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紅色經典詩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我校認真開展“傳承紅色基因,爭做時代新人”主題教育,首先各班開展“傳承紅色基因,爭做時代新人”主題班會 ,同時結合我校當地特校在鄉村學校少年宮開設小小解說員—講解西際村的紅色故事。3月份組織學生觀看紅,了解革命歷史,接受精神洗禮。4月份少先隊組織“緬懷革命先烈,傳承革命精神”為主題的清明節主題活動。同月開展紅色實踐研學活動,在青少年中深入開展傳承紅色基因活動,教育引領青少年做紅色基因的傳承者、實踐者、弘揚者。5月份下旬少先隊組織開展“黨的故事我來說”紅色故事比賽。6月開展“童心向黨”紅色比賽,“紅領巾跟黨走”六一主題活動,使青少年堅定不移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爭做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二)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活動
活動一:春節開展尋找“年味”。讓學生與家長一起置辦年貨,參加傳統年俗活動:掃塵、祭祖、貼春聯、吃年夜飯、守歲等傳統項目,尋找或親手制作能體現濃濃年味兒的物件,如春聯、剪紙、年畫、中國結等,讓學生在春節里認了解春節傳統和風俗習慣。
活動二:清明節,通過紅色教育讓青少年認清自己的“根”和“魂”,從小樹立堅定的理想信念和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做合格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
活動三:開展中華經典誦讀活動。學校對“中華經典誦讀”活動展開宣傳,活動一推出,就得到了老師和同學們的重視,每天早上各班在晨讀經典,學校六一時舉行師生同臺“誦讀經典”。
活動四:為讓經典詩文浸染孩子們的生活,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我們在吟誦中浸潤,在書寫中延伸,書法組開展了“書寫中華古詩文”的書法比賽。
(三)“學雷鋒”志愿服務活動
1.教師志愿者活動:
(1)教師獻愛心,溫暖孩子心。教師義務輔導留守兒童作業。黨員教師經常把留守兒童帶到辦公室,輔導他們完成作業,并進行了詳細的批閱。
(2)文明勸導。開展公共秩序維護志愿服務行動。志愿者們走上街頭在主要路段、重點路口開展維護秩序、勸導不文明交通行為等志愿服務活動,形成文明行車、文明乘車、文明走路的良好交通環境。
2.學生志愿者活動:
(1)義務掃街,讓家園更美。四五六年級志愿者小分隊的隊員在校長,班主任老師的帶領下,來到了我校周邊,義務清街活動。
(2)文明監督員志愿者,為了充分發揮學生在學校管理、學生教育中的作用,幫助廣大同學提高主人翁意識,養成良好的文明禮儀習慣。
(四)“勞動美”社會實踐活動
學校利用周末、節假日開展勞動教育,讓孩子們在家里幫助家長做力所能及的事。通過“勞動美”的社會實踐活動,培養了孩子們吃苦耐勞和艱苦奮斗的精神,激發了學生愛勞動,愛家鄉的情感,體驗了勞動最光榮的樂趣。讓同學們都能立志于成為勤于勞動、善于勞動的高素質勞動者。
關鍵詞:讀詩 思詩 品詩 延詩
中國是一個詩的國度,悠悠中華幾千年歷史,隔不斷博大精深的古詩文對炎黃子孫的潛移默化的熏陶,展現著我們這個古老民族的悠久歷史和璀璨的民族文化。詩歌,以其優美的意境、豐富的情感、凝煉的語言,于千百年來源遠流長。詩歌教學,應當成為一個感受美、鑒賞美、內化美、創造美的過程,讓學生在詩歌學習中感受詩歌的魅力,在詩歌的海洋中咀嚼其意,在文學的殿堂里陶冶性情,在民族文化的深厚土壤上放飛心靈。
讀詩
朗讀在詩歌教學中十分重要,是一個關鍵性的環節。一首好詩是情思聲色諧美的整體,其節奏韻律能夠傳情感人,所以有人說:“詩是有聲的畫。” 讀詩歌要講究節奏,處理好詩句內部的停頓,要做到清晰流利。把握好詩句的情感節奏,情感表達才能恰如其分,自然流動。讀詩歌要體會詩歌內涵。古詩因句精詞粹、音韻和諧、意境優美而被大家所喜愛,它最適合朗讀、吟頌。所以,在教學時,教師可先播放配樂的朗讀錄音,使學生初步感知詩歌的內容,以激發學生對詩歌學習的興趣。抑揚頓挫、極富感染力的朗誦,配以優美的樂曲,既渲染了氣氛,又使學生在優揚的旋律中體會到詩歌的豐富內涵。 從讀詩中,學生不僅體驗到詩的博大精深,同時也體味到了中國詩人的豪放,飄逸和豁達,像李白、蘇軾、辛棄疾、陸游等,他們就站得高,看得遠,不拘泥于塵間是非,卻也不把自己提出常人之外,他們也有常人的苦樂欲望,只是比常人看得開罷了,所以他們能夠大處著眼,不計較名利得失,故能隨遇而安,在別人所不屑為的地方而有所作為。詩人們這種偉大中的平凡,平凡中的偉大,才是真正使他們不朽的最主要的原因,正如他們的詩,文字淺顯易懂,悅耳動聽,而高深的人生哲理卻就蘊含在這人人能理解的淺易之中。
經典詩文誦讀的宗旨是讓孩子們閱讀名家名篇,誦讀千古詩文,這已經成為大家公認的豐富學生人文素養,拓寬語文學習天地、打下孩子終身 發展 基礎的最佳途徑。因為經典詩文中蘊含著豐富的品德 教育 和審美教育因素,開展經典詩文誦讀活動是對學生進行品德與審美教育的最佳方式之一。經典詩文歷經歲月淘洗,千錘百煉,是美文中的美文,其中積淀了中華先民幾千年來的價值觀念、人格精神、審美意識,流淌者歷代賢達志士憂國憂民的情懷和悲天憫人的精神。讓孩子們在記憶的黃金時期誦讀這些經典,毫無疑問,會對孩子人格的養成和情操的陶冶,對民族精神的養成,都有著任何其他手段所無法代替的作用。讓孩子們在兒童時期大量誦讀千古詩文也是錘煉兒童的記憶力、開發其智力的最佳方式之一。學生通過對經典詩文反復的強化誦讀,可以養成良好的語感和閱讀理解能力,可以為寫作積累用之不竭的語言素材,厚積而薄發,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兒時的積累就轉化成伴隨一個人終身的語文素養。
思詩
詩歌美,常常表現在詩歌的意境美。鑒賞詩句,領會意境。在教學時,教師不能只停留在簡單地理解詩句的意思上,還要有進一步的發掘,重點分析優美詩句中富有表現力的字。如王灣《次北固山下》的“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中的“生”和“入”兩字。海日用“生”,江春用“入”,殘夜將盡,旭日從海中孕育而出,時令雖在舊年,春意已經闖入江南。這自然將景物擬人化了,因而富有生機。同時,這兩句詩都表示時令的更替,暗示著時光的流逝,蘊含自然之理。通過欣賞詩歌中的名句和優美的詩句,使學生進一步感受作品中鮮明的形象,體會詩歌的意境美,引發學生的情思,從而達到以情怡情,凈化心靈的目的。又 如《山行》這首詩,先指導學生朗讀、吟誦“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生處有人家”兩句,然后讓學生去描繪秋天的高山,彎曲的石階小路,白色的浮云,山頂的竹籬茅舍的形象,再指導朗讀三、四兩句,“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讓學生再在畫上畫出一片紅色的楓林,指導學生去創設詩的情景,描繪出一幅色彩鮮明,層次井然的古代山水畫,之后,在學生吟詩作畫的基礎上,再啟發學生以畫講詩:秋天是蕭殺的季節,面對葉枯花謝的殘景,歷代詩人多是吟誦著悲涼的詩句,但杜牧描繪的秋山霜林和“停車”觀賞的情景無不充滿著一股蓬勃向上的氣息,詩歌寫得既清新又富有生氣。通過以畫講詩,讓學生透過詩中展現的圖景,去捉摸詩人的感情脈搏,體會詩人的感情波濤。學生既動腦,又動手,經過吟詩作畫,以畫講詩層層深入的過程中,就領會了這首詩的深遠意境。
品詩
詩歌是所有文學形式中既重視抒情又擅長抒情的表達形式。情感不僅是構成詩美的主要內在因素,而且是詩的存在價值的主要依據之一。詩歌中任何一種因素都強烈地彌漫和滲透著情感因素。可以這么說,情感是詩的生命,沒有情感就沒有詩。
品味詩詞意境。在明白了字詞的意義之后,即可串字連釋,品味詩意。如《鹿柴》這首詩的三、四句中,以寥寥十字勾畫出黃昏時分落日穿林的幽深景致,其中的美真是妙不可言。教師可運用巧妙的點撥引導學生在反復誦讀中想象這一情景,并用說話的形式交流想象的內容。當學生的想象達到一定程度后,再運用多媒體等現代教學手段展現詩中描寫的場景。在畫面中突出光影的移動,光色的交織,使詩中表現的美妙意境更形象地呈現于學生眼前。學生受到美好情趣的感染,與作者在感情上產生共鳴,再在口頭或書面描繪詩中意境,其想象力就會在充分的調動和發揮中得到騰飛,形象思維能力得到進一步發展。 如家喻戶曉的《七步詩》一樣,作者曹植把心中的悲恨凝聚在了詩的后兩句: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準確的表達了他不忍看到同胞兄弟之間本該相親相依的場面卻變成互相殘殺的樣子。又如駱賓王寫的《詠鵝》,僅“浮”與“撥”這二字就寫出了鵝在滑水時的悠閑輕快,把鵝的動作與神態描寫的栩栩如生,躍然紙上。
品詩的過程,就是引導學生感受美,與作家、作品感情交流的過程。詩歌中蘊含著豐富的思想感情,鑒賞者只有投入相應的情感活動,才能體驗、領悟、品味到。離開了情感的反應與活躍,詩歌賞析活動就無法形成。所以我們要從情感人手,引導學生把握詩歌的感情,體會詩歌的情感美.
延詩
東鄉縣孝崗二小六(2)班王樂婷
指導老師:黃蔚嵐
我喜歡那“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的春天,我喜歡那“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的秋天,我喜歡那“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的冬天。然而,我最喜歡的是“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的夏天。微綠的初夏綻開了甜甜的笑臉,從中華經典古詩文的長河中款款走來。
初夏的雨是靈動的。它既是“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的調皮,又有“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情卻有情”的溫情。烏云翻滾,它叫來了調皮的小雨點,“嘀嗒嘀嗒”抬頭看天邊已掛起了雨簾,調皮的小雨點一會兒跳入水中,又跳進船板上。別看見它平時有點兒調皮,但有些時候,它卻是溫情的。你看東邊晴空萬里,艷陽高照,而西邊卻“嘩啦啦”下起了傾盆大雨,你說,這夏日的雨喲,怎不多情呢?
初夏的雨固然動人,夏花卻更顯艷麗。夏季中最美的要數那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荷花了。夏日里,池塘里的荷花千姿百態,有的粉黛繁華,艷若桃花,有的開得熱情奔放,無拘無束,有的半開半掩,羞澀靦腆。夏風吹來,這一池的荷花便成了一時的大舞臺,花枝搖曳,碧葉依依,正如從大唐盛世的一曲《霓裳羽衣曲》的古曲音韻中孕育而生的一群少女,翩翩起舞,臉上洋溢著夏的熱情。“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楊萬里的《曉出凈慈寺送子方》的名句,盡展了荷的風姿和神采。田田荷葉,點點荷花,令人感動于夏的神韻。
初夏的篇章是用音樂與色彩揉合而成的。你聽“黃梅時節家有雨,青草池塘處處蛙”,你聽“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轉黃鸝”,你聽“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美妙的蛙聲,婉轉的黃鸝聲,清脆的蟬鳴聲,匯成了夏夜里獨特的天簌樂意。你看“梅子金黃杏子肥,麥花雪白菜花稀”,你看“紛紛紅紫已成塵,布谷聲中夏令新”,你看“綠樹陰濃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金黃色、綠色、紅色、紫色,涂抹成了夏日里獨有的油彩畫。初夏的篇章就是一組最完美的藝術品。
夏日的精神是永恒的。夏日的精彩是艷陽中我們迎來了棕葉的飄香,是雨聲中,我們迎來了艾草的風搖,是鑼鼓聲中,我們迎來了端午節的到來。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我國古代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相偉屈原憂國憂民,身投汩江而死。屈原死后,人們紛紛劃船到江面上打撈屈原的遺體。有的人為了不讓江中的魚蝦,蛟龍傷害屈原的遺體,把粽子和雄黃酒倒入江中。慢慢地,這些成為了端午節最重要的習俗之一,那就是吃粽子,賽龍舟和喝雄黃酒了。端午將至,我們仿佛又看到“沅江五月堤流,吧人相將浮彩舟,靈均何年歌已矣,哀謠振揖從此起”。
初夏是甜甜,因為我又可以在樹陰下叼著冰棒乘涼了,初夏是豐富多彩的,因為中華經典涌讀伴我!
(1)開展愛國愛校的教育。學校每周一舉行升旗儀式,學生在國歌伴奏中跟唱國歌,每天都在課余時間播放古今經典詩文及校歌,用以加強學生愛國愛校的教育;每年國慶節舉行“紅色歌曲”比賽活動,充分利用豐富的人文資源進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教育。
(2)開展傳統節日主題教育。學校特別主張以中國傳統節日為契機,通過節日感恩教育實踐體驗活動,讓孩子們到生活中去學習、感悟、體驗,從而得出為什么要感恩、如何感恩。如:三八節“感恩活動”,讓學生了解世界婦女節的來歷、制作圖文并茂的手抄報、撰寫感恩活動日記;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等傳統節日傳承了中國的歷史風俗習慣,積淀了豐富的中國傳統美德。利用這些節日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在這些傳統節日中進行教育活動、舉行各種實踐體驗活動,激發學生自主活動的興趣,培養他們的感恩之心,鍛煉和發展他們的各種能力,讓孩子們在喜聞樂見的活動中學會做人、學會感恩。
(3)開展法制安全教育。學校定期組織學生觀看法制教育錄像,每學期邀請法制副校長或輔導員舉辦法制安全教育講座,加強法律常識宣傳,提高學生法制意識。落實學生上學、放學路上的安全措施,每周開展“安全勸語”活動,積極創建“平安校園”。
(4)開展“綠色環保”教育。我校在每年的“植樹節”、“地球日”、“環保周”大力開展環保教育,組織開展“循環利用,變廢為寶”為主題的手工作品展覽。成立“紅領巾環保回收站”,鼓勵學生把垃圾按可回收和不可回收進行分類存放。這樣培養了學生保護環境的好習慣,讓學生體會到勤工儉學與再生資源利用的樂趣,養成勤儉節約的美德。
(5)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學校注重學生和教師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心理咨詢室,對心理有困惑的學生進行疏導,每位班主任擔任本班的心理輔導老師,對自己班級的學生進行思想教育,通過學生的日常學習、生活,多渠道了解學生的心理,進行心理健康輔導,及時幫助學生糾正心理偏差,解決心理障礙,同時以主題班會“真愛生命,快樂成長”等內容教育學生心理陽光,快樂成長。從而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品質,增強他們正確認知自我、調控自我、承受挫折、與人交往、適應環境的能力。學校更注重對單親、孤兒、家庭困難的學生進行教育,學校每年把“六一”國際兒童節定為“愛心日”,黨員教師自愿為單親、孤兒、家庭困難的學生送去學習用品進行鼓勵,減輕孩子心理蒙受的壓力,為孩子學習、生活帶來自信。
2專題活動,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
學校通過深化各類專題活動,讓在活動中受到熏陶與教育,逐步形成待人做事的價值觀念和思考問題的取向,實現德育培養目標。
2.1創建“書香校園”活動。近年來,學校圍繞“創建書香校園”這一主題,有計劃地開展“誦讀經典詩文,做美德少年”活動。通過建立并完善班級“讀書角”、“紅色文化長廊”、設計班級“書香園地”、組織“捐一縷書香,傳一份快樂”捐書活動、“書香伴我成長”征文比賽、“經典詩文大朗誦”、“推介一本好書”等活動,營造勤奮讀書、努力學習、奮發向上的校園文化環境。通過評選“閱讀之星”、“書香班級”、“書香家庭”等激勵措施,激發師生的閱讀熱情,開闊視野,增長知識,發展智力,陶冶情操,充實學生文化底蘊,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2.2積極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學校積極與校外教育基地合作,每學期組織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走出校門,開拓眼界,增長見識,磨練意志。同時邀請團縣委、派出所等單位的校外輔導員定期和同學們開展活動。通過開展這些活動,培養了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良好情操。2.3創新舉行“親子”活動。親子活動以寬松民主的課堂教學、充滿激勵的語言讓學生們從游戲中獲得知識;在回答問題中感受成功的喜悅;在聯想中獲得創意;更重要的是,在互動中引導學生如何把愛給予身邊的人,學會感恩。
3成長之路,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踐行“做好自己,快樂成長”是我校德育工作的宗旨。主要以教育智慧為學生構建具有童趣、童樂、童真的教育環境,踐行體驗式的德育教育,少說理,多導行,少用理性,多用感性,讓學生體驗幸福、快樂的德育教育。我校主要從以下三方面拓寬學生成長之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3.1讓學生形成“六種品質”。學校在辦學中不僅要對學生一時負責,更要對學生的未來負責,為此,學校對學生提出“不求人人成才,但求人人成人,人人成為健康的人”的要求。注重對孩子進行人格、修養、責任意識等方面的公民意識的培養,主要指導學生形成“懂感恩、能團結、愛勞動、守紀律、講誠信、會合作”這六種品質。要求班主任主要圍繞這六種品質開展一系列的班隊主題活動,落實對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讓學生在學習生活中踐行這“六種品質”,逐步培養學生成人成才。
3.2讓學生完成“六項任務”。為了培養生動活潑、充滿智慧、洋溢個性的教小學子,我校向學生布置了“六項任務”,致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這“六項任務”分別是:一項運動強身體、一件樂器陶性情、一張練字打基礎、一首古詩豐底蘊、一句格言立志向、一位偉人做榜樣。
這一個個精彩的鏡頭就是威海市實驗小學集健身、文化、娛樂于一體的陽光體育運動,也是孩子們健身習慣的一個縮影。多年以來,學校一直以“讓小太陽從習慣升起”的教育理念,努力構建“養成做根,多維表達,開發潛能,內外兼修”的管理育人模式。用實驗小學張金華校長的話來說:“用習慣文化支撐和引領學生的發展,讓孩子們在培養良好習慣中享受成長的快樂,體驗幸福的人生,是每一個實小人的教育目標”。
一、習慣文化在詩意中流淌
走進實驗小學,每一面墻壁、每一塊展板、每一寸空間都滲透著智慧與文化,“讓小太陽從習慣升起”的理念已經潛移默化地轉化成了孩子們喜聞樂見的主題元素,走廊、樓梯、活動室隨處都可以看到習慣文化的影子。
學校在讓學生耳濡目染的同時,更注重利用“習慣目標引導―習慣作品展示―習慣跟蹤評價”系列措施對學生進行細節式切入、貼身式引導。習慣目標引導即學校以書寫、反思、表達、閱讀習慣為切入點,制定各年級習慣目標,張貼在各班教室中,既針對年齡特點,告訴學生該怎樣做,又體現梯次性讓學生逐步養成良好習慣。
二、習慣培養在成長中收獲
習慣培養是一項系統而艱巨的工作,在實驗小學養成教育的詞典中,“讓每個學生達到高雅、文雅、儒雅,做少年君子”是他們對學生習慣養成目標的最好詮釋。學校制定了習慣養成目標體系、操作體系和評價體系,從生活、學習、處事三個方面細化了24個習慣,同時根據孩子的年齡和學科特點制定了各個學科的低、中高兩個學段學生習慣養成的目標。每個班級都設立了“習慣養成教育周主題訓練展示臺”,讓孩子們在老師的引導、交流與鼓勵中,逐步養成良好的習慣。
1.善健身、會生活
健康是美麗的前提,健美是最美的形體。學校積極開展陽光體育運動,全面落實“每天鍛煉1小時”,創新課間活動形式,倡導每天三個一:跑一次步、做一套操、參與一項活動,以此來培養學生良好的健身習慣。每天上午30分鐘的大課間集健身、娛樂、文化于一體,融合了校園集體舞、七彩陽光廣播體操,創編了動感古詩文、七彩呼啦圈、英語兔子舞,普及了太極拳,讓孩子們在做操的同時,強身健體,放松心情,從運動中體會活動的快樂;每天下午兩節課后為自由活動時間,學校提出了三會三倡導:人人會跳繩、會搖呼啦圈、會踢毽子。
“整潔,清新,簡單,大方”八個字是實驗小學對學生生活習慣的要求。從起床、洗漱、穿衣到物品擺放、床鋪整理,從飯前便后要洗手到不喝生水、不吃不潔食物,每一個細節都提出詳細的要求,并把要求變為朗朗上口的三字歌。一首首歌謠就像心靈雞湯,滋潤著孩子們的心靈,滲透到了孩子們的生活中,變成了他們的一種習慣、一種自覺行為。
為了強化學生生活習慣的養成效果,學校還按照低、中、高備年級特點,特別推出了“自立三部曲”活動。即:低年級倡導每周學會自己做一件事情。比如,洗襪子、疊被子等;中年級倡導每周幫家長做一件事情,體會父母的辛苦;高年級則倡導每周為社會做一件事情,為創建和諧社會貢獻自己的力量。自立三部曲活動的推出讓家長們由衷地感到:良好的生活習慣不是說出來的,而是讓孩子在豐富的實踐中不斷體驗強化的。
2.懂禮儀、會合作
在實驗小學的校園中隨處都可以看到翩翩小淑女、款款小紳士,他們就是一道流動的禮儀風景線!學校在禮儀教育中專門開設了禮儀課,由音樂教師負責,間周上一次,在禮儀課堂上,從握手禮儀到問候禮儀,從如何行走坐立到如何待人接物,每一個細節都進行培訓。另外,實驗小學有一項一年四季永恒不變的家庭作業――形體站立10分鐘。看到孩子們見到客人打招呼、彎腰拾起垃圾、走路抬頭挺胸等已經成為了一種條件反射,每一個實驗小學的教師都感到由衷的欣慰。
在處事習慣中,學校還從主題活動入手,強化相處習慣,提升交往能力。比如在校園里,讓孩子學會用笑容打動別人、知道怎樣幫助別人、懂得合作的力量;在家庭中知道父母的愛、學會有話當面說、發現別人的“閃先點”;在社會上學會幽默地待人接物;感受分享的樂趣、能夠正確面對競爭等。每一個主題都能讓學生學會相處的技巧,并且從相處中獲得生活的快樂,體驗到成長的進步。
3.樂表達、會學習
多維表達是實驗小學的特色項目,學校以“表達”為核心,搭建了“經典積累、漫畫描述、精彩播報、創意表達”四個平臺,創新了“親子茶座”“手偶戲”,讓孩子們多角度獲取,多形式表達。
經典積累――表達從積累開始,經典詩詞是民族的文化精髓,誦讀課上和周一的大課間中,學生在朗朗的誦讀聲中,接受中華古典詩文的熏陶。一二年級以200首李陽“瘋狂古詩文”為主,三年級誦讀《弟子規》,四年級品讀《論語》,五年級誦讀經典古文,誦經典,豐富內涵、開闊胸襟、啟迪智慧。
漫畫描述――本學期在全校范圍內開設特色漫畫課程,以漫畫為切入點,不拘形式,自由地把見聞和想象表達出來,隨感而發,隨情而抒,并向語文學科的作文配畫、看畫寫文輻射,從瞬間的漫畫情景變為動態的表達過程,通過漫畫的創作,展示自己的觀點,袒露自己的心聲,做到“我手寫我口,我筆表我心”。
精彩播報――學生每天都要和班級的同學一起傾聽家事、國事、天下事,交流一天的所思所想所做,一則最新的新聞,一條簡單的評論,一個有創意的想法,都讓孩子的傾聽與表達能力在日積月累中得到潛移默化的提高。
親子茶座――建議家長與孩子每天最少用20分鐘進行親子茶座活動,邀請全家人參加。舒緩的音樂,和諧的氛圍,一家人圍坐在一起,一邊品茶,一邊聊天,內容可以是身邊見聞、學習感受、生活體驗、心情表白等,海闊天空,無所不談。通過交談,加強溝通。
手偶戲――學校針對部分學生不擅長交流這一現象推出的一種有趣的溝通方法。即用手偶來創設一種童話般的情景,避免了面對面交流的尷尬,使孩子們更容易敞開心扉,真誠交流。我們欣喜地發現,“手偶戲”能讓不愛說話的孩子開口說話,能讓不擅長交流的孩子滔滔不絕……
三、幸福童年在體驗中分享
“讓每個孩子得到最大的發展”是實驗小學老師的追求。學校充分利用活動平臺拓寬學生習慣養成的空間,挖掘孩子身上的潛能。
1.每周自選菜單課程
活動是小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學校利用每周自選菜單小社團、開心農場校本課、校外拓展課程來豐富學生的生活,促進學生表達與思維能力的提高。每周自選菜單小社團,像快樂小主持、蓓蕾文學社、讀書小沙龍、智力七巧板、思維快樂營、國學經典學院等42個小社團,每周五的下午學生打破班級的界限,進行“菜單式”選課。進行全校性的“盆栽植物園”的開發,讓學生在親近大自然的過程中豐富實踐體驗,培養觀察習慣,挖掘孩子的潛力。
2.每月校外實踐體驗
實驗小學有一個特別的組織,那就是家長義工團,他們為學生創設了多種實踐體驗平臺。像3月的“擁抱春天”挖野菜活動、4月的賞桃花活動、5月的煙臺農博園認識農作物活動,6月的“軍營一日體驗”主題教育活動、9月的國際海水浴場撿垃圾活動,11月的天文臺追星活動等,同時學生還定期地走進消防警營、招商銀行、水務集團、嘉盛牛奶公司等實踐基地,飛出校園的孩子有了不一樣的體驗和發現。
3.每年五色品牌活動
“英語文化節”上,單詞大王、英語歌曲麥霸、英語故事超級星使學生得到了充分的展示;科技節上,紙船承重比賽、無助力四輪車、遙控汽車足球賽等讓孩子興味盎然、熱情萬丈。在實驗小學“讓小能人有舞臺,讓平凡人也有平臺”理念的指引下,紅色英語、橙色藝術節、藍色科技節、綠色健身節、青色書香節應運而生。孩子們享受著“過節”的快樂,吸吮著“節日文化”的營養,如今,學生在做中學,在玩中學,在解決問題中學,學習成了一件快樂的事,研究成了他們的一種習慣。課下,有他們爭著與老師交流爭論的身影;活動中,有自信活躍的表演;成長袋中,有他們搜集、記錄下的研究信息;走廊上有他們自主撰寫的文章與大家分享……
低年級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決定了古詩文誦讀的目的不在于要求學生理解內容的深度,而在于積累語言、增強語感、提高文學修養,所以,不必要求每篇都字字明悟,句句領會,只要學生大致了解主要意思,即“模糊解讀”即可,重點放在引導學生誦讀積累上。詩詞中更深層次的意思,自會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閱歷的增加,文學素養的提高而逐步領會。我們要利用兒童時期的記憶力,要求學生多背點經典詩文,不求甚解,但求熟背,記下一些永恒的東西,做一種終生可以去消化、理解、受益的文化準備。那么,如何使兒童在小學低年級階段,饒有興趣地誦讀與積累更多的古詩呢?我認為可以采用這樣一些方法輔助教學:
一、巧用繪畫
小學語文教材中的古詩大都繪聲繪色,情景交融,展現出一幅幅栩栩如生、形象逼真的美好景畫。在誦讀過程中要善于運用簡筆畫勾勒出古詩的情景,讓學生形象地了解古詩意思,便于誦讀和記憶。如寇準的《詠華山》,引導學生誦讀“只有天在上,更無山與齊”一句,簡筆畫勾出—— 一座高高聳立在群山之中的華山;誦讀“舉頭紅日近,回首白云低”時,一邊在華山之上添畫太陽,一邊在華山山腰畫上朵朵白云。簡單明快的線條,留給學生直觀形象的記憶,學生讀起來一定有滋有味。
又如駱賓王的《鵝》一詩,圖畫背景是一個兩邊長滿綠樹的小池塘,一只雪白的鵝正在水面上彎著長脖子朝天空叫,水下是清晰可見的紅色腳掌有節奏地劃動著,“綠”“白”“紅”色彩艷麗,煞是好看。
像這樣的古詩教學還有《江南》《獨坐敬亭山》《敕勒歌》等,教師在作畫過程中,學生逐步加深對字詞、詩句的感知,同時因為動腦又動手,學生興趣濃,積極性高,背誦起來,大腦中不由便出現了這樣的畫面,避免機械式的死記硬背。學生也由最初的“美感”到“喜愛”,由“喜愛”到“關注”,由“關注”到“誦讀”,層層遞進,在不知不覺中提高了對古詩的領悟力。
二、借助故事
八九歲的孩子都喜歡聽故事,而在古詩中,有許多是詩人所經歷的一些事情,如果在教學時加以改編成一個富有情趣的故事,那么學生在會讀的基礎上,一定能理解古詩背后的道理。如在誦讀《游子吟》一詩時,創設這樣一個情景:有一天,孟郊要出遠門,夜已很深,母親還在油燈下為兒子一針針一線線地縫衣裳,衣裳千針萬線,縫得密密的,生怕兒子回來太晚,衣服穿破沒人補。第二天,孟郊上路了,他看到路邊的小草在陽光的照耀下顯得生機勃勃,心想:母親的恩情不就像這太陽的光輝嗎?沐浴著陽光的小草無論怎樣也報答不了太陽的恩情啊!通過一邊講故事,一邊誦讀古詩,學生會覺得生動有趣。借助講故事進行誦讀的古詩還有《詠華山》《鋤禾》《憫農》《江上漁者》等等。
三、再現情景
小學語文教材中所選的古詩大多是抒情詩,有的是寓情于景,有的是情景交融,有的是直接抒情。吟詠這些古詩,可以給人以情的感染、美的陶冶。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必須善于以情激情,引導學生具體感受作者的感情,引起共鳴。如教學《鋤禾》一詩時,我給學生播放了這樣一段錄像:農民伯伯起早摸黑地播種、插秧,頂著烈日揮汗如雨地除草、松土、施肥……最后畫面定格在“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上,無需過多解釋,學生便能深深地體會到農民勞動時的艱辛和糧食的來之不易。然后又播放幾個生活小鏡頭:一個學生將吃不完的饅頭隨手扔到垃圾桶里;一個學生將一大碗白米飯倒進垃圾箱;幾個學生在田間放風箏,踩壞麥苗……看了這幾個生活中實實在在的小鏡頭,有的學生低下頭露出羞愧之色,有的學生露出生氣憤怒的神色。我說:看了這些情景,你想對這些小朋友說些什么呢?“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是學生對浪費者也是對自己最深刻的教育。將這樣兩個生活情景帶進課堂,學生的印象無疑是深刻的。無需太多時間,學生既能很快熟記古詩,又能從中受到深刻的教育。
再如教學《望廬山瀑布》《早發白帝城》《浪淘沙》時,用課件展示飛流直下的瀑布、一瀉千里的長江、奔騰不息的黃河,這樣氣勢磅礴的畫面會給學生帶來視覺和聽覺上的沖擊,給心靈帶來震撼。在朗讀指導中,這樣的圖片、聲音、音樂等多媒體手段的采用,對學生準確感受、記憶古詩非常有幫助。
四、問題引領
不管懂不懂,先讓學生自由讀詩文,因為一切語言學習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多“接觸” 。緊接著采用問答的形式幫助學生來快速地理解。如教學《小兒垂釣》時,我們引導學生用讀詩文的形式來回答問題,反復誦讀。問:“蓬頭稚子”干什么?答:蓬頭稚子“學垂綸”。問:“誰”側坐莓苔草映身?答:“蓬頭稚子” 側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問時誰“遙招手”?誰“怕得魚驚不應人”?再如《登鸛雀樓》,詩人登上鸛雀樓看到了什么?學生讀“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詩人看到此情此景,又想到了什么?學生讀“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通過聯系古詩的上下文并結合圖,讓學生熟讀自悟一些內容。在熟讀的基礎上質疑問難,學生能很快掌握古詩大意,從而快速記憶。
五、趣味讀法
古人云:“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古詩尤其要重視誦讀,因為古詩內涵豐富,具有很高的審美價值和很強的藝術感染力,詞句優美,韻律和諧,節奏性強,易讀易記,特別適合小學生誦讀。讀古詩文所能變的花樣是在讀的方式上,或快或慢,或吟或唱,或配樂讀,或加手勢表演讀,或范讀領讀,或齊讀默讀,或個別朗讀背誦, 或提問征答等。讓學生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讀多了自然成誦,從而也就能夠更好地體會古詩的意義和感情,還能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經常聽學生讀古詩如小和尚念經,咿咿呀呀,拿腔拖調。其實古詩的語言極富音樂美,教師可以經常向學生傳授一些朗讀古詩的基本技巧,如停頓、重音、語速等,同時明確相對應的符號,如停頓“ / ”,重音用“ .”,延長用“-”等。比如舊版音樂教材中有一首歌《春曉》,旋律優美,便于吟唱。學完這首歌,許多學生情不自禁地將別的古詩也拿來唱,唱得不亦樂乎。
六、等級獎勵
一、禮敬傳統文化,
構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課程群
北京市八一學校將“加深學生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理解,增強其民族自豪感,使學生具備中國傳統‘和’文化的修養和氣質”作為實施傳統文化教育的目標。學校以此構建了傳統文化校本課程體系,并在課程中突出對學生進行中國精神、國際視野、卓越技能、語言表達等九大核心素養的培養。學生通過品讀、思辨、實踐、體驗等方式,在不同領域獲得對“中國精神”的多視角認知,體會“中國精神”的內涵,理解家國情懷,并對實際生活進行思考,做到“知行合一”。
1.語文傳統文化系列課程的開發與實施
北京市八一學校的學生構成復雜,有小初一貫制的學生,有初中才進入學校的學生,還有來自幾十所學校經中考進來的高中生。鑒于此,學校打通學段,建構適合不同層次學生的語文傳統文化課程體系。
小學部研發了以國學為中心的系列課程,形成了《國學與經典》等六門校本課程,并以大、小課形式,使小學生從誦讀、練筆、習慣等多方面體驗國學。初中開展“國學周”活動,激發初中生對傳統文化的喜愛。高中開展古詩文教學,把挖掘文本的文化價值作為學生的精神落腳點,通過游學實踐活動,讓學生在真實的體驗中觸摸和理解傳統文化。
2.藝術類傳統文化課程的建設
音樂學科在“兼顧共性教育和個性教育,為學生提供適合的課程”理念指導下,探索“將傳統文化教育滲透到學科教育中”的課程模式。初中將中國傳統文化瑰寶――京劇引入課堂教學中,高中開設了演奏模塊的《古箏演奏》《中國民族民間音樂》《太平鼓》等特色校本課程。
美術學科充分挖掘課程中的人文精神和教育資源,向學生展現傳統文化的獨特藝術價值,提高學生的藝術修養和人文素養,培養學生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感情,增強其民族自信心和責任感。
初中將《書法》《皮影》作為校本必修課程,還開設了《篆刻》《剪紙》《陶藝》《京劇臉譜繪制》等選修課。高中開設了《中國畫》《陶藝》《扎染》《書法》等校本選修課程,廣受學生歡迎。
學校還建立了多個專業美術工作室,實行導師制,指導有特長、有興趣的學生練習技藝,陶冶情操。
二、體悟傳統文化,積極探索文化教育的模式
為了讓優秀傳統文化走進學生,走進課堂,學校進行了不同課程的實施模式探索。
1.語文《國學》專項課程實施模式
學校在高一開設《國學》校本必修課程,由專任教師負責,以中華書局的《中華文化基礎教材》為課程的指導教材。該教材單元主題貼近學生生活,對學生的學習、人格修養都有較大的指導作用。
教師經過學情調查、同行研討設定了課程目標及課程實施流程,制訂了過程性、終結性和特殊表現性等相結合的課程評價方式。課程實施兩年來,對學生的人格與認知產生了很大影響。
2.藝術類課程實施模式
藝術類課程以美術為例,其課程內容從經典和學生熱點人手,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實施,給予學生很大的自主空間,成果非常豐厚。比如《皮影》課程,學生通過分組模式,結合傳統文化劇目、借鑒現代動漫表現形式來自行創作皮影短劇,凸顯了其動手能力和創造力,也通過劇目展演擴大了皮影在校園生活中的影響力。
美術雖是技藝類課程,但教師卻跳出了技法層面的教學,通過明確目標,精選內容,以靈活的方式和互動的實踐,與學生共同體會其博大精深的傳統智慧。
3.活動類課程的實施模式
學校開展了豐富多彩的學科活動以及跨學科系列文化游學等活動類課程。以文化游學為例,該課程整合了語文、歷史、政治、地理學科,開發了四條文化游學線路,即齊魯文化行――走訪三孔,登臨泰山;江南文化行――訪金陵,訪紹興;中原文化行――訪洛陽,探龍門石窟;西安文化行――游大雁塔,觀兵馬俑。
出發前,語文教師會介紹當地詩詞歌賦等文化精髓;政治教師會引導學生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待當地的政治、經濟、商業等情況;歷史教師會介紹當地的歷史人物、重大事件、朝代更迭等歷史知識,引導學生以史為鑒;地理教師會結合學科分析當地的經濟、人口、氣候特點等。各學科都會以研究課題形式,指導學生帶著問題上路,為學生學習的創新性和遷移性開拓了一條非常有效的路徑。學生在行走中觸摸到古老文明與燦爛文化的脈搏。
今后學校還將開發《自然地理之游》校本課程,包括沙漠文化、海洋文化、植被文化等;《紅色之游》校本課程,如重慶、江津等地一系列的紅色文化游學。
4.社團活動踐行傳統文化實施模式
社團最能實現“體驗式”教育的精髓,傳統文化國學社團在校園中的發展可謂風生水起,有班主任引領下自發成立的“國學社”,有語文教師指導的“國學社”,有藝術中心領銜的“京劇社團”等。
學校京劇社團是2008年成立的學生社團。通過京劇講座、參觀京劇團、制作手抄報、專家授課、京劇社小演員表演劇目等形式,將京劇真正引到學生身邊,讓學生了解了京劇,甚至喜歡上了京劇這一國粹。
近年來,京劇社團參加了多種展演、國內國際文化交流等,獲得了眾多贊譽。為了更好地跟上時展的步伐,學校聘請專家創作了貼近學生生活的《孔子拜項橐》《封金育子》《老子說》《毛遂自薦》等優秀成語典故新編京劇。
三、反思,以利前行
經過幾年的探索實踐,學校的傳統文化課程取得了一些成果,今后,學校將進行以下方面的改進和深化。
一是轉化。學校現行的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是建立在教師對于中國傳統文化教育的理解之上的,今后學校將從這種模式直接轉化為學生自覺接受中華傳統文化教育。
二是滲透。在更多的學科,包括自然學科課堂上滲透中華傳統文化的思維方式、哲學思考。
三是內化。通過顯性和易行的課程和經歷,在學生內心深處形成對中國文化的依賴,或者是下意識的行為。
大家好!
著名的中國教育風云人物朱永新先生曾說過“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日不能,心向往之”,他把自己心目中的教育帶上了理想化的色彩。作為一名引領學校教育發展的校長,如果對自己摯愛的教育事業沒有理想的話,就不可能有追求卓越的精神,就無法找到教育工作的幸福感。我是一名最普通的、最基層的農村中學校長,我沒有能力把我的事業,把我們學校的理想像杜郎口、洋思一樣的全國名校,更不能把我校的學生理想到個個成清華、北大的才子,但我也有我的教育理想。
我理想中的學校是一所依山傍水、干凈、整潔、美麗、井井有條、處處洋溢著濃濃學習氛圍的學校。
我理想中的學生是一群和睦相處,教師有學者風度,知識淵博,綜合素質高,學生文明禮貌,懂規矩,溫文爾雅的群體。
根據我的理想,結合上級文件精神和炎陵教育20xx年教育七大工程,我把我們的學校發展設計成為:
中學部:突出教育教學質量和家長學校建設為特色的發展的學校。
小學部:突出教學教研和書香校園建設為特色發展的學校。
根據我的設計,我計劃從以下方面來實現我的教育理想。
首先,我們要認真貫徹執行黨的教育方針,堅守圍繞炎陵縣教育局20xx年教育七大工程,扎實細致的做好各項工作。
學校建設方面,抓住中學部創建省合格學校這一契機,高標準建設好教育局所定的建設項目,小學部完善好各項基礎設施,大力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小學部突出綠色文化和書香校園文化特色建設。中學部突出“紅色”文化特色,將學校環境,校園文化,美化工程再上一個檔次。
教師隊伍建設方面,加強教師職業道德培養,在教師中掀起講正氣,講學習運動。經常開展教研活動,教師文化活動,讀書演講活動,以此來凝聚教師形成較強的團隊精神,創造各種條件,組織教師參加上級舉辦的各項教研活動,和跟班學習,提高教師教學教研能力。,我們全體教師第一輪全員跟班培訓已完成。我們全體教師分兩期4批到株洲泰山、田心、九方等學校跟班培訓,已取得良好效果,教師的綜合能力提高較快。
一、“時壺”的藝術風格
筆者通過整理發現,就大彬的突出貢獻而言有四:一是開創了別有情趣的“調砂法”制壺,即在泥料中摻砂,古人稱之為“砂粗質古肌理勻”;二是確立了紫砂壺的泥片鑲接成形的成形技法,改進了供春“斫木為模”的制法;三是首創方形、圓形壺式,使它們成為了紫砂壺的經典造型;四是采納了陳繼儒等人改大壺為小壺的建議,把文人飲茶習慣和情趣引入壺藝,使其與茶道相結合,將壺藝從此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度。無怪乎在當時就被公認為“超越前古”的第一大家。
大彬早期制壺,多仿供春樣式,所制茗壺樸雅精致。后來他能夠根據當時的飲茶風尚“與時俱進”,改制小而扁的壺,故時下文人騷客以書齋內有“時壺”陳置為豪。而大彬后期所制茗壺,則小巧玲瓏、古樸雅拙,令觀者妙不可思、嘆為觀止。中國早期茶學、佛學、紫砂三界專業評論家周高起著《陽羨茗壺系》中,曾經說過“幾案有一具,生人閑遠之思”,且“明代良陶讓一時”,這“一時”其實就是指時大彬。
“時壺”很少有詩文銘刻,更加沒有繪畫裝飾。它以素面素心的“光貨”為主,只有少數作品在器蓋上做貼花裝飾。壺蓋與壺口緊密無隙,壺體高度不超過20厘米,大小以中型壺數量為多,且多為光素無紋,為的是呈現紫砂的色彩美。
大彬一生創作雖多,形制有圓壺、執壺、提梁、僧帽、六方、八角、方扁等幾十種經典壺式,且歷代不乏珍藏者,但由于他創作態度嚴謹,每有新作,稍不如意就立即毀棄,故留存的作品極少。但因名氣太大,仿制的贗品非常多。他在世時“時壺”就是一代珍玩,達官貴人還用其殉葬以示身份。他死后人們對“時壺”的收藏更加重視,“時壺”到清乾隆年間已被視若珍寶,至今已成為屈指可數的國寶級文物。
二、“時壺”的考古炭掘
作為文物工作者和紫砂壺收藏愛好者,筆者曾經研究過目前國內出土的有明確紀年和墓志的“時壺”。它們沒有多少圖案裝飾,更無詩詞題記,而是以古樸的造型、精湛的工藝取勝,“砂粗質古肌理勻”的特點一覽無余。
1肘大彬六方壺(見圖1)。
1968年出土于江蘇揚州江都丁溝鄉曹氏墓,同時還發掘了刻有“萬歷四十四年”(1616年)地券磚一方。壺高11厘米,口徑5.7厘米,底徑8.5厘米。壺腹、流均為六方柱形,柄出五棱,口、蓋、鈕圓形。整個壺體呈赭紅色,制作工藝上已由打泥片鑲身筒成形,有陰刻“大彬”款。
該壺是有確切紀年的中國最早的紫砂方壺。從制作工藝角度來說具有里程碑的意義,即從圓器到更加復雜的方器。從造型角度來講,雖然制作不夠精致,但可從側面證實了是時大彬的早期作品。
2、三足如意紋蓋壺(見圖2)。
1984年出土于江蘇省無錫縣甘露鄉華師伊墓,通高11.3厘米,口徑8.4厘米。壺體呈淺褐色,閃爍有淺黃色顆粒。圓形壺身,下承三矮足,四出如意云頭紋淺浮雕于蓋面,蓋鈕形狀似珠。同時出土的有崇禎二年(1629年)墓志。
該壺造型豐滿大方,加工技巧熟練,整個造型工藝與現今并無太大區別。另外該壺的功能處理非常成熟,質感、手感俱佳,為明晚期時大彬的最佳作品之一。
3、鼎足蓋圓壺(見圖3)。
1987年福建省漳浦縣盧瑞峰夫婦墓出土,通高11厘米,口徑7.5厘米。壺體豐滿,口底相當,淺圈足,曲流,圓柄。胎體呈磚紅色,布滿白色砂點。特別是壺蓋的造型,凸起的圓形蓋上又出三戟足,試將壺蓋翻來平放,尤顯奇特。同時出土的還有萬歷四十年(1612年)墓志。
此壺呈略向外翹的圓弧形,甚有空靈活潑之感。且壺蓋可隨意旋轉放置,三鼎足亦可隨意拿捏,使得整壺造型生氣勃勃。此壺還是大彬借鑒青銅器進行紫砂壺造型設計的首創之作。
三、“時壺”的鑒定與辨偽
“時壺”在大彬時代即有仿品,明末清初時就有偽作。到民國時期在上海還有專門造偽的作坊,所造贗品中甚至有大彬的印款,確實給“時壺”的鑒定帶來了不少難題。但是“真金不怕火煉”,對“時壺”的去偽存真,筆者姑且總結了三大方法,與大家共同探討。
1、根據文獻著錄鑒定
明清、民國時期的紫砂文獻,當中許多著錄的資料可以作為“時壺”鑒定的參考。
(1)通過《陽羨茗壺系》觀察“時壺”的壺泥和銘款。
明代著名學者周高起(1596-1645年)所著《陽羨茗壺系》中記載,大彬制壺,“或淘土,或雜硇砂土,諸款具足,諸土色亦具足”。表明“時壺”盡管砂頭較粗,但可分為“或淘土,或雜硇砂土”兩種。其用“淘土”制作的砂壺,器表都細而光滑,泥色為赭紅色,至今未見有用“淘土”仿制的時壺。另有“雜硇砂土”的“時壺”,在“淘土”中摻和了較粗的砂粒,即現在稱為“調砂”的工藝,因此器表質感都呈“石榴皮”狀。泥色有栗色略帶黃和紫褐色兩種。而目前所見“時壺”高仿品俱為“雜硇砂土”,尤以紫褐色為多,而真品與其區別在于器表質感呈“石榴皮”狀。
另書中記載:“鐫亦款識,即時大彬初倩能書者落墨,用竹刀畫之,或以印記,后竟運刀成字,書法閑雅,在《黃庭》《樂毅》帖間,人不能仿,鑒賞家用以為別。”此話不假,“時壺”皆為楷書刻款,沒有印、款共用的。銘款的內容,既有只刻名字“大彬”的,也有連姓帶名“時大彬”的,還有記年“丁未夏日”和帶堂名“茶香室”的。銘刻的位置,如壺底為平面,刻在底面;壺底為曲面,則刻在壺把下的腹體上。未見有刻在正視圖壺腹中心部位的。刻款筆劃,“時”的“寸”,一鉤起勢成斜尖狀,露出一橫很少;“大”字一撇斜出,一捺大多比撇長,刀口較寬;“彬”字“林”中兩豎起筆頓成斜尖狀。
(2)依據《宜興瓷壺記》了解“時壺”的制法與造型。
傳說“時壺”中的江蘇泰州出土的大圓壺,壺底有“時大彬于茶香室制”鈐印記,為雙刀法依筆劃刻,內容為人名與制壺地點。它容量達900毫升,屬大彬早期制作的大壺。其制法正如明末清初周容(1619-1679年)《宜興瓷壺記》所述“供春更斫木為模,時悟其法,則又棄模”的過渡期,因此壺身上半部以木模拍壓,在內壁留下了木紋印,下部則拍打成形,壺內上部還有30多處弧狀指甲痕。嘴、把與壺身用脂泥粘接。蓋鈕氣孔被脂泥堵塞,也許與上下對鉆開孔有關。這也是時大彬及其稍后一段時間內的工藝特征之一。而曹氏墓出土的六方壺,壺身用裁片鑲接法筑成,嘴、把用“鉆孔塞泥法”與壺身粘接。六方壺每邊的寬度略有差異,棱角不夠明顯,壺蓋與口沿合縫不甚緊密。此壺的制作時間,應該比泰州壺遲。盧氏墓出土壺和華氏墓出土壺則都用拍打成形法制作,說明其時制作工藝已經成熟,是時大彬對紫砂藝術最大的貢獻。用“壺藝泰斗”顧景舟大9幣的話來說,“大彬之技影響著他以后的多少代紫砂藝人,而且,今后還將繼續影響下去”。
華氏墓出土壺是三錐體足,而盧氏墓出土壺為假圈足,蓋上有三只扁鼎足。盡管造型不一,但也有共同之處:諸壺都有短頸,壺嘴、把均高于壺口,應是為了增加壺的容量;它們曲流的走勢幾乎是一樣的;壺把上根部加粗、拉長,以擴大與壺身的接觸面,防止開裂。“時壺”的造型當然不止這幾種,周高起說其“諸款具足”,說明“時壺”各種款式都有。《宜興瓷壺記》中載“是日主人(指時大彬再傳弟子許龍文)出時壺二,一提梁卣,一漢觶,俱不失工所言”,風格敦雅古穆。即時大彬還有仿青銅器的提梁壺和觶形壺。
(3)巧用《揚州畫舫錄》鑒別“時壺”的指紋。
清代戲曲作家李斗(?-1817年)所著《揚州畫舫錄》記載:“彬技指以柄上拇痕為標識。”說的是時大彬以壺柄上自己大拇指的指紋作為防偽標識。據當代江蘇省工藝美術名人潘持平先生介紹,泰州壺“壺把上部彎曲處左內側果然有一指紋,清晰可見”,而這一點也可以作為鑒別時大彬早期壺作的標識之一。
2、根據“時壺”的標準器鑒賞
我們可以利用已知的標準器,通過“比較法”來做出具體的真假對比。“時壺”的傳世作品,許多博物館如北京、上海、南京、臺灣、香港等均有收藏。
(1)故宮博物院藏紫砂胎剔紅山水人物圖執壺(見圖4)。
該壺應為明萬歷晚期至天啟年間大彬所制。壺高13.2厘米,口徑7.6厘米。壺口和壺蓋為圓形,壺的腹、流、柄則皆為四方形。有近3毫米之厚的朱紅色漆層,四面開光,內剔刻多層紋樣的人物、山水、樹石等。該壺是清宮僅存的為文物界所公認的“時壺”,充分彰顯了明代宮廷雕漆秀美大氣的藝術特點。
(2)孔府舊藏紫砂琺瑯彩壺(見圖5)。
此清康熙“時壺”通高10厘米,口徑6.5厘米。壺胎選用宜興上乘紫砂泥,圓體,圓口,曲流,環柄,圓足。通體飾琺瑯彩,壺蓋面飾有深淺不一的絨花樹葉紋飾;壺肩繪有紅白相間及黃色的吉祥如意圖案;壺體兩面開光,一面繪有荷花,一面繪有葡萄圖案;象征著榮華富貴,吉祥如意,清香悠遠,綿延不斷。壺底鈐有“時大彬制”四字篆書款。整器制作規范,工藝精湛,如此雍容華貴的時大彬紫砂琺瑯彩壺,實屬罕見。該壺為康熙時期的紫砂琺瑯彩制作風格提供了參考依據。
(3)南京博物院藏紫砂提梁壺(見圖6)。
時大彬款“天香閣”紫砂提梁壺,通高20.5厘米,口徑9.4厘米,底徑13厘米,口沿厚0.8厘米。壺身為半球形,平蓋,六棱嘴,圓環狀提梁如長虹貫于壺身。紫黑色泥中雜摻粗砂,造型洗練敦重,頗具氣勢。器蓋子口外側上刻楷書“大彬”二字,并鈐篆書“天香閣”陰文印一方。壺外觀有大度之氣,雍渾古樸,或認為是時大彬的早期作品。
(4)香港茶具文物館藏紫砂開光方壺(見圖7)。
該壺通高11.4厘米,口徑7.7厘米。造型是方的,但線條卻是方中帶圓,壺的四面都不是平整方形,而是向足部稍斂。壺藝家將直線與弧線互相配合,創造了優雅而悅目的造型,其流暢及靈巧之處,是他人難以仿效的。壺底刻有“時大彬制于三友居”八字楷書款,“三友居”看來是大彬的齋名或其作坊雅號。所謂“三友”者,即松、竹、梅,此乃文士之品。此壺原料雜以細砂,呈現金星點點,俗稱“梨皮”,十分名貴。
(5)香港茶具文物館藏玉蘭花瓣壺(見圖8)。
此明萬歷二十五年(1597年)“時壺”,高9厘米,口徑12.1厘米。設計奇巧,壺蓋與身自然垂成一朵玉蘭花,花蒂為蓋,花瓣與壺身為二重疊壓,厚樸端莊,玲瓏可愛。該款紫砂壺是明朝筋紋器的經典,也是時大彬作品中現存的筋紋器代表作。它以玉蘭花的花瓣為造型來源,六瓣筋紋構成了壺體,壺蓋為壓蓋式,壺底銘“萬歷丁酉春時大彬制”。該壺具有非常清晰的脈絡,節奏韻律也非常美。
(6)香港茶具文物館藏仿供春龍帶壺(見圖9)。
此壺整體呈淺褐色,高9厘米,寬12厘米。圓形鼓腹,腹上漸斂。平底,流彎且長,口朝天,把手體圓。起凸圓蓋,扁圓鈕。此壺造型古樸典雅、簡單大方,是紫砂壺早期制壺中,幾何形圓器與筋紋器成功相結合的完美之作。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大彬早期喜仿供春大壺,但此壺壺體卻不大,而且精巧別致,獨具一格,因此此壺尤為特別。底刻“大彬仿供春式”六字楷書款。
另外“時壺”傳世之作還有現藏于上海博物館的紫砂扁壺,刻有“源遠堂藏、大彬制”七字。現存于上海友誼商店的僧帽壺,底刻“生蓮居大彬”五字楷書款。而國外如美國的華盛頓市佛利爾美術館、舊金山亞洲藝術館以及個別收藏家手中,據悉也有總數沒有超過二十件、但有明確紀年款的“時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