生兒窒息是指胎兒在妊娠晚期和分娩過程中,由于缺氧或缺氧所引起的各臟器一系列的生理改變,也就是胎兒宮內窘迫的延續[1]。其預后與窒息的嚴重程度、復蘇是否及時、措施是否得當有關,總結我院2006年5月~2008年5月分娩總人數中,出現新生兒窒息126例,輕度窒息106例,重度窒息20例。采用國際公認的現代化復蘇技術(ABCDE復蘇方案)。A清理呼吸道;B 建立呼吸;C維持正常循環;D藥物治療;E評估。評估貫穿于整個搶救過程中。為窒息新生兒提供及時的搶救措施。大大提高了窒息復蘇的成功率,現將我院對新生兒窒息的急救和護理總結如下:
1 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
總結我院產科2006年5月~2008年5月活產新生兒2 010例,窒息兒126例,窒息發生率6.27%,其中,剖宮產18例,胎吸8例,宮內窘迫22例,正常分娩78例。重度窒息20例,占窒息總人數的15.87%。對輕度窒息兒給予清理呼吸道、觸覺刺激和常壓給氧后很快恢復正常,對羊水Ⅲ度糞染及重度窒息兒則給早期氣管插管清理呼吸道,正壓給氧部分配合胸外按壓或藥物等搶救。經積極搶救,精心護理,96例治愈,28 例轉新生兒科,死亡2例。妊高征合并胎盤早剝新生兒娩出重度窒息死亡1例,臍帶脫垂死亡1例。
1.2 窒息診斷標準
可按新生兒生后1 min內Apgar評分法來衡量窒息的輕重程度。4~7分為輕度窒息, 0~3分為重度窒息[2]。如生后1 min評8~10分,數分鐘后又降到7分及以下者也屬窒息。
2 搶救措施
按ABCDE步驟進行復蘇。
2.1迅速開放氣道,保持呼吸道通暢
胎頭娩出后,不要急于娩出前肩,接生者用左手自鼻根向下擠壓擠出口鼻內的黏液和羊水,應用吸球迅速清除口、咽、鼻、喉器官中的黏液等異物,斷臍后用消毒毛巾擦干嬰兒全身,置復溫臺保暖。并迅速擺好(頭略后伸,肩部墊高2~3 cm), 輕度窒息盡快用嬰兒吸痰器吸凈口腔、咽喉及鼻腔的黏液和羊水,注意電動吸痰負壓不超過13.3 kPa,抽吸時動作輕柔,邊吸邊前后左右轉動,每次的抽吸時間不超過10 s直到吸干凈為止[3]。羊水混胎便或重度窒息者,可立即進行氣管插管,在直視下清理呼吸道,防止胎糞吸入致吸入性肺炎。
2.2 觸覺刺激,促進呼吸的建立
清理呼吸道后仍無自主呼吸,可采取用手輕彈新生兒足底,用手在腰背部沿身體長軸快速、輕柔地摩擦嬰兒皮膚1~2次等方法誘發呼吸,仍無效者或雖有自主呼吸,但不充分,心率仍
2.3 恢復循環
有效正壓通氣30 s后, 患兒仍未復蘇,心率仍小于80 次/min且無上升趨勢,應給予胸外心臟按壓,以保證充足的心搏出量。可采用雙指按壓法,按壓部位為胸骨中下1/3處,壓迫胸骨下陷1.5~2.0 cm,按壓頻率為100~120 次/min 每按壓3次,正壓通氣1次,按壓心臟30 s后,心率>100 次/min,出現自主呼吸、皮膚轉紅后,停止加壓繼以面罩給氧,此時應逐漸降低吸氧濃度,直到呼吸空氣時皮膚紅潤后停止給氧。如果停氧又出現青紫,再給予能保持皮膚紅潤的最低氧濃度,以免引起氧中毒。本組重度窒息20例,通過以上處理復蘇成功12例。
2.4藥物治療
一般情況下很少使用藥物,藥物治療包括腎上腺素、血容量擴充劑和碳酸氫鈉,臍靜脈是最好的給藥途徑。嚴重窒息注意保留臍帶6 cm 以上。當沒有靜脈通路時,氣管內導管是給腎上腺素最容易的途徑。重度窒息者經用100 %氧適當通氣和胸部按壓30 s后心率仍低于60 次/ min 時,可用1∶10 000腎上腺素(0.1~0.3) ml/kg,臍靜脈推注或氣管內注入。5 min后可重復1次。母親產前4~6 h用過鎮痛藥或麻醉藥致新生兒呼吸抑制時,可用納洛酮0.1 mg/kg,臍靜脈推注或氣管內注入,對于加壓給氧后仍有呼吸抑制、心率慢、肌張力差和代謝酸中毒者,用5%碳酸氫鈉3~5 ml/kg加25%葡萄糖液10 ml臍靜脈緩慢推注。
2.5評價
復蘇過程中,每操作一步的同時,均要評估患兒呼吸、心率和皮膚,然后決定下一步操作。對于窒息嚴重,新生兒情況較差者每5~10分鐘按上述標準再評,直到總分>7分為止,或在嬰兒窒息期內每隔2~4小時重評1次,直到24 h。
3護理
3.1搶救前的準備
了解病史,嚴密觀察產程變化,產房備齊急救藥品及器械,藥品及器材處于備用狀態,紅外線輻射臺預熱,一次性用物拆包備用,估計有重度窒息發生時,通知兒科醫生進產房參加搶救[4]。
3.2搶救要點
在復蘇過程中,動作要迅速,技術要熟練,操作要輕柔,盡量避免創傷,每一項操作做到及時、準確、無誤。
3.3提高助產技術
接產時注意胎頭娩出后,胎肩、軀干不要急于娩出,盡量緩慢用左手自鼻向下將羊水、黏液擠出,清理呼吸道,在呼吸道分泌物未吸凈前,切忌刺激啼哭。
3.4保暖
整個復蘇過程中必須進行保暖。新生兒娩出后立即置于預熱的遠紅外線搶救臺上,并用溫熱干毛巾擦干頭部及全身,以防止熱量丟失。
3.5加強監護
復蘇后除密切監測體溫、心率、呼吸外,還要嚴密觀察意識、瞳孔、前囟門張力、肌張力、抽搐、吸吮反射、尿量、皮膚顏色及窒息所致的各系統癥狀等變化,并注意輸液速度及不良反應,認真做好護理記錄。
3.6哺乳
窒息復蘇新生兒哺乳時間應適當推遲至24~48 h,喂奶后取側臥位,避免移動,防止嘔吐。
4體會
臨產后隨宮縮出現子宮胎盤血流量減少,一些潛在的危險往往在此時表現出來,尤其是高危產婦臨產后動態觀察產程圖,及時了解宮口擴張及胎先露下降情況,產程長特別是潛伏期延長,使孕婦處于極度疲勞狀態,加之可能出現的相對性頭盆不稱,以致胎兒受壓,胎兒缺氧,產程延長使胎兒承受缺血缺氧的時間延長,最終將導致不可逆性缺氧而發生新生兒窒息。宮縮過強宮腔壓力急劇升高也可導致胎兒急性缺氧,胎膜破裂后注意羊水性狀,有無臍帶脫垂,嚴格掌握催產素催產的指征及劑量,需要時應專人守護觀察[5]。
新生兒窒息復蘇的關鍵是迅速糾正缺氧[6],做到早預防、早判斷、早復蘇。同一組復蘇人員必須配合默契。操作迅速、準確無誤、熟練掌握每一項操作,根據新生兒窒息嚴重程度,均采取ABCDE復蘇方案,其中,A是根本,B是關鍵,評估貫穿整個復蘇過程。呼吸、心率、皮膚顏色是窒息復蘇的三大指標,并遵循評估決策措施再評估再決策再措施程序,如此循環往復,直到完成復蘇,對重度窒息患兒及時轉NICU治療。本組126例新生兒窒息患兒嚴格按照ABCDE步驟進行復蘇,其中98例經過AB步驟即可復蘇,20例經過ABC步驟可復蘇,8例經過ABCD步驟,29例轉NICU治療。復蘇后嚴密觀察病情、精心護理、積極治療,從而減少并發癥,降低死亡率,提高搶救成功率。
[參考文獻]
[1]王得智,徐蘊華,陳自勵.胎兒窘迫與宮內復蘇新生兒窒息診斷與急救[J].中華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00,16(1):3.
[2]金漢珍,黃德珉,官希吉.實用新生兒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7:338-358.
[3]陳自勵.新生兒窒息的現代概念和診斷治療進展[J].中華實用兒科雜志,2000,15(5):307-310.
[4]李桂花.心肺復蘇臨床配合體會[J].齊魯護理雜志,2005,11(4):343.
此次,陶哲軒、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安德烈?歐克恩科夫(Andrei Okounkov)、法國巴黎第十一大學的活納(Wendelin Werner)以及俄羅斯人佩雷爾曼(Grigori Perelman)同獲菲爾茲獎,而陶哲軒是最年輕的一位,他剛滿31歲. 目前在美國洛杉磯加州大學數學系任教的陶哲軒,是贏得菲爾茲獎的第一位澳大利亞人,也是繼1982年丘成桐之后獲此殊榮的第二位華人.
天才兒童
1975年7月15日,陶哲軒出生在澳大利亞阿得雷德,是家中的長子.
他的父親陶象國和母親梁蕙蘭均畢業于香港大學,陶象國后來成了一名兒科醫生,梁蕙蘭是物理和數學專業的高才生,曾做過中學數學教師. 1972年,夫婦倆從香港移民到了澳大利亞.
陶哲軒兩歲的時候,父母就發現這個孩子對數學非常著迷,還試圖教別的孩子借助積木進行計算.
上幼兒園的一年半里,陶哲軒在母親梁蕙蘭的指導下幾乎完成了小學的所有課程.母親更多是對他進行啟發,而不是進行填鴨式的教育,而陶哲軒也樂意自學,閱讀了許多數學書.
陶象國夫婦開始讀天才教育的書籍,并且加入了南澳大利亞天才兒童協會.陶哲軒也因此結識了其他的天才兒童.
5歲生日過后,陶哲軒邁進了小學的大門.這一次,父母在考察當地很多學校后,最終選擇了離家2英里外的一所公立學校. 這所小學的校長答應他們,為陶哲軒提供靈活的教育方案.剛進校時,陶哲軒和二年級孩子一起學多數課程,數學課則與5年級孩子一起上.
7歲時,陶哲軒開始自學微積分. “這不是我們逼他看的,是他自己感興趣去看的.” 陶象國說. 而小學校長也意識到小學數學知識已經無法滿足陶哲軒的需要,在與陶象國夫婦討論之后,他成功地說服附近一所中學的校長,讓陶哲軒每天去中學聽一兩堂數學課.
陶哲軒8歲升入了中學.9歲半時,他有三分之一時間在離家不遠的弗林德斯大學學習數學和物理. 8歲零10個月時,陶哲軒曾參加一項數學才能測試,得了760分的高分,在美國,十七八歲的學生中只有1%能夠達到750分,而8歲的孩子里面還沒有人超過700分.
夫婦倆曾請教費弗曼和其他數學家,陶哲軒是否真的是天才.“還好我們做了肯定的答復,否則今天我們會覺得自己是傻瓜.”費弗曼回憶說.
后來,陶哲軒20歲獲得普林斯頓大學博士學位,24歲被洛杉磯加州大學聘為教授.
奧數金牌
陶哲軒的數學生涯也并非一帆風順. 9歲多時,他未能入選澳大利亞隊,去參加國際數學奧林匹克賽.
但在接下來的三年中,他先后代表澳大利亞參賽,分別獲得銅牌、銀牌和金牌.他在1988年獲得金牌時,尚不滿13歲,這一紀錄至今無人打破.
有人感嘆, 中國也有不少奧數獎牌的得主,卻沒有人能夠取得像陶哲軒那樣杰出的成就,有些人甚至遠離了數學研究.
為什么會這樣呢?這是一個令頂尖數學家們也很難回答的問題. 在香港長大的陳繁昌教授說,他不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但數學研究和數學競賽所需的才能并不一樣,盡管有些人(比如陶哲軒)可以同時擅長數學研究和數學競賽.
陶哲軒也認為,很多奧數獎牌得主后來沒有繼續數學研究的原因之一是,數學研究和奧數所需的環境不一樣,奧數就像是在可以預知的條件下進行短跑比寒,而數學研究則是在現實生活中不可預知的條件下進行的一場馬拉松,需要更多的耐心,在攻克大難題之前首先要有研究小問題的意愿.
在中國,不少中學生將參加奧數競賽視為升入大學的一條捷徑,投入大量時間進行訓練.陶象國說:“如果參加奧數只是為了升入一所好的大學,這個目標就太小了.”
快樂生活
佩雷爾曼也被視作一位卓有成就的數學天才.不過,這位天才不合群,通常不與人合作.
陶象國說:“假如你的孩子是個天才,你一定希望他像哲軒一樣,是一個容易親近的天才.”
陶哲軒寫了許多高質量的論文,曾先后發表了100多篇論文,其中30多篇是與他人合作的.
他說:“我喜歡與合作者一起工作,我從他們身上學到很多,實際上,我能夠從諧波分析領域出發,涉足其他的數學領域,都是因為在那個領域找到了一位非常優秀的合作者. 我將數學看作一個統一的科目,當我將某個領域形成的想法應用到另一個領域時,我總是很開心.”
陶象國認為,一流數學家喜歡與陶哲軒合作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他在合作中不是利用別人,而是激發合作者的才能. 一個與他合作過的人說:“哲軒從來沒有和別人爭執過,他想的都是怎么開開心心地和別人合作,而不是互相指責,爭權奪利.”
而阮愛興,是一位兩會代表,也是廣西東興市江平鎮巫頭村村支書。提起看病問題,他有一肚子話要說,“現在全村鄉親都參加了新農合,大家打心眼里高興。但看病,特別是看大病,還是難。村里只有一個衛生所,只有一個60多歲的‘赤腳醫生’。鄉親們平常有個頭疼腦熱,只能找她拿點常用藥。因為年紀大,眼神不好,病情稍微嚴重,需要打個吊針啥的,醫生就不敢治了。去年4月,兒子接種疫苗,只能去鎮衛生院。院里就兩個兒科醫生,忙得滿頭大汗,等著打針的孩子隊都排到走廊里了。我們前后等了將近2個小時才輪上。小病要出村,如果攤上大病,還得往更遠跑。前年10月,我從樓梯摔下,右腳腕骨折。鎮衛生院醫療技術、設備有限,只好到50公里外的防城港市中醫院治療,妻子得全程照顧我。市里沒親戚,兩人吃、住都成問題。”
不管是小英,還是阮愛興,他們的遭遇都暴露出一個不容回避的社會問題:看病難!村里看病難,城里看病難,老百姓看病難,領導干部也有看病難。當“看病難”成為一個社會熱詞的時候,你有沒有認真想過,看病難,為什么難?
看病難,難在哪
單純地講,“看病難”可分為兩種。
第一是“絕對性”看病難,是由于醫療資源絕對不足無法滿足基本醫療衛生服務需求的“看病難”,往往發生在我國中西部經濟落后、交通不便、地廣人稀的偏遠農村地區。當地醫療機構技術力量薄弱,難以滿足醫療需求。如醫務人員業務差,檢查設備差,設施簡陋,診斷不清,治療效果差等,患者求醫不方便。
第二是“相對性”看病難,是指由于優質醫療資源相對于居民需求的不足,造成患者去大醫院看專家“難”。突出表現為許多人看小傷、小病也涌到大醫院,大醫院人滿為患,掛號、取藥、候診排長隊存在“難等”之難。
總體說來,造成看病難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醫療資源分配不合理 有調查顯示,在一般的大醫院中,每家醫院擁有的副主任醫師數量至少幾十人,有的醫院超過百人;在區級醫院,副主任醫師以上的專家通常只有三五人,有些社區醫院1個副主任醫師都沒有;而在一些偏遠地區,不要說副主任醫師,能有1個醫生都算不錯了。
高素質醫療專業人才緊缺、人才“引進難、留住難”等問題,成為基層醫療機構服務發展建設最突出的阻礙。數據顯示,目前在西部地區,以千人為單位,不論是每千人農村人口擁有的衛生院的數量、還是每千人農村人口擁有的村醫的數量都低于全國平均水平。每千人擁有的鄉鎮衛生院的編制人數或者是村衛生室的人數,西部地區大概是0.91和0.95,而全國的基數是1.18。這個數據說明了西部地區衛生人員的短缺情況非常嚴重。此外,基層衛生人員的層次也比較低,以寧夏為例,基層衛生人員中專以上學歷不到40%。
“本科生只要愿意來,無論是臨床、檢驗還是藥劑,我們都要,想方設法給解決編制。可是招不來。5年制畢業生幾乎沒有來的。”兩會期間,一位縣級醫院院長反映。
“想招到二本的醫科畢業生都很難,人家一聽你是縣級醫院,都不搭理你。”河南省沁陽市人民醫院副院長郎勝利說,目前醫院能招來的只有四年制大專或者三本的醫科畢業生。
而北京大學醫學人文研究院曾對380名醫學本科生做過就業愿意調查,結果顯示,八成學生希望留在大城市。很多基層衛生局長和醫院院長分析認為,基層醫院待遇差、個人發展空間不足、生活環境不如大城市等綜合因素,是造成這一現狀的主要原因。
大眾取向 大眾追求大醫院、名專家,無論小病、大病都到省城或是上海、北京等大城市,占用資源,掛號難、看病難、住院難隨之出現了。在大醫院里,按每個醫生每天8小時工作時間(也就是8×60分鐘=480分鐘),如果要看100個患者,這個醫生不上廁所不休息,不到5分鐘就必須看完1個患者。患者排了幾個小時的隊,和醫生交流的時間只有幾分鐘,當然是怨聲載道。可看看社區醫院呢,那里不用排隊,沒有擁擠,醫生也有時間和患者多聊一會兒,多問問病情,但是很少人去那里。這是人為因素造成的看病難。
檢查需要 隨著生活水平的而提高,人們對自身健康更為重視。為了早期發現及診斷疾病,必須使用先進檢查儀器;為了改善生活質量,必須選擇創傷小并發癥少的治療方法,做檢查的人多了,排隊時間長了,人們感覺看病難了。
忽視疾病預防 人到60歲平均有3種慢性病。目前絕大部分慢性病是可預防的,如缺血性心臟病、中風、糖尿病、慢性腎病、癌癥等。這些疾病的許多風險因素明確,如:吸煙、缺乏鍛煉、不健康飲食等。國際上已證實,用非常少的投入,控制風險因素,可以成倍的降低這些慢性病患者入院及昂貴的手術治療。可惜,在西方國家心血管、腦血管疾病的死亡率持續下降的30年中,我國則持續上升,患病人數的增加也加劇了“看病難”。
“藥方”一:形成“醫聯體”
今年兩會期間,原衛生部部長陳竺在回答記者問題時指出,要想解決看病難,最重要的是讓基層醫院真正強起來,和大醫院形成上下聯動、溝通,最好是一體化的構架,我們把它稱之為“醫聯體”。現在大醫院還是人滿為患,去年全國診療人數已接近69億人次,前年是62億人次,平均每個中國人每年看病5次以上。基層的診療量在上升,但大醫院診療量上升得更快。如果這種情況不能得到扭轉,我們要提高國民健康水平,特別是要應對慢性病這個健康的主要威脅,是不可能的。如果1個醫生一天要看幾十個患者,他怎么能做到慢性病的長期教育宣傳?這只有在社區可以實現。
具體以北京為例,為緩解看病難,政府開出了新“藥方”。其一,北京市醫院管理局局長封國生表示,北京推出了“醫療聯合體”,希望由此把一些常見病、多發病分流到社區或二級醫院來解決,這樣就能夠騰出專家資源,為那些確實需要看專家號的患者提供更多的服務。目前建立的“醫聯體”就是由大醫院牽頭,二級醫院和社區醫院為成員,完全能夠把大醫院的技術帶到社區,同時也為社區的醫療技術人員提供培訓。例如現在的北京朝陽醫院醫療聯盟,醫生每周都有兩三次到聯盟所在的社區醫療中心出診、查房、會診等,今后還會根據病人的實際需要增加。另外,一些離退休的老醫生已經固定在社區醫療中心發揮作用。
其二,提高床位使用率。北京市衛生局局長方來英表示,北京市今年將首次試點在市屬大醫院建立床位統一調配中心,以解決“現在醫院以科為單位,科室之間的割裂使床位不能流動”的問題。也就是說,今后將打破科室間的限制,將各科室床位由醫院統一調配,從而提高床位使用率。這樣一來,可更好地利用床位資源,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住院難的問題,同時為患者在住院過程中提供更好的服務。患者在住院之前或住院過程中,由這個服務中心為患者做一些服務,比如事先應該做的一些檢查都先做好,總之給患者提供更多人性化方面的服務。
其三,推行就診卡。對于許多患者反映的看病時每做一次檢查或者化驗,就要去排隊交一次費,太麻煩的問題,封國生表示,“目前我們已經要求醫院盡量整合服務。下一步還要把這個模式再進一步推廣,把相似的或功能相近的科室盡量整合到一個樓層,避免患者來回跑。與此同時,北京市醫管局與北京銀行進行合作,推行“京醫通”就診卡,以期簡化就診流程。這個就診卡具有儲值功能,同時又具有掛號、就醫等功能,患者可在門診掛號、看病、常規檢查、化驗等環節完成后再劃價付費。
“藥方”二:讓基層也有高素質醫生
這幾年基層醫院能力有所加強,但人才隊伍還是欠缺。醫學專業大學生都愿意去大醫院做專科醫生,而不愿意去基層醫院做全科醫生。對此,一直關注基層醫改和醫學人才的培養問題的全國政協委員、寧夏醫科大學校長孫濤認為,老百姓的醫療保障水平在逐年提高,基層衛生機構建設的投入也在逐漸加大,但是老百姓無論大病、小病依然不愿意前往基層醫療機構就診,除了基層衛生機構質量不到位、功能不完善外,最根本的原因是基層醫療衛生缺乏高素質、高層次的醫生。
孫濤認為,讓醫科生下基層,除了高校定向培養這一環節外,更為重要的是學生走出校園的就業政策引導和配套措施完善,解決醫科生的后顧之憂。以職業晉升為例,現行政策規定,在一個鄉鎮衛生院要解決晉升問題,就需要按照縣衛生院的標準來要求,比如說發表兩篇論文。但是,這樣的要求,對鄉鎮衛生院的醫生、農村的村醫來說,實際上是很難做到的。所以,我們提出,要為基層醫療衛生工作建立一個全新的機制。
這里涉及兩個問題,一是人事制度。如果大家都認為只有專科醫生是一流的,三流醫生才去做全科,那就無法調動積極性。二是醫保非常重要。不同層級的機構有不同的財政制度渠道。如果能把醫保力量發揮出來,就能克服很多行政障礙。如果醫保能按基層、二級、三級醫院這樣一個總包體系去報銷,自然會促進醫療資源的合理利用,因為對服務體系來說,它充分利用以后,成本一定是下降的,效率肯定是更高的。
“藥方”三:重預防少得病
針對看病難問題,甘肅省衛生廳廳長劉維忠指出,患病人數太多也是看病難的主要原因是,減少患者最好的辦法就是預防生病,預防的最好辦法是健康教育。他說,我們應該讓每個家庭都學習了解健康知識,改變不良的生活習慣。
鐘南山院士也提出,通過社區醫生對每戶家庭的關注,能及時發現疾病苗頭,早防早診早治,這樣百姓就會不得病、少得病、晚得病,小病就不會釀成大病。
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協和醫學院校長曾益新也肯定了早期預防的重要性。過去的疾病譜主要是單因素(病毒或細菌)引起的傳染病,現在的主要殺手則是心腦血管疾病、惡性腫瘤、代謝性疾病和呼吸系統疾病等慢性疾病,這些疾病的發病因素很復雜,過程也比較漫長。如果早期發現,早期處理,不僅效果好,花錢也很少。一個早期腫瘤,三五萬元可以根治;到了晚期,三五百萬元也不一定能治愈。曾院士也指出,家庭醫師能隨時關注社區內家庭成員的一些變化,甚至定期到家里來訪問檢查,有不良的苗頭就可以及時發現。這也體現了“預防為主”的理念,真正把醫療衛生工作的重點從治療轉到預防上來。
>> 擴展閱讀
緩解“看病難”小竅門
晚點去 醫院一般都在早晨8:00開診。一天之中,約有三分之二的患者會集中在上午看病,而在開診之后的兩個多小時內,患者最為集中。其實,看病可以選擇避開高峰時間段,上午遲點或者下午再去醫院就診。避開上午高峰期,不僅看病快,取藥也快。
挑周末 不少患者覺得,專家只有在上午和非周末時間看門診。事實上,有些專家上午要查房或手術,還有不少專家周一至周五沒有時間出診,反而會選擇在周六坐診。現在許多大醫院推行無假日門診,周日或法定節假日也可以找到專家。所以,要根據自己的疾病和工作等實際情況,合理選擇看病時間。
[關鍵詞]殘疾兒童;兒童虐待;易感性
[中圖分類號]D916.7 [文獻標識碼]A
兒童虐待,是一個古老的話題,但真正將其作為一個課題進行研究,也不過是上世紀60年代以來的事情。盡管如此,隨著世界各國對兒童福利及兒童權益保護的重視,兒童虐待問題日益成為國際社會關注的焦點。檢索美國心理學會的數據庫可以發現,與兒童虐待和忽視相關的論文,由60年代的不足百篇,急劇上升至如今的20000余篇,更有專門的《兒童虐待與忽視》雜志對該問題進行研究。
廣義的兒童虐待(Child Abuse),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定義,是指“對兒童有義務撫養、監管及有操縱權的人做出的足以對兒童的健康、生存、生長發育及尊嚴造成實際的或潛在的傷害行為”,根據行為者的行為方式及主觀意志,又可將兒童傷害大致分為軀體虐待(Physical Abuse)、情感虐待(Emotional Abuse)、待(Sexual Abuse)和忽視(ChildNeglect)四類。
一、兒童虐待的發病率
盡管人類社會已經踏入21世紀,但對兒童的虐待與忽視并未隨著人類文明的進步而減少。日本厚生勞動省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日本的虐待兒童事件近年來呈直線上升趨勢,由1999年的11000多起,迅速增長至2005年的34000多起。而根據美國的研究數據顯示,兒童保護中心每年收到300萬起兒童受虐報告,其中三分之一被確認。在這些被確認的案例中,兒童忽視的比例最高,占55%,其次是軀體虐待,為23%,待占10%,情感虐待占4%,其余為未分類。需要指出的是,在大多數情況下,兒童虐待的形式并不是單一的,而存在著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形式,如在軀體虐待與待中往往包含一定的情感虐待。盡管世界各國在兒童虐待的發病率上存在著較大差異,但一個不可否認的事實是,兒童虐待普遍存在于各國社會,成為影響兒童健康的一個重要威脅。
作為社會中的一個特殊群體,人們對殘疾兒童的關注常常集中在對其基本需求的滿足,而忽略了這樣一個事實,即殘疾兒童也存在著遭受虐待與忽視的可能。實際上,由于殘疾兒童自身的特殊性,其更容易成為兒童虐待的對象。國外學者曾對兒童虐待在殘疾兒童中的發生率進行過統計,并與正常兒童進行對比,結果顯示,與正常兒童相比,殘疾兒童更容易成為虐待與忽視的受害者。Spencer等人2005年所發表的研究數據表明,英國殘疾兒童罹患兒童虐待的比例是正常兒童的7倍。2000年,Sullivan與Knutson對內布拉斯加州奧馬哈市公立學校及教會學校就讀的兒童進行調查,總共涉及超過50000名兒童。研究者發現,相較于正常兒童9%的受虐待率,殘疾兒童遠高于這一數字,達到31%,是前者的3.4倍。其中,殘疾兒童遭受忽視及軀體虐待的可能性均為正常兒童的3.8倍,遭受待的可能性略低,但也達到3.1倍。另外,兒童被施加虐待的可能性因其障礙類型而有所不同。患有軀體殘疾的兒童經歷兒童虐待的比例是正常兒童的3倍,而對于患有發展(言語及語言障礙)和智力缺陷的兒童來說,這個數字為3至4倍,行為障礙的兒童更是高達7倍。
二、殘疾兒童的易感因素
現有的研究數據顯示,兒童虐待與忽視已成為當今社會一個不容忽視的社會問題,而殘疾兒童由于其生理上的缺陷,更是這一威脅的易感人群。盡管殘疾兒童由于所患障礙類別、程度不同,個體與個體之間存在著較大的差異,但依然存在著一些共有的因素,使他們成為兒童虐待的受害群體。
(一)社會原因
兒童虐待并不僅僅是一個家庭問題,更是一個社會問題,社會態度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人們對殘疾兒童的態度。自古以來,人們便傾向于采用一種悲觀的眼光看待特殊兒童,將其視作社會的負擔,并試圖通過各種手段來減少甚至消滅殘疾人。在人類漫長的歷史長河中,這種現象并不鮮見(遠的如古希臘斯巴達人對初生嬰兒的篩選,近的如納粹的安樂死計劃,美國的優生運動等),人們總是采用強制或暴力的手段來對待群體中的特殊個體。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對殘疾兒童的虐待與忽視也就不足為奇了。盡管在現今社會下,人權意識的增長,法律制度的完善以及教育宣傳工作的深入,使得人們的道德素質得到了空前提高,對殘疾人的態度也發生了相當大的改善,不再像以前般一味地否定。但是,這種改變畢竟只是一定程度上的,對殘疾人的歧視并未從根本上消除。對于社會上大部分人而言,提起殘疾兒童,他們首先想到的可能是排斥,而非寬容、接納。他們將殘疾的個體視為“不完整的人”,認為他們與正常人相比,并不享有同等的權利,當他們面對殘疾兒童時,他們通常的做法是保持距離,甚至孤立。另外,有相當數量的人認為,殘疾兒童對痛覺的反應是遲鈍的無法像正常兒童那樣體驗“痛苦”的感受,因此,即使有虐待與忽視現象的存在,也往往全被人有意無意地忽略。正是因為這些偏見的存在,使殘疾兒童成為各類兒童虐待事件的受害者,一旦其撫養者遭遇情緒或經濟壓力,便會將殘疾兒童作為釋放壓力的對象。
(二)家庭原因
家庭是兒童成長的重要環境,但同時也是兒童傷害的主要發生場所,有資料表明,絕大多數兒童虐待事件發生在家庭中。因此,家庭環境也是一個不得不考慮的因素。殘疾兒童的降生,對每一個家庭而言,都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應激事件,文化水平較高、情緒成熟的家長往往能理性樂觀地對待這一事實,將自己的愛傾注給孩子,而文化水平低、情緒不穩定的家長則常常抱怨老天的不公,將殘疾兒童看作家庭的負擔,對子女報以冷漠的態度,從而影響了家庭機能的正常發揮,為兒童虐待埋下了潛在的威脅。另外,家庭壓力,尤其是育兒壓力的存在也是產生兒童虐待的重要原因。父母照料兒童能力不足,處理與子女關系的方式不恰當,都會造成父母的不安情緒,而社會經濟地位低下,急性生活事件的發生,夫妻關系不和諧,單親家庭,則會進一步加劇父母面臨的壓力,一旦壓力超過父母承受能力的臨界值,便有可能以虐待或忽視的方式體現出來。除此以外,父母童年經歷也是個不可忽視的因素,有學者因此提出“循環虐待”理論,認為有童年期虐待經歷的父母,其成年后對子女施加虐待的可能性也大大增加。
(三)個人原因
盡管尚未有確鑿的證據表明,生理上的缺陷與兒童虐待之間存在著必然的聯系,但有關學者對正常兒童的研究顯示,受虐待的兒童往往具有一定的身體或心理特征,而殘疾兒童本身的
特點,無疑加重了其受到傷害的可能性。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兩方面原因:
1、對照料者的依賴。殘疾兒童遭受虐待與忽視的易感因素之一,便是其由于生活自理能力的缺失所導致的對照料者的依賴。而且,與其他幾個因素相比較,殘疾兒童對照料者的依賴是長期性的,甚至可能貫穿其終生,因此在其一生中一直都潛伏著遭受傷害的危險。殘疾對兒童最大的影響,莫過于生活自理能力的喪失或部分喪失,他們不能像正常兒童那樣掌控自己的生活,必須在在父母或其他照料者的幫助下才能完成簡單的日常生活,再加上與社會的疏離,使他們對撫育者的依賴性大大增強。這種對他人的依賴(不論是生活上的或是情感上的)常常為不法分子所利用,從而增加了其遭受傷害的概率。尤其是肢體殘疾、智力高度落后以及自閉癥兒童,其生活自理能力嚴重受損,如廁、洗浴、穿衣等日常行為,都需要在別人的照料才能完成。照料者因此有充分的理由接近殘疾兒童,在此期間即使發生身體上的接觸,也被視作合理的照料程序,長此以往,極易演變成待,危害兒童健康。尤為需要注意的是,單一、固定的照料者不僅意味著兒童對其具有較強的依賴性,也意味著一旦發生虐待事件,其被揭發的可能性大大降低,從而增加了兒童遭受虐待的危險系數。若要預防兒童傷害事件的發生,一個有效的手段便是拓寬其社交范圍(如醫生、志愿者、社區工作者等),增加照料者的人數,將每個照料者的行動都致于他人的監督之下,增加其犯罪的風險從而達到預防的目的,即便無法完全避免傷害事件的發生,也能在較短的時間內發現,使兒童在第一時間接受治療,將傷害降到最低程度。
2、言語表達能力較差。溝通困難也是導致殘疾兒童虐待事件頻發的重要原因。因生理缺陷引起的功能障礙是導致殘疾兒童溝通障礙的首要原因,如身患言語障礙的兒童會由于語言功能的受損而無法報告虐待的存在;聾童往往會因聽覺功能的損傷而無法正確理解他人的詢問;智力落后兒童則在理解他人意思與口頭表達這兩方面都存在問題。sullivan等的研究認為,伴隨各種障礙所產生的交流困難經常會妨礙殘疾兒童對虐待事件的敘述。盡管有學者及社區工作人員嘗試采用符號化的語言系統來解決這一問題,但有一點始終無法克服,即這些符號化的語言系統缺乏精確的與性、身體或虐待有關的“單詞”,因而無法幫助殘疾兒童確切地表達其想法。情緒體驗是產生溝通困難的另一個重要方面,遭受傷害的殘疾兒童,往往會帶有恐懼情緒,擔心一旦報告,便會受到施虐者的報復;另外一種較普遍的情緒體驗是羞愧感,即羞于向他人啟齒受到傷害的經歷。由于兒童虐待的施虐者以照料者居多,出于對照料者的依賴及需要,兒童常常會陷入矛盾而不知所措。如果選擇沉默,則意味著還將受到傷害;而一旦說明事實,便有可能失去照料者,正是這種情感上的聯系,使得殘疾兒童在猶豫中一次次錯過了自我保護的機會。除了以上兩點,教育工作的不到位也是一個不容回避的事實。因此,教育者在進行文化知識的傳授時,也應注意對兒童虐待知識的普及,尤其是性知識的宣傳教育。
三、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如上文所述,兒童的虐待問題是一個方興未艾的熱門話題,近40年來涉及兒童虐待研究的論文多達兩萬多篇,但一個令人遺憾的事實卻是,其中明確以殘疾兒童為對象的研究尚不足千篇,這顯然與殘疾兒童在整個社會的比重是不相稱的。而在已發表的文章中,也存在或多或少不足,如以下幾個問題:
(一)定義問題
但凡各種學術研究,概念的清晰是必須具備的條件,因此在對殘疾兒童的兒童虐待進行研究時遇到的第一個問題便是定義的確定。首先是對“殘疾”的定義,盡管世界各國法律對殘疾已有明確規定,但在實際操作碰到的困難便是內容太過含糊,缺乏可操作性。因此,在實際工作中研究者常常會根據專業背景而選擇不同的定義,如醫學工作者往往會采用醫學上的標準,教育工作者則可能會將殘疾兒童與一切有特殊需要的兒童等同起來,而一般的社區工作者則因專業知識的缺乏大多根據個人的理解來進行判斷。標準的模糊不僅增加了操作的難度,也降低了研究結果的可信度,因此常成為批評者質疑的焦點。另一個重要的概念是“兒童虐待”,盡管目前對兒童傷害的類型已有了較為一致的認識,但除了待和嚴重的軀體虐待外,對于兒童虐待與忽視的其它類型尚缺乏一個明確的、統一的認識。尤其是兒童忽視,由于各國經濟、文化、傳統觀念、生活習俗上的差異,迄今未有一個確切的定義。
(二)抽樣及信息搜集問題
對殘疾兒童虐待事件研究的一大爭論,在于殘疾與傷害之間,是否存在必然聯系,是殘疾導致了虐待,還是虐待造成了殘疾。盡管多數研究均表明,殘疾兒童受虐待的概率遠高于正常兒童,但也有文獻指出兩者之間并無顯著性差異,殘疾與虐待并不存在實質性聯系,即便在持前一種觀點的研究中,對于流行率的分析也并不一致。有學者指出,結果的差異來源于被試群體的選擇以及信息搜集過程中的偏差。在不同的被試群體中,殘疾兒童所占的比例存在差別,并不具備充分的代表性,因此影響了結果的推論。基本信息的缺失也是導致結果出現分歧的原因之一,這一方面是由于程序上的缺陷,如在對兒童傷害事件進行登記時并不要求記錄兒童的殘疾狀況等基本情況,從而遺失了大量寶貴的信息;另一方面,則是由于記錄人員缺乏足夠的專業知識所致。因此,信息搜集程序的完善及相關人員的專業化培訓顯得必不可少。
(三)研究的片面性
所謂的片面性,指在研究過程中,僅僅考慮兒童虐待的一個或兩個方面,而忽略了其他方面的影響。如兒童忽視現象,盡管在各種流行病研究中,忽略始終排在兒童傷害的首位,但遺憾的是鮮有文章專門討論殘疾兒童的忽視現象。另外,已有資料大多僅限于兒童虐待的流行病學研究,關注各類虐待與忽視的發病率,且忽略了各種虐待形式的共同作用,尤其對兒童的長遠影響未給予應有的重視。
四、殘疾兒童虐待的預防
當前,兒童虐待問題日益受到世界各國政府和民眾的關注。不少國家相繼采取措施,如制定法律、構建社會救助體系、加大輿論宣傳力度,來喚醒公眾的意識,預防兒童虐待。考慮到中國社會的情況以及國外的經驗,筆者建議可以從以下幾點著手,維護兒童,尤其是殘疾兒童的利益,使其免受兒童虐待的傷害。
(一)完善立法
健全的法律制度是保障兒童權益的根本保證,綜觀世界各國,紛紛把立法作為預防兒童虐待的重要舉措。例如,美國于1996年出臺了《兒童虐待預防和處置法案》,并在1997年頒布了《收養與家庭安全法案》。日本自2000年5月公布并實施《防止兒童虐待法》后,經過4年的使用,于2004年4月對法案部分條款進行修。相比國外,我國在法律制度上依然存在較大的缺陷,尚未有專門針對兒童虐待的法律頒布實施,僅在《未成年人保護法》及《婚姻法》中有個別條款提及,但缺乏可操作性。因此,完善相關法律制度,是殘疾兒童保護的當務之急。
(二)建立專門的機構和組織
發揮機構的作用是兒童保護的一條有效途徑。上世紀60年代以來,各國相繼成立了專門預防和處理兒童虐待的機構與組織,其成員來自各學科領域,包括兒科醫生、司法人員、心理學家、社會工作者等。盡管我國在這方面與國外相比存在較大的差距,但可喜的是,國內有關部門已注意到這一點。2006年3月,我國第一個由衛生工作者和社會工作者共同組成的專業機構――“陜西省防止虐待與忽視兒童協會”在西安正式成立,標志著我國在兒童保護方面邁出了重要的一步。在建立機構的同時,還應規范相關程序,對兒童虐待實踐詳細登記并及時上報,從而給予針對性的治療。
(三)加強執法
好的法規要發揮作用,離不開嚴格的執法,在加強立法工作的同時,還應注意做好執法工作。公安機關作為維護社會正義的先鋒力量,擔負著義不容辭的責任。其任務主要表現為:與社區等部門緊密協作,宣傳法律知識,提高人民群眾的法律意識,對于觸犯法律的行為,按照法律規定嚴肅處理,以震懾潛在的犯罪分子,維護法律的公正和社會的和諧穩定。
(四)社會宣傳與教育
要減少兒童虐待行為,最好的辦法是從思想上進行預防。新聞媒體由于其資源以及宣傳網絡上的優勢,在其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媒體宣傳不僅可以提高公眾對兒童虐待的認識,也可提高政策制訂者的意識,從而在全社會形成良好的氛圍,促進兒童保護工作的順利開展。社區的宣傳也是一個行之有效的途徑,社區可以利用自身貼近群眾生活的特點,通過黑板報、社區講座等形式,普及兒童虐待知識,教導家長正確的養育兒女的方法。另外,學校也可設立相關課程,幫助兒童識別虐待行為,并教授應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