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砌體結構論文范文

        砌體結構論文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砌體結構論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砌體結構論文

        第1篇:砌體結構論文范文

        砌體的裂縫是質量問題最常見的現象,砌體的強度不足、變形、失穩、損傷和可能出現的局部倒塌等情況也可通過出現的裂縫形態來分析和辨別。現將砌體的裂縫類型及原因歸納如下:

        1.1溫度變形

        1.1.1因日照及氣溫變化,不同材料及不同結構部位的變形不一致,同時又存在較強大的約束。

        如平頂磚混結構頂層磚墻因日照及氣溫變化和兩種材料的溫度線膨脹系數不同,造成屋蓋與磚墻變形不一致所產生的裂縫,位置多在兩端頂層墻體上。

        1.1.2溫度或環境溫差太大。

        如房屋長度太長,又不設置伸縮縫,造成貫穿房屋全高的豎向裂縫,位置常在縱向中部。

        1.1.3磚墻溫度變形受地基約束。

        如北方地區施工期不采暖,磚墻收縮受到地基約束而造成窗臺及其以下砌體中產生斜向或豎向裂縫。

        1.1.4砌體中的混凝土收縮(溫度與干縮)較大。

        如較長的現澆雨篷梁兩端墻面產生的斜裂縫。

        1.2地基不均勻沉降

        1.2.1地基沉降差較大。

        如長高比較大的磚混結構房屋中,中部地基沉降大于兩端時產生八字裂縫;地基兩端沉降大于中間時,產生倒八字裂縫;地基突變,一段沉降較大時,產生豎向裂縫。

        1.2.2地基局部塌陷。

        如位于防空洞古井上的砌體,因地基局部塌陷而裂縫。

        1.2.3地基凍脹。

        如北方地區房屋基礎埋深不足,地基土又具有凍脹性,導致砌體裂縫。

        1.2.4地基浸水。

        如填土地基或濕陷黃土地基局部浸水后產生不均勻沉降使縱墻開裂。

        1.2.5地下水位降低。

        如地下水位較高的軟土地基,因人工降低地下水位引起附加沉降導致砌體開裂。

        1.2.6相鄰建筑物影響。

        如原有建筑物附近新建高大建筑物造成原有建筑產生附加沉降而裂縫。

        1.3結構荷載過大或砌體截面過小

        1.3.1抗壓抗彎抗剪抗拉強度不足。

        如中心受壓磚注的豎向裂縫;磚砌平拱抗彎強度不足產生豎向或斜向裂縫;擋土墻抗剪強度不足而產生水平裂縫;磚砌水池池壁沿灰縫的裂縫。

        1.3.2局部承壓強度不足。

        如大梁或梁墊下的斜向或豎向裂縫。

        1.4設計構造不當

        1.4.1沉降縫設置不當。

        如沉降縫位置不設在沉降差最大處;沉降縫太窄,高層房屋沉降變形后,低層房屋隨之下沉砌體受擠壓而開裂。

        1.4.2建筑結構整體性差,如混合結構,建筑中,樓梯間磚墻的鋼筋混凝土圈梁不閉合而引起的裂縫。

        1.4.3墻內留洞。

        如住宅內外墻交接處留煙囪孔影響內外墻連接。使用后因溫度變化而開裂。

        1.4.4不同結構混合使用,無適當措施。如鋼筋混凝土墻梁撓度過大引起墻體裂縫。

        1.4.5新舊建筑連接不當。

        如原有建筑擴建時,基礎分離而新舊磚墻砌成整體,使結合處產生墻體裂縫。

        1.4.6留大窗洞的墻體構造不當,如大窗臺墻下,上寬下窄的豎向裂縫。

        1.5材料質量不良

        1.5.1砂漿體積不穩定。

        如水泥安全性不合格,用硫含量超標的硫鐵礦渣代砂引起砂漿開裂。

        1.5.2磚體積不穩定。

        如使用出廠不久的灰砂磚砌墻,因收縮不一致較易引起裂縫。

        1.6施工質量低劣

        1.6.1組砌方法不合理,漏放構造鋼筋。

        如內外墻不同時砌筑,又不留踏步式接茬,或不放拉接鋼筋,導致內外墻連接處產生通長豎向裂縫。

        1.6.2砌體用斷磚,墻中通縫重逢較多。

        如某單層廠房圍護外墻因集中使用斷磚而裂縫。

        1.6.3留洞或留槽不當。

        如某辦公樓在500mm寬窗間墻留腳手眼,而導致砌體開裂縫。

        1.7地震和工程振動

        1.7.1地震。

        如多層磚混結構宿舍在強烈地震下產生的斜向或交叉裂縫。

        1.7.2無下弦人字木屋架。

        如頂層人字木無下弦屋架,在地震時產生水平推力,頂部墻體出現縱向水平裂縫頂層墻角在地震時出現角部V形裂縫。

        1.7.3不均勻震陷。

        如樓蓋有圈梁,地震時一側震陷較大窗間墻出現斜裂縫。

        1.7.4機械振動。

        如某工程附近爆破所造成的裂縫。

        2砌體強度不足

        2.1設計截面太小,承載力不夠;

        2.2水電暖衛設備留洞留槽削弱墻截面太多;

        2.3材料質量不合格,如砌體用磚和砂漿強度等級不符合設計要求,采用不符合標準的水泥和摻和料等;

        2.4施工質量差,砂漿飽滿度嚴重不足,施工時磚沒有浸水,引起灰縫強度不足等。

        3局部損傷或倒塌

        3.1墻體由于施工或使用中的碰撞沖擊而掉角穿洞甚至局部倒塌;

        3.2墻體在使用過程中受到酥堿腐蝕,使得部分墻體嚴重損傷;

        3.3冬季采用凍結法施工,解凍期無適當措施,導致砌體墻倒塌。

        4砌體錯位、變形

        4.1砌體墻高厚比過大導致使用階段失穩變形。

        4.2施工質量問題。

        如墻體出現豎向偏斜,使用后受力而增加變形,甚至錯動;

        4.3施工順序不當,如縱橫墻不同時咬槎砌筑,導致新砌體墻平面外變形失穩;

        4.4施工工藝不當,如砂灰磚砌筑,導致砌筑時失穩。

        綜上所述,設計不當、材料不良、施工低劣和地震及機械振動造成的裂縫比較容易觀察和判斷。砌體最常見的裂縫原因是溫度變形和地基不均勻沉降引起的,但也有因荷載過大或截面過小導致的裂縫,其危害性往往嚴重。

        第2篇:砌體結構論文范文

        [關鍵詞]國債利率期限結構投資行為債券市場

        從1981年我國開始恢復了國債發行,在二十多年里國債市場有了長足的發展,不僅國債發行規模逐漸擴大,國債品種越來越多樣化,而且國債發行和流通機制也逐步優化。同時國債的發行方式日益市場化,經歷了從傳統的行政動員和行政分配,到1991年的承購包銷,進而到現在的“基數認購、區間投標、差額招標、余額分銷”,以及“自由投標、變動價位、二次加權、全額招標”的招標方式的演變。我國債券市場經歷了實物券柜臺市場、上海證券交易所為代表的場內債券市場和銀行間債券市場為代表的場外債券市場三個主要階段的發展過程。1997年6月以后商業銀行退出交易所債券市場,將其所持有的國債、融資券和政策性金融債統一托管于中央國債登記結算公司,并可進行債券回購和現券買賣,銀行間債券市場就此啟動。截至2004年底,銀行間債券市場開戶的投資者總數達5354家,涵蓋商業銀行、非銀行金融機構、信用社、證券公司、保險公司及其它非金融機構類投資者,其組織成員已經基本覆蓋了我國金融體系,一個開放的、具有較大規模的合格機構投資者市場已經形成。2004年財政部通過銀行間債券市場發行了14期共4413.9億元記賬式國債,其中跨市場國債有8期共3398.7億元,占整個發行量的76.69%。但由于我國債券市場起步較晚,目前還不夠完善,存在著以下問題。

        一、我國國債期限結構存在的問題

        1.國債期限結構較為單一

        由于我國短期和長期國債的發行規模較小,15年期以上的國債品種較少,5年~15年期國債在可流通國債中占絕對比重。從資金供求情況來看,市場上的長期資金供大于求

        2.投資行為短期化

        證券投資行為短期化。我國的資本市場是一個新興市場,也是一個轉軌的市場。

        由于比較復雜的原因,使得證券市場的投資行為的主體是投機而不是投資,這在中外股市換手率的巨大差異上表現得很明顯。20世紀90年代美國紐約交易所年平均換手率在20%年~50%之間,而2000年我國深滬股市流通股的平均換手率分別是499.1%和503.85%,即上市流通的每一張股票平均每年要換手5次左右。我國股票換手率持續居高不下,一方面反映了我國的證券市場缺乏長期投資價值,也反映了我國的投資者長期以來都缺乏長期的投資觀念。

        其次實體投資行為短期化。我國企業投資短期化傾向非常明顯。由于銀行信貸資金有著明確的還本付息期限,受此制約,一方面企業難以用短期信貸資金進行長期項目投資,而自有資金數額又極為有限,因此,難以有效地展開技改、更新及其他類型的投資;另一方面,為了能夠按時償還到期債務本息,相當多企業只得選擇一些短期見效的投資項目,由此,企業投資的短期化演化為經濟運行的短期化。

        實體經濟行為的短期化意味著在經濟行為主體的觀念當中,是沒有期限或者沒有長期的概念的。實體經濟行為的短期化反映在金融領域就是金融行為的短期化,在國債市場上就表現為對于期限的無差異化。在國債市場上,由于缺乏實體經濟的長期行為的參照,因此長期國債的定價就缺乏相應的基準。在這種情況下,就只有依據短期的收益率水平,來確定長期債券的收益率。所以“長債短炒”現象在金融行為短期化的影響下就是必然的。

        3.物價變化走低趨勢

        由于技術進步日益提高,且技術的重要性進一步增強,因此,物價的下跌成為一種常態。在經過20年改革之后,1998年我國出現了通貨緊縮的趨勢。短缺經濟得到了基本消除,大量的工業品出現了一定程度的過剩。總需求的不足,影響到物價的走低。而物價的走低趨勢又制約了利率走高的可能性。因此,至少從中期來看,我國的利率是難以上升的。這反映在國債利率上,就是長期利率趨于平緩甚至下降的趨勢。

        二、健全我國國債市場利率期限結構的建議

        針對我國國債市場利率期限結構存在的上述問題,對健全我國國債市場利率期限結構提出如下建議。

        1.完善國債品種

        增加不同期限的國債品種,滿足不同投資者的需求:除充分考慮償債周期和償債能力外,更需要對應債主體的投資行為模式進行分析,以確定長、中、短期相互搭配、相互彌補的期限結構。發行原則是在條件具備的情況下發行短期國債,適度發展中期國債,增加發行長期國債,建立債券種類多樣化、期限分布均衡化的國債期限結構。不僅有國債,還要有企業債券;不僅有短期債券,還要有中長期債券,具有足夠的規模與流動性。現在財政部國債發行是按年度發行額管理的,這是制約短期國債發行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國債發行如果實行額度管理,在長期內統一規劃國債的品種與數量將有利于國債期限結構的改善,改變目前偏重于中期國債,長期和短期國債不足甚至空缺的狀況。今后應增加短期國債,控制中期國債,發展長期國債。

        2.實現國債利率的市場化

        在西方國家,短期利率是由中央銀行制定與調整的,而中長期利率則是由市場決定的。中央銀行在實現利率市場化的進程中,應該采取先放開貨幣市場利率的辦法,降低超額存款準備金利率,從而帶動貨幣市場利率下限降低。與我國目前活期存款利率相比,貨幣市場的收益有很大的吸引力,這將帶動大量的資金進入貨幣市場,使得貨幣市場利率大幅下降,也為中短期國債收益率下降打開了空間。1999年以來,我國加大了通過招標發行國債的規模,不僅增加了市場中可流通的現券量,而且提高了國債發行的市場化程度,這種方式今后要繼續保持,并且在發行方式上應不斷完善。

        3.擴大國債市場的投資者種類,促進國債市場的流動性

        1998年10月人民銀行批準保險公司入市;1999年初325家城鄉信用社成為銀行間債券市場成員;1999年9月部分證券公司和全部的證券投資基金開始在銀行間債券市場進行交易;2000年9月人民銀行再度批準財務公司進入銀行間債券市場。至此,代表中國批發債券市場的銀行間債券市場,其組織成員基本覆蓋了我國的金融體系。但是,目前的投資者數量還很少,一般的非金融企業無法進入銀行間市場進行交易。

        針對這種現象,我們應該:首先,適當引入外國投資者。目前為止,我國尚未允許國外投資人參與國內國債市場,而是利用境外借款或發行債券的方式舉借外債。其次,鼓勵基金參與國債的投標。雖然1998年新上市的5只基金(金泰、與世無爭、興華、裕陽、安信)中,有在未來的投資組合中其國債投資比例占其整個資產比例不少于20%的規定,但國債在基金資產結構圖中占有的比重仍是微不足道的。再次,引入遠期國債交易機制。遠期交易具有價格發現與價格收斂的作用,即期市場上現貨債券價格受遠期市場交易的影響,會更趨于合理,使國債現貨市場的利率形成機制更趨合理。

        4.發展機構投資者,尤其是債券投資基金

        由于債券投資基金具有專業投資和規模經濟的優勢,它們的投資風格更加穩健,有利于國債市場的健康平穩發展。但我國目前仍十分缺乏專業的債券投資基金。在發展機構投資者的同時,建立債券做市商制度。做市商的雙向報價,有利于發現市場價格,形成市場基準利率。

        5.提高國債發行計劃透明度

        第3篇:砌體結構論文范文

        關鍵詞:給水排水工程 伸縮縫 結構設計標準

        2002 年由建設部和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協會頒發了一系列給水排水工程結構設計技術標準,在執行過程中審查施工圖發現,在若干問題上易出現偏差, 特此針對這些問題作出說明和建議。下文分幾個方面對問題進行闡釋。

        一、關注給水排水工程結構特征及其應用標準

        國家標準與協會標準的應用根據我國1989 年頒發施行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化法,規定我國實施強制性和推薦性兩類標準。強制性標準主要是針對:人體健康,人身、財產安全、環保方面。推薦性標準的對象是純技術性的,相當于國外的學術團體標準。 制訂這些技術標準都經過科學論證和大量的工程實踐經驗的總結,可以極大地解脫設計人員的自我探索精力,很少有人會棄之不用而甘冒風險。

        給水排水工程結構的設計要求,完全不同于民用建筑結構也不同于水工結構。據此,給水排水工程結構設計需要有一系列針對性強的設計標準。自20世紀70 年代原國家建委和建設部開始組織制定這方面的設計標準和相應的施工驗收標準。需要強調的是對管道進行結構設計,不能只按產品標準隨意選用,需通過結構設計核算后,選定合適的產品。

        總之,給水排水工程結構設計應按本系列的標準執行,除在系列標準中說明引用其他標準外,一概避免混用民用建筑結構的設計標準。

        二、 保證結構耐久性的措施

        1. 材料:配制混凝土的水泥品種、水灰比的控制、 堿含量的限定、 強度等級、 抗滲和抗凍等級等要求。

        2.構件截面設計:①按彈性體系,不考慮塑性內力重分布;②對中心受拉或小偏心受拉的構件,需按抗裂度核算,不允許裂縫出現;③對于受彎、大偏心受拉或壓的構件,要以控制裂縫寬度進行核算,避免構件內鋼筋在開裂部位加劇銹蝕,影響結構的耐久性。

        3.構造措施:鋼筋凈保護層厚度的最小值規定;提高構件均勻碳化過程的時間;敞口水池頂端設置加強筋、超長池壁設置變形縫及縱向每側溫度筋的最小配筋率。

        三、裂縫寬度計算式

        鋼筋混凝土結構構件裂縫寬度計算式,在2002年頒發的給水排水工程結構設計系列標準中,仍引用 給水排水工程結構設計規范gbj69 84 中的公式。應用此項公式的計算結果以及對受彎、大偏拉、大偏壓的銜接計算,與民用建筑的 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 gb50010 2001中的計算公式得出的結果不相等同,后者通常要大些。所以,應該充分注意到裂縫寬度計算公式的重要性,而且鋼筋的配置量取決于裂寬的限值。

        鋼筋混凝土結構構件的裂縫寬度計算是難度很大的,由于影響因素眾多,根據現有的試驗數據,不裂縫間距,裂縫寬度的離散性一般都很大,若要由此建立一個較精確的計算式是現實的。對此,英國bs8110標準中已給予充分的表敘,其用詞為assessment(估計),區別于其他條文中的calculation。據此,對裂縫寬度的計算公式,還應立足于與工程實踐的適應性。

        四、關于閉水試驗工況

        對于貯水構筑物的結構設計中,均需考慮閉水試驗工況。主要是針對地下式水池的閉水試驗工況,規范規定在強度核算基礎上還應進行限制裂縫寬度核算。爭議之處,并不在于是否需要核算裂縫寬度,而是在對應的計算式中,裂寬發展的時間效應系數取1 8是否合適。從試驗角度,裂縫寬度大部分在不長的時間內形成,在閉水試驗的幾天時間內,裂縫開展已大部分形成。盡管從理論上可以取小于1 8 的系數,但具體取值尚難以定量。目前只能取1 8 ,待積累經驗后,再作完善。

        五、關于變形縫的設置與外加劑的應用

        對盛水構筑物而言,體量大,在混凝土澆筑成型過程中, 由于水化熱的影響經常導致池體開裂,據此規范提出設置變形縫的要求。如英國bs 標準中列有詳盡的規定。在國內盛行混凝土的配制中,常以外加劑替代變形縫來補償混凝土的收縮。為此,《規范》提出了應用的條件,強調了工程實踐經驗。這里的涵義是多方面的。

        不能簡單地認為摻入外加劑是靈丹妙藥,可以妥善解決池體開裂現象,工程實踐已反映了多起構筑物施加外加劑后仍然出現墻體開裂的狀況。對此,應該明確《規范》首先強調的是設置變形縫,通常只是在結構上處理比較困難時,才考慮摻加外加劑擴大以變形縫間距,且不得超過《規范》規定間距的兩倍。

        變形縫處若施工不佳會滲漏水的說法,顯然是不合理的。首先,如果施工質量不佳,不論在任何部位都是不能允許的;其次是現行的變形縫構造并不是很復雜,不難保證施工質量。

        六、矩形盛水構筑物的角隅應力應予重視

        矩形盛水構筑物的墻體拐角處,不論墻體是豎向單向受力還是雙向受力,均將受到由于相鄰墻體約束引起的彎曲應力,以及相鄰墻體傳遞的邊緣反力。從近兩年施工情況來看,一般對相鄰墻體傳來的邊緣反力易遺漏。尤其是對于中隔墻,通常視為不受力,實際上其端部要承受與之相連兩側墻體上的邊緣反力,應以控制開裂核算。

        七、結語

        本人根據給水排水結構設計規范和已建工程較經驗,提出了一些有關意見和建議,以供同行參考。希望大家在施工過程中多注意積累實踐經驗,注意細節問題,并加以總結。其目的是使結構設計更加完善,提高質量水平。

        參考文獻:

        [1]給水排水工程結構設計規范編制組.《給水排水工程結構設計規范 》[s]

        [2]胡德鹿.新規范結構的設計使用年限[j].工程建設標準化,2005年第2期

        [3]國家標準.給水排水工程構建物結構設計規范(gb50069-2002)[s]

        第4篇:砌體結構論文范文

        [關鍵詞] 專業鎮 問題 構想

        專業鎮是我國農村建設的偉大創舉。它起源于上世紀80年代中期,產生于90年代初,發展于90年代中后期。發展較快的專業鎮已經進入了第二次創業新階段。專業鎮是在我國民營企業發展程度較高的農村地區首先發展起來,隨后擴展到城鎮乃至城市,從而產生“專業街道”。它是一個產業與城鄉綜合協調發展的鎮級行政區域,有別于企業集聚(集群)和產業集聚(集群)等產業生產發展的組織形式。它首先創辦眾多民營企業,并遵循企業――主導產業群體系發展規律而建設發展起來。

        一、專業鎮建設與研究意義

        專業鎮建設發展適合我國國情,專業鎮是我國特有的經濟地理現象。專業鎮在我國從形成主導產業發展到今天近20年,已經產生了巨大的作用和意義,有力地推動農村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成為農村改革創新的重要形式和活動。

        首先,專業鎮是鄉鎮發展的高級形態,專業鎮都是中心鎮,主導產業突出,成為國際勞動地域分工的區域。其次,專業鎮推動縣域城鎮體系建設,城鎮體系的發育程度和完善性是衡量一個地區經濟、社會、文化發展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標,尤其在區域經濟發展過程中起著愈來愈重要的作用,是區域經濟發展和布局的前提。城鎮體系中的各個城鎮不同性質功能的作用共同推動區域經濟發展。再次,專業鎮促進縣域發展,縣域發展中產業經濟發展是首要的,它是縣域協調發展的基礎和動力。縣域經濟發展主要是指產業經濟布局的縣域協調發展。即產業經濟發展,產業結構,主導產業,城鎮發展和基礎設施發展。最后,產業鎮是新農村建設的有效模式,新農村建設是實現城鄉協調發展的重要載體。新農村建設的“新”的體現是調整農村和農村產業結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統籌城鄉一體化發展,以解決農村增收和農村和農業增效問題,形成以工促農,以城帶鄉,城鄉互動的包括經濟建設,區域建設,社會建設,文化建設和政治建設五位一體的事先協調鄉鎮區域發展新格局。

        二、石龍專業鎮的成因分析

        1.優越的地理、人文環境

        石龍位于美麗的東江下游北干流和南支流交匯處,東江穿鎮而過,形成一河三埠的風水寶地。有800多年悠久歷史的古鎮石龍,北距廣州69公里,南臨深圳78公里,毗鄰港澳,交通十分便利,歷來都是東江水運的重要港口。今全鎮總面積13.83平方公里,戶籍人口6.7萬人。

        2.政府的正確引導

        首先,“三來一補”是發展經濟的突破口。 改革開放初期,石龍與全國大多數城鎮一樣,資金奇缺,技術落后,人才匱乏。這時石龍鎮政府及時把“三來一補”作為經濟發展的突破口,把“向農村工業化進軍”作為對外開放的具體目標,只要能使小農經濟結構改變為現代產業結構,哪怕只有一分利的投資項目,當地政府都大力支持。同時,石龍注重加強投資環境建設,尤其是投資軟環境的改善,使得前來投資的企業不斷壯大,產生了“滾雪球”效應。很多項目是通過“以商招商”的形式引進來的,吸引眾多中小外商來石龍投資,使石龍迅速完成了資本、人才、技術、市場等方面的基礎積累。

        其次,積累推動產業結構升級轉型。石龍加工貿易完成了原始積累。隨著產業規模的擴大,競爭的日益激烈,昔日的優勢逐漸消失。1994年,在市政府做出“開展第二次工業革命,實施產業轉型,推動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的決策,鎮政府也及時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有力的推動了石龍經濟的升級轉型,由勞動密集型產業向資本、技術密集型產業轉變;從“數量擴張型”發展向“質量效益型”發展轉變;從“政府主導型”經濟向“市場主導型”經濟轉變。

        最后,城市經濟的成功定位。在網絡經濟時代,石龍瞄準信息產業這條巨大的產業鏈,緊緊扣住“配套加工制造”這個獨具優勢的環節,充實自己,發展自己,實行超越常規的趕超,時間證明,這是一條成功的發展道路,目前石龍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IT產業加工基地之一。石龍配套加工制造環節的定位,吸引了許多國內外的大廠商紛紛將加工或采購點設在這里,這是由于加工制造電腦整機的所需零部件的95%可以在石龍配齊。正是由于這種強大的配套能力,使石龍成為主要的IT業加工基地。

        三、石龍專業鎮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廣東專業鎮經濟的興起,是廣東農村工業化、城市化、現代化進程中群眾的創造,具有很強的生命力和發展潛力。但同時也存在不少問題,最突出的有如下幾個方面。

        首先是產業產品檔次低,產品開發設計能力不強,缺乏市場競爭力。東莞石龍是接受國際產業轉移而形成的專業鎮,從產業類型來看,這類產業屬于技術密集型產業產品也以出口為主。但這類專業鎮的一個突出特點是產品的核心技術掌握在外商手中,這些專業鎮多承擔的只是OEM和ODM的生產,是“一個區域性生產者角色,在外國跨國公司的嚴格控制下提供服務”,而不是擁有自己的知識產權、核心技術的自主生產者角色。這就使得出現了這樣的情況:東莞電子信息企業1800多家,年產值超過500億元,電腦整機所需零部件95%可在東莞配齊,但境外企業在東莞設立的R&D機構幾乎沒有,核心技術產品要境外提供。

        其次,就是企業管理水平落后,遠未建立起現代企業制度。專業鎮企業的所有制形式主要是個體、私營性質,其中夫妻店、兄弟廠、家庭型企業占很大比重,企業組織和治理結構面臨著要從血緣構成的關系向契約、法律轉變的挑戰。

        再次,市場體系、營銷網絡、信息交流傳輸缺少現代設施和管理手段。很多專業鎮不僅是企業,政府電子化、數字化、網絡化的利用也僅僅是剛剛起步。

        最后,專業鎮的發展普遍存在城市規劃不科學,生產、升華環境不符合可持續發展要求,各種人才嚴重缺乏等等問題。這些問題、矛盾的解決,都要依靠創新(技術創新、制度創新和觀念創新)才能解決。

        四、石龍鎮產業結構調整的設想

        石龍鎮要遵循產業結構的客觀發展規律, 在國家產業政策和東莞市產業規劃的指導下,產業結構調整要立足于客觀需要和自身的優勢, 實現產業結構的合理化和高級化, 推動生產力更快地向前發展。

        1.合理確定三大產業的結構比例

        根據石龍鎮的實際情況和產業結構優化的目標要求, 制定“適當發展第一產業, 調整優化第二產業, 加快發展第三產業”的方針, 并加強三大產業內部結構的調整。由于石龍鎮人多地少, 人口密度高, 不可能有充足的土地去搞傳統的大眾化農業,可以充分發揮與周邊地區的經濟互補性, 所需的日常農副產品主要由石碣、茶山、石排和博羅石灣等鎮幫助解決。石龍鎮可以重點抓“三高”農業, 走農業生產專業化的道路, 按照城郊型農業模式來部署, 通過實施“星火”技術密集區、現代農業示范基地等, 推動農業科技進步, 促進農業向基地化發展, 向技、農、貿綜合經營方向發展, 提高綜合效益。如奧龍實業公司屬下的石龍德星無菌培養植物有限公司由市農委掛牌確認為“三高”農業示范基地和由省科委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 就是成功的典范。但目前“三高農業”為數太少, 有待今后進一步發展。石龍工業的發展要著力于結構調整, 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 并培植有地方特色的支柱產業。第三產業的發展要注意有計劃、有重點地抓好一些行業, 不僅要注意發展傳統的廣義的服務業, 比如商品流通業及商品市場、金融保險業及金融市場, 而且更要注意發展代表知識經濟新潮流的信息產業、信息咨詢服務業等, 要使電腦、網絡服務、視聽設備、移動通信設備等盡快成為廣大人民群眾用得起的消費品, 成為新的消費熱點刺激需求。努力使第三產業的比重達到60%以上, 建成集約化經營、品種齊全、服務一流的第三產業, 使石龍鎮逐漸成為人流、物流、財流匯集的經貿新城。

        2.堅持走“科技興鎮”之路, 提高各產業的技術含量

        近年來, 科技進步已成為石龍鎮經濟發展強有力的“驅動器”, 但1997 年高新技術產業僅占全鎮工業總值的13%, 而87%的工業產值來自于一般工業產品和勞動密集型產品和來料加工費, 這對于土地資源極為有限的石龍鎮是很不利的。因此, 必須提高對科學技術重要性的認識, 堅持走“科技興鎮”之路。這需要鎮政府和企業加大科技投入, 重視人才培養和引進, 設立“科技風險基金”來鼓勵企業不斷的技術開發和更新, 加強與大專院校和科研單位的合作與交流, 做好先進技術的引進、消化、吸收和創新工作, 并且利用石龍鎮建立“國家級星火技術密集區”的影響力, 優化投資環境, 積極招商引資, 將吸引外資的重點放在高新技術產業領域。通過“科技興鎮”戰略的實施, 大力提高企業產品的技術創新水平和科技含量。

        3.做好產業發展的整體規劃, 避免低水平的重復建設

        產業的發展和調整工作, 必須遵循科學原則和規律, 要有效地防止盲目投資、一哄而上的現象發生。目前, 各地區產業結構雷同化的現象非常嚴重,以東莞市來說, 一方面各鎮(區) 之間產業結構雷同, 另一方面又與珠江三角洲地區結構有高度的相似性, 特別在食品紡織、服裝、皮鞋、金屬制品、機械、電子通訊、電氣器材、建材等行業與珠江三角洲地區的相似性更高。這種狀況既使得重復建設造成資金浪費嚴重, 又使得許多行業的競爭對手過多, 競爭異常激烈, 受市場容量所限而難以達到規模經濟。所以, 做好產業發展的整體規劃, 對于各行業的日后發展和產業結構的遞進, 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石龍鎮的產業規劃, 要充分考慮國家的宏觀產業結構,以及省、市產業結構的調整方向, 立足于自身的實際情況和市場需求來進行, 以造就出具有地方特色的高新技術產業群。

        4.大力推進聯合、兼并、組建企業集團

        石龍鎮建立“國家級星火技術密集區”是與當地社會、經濟發展緊密結合, 產業相對集中, 產業布局合理, 產業結構優化, 城鎮建設現代化, 對周邊有示范、引導和輻射作用的綜合發展示范區, 促進地區科技、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其核心是要發展規模經濟, 實現產業化。這就需要改變“小型企業多骨干企業少, 企業個數多而企業個頭小”“只見星星, 難見月亮”的狀況, 要以支柱產業為龍頭,采取聯合、兼并的方式, 組建跨行業、跨地區的大型企業集團, 實現比較分散的、小規模的、粗放型、低層次的經營格局向集約型、規模型、高層次的經營格局轉變, 實現集團化、產業化。如果石龍鎮能夠出現幾個產值或銷售額超過10 億元, 在國內市場上擁有較高市場占有率, 技術領先, 品牌上乘的支柱產業企業集團, 那么石龍鎮的整體經濟實力又將躍升到一個新的水平。

        5.以市場為導向, 扶植發展名、優、特產品, 實施名牌戰略

        “九五”期間, 廣東省委提出要實施“三個一批”的指示, 即形成一批支柱產業, 發展一批大型企業集團, 創造一批名牌產品, 重點是創名牌。因此, 石龍鎮應該以名牌產品戰略來促進企業的技術改造和產品結構的調整, 促進支柱產業的進一步發展, 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 使全鎮的經濟上規模、上水平、上效益。石龍鎮目前所擁有的真正名牌太少, 這對于產品的市場開拓非常不利。如何加速創建出較多的國內和國際名牌, 對于石龍鎮的經濟發展至關重要。創名牌產品, 一定要以市場為導向,要依靠科學技術, 強化技術開發能力, 不斷創新,才能真正卓有成效。

        參考文獻:

        [1]Michael E.Porter.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Free Press,1990

        第5篇:砌體結構論文范文

        Abstract:By combining with the earthquake disaster experience of the multi—story masonry houses,the paper from the layout of the longitudinal a wall and the design of seismic joints,explores some aspects in the structural system for the seismic design of the multi—story masonry

        houses,so as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improving the seismic capacity of the masonry houses.

        Key words:multi—story masonry house,structural system,seismic design,longitudinal cross wall,seismic joint

        【關鍵字】多層砌體房屋結構體系 合理性抗震設計防裂縫

        中圖分類號:TU973+.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一、多層砌體房屋抗震設計中的合理性

        1、采用橫墻承重或縱橫墻共同承重的結構體系

        墻體布置應滿足地震作用有合理的傳遞途徑。由于橫墻開洞少,又有縱墻作為側向支承,所以橫墻承重的多層砌體結構具有較好的傳遞地震作用的能力。而縱橫墻共同承重的房屋既能比較直接的傳遞橫向地震力,也能直接或通過縱橫墻的連接傳遞縱向地震作用。所以,從合理的地震作用傳遞途徑分析,宜優先采用縱橫墻共同承重的結構體系,盡量避免采用縱墻承重的結構體系。

        2、合理布置平、立面,適當設置防震縫

        多層砌體房屋的平、立面布置應規則對稱,最好為矩形,這樣可避免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扭轉影響。然而對于避免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扭轉僅房屋平面布置規則還是不夠的,還應做到縱橫墻的布置均勻對稱。磚墻沿平面內對齊、貫通,能減少磚墻、樓板等受力構件的中間環節,使震害部位減少,使震害程度減輕;同時,由于地震作用傳力路線簡單,中間不間斷,構件受力明確,其簡化的地震作用分析能較好地符合地震作用的實際。

        大量的震害表明,由于地震作用的復雜性,其對不對稱的結構的破壞較均勻對稱的結構要嚴重一些。但是,由于防震縫在不同程度上影響建筑立面的效果且增加工程造價,應根據建筑的類型、結構體系、建筑狀態以及不同的地震烈度等區別對待。規范的原則規定為:當建筑形狀復雜而又不設防震縫時,應選取符合實際的結構計算模型,進行精細抗震分析,估計局部應力和變形集中及扭轉影響,判別易損部位并采用加強措施;當設置防震縫時,應將建筑分成規則的結構單元。對于多層砌體房屋,當有下列情況之一時宜設置防震縫:(1)房屋的立面高差在6m以上;(2)房屋有錯層,且樓板高差較大;(3)各部分結構剛度、質量截然不同。

        3、在多層砌體屋抗震設計應嚴格進行抗震計算

        抗震計算是抗震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保證滿足抗震承載力的基礎。在多層磚房的抗震計算中,水平地震力作用計算可根據房屋的平、立面情況采用不同的方法。對于平、立面布置規則和結構抗側力構件在平、立面布置均勻的可采用底部剪力法;對于立面布置不規則的宜采用振型分解反應譜法;對平面不規則和豎向不規則的多層磚房,宜采用考慮地震扭轉影響的分析程序。

        二、多層砌體房屋抗震構造中的合理性

        1、縱橫墻豎向應上、下連續,不宜采用上剛下柔的結構

        房屋的縱橫墻沿上下連續貫通,可使地震作用的傳遞路線更為直接合理。如果因使用功能不能滿足上述要求時,應將大房間布置在頂層。若大房間布置在下層,則相鄰上面橫墻承擔的地震剪力,只有通過大梁傳遞至下層兩旁的橫墻,這就要求樓板有較大的水平剛度。而從房屋縱橫墻的對稱要求來看,大房間宜布置在房屋的中部,而不宜布置在端頭。而上剛下柔的房屋也只有通過大梁傳遞至下層兩旁的橫墻,這就要求樓板有較大的水平剛度。

        2、樓梯間不應設在房屋的盡端和轉角處

        由于水平地震作用為橫向和縱向兩個方向,所以在多層砌體房屋轉角處縱橫兩個墻面常出現斜裂縫。不僅房屋兩端的四個外墻角容易發生破壞,而且平面上的其他凸出部位的外墻陰角同樣容易破壞。樓梯間比較空敞和頂層外墻的無支承高度為一層半,在地震中的破壞比較嚴重。尤其是樓梯間設置在房屋盡端或房屋轉角部位時,其震害更為加劇。

        3、煙道、風道、垃圾道及配電箱洞口等不削弱墻體

        墻體是多層砌體房屋承重和抗側力的主要構件。局部削弱的墻體,不僅在削弱處率先開裂,還將產生內力重分布。因此,規范規定煙道、風道、垃圾道和配電箱洞口不應削弱墻體;當墻體被削弱時,應對墻體采取水平配筋等加強措施,對附墻煙囪及出屋面煙囪采用豎向配筋。

        三、多層砌體房屋整體合理性

        1、采用現澆鋼筋混凝土樓板及屋蓋

        房屋是縱、橫向承重構件和樓、屋蓋組成的一個具有空間剛度的結構體系,其抗震能力的強弱取決于結構的空間整體剛度和整體穩定性。現澆鋼筋混凝土樓板及屋蓋具有整體性好、水平剛度大的優點,是較理想的抗震構件,不但可消除預制樓板所產生的滑移、散落問題,還可以增加房屋的整體性,增大樓板的剛度,同時樓、屋蓋現澆增加了樓板對墻體的約束。因此,采現澆樓、屋蓋是一種較好的增強樓房結構空間剛度和整體穩定性的方法。

        2、合理設置圈梁和構造柱

        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及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震害調查表明,兩次地震砌體結構破壞嚴重的建筑破壞主要原因在于未合理的設置構造柱和圈梁,或者是構造柱上下端箍筋應加密而沒有加密。構造柱是一種約束砌體的邊緣構件,它不單獨承受垂直荷載。在墻體受水平地震作用的初期,構造柱的應力極小,剛度也不大,但當墻體開裂后,柱內應力逐步增大,直到裂縫貫通墻體,構造柱才明顯受力直到鋼筋屈服。此時的墻體已破碎,構造柱的約束作用使得墻體雖破碎而不至于倒塌,從而達到“裂而不倒”的目標。構造柱的設置較大幅度地增強了墻體的變形能力,使房屋取得了較大的延性,從而減小了突然發生倒塌的可能性。

        構造柱作為一種豎向構件,一般沿墻高截面不變,配筋也少有變化。因此,在各樓層柱高處必須有圈梁作為錨固點,有了二者的拉結作用。才能形成上下和左右墻段的約束作用,從而限制墻體開裂的發展,并減小裂縫與水平面的夾角,保證墻體的整體性和變形能力,提高墻體的抗震能力。除此以外,圈梁作為一種重要的構造措施。它還加強了內外墻之間、樓板與墻體之間的連接,提高了結構的整體性,并減輕地震時地表裂縫對房屋的影響,特別是屋蓋和基礎頂面處的圈梁具有提高房屋豎向剛度的能力和抵御地基不均勻沉陷的能力。

        總結

        多層砌體房屋是我國居住、辦公、學校和醫院等建筑中最為普遍的結構形式。總結多層砌體房屋的震害經驗,房屋結構體系不合理性或存在缺陷是多層砌體房屋產生震害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多層砌體房屋合理的抗震結構體系合理性,對于提高房屋的抗震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房屋抗震設計中應考慮的關鍵問題。因此在進行多層砌體房屋抗震設計時,應充分結構體系的合理性。

        【參考文獻】

        [1]民房建筑結構抗震能力分析與抗震措施探討[期刊論文]-山西建筑2009,35(29)

        [2] 伍世添 淺談砌體房屋抗震結構設計[期刊論文]-廣東建材2011,27(7)

        [3] 康兆光 校舍建筑抗震能力分析與結構改造加固[期刊論文]-建筑 2010(4)

        第6篇:砌體結構論文范文

        關鍵詞:剪壓復合作用;混凝土空心砌塊砌體;抗震抗剪強度;下降段;破壞形態

        中圖分類號:TU398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4764(2012)05000105

        隨著豎向壓應力σy的增加,混凝土空心砌塊砌體的剪切破壞依次表現為剪摩、剪壓和斜壓3類破壞形態[15],如圖1所示,而與之對應的分別是庫侖、主拉應力和主壓應力理論[1, 612],如圖2所示。但是,中國現行《砌體結構設計規范》[13](簡稱砌體規范)和《建筑抗震設計規范》[14](簡稱抗震規范)對混凝土空心砌塊砌體的靜力和抗震抗剪強度采用了各自不同形式的庫侖理論公式,兩者不僅在計算方法上不統一,而且在可靠度的取值上也與相對成熟的燒結普通磚砌體相差較大。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D(〗 呂偉榮,等:混凝土空心砌塊砌體抗震抗剪強度〖=〗 1)正如圖1、2所示,單一的庫倫理論公式僅適用于其對應的剪摩破壞,而對于另兩類破壞形態,特別是具有明顯下降段的斜壓破壞,則擬合較差,甚至偏于不安全[1]。

        2)如圖3所示,盡管現行抗震規范較2001版規范在混凝土空心砌塊砌體的抗震抗剪強度計算上進行了調整,但當σ0/fv大于16時,按水平段取值仍不具備下降段,與實際明顯不符,不能滿足日益增長的高層配筋砌體結構設計[1516]的要求。

        3)以MU10、M75的燒結普通磚砌體和MU10、Mb7.5的混凝土砌塊砌體為例(取永久荷載分項系數γG=1.2),如圖3所示,對于國內試驗數據相對較多,運用也較為成熟的燒結普通磚砌體,其靜力抗剪強度曲線①普遍高于抗震抗剪強度曲線③;而對實驗數據相對較少的混凝土空心砌塊砌體,其靜力抗剪強度曲線②普遍低于抗震抗剪強度曲線④。兩本規范對于這兩類砌體結構在抗剪強度計算上表現出來的不同規律,值得商榷。

        綜上所述,現行抗震規范采用庫倫理論公式計算混凝土空心砌塊砌體的抗震抗剪強度不僅不全面,而且其可靠度也值得質疑。針對以上問題,李曉文[17]、駱萬康[18]、蔡勇[8, 12]、梁建國[19]等中國學者均對此進行了系統地研究,并提出了各自的計算公式,但均無法實現對剪摩、剪壓和斜壓三類破壞形態的全面模擬。

        為此,本文作者于2008年提出了砌體剪壓破壞區理。該理論認為,既然在多數的砌體剪壓試驗中剪摩與剪壓破壞或剪壓與斜壓破壞共同出現,不妨將砌體的三類剪壓復合破壞分為剪摩剪壓破壞區和剪壓斜壓破壞區,通過引入權函數,推導出相應的砌體靜力與動力抗剪強度簡化公式[11]:

        其中A、B及a需根據試驗結果確定。在文[11]中,盡管也曾提出了混凝土空心砌塊砌體的抗震抗剪強度公式,但該公式中A、B及a等參數的確定僅僅是在其靜力抗剪強度公式的基礎上,簡單的對其曲線峰值折減15%得到,缺乏試驗支持。

        因此,本文將基于砌體剪壓破壞區理論,引入近年來收集到的中國58片混凝土砌塊砌體墻的剪壓試驗結果[19],在保證可靠度的基礎上,運用曲線擬合方法,確定式(1)的3個參數,提出了剪壓復合作用下混凝土砌塊砌體抗震抗剪強度設計值全曲線公式,解決了現行砌體和抗震規范中存在不合理和不安全的問題。1 剪壓復合作用下混凝土空心砌塊砌體的抗剪強度全曲線 砌體剪壓破壞區理論簡化公式(1)具有下降段,能較全面的模擬砌體剪壓破壞全曲線。為此,本文根據圖1曲線中相關數學特征,可對公式(1)中的參數A、B及a確定如下:

        根據中國現有的58片不同高寬比、不同試件尺寸、不同加載方式的混凝土空心砌塊砌體結構試驗結果[19],如圖4所示,同時參考相關文獻研究成果,對剪壓復合作用下混凝土空心砌塊砌體抗剪強度曲線的關鍵參數取值如下:

        1)曲線峰值點坐標(b, ymax)的取值

        如圖5所示,對于坐標系統為x=σy/fm、y= fvm/fm的混凝土空心砌塊砌體的剪壓相關曲線而言,相關文獻中橫坐標b的取值各不相同:重慶建筑大學駱萬康教授(1999年)對于普通粘土磚動力剪切試驗回歸曲線峰值點取為0502;湖南大學劉桂秋教授(2000年)對于砌體結構統一取為067[10];而對于混凝土而言,其剪壓相關曲線峰值坐標為060。綜合以上取值,并考慮到動力試驗的取值相對偏低,本文建議取為055。

        如圖4所示,文[19]的試驗值與式(6)計算值比值的平均值為1.27,變異系數為0245,兩者吻合較好,且式(6)的計算值偏于安全。

        同時,與文[19]的公式相比,式(6)的改進在于:1)具有下降段,能全面的反映剪壓復合作用下混凝土空心砌塊砌體的剪摩、剪壓及斜壓3個破壞階段;2)解決了文[19]的計算取值偏于保守的取值,即當σy,m/fv0, m>5,文[19]取值為水平直線。同時,當σy,m/fv0, m>13.1,文[19]的計算取值由于缺乏下降段而導致不安全,無法適用于高層配筋砌塊砌體結構。

        2 混凝土空心砌塊砌體抗震抗剪強度設計值公式2.1 γ的取值

        與試驗平均值公式取值不同,現行砌體規范中已明確給出了fv0和f的取值,根據砌體規范表322所列的混凝土砌塊砌體類型,可計算出γ的范圍在(0.015~0.050)之間,平均值為0.026,

        2.2 抗震抗剪強度設計公式的確定

        根據可靠度理論,砌體的強度設計設計值f與強度平均值fm的關系為:

        (8)

        如圖5所示,本文提出的混凝土空心砌塊砌體抗震抗剪強度設計公式(8)與試驗平均值公式(5)相比,不僅具有可靠度保障,而且具有與試驗曲線及理論分析相同的特征。為方便工程應用,本文對表1中的各種混凝土砌塊砌體組合按式(8)的計算結果與現行規范中所采取的公式計算結果進行了對比,部分結果如下圖6所示。

        圖6的計算結果表明:1)本文提出的混凝土空心砌塊砌體抗震抗剪強度公式(8)普遍低于現行規范規定的混凝土砌塊砌體靜力抗剪強度計算值,不僅提高了其抗震可靠度,而且較好的統一、協調了燒結普通磚砌體和混凝土砌塊砌體的抗震與靜力抗剪強度設計值之間的變化關系。2)不同類型的混凝土砌塊砌體按式(8)計算的抗震抗剪強度均在σy=f時趨于0,較好地實現了對砌體剪壓相關曲線中3個破壞形態的模擬,避免了現行規范中抗剪強度單調遞增的不合理和不安全。3 結論

        1)在砌體剪壓復合破壞區理論基礎上,根據中國已有的58片灌芯砌塊砌體墻片試驗結果,推導出混凝土砌塊砌體的剪壓相關性試驗值曲線公式(5)。與傳統砌塊砌體剪壓相關曲線相比,該曲線不僅光滑連續,而且具有下降段。

        2)通過對式(5)曲線頂點按f=0.42 fm進行折減以及起點、終點的相關處理后,本文推導出具有一定可靠度保證的混凝土空心砌塊砌體抗震抗剪強度設計值公式(8)。如圖5所示,經式(8)的計算得到的凝土空心砌塊砌體抗震抗剪強度設計值不僅低于現行抗震規定的抗震抗剪強度,而且也普遍低于現行規范砌體規定的靜力抗剪強度,這表明式(8)不僅滿足設計可靠度要求,而且較好的統一、協調了燒結普通磚砌體和混凝土砌塊砌體的抗震與靜力抗剪強度設計值之間的變化關系。

        3)如圖6所示,本文提出的混凝土空心砌塊砌體抗震抗剪強度設計公式(8)不僅具有下降段,且對于不同類型的砌塊砌體組合基本上均在主壓應力σy=f時趨于0,較好地實現了對砌體剪壓相關曲線中各種破壞形態的模擬,能直接運用于高層砌體結構設計,避免了現行規范中抗剪強度單調遞增的不合理和不安全。

        參考文獻:

        [1]施楚賢. 砌體結構理論與設計:2版[M]. 北京: 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2003.

        [2]Ahmad A, Hamid and Robert G, Drysdale. Concrete masonry under combined shear and compression along the mortar joint[J]. ACI Journal, 1980, 77(5): 314320.

        [3]Riddington J R, Ghazali M Z. Hypothesis for shear failure in masonry joints[C]. Proc. Instn Civ. Engrs, part2, 1990(3): 89102.

        [4]Graubner C A, Kranzler T. Shear design of unreinforced masonry panels[C]. In: 10th Canadian Masonry Symposium. Banff, Alberta, 2005, on CDROM.

        [5]ShiehBeygi B, Pietruszczak S. Numerical Analysis of Structural Masonry: Mesoscale Approach[J]. Computers and Structures, 2008, 86: 19581973.

        [6]Andreaus U. Failure criteria for masonry panels under inplane loading[J]. Journal of Structure Engineering, 1996(122): 3746.

        [7]Mann W, Mǖller H. Failure of shearstressed masonryan enlarged theory, tests and application to shear walls[C]//Proc., British Ceramic Soc., 1982(30): 223235.

        [8]蔡勇, 施楚賢, 馬超林,等. 砌體在剪壓作用下抗剪強度研究[J].建筑結構學報, 2004, 25(5): 118123.

        CAI Yong, SHI Chuxian, MA Chaolin, et al. Study of the masonry shear strength under shearcompression action[J]. Journal of Building Structures, 2004, 25(5):118123.

        [9]洪峰, 王紹博. 砌體結構抗震抗剪強度分析[J]. 地震工程與工程振動, 2000, 20(3): 2833.

        HONG Feng, WANG Shaobo. Analysis of earthquake shear strength of masonry structures[J]. 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Vibration, 2000, 20(3):2833.

        [10]劉桂秋, 施楚賢. 平面受力砌體的破壞準則[C]//2000年全國砌體建筑結構學術交流會議論文集. 北京: 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2000:1924.

        [11]呂偉榮, 施楚賢, 劉桂秋. 剪壓復合作用下砌體的靜力與抗震抗剪強度[J]. 工程力學, 2008, 25(4): 158164.

        LU Weirong, SHI Chuxian, LIU Guiqiu. Static and seismic shear strength of masonry under shearcompression loading[J]. Engineering Mechanics, 2008,25(4):158164.

        [12]蔡勇. 砌體在剪壓復合作用下抗震抗剪強度分析[J]. 建筑結構,2011, 41(2): 7477.

        CAI Yong. Analysis on aseismic shear strength of masonry under shearcompression composite action[J]. Building Structure, 2011,41(2):7477.

        [13]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 GB 50003-2001 砌體結構設計規范[S]. 北京: 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2001.

        [14]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 GB 50011-2010 建筑抗震設計規范[S]. 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0.

        [15]金偉良, 岳增國, 高連玉. 《砌體結構設計規范》的回顧與進展[J]. 建筑結構學報, 2010, 31(6): 2228.

        JIN Weiliang, YUE Zengguo, GAO Lianyu. Stateoftheart development on ‘Code for design of masonry structures’[J]. Journal of Building Structures, 2010,31(6):2228.

        [16]施楚賢. 對砌體結構類型的分析與抗震設計建議[J]. 建筑結構,2010, 40(1): 7476.

        SHI Chuxian. Analysis for dividing types of masonry structures and seismic design recommendations[J]. Building Structure, 2010,40(1):7476.

        [17]李曉文, 王慶霖. 無筋墻體抗剪計算[C]// 2000年全國砌體建筑結構學術交流會議論文集. 北京: 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2000:5965.

        [18]駱萬康, 李錫軍. 磚砌體剪壓復合受力動、靜力特性與抗剪強度公式[J]. 重慶建筑大學學報, 2000, 22(4): 1319.

        LUO Wankang, LI Xijun. A study on the response of brick masonry structure under dynamic and static shearcompression loading and suggested shearing equation[J]. Journal of Chongqing Jianzhu University, 2000, 22(4):1319.

        [19]梁建國, 方亮. 混凝土空心砌塊砌體抗震抗剪強度研究[J]. 建筑結構, 2009, 39(1): 4547.

        第7篇:砌體結構論文范文

        關鍵詞:磚混住宅外墻滲漏,防治

         

        在磚混住宅建設施工中,為解決外墻滲漏這一常見的質量通病,近年來提出了許多措施,在提高質量方面也有了一定的改善。實踐證明,要想搞好外墻防滲漏工作,必須抓好施工中的各上環節。

        一、外墻滲漏的原因

        1、砌體材料不合格。磚混結構常用實心粘土磚或多孔磚作為砌體材料,盡管其抗壓強度符合要求,但在施工中對外觀質量往往控制不嚴,缺角少棱,有酥散或幾何尺寸不規格等缺陷磚,也偶爾用在主體工程上,導致留下滲漏的隱患。

        2、砌體砌筑不合格,水平或豎直灰縫砂漿不飽滿、不密實,雨水透過抹灰層或其他飾面面層造成滲水、漏水。

        3、主體工程中預留孔道如穿墻螺桿洞、外墻架手腳眼等周邊處理不當,堵塞不嚴導致滲漏水。

        4、在工程外形突出部位如陽臺、挑檐、遮陽板、雨篷、腰線、空調機擱板等排水考慮不周全,有倒泛水或存水現象。

        5、外墻抹灰出現起鼓裂縫,尤其外山墻處,抹灰面積大,受氣候影響大,是墻體防水的薄弱環節。

        6、外窗框防水處理不當或窗臺倒返水造成滲漏。

        7、外墻分格縫做完后,未按規定要求處理好勾縫。

        8、外墻面磚鑲貼不飽滿,勾縫粗糙不嚴密,造成滲漏。

        二、針對以上滲漏產生的原因,我們有針對性的采取了以下措施:

        1、對砌體材料嚴格進行入場前檢驗和挑選,不僅強度要符合設計要求,對外觀質量也特別重視,尤其是有裂縫的缺陷磚絕對不能用于主體。

        2、在砌體砌筑施工中,將灰縫飽滿度作為一個重要目標來控制,預防措施有:

        (1)改善砂漿和易性,如果砂漿出現泌水現象,應及時調整砂漿的稠度,確保灰縫的砂漿飽滿度并提高砌體的粘結強度。

        (2)砌筑用磚必須提高1-2天澆水濕潤,普通磚、空心磚含水率宜在10%-15%,灰砂磚、粉煤灰磚宜為5%-8%,嚴防干磚上墻導致砌筑砂漿早期脫水而降低強度。

        (3)砌筑時要采用“三一”砌磚法(即一塊磚、一鏟灰、一揉擠)。嚴禁鋪長灰而使底灰產生空穴和擺磚砌筑,造成砂漿不飽滿。

        (4)砌筑過程中要求鋪滿口灰,頭縫、水平、豎直灰縫飽滿達到85%以上,用方格網按規定抽檢,豎向灰縫應用采用擠漿法使其砂漿飽滿,不得有裂縫。對于飽滿的有灰縫、空頭縫、瞎眼縫應用水泥砂漿嵌實。砌體240墻每砌筑500mm高度時,應設置二道φ6鋼筋,370墻則設置3道φ6鋼筋。

        (5)嚴禁在砌好的墻上砸磚糾偏。

        (6)填充墻與上部斜砌部分應等其下部沉降穩定或粉飾前再進行砌筑,嚴禁一次砌筑至頂。

        3、對于主體工程中預留較小的孔道如穿墻螺桿洞、架手架眼等必須用高標號細石砼在支好外模后,分二次澆搗而成。每次澆搗必須密實,由專人負責逐次驗收。博士論文,防治。。對于較大的孔洞如塞等,可用同材料砌筑,但應注意以下幾點:(一)原墻體必須預留拉結筋;(二)必須處理好結槎,結槎處宜鋪釘優質鋼板網,每邊搭接長度大于350mm。

        4、在工程外形設計上應力求簡煉,體型簡單,減少不必要的外突部位,對確需外突的部位,上部抹灰應做出不小于5%的外排水坡度,以便防止倒泛水或積水,同時在底部做鋁合金條雙滴水線槽,并用切割機在外伸部位切泄水槽口。

        5、外墻抹灰防治滲漏應采取的措施有以下幾條:(1)外墻抹灰前先認真修補好主體結構施工中遺留貫徹的蜂窩、麻面、露筋、墻面上深度較大的縫隙等缺陷,封堵完外墻孔洞;(2)外墻抹灰前應充分濕潤墻體,在常溫下一般隔液澆水二遍即可,以保證找平層砂漿與結構層能有效的粘結;(3)為避免外墻找平層抹灰砂漿過厚引起開裂,找平層宜分層抹灰,抹灰厚度應控制70-100mm,必要時可在砂漿中摻入環保型(按使用說明)膠結材料,以提高抹灰砂漿的粘結強度;(4)在抹灰砂漿中適當摻入經驗證后的防水劑,配制防水砂漿以起到防水作用;(5)在主體結構完成后可用高壓水龍模擬淋雨,每個噴淋面持續時間不少于半個小時,再檢查滲漏情況后予以處理,這樣反復幾次確保無滲漏后再進行下道工序施工。

        6、針對窗框周邊滲水的預防措施有:(1)要保證主體施工時窗洞口尺寸的準確性,不能判別太大。窗框與洞口四周要固定牢固,每邊不少于2個固定點,窗框樘料拼縫應卡接,螺栓應雙向擰緊,擰緊程度應一致,避免框體翹曲變形產生裂縫。(2)外窗同墻體應作彈性連接,框外側應留設5mm×8mm的槽口,防止水泥砂漿同外窗直接接觸。槽口內注密封膠至槽口平齊。注膠前應仔細清除砂漿顆粒、木屑及浮灰,保證密封膠粘結牢固,注膠應自下而上進行。注膠后應檢查是否有遺漏、脫膠、粘結不牢等情況。(3)組合窗的豎向或橫向組合桿件,不得采用平面同平面的組合的做法,應采用套搭搭接形成曲面組合,搭接長度應大于10mm,連接處應用密封處理。(4)盡量減少外露的連接螺釘,如有外露連接螺釘時,應用密封材料掩埋密封。(5)外窗下滑必須開設排水孔,排水孔設在距窗框拐角80mm處;排水孔尺寸宜為4mm×30mm,間距為500-600mm。安裝時應檢查排水孔有無砂漿等雜物堵塞,確保槽內的積水能順暢流出。(6)加強成品保護,防止窗框變形損壞導致的密封性能不良。嚴禁在安裝后的窗上鋪設腳手架,隨意踩踏,或將窗框作為腳手架的臨時拉結點。(7)抹灰時外窗臺必須嚴格控制做外弧形或坡形,坡度不小于20%,內窗臺必須高于外窗臺不小于20mm,外窗臺下可做鷹嘴形滴水。博士論文,防治。。(8)窗框與墻體間縫隙應選用防水性能比較好的發泡膨脹填縫劑填嵌。博士論文,防治。。操作時應先對填嵌部位灑水濕潤,再慢速均勻連續的填塞發泡劑,不留斷口。

        7、外墻采用界條分格墻面時,分格縫應用水泥砂漿填嵌密實,充分養護,防止干裂出現滲水通道這一隱患。

        8、外墻面鑲貼時應搭雙排腳手架,盡量減少外墻腳手架眼。用防水砂漿打底,膠結材料和色縫材料宜選用聚合物水泥砂漿,淘汰用純水泥作膠結材料和勾縫材料的做法,嵌縫應密實。

        第8篇:砌體結構論文范文

        【關鍵詞】高層住宅防滲漏施工施工技術住宅防漏技術探討

        中圖分類號:TV697.3+2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一.引言

        在現代城市建筑中,很多高層建筑為了考慮地震防御的需要,進行高層建筑施工設計時普遍采用現澆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為了減輕鋼筋混凝土框架的荷載,在選擇填充維護墻時一般都選擇容重輕,隔熱、保溫性能好、施工方便和造價成本較低的輕質砌塊、混凝土空心砌塊等材料進行填充。由于這些材料所具有的優點,在現代高層建筑施工中被廣泛使用。在施工完成后,特別是在多雨天氣或大雨過后,在混凝土外墻上存在面層脫落、開裂、鼓包的現象,對應的在內墻出現滲水,墻面潮濕、發霉、面層變成粉狀、涂料起皮等問題,這種問題的產生,嚴重影響了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同時對建筑物業主的生活帶來了困擾和麻煩,從而引起業主對建筑物質量的擔憂。這些滲水、漏水問題在現代高層住宅中經常出現,對此解決此類問題,成了高層建筑施工質量保證的前提之一。

        二.高層住宅產生滲漏問題的原因及對施工技術的探討。

        1.容易出現滲水、漏水的部位。

        在一般工程中,外墻滲水漏水會導致內墻的質量變化,在外墻中,比較常見的滲漏部位主要是在這些位置:

        (1)鋼筋混凝土框架梁柱和外墻的磚砌體之間的裂縫出滲水。

        (2)在外墻砌體上沿著磚縫中間的空隙滲水。

        (3)在外墻上的施工孔洞處滲水,如:施工腳手眼、穿墻的套管等處。

        (4)在外墻窗戶邊框和門的邊框四周滲水。

        (5)在外墻預埋件的根部滲水。

        (6)外墻變形縫部位滲水。

        (7)外墻鑲貼飾面板材滲漏

        2.高層住宅滲水、漏水問題發生的原因。

        (1)材料原因導致的墻面滲水、漏水。

        由于鋼筋混凝土和普通磚砌體相比,其溫度線膨脹系數是2倍的差距,在相同的溫度條件下,鋼筋混凝土和普通磚砌體產生不同的變形,在二者的交接處形成了裂縫。由于在外墻磚砌體和剪力墻之間的拉結筋施工時出現遺漏或者存在長度不同的情況,導致框架梁柱和磚砌體之間不夠密實,在框架梁底的填充墻的頂磚角度不好,造成填充不密實,進而產生經常性的滲水、漏水。

        未采用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導致混凝土的離析性較大,強度不夠,在混凝土養護中,保養不及時或保養不足,在混凝土受荷后發生開裂,產生墻面滲漏。

        (2)設計原因導致的滲漏。

        在高層住宅設計中,屋面板因為設計剛度不夠,造成擾度過大而發生開裂進而產生滲漏。在大跨度板和懸挑板的結構中,最容易出現此類問題。在鋼筋混凝土屋面板溫度設置時不太合理,會導致溫度應力作用在板面層,產生裂縫,導致滲漏。

        在鋼筋混凝土面板上沒有設計防水層或者防水層設計不合理,屋面的排水坡度設計坡度不夠,排水管管孔面積過小導致排水不順暢,積水時間過長而導致滲漏。在設計防水層和排水層時,缺乏對當地氣候的調查和了解,設計方案不科學、不合理。

        設計時在屋面板上預留孔洞直徑過大,預留孔洞本身的防滲漏措施設計的不科學、不可靠,密封不嚴實,這會導致雨水從預留孔洞滲水、漏水。

        (3)施工原因導致的滲漏。

        施工時技術手段和施工工藝是直接造成住宅滲水、漏水的主要原因。在住宅結構中,施工時沒有注意住宅的結構特點,產生屋面結構的施工縫。在屋面結構施工后,對結構的支撐沒有做好,或者是過早地拆除模板,以至于結構產生裂縫。屋面結構缺乏靜心養護,致使結構產生大量的微小裂縫。在選擇防水材料時,未對材料性能進行了解,涂防水層時備料的攪拌不均勻,涂刷不勻,這都會導致屋面的滲漏。

        3.高層住宅防滲漏施工中技術的應用。

        在高層住宅中,由于結構的特殊性,房屋滲漏的問題在所難免,對施工單位而言,不能因此就忽視防滲漏工程的處理,而是要通過在設計時全面考慮,對高層住宅地理、氣象等信息進行綜合分析,在施工中嚴格按照技術標準作業,施工后做好填充、養護、檢查、實驗等工作。通過技術手段的提高和重視度的加強,最大限度的減少出現滲漏的問題,最大限度的提高防滲漏工程的功能。

        (1)加強高層住宅設計階段的監控管理。

        在高層住宅的設計階段,要對住宅的地理位置和當地天氣狀況、雨水分布情況、雨水水量等環境因素進行了解,設計時要結合住宅結構特點,合理安排防水層和排水工程的設計功用。對施工中,排水及防水工程的細節內容要進行明細,選擇材料時要前對材料的性能進行實驗分析和了解。對混凝土、填充砌體等構件通過在住宅區域氣象條件下進行強度實驗,對離析度和強度進行技術性指標約束。施工工藝設計時要采用新工藝和實際情況的結合,要注意施工手段的實施與監管。

        設計時要加強對屋面容易產生滲漏部位的重視,對滲漏部位進行技術性改善,同時要設置彌補性措施。對外墻填充墻材料選擇時,要盡量采用擁有較低吸水率的輕質砌塊材料,對輕質砌塊的尺寸和質量要進行明確,采購時要盡量選用等級高、質量好、厚度勻、顏色均、邊緣齊、吸水率低、收縮變形小、抗凍融能力強的飾面磚。

        (2)提高技術手段的應用,加強對施工質量的監管。

        在填充墻的梁底要采用定型制作規格為60X200X墻面寬度的斜混凝土預制塊,其斜角角度為60°,在墻體施工完成14天后在進行斜砌。在混凝土墻和填充墻中要設置拉結筋,在勾縫處要鋪設30cm寬的鋼絲網片并勾出凹槽。鋼絲網片每邊為15cm,要保證在粉刷完成后不產生裂縫。進行結構施工時,對螺桿孔位置的孔位要保持外低內高,在進行粉刷前,要用5cm以上的發泡劑進行封堵。在封堵孔位時,要在孔位外側留出5cm左右的位置,采用膨脹水泥進行填堵,對懸挑腳手架等預留孔洞位置,還要采用細石混凝土內摻合膨脹水泥進行封堵。封堵完成后,才可進行外墻粉刷施工。

        (3)提高管理手段,提升施工質量,宣導保養教育。

        在高層住宅施工前要加強設計圖紙的審核,對設計存在的問題要及時糾正處理,對防水設計要進行深化處理,要保證設計方案的完善度。在高層住宅施工時,施工單位要加強施工質量的宣導和培訓教育,對施工人員的施工效果進行考核確認。對施工中技術工藝要進行實驗和管控,對施工手段要進行督查。在施工完成后,要對物業部門或業主進行防滲漏的教育宣傳,避免出現在墻面鉆孔打孔,破壞防水層,要物業部門保證樓頂排水管道的暢通,避免管道堵塞造成積水在墻面的滲漏。

        四.結束語

        造成高層住宅滲漏問題的原因有很多復雜的因素,在防滲漏中,最主要的是要加強對裂縫的控制,有裂必滲漏、有縫必漏水,通過改善裂縫問題,減少住宅的滲水、漏水。在高層住宅施工中,要嚴格按照設計規范,加強施工管理,提升質量水平,后期合理養護,通過“預、防、養”等一系列的舉措,可真正改善高層住宅防滲漏工作,有效提升住宅耐久度和質量水平。

        參考文獻:

        [1] 王玉明 俞巨明 對高層住宅防滲漏施工技術的探討 [期刊論文] 《中華民居》2011年7期

        [2] 孫宏杰 劉宇 關于高層住宅外墻防滲漏原因分析及對策分析 [期刊論文] 《黑龍江科技信息》2010年14期

        [3] 邢耀祝 對某高層住宅外墻防滲漏施工技術的探討 [期刊論文] 《四川建材》2008年3期

        [4] 劉新頌 淺議高層住宅外墻防滲漏施工技術 [期刊論文] 《投資與合作》2011年5期

        [5] 邱樹鋒 Qiu Shufeng 淺談高層住宅工程防滲漏施工技術[期刊論文] 《科學之友》2011年24期

        第9篇:砌體結構論文范文

            【論文摘要】總結分析了受力裂縫及非受力裂縫的不同狀態及產生原因,結合工程經驗提出控制裂縫的措施。

            1簡介

            磚石材料是房屋建筑中采用較廣泛而經濟的地方材料,因寧夏當地的地質環境及條件,砌體結構在寧夏的建筑工程中使用的很多。磚石材料具有良好的耐火性,材料便宜,方便取得,施工工藝簡單,工期短等優點。但砌體結構也存在一定的缺點,裂縫就是其中較為嚴重的問題,磚砌體出現裂縫,輕者影響外形美觀和使用功能,損害結構整體性,降低工程壽命,重者使建筑失去使用價值,甚至倒塌。

            2裂縫的類型及成因

            產生砌體結構裂縫的原因很多,如不均勻沉降、溫度變化導致的熱脹冷縮、干縮變形等,或是各種因素的綜合作用結果。按裂縫的成因,墻體裂縫可分為受力裂縫和非受力裂縫兩大類。各種直接荷載作用下,墻體產生的裂縫稱為受力裂縫,而砌體因收縮、溫度、濕度變化、地基沉陷不均勻等引起的裂縫是非受力裂縫,又稱為變形裂縫。

            2.1受力裂縫受力裂縫的產生主要是砌體結構設計中墻體在外荷載作用下的承載力沒達到規范所要求的強度,墻體由于外荷載產生的內應力超過了墻體自身可承受的極限而開裂。受力裂縫破壞基本上分為受壓、受拉、受彎和受剪破壞:①受拉破壞時裂縫成豎向平行分布。②受拉破壞時可分為沿齒縫開裂和沿墻面垂直開裂。當磚塊的強度等級較高而砂漿的強度較低時,磚體的抗拉強度大于該切向的粘結強度,砌體沿著與砂漿的交接面處處形成齒狀裂縫,墻體開裂破壞。反之,磚體的抗拉強度小于交接面處的粘結強度,易形成自上而下貫穿墻體的垂直裂縫,墻體開裂。③受彎裂縫破壞與受拉相似。④砌體局部受壓是常見的一種受力狀態,如基礎頂面的墻、柱的支撐處,梁或屋架端部的支撐處。

            2.2非受力裂縫非受力裂縫又分為溫度裂縫及基礎不均勻沉降裂縫等。

            2.2.1溫度裂縫溫度裂縫產生機理:對于磚砌體結構,混凝土由于溫度改變而引起的變化是砌體的兩倍。當外界溫度升高時,混凝土頂蓋變形大,墻體變形相對較小,導致磚砌體和混凝土屋蓋之間產生約束應力。使屋蓋受壓,墻體受拉、受剪。當約束條件下溫度變形引起的溫度應力足夠大時,墻體就會產生溫度裂縫。

            2.2.2斜裂縫常見于建筑物頂層兩端內外縱墻門窗洞的上下角上,對稱產生,呈八字形,向下一層的斜裂縫比頂層裂縫小。這主要是由于屋面變形受到墻體的約束,屋面板對墻體頂端產生水平推力,使墻體與屋蓋的接觸面受剪。而剪力與屋蓋挑檐或女兒墻的垂直壓力構成了墻體雙向應力,當主拉應力大于墻體的抗拉強度時,墻體便開裂。沿墻體分布的剪力大致為兩端大,中間小,由于端部正應力小,其主拉應力接近于剪應力,使橫墻及內外縱墻端部出現八字形裂縫。

            2.2.3豎向裂縫常見于門窗間墻上,情況嚴重的還會延至以下幾層,甚至出現貫通房屋全高的豎向裂縫。這是因為從屋蓋傳給墻體的主拉應力,在門窗洞口處約為平均應力的兩倍,窗間墻一般比較薄弱,當窗過梁擱置在窗間墻的兩端,擱置處受過梁傳來的局部壓力較大,過梁在熱脹冷縮的作用下,引起窗間墻受拉、受剪的動力較大,易產生垂直豎向裂縫。

            2.2.4水平裂縫常發生在頂屋圈梁下的水平磚縫中,有的在建筑四角形成包角裂縫,即會在兩端間四周墻上有一圈水平裂縫。當縱墻門窗洞口多時,水平裂縫常發生在門窗洞口上的磚縫中。以上兩種裂縫是由于屋蓋的熱脹冷縮作用,墻體內產生水平軸壓力和偏心彎矩,當應力大于砌體的拉力時,在薄弱的水平磚縫中就會產生水平裂縫。

            2.3地基不均勻沉降裂縫地基不均勻沉降的裂縫的形態是多種多樣的,有的裂縫尚隨時間長期變化,裂縫較寬。沉降大處地基會產生局部凹陷,此時其上部荷載只能由磚砌體承擔,則磚砌體上產生了附加拉力和剪力,當該應力大于磚砌體的承載能力時會出現裂縫。這類裂縫大多會發生在底層,在頂層大量的豎向裂縫或接近豎向裂縫,在底層多數為斜裂縫。

            2.3.1斜裂縫常見于房屋底部,通過門窗口,與地面成45°角,少數有可能向上延伸到二層。這類破壞可近似的按彎曲破壞進行分析,如建筑中部沉降大,而端部沉降小,使建筑物產生正彎矩,結構中下部受拉,端部受剪,墻體由于剪力形成的主拉應力破裂。

            2.3.2豎向裂縫常見于底層窗下墻的中部,裂縫上端寬下端細。原因是窗下墻兩端在窗間墻上部的集中荷載作用下,使窗下墻的兩端受的壓力大,地基壓縮下降量大,而中部向上彎曲,產生彎曲裂縫。

            2.3.3水平裂縫窗間墻上下沿灰縫常出現水平裂縫,沉降大的一端,在窗間墻的下面灰縫中產生水平裂縫,沉降小的一端水平裂縫在窗間墻的上面。究其原因,建筑物沉降單元上部受到阻力作用時,使窗間墻承受較大的剪應力,當剪應力大于砌體的抗剪強度時產生裂縫。

            3裂縫的控制措施

            大量工程實踐表明,控制裂縫應該防患于未然,特別是在設計時就要考慮如何預防裂縫的產生。磚砌體由于本身的特點,對于不均勻沉降和溫度應力都很敏感,一旦出現了裂縫就無法嚙合,當危及到安全時還要采取加固措施,既影響美觀又影響使用,有的即使進行了加固也不能恢復其本來面貌,因此對磚砌體的裂縫問題,應著眼于預防,把癥害消除在發生之前。根據以上分析,提出以下幾點預防措施:①為增強外縱墻及內縱墻的抗剪及抗拉能力,控制裂縫出現,外縱墻厚度宜采取370mm,內縱墻厚度宜采取240mm,增加墻的厚度后,圈梁和構造柱仍占一磚墻厚,使圈梁和構造柱不暴露在大氣中,有利于控制溫度應力引起的墻體裂縫。②在現澆屋蓋部分及現澆挑檐,每隔15米左右設后澆縫一道,縫寬600~800mm,縫內混凝土斷開,鋼筋不斷,待主體結構完成需做保溫層前,再灌注混凝土,混凝土強度提高一級,并加膨脹劑。磚混結構頂層墻體裂縫早已引起人們關注,實踐證明,采取和不采取預防措施截然不同,一般采取措施后不再出現裂縫,而且預防裂縫方法簡單,施工方便,增加工程造價不多,效果顯著。

            4加固處理方法

            采取砌體灰縫中嵌筋法:將裂縫墻體灰縫剔除,用空壓機吹掃干凈灰縫,用結構膠將φ6鋼筋嵌入灰縫中,外抹水泥砂漿保護層,可有效抑制墻體裂縫達2倍以上強度。此方法施工簡單且有效提高了磚砌體抗裂縫能力。砌體墻外貼鋼筋網片,噴射細石混凝土,增加磚砌體整體剛度,抑制裂縫發展,但此方法施工工藝復雜,施工作業面大,施工周期長。綜上所述,施工中應采取多種方法結合的措施減少溫度縫的產生,產生裂縫后可根據現場情況進行加固補強。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欧美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另类欧美综合久久 | 伊人色综合久久天天人手人婷 | 亚洲女初尝黑人巨高清 | 欧美视频专区一二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