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生產運作管理論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工商管理;研究內容;比較分析
隨著我國經濟的深入發展,國內對工商管理的研究在深度和廣度上都有了很大進展,與國外學術界的交流也逐漸增多,及時把握國外工商管理研究的最新動態及其發展趨勢,將對我國工商管理的研究有一定的指導與啟發作用。
工商管理學是研究營利組織經營活動規律以及企業管理理論和實踐的學科。本文按照學科代碼將工商管理學科分為十個研究領域,對90年代國內外學術界工商管理各領域的研究方向與研究熱點進行了分析與比較,以發現國內、外研究的差異,更好地促進國內工商管理研究的發展。
1國外工商管理研究內容與熱點
本文在檢索國外工商管理論文數量時,選擇了SCI和SSCI中影響因子大于0.5的59種管理類期刊,時間范圍是從1990年到2000年。通過關鍵詞檢索,發現人力資源管理的研究論文數量遠遠多于其他領域,故將其他九個領域按檢索到的論文篇數做出趨勢圖。
從縱向來看,1990~2000年人力資源管理、市場營銷、技術經濟、項目管理、企業理論的研究呈明顯上升趨勢;而企業文化、財務管理、會計理論與方法、企業戰略管理的研究則一直處于穩定狀態,沒有明顯的增長。其中對人力資源管理的研究在90年代一直呈穩步上升的趨勢。在某些年份,市場營銷研究雖有下降,但整體趨勢是上升的;從圖1中還可以看出技術經濟與技術管理在近5年內發展很快;而運作管理的研究在突破最高點后開始逐漸持平甚至下降;不能忽視的是對項目管理的研究也一直處于上升趨勢。
從橫向看,人力資源管理的論文數量遠遠多于其他領域,可見近十年來人力資源管理在國外是一個熱點研究領域。從其他9個領域的論文數量排序中可以看出,市場營銷、技術經濟與技術管理、項目管理、企業理論、運作管理也是研究的熱點領域。在分析各研究領域的研究內容時的1997-2000年進入SCI檢索的文章,對其中有代表性的論文進行分析,得出如下關于國外工商管理研究內容與熱點的基本結論(見表1):
2國內工商管理研究內容與熱點
對國內工商管理的研究過程中,從中國期刊網中篩選出44種學術性較強的管理類期刊,根據關鍵詞對各二級科目的論文進行檢索,將各領域檢索得到的論文數量進行趨勢描述
從此趨勢圖縱向比較,幾乎每一個領域的研究在近7年中都是呈現上升的趨勢,論文數量逐年增加,這表明國內工商管理各領域的研究力度在加強,這也與國家經濟改革的進程和力度有一定關系。橫向比較,研究成果較多的是市場營銷,說明我國的經濟改革及國企改革的力度加強,企業不再只靠抓生產提高企業利潤,而是越來越注重市場對企業自身的影響;同時,技術經濟與技術管理、企業戰略管理、運作管理、項目管理也是研究較多的領域,相比而言在工商管理研究范圍內國內近幾年對會計理論、財務管理的研究論文相對較少。從代表性文章中,得出國內工商管理各領域研究熱點如下:
3國內外工商管理研究內容與熱點的比較及結論
3.1工商管理研究的國內外對比分析
從國內外的研究趨勢比較過程中可以看出,國外人力資源、市場營銷、技術經濟與技術管理等領域的研究增長速度較快;項目管理的研究在持續增加;企業戰略管理的論文數量曾在1995年左右達到最多,隨后又有所減少。國內則對運作管理研究較多,企業文化、技術經濟與技術管理、人力資源也是理論界研究較多的領域。
從國內外文獻數量的排名次序角度看,國內論文數量較多的是市場營銷、技術經濟與技術管理、企業戰略管理、運作管理、項目管理,而國外的排名為人力資源管理、市場營銷、技術經濟與技術管理、項目管理、企業理論。
國內外研究熱點存在必然的交集,但側重點仍有不同,國內理論研究滯后于國際的理論研究,國內的研究熱點往往是國外前幾年的研究熱點,而國外正在形成的熱點在國內往往是剛剛涉足或者還未涉足。
4結論
從上面的比較可以看出,我國的工商管理研究從整體上落后于國際水平,這與我國的經濟發展現狀有一定關系,但是也要求此領域的學者們能把握工商管理的最新研究方向,以加強我國的工商管理研究,更好地為企業服務。
在研究內容與形式上存在差別:國外在理論研究的同時,注重將理論運用于管理實踐;而國內的研究經常停留在理解國外理論研究的層面上,對一些較新的管理問題介入較少。鑒于工商管理學的學科特點,國內此領域學者們應注重研究形式的改進,注重對管理問題深層面的研究。
研究方法上也存在差別:國外注重規范研究,有嚴密的邏輯推理體系,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而國內多是思辯研究,研究僅根據個人的經驗和知識,或是雖有理論基礎但是缺乏嚴密的推理。國外使用實證研究方法較多,通過案例、實驗、非實驗、實地等方法對所研究問題進行充分的論證,而國內則不重視實證的研究。這與各國間的文化傳統有一定的關系,但是管理學科的本質特點決定了在進行管理研究時,應該多作些實證的工作來充實我們的理論研究。
參考文獻:
[1]金碧輝.國內外管理科學的研究熱點問題比較[J].管理科學文摘,2000.
[2]汪壽陽,金碧輝.SCI、SSCI與管理科學期刊[J].管理科學學報,2000,(12).
[3]WebofScience.[DB/OL].2002.
[4]中國期刊網.[DB/OL].2002.
論文關鍵詞:我國流通服務業自主創新問題研究進展—基于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的調查
黨的十七大報告明確提出要發展現代服務業,提高服務業比重和水平。現代流通服務業作為現代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可以帶動現代服務業的發展,而且可以促進國民經濟總體發展,對于社會就業、國民福利及城市發展也有著重大貢獻。[1]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流通服務業雖然獲得了巨大發展,但是“還不夠快”,并且流通產業集中度低,流通費用高,流通方式陳舊,商業網點布局不合理,流通企業核心競爭力普遍缺失等一系列問題依然存在。流通服務業發展的滯后,帶來了全局性的不良后果,如制造業資本周轉和經濟節奏放緩,城鄉居民消費受到非收入方面嚴重制約等。[2]尤其是近年來,隨著流通服務業對外開放程度的提高,外資在中國流通領域的加速擴張企業管理論文,已經使缺乏創新能力的本土流通服務業遭遇嚴重威脅,而且容易引發政府調控能力弱化、上游產業失控,導致國家經濟安全等問題。[3]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國流通服務業的發展面臨復雜而嚴峻的形勢,如何實現我國現代流通服務業又好又快發展已經成為關乎國家發展全局的重大戰略問題。黨的十七大高度重視自主創新,為我國現代流通服務業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但是恰恰當前我國流通服務企業自主創新能力普遍缺失,這和該領域理論研究嚴重滯后有密切關系,已經嚴重制約著流通服務業的可持續發展。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已成為我國流通服務業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下生存,打造并保持可持續競爭優勢的唯一砝碼。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嘗試著對國內學者在流通服務業自主創新領域的研究成果進行歸納總結,并梳理分析其理論脈絡,以便更好的了解該領域研究進展和尚未解決的問題,為流通服務業自主創新的理論研究與實踐發展指明方向。
“自主創新”是我國在特定歷史背景下提出的新概念,路風將“自主創新”界定為一個企業或者一個國家堅持技術學習主導權,并且把發展技術能力作為競爭力或經濟增長動力主要源泉的行為傾向、戰略原則和政策方針,但是他也指出世界上不可能存在“不自主”的創新。[4]事實上,對流通服務業自主創新的研究可以追溯到關于服務業創新的研究上。鑒于國內流通研究領域單純以“自主創新”命名的研究成果非常罕見,我們在研究中將流通服務業及其所包含的四個子行業(零售業、批發業、物流業、餐飲業)創新的研究成果均視為研究對象。
二、研究方法
中國期刊網是我國最大的全文現刊數據庫,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連續動態更新的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其收錄的核心期刊對行業的研究現狀很據代表性核心期刊目錄。本文通過以下方式對我國流通服務業自主創新的文獻進行檢索,具體包括:(1)在中國學術期刊網絡出版總庫上,搜索篇名中含有“創新”,同時
摘要中含有“流通”、“零售”、“物流”、“批發”、“餐飲”“飯店”、“酒店”、“商業”、“商店”的文章,期刊年限選擇2000-2009年,來源類別選擇核心期刊。(2)剔除其中的書評、新聞、會議等非學術論文,并且剔除文章核心研究內容不是流通服務業創新的以及部分非代表性的期刊(如《特區經濟》等)上的論文。按以上標準,共得到論文樣本330篇。(3)分別按照三個標準對論文樣本進行分類,即按研究主題進行分類、按年份進行分類、按流通服務業中零售、物流、批發和餐飲四個子行業進行分類。根據以上三種分類,本文從三個視角對流通服務業自主創新研究現狀進行了分析(圖1)。
圖1 分析框架圖
三、文獻回顧與分析
(一) 研究主題分析
以研究主題為標準,我們可以把研究樣本劃分為9個研究主題,分布結果顯示研究最多的是綜合創新,即涉及非單一創新維度的研究,共105篇;其次是流通模式創新,共55篇;再次是組織創新(以業態創新最多)企業管理論文,共40篇。
1. 綜合創新。該部分共105篇文章,涉及流通服務業戰略創新、價值創新或體系創新等許多摘要用時間消滅空間。[7]
2. 組織創新。該部分共40篇文章,很多文章在充分分析我國流通組織存在問題的基礎之上,從不同角度提出了流通組織措施的對策。關于我國流通組織的現狀,主要觀點認為我國流通組織規范化、組織化程度較低;管理手段、管理技術和管理水平落后;增長模式仍屬于粗放型;專業化分工協作水平低,各自盲目發展;流通組織間的競爭仍停留在低水平的過度競爭,且競爭不充分和過度競爭并存。[8]孟鐵和張殿波總結了流通產業組織優化的政策選擇,即堅決打破行業壟斷、部門分割和地區封鎖;制定適度市場壁壘政策;流通產業有效競爭政策;制定跨區域集團化的催化政策,以培育一批現代大型流通企業。[9]關于組織創新研究最多的是業態創新,如李飛認為零售業態的構成要素就是零售營銷中產品、服務、價格、店址、環境和溝通6個組合要素,并在此基礎上設計了零售業態創新的路線圖,6個要素中24個細節維度的組合變化就是零售業態創新的具體內容。[10]此外,還有一些研究涉及了農產品流通組織的創新,如馮邦彥和段晉苑提出通過建立專業運銷合作組織改革現行的生豬流通制度的建議。[11]
3. 流通模式創新。該部分共55篇文章,研究內容比較分散,包括生產模式創新、商業模式創新、物流模式創新和渠道模式創新等,表明我國的流通模式在許多方面還存在著急需解決的問題。如于奎和文啟湘分析了批發商業模式存在的問題,并提出批發商業發展模式創新可以通過推進供應鏈管理模式,積極探索電子商務批發交易,向現代物流中心過渡以及發展規模經濟等途徑來實現。[12]
4. 營銷創新。該部分共29篇文章,主要集中在零售和批發上面,大都從企業營銷手段中存在的具體問題入手,探討了如何創新改進營銷方式。很多學者強調零售企業營銷創新是提高企業競爭力的正確選擇。[13]范增認為營銷創新是連鎖超市在激烈的市場環境下,能持續、穩定的發展的必然選擇,營銷方法的創新應包括綠色營銷,情感營銷和導入CIS推廣形象營銷等方面。[14]
5. 技術創新。該部分共24篇文章,主要研究了技術創新對流通服務業的重要性,如何進行技術創新等。如張宏以產品生命周期理論為基礎,提出了改進的A—U模型,流通產業的升級可以是跳躍式的,發展具有可跨越性的,而這都是由又是由技術創新的跳躍性所決定的。發展我國流通產業應從宏觀層面加強技術創新的政策地位,強化對加快發展現代流通產業的政策支持,積極引導第一、第二產業參與流通技術創新,提高流通企業對流通技術的認知和掌握程度,加強現代信息技術物質基礎建設等角度進行改進。[15]
6. 制度創新。這部分有25篇文章,主要從政府企業管理論文,企業以及社會組織等角度探討了如何健全我國流通市場的制度創新。如文啟湘和趙玻指出流通產業天然就是低進入壁壘產業,要防止流通產業過度進入,今后我國必須加快流通產業進入管制制度創新核心期刊目錄。[16]
7. 觀念創新。該部分共18篇文章,如宋則提出要確保流通產業的先導地位, 充分認識流通和流通創新在市場經濟當中的應有地位和作用。[17]黃國雄認為流通是基礎產業,并從流通觀念的創新理論要點出發,對商業的本質、商業城市建設、商業信譽、商業市場、商業利潤、商業文化等方面進行了系統闡述。[18]
8. 服務創新。這部分共18篇文章,主要研究了我國流通業服務中的不足,并提出了適應新時期流通業服務創新的若干措施。如許彩國和柳思維指出零售企業必須不斷提高服務質量,擴大服務范圍,完善服務設施,更新服務內容,通過服務創新才能實現顧客滿意,培養顧客忠誠。[19]
9. 其他。以上的分類方法并不能涵蓋所有流通創新論文,凡是不能歸入以上類別的學術論文歸入該類,合計共16篇學術論文。
(二) 時間序列分析
為了更好了解最近十年國內學者們在流通創新方面的研究,我們對論文樣本進行了時間序列分析,對總的樣本論文以及不同研究主題的論文分別按時間序列進行了統計分析,以便更好的得出學者們研究重點的變化。
圖2 流通創新論文時間分布圖
從圖2可以看出,近十年里,國內學者在流通創新方面的研究成曲折式上升,在2003、2007年達到兩個峰值。2001年末中國入世之后,外資流通企業進軍中國市場的速度加快,此時的本土流通業迫切的需要創新理論支持,在這樣的背景下,流通創新的研究持續增多,所以考慮到學術成果刊登的滯后性,在2003年流通創新達到一個相對峰值是符合實際的,但是這種研究態勢并未持續。直到2004年底零售業全面對外開放以后,本土流通業面臨外資的威脅和壓力驟然增加到一個更高的程度,這使得通過創新提升競爭力的研究成果應需要而增多,同樣考慮到學術成果刊登的滯后性,所以在2006-2007年間才達到另一個更高的峰值。但是隨后流通創新的成果又出現了下滑的跡象,直到2008年金融危機的爆發,在流通服務業受到沖擊的背景下,自主創新的研究成果才又再度受到關注。總之,流通服務業創新的研究論文數量呈現著波動,這表明學者們在該領域的研究還不夠成熟企業管理論文,并未形成持續穩定的增長局面,同時也表明一直致力于該領域的學者有限,更多只是在某一段時間關注流通服務業創新的發展。
(三)流通服務業各子行業的研究文獻分析
以下我們對流通服務業4個子行業即零售、物流、批發、餐飲的研究現狀進行簡要分析。
1. 零售業創新。零售行業的研究論文有79篇,研究的焦點集中在零售業態創新,服務創新,營銷創新等。值得注意的是,在這些研究中大多數都是研究城市零售創新的,論文樣本中僅有5篇是專門研究農村零售創新的,主要研究了農村零售業的業態創新和營銷創新等。如汪旭暉和徐健從農民消費行為偏好視角對農村零售業態創新模式進行了探究,通過探索農民消費行為得出了新型業態創新模式“農村現代綜合商場”,這種業態與城市大型綜合超市有顯著差異,融合了農村現行傳統業態——雜貨店、集貿市場等的優勢,并且摒棄了這些傳統業態在商品品類少、假冒偽劣商品多、環境臟亂差等方面的缺陷,在零售組合要素各個方面具有典型的農村化特征。[20]張蓓從綠色營銷、體驗營銷、定制營銷、整合營銷和關系營銷等新型營銷方式出發,對農產品超市的營銷方式創新提出了若干建議。[21]
2. 物流業創新。物流行業的論文有106篇,研究內容包括物流服務模式創新,供應鏈創新以及技術創新等。張光明認為物流服務創新模式主要包括跟隨競爭創新、顧客需求主導創新、物流技術創新、物流網絡創新、增值物流服務創新等,各種創新模式具有不同的優劣勢及風險,選擇何種模式取決于企業環境條件及諸多因素的考慮。[22]魏際剛提出物流技術創新涉及經營管理和工具、裝備、設施等領域,物流技術與裝備的發展趨勢是先進性,信息化,多樣性與專業性,標準化與模塊化,系統性與可擴展性,智能性與人性化,綠色化與節能化。[23]總體來講,我國物流也起步較晚,無論在技術還是管理創新方面都還與發達國家有顯著差異,關于這幾方面的研究還很不成熟,多數的設計和建議還都停留在紙面上,這需要我們一方面加大物流現代化的研究,同時也要結合國情逐步健全我國的還很不完善的物流系統。
3. 批發業創新。研究批發業的論文有27篇,具體包括了批發商業態模式的創新及批發市場的創新。如李芬儒研究了中國農村批發商業的業態創新問題,指出由于農村批發業存在著批發網點組織化程度低,批發商業功能萎縮,批發成本過高,流通效率低下等問題,所以農村批發商業業態創新方向應該是產、供、銷一體化,批零一體化企業管理論文,產銷地一體化,批發與物流配送一體化,貿工農一體化等核心期刊目錄。[24]譚本艷和趙曉飛提出了我國農產品批發市場的創新策略,即組建批發商群,擴大農產品批發市場的規模;通過創新模式,實現批發市場間的橫向整合;通過打造龍頭,實現批發市場間的縱向整合。[25]
4. 餐飲業創新。檢索到研究餐飲業創新的文章只有23篇,與其他幾個流通子行業相比,餐飲業創新相對較少,這些論文集中在研究餐飲產品創新和技術創新等方面上。如楊銘鐸對餐飲企業產品創新體系進行了設計,認為餐飲企業產品創新系統可分為菜點創新、服務創新、環境創新三個子系統,各個子系統之間存在著一定的內在聯系。[26]于干千從中國餐飲企業“集體創新動力缺失”的現狀及成因出發,分析了不同餐飲企業對自主創新、模仿創新及合作創新三種技術創新模式的選擇。[27]
四、結論
本文在中國學術期刊網絡出版總庫中,對我國2000-2009年流通服務業創新的學術論文進行了檢索,研究發現可歸納為以下方面:(1)通過研究主題內容分析,發現學者們對現代流通服務業發展的研究已積累了不少成果,但總體來說比較分散,而且大多側重于流通業創新的某一方面,對流通服務業自主創新科學內涵的理解不夠深入,研究主要集中在流通組織創新,流通服務方式創新,流通技術創新以及流通制度創新等有限方面。迄今為止還沒有學者用系統的理論統攬流通服務業自主創新的整個全局,并深入探究現代流通服務業自主創新系統的構成及運作規律,這將成為流通服務業創新研究的重點。(2)通過時間序列分析,可以看到學者們在流通服務業創新的研究論文數量呈現一種上升勢態,有越來越多的學者開始關注流通服務業創新問題。但論文數量并不是一種持續上升,而是折線上升,表明在這一領域的研究還缺乏系統性和連續性,對某一方面問題的研究往往集中在某些時間段,如何全面,系統并且有層次的對流通服務業創新進行研究,是亟待解決的問題。(3)通過對4個子行業的研究,發現學者們對流通服務業各子行業的側重點差異很大,零售和物流領域創新的研究比較多,而批發和餐飲則較少。究其原因在于零售作為商流的終端企業管理論文,是最終實現企業利潤的環節,理所應當的受到更多的關注。物流在節約流通成本中的作用日益凸顯,也得到了人們的不斷關注,其創新研究也涉及到各個方面。而作為零售商背后的批發業,則很容易被人們忽視,從商業發展的趨勢看,多種現代流通組織的出現如工廠實行產銷一體化,零售連鎖公司實行批零一體化等搶占了批發業的經營空間,使許多人質疑批發業存在的價值,批發業的創新也未得到人們的足夠重視。至于餐飲業創新的論文最少,主要是因為高等院校對餐飲相關專業的設置起步較晚,從事餐飲研究的學者非常稀少,以及餐飲企業長期漠視創新所致,但是隨著餐飲業對國民經濟的貢獻越來越大,餐飲業自主創新問題將會越來越被關注。此外,需要特別指出的目前零售業創新的研究集聚在城市零售領域,但是隨著城市零售業在城市競爭日益激烈,可以預見未來會有更多的零售商進軍農村市場,而對于農村零售創新的研究將成為一個熱點問題。
參考文獻:
[1]夏春玉.流通概論[M].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6.
[2]宋則.中國流通創新前沿報告[M].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
[3]宋則,李蕊.外資在流通業超速擴張值得警覺[J]. 商業經濟與管理,2007,(3).
[4]路風.走向自主創新——尋求中國力量的源泉[M]. 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
[5]徐從才,李颋.論流通創新與貿易增長方式轉變[J].商業經濟與管理,2008,(11).
[6]趙振民.價值創新:零售企業發展的戰略選擇[J].商場現代化,2005,(12).
[7]晏宗新.物流體系創新——從行政區域組織到經濟區域組織[J].經濟管理,2001,(11).
[8]宋羽.淺析我國流通產業組織創新[J].商業時代,2007,(8).
[9]孟鐵,張殿波.論我國流通產業組織結構優化與創新[J].經濟縱橫,2008,(9).
[10]李飛.零售業態創新的路線圖研究[J].科學學研究,2006,(24).
[11]馮邦彥,段晉苑.我國農產品流通制度的組織創新研究——豬肉漲價背后的制度經濟學分析[J].學術研究,2008,(8).
[12]于奎,文啟湘.談批發商業的模式創新[J].商業時代,2005,(32).
[13]葉敏,蘭昌賢.我國零售企業營銷創新策略思考[J].江蘇商論,2007,(10).
[14]范增.連鎖超市的營銷創新[J].商場現代化,2006,(1).
[15]張宏.技術創新與我國流通產業的發展[J].中國流通經濟,2009,(9).
[16]文啟湘,趙玻.論我國流通產業進入管制制度創新[J]. 商業經濟與管理,2003,(4).
[17]宋則.新世紀新主題:流通現代化——促進流通創新提高流通效能政策研究[J].商業研究,2003,(9).
[18]黃國雄.流通觀念的創新理論要點[J].商業時代,2008,(28).
[19]許彩國,柳思維.我國零售企業的服務創新淺論[J].中國流通經濟,2004,(4).
[20]汪旭暉,徐健.農村零售業態創新:一個基于東北地區農民消費行為的探索性研究[J] .農業經濟問題,2009,(5).
[21]張蓓.論我國農產品超市的營銷創新[J].經濟縱橫,2007,(7).
[22]張光明.物流服務創新模式研究[J].經濟管理,2006,(18).
[23]魏際剛.物流技術的創新、選擇和演進[J].中國流通經濟,2006,(3).
[24]李芬儒.農村批發商業業態的創新與開拓農村市場[J].商業經濟與管理,2004,(1).
[25]譚本艷,趙曉飛.創新批發市場經營模式提高農副產品流通效率[J].宏觀經濟管理,2009,(11).
[26]楊銘鐸.餐飲產品創新系統構建[J]. 揚州大學烹飪學報,2007, (4).
論文摘要:知識管理是當前一種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 成為學術界和企業界研究的重要課題。文章對國內外學術界和企業界關于知識管理的理論研究和實踐研究進行了綜述和對比分析,發現國外對知識管理的研究已趨于和成熟,而國內對知識管理的認識和研究起步較晚,還處于起步和發展階段。
從人類社會開始,知識就隨著人類社會的演進而不斷積累。因此廣義地說,人類社會的發展史就是一部知識發展的歷史,一部知識管理的歷史。但是作為一種正規的商務實踐,知識從上世紀50~60年代才開始植根于受過教育的勞動力中。知識管理的本源可以追溯到上世紀50~60年代北美洲的商務實踐中。而中國對知識管理的認識和研究起步較晚。中國知識管理理論研究始于1998年。
一、國內外知識管理理論的演進
1.國外知識管理的發展狀況。知識管理作為人類的一個活動,早已存在,但是正式用“知識管理”這個詞來形容企業的知識活動過程,還得始于美國的管理大師彼得·F·德魯克。1959年,彼得·F·德魯克在其《明日的里程碑》(Landmarks of Tomorrow)一書中創造了“知識工人”(knowledge worker)這個新詞匯,他認為產業工人中出現了一種新型的勞動力階層,這些工人接受了大量的正規教育,具備獲得與應用理論和分析知識的能力。同時,德魯克在上世紀60年代還提出了知識經濟的萌芽階段。彼得·F·德魯克是公認的當代最偉大的管理宗師,也是最早提出知識社會和知識管理的人。
盡管上世紀50~60年代國外學者就已經提出“知識經濟”、“知識工人”等概念。但是國外對知識管理的深入研究和實踐,始于20世紀80年代后期。1989年美國成立了知識資產管理研究會,對知識管理專項進行深入研究;20世紀90年代初期,美國的一些咨詢公司知識非常密集,開展了卓有成效的內部知識管理活動。這一時期,國外學者寫了許多關于知識管理的論著。比如:日本的野中郁次郎(Nonaki,Ikujiro)發表了《知識創新型企業》。在該著作中,他指出:在一個“不確定”是唯一可確定之因素的經濟環境中,知識無疑是企業獲得持續競爭優勢的源泉。那個時期出現了世界上第一位知識主管(CKO),他就是雷夫·埃德文森(Leif Edvinsson),成為了總部在瑞典的Skandia公司的知識主管。雷夫·埃德文森成立了知識資本研究課題的權威領導,代表作有《發掘隱藏的智力,實現公司的真實價值》。
20世紀90年代中后期,管理界的精英們開始認識到知識是一個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關鍵因素。創新很快被當作企業的一種核心競爭力。
2.國內知識管理的發展狀況。20世紀90年代末期,知識管理理念開始在中國傳播。從那時起國內對知識管理的研究和實踐發展迅速,知識管理成為國內企業家和學者關注的焦點。
樸素的知識管理階段:1997年兩會召開之前,兩會代表的桌前都收到了科技部的一個報告《知識經濟與中關村》。這份報告在當時引起了很大反響。從1995年開始,經過兩年的關于知識經濟的討論,在1997年的兩會上,關于知識經濟的探討直接引申到中關村關于風險投資、知識型企業、知識資產等中國實際問題的探討。在這些探討中,知識管理是其中的一個重要的內容,當時還是一種非常樸素的思想。
進入1999年,關于知識經濟的研究和實踐逐漸從宏觀層次轉向了微觀領域,學術界開始研究知識經濟的微觀基礎——企業知識管理等問題,企業界也在積極探索如何進行知識管理以面對知識經濟時代的挑戰和大好機遇。1999年,許多國外知識管理研究的著作被翻譯出版,國內不少學者也敏捷地投入該領域的研究,發表了一系列的學術文章。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管理科學部將“企業知識管理問題研究”作為2000年鼓勵研究領域為標志,國內學術界關于知識管理的研究掀起一個,并將波及到企業界,引發一個企業知識管理實踐的。
長城企業戰略研究所所長王德祿在2003年中國知識管理理論與實踐專家研討會上提出了樸素的知識管理思想。其主要的含義是:在企業中,認為企業業務運作所發生的一切事情都是在處理、創造新的知識,知識無處不在。第二,知識能夠不斷的重用,而且在重用中創造新的知識。企業要不斷地提煉自己的知識,要不斷地推導積累的知識之間的關系,不斷地整理已有的知識,使得知識在重用中創新。樸素知識管理主要強調三個方面:組織分析、信息技術、人。
《IT經理世界》、計算機世界、《首席財務官》雜志、計算機世界網等媒體與國內知識管理領域的領頭羊深圳藍凌公司在京共同舉辦了“2005知識管理&創新高峰論壇”。本次論壇獨家推出了“2005中國知識管理調查報告”。該報告重點調查研究了中國企業知識管理的成熟度現狀分析以及中國知識管理調查趨勢的分析。報告顯示,從整體上來看,中國企業知識管理水平并不樂觀。“2005知識管理&創新高峰論壇”的召開成為中國知識管理發展歷史中一個里程碑,對知識管理應用和實踐將帶來巨大的推動作用。
在改革開放30年和中國知識管理10年的節點上,在全球面臨金融危機威脅的情況下,2008年中國知識管理論壇年度盛會的召開,將為中國企業的發展和轉型提供動力支持。會議探討了知識管理實施和戰略層面上的問題,并探討了知識管理的評估問題。
知識管理方面的論著大部分是國內學者翻譯國外知識管理研究學者的著作。國內學者比較有代表性的著作有:烏家培的《信息管理與知識管理》、王德襪的《知識管理:競爭力之源》以及王方華的《知識管理論》等。
二、國內外對知識管理的定義
1.國外關于知識管理含義的解釋。國外關于知識管理的含義有多種解釋。如:美國生產力與質量中心(APQC)認為:知識管理是以增強競爭力為目標的識別、獲取和利用知識的戰略和過程,這個動態過程的第一階段主要是創造、發現和收集公司內部的知識與技能,第二階段主要是共享和理解收集來的知識與技能以便利用,第三階段主要是修正這些知識和技能并將其運用于新的環境中。
Wiig認為:知識管理是有計劃地、詳盡地、慎重地對知識進行架構、更新以及應用,以將組織內部知識相關的效率以及知識資產的獲利最大化的過程。Carl Frappaolo認為:知識管理就是通過集體智慧的杠桿效益達到增強響應能力與創新能力的學科。
2.國內關于知識管理含義的解釋。國內關于知識管理的內涵有多種表述。王方華認為:企業知識管理是把知識作為最重要的資源,把知識和知識活動作為企業的財富和核心,對信息的獲取和傳播、知識的學習和運用、知識的創新和傳播、知識交換及企業內部知識的分享和共享的結構、知識水平的提高進行管理,發揮企業員工和集體的智慧,在知識創新中謀求生存和發展。江文年,楊建梅等認為:企業知識管理是企業管理中的一個系統體系,具體地說就是管理者通過創造一種協作和學習的環境,使得企業中的每位員工能夠方便和快速地獲取、共享、重復使用企業中的顯性和隱性知識,以形成個人知識和組織知識,并由此推動企業中知識的創造和傳播,在充分肯定知識對企業價值的基礎上,通過支持、激勵個人將知識應用、整合到企業產品和服務中去,最終提高企業的知識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陳銳認為:知識管理是一種綜合了多學科知識與方法的,通過系統管理組織的知識資源來提高組織效率、反應能力、競爭能力、創新能力和資本價值的信息管理理論與方法,是人類信息管理活動迄今為止最高級的形式和最新的發展階段。
三、國內外知識管理會議
1.世界知識管理會議。20世紀90年代末,知識管理成為信息學家和管理學家共同關注的焦點。第一、二、三屆世界知識管理會議分別于1997年、1998年、1999年召開。第一次會議主要集中于技術問題;第二次會議則主要重視和強調管理問題;第三次年會的主題是:利用最佳的技術和管理使企業價值最大化,評估知識管理對組織的影響。
2.國內知識管理會議。在1997年的兩會上,國內學者和專家首次對知識經濟和知識管理進行了探討,當時還是一種非常樸素的思想。
2003年中國知識管理理論與實踐專家研討會勝利召開。研討會上專家們主要研討了知識管理的發展、知識管理的實踐及信息化等幾個方面的問題。“2005知識管理&創新高峰論壇”學者和企業家對國內企業知識管理的應用水平進行了探討。此次高峰論壇側重于研究國內知識管理在企業和經濟實體中的應用和實踐。
“2008知識管理實施論壇”于2008年5月23日在北京順利舉辦。論壇總結了中國知識管理十年的成敗得失。就知識管理實施的經驗、問題和未來的發展進行總結、展望,推動中國知識管理的實施。知識管理中心(Knowledge Management Center)和中國人民大學信息資源管理學院主辦的“2008中國知識管理論壇”于2008年12月27日順利舉辦。會議主要探討中國知識管理的未來路徑和發展軌跡,涉及到知識管理戰略、知識管理實施、知識管理案例、知識管理評估等多個方面。
四、國內外知識管理研究述評
通過以上分析不難發現,國外的知識管理研究主要是在基于企業的生產實踐中不斷提煉出的。而國內的知識管理研究則更多的是在基于引進國外知識管理的相關研究。國外知識管理始于20世紀50~60年代,在20世紀80~90年代達到高峰,而中國則是在20世紀90年代末才開始關注和探索知識管理的理論與實踐。國外不僅學者非常重視知識管理的研究,而且很多企業已經付諸行動,并取得良好的效果。一些知名的大學和研究所都成立了知識管理研究機構。而中國的知識管理還停留在學術研究上,企業對知識管理的實踐少之又少。
在知識經濟時代,知識將取代傳統的土地、資本、勞動力等資源成為重要的生產資源,知識已經成為企業競爭力的主要源泉。從管理緯度來看,知識管理已經成為優化和提升企業管理的新的管理思想、管理工具。不論對知識經濟持何種態度,在管理領域中,知識已經成為企業競爭力的源泉。知識管理成為現代管理的主題,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介入對知識和知識管理的研究,包括學者、專家、企業家等,為知識管理理論的發展和促進知識管理的具體實施作出積極的貢獻。
參考文獻:
1.[美]卡爾.弗萊保羅著.徐國強譯.知識管理[M].北京:華夏出版社,2004.1
2.彼得·F·德魯克.楊開峰等譯.知識管理[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哈佛商業評論》精粹譯叢),2004
3.陳銳.公司知識管理[M].太原:山西經濟出版社,2000
4.[美]卡爾·弗萊保羅.徐國強譯.知識管理[M].北京:華夏出版社,2004
財務關系的內容
1.企業與國家之間的財務關系
國家作為社會管理者,擔負著維護社會正常秩序、保衛國家安全、組織和管理社會活動等任務,為企業生產經營活動提供公平競爭的經營環境和公共設施等條件,為此所發揮的“社會費用”,須從受益企業的生產費用中扣除,從而形成具有強制性的納稅義務。
因此,國家以收繳各種稅費的形式,與企業之間產生財務關系,企業應照章納稅。是一種強制性分配關系
2.企業與出資者之間的財務關系
是指投資者向企業投入資金,企業向其支付投資報酬所形成的經濟關系。
企業的所有者要按照投資合同、協議、章程的約定履行出資義務以便及時形成企業的資本,同時,擁有參與或監督企業經營、參與企業剩余權益分配,并承擔一定的風險;管理企業利用資本進行營運,對出資者有承擔資本保值、增值的責任,實現利潤后,應該按照出資比例或合同、章程的規定,向其所有者支付報酬。一般而言,所有者的出資不同,他們各自對企業承擔的責任也不同,相應對企業享有的權利和利益也不相同。
因此,企業與所有者之間的關系是風險與共和以資本保值、增值為核心的剩余權益分配關系,體現著一種經營權與所有權關系。
3.企業與債權人之間的財務關系
是指企業向債權人借人資金,并按借款合同的規定按時支付利息和歸還本金所形成的經濟關系。
企業除利用資本進行經營活動外,還要借入一定數量的資金,以便降低企業資金成本,擴大企業經營規模。企業利用債權人的資金,要按約定的利息率,及時向債權人支付利息;債務到期時,要合理調度資金,按時向債權人歸還本金。
因此,企業與債權人之間的關系是建立在契約之上的債務----債權關系。
4.企業與受資者之間的財務關系
是企業以購買股票或直接投資的形式向其他企業投資形成的經濟利益關系.
是體現所有權性質的投資與受資的關系。
5.企業與債務人之間的財務關系
是指企業將其資金以購買債券、提供借款或商業信用等形式出借給其他單位所形成的經濟關系。企業將資金借出后,有權要求其債務人按約定的條件支付利息和歸還本金。
企業與債務人之間的關系也就是債權----債務關系。
6.企業內部各單位之間的財務關系
是指企業內部各單位之間在生產經營各環節中相互提品或勞務所形成的經濟利益關系。
企業在實行廠內經濟核算制和企業內部經營責任制的條件下,企業供、產、銷各個部門以及各個生產單位之間,相互提供勞務和產品要計價結算。
這種在企業內部資金使用中的權責關系、利益分配關系與內部結算關系,體現了企業內部各單位之間的經濟利益關系。
7.企業與職工之間的財務關系
是指企業向職工支付勞動報酬過程中所形成的經濟關系。
職工是企業的勞動者,他們以自身提供的勞動作為參加企業分配的依據。企業根據經營者的職務能力和經營能力高低,根據一般職工業務能力和勞動業績大小,用其收入向職工支付工薪、津貼和獎金,并按規定提取公益金等。
企業與職工之間是以權、責、勞、績為依據的在勞動成果上的分配關系。
8.企業與董事會、監事會的財務關系
董事會決定企業經營計劃和投資方案,制定企業年度財務預決算、利潤分配、彌補虧損和增減注冊資本等方案,企業要為董事會支付董事會經費,因此,企業與董事會之間發生經濟利益關系。監事會負責檢查企業財務,企業執行董事會決議的一切財務收支,都要接受監事會的檢查監督,同時企業也要支付一部分監事會經費,因此,也與企業發生經濟利益關系。
財務關系的發展規律
1.財務關系的基本規律
在財務活動運行過程中,有諸多規律在其中發生作用,推動著財務活動和財務關系的發展。其中必有一種規律是基本規律,它的存在和發展決定和影響著其他規律發生作用程度。財務關系發展規律的基本內容是:在充分協調和發揮廣大投資者、債權人及相關財務關系,主體積極性和創造性的基礎上,構建科學有效的財務管理體制,努力實現資本的保值增值,在堅持客觀公正的前提下,切實維護各方主體的利益,不斷增加企業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這個規律主要包括以下幾層含義。一是構建科學的財務管理體制。二是確定效益最大化的目標。三是堅持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
2.財務關系發展的具體規律
財務關系的形成、運作、發展有其特定的具體規律,這些具體規律反映財務關系的基本規律。
(1)財務關系發展促進生產關系完善規律。財務關系的發展變化通過經濟體制反映生產關系的特定內容和要求。財務關系的處理為經濟體制和生產關系的健全和完善起著積極的作用。隨著我國國有企業資產所有權與法人財產權的分離,國家與企業的財權結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國家作為財務主體建立新的財務體制和運行機制,作為財務權利的代表承擔監督管理宏觀和微觀財務活動,推動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
(2)財務關系發展適應理財環境變化規律。財務關系的發展要與特定的理財環境相適應,理財環境是財務活動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客觀條件。宏觀環境對財務關系影響是廣泛的、間接的,而微觀環境尤其是企業內部理財環境對財務關系的影響則是直接的、具體的。不同理財環境因素對財務關系影響的程度、范圍、方式和方向各不相同。
(3)財務關系的發展一定要適應財務活動變化規律。財務關系是資本金運動過程中形成的特定的經濟關系,財務活動的價值形成、實現、增值的活動是借助于籌資、耗資、收入、分配等具體環節實現的。
財務關系與財務活動的有機結合,緊密相連,構成現代財務的基本內涵。財務關系受制于財務活動。財務關系對財務活動的變化具有反作用。
(4)財權與物權的統一與背離規律。財權與物權是從兩個方面對財務實行管理,即實物形態上的財產管理和價值形態上的財產管理,而財務管理側重于對價值形態上的財產管理。財權與物權既統一、又分離,獨立財權是現代企業財務區別于傳統財務的根本標志。財權是前導,物權是基礎,財權與物權適當背離的現象有利于協調財務關系,促進財務運行的良性循環與周轉。
(5)財務責權利相統一的規律。投資者、經營者等各方主體要求企業財責、財權、財利相統一,在責權利中責是核心,利是動力,權是保證。這一規律要求建立科學的財務體制,對于各個財務主體的責權利關系給出明確而合理的規范;適應財務體制制定具體的財務制度,使各方責權利關系的處理具有詳細,具有可操作性;適應經濟發展及財務關系的變化調整,改革財務體制使財務責權利關系協調運轉;要建設適合市場經濟發展要求的財務法律、法規制度。
財務關系的內容和發展規律相關文章:
1.財務流程再造的內容和必要性
2.財務管理論文開題報告精選
3.財務管理論文結束語
論文關鍵詞:企業,財務管理,理念
一、目標導向理念 有目標才有方向,財務管理目標是財務管理工作的總方向。現代企業應結合企業總目標制定財務管理目標,并根據財務部目前具體情況和財務管理目標,進一步制定出相應的長期與短期計劃,如五年規劃,年、季、月度計劃等。長期規劃如:按上市公司要求規范企業財務核算、財務流程、財務管理等各個方面,短期計劃如:第一年強化內部控制制度的規范、執行與反饋,第三季度規范往來賬的核算流程等,從而履行好企業財務管理決策、計劃和控制的職能。只有堅持目標導向的管理理念才能確保“做正確的事”,在“企業價值(即股東財富)最大化”目標的引導下,實現財務管理效益最大化。
在管理中存在二八定律:80%的利潤來自20%的關鍵業務,同樣也適用于財務管理80%的效率提升可以來自20%的關鍵環節改進。在現代企業財務管理中要時刻用二八定律提醒自己,堅持聚焦財務管理目標的理念,用80%的精力去聚焦關注20%的關鍵因素。
二、人本化管理理念
在傳統管理中,機器大生產是以機械為中心,企業管理以機械為主要對象,而工作人員被視為機械系統中的附屬配件。隨著人類社會的不斷發展,特別是知識經濟時代的今天,企業管理理念不斷進步,管理的重心也從物轉移到人. 在現代企業中,股東、經營者和債權人之間構成了企業最重要的財務關系,企業財務管理職能的實現得由人去完成,故在現代企業財務管理中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非常重要。20世紀末,聯合國的發展觀認為,發展是人類的最終目標,人是發展的動力和最終體驗者,從而把人類發展提到了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中心地位。重視人的發展與管理,是現代管理發展的基本趨勢,也是知識經濟的客觀要求。
財務管理需要兼具極強的專業性和極高的管理性于一體,每一項財務活動又都是由人操作或者按人的思維操作和管理的,其結果也是取決于人的知識智慧和努力程度,因此,現代企業財務管理應貫徹“人本化管理觀念”,協調以財務關系為表現的人的關系,充分調動人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提高財務人員的整體素質,從而過到企業創利和個人發展的雙贏局面。
三、與時俱進、持續創新思維的理念
現代企業財務管理面臨的重大挑戰是全球信息化浪潮。近幾年我們也切身感受到這種變化,2006年以來財務管理論文,企業會計準則、稅法、公司法等均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如果財務管理人員不能與時俱進,及時掌握新的會計方法及相關法律法規,就會被現代企業所淘汰怎么寫論文。現代社會知識更新的速度加快。有專家估計,人類可運用的知識有90%尚未創造出來,而今天的大學生到畢業時所學的知識就有60%~70%已經過時。可見,企業更需要的是創新型人才,如果一個企業及職工不能隨著社會知識水平及結構的變化而相應地調整其知識結構,就會處于被動地位,就不能快速適應環境的發展變化,從而也會進一步加大企業的風險。
四、價值最大化的理念 企業財務管理作為企業整體運作的一部分,企業的終極目標: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也就是企業財務管理的最終目標。財務部的所有工作均須圍繞這一中心展開,為這一目標服務。無論是從財務管理日常工作的安排上,還是財務人員的配置上,財務管理人員都應先從自身部門做起,節省成本、創造利潤。同時,財務決策方面更是要嚴格遵守價值最大化的理念,對風險和盈利能力進行最佳的平衡,在保證資金盡可能安全的前提下,選擇最優的融資方案、最賺錢的投資方案、最佳的管理方案,追求最大的經濟利益。
五、獨立思考的理念
我們在做財務管理決策時通常是在理論原則的指導下進行的,但在實踐中我們也發現這些理論原則,如風險―報酬權衡原則、資本市場有效原則會出現階段性偏差。這提醒我們在現代企業財務管理實踐中不能完全奉行“拿來主義”,盲目照搬理論,而應堅持獨立思考的理念,具體問題進行具體分析。正如美國“股神”巴菲特提出的巴菲特定律:在其他人都投資的地方去投資,你是不會發財的。這說明在現代企業財務管理中要善于走自己的路,走別人沒走過的路,不要迷信理論和經驗,特色不特,優勢無優。而在信息時代的今天,堅持獨立思考的理念尤其重要。今日社會,各種信息鋪天蓋地,信息來源有時模糊難辨,真假程度甚至有時不能確定,如果不堅持獨立思考的理念,就可能取用虛假錯誤信息,導致決策失誤,給公司造成巨大損失。
參考文獻:[1](美)斯蒂芬.P.羅賓斯(第四版)[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6. [2]周桂云.現代企業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J].行政論壇,2001,(06)
[3]李道明.財務管理[M].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1
相關熱搜:計劃經濟管理 計劃經濟管理模式
近年來,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經濟全球化逐漸推進,市場經濟中的企業面臨著不得不不斷創新的局面,企業相關的經濟管理也對企業的創新發展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一、經濟發展新形勢
改革開放解放了生產力,推動了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并取得了世界聞名的成績。自此以后,我國積極參與一些國際活動,但是在08年的金融危機中,中國也遇到了較為嚴重的損害,整個社會的發展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阻礙,出口減少,失業率增加,一些創新力不夠的企業面臨著倒閉的局面,整個社會的經濟發展極不樂觀。但是,即使經濟并不穩定的情況下,我國國民生產總值依舊保持著良好的上升勢頭。國家相關部門也積極從經濟危機中總結經驗教訓,加快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
二、企業經濟管理現狀
經濟危機不僅蕭條了經濟,也給我國各大企業帶來了巨大的挑戰與壓力。近年來,企業生產的成本不斷增加,又加上各種形式的行政收費,企業面臨著巨大的經營壓力,然而為了維系客戶資源,企業又不能隨意調整價格,最終導致企業資金周轉出現問題,嚴重的就會破產,因此,企業的資金管理至關重要。
首先,縱觀我國目前的企業經濟管理情況,企業的組織機構分配方面都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分工不明確問題,最終導致員工積極性不夠,企業資源嚴重浪費。
其次,企業經濟管理體系不完善。一個企業如果沒有一個完整的管理體系,也就是指沒有制度制約員工,那整個企業就會如同一盤散沙,運作不順。企業的管理體系與員工的利益息息相關,因此,企業必須建立一套完整的體系,確保員工的合理利益,進而推動企業的全面發展。
再者,企業缺乏穩定的目標。企業是以經營為目的的,追求正當的經濟利益理所當然,但是我國有一些企業只顧追求經濟利益,甚至不惜破壞公共利益,這是堅決不值得提倡的。
最后,財務管理人員業務素質不夠。目前,我國部分企業深受傳統思想觀念的影響,經營權與所有權混在一起,經濟管理概念不清楚,導致整個企業中管理混亂,人才培養不力,缺乏創新的能力。
三、企業經濟管理的創新
創新是企業發展的動力,主要涵蓋技術、管理、體制以及思想等方面,為企業提供新的活力。比如,技術創新可以提高企業的生產效率;體制創新可以使企業顛覆傳統的束縛;管理創新可以改變企業經營的思想與觀念。科技的進步,企業內部改革的深化等促使著我國企業必須進行管理的創新。
面臨著日新月異的形勢,怎樣做好創新呢?首先,要先弄清楚,什么是“新形勢,,。新形勢可以用‘舊新月異”四個字概括,經濟全球化逐漸深入,資源和環境日益發揮著制約作用。在這樣的新形勢之下,企業必須不斷的進行創新,才能增加自身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的優勢,才能在當今世界上立足。
首先,實現經濟管理目標的創新。從始至終,企業的經濟管理注重利益的追求,長期以來堅持追求最大化的利益,甚至忽視其他的社會責任。但是,結合目前的實際情況,追求正當的利益理所當然,但是一味追求利益并非企業發展的長久之計,因此,企業必須轉變經濟管理的目標,增強核心競爭力,將企業的發展上升到一定高度,并且能夠持續發展。
其次,創新企業的資本結構的。企業發展戰略的實現離不開良好的資本結構的支持,但是,資本結構也是企業面臨的另一個管理瓶頸。為了實現企業的穩定發展,必須加強企業資本結構的完善創新。當資本不夠時,我們可以采取多元的方式進行補充,并且使用創新的經營方法來優化資本結構。有效的資本結構是提升企業價值的關鍵,能夠幫助企業規避倒閉的風險用。因此,為了確保企業的安全,必須加強企業資本結構的創新。
再者,實現風險管理的創新。近些年,隨著經濟形勢的變化多端,風險也隨處可見。面對這多樣化的風險,我國企業必須加強識別能力以及建立健全抵御風險的機制。
[論文摘要]現有的行政關系有陷于失序的隱患,應該引起關注。研究者針對行政關系調整所提出的不同思路,平衡論更切合中國的實際。但是,平衡論忽視了績效管理的功能。參與式績效管理對行政主體和相對方都是兼具控制和激勵作用,而且有助于形成行政共識。
行政過程屬于公共管理的微觀范疇,主要表現為行政主體與相對方之間的互動。這種互動關系在形式上體現為管制、指導、協商、控制及監督等,在過程中表現為相對平衡與絕對失衡的不斷轉化,在本質上存在著許多種矛盾和悖論。如何通過科學的機制設計實現行政過程的動態平衡,既有效地維持公共秩序,又能切實維護公眾權利,是調整行政關系所要面臨的主要問題。
一、警惕行政關系的失序
經過30多年的改革開放,中國的經濟社會經歷了巨大變遷,但目前仍然面臨多重轉型的任務。在這段歷史性的發展時期,新情況和新現象不斷涌現,新問題層出不窮。為了抓住關鍵時期的發展機遇,在欣喜于取得的巨大成績的同時,也不能忽視一些值得引起關注的問題,比如行政關系有陷于失序的隱憂。
(一)失序與失衡
“失序”不同于行政關系的“失衡”。失衡是指行政主體與相對方在行政過程中的不對等關系。“一般情況下,在實體行政法律關系中,行政主體和相對方形成行政機關為優勢主體、相對方為弱勢主體的不對等關系;在程序法律關系和司法審查關系中,則形成另一種反向的不對等關系”…。失衡有可能是有序的,也有可能是失序的。如果行政過程中的主體都認可行政關系的失衡,或者如果不認可這種失衡,但局限于采取合法合理的方式尋求調整失衡狀態,那么行政過程會呈現出有序性。但如果行政過程的主體不認可行政關系的失衡,并且訴諸于不符合法治要求的方式尋求調整失衡狀態,那么行政過程會表現出“失序”。
在目前的行政過程中,行政主體在大部分情境中仍處于強勢地位,但這種相對優勢面臨越來越大的公眾壓力,甚至是(暴力)對抗,而且社會對行政行為的信任度在不斷下降,以致在某些領域出現了政府的公信力危機。另一方面.相對方的權利意識在不斷增強,維權技能在不斷提高,但現有制度框架內的參與機制和維權渠道尚不健全,使得一些本屬正常的政治參與和利益表達容易訴諸于極端之舉。面對越來越頻繁發生的對抗行為,公信力不斷下降的行政主體為了維護公共秩序.往往選擇以危機管理的名義去強力控制。
在強制與對抗的互動中,如果上級部門或領導認為下屬部門的行為有悖于公共管理的政治要求,會以指示、批示、批評、懲罰等方式介入行政過程,從而使行政關系的優勢轉向相對方。在整個過程中,行政關系的調整既不是自我糾正式的,也不是有序的,往往取決于特定問題、特定領導以及特定情形。
(二)行政關系失序的表現
以上海某些區出現的“釣魚式執法”為例。在很長一段時間里,面對執法機關的不正當執法方式,處于弱勢地位的相對方大多選擇忍氣吞聲,因為表達訴求的渠道非常有限,而且成本高昂。行政關系的失衡格局縱容了一些行政主體更加毫無顧忌地選擇執法手段,這也為互動關系的逆轉埋下了伏筆。當個別相對方選擇極端的方式表達抗議時,其他感同身受的相對方即刻予以響應,社會公眾由于驚詫于行政主體的肆無忌憚而為指責行政主體的公共輿論奠定了社會基礎。于是,行政主體至少處于輿論上的弱勢地位。在該事例中,行政關系調整的直接起因是個別相對方的極端行為,而非有序的參與和表達;實現行政關系調整的直接動力來自于上級部門的關注,而非相關主體的協商與討論。
又比如,近年來各地的城市管理執法工作(“城管”)普遍面臨一個三元困境:城管如何執法,才能既維護城市的市容市貌,又能讓城市小商小販合理生存。城市環境屬于公共產品,其供給要依靠行政主體的強制手段;小商販的存在既是民生需求,也滿足了一些社會需求;而對于小商販提供的商品和服務,社會公眾本身也是矛盾著的,在享用這些服務時會贊成小商販存在的合理性,而在其它時間,則希望小商販盡量不影響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在行政實踐中,這些矛盾都集中到行政主體和相對方的行政關系上,造成城管工作“一管就死、一放就亂”的局面,甚至出現“一管就有沖突、一放就有投訴”的現象。如此周而復始,不僅未能解決城市管理的根本問題,反而影響行政執法的公信力。
如果不正視行政過程中的關鍵問題,仍然以危機管理的思維沿用個案處理的方式,行政關系將會陷入失序的境地,其表現就是行政主體或者不作為,一旦作為就是強力控制,而相對方要么不參與,一旦參與就會釀成。
二、調整行政關系的不同思路
如何防范行政關系陷于失序,既使行政主體依法行政維護公共秩序,又能切實保障相對方的權利?在相關研究中,先后出現過管理論、控權論和平衡論等理論。
(一)管理論
管理論主張維護行政主體的優勢地位,認為行政過程的有序來自于行政主體的指導和相對方的服從。應該指出的是,管理論并非完全排斥對相對方權利的保障,而是將保障從屬于對行政秩序的追求。另外,也不能簡單地將管理論視為行政特權的等價物。因為如果法治相對健全,并且在行政過程之外設計了有效的利益表達機制,相對方的權益可以通過其他的渠道得到保護,那么行政主體的優勢地位依然是面臨實質約束的。
在實踐中,歐洲大陸一些法團主義文化的國家的行政管理過程更接近于管理論。在這些國家,行政主體在法定職責權限內享有絕對優勢,管理過程中的自由裁量權受到較為廣泛的認可。在政治運行中,致力于維護公眾利益的組織和集團是由國家和政府所創造并規范的。一方面,這些利益表達組織具有壟斷性,另一方面,這些組織在與行政主體的互動過程中享有較大的話語權。因而,行政主體在行政過程的優勢地位受到政治過程的約束,這也意味著行政關系的失衡由政治關系來調整。
(二)控權論
控權論主張限制或取消行政主體的主導地位,從而彰顯相對方的權利優勢。這種理論認為在大多數行政實踐中,行政主體不僅不能有效地解決公共問題,反而會滋生一系列問題,比如權力濫用、腐敗、限制相對方的自由等。所以,控權論主張政府最小化,認為大多數公共事務都可通過市場和私人組織得到解決。另外,控權論的基本假設是,行政過程是由各種利益集團相互博弈的活動所組成的,國家不具有主體性,只是一個各種勢力互爭雌雄的競技場。
自20世紀70年代末以來,一場被命名為“新公共管理”的運動席卷全球,一度壟斷了公共管理研究和實踐的所有話語資源。這場運動的基本思路就是控權論,主張公共管理的市場化、私有化和自由化。經過30多年的實踐,如今人們越來越深刻地認識到,這股潮流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它有其情境性,有其局限性。尤其對于眾多發展中國家而言,國家的空心化、公共管理的市場化和公共服務的私有化,并沒有實質性地促進公共福利的改善,反而引發了一系列嚴重問題,比如公共服務的有效供給不足、公共服務分配結構失衡等。
控權論在多元主義文化的英美國家(包括澳大利亞、新西蘭、加拿大等英語國家)較為盛行。在這些國家,政治活動的主體是各種利益集團,行政主體的管理行為受到多種主體的限制和監督。主流的社會文化和法律體系都主張對公共權力保持質疑和挑戰的態度,因而行政主體的自由裁量權是一種被普通公眾所廣泛擔憂的存在物。如何限制行政主體的權力,確保相對方的權益免受行政主體的肆意侵害,是這些國家在行政管理方面的主要議題。
(三)平衡論
平衡論是中國行政法學界的創新,認為無論對行政主體還是對相對方,都應在法治原則的統治下加以制約和激勵,以實現兩者在利益關系上、法律地位上,以及在制度、機制的構建和運作等方面的平衡。從理論上說,平衡論主張既要保障行政管理的有效實施,又要防止公民權利的濫用或違法行使。具體而言,平衡論“既不同意控權論過分強調行政程序、司法審查的作用,也不同意管理論過分強調命令、強制手段的作用,……主張綜合運用行政法的各種手段:既在必要的場合運用命令、強制手段,同時在大多數場合盡量避免采用行政命令、行政制裁、行政強制手段,淡化權力色彩”。
作為一項本土化的創新,平衡論在中國行政關系的研究中得到了廣泛關注。從文化角度看,平衡論的思路符合中國的中庸文化,主張通過調和來解決矛盾,而不是訴諸于零和的博弈與對立。從社會發展的實踐來看,平衡論試圖在政府與市場、行政主體與相對方之間取得平衡,符合中國在轉型時期的政治社會生態。
盡管平衡論的響應者眾,但質疑聲也不少。其中與管理實踐關聯度最高的質疑來自于具體的平衡機制:如何既制約行政主體濫用權力(相對方濫用權利),又激勵行政主體積極作為(相對方積極參與)。主張平衡論的研究者詳細探討過公務員制度、行政指導等具體的平衡機制。在此,筆者著重分析參與式績效管理作為一種平衡機制。
三、參與式績效管理
要實現行政關系的有序調整,既不能只突出行政主體的權力優勢,也不能只強調相對方的權利本位。就此意義上,我們贊成平衡論兼顧制約機制和激勵機制的觀點。不過,行政法領域的研究者忽視了績效管理的平衡功能。
(一)績效管理的發展與不足
績效管理是管理實踐的重要工具,也是現代管理學的重要議題。比如,早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紐約市就嘗試用現代方法測量和評估行政部門的績效。但是,由于行政行為具有目標多樣性,行政過程的委托關系具有多層次性,不同行政主體的產出難以橫向比較,以及公共產品缺乏類似市場這樣的價格發現機制,因而相比企業績效管理,政府績效管理實踐進展更為緩慢。在新公共管理運動的影響下,政府績效管理廣泛地采用企業績效管理的理念、方式和工具,比如顧客導向、平衡計分卡、績效合同、績效規劃等。不過,從已有的案例材料看,這些工具的引人并未顯著改善政府績效管理的實踐。
近些年來,研究者逐漸認識到,績效測評工具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工具是否與問題以及環境相匹配。如果政府績效問題主要表現為公共服務供給不足,大規模地采用績效合同,并推行公共服務的市場化,那么不僅不能改善公共服務的供給,反而可能導致公共服務“嫌貧愛富”,使公共服務喪失應有的公益性。如果整個國家所處的階段是快速發展時期,一味地模仿其他國家的限制政府活動范圍的績效管理方式,不僅不能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反而會使整個社會陷于斷裂,因為這些國家的社會組織尚無法承接起政府轉移出的功能。
(二)參與式績效管理
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的政府績效管理先后采取過崗位責任制、目標管理、效能監察、政風行風評議、服務承諾等形式。這些做法在提高行政效率、健全行政監督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也存在諸多尚待改進之處。比如,大多數績效管理形式都是封閉性的,沒有設計公眾參與的渠道。近年來,一些地方政府在公眾參與政府績效管理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比如群眾評議政府、社會滿意度調查等。在目前中國的政府績效管理中,公眾參與最多的環節是對具體行政部門的評估。以南京市為例,該市自1999年以來,一直堅持“萬人評議機關”的做法。每年年底,南京市政府向市民發放評議問卷,要求對所有的政府機關進行打分排名。北京、珠海、杭州、海口、銀川、昆明等城市都先后開展過“萬人評議機關”的活動。
作為政府績效管理的一種理念,參與式績效管理主張社會公眾應有效地參與到對政府績效的測評和管理過程。公眾參與績效管理的方式有很多種,比如對施政目標的討論,對評估體系的建議,對具體行政主體的評估,對績效結果運用的監督。所以,參與式績效管理并不僅僅局限于“萬人評議機關”的形式。從行政關系的有效調整角度看,公眾對具體行政主體的評測僅僅是一個起點,并沒有窮盡參與式績效管理的內涵。
如果缺乏政府信息公開作為配套工作,公眾的評測失去了基本的信息基礎,只能依據感性認識.不僅不利于行政主體改進工作,反而可能消耗公眾的參與熱情。比如在不少地方的“萬人評議機關”活動中,將所有行政部門不分類別地排列在一起,導致直接提供公共服務的部門普遍得分較低,而主要服務于政府內部的部門得分較高。南京市2001年群眾評議政府的活動中,得分第一的部門是市委辦公廳,得分最低的部門分別是市政公用局、市房地產局、市容局、市規劃局等;北京市2003年群眾評議政府的活動中,得分最高的部門是市鄉鎮企業局,得分最低的部門分別是市交通委、市建設委、市城管執法局、市政管理委、市規劃局等;昆明市2008年群眾評議政府的活動中,得分第一的部門是市政協辦公廳,得分最低的部門分別是市規劃局、市城管局、市建設局等。
由于各個行政主體的工作難以進行簡單的橫向比較,因而群眾的評議大多數只能作為評估各個部門實際工作的參考材料,這就引發了一個如何對群眾評議做出反饋的問題。如果給出積極反饋,比如南京市2002年根據群眾評議結果調整了幾個部門的領導班子,就會面臨“群眾感知是否為充分統計量”的問題,畢竟各個部門的法定職責對群眾感知有直接影響。但如果不對群眾評議結果做出積極反饋,那么群眾對評議活動的參議熱情就會快速消退,從而使評議活動陷入名存實亡的尷尬處境。
所以,參與式績效管理不是簡單地將公眾動員起來定期為行政主體給出評測分數,而是包括目標設定、體系設計、信息生產、結果使用等環節的全過程參與。那么,為什么說參與式績效管理有助于行政關系的有序調整?
(三)參與式績效管理促進行政關系的調整
1.參與式績效管理對行政主體而言,既是控制機制,又是激勵機制。績效目標為行政主體的管理行為設定了目標,指標體系則引導行政主體按照預定方向實施管理。如果公眾的合理訴求能夠被納入到政府績效管理體系中,行政主體的管理行為對公眾需求的回應度就大大提高。不過,應該指出的是,行政主體的管理目標應該融合公眾需求和部門法定職責,即行政主體在開放性條件下保持相對的管理自主。其中原因在于,公共需求的表達有其內在矛盾性,而且正如“阿羅不可能定理”所揭示的,多種多樣的公眾需求應該有一種提煉和合成過程,才能形成真正的社會公共利益。
在具體操作上,可以根據脆弱性和敏感度的強弱程度,將行政主體的行為分為四種類別,每一種類別所對應的公眾參與形式分別是:廣泛協商、自主決策、自由裁量和聽證會。如果某一公共問題的敏感度強但脆弱性較低,則可以考慮召集相關公眾的代表參與討論,比如舉行聽證會。這樣既可以節約管理成本,也能滿足公眾參與的需求,而且將行政關系的矛盾控制在一定范圍之內。這一類管理行為包括價格管制、區域性的環境問題、城市市容管理等。如果某一公共問題的敏感度和脆弱性都很強,就必須預先準備好公眾廣泛和深度參與的方案,因為這一類問題往往是引發行政關系失序的主要領域。這一類管理問題主要涉及社會治安、動拆遷、民生問題等。所以,對于公眾參與,行政主體應該在開放性條件下保持相對的管理自主,既充分了解各種公共需求,吸納其中合理之處,又要主動建立有效的利益合成機制,避免行政過程的不連貫性。從這種意義上說,參與式績效管理既有助于控制行政主體的方向,又能使行政主體保持一定的自主性。
2.對相對方而言,參與式績效管理既是控制機制,又是激勵機制。通過設定相應的渠道,將公眾訴求的表達引導到討論績效目標和監督績效結果等方面,使公眾參與呈現出有序性。
在城市管理中有一個著名的“垃圾桶問題”。在扔生活垃圾時,居民通常都希望垃圾桶離住所越近越好,因為方便快捷;而在扔完垃圾之后,居民又通常都希望垃圾桶離住所越遠越好,這是出于衛生和環境等方面的考慮。如果只注重部門的法定職責,即便科學合理的垃圾桶設置有時也無法獲得相關居民的理解;而如果只注重居民的訴求表達,垃圾桶可能無立足之地。實際上,不僅僅垃圾桶的設置,包括公交車站、通信基站、電力設施等許多公共產品的規劃選址都面臨類似的問題。對于這些問題,如果沒有合理的參與途徑,行政相對方的訴求表達很容易演變為,使行政關系面臨嚴重考驗。換一個角度看,如果設計了有效的參與途徑,公眾有序地表達利益訴求,不僅能激勵公眾參與公共管理過程,而且也能避免行政過程的沖突。
會計理論論文2100字(一):探究會計理論與會計實務之間的關系論文
摘要:如今,在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的背景下,人們的經濟意識也在不斷增強,企業為了加強對財務部門的管理,創新了管理模式。其中財務會計作為提高企業財務質量的重要因素之一,要想進一步完善財務管理體系,就要不斷提高會計人員的理論基礎和專業技能。因此,在這樣的背景下,本文對會計理論與會計實務之間的關系進行了全面的分析,希望能夠給相關的學者提供幫助。
關鍵詞:會計理論;會計實務;關系
會計工作是企業在社會發展的主要內容,更是財務系統中的重要部分。在社會經濟發展的背景下,雖然我國當前會計體系已經得到了一定的完善,但是在實際的發展過程中,由于部分人員對會計理論與會計實務之間的關系認識不清,所以在實際的會計管理工作中,會計理論與實際不能進行最大程度的融合。基于此,本文對會計理論與會計實務之間的關系以及會計理論的基本內容進行了全面的研究。
一、清楚會計理論與會計實務之間的關系
企業要想在社會經濟不斷發展的背景下,加強對財務部門的管理,就要認識會計理論的基本內容和方法,這樣才能對會計理論與會計實務之間的關系進行全面的理解。所以,這就要求相關的會計人員在具體的工作過程中,不僅需要深厚的知識,還要具有堅實的應用能力,清楚會計實務在處理過程中的問題。
由于會計理論是會計實務實施的依據,所以會計人員在具體的工作過程要具備基礎的會計理論知識,這樣才能體現出會計實務的價值。在具體的會計實務中,要想有效地對相關的問題進行處理,會計人員就要分析會計理論中的基本內容,認識到二者之間的相互促進關系。此外,還要結合社會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創新會計理論,服務會計實務,創新性思維,從而不斷提高會計理論的實用性,進一步促進企業在社會中的創新和改革。
但是,在目前來看,我國會計人員的綜合素質較差,沒有豐富的會計理論知識,不能清楚的認識會計理論與會計實務之間的關系。根據統計發現,我國國有單位會計人員約7300萬人,大專以上的僅有20%,會計師以上專業資格的人員更是少之又少,僅占9%,這些人員的專業技能較低,嚴重影響了會計事業的促進,也嚴重影響了我國經濟的發展。因此,在這樣的背景下,為了進一步加強對會計人員綜合素質的培養,企業對會計理論與會計實務之間的關系進行了分析,結合會計理論的基本內容對財務會計人員進行了相關知識和技能的培訓,為完善我國經濟體系提供了保障。
二、會計理論與會計實務的融合措施
(一)結合時展,創新會計理論內容
在會計工作的發展過程中,我國產權會對會計準則的相關內容帶了一定的影響。在信息技術不斷發展的今天,要想跟上時展的潮流,就要對會計理論內容進行分析,結合實際的會計實務發展情況,創新和完善會計理論內容,提高檢查財務報表的效率,進而不斷促進會計理論與會計實務的相互融合。
此外,企業還要結合財務管理工作的實際情況,開拓會計理論內容,這樣有利于拓展會計理論的功能性,促進會計實務。在時代的發展背景下,企業要想完善財務體系,需積極變革會計部門工作,創新會計理論內容,加強會計理論與會計實務的融合,從而提高企業在實際發展過程中的經濟效益。
(二)完善企業內部會計管理制度
在經濟不斷發展的背景下,部分企業為了在實際的發展過程中獲得最大的經濟效益,沒有對產品的成本進行控制,也沒有認識到會計理論與會計實務之間關系的重要性,從而嚴重影響了財務管理的質量。因此,在這樣的背景下,要想防止經濟問題的出現,就要完善會計管理制度,嚴格檢查會計工作,加強會計人員對理論知識的認識,根據企業的規章制度來制定內容管理制度,這樣不僅可以約束會計人員的行為,還可以進一步加強企業財務管理的功效。
此外,在完善內部會計管理制度的過程中,企業管理人員還要根據會計理論與會計實務之間的關系加強對相關工作的管理,減少財務方面出現造假現狀,讓財務管理體系在實際的企業內部財務管理中發揮最大的作用,會計人員還要定期對財務工作進行檢驗,從而加強對財務資金的合理管理。
(三)充分發揮會計理論在會計實務中的作用
在財務管理的過程中,由于會計理論是會計實務工作順利進行的基礎,更是提高會計人員管理水平的關鍵。因此,要想讓企業在實際的發展過程中獲得最大經濟效益,就要采取措施讓會計理論在會計實務工作發揮作用,更好的服務會計實務,將會計理論知識進行具體化,然后落實和運用到會計實務工作中,這樣不僅可以加強理論與實踐的統一,還可以有效避免理論資源浪費。此外,還可以通過會計理論指導會計實務,會計人員在這個過程中,可以判斷理論研究的準確性,然后對會計實務的具體情況進行總結,從而為完善會計理論體系提供保障。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社會經濟形勢不斷變化的背景下,我國經濟為了適應社會的發展,進行了一定的改革,企業要想在這樣的背景下快速發展,就要對會計理論與會計實務之間的關系進行分析,對會計理論的基本內容進行分析,認識到會計理論在會計實務的作用,進而不斷完善我國的經濟體系。
會計理論畢業論文范文模板(二):會計理論與會計現實中的偏差研究論文
在社會的不斷發展之下,各個行業和領域中企業的發展也逐漸加快。在企業發展經營中,會計是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其主要內容是財務管理工作,這對企業的經濟效益而言,是十分關鍵的存在。會計實際工作的開展需要有會計理論的支撐,而會計理論的實踐也需要會計實踐工作來呈現。但是在會計的現實情況中,會計理論和現實中的會計工作存在偏差,影響到企業會計工作的質量。因此,分析會計理論和會計現實之間的聯系,總結存在的偏差,提出會計理論和現實的發展措施具有一定現實的重要意義。
一、會計理論與會計現實的聯系
會計理論和會計現實之間的聯系是十分緊密的,主要體現在下面幾點:其一兩者之間相輔相成,會計理論和會計現實是相互依賴的關系,會計理論在會計實際工作中起到了引導性作用,對市場經濟發展情況進行了總結。經過整體市場經濟發展之下的先進生產經驗應用,可以獲得有效的發展方案策略實施理論,并且還可以提升會計理論知識水平。會計理論是會計現實工作實施的條件和基礎,為了可以保障會計現實工作的可操作性和可行性,一些企業會使用會計理論來評價與考核會計實務的工作;其二會計理論引導會計現實工作,在最近幾年中,企業生產經營發展出現了很多多元化項目,會計工作所創造的成績也體現在企業多元化的經營方面。對于剛剛接觸到會計工作的人員來說,無法便捷性掌握會計工作的實際工作事項,因此要有會計專業理論的指引,通過理論引導會計工作人員可以更好地解決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可以更加有效的完成會計實務;其三會計理論為會計現實工作發展指明方向,在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下,會計理論也會隨著發展和提升。會計理論的發展一直都需要遵循市場經濟的發展規律,并且要處在社會發展的前端。因此,在會計工作存在問題時,會計理論可以對實際問題做全方位的分析。經過對實際情況和問題發生做全面的概括,對于會計工作有著一定的價值和極強的引導作用,并且也為會計現實性工作發展指出了方向,從而控制了會計現實工作中沒有目標而盲目開展工作的行為和現象出現。
二、會計理論與會計現實中的偏差
在財政相關的法規中,企業的主要目的是營利,會計人員是可以根據財政相關法規做合理評估性質進行賬務處理的,理論上把這種行為稱之為職業判斷。但是在稅收上的法規是不允許這種職業判斷行為出現的,稅收主要是經過核算獲得精準的會計信息,若是存在會計估算,其結果則會導致會計信息的失真,進而影響到稅收工作的落實。比如在財務法規之中,對規定資產使用年限并沒有實際規定,因此會計人員能夠經過合理判斷預估。但是在稅收法中,對規定資產有最低使用年限的限制,以限制職業判斷。因為稅收中實際規定是以核算內容為主要的,若是職業判斷存在,則讓企業運用此職能來擴大企業折舊費用,從而抵扣企業所得稅。
(一)理論差異
會計理論上與會計現實產生差異主要是源自于財政和稅法這兩種法規上的差異,兩者之間很大部分內容都一樣和協調,但是部分內容的差異還是會讓會計人員在工作時陷入兩難境地,理論和現實之間存在很多差異,而這是因為這種差異,讓會計工作的實踐標準有所降低。在現實工作中,兩個法規差異并不是同時適用的,有時候還會有偏高會計法規和準則的現象。在現實工作之中,也經常會出現會計準則為了稅收法規“讓路”的現象出現。
(二)現實差異
除開理論上的差異之外,導致會計理論和現實工作存在差異的還有現實方面的因素。盡管理論已經逐漸完善,但是在現實工作之中,企業管理方式不規范或是不到位,或是企業的管理模式無法跟上理論發展腳步,這樣也會出現偏差。比如在對低值易耗品做五五攤銷的時候,低值易耗品運用報廢攤銷50%,在領用時攤銷50%,在這種模式之下攤銷產品可以更加合理的控制成本。然而在現實情況中,企業會計人員在做低值易耗品領用時的攤銷工作,但是報廢時會讓使用部門或是人員直接處理。而會計人員在編輯使用報告的時候,卻因為無法及時獲得攤銷情況,進而遲遲無法處理報廢所需攤銷價值,這就是因為企業管理工作無法有效銜接理論而形成偏差的原因。
三、會計理論和現實發展的措施
(一)與產權經濟一同發展,加強人力資源會計理論創新
企業在經營發展之中,會計工作有效實施和企業產權制度之間有著十分緊密的關系,國家產權改革對會計準則的修訂工作有一定的影響。因此,會計理論要更加深入研究,擴展其覆蓋度,這樣有利于財務報告審計工作的開展。為了能夠劃分清楚產權關系的界限,保障企業的產權,產權會計需立足于會計理論,把產權意識與會計理論有效總額合在一起,給予產權會計知識理論更新的內容,加強對產權會計理論知識的引導性,從而確定產權會計理論在會計現實工作中的理論指導范疇。自改革開放以后,我國正在脫離傳統計劃經濟的限制,形成了一種新型的知識經濟體系。目前,很多企業會計計量與明確的工作、人力資源管理工作中計量與確認的工作存在難題,人力資源管理與傳統物質資源靜態管理存在很大的差異,都需要有效解決。在面對經濟要素時,人們可以經過構成便捷的發明性知識,構成關鍵的知識組成部分。經過逐漸加強人本管理意識,讓企業在經營發展之中逐漸成熟,把中心從以往的物資資源依賴轉變成為現在的物質、知識的雙重依賴。經過企業資源的重新組建,提升無形資產的重要性。人力資源是流動性極強的資源,其不僅可以為企業創造出極大的經濟效益,并且還可能為企業形成嚴重經濟損失,對于人力資源轉移與流動性問題,企業商業信息等關鍵的虛擬資產也有轉移的可能性。
(二)綜合信息時代特征,創新會計報告形式
各種不同的財務管理方式、人力資源和信息資源等都是企業會計份工作有效實施的基礎。在信息社會快速發展之下,我國的傳統會計理論受到了很大的沖擊和影響,這些影響對會計責權劃分工作、會計假定范圍與歷史本線準繩基礎等形成了動搖。在現代化科學技術發展之下,建設及信息技術被廣泛使用在各個行業與領域之中,現在很多企業都開始使用電子商務系統,網路上的虛擬企業信息也逐漸增多,在這種變化莫測的局勢中,會計的現實管理工作面臨了更多問題,為企業的發展、責權劃分以及生產運作等帶去了更多挑戰。會計理論知識與會計現實工作要想有效結合,消除其中存在的差異,就需要結合信息時代的要求,要滿足社會時展需要,在面對逐漸出現的新事物時發揮出會計理論的實際作用。企業對外提供呈現企業在一個時間段的財務情況和經營成果等,這些內容就是會計報告。以往的會計報告主要提供的時企業在會計結算階段中的不同數據信息,財務報表是經過數據信息的方式來滿足使用者的各種需求。而在市場競爭逐漸激烈之下,會計報告形成也需要緊跟時代變化而進行變化。當前會計信息使用者要隨時獲得財務報告,迅速掌握企業運行情況和資金流量,以此來對分析企業的經濟情況。要適應這個變化,會計報告要逐漸轉變成為實時報告,以此便于企業部門的管理,提升企業各個部門數據信息中有價值信息的選擇性,從而提升數據信息傳輸效率,在會計報告中所提供的信息基礎上,滿足企業數據信息使用者的多樣化需求。
(三)加強企業調研,以會計現實促使理論發展
理論體系的創新和發展需要有科學的運用和驗證。會計理論作為企業內部管理工作實施的支撐性基礎,在各個企業發展經營中都有廣泛使用。在現實情況之中,會計理論在企業的實際發展中還未能夠完整的開展和落實,但是企業實際運行情況與相關資料,對于理論體系的發展而言有著極高的參考價值。所以,在會計理論發展和優化之中,相關人員還需要加強對企業管理的探索和研究,并且要客觀記錄好管理會計的實施情況,然后在會計理論于企業中運行的缺點來所深入的研究,明確理論會計發展方向和側重點,用現實實踐工作來檢驗和證實理論的發展,用實踐工作來促使理論的優化,從而讓會計理論和現實工作可以有效銜接,為企業的管理工作和發展做出貢獻。
(四)以會計核算為基本前提,創新會計目標
在社會的發展之下,互聯網的普及也逐漸擴大。在互聯網背景之下,會計理論要和現實工作有效結合,需要企業重新確定會計目標。網絡會計系統能夠及時呈現各種會計數據信息,并且實現對信息會計使用這查詢了解會計信息的可能。從這方面就可以看出,財會人員要在掌握會計信息使用者的需要之后,為其提供相關的會計信息,并且要經過對先進通信技術的使用,做好雙方之間的交流。在互聯網背景之下,會計目標就不再限制在提供決策信息中,還需要考慮到受托責任信息。而會計核算基本前提,就是會計基本假設,這是會計理論和實踐的關鍵處理。在互聯網時代之中,部分企業組織和經營模式一本都是呈現外在虛擬化的狀態,這樣會導致會計主體可變性和不穩定性。所以會計人員需要做好會計主體的延展工作。會計持續經營假設,是以一個會計主體生產經營活動為依據并制定目標開展下去,并且可預見未來不會有破產。互聯網背景下持續經營假設被定義成為與企業有經濟利益關系的組織,在成立到實現目標是一個存續期間。會計分期假設,是針對持續經營假設提出的,主要是為了及時提供會計信息。互聯網背景之下會計系統為會計信息使用者實施查詢,實現了其對會計信息的掌握,提升了會計信息保真性。所以,互聯網環境下實施會計分期假設意義重大。互聯網突破了時間與空間兩個維度的局限,可以經過網上銀行、虛擬貨幣等形式來開展交易行為,這些交易行為大大豐富了貨幣的計量方式。所以,企業和財會人員需要優化計量方式,擴大會計報告信息容量,以此為會計信息使用者提供更加真實客觀的會計信息。
關鍵詞:物流;成本管理;核算方法。
一、物流成本管理的涵義。
物流成本管理(Logistics Cost Management)是指企業物流活動中所發生的管理費用方面工作的總稱,具體來說,是指從物流設計到物流運行再到物流結算的整個過程中,對物流成本進行的計劃、組織、指揮、監督、控制以及對物流活動結果的評價。物流成本管理的內容具體包括:物流成本預測、物流成本決策、物流成本計劃、物流成本控制、物流成本核算、物流成本分析和物流成本檢查六個方面。
物流成本管理是物流管理的核心,其實質是依據現代企業經營管理的目標和客戶的需求,以成本為手段管理企業物流,最終目標和最基本的研究課題在于利用成本指標控制物流活動,實現物流活動系統合理化,進而降低物流成本,改善服務質量,以最具經濟效益的物流活動達到預定的服務水平。物流成本管理能夠有效地把握企業物流成本的內涵和構成,合理利用物流的效益背反規律,科學、高效地組織物流活動,有效控制物流活動中發生的費用支出,從而降低物流總成本,提高企業乃至整個社會的經濟效益。
二、我國物流成本管理現狀分析。
我國對物流管理的研究起步較晚,物流概念最初出現在20世紀70年代末。由于物流成本的復雜性以及其極強的關聯性,我國尚未能根據本國的實際情況建立出一套適合國情的物流成本管理理論體系,而對物流成本管理理論的研究大多在于介紹國外物流成本管理的研究成果,尚未能認識到物流成本管理理論的戰略重要性,也未能從企業競爭需求戰略層面的角度出發深入研究物流成本管理。隨著現代物流及其相關技術的不斷發展,作為企業“第三利潤源”的物流成本已變得越來越重要。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會長陸江在答記者問時指出,2008年,我國社會物流總額高達89.89萬億元,社會物流總費用占GDP的比重為18.1%,而發達國家社會物流費用與GDP的比率一般在9%~10%左右,我國高出發達國家將近一倍。這種狀況表明,我國企業有很大的降低物流成本的空間,因此,加強物流成本管理,降低物流成本勢在必行。
三、我國物流成本管理存在的缺陷。
目前,我國企業在對物流成本管理中存在著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具體來說,可以表述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物流成本賬務單獨核算難度大。
長期以來,我國尚沒有成型的物流成本計算標準,物流成本核算處于雜亂無章的狀態。對物流成本的計算和控制,每個企業都是分散進行的,他們都是根據自己的認識和理解來把握物流成本。2006年9月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批準了國家標準《企業物流成本構成與計算》,該標準明確了物流成本的構成和核算方法。
但是,由于物流成本構成的復雜性以及其核算的實際操作難度大,目前我國真正全面貫徹落實2006年新頒布的物流國家標準對物流成本單獨分類核算記賬的企業為數不多,大多數制造企業仍沒有在財務會計報表中單獨設立物流成本項目,而是將企業的物流成本列在制造成本和其他費用一欄中,因此,企業仍無法掌握物流成本的構成,也較難對企業物流活動發生的全部費用做出確切、全算與分析,造成物流成本信息的失真,形成“經濟黑大陸”和“物流冰山”增加了物流成本管理的難度。
同時,在我國現行的《企業會計準則》等其他會計制度中沒有專門的物流費用項日,或是有的幾個項日不能全面概括物流費用。一方面,物流活動在企業會計制度中沒有單獨的項目,一般所有成本都列在費用一欄中,費用被歸集為諸如工資、租金、公共設施和折舊等。這種歸集方法存在的問題是無法確認和分配運作的責任。如果將一個企業的報表細分為發生在管理責任領域的費用和發生于組織領域的費用兩部分,以獲得組織與各個單位相關的財務信息,這也只能是有助于而仍不能滿足總成本分析的需要。而企業的損益表,更是沿著組織預算的思路,對費用進行分類和歸集。它無法克服許多與物流績效相結合,而通常又跨組織單位發生的費用間的矛盾。另一方面,在通常的企業財務決算表中,物流費核算的是企業向外部運輸業者所支付的運輸費及向倉庫支付的商品保管費等傳統的物流費用。對于企業內與物流中心相關的人員費、設備折舊費、固定資產稅等各種費用則與企業其他經營費用統一計算。據有關資料,先進國家企業的實踐表明:實際發生的物流成本往往要超過外部支付額的5倍以上。
由此可見,僅靠常用的會計方法,難以取得所需的足夠數據來核算物流成本。從現代物流管理的角度來看,企業難以正確把握實際的企業物流成本。
(二)物流成本核算方法不合理。
正是因為我國企業會計制度中沒有對物流成本設立單獨的會計科目來進行核算,而是將與物流活動相關的各種支出列示于企業的各項費用內,或者僅僅將部分的物流成本隨材料、制造費用等計入產品的制造成本中。另外,人們往往比較重視運輸費、搬運費等顯性成本,對于物流環節所消耗的資金利息、設備折舊、人員培訓等隱性成本特別是物流活動組織不當所導致的風險和由于效率低下而增加的時間成本,還缺乏足夠的認識。日常采用的標準會計成本法一般沒有將與庫存有關的成本,諸如保險和稅收、租金、存貨占用的資金及建設倉庫所需的資本費用等計算在庫存成本內,導致其被低估或模糊。而先進國家的實踐證明,對于自營物流的成本支出而言,實際發生的物流成本遠遠高于外部支付額數倍以上。所以,從現代物流管理的角度來看,企業還沒有真正把握實際的物流成本,決策者也很難從現行的會計系統中獲得物流成本數據。
一方面,我國企業對物流的核算,從范圍來看,著重于核算采購環節的物流成本,而忽視其他物流環節;從核算內容看,大部分企業只列物流費用,即支付給企業外部的運輸或倉儲的物流費用,而忽視企業內部物流費用,并將企業內部發生的物流費用與企業的生產費用、銷售費用等混在一起,這使得企業不能從外部準確地把握其實際發生的物流成本。另一方面,我國制造企業之間一般是分散計算和控制物流成本,各個據本企業不同的理解和認識來把握、核算物流成本。由于企業之間的物流核算沒有按照統一的標準進行,就無法比較分析企業間物流成本,無法真正體現企業之間的相對物流績效,進而不能對企業之間物流進行統一的管理。
(三)物流成本管理不夠系統。
中國由于縱向行政體制的影響,物流研究和信息數據分析處于一個個“孤島狀態”。在物流統計方面,分別有物資統計、商業統計、市場統計、交通運輸統計、儲運統計等,行業劃分過細、核算口徑不一,與現代物流成本的概念差距較大,無法綜合反映宏觀物流活動。就宏觀物流成本而言,到目前為止,中國只有基本的貨物運輸量和貨物周轉量的統計,其他相關指標均沒有公開的統計資料,或零散、分散在眾多的機構組織當中。同時各研究機構和職能部門之間各自為政,缺乏科學合理的宏觀物流成本分析框架,各研究機構的低水平重復,統計口徑相互矛盾,這就使得國內大多數企業對物流成本的概念和核算方法了解不多,少數先進的企業雖然知道物流成本的重要性,但卻沒有掌握正確的核算方法,即使勉強算出來,也不能有效地為企業所用。
企業的物流活動是由供應物流、生產物流、銷售物流、回收物流、廢流等子系統共同組成的一個相互聯系的系統,各個物流子系統間以及系統個要素間往往存在著相互聯系、此消彼長的“效益背反”關系。目前,我企業的物流活動存在著沒能從物流整體這一系統性的角度出發,只是片面某一單個物流職能部門的成本或某一職能部門的某一項物流費用,違背了物流整體系統和“效益背反”規律,從而引起物流總成本的增加或降低物流服務水平,導致降低企業的利潤和整體競爭力。
(四)物流成本管理的重視程度不夠。
企業一直將注意力集中在生產成本的控制上,制定了許多管理措施與方法并收到了很好的成效。但對于物流過程中的費用卻研究較少,缺乏物流成本意識,看不到物流成本的作用,因而物流成本管理基礎工作薄弱,很少研究降低企業內部物流費用的途徑,特別是對物流活動的全過程缺乏有效和全面的控制,造成此低彼高,物流系統整體效益不佳。目前,我國大多數制造企業仍然對企業物流活動中存在的“第三利潤源”視而不見,粗放地進行物流成本管理,既沒有設置和配備正規的負責物流管理的機構和人員,也沒有制訂培養物流管理工作人員的計劃和機制,有的企業甚至想把降低物流成本的工作完全寄希望與他人。這導致了整個社會物流成本的專業管理人員相對比較缺乏,物流管理水平較為低下。
企業計算物流成本只是單純地想了解物流費用,沒有達到怎樣利用已知的物流成本信息進行有效的物流管理,也就是說要利用物流成本核算會計這種內部管理會計的思想和方法為企業的決策服務。企業的物流成本核算管理不只是企業物流管理部門的事情,應該貫穿于企業每位員工的思想中,涉及到企業的每個生產環節、生產階段、生產工序等角落。
(五)物流成本管理對供應鏈應用不夠。
現階段,我國企業只停留在依靠企業內部物流活動的分析,尋求降低物流成本的方法和措施,注重單個成本的降低,很少注意外部環境的變化,也不考慮從整個供應鏈的角度去增加績效,諸如與生產和銷售部門共同去研究物流成本問題,解決機構之間的壁壘問題,仍是一個較為封閉的內部決策支持系統。隨著經濟的發展,企業必將面臨多變的市場環境和更大的生存風險,有些企業重業務發展、忽視風險防范,增加了風險防范的成本。同時,在成本信息交流、反饋以及監督評價中,重視有形成本動因,忽視無形成本動因,不能完整地反映新形勢下企業的經營活動及戰略思想。現今在我國制造企業內部,一方面缺乏各個職能部門之間的有效溝通的機制,部門經理很可能為了本部門的利益而做出損害企業整體利益的選擇,從而導致企業內部物流運作效率低下;另一方面,物流供應鏈上下游間也缺乏溝通、協調與合作,不能利用物流供應鏈的整合效益來提升企業流運作的效率和效益,上述兩方面的原因導致企業物流運作效率低下,物流成本居高不下,企業整體運營成本較高。
參考文獻:
[1]萬蘭芳。企業物流成本管理存在問題及對策[J].物流管理,20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