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兩會內容重點總結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整個版面,更趨時尚
過去常常把線條作為重要的編輯技巧進行分析研究。本報這次改版取消了版面上的框框,用擴大間距代替線條分欄分塊組合,給人以全新的視角變化:版面更加清新大氣,簡潔規范,黑白分明,醒目流暢。運行幾個月,各方面贊譽有加,一片叫好之聲。沒有框框是一種新的形象。是一種新的風格,也是一種更高的境界!
――傅天好
與傳統黨報相比,三峽日報改版向前邁了一大步,表現在引入現代傳媒理念,清新、時尚、現代,成為改版后三峽日報給讀者的第一印象。
――覃進
“雙改”后,無論是報人的自我感覺,還是審讀專家和廣大讀者的感覺,都給人以端莊、大氣、清秀的美感。
――向大洪
以大照片、大面積留白為主要形式,使版面圖文并茂,更加美觀、大氣,讀起來更加輕松。
――淡爭艷
“雙改”讓三峽周末在過去的基礎上煥然一新。固化模式讓報紙更疏朗大氣有氣派,給人整齊規范的印象而體現出辦報人明晰的思路,有序的章法。
――韓永強
這次改版,以視覺沖擊力,結構模塊化、適當留空白作為版式要求,使版面變得有規有矩,更為精致時尚。
――巨克梅
改版后的三峽日報,與沿海地區的部分黨委機關報比較相似。版面留白讓讀者閱讀起來比較輕松,大幅照片尤其是大量豎式照片的運用,與本報“瘦報”體型配合得十分得當。
――徐寧
市“兩會”期間,政協委員普遍反映,改版后的三峽日報非常大氣,很流暢,照片的沖擊力增強。眼界更為開闊,既有開闊的國際視野,也有都市意識和城市理念。宜昌正在建設省域副中心城市,經濟也在快速發展,作為宜昌市的黨報,更應向市民傳遞都市意識和城市理念。
――張茜
對比改版前后的三峽日報。報紙的視覺效果明顯增強,符合現代媒體讀圖時代的需求,使版面風格變得時尚大氣。
――田東明
改版后的三峽日報,變得更加美觀、簡潔、大方。從整體到局部。成為一個比較和諧的整體。
――楊德
版式更清爽大氣,凸顯黨報的大氣嚴謹之風。留白增多,層次分明,閱讀體驗疏朗有致、清勁挺拔,圖文并茂的版面帶來視覺美感的提升。
――龍怡洲
報紙構架。更趨合理
改版后,將每周68個版統一謀劃,使之成為有機統一的整體,則更符合時下中央關于統籌城鄉發展的理念。
――覃進
“雙改”取得了兩個成果:一是讓讀者一看就明白,讀者只要一翻開三峽日報,就會知道各版報道內容。進行十分輕松的閱讀,這是這次改版中注重新聞元素、理順版塊結構的結果。二是版面變得更有規矩,并正在固化這個規矩。
――蔡鈞庭
新聞結構合理,質量明顯提高。改版后的一版改進了政務新聞,增加了國際新聞、突發新聞,減少了一般新聞,引導輿論的水平有所提高。“鄉土報”的形象正在得到改變。
――田云兵
這次改版取消了“三峽都市”的報頭,8個版整體謀劃布局,增設了經濟新聞版,改進了民生新聞等。使三峽日報的版面結構顯得更加協調、合理、科學。
――向大洪
改版中新推出的“時評”專版為三峽周末增加了“思想”。編輯每期都抓住最新的熱點時事新聞進行評說,成為改版以來三峽周末最大的亮點。
――韓永強
此次將原來分設的正刊和都市版合并,分別設置宜昌要聞、都市新聞、民生民聲、國內國際、經濟新聞、文體娛樂等版面,新聞分類更加合理,增強了新聞的影響力。
――淡爭艷
增設的經濟版,欄目設置基本涵蓋了經濟的概念和特色:突出專題性,有較強的權威和深度;突出貼近性,有’較快的職業反應能力;突出行業性,報道有一定厚度,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朱可江
“雙改”以來,三峽日報版面改觀很大、結構更合理、版面更清晰,版面內容改變更大,隊伍變化最大,上下溝通做得好。
――傅章良
版面設置更為科學,頭版真正擔當起了“新聞總匯”的角色,其他版面也各有特色。
――徐寧
取消了以往“三峽都市”的報頭之后,三峽日報在讀者心中的印象由兩張各四版的報紙,轉變為一張具有八個新聞版的報紙,明顯感覺報紙變“厚”了。
――嚴曉冬
報道內容,更趨豐富
“雙改”的重點是內容的改進。地方新聞、國內國際新聞容量增加,使報紙更加體現出新聞紙的特征。
――覃進
新聞容量加大,報道領域擴展。一是政經新聞加重了,二是本土新聞增加了。三是民生新聞改進了,四是國內國際新聞整合了,五是圖片新聞增多了,六是時評言論強化了。新聞含量增加。新聞選擇有突破。互動頻率增加,更加貼近讀者。
――王麗清
過去一度片面強調每版的發稿量。并將發稿量與信息量等同。如今走出條數誤區,回歸新聞本源,不再以發稿數量論英雄,而以新聞的含量比高低,真正做到了讓重的重起來,新聞新起來,大事大處理。
――鄧士德
一張報紙的影響力關鍵在一版。此次改版。一版突破一些條條框框,尊重新聞傳播規律,集中刊發當天全球發生的重大新聞,使一版真正擔當了“消息總匯”的使命。
――向大洪
匯總重大新聞,提升黨報品位。改版后的一版。對國際國內重大新聞事件大處理,將讀者的視角拉得更遠。
――田云兵
新聞當家的思想更明確了。“家庭”、“健康”、“法制”、“旅游”等專版設置的話題更具時效性和服務性,“憩園”更具娛樂性和參與性,拉近了報紙與讀者的距離。
――韓永強
改版后。新聞容量加大,政經類主流新聞大大增加,深度報道、民生報道等分量加重;新聞更加好看,更短、更新鮮、更活潑;激發了創造活力,涌現出一批好新聞、好版面。
――淡爭艷
“雙改”之后,真正讓新聞坐正席,政務新聞改進力度相當大,關系稿件大為減少。同時,編輯與記者的溝通與聯系加強了,一起議點子的時間多了,稿件質量明顯提高。
――梅云雄
這次“雙改”。以清新的面目和濃厚的現代氣息贏得了讀者和專家的好評,同時也是對編輯記者業務的一次大轉型。一次理念的大突破。
――金貴滿
通過主攻新聞,報紙進一步貼近了讀者。重大新聞上正刊一版,做足做強突發新聞。將市委常委一級的領導活動新聞放在了二版,一改以往一版的“文山會海”面貌。
――巨克梅
改版后的三峽日報,稿子短了,讓人愛看了;民生新聞多了,更加貼近市民了。
――劉晶晶
加大對國內國際重大要聞的報道,體現了不同以往的開闊視野。都市版呈現出以民生為本的樸素姿態。
――龍怡洲一蘭版頭條的新聞性、時效性有極大提升。一是篇幅變短。從狠剎長稿人手,要求頭條稿件字數必須控制在750字以下。凡是空洞無物、乏味無力的長稿,一律冷處理;二是新聞性變強。讓真正的新聞“坐正席”。三是標題變活。
――阮仲謀
“雙改”后變化最大的是頭版,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最受讀者詬病的領導活動和會議新聞“退居二線”,國內外及本地重大新聞“坐上正席”,吸引了人的閱讀欲望。
――向晶方
“雙改”幾個月來,讀者反響好的占多數。大家認為,內容方面也有很多突破,更有深度,更能吸引人。
――肖敏
從內容上看,視角更寬廣了,關注的角度更新穎了。很多上海的朋友、親人在看三峽日報時。都會問我一句:“這是市一級的報紙嗎?”因為改版后的頭版確實出彩不少。
――張伯康
改版后的三峽日報從整體上呈現出精美、清晰、清新的特點,適應了現代信息短、快、新、活的傳播特點,為報紙生存和競爭增添了新的砝碼。
――張婷婷
改進成果,需要鞏固
要“鞏固兩頭,提升中間”。改版以來,在“領導關注”和“群眾關心”問題上的報道邁出了可喜步伐,下一步要重點堵住那些一般性稿件,不斷提升日常報道水平。
――鄧士德
宜昌要聞版與經濟新聞版有內容重復之處,應該有個更合理的統籌安排,讓新聞更集中、讓深度更有力、讓人力資源發揮得更合理。
――付章良
經濟版有以下幾方面需要改進和加強:深度報道欠深;動態經濟新聞偏弱;經濟隨筆的稿件質量有待提高。
――朱可江
要一如既往地狠剎長風。
――牽迎鑫
街坊版還要在內容上下功夫。記者要深入社區,接觸到第一現場,用細節展示“現場感”,讓讀者能夠聽到、看到、聞到甚至觸摸到發生在身邊的活的新聞。
――沈愛民
要做強深度報道,雖然增設了版面,但沒有專門研究深度報道的編輯和記者,稿件質量無法保證。建議從制度上給予傾斜,激發記者的積極性。要更為關注民生,關注宜昌城市發展變革過程中的難點、疑點、熱點問題。
――張茜
要進一步改進政務新聞。使政務新聞平民化、親民化,變成老百姓喜聞樂見的新聞。記者既要保持黨報的高政治姿態,又要放下黨報的機關腔架子,走近群眾,貼近民生。
――劉晶晶
鼓勵所有采編人員攻新聞。不拘一格選頭條。
――覃進
要以改進頭條的“六條意見”為基礎,跟進新聞內容的改進和新聞質量的提升。
――向大洪
在頭條新聞的表達方式上,要多用“事件性表達”和“故事性表達”,以改變過去那種材料堆砌的大而空狀況。事件性符合新聞的本質特征,可有效提升報紙的新聞質量。“故事性表達”則符合中國人愛聽故事、愛看故事的傳統。
――鄧士德
一張有影響的報紙,在內容上深度報道是不可缺少的,而深度報道是離不開策劃的。握有“話語權”。掌控引導力,一定要精心策劃,使新聞更有深度、更有影響力。
――蔡鈞庭
事件性的稿件仍然偏少,稿件缺乏深度和系統性,應加強主動策劃。注重挖掘稿件中的賣點,做大做強。
――金貴滿
雖然圖片新聞是這次“雙改”的最大亮點之一,但也有需要改進的地方,一是圖片選擇要精細,二是資料照片的運用要慎重。
――王麗清
圖片不僅要美觀。還要多用大圖片表現新聞事件,增強新聞的針對性、實效性、貼近性,提升版面質量和報紙宣傳水平。
――淡爭艷
文字與圖片都是報紙傳播的手段,要各司其職。視覺進步了,傳播的節奏和效率相應提高了,最終促進的是報紙整體的傳播。同時,視覺美觀了,圖片質量提高了,文字的要求也更高了,只有文字與圖片都得到加強,才能實現相得益彰的完美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