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英語口語論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一)用傳播交流
促進英語口語習得傳播意味著信息的傳遞和“運動”。在英語口語習得中,習得者不斷地獲取信息點,同時,又不斷地交流和傳遞知識。課內(nèi)的師生互動,課外的實踐練習都可以被視為語言的傳播。學習者在交流中利用傳播渠道,獲取信息,加工信息,進而沉淀為知識。在傳播中,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交流能力和善于向別人學習的良好習慣。學生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是這個過程中的重要因素,它會促使學習者抓住時機,利用各種氛圍,做好英語口語的傳播交流。在課堂互動期間,面對集體、小組或兩人等形式的任務設置,習得者的人際傳播的欲望和積極性激勵他們有效介入。在這種人際傳播交流中,學習者鞏固了知識點,把交流中的點不斷集結為模塊,豐富學習的成果,夯實英語口語基礎。在培養(yǎng)學習者習慣方面,要注重以下兩方面:第一,讓習得者充分做好自身“功課”。習得者要利用不同時間段,?;貞?,勤動嘴,學會“自言自語”。從人內(nèi)傳播的理論角度看,習得者個體對知識在大腦中的儲存、歸位和自控式輸出可以增加傳播的頻率,提高習得效率。養(yǎng)成動嘴的習慣,從自身努力,在習得中發(fā)揮學習者的聰明才智,勤奮努力,用內(nèi)在的自身傳播鞏固所學。第二,勤于人際交流,加工和輸出大腦儲存信息。學習者要在課堂互動和老師布置和設置的情景練習中積極介入,在和同學的交流中突出自己的存在和話語權。從理論的角度看,內(nèi)外傳播對學生英語口語實踐應用能力的提高具有積極作用。
(二)通過傳播建立師生的英語口語交流觀
德國社會學家格奧爾基•西美爾(Georg•Simmel,1858-1918)認為社會是一個過程,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構成了社會。西美爾指出交流的群體在某種程度上決定互動的結果,二人間有可能互相依賴,三人組有可能把意志強加給別人,多人小組有可能造成一定的混亂。西美爾是從社會學的視角研究不同人數(shù)的組群在傳播過程中所形成的影響和產(chǎn)生的效果。依據(jù)西美爾理論觀點,在進行英語口語習得和指導學生的互動交流時,教師要及時引導學生,讓學生積極參與活動。學生的交流活動要避開不利因素,讓參與者能夠發(fā)揮所長,在氛圍的助推下,讓輸入和產(chǎn)出等量進行。教師應該有緊迫感,時刻把握英語口語實踐的機遇,起到引領者的作用。教師的示范會讓習得者積極效仿,在當今人才需求實踐的社會大背景下,英語口語的實踐性應該得到落實,教師是這個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主要因素。其實,西美爾的理論觀點也是基于這種需求,因為傳播本身就源于實踐。人際傳播是在傳播者和接受者之間循環(huán),以英語語言為形式的英語口語傳播是提升和強化習得者英語口語能力的很好途徑,傳播不僅鍛煉了習得者的英語口語,而且在交流中加強了人際關系,擴展了相關知識。習得者的交流傳播在不同范圍內(nèi)的效果不盡相同,引導習得者適應英語口語在不同場合的實踐需求,這樣才能使習得者的英語口語得到真正的提高。在英語口語的互動交流活動中,教師要鼓勵習得者的合作精神,要兼顧對方、理解小組內(nèi)其他成員的訴求,讓大家參與,大家有話語權。
(三)在傳播中用情感
推動農(nóng)村學校學生英語口語習得英語語言的交流是人內(nèi)傳播和人際傳播的綜合體現(xiàn),在這種傳播交流過程中,少不了人的情感。富有情感的交流加強和增進交流的實效性,能夠獲取令人滿意的效果。在研究和實施農(nóng)村學校學生英語口語習得與教學實踐中,應該避免單一的純語言教學模式,教師對習得者要用情施教,富有親和力,以此推動習得者學習的積極性,讓習得者樂于張流。同時,教師要通過示范等形式讓習得者之間的英語口語交流富有情誼,變得通暢自然,通過交流縮短交流傳播者的情感距離。路德維希•維特根斯坦(Ludwig.Wittgenstein)認為“語言要成為一種交流的工具就不但要意義上一致,而且也要有(無論這聽起來多么奇怪)判斷上的一致”。這種一致性在一定程度上通過情感交流來實現(xiàn),學習者之間的口語傳播交流在認同感和同位性強的情況下交流的歡悅度就高,輸出、輸入的成就感就強,交流傳播者的“一致”性就多了。所以,注重傳播交流中的感情因素有利于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英語口語交流,能夠加速成效的顯現(xiàn)。
二、注重農(nóng)村學校學生英語口語傳播交流的技巧
把傳播學應用在農(nóng)村學校學生的英語口語教學中是本次研究的創(chuàng)新。我國學校開設英語課的歷史較長,源起于十九世紀,但英語實踐應用的效果還有待提高。農(nóng)村學校學生英語口語教學需要調(diào)整思路,教師要注重社會市場需求,滿足社會對人才的需求,落實英語口語習得中的技術與技巧。
(一)研究學生在英語口語傳播交流中的心理
《2011年版初中英語課程標準》和《2012版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提出,要注重語言學習對學生的價值,英語口語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突出主體,同時要承認差異。面對學生的差異,就要研究學生在差異現(xiàn)實中的心理軌跡,英語口語是語言的外殼,是人們交流和傳播的外化體現(xiàn)。針對差異化的學習者,施教者需要在統(tǒng)籌全體學生教學大局的同時,照顧差異,讓全體學生在英語口語學習中受益,學習者的成就感是激勵其繼續(xù)學習的動力。美國人本主義心理學家羅杰斯(Karl.R.Rogers)主張要尊重個體的心理需求,促進學習者心理的良性發(fā)展和循環(huán)。由于英語口語習得過程中的種種困難,習得者遭遇多方面的壓力,以至于產(chǎn)生壓抑感,疏導學習者的種種不悅心理,倡導和扶植他們健康的心理是保證推進教學和習得順利進行的前提。教師不能只抓好學生而放棄口語表達差的學生,這會造成部分學生的學習心理受影響。羅杰斯主張要給學習者創(chuàng)造快樂學習環(huán)境和樹立學習信心,農(nóng)村學校的學生受地理環(huán)境和各種條件的限制,在英語口語的學習和實踐傳播交流中有懼怕現(xiàn)象,走出這種困局,學生需要掌握學習技巧,需要教師給予技術指導。教師要對習得者有針對性地施以技術指導,讓習得者在英語口語交流中學會使用技巧,以積極的心態(tài)和心理參與英語口語交流。
(二)把握好英語口語交流傳播的時機
赫舍爾(A.J.Heschel)指出,人和人在相遇之后很可能要建立聯(lián)系,彼此要合作。這從發(fā)展的角度闡釋了語言傳播交流的人類屬性。作為個體,習得者的英語口語學習和交流同時也是在集體中進行。讓習得者養(yǎng)成合作的習慣,英語口語交流習得應該像日常的生活一樣自然。走出英語學習少口語的誤區(qū),英語口語實踐和提高就會變成可能。所謂合作是指習得者能夠抓住機會,主動積極和別人或同伴進行英語口語交流,這種交流符合傳播學的要求。習得者談論彼此感興趣的話題,實踐學習內(nèi)容,可強化口語表達能力。這種英語口語的人際傳播是建立在人內(nèi)傳播基礎上,習得者對習得內(nèi)容的內(nèi)在傳播為英語口語的人際交流奠定了基礎,使得與他人的交流變得順暢。我國學者王怡紅在《人與人的相遇———人際傳播論》中指出,傳播中者會采取“策略”、“技巧”,進而形成“互動”、“關系”和“能力”等。這種觀點十分符合語言交流傳播的發(fā)展過程,它對指導農(nóng)村學校學生的英語口語習得具有很強的針對性。教師要把英語口語教學看作是語言交流,把對語法規(guī)則的解釋和訓練融入到口語交流中,避免把英語口語變成單一枯燥的規(guī)則課。教師應采取策略,教學中講究策略,使用技巧,在課堂上充分互動,讓教學內(nèi)容在互動實踐中進行,通過實踐交流傳播來提高學習者的英語口語能力。
(三)把新課標的要求落實
在技巧性傳播交流中九年義務制英語教學大綱指出,英語教學要“充分體現(xiàn)語言學習對學生發(fā)展的價值”,要突出“語言學習的實踐性和應用性”,提高學生語言應用能力。語言應用的首要目標是傳遞信息和人際交流,口語使用是最基本和最常用的交流形式。2012年修正的普通高中應用教學大綱第三部分把學生的語言技能放在第一位,在語言技能中突出了英語口語表達,《修正》充分體現(xiàn)了口語傳遞交流的重要性。農(nóng)村學校英語口語習得要實現(xiàn)課標的要求,強化學生的英語口語實踐能力,這一目標的實現(xiàn)需要理論指導,在實施中需要技巧。美國傳播學學者丹尼爾•杰•切特羅姆(Daniel•J•Critrom)指出:“社會不僅是由于傳遞和傳播而存在,也應該在傳遞和傳播中存在?!鼻刑亓_姆從傳播學的視角闡述傳播和傳遞的社會地位和作用,英語口語在英語語言學習中也具有同樣的作用。依據(jù)課標要求,正確把握語言的交流特性,依據(jù)傳播理論,在互動、實踐和傳播中提升英語口語習得,讓習得者形成用英語交流的良好習慣,讓英語口語交流和傳播存在于英語習得中,從而提高習得者的英語口語實際應用能力。
三、傳播交流是英語口語的命脈
美國學者哈羅德•密芝爾(Harold•E•Mitzel)提出了有關教師、教學過程和教學成果的三大變量的學說。在教學的整體進程中,結果的變量來自于過程與付出,習得者英語口語提高需要個人、互動合作和教師的指導,形成交流圈。在英語口語習得的過程中,傳播交流增進了學生的語言駕馭能力。因此,指導學生經(jīng)常自己反饋,同時,抓住機會,擴大交流實踐。
(一)英語口語交流與傳播的對接
英語語言學概論把語言描述為“Languageissymbolofarbitraryvocalsymbolsusedforhu-mancommunication”,所以,語言的屬性就是首先滿足人們交流的需求。作為第二語言,把主要精力放在記憶語言規(guī)則上是不妥的,它偏離了語言交流應用的主流方向,弱化了對英語口語交流的訓練。輕視語言交流傳播實踐的現(xiàn)象有悖于外語教學原則,重視英語口語互動習得,把交流和傳播對接才是英語教與學的正確方向。教師應該指導學生在交流傳播中實踐英語口語,通過預設的環(huán)境氛圍,讓學生實踐口語傳播交流。根據(jù)傳播學的人際交流精神,學生之間的交流傳播是一種理想的實踐和推動英語口語習得的方式,英語口語本身就是交流和傳播的結合。無語言就無傳播,不用以傳播的語言就會退出語言世界,因此,從理論的角度看,把英語口語傳播和交流的結合是有效提高英語口語的方法。二者的對接是從實踐視角發(fā)展了英語口語習得。語言學專家貝納德•斯伯爾斯基(Bernad•Spolsky)提出了二語習得中的幾個因素,社會環(huán)境、諸多態(tài)度以及個人動機,英語口語的交流和傳播符合斯伯爾斯基的觀點,農(nóng)村學校學生的英語口語習得要在交流和傳播中實施。
(二)社會發(fā)展需要會英語口語交流的人力資源
世界的地球村發(fā)展趨勢越發(fā)明顯,人際交往的語言性也越發(fā)突出。農(nóng)村英語教學不僅不能弱化口語,而且要根據(jù)新課標的要求,突出和強化口語教學實踐,彰顯語言交流傳播的特性。我們在調(diào)查中發(fā)現(xiàn)有96%的學生認為學好英語口語很重要,84%的被訪學生認為學好英語口語可以提升整體英語水平。對于英語口語在英語習得和社會需求中的重要性,學生高度重視。隨著我國旅游業(yè)的發(fā)展、酒店餐飲業(yè)涉外經(jīng)營與交往、對外貿(mào)易、勞動力輸出等經(jīng)營活動的增多,我國社會市場對人力資源的需求不斷國際化。因此,能夠進行外語交流,特別是英語口語交流的勞動者會更容易就業(yè)。以酒店為例,懂英語交流的管理者和服務者報酬高,工作面寬?,F(xiàn)在的中學生就是明天的社會人力資源,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責任意識是當今各級學校教師的職責。捷克大教育家揚•阿姆斯•夸美紐斯(ComeniusJohannAmos)在《大教學論》中強調(diào),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良好學習習慣。教師要讓學生在英語口語交流傳播中形成好習慣,自覺實踐,服務社會,受益終生。交流傳播是英語口語生存的根本,懂英語口語交流的人力資源在社會市場競爭中具有優(yōu)勢。
四、結語
孔子有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所以說,興趣才是練好口語的關鍵,但是很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僅限于教學生背單詞、背課文、考試,形式過于單一,掌握不了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激發(fā)不了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使得英語教學枯燥無味,使得學生無法靈活應用英語,不知道用英語說什么,做什么,更不愿意用英語來試著與人交流,如此惡性循環(huán),學生逐漸對英語的學習失去了興趣。因此,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調(diào)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對提升學生口語水平至關重要。
2.英語口語教學的優(yōu)化方法
2.1增強對口語教學的重視
一名優(yōu)秀的教師應具備豐富的學科知識,英語教師也不例外,口語水平在口語教學中占居重要地位,英語教師應能準確發(fā)音并掌握發(fā)音方法以及英語句子的語調(diào)和節(jié)奏,視具體環(huán)境,以英語來表述自己的看法。不同于漢語的是,英語是語調(diào)語言,句子的節(jié)奏取決于音的強弱,即重音決定節(jié)奏,如“Drinkthosedrinks,Eddie”對單個單詞而言都需要重讀,但口語中則讀為“Drinkthosedrinks,Eddie”,此時句中只有兩個重音,如果重音和節(jié)奏不能很好的把握,語音再好,也不能地道的說出英語,這就要求教師充分掌握學科知識,也有助于英語教師提高自身教學水平和業(yè)務素質(zhì),教師不僅要注重教學內(nèi)容,而且要注重口語技能的培養(yǎng),較高的口語能力更有利于語言知識的傳授,所以,教師只有先對自身口語水平給予足夠重視,才能注重口語教學??谡Z測試不失為提高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一種很好的方式,口語測試更能保障學生口語訓練,使學生對英語口語更加重視。
2.2創(chuàng)設濃厚的語言環(huán)境
在家庭教育中,學生提升口語可以以聽為主,家長可以為孩子準備一些聽英語的工具,讓學生更能充分接觸到英語,調(diào)動他們的英語思維能力,達到一種耳濡目染的效果。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用一些簡單的英語與學生直接交流,比如,教師可以用“Hi、Hello”跟學生打招呼,讓學生坐下時用“Sitdown”教學生讀寫時直接可用“FollowMe”,這些細節(jié)都會對學生學習英語的觀念產(chǎn)生深刻影響,讓他們發(fā)覺英語的實用性。此外,學校可以優(yōu)化教學設備,為學生提供網(wǎng)絡、電腦和投影儀等設備,先進設備能產(chǎn)生情景化的教學效果,應用各種手段生動形象的展示教學內(nèi)容,使學生獲得感性認識,通過對學生學習語言創(chuàng)設真實情境,使其有機會接觸到英語的文化背景,感受英語國家的生活習慣、文化習俗等,充分激發(fā)生用英語口語交際的積極性與興趣。濃厚的英語口語環(huán)境才有利于提升口語水平,改善口語教學質(zhì)量。
2.3改善教學的單一形式
想要激發(fā)學生的口語興趣,就要采用多樣化的教學形式。例如,采取課前三分鐘的形式,課前給予學生三分鐘的時間讓他們自動到黑板前進行簡單的自我介紹,也可以介紹別人,讓其他的同學猜是誰,用一些簡單的描述,如“Hishairislong”“Hehasabigmouth”等,這樣容易讓學生產(chǎn)生新鮮感,調(diào)動學生的思維活躍性,使學生敢于說,樂于說,也會使課堂變得更加深動。也可采用搶答的方式讓同學融入、投入到英語的口語交際中,首先讓全班同學站起來,提出問題后,第一個回答的可以坐下,無論回答是否正確,都給予鼓勵,這樣可以讓那些不敢回答的同學也有展示的機會,營造出一種積極的氛圍,共同提高全班學生的口語交際的信心與能力。多樣化的教學形式更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發(fā)展創(chuàng)造性思維。讓學生更加輕松愉快的學習。
3.總結
在指導學生進行旅游線路講解時,分別請學生扮演導游和游客,并進行相互提問等。在整個過程中學生可以完全體會導游的心理變化,以及進行講述時的心理活動。職業(yè)化情景教學法指的是帶領學生進入旅游公司就指定崗位進行的體驗。這項教學活動目前高職學校將其劃分為專業(yè)實習,其作用不可小視?!靶袆友芯俊笔侵赣缮鐣榫?教育情境)的參與者為提高對所從事的社會或教育實踐的理性認識,為加深對實踐活動及其依賴的背景的理解所進行的反思研究。“行動研究”是二戰(zhàn)時期美國社會工作者約翰·考爾(JohnCollier,1901)、著名社會心理學家勒溫(KurtLewin,1890)等人在對傳統(tǒng)社會科學研究的反思中提出來的。那時,在一般科研工作者看來,“行動”與“研究”是由不同的人所從事的不同性質(zhì)的活動,前者指實際工作者的實踐活動,后者指受到專門訓練的研究者的專業(yè)探究活動,兩者并不相干。之后,學者們提出了一條社會科學研究的新思路、新方法,即從實際工作需要中尋找課題,在實際工作過程中進行研究,由實際工作者與研究者共同參與,使研究成果為實際工作者理解、掌握和應用,達到解決實際問題,改變社會行為的目的。行動研究將改革行動與研究工作相結合,與教育實踐的具體改革行動緊密相連,重在解決問題。
二、研究的主要內(nèi)容
研究高職旅游英語口語教學中的教學設計問題,以“情景”教學途徑設計旅游英語口語課堂教學,通過教學設計的落實,發(fā)現(xiàn)存在的不足加以改進,真正體現(xiàn)和貫徹培養(yǎng)學生流利的口語表達和交際能力的目的。
三、情景教學法行動研究
第一輪行動研究:創(chuàng)設問題情景筆者使用高等教育出版社《英語口語教程2》課本嘗試進行情景教學。筆者盡力把教材中的內(nèi)容轉化為激勵學生學習的真實情景。例如:Unit1languagelearning教學步驟設計1.聽一段關于語言學習的對話。鼓勵學生多多列舉出語言學習的相關詞匯和句型。利用書上的mind-map,鼓勵學生繪畫出自己的語言學習思維導圖。2.創(chuàng)設兩個不同情景讓學生做對話。情景一,學生之間相互討論英語語言學習的經(jīng)歷和方法。情景二,家長和孩子之間討論英語語言學習的經(jīng)歷和方法。3.各小組將自己組對話錄音,并給自己的表現(xiàn)進行評價。4.教師進行各組評價。5.教師撰寫反思日志。教師反思:通過本輪的行動實踐和收集的教學錄音的數(shù)據(jù),筆者發(fā)現(xiàn)學生對自己的英語口語交談不是很自信,在自我評價時多數(shù)流于形式,存在不好意思給自己打分的現(xiàn)象,不能正確的對待自我評價的過程。因此,下一輪的研究計劃是加強學生對自己英語口語評價的客觀認識。第二輪行動研究:自我評價的正確認識在第二輪教學實踐時,教師抽出大量的時間進行了英語口語自我評價的重要性和使用方法。之后按照正常每一單元的主題創(chuàng)設情景,由教師給出一定的導入部分之后,學生自己做對話,進行錄音,小組評價,自我評價的相關活動。教師進行反思。在第二輪行動時間的過程中,教師發(fā)現(xiàn)同學們多數(shù)情況下使用手機或其他電子設備查找相關資料,似乎在課堂上電子設備的使用是無法避免的。于是教師準備完全放開學生對電子設備的使用。第三輪行動研究:學生自我學習創(chuàng)設情景在兩輪實驗的基礎上,教師改為由學生自己查找相關資料,學生自己創(chuàng)設情景進行對話的編撰和評價。隨著課本的進一步學習,旅游相關的內(nèi)容進入學生的視野。學生通過教師給出參考書或網(wǎng)站的資料查找,能夠針對教學但愿設計一定的職業(yè)情景并進行操練。通過課堂的展示更加掌握的課本上的內(nèi)容。教師評價之后,講解學生需要改進的地方并做出師范。實施效果學期末的時候,我們進行了學生訪談,從學生的反饋來看,普遍同學們的反映是學習有了進步,通過不斷的錄音,掌握了英語口語的學習方法,而且自己創(chuàng)設的情景更加有意思,很符合90的心態(tài)。學生們的感受如下:“自我評價很有意思,聽自己的錄音很有意思,通過評價,我慢慢學會了說英語。”“教師讓使用手機感覺很興奮,很多老師上課不讓使用手機?!薄白约簞?chuàng)設情景更好玩,與同學們也能玩在一起?!薄霸谡麄€課堂的過程中,英語語言真的成為了交流的工具?!痹谠L談結束后,教師對本班同學進行了問卷調(diào)查,調(diào)查顯示收到有效問卷233份。調(diào)查問卷總體顯示顯示,學生比較喜歡情景教學方法,對這種課堂訓練口語的方法普遍認為很有意義。
四、結論
從人類語言習得過程中我們可以得知,人類從出生開始到能與人進行溝通和交流的過程中從來都是先會牙牙學語的說話后學會認字的。學第二外語英語也是同樣的道理,也應該先從學英語口語開始。而國內(nèi)的英語教育大部分是從讀寫的書面語言開始的。我們都能認可的是,日常交際的用于和書面語之間有很大的差別。日常交際用語只需要完成彼此交流的目的,隨意性很大,而書面語或是官方用于要求重視語法和文字的使用規(guī)范。目前高校英語教學的主要教學方式是以延續(xù)基礎教育的應試教學為主的教學方法。教學的主要目的不是讓學習者能自由使用一門外語和人進行交流溝通,而更多的是通過各類過級、過關考試。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和教學目的在我國高校外語教學過程中已經(jīng)根深蒂固,雖然最近幾年針對英語的實用性采取了很多改革,但是很難從根本上改變以應試教育為目的的教學方式。近年來,各大高校從硬件設備方面進行改進,在外語教學方面引進了很多媒體設備,從某種程度上促進了高校外語教學的進步,但是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jīng)]有改變。大部分的程序都如出一轍:都是遵照預習、講解單詞語法、閱讀課文、課后作業(yè)、復習這一程序執(zhí)行。利用多媒體主要是讓學生接觸外語的使用環(huán)境的機會變多了,而學生很難有機會有效地進行聽說訓練。教學的結果是師生之間缺少溝通,教師不了解學生的學習進度,學生的聽說能力無法得到提高,長此以往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就受到了抑制。因此,在高校,口語教學的改革勢在必行。
二、利用任務型教學法推動高校英語口語教學
(一)利用任務型教學法調(diào)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在高校英語口語的任務型教學法實施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引入各種形式多樣的任務來激發(fā)學生參與的熱情,充分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這些特殊的形式可以包括利用多媒體等多種展現(xiàn)形式展示與任務相關的圖片、故事、小電影等實例來創(chuàng)設仿真情景,營造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以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
(二)實現(xiàn)教師引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方式。教師在任務型教學法的實施過程中,要根據(jù)學生的性格特點、語言表達能力、英語實際水平等方面進行分組。在分組過程中要充分照顧到各個組都能參與到每個任務的實施過程中去。讓全體成員都能利用自己各個方面的優(yōu)勢來參與討論和進行展示、表演。教學的指導思想是以教師為引導,以學生為中心,以加強和鞏固學生英語語言知識的應用和實際應用技能的提高。在學習和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學生們采取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學習方式,主動完成各類老師提出的由簡到難的各項任務,以此鞏固語言運用能力,習得英語口語基本知識,并能更加直觀和深刻地理解任務主題,完成英語口語訓練,以實現(xiàn)教學目的,養(yǎng)成學生良好的英語口語學習習慣和思維方式。
(三)教學過程循序漸進。教學過程按照任務前、任務中和任務后的程序進行。在設定任務時,教師要充分考慮到任務的主題要與本次課要求學生掌握的教學內(nèi)容相一致。任務中,教師引導學生按照順序逐個完成任務,保證每個學生都有足夠的機會參與到小組活動和討論中去。每個小組的組員之間針對相同或是相異的任務進行合作和討論。在整個任務完成的過程中,教師更多的是一個觀眾,而不是一個指導者。在任務后,每組選派出代表同學針對本組完成任務的情況進行總結性發(fā)言,表明本組同學針對某一問題的態(tài)度、達成的一致意見和得出的結論,或是對于某一特定任務通過表演、講解、對話等形式進行表現(xiàn)。
(四)評價總結實現(xiàn)知識的提升。在學生完成任務后,教師要引導全班同學進行評價,針對本節(jié)課需要學生掌握的知識點進行總結。評價的過程既包括學生自評、小組互評也包括教師點評等幾個環(huán)節(jié)。評價的過程同時也是教師總結需要學生掌握的知識的過程。教師在評價學生學習成果的同時更可以對任務材料中的重點、難點加以說明。
三、結語
建構主義理論認為,學生的學習不是被動的接受過程,而是主動的意義建構的過程。在一定的情境下,學生與他人交流,利用各種材料,結合自己的知識及經(jīng)驗,對所學的東西進行建構。拋錨式教學是建構主義影響下的一種較為成熟的教學模式。它以真實事件或案例為“錨”,在錨拋出后,教學就以解決這一真實的問題為目的而展開。教師不需要滿堂灌,變?yōu)橐I者和協(xié)助者,在學生需要時出現(xiàn),最后給予恰當?shù)目偨Y評價即可。而學生也一改被動聽講的地位,成為學習的主動參與者,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收獲知識,得到鍛煉。拋錨式教學一般分為5個步驟,創(chuàng)設情境,確定問題,自主學習,協(xié)作學習,效果評價。這個學習模式中,教師需要注意問題的設定,即拋出合適的“錨”。高職學生有其自身的特點,比如學習動機不夠強,較低的自我評價,這些都是負能量的特點。另一方面他們又希望英語學習的難度有所降低,能讓其有能力和信心參與,通過努力有所進步,得到老師和同伴的認可。因此,在設定問題時,既要有真實性,能讓學生體會到解決問題的意義,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又要考慮他們的英語程度,盡量做到讓學生“蹦一蹦,夠得著”,給其釋放正能量的機會。
2.拋錨式教學與高職英語口語教學的契合點
筆者從事英語口語教學多年,發(fā)現(xiàn)高職學生的口語學習存在兩個大的問題,其一是英語學習的動機水平較低,口語學習更是被學生認為難度太大,經(jīng)常在課堂上要求老師說漢語。其二是不知什么情境下用什么語言才恰當,對英語沒有敏感性,也缺乏用英語交流的機會。而拋錨式教學恰好需要創(chuàng)設出一個語境,一個亟待解決的真實問題。這個情境下的真實問題一方面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促使其主動學習,學生可通過網(wǎng)絡(手機可用校園WIFI),教材教師輔導,同伴交流等途徑主動搜索出恰當?shù)挠⒄Z表達方法,另外學生在意義建構的過程中可切身體會什么樣的情境下用什么表達。此外,拋錨式教學不僅僅局限于課堂的學習,在解決問題的過程里,學生可以利用豐富的資源進行建構。這些都促進了學生自主學習,培養(yǎng)其獨立思考和創(chuàng)新的精神。校園網(wǎng)上的學習資料很豐富,教師的微課,學習指導,英語聽力和視頻材料,自測題等都可供學生參考。
3.拋錨式教學的實施———以promotingproducts為主題的口語課為例
1)創(chuàng)設情境。
這課的主題為推銷產(chǎn)品。遵循拋錨式教學的原則,教師應給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真實性和復雜性兼?zhèn)涞娜蝿眨源思ぐl(fā)學生的學習動機,完成知識建構。日常生活和商務環(huán)境中,推廣產(chǎn)品是個常見的真實的情境,容易找到情境設定的資源。筆者讓學生搜集了各種brochure,網(wǎng)絡上的產(chǎn)品推廣案例,做了簡單的總結并播放了一小段推廣產(chǎn)品的視頻,促進學生對情境的理解。
2)確定問題。
這一環(huán)節(jié)是最為關鍵的一步。問題的確定需符合高職學生的認知水平和英語程度,同時又能兼顧不同發(fā)展層次的學生,做到各取所需。問題設定比較有開放性,并沒有統(tǒng)一的正確答案,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假設有一個產(chǎn)品推介會,廠商需要做一個演講,之后會有商家咨詢環(huán)節(jié),向廠商提問。請學生回答需要談及產(chǎn)品的哪些方面,優(yōu)勢方面怎樣說明,廠商會問哪些問題,怎么樣回答。這些用英語怎么表達。
3)自主學習。
這一環(huán)節(jié)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主動性。教師只給線索,不給答案。學生自己研究課本中相應的內(nèi)容,探索問題的答案。課本里詞匯,句型可用,另外網(wǎng)絡上的資料也可以收集利用。學生遇到問題,教師可適當推薦一些好的英文網(wǎng)站,便于學生學習。
4)協(xié)作學習。
教師在分組時候注意搭配程度較高和較低的學生,并讓每個學生都有發(fā)言任務。筆者觀察發(fā)現(xiàn),平時不發(fā)言的學生一旦接受了任務,態(tài)度會有很大改觀。在合作,交流的過程中,不同觀點的碰撞能激發(fā)出學生的潛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這個環(huán)節(jié)對高職學生很有促進作用,尤其是程度較差,自我評價較低的學生。以往單一的教學模式封閉了學生的社會學習過程。協(xié)作學習這一環(huán)節(jié)“迫使”學生積極參與討論,為解決問題向同伴和教師學習,不斷改變自己的學習態(tài)度,來完成自己的建構。
5)效果評價。
圍繞問題展開的討論結束后,每個小組都要上臺presentation.盡可能讓每位組員承擔一部分演講任務,有展示自己的機會。這對程度較低的學生更為重要,會大大增強其學習信心。教師在每組發(fā)言后進行總結和評價。并請學生互評,最后推選兩個最優(yōu)組。教師不只評價英語知識的學習,其他方面,比如認知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學習態(tài)度等的評價也很有意義,能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4.拋錨式教學帶來的啟發(fā)和反思
根據(jù)調(diào)查可以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的學生認為學習英語的主要目的是提高自身的英語口語水平,還有一小部分的學生想要提升自己的閱讀能力和聽力水平,這就可以看出,大多數(shù)初中和高中的英語教學已經(jīng)無法滿足學生的需要,這就要求各大學校在原有的基礎上進行改革和創(chuàng)新。同時經(jīng)過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有大約百分之二十的學生會經(jīng)常使用英語進行交流,而有百分之四十的學生偶爾使用英語進行交流,剩余的學生不使用英語進行交流,這就可以看出我國英語的交際存在很大問題,因為缺乏相應的練習英語口語的時間和環(huán)境,所以初中生雖然具備日常交流的能力但是無法進行流利地道的口語交際。其中還可以看出超過一半以上的學生練習口語的場所只局限于課上,而只有很少一部分同學會選擇在課下和同學用英語交流,極少一部分同學會去固定的英語角和外國友人練習英語口語。這就說明,并不是學生對口語的重視程度不夠,而是在長期的學習過程中沒有得到老師良好的引導,從而口語交際能力越來越弱,如果老師能夠提供合適的環(huán)境和場所,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定能得到很大的提高。
二、如何提升口語交際水平
(一)提高學生的口語練習積極性
在很多學校之所以英語口語教學難以創(chuàng)新,還因為口語交際練習的積極性不高。這種積極性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是老師的教學積極性不高,另外一點是學生對英語口語交際的積極性不高。如果學生沒有積極性和熱情,那么不管老師做出什么創(chuàng)新活動,都難以奏效。最好的方法是通過一些趣味性的活動提高學生對于英語口語練習的積極性。可以采取讓同學自己實踐、操作的方法,讓他們在不斷練習的過程中找到自己感興趣的方面,例如,在學習有關的文章和段落后,組織學生根據(jù)情景模擬來進行口語鍛煉,可以通過自由組合的方式開發(fā)他們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力,久而久之,在英語課堂上形成良好的口語練習氛圍,就能在無形中加強了學生對英語的學習和練習。
(二)創(chuàng)新課堂實踐
很多學校認為初中生的學業(yè)繁忙,所以不開展和英語有關的實踐活動,事實證明,這種做法是非常錯誤的。沒有實踐的課堂會效率低下,并且長時間后學生會覺得枯燥乏味,難以認真聽講。尤其是對英語口語而言,是一門練習性很強的課堂,如果僅僅局限在課堂上,很難得到鍛煉的機會。而創(chuàng)新課堂實踐就是為了使得有些英語口語的慣用語法更容易讓學生接受,有的時候,換種方式反而能得到不同的效果。增加課堂實踐的次數(shù),可以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能從容的應對各種交際背景下的交流互動,并且將所學知識應用到日常生活中。
(三)創(chuàng)新英語口語練習模式
首先,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準確定位本節(jié)課的主要任務,這也是著名的“目標驅(qū)動法”,有了目標之后,在課堂上就可以建立相應的環(huán)節(jié),當然,任何教師都不能忽視教學目標這條教學主脈絡,適當?shù)慕Y合不同層次的學生掌握情況進行任務分配,在有目的的教學下,常常能提高整個課堂的學習效率。其次,老師應該著重加強對學生英語口語的練習,這可以通過課堂上的趣味活動來進行,比如讓同學講述課文,同學之間的對話用英文等,甚至老師也可以嘗試一下全英文教學,這些方法都會對提升學生的口語水平有幫助。最后,教師應該進行“情感教學”,這也是很多老師缺乏的一個職業(yè)素質(zhì)。很多老師,不能做到“一碗水端平”,常常是偏向成績好的學生,而對于那些理解較慢的學生“冷眼相待”,這種現(xiàn)象就直接導致了課堂的傾斜。如果一個老師缺乏了應有的親和力和愛屋及烏的精神,那么很難創(chuàng)新現(xiàn)有的教學模式,只能固步自封,既不利于學生獲得知識,也不利于英語口語技能等新型知識的傳播和沿襲。同時,老師應該采取“因人而異”的教學方法,因為不同學生的接受能力和水平都是有限的,老師只有不斷的總結,不斷的發(fā)展不同學生的亮點,才能促進學生有更大的自信心去練習英語口語,敢說敢練才能說好英語。并且老師需要在教學過程中對表現(xiàn)好的學生加以鼓勵,才能在漸進的過程中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三、結語
在英語教學中,口語是英語學習的關鍵,然而在傳統(tǒng)教學方式下,學生很少有機會進行口語的鍛煉,造成記單詞、用單詞都出現(xiàn)問題,完全找不到學習英語的感覺。即使部分學生非常刻苦,死記硬背的記住了老師講述的內(nèi)容,最后也只能是在考場上一展拳腳,無法將所學的知識更好的應用于日常的英語口語交流中。因此有必要對傳統(tǒng)中職英語口語教學方式進行改進,從而探討出情景教學模式來提高英語口語的教學效率。
二、對傳統(tǒng)教學方式的改進,淺析情景教學模式
1.情景教學法用于口語教學中的具體實施過程
情景交融,融入課文。在授課過程中不要只是一貫的給學生教授有關于口語的理論知識,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自身特點或者文章特點讓學生自導自演,在課堂上進行分角色、分步驟完成課程,使學生更好地認知事物,然后根據(jù)自己的理解用對應的口語進行演繹。另一方面,不用拘泥于教室,在條件允許下可以在教室外模擬書本情景,讓學生們更好地掌握實際內(nèi)容。例如:英語口語課堂教學中,當學習“Mynewfriend”這一章節(jié)時,可以在課堂上讓學生們分組自由發(fā)揮,利用所學的英語知識通過口語的形式互相自我介紹并較少自己怎樣認識了新朋友,怎樣與新朋友建立了友誼等等。
在英語口語教學過程中采用分組教學的方式,同學之間團結互助。不必拘泥于傳統(tǒng)的一個老師一群學生,可以分英語小組,并設定英語課堂小老師,根據(jù)學生的意愿將班級學生合理分成若干小組,建立小組責任制。小組成員由學生根據(jù)男女比例、成績好壞、學生關系,合理的自我分組,并任命威信較高或者成績較好的同學為小組長。在實際英語口語教學中老師充分發(fā)揮各小組的優(yōu)勢讓同學們分工完成任務,每個小組成員的每一次表演或者發(fā)言既代表著自己,也代表著小組,使同學們在中職英語口語情景教學法中各自發(fā)揮特長并相互幫助相互提高。課堂上,小組內(nèi)、小組間可以相互交流相互學習,課下可以建立小組幫扶制,英語口語基礎比較薄弱的同學可以向英語小老師請教。這樣一來,不僅使同學們能夠更好地掌握英語,還能建立融洽的友誼,能夠使教師們更好地實施中職英語口語教學。
寬容并區(qū)別對待學生口語語法、語氣以及發(fā)音等方面的錯誤。“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不管是在教學過程中還是實際生活中,每個人都有可能犯一點錯誤。在中職英語口語情景教學中,老師應該摒棄傳統(tǒng)教學完善的思維,要承認自己會犯錯,也要允許學生犯錯。當學生在實際口語對話時出現(xiàn)口誤,老師要持有寬容的態(tài)度。不要像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一樣當學生出現(xiàn)錯誤就隨意打斷,使學生的積極性受挫,從而影響了情景教學法對學生培養(yǎng)的根本理念。教師可以在學生演練過后進行適當點撥,既使學生的錯誤得到了糾正,又能保障演練的高效進行。另一方面學生的基礎各有不同,對基礎較好的學生可以適當提高要求,對基礎稍差的學生進行引導,對他們在學習過程中出現(xiàn)的錯誤進行區(qū)別對待。
2.中職英語口語情景教學法的作用
采用情景教育模式,不但能提高中職生的課堂積極性,還能充分發(fā)揮教育資源,使老師與學生進行高效率的互動,活躍了課堂氣氛,使學生的思維不過于局限,進一步提高了學生英語口語的能力以及英語口語教學課堂效率。提高英語口語教學課堂的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傳統(tǒng)中職英語口語教學模式中,學生只是一味的聽老師講口語的引用方法,并沒有機會也不愿意主動與老師互動,使學生難以融入老師的講授中,課堂效率低下。而情景教學模式中老師與學生很好的進行了互動,使學生們在老師的帶動和引導下更好的融入學習和英語口語實踐演練。如此一來,學生們的課堂積極性得到了極大提高,也使學生的口語水平以及英語學習效率大大提升。
三、總結
【關鍵詞】交際英語口語思維
一、前言
語言具有社會交際功能,是一種交際工具,而文字是記錄說話的手段。我們進行語言教學的根本目的是要在打好扎實的語言基礎知識,進行認真嚴格的聽、說、讀、寫訓練的基礎上,培養(yǎng)聽、說、讀、寫的交際能力。然而我們傳統(tǒng)的教學注重語法規(guī)則卻不注重語言表達和交際,仍舊學習啞巴英語,這樣培養(yǎng)出來的學生語法好,可是在實際的語言交流中卻表達不出來,真正和外國人交流時說完天氣就不知道還能說些什么。感覺自己有好多內(nèi)容要說卻很難用英語表達出來。口語能力的培養(yǎng)必須按自身的規(guī)律進行,具體地講,口語能力的培養(yǎng)應該有一個可行的明確目標,即要符合口語交際的特點,遵循口語學習過程的規(guī)律,更要結合我國當前的口語教學實際進行改革,力爭盡快地全面提高中國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二、加強大學英語口語交際能力的方法
1.加強英語思維能力訓練
大學口語教學應致力于培養(yǎng)學生的口頭交際能力,教師應該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口頭交際的習慣,做到語言清晰、流暢、達意。加強英語思維能力訓練是培養(yǎng)學生用英語表達思想的能力的重要手段和途徑。用英語思維是指排除本族語或本族語的干擾,用英語直接理解、判斷和表達的能力。沒有經(jīng)過英語思維能力訓練的人,大都是把聽的東西譯成自己的母語后再儲存在記憶里。在表達前,再把語義信息,即他想說的,在腦子里下意識地尋求母語的表達式,然后再把它譯成英語。這種做法不可避免地會導致母語的干擾。這樣借助于母語表達出來的東西是不可能地道的,比如,中國人與朋友道別時,經(jīng)常說“走好”、“慢走”、“慢點兒騎(自行車)”之類的客套語。一些喜歡用母語思維的英語學習者不了解英美人士常常微笑并作表示再見的手勢,他們會習慣地說成:Goslowly,walkslowly或Rideslowly。這些說法聽起來很不自然,運用這種方式與人交際經(jīng)常會導致交際出現(xiàn)障礙甚至失敗。在英語口語教學中應該讓學生聽地道的英語,培養(yǎng)他們邊聽、邊用英語把聽到而且理解了的東西儲存在記憶里的習慣,以及培養(yǎng)他們克服母語干擾,直接用英語表達的良好習慣。2.采用分級教學
英語口語教學應該遵循由易到難,循序漸進的原則。第一級為初級階段。在此階段,教師首先應該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有利于學習語言的環(huán)境,讓學生盡可能多地接觸與運用對象語。最好是采用與日常生活相關的小故事與對話的內(nèi)容,使學生有親臨其境的感覺,同時又能熟悉外國人日常生活方式及應答方式。除此之外,在初級階段的學習中,學生還應該學習和掌握一些英語最基本的句型和習語、慣用語,要能熟練到脫口而出的程度。第二級為中級階段。此階段的訓練目標主要是培養(yǎng)學生連貫說話的能力。教學內(nèi)容可包括愛情、友誼、個性特點、生活習慣、趣味愛好、體育運動等。教學方式可采取復述短文、概述大意、描述圖畫、回答問題、觀點討論、角色扮演,把故事編成對話,把對話編成故事等。第三級為高級階段,高級階段的教學內(nèi)容可擴展到對各種問題及現(xiàn)象的討論與辯論,比如青年人的思想情緒、種族歧視、電視中的暴力、人口問題、環(huán)境污染問題等,教學方式主要采用辯論、演講、小組討論、總結發(fā)言等。通過這3個階段的學習,學生就能逐漸地做到運用英語清楚地自由地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意志以及觀點了,也就具備了比較強的英語口頭交際能力。
3.充實社會文化知識
在英語口語教學中,應該適度地、有選擇地、比較系統(tǒng)地將文化知識的傳授融入教學中,使英語口語教學與文化教學相結合。具體地說,在口語教學的初、中級階段,著重交際文化的導入,內(nèi)容包括介紹在日常生活交往方面英漢主流文化的差異,以及在語言形式和運用中的具體表現(xiàn),打招呼和告別、各種稱呼、祝賀和贊揚以及其他社交禮節(jié)等的差異介紹屬于此類。介紹由于文化差異引起的英漢詞語、成語、諺語和格言的意義及運用方面的差異,介紹英漢語言在比喻和聯(lián)想運用上的差異以及英漢語言中典故、委婉語和禁忌語運用方面的差異等。學生通過這些差異的學習,就能理解各種英語表達法所涉及的文化內(nèi)涵。在口語教學的高級階段則著重導入知識文化,介紹中西方思維方式、價值觀念、認知行為、交際關系以及言語表達方式等方面的差異。英美人比較注重定量分析,進行邏輯推理,而中國人比較注重直覺與先驗理性。善于以經(jīng)驗為依據(jù)來分析、判斷和解決問題。思維方式的差異使人們對同一事物產(chǎn)生不同看法,彼此交流時就容易產(chǎn)生誤解。學生通過中西文化此類差異的學習,就增強了文化差異意識,了解了西方的人際關系及交往的深層次模式,從而學會得體地進行交際。
三、結語
總之,為了提高課堂交際法教學的質(zhì)量,教師應該認真鉆研教學規(guī)律,精心設計課堂交際活動的內(nèi)容,用心研究,引導學生進行有效的參與,真正開展交際教學。
參考文獻:
實踐證明,語言學習需要以接觸大量的英語材料為基礎,并運用材料參與實踐。在我國,大部分教師在英語課堂中仍然采用漢語教學,對學生的英語輸入極少,這種做法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英語思維,也不利于學生口語能力的提高。受傳統(tǒng)教學思維的影響,英語課堂教學也主要采用教師講、學生聽的填鴨模式,不重視對學生英語口語能力的提高,以致于英語教學也主要集中于學生的英語聽話能力與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上,從而忽視了對學生英語口語能力的培養(yǎng)。另外,高校普遍采用終結式評價模式,重視對學生學習結果的評價,忽視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對英語口語能力的重視程度不夠,對學生如何提高英語口語能力、采用何種手段攻克自身英語口語不足都缺乏研究,以致于學生仍然用漢語思維學習英語口語,所以,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總是得不到顯著的提高。
2交互式教學法的簡介
交互式教學法誕生于20世紀70年代。這種教學方法突出語言功能和交際能力,因此也被稱為交際法、功能意念法。它指出,語言教學應該以學生為中心,在真實自然的環(huán)境中給學生提供可接受的、有意義的語言材料,從而促使學生進行有意義的學習。在吸取其他語言教學法的經(jīng)驗和優(yōu)勢的基礎上,交互式教學法提出圍繞語言功能的相關任務而展開教學,將教師教學與學生的學習結合起來,通過指導學生自我提問、總結、澄清、預言等步驟來監(jiān)管學生的學習,從而促使教師的教不斷與學生的學融合起來。
3交互式教學法對解決英語口語教學問題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