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八年級物理教學反思范文

        八年級物理教學反思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八年級物理教學反思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八年級物理教學反思

        第1篇:八年級物理教學反思范文

        關鍵詞:物理 實驗 探究 評價 實踐

        實驗探究學習評價是物理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以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的素質教育課堂教學的重要實踐方式。

        一、物理實驗探究學習評價的現狀

        長期以來,在中學物理的教學中,多是以書面考試作為評價學生學習情況的唯一手段。學生在書面解答“實驗題”時可能得到好分數,但在真正進行實驗探究時未必正確。若僅用書面考試評價實驗探究學習,難以展示學生學習的過程和某些能力素質,許多創造性的能力因素也將被忽略。到目前為止,我們還沒有找到公認的、可靠的、可行的實驗探究學習評價方法。因此,轉變評價觀念,采用多樣化的評價方法,科學地進行實驗探究學習評價是物理教師值得思考和探索的問題。

        二、物理實驗探究學習評價的教學實踐

        為了探索新的物理課程標準下,初中物理實驗探究學習評價的新方法,我開展了為期一年的“中學物理實驗探究學習評價”的研究活動,我選取了八年級兩個班的學生作為研究對象,其中一個班為實驗班,另外一個班為對照班。經過探索和實踐,我們初步總結出了初中物理實驗探究學習評價的評價方法,并進行了成效分析和反思

        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我們對“實驗探究學習評價”的界定是:采用科學、可行的評價方法對學生實驗探究學習的真實情況進行較為全面客觀的反映和判斷。總的來說,物理實驗探究學習評價著眼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和進步。

        在物理實驗探究學習評價中,我們采用作品分析、評定量表、學生反思日記等相結合的方式進行。

        1.作品分析

        教師提供一項關于實驗探究學習的作業任務,從學生完成該作業的質量情況來分析評價其有關水平與能力。如圖是在探究“高度對氣體壓強的影響”活動中學生自制的氣壓計。

        2.評定量表

        我們設計的評定量表著眼點是突出評價實驗探究的過程,而不是脫離探究過程考查對知識的理解和應用。我們主要從評價分類、要素、項目、內容、權重和分值對物理實驗探究學習的探究性評價、理論性評價、操作性評價和實驗品質評價進行量化。

        3.學生反思日記

        在實驗探究學習結束之后,學生采用自己的反思日記進行反思,采用自評、互評、教師評的多元評價方式,使學生重新去認識自己在實驗探究學習過程中的真實情況。

        評價量表作為一種量化評價工具,使用簡便是它突出的特點;而學生反思日記作為一種質性評價工具,考慮到了學生的個性差異,讓學生充分反思了自己的不同體驗。這樣就使評價量表較強的針對性、即時性、模糊性、臨時性和學生反思日記強烈的情感性、交互性有效地結合在一起。

        三、成效檢驗與分析

        (一)成效檢驗

        以下檢驗結果均使用SPSS軟件(Statistical Product and Service Solutions)進行統計得出。

        (1)樣本檢驗

        樣本來源于我校的八年級學生,以八(8)班和八(7)班組成實驗班和對照班,以八年級第一學期物理期末考試成績為參照(注:市統測),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整理結果如表1:

        差異檢驗P>0.05,實驗班和對照班的物理成績沒有差異,說明樣本可用。

        (2)成效檢驗

        從2月至7月,對照班沒有進行物理實驗探究學習評價,實驗班采取實驗探究學習評價。為了保證研究的科學性,我們在研究中進行了變量控制。為了排除教師的主觀意識等因素的影響,對照班為另一位物理教師。在研究條件和過程上,實驗班教師和對照班教師在教學中都按照預定的實驗教學程序進行教學,實驗班和對照班均使用同一教材,授課數完全相同,教學進度完全相同。進行實驗探究學習評價一個學期后,以八年級第二學期物理期末考試成績為參照(注:區統測),對實驗班物理成績進行了相關樣本t檢驗。整理結果如表2:

        相關性檢驗值小于0.001,說明實驗班實驗前后的成績與物理實驗探究評價有高度相關,相關樣本t檢驗中P

        (二)成效分析:

        1.實驗探究學習評價激發了學生的學習動機和學習興趣。進行實驗探究學習評價一個學期后,我們對學生的學習情況作了以下調查,如下表。

        通過對比不難發現,實驗班學生對物理課和實驗探究的興趣遠遠比對照班的要高。同時,學生在學習反思日記中有很多這樣的描述:“本次活動我認為自己最得意的表現是終于能夠提出猜想與假設了”,“我應該多點提出與他人不同的見解”,“我發現物理實驗其實是一個很有趣的學習過程!”……學生在進行評價時,看到自己不斷的進步,以及同學、老師所寫的贊賞、鼓勵性的評語,能夠使他們形成一股強大的學習動力,增強其學習的信心,激勵他們繼續努力。

        2.關注了學生的成長過程,培養了學生的科學素養

        實驗探究學習評價將量化評價與質性評價結合起來,關注了過程評價,令許多學生認識到學習過程的重要性,并愉快地享受學習過程帶給他們的樂趣。同時,鍛煉了學生的觀察能力、提出問題的能力、做出猜想和假設的能力、收集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交流的能力,激發學生獨立思考、勇于實踐、敢于創新的科學精神,培養學生逐步形成科學的態度和科學的價值觀。

        3.轉變了學生的學習方式

        在實驗探究學習評價過程中,從以往注重對學生的知識考查向現在培養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上轉移,這就要求學生要徹底改變被動接受知識、靠死記硬背過關的學習方式,促進了學生盡快步入自主性學習軌道,發展了學生的學習能力。

        4.實現了評價主體的多元化,促進了學生的發展

        多元化的評價主體,將評價過程變成一種民主參與和交往的過程。學生在自評、互評時進行對照和比較,既看到優點也看到不足,激發了學生內在的潛能,提高了學生的自我調控能力,起到互相幫助、互相促進的作用。

        由于物理實驗探究學習評價研究的周期長,變量多,需要長時間和大面積的反復驗證。因此,需要在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定性評價和定量評價相結合的方法上進行更深入的探索,以更全面、有效地描述學生的物理實驗探究學習狀況,發揮物理實驗探究學習評價的激勵和促進功能,促進學生學習的全面進步。

        參考文獻

        第2篇:八年級物理教學反思范文

        初中物理課程改革正在全面、健康、穩定地向前推進,由于這次課程改革力度較大,新課程的實施必然對教師的教學活動產生重大的影響,對教師的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教師要搞好初中物理新課程的教學,首先要更新觀念,明確初中物理新課程的總目標,應用現代教育理論,掌握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學策略和教學方法,正確把握教學評價等。下面就初中物理新課程教學中遇到的幾個問題淺談自己的看法,并與同行交流。

        一、對教學觀念的反思

        新課程改革是一場教育理念革命,要求教師“為素質而教”。在教學過程中應擺正“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正確關系,樹立“為人的可持續發展而教”的教育觀念,完成從傳統的知識傳播者到學生發展的促進者這一角色轉變,這是各學科教師今后發展的共同方向。在“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新觀念下,教師的職責不再是單一的,而是綜合的、多元化的。在新課程改革中,改變了教師一味傳授的權威,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現在學生普遍反映:現在的課堂教學形式多了,經常開展討論和交流合作學習;教師鼓勵的話語多了等。

        物理新課標不僅對物理知識和技能的教學提出了具體的、符合實際的要求,同時還對學習過程中學生能力和方法的培養,學生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形成提出了具體的、可操作的目標。如新課標指出“義務教育階段的物理課程要讓學生學習初步的物理知識與技能,經歷基本的科學探究過程,受到科學態度和科學精神的熏陶;它是以提高全體學生的科學素質、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為主要目標的自然科學基礎課程”。因此,我們的課堂教學必須更加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必須有利于學生的可持續性發展,能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科學觀。

        二、對教學方法的反思

        教師思維定勢在原來教育教學方法上,習慣于“上課我講你聽,我灌輸你吸取,課后我考你做題”的單調乏味教學模式,面對新課程要求師生互相合作探究、師生、生生互動、讓學生成為課堂教學的主人和主體,我們的教師缺少激情,沖動和靈感,也就缺少了課堂教學的駕馭能力,教學機智和教學智慧。在轟轟烈烈的課堂場景下,學生的思維接著教師事先設計好的圈套鉆,新課程改革,首先是教學理念的改革,力求把課堂還給學生,讓課堂充滿生命活力,把班級還給學生,讓班級充滿成長氣息,把創造還給教師,讓教育充滿智慧挑戰。

        1、面向全體學生,兼顧兩頭。班級授課是面向全體學生的,能照顧到絕大多數同學的因“班”施教,課后還要因人施教,對學習能力強的同學要提優,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加強課后輔導。教師要特別注意不要讓所謂的差生成為被“遺忘的角落”。

        2、注重學法指導。中學階段形成物理概念,一是在大量的物理現象的基礎上歸納、總結出來的;其次是在已有的概念、規律的基礎上通過演繹出來的。所以,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改變以往那種講解知識為主的傳授者的角色,應努力成為一個善于傾聽學生想法的聆聽者。而在教學過程中,要想改變以往那種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觀念就必須加強學生在教學這一師生雙邊活動中的主體參與。要注重科學探究,多讓學生參與探究,經歷探究過程,體驗獲得探究結論的喜悅。

        3、教學方式形式多樣,恰當運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提高教學效率。科技的發展,為新時代的教育提供了現代化的教學平臺,為“一支粉筆,一張嘴,一塊黑板加墨水”的傳統教學模式注入了新鮮的血液。在新形勢下,教師也要對自身提出更高的要求,提高教師的科學素養和教學技能,提高自己的計算機水平,特別是加強一些常用教學軟件的學習和使用是十分必要的。

        4、在教學過程中應有意向學生滲透物理學的常用研究方法。例如理想實驗法、控制變量法、轉換法等。學生如果對物理問題的研究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將對物理知識領會的更加深刻,同時也學到了一些研究物理問題的思維方法,增強了學習物理的能力。

        三、對教學行為的反思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認真檢討自己的言行:是否從權威講授轉向師生平等的交往與對話;是否有公正的品質、豁達的胸懷、豐富的感情,以及敏銳的判斷力和豐富的想象力等。

        例如,在討論“物質是可分的”這一結論時,個別學生提出了物質分到一定程度后不再可分,我當時作了批駁。在課后反思中,我深感這樣扼殺了該同學積極思考的興趣、大膽創新的勇氣。于是,在下一節課中當著全班學生的面作出了自我批評,并在后來的教學中注意寬容各種觀點,鼓勵學生積極探索創新。在后來的探究“孔明燈”升空的原因時,有學生提出了“孔明燈”升空的原理與火箭升空原理一樣,這時我不慌不忙,又提出了下一個觀察探索問題:觀察“沖天炮”的升空過程,探索其升空原理。這樣,學生的探究精神和問題意識得到培養,把深奧的物理問題和生活中的問題密切聯系起來。

        眾所周知,過去為了鞏固雙基,我們的教學往往追求對學習內容的“標準化”理解,強調對問題解決的常規思維、邏輯思考、唯一答案,對學生的奇思妙想往往采取壓制、回避。而新課標強調教師的教學必須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問題意識,所以我們在課堂教學中一定要謹慎處理自身的教學行為,要積極肯定學生的“別出心裁”,并及時給予適當的肯定和引申。

        四、對教材體系的反思

        1、新教材更多地體現了探究式學習,談化了物理學科知識體系的完整性,使一些知識講的不完整。受到課時的限制,很多知識不能詳細的講,或者不能講,使學生對很多問題不能徹底的理解,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把握不準知識講授的程度和深度。

        2、新教材更多強調趣味性,提倡學生自主學習,要淡化講授的過程,要讓學生充分表現自己,個性得到發展,這使一些學生過多班級和紀律較差班級在教學開展上受到制約,一方面不能充分調動學生參與到有效的課堂教學,另一方面不能順利地完成教學任務。

        3、在內容順序的安排上,我個人認為將電學內容安排在初中八年級有許多不足之處,首先,在上冊最開始先接觸電學,只學習一章《電流和電路》,而后經過一個寒假再繼續學習,不利于知識的連續性和學生的掌握;而整個上冊中沒有安排公式計算內容,而八年級下冊學習《歐姆定律》繼而學習《電功率》,很快進入利用多個公式,多個電學物理量,多種電路狀態下的復雜計算,學生一時學習起來感到困難,有部分學生數學計算、分析理解能力一般者,必然對利用公式計算分析題畏而遠之,喪失興趣,而八年級如果沒有了學習物理的勁頭,對下面內容的學習一定受到影響。

        第3篇:八年級物理教學反思范文

        【關鍵詞】微機室 微課 教學方式

        隨著“互聯網+”理念、信息技術發展對教育的不斷影響,作為教師,面臨著如何變革課堂教學的思考:怎樣改變傳統物理教學模式,進一步提升物理教學效率?怎樣讓學生由“恐懼”物理轉化為“愛”物理?

        一、研究背景

        從事教育工作以來,各類“高效”課堂教學模式層出不窮,細觀其變,也有共性存在,都是從“要我學”變為“我要學”,充分調動、發揮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隨著信息技術的飛躍,網絡技術的不斷提升,可汗學院、微課、MOOC以及“翻轉課堂”理念,深深的吸引了我們。2010年,廣東佛山教育局首次給出“微課”概念并開展了一系列“微課”建設實踐與應用研究。以胡鐵生為代表的學者提出了以5~8 min的微視頻為核心,整合微教案、微課件、微練習、微反思、微點評配套資源的“非常5 + 1”微課框架。形成在傳統授課的基礎上繼承和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教學形式。而“翻轉課堂”作為一種能夠展現學生核心素養,提高教學效率的教學模式,也已經成為國內外學者、教育工作者研究和實踐的熱點問題。

        二、利用微課在微機室轉變物理教學模式設計

        要轉變傳統的教師一言堂課堂物理教學模式,進行“翻轉課堂”教學,必須理清其具體操作步驟,把握課堂特征。綜合現有的大部分“翻轉課堂”模式,主要是以發揮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變知識的被動接受者為知識的發現者、歸納者,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過程,而教師在其中的作用更多的變為學習過程的指導者與促進者。借鑒前人寶貴經驗,我們確定了教學流程設計。

        1.教師課前將相關知識內容分解制成包含有基礎知識講解、應用實踐、知識歸納(部分包含知識測試)的時長為5~8分鐘以微視頻為主的微課。

        2.學生按照教師安排教學計劃,課前學生主要通過課本、輔導資料進行預習。

        3.上課初期學生通過自主觀看微課,利用微課進行自主學習研討,學習相關知識(因為我們是寄宿制學校,因此設計時我將學生需要利用終端所進行的課前微課學習過程移至課堂)。

        4.通過觀看微課,小組進行知識討論歸納,個體開展知識應用強化練習,教師或在旁邊觀察學生操作情況或與學生交流討論,進行適宜的個別輔導,或分析學生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情況后,進行集體疑難解惑。

        5.學生在學習過程出現問題可重復3、4步驟進行,直至掌握所要學習知識點。

        6.課后學生完成作業進行知識鞏固,教師對學生掌握情況進行分析、點評。

        三、在微機室利用微課進行物理教學實踐

        有了具體的思路,我們隨即進行了教學嘗試,通過精心準備,在八年級班開展了以北師大版八年級《物理》第六章第三節《生活中的透鏡》為內容的教學實踐教學實踐。

        (一)課前準備

        1.利用動態凸透鏡成像規律課件制作凸透鏡成像應用微課,內容包括照相機原理、幻燈機原理和放大鏡原理(包括光路動態變化軌跡);

        2.制作顯微鏡、望遠鏡學習微課;

        3.通過問卷星在線考試系統組建三套檢測題庫。一是凸透鏡成像規律應用知識檢測題庫。二是顯微鏡、望遠鏡知識檢測題庫。三是綜合知識題庫;

        4.教師通過微機室廣播軟件向學生機下發學習微課綜合知識檢測。

        (二)上課過程

        1.師生回顧凸透鏡成像規律知識;

        2.學生自主學習凸透鏡成像應用微課,并通過學習與同組同學進行討論交流,進一步掌握凸透鏡成像規律及其應用;沒有掌握的同學反復觀看、交流直至掌握;

        3.學生在線完成凸透鏡成像規律應用知識檢測題(題庫題目為20道,每個學生答題8道,由系統隨機由題庫選題)對失分部分重新進行學習討論,教師進行巡回指導;

        4.學生自主學習顯微鏡、望遠鏡學習微課,并通過學習與同組同學進行討論交流,進一步掌握凸透鏡成像規律及其應用;

        5.學生在線完成顯微鏡、望遠鏡知識檢測題(題庫題目為8道,每個學生答題3道),學生對失分部分重新進行學習討論,教師進行巡回指導;

        6.師生集體進行知識歸納;

        7.學生在線完成綜合知識檢測(題庫題目為8道,每個學生必答)

        8.布置作I。

        通過一段時間的教學嘗試,盡管存在學困生課堂學習速度遲緩,效率低,課堂時間不足的現象,但也增加了教師單獨指導的機會。總體而言,學生對物理學習的熱情、學習成效都得到了提升,在微機室利用微課進行物理教學這種方法是可行的,對我們提高教學質量,增強教學成效是有益的。

        【參考文獻】

        [1] 張海榮. 微時代“微課”的設計與制作[J]. 中國醫學教育技術,2014,8(13):245-248.

        [2] 劉銳、王海燕. 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設計和實踐[J]. 教學研究,2014(5):26-32.

        [3] 盧強. 翻轉課堂的冷思考:實證與反思[J]. 電化教育研究,2013(8):91-97.

        第4篇:八年級物理教學反思范文

        【關鍵詞】中學 物理教學 數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5)11B-0021-04

        一、引言

        在20世紀70年代末,我國才開始進行科學方法教育的研究,這使得我國的科學方法教育起步較晚。雖然起步晚,但國內一些教育學者在研究科學方法教育方面取得了不小的成果,有關科學方法教育的分析和探討仍然在不斷地進行中,使得物理科學方法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不斷受到重視。在物理教學中,數學方法是一種用于研究和解決物理問題的重要工具。對教師而言,為什么物理會這么難教;對學生來說,為什么物理會這么難學。究其原因,在實際教學中,學生缺乏運用數學方法解決物理問題的系統訓練,教師也沒有正確處理好數學方法服務于物理教學的關系。在日常的物理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循序漸進地有步驟地滲透數學方法的教育,讓學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必備的數學方法。

        本文探討中學物理學習中有關數學方法的問題,經過案例分析對常用的數學方法進行探究,闡述數學方法在中學物理教學實際中的應用實踐,并對實施效果進行評估分析。

        二、數學方法概述

        我們從物理科學方法的分類與結構體系圖1中可以看出,數學方法是常用的科學方法之一。數學方法所包含的內容十分廣泛,從廣義上說,是指數學概念、公式、理論、方法和技巧的總和。從狹義的角度講,是指運用數學來分析、計算問題的各種具體的方式與方法。

        圖1 物理科學方法的分類與結構體系圖

        數學方法就是用數學語言把客觀事物的狀態、關系和過程表達出來,并對問題進行處理,是一種以數學為工具進行科學研究的方法,通過推理、運算和分析,最終形成判斷、解釋和預言。

        (一)數學方法的特點

        1.高度的抽象性

        人們運用數學方法解決問題時,總是舍棄研究對象其他各種性質和具體內容,只保留數量關系和空間形式。并且對這些數量關系和空間形式作進一步抽象,把全部問題變成了數學符號之間的運算關系,然后對之進行分析研究,得出理想化的數學概念和定量描述事物的普遍規律。

        2.高度的精確性

        數學方法之所以具有如此高度的精確性,是因為數學是描述事物量的關系的,而事物是質和量的對立統一,任何事物的量是嚴格確定的。

        3.嚴密的邏輯性

        在數學中,邏輯推理常表現在數學定理的證明和方程式的求解上。證明和求解的過程,都要遵循嚴密的邏輯規律和推理規則,步步相接,環環緊扣,只要前提正確,論證合乎邏輯,所推論出來的結論就是可靠的。

        4.充滿了辯證法

        運動和辯證進入數學,使全部數學具有辯證的特性。在那里即使很簡單的關系,如單純的抽象的量之間的關系,都采取了完全辯證的形式。

        5.應用的廣泛性

        數學方法有如此廣泛的應用性,是因為它研究的對象就是事物的空間形式和量的關系,而客觀世界中任一具體事物其存在、運動、變化和發展,都具有一定的空間形式和量的關系。

        (二)數學方法在中學物理教學中的作用

        1.定義物理概念。中學物理中許多的概念都以數學的形式來表達,常用比值定義法。如我們所熟知的速度、密度、壓強、電容、電勢、電阻、功率等物理量。

        2.推導證明物理定理定律。光的反射定律、光的折射定律、牛頓第二定律等都是以實驗為基礎,轉化為數學模型,然后進一步分析、推理、認證,以數學形式表達成物理公式。

        3.解釋物理現象。有些物理現象難以用語言文字表示,但是借助數學方法用物理圖像卻可以很好地描述物理現象。

        三、例解數學方法在中學物理教學中的應用

        教師在物理教學中使用到數學方法時,要注意利用物理與數學之間相輔相成的關系,向學生明確指出所用的是哪一種數學方法,介紹有關這一種數學方法的知識,點明該方法的形式,適用條件范圍,完整的操作過程,讓學生有意識地接受數學方法。數學方法強調邏輯推理,學生經歷過邏輯推理更能獲得有意義的知識,學到的知識也更為深刻。用數學表述是物理學的一個重要特點,用數學方法解決物理問題時,注意總結求解各類題目的基本步驟,重視靈活運用各種計算技巧。物理知識是分章分節的,各個知識點之間既相互聯系,又相互區別,通過數學方法可以將前后知識融會貫通起來。當學生學到的不是環環相扣的知識鏈,而是支離破碎的碎片式的知識時,就要利用數學方法幫助學生把這些知識連貫起來,建立完整的知識體系。數學是解決物理問題的重要工具,其思想、方法和知識始終滲透貫穿于整個物理學習和研究的過程中,為物理概念、定律的表述提供簡潔、精確的數學語言,為學生進行抽象思維和邏輯推理提供有效方法,為物理的數量分析和計算提供有力工具。下面就中學物理教學中常用的數列法進行案例分析闡述。

        〖數學知識〗

        1.數列:按照一定順序排列的一列數稱為數列。

        2.等差數列:等差數列是常見的一種數列,如果一個數列從第二項起,每一項與它的前一項的差等于同一個常數,這個數列就叫做等差數列,而這個常數叫做等差數列的公差,公差常用字母d表示。

        3.等比數列:如果一個數列從第2項起,每一項與它的前一項的比的比值等于同一個常數,這個數列就叫做等比數列。

        [例題]

        用質量為m1的鐵錘沿水平方向將質量為m2長為L的鐵釘敲進木板,鐵錘每次以相同的速度V0擊釘,隨即與釘一起運動并使釘進入木板一定距離,在釘每次受擊進入木板的過程中,所受的平均阻力為前一次受擊進入木板過程中所受平均阻力的 k(k>1)倍。

        (1)若敲擊三次后釘恰好全部進入木板,求釘第一次進入木板過程中所受的平均阻力。

        (2)若第一次敲擊使釘進入木板的深度為L1,則需要敲擊多少次才能使釘全部進入木板?并說明要使釘全部進入木板L1必須滿足的條件。

        [解析]

        (1)鐵錘每次擊釘的短暫過程動量守恒,則有

        m1v0=(m1+m2)v

        它們一起運動的初動能

        設釘第一次進入木板過程中所受阻力為f,則第二次、第三次的阻力依次為kf、k2f,又設三次敲擊后釘進入木板的深度依次分別為L1、L2和L3,根據動能定理,有Ek=fL1=kfL2=k2fL3,則,

        又因為L1+L2+L3=L

        所以

        (2)設敲擊n次,釘全部進入木板,同理可得

        Ek=fL1=kfL2=……=kn-1fLn

        ,則

        化簡得

        若上式不是整數,n應取整數部分再加1,若恰為整數,則不加1。

        由上面的式子

        可知,隨n增大而增大,但總是小于,因而當L1過小時,無論多大的n也不能使該式成立。要使釘能全部釘入木板,應有:

        [評析]

        利用數列解決物理極值問題,即根據數學規律,利用等差、等比數列推導出相應的表達式,再根據題中的限制條件求出極值。

        四、數學方法在目前中學物理教學中的應用情況調查與研究

        如果只是從理論層面上研究中學物理教學中的數學方法,那是遠遠不夠的。為了真實了解數學方法在中學物理教學中的應用情況,筆者深入基層一線進行了教學實踐,通過查閱文獻、訪談調查、問卷調查等多種渠道進行研究。

        為獲取本課題研究的基礎資料,本研究按準備階段、調查階段、實踐階段三個階段展開。

        (一)準備階段

        文獻查閱,收集資料,歸納整理有關數學方法在物理教學中應用的文獻,根據現狀,確定本文的研究內容,制訂計劃,作好人力和物力上的準備。

        (二)調查階段

        從實際教學情況從發,結合自身的條件,探討中學生在學習物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從多方面、多渠道展開調查,按照一定的操作程序,采用統計軟件SPSS進行數據分析,探究如何更好地在中學物理教學過程中滲透數學方法的教育。

        1.訪談調查。與被研究者進行談話,進一步掌握第一手珍貴的資料。為了調查師生對數學方法的了解程度,使得調查的結果有針對性,本研究對全南縣某中學部分師生進行了訪談調查,聽取了師生的建議和意見。

        訪談結論:通過對師生的訪談,我們可以看出,數學方法在中學物理教學中的應用現狀不樂觀,教師和學生不看重數學方法在物理教學中的應用,師生對數學方法的應用價值認識不足,思想觀念缺失,他們對理論不屑,怕麻煩。

        2.問卷調查。本次調查編制了學生和教師問卷,統一采取書面形式的紙質問卷,問卷采用不記名方式作答,期望獲取真實可靠的信息,旨在了解目前中學物理教學中數學方法滲透教育存在的問題,并提出有關解決問題的對策。有關問卷調查的發放和統計情況如表1所示。

        表1 中學物理教學中數學方法應用現狀的調查問卷統計表

        類別 項目 數據 有效回收率

        學生問卷 發放問卷 200 79.50%

        回收問卷 173

        有效問卷 159

        教師問卷 發放問卷 30 83.33%

        回收問卷 26

        有效問卷 25

        問卷調查結論:調查中發現,中學生在物理學習中相對缺乏應用數學方法的意識,缺乏應用數學方法的能力;教師在升學壓力的強迫下,理論與實際往往脫節,教師每天重復著純粹的習題,忽視了思維方法的培養。

        (三)實踐階段

        在前面兩個環節的基礎上,筆者就相關問題的解決進行了教學實踐,以贛州市全南縣某中學作為教育環境,部分中學教師與學生作為研究樣本,開展研究,并對教學實踐進行了反思與總結。實踐對象是全南縣某中學八年級水平相當的兩個教學班的學生,以八(1)班為實驗班,八(2)班為對照班。本次實踐從2014年2月始至2014年7月止,約半年時間,以一學期為準。

        教學實踐結束后,以八年級2013―201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物理測試題作為測驗工具,對對照班和實驗班進行客觀檢測,并以此成績作為后測成績,進行統計分析。本次測試題以八年級第二學期期末物理考試為樣本,比較客觀、公平。測驗實行單人單座年級交叉考試,保證學生能夠認真獨立地完成測試卷,使研究的質量得到了有效的確保。測試卷在題型上設有填空題、選擇題和解答題三種題型,全卷共有5大題,24個小題。題型分布如表2所示。

        表2 題型分布表

        題型 填空題 選擇題 解答題

        題量(個) 10 6 8

        數據處理。測試卷的批改在學校數理教研組的幫助下進行,實行跨年級交叉流水閱卷的方式,全體教師客觀公正地批改。

        實驗結果。對實驗班和對照班前后測成績優秀率、及格率進行統計,其結果見表3。

        表3 實驗班與對照班前后測優秀率、及格率比較表

        班級 八(1)班(實驗班) 八(2)班(對照班)

        統計量 平均分 及格率 優秀率 平均分 及格率 優秀率

        實驗前測成績 33.33 11.13% 0% 34.33 12.31% 0%

        實驗后測成績 52.61 34.15% 9.76% 41.00 19.05% 0.00%

        注:80分以上為優秀,60分以上為及格。

        采用統計軟件SPSS進行數據處理后,實驗班和對照班的物理平均成績及差異性,如表4所示。

        表4 實驗班與對照班的物理后測成績的差異性檢驗

        F Sig. t df Sig.(雙側) 均值差值 標準誤差值

        假設方差

        相等 0.010 0.921 2.683 81 0.009 11.610 4.328

        假設方差

        不相等 2.684 81.000 0.009 11.610 4.326

        實驗班和對照班的前測成績平均分分別為33.33分、34.33分,沒有顯著差異。經過一個學期的實踐,實驗班和對照班的后測成績平均分分別為52.61分和41.00分,由F=0.010,顯著概率為p=0.921>0.05,因此,兩組方差差異不顯著,即兩組方差齊性,故選擇方差齊性一行的數據作為檢驗結果。t檢驗的顯著概率為p=0.009

        五、討論

        經過一個完整學期的教學實踐,在嚴格按照教學目標的基礎上,根據八年級學生所學習的物理內容,筆者力求做到將常見的數學方法滲透到中學物理教學的過程中。這種學習方式是非常可取的,對很多學生是適應的。它有效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幫助學生啟迪思維、開拓視野,學生不再是單純地機械式地接受教學。教師通過數學方法啟發學生積極思考問題,充分發揮學生的潛能,使學生最終獲得成功。通過對比實驗班和對照班的后測成績,可以明顯看出實驗班在學習方面略占優勢。

        六、結語

        通過教育教學實踐證明,在中學物理教學中滲透數學方法的教育,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態度,形成正確的價值觀,促進學生物理成績的提高,達到了預期的效果,同時,學生的綜合思考能力也有了一定的提高。這個結論對修正一些中學物理教師的錯誤認識、更新教學觀起到一定的積極推動作用。在中學物理教學中滲透數學方法的教育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在中學物理教學過程中滲透數學方法的教育,能促進學生主動、積極地學習,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物理學業成績。

        教師要搞好中學物理新課程的教學,必須樹立正確的教學觀,應用現代教育理論,掌握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學策略和教學方法,把科學的學習方法的思想慢慢在課堂中向學生滲透,尤其是數學方法,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領會科學學習方法的精髓。

        【參考文獻】

        [1]章新友.物理學的方法論與發展前沿研究[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3(12)

        [2]張憲魁.物理科學方法教育[M].青島:青島海洋大學出版社,2000.32

        [3]吳海鷹.初中數學思想方法教學研究[D].呼和浩特:內蒙古師范大學碩士論文,2011.9

        [4]徐國忠,胡開建.科學方法100問[M].上海:上海科學普及出版社,2005

        第5篇:八年級物理教學反思范文

        關鍵詞:新課標理念;初中物理;教學思考

        作者簡介:翟燕(1984-),女,碩士研究生,中學一級,研究方向:理論物理.1教材挖掘的再深入

        有位著名的特級教師曾經談到“教師備課,要把八分之八十的精力放在研究教材上”.物理是一T系統性強、邏輯嚴密的學科,教師不僅要從整體上掌握教材,做到正確理解每一章、每一節在整個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知識的來龍去脈,做到統攬、全書、總體把握,更要研究知識的內部結構、知識的編排層次,還要遵循新課程標準的理念,在提高物理教學嚴謹性的同時,需要教師更加科學的進行教學設計,使其符合學生的學習需求以及教師的教學要求.

        比如,蘇科版八年級物理下冊第十章《壓強》一節,課本上給出“壓力”的定義為:這種垂直作用于物體表面的力叫做壓力.教師應該要思考:是不是壓力的定義就可以理解為,垂直作用于物體表面的力都叫壓力呢?顯然不是,比如說高中物理遇到的某種情況下的電場力,如圖1所示,帶電荷量為Q的正點電荷距一很大的接地金屬板的距離為a,金屬板對點電荷的作用力,此時該電場力的方向就與金屬板表面垂直,顯然是不能稱之為壓力的.

        所以教材在讓學生尋找諸多壓力示意圖共同點的基礎上,給出了壓力的定義:“這些力都垂直于物體表面,這種垂直作用于物體表面的力叫做壓力.” ,我相信“這種”這個詞的意義就在于此,類似于以上這些情況下的這種力.這樣表述就尤為嚴謹了.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當然完全沒有必要提及這些,但是作為教師的我們應該想到語言表述的科學和縝密.因為“壓力”這個概念本身就是按力的作用效果命名的力,不需要給它下很嚴格的定義.又如,在談到“壓力的作用效果可能與哪些因素有關?”,細心的老師會發現2015年教材已經變更為“對于相同的受壓面,壓力的作用效果可能與哪些因素有關?”.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注意引導學生去關注控制相同受力面積來研究壓力的作用效果,可以在前面的活動中有意的滲透這一點,例如:做氣球和鉛筆的活動時,可以有意指出我們是對于同一個氣球和同一根鉛筆的情況下去體驗壓力大小的.這樣不僅加深了學生對控制變量思想的理解,同時也可以讓學生體會到研究問題和語言表達時要注意嚴謹性和科學性.還有,在蘇科版八年級物理上冊第二章第四節《升華和凝華》中,“觀察碘錘中的物態變化”這一活動中,之前教材一直是采用直接在酒精燈上加熱碘錘(如圖2),而2015年的教材版本已經轉變為水浴法加熱碘錘(如圖3).細心的教師應該能發現新方法的更改原因.

        單質碘是紫黑色有金屬光澤的鱗片狀晶體,熔點為113.5℃,沸點為184.35℃.若采用圖2,對“碘錘”中的碘晶粒加熱后,酒精燈外焰的平均溫度可以達到519.9℃,隨之碘的溫度迅速升高,在加熱的過程中下面的碘還沒有升華完,就已經達到了碘的熔點,于是開始熔化,因此碘錘中會出現液態的碘.而采用圖3所示的水浴法,水沸騰時繼續吸熱,但溫度保持不變,且低于碘的熔點,所以碘不會熔化.因此,采用水浴法加熱,控制水溫不超過碘的熔點,即可讓碘只發生升華而不會發生熔化.根據這樣明顯的實驗現象,學生就能很自然的理解“升華和凝華”的概念,這個方法改進的優點就體現的淋漓盡致了.

        諸如以上情況的案例還很多,這就要求教師認真鉆研教材、更深度的備課,豐富自身知識修養的同時,正確引領教學,盡量挖掘出教材能提供給我們的最大信息量,從而才能有選擇、有技巧、有目的地滲透給學生.

        2情境創設的再有效

        “境”指教學環境,“情”指洋溢在“境”中的教學雙方即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情因境而生,境為情而設,情與境統一為情境.創設好的課堂情況既能引發學生積極思考,又能增加學生的思維深度.

        例如,九年級物理上冊第十二章第一節,為了引入“動能 勢能 機械能”的課題,我們可以創設令人震撼的情境,播放剛剛發生的臺風“莫蘭蒂”帶來的危害,學生都會看的格外認真.為了更生動、形象的體現流動的空氣和水能對物體做功,從而引入能量的概念,教師可以創設一種情境:在一個長長的玻璃板中,放置一輛玩具小車,吹風機對小車吹風模擬臺風,一盆水模擬洪水,學生能清晰的看到小車在風和水的作用下移動了一段距離.

        此時教師可以問:剛才的實驗中,你觀察到了什么現象?

        學生:小車在風和水的作用下移動了一段距離.

        教師繼續追問:風的本質是什么?什么樣的水?

        從而得到,流動的風和流動的水能對物體做功,我們就說他們具有能量.這樣的情境創設比用傳統的通過一張圖片的解釋要直觀、生動的多,學生不僅能接受新知識,還能在教師的層層追問中最大限度的發散了思維.再如:在八年級物理下冊第十章第一節《壓強》中,課題的引入我們可以放棄傳統的“牛人走鋼絲”、“胸口碎大石”等.可以用:課前用A4紙卷成一個個圓筒,用膠帶纏成一卷.

        教師先拿出一張A4紙卷成一個紙筒,問:這個紙筒能承擔一張凳子的壓力嗎?

        學生:不能

        教師演示,紙筒被壓壞.教師接著展示圖示(圖4和圖5)的一卷紙筒問:這卷紙筒能承受住這張凳子嗎?

        學生:能

        演示成功.

        教師:那能承受我們班某某同學(較胖)嗎?

        學生哄堂大笑:不能

        學生上臺輕輕的站在上面,結果安然無恙

        學生驚訝的同時,教師問:為什么這么重的同學站上去而紙筒不被壓扁呢?

        從而引入壓強概念,激發起學生的求知欲望.

        又如,八年級物理上冊第一章《聲音是什么》,大多數教師的引入是播放音頻,讓學生傾聽風聲、雨聲、流水聲.在這里教師可以適當的做個改變,播放學生都喜歡的最近比較火的明星“小咖秀”,同樣一段視頻,一遍靜音,一遍聲音正常.學生會有不同的感受.

        教師趁機問:你認為哪一遍視頻有意思?

        學生:有聲音的!

        教師接著追問:你能否提出幾個你想知道的有關聲音的問題?

        學生:聲音是什么?聲音怎么產生的?聲音的特點?

        學生踴躍發言,課堂氣氛活躍起來.

        有效的情境創設,要讓學生在參與、體驗、經歷的過程中學到知識,逐步培養學生探究問題時所必備的科學素養和科學精神.

        3問題設計的再優化

        根據新課標理念的要求,啟發式教學越來越受到重視,而啟發式教學的關鍵在于問題的設計.問題設計是思維的元素、是發展學生思維的鑰匙、是實現三維教學目標的載體.問題解決過程中產生新的問題,使課堂產生預設和未預設的效果.一堂課的成功與否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問題的設計與引導,從而開發學生的思維.教師要注重設計問題要有針對性、層次性、趣味性,同時提高問題的思維含量,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成為真正意義上課堂的主體.

        例如,蘇科版八年級物理上冊第一章一節《聲音是什么》中,在探究聲音的產生時,學生已經通過紙張發聲、聲帶的發聲等猜想出聲音產生的原因.接著我們利用音叉來證明物體由于振動發聲(圖6).該環節是本節課的重點,教師要注重問題的設計與引導.

        教師用小錘敲擊音叉.

        教師:大家聽到音叉發聲了嗎?

        學生:聽到了

        教師:那你們看到音叉的振動了嗎?

        學生:看到了

        學生:沒看到

        教師:為什么后面的同學看不到音叉的振動呢?

        學生:應該是振動太微小了,不容易觀察.

        教師拿出帶有乒乓球的鐵架臺(如圖7),問:利用老師提供的器材,大家討論一下,你有什么方法可以證明l聲的音叉是振動的?

        討論結束,讓一學生上臺演示,然后讓其他同學做出評價,哪里做的好,哪里做的不好,你認為應該怎么改正更好?學生踴躍發言.

        教師:敲擊音叉前乒乓球能不能與音叉接觸?為什么?

        剛才這個同學的操作過程中,你觀察到了(包括聽到和看到的)什么現象?這些現象說明了什么?

        教師接著追問:乒乓球在整個實驗中的作用是什么啊?

        學生:把音叉微小的振動放大,易于觀察.

        教師從而很自然的得到轉化放大的思想方法.

        教師:非常好!那老師為什么選擇乒乓球,而不用大鐵球?

        教師:你還能想到哪些方法可以顯示出音叉的振動呢?

        學生經過討論后,提出將正在發聲的音叉貼臉頰、貼水面,或者用手去摸等等.

        這樣,經過大量的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通過整個實驗過程的觀察、思考和討論,學生體會到了物理學中非常重要的一種思想方法――轉換放大,該部分的重點得到了突出,難點也得以突破.

        在教學過程中,諸如此類的例子很多很多,教師的合理提問,不僅可以檢查學生知識獲得的情況,及時調節課堂教學的方案,而且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啟發學生的心智,培養良好的思維習慣,同時還能促進學生與教師、學生與學生之間知識、思想、情感的交流,使學生能認識到自己學習上的優缺點,不斷地發現問題, 勇敢地提出問題,創造性地解決問題.

        物理是初中生剛剛接觸到的學科,有趣高效的物理課堂對他們的興趣培養極為重要.廣大教師應該積極改變思想觀念,在課改理念指導下,摒棄不足之處,努力創新,真正體現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這就要求我們備課要有一定的深度;要深入的研究和挖掘教材;恰當的創設情境;優化的設計問題,引導學生自主生成,這樣才能使課堂具有高效性,這也是我們每一位教師需要用心去研究的課題.

        第6篇:八年級物理教學反思范文

        關鍵詞:中學物理;教學;信息技術;應用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3)18-267-01

        本文就中學物理教學中信息技術的應用,結合筆者一線中學物理教學的實踐談以下幾點看法:

        一、運用積件思想,尋求完美整合

        積件“是由教師和學生根據教學需要自己組合運用多媒體信息資源的教學軟件系統”,是一個完全開放的軟件系統,它包括帶有學科特色的教學素材和多媒體資料庫,師生可以根據教與學的實際情境和教學平臺,選用、增刪、修改已有的軟件,或方便地制作新軟件,為教師教與學者學服務。如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和全國中小學計算機研究中心聯合從國外引進的數學幾何教學平臺《幾何畫板》,它不僅為數學幾何教學提供了方便,而且也非常適用于物理中的力學、光學、電磁學課程教學。再如《CSC電子備課系統》、《中學物理作圖工具》、《繪聲繪影》、《天翼全景多媒體輔助教學軟件》等中學物理版都是面向師生設計的新一代大型集成化多媒體輔助教學的自然學科教學平臺,它們集眾多教育專家和優秀教師的科研成果及教學經驗于一體,為提高教學質量、探索新的教學模式和方法提供了豐富的資料,它們操作簡單,容易接受,直觀好用,充分體現積件思想,深受師生的好評。

        二、構建模擬實驗,發揮實驗功效

        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學科,學生實驗和演示實驗是中學理科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在實際教學中,由于受到實驗條件、實驗器材、危害程度等條件的限制,有的實驗效果不盡人意。而采用模擬實驗教學模式,通過多媒體技術模擬一些重要的在目前條件下難以完成的實驗,彌補常規實驗教學的不足,增強實驗的直觀性進而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例如,我教八年級物理《凸透鏡成像規律》實驗時,若用常規儀器按傳統實驗方法進行演示,由于常規實驗儀器和環境的限制,像的特點隨著物距的變化而變化的這一現象不是很明顯,誤差較大,致使學生對凸透鏡成像的規律不甚理解也可能產生迷惑。于是我改用多媒體技術進行凸透鏡成像規律模擬實驗,演示物距從無窮遠移至小于焦距的整個實驗過程中物距、像距和像的特點變化情況,整個模擬實驗過程流暢、直觀、明了,從而使學生對該實驗有了一個清晰完整系統的認識,有利于學生對凸透鏡成像這一重要規律的掌握。再比如在《托里拆利實驗》中,水銀有毒在完成該實驗的教學時,我成功的制作了flas借助電子白板進行演示,學生易與接受且有效的激發了一部分學困生學習物理的興趣。由此可見,通過中學物理實驗教學中應用多媒體技術可以突破常規實驗條件的局限,所以我們應當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特長,對那些難以觀察到、復雜、現象不明顯的實驗進行模擬,使之成為常規實驗的補充,并與常規實驗有機地結合起來,使實驗教學上升到一個更高的層次。

        三、利用網絡優勢,增強教學效果

        21世紀是信息化時代,網絡為學者提供了豐富的資源庫,網上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已成為每個現代教育工作者必備的素質。網上資源具有信息量大、更新快等特點,例如:中國中小學教育教學網(http://.cn)教育資源庫物理學科(http://)資源中心物理學科、中國物理教育(http://)等可謂是一間完整的中小學數字資源庫,它為我們提供了同步教學、優秀課件、教學反思等多種資源,且處于動態的更新之中。通過學習這些優秀課件、優秀習題再作進一步的整合、加工就能設計出適合自己教學的設計來。例如我在進行北師大版八年級物理第八章第五節浮力教學時,須向學生解釋浮力產生的原因。如果使用語言和文字向學生講授浮力的產生是由下表面受到水的向上的壓力和上表面受到水的向下的壓力差,學生理解起來比較抽象,難懂,對整個過程反映比較茫然。所以我通過下載相關課件以動畫的形式慢鏡頭表示前、后、左、右的壓強、壓力相等,小木塊保持不動,但加載上、下表面壓強、壓力時,小木塊慢慢向上移動,同時超鏈接浮力大小推導公式的錄相。活潑的動畫效果、直觀的圖形,快速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四、拓展信息來源,提高教學水平

        第7篇:八年級物理教學反思范文

        【案例一】: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教學片斷。在八年級物理《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一節試教課中,教師最初是想完全放開,自主探究。即創設情景后,由學生觀察、討論、猜想平面鏡的成像特點,然后自行設計方案、小組實驗,檢驗自己的猜想是否成立,最終得出成像特點。但是,試教過程中,我們明顯感到學生自己實在太難駕馭,有的學生甚至對教師的意圖也不完全明白,結果只好臨時調整教學策略,效果自然不理想。通過評教、反思,認識到即使有好的愿望、好的理念,不考慮學生的現狀,自然不會獲得理想的效果。

        在上公開課前,我們根據八年級學生的認知能力、特點重新設計了教學方案,適當增加了教師的指導和課堂教學時間的整體把握細節,針對同學們的猜想,在分步實驗,逐個檢驗,及時交流中將教師融入研究主體中的一員,這樣在公開課的教學中效果就理想多了。原因是把學習過程還給了學生,沒有了教師的絕對權威,學生們依據自己的天性、智力水準,自然地在教師的引導下完成認知過程,他們的熱情自然高漲,從不同的角度思考、討論,設計不同的方案,選取不同的實驗用具,積極動手實驗,再思考、討論、交流,儼然一幅科學研究的情景。除了通常一些方法(如人舉左手,鏡中的像則舉右手等)外,學生在活動中又找到了幾種很有創意的方法。例如檢驗平面鏡成像和物體相對于鏡面是否對稱時,一學生在拿起點燃的蠟燭在鏡前移動,發現蠟燭傾斜(開始并不是有意的)時,鏡中像也發生了傾斜,但傾斜的方向與蠟燭正好相反,運用數學中軸對稱的知識,便得出物像相對于平面鏡對稱的結論;另一學生在實驗時,手中沒放下的火柴盒“幫了大忙”,他發現手中的火柴盒在蠟燭的左側時,火柴盒的像在蠟燭像的右側,調換一下位置,像也跟著變化,于是也得出了物像對稱的結論。顯然,同學們在課堂活動中已經成為了教學主體,他們為自己的發現(或稱為創新)而歡欣、自豪,我想這樣的親歷的探究過程他們將會終生難忘。

        【反思一】:探究教學活動是一種特殊的認知和實踐活動,教師和學生都是主體,也必須成為主體,他們各自通過自己的能動作用,履行各自的角色,并且和諧互動,只有這樣,探究教學活動才能順利展開。如果教師、學生中任何一方不能積極、能動、自主、創造性地履行自身的角色,便失去了主體的特性,那么,探究教學的目標也就不可能實現。

        【反思二】:由于器材、環境、知識水準、操作技能等原因,學生的實驗結果和結論有時誤差較大。教師若以此為契機提出問題,通過分析、討論,找出原因,改進實驗方法,這對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實驗技能和綜合能力會大有益處。切不可輕率指責、否定。同時,課前分組也應充分考慮學生的能力狀況,活動過程中及時組織交流,以使學生學會傾聽他人的見解,從而學會攜手合作活動目標。當然,課后的補救也是必要的。對探究過程中出現問題的小組或個人,教師應提供再探究的機會,幫助他們在分析失敗原因的基礎上,改進實驗方法,完成探究,消除失敗產生負面影響的可能。對于共性的問題,教師要采取恰當的措施補救,或提出新的探究課題。這很正常,正是有了問題或錯誤,才有了改進和創新。

        【案例二】:研究串聯電路特點教學片斷。《研究串聯電路特點》的一節課中,由于分組自主探究,學生的活動熱情很高,八個小組中的五個都由實驗數據歸納出了串聯電路中的電流、電壓特點。但是,有一個小組,實驗數據幾乎無規律可循,另兩個小組的實驗數據近似與電路特點相吻合。在交流時,由于受到有正確結論的小組的影響,后兩個小組的代表說:“我們的實驗數據顯示:串聯電路中各導體中的電流基本相等;串聯電路中各導體兩端電壓之和基本等于電路兩端的總電壓。”而實驗數據出現問題的那個小組的代表交流時講道:“我們小組的實驗不能驗證串聯電路中電流、電壓的猜想是否成立。”這種情況的出現非常正常,由于連接電路時導線接頭處接觸電阻的影響或操作不當,導致實驗失敗。考慮到本節課的時間有限,教師只做了對三個小組探究活動的肯定和對他們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的認可,先請同學們(包括實驗結論正常的同學)就此實驗現象自己分析原因,留待下一節課再交流、討論。雖然教學進度被打亂,教師還要花費一節課的時間來“善后”,但能讓同學們動起來,積極地探究新的、更深一步的課題,這不正符合課堂教學的目的嗎。

        【反思一】:開放性決不意味著放任自流,整個教學事態的發展必須處于教師的引導、控制之下;也不意味著教師可以更輕松一些,而是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使學生的自主活動能夠有序、有效?這就要求設計者更充分地估計學生學習現狀、教學內容的難度,同時更恰當地進行教材取舍、過程設計等。

        第8篇:八年級物理教學反思范文

        設計意圖:在講授新人教版八年級物理第五章第三節《凸透鏡成像的規律》一節時,我針對這一節的內容和特點,結合學生的學情,設計的前置性研究的問題是:

        1.根據上節課學習的《生活中的透鏡》的知識可以知道照相機的鏡頭是凸透鏡,投影儀的鏡頭是凸透鏡,放大鏡也是凸透鏡,但是它們所成的像有倒正、大小、虛實之分,結合教材內容你能否提出一個要探究的問題?

        2.作出猜想和假設:結合教材第三段,對如何進行實驗提出自己的猜想。

        3.設計實驗:根據你的實驗猜想,結合教材設計實驗并設計實驗表格說明需要記錄的數據和現象(簡要寫出實驗步驟即可)。

        八年級的學生已經具備一定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他們能夠根據教材內容和參考書篩選出與前置性小研究相關的信息,并利用已有的知識經驗嘗試去解決這些問題,之后根據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進行表達說明,進而達到前置性小研究的目的。

        實施過程:

        (1)、知識梳理環節

        上課后先引入課題,明確本節課的學習目標,然后讓學生自己根據預習本課內容后的知識梳理,并展示出來,使學生掌握:照相機、投影儀里面都有凸透鏡,放大鏡本身就是一個凸透鏡,它們都利用凸透鏡使物體成像。照相機所成的像比物體小,而投影儀所成的像比物體大。照相機、投影儀所成的像是倒立的,而放大鏡所成的像是正立的。從而讓學生說明自己所提出的問題是什么,學生會說明凸透鏡所成像的大小、倒正跟物體的位置有什么關系等。

        (2)、讓學生交流前置性小研究問題的結果。

        (3)、合作探究,完善實驗步驟。

        教師啟發學生對所提出的問題作出猜想:學生會發現照相時物體到凸透鏡的距離比像到凸透鏡的距離大,而使用投影儀時,物體到凸透鏡的距離比像到凸透鏡的距離小。通過這樣的分析,學生發現像是放大的還是縮小的,可能跟物體和像相對凸透鏡的距離遠近(即物距)有關。學生根據上節課所學《生活中的透鏡》可以知道無論照相機還是投影儀,物體和所成的像分居在凸透鏡的兩側,而通過放大鏡觀察物體,物體和像在透鏡的同一側,學生猜想出像的正倒很可能跟它與物體是否在同側有關。在前置性小研究的基礎上,在學生獨學的基礎上,再讓學生分組討論實驗設計方案。之后讓學生說明實驗方案,其他學生根據該學生的實驗設計進行補充或提出需要改進的地方。

        (4)、完成實驗

        教師根據學生設計的實驗情況進行補充和說明需要注意的環節。學生在明確了實驗中的注意事項后利用手中的實驗器材,分組完成實驗以及實驗相關數據的記錄,教師巡回指導。

        第9篇:八年級物理教學反思范文

          物理老師個人工作總結1

          一、積極參加各種培訓和業務學習、教研活動

          為了不斷提中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積極參加各種培訓和業務學習、教研活動,向老教師學習和交流取長補短。

          二、認真學習新課程標準

          本學期我認真學習新課程標準,發現《物理新課程標準》對物理的教學內容,教學方式,教學評估教育價值觀等多方面都提出了許多新的要求。為此,我不斷教學理論理念,,深入研究拳的課標,明晰的目標,從而對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設計思路,課程目標,內容標準及課程實施建議有了更深的了解,本學期我在新課程標準的指導下教育教學工作躍上了一個新的臺階。

          三、在課堂教學中,堅持學生為主體

          本學期,為保證新課程標準的落實,在課堂教學中,堅持學生為主體實行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互動,創造有利于學生主動探索的學習環境,使學生在獲得知識和不斷提中技能的同時,在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都能夠充分發展。作為教學改革的基本指導思想,把物理教學看成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課前精心備課,撰寫教案,課后認真寫反思,記下自己執教時的切身體會或疏漏,記下學生學習中的閃光點或困惑。在課堂教學中,堅持學生為主體,提倡自主性學習,學生在觀察、操作、實驗、討論、交流、猜測、分析和整理的過程中,獲得知識。這樣的探索實驗讓學生成了學習的主人,學習成了他們的需求,學中有發現,學中有樂趣,學中有收獲,教學質量得到了提中。期考成績優秀率、及格率、平均分分別為……

          四、改革評價方法,激勵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本學期徹底改變了過去單一用分數來評價學生的方法,全面考察學生的學習狀況,如學習熱情,學習過程,學習態度等,關注他們情感與態度的形成和發展,既關注學生物理學習的結果,更關注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的變化和發展,促進了學生全面發展。

          通過我一學期來不斷的工作,我的物理教學工作也取得了較好的成績,以后我將一如既往,再接再厲,把工作搞得更好。

          物理老師個人工作總結2

          本學期我任教八年級的物理教學任務,一學期來我認真執行學校教育教學工作計劃,轉變思想,積極探索,改變教學方法,把新課程標準的新思想、新理念和物理課堂教學的新思路、新設想結合起來,認真備課、上課、聽課、評課,及時批改作業、講評作業,做好課后輔導工作,廣泛涉獵各種知識,形成比較完整的知識結構,嚴格要求學生,尊重學生,發揚教學民主,使學生學有所得,不斷提高,從而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和思想覺悟,并順利完成教育教學任務。現將本學期的教育教學工作總結如下:

          一、把握新課程標準,精心備課

          平時熟讀新課程標準及新課程理念的相關資料,透徹理解并掌握新課程標準,力爭在每節課前制定具體的教學方案,在教每一節課前,精心準備、認真備課,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做到教學中有的放矢,不打無準備之仗。①認真鉆研教材,領會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理念,課改精神。對于教材的結構,重點與難點,掌握知識的邏輯,能運用自如。②了解學生原有的知識技能的質量,他們的興趣、需要、方法、習慣,學習新知識可能會有哪些困難,采取相應的預防措施。③考慮教法,解決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傳授給學生,包括如何組織教材、如何安排每節課的活動。重視過程與方法的教學。從一學期的教學情況來看效果較好,學生的各項素質有較大的提高。

          二、認真落實教研常規,狠抓學風

          八年級學生兩極分化比較嚴重、部分學生對學習失去興趣,特別是難度較大的數理兩學科。部分學生由于是獨生子女比較嬌慣,學習和紀律都很不好。對此,我狠抓學風,在班級里提倡一種認真、求實的學風,嚴厲批評抄襲作業的行為。對學生的作業批改及時、認真,分析并記錄學生的作業情況,將他們在作業過程出現的問題做出分類總結,進行透徹的評講,并針對有關情況及時改進教學方法,做到有的放矢。在課后,為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相應的輔導,以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時加大了后進生的輔導力度。對后進生的輔導,并不限于學習知識性的輔導,更重要的是學習思想的輔導。要提高后進生的成績,首先要解決他們心里,讓他們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對學習萌發興趣。要通過各種途徑激發他們的求知欲和上進心,讓他們意識到學習并不是一項任務,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充滿樂趣的。從而自覺的把身心投放到學習中去。這樣,后進生的轉化,就由原來的簡單粗暴、強制學習轉化到自覺的求知上來。使學習成為他們自我意識力度一部分。在此基礎上,再教給他們學習的方法,提高他們的技能。并認真細致地做好查漏補缺工作。后進生通常存在很多知識斷層,這些都是后進生轉化過程中的絆腳石,在做好后進生的轉化工作時,要特別注意給他們補課,把他們以前學習的知識斷層補充完整,這樣,他們就會學得輕松,進步也快,興趣和求知欲也會隨之增加。

          三、多給學生鼓勵和幫助,培養自信心

          物理是八年級學生開始接觸的一門新課,起初,學生感覺難度較大,學習信心不足,有的學生成績不理想。這種情況應從培養學生的興趣出發。因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習興趣的是學生學習物理的動力的源泉。教學中不生搬硬套,不搞灌輸式教學、多讓學生參與課堂實驗和課外探究,讓學生在探究中親身體驗和感悟。其次開展課外實踐活動,如:搞課外小實驗小制作。并適時給學生鼓勵,給他們信心,不搞偏難題。從多方面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評價。用贊賞的目光看學生,相信這點不行那點行,今天不行明天行。對有困難的學生耐心的輔導和幫助,鼓勵他們大膽的參與課堂。很多學生由怕物理到開始喜歡物理了。

          四、統一要求、因材施教,整體性提高成績

          學生智力、素質的參差必然導致教學的不統一性,我在教學的過程中注意兼顧全體學生,激勵先進學生,鼓勵后進生。對學習成績優秀的學生,重點給予學習方法上的指導,提高他們的自學能力,鼓勵、倡導他們超前學習,指導他們適當拓寬學習內容、加深學習深度、提高學習難度。特別關注有學習欲望但學習困難的學生,經常與他們溝通,了解他們的困難所在,經常表揚他們的進步,放大他們的'閃光點,增強他們的學習信心和學習熱情,再循序漸進地指導他們掌握一些簡單有效的鞏固知識的技巧,盡可能使他們感覺到“付出總有回報”,由“門外漢”逐漸開始“入門”。

          五、大膽嘗試教學改革,使探究式教學深入課堂

          本學年我深知作為物理教師應是課堂教學的實踐者,為保證新課程標準的落實,我把課堂教學作為有利于學生主動探索的學習環境,把學生在獲得知識和技能的同時,在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都能夠充分發展作為教學改革的基本指導思想,把物理教學看成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

          我深知科學探究是增加學生體驗的一種有效方式,探究能激發學生的思維能力,探究能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觀察能力、創新能力等,在教學中多設計探究活動為學生創設探究情景,若器材不足或沒有器材,我就自制或教學生自制,起初探究課很難把握,課堂感覺有些雜亂,經一段時間堅持發現收獲較大:學生的自學能力明顯增強,而且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明顯增強,以后的教學中老師比較輕松而學生的學習效果較好。

          六、重視德育滲透,培養科學態度

          在物理教學過程中,恰當地向學生滲透辯證唯物主義教育、愛國主義教育、道德品質教育和科學態度教育。著重介紹一些我國科學家(如沈括,王充等)對物理學的貢獻,介紹各國科學家們在探索物理學的過程中經歷的細節事件,讓學生了解科學探索中的艱辛,學習科學家們敢于質疑權威、善于發現極細微的現象、勤于實驗反復探索的精神,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以上是對本學期的教育教學工作簡要的小結,工作中也有疏漏和不足,如:怎樣建立較好的評價體系,如何減小兩極分化;怎樣更好的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怎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等都值得深思。在工作中也難免有缺陷,例如,課堂語言平緩,不夠生動,普通話不夠標準,平時考試較少等。新課改對教師的素質要求更高,在今后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我將更嚴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發揚優點,改正缺點,開拓前進,為市六中的教育事業奉獻自己的力量。

        物理老師個人工作總結3   

          緊張忙碌的高一上學期結束了。回首半年來的物理教學工作本人擔任高一年4班班物理教學工作,由于是重新編班,所以面對的是許多陌生的面孔,如何讓這些來自不同班級的學生迅速的適應于我的教學方式,同時隨著對物理學習的深入,學生剛入學時對物理的新鮮感正被逐漸繁難的物理知識帶來的壓力所取代,許多學生學習勁頭有所下降,出現了一個低谷。

          他們對于物理學的基本輪廓及研究過程和方法可以說是空的,特別是學生的思維能力還停留在以記憶為主的模式上,想讓他們在短時間內入門較為困難,因此在教學中要充分調動學生學生的積極性,加強學習方法論引導,逐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特別是物理學中的基本概念老師更加應該注重方法加以引導理解。另外在物理的課堂教學中應加強作業及解題格式的規范,還應該在教學中漫漫滲透物理思維方法的培養。使每個學生都在原有的.基礎上有進步。把本學期幾點作法總結如下

          1、針對學生的具體情況,制定了一系列的補差方案:這三個班物理成績不是很好,尤其是基礎較差,學生反應慢,作業大部分相互抄襲。針對這種情況,本人采取了“低起點,低難度,注重基礎”的教學方針,對學生的問題盡量作到耐心、細致,不厭其煩地反復講解,直到學生弄懂為止。

          2、對學生的作業作到全批全改,對學生作業中出現的普遍問題集體評講,對學生作業中出現的個別問題,單獨找個別學生輔導,對學生中出現的不交作業現象和抄襲現象堅決制止,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屢教不改的給予適當的處罰。

          3、課前反復研究教材,對教材中的知識點做到心中有數,對學生忽略的問題加以強調,對考綱中的重點考點反復講解,反復練習,讓學生對教材中的每一個知識點都熟練。

          4、對學生復習中的重點、難點反復練習,特別是實驗題,學生尤其頭疼,對實驗原理、實驗中的注意事項、實驗的誤差等不清楚,更談不上將實驗原理進行轉換,進行實驗的設計。針對這些問題,除了仔細給學生講解實驗的原理等,還讓學生對實驗的設計反復訓練,反復體會,讓學生逐步克服心理障礙,掌握實驗題的基本解法。并且用多媒體形象演示各種實驗,使學生更進一步掌握了實驗題的做法。

          5、針對當前高考的特點。在注重基礎考查的同時,特別注重能力的考察。在平時的教學工作中,特別注重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從繁重的作業中解脫出來。

          6、針對班級的特點采取抓兩頭的做法,讓尖子學生吃得好,吃得飽。在平時的教學工作,讓他們在完成全班必須完成的作業外,適當補充一些難度教大的習題,以便提高學生的能力,對學習比較困難的學生,特別是雙差生讓他們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重在雙基的落實,但是決不能抄襲。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中字幕无砖欧美日韩一区中 | 日本一区二区高清片片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 | 亚洲日韩爽爽爽在线观看 | 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 色综合久久婷婷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