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通過這次學習,作為一名班主任,我深深感到做學生心理工作的重要性,不能把學生的任何問題都定位在表面處理上,而且應該透過現象看學生行為的心理因素,從根本上指導學生心理健康地發展。
在這里,我談一下自己這次學習的感受和想法。
感受之一:這次培訓幫助我認識了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學科的重要。真正的心育確實是進行德育、智育等教育的基礎,而心理健康教師只有通過自己的努力、發揮自己的作用,贏得學生、家長、學校的認同,才能更好的發揮中學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感受之二:這次培訓幫助我重新認識了學生、認識了自己、認識了教育。可以說每一位教師都是愛學生的,正是有了這份愛,我們才對學生付出了很多,可結果卻是我們常常感慨:學生怎么會是這樣?真是一代不如一代了。而我現在真正體味到:沒有教不會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這一句話的內在含義,那就是我們沒有真正了解學生、沒有把握學生的心理需要,我們的愛再多卻都偏離了我們的預期,簡言之我們的愛不是學生所需要的,那結果就可想而知了,這樣怎能談到教育的效果?也正因為如此,教師也無法體味到自己工作的樂趣,沉重的負擔壓得教師沒有也不可能體味到應屬于自己的快樂,這也許就是不懂心理教育、不會運用心理教育的必然結果吧!讓我們每個人都學會去觀察學生、去了解學生、去把握學生的心理需求,再循序漸進、因材施教。
感受之三: 每一名教師都應該成為一名合格的心理健康教師。作為一名正規師范院校的畢業生,每一個人都接觸、學習過心理學,但一走上工作崗位之后卻沒有感到心理學的用途,因此早已將它拋之腦后了,雖然有時也會裝模作樣的應用一兩個心理學的術語,那也不過是裝裝自己的門面罷了。可以說那是真的不懂心理學,更沒有想到如何正確在教育教學上運用心理學的知識,所以在工作上產生了許多的困惑。正是這次學習它幫我才開始認識到心理學的重要,更幫我認識到心理健康的重要。原來我們在不經意之中雖運用著心理學,我們的困惑也正是源于不了解學生、不了解心理學啊!只有每一名教師都成為合格的心理健康教師,我們才會更了解自己、更了解學生,從而更好的做好教育工作。
感受之四:通過培訓我學到了更多的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以往,自己將心理健康課看的過于神秘,原因就在于沒有真正的懂得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實質,而忽視了學生的心理感受和心理需求,通過培訓我明白了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實質,那就是:源于學生,服務學生;引導學生,把握人生!
關鍵詞: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問題;對策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心理健康教育也越來越受到學校的重視。然而,在現實教學中,專職心理教師并不多,無法全面地對學生的動態進行觀察、引導。為此,大多數學校讓班主任協助心理教師進行心理輔導工作。班主任作為心理教育中最基礎的一層,需要做好危機干預工作,負責本班的一些基礎狀況。
一、班主任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現狀
(一)未能及時調整好自己的身份
班主任是班級的管理者,學生心理的輔導者,還是知識的傳播者。班主任集三種身份于一身,很可能產生角色的沖突。這三種角色,在方法上、目的上都有著本質的差異,尤其是年輕的班主任,常常會對此感到困惑。例如,心理教師將心理測量的結果反饋給班主任,使班主任也成為心理輔導中的重要一員,這樣做有助于專職心理教師了解學生的情況,班主任在平時開展心理教育工作時也可以留意學生的動態。然而在向班主任了解學生情況時,班主任卻細數了一系列學生品德上的問題,并將此誤以為是心理問題,這很明顯是沒有將心理和德育區分開而導致的結果,也是班主任角色混淆的體現。
(二)專業知識不足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門專業性很強的教學活動,它不僅僅是簡單的教學活動,還是滲透在教育、教學及生活方方面面的教學活動。而現實中,班主任的心理健康教育更多存在于班會課中,根據學校下發的任務,更多的是一些說教性的講授,如男女生不要來往過密等禁止性的言語和條例的宣讀。然而,學習過心理學的人都知道,強制性灌輸得出的效果并不如意。真正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據學生發育的特點,或是通過活動讓學生慢慢體會,或是從生活的細節、對待人生的態度學會品味人生,追求自我的超越。這是一門讓學生認識自己,學會做人,學會交往,學會調節自我的學問。
(三)班主任的心理素質有待加強
在一些新聞報道中,我們會看到教師因為學生不聽話而體罰學生,甚至虐待學生的消息,這些做法無疑會使學生對其產生不滿,從而形成惡性循環。相關研究也表明,中小學教師存在明顯的職業倦怠問題,甚至部分教師還有或多或少的心理問題,這從根本上都不利于學校心理教育工作的進開展。學校的教育,歸根到底是人的教育,是人影響人的活動。所以班主任是否能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就顯得尤為重要。只有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自身的心理是健康的,心理教育活動的效果才能更好、更持久。
二、有助于班主任開展心理教育工作的對策
(一)加強班主任自身的心理健康
如上文所述,要加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就必須加強班主任群體心理素質的修養,還班主任一片藍天,讓其能更好的呼吸。具體加強班主任教師的心理素質,必須要從主客觀合作做起。客觀上,改變學校單一的評價體系,從追求高分數、零犯錯的應試教育的弊病中解放出來。班主任是教育者,但也不能完全操控學生,讓學生零錯誤,高成績。所以,學校要根據學生的特點,制定出人性化的管理模式,不要只用班級成績評價班主任,這樣,班主任就有更多的時間放在學生身上。例如,藝術班的學生成績不好,在應試教育的大環境下,他們顯得格格不入,哪個班主任帶領這個班,在職位升遷、職稱評定方面都可能受到阻礙。但是其動手能力、創造能力極強,都是很優秀、很可愛的學生,只有學校改變了外在單一的評價體系,多元的評價班主任的工作,將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也納入評價體系當中,這樣班主任在促進學生身心發展的道路中也能更好地展開工作。主觀上,班主任也要端正自己的動機,要有堅定的意志、穩定的情緒和理智。我們知道,班主任的工作內容復雜、任務繁重、責任重大,要花很多心思進行教育,但結果往往事與愿違,出現“有教無果”或反復無常的現象,從而招來學生、家長的抱怨。久而久之,班主任會受挫,甚至失去動力。所以,班主任的培養必須要以加強工作動機為基礎,建立其奉獻、博愛的精神和高度的責任感,引導學生不斷成長,為社會培養更多的有用之才。
(二)營造和諧的班集體環境,促進學生心理健康
良好的環境,更有利于學生良好品質和人格的養成。所以,我們要重視一個班集體的班風。自由、民主、開放、和諧的班集體,可以有效地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青少年群體重視朋友,重視群體,通過同齡人的群體心理相互影響、相互教育,以良好的互動產生正面積極的影響,借此能提高學生的自我控制能力、環境適應能力,更有利于維護學生的心理健康。
(三)增加專業培訓,提高操作能力,組織形式多樣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
班主任德育與心理教育無法區分,根本上是因為專業培訓不到位。如果能增加心理健康教育的機會,如講座、培訓班、工作坊和實踐反饋督導等,讓班主任們有機會進行理論知識的學習,同時又能提高操作技能,這樣,班主任不僅可以提高專業知識素養,還可以達到助人自助的最優化結果,從側面提高班主任的心理健康水平。同時,提高培訓的同時,還要讓班主任從單純的知識理論層面上升到可進行操作的層面,所以實踐督導反饋是必不可少的。對于心理健康教育,班主任不僅僅要知道,還要能應用。如何實踐呢?班主任可以組織形式多樣的班級心理活動,例如以學生成長需要和遇到的問題為主線,組織進行班級討論和經驗交流。如開學的適應性教育、人際問題解決、自我認識提高、學習壓力緩釋、考試焦慮緩解、分科選擇等,要根據學生所困惑的內容,結合共性和個性,有的放矢地舉辦主題班會,讓學生學會自我調節,消除困惑,超越自我。同時,針對一些特殊狀況,有意識地為學生設置一些困境激勵課程,激勵他們勇于戰勝挫折,戰勝自我,為未來沖刺;增強其對挫折的心理承受力,糾正一些認識上的偏差;使其關注自己的心理變化。此外,進行心靈畫展認識自我;進行演講比賽,增加自信;通過心理電影賞析剖析異常現象;進行知識競賽;排練心理劇進行自我提升等。這些多種多樣的活動形式能讓學生產生直接的情感體驗,從體驗中改變認知,塑造健康人格。
三、結語
班主任對學生的教育管理有著最直接的作用,班主任開展工作時如果能有意識地加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及時將學生的異常情況告知專職心理教師,這對學校的心理健康普及工作、危機干預工作絕對是質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劉淑紅.在班級管理中培養學生健康心理的研究[J].東北師范大學,2002(5):13-14.
[2]鐘宇澤.用心、愛心、精心:班級管理藝術淺談[J].班級管理,2012(6):41-42.
[3]孫克霞,李光廠.再多給孩子一次機會:班主任班級管理案例[J].新課程(下),2012(6):4-5.
關鍵詞:初中階段;班主任工作;心理健康教育
引言:
在當前快速發展的社會環境背景下,對初中階段教育教學工作越來越重視。通過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開展,能夠為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保駕護航,促進初中教育教學工作的高效開展。班主任應該明確自身教育教學工作的開展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義,從而在開展日常工作的過程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創新開展方法,密切聯系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形成教育合力,滿足初中階段學生身心健康成長與發展對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高度要求。
一、轉變教育理念,與時俱進
在傳統的初中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開展的過程中,往往由于教師不能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心理教育方式方法的創新優化,導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開展的過程中效率低下,難以滿足學生身心發展需求。因此,在開展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過程中,班主任應該不斷轉變自身的教育理念,結合實際情況進行教育方法創新優化,促使學生能夠積極參與到心理健康教育中,為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與發展保駕護航[1 ]。班主任要平等看待每一個學生,充分了解每一個學生,對學生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培養師生之間的感情。既要當學生的良師,也要當學生的益友,做一個有溫度的班主任,將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在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中,有效提高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效率,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成長。
二、助力主題班會,潤物無聲
在開展教育教學工作的陣地上,班主任比其他科任教師多了一個法寶,那就是召開主題班會。細心的班主任在捕捉到學生不管是學習上還是生活中有什么異常時,都能夠及時地借助主題班會,來疏導和排解學生的心理問題,將問題扼殺在萌芽狀態中,為學生創造一個健康向上、輕松愉快的學習與生活環境。在主題班會召開的過程中,班主任應該做好充分的準備,以學生為主體,營造良好的氛圍,使學生能夠以主人翁的態度暢所欲言,為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開展奠定良好基礎。
教育案例一:在進行心理健康教育主題班會開展的過程中,班主任發現在最近一段時間內,班級中有幾名學生因為生活中的瑣事發生了矛盾,并且久久不能和解。因此,在開展主題班會時,班主任應該科學確定班會的主題。例如可以用《友誼常在我心中》為主題,班主任可應用多媒體設備向學生展示古今中外著名的友誼交際案例,引起學生的共鳴,使學生能夠在榜樣的熏陶中潛移默化得到教育。例如利用《伯牙絕弦》、《管仲與鮑叔牙》等典故對學生進行榜樣教育,使學生了解典故中先賢的偉大友誼后,深受啟發,最終打開心扉冰釋前嫌。同時,在召開主題班會時,班主任應該重視為學生創造良好的發言氛圍環境,讓學生通過觀看視頻后談自身的理解與認識。在這一過程中,應該盡量讓班級中存在心理問題的學生參與,從而有效改變其與人交往的觀點以及方式。
三、適時開展實踐活動,因地制宜
在初中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開展的過程中,開展方式方法是決定其教育有效性的重要前提。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開展的過程中,班主任要因地制宜,適時開展實踐活動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
教育案例二:在階段考試后,發現小華同學總是郁郁寡歡,不愿意與同學交往,出現了自閉現象。經過了解發現,由于小華同學在本次期中考試中發揮失常,導致一門課程考試不及格,受到了家長的嚴厲批評。正是因此,小華同學出現了厭學、自閉的心理問題。在這種情況下,班主任開展實踐活動來落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促使學生能夠通過實踐活動認識到事物的美好以及交際的樂趣[2 ]。在實踐活動開展的過程中,班主任將學生帶領至戶外環境中,在大自然的優美環境下,組織學生進行小組游戲等活動,使學生積極參與到集體活動中來。小華同學在實踐活動開展的過程中受到氛圍的有效渲染,最終走出考試陰影,逐漸回歸到正確的學習成長軌道上。
四、利用“家校一體”活動,雙管齊下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家庭教育是基礎教育,又是終身教育,它對一個人的啟蒙、成長、成才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班主任應該將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有機聯系起來,將家庭教育爭取到與自己同一條“戰線”上來,形成一個和諧統一的教育環境。通過“家校活動”的開展,將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融合在一起,有效開展心理健康教育,促使學生能夠在家庭環境中鞏固學校教育,提高教育效果,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成長。
五、結束語
班主任教師應該明確自身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對學生成長與發展的重要意義,從而能夠在日常教育教學工作開展的過程中不斷滲透這一教育工作,為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保駕護航,促進初中教育教學工作的高效開展。
參考文獻
關鍵詞:心理健康教育;班級管理;應用
中圖分類號:G62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6-156-01
在小學階段,因為小學生自身意志的不堅定,欠缺分辨是非的能力,很容易便會被外界不良因素誘惑,影響身心發展。小學期間是良好習慣養成的重要時期,也是人格全面塑造和學會自我約束和管理的關鍵時期。在班主任班級管理中運用心理健康教育,對小學生的學習心理、情緒情感、自我認知以及日常行為心理等進行分析教育,推動小學生的各方面進步,塑造健全人格。
一、滲透式心理健康教育在班主任工作中的可行性
1、班主任工作是實施心理健康的方法
《教育部關于加強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見》提出:心理健康教育要全面融入在學校教育的整個過程中。在學科教學、教育項目、班主任工作中,都需要重視對學生心理健康的教育,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方法。
在班主任工作中開展心理健康教育,依據其特點、專業化程度和形式的差異分為專業方法和非專業方法。目前實施心理健康教育,尤其是小學生班主任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方法是非專業方法,滲透式心理健康教育指的就是非專業方法。
2、班主任是小學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實施者
如今中國在校的中小學生大約有 2.5 億,假如根據美國每 4000-5000 名學生就設置一位專職心理健康教育老師的標準,那么我國中小學就應該有 50000 多名專職的心理健康教育老師。根據我國現在的情況,即便所有心理學專業的本科畢業生都做了心理健康老師,在 100 年里也達不到我國對心理學人才的需要,加上學校人員編制、職稱等一些客觀的因素,很多心理學、教育學專業畢業生不愿到中小學工作。何況,剛畢業的本科學生需要積累 3-5 年的實際工作經驗后,才能勝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才能是一位“專業”的心理健康老師。由此表明,按照現在我國的情況,全部由專業的心理學工作者來實施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明顯是不可能。《教育部關于加強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見》著重指出:學校要逐漸形成在校長的指導下,將思想教育品德課和思想政治課老師、班主任與專制共青團、少先隊干部為主體、專兼職心理輔導老師為骨干,所有老師一起參與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體制。
班主任是小學班級的教育者、組織者、管理者,承擔著全面關心小學生成長的職責。因為小學班主任的特殊地位、作用和角色,所以小學班主任在學生心中有比一般老師更高的權威性,學生對他門有更強的信任感。小學班主任與小學生相處較多,可以多方面了解班里所有學生的性格、能力、同伴關系、家庭背景和其余狀況。
二、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學管理中的使用
1、積極干預心理異常的學生, 促進其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學管理中的應用,老師應隨時關注學生的每種表現,特別是學生的不正常舉動。老師不應該隨便批評學生,教師應該找出學生犯錯背后的實質,才可以對學生采取教育。例如有一個“四塊糖”故事:在陶行知是小學校長時,看到一個男生用磚頭砸同學,將其制止后叫到辦公室,當陶行知回到辦公室的時候,男孩已經在辦公室了。陶行知拿了一塊糖給男生,說“:由于你比我先到辦公室,所以這是獎勵你的。”男孩很驚訝,沒敢抬頭。隨后陶行知又挑起一塊糖,說“:這塊也給你,你能馬上住手,表示你尊敬我。”男孩疑惑地拿著第二塊糖。陶校長接著說“據我所知,因為他欺負女生,所以你才動手的,這表示你很有正義,我再給你一塊。”此刻候男生哭了,說到“:校長,我知道錯了,就算同學不對,我也不應該動手。”陶校長于是又拿出一塊糖“:你知道錯了,我要獎給你一顆。糖發沒了,我們的談話也結束了。”從此可以得出,老師的合理的教育方式對小學生的健康成長起著積極的作用。
2、心理健康教育與德育教育相融合
在小學管理中,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育具有一定的共性,相互融合。心理健康教育為德育教育措施和內容奠定了基礎,德育教育給心理健康教育的實施指出了走向。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缺一不可,在小學生德育教育進行中,使用榜樣例子,對小學生采用正確的批評與表揚,有利于健康心理的形成與提高。舉行有效心理健康的活動,可以增強德育教育的時效性。例如,小學生在小學生思想品德課上,學習了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系列的《新認識,新自我》,使小學生在學習中促進健康心理,取得全面進步。
3、在每個學科中,推廣心理健康教育
在小學管制工作里,若要有較好校紀校風,就需從不同角度對小學生實行心理健康教育。特別班主任,在小學生的管制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班主任是小學監管的主要引領人,在班組中還負責教學工作。此時,教師就需要對學科構造實行全面鉆研,從而獲得有助于小學生心理健康保持良好的元素,推動小學生全面進步。例如在對《吃水不忘挖井人》講解時,老師可讓小學生建立自我認識,知道感恩。且能夠讓學生形成愛勞動心理與責任心理。
總的來說,對于小學管制,我們可采用心里健康教育,把每個科目內容融合在一起,構建較好得心里健康中心,從而提高師生之間得交流。且時刻指引心情不好得學生,提高他們的心理健康。
參考文獻:
關鍵詞:高中畢業班;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
高三學生是一個十分特別的群體,他們不同于其他的青少年群體,在各方面都凸顯其特殊性。因此,在心理健康的教育上需要有針對性的實施。這時期的學生正面臨高考的巨大壓力,心理素質極其不穩定,心理敏感,焦慮、嫉妒、自卑、厭學、自我封閉等不良現象會時常出現。
一、高三畢業生心理健康中常見的問題
1.厭學心理
中學階段的學生都會出現一些厭學心理,無論是在情緒上還是在行動上都表現為對學習的忽視。而作為即將畢業的高三學生,高強度的學習維持了整整三年的時間,對重復的知識、重復的教學會產生枯燥之味是可以理解的。學生在一起提到學習就會心煩意亂、苦悶、焦躁,一進教室便心不在焉、情緒低落等。長期下去便會失去對學習的各種興趣和動力,最后導致在考試中態度不端正,頻繁出現作弊現象,嚴重的還有棄學、輟學等情況。
2.自卑心理
從心理學來講,自卑心理是每個人都會存在的,只是在表面上表現出的程度不同而已。高三的學生本身在強大的學習壓力之下其情緒本身就表現得很敏感,對身邊的人所說的話、所發生的事都會十分敏感和在意。頻繁的考試會讓學生因為成績而出現極大的自卑之感,即使是成績很好的學生也是這樣,成績的對比是高三學生的一大特點,他們希望看到自己的優異成績,但現實和理想總是有差距的,這就導致學生心理受挫而產生自卑之感。
3.考試焦慮心理
由于高三學生即將面臨高考的重要測試,因此學校都會給學生安排很多的測試,從而不斷強化知識的消化,但是頻繁的考試會讓學生產生焦慮之感,雖說適當焦慮對學生答題有幫助,但是很多學生容易出現過度焦慮,考試過度緊張,注意力無法集中,思維混亂等現象,使考試無法發揮正常水平。
二、高三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對策
1.加強班主任自身心理教育,充分重視其重要性
首先,教師必須具備健康心理教育的意識,要充分理解心理健康教育對一個高三即將畢業的學生來說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情。心理健康教育不僅僅是對高三這一關鍵時期,對今后學生進入高等大學,進入社會都是非常有幫助的。因此,教師必須首先認識到其重要性。其次,當意識到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之后,便需要班主任自己“充電”。班主任作為有經驗、有權威的象征,成為學生學習與模仿的角色。所以班主任必須保持一種健康的心態,不斷提升自身心理健康知識水平。當班主任擁有健康的心理素質之后,其行為態度才能感染學生,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心理態度。最后,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同于道德教育,需要班主任從心理著手,運用專業的手段對學生的心理素質進行正確的引導,鍛煉學生的心智,讓學生能用一顆堅強而積極的心態去面對人生的重大關卡。
2.舉辦與心理健康相關的知識講座,加強專業教育
心理學知識對指導學生的學有好處,例如,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換角度思考,提倡培養積極情緒,設定合理明確的目標和計劃,教授合理、科學、有效的學習方法以及自我調節等內容,對高三學生克服升學壓力,高效學習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專家具有權威性,一般情況下,學生對專家的建議會積極地吸收,這相比父母的教導起到的效果更加顯著。因此,班主任可以定期組織一些相關的知識講座,邀請專家為高三學生進行專業心理健康知識的傳輸,讓學生接受一些心理咨詢等,解決學生的心理問題,恢復其常態去面對高考、面對社會。隨時與心理專家進行溝通,及時了解班上學生的各種心理變化和出現的問題等,及時采取措施來阻止問題的擴大。
3.營造和諧班級氣氛,優化群體心理
只有營造一個團結進取、和諧的班級人際環境,學生的學習勁頭才會逐漸提升上來,從而在心理方面得到極大的穩定。如何營造一個和諧而團結的班級環境呢?班主任應充分認識班級文化的教育功能,從而在班級文化上面下功夫。平時組織大家一起為班級設計各種文化符號,組織一些感恩活動、心里話傾訴的活動等等,讓班級同學能夠從高壓的學習中透透氣、舒舒心。
4.培養學生樹立良好心態,加強人際交往
學生擁有健康的心理不僅需要課堂上知識的引導,在社會生活中的積極心態的培養也是非常重要的。高三的學生學業很繁忙,但是一直在教室學習也不是科學的辦法,還需要多運動來調節一天緊張的學習氣氛,善于利用運動、游戲、活動等方式調節自身的身體狀態,以適應更好的心理狀態。這就需要教師對學生進行科學引導,鼓勵學生多在戶外走動,也可以適當舉辦一些活動,緩沖學生緊張的神經,適當放下心理上的包袱去感受生活的美好。這樣對更好地迎接高考這樣重大的關卡起著重要的促進作用。
5.弱化對升學率執著的觀念
處于高三階段,不僅學生感到極端的緊張,就連班主任也會有同樣的壓力,這主要體現在對班級學生升學的考慮。根據現有的教育體制,很多學校都會為升學班的班主任下達一定的指標或者一些激勵性措施,以達到高升學率。雖說這樣有好的一面,但是一些班主任會將此看作是最重要的內容,而一味強調學生要抓緊時間背書、上課、復習等,忽略了學生的自身發展問題。對于心理健康教育,一些班主任認為這只是次要的、可有可無的內容,甚至覺得會耽誤學生的學習時間。同時會單純地認為學生學習不理想只是源于對知識的掌握不夠,其實遠不是如此。心理健康教育是高三學生學習的重要內容,同時與學生正常學習并沒有沖突。但是校方沒有重視,班主任也忽視了,這就會為學生的心理指導帶來消極影響。因此,班主任必須弱化對升學率的執著,對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予以高度重視。
總之,對于高三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班主任必須進行的一項任務,其作用也是顯而易見的。因此,班主任在高三學生的教育和管理中要科學、合理地運用各種手段和形式,對其心理健康展開科學的教育。同時,班主任不能過于重視升學率,而忽略學生的心理健康,要明白只有學生的心理得以健康才能真正發揮學生的實力。
參考文獻:
[1]吳建春.注重心理輔導塑造和諧心靈[J].才智,2010.
關鍵詞:高中班主任 工作心理 健康教育
中圖分類號:G451.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6)10-0235-01
人的黃金時期是高中階段,也是形成自己人生觀、世界觀,積累知識、增長見識和提升自己的關鍵時刻。而學業壓力的加重和競爭環境的激烈,以及自身思維意識的發展,心理健康會容易出現問題。所以,高中班主任的心理健康教育是至關重要的,要積極引導學生朝著積極、健康的心理方向發展。
一、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班主任和學生是接觸時間是最長的,要做好班主任工作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就要為學生經常關注的熱點問題進行及時的解答疑惑,要想做一個好的心理輔導老師,就要對心理知識有一定的基本掌握,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隨著國家日益關注心理健康問題的重要性,國家在一些學校設立了心理咨詢室,但是心理咨詢室發揮的作用是有效的,并不能完全解決問題,但班主任更容易引導學生心理走向健康的方向。而青少年在成長過程中比成人出現心理健康疾病往往更多、更嚴重。因為我們國家是發展中國家,社會正在進行改革,這讓家庭、學校和社會等等必然受到沖擊,大量的矛盾激化,使青少年在夾縫中飄擺不定。稚嫩的心靈承受著巨大的壓力,一些特定的條件,把青少年的心靈和手腳都束縛著,這讓人不得不擔憂學生的心理健康。尤其是高中生,他們即將步入小型社會中,面對家長的期盼、升學的壓力等等,心理健康多多少少會出現問題,這都要進行心理健康教育,而高中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尤為重要[1]。
二、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在工作中的實施
心理健康問題越大,顛覆性也越大。班主任有義務在工作中,運用科學的方法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幫助學生健康成長,成為對國家、對社會有用的人才,而我們就要尋找正確的方法。
1.心理健康教育和班主任工作的有機結合
既然是心理健康教育,那么也要求班主任的心理健康狀況是良好的,才能產生正面積極的效果來影響學生。班主任和學生要進行良好的溝通和互相平等對待,才能傳遞正能量。班主任不要故作姿態,這樣會影響對學生的了解、溝通和相處。要在班主任和心理健康輔導之間做好轉換,因為在管理班級時,班主任都愿意采取強權措施,從而加深了兩者的矛盾,使心理健康教育不能更好的開展。對班主任的培訓要加強,也要學會自己調節情緒找到共同點,對于學生的個性差異要做到尊重與了解。對每個學生要公平對待、一視同仁,對學生要不斷鼓勵,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進行定時定期輔導,幫助學生解決問題和指明方向。班主任應該與家長達成共識,共同協助學生走出不健康的心理,引導他們走的方向,減輕學生的壓力,班主任促進學生與家長之間加強溝通和協調[2]。如小周同學是一名高二同學,平常沉默寡言,性格孤僻,最近學習成績下滑快,上課經常跟老師對著干,經常有課任老師向班主任投訴他,于是班主任在課余時間找到小周,找了一個安靜的環境,與小周面對面的坐下,和藹的詢問小周為什么這么做,通過交談班主任知道,最近小周的爸媽一直當著小周的面吵架,吵得非常厲害,導致小周情緒異常,老師對小周進行開導后,給小周的爸媽打了電話,告訴他們小周的近況與情緒的波動,對他們進行了勸說。最后,小周上課時不再跟老師對著干,性格也開朗多了,學習成績也有所上升了。
2.做好陪伴與突破
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在心理健康教育時,班主任要做好對學生的陪伴,就像影子一樣每時每刻密切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讓學生感覺到班主任無時無刻的存在他們身邊,感覺到班主任的關心和溫暖以及陪伴和愛護,促進他們不斷調整自己的狀態,也絕對不能讓學生的高中路途上缺少陪伴,班主任就是一陣春風,吹走了學生的寒意。如高一的小吳班主任,對班級做了以下處理,首先關注優秀的學生和那些找不到自己位置和對未來失去信心的學生,以及不喜歡上學逃課、屢教不悔的學生和對網絡游戲上癮的學生,小吳班主任要家長進行教育,對學生進行心理、情緒和思想疏導,指導學生合理安排自己的時間。然后,走進學生宿舍和精神世界中,進行深入談話與交流和學生成為朋友,一起共同成長,共同進步。這樣在班主任工作中實施的心理健康教育,才能真正起到解決高中生心理健康的問題。
突破,突破最重要的問題。在心理健康教育時,班主任要做好對學生的重點突破,當然要從各個方面某進行突破,盡自己一切的力量幫助學生,解決學生的重點心理問題,讓學生們健康地發展心理,當然這里是指心理問題嚴重的學生,心理問題嚴重容易出現精神問題,對學生的身心健康極大不利,但如果真的出現問題了,我們也要盡自己最大的可能去幫助他們[3]。如梁左(化名)是一名高二的學生,脾氣沖動、急躁,事事愿意搶占先頭,對老師進行頂撞,總是沉迷于幻想,甚至動手打人,如果不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時間長精神容易出問題。對于他要重點進行心理疏導,找到他的家長進行溝通并達成共識,進行藥物治理,找善于言談并心理健康的同學進行看望與交談,班主任要全程陪伴。最后,梁左的心理問題得到妥善解決,脾氣也緩和不少,對老師也不頂撞了,跟同學相處也融洽了,之后考進了一個不錯的二本學校。
總結:做好高中班主任的工作是不容易的。要在實際工作中不斷學習、提高和完善自己身上的不足。高中是學生的一個重要階段,身心發展還不成熟,這就需要班主任在工作中及時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輔導,確保每一個高中生在以后的生活里都是一個樂觀積極向上的人。
參考文獻
[1]楊永彬等.高校班主任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探析[J].教育園地,2013,(12):172-173.
【關鍵詞】 班主任 學生 心理健康 教育
【中圖分類號】 G635.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72(2013)11-001-01
學校教育和學生管理必須建立在學生思想健康的基礎上,提高教育的針對性,才會收到預期實際效果。然而,我們有許多班主任,忽視了對學生的心理教育,反而違背教育學的有關原則,對學生進行心理行為懲罰,傷害學生的心靈,損傷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摧殘學生的心理健康,從而造成學生跟班主任對立的一面,從而使學生的叛逆心理越來越嚴重,班級管理越來越差。對此要加強學生的心理健康的教育,科學地、民主地處理好各種不良行為,創設一種良好的班風、學風,是我們全面實施素質教育中不可忽視的一環。在此本人就學生的心理教育淺談自己的一些看法。
首先,班主任要關心性格比較脆弱的學生。在教學中那性格比較脆弱的學生,經不起一點的挫折與打擊,特別是當他們產生心理困惑或疑難或挫折時,更需要我們班主任的及時關心引導以及心理支援。如果班主任在平時的教育中不能理解學生,反而冷言冷語給予打擊,必然把學生推向反面,這樣更容易使他們感到失望和不安,造成一種精神營養不良的嚴重后果。如某學校高一年級的一名學生因為班責問,學生認為班主行不相信他的成績,一時想不開竟然跳樓自殺。我們試想一下假如這名學生成績就算有一點水份,作為班主任若對他進行必要表揚鼓勵,我想學生不僅感覺班主任相信他的能力而且以后還會倍加努力學習。那么悲劇也就不會發生了。
其次,每位學生都有自尊的需要、上進的愿望和強烈的榮譽感。倘若班主任在課堂上不顧學生的心理狀態和心理需要,采取打擊、侮辱、挖苦、諷刺等手段,讓學生當眾出丑,必然會使他們感到莫大的難堪,甚至感到無地自容,心理素質較差、承受能力較弱的孩子易產生自卑、逃避、反抗或逆反報復等不良心理行為。如我們學校某班主任在處理學生與任課老師矛盾時,不問青紅皂白,在班級讓那名學生當眾出丑,使學生的自尊心受損,導致學生與這位班主任當眾頂撞,全班同學驚呆了,班主任覺得非常沒有面子,與學生發生了肢體接觸。后來學生因此出逃。班主任此時緊張起來了,認識到事情的嚴重性。如果當時班主任把這位學生叫到辦公室,先了解情況,再加以教育,做到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的話,還會出會那樣的一幕嗎?
第三,班主任在教育管理中對學生要注意用詞。有時候班主任一句話能挫傷學生的心靈自尊,還有就是體罰和變向體罰學生,會造成學生的心理失衡、心理挫折和心理障礙,嚴重的會造成心理偏離,導致心理疾病的發生。比如,某班主任老師在課堂上因某女生沒有回答上他提出的問題,當堂狠狠地批評了她,并且還帶有辱罵性語言。事后這位學生產生了自殺的念頭,幸好被同學及時發現才避免這一事故的發生。因此我們作為班主任在平時的教育教學中,除了對學生智力的開發、能力培養、品德教育的同時,還必須關心學生的心理健康,把心理支援、心理輔導滲透到班級管理的每個地方,把精神營養補給學生,要杜絕有損學生心理健康的現象發生。這就要求班主任在平時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有針對性地去開展班級教育工作,加強學生的心理教育。
1. 利用課堂培養學生積極向上的健康心理
心理學研究表明,人的情緒狀態能使人的機體活動和智力活動發生重大變化。愉快、輕松的心境能使人頭腦清醒,大大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和理解能力。相反,壓抑的心情會使人大腦抑制,思維混亂,學習效率低下。因此,教學中要創設一種民主、和諧、輕松的氣氛和情境,讓學生在歡樂的氛圍中學習,在愉快中求得發展。教師的心理狀態和情緒影響著整個課堂氣氛。教師只有滿面春風地走進課堂,精神飽滿,情緒高昂,才能激發學生愉悅、興奮的心理狀態。學生在愉悅的氛圍中學習,會變苦學為樂學,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充分發揮學習的主體作用,提高學習效率。同時還大大地培養學生積極向上的健康心理。
2. 多激勵少批評,樹立良好的學習品質
教育心理學告訴我們,教師以激勵的教育方式誘導學生產生內驅力,從而把教師的教育教學要求內化為學生的自覺行動,使學生獲得生動活潑主動的發展。這正如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說:“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喚醒鼓舞!”課堂教學中,通過多啟示、激勵、引導及創設一系列科學的教育教學程序和學習氛圍,可逐步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和信心。課堂是師生情感的交互場,教師在課堂上的一舉一動、一個表情、一個眼神、一句話都要投向學生一份愛、一份期望和鼓勵。通過創設激勵的目標,運用激勵的語言,采用激勵的方式,形成激勵的氛圍,讓每個學生每天都得到一定的成功,使之在成功中體驗歡樂,得到滿足,提高自信心,進而獲得奮發向上的動力。這要求每個教師都要相信每一個學生,充分肯定其成績和進步,抓住閃光點,正面誘導、鼓勵,使學生感到我能學會,我是成功者。
3. 讓學生覺著自己受到重視,并由衷感到快樂
美國教育家布魯納認為,學生學習成績的好壞,最明顯差異不是智力,而是在于是否有自信心、進取心、堅持持久的良好性格品質。學生來自不同家庭,所受教育不同,個性品質、智力也都存在差異,特別是那些性格內向、靦腆、膽怯的學生要給予更多的關懷和重視。首先教師尤其是班主任老師要尊重和重視學生,“尊重是所有成就的起點與第一顆種子,是能力的基礎”。教師要誘導學生敢于放大自己的形象,從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集體觀念、榮譽觀念和責任意識出發,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在集體中展示自己的能力和特長。其次是讓學生由衷感到快樂。這是在前一個目標的基礎上形成的,正是因為學生得到了教師的重視,同學的肯定,他就會感到自己的存在對集體、對同學是有價值的,他就能以教育過程作為展示自身價值的舞臺,就會感到受教育的快樂。這種快樂同樣也成為促進學生進一步發展的內在動力。
4. 在學習和生活中要給予更多的支援
學生在學生和生活中,難免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困難,就會產生心理障礙,表現出苦悶和急躁,對學習喪失信心,情緒低落,進而產生厭學情緒。此時,要置身于學生的位置進行反思,理解學生的心理需求,伸出友誼之手,給予支援。在課堂上對每個回答的學生,無論對與錯,都不要挫傷其積極性,要多鼓勵,多贊賞。學生正處于心理發展的過渡期,生活中必然遇到各種波折和困惑,特別是那些家庭教育不良的學生,更加需要友誼,需要得到師愛和溫暖,在這種情況下,應給予他們以心理支援,尊重他們的人格,在教育教學中注意發現他們的長處,有針對性地給予各種幫助,以滿足他們的心理需要。
5. 對學生要嚴而有愛
摘 要:研究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在職高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旨在探討心理健康教育對職高教育的價值意義,并從心理健康角度找尋優化班主任管理工作的途徑。本文通過分析職高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不足之處,闡釋了心理健康教育在職高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并就具體的教育策略提出了若干建設性意見。
關鍵詞:心理健康教育;職高;班主任;管理工作
在新時期素質教育大背景下,加強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成為與專業課程教學同等重要的環節。重視并優化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已經成為當下職高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核心組成,且已成為職高教育改革順利進行的關鍵內容之一。
一、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在職高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
1.幫助學生在學業和職業發展中正確定位
職高學生畢業后較多從事相對基層的一線工作,因此一些職高學生求學期間就對未來職業定位存在偏見甚至誤解,易產生輕視基層工作、玩世不恭、妄自菲薄等心理問題。這種不健康的心理狀態不僅影響自己的工作,甚至可能連累他人乃至整個群體的勞動效率。
因此,加強職高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幫助學生在學業和職業發展中正確定位就成為職高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核心任務之一。班主任日常管理工作中需要持續對學生強化職業理想,讓學生切實樹立起“螺絲釘”和“主人翁”精神,在思想和行動中充分做好為社會貢獻自己的一分力、忠于職守、為人民服務的準備。
2.提高學生應對挫折與壓力的能力
職高學生由于在學歷上與普通高校或高等職業教育畢業生間存在著差距,其在人力資源市場上遭遇失敗的可能性更大。這無疑會給職高學生心理層面帶來或大或小的陰影。學生如果缺乏應對挫折與壓力的能力,一旦進入社會崗位又無法正確對待這些負面因素,其潛在的風險自然不可預估。
班主任的管理工作中加強學生在校期間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夠起到防患于未然的作用,提高學生應對挫折與壓力的能力,使學生在面對壓力和挫折時能夠保持冷靜、客觀、理性的心理,正確對待和分析壓力源并能努力找尋解決問題的策略和方法。
3.增強學生的社會適應性,使學生更好地融入社會生產與生活
培養健康、豁達的心理狀態無疑能夠更好地應對來自生活和工作的種種不如意。這種良好心態對職業院校在讀學生大有助益。因此,職高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加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能夠增強學生的社會適應性,使其更好地融入社會生產與生活。
二、職高班主任開展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1.引入積極心理學
積極心理學突破了傳統心理學過于關注疾病治療層面的局限性,將心理專業拓展到了心理健康教育、提高人格修養等更廣闊的范疇。職高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引入積極心理學能夠讓學生形成更加積極的求學和處事態度,不僅在應對壓力時更易保持清醒,也更能避免遭遇挫折時陷入過度消極的惡性循環中無法自拔。
班主任要從積極心理學角度幫助學生樹立起珍愛工作與生命的良好品質,強化學生的責任感、使命感,使學習、工作中遭遇的一切成為充滿樂趣和希望的挑戰。比如可以組織學生學習記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雖然那些“手藝人”不如寫字樓里的白領們光鮮靚麗,然而,這些執著于傳統技能的大國工匠卻以其精湛的修補技術讓因時間磨蝕而殘破的文物重新煥發了生機。正是這些憑著一技之長日復一日辛勤勞動的基層工作者,在旁人看似枯燥乏味的點滴辛勞中兢兢業業,不懼怕失敗與挫折,在與無數細小困難的持續斗爭中成就了偉大的歷史。
2.通過實踐提高教育的成效性
要體現心理教育的成效性,必須落實到實踐層面。而通過實踐途徑開展的心理健康教育往往比純粹的書本教學更具可操作性,尤其是在職業院校中。因此,通過實踐提高教育的成效性是職高班主任開展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值得嘗試的策略。
比如,在學生實訓或頂崗實習過程中,班主任不妨結合職業道德與修養、企業文化等形式和內容加強愛崗敬業、遵章守紀、樂于奉獻、誠實守信等心理健康教學。也可以與來自企業的工程師、技師等合作開展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通過專業職業人的言傳身教讓理論知識以更加立體、生動的形式提高教育的滲透性和固化作用。
當前,快節奏的工作與生活和越來越沉重的壓力讓職業院校的學生心理健康承受著重負。職高班主任開展管理工作必須充分認識到這樣的問題,不斷提高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視程度并創新教育模式,為學生順利完成學業進入社會工作崗位奠定基礎,為社會輸送合格的職高畢業生做好鋪墊。
參考文獻:
[1]方向S.淺探高中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之有效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4(S1):18.
【關鍵詞】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學生
現代的教育觀,不僅包括個人知識技能的掌握,也包括個人人格的健康成長及潛能的充分發揮。在此當中,心理健康教育賦予了當代德育以新的時代內涵,并且日益占據重要的地位。十幾年,我國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一路走來,已經成為中小學德育課程改革的重要環節,并且已經成為提高德育實效的一個有效突破口與生長點。而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將心理健康教育有機結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和無可比擬的優勢。因為在兒童青少年的成長過程中,班主任對學生的影響是長期的、潛移默化的,有時甚至是直接的和決定性的。因此加強班主任工作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培養身心健康的社會人的緊迫任務。
1.班主任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優勢
教育學和德育對班主的在學生發展中的作用早有很多的論述。但班主任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優勢卻少有涉及。筆者認為班主任在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具有以下優勢:
1.1能及時覺察學生心理的需要與困惑
每到開學前,教導主任就會把班級學生的名單給班主任時,同時也把教育與心理輔導的責任放在了她的肩上。自此班主任與幾十個學生結下了不解之緣。我們算一下,一周有五天,小學生到校時間是從早上8到下午4點,整8小時,5天共40小時在校。中學生到校時間從早上7點半一直到晚上8點,整13:30小時,5天共66.5小時住讀生和高中的學生幾乎要到晚上十點半才離開教室,整十五個小時,5天共76.5小時。周末兩天共48小時,中小學生除開睡眠16小時小時,在家的時間僅為32小時。這32個小時,很多中小學生是在補習班,書桌前度過。班主任可以通過觀察、直接的接觸,發現父母沒有了解的方面,比如學習的困惑與不適應,同學交往的需要與矛盾,對老師的愛心、關注的渴望等等。班主任及早發現了學生的心理需要與問題,及時有針對性的進行心理健康教育,使學生能較順利地適應新的學習,避免了以后可能的隱患,這是多快樂的事。
1.2能調動多方力量作用于學生心理健康
毫無疑問,班主任是班級的靈魂。她幾乎就是個指揮,運籌帷幄,外聯家長,社區,內結領導、同事,把這幾種力量凝聚成合力,給予學生的心理健康以積極影響。
當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不同頻共振時,她要協調;當學科教師與她的學生有矛盾時,她要調和。因為她深信,學生是在良好的關系中成長的。學生在成長過程中除了與班主任接觸、交往,受到其關心教育外,其他科任老師及家長的教育態度和方式也直接影響學生的心理健康。如果這幾股教育力量相互矛盾、相互干擾,方向不一致,會使學生無所適從,甚至導致心理的扭曲。班主任正是這幾股教育力量的協調者。
班主任要與科任教師溝通情況,交流促進學生健康發展的理念、方法技術,達成共識,相互協作。
比如當班主任把握了不同的家庭環境和與孩子溝通的不同方式可能會形成孩子哪些人格特質的基本知識時,對孩子的心理輔導就更具有針對性和有效性。近幾年心理學研究表明,親源性心理影響是什么性質直接影響兒童的健康成長。
班主任要了解不同的家庭環境和與孩子溝通的不同可能會形成孩子哪些人格特質。近幾年心理學研究表明,親源性心理影響是什么性質直接影響兒童的健康成長。
1.3能對學生進行系統的心理輔導
學生的有些心理問題不可能是一次晤談就得到疏解,其行為不可能是一次訓練就有效果。例如,從班級輔導角度講,不可能指望一次訓練就能解決學生的人際交往困惑,學生就掌握了人際交往技巧;就個別學習心理輔導來說,假如某個學生對考試非常焦慮,必須分幾次甚至更長時間進行心理輔導。但班主任擁有了得天獨厚的條件,因為他可以有很多機會觀察受輔學生并幫助他。
比如可以把班級輔導主題分成幾個小的、步步深入的項目,利用多種活動扎實地訓練;可以確定詳細的階段個別輔導計劃,對每一階段輔導結果進行評估及隨時跟進。
但是要把這些優勢體現并發揮出來,作為班主任對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操作技術的學習就是非常必要。而且從教育發展的趨勢看,班主任必須要具備心理輔導者這樣的角色。
2.班主任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要求
在兒童成長過程中,班主任對學生的影響是長期的、潛移默化的,有時甚至是直接的和決定性的。例如,一個情緒不穩,說話刻薄的老師,會使學生處于害怕、焦慮等負性心態之中。如果學生又不幸地被她管理好多年,可以肯定的說,必將導致一些學生個性不良。所以,加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維護學生健康心理,培養健全人格,班主任責無旁貸。這必然決定了對班主任的心理素質和心理輔導技能的專門要求。
2.1自身應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
班主任自身的心理健康是有效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礎,其心理健康水平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心理健康。以往社會在強調關注兒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時,忽略了對教師的理解及其心理健康。在目前教育還不能以比較理想的方式進行時,教師自身的心理健康維護非常重要。除此以外,以下幾個素質是從事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非常重要的:
欣賞:去發現自然之美,人性之美,更去欣賞兒童的方方面面。
幽默:學著以詼諧、風趣與學生交往。
尊重:尊重兒童的不同發展速度,成長經歷,價值觀。
真誠:去掉慣有的角色面具,以心交心。
靈活:變線型思維為多元思維。
敏銳:于細微處洞悉學生的問題。
興趣:不做孤陋寡聞之人。
2.2具備輔導學生心理健康的必備知識和技能
如果說專業知識、文化知識和教學實踐知識是班主任專業發展和個人發展的基本保障,有關心理輔導的理論和技術則是班主任有效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先決條件。僅憑熱情,注定了心理輔導收效甚微。
就學校心理學理論而言,班主任應當掌握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論和方法:發展心理學、教育心理學、學習心理學、品德心理學等理論;
作為學生心理輔導的技能構成:一是研究學生群體和個體的技能;二是溝通與合作技能;三是設計與實施班級輔導活動的技能;四是設計與實施個別心理輔導的技能。 班主任重在前面三個技能的基本把握。
2.3營造健康的班級心理環境
教室是師生之生命流動的載體,班主任和他的學生成長于斯,變化于斯,是讓生命如歌,還是讓生命失色,全在班主任。
那么什么是心理環境?它主要是指在一個相對穩定的時空中,人與人之間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種氛圍。不同性質的班級氛圍影響著學生的認知、情緒、態度和行為。而良好的班級心理環境是一種積極的、健康的、建設性的。學生不僅從班級中的個體之間的交往形式能感覺,更重要的是他從內心體驗到和同學、老師之間的友好、和諧、互助安全。
課堂應是既能包容輕松愉快的心情,又能包容嚴肅認真的思想的場所。在課堂里,知識與理想聯系在一起,對理解的激情能夠得到滿足。學生感到有競爭但不殘酷,有困難會得到幫助,有困惑可以求助,有快樂大家分享,他們深深地依戀這個班級。在這樣的班級氛圍里,班主任何嘗不是受益者。
2.4多途徑開展心理健康教育
班主任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最是豐富、多樣的。可以說,從物質到精神,從靜態到動態,從顯性到隱性,從集體到個人,無不可以開展班級心理健康教育:一是專門的心理健康活動或專題講座;二是個別心理輔導;三是課堂教學;四是班隊會、朝會;黑板報等等。
班主任可根據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主要內容,也可以根據本班學生在成長中出現的具有代表性的心理困擾和心理傾向來設計。比如:環境適應的輔導、溝通交往的輔導、自我意識的輔導、創新實踐的輔導、學習管理的輔導,心靈成長的輔導等。
也可根據學生共同關心的社會問題;突發事件決定。等等,總之用以主題班會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是非常豐富的,形式也是多樣的。
2.5敏銳發現和察覺學生的心理異常狀態
所謂異常,即不同于常態。班主任具有最便捷的覺察學生心理異常條件:一是與學生朝夕相處,比較容易發現學生的心理異常,比如行為習慣的突然變化等。二是來自班上其他學生的反映。但是,敏銳的發現取決于兩個因素:是否具有對學生的深切關懷;是否具有基本的心理輔導知識和經驗。
2.6注重培養學生的自我調節能力
學生的心理問題通常是以情緒表現出來,而情緒的產生來自于個體對事物的態度、看法。無論是班級心理輔導還是個別心理輔導,班主任都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自我心理維護和調適能力,學會以發展、辨證的眼光看事物的多元思維;引導學生以積極、樂觀的心態面對人生道路上的障礙,從而獲得個人的不斷成長。因為,心理輔導的意義就在于“助人自助”。
2.7遵守心理輔導的道德規范
為了保護學生不受傷害,班主任在心理輔導工作中必須遵守以下道德準則:誠實守信、熱情友善、嚴守秘密。
綜上所述,心理健康教育應當納入每一個班主任的工作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操作技術應當成為每一個班主任工作的必修課!這是歷史賦予班主任的使命!
參考文獻:
[1]王希永,田萬生編著: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教程.開明出版社.2003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