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初中英語特色教學設計范文

        初中英語特色教學設計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初中英語特色教學設計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初中英語特色教學設計

        第1篇:初中英語特色教學設計范文

        關鍵詞:高效課堂;特色教學;初中英語

        素質教育的全面推進是新課程改革的必然趨勢,初中英語也勢必要在課堂教學中通過特色化教學來彰顯高效課堂。這就需要英語教師通過對各種教學方式的不斷摸索來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打造高效課堂。

        一、吃透課改內容,積極轉變教學觀念

        面對新課程改革,英語教師首先要以積極、主動的態度去學習新課改的相關內容,力求將教材內容與課改要求相融合,使自己的英語課堂教學成為適合時展、滿足學生需求的教學。其次,要轉變教學觀念。傳統的英語教學模式是教師講、學生聽,不能很好地鍛煉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學生在課堂中也一直處于被動的地位。新課程改革的到來,一改傳統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方式,肯定學生的主體地位,鼓勵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學習,教師則處于主導地位,對于學生的探究學習過程和結果給予適當的引導和點撥。再次,英語教師要注重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積極引導學生去探索、創新、拓展和發現,在提高學生自學能力的同時,也鍛煉了學生發現問題、探索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最后,要著重鍛煉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鼓勵學生仔細聽、大膽說、用心讀、認真寫。只有師生共同努力,英語課堂才能達到真正意義上的“高效”。

        二、利用在校時間,提高學生的英語素養

        初中英語的主要目的是培養學生的英語語感,發展學生的思維,使學生具備適應實際需要的聽、讀、寫以及口語交際能力,由此不難看出英語素養的重要性。看學生的英語素養好不好,要看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好的英語表達能力需要學生運用大量的時間去記憶英語單詞、詞匯、句型,去閱讀、聽、寫大量的英語內容等,以期在地道的口語表達中順利地與他人進行溝通、交流。因此,英語教師在教學中,要根據所教授班級的英語學習情況,充分利用在校時間,要求學生閱讀課本、英文著作,記憶相關知識,誦讀英語課本等。例如,每天早上,教師可以利用早讀時間與學生一起誦讀英語課文,在鍛煉學生聽、讀能力的同時,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同時,也可以給學生推薦英文版經典動畫電影、英文名著等,讓學生在欣賞名作的同時,對國外的人文、建筑、生活習慣等有所了解,這樣不僅提高了學生英語的素養,還拓寬了學生的視野。教師通過對在校時間的有效利用,在潛移默化中一定會讓學生愛上英語學習,讓英語課堂教學效果達到高效。

        三、恰當運用模式,努力實現高效課堂

        教師應在吃透教材的同時,結合新課改要求,將教學課堂打造成獨具特色的教學,運用多種多樣的教學模式展開教學,努力將英語課堂打造成高效課堂。

        1.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

        在英語教學中,教師可以通^巧妙的教室布置、問題導入語等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英語教學氛圍,將學生帶入英語教學情境當中,讓學生感受英語的特有魅力,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教學中學習英語。

        2.鼓勵學生積極發言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要采用全英式教學模式。同時,教師也要鼓勵學生在英語課堂上積極發言,在發言中不僅鍛煉了學生的聽力,還鍛煉了學生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對學生英語綜合能力的提高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3.做好英語知識的拓展延伸

        教師根據本堂課的知識內容,在課堂中給出十分鐘的時間去延伸一些相關英語知識,如外國節日、餐桌禮儀、小費、體態語、問候語、宗教習俗、禁忌語和手勢語等。教師也可以利用這十分鐘的拓展延伸時間為學生閱讀英文詩詞、故事等,讓學生對外國文化、人文、社會習俗、生活習慣等有所了解,為學生跨國文化交流奠定基礎。

        4.積極進行教學反思

        為避免自己過分地依賴已有的教學經驗,或照搬現成的教案,在授課前的備課階段,教師要結合現在學生的實際,反思原有的教學設計,因為“照本宣科”的教學是教師的“一廂情愿”,學生不會對此有太多的興趣。在教學反思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反饋情況進行相關調整。只有這樣,才能將英語課堂打造成獨具特色的高效課堂。

        總之,初中英語教師在面對改革的浪潮時不能瞻前顧后,亦不能裹足不前,要擁有自己的思維,善于去偽存真,不斷學習借鑒,潛心提煉,才能教出自己的特色,才能演繹最精彩的高效課堂。

        第2篇:初中英語特色教學設計范文

        關鍵詞:初中英語 課堂教學 教師語言 藝術

        一、初中英語教師課堂用語的重要性

        教學語言屬于語言的范疇,是教學信息的載體,是交流思想、表達感情的工具,是教師傳授知識、培養能力、開發智力、陶冶情操、最終完成教學任務、實現教育教學目標的手段和工具。它是教師在特定環境、面對待定對象、為達到須期目的而使用的職業語言。教學語言主要包括課堂教師口語和教師體態語言(包括教師的眼神、手勢、動作、表情、站姿等)。從教學語言的地位和作用上看,教學語言服務于教學,是課堂教學朗主體和核心,是在課堂上展示教師、塑造學生的最主要的途徑。教師的文化素養、思維品質、專業知識相對教材的理解與課堂教學質量有著密切聯系,同時教師的教學語言水平也是直接影響課堂教學質量的重要因素,因為教師的教學語言貫串于課堂教學的許多環節,是教師課堂教學能力的直接反映。蘇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教師的語言修養在極大的程度上決定著學生在課堂上的智力勞動效率。所以,每一個教師都應該對自身的教學語言素質和水平給予充分的關注,教師教學語言素質有其先天的因素,但更重要的還是后天的培訓,語言表達能力與其他能力一樣,都是在實踐中提高的,因此,教師應在英語課堂教學中充分地提高自己的語言藝術水平,使學生在良好的語言環境中學習英語知識。

        二、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用語應遵循的要求

        教師的職能主要靠語言得以體現:教師傳授知識、技能靠語言,組織教學活動靠語言,幫助學生進行操練實踐還是靠語言。在英語教學中,由于教學語言采用目的語,因此教師的教學語言是學生所學語言的重要來源,是學生掌握目的語的橋梁,是學生了解目的語的手段。一個好的英語教師應加強語言修養,使自己的語言符合下列要求:

        1.規范性

        英語教學語言的規范性,要求在發音、用詞、語法規則運用等方面符合英語的表達習慣,但是,標準語言的外延很寬,英語使用范圍廣,變體多,各種變體都存在是否標準的問題,語言使用可考慮以英國英語作為標準英語,但也要注意英國英語中的方言問題。現代英語教學語言使用的標準具有很大的寬容度,總的說來,能否與以英語為母語的外國人溝通、交流信息是一個重要的標準,教師個人的英語教學語言應按教學大綱所定的目標,要求以所供材料內容的要求為標準。

        2.啟發性

        教師要善于提問,使用啟發性談話法,使學生更加積極和主動地思考問題。因此,教師可以利用貼近學生生活的實際交際用語進行對話,因為真實交際意義的問題不僅讓學生有一種親近的感覺,而且還可以激發他們一種表達的欲望。具有啟發性與引導性的提問,不僅能激發學生對新課學習的興趣,還可以幫助教師順利地進入課堂的學習。

        3.科學性

        中學教師課堂教學所要講授的知識在內容上講求科學性,不能把謬誤的東西傳授給學生,所以要求教師課堂語言要精練、準確。不僅在語言的內容上要有科學性,在語言的表達形式、表達時機、表達對象等方面也要具有科學性,符合教育科學理論。因此,概念準確、闡述嚴謹、判斷客觀、推理合乎邏輯的語言施展就成為教學語言的基本要求。

        4.生動、直觀性

        有些演員在表演時,什么道具都沒有,卻能把觀眾的心緊緊抓住,這就是語言的魅力。給初中學生上英語課時,由于青少年活潑好動,教師更應做到語言形象、生動和直觀,而且運用的描述或比喻要符合學生的生活經驗和生活實踐。

        5.多樣性

        教師教學語言形式多樣,對不同的知識內容、不同的學生使用的語言也不相同。例如,在導入、介紹新知識時多舉例、說明,在復習舊知識時多使用總結歸納的方法,對低年級學生多具體形象,對高年級學生多抽象、推理……教學語言體現學科特點、知識特點、教師的特色及學生認知水平的要求。

        6.流暢性

        教師的口語表達不僅要準確、規范,還要豐富、沉暢。要意群停頓流暢,講話清晰明白,要積累豐富的詞匯,講課時出口成章,表達自如,妙語連珠。

        7.藝術性

        教育本身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在課堂這個舞臺上,學生是觀眾也是演員,教師是導演更是主演。師生充分合作,完成每一個教學過程。教學語言是知識內容和講授手段的統一,是邏輯思維和語言修養的統一,通過教學語言形成和諧的教學氛圍和良好教學環境,以利于學生的成長與發展。在教學語言上,教師還要具有自己的特色,有利于學生接受你所講的知識,接受你這個人,要給每個學生留下深刻印象。運用教學藝術手段來增加語言的表現力,為單調枯燥的課堂教學帶來藝術感染力。這無疑是教學語言中的最高境界,也是對教師語言素質及其他技能的綜合運用提出的較高要求。教學語言是受一定教學目標制約的教學行為手段,具有微觀控制的特點。教學中無論是聲化還是形化語言都必須出自認真的備課和教學設計。教學語言的藝術性,只能是教學設計藝術性的表現。未經設計,在教學中就不會出現好的教學語言。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要提高初中英語的教學效率與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教師在課堂用語中,必須要遵循標準規范化、形象生動化等特點,具有啟發性、多樣性與流暢性,這樣,才能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劉慶昌.對話教學初論[J].教育研究,2003,(11).

        第3篇:初中英語特色教學設計范文

        一、“名師導教”凸顯名師的“導”

        名師導教是指由名師工作室成員指導英語學科青年教師的教育教學工作,其主體是“名師”,核心是“導”,目標是“教學實創”,最終目標是打造高效英語課堂。下面筆者從導教的四個方面闡述“導”的過程。

        1.導情。導情是指名師工作室成員把對教育教學工作的熱愛傳遞給其他老師。具體途徑有:①成立名師工作室,樹立教師榜樣,利用榜樣的力量帶動全體教師積極投入教育教學工作中。②開辦名師講座,由名師工作室成員講述自己的教育教學故事,以此激發全體教師對教育教學工作的熱情。③開展師徒結對活動。通過以上幾種途徑,把名師工作室成員具備的良好的職業道德素養、精益求精的工作態度傳遞給青年教師,引領青年教師的成長。例如,陸璇老師在名師工作室成員的指導下,教學能力有了很大提高,被列為自治區級名師培養對象;李濟菲、龐儒、林德蘭等青年教師通過與名師工作室成員結對子,教學能力提升很快,在全國、自治區級教學比賽中均有出色的表現。

        2.導備。傳統的集體備課形式單一,教師備課比較被動,且容易流于形式。老師們希望通過耳聞目睹優秀的教學案例,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找到適合自己的教學方法。為此,2010年春季學期,在名師工作室成員的組織下,老師們共同分析教材、研究教材,一起討論教學活動的設計,商討教法、學法以及多媒體課件的制作和使用等,經歷了“各抒己見名師點撥心領神會身體力行”的導備過程。

        例如:在導備環節,針對人教版新目標英語九年級《Unit 8 I’ll help clean up the city parks》第1課時的教學內容,首先由備課組老師闡述對教材的理解及教學方案的設計。備課組的林德蘭老師認為,本課時的教學重點是要求學生掌握以下短語動詞:cheer up,set up,give out,come up with,hand out。在名師工作室成員的引導下,備課組全體教師一起分析教學內容,最后得出本課時的教學重點是讓學生掌握短語動詞這一知識目標的同時,關注情感目標的教學。有了名師工作室成員的引領和同伴的幫助,林德蘭老師意識到自己在備課時思考得還不夠周全,在重新確定教學重點后,及時調整了教學思路。

        3.導課。經過長期的積累與沉淀,名師工作室成員們在教學中逐漸形成了“3E”風格,即Enjoyable(有趣)、Emotional(有情)、Effective(有效)。導課的具體做法是:名師授課,全體教師聽課名師與聽課教師共同交流,并各自反思聽課教師學習名師的教學聽課教師根據實際情況修改教案、調整教學,自己授課。

        例如:林德蘭老師在聽了名師工作室成員呂英明執教的人教版新目標九年級Unit 8第1課時后,發現呂老師的授課呈現出“快節奏、大容量、高效率”的特點。輪到自己上課時,她發現自己安排的教學內容過多,在有限的時間內無法很好地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于是,她再次認真分析了呂老師的教學過程,并積極請教。在呂英明老師的指導下,林德蘭明白了教學設計要符合本班學生的學情,做到有所取舍,有所側重,有所突破。最后,她決定先舍棄教材中“3a”這部分內容,側重教學課文中的短語動詞,同時調整了教學思路,修改了教學方案。教學時,林德蘭還“偷”用了呂老師教學短語動詞的方法,創設情境引導學生思考“幫助別人的方法有哪些”這一問題,同時增加了朗讀、交流、漢英互譯等練習,加強了學生對短語動詞的記憶和鞏固,整節課的教學讓人眼前一亮。通過名師導課,青年教師從名師工作室成員身上學到了處理教材的技巧,懂得了巧妙安排教學環節,提升了執教水平。

        4.導思。在執教老師授課完畢后,名師工作室成員會組織老師們進行教學評價和教學反思,評價方式由傳統的以“他評”為主轉為以“自評”為主。反思的具體內容有:授課教師找出自己教學中的3個亮點、2個不足、2個改進,簡稱“322”評課。通過導思,名師工作室成員和授課教師、聽課教師互相幫助,相互借鑒,共同成長。例如:林德蘭老師執教人教版新目標九年級Unit 8第1課時后,不知道自己的教學亮點是什么。這時,名師工作室成員和聽課老師就會對她的教學過程進行分析,找出教學亮點,比如:能夠運用圖片創設情境展開教學;教學環節過渡自然;抓住本節課的中心話題,引導學生關注他人與社會,完成了情感目標的教學。找出教學亮點后,林德蘭也發現了自己教學中的不足。比如:上課節奏過快,沒有留給學生足夠的時間消化和吸收新知識;開展活動的鋪墊不夠充分。在名師工作室成員的幫助下,林德蘭提出了具體的教學改進措施。比如:適當放慢教學節奏,留足時間給學生思考,要讓學生做到口動、耳動、手動,還要讓學生的思維動起來;關注生成,聽說課中“說”的練習要由控制性的“說”過渡到半控制性的“說”,最后才到非控制性的“說”。

        通過多次導備、導課、導思,林德蘭老師的教學有了明顯的進步,逐漸學會了對教學中存在的不足之處進行改進。“名師導教”的做法發揮了名師的帶動、引領和示范作用,全體教師在這個過程中集思廣益、取長補短,促進了整個英語教師團隊的成長。

        二、“教學實創”凸顯教師的“創”

        教學實創是指在名師導教的基礎上對英語教學教研進行實踐與創新,概括為“五創”。五創的主體是教師,核心是“創”,它既是“四導”的目的,又是高效英語教學的保障。

        1.創建科研型的教學團隊。隨著課改的深入實施,頻繁更換英語教材的現象時常發生。老師們發現,雖然教材在變,但是英語的“課型”和“話題”是不變的。因此,名師工作室成員通過“主題式”“案例式”“課題式”等教研方式來創建科研型教學團隊。例如:主題式的教研方式主要針對教學中的某個主題或話題開展研究,由名師工作室成員指定一個主講人對所研究的主題進行5至10分鐘的講解,再讓每個組員將收集到的材料與大家進行交流、分享,老師們可以根據“主題”結合平時的教學,談談自己的體會和看法,最后由名師工作室成員進行講解,使老師們加深對主題的認識。一個主題或話題研討結束后,每個成員必須撰寫學習體會,通過評比和交流,使教研主題或話題向縱深推進,增強教研工作的實效性。又如,案例式的教研方式主要針對某個教學案例或某個課型的教學開展研究。做法是:首先由教研組通過調研確定一種課型,然后挑選一位老師圍繞這種課型執教一節課,課后由執教老師進行反思,最后全體教師圍繞執教老師的教學進行點評,評價內容包括教學目標的達成與否、教學策略的使用情況、教學創新等,要求找到改進教學的切入口,鮮活的案例分析使老師們受益匪淺。

        2.創新教育教學手段。多媒體技術的仿真性、形象性、直觀性等特點為教學提供了極大的便利,而多媒體的可重現更適用于課內與課外的復習與鞏固。比如,在執教人教版新目標八年級上冊《Unit 8 How was your school trip》一課時,一位老師播放秋游的視頻導入新課,并讓學生結合視頻談談這次“trip”的經歷,很快拉近了學生與文本的距離。當學生在視頻中看到“自己”時,想用英語表達想法的愿望非常強烈。又如,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實施分層教學,既注重了對尖子生的培養,又不放棄對學困生的關注。再如,注重開發校本課程和開展課外活動。朱杏老師編寫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驗校本課程系列》叢書之《趣味英語》深得北海市教育科學研究所專家好評;由呂英明、羅國卿和張穎等老師編導、學生表演的課本劇《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獲得北海市社區文藝表演優秀獎。

        3.創設高效課堂教學活動。在名師工作室的引領下,老師們根據教材特點,結合教學實際,對教材進行了“二次創作”。比如,對教材的內容、編排順序等進行適當的取舍、調整和補充。老師們在分析人教版新目標八年級下冊《Unit 4 He said I was hard-working. Section B》內容時發現,本課的教學內容繁多,安排順序欠合理,如果按部就班展開教學,在有限的時間內難以完成教學任務,教學效果就會大打折扣。為此,老師們積極開動腦筋,對教材進行了整合:刪除文中3b部分內容,把文中4c部分內容設計為對直接引語和間接引語的復習,把文中1a和2b兩部分內容設計為Pre-reading(讀前)活動,由學生閱讀文中3a部分內容,在While-reading(讀中)活動中形成Alan’s report card,并把描述Alan’s report card作為Post-reading(讀后)活動。最后,把文中的3c部分內容作為課外作業,讓學生以寫信的形式談論自己的report card。這樣處理教學,巧妙地利用了教材提供的內容,優化了教學過程和教學設計,節省了教學時間,在沒有降低教材難度的基礎上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教學效果。

        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名師工作室成員們帶領老師們探索出了英語高效課堂教學活動的設計原則。比如:教學活動的開展要注重目的性、實用性、趣味性和可操作性;學生活動要有鋪墊,注重過程;教學實踐的內容和形式要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活動的開展要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等等。

        4.開發有特色的課外作業。在教學實踐中,老師們發現,很多練習題和參考資料都無法完全照顧學生的差異性。為了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提高教學效率,從2004年開始,老師們參與了校本課程“課課通”課外作業的設計和編寫。目前,已經編寫出初中英語冀教版和人教版七年級和八年級的“課課通”,中國外語研究中心黃國斌主任對此給予了充分的肯定。此外,老師們還制定了一套“課課通”編寫原則,具體要求是:圍繞當天的教學內容,作業力求充實、完整;嚴格控制題量,使學生能在15—20分鐘內完成;作業題型力求新穎、多樣化;根據教學實際設置題目難度;注重對新知識的練習和對舊知識的鞏固;對重點知識進行反復訓練;重視每個單元中最后一課的練習設計。

        5.創編高質量的英語測試題。不少教師在出測試題時喜歡直接從網上下載,忽略了學生的實際情況,導致考試難度、區分度、考試信度不夠真實。為了體現“學什么,練什么,練什么,考什么,讓學生練出信心來,考出成就感”的教學理念,名師工作室成員把創編測試題作為開展教研活動的一個重要內容,指導老師們根據教學實際創編初中英語人教版系列單元測試題,提高教學的針對性。在創編英語測試題時,老師們必須遵守“九步八注意”原則。“九步”是指制定雙向細目表、備課組長分配任務、教師收集資料、教師獨立命題、首次討論試題、初步匯總試題、教師獨立審題、教研組多次討論并修改試題、定稿這9個工作步驟,而“八注意”指的是在技術層面的8個要求,即注意試題的科學性、思想性和時代性,注意試題素材的公平性,注意突出重點,注意考點的覆蓋率,注意試題難、中、易的比例,注意題量要適中,注意主觀題和客觀題的比例,注意在語境中考察知識和能力。經過不斷地探索和實踐,老師們創編測試題有了一些新亮點。比如,收集近3年來各地中考真題或教學期刊上的精品題,按內容模塊對試題進行分類整理、篩選,通過對比研究,找出教學的切入點,達到“原創”的目的。利用集體的智慧編制出高質量的測試題,充分提高了測試的效度和信度。

        第4篇:初中英語特色教學設計范文

        新課程英語教學具有傳統所不可比擬的優越性,體現了“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一切”的人本主義。該教學除了強調對學生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培養外,還注重了學生的情感態度與審美價值觀的培養,促進了學生非智力因素的發展。這也正是傳統教學所欠缺的,傳統教學注重了英語語言知識結構教學,體現出“內容深廣、語法僵化、拓展浮淺”的特點,忽視了學生的學習特點與發展需求。

        1.思考一:以新課程教學觀為統領,確立新型的師生發展觀。

        新課程教學觀使得教學過程成為課程內容持續生成與轉化、課程意義不斷建構與提升的過程。這種過程主要體現在:師生共同參與課程的開發,使得教學不只是忠實執行課程計劃,更是課程的創生與開發;教師可根據教學需要對教學內容重新改編整合,以優化教學結構與過程;教師不僅是課程的設計者、開發者,還可以是課程的評價者,教師有權對已經設計并實施課程的科學性和合理性作出判斷,以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新課改要求教師確立學生主體活動的教學觀和師生觀。英語教學過程要以探究為中心,建構學習主體的過程;要注重活動性體驗,強調理性認識和非理性認識相統一的過程;要建立活動為基礎的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相統一的過程。這些過程應該主要體現在師生間的“交往互動”中,應該體現在交往互動的目標指向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交往互動的主題是以教材為“話題”的師生相互作用;交往互動是有計劃、相對“有序”的。同時教師與學生應該以教材內容為“話題”共同去生成和創造“文本”、去構建“意義”。這種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更是體現了師生之間的民主、平等、和諧的新型關系,讓教育真正地與學生的精神發展相關聯,為他們未來的發展服務。

        2.思考二:合理開發教師教學資源,提高教師業務素質。

        教師教學資源的開發離不開對教師教學與教學監控能力。筆者認為,初中英語教師的教學與教學監控能力的培養應立足校本培訓和校本教研,整合兩者功能,發揮各自優勢,切實開展校本研訓活動。一是教學技能的“入軌”訓練。即課堂教學必需的導入、語言、板書、講解、提問、應變、組織、結束等多種具體技能都能在規定時間內得以展示和指導,具有重復性、可修正性、高效性等特點,尤其適用于剛剛步入教壇的教師。二是“觀摩”訓練,即教師之間的互助指導式的聽課。由于觀課者與被觀課者都是以一種相互學習、相互促進、解決共同教學難題的心理來進行觀課活動的,不涉及褒貶獎罰和評價,授課者重視成長與學習,在課堂上能夠真正表現自我,同時展現自己的長處和不足,課堂能夠保持自然性。三是“反思”訓練。即通過一定的反思教學活動來促進教師自身業務素質的發展提升。例如寫反思教案,反思教案由教學設計反思表和平時的教案組成,教學設計反思表是用來記錄教學實踐活動全程與效果的,包括對象分析、教材分析、教學順序、教學組織和總體評價五個方面的內容。這樣教師可了解到學生對新學習內容的掌握情況,教學重、難點上教學目標與學生實際是否有差異,教學順序與教學活動安排是否合理,教學效果如何,教學特色、教學困惑與改進計劃等。同時我們應該注意對不同教師群體可采取不同的反思訓練指導。

        教師自身也應該不斷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持續拓展自己的知識領域。教師要加強以下三方面的學習。一是立足崗位,向文本學習。教師應深入學習《普通初中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把握初中英語課程改革的背景、課程改革的基本思路和重點、課程的性質和基本理念、課程目標與內容之間的關系、英語課程標準的主要特點等,不僅對內容要能夠熟記于心,而且對原文要能夠透徹解讀。全面系統學習如教學心理學、教學論、課程論、外語教學理論與流派、外語課堂教學教程、外語教學研究方法等與新課程相關的教育教學理論和學科專業理論,并能夠在此基礎上,創造性地使用新教材,精心設計教學活動,達到教學相長的目的。二是交流學習。一方面,教師要走出去聆聽專家教誨,另一方面,在課改實驗過程中,根據進程的需要與可能,以學術專題報告、理論學習輔導講座的形式,或是教學現場指導,以及教學專業咨詢(交流)的形式把專家“請進來”指點迷津。三是立足校本學習。通過與同事間的觀課、對話、討論、切磋和交流,同事間的合作研究,共同開發課程等方式,相互學習、分享經驗和理念,達到共贏、共提高的目的

        3.思考三:建立科學合理的考評機制,促進教學的良性發展。

        傳統的教師評價方式主要體現在德、能、勤、績四個方面,評價者主要是領導、同事和部分學生,評價方式只有他評,沒有自評或不重視自評,評價只看結果,沒有過程。評價固有的反饋功能、導向功能、教育功能、激勵功能等幾乎蕩然無存。按照新課改的理念,對教師的評價要強調教師對自己教學行為的分析與反思,建立以教師個人自評為主,學校領導、教師、學生和家長共同參與的評價制度,使教師從多種渠道獲取信息,不斷提高教學水平。對此筆者以為教育主管部門應該研制新課改背景下教學評價體系,注重確立評價內容與評價標準,設計評價工具,搜集和分析反映教師教學與素質的數據和證據,明確促進教師發展的改進要點,并制訂改進計劃。

        第5篇:初中英語特色教學設計范文

        1 利于打破傳統模式,激發學習興趣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尤其是對于初中英語教學來說,興趣對學生學習狀態和學習成績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現在的學生積極好動,有強烈的現代意識和表現欲。因此,教師可以充分抓住這一特點,利用信息技術將課本的文本轉換成圖形、圖像、視頻或者動畫,將傳統單一的教學模式升級為今天豐富而具有新意的學習內容,無形中會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起他們的表現欲望,從而提高課堂的有效性。

        例如,在學習(魯教版)初一Unit 9“Do you like bananas”一課時,筆者首先告訴學生:今天是一個晴朗的日子,我準備帶著大家去野餐,那么,我們準備哪些食物呢?“What do you like? Do you like bananas?”教師邊引導邊播放動畫音樂Let’s have a picnic today,學生跟著歡快的節奏一起感受野餐的樂趣。在這個環節中,學生在音樂和問題創設的情境中充滿興趣。接下來筆者利用網上的Flash課件,將食品類的單詞直觀地呈現給他們,進一步引導學生聽、讀新單詞,并區分食物單、復數,然后練習句型“Do you like...”。在這里不得不說,信息技術的運用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他們沉浸在期待的心情中,在愉悅的享受中完成了教學目標,提高了課堂的效率。

        2 創設情境教學,提高課堂效率

        語言學習必須要有賴以生存的環境,任何一種語言只有在一定的情境中學習,才能保證學習的高效性。因此,外語教學往往是通過創設情境的方式實現高效學習。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將抽象的單詞、短語、句型設計成情境模式,把豐富多彩的生活情境搬入課堂之中,不但豐富了課堂內容,而且讓學生在角色中進行情感體驗學習,降低了課堂學習的難度。在一個或者多個“興奮點”的刺激之下,學生會迸發出思維的火花,對于提高課堂效率有著積極的作用。

        例如,在學習初二下冊Unit 1“Can you come to my party?”時,教師首先利用信息技術創設情境:“Repeat the words above in Chinese. Tell them my obligations in Chinese so that the students can use target phrase ‘have to’.”(昨天,我收到一封來自同學的邀請函,她請我去參加萬圣節聚會,可是我有些重要事情要做,不得不學習,我怎么跟她說呢?如果你們是我的話,會怎么解釋呢?)筆者在大屏幕上展示了同學的邀請函,然后通過一段視頻展示了西方萬圣節的場面,學生興趣盎然,開始學習如何回答,有的幫助解釋,有的干脆爽快地答應……學生在積極的交流討論中,學會了如何邀請別人和如何回復邀請,而且對西方的節日文化和風俗習慣有了深入的了解。

        3 調動多種感官,提高記憶力

        教育心理學研究表明,人們感知事物都是通過多種感官進行的,視覺獲得知識效率占83%,聽覺占13%,還有3.5%來自嗅覺,1.5%來自于觸覺;如果幾種感官同時參與記憶活動,那么會明顯地提高記憶力。而信息技術輔助英語教學過程中,最突出的特色就是“音、形”結合,通過多媒體與網絡結合,可以將無聲的教材變成有聲、有形、有動畫的集各種試聽信息于一體的教學內容,從而更加接近學生的接受水平,易于接受信息并掌握學習內容,提高記憶力,也大大提高了學習效率。

        例如,初一上冊Unit 3“What color is it?”對于顏色的學習,因為本節內容簡單,學生并不“感冒”,沒有什么積極性。怎樣才能激發出學生學習的興趣呢?筆者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將奧運五環制作成課件,請學生說一說五環標志的含義。而學生在生活中雖然對于五環并不陌生,但是對每一環、每一個顏色的含義還真不是很了解。于是筆者利用多媒體圖文并茂地介紹了五環的內涵:奧運五環是國際奧委會的官方專用標志,其中五環代表五個大洲,藍色代表歐洲、黑色代表非洲、紅色代表美洲、黃色代表亞洲、綠色代表大洋洲,而五種顏色又為各國國旗的常用顏色,五環聚集到一起,表示聚集在奧林匹克賽場上,在樸素的白色背景上和平友好。學生跟隨著課件了解了體育知識,激發了學習的熱情,于是在練習“What color is it?”的時候水到渠成,學生看著五環很快掌握了。由此可見,視聽結合的信息技術更有利于學生提高記憶力,扎實掌握知識。

        4 利于學生全面發展,培養語言素養

        在英語課堂中使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通過聲音、動畫、色彩等多媒體的展示,學生可以全身心感受到英語語言的魅力,提高語言審美能力,促進英語聽力、口語水平的不斷發展。同時,學生通過感受教師操作信息技術帶來的便捷,學習一些實用的技巧技能,在操作水平和信息素養上都會得到相應的提高。

        例如,在學習“Can you come to my party?”時,第三個環節的教學設計中,筆者要求以小組為單位利用電腦設計一個生日邀請卡:“1. Get the students to read the invitation in 3a. Then answer these questions, they are very easy to them. 2. Get the students know how to write an invitation to the party, and make their own invitations to the birthday parties. 3. Then, show it to the classmates.”學生本來就對計算機操作感興趣,小組合作的形式下更是踴躍,于是小組成員共同參與,有的搜索材料,有的整理句型,有的制作卡片。最后,筆者將他們制作的卡片放到大屏幕展覽,學生看到自己的作品很有成就感,于是興高采烈地用語言表述自己的作品。這樣,在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也提高了課堂的效率,達成了教學目標。

        5 開拓學生視野,提高交際能力

        今天的“網絡文化”具有劃時代的意義,標志著中國走向世界,世界也開始關注中國,中外文化的交流成為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今天初中英語的學習正是為學生的未來打下良好的基礎,而對于外國的一些風俗習慣、交際特色需要深入了解。信息技術則為這一需求搭建了一個良好的平臺,隨著多媒體和信息技術應用于英語課堂,學生可以在教師的指導下領略不同地域、不同國家的風土人情,在拓展學生視野的同時,也豐富了對語言文化內涵的認識。

        第6篇:初中英語特色教學設計范文

        卷首語

        (1)淺析遠程開放教育中英語教師的職責 張稹

        教育之論

        (2)淺談“中國紅”在平面設計中的運用 鄧海貝 韋錦業

        (4)幼兒娛教電視節目的娛教策略研究 林秀瑜

        (6)農村中學教師對待英語寫作態度的調查研究 范秀苗

        (7)學生通家書制作系統研發構想 陳具才

        (8)論強化北部灣高職土建大類專業的大學英語的實用性——北部灣視野下建筑房地產類大學英語教學模式探討二 朱仲紀 唐國卿

        (10)多元課程教研活動研究 郝德剛

        (11)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策略的探索 黃鴻芳

        (12)淺談非計算機專業《大學計算機基礎》實驗教學改革 葉麗萍

        (13)淺談初中美術對于學生健康發展的積極意義 陳勝

        (14)淺談小學科學課堂探究活動有效性的探索 錢小娟

        (15)淺談職教英語課程改革 朱婧

        (16)如何培養學生的語文應用、審美與探究能力 鄧焱嵩

        (17)新課程改革的反思 胡雪娟

        (18)新授課課堂模式 張立秋 呂樹君

        (19)高中語文新課程教學方法 簡健

        (20)語文新課堂新在哪 王靜

        (21)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如何實施素質教育 周昭健

        (22)優化高中數學教學的策略探究 李翠平

        (22)優化高中數學教學的策略探究 劉仲毅

        (23)對新課程改革的幾點認識 張建勇

        (24)新課標背景下高中物理高效課堂的構建 郭建業

        (25)體驗新型課堂 感受語文之美 吳金玉

        (26)開發利用生成性資源,打造社會課精彩課堂 申蓓蓓

        (27)研究教學方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秦理想

        (28)建立“能力指向、項目主導、突出育人”的通用技術過程評價 何斌

        (29)新課標下的高中物理課堂教學創新與思考 孫遜

        (29)淺談如何把握“課堂生成” 宋金云

        (30)新課標下的化學課堂教學 靳西強

        (30)高中數學選修課程的開發體會 豐紅平

        (31)開發原創題,轉變評價觀方式 李炎冰

        (32)校本作業開發的基本原則及其評估 黃永新

        (33)如何提高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林錢明

        (34)高中英語課堂模式探究——多媒體教學與小組合作相結合 李艷麗

        (35)怎樣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 熊桂英

        (36)初中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的實施策略 曾淑君

        (37)英語課堂中的游戲教學 殷云霞

        (38)淺談新課程化學課掌教學中問題情境創設的幾點做法 陳灶陽

        (39)在數學中聯系生活,在生活中應用數學 莫春華

        (40)厚愛善教創新音樂課堂教學模式 胡海燕

        (41)淺談分組合作式課堂教學方式 高會

        (42)依托閱讀,提高學生英語任務型寫作水平 黃?

        (43)芻議初中數學教學的創新 張巖

        (44)樂彼之園,爰有樹檀:用智慧去尋找寫作樂趣--激活學生寫作狀態的思考 劉莉

        (45)淺談中學語文教學中素質教育的實施 魏可洪

        (46)高中有機化學考查中合情推理的體現和運用 楊志杰

        (48)走進新課改,感悟新理念——淺談高中政治課堂教學模式 董英

        (48)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提升高職教育的創新性 馮莉莉

        (49)轉變歷史課堂教學觀念,開展創新教學 龔惠容

        (50)淺析初中數學創新性教學 劉永紅

        (50)建設校園語音系統 拓展語文學習情境 張超

        (51)打造高效課堂,享受愉快教育--淺談初中語文愉快教學 劉媛媛

        (52)如何構建小學英語生態課堂 黃麗華

        (53)基于多種資源整合的初中英語教學 冷向芳

        (54)有一種愛叫"放手"--淺談新課程下政治學科教學中的"放手"藝術 莫冬娟

        (55)初中語文教學中主體性教學理念的應用 蘇敏

        (56)對素數分布趨勢的創新發現 李君池

        (58)活用動態資源,讓美術課充滿色彩 王志華

        教育之法

        (59)《元日》教學設計 沈華明

        (60)《黃山奇松》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徐滿珍

        (61)中學歷史教學不妨講點時事 鄧學紅

        (62)一詠三嘆 讀中見"悟"--對王崧舟美讀藝術的若干思考 賀秀麗

        (63)三講"種群"概念 申慶豐

        (64)《有幾棵樹》教學設計 李香

        (65)角的初步認識 蘇桂萍

        (66)班內開題報告、結題答辯課的設計與思考 馬克書

        (67)初中化學實驗教學探索 劉蓉

        (68)精心設計語篇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 季菊艷

        (69)淺談一堂優質音樂課的基本特征 謝永才

        (70)挖掘文本,促進習作教學 謝蘇環

        (71)論思想品德實踐活動課的形式、原則和實施策略 黃慧芳

        (72)讓錯誤成為走上成功之路的墊腳石 呂同

        (72)淺析閉合電路歐姆定律的難點教學

        ef=""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陳錫倉

        (73)淺析上好音樂欣賞課的幾種方法 門曉娜

        (74)物理教學方法的研究 張瑾

        (75)借助情感共鳴,承載有效課堂 顧華

        (76)歷史課堂 樂在其中 沈芳

        (77)高中數學教學中實施研究性學習的實踐與思考 張瑜

        (78)分類、歸類學習《政治生活》 李志明

        (79)能力立意提升有效課堂--高三生物一輪復習備考策略 余啟濤

        (80)溝通,讓高中體育教學綻放光彩 崔偉嶙

        (81)輕松走進游戲生活,快樂學習科學知識 葛艷玲 王偉

        (82)歷史課堂中學生聆聽能力的培養 住斌英

        (83)數學教學如何切實有效地實施自主學習 李福平 王波

        (83)從中日戰前準備對比看 姚勇

        (84)淺談習作教學中的"說"與"寫" 韓春燕

        (85)初探初中語文字詞教學策略 顧奕

        (86)高中物理實驗教學的探索 許敦輝 李志攀

        (86)學生體質健康是體育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使命 趙瓊仙

        (87)生物課堂高效教學策略 劉曉霞

        (88)歷史課堂教學效率探究 陳自勝

        (88)淺談如何提高低年級學生的計算能力 古麗巴哈提·托合特白

        (89)淺談高中音樂課教學的現狀與對策 于斌

        (89)淺析高中英語短文改錯 盧淑艷

        (90)高中生物基礎知識復習新線索探究 李曉華

        (91)淺談初一數學教學要滲透的數學思想方法 周桂芳

        (92)關于含參不等式恒成立問題的探究與分析 李意海

        (94)小結論 大作用 張雪松

        (95)淺談中學生學習英語興趣的培養 張海霞

        (96)鹵素離子的鑒定及生物學效應 王潤芳

        (97)淺析如何有效地進行小學英語詞匯教學 魏俊霞

        (98)靈活練習,實現高效課堂 李顯倫

        (99)由一則故事所開展的物理探究課堂 趙靜 吳先球

        (100)初中化學概念教學的實踐與思考 張廷勇

        (101)加強課堂提問藝術 優化英語課堂教學 李彬彬

        (102)淺談對學生課堂體育鍛煉興趣的培養 盛永澤

        (103)語文學習中復習方法的應用 劉麗偉

        (104)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之我見 權金瑞

        (104)提高小學體育教學質量的思考 杜洋

        (105)打造語文高效課堂之我見 吳敏

        (106)搞好初中思想品德課堂教學的幾點做法 朱孝花

        (107)淺談初中生物教學中

        的導入法 鄧賽倩

        (108)淺談提高初中生物課堂教學效率的幾種方法 黃蔓

        (109)中學生英語口語交際能力培養的對策 趙維新

        (110)數學學習習慣的培養 黃淑紅

        (110)論述初三數學教學建議 徐倫

        (111)農村初中生英語閱讀技巧的磨煉之我見 駱玉

        (112)如何激發初中生課外閱讀的興趣 陳芬

        (113)高考英語完形填空命題特征及技巧點撥 齊繼明

        (114)高中學生數學學習自信心培養簡析 田莉

        (115)初三物理復習時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高理華

        (116)觀課后的反思 王蓉生

        (117)"耐久跑"教學之我見 張拉成

        (118)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效果提升對策探討 董藝

        (119)淺談初中學生數學課堂討論自信心的培養 劉長號

        (120)展示交流環節有效性的現狀分析與策略 劉飛

        (121)談談初中語文教學中的課堂提問 黃井平 葉付勇

        (121)淺析初中思想品德教學的幾點措施 闊爾高·別開

        (122)如何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尤鵬松

        (123)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 楊登雄

        (124)高中數學教學如何提高學生的參與性 成先艷

        (125)做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引路人 滕海燕

        (126)巧用“錯解”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探究 彭靖東

        (127)學生如何利用生活中的材料更好地習作 鮑巧萍

        (128)試論小學英語詞匯學習的有效指導 錢曉紅

        (129)學而思培優 李小洪

        (130)談談小學初中高中語文知識的銜接 張世璧

        (131)淺談初中數學學困生的轉化策略 劉一川

        (132)淺析"并軌生" 黃堅鋼

        (133)中等職業學校體育教學存在的問題 趙勇剛

        (134)加強中職教學質量監測,提高教學質量的思考 胥洪樹

        (135)中小學數學推理教學的銜接 劉金華

        (136)用"問題導學模式"上課要注意的問題 薛旭峰 王改梅

        (136)學前教育美術課程中的問題及解決辦法 魯靜華

        (137)初中歷史教學的現狀與應對 胡高平

        (138)如何解決農村初中學生寫作難的問題 趙精黨

        科技之光

        (139)淺談中職學校計算機教學改革 趙曉輝

        (140)適應變化,推進信息技術教學內容改革 周棟鼎

        (141)信息技術高效化課堂教學探索 孫萬有

        (142)小學信息技術課堂的生活化 丁衛

         

        ; (142)基于qq群的校本研訓 肖慧燕

        (143)淺談如何提高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王艷鵬

        (144)如何提高信息技術課堂的有效性 李艷萍

        (145)中職學校美術專業設計課程考核方法分析 趙江玲

        (146)搭建校企合作平臺 培育特色精品課程 蔣俊祁

        (147)職業學校技能訓練多元化模式探索 榮喜德

        (148)淺談多媒體電教在語文課堂中的運用 康蕾

        (149)對多媒體教學的思考 韋友

        (150)電子白板在教學中的設計與應用--用面積解決問題的探究 陳峰

        (151)現代教育技術在《光合作用》一課中的應用 王數傳

        (152)如何在地理活動課中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 簡強祥

        (153)高等學校計算機教學探究 師小芹

        發展之談

        (154)班主任的課間十分鐘 羅心泉

        (155)從教學實踐中探尋新時期下教育的新內涵 楊福華

        (156)班主任工作思考 王笑晗 齊佳璐

        (156)班主任工作心得體會 樊嫻

        (157)“暖小窩”在線--利用網絡管理班級的幾點做法 唐勇

        (158)小學班主任工作之我見 買合蘇旦木·阿巴拜克力

        (158)高校外教的聘請與管理 嚴敏

        (159)講究工作藝術,為小學班級管理開辟新天地 木哈拜提阿依·伊那亞提

        (160)淺談中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審美教育 姚長榮

        (161)生命教育春風勁,學校盛開德育花 李冬梅

        (162)也談教師應具備的幾點素質 謝珍

        (163)語文教師專業成長的幾個“堅守” 李俊

        (164)淺談青年化學教師如何上好化學課 吳平平

        (165)以生為本,做好班主任工作--淺談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 楊成寅 張金鳳

        百家爭鳴

        (166)論舞蹈與物質載體的延伸 田蕊

        (167)艾青的《秋》與海子的《秋》情思分析 孫瓊

        (168)滿族剪紙在小學美術課中的傳承 吳尚

        (168)杜甫詩作中淚水意象的生成 葉霞

        (169)肖像描寫揭示人物的靈魂 黃文全

        (170)對農村小學“留守兒童”不良數學學習習慣的一點思索 魯云武

        (171)試論國際公法對弱者保護制度的完善 唐秋玲

        (172)初中英語課堂"沉悶"現象的原因分析與對策研究 倪叢美

        (174)當前小學詞語教學現狀分析及對策研究 楊玲娟

        (175)課間文化是重要的課程資源 楊桂杰

        (176)追求“樹欲靜而風不止”的教學境界--“激趣·尋疑·解惑”教學側記

        孫春峰

        (177)傾聽靈魂之歌 何春

        (177)行走在"青年教師"的道路上 鐘黎莉

        (178)緣與圓--記蘇州美術教研室沈南強老師 陸永祥

        (180)與六年級學生及家長談課外閱讀之"讀透" 董苗森

        (182)讓小班幼兒在嘗試中提高自主性 馮艷

        (183)手工教學活動中的問題與思考--感悟我的手工教學活動 黎蜀芳

        (184)播種 劉國?

        (185)淺談幼兒閱讀活動中情境教學的運用 錢婉婉

        (186)淺談讓學生經歷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 陳梅

        (187)基于輕負高質初中社會課堂的學生習慣養成研究 劉杰

        (188)托物言志 激勵人生情懷--從短文兩篇析解當今中學生勵志點滴 胡華棟

        第7篇:初中英語特色教學設計范文

        關鍵詞:課堂導入方法;牛津英語教學;實踐;反思

        如何提高英語課堂教學的實效性是當前基礎英語教育界十分關注的課題。在英語教學設計中,導入環節的設計舉足輕重。俗話說:“良好的開端等于成功的一半。”牛津初中英語課堂導入需要遵循一定的教學程序:集中注意―引起興趣―激發思維―明確目的―進入學習課題。導語設計要針對教學內容和學生特點,既能吸引學生注意,誘導學生求知,又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啟發學生思維,使舊知識和新知識緊密聯系,進入課題自然合理。當下課堂中常見的導入方法豐富多彩,各具特色,但也存在諸多問題。下面筆者結合自身近年來的課堂實踐,對若干課堂導入方法的應用作一梳理和評析。

        一、直觀導入:增強感知

        直觀導入法是指通過具體的實物、圖片、簡筆畫、照片、幻燈片、錄音、錄像等手段導入教學。它往往能直接引起學生的興趣,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起來。直觀的手段要比言語描述更為清晰明了,更容易激起學生的好奇心。例如,牛津初中英語8A Unit 5 Reading,我一上來就打開錄音機讓學生聽,里面傳出鳥叫的聲音。學生一下子來精神了,T:What did you hear?S:Birds singing. T:What birds can you guess?大家議論起來,然后,我告訴他們是丹頂鶴,并在多媒體上打出丹頂鶴的圖片,然后我問他們丹頂鶴住在什么地方?告訴他們是扎龍自然保護區,這樣成功地導入新課。

        二、頭腦風暴:激活已知

        頭腦風暴(Brain storming)是一種激發學生創造性思維的方法,其目的就是給學生創設想象和思考的時間和空間,以激活其頭腦中各種相關的圖式,如,想法、概念、形象和印象等。英語課上用Brain storming方式導入,貌似突如其來,但它能激活學生的已知,達到溫故知新的目的,從而恰如其分地導入新單元知識。例如,9A Unit 2 Ask students one by one: What colour is your T-shirt? What’s your favourite colour? Why? 問題很簡單,主題也熟悉,因而學生的學習熱情一下高漲起來,并紛紛舉手發言,課堂氣氛活躍。帶著學生復習這些顏色,然后進行操練,向學生展示一些自然景色,自然引出本課所學內容rainbow。頭腦風暴已被證實是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有效方法,但需要注意的是,該方法要求學生具備一定的與新課相關的知識儲備,教學中教師要及時做好引導,對一些過于冷僻的詞不要補充太多,以防離題千里,同時,頭腦風暴的用時也不宜過長。

        三、自由談話:貼近學生

        教師和學生自由談話互動,內容可以是天氣、日期、學生的日常活動、時事話題或是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如,奧運會、世博會等。教師可利用學生所講的內容,適時地引入主題。

        師生間的談話互動是英語教學中最常見的教學形式,對于生詞較多的課文,教師應該對這些生詞教授有所取舍,選取一些重要的,能夠對課文理解有幫助的,對于一些對文章理解沒什么影響的單詞和通過上下文可以猜出意思的單詞,不必面面俱到,本末倒置。

        四、歌曲導入:師生共融

        在課堂上,英文歌曲是教師與學生溝通和分享美好感受的最好媒介,很多英文歌曲有節奏感強,旋律優美,內容生動的特點,學生在音樂聲中思維敏捷、高度活躍,自然會把學生帶入英語語言情境中來。在選歌曲作為課堂導入時,要選一些符合初中生年齡特征和語言發展水平的歌曲。

        五、游戲導入:引領參與

        游戲導入法就是在呈現新知識前組織生動有趣的英語游戲,通過游戲復習調動已有的知識和技能,為新課教學做好鋪墊。在牛津初中英語8B Unit 3 Online Travel的閱覽章節中,Around the World in Eight Hours本身就是一個教育類的電腦游戲介紹,玩家通過正確回答英語和地理方面知識的問題,得到相應分數,在限定的時間內,闖過八關直到最后勝利。但是游戲導入法由于學習氣氛活躍,在操作時往往難以把握時間,因此,使用此導入法時要把握好時間,切記導入只是一種準備教學活動,其主要功能是為新的學習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和知識準備,切忌喧賓奪主,當學生的興趣被激發出來后,應立即開始新課學習。

        六、表演導入:巧妙入境

        杜威說過:“為激發學生的思維,必須有一個實際的情境作為思維的開始階段。”表演式導入就是引導學生直接“入境”“入境”才能“生趣”,才能身臨其境,盡快進入語言學習的最佳狀態。表演導入法因其效果難以掌控,所以許多教師在牛津英語教學中不敢過多嘗試,怕不能收放自如。但實際上長期堅持這種導入方法,能夠提高學生的口語水平和交際能力,避免“啞巴英語”。但是表演導入要注意提前組織排練好,否則會耽擱過多時間,完不成新課學習任務就會得不償失。

        除了上述的幾種導入法,我還實踐了背景介紹法、復習導入法、疑問設置法、創設情境法、故事導入法、競賽導入法等,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英語課堂教學的導入多種多樣,教師要根據不同導入方法的優點,結合課時內容以及學情,用其所長,好的課堂導入要導出氛圍、導出趣味、導出活力。導出實效。

        參考文獻:

        第8篇:初中英語特色教學設計范文

        【關鍵詞】農村 初中英語教學 思考

        作為一名任教近10年的農村中學英語教師,從日常教學的實踐中體會到,隨著新課改的實施和初中英語教材的不斷變化,英語教師特別是農村英語教師面臨著更大的挑戰。農村英語教學費時多、收效低,主要原因是我們的教學普遍存在著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從而影響了教學的有效性。

        1.農村小學英語教學重視不夠,大部分小學英語只相當于常識學科,教師缺乏,課時少,隨意性強

        農村小學專業英語教師少,多數任課教師都不是英語專業學歷,且英語課屬于其兼任學科,教學水平急待提高。由于教師發音不標準,或不能準確地把握教材及課程標準,沒法讓孩子們得到良好的啟蒙教育。還有個別偏遠鄉村小學因師資嚴重不足等原因,英語課形同虛設,致使初中起始年級學生英語水平差,詞匯少,語音不規范,語法不清楚,基本功不扎實,有的甚至連二十六個字母都不會正確書寫。加之班額大學生多,教師很難掌握學生情況,確定授課的深度。生源差、基礎差的問題大大影響著七年級英語課堂教學,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農村英語教學的發展,但要在初中三年解決這一難題,主要工作還是要抓好課堂教學環節。

        2.在備課、授課過程中,部分教師由于教學理念落后

        對新課程標準和新教材的理解不到位,過分依賴于教材,尤其是對新課標提出的各級目標的認識不足,課堂教學中沒有新課程理念的影子,不能按課標要求即“教學中突出對學生語言技能和知識、綜合語言運用能力、情感態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的發展進行培養”進行課堂教學,對教學要求認識不夠明確,這就大大降低了課堂效率,達不到預期目的。

        3.在課堂教學中,合作學習流于形式,對教學內容與活動兩者的關系處理不夠恰當

        有的課堂表面上看起來很活躍,活動花樣、形式較多,但與教學內容的關聯處理顯得很生硬,實效性、目的性不強,這樣就沖淡了主題,給課堂教學帶來負面影響,使課堂管理失控,給人的感覺是為了活動而活動,而不是通過活動來達到教學目的。

        4.教師的講解過多,教學過程中逐詞逐句的講,一味的擔心沒講清楚,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教師過多的講解,把本來就很有限的本該留給學生鍛煉的機會給搶走了。課堂上沒有留給學生足夠的學習時間和空間,致使“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始終無法落實。

        5.教學設計缺乏新意,教學手段單一

        由于多數農村教師對現代信息技術的掌握和使用不熟練,不能有效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來輔助教學。絕大部分教師還是從英特網上下載有關資料后機械地使用,沒有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際和設想進行修改、整合,而是簡單地“拿來主義”,這使教師的教學活動方案缺乏個性設計創新意識。傳統的填鴨式授課方式依然大量存在,致使課堂氣氛沉悶,學生被動參與,學習情緒低,教學效果不好。

        6.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使用的漢語過多或純粹不用英語組織教學,缺乏英語學習的氛圍

        其實教師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聽得更清楚更明白,但實際上卻影響了對學生聽力水平的培養,也嚴重影響了學生英語思維能力的提高。

        總之,不論農村初中教學問題有多少,歸根到底,要想提高農村初中英語教學質量,還是要教師結合學生情況進行自我反思,反思教學設計和課堂教學,更新教育理念,改進教學模式。

        6.1教師要繼續認真學習《新課程標準》,更新自己的教學理念,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學水平。眾所周知,教師自身素質的高低與課堂教學效果的好壞有著直接的聯系。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進和新課程標準的實施,農村英語教師一定要積極主動地轉變教育教學理念,要堅持不懈地學習、鞏固專業知識,感受時代信息,接受新知。在掌握課堂教學基本技能的基礎上,能熟練有效地運用現代化的教學設備。同時,以科學研究者的態度去觀察和研究,發現最佳的學習方法和思維方法,時時反思自己教學實踐的每一個教學環節,適時調整自己的教學方式和行為,使教師主導作用和學生主體地位協調統一,達到提高教學效果、培養和發展農村學生各方面素質的目標。

        6.2教師要潛心細致地了解研究學生,鉆研課標,科學合理的整合、運用教材。農村學生英語學習起步晚,基礎差,作為教師,必須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如有的學生小學學了一點英語,有的沒有學。在中學階段,教師要做好學生從小學到中學的英語學科的銜接與過渡教學,了解學生學了什么,沒學什么,現在要學什么,怎樣學習等問題。只有銜接過渡工作做好了,才能夠順利地進行新的教學工作。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時時關注學生的學習需求,根據教材內容的編排,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教學。如果教師講授的知識是學生已經掌握的,或教師講授的知識難度過高,無疑會降低課堂教學的效率。這時教師就必須調整自己的教學,以適應學生的學習要求。如果教師不顧學生的實際情況而實施教學,勢必會導致學生厭學、棄學。所以,教師在課前課后要研究學生,研究教材。尤其是要關注學困生的學習狀態,要多關心,多鼓勵,耐心指導,面向全體,共同提高。

        6.3教師要構建以學生為中心的特色課堂教學。

        6.3.1以人為本,強化教師的親和力。作為農村英語教師,不能嫌棄基礎差、底子薄的學生,更不能諷刺挖苦他們。在課堂教學中要以學生為中心,多用啟發式、研究式或討論式的教學模式,鼓勵學生大膽參與教學活動,要采用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讓學生樂于學習英語,善于學習英語。心理學研究證明,如果教師熱愛關心學生,對學生有良好的期望,那么他對學生的一舉一動都看著順眼,就有可能不知不覺地對學生給予肯定、贊揚和鼓勵。而學生在得到愉快的鼓勵后,會激發學生對教師更真誠的信賴和尊敬,從而產生教師所期望的效果,由被動接受知識轉為主動索取知識。當教師具有較強的親和力時,就會對學生產生自然的影響力,使其形成內在的學習動力,學生就會自覺地努力達成學習目標,從而實現教學相長,提高教學效率。

        6.3.2盡量地把時間和空間交給學生。教師應注意不要用所有教學時間把什么都交待得清清楚楚,要知道“嚼得過細的食物會使孩子覺得沒味道”,這樣的教學也會忽視學生學習自覺性和主動性。英語課堂應該是活潑又內容豐富,它包括聽、說、讀、寫、練,教學形式要隨時調整。只有把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和空間適時地交給學生,使其參與其中,動口、動手、動腦,老師給予必要的引導和補充,課堂才會有活力,教學才會有效率。新課標下的課堂是“萬馬奔騰,百家爭鳴”的,不是教師清唱到底的天地。只要學生眼、耳、手、口、腦齊動員,張三李四王五全參與,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過程中,課堂才會更加輕松、更加愉快、更加高效。

        第9篇:初中英語特色教學設計范文

        關鍵詞:生態課堂 英語課堂 小組合作 學案導學

        人教版新課改實施以來,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教學方法逐漸產生了變革。生態教學的呼聲越來越大,教師都開始致力于擺脫傳統教學“老師說,學生聽”的教學模式。[1]生態課堂引導學生感情自然流露,鼓勵學生釋放內心,崇尚自然學習;生態課堂還代表教師要尊重學生特性,平等互動地教學。因此,各個中學都已經開始了“生態課堂”教學模式的嘗試,在“生態課堂”中,開展小組合作開始成為一種學習的主流方式。

        一、生態課堂就要原始本性

        “古語有云: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這是自古以來老師偉大品質的體現。老夫子拿著書本,喃喃自語,學生在下面搖著頭,平平淡淡,沒有波瀾,這是古代教學的模式。[2]在英語的傳統教學中明顯有這一體現,學生反反復復地背單詞,背課文,一直處在一種高度緊張的環境中,死記硬背,毫無樂趣,更談不上自主發言談吐個人見地。這種教學法的弊端就是學生一旦遇到了稍微靈活的問題,根本無法作答。生態課堂則全然不同,生態課堂是自由地表達與自由的展示,學生成為課堂的主導者,擁有充分的話語權力,發言、表達和探討是英語課堂的全部。因此,在英語的教學中,一定要還原學生的本性,讓他們去發揮,讓他們去創造學習的好方法,積極主動地進行英語表達,做到原生態自覺式把握。

        二、生態課堂英語教學模式探索

        英語的學習,是一門語言的學習,在完全沒有生活語言環境的前提下,英語的學習舉步維艱。因而教師在教育教學中更應該掌握學生的身心密碼,順其天性進行教學設計,探索新的教學模式,喚醒沉睡的潛能,激活封存的記憶,開啟幽閉的心智,放飛學生囚禁的思維。此時,以自然原生態的和諧教學模式來提供給學生自由空間,促進學生在沒有捆綁和教條束縛下煥發求學的本能,成為有獨立思想、認知力、有追求的全面發展的人。雖然都是以學生發展為本,然而教師在英語課堂中采取的各種模式卻有所不同,比如小組合作方式、情感培育模式、情境創設模式以及戶外生態自然模式等,而這些模式仍需要更深的探索和研究才能更為靈活地發揮其效用。

        (一)有序小組合作,互動中體現實質

        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是有序的生態課堂教學模式,對整個初中英語教學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小組合作學習有助于培養學生之間的默契感與團隊精神,而且形成積極的對比與自覺地競爭,它的有效開展是生態課堂的一大亮點。例如:在英語課堂教學活動中,為使師生之間、學生之間更有效地進行語言交流,讓學生學會自主探究英語學習的方法,將全班的學生分成人數不等的幾個小組。然后再老師的指導之下,完成英語學習中的實踐活動。在小組合作中創設豐富合作內容是關鍵,教師不僅要讓學生開口自然地用英語表達,還要提供大量的實踐機會,初中課本中的“dialogue”可采取分散組織小組學習方式,降低難度,進行分角色的排練和不同組別的詮釋比較,這樣保證了每個學生都能展現自我特色,張口學英語。整個教學過程中,大家有的演,有的讀,并且得到不同的學習收獲。有的學生還會因為產生興趣而后課下自覺拓展學習相關內容。這樣,小組學習中既鍛煉了合作的能力,也提高了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二)高屋建瓴是生態教學的正確引導

        生態課堂,即綠色課堂、藝術課堂。于藝術課堂之上讓學生自由原生態的去學習英語,教師的引導作用更要突出,而不是隱匿。教師在教學中的突出作用并不是如同傳統那般重力灌輸,讓學生被動聽課,整個課堂成為教師的舞臺。生態課堂提倡的應該是教師擺正角色定位,高屋建瓴地引導學生,多元化地參與到學生學習活動中,促進學生積極參加學習討論,推波助瀾他們的英語學習。故而,教師發揮的作用也不容小覷。

        1.鼓勵與點撥激發學生的生態學習

        初中學生們的爭先意識強烈,在活動中他們踴躍參加,勇爭第一的心態十分明顯。雖然第一只有一個,但是老師可以給每一組學生都頒發獎狀,而獎狀的書寫內容則可不同,老師可以別出心裁的頒發出英語獎狀,例如“The best language prize”,“ The best cooperation Award”,“ The best sound award”等等,每個學生在小組學習中的特色都被老師記錄在獎狀上,學生得到了重視,獲取了認可,學習的熱情就會高漲。通過這一方式還可以增進師生之間的感情,營造生態課堂的良好氣氛,讓小組學習更加凸顯本性、更加自然。

        三、結語

        生態課堂,涉及方方面面,隨著教育事業蒸蒸日上,這個課堂有可能不再局限于教室這個小課堂,還有進一步走出教室來到原始自然的發展。比如開展校園英語實踐活動,利用信息技術擴充英語教學容量、合作機會、自我評價。在教學實踐中,不管是成功的還是失敗的,都是有意義的,學生愿意聽、愿意學,教學方法可以改進,學生的原始本性的積極利用是很難的,如何與學生做朋友,實現原生態教學,這才是最重要的。未來英語生態課堂所延伸的方向,依然是打造屬于學生自己的生態課堂,這條路要探索的方向還十分廣闊。

        參考文獻: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日本免费香蕉大道 |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天堂麻豆 | 亚洲精品在线影院 | 一区二区不卡不卡高清在线 | 久久精品女性视频 | 五月香婷婷缴情综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