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網絡教育培訓總結范文

        網絡教育培訓總結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網絡教育培訓總結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網絡教育培訓總結

        第1篇:網絡教育培訓總結范文

        戚萌,(1982.10-);女;漢;河南開封;工作單位:鄭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職稱:講師;學位:碩士;研究方向:經濟管理。

        摘 要:隨著學習型社會的建設和終身教育的逐漸興起,網絡教育在全球范圍內呈現出高速的增長態勢。在我國,接受網絡教育的人數不斷增加,網絡教育機構的數量也在快速增長,網絡教育的規模不斷擴大。文章作者從網絡教育的必要性出發,總結了我國網絡教育的規模,最后對影響網絡教育規模的三個因素展開分析,為我國網絡教育健康、穩定、高效的發展做出微博貢獻和建議。

        關鍵詞:網絡教育;影響因素;政府投入;技術投入;人力投入

        1 研究網絡教育的必要性

        網絡教育從出現至今,在全球范圍內都呈現出了高速的發展態勢。

        網絡教育相對于傳統教育來說具有較多的優勢,同時也更能適合現代人對教育方式的要求。網絡教育可以讓隨時隨地接受教育變成現實。同時,網絡教育也是對教育資源傳播的一種放大,使原有教育資源受眾面成倍的擴大。

        在我國發展的現階段,存在教育資源緊缺、分配不均衡、配置不合理的現象。網絡教育的出現不但可以解決我國教育資源分配不均衡的問題,也可以改善我國人民受教育不公平的現狀。黨的十七大提出了“發展遠程教育和繼續教育,建設全民學習和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的要求,網絡教育剛好可以滿足我國人民日益增長的終身學習和全民學習的需求,確保我國“全民終身教育”貫上增加了這種資源的供給。

        2 網絡教育規模現狀

        美國的網絡教育起步較早,發展速度也是很快。據統計,美國通過網絡進行學習的人數在以每年300%的速度增長,超過7000萬人通過網絡教育的方式獲得知識和工作技能。

        在我國,網絡教育需求越來越多,其用戶數量、供給數量和種類都在不斷增大。我國目前的網絡教育包括:學歷教育、K-12以及職業培訓等。除此以外,還有中華會計網校、北京四中網校等網絡教育培訓機構提供的英語、IT和少兒教育培訓等。《2007-2010年中國培訓市場發展預測與投資分析報告》指出:“IT培訓、英語培訓、管理培訓和少兒教育己成為培訓教育業的支柱。其中,中國英語培訓市場的市場總值大約是150億元,相當于一個中等城市的年產值。”

        3 網絡教育規模的影響因素分析

        3.1 網絡教育的物質資本投入

        眾所周知,物質資本投入在任何行業的增長過程都起著重要的基礎作用,在教育行業也不例外。在傳統教育中,學校必須提供桌椅、黑板、多媒體教學設備、體育館以及實驗室等,國家在物質方面的投入是巨大的。對于網絡教育機構而言,其網絡教育的物質投入主要包括購買的計算機、相關設備、服務器、教學支撐平臺、視頻會議系統、辦公場所、課件開發、修改、維持等方面的投入。

        網絡教育前期的物質資本投入是很大的,在初始階段有很多投入是沒有收益的。但是一旦進行投入,它的承載能力很強,隨著網絡教育用戶規模的擴大,邊際投入會明顯減少。

        3.2 網絡教育的技術投入

        技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網絡教育中更是如此。網絡教育規模除了受到技術本身發展的影響以外,還與網絡教育機構在技術應用方面的投入有著密切的關系。

        目前,我國參加網絡教育的人數不斷增加,對網絡教育培訓機構的技術部門來講是一個挑戰,因為一個平臺架構的承載能力是有限的,所以根據其在線學習人數或者是功能需要,要對其架構進行不斷的調整。對網絡教育支持平臺的調整也會造成網絡教育學院成本的增加。學生的論壇討論、答疑、學生的信息管理、教師的備課系統都是由技術平臺提供支持的。所以,想進行低成本運作的網絡教育機構這方面的投入就會減少。

        3.3網絡教育的人力資本投入

        網絡教育看似是改變了傳統教育中教師與學生面對面的情況,學生可以從終端設備電腦中獲取知識和信息,所需教師的數量減少。但是人員投入在網絡教育中仍然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網絡教育中的人力資本指的是:教師、技術人員、科研人員、管理人員等。網絡教育學院的教師組成:參與課件的錄制教師、輔導教師、技術人員、管理人員、研究人員等。參與錄制課件的教師一般不參與學生的輔導,這些教師只負責錄制課件和制作試卷。這部分教師的工作時間較為集中,課件錄制完成后工作基本就結束了。這些教師一般都是高校中相關專業的優秀教師。論壇答疑教師大部分是兼職教師,由相關專業的研究生、博士生,或是較優秀的本科生擔任,這些兼職人員上崗之前要經過統一的培訓,嚴格遵守標準化、流程化。工作都是在網上進行,工作時間靈活。技術人員主要是解決技術平臺上的問題,有一些規模較小的機構對技術平臺設計方面的工作進行外包,以降低運營成本。大部分的網上課程的教學設計和技術支持是由專門的技術人員來做的。管理人員主要是提供支持工作,為網絡教育提供相關的其他支持。這部分投入在總投入中所占的比例較大,網絡教育雖然很多都是兼職教師,但是需要的教師數量也是巨大的。人力資本的投入占據較大的比例,并具有不可替代性。(作者單位:鄭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

        參考文獻:

        [1] 安秀芳,凌云.職業教育發展規模影響因素分析―以湖南省為例[J].武漢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6, 5(6):8-11.

        [2] 傅佩佩.發展遠程教育和繼續教育建設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EB/OL].

        [3] 高耀.中國高等教育未來發展規模預測一基于人口結構與GDP的視角,管理學刊,2010,(3):36-39.

        第2篇:網絡教育培訓總結范文

        關鍵詞:計算機網絡;高技能人才;培養

        一、高技能人才培養工作的重要性與存在的問題

        1.高技能人才培養關乎經濟、社會發展,國家高度重視

        隨著經濟結構不斷優化升級,行業、企業急需技精業良的高技能人才,以技師為龍頭的高技能人才培養正是企業、社會發展的生命線。為此,國家積極建立政策保障體系,不斷釋放政策紅利,全力推進高技能人才的培養工作。以成都市為例,政府制定了《成都市技能人才隊伍建設中長期規劃(2012―2020年)》《成都市高技能人才培養計劃實施方案》,有計劃分步驟地努力造就一支以高級技師、技師、高級工為骨干的合理結構,技術過硬,適應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高技能人才隊伍。

        2.高技能人才培養過程中存在的突出矛盾

        工學矛盾突出。高技能人才培養除了技工院校學生外,更廣泛地集中在企事業單位。企業的生產經營與員工的培訓相互占用時間,是一對突出的工學矛盾。在培訓過程中,教學計劃的執行常因企業生產經營臨時調整、變化而中途停止,嚴重影響到培訓進度和質量。

        教學資源分布不均衡。職業培訓教學的師資、設備等優質教學資源主要集中在沿海和經濟發達地區,受地域限制,教學資源分布不均,共享困難。

        人才培養模式亟須改革。理論加實操是沿用多年的技能人才培養模式,已不適應多樣性發展的課程體系改革需求和企業崗位技能需求。政府、行業、企業、院校多元參與,構建工學交替、校企雙師共同培養技師的人才培養模式已成為主流發展趨勢。

        二、“互聯網+教育”的計算機網絡教學平臺搭建與遠程教育模式探索是緩解高技能人才培養矛盾的有效途徑

        (一)計算機網絡教育平臺主要功能簡介

        教務管理功能方面:全面實現高技能人才培訓網絡報名、學籍信息化管理、學員用戶登錄、高技能人才培養教學計劃、教學課程、學習斷點續傳等。

        教學管理功能方面:高技能人才培養網絡教學資源庫兼容在計算機網絡教育平臺中,注冊后學員可隨時登錄下載學習資料、上傳作業;教師在線批改作業、上傳教學資料、師生互動答疑等。

        (二)計算機網絡教育平臺在高技能人才培養過程中發揮的積極作用

        1. 計算機網絡教育平臺的搭建,遠程教育模式的探索,促進“四位一體”高技能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形成

        計算機網絡教育平臺在高技能人才培養工作中使用,形成了“遠程教育學習、集中技能培訓、集中理論培訓、崗位培訓”相結合的“四位一體”職業教育遠程教育培訓新模式。它的具體實施過程:第一階段,教學方對參培人員統一組織固定時間段的集中理論學習、集中技能實操培訓;第二階段,參培人員登錄教學方指定網絡教學平臺,根據自身實際,自主安排選擇學習時間段,完成網絡培訓階段規定的全部課程、課件、課時的學習;第三階段,完成上述學習后,教學方選派優秀一體化教師,到參培人員企業(單位),結合學員崗位需求,進行巡回技能指導、答疑等。

        2. 計算機網絡教育平臺的使用,緩解企業工學矛盾,保障高技能人才培養的教學質量和教學課時

        一些培訓機構在高技能人才培養過程中存在課時、培訓造假的問題。網絡教育平臺的使用既給學習者提供了靈活、機動、可自行掌握的學習時間段,又對學習者的網絡在線學習過程留下記錄,經得起監督檢查。通過網絡后臺設置,強制規定只有學習者完成了固定網絡學習課時,才能進入下一階段學習,保障了學習時間和教學質量。

        3. 計算機網絡教育平臺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緩解教育資源分布不均的矛盾

        計算機網絡教育平臺中集成了行業專家、優秀一體化教師、企業能手的培訓教學課件和教學視頻等大量資料,組建了網絡教學資源庫。學習者注冊登錄網絡平臺就能下載學習。教師實時在線,學習者和教師實時互動。這一舉措打破了地域限制,擴大了教育資源覆蓋面,只要有網絡覆蓋的地方,通過電子設備,學習者隨時隨地都能學習。

        第3篇:網絡教育培訓總結范文

        一、農村初中教師繼續教育的突出問題

        通過對河北省多個縣、鄉屬學校的初中教師電話調查,我們發現農村教師繼續教育培訓存在下列問題。

        (一)大部分教師已經在崗多年,學歷層次偏低、學科分布不均、年齡結構偏大,對課程的教授有了一定的思路和模式,所以教師參加繼續教育的意識比較淡薄。

        (二)通過分析發現不同年齡段的教師,對培訓的需求有不同的需要。不同學科的教師,培訓需求也不同。共性的培訓內容和個性的需求之間的矛盾很突出。在培訓方式上,他們希望是有直接作用的專業指導,而并非理論性的報告。如在具體的教學環境中,以典型的示范課為例,進行現場的分析指導,解決實際問題。

        (三)許多教師反映課程教授時間和學習時間也有突出矛盾,不能得到很好的處理和解決。

        二、開展網絡環境下農村初中教師繼續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一)國外網絡環境下繼續教育培訓的經驗

        從近年來各國中小學教師在職培訓的發展趨勢來看,有以下幾個主要特點。

        1.主要是重視培訓教師實際能力,以存在的問題為中心開展培訓,在培訓時滲透真實的教育教學情境,強調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2.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進行計算機通訊網絡教學,滿足不同層次的教師自我進修的需要。

        (二)開展網絡培訓的可行性

        進入21世紀以來,網絡多媒體技術已經成為進行教學改革的突破口。近年來計算機和網絡的發展,顯示了網絡教育在實現個性化的教學環境、多元化的教學資源、交互式的教學形式、群體化的協作教學以及富有創造性的教學內容等方面的優勢。而且各學校都配備了電腦、多媒體,并連接了網絡。從而使得這一教學手段成為可能的繼續教育的平臺。

        (三)開展網絡培訓的必要性

        這種培訓模式是指在計算機網絡(包括局域網和廣域網)的支持下,為教師提供學習指導,讓教師在明確學習任務的情況下進行自主學習、獲得知識,并且交流學習經驗,分享學習成果的教學過程。它是以計算機網絡(互聯網、局域網)提供豐富多彩的課程學習資源,學習者通過訪問有關的網站或局域網虛擬網站,按照主持教授的提示,展開自主學習,形成自己的學習經驗和學習成果,通過BBS、Netmeeting等各種手段展示報告自己的學習成果,交流學習的心得體會,討論大家共同感興趣的問題,主持教授總結歸納的教師培訓模式。

        與傳統的培訓方式相比,這種培訓模式突出的特點是它的開放性,突出學員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強調受訓者的自主性、差異性、過程性和綜合性學習,可以合理安排大家的學習時間,與教授課程的時間沖突迎刃而解;選擇自己需要的課程,通過設計的案例、教學設計、錄制的經典課和同步遠程課堂,有針對性和高效性地完成自主學習,激發了教師參加繼續教育培訓的熱情。同時也解決了培訓師資力量薄弱、經費短缺的問題。

        三、網絡環境下農村初中教師繼續教育的探究形式

        通過簡單的探究,我們將幾個市級學校和縣級學校建成了聯誼校,開展了以下幾種形式的探索。

        (一)建立骨干教師的個人主頁

        骨干教師在QQ空間里建立了個人網頁,包括專題講座、備課講座、教學案例、教學經驗及反思、研訓活動信息等,通過靜態網頁和動態論壇兩種形式展示課程的相關資源和最新進展。從開始課題研究以來,骨干教師個人網頁的瀏覽量逐月上升,深受廣大教師喜愛。

        (二)利用QQ聊天的形式建立教研平臺

        因為QQ聊天可以兩人或多人語聊,所以在大家協定的時間里就一個階段的上課內容進行溝通交流,把對講過課題中課堂呈現的問題做及時的溝通,對教案的修改達成統一;或對下一階段的教學內容、教學形式,甚至教學習題作一交流,達到案,又各有自己的教學特色。

        (三)建立教學題庫

        把平時常用的習題統一整理成電子文稿,按課程設四級庫,簡單題、提高題、精練題和尖子生挑戰題,可按多種要求組成測試卷,并給予評價。供教師在教學時靈活應用,有的放矢。

        (四)參與網上討論

        個別教師在集體教研過程中建立了深厚的友誼,他們可以參與網上討論,就事論事,及時有效地處理突發事件,或進行更好的改進交流。使得大家繼續教育的熱情不斷高漲,不同層次的教師通過培訓都有所提高。

        通過一段時間的探索和對繼續教育成果的整理分析,我們認為網絡環境下的大教研更適合現代農村的繼續教育。此外還有很多形式的繼續教育模式有待開發,比如,第一,建立遠程進修;第二,利用局域網建立資源庫;第三,建立教育網站(包括校園網站);第四,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建設。

        當然,對于網絡環境下教師繼續教育這個培訓的新形式,我們沒有任何可以借鑒的經驗,我們是首先從理性上感覺到我們應該探索加強管理,實行科學評價的方法,然后還會在課題的研究和探索中提升我們的認識和實踐水平。

        最后,我們認為自主化學習與協作學習相結合,實現教學民主化才是教師繼續教育發展的大方向。教師繼續教育屬于成人教育,中學骨干教師具有很強的學習愿望和明確的學習目標,并具有一定的學習能力,如果繼續教育的培訓內容與其實際工作有著緊密的聯系,并以此作為評價課程教學的依據,他們會克服各種困難,表現出很強的學習主動性,帶領大家一起成長,不斷完善。即使相同的教學內容,不同的學員也會有不同的學習經驗,因此他們之間的互相學習也會成為一個重要的學習資源。

        總之,網絡環境下的教師繼續教育能充分利用網絡信息傳輸的優勢,滿足教師專業發展的個性需求,為教師的終身教育開辟了新的途徑,讓我們不斷發現、不斷總結、不斷成長,逐步形成和完善這方面的課程資源體系。這是我們對網絡教學環境下教師繼續教育的初步認識和探索,期待今后有更好的發展。

        第4篇:網絡教育培訓總結范文

        二、培訓目標

        推進教育制度改革,努力探索和實踐具有時代特征的教育培訓新機制和新體制。通過學習培訓,使廣大參訓學生,對黨和政府的路線、方針、政策更加熟知,并能深刻理解和貫徹,能夠牢固掌握文化科學知識。

        三、工作任務

        1.鞏固和擴大全體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使全體學生具備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和辨別是非的能力。

        2.通過名校名師的高考課程輔導,提高我縣在校中學生的素質,提高高中升學率。鼓勵應屆高中畢業生參加大學的遠程網絡教育。

        3.利用大學的專家教育資源,為全體學生開設科普講座、專題知識講座,對全體學生進行教學方法、新課程體系解析、高考培訓、現代教育技術的培訓。

        四、培訓內容與形式

        根據大學的教育資源優勢和教育扶貧項目的內在要求,主要開設科普講座、專題知識講座,教學方法輔導、新課程體系解析、現代教育技術的培訓、高考課程輔導等。

        培訓形式:以遠程網絡教育為主。

        五、工作步驟

        大學教育扶貧項目從年開始實施,年結束,分三個階段實施:

        一)啟動階段

        1.成立領導機構。成立以政府分管教育的副縣長為組長的一中大學教育扶貧項目領導小組(以下簡稱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縣教育局。一中設立大學教育扶貧現代遠程教學一中中學生教學輔導教學站。

        2.制定實施計劃。結合我縣的實際情況,一中教學站分別制定出具體實施計劃或實施方案,并將實施計劃或方案報縣領導小組備案。

        3.一中教學站要積極配合做好“大學教育扶貧現代遠程教學項目”前期各項工作,完善各項硬件、軟件建設。

        4.開展廣泛的宣傳發動工作。通過會議和新聞媒體宣傳教育扶貧項目。

        二)實施階段

        實施階段的重點是組織學習。根據大學教育扶貧項目提供的資源,一中教學站要按照本規劃的要求,結合我縣實際,有步驟、有重點地認真組織實施,務求取得實效。

        三)總結階段

        一中教學站要按照本規劃確定的目標要求,認真開展自查和總結工作,并報縣領導小組。

        六、工作要求

        1.一中教學站要從提高全體中學生的科學文化素質、培養高素質人才的高度,充分認識“大學教育扶貧項目”重要意義,將這項工作納入年度工作計劃,保證高質量、高標準地完成各項任務。

        第5篇:網絡教育培訓總結范文

        關鍵詞:稅務干部 培訓 創新

        中圖分類號:F8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3)03(a)-0237-01

        21世紀是一個信息高度發達的時代,現代信息管理技術已經普遍應用到當前的稅務工作中,傳統稅務培訓無論在培訓內容上還是在培訓模式上,都無法滿足新形勢下稅務工作的要求,因此,現階段要切實加強稅務干部教育培訓模式創新,提高稅務干部的業務素質和文化素質,確保稅務工作的順利進行。

        1 當前稅務干部培訓現狀和存在的問題

        1.1 培訓對象局限性大,文化素質和業務素質參差不齊

        我國稅務工作的培訓對象集中在崗位要員身上,包括局長、所長、稽查等崗位,這些人對稅務工作已經有一定的認識,而很多沒有培訓資格的稅務工作人員又缺乏必要的知識,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培訓資源的浪費。除此之外,現階段我國的稅務干部年齡結構偏大,文化素質相對較低,而一些年輕的稅務干部則具有較高的文化素質和業務素質,對他們進行相同的稅務教育培訓也容易造成資源的浪費。

        1.2 培訓方法單一

        目前,我國的稅務教育培訓大多為短期培訓,教育培訓方法單一,主要以課堂教學為主,缺乏多模式、多渠道的稅務培訓方法。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稅務工作的培訓內容越來越豐富,僅憑傳統的課堂教學方式無法滿足培訓的要求,情境模擬、多媒體教學、分組討論、角色扮演等互動型教學方式應該廣泛應用到稅務教育培訓工作中。

        1.3 教育培訓機制不夠健全

        缺乏科學、合理的教育需求分析和評價機制是我國稅務培訓中存在的一個重要問題。很多稅務培訓計劃都屬于短期培訓,依照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進行,沒有從整體上對稅務知識和技能進行分析和安排,導致培訓計劃缺乏系統性和連貫性。而獎懲機制的缺乏使部分稅務干部對稅務培訓學習敷衍了事,得過且過,稅務培訓成為一種形式,成效甚微。

        此外,稅務培訓內容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問題。例如,很多稅務培訓計劃的培訓對象來自于不同的崗位,他們具有不同的知識需求,對他們進行相同內容的培訓,缺乏針對性和有效性。

        2 稅務干部教育培訓模式的創新途徑

        當前我國稅務干部隊伍年齡結構偏大、人員素質參差不齊,加強稅務干部的培訓工作勢在必行。針對稅務教育培訓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可以從健全培訓體制、創新培訓方式、優化培訓手段、完善獎懲機制等方面加強改進。

        2.1 統一規劃,建立健全的教育培訓保障機制

        創新稅務干部的培訓模式,首先應該建立科學完善的規章制度,整體把握教育培訓工作的實施。建立完善的培訓管理機制,首先應該從培訓的指導思想入手,加強稅務干部對教育培訓工作的認識,引起他們對培訓學習的重視,從而提高教育培訓的效果。其次,要根據組織、崗位以及個人需求的不同,制定合理的長期、短期培訓方案,杜絕無系統、無條理的培訓現象發生。培訓計劃的制定要遵循組織及個人的培養規律,從長遠角度出發,培養稅務干部的文化素質和業務素質,逐步建立起繼續教育、終身學習的培養體系。最后,應該從培訓計劃的設計、考核、檔案管理、評價結果等方面著手,制定嚴格、詳細的基本制度,確保稅務干部的培訓工作有法可依。

        2.2 依照不同的培養需求實行分級分類培訓

        對于知識層面不同而又處于不同崗位的稅務干部而言,其所需的培訓內容有很大差異,要想獲得更理想的教育培訓效果,分級分類進行培訓是最直接有效的解決方法。一方面,由于稅務干部具體崗位、職位的不同導致培訓內容有很大的差異,例如,對于企業稅源管理人員而言,在培訓時應該以講解會計知識、會計制度、稅法差異等為主,而對于稽查崗位的人員而言,應該以稽查技巧、稽查程序、案例分析等為主;另一方面,由于稅務干部的知識層次和文化素養不同,導致他們在知識儲備量、分析理解能力、業務能力等方面存在比較大的差別,進而影響到教育培訓工作的成果。對于基礎薄弱的人而言,應該加強培訓基礎知識,而對于高層次人員來說,則應該加強培訓他們的知識應用能力。

        2.3 優化培訓手段,拓展培訓方式

        培訓方式單一是目前我國稅務干部教育培訓中的一個重要問題,拓展教育培訓方式,實現培訓形式的多樣化,對于提高稅務干部培訓成果具有重要的意義。首先,應該將短期培訓、長期培訓與初任教育培訓、任職教育培訓等有機地結合起來,使每一項培訓都成為系統培訓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次,稅務干部的教育培訓應該充分利用多媒體等現代教學設備,增加課堂的趣味性和生動性。同時,應該改變以教師為主體的傳統教學模式,在授課時通過情境模擬、角色扮演、分組討論、案例分析等課堂活動活躍氛圍,增加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最后,要緊跟時展的潮流,多吸引講師、教授等開展專題講座活動,使領導干部能夠及時把握好宏觀經濟、知識經濟、稅收政策、稅收發展等方面的形勢,提高他們的宏觀意識和調控能力。

        2.4 進一步完善獎懲激勵機制

        合理、完善的獎懲制度可以有效地激發稅務干部的培訓學習熱情,提高他們對教育培訓的重視程度。教育培訓部門可以在培訓結束后對培訓的成果進行量化考核,通過與預期目標以及其他教育培訓項目進行對比,評估培訓結果,總結培訓的經驗和教訓,為新的培訓計劃的制定提供依據。參與教育培訓的個人的評估結果可以作為員工綜合能力的一項評價指標,并依此對員工的晉升、獎金等進行判斷。對于培訓效果不好的單位或個人予以懲處,限期要求達到培訓效果或者實行下崗、降級使用。而對于事業心強、培訓結果優異的員工給予一定的獎勵,提供給他們更好的發展機遇。

        此外,創新稅務干部的培訓模式,應該充分利用計算機網絡的優勢,將培訓學習隨時化、隨地化。培訓部門可以搭建網絡教育平臺,以網絡資源為依托,建立網上學習課堂,教師將課件、資料等到網上,并通過建立教育論壇及時地對相關問題進行解答。在實際培訓中,培訓部門也可以設立專門的學習沙龍,給參與培訓的人員提供良好的交流討論場所,促進稅務干部的共同提高。

        參考文獻

        [1] 李冬梅.管窺高校稅務干部培訓的問題與對策[J].湖南稅務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1(8):54.

        第6篇:網絡教育培訓總結范文

        1.1研究方法。為了了解中學英語教師教育的現狀,筆者在2013年9月、10月間,分別對河南省信陽地區3個區8個縣部分中學的英語教師進行了問卷調查和實地調研,了解目前中學英語教師在改革工作上所取得的進展和仍然存在的突出問題。根據研究的目的和內容,設計以開放型為主、封閉型為輔的綜合型調查問卷,收集中學英語教師的基本信息。調查對象共208人,回收問卷192份,回收率93.3%。

        1.2結果與分析。根據調查來看,為了應對國家的相應政策和要求,信陽地區已經開始認真關注英語教師的教育改革,并且在很多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然而,通過調查,筆者發現仍然存在一些問題,表現如下。

        1.2.1中學英語教師在受教育過程中缺乏一定的選擇自由和權利。根據對信陽地區中學英語教師的調查,58%的教師坦言他們所接受的教育培訓都是上級部門規定好的某個教師培訓機構。就培訓內容而言,86%的英語教師承認自己無法根據實際情況選擇教材和教訓內容,導致培訓內容缺乏一定的現實性,與實際教學有很大的脫節。另外,62%的英語教師承認在接受教育培訓時,往往會受到個人學歷、職稱等方面的限制,不能滿足教師的需求,阻礙了教師的個人發展。

        1.2.2中學英語教師在教育培訓過程中實效性不強。傳統的中學英語教師培訓主要采取大班教學、地面輔導的形式,這往往會受到時間和地點的限制。根據調查,67%的英語教師承認由于時間和地理因素,并不注重培訓的實效,有時甚至出現讓別人代替培訓的情況。另外,48.2%的教師認為他們并沒有達到教師培訓的目的,而只是通過這一形式,獲得學歷或職稱,或者只是集結一些人脈。

        1.2.3對中學英語教師教育的投入嚴重不足。1993年,在《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中,國家明確提出,要逐步提高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占GDP的比例,并且提出在上個世紀就要達到4%的要求,但是很多地區仍然沒有實現這一目標。通過對信陽地區中學英語教師的調查,80%的教師認為在對他們的教育和培訓方面投入不足,包括高校師范生培育的投入和工作之后對教師的崗位培訓等的投入。

        1.2.4部分中學英語教師由于受的教育培訓力度不大,導致專業知識匱乏,專業素養較低。根據調查顯示,45%的英語教師表示在接受師范教育時,各師范院校普遍存在如下問題:教育類的課程明顯不足,不能將教育類的課程與其他課程進行有效結合和滲透,不能保證學生實踐環節的有效性,與中小學的互動性不強。

        二、中學英語教師教育改革策略

        通過對河南省信陽地區英語教師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的分析,并結合我國英語教師教育的現狀和河南省教師教育現狀,總結出進行英語教師教育改革的策略,有以下方面。

        2.1重點改革中學英語教師的培養模式。對于那些傳統的教師培養單位,他們只通過集中培訓等方式進行教師培訓。然而,這勢必會受到培訓時間和地點的限制,導致培訓效率不高,培訓過程散漫的現象時有發生。因此,面對這些突出的問題,教師培養單位應該重點改革培養模式,學會利用并積極建設多媒體教育、數字化教育和網絡教育,形成共建共享優質教師教育課程與課件資源的協作組織和教師教育網聯的有效運作機制。在教師培訓過程中,可以采取多種學習方式,如講座、小組活動、個別指導、教師之間互相指導和評價等。另外,在英語教師的培養內容方面,應該確保其內容有很強的現實性和針對性,符合各個學校的教學實際情況。這樣,教師可以利用數字化教育和網絡教育既充實豐富又方便快捷的特點,進行有針對性的學習,勢必會提高學習效率。

        2.2實施中學英語教師教育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合理配置教育資源。通過分析目前河南省信陽地區的教育資源,優秀的教育資源主要集中在市區,而在鄉鎮和鄉村中學,教育資源受到了嚴重的限制。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有關部門應該加大投入力度,幫助農村中學建立優秀的英語教師隊伍,并幫助他們配備先進的英語教學設施,如多媒體教室、英語語音室等,幫助他們快速發展。

        2.3高等師范院校要加強學科建設,特別是加強英語教育的學科建設。高等師范院校要積極探索,將現代教育技術有效地運用于英語教育類課程,著手提高在課程開發、課程決策和教育研究等方面的能力,加強教育學科和其他學科的互相滲透,有效提高英語教師的素養,并且確保培養的英語教師具有新的教育理念和有效的英語教育方法。

        2.4高等師范院校要加強英語教師的教育實踐環節,確保足夠的實踐時間和較為優秀的實習場所。在教育實踐環節中,要鼓勵學生盡量走上講臺,而不僅僅是進行聽課或批改作業等活動,這樣才可以提高教育實踐的有效性,培養出合格的英語教師。

        2.5鼓勵英語教師在教學實踐中不斷進行教學反思,是教師專業發展的必經之路。一個成熟的教師必須不斷進行反思,將日常教學工作問題化,努力探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不斷總結適合自己所教學生的教學方法,這樣,教師才能在不斷的反思中取得進步,獲得寶貴的經驗。另外,教師應該在教學過程中自評,盡管這樣的評價會給教師自身帶來壓力,但是可以將壓力轉化為動力。

        2.6有關部門要努力構建教師教育的平臺,鼓勵教師積極參加。比如,通過開展“有效教師示范課”、“青年教師展示課”、“青年教師教學比賽”、“集體教研展示課”、“教師互評課”等多種形式的公開課教學活動,有效促進教師間的交流和學習,幫助他們找到自己教學過程中的失誤。

        第7篇:網絡教育培訓總結范文

        Abstract: Being convenient ways of learning and the high quality education recourse, Online-training education has developed rapidly these years.According to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TAM),User Satisfaction Theory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Online-training education,the reasons why users have intention to accept online training education system were explored from seven aspects,information quality,system quality,service quality,user satisfaction,perceived usefulness,perceived ease of use and flow experience. A user acceptance model for online training education system and research hypothess has also been put forward.

        關鍵詞: 網絡培訓教育系統;技術接受模型;用戶滿意;沉浸體驗

        Key words: online-training education system;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user satisfaction theory;flow experience

        中圖分類號:TP393.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4311(2010)07-0151-03

        0引言

        網絡教育以其相對于傳統面授教育更加方便靈活的特性,為人們提供了便捷的學習方式,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據艾瑞市場咨詢(iResearch)的《2008-2009年中國網絡教育行業發展報告》顯示,2008年中國網絡教育市場規模同比增長23.9%,達到352億元,預計在2012年市場規模將達到723億元。從2008年1月到2009年9月,已有近5億美元的風險投資流向教育培訓行業。世界銀行2008年的《通過終身學習來提高中國的競爭力》報告說,中國從小學到大學的學生人數占到世界的17%,但是教育市場價值卻只占2%。在未來10年內,中國將是全球增長潛力最龐大的教育與職業培訓市場(艾瑞市場咨詢)。

        與龐大的培訓市場需求相比網絡培訓教育所占份額依然偏小,很多學員依然不辭辛苦的去選擇現場培訓。網絡培訓教育更加方便和靈活,節省經濟和路程時間,為什么很多人不選擇網絡培訓教育呢。通過研究,筆者發現,現有的網絡培訓教育系統一般是仍然延續傳統課堂的形式,一個小屏幕教師講授,主屏幕板書內容,或者另有一個小屏幕大綱提示。也有只有主屏幕的,甚至有些是直接把錄制的課堂教學內容作為網絡教育來使用的。與早期的網絡培訓教育系統相比,現有的網絡培訓教育系統注意了服務,加入了線上的提問交流,線上測試等內容,但依然無法完全滿足用戶個性化的需求,沒有完全發揮網絡的優勢。

        網絡培訓教育系統的容易使用(易用性)和有用性是不是影響用戶使用的主要因素,信息質量、系統質量和服務質量是否影響用戶對使用網絡培訓教育系統易用性和有用性的感知。本文以網絡培訓教育系統為研究對象,以技術接受模型(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TAM)和用戶滿意理論為理論基礎,通過建立網絡培訓教育系統技術接受模型,分析影響用戶接受和使用網絡培訓教育系統的因素。

        1理論基礎

        1.1 技術接受模型技術接受模型(如圖1所示)由Davis于1989年提出[1],其目的是對信息系統接受的決定性因素進行研究。技術接受模型是理理論(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TRA)的“信念―態度―意向―行為”關系的一種延伸,包括2個主要的決定因素:感知的有用性(perceived usefulness,PU) 和感知的易用性(perceived ease of use,PEOU),分別反映一個人認為使用信息系統對其工作業績提高的程度,以及認為容易使用信息系統的程度。技術接受模型以其簡潔性、較高的有效性和解釋能力,成為信息技術采納決策研究領域最有影響的模型之一[2],廣泛地應用在知識管理系統、ERP應用系統的接受、Internet應用、網上購物、網上商店等各種信息系統采納決策研究中。其研究的思路是針對具體應用環境,依據系統本身的特性和用戶的特點分析出技術接受模型的外部變量,建立起具體的接受模型,以對使用者的行為做出預測和解釋。

        1.2 用戶滿意理論用戶滿意的概念由Cyber & March于1963年最先提出[3]:信息系統若能符合用戶需求,則提高用戶信息滿意度;若未能符合用戶需求,則其滿意度降低。當用戶滿意度低于某種程度時,則用戶將不愿使用或者再繼續使用該系統。Bailey & Pearson(1983)[4]從一般測量角度,將用戶滿意定義為用戶對每個衡量因素的滿意程度乘以該項因素權重的總和。用戶滿意是導致信息系統成功的關鍵因素之一,用戶對信息系統的滿意水平作為信息技術成功的一個指標已經被廣泛地接受。DeLone & McLean于1992年提出信息系統成功模型[5],2003年他們又對1992年的模型做了總結和調整,最終確立現在的用戶滿意模型[6](如圖2所示)。

        其中,信息質量衡量系統所產生的信息的有效性、及時性、準確性等因素。獲得優質的信息是用戶使用信息系統的重要目的之一,因此能否不斷地產生優質的信息是信息系統成功的重要標準之一。系統質量衡量信息系統本身的穩定性、響應時間、易用性等因素。系統質量是信息系統成功的基礎,系統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著用戶對信息系統的態度。服務質量是指一種服務滿足明確和隱含需要的能力的特性的總和。用戶滿意是指用戶對系統及其生成信息的滿意程度。對一個信息系統而言,用戶普遍對系統成功是正向影響的。用戶滿意是受信息質量、系統質量和服務質量三個因素共同影響的。就像現實生活中我們認為很多產品是優良的,對其感覺非常滿意,但卻不一定會有購買的意愿,用戶滿意能很好地反應用戶對系統本身的態度,卻不能直接反應用戶使用的態度。因此用戶滿意理論能很好的解釋用戶對客體的態度,卻不能反應用戶的使用態度。

        1.3 沉浸體驗沉浸(Flow)是由Csikszentmihalyi M.在1975年提出[7],認為當人在進行活動時如果完全投入情境當中,注意力專注,并且過濾掉所有不相關的知覺,即進入沉浸狀態。沉浸體驗(Flow Experience)是指活動參與者進入一共同經驗模式后,意識集中在很小的范圍之內,其它不相關的知覺和思考都被過濾,僅對具體的目標和明確的回饋有反應,并且對環境產生控制感。Csikszentmihalyi M.和Csikszentmihalyi I.(1988)更進一步指出,人會依照心理驅動力去做事,沉浸體驗即為意識動機的外顯。培訓學習是需要注意力專注的活動,由于網絡學習時,學習者很容易受網絡其它信息的影響,只有高質量的學習系統才能讓學習者進入專注狀態。因此能否進入到沉浸狀態直接影響學習使用者對系統使用的意向,本研究把沉浸體驗作為影響技術接受模型的因素之一。

        2網絡培訓教育系統接受模型

        上述三種理論,從不同角度描述了影響用戶使用和接受信息系統的主要因素和影響的實現過程。Wixom & Todd等研究者把用戶滿意理論與技術接受模型相結合,提出了整合后的用戶行為影響因素的研究模型[8][9];也有研究者把沉浸體驗理論與技術接受模型相結合,提出用于分析即時通訊領域用戶行為影響因素的模型[10],這些研究嘗試都取得了較好的效果。本文把技術接受模型、用戶滿意理論和沉浸體驗三者結合起來,建立網絡培訓教育系統接受和使用的研究模型,如圖3所示。

        研究模型認為用戶的使用意向是由使用態度和感知的有用性決定的,采用相關研究的表述方式[9],其函數關系是:

        使用意向=F(感知的有用性,使用態度,沉浸體驗)

        其中使用意向是指使用者將來想要使用網絡培訓教育系統的意愿和可能性。

        感知的有用性=F(感知的易用性,用戶滿意,信息質量)

        網絡培訓教育不同于網絡高等學歷教育。網絡高等學歷教育的用戶使用網絡教育是為了獲得學歷,對教育信息本身的關注度相對低。而且,就目前的網絡學歷教育狀況,學員不僅需要“在線”的自主學習,還需要“線下”的集中學習,學員還特別寄希望于“線下”課堂的考試范圍的劃重點。因此,有研究[9]表明,信息質量對網絡高等教育系統用戶滿意度的相關不明顯。本文研究的網絡培訓教育是用戶自愿提高自己職業水平或者語言水平等自身素質和技術技能的一種學習。學員對系統所提供的信息質量關注度高。在偏遠地區或者用戶自己時間不便的情況下,即便是用戶滿意度較低,但如果信息質量很高,用戶感知的有用性也會正向提高。所以研究模型把信息質量作為感知的有用性的影響因素之一。用戶對網絡培訓教育系統的滿意,直接影響用戶對系統感知的易用性和感知的有用性。因此,本文研究中,描述用戶滿意的函數關系是:

        用戶滿意=F(信息質量,系統質量,服務質量)

        用戶滿意是研究個人對客體態度的核心模型,反應用戶對網絡培訓教育系統本身的態度,反應系統本身的綜合特性,符合Davis對于技術接受模型中外部變量的定義,因此,研究模型把用戶滿意作為技術接受模型的外部變量。用戶滿意可以形成對感知的易用性和感知的有用性形成影響,間接影響用戶對系統使用的態度。Wixom & Todd(2005)[8]將用戶滿意研究與技術接受理論結合起來,并驗證了模型的可用性。本模型與Wixom & Todd的用戶滿意和技術接受整合模型不同之處在于引入了服務質量和對信息質量的作用作了調整。

        2.1 研究假設基于本文研究的目的、文獻回顧、理論分析及上述理論模型構建,本文提出以下研究假設。

        2.1.1 文獻分析表明,信息系統自身的特性――信息質量、系統質量和服務質量,都會影響用戶對信息系統的總體滿意。因此,本文提出假設:

        H1:網絡培訓教育系統的信息質量對學習者感知該系統的滿意有正向影響;

        H2:網絡培訓教育系統的系統質量對學習者感知該系統的滿意有正向影響;

        H3:網絡培訓教育系統的服務質量對學習者感知該系統的滿意有正向影響;

        2.1.2 依據技術接受模型理論,外部變量會影響個人對行為結果的認知與評價。整合用戶滿意和技術接受的相關研究顯示,用戶滿意作為外部變量會影響用戶對使用行為的認知與信念。鑒于網絡培訓教育自身的特點,用戶對系統感知的有用性受信息質量的影響重大,提出兩者之間也存在正向影響關系。從而提出以下假設:

        H4:網絡培訓教育系統的信息質量對學習者的感知有用性有正向影響;

        H5:對網絡培訓教育系統的滿意對學習者的感知有用性有正向影響;

        H6:對網絡培訓教育系統的滿意對學習者的感知易用性有正向影響;

        2.1.3 沉浸體驗可以延長使用系統的學習時間[8],Webster等也認為沉浸與探索和積極的主觀經驗有關,因此,提出以下假設:

        H7:沉浸體驗對學習者使用網絡培訓教育系統的態度有正向的影響;

        H8:沉浸體驗對學習者使用網絡培訓教育系統的行為意向有正向的影響;

        2.1.4 在本文的研究模型中,仍然使用技術接受模型的“信念――態度――意向”這一關系,提出以下假設:

        H9:感知的易用性對感知的有用性有正向的影響;

        H10:感知的易用性對學習者使用網絡培訓教育系統的態度有正向的影響;

        H11:感知的有用性對學習者使用網絡培訓教育系統的態度有正向的影響;

        H12:感知的有用性對使用網絡培訓教育系統的行為意向有正向的影響;

        H13:態度對使用網絡培訓教育系統的行為意向有正向的影響。

        3結論

        本文技術接受模型、用戶滿意理論及沉浸體驗理論的基礎上,結合網絡培訓教育系統本身的特性,提出了網絡培訓教育系統接受模型。通過分析用戶對客體的態度和使用態度的區別,對用戶滿意的模型的應用提出改進,并把它與技術接受模型結合起來構建模型。通過討論用戶滿意作為技術接受模型外部變量的合理性,并根據網絡培訓教育的特性,對用戶滿意模型變量做了調整,把信息滿意作為感知有用性的直接影響因素。考慮用戶學習的狀態,引入了沉浸體驗理論作為用戶使用態度和意向的影響因素,最終建立了完整的網絡培訓教育系統接受模型,并提出了具體的研究假設,為今后進一步的實證研究做好了模型構建和假設論證等基礎性工作。

        參考文獻:

        [1]Davis F. Perceived Usefulness, Perceived Ease of Use, and User Acceptanc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J].MIS Quarterly, 1989,13(3):319-340.

        [2]Davis F, Bagozzi R, Warshaw P. User Acceptance of Computer Technology: A Comparison of Two theoretical Models[J].Management Science,1989,35:982-1003.

        [3]廖振鵬,葉許紅,張彩江.ERP系統的用戶滿意研究.技術經濟,2006,25(7):74-77.

        [4]Bailey,J.E. & Pearson, S.W..Development of A Tool for Measuring and Analyzing Computer User Satisfaction. Management Science,1983,29(5):530-545.

        [5]DeLone, W.H. & McLean, E.R..Information System Success:The Quest for the Dependent Variables.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1992,3(1):60-95.

        [6]DeLone, W.H.& McLean, E.R..TheDeLone and McLean Model of Information Systems Success: ATen-Year Update. Journal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2003,19(4):9-30.

        [7]Csikszentmihalyi M. Beyond Boredom and Anxiety[M].Jossey-Bass, San Francisco,CA,1975.

        [8]Wixom, B.H.& Todd, P.A..A Theoretical Integration of User Satisfaction and Technology Acceptance. 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2005,16(1):85~102.

        第8篇:網絡教育培訓總結范文

        大連市委組織部創辦的大連黨建網開通8年多來,始終將網絡信息技術同組織部門中心工作緊密結合,以重點打造“四個平臺”為抓手,充分發揮網絡優勢,不斷提高黨建網站的影響力和輻射力,在大連市黨建工作科學化進程中發揮了積極作用。

        一是以黨建宣傳為主旨,打造網絡信息平臺。網站自開通以來,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科學統籌、與時俱進,積極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正確反映經濟社會發展動態,特別是中央、省以及大連市黨的建設方面的新思路、新舉措,總結交流推廣好經驗、好典型,注重圍繞黨內一系列重大活動和市委、市政府的重點工作進行集中宣傳報道,為廣大黨員干部學習交流提供網絡陣地,為各項活動的順利開展營造了良好的輿論氛圍。為保證網站信息來源,市委組織部在全市建立了一支網站通訊員隊伍,積極挖掘各地基層黨建工作亮點和一線黨員干部風采,用身邊事教育身邊人,充分發揮典型帶動作用。通過制定“大連黨建網安全保密規則”和實行大連黨建網稿件送審制度,嚴格落實“誰上網誰負責”原則,做到了網站用稿來源清楚、審批明確、責任到人,最大限度地確保了網站內容的真實可靠。近年來,網站共信息7萬余條,其中,“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共筑中國夢”“我喜愛的黨建圖書推薦”等專題網頁的開設,受到廣大黨員的普遍歡迎,網站點擊率逐年攀升。

        二是以互動式學習為手段,打造網絡教育平臺。為進一步滿足黨員的多元需求、豐富黨員教育培訓的活動內容,網站運行方式不斷由單向供給向雙向互動拓展。2005年至2012年,網站每年至少開展一次黨建知識競賽,黨員參與數量由最初的幾千人增長至幾十萬人,很多外省市黨員及部隊黨員也參與其中。同時,依托黨建網絡平臺組織黨員開展植樹造林、主題征文等活動,打破了以往黨員上網只瀏覽不反饋的局限,避免了有資源而未學習、有渠道而無響應、有意愿而無法參與的尷尬,增強了網站的互動性,極大地調動了黨員參與的積極性。

        三是以現代信息技術為支撐,打造網絡工作平臺。為進一步拓展網站功能、擴大網絡黨建應用,網站在內容設計上由信息向工作應用型拓展,策劃開展了大連黨建網進農村、國企、機關事業單位、社區、新經濟組織和新社會組織的“六進入”活動,采取網上與網下緊密結合的形式,組織開展黨建知識講座、網絡知識授課、黨建工作經驗交流等活動,為廣大黨員和黨務工作者進一步把握本領域、本行業黨建工作特點,開展黨務工作提供了便捷途徑。大連黨建網站還承擔了全市公開選拔領導干部的報名和信息工作,實現了公選工作報名、審核、分配考場等環節的網絡化操作,較大程度地提高了公選工作的效率,增加了透明度,進一步拓寬了群眾對干部選拔任用工作的知情渠道和參與渠道。

        四是以服務黨建工作為宗旨,打造網絡形象平臺。為切實增強黨員教育的針對性,實現黨建網站多層次、立體化發展,大連黨建網在做好自身建設維護工作的基礎上,還為各區(市、縣)黨建網站提供技術和硬件支持。截至2013年底,指導和幫助各區(市、縣)建立黨建網站11個,在全市組織系統形成一個上下聯動、資源共享的黨建網站群,同時還與中央、各省市黨建門戶網站互設鏈接,進一步擴充網站外延、豐富網站資源。大連黨建網站以其功能定位的專業性、針對性,信息資源的豐富性、時效性,界面形式的多樣性、交互性,幫助基層黨務工作者深入扎實地把握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學習黨的知識、交流黨建工作經驗,有力地推動了網絡黨建深入開展。通過開展系列載體活動,黨建網絡平臺與組織部門各項工作有效融合、相互促進,辦站質量和水平得到全面提升,真正成為了宣傳黨建工作經驗、推動黨務公開、創新基層黨建工作方式、加強黨員教育培訓的媒體平臺。 (作者單位:大連市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管理中心)

        第9篇:網絡教育培訓總結范文

        一、人人上講臺,以講促學

        進一步創新培訓形式,提高員工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充分發揮員工自我培訓的主動性,強化培訓效果。在全礦開展“人人當老師、人人當學生”培訓活動的基礎上,緊緊圍繞增強培訓效果,堅持“干什么學什么,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以實施“人人上講臺”培訓活動來引導培訓方式的創新,進一步提高培訓方式方法的靈活性、多樣性和適用性,激發員工學習的興趣、內生動力、自豪感、成就感,營造工作學習化、學習工作化、工學一體化的濃厚氛圍。

        “人人上講臺”是培訓方式的變革,是推動自主培訓,促進培訓內容入腦入心,提高培訓針對性、實效性的有效載體

        二、保障培訓體系完善、落實到位是順利開展培訓的前提

        (一)是從實際出發,建立員工培訓制度保證體系

        結合員工隊伍所需,不斷完善制度建設,先后制定完善了《大唐彬長發電有限責任公司教育培訓暫行規定》、《大唐彬長發電有限責任公司繼續教育工程三年實施計劃》、《大唐彬長發電有限責任公司技能提升工程三年實施計劃》等多項教育管理辦法,使各項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二)是科學規劃、穩步實施,認真抓好教育培訓基地和培訓師隊伍建設

        依據省公司《建設教育培訓基地規劃》,編制了3-5年《大唐彬長發電有限責任公司教育培訓基地建設規劃》,客觀地分析了實訓基地現狀、存在問題和建設基地的構想,提出了教育培訓基地建設方案、專業設置和保障措施。高度重視師資隊伍建設,建立兼職和外聘教師隊伍庫,選拔熱愛培訓事業,基礎扎實,知識面廣,表達能力強的優秀人才,進入兼職教師隊伍。對從事培訓的骨干教師建立了定期召開座談會,分析和總結當前培訓工作的存在的系列問題。

        (三)是加強研發體系建設,搭建網絡教育培訓平臺,有利于培訓過程留痕跡,也有利于實現資源的共享等因素

        2015年對公司《教育培訓管理標準》進行修訂完善,經職代會聯席組長會議專題討論通過。截止目前,共建立可行有效的教育培訓和人才評價標準、制度20個,使得制度的建設與企業的教育培訓工作相協調,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激勵約束機制。

        三、抓好常規培訓,確保全員參培

        (一)是切實利用好現有培訓基地,大力開展農電工崗位技能脫產培訓

        今年來,在培訓基地共舉辦了4期農電工崗前持證培訓班及4期計算機培訓班,

        (二)是采取多種激勵辦法,促進員工提升業務技能水平

        進一步激勵了員工崗位成才,達到了學以致用的目的,促進員工隊伍知識結構不斷優化,素質不斷提高,逐步實現人才隊伍建設目標。截止目前,共從工作總額中支出10萬元用于獎勵在教育培訓工作中做出貢獻和在各類競賽中取得名次的集體和個人,進一步激發了員工自覺加強業務學習,在本職崗位上建功立業的信心和競爭

        (三)是抓好各項常規培訓工作,為企業生產服務

        勇于創新真抓實干,強化基層培訓是公司培訓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結合公司實際情況,根據年初制定計劃積極開展各項專項培訓工作24次,549人次參加。結合人員技術結構情況,積極聯系有關廠家,由生產部門選派年輕人員外出,先后進行DCS系統、西門子PLC維護、化學分析儀表等培訓。基層生產部門人員培訓工作有序開展,班組技術問答、技術考問、專業技術講課以及集控運行技術問答、仿真機培訓、事故預想等日常培訓工作做到了100%完成,并且將優秀技術問答進行張榜,以供大家學習參考。組織公司內各類競賽,考試8次,共108人次參加。陜西公司組織的點檢員統考,彬長成績名列第一、燃料管理知識統考成績名列第三,***并列第一。組織員工取證工作11次,107人取證。

        (四)加強員工的職業技能評審工作,提高員工整體素質

        促進技能人才梯級隊伍建設。2015年公司技能鑒定報名人數為6人,通過率為100%。截至目前,我公司共有技能鑒定考評員2名,生產技能人員隊伍中,不包括2011年及2015年新分配大學生,具有高級工及以上資格證書的人員比例達48.38%。完成2011年度專業技術資格評審工作。2011年度共認定初級專業技術資格13名,完成2名高級專業技術資格員工的資格審查、基層測評、公示上報工作。

        四、繼續推行職業資格準入,強化崗位技術培訓

        繼續全面推行主要生產崗位和管理崗位職業資格準入,堅持先培訓,后上崗,無證不得上崗,已經上崗的待遇降檔。目前安全監督、脫硫、點檢定修、燃料采制化等崗位均取得集團公司崗位資格證書。在這一年的教育培訓工作中,我們發現了教育培訓工作出現的一些問題。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亚洲精品国99久久 | 最新国产成年人小视频 | 亚洲大乳高潮日本专区无需安装 | 亚洲一本大道中文在线 | 一区二区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国产 | 一本一道波多野结衣AV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