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裝備制造業論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技術產出指標選取了專利申請數(件)、新產品開發項目數(項)、新產品銷售收入(萬元)、新產品出口收入(萬元)。技術創新效率離不開人力、物力、財力的投入。具體來說,在投入方面,R&D人員全時當量對各個創新活動起決定性的作用;R&D經費和開發新產品經費體現了企業對研發的重視程度,可以反映出企業技術創新效率的能力。在產出方面,專利申請數反映了每個企業提出專利申請的數量;新產品開發項目數反映了企業研發新產品的能力,可以較為全面地反映企業研發活動的最終結果;新產品銷售收入反映了新產品受市場的歡迎程度;新產品出口收入反映了新產品在國外市場的情況。
2.實證分析
本文利用DEAP2.1軟件將表2的數據代入CCR模型進行運算,得到了2012年我國七大裝備制造業的技術創新投入資源的利用率θ和各決策單元的松弛變量值和冗余變量值,經整理結果如表3所示。將表2的數據代入BCC模型進行運算,結果見表4,表4中的數據是2012年我國七大裝備制造業的綜合技術效率、純技術效率、規模效率和規模效益情況。對達到最佳狀態。總體來說,這七大產業的資源投入產出效率大多處于最佳狀態。金屬制品業、專用設備制造業、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業的綜合技術效率值θ小于1,說明DEA無效,存在投入過多或產出不足。投入指標的松弛變量表示既定產出水平下某一投入指標相當于其在有效前沿面上投影的冗余量,而產出指標的松弛量表示某產出指標相對其在有效前沿面上投影的不足量。如在投入指標上,金屬制品業在R&D人員全時當量冗余了1621.018,R&D經費冗余了170085.429。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業在R&D經費冗余了468308.954,在開發新產品經費冗余了408411.546。在產出指標上,專用設備制造業在新產品開發項目數上離目標值還差87.759,在新產品銷售收入上離目標值還差3558033.653,在新產品出口收入上離目標值還差3015147.663。由此可知,這些不為0的松弛量或者冗余量給出了具體的調整方向。從表4中可以看出,DEA有效的產業為通用設備制造業,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電子通信設備制造業,儀器儀表、辦公用設備制造業。其純技術效率值和純規模效率值都為1,這表明這4個產業與其他產業相比,裝備制造業中大中型企業的技術創新投入和產出具有相對最優性,投入資源的組合結構相對合理,不存在投入冗余和產出不足,規模效益處于最佳狀態,即同時滿足技術有效和規模有效。另外三個綜合效率值θ不為1的產業DEA無效。影響DEA無效的因素各不相同。具體來看,金屬制品業和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業,其純技術效率值都等于1,但純規模效率S<1,因此,這兩個產業規模尚未達到最佳,從而造成這兩個產業綜合技術效率值小于1,即DEA無效。說明這兩個產業要從規模大小的角度來對研發投入和產出進行調整,由此可以提高資源的利用率。從規模效益角度來看,它們都處于規模遞增階段,因此還可以增加投入以達到目標產值。而專用設備制造業的純技術效率值和純規模效率值都小于1,說明該產業無論從技術角度來看還是從規模角度來看,都未達到最優狀態,而且其規模效益處于遞減階段。說明投入存在冗余,所以應該減少資源投入,以提高投入產出效率,主要對產出中低的效率環節進行相應的調整,找出投入的合理比例。四個產業DEA有效,表明這些產業中的大中型企業已經調整了無效環節,有效地利用了資源,使得技術創新投入產出達到有效。
3.結論及建議
由于裝備制造業存在的一些特點,導致裝備制造企業普遍存在以下問題:
1.積壓物資太多
積壓物資占用了大量的庫存金額,稀釋了公司的利潤,增加了物料管理的工作量及復雜度。
2.產品交貨周期太長
產品交貨周期太長增加了企業的經營風險,降低了用戶的滿意度。以我們化纖機械行業為例,化纖絲市場波動非常頻繁,很多新用戶之所以上新項目,就是沖著當時的好行情才簽的合同。結果設備從投產到交貨有幾個月,可能這一撥行情已經錯過去了。
3.經驗式管理占據主導地位
由于目前裝備制造業大多是發展多年的老企業,老企業延續了很多的經驗性管理方法。然而隨著技術的進步、科技的發展,已經出現了很多新的方法、技術及理念能夠比原有的管理方法更好。新的管理方法的應用,可以大大提升工作效率,減少重復勞動,可以將原有的經驗管理與科學決策方法相結合。
二、裝備制造業物流管理優化方案
1.對物料實施分類管理公司物料按照重要性分戰略儲備、正常運營和積壓物資三類:
1.1戰略儲備公司根據市場形勢、內外部產能、在“在手訂單”之外整體決策儲備的原材料、在制品、產成品所形成的庫存。
1.2正常運營公司根據在手訂單,按期組織生產所形成的庫存。計劃部門根據在手訂單,按照材料定額、歷史經驗等方法測算并下達采購計劃而產生的庫存。
1.3積壓物資制定
積壓物資處理方案,有計劃地減少積壓物資。大型裝備按產品實現過程可分為六個階段:第一階段:原材料;第二階段:生產在制品,即處于生產車間的、尚未完工的物料;第三階段:半成品,車間加工完畢的產品;第四階段:整部件完工產品;第五階段:交付項目部產品,即發貨至交貨地點,由現場服務部門確認收到的產品;第六階段:產成品,即整機報完工的產品。處于每個階段的物料都可以對其按照以上類別進行分類,不同的類別采用相應的管理策略。
2.引入PLM對產品數據進行管理
由于裝備制造業大多產品結構比較復雜、并且產品型號很多,因此及時引入PLM非常有必要。目前某化纖設備生產企業使用的清軟英泰的TiPLM采用以BOM為主線的產品相關數據管理和以項目管理為主線的過程數據管理兩條主線。圍繞這兩條管理主線,在基于產品全生命周期的、優化的產品數據模型下,建立企業級全局的信息資源體系,幫助企業大力推行選用規范,提高企業產品零部件設計的重用性與通用性,有效地管理產品全生命周期的數據。TiPLM系統可有效構建設計、工藝、制造一體化數據模型和過程管理模型,以支持企業業務過程的協同運作,實現設計、工藝和制造一體化協同工作平臺。通過設計、工藝、制造一體化管理模型,建立以產品結構為核心的數據全相關管理,確保數據的完整性、借用件的有效管理和數據變更管理,從而縮短新產品設計準備周期與變型設計準備周期。通過設計、工藝和制造一體化過程管理,以業務流程驅動設計、工藝、生產、售后服務對相關數據的協同使用,實現企業設計、工藝、制造、售后等一體化協同工作。TiPLM系統產品不單只是一個管理軟件平臺,同時也為企業在產品開發過程中的管理,提供了多方位的實際業務支持。主要表現在:開發團隊的組織管理、開發流程的結構性和非結構性訂制、多種部門協同作業、產品重用模塊的建立和重用度的考評、項目管理的支持、變更依據管理等。通過TiPLM一體化解決方案,可以降低企業各信息系統之間的集成成本,在一定程度上規避集成風險。筆者所在公司通過引入PLM,原來散落在個人手里的圖紙、工藝都收集到了系統內,個人的知識變成了公司的財富。電子數據的共享性及借用方便性,大大提升了技術工藝人員的工作效率,縮短了設計周期,減少了冗余數據。這個系統成為企業設計、工藝、制造、倉儲、售后等一體化協同工作必不可少的平臺。
3.引入ERP系統
ERP系統是指建立在信息技術基礎上,以系統化的管理思想,為企業決策層及員工提供決策運行手段的管理平臺。它是從MRP(物料需求計劃)發展而來的新一代集成化管理信息系統,它擴展了MRP的功能,其核心思想是供應鏈管理。它跳出了傳統企業邊界,從供應鏈范圍去優化企業的資源。ERP系統集信息技術與先進管理思想于一身,成為現代企業的運行模式,反映時代對企業合理調配資源,最大化地創造社會財富的要求,成為企業在信息時代生存、發展的基石。它對于改善企業業務流程、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具有顯著作用。目前筆者所在的化纖長絲設備公司,通過引進和佳軟件公司的NERP項目就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目前已使用了庫存模塊、生產模塊、質檢模塊、應收應付模塊、采購模塊、薪酬模塊、設備管理模塊等。公司將原材料、在制品、半成品、產成品等企業各項資源都囊括在其中,公司各項數據實現了動態更新、實時共享、計劃全部集中管理,嚴格控制各項采購計劃、生產計劃、報廢計劃、到貨計劃等等,企業各種資源及數據都能夠一目了然,而且通過系統數據的收集,為后續的管理決策起到了良好的作用。通過ERP的引入,我們可以給每一種物資規定安全庫存、訂貨批量、訂貨提前期,對于缺料或超儲的物料自動預警,使原來繁瑣的統計工作實現了自動化。為降低庫存、判斷并清理積壓物資奠了定基礎,使整個公司的庫存結構始終處于一個合理的水平。
4、明確責任,強化考核
公司財務部成立專門的存貨核查小組,定期核查存貨的增減,并界定責任及考核。公司存貨可以按原材料、生產在制品、半成品、整部件完工產品、交付項目部產品、產成品六個階段對產品成本進行稽核。
4.1原材料
由采購部門采購,倉儲部門保管。倉儲部門對新增積壓物資組織進行責任認定和稽核,對戰略儲備物資增減進行稽核。原材料存貨超額由采購部門、倉儲部門進行責任認定,按月報財務部。戰略物資的增減、認定責任的積壓物資在存貨指標考核中剔除,超計劃期儲存存貨納入生產計劃部門指標考核。
4.2生產在制品
由生產單位進行控制。生產單位嚴格按公司計劃組織產品的投入、產出,有計劃縮短產品生產周期。對暫緩、停產項目產品成本單獨稽核報財務部,在指標考核中剔除。由財務部實施計劃執行和存貨指標考核。
4.3半成品由生產計劃部門進行計劃控制;車間負責加工,物資部負責倉儲。
4.4整部件完工產品由成品庫進行控制
整部件完工產品主要反映整部件完工產品和成品完工的銜接程度,控制產品生產的準時和產品的成套性;成品庫履行完工產品工地驗收交接程序,由經營服務部進行完工產品成套性確認,確認結果報計劃財務部。生產部以經營服務部項目節點計劃為依據,產品準時成套完工;因不能及時發運不能準時工地交接的產品存貨單獨稽核。不能及時運出產品存貨由經營服務部承擔,準時成套完工產品由財務部在存考核內容中剔除。
4.5交付成品庫產品,一旦交付,后期由經營服務部控制。
4.6產成品由經營服務部負責控制
論文摘要:指出了制造業在提供經濟利益的同時,也成為了污染的主要源頭,分析了江蘇綠色裝備制造業的政策環境,并提出了相應的對策與建議。
1 引言
當前全球環境的惡化程度與日劇增,對人類社會的生存與發展造成了嚴重威脅。制造業在將制造資源轉變為產品的制造過程中,以及產品的使用和處理過程中,會同時產生廢棄物,形成制造業對環境的主要污染源。由于制造業量大面廣,因而對環境的總體影響很大。制造業一方面是創造人類財富的支柱產業,但同時又是環境污染的主要源頭。如何使制造業盡可能少地產生環境污染是當前環境問題研究的主要方面,于是綠色制造的嶄新概念應運而生。裝備制造業是制造業的核心,裝備制造業的綠色化也就顯得尤為重要。
2 江蘇裝備制造業的現狀
我國機械裝備制造業的地區分布結構大致分6大塊,包括長三角地區、珠三角地區、環渤海地區(京津地區)、東北地區、華中地區和西南地區。長三角地區是我國機械裝備制造業總量最大、產品水平最高、經濟效益最好的地區,正在成為國際機械裝備制造業的中心之一。江蘇機械裝備制造業的經濟總量已連續24年居全國前列。
進入“十一五”以來,江蘇機械裝備制造業繼續保持高速增長的態勢,2006~2009年的年均增速均高于20%以上的速度,高于江蘇GDP的增長速度,江蘇機械裝備制造業無論是規模,還是產品的數量和檔次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綜合經濟實力明顯增強。
2008年,全省規模以上機械行業完成現價工業總產值14 135.92億元,銷售產值13 813.28億元,成為江蘇省第一個工業總產值和銷售產值過萬億元的工業行業。2009年江蘇機械裝備工業繼續保持快速增長的態勢,工業總產值達到17 136.65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6.34%;工業銷售產值16 774.91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6.49%,增長速度高出全國0.3%。
江蘇省裝備制造業總量規模很大,企業單位數、總資產和增加值總量均居全國第一,但仍然沒有擺脫粗放型的發展模式,不符合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要求。要發展綠色裝備制造業就需要提高裝備制造企業自身的技術能力,從技術節能、培育清潔能源產業、淘汰落后設備3方面推進裝備制造業產業升級。
3 營造促進江蘇綠色裝備制造業發展的政策環境
3.1 強化產業政策引導,加快發展綠色裝備制造業
制定和組織實施綠色裝備制造業產業政策,引導綠色裝備制造業發展方向。根據中央可持續發展的要求,建立嚴格的市場準入制度,鼓勵采用先進綠色技術、工藝和裝備,限制、淘汰技術水平低、役齡超過一定期限、耗能高、污染嚴重的工藝裝備。加快裝備制造業結構調整,促進結構優化和產業升級。培育具有系統設計、設備成套、工程施工、調試運行和管理一條龍服務的總承包公司,提供專業化配套服務。依托省設備成套局、省裝備集團和擁有核心技術的骨干企業或科研院所,對重大裝備項目實行技術總承包,承建重大成套設備工程,提高成套裝備集成能力。實施大企業和企業集團發展戰略,實現綠色裝備制造業規模化經營。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通過上市、兼并、聯合、重組等形式,形成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核心競爭力強的大企業和企業集團,提高綠色裝備制造業的規模效益和市場競爭力。
3.2 加大扶持力度,建立扶持綠色裝備制造業發展基金
鑒于江蘇省裝備制造業的現狀,省級財政應拿出一定資金,建立扶持綠色裝備制造業發展基金。對重大綠色技術裝備研發和引進消化項目,省有關部門要在技術創新、技術改造方面給予重點支持。按照“突出重點,集中使用,效率優先”原則,主要用于支持接近世界先進水平或在國內行業中處于領先水平,技術含量高、附加值高、生產前景好的重點企業、重點產品和重點項目的補貼;用于支持企業綠色技術創新、研究開發資助及獎勵基金;用于人才引進和培訓,重點企業、引進重點人才的補貼,攻克重大科研成果人員的獎勵。
3.3 實行積極的融資信貸政策
圍繞綠色裝備制造業發展重點,設立重大綠色技術改造貸款財政貼息專項資金,并以此來廣泛吸引銀行和社會資金投入綠色裝備制造業。鼓勵企業運用資本運營方式,采取股權置換、債轉股、發行企業債券等形式,多渠道募集發展基金。對于國有企業債務負擔,采取打捆縮水還債方法,由政府出面一并與銀行共同協商解決。對出口綠色技術裝備給予優惠貸款和貼息貸款。改善融資渠道。除關系國家安全和必須由國家壟斷的領域外,其余領域都允許外資和民營資本進入,鼓勵外資和民營資本參與綠色裝備制造業戰略調整。國有、集體工業企業及國有、集體企業控股并從事工業生產經營的股份制企業、聯營企業的綠色技術研發費不受比例限制在管理費中據實列支,并在繳納企業所得稅前扣除。鼓勵企業通過加速折舊,加快自籌資本積累,提高投融資能力。
3.4 深化稅制改革,用稅收杠桿振興綠色裝備制造業
(1)借鑒國外經驗,適當開征環境保護稅種,擴大綠色裝備制造業的市場需求。可以開征垃圾稅,促使企業更多地采用垃圾處理裝備,比如垃圾發電裝備、秸桿回收與利用裝備等。垃圾稅的開征,能夠促使產生垃圾的企業更多地采用綠色裝備,由此擴大了部分綠色裝備的市場需求。還可以開征廢氣排放稅、水污染稅等,促使各類企業使用環保技術裝備。
在開征這些環境保護稅種的同時,各國政府也分別制定了一些有利于激勵環境保護的優惠稅收政策。比如,荷蘭政府規定綠色投資免稅。美國稅制中有一系列相關的稅收優惠政策,主要體現在直接稅收減免、投資稅收抵免、加速折舊等稅收優惠措施上。我國也可以采取類似的優惠稅收政策,這些優惠稅收政策的制定更能刺激各類企業使用綠色裝備。
(2)完善稅收優惠措施。除繼續保留原有的減稅免稅和零稅率等稅收優惠形式外,還應針對不同優惠對象的具體情況,分別采取多種稅收優惠形式。主要包括對于綠色裝備制造企業要給予適當的稅收優惠,適當地減免一部分增值稅、所得稅等相關稅收。在增值稅制度中增加對企業購置的用于消煙、除塵、污水處理等方面的環境保護設備、風力發電設備、太陽能發電設備等綠色裝備允許抵扣進項增值稅額的規定。在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制度中增加對企業和個體經營者為治理污染而調整產品結構、改革工藝、改進生產設備發生的投資,給予稅收抵免的規定。在企業所得稅制度中增加對實行企業化管理的采用綠色裝備的污水處理廠、垃圾處理廠(場)實行加速折舊的規定。在關稅中增加與綠色裝備有關的附加條款。其課稅對象可分為進口商品和出口商品兩類。進口商品征稅主要針對有嚴重污染或預期污染又難以治理的機械裝備,要增加其稅負;出口商品主要針對風力發電、環保裝備、秸桿回收利用裝備等綠色裝備,要全額退稅,甚至給予適當財政補貼。
3.5 實行土地使用優惠政策
土地供應年度計劃和建設用地計劃應適當優先安排綠色裝備制造業項目用地,對綠色裝備制造業大項目、綠色技術項目用地實行更為優先原則。建議政府每年從經營性土地出讓金收入中,按適當的比例提取綠色裝備制造業用地成本調節資金,并設立專戶管理,專項用于各類綠色裝備制造業企業配套基礎設施建設,調節、補貼綠色裝備制造業項目用地地價。
3.6 加快建立綠色裝備制造業公共服務和支撐體系
支持重點綠色裝備制造業企業建立省級以上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充分發揮中介組織在政府與企業間的橋梁和紐帶作用,開展調查研究,搞好咨詢服務,組織技術推廣,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成立省綠色裝備制造業專家咨詢機構,聘請國內外著名的專家、學者,對全省綠色裝備工業重點項目進行評估、論證和指導,搞好綠色裝備制造業戰略研究,有關技術、市場、政策等方面的信息,為政府和企業決策提供服務。
3.7 加強人才隊伍建設
發展綠色機械裝備工業,人才是關鍵。針對現有機械制造業人才隊伍的現狀,應緊緊抓住“培養人才、吸引人才、用好人才”三個主要環節,努力建設好高素質的企業經營管理者隊伍、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和高技能制造人才隊伍。充分發揮和調動現有機械裝備制造業人才的積極性,鼓勵企業建立和完善人才培養與激勵機制,挖掘現有人才的潛力。進一步強化崗位技能培訓,提高整體素質,建設一支綠色機械裝備制造產業工人隊伍。盡快研究制定引進綠色機械裝備制造業各類技術專才的政策措施,多形式、多渠道引進綠色裝備制造業急需的人才與智力,特別是在引進綠色裝備制造業急需的綠色產品技術研發人才,并為他們創造良好的創業和生活環境。
參考文獻:
[1] 馬于晨.抓住綠色經濟發展的命脈[J].創造,2005(2):17~18.
【關鍵詞】裝備制造業;競爭力;發展路徑;寧波
Abstract: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s the important role in Ningbo’s economy.There are great progress in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during Ningbo’s the eleventh five-year plan.But some question is still needed to solve,such as,transform and promotion of industry,weak of technology spillover effect,low position of value chain.The paper,firstly,compare Ningbo’s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to Shenzhen,Dalan,Qingdao and Shanghai.Secondly,some suggestion is proposed in upgrade of industry,huge enterprise groups,innovative mechanism and technique personnel training.
Keywords: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competitive power;development way;Ningbo
一、引言
裝備制造業是指為國民經濟各部門簡單再生產和擴大再生產提供技術裝備的各制造工業的總稱。裝備制造業范圍廣、門類多、產品雜、技術性強、服務面寬,涵蓋了主機產品、維修配件和技術服務等[1,2]。根據寧波的具體經濟情況,其裝備制造業涉及通用裝備制造業、專用設備制造業、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業、電器機械及器材制造業、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業、儀器儀表及文化辦公用裝備制造業6個大類。
寧波裝備制造業經過“十一五”的快速發展,目前全市有注塑機、液壓搬運車等38種大型成套裝備業產品市場占有率居全國第一,并被授予“中國模具之都”、“中國塑機之都”等稱號。2006年寧波市大型成套裝備業實現工業總產值1977億元,出貨值786億元,其中規模以上大型成套裝備業實現工業總產值1883億元,比2000年增長了4.37倍,在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中的比重已達33.4%,大型成套裝備業產業規模和效益迅猛增長。形成了一批具有特色的產業群,包括數控裝備產業群、塑料機械產業群、物流設備產業群、印刷設備產業群、醫療設備產業群、專用設備產業群、基礎零部件產業群等。2009年寧波裝備制造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總產值按現行價格統計為3024.17億元,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總產值的36.56%。
寧波科技創新能力發展迅速,到2011年全市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2家,省級企業技術中心24家,市級企業技術中心100家,國家級創新型試點企業5家,累計615家企業通過國家高新技術認定,獲國家級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1項,省科學技術進步獎23項。全市專利申請量達22686件,授權量15824年,其中發明專利授權量802件[2]。
二、寧波裝備制造業橫向比較分析
寧波裝備制造業以民營企業為主,甬商敢為天下先的創業精神及優越的地理位置使寧波裝備制造產業獲得快速發展。同樣處于沿海經濟帶的大連、青島、深圳和上海等政府也高度重視裝備制造業的發展。上海依托強大的中國制造業基地和中國金融中心,其裝備制造業發展迅速,在大型成套裝備配套及服務等方面具有無可匹敵的優勢地位。由表1可以看出其裝備制造業總產值達13008.38億元,占全部工業總產值的比重達到54%,由此可見裝備制造業是上海市的重點支柱產業。在整個裝備制造業中,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業和通訊設備、計算機及其它電子設備制造業點整個工業總產值的24.95%和37.24%,對應的企業數比重為14.22%和11.02%,說明這兩個子行業的企業規模大,如交通運輸設備制造行業有:上海大眾汽車有限公司、上海通用汽車有限公司、上海匯眾汽車制造公司、上海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等。上海裝備制造業的整體產銷率在98%以上,顯示出上海裝備制造業的勃勃生機。
大連裝備制造業以國營企業和合資企業為主,如大連船舶重工集團有限公司、大連機車車輛有限公司、中國北車集團、大連機床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大連冰山集團有限公司、大連重工?起重集團有限公司、大連船柴廠、大連瓦軸集團、中國一重大連加氫反應器制造有限公司、大連大耐泵業有限公司等裝備制造業企業。由表2可以看出通用設備制造業所占比重為35.75%,其對應的企業數目也較大,顯示出大連作為老牌裝備制造業基地,在通用設備制造上具有一定的優勢。產品的產銷率較好。
青島與寧波具有相似的地域優勢,人口總量相當,2010年青島GDP為5666億元,寧波2010年GDP為5125億元,青島與寧波一樣也是“品牌之都”,寧波有北侖港,青島有青島港,寧波有杭州灣跨海大橋,青島有膠州灣跨海大橋。著名的裝備制造企業有南車青島四方機車車輛股份有限公司、北船重工、雙星集團等,由表3可以看出電氣機械及器件制造業占青島裝備制造業的31.29%,其主要公司有:青島海爾空調器有限總公司、青島海爾空調電子有限公司、青島漢纜集團有限公司等。
深圳市以高新技術、金融、物流、服務等為四大支柱產業,以高新技術、先進制造業為基礎構建以現代服務業為支撐的現代產業創新體系。深圳市構建六個現代產業體系,其中三個與裝備制造業相關,其中包括:打造全球電子信息產業基地、打造以自主創新為特征的新興高技術產業基地、打造以自主技術為主體的先進制造業基地。由表1-5可以看出,深圳在工業總產值和工業銷售產值方面僅次于上海。通訊設備、計算機及其它電子設備制造占其比重的79.54%,顯示出深圳產業集聚性明顯,而通訊設備及計算機等領域技術革新快,產品創意性強,易于進身產業鏈高端,從而獲得高額利潤。深圳借力香港大力推進“深港創新圈”建設,通過與香港深層合作,促進工業技術提升。
由表1-5,可以看出寧波、大連、青島三市的產業結構具有一定的相似性,通用設備制造業企業數量所占比例較大,其對應的工業總產值大連為35.75%,青島為20.78%,寧波為18.97%,電氣機械及器材制造業:大連為8.27%,青島為31.29%,寧波為33.21%。通訊設備、計算機及其它電子制造業:大連為11.94%,青島為15.84%,寧波為17.69%。上海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業和通訊設備及計算機兩個子類工業總產值比重達到62.19%,借助于上海強大的工業基礎,其裝備制造業的發展聚中在上述兩個行業中。而深圳的產業特點更為鮮明,主要聚中在通訊設備、計算機及其它電子設備制造業,涌現出華為、中興等一批行業龍頭。由此可以看出寧波的產業升級依然艱巨。
三、寧波裝備制造業發展對策建議
1.加快裝備制造產業升級,提升產業競爭力
裝備制造業中的通用設備、專用設備、基礎裝備都存在共性技術研究,企業的競爭性使企業共性技術的研究變成企業私有技術,欲使一個區域的整體產業提升,共性技術的外溢必須達到最大化。因此,政府牽線,科研院所參與,企業提供實踐的共性技術支撐體系有利于寧波裝備制造業的整體轉型提升。同時利用浙江海洋經濟發展的契機,促使裝備制造業相關企業向海洋裝備轉型,提升新的價值點。
2.形成航母級企業集團,提升產業價值鏈
寧波裝備制造業的產業升級應突破傳統路線,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今天,產業發展的途徑呈現跳躍與實變性。航母級企業在市場話語權及行業技術方面具有決定地位,因此,培育一定量的航母級企業有利于產業價值鏈的提升。寧波裝備制造業產值達千億的企業還沒有,海天集團2010年產值突破百億。深圳15家年產值超百億元的企業大多分布在裝備制造業中,其中華為集團和富士康集團年產值超過千億元。因此寧波要加大航母級企業的培育,從而提升寧波裝備制造業的價值鏈。
3.強化創新機制,尋求產業新的增長極
自主創新是裝備制造業競爭性的源泉,德國機床產業的傳統競爭優勢得益于其對產品的不斷創新,自主創新能力是現代企業必須具備的,然而市場競爭環境的秩序對于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的維持具有重大意義。政府在政策制定上要引導企業競爭,形成龍頭企業、中規模企業、小規模企業呈紡錘狀分布。寧波民營企業的特點是機制靈活,對于新技術及再創新都存在迫切要求,但民營企業的逐利性使企業對新技術的需求存在短期性,一旦形成技術優勢就不愿再在技術上進行革新。
4.建立專業人才培育機制,外引、內培并重
產業轉型的關鍵是創新,要著力加強自主創新,努力從依靠資源驅動向依靠創新驅動轉變。寧波裝備制造業的發展對技術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每年近13萬學生畢業,近90%的大學生的知識結構與實踐技能與企業需求間存在差距,而裝備制造業屬于技術密集型產業對技術人才的要求更為嚴格,因此,建立符合產業要求的人才培養支撐體系是裝備制造業發展的基石。人才培養需要政府、學校及企業的共同參與。在注重引入高端人才的情況下,更要加強自身人才的培養。
參考文獻:
[1]傅志剛.大連裝備制造業科技發展規劃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碩士論文,2009,12,12.
[2]孫韜,趙樹寬,喬壯.我國裝備制造業轉型升級發展對策研究[J].工業技術經濟,2011,3.
[3]國家統計局.上海統計年鑒2010[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10,9.
[4]羅呂榕.寧波統計年鑒2010[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10,9.
[5]高連.大連統計年鑒2010[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10,9.
[6]國家統計局.青島統計年鑒2010[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10,9.
[7]國家統計局.深圳統計年鑒2010[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10,9.
關鍵詞:技術外包;共生關系;共生強度;東北裝備制造業
中圖分類號:F424.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0-176X(2008)04-0117-06
一、引 言
裝備制造業是東北地區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提升其技術競爭力對于提高東北地區區域經濟發展的競爭力具有重要意義。
最近二三十年來,國內外學者對于企業技術戰略以及技術競爭力研究的核心內容之一,是關于如何將外部創新引入到企業技術創新過程中,以提高企業的創新績效[1]。同樣,在企業戰略外包研究中,通過采用各種形式的技術外包,集成外部創新成果,也被認為是提高企業本身創新能力的有效手段[2-3]。早在20世紀90年代初期,研究者就已經開始關注技術外包現象[4],隨著技術外包在企業技術創新能力發展過程中占據越來越重要的地位,對技術外包共生關系[5-6]的研究亦逐漸成為熱點問題。圍繞著外部技術服務在企業技術創新中的作用[7-8],企業應當在多大程度上使用外部技術服務作為技術創新的來源[9],以及如何選擇與評價技術外包服務供應商[10]等問題,國內外學者開展了相關的理論與實證研究。
進入21世紀后,出于提高技術開發速度、降低技術創新成本的考慮,以及技術開發的學科交融性增加的現實需要,強化企業與其技術服務商之間的共生關系,開始成為研究者和企業實踐者關注的焦點問題之一。現有的一些研究,主要是從企業間共生模式[11]、制造業與其服務業之間的集群關系[12]等角度進行了研究,這些研究的一個共同特點是試圖建立相應的概念模式,或對制造業與其服務業集群作用的合理性進行解釋。
制造業與其服務業的集群與共生,是最近十余年企業實踐中出現的一種新趨勢。制造企業與其技術外包服務商之間的共生現象,也是其中之一。隨著制造業技術外包程度的增加,以及技術外包從非核心領域轉向核心技術領域的發展,企業在技術外包實踐中也出現了種種問題。其中的一個關鍵性問題,就是如何在制造業技術外包的過程中,促進制造業與其技術服務業共生關系的發展,從而達到制造業與其服務業共同發展,形成制造業與其技術服務業的良性循環。
本文針對東北地區裝備制造業與其技術外包服務商的共生關系問題,圍繞共生強度影響因素進行實證分析,以分析影響該地區制造業技術外包共生關系發展的關鍵要素。本研究試圖通過針對東北地區裝備制造業技術外包服務的大規模問卷調查,描述以下兩個問題:(1)東北地區裝備制造業與其技術服務商的關系緊密程度如何;(2)有哪些因素影響這種關系的發展變化。
二、研究內容與方法
1.研究架構與研究假設
企業之間的共生關系,主要取決于共生單元、共生界面以及共生環境的共同作用[11],制造業與其技術外包服務商之間的共生關系也不例外。
東北地區裝備制造業與其技術外包服務商之間的共生關系,其共生界面的形成主要源于兩種關系:一種是基于契約關系所形成的平行主體之間的共生關系;一種是基于各種形式的股權關系所形成的依托式的共生關系。在制造企業技術外包過程中,這兩種關系相互交織,很難進行區分,因此,研究重點是共生單元以及共生環境因素的作用。
本文所指稱的共生強度,指制造企業與其技術服務商之間共生關系的緊密程度。
在裝備制造企業及其技術服務供應商之間,能否建立較為緊密的共生關系,主要取決于制造企業及其供應商之間的供求關系。從雙方供求能力的角度,主要考慮三個因素的影響:(1)
制造企業技術外包意愿:當制造企業對于技術外包服務有較高的需求意愿時,企業會更加關注是否能夠與技術外包服務商之間建立長期的穩定合作;反之,如果技術外包意愿較低,企業對長期關系的關注則不會過于強烈;同時,(2)服務企業的供應能力以及(3)制造企業對于服務企業的滿意程度,也被企業技術主管們列為重要的考慮因素。
從共生環境的角度分析,企業所在區域的要素市場環境、政策環境是最為重要的因素。在考慮環境影響因素時,通過因子分析,識別出5種主要因素,即:本地知識產權保護程度、本地技術中介機構能力、本地信息共享能力、本地技術支持能力和政府政策扶持程度。因此,本文提出如下研究假設:
假設1a:制造企業技術外包意愿對技術外包共生強度有顯著影響;
1b:制造企業技術外包滿意度對技術外包共生強度有顯著影響。
假設2a:技術外包服務商的服務能力對技術外包共生強度有顯著影響。
假設3a:共生環境中知識產權保護程度對共生強度有顯著影響。
3b:共生環境中本地中介機構的能力對共生強度有顯著影響。
3c:共生環境中信息共享程度對共生強度有顯著影響。
3d:共生環境中本地技術支持能力對共生強度有顯著影響。
3e:政府支持政策對共生強度有顯著影響。
2.抽樣方法與數據收集
實證對象為東北地區制造業企業,所涉及的具體行業包括:通用機械、專用機械、交通運輸設備、通訊與計算機、電氣機械、武器彈藥、儀器儀表等(行業分類參照國家統計局頒布的GBT4754-94號文件《國民經濟行業分類與代碼》進行歸并)。
問卷發放與收集過程如下:
篩選調查企業。問卷調查企業集中在通用機械、專用機械、交通運輸設備、電氣設備、儀器儀表五大類行業的重點企業。研究者通過電話預約訪問,對東北三省200多家制造企業進行電話約談,要求接受問卷的填寫人為企業技術管理方面的負責人或主要業務負責人,最終有96家企業技術負責人同意接受問卷,剔除不合格答卷后,實際返回有效問卷66份,樣本有效回收率為68.75%。由于問卷涉及企業技術決策,因此樣本總數不高,但與國內外同類研究相比,仍然是可接受的。
3. 變量測度
在本項目研究中,凡是為裝備制造企業提供生產性科技服務,均視為技術服務的范疇。本研究所界定的技術外包服務,涵蓋了來源于裝備制造企業外部或其內部衍生企業,包括同行業其他企業、材料設備供應商、其他合作供應商、大學科研機構、專業技術服務(咨詢)公司以及個人研究者等所提供的從制造企業分離出來的有關應用基礎研究、產品開發、設計及生產過程中的各類技術服務。
研究變量測度方法如下:
共生關系強度(SI):請受訪企業技術外包負責人根據企業技術外包活動的實際情況對本企業與技術外包服務商之間共生關系的緊密程度進行評估,并分別對本企業與其重要技術外包服務商和一般性技術服務商之間的關系進行了評估。
采用技術外包意愿(OI):主要測量受訪企業在多大程度上愿意將技術活動進行外包。從三個方面衡量企業技術外包的意愿:企業將某一部分技術需求分解后進行外包的意愿;企業將核心技術進行外包的意愿;企業采用業務分解的方式,將本企業某一業務職能分解后進行外包的意愿。根據企業技術主管對上述三方面的評估,作為總體外包意愿的總得分。
制造企業對技術外包服務的滿意度(OS):是指制造企業對技術服務商所提供技術服務的滿意程度,滿意度從技術外包的效果滿意度、成本滿意度和進度滿意度三個方面進行評價。
技術外包商的服務能力(PS):從服務企業幫助制造企業改善業務流程、輔助創新、降低成本三個方面的能力進行評價。
環境要素中知識產權保護程度(E1)、中介機構能力(E2)、信息共享能力(E3)、本地技術支持能力(E4)和政府政策扶持程度(E5)的評估,由制造企業根據本地區的實際情況,進行評估。各項指標的最后得分,均采用李克特五點法衡量,得分由低到高分別表示為1分至5分。
三、數據分析
1. 描述性統計分析
對各變量的單樣本K-S檢驗表明,受訪企業對技術外包共生關系強度以及影響因素評估結果具有一致性,可以用于進一步的回歸分析。各變量描述性統計結果參見表1。
均值分析顯示受訪企業在技術外包服務需求意愿和本地技術支持能力、本地政府扶持政策方面的得分較低,其他各項得分值也均低于4分,顯示從整體上看,東北地區裝備制造業技術外包共生關系強度僅在中低水平,相對于國際水平有較大差異。無論是從技術外包服務供求關系或者是從外部環境角度分析,東北地區的裝備制造企業在形成緊密共生關系、促進區域一體化發展方面,都有非常大的提升空間。
但調查結果也顯示出東北裝備制造企業與其主要技術外包服務商的共生關系的強度在增強,與主要服務商之間的共生強度在非常緊密和比較緊密的企業超出了60%,明顯高于同一般技術服務商之間的共生強度。通過對兩個組別的K-S檢驗,顯示二者存在明顯差異,制造企業與一般服務商之間的關系相對松散,尚未形成比較緊密的共生關系。因此我們將以制造企業與其重要技術服務商之間的共生關系作為進一步分析的基礎,并將制造企業與其一般技術服務商之間的共生關系作為對照組進行分析。
2.共生強度及其影響因素之間的相關性
通過Pearson相關分析,得出各要素之間的相關系數,參見表2。通過觀察,可以發現制造企業滿意程度、外包服務商的服務能力、本地企業之間的信息共享程度、本地技術支持能力四個要素與共生關系強度有較強的聯系。
3. 假設檢驗結果
本文采用線性回歸模型對所提出的研究假設進行檢驗。以共生強度SI為因變量,以制造企業外包意愿、制造企業滿意度、外包服務企業服務能力及5個環境要素為自變量建立回歸模型,結果顯示模型的整體顯著性Sig.=0.000,調整后的R2=0.341,模型的解釋度較高。檢驗結果參見表3。
檢驗結果顯示:本地企業信息共享能力、中介機構能力、技術外包服務企業的服務能力及本地技術支持能力,是決定制造企業與其服務企業之間共生強度的最重要的因素,標準化系數分別為0.437、0.268、0.229和0.224。這一結果反映出制造企業與其重要技術服務商之間的共生關系的形成,較多取決于服務企業的服務能力和共生環境因素,特別是共生環境中的市場因素,如中介機構能力、信息共享能力、本地技術支持能力等。相對而言,政策環境的影響較弱。
作為對照組,本研究對制造企業與其一般技術服務商之間的共生關系,同樣進行了回歸分析,結果顯示二者之間存在較大的差異。
在對照組中,制造企業與其服務商之間的關系,更多的取決于制造企業本身的外包水平和政府的政策扶持,對制造企業與一般技術外包服務商共生關系有顯著影響的因素分別為:制造企業技術外包意愿、政府的扶持和制造企業外包滿意度。
將制造企業與重要技術服務商和一般技術服務商的共生關系分別進行檢驗,其結果參見表4。
4. 結果分析
假設檢驗結果顯示,制造企業與其重要的技術服務商之間的共生關系,起決定作用的主要是供應商的服務能力和要素市場;與此相反,制造企業與一般技術服務商之間的共生關系,主要依賴于制造企業的需求和政府政策。
這一結果可能引起相當的困惑,通常情況下,一般技術服務商所提供的服務,更多的時間以市場化的方式進行,在這一領域,市場競爭的力度強于重要技術服務商,但東北地區的情況與此截然相反。這種情況的出現,可能與東北地區長期以來的二元經濟結構有關。東北地區裝備制造業在進行技術外包過程中,市場化程度較高的是重要技術的外包領域。在這些領域,其外包服務商較多是跨國企業及其子公司,本地服務企業由于實力較弱,往往無法承擔這一領域的技術服務工作。在一般性技術服務領域,由于裝備制造企業衍生的各類企業較多,雖然其技術實力較低,但由于與裝備制造企業的歷史淵源,它們可以更多地依賴這些關系資源獲得外包工作。因此,在決定外包共生關系的強度要素中,有顯著影響的三個要素基本上都可以列為關系要素。
兩個對照組的差異性,顯示在東北裝備制造業技術外包服務領域,二元經濟現象依然存在,并對裝備制造企業技術外包的演進產生影響。
四、結論與建議
本論文的研究結果反映,東北地區裝備制造業技術外包共生關系強度還處在中低水平上,其發展空間有待較大的提高。研究結果顯示:東北地區所具有的二元經濟結構,對裝備制造業外包服務領域的拓展有相當高的影響。
在市場化程度較高的重要技術外包服務領域,研究結果顯示市場化因素正在起顯著的影響,本地中介機構、本地技術支持能力和信息共享能力的開發,對于進一步發展外包服務市場,具有較高的影響。政府在推進裝備制造業發展的進程中,應當改變單一依賴政策扶持等行政手段,而更多關注市場化因素,通過推動要素市場的發展,促進裝備制造業及關聯產業的發展。
另一方面,從市場化程度較低的一般技術外包服務領域分析,關系要素在目前仍然是主要的決定因素,這種狀態對技術外包服務市場的發展實際上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衍生企業所特有的關系優勢,對于帶動本地企業的發展具有天然的拉動作用。但另一方面,衍生企業在市場競爭的環境下,將會逐漸失去這一優勢。如何推動本地企業服務能力的提升,推進本地服務企業在裝備制造領域的供給能力,將是帶動本地裝備制造產業及相關產業發展的重要途徑。
參考文獻:
[1]Karim, S. & Mitchell, W. Path-dependent and path-breaking change:Reconfiguring business resources following acquisitions in the U.S. medical sector. 1978-1995[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0,(21):1061-1081.
[2] Barney, J.B. How a firm’s capabilities affect boundary decisions? [J].Sloan Management Review,1999,(40): 137-45.
[3] Hamel, G., Doz, Y.L., and Prahalad, C.K. Collaborate with Your Competitors and Win[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89, January/February:133139.
[4] Wolff M.F. Sourcing for technology[J]. Research-Technology Management, 1992,MarchApril:10-12.
[5] Amar A D. Leading for innovation through symbiosis[J]. European Journal of Innovation Management,2001,4(3):126-133.
[6] Foo C.T. Socialization of technopreneurism:towards symbiosis in corporate innovation and technology strategy[J]. Technovation,2000,Volume 20, Number 10:551-562.
[7] Currie W.L, Seltsikas P.Exploring the supply-side of IT outsourcing:evaluating the emerging role of application service providers[J]. European Journal of Information Systems,2001,Volume 10 (3):123-134.
[8] 于驚濤,李洪巖,武春友. 外源性創新投入在企業技術創新中作用的實證研究[J].研究與發展管理,2006,(3):47-52.
[9] Michael J. Mol1, Paul Matthyssens, Piet Pauwels, Lieven Quintens. A Technological contingency perspective on the depth and scope of international outsourcing[R]. In proceedings of 4th IGMS CIBER research forum.
[10] 蘇敬勤,孫大鵬. 資源外包的理論與管理研究[M].大連: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2006.75-76.
[11] 袁純清. 共生理論――兼論小型經濟[M]. 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1998.
[12] 鄭吉昌, 夏晴. 服務業發展與產業集群競爭優勢――以浙江產業集群發展為例[J]. 財貿經濟, 2005,(7).
Influential Factors of Symbiosis Density of Technology Outsourcing of Manufacture Industry in Northeastern China
YU Jing-tao,LI Zuo-zhi,SU Jing-qin
(School of Management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Dalian Liaoning 116024,China)
Abstract:
(一)總體目標以開放、質量、服務、特色為指導
以市場和企業需求為導向,以提高辦學質量為宗旨,以專業建設為核心,實現基于網絡、基于體系、高度開放、獨具特色,體質健全、機制靈活、運轉有序、覆蓋全省、學習支持服務功能強大的專業建設目標。通過教學改革與創新,進一步提高金融專業教學水平與教學質量,使本專業辦學特色更加鮮明,人才培養模式實現突破性創新,學生能力素質強,推進金融專業特色建設工程,進而成為培養金融人才終身教育和學習型社會建設的骨干力量。
(二)具體目標
1.在教育理念上我們應該始終堅持以就業為導向、以能力為本位的辦學方向,轉變目前一定程度上存在的教學內容與生產實際相脫離、實踐與理論相脫離、教學模式滯后的狀況。以夠用、需要為原則進行課程體系改革,以工作任務為引領,按照崗位實際需要進行課程建設,構建以能力為本位、以金融實踐活動為主線、以學習者為中心、以項目課程為主體的模塊化會計課程體系。
2.在教學組織過程中,充分考慮學生的認知水平和技能興趣,并結合金融領域對人才需求的特點和變化,實行以能力為本位的教學模式,并根據金融人才市場的需求適時調整方案。
二、課程改革內容
(一)明確課程定位
為適應遼沈裝備制造業對金融專業人才的需求,金融專業課程應從以下三方面發揮作用:第一,使學生熟練掌握與裝備制造業崗位需求密切相關的金融知識與技能;第二,使學生正確理解金融現象、國家政策和金融動態;第三,幫助學生提高學習能力、創新能力和就業能力,增強其專業知識和為企業服務能力。
(二)優化課程設計
在課程設計上,應以崗位能力要求為標準設計課程能力目標,以崗位工作流程為依據設計課程項目,以典型崗位任務為載體設計教、學、做一體化活動,做到深入淺出,并與國內外經濟發展現狀和實例相結合。
(三)建設教學隊伍
為專業教師創造更多到裝備制造業頂崗實習的機會,積累實際工作經歷和教學素材,提高其實踐教學能力。聘請企業的專業人才到學校開辦講座或擔任兼職教師等。
(四)完善教學內容
在課程設置上,應針對裝備制造業不同崗位對于金融職業素質的要求進行設置。
(五)課程設置
1.以裝備制造業企業的典型企業金融職工工作過程為主體序化課程體系。通過對遼寧多家企業深入調研,進行行動領域分析,歸納崗位能力,形成典型工作任務,并以此為依據確定課程內容,在課程體系設計過程中注重專業框架課程與公共基礎課程的系統化銜接,建立專業橋梁課程,各個專業核心課程內容與崗位需求內容有效銜接。
2.建設金融實踐教學體系。為提高學生實際操作能力,達到培養目標,借助對各種金融交易環境的模擬,同時利用金融分析中的圖、表等讓學生進行實際操作、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感性認識。
3.課程體系。本專業構建以職業能力培養為目標、課程為中心的模塊化課程體系。公共基礎課程模塊具體包括:①計算機應用基礎,統設必修課,4學分;②英語,統設必修課,分二學期學習,共6學分;930西方經濟學,統設必修課,4學分;專業基礎課程模塊具體包括:①貨幣金融學,統設必修課,3學分;②財政與稅收,統設選修課,4學分;專業課模塊具體包括:①金融信托與租賃,非統設選修課,2學分;②資產評估,非統設選修課,4學分;③公司資本運營,統設必修課,3學分;④公司財務,統設必修課,2學分;⑤金融法規,統設必修課,2學分;⑥證券投資分析,統設必修課,4學分。通識課模塊課程包括:①經濟學與生活,非統設選修課,2學分;②終身學習與職業發展,非統設選修課,2學分;專業拓展課模塊包括:人力資源管理,統設選修課,2學分。綜合實踐課模塊包括:①畢業論文,統設必修課,6學分;②金融模擬交易,統設必修課,6學分。
三、總結
Abstract: To optimize and bring forth new ideas into shipbuilding mode, the article analyze the principle of a new algorithm—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 and envisage it applied into large steel, envisaging the optimization of subsection placement,line-heating process parameter and Job-shop Scheduling, take less time and energy, to promote the better development of Chines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關鍵詞: 微粒群算法;裝備制造;分段堆放;水火彎板;車間調度
Key words: PSO;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Subsection Placement;line-heating;Job-shop Scheduling
中圖分類號:U67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2)30-0036-03
0 引言
大型裝備制造是一個兼容制造和建造的復雜的生產過程。在金融危機的影響下,為了適應工業和科技的進步,為了市場和戰場的戰斗需要,也為了提高生產效率和改善作業環境,不斷優化和創新制造流程和制造技術就成為裝備制造業永恒的主題。本文意在分析一種新型優化算法——微粒群優化算法在大型裝備制造業界的應用。
1 微粒群算法
20世紀90年代初,產生了一種模擬自然生物群體為主的優化技術,Dorigo等從生物進化的機理中受到啟發,通過模擬螞蟻的尋徑行為,提出了蟻群優化方法。微粒群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由Kennedy和Eberhart于1995年提出,是一種模擬鳥群尋找食物的社會行為的隨機群體進化算法[1],這些研究可以稱為群體智能。通常單個自然生物并不是智能的,但是整個生物群體卻表現出處理復雜問題的能力,群體智能就是這些團體行為在人工智能問題中的應用。微粒群優化最初是處理連續優化問題的,目前其應用已擴展到組合優化問題。由于其簡單、有效的特點,已經得到了眾多學者的重視和研究。
起初人們知識不夠豐富的時候就利用它解決簡單的一些線性問題,后來人們拓寬知識面后就想辦法求優化問題,在這個里面就發現微粒群算比傳統方法更好的地方。第一,微粒群算法可以描述目標函數,傳統優化方法做不到,同時可以比較靈活地設定目的函數,使算法被廣泛地應用;第二,算法自己有比較好的特性,依據這個特性把全局和局部收斂進行平衡。第三,算法可以與其他的進化算法融合。那么有些學者把一些算子,比如說選擇算子、變異算子等加入PS0算法,選擇算子有這種作用,能夠把最好的粒子直接性地復制到下一代,這樣就能確保最好的粒子。交叉算子有這樣的作用使一對一對的粒子之間相互交換各自的信息資料,然后都具有向新的區域飛行的能力。另一種想法是把PS0中的速度思想加到進化規劃中,加快了進化規劃算法的速度,從而來進行指導變異操作[2]。
1.1 算法原理 PSO算法與其他優化方法類似,都是基于群體的演化算法,根據群體對環境的適應度將群體中的個體移動到好的區域,然而它不像其他演化算法那樣對個體使用演化算子,而是將每個個體看作D維搜索空間中的一個沒有體積的微粒,在搜索空間中以一定的速度飛行。這個速度根據它本身的飛行經驗以及同伴的飛行經驗進行動態調整。第i個微粒表示為Xi=(xi1,xi2,…,xiD)和速度Vi=(vi1,vi2,…,viD),它經歷過的最好位置(有最好的適應值)記為Pi=(pi1,pi2,…,piD),也稱為pbest。體所有微粒經歷過的最好位置的索引號用符號g表示,即Pg,也稱為gbest。對每一代,其第d 堆(1≤d≤D)根據如下方程變化[2]
vid=wvid+c1rand()(pid-xid)+c2Rand()(pgd-xid)
xid=xid+vid
其中:w為慣性權重(inertia weight),c1和c2為加速常數(acceleration constants),rand()和Rand()為兩個在[0,1]范圍內變化的隨機函數。
1.2 PSO算法基本流程(如圖1所示)
2 PSO算法在大型鋼結構制造領域方面的應用設想
以最為典型的大型裝備船舶結構制造為例,現代制造模式的三個要素初步可總結為生產流程、生產組織和運行機制,其中“船體分道作業流程”又是整個現代造船模式應用研究的重中之重,如圖2所示。結合微粒群算法的特點,本文設想PSO算法可以應用于造船作業的某些領域。
2.1 分段堆放位置的優化 由于國內分段制造場地的排列比較混亂,降低了場地利用率,也不易進行管理,所以找到一種優化方法對于改善這一現狀是必要的。
總段組合的原則是使高空作業低空化,低空作業平地化,從而提高預舾裝率。如圖3所示,為盡量減少船塢合攏所需的作業時間,根據分段堆放的要求,它們應放置在交通運輸方便且吊車能夠起吊的地方。為了方便總段組合作業,給定需要組合的分段一個排序π;令k=1,取出π中的前2個分段,對它們進行吊裝,確定使吊裝這些分段的最大完成時間的最小的排序,并作為當前序列;令k=k+1,取出π中接下來的2個分段并視作一個塊,將第k個塊整體分別插入到當前序列中各個可能的位置,并嘗試調換同一個塊中兩個分段的次序,最終確定使吊裝這些分段的最大完成時間最小所對應的序列,并作為當前序列;重復剛剛的步驟,知道π中所有的分段均得到新的堆放位置。按照這一新的方案堆放分段將對縮短制造周期會起到很大的作用。
2.2 水火彎板工藝參數優化 水火彎板是很有特色、但難度卻很大的一種曲面鋼板成型工藝。它是通過平板或單向曲率板局部加熱和收縮變形來實現雙向曲度成型要求的。在確定水火彎板加工參數時,是以確定的區域內能量消耗最少為優化目標的。如何優化水火彎板工藝參數,使其既滿足曲板整體形狀所需要的局部變形量,又要達到加熱的總能量最少也是一項值得研究的課題。
文獻[4]對坐標輪換法進行了改造,考慮了局部能量的合理分配,給出了水火彎板加工方案。其基本原理是在解決非線性多變量函數整數規劃的優化問題時可以用坐標輪換法把一個多變量問題轉化為一系列較少變量的問題來求解,即先將一部分變量暫設為定值或取極限約束,以剩余變量為目標變量進行優化求解,然后再對暫設為定值或取極限約束的變量進行優化,最終確定優化方案。這種優化方法的工藝參數設計的思想是依據曲板整體形狀所需要局部變形的理論計算結果,在局部輸入其變形所需要的能量。其能量函數為:
E=f(s,lh,t)(1)
式中:s是加熱線間距;lh是加熱線長度;t是加熱時間。
因為水火彎板板邊變形量是s的單值函數,加熱線條數k必須取整,且可由s惟一確定。將s暫設為定值,則局部能量消耗只與每條焰道的加熱時間t成正比,所以目標函數為:
minE=■ti(2)
根據文中所述的約束條件和某實船板算例得出優化的焰道布置方案可以節省能量在2%~5%之間,圖4(a)和(b)分別表示某實船板水火加工成型工藝參數的經驗方案和優化方案。
由上述優化方案來看,微粒群優化算法也可嘗試應用于水火彎板的工藝參數優化中。水火彎板參數的設置是以能量消耗最少為目標的,而能量的消耗是由加熱線間距s、加熱線長度lh和加熱時間t來決定。其能量函數還是定為:
E=g(s,lh,t)(3)
根據以下約束條件[5,6]建立各焰道加熱線長度矩陣L、各焰道加熱時間矩陣T和各焰道能量消耗矩陣E:
L=[lh1 lh2 … lhk] (4)
T=[t1 t2 … tk] (5)
E=[E1 E2 … Ek] (6)
其中k為焰道數,且與s成反比關系。
①速度約束
當12mm≤hp
當14mm≤hp
當18mm≤hp
②焰道長度約束
0.15Bp
350mm
③收縮量約束
Ac=a0Ra1pla2hsa3ta4
Lc=b0Rb1plb2hsb3tb4
式中:Rp為橫向曲率半徑。
總消耗能量為:E=■Ei
根據s、v、lh在約束內的不同取值,對應的k、ti也各不相同,每個焰道消耗的能量也隨著變化,從而總能量也在變化。與PSO算法相關連,就可以得出一目標函數,進而轉化為求解消耗能量最小值時的最佳參數排序問題。由此得出微粒群優化算法是可以應用于水火彎板的工藝參數優化相關方面。
2.3 車間生產作業調度優化 車間生產作業調度理論作為企業生產計劃與控制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提升企業競爭力的一個重要途徑是實現對該問題的有效求解。車間生產作業調度研究的目的是對生產資源進行優化配置,是根據已知各生產作業的加工時間及加工設各,并在滿足約束條件的限制下,使生產資源得到優化配置,以使生產作業的某項指標(所有機器的完工時間、工件流程時間、延遲時間及生產成本等)達到最優。車間生產作業調度一般可以描述為優化作業的加工順序,使生產資源得到優化配置的過程。因此,對于該問題的研究一直是企業界與學術界關注的焦點問題。其中主要考慮的是最小化作業的最大完成時間。
近年來,PSO算法逐漸用于對車間生產作業調度(JSP)問題的求解,文獻[7]中做了系統的闡述分析。
JSP問題用于描述a個工件在b臺機器上加工,每個工件包含a道工序,且已知對應每道工序在各自對應機器上的加工時間。車間生產作業調度問題滿足的約束條件:
①每個工件的下一道工序只能在上一道工序完成后才能開始加工;
②每個工件都須經過塒臺機器加工;
③每臺機器在同一時刻只能加工某一工件的一道工序;
④每個工件加工的優先級相同。
結合上述對JSP問題已知條件的描述,根據已知各工件的加工工序,構建了對應工件加工的工序排列矩陣X;根據各工序加工時間,構建各工件的加工時間矩陣T;根據機器加工工件的不同,構建了各機器對應加工工序的調度矩陣DX,文獻[7]是以所有機器完工時間最短作為優化目標。不同的調度方案滿足的約束條件數學表達式為:
Sij+tij?燮Si(j+1)(7)
式(7)中表示工件i的第j道工序的起始加工時間,i=1,2,…,a;j=1,2,…,b。它意義在于表明工件i只有在上一道工序加工完成后才能加工下一道工序。
Sijk+tij?燮Sghk或Sijk?叟Sghk+tgh(8)
式(8)中Sijk表示工件i的第j道工序在機器k上加工的起始時間,Sghk表示工件g的第h道工序在機器k上加工的起始時間,tij與tgh是對應工序的加工時間,其中i≠g。它的意義在于確保機器在某一時刻只能加工一個工件。
對于一個調度方案,結合己知各工序的加工時間與約束條件,可以計算出各機器完成所有工件加工的結束時間。依據最短加工時間這一優化目標,車間生產作業調度問題的可以描述為根據不同的調度矩陣DX求解各機器最大的完工時間,并使其最小化,JSP問題優化目標函數可以定義為:
F(DX)=Min(Max(TE))(9)
式(9)中TE表示在滿足約束的條件下,對應一種調度方案每一臺機器結束加工的時間。
造船企業的生產過程實質上是一個“物的流通”過程,大型裝備即是制造物料流動、組合的最終結果。我國裝備制造業存在著重生產、輕流通的現象,忽略了對車間生產物流的合理組織,生產流程設備布置不合理,導致物流量過大,制造效率低下,車間生產作業調度問題也一直是裝備制造現代化研究的熱點之一。
相比與大多數行業車間流水線似的生產特點,PSO算法應用于其中能有個標準化流程,但由于造船企業具有產品品種多、變動性大、車間調度的工作量大而復雜等特點,從而導致生產過程穩定性差缺乏柔性。國內大型裝備制造業的車間一般由加工車間、平直車間、曲面車間和模塊車間組成,每個車間都要各自的加工加工流程,標準也各不相同,而車間內部零件、部件、分段的尺寸、形狀、精度要求也是隨著船種類、大小、客戶要求、規范限制而變化,難以有一個統一化、規模化的生產,所以將PSO算法應用于其中有一定的難度,圖5為彎曲板切割加工流程圖。不過PSO算法的提出也為車間的生產作業調度問題提供了一種新途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當現代裝備制造業全面進入數字化時代時,微粒群優化算法可以成為解決車間調度問題的一種方便有效的方法。
3 總結與展望
微粒群算法是一種相當簡單的算法,只需很少的代碼和參數,但在各種問題的求解與應用中卻展現了它的特點和魅力。微粒群算法自提出以來引起了國際上很多領域眾多學者的關注和研究,近些年來已經開始應用于物流、維修保障、工程項目、系統設計、機器人技術等領域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還沒有涉及到大型裝備制造業。本文詳細闡述了算法的由來和原理,初步設想PSO算法可以應用于大型船體鋼結構的分段堆放優化、水火彎板參數設置和車間作業調度優化之中,當然還有很多作業都可以將其引入,這有待于后續的深入研究。2008年,壓載艙涂層新標準—PSPC的出臺對涂層本身和人素質的要求又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勢必會影響制造周期。我們在考慮如何提高工藝水平的同時還應該從其它方向研究怎樣減小制造的周期,以平衡PSPC帶來的影響。
參考文獻:
[1]J Kennedy, R Eberhart.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C]. In: Proceedings of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Neural Networks. Piscataway, NJ: IEEE Press, 1995: 1944-1948.
[2]謝曉峰,張文俊,楊之廉.微粒群算法綜述.清華大學微電子學研究所,2003.
[3]劉幸.改進微粒群算法及在優化中的應用.武漢工程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9.
[4]劉玉君,王東,紀卓尚,鄧燕萍.水火彎板工藝參數優化設計.大連理工大學學報,2000.
[5]董守富,孫振烈.船體外板水火加工成形研究[A].中船總科技報告[R].大連:大連理工大學,1997.
[6]張笛夫.水火彎板回歸模型的建立及分析[D].大連:大連理工大學,1997.
[7]葛茂根.基于微粒群優化的車間生產作業調度方法研究. 合肥工業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6.
【關鍵詞】SAP;定額自動審批;物料明細;精細化管理
1.傳統軌道裝備制造業業物料領用
傳統軌道裝備企業領用流程是依據企業內部計劃規定,按照相關技術部門下發的明細和工藝定額通手工填寫領料票,領料票經物流單元按照定額審批領料,車間物流單元建立手工臺賬,將物料按照工藝定額分發給車間班組。如有更改,設計下發紙質通知至相關部門執行,車間物流單元按照設計通知中的工藝分工明確定額并寫專用領料票。非生產性用料填寫紅色領料票之后需經財務處審核之后才能領料。存在缺料等現象,本月必須記賬,需車間劈料票時,可以手工記賬延續到下個月。
這種領料方式是以手工填寫料票的方式傳遞的,審批過程效率低,特別是需要更改時還需要填寫紅色料票經財務審批,審批流轉過程較復雜混亂,一次物料的領用需要車間物流單元向大庫提起申請、車間班組向車間管庫提起申請、這個過程沒有經過系統管理,手工記賬,需要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效率低下。紙質文件需要專門的人去管理,也會增加管理成本。系統外手工記賬,管理比較粗放,制造成本無法計算,容易造成資源浪費,增加制造成本。
2.傳統軌道裝備制造業業物料領用存在問題
2.1 車間物料領用需求提報準確性
車間物料領用需求提報的準確性和及時性是保證物料領用流程規范的首要因素。目前物料領用是依據生產處和車間計劃的規定,并按照車間技術室下達的明細和工藝定額通知人工核對正確后,手工填寫領料票,且領料票上無物料信息,需要等倉庫庫管員確認之后才能確定領料物料代碼。需要人員去通知物料信息,這實際上還處于一種點對點的溝通狀態,不能讓每個人都清楚目前的物料狀態,且人為去通知核對物料種類和數量,準確性較差。實際送料之后發現錯誤可能會耽誤生產進度。用傳統的需求提報降低了工作質量和工作效率。需要尋找一種準確、快速、清晰的需求提報過程。
2.2 領用物料審批準確性
車間領用物料需求審批的及時性和準確性是保重物料領用流程規范的中間節點。車間領料申請是由車間物流單元審批手工填寫的領料票,車間生產節奏快,任務緊,物料日需求量較大,種類較多,通過手工審批每種物料的種類和數量是否超出定額可執行性較差,且對料票審批是部分審批,對整車物料是否超出定額沒有掌控,物料審批沒有起到管控作用,漸漸趨于形勢化。
2.3 物流配料過程
物流配料的及時性的送料的準確性也是保證生產順利進行的一個重要因素。目前是車間物流人員通過領料票交接,實際物料交接沒有系統體現,能否準確迅速的配料到現場沒有掌控,只能通過打電話催。這種領料方式使用手工記賬管理,不僅增加了人工成本,大大降低了辦公效率,而且賬目統計起來比較復雜制造成本無法計算,物料管理比較粗放。
超競爭時代的來臨,小品種車型日益增多,軌道裝備制造業面臨的挑戰不僅有速度、質量和服務,還有成本。在目前原材料飛漲、人力成本增加、價格競爭激烈等諸多困境之下,粗放式的管理沒有出路,只有對成本進行主動控制,實行精細化管理,才是企業正確的發展路徑。因此,依據領料各個環節中出現的問題,并依據公司統一管理平臺的規劃,采用一種新的管理模式在SAP中來規范物料領用流程成為一種必然。
3.基于SAP系統的制造業物料領用
SAP系統是一個綜合性的企業資源計劃系統,包括制造執行系統的全部功能,它的高度集成保證了系統內和公司內數據的一致性。SAP系統的高度集成性需要各個業務之間都有關聯性,它標準的物料領用功能需要系統運行物料需求計劃,根據物料需求領用,運行物料需求計劃的前提是要提前搭建系統BOM,提前搭建項目結構,提前維護系統物料數據、工藝路線,工作中心等基礎數據運算定額。本文結合軌道裝備行業生產周期短,運轉節奏快特點,基于SAP平臺制定出符合該行業業務生產的的方案,生產車間根據工藝定額在系統內提請領料需求,系統內維護數據庫表記錄項目總定額,通過自動審批功能生成實際領料預留。項目結束可以出具車間領用物料明細,確保車間物料領用實現精細化管理,提高了工作效率,且使用該流程管理,實現企業物料領用流程的信息化管理。
3.1 SAP系統按定額領料實現精細化管理
實行限額供料是有計劃地合理利用和節約原材料的有效手段。修正材料定額,材料定額是在保證產品質量的前提下,結合產品結構和工藝要求,以理論公式和取材率等技術測定,并結合工藝放量等要求制定出來的。使用SAP系統維護定額之后,技術人員在系統中依據上述參數維護物料的單件原材料定額,單件定額的計算是通過SAP編碼的方式實現,系統在運行MRP的時候會依據BOM結構和維護特點(是否需要統計定額)自動統計材料單車需求量,再根據領料數量累加并依照需求量自動計算出等額剩余領料量,如果BOM用量、物料取材率、采購提前期等設置不合理,且沒有及時維護正確。就會造成采購多采購或少采購、生產缺料或者剩余庫存等問題。所以,基礎數據準確是限額領料能否順利實施的前提,也是分析用料差異和提出改進措施的依據。
使用系統控制領料定額,車間管理員系統中依據系統自動計算的總定額維護領料預留,不超定額自動審批生成領料預留,倉庫人員對領料預留發料,超出定額領料和生產過程質量異常等需要在限額以外領料,必須在系統中手工創建超定額生產訂單和不合格品生產訂單,經計劃部門、工藝部門和相關領導系統內批準才能超定額發料、。系統中自動統計定額領料和非定額領料成本,避免手工料票時期超定額領料填寫直接領料,掩蓋了眾多問題。從管理角度來看,生產過程質量異常和超額領料并不可怕,但要能夠如實反映出來,分析原因對癥下藥,還要有責任追蹤和相應的懲罰制度,否則成本差異會越來越大,造成管理失控。
系統中實現限額領料,生產再出現質量異常需要再投料或出定額領料部分,自由走非定額領料流程才能支領,企業對生產過程中質量問題或工藝定額正確性就有了監督和控制。這對采購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原材料必須保質保量,否則要去追究責任時,車間生產質量異常也可能是由于材料問題導致生產質量異常。各負其責,分工明確,才能減少了部門間推諉扯皮的機會。
3.2 限額領料SAP系統自動審批功能實現
使用SAP系統推行限額領料,精細化管理是制造業控制成本的有效手段,但保證限額領料的重要因素是定額的系統自動審批功能。傳統的軌道裝備制造業的物料領用也是按照定額領用的,超過定額也需要額外提請申請,但是為何運行多年,同樣的車型也沒有累計出比較精準的單車定額呢?財務部門總是提出要統計內損和超定額領料成本,為何超出預算很多卻不能核實哪些部門超出預算?使用定額領料的效果依然差強人意?問題到底出在哪里?
經過了解,制造業的生產部門只注重生產不注重成本,覺得反正材料都是用到車上,材料都是在公司了,不是在車上就是在車間內部,計劃部門只關注車是否能按期交付,由于定額不是很準,對于定額不夠物料,車間會提出下次提出增加定額,對于定額超出物料,車間則會在每次生產完畢之后存在余料,日積月累形成車間小倉庫,遇到車間著急或定額缺少的情況下,車間就會使用這個小倉庫里面的庫存,車間倉庫物料庫存變動頻繁,計劃部門不能正確掌握,全靠車間自己上報。這樣就形成一個不良循環,對車間管理形成一個很大的漏洞,無疑在很大程度上浪費原材料,且超出定額部門完全靠人去限制存在問題。
首先每次項目結束之后,清理車間現場小倉庫,盡量實行車間現場零物料管理,對于新的項目領料,車間管庫人員根據生產進度在系統中維護領料預留,若是在定額范圍自動審批成功,若是超出定額,不能創建領料預留,需依據超定額原因創建內損、工程更改、質量管理等相關的生產訂單,經相關部門系統內審批通過,審批人員負相應的責任,審批通過倉庫人員才能對這些超定額領料的生產訂單發料。使用SAP系統自動審批管理,不存在部門人員扯皮現象,且每筆領料和審批記錄都在系統中記錄存儲,明確相關部門責任,項目結束之后能統計各種原因引起的損失:統計車間內損,能根據物料按照工序明確工人作業的質量,對經常出現問題工序進行重點管控,節約生產成本;對由于供應商原因造成的損失,這就對采購提出了更改的要求,需要對質量欠佳的供應商及時采取措施,提出改進意見或者直接取消其供貨資格;對頻繁的工程更改引起的內損,應查明原因,超出合理范圍的應給予相應的措施,以便后續節省成本。每次項目結束統計項目成本,逐步的完善定額量和減少內損,使生產管控精細化,所以有效的推行限額領料是控制生產成本的間接手段。
3.3 使用SAP系統其它策略實現領料精細化管理
隨著制造行業多品種,小批量車型的日益增多,企業生產成本的精細化管理要求越來越高,切實的按定額控制成本是一種方式,還可以采用SAP其他策略實現物料的精細化管理,減少浪費。比如:實行送料制,倉庫與車間實行送料交接,且系統內記錄交接記錄。車間內部實行上道工序對下道工序的送料制,避免物料隨便存儲,造成物料浪費。車間使用物料還可以實行倒沖方式,對于一些生產成本較小,且使用批量較多的物料實行倒沖,比如漆之類的物料,領料時使用倉庫間調撥流程撥到車間,車間實際生產完工再對實際使用量進行消耗,這樣保證系統內管理車間庫存數量,若是直接消耗,實際車間現場還存在庫存,容易造成帳實不符,不能精確管控庫存。車間現場還可以設置管線材物料區,對于一些生產成本較小,使用數量大的物料,如螺絲等,可在車間現場設置管線材區,總體配料,單個領取的方式進行,減少了重復發料的運輸費用和交接手續,減少工作量。
4.總結
本文通過對軌道裝備制造行業傳統物料領用模式的具體研究分析,針對具體問題研究出一套基于SAP系統的物料領用方式,能有效管控物料領用的整個過程,從物料需求提請到自動審批的實現,根據物料特性輔以其它領料策略,實現整個物料領用過程的精細化管理,在很大程度上節約了生產成本,保障企業正確順利發展。
參考文獻
論文摘要:高職教育就是就業教育,就業率也是評價高職院校辦學水平的標準;就業導向是其具體體現。因此在高職院校的辦學中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特別在今天全球經濟危機的大背景下,科學地看待就業導向性有助于我們更全面地完善高職教育。
我國高職教育從上世紀80年代興起以來,發展迅猛,成效顯著,為社會經濟發展培養了大批應用型技術和技能人才。但在高職教育快速發展過程中,也存在一些需要反思、解決和完善的問題。如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和就業導向等近日,國家教育部下達的16號文件里就明確提出了要深刻認識高職教育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性和緊迫性,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走產學結合發展的道路;服務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加快專業改革與建設;突出實踐能力培養,改革人才培養模式:下面筆者就結合本地黃河角洲的開發,談談科學看待高職教育的就業導向的重要性。
去年暴發的全球性的經濟危機,使得本來就存在的大學生“就業鴻溝”問題更加嚴重。就業問題成為全局性的重大經濟與社會問題。就業壓力主要表現在就業崗位缺口大,勞動力供過于求,勞動力素質與崗位需求不適應。這種大學生與企業和社會對接的錯位和脫節是由于學校的就業導向整體出了問題,不夠科學,不夠客觀。學校在學生的人口和出口兩個環節對就業的考慮很細致,在專業設置和課程安排中,就把就業作為思考的重要因素和目標。通過對行業背景的調研,確定具體專業,通過對社會崗位的從業人員的能力分解,進行課程設置,最后臨近畢業時,還要進行專門的就業教育也很到位,但在入口和出口之間的教育教學環節中卻忽略了就業導向的研究和落實。
所謂就業導向是指教育發展關于支持什么和限制什么的明確指向,即職業崗位f群)需求旺盛的教育類型、層次及其專業加快發展;否則,不予發展,或加以限制或調整。因職業教育是伴隨現代工業而生,直接為經濟發展和就業服務的新型教育類型。高職較之普教,更應突出應用性、技能型人才培養,更強調為社會提供“零距離”服務,輸送針對性強的各類急需人才。高職就業導向的實質意義就十分明確:高職教育就是就業教育.解決這個問題關鍵有:
1 面向需求實施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
從培養模式做起,努力打造訂單培養方式。中國最后一個待開發的大河i角洲——黃河三角洲將迎來開發熱潮,去年4月山東省臺《黃河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發展規劃》之后,又將出臺《支持黃河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又好又快發展的意見》,這兩份文件明確了黃河三角洲——開發建設的方向及扶持措施。在黃河角洲區域經濟科技發展論壇中就有專家提出,與大都市相比,這里更缺乏人才,更需要支持。有這樣良好的開發環境,這是多么大的一筆“訂單”!學校應該進行課程設置、教學內容的整合,成為實施訂單培養試點。瞄準i角洲開發的市場需求,主動根據用人需要進行教學改革,包括實施專業設置、課程安排、教學內容、教學形式與方法等各方面的調整。同時繼續大力推行畢業設計、崗位訓練和就業安置相結合,開展各種技術競賽、科研訓練等活動。用人單位非常歡迎這類訂單培養方式。
2 整合資源打通產學合作的途徑
應從雙證培養人手,搭建企業需求人才的橋梁。并且使之逐步擴大提高,逐步引入規范,逐步納入計劃。實施雙證書培養制度,既是進行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重要內容,也是提高畢業生就業率的重要保障。2008年11月12日,中國(東營)國際石油裝備與技術展覽會開幕,來自世界43個國家和地區、國內16個省各大油田的客商參加了盛會,石油機械裝備制造業是東營的一大特色產業,已經形成了集研發、制造、服務及內外貿于一體的產業體系,東營作為三角洲開發重要部分將來會成為中國石油機械裝備制造業基地。有了這樣的就業導向,我們完全可以把機械類專業,包括機械設計制造,數控加工等做大做強,讓畢業生有理論有實踐有雙證,成功成為制造業基地的一份子。另外,產學合作的途徑應該循序漸進從一般性的參與合作,到協的介入合作,最后成為互動性的產學合作,使企業已經成為“育人主體”的一部分,使雙證更具實用性和可信度。這也無疑會在更大程度上推動訂單培養方式的實施。
3 拓寬渠道擴大畢業生就業的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