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平面設計課程總結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一、當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通過本人近幾年的教學實踐和總結,目前在中職學校平面設計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包括如下幾個方面:
(一)學生方面
(1)近年來,中等職業學校生源素質普遍下降,學生進校時的基礎水平和行為習慣較差,普遍沒有專業意識和專業能力。因為專業課平均課時量少,沒能較深入地學習,使得學生沒有專業基礎,也不談專業方向,綜合能力更無從談起,離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的“一專多能”的培養目標相去甚遠。
(2)學生缺少社會實踐,對平面設計軟件的功能和重要性了解不夠,沒有親身的體會,這是造成他們主觀不愿主動學習的、不愿主動拓展和加以應用的原因。
(3)在學習過程中,大多數老師只能進行簡單的實例結合相關知識的教學,學生往往只能掌握一些少數的實例,不能靈活應用,無法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如果只是從軟件使用的角度進行教學,只能教會學生對軟件的使用,而學生對平面設計的理念還是認識不深,不能承擔相關的崗位工作。
(二)教師方面
主觀上,首先教學理念陳舊,很多教師依舊以自己作為課堂的主導者,學生作為課堂主體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沒有發揮出來,無法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其次教學手段單一,老師在課程教學過程中缺乏對課堂的整體設計,講授時大多采用理論加簡單實例的教學方法,對課程的學習過于片面,沒有強調學習步驟和方法,學生只掌握了課堂上講授的少數幾個實例,不能活學活用。在客觀上,平面設計課程教學資源開發不夠,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素材的收集有限,難以完成復雜的作品設計,制作的作品的風格基本相似,并且學生也不知道如何找到資源并加以利用。
二、平面設計教學方法的改革
(一)轉變傳統實例教學的方法
目前,中職平面設計專業教師進行專業教學時必然會通過大量的實際案例講解工具的基本操作方法,但生硬的使用實例,效果往往不好,學生只能完成課堂的幾個實例,而碰到沒有講的例子就無從下手了,并且根本不去思索怎樣創新,所以如何進行案例教學的創新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比如:在講解 CoreIDraw 交互式工具時,要涉及到幾種工具應用,應采用突出重點的方法,重點講授重點的工具。學生才會明白這次實例中重要的工具是哪些,才不會弄混,學生在這一過程中,既熟悉了所用工具的操作方法,又在整體上了解了各工具在實際工作和生活中的運用。另外老師知識點從實例中提煉出知識點,在課堂上強化講解,同時提供給學生大量的素材資源庫,讓學生根據自己掌握的情況及對實際案例的理解充分發揮想象,在實際操作中融入自己的創作思想,從而形成一個全新的作品。
(二)提高學生興趣
教師應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以凸現學生主體為指導思想,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為導向,以追求學習快樂成功為主線,在教師的組織和引導下,讓學生有機會親歷平面設計的探究過程, 使學生在快樂學習的過程中,不僅體驗平面設計學習活動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而且使學生確立了自己是學習的主人,使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平面設計知識與技能,思想和方法,在思維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多方面得到進步和發展。筆者通過一段時間對Photoshop圖像處理教學的探索,這門課程的第一節課應以欣賞課開始:首先向學生展示一些優秀平面設計作品,包括海報、招貼畫、影視作品中的宣傳畫等,尤其是一些用Photoshop軟件特殊效果合成的圖片;其次介紹Photoshop 在實際應用中的價值,如利用此軟件修改照片上主人公的皮膚、斑點、發型;更改照片上的背景;制作合影等;為了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信心,向他們展示過去學生的優秀作品,再配合講解作品的制作方法及技巧,給學生帶來一種親切感,使他們相信自己也可以完成一些復雜的圖設計處理,這為以后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它能夠使學生對這門課有個整體的了解,同時也能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欣賞能力,增強學生學習的信心,為學生進行下一步的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三)轉變師生角色,配合學生學習,
讓學生展示自己的作品,當一回老師。讓學生以老師的身份站在講臺上講解自己的作品,讓教與學形成互動的關系。因此,給學生機會展示自己的學習和研究成果是一種很好的方法。當學生有一定的基礎之后,可以讓學生組合成團隊,安排學生提前搜集資料,協同創作并完成作品,然后在展示課中,讓學生到講臺上講解自己的團隊的作品。其實,在每個學生的內心深處都是希望得到老師和同學的肯定,必要的競爭也可以促進相互之間的進步,學生會珍惜這次機會積極準備,這種方法既可以讓學生對平面設計的理解加深又可以讓學生無形中養成良好的習慣,同時也會鍛煉了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
(四)利用網絡資源,培養學生歸納總結能力
平面設計教育作為高職類及師范類畢業生綜合素質的一個方面,在開設目的、開設時間、開設條件、開設課程上有很大的局限性。另一方面,擴招以后的生源素質大大降低,學生進校的專業水平相對較低,有的甚至沒有基本的造型能力。學生學習寬泛基礎課程,因為平均課時量少,都沒能較深入地學習,使得學生沒有較為突出的專業方向,較全面的綜合能力更無從談起,離師范類畢業生的“一專多能”的培養目標相去甚遠。
根據對現在的從業設計師的比例調查,平面設計師的數量達到了所有種類設計師的52.44%。中國在商品經濟空前發展的今天,平面設計行業起步較晚,起點較低。社會急需大量的平面設計人才,這樣巨大的從業空間一方面給我們的平面設計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大環境,也給建立平面設計專業提供了可行性支持。藝術院校重藝術輕技能,理工院校重技能輕藝術,這兩種平面設計的人才觀都略有偏頗。如何才能在重技能和重藝術之間找到一個合理的平衡點是現在許多專家考慮的問題。
二、高職平面設計教學存在的問題
直至1998年,國家教育部才正式將藝術平面設計教育歸入藝術設計專業學科,僅在藝術院校和普通高校開設相應的專業課程。在高等職業技術院校中,藝術平面設計教育起步較晚,在這樣的背景和傳統教學觀念的制約下,高等職業藝術平面設計課程還存在著以下一些問題。
1.落后的教學方法。傳統觀念認為“學習”就是“死記”。在這種思想的影響下,形成了滿堂灌的教學方法。學生失去了思維和行為的主動性,創新意識也被抑制了。而平面設計需要創新,只有注入新觀念、新想法,才能設計出新的東西來。
2.被動的學習態度。學生雖然系列地修完了各專業基礎課,但并不等于已具備了全面、準確地理解和掌握這門課程所涉及的專業知識結構,并將其融會貫通到設計實踐中。學生在學習平面設計課程時,只僅僅把它當作一門必修課來完成,大部分同學只是想考試及格,拿到學位即可。高職學生被動的學習態度嚴重影響平面設計的教學效果。
3.泛濫的電腦設計。計算機特技是電腦軟件中最引人注目的部分之一,合理地利用它能產生傳統方法無法達到的奇特效果。但是大家不假思索,不加控制地利用就會泛濫。
4.較差的動手能力。由于課時少、教學任務重的原因,往往忽視學生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結果學生只是學到了一些死知識,而很少有機會進行設計訓練。其實平面設計這門課程完全是一門試驗課程,老師在講解要點的同時,不能忽視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
三、提高高職教育平面設計教學的措施
高職平面設計教學存在著不少問題,如何解決這些問題,提高教學效果成為平面設計課程教學教師需要考慮的首要問題。我以為應該從以下方面進行嘗試:
1.制定詳細的教學大綱。高職課程的教學大綱應以課程目標為依據,根據理論知識必須、夠用,并在進行教學分析的基礎上確定。通過課程的學習使學生能做到掌握軟件的操作要點,掌握知識結構框架,理解各章節的重點和難點。
2.強調積累和實踐。藝術平面設計不能忽視學生平時的實踐經驗積累。長期處在封閉的訓練中,學生不了解社會、企業的發展狀況,不能及時根據社會企業需要調整自己的知識結構。可利用課余時間,采用多種途徑,使學生得到鍛煉,吸取經驗,達到提高實踐能力的目的。可組織學生參加平面設計、動畫設計、板報設計大賽,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3.激發學生的學習情趣。讓學生明白學好平面設計課程對學生將來的發展的重要性,在課堂教學中還可以適當舉例說明其重要性,讓學生從心理上重視該門課程。在教學過程中,枯燥的講述必然導致學生對該門課程索然無味,應該結合案例教學,加上幽默風趣的講解,讓學生在輕松的課堂氣氛中學習難以掌握的知識。要讓學生在平時的練習中將書本知識轉化為作品,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4.樹立現代設計觀念。觀念決定一切,用什么觀念指導辦學和學習,就會產生什么樣的效益和質量。因此,作為藝術設計專業的學生,從一踏進美術系的大門,就應該牢固地樹立設計意識,明確自己的專業目標,以現代設計意識來統帥學習期間的全部過程,明確每門課程要解決的問題及它在專業教學中的地位和作用,增強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參與意識。
5.注重學生個性化的培養。設計的本質是創造,設計創造源于設計師的創造性思維。個性化是設計師對平面設計個性差異的獨到見解。平面設計教學應通注重培養學生設計創意個性化的表達,倡導設計風格,挖掘個人與眾不同的創造性思維,使設計具有鮮明、獨特的個性表達和強烈的視覺沖擊力。在教學中,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想象,培養學生個性化思維,只有這樣培養出來的學生才具有個性,才具有創新力。
四、思考與總結
雖然平面設計越來越受關注,但是目前我國的高等職業藝術學院的藝術設計教育才剛剛起步,我認為不能照搬照套外國的教育模式。以往平面設計教學普遍存在著以知識為本位、教師為中心和以傳授、灌輸為主要特征的課堂教學模式。這樣的課堂教學模式,阻礙著創新人才和技能型應用人才的培養。這就意味著教師應當在教學過程中,采用全新的教學模式,因而必然要對傳統的教學理論、教學觀念提出挑戰。所謂“教學相長”,正是在師生雙方相互交流、相互溝通、相互理解、相互啟發、相互補充的過程中,逐步達到教師與學生,分享彼此的思想、交流彼此的情感、設計的觀念與理念,從而達到共識、共享的效果。
參考文獻:
[1]張葳,李海冰.藝術理論課在設計教育的重要性[J].包裝與設計,2005,(12).
[2]陳基才.現代高等職業藝術平面設計教育的二元制[J].2004,(3).
[3]彭建祥.創建具有特色的藝術設計教育體系探討[J].2006,(6).
[4]華勇.論高校藝術設計教育如何適應市場[J].2006,(8).
[5]尹定邦.設計學概論[M].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2.
[6]楊玲,李連天.以市場為導向的平面設計教學探討[J].科技經濟場,2006,(7).
[7]秋蕾.對平面設計課程教學的幾點思考[M].陜西教育出版社.
關鍵詞:平面設計;基礎課程;教學改革
中國分類號:G64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4115(2014)05-251-2
前言
隨著信息技術時代的到來,對平面設計基礎教學上的平面設計方式,提出了新的任務,促使平面設計基礎課程的內容、教學方法和人才培養的模式進行改革。一方面改善藝術設計的現實性,在平面設計系統的基礎上,對教學的基本知識進行改善,培養學生對平面設計的興趣,讓平面設計學生理解操作中平面制作的地位和作用,初步掌握平面設計理論的內涵;另一方面要體現平面設計教育的培養目標,對課程體系、教學內容的全面改革,強調課程的人文性質,突出學生的綜合素質培訓。本文試圖從基本教學平面設計現狀出發,分析一些不合理因素,并結合教學實踐,提出建議,加強和改進基礎教育平面設計。
一、對平面設計基礎教學的現狀思索
平面設計是從一個全面的角度來看,把各種元素融入到學習領域,對結構、加工方法、視覺語言、美感有深刻體驗,提升了他們的創造力、表現能力、體驗能力、探索能力。這種培訓是基于設計基礎的學習,這與實務的設計有一定差距的做法。換句話說,就是預備教育的設計師。中國自改革開放以來,藝術品市場和教學藝術也隨著經濟的增長而變化,并由手工藝傳統方法向國際化發展。現代化的教學平面設計作為視覺傳達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改變了人們的情感需求,教育固有的原始設計模型正在逐步重建,這是因為平面設計提出了新的要求。對于藝術與設計學院的目的,平面設計專業基礎課程的目的是學習最基礎的專業課程。藝術設計基礎課程在國內大多數機構都有開設,包括美術基礎課程(設計草圖和設計顏色)和專業基礎課(構成計算機軟件,平面設計,圖形設計等的基礎)。
大多數高校中藝術平面設計基礎課程的教學理念并不發達,不靈活,缺乏個性化教學意識。這種教學形成的狀態有很多原因,包括:教學設計一直不夠重視理論課程,忽視學科相關的理論和實踐,創造性的課程教學和培訓設置過于模糊,導致學生創造力缺乏,教師講授基礎課程以灌輸和教育為主,教學過程中方法保持不變,相對缺乏啟發式教育和個性化教育。這些現象的直接導致了教學和專業教學脫節,缺乏井然有序的連接,從而影響教學平面設計的質量。
二、平面設計基礎教學產生問題的原因
平面設計在我國的發展歷史與西方相比很短,我國的平面設計課程教學自80年代的啟蒙時期起至現在才近30年。早期注重平面設計教育教學的傳統藝術形式,教學理念和方法都比較僵化,越來越不能滿足人們的物質需求和情感需求,藝術品和裝飾品的技能是教學平面設計決策背后的主要原因。
(一)教育觀念的意識形態過于市場化
近年來,教學藝術設計專業包括素描、色彩和三個構成等。當學生入學接受這樣一個統一的平臺,進入具體專業的研究、具體的專業方向,顯然是忽視了學生在專業和探索過程中主動意識的培養。這種現象可以追溯到中國的經濟改革開始,藝術教育體系發生著巨大變化。不可否認的是,教學理念改革,實現學校教育的更大利益,培養了大批的設計人才。但隨著平面設計教育的發展,隱藏在其中的弊端暴露出來了,我們的平面設計教育具有很強的實用主義。因此,目前的設計教育已經存在急功近利、心態過于流俗的現象。近年來,藝術設計專業招生的發展是過熱的狀態。在這種教育背景下,讓學生認為實際利益的活動是有價值的。
(二)基礎課程設置缺乏長遠規劃目標
《基礎課程教育改革綱要》強調必須改變過分強調結構為基礎的課程、科目。在國內藝術院校中基礎訓練設置的基礎課以美術基礎培訓為依據,從寫實到抽象繪畫變形,從二維到三維圖形。很多人已經習慣了這種教學計劃模式,但從教學經驗角度來說,這種教學程序是平面設計專業改革初始時形成的習慣經驗作用使然,不符合專業課程之間的邏輯關系。目前平面設計課程普遍缺乏基礎課程和專業課程的組織與整合,這會使學生不同的課程在不同的階段學習時卻找不到彼此的聯系,尤其是很難理解學習研究的意義。因此,合理的、長遠的課程設置是平面設計基礎課程產生的一個重要原因。在教學過程中應不斷完善教學理念和方法,制定可持續發展的政策。
三、對平面設計基礎課程教學的反思
(一)重新審視平面設計基礎教學目標
當教學平面設計邁向一個新時代時,需要新理論的核心加入,重新審視當前目標。作為教育工作者需要對平面設計的基礎學科重新認識,對基本教學目標重新審視。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基礎教育注重個性化的培訓;培養學生觀察的能力,和創造性思維的表達。基礎設計教學起源于德國包豪斯教學系統的基本設計,稱基本設計是由于其活動的性質,并沒有直接強調使用的設計,而是從追求結構的相關元素的造型的認識功能原理的感覺,以及探索的造型材料。這些目標并不局限于單純的教學創意設計基礎,也涉及繪畫、文學、音樂、社會學、傳播學等諸多領域。這就需要我們重新審視基本的教學圖形設計目標,制定以設計實踐為主的具體科目的教學計劃,幫助學生打破傳統的創意思維,藝術解放想象力。
(二)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教師的培訓是平面設計的一個重要基礎,師資力量的提高會提升高等教育的教學質量。在教師管理制度下,應積極探索建立教師引導激勵機制,通過建立和加強教學激勵機制,監督教師和激勵他們的自我改進計劃,通過教師的業務保障體系的完善,如確保教師創作和研究經費、積極開展教師培訓等確保教學工作的順利進行。平面設計基礎教學的教師首先要以在編教師為主要教學力量,在此基礎上可以嘗試進行教師外聘,可以嘗試加強基礎教學,加強引進跨學科教學的聯系。
(三)轉變教學觀念
改變教學觀念,首先要強化學生的主體地位,其次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對于加強學生的主體地位而言,教師和學生應注意建立相互信任、尊重、平等、合作的關系,從而為創造良好的教學氛圍奠定了基礎,同時教師應設法了解每個學生的特點,通過識別不同學生的學習習慣而落實因材施教,以滿足個性化需求和發展的學生,通過學生的注意力和合作,實現教師和學生的教學探索和共同研究,改變傳統的灌輸教學方法,教師主要是發揮主導作用,引導學生思考知識的主要總結,使學生獲得創造性思維的訓練和發展。
(四)完善教學評價體系
平面設計基礎課程教學體系應當由教師的單一評價主體向多元化轉變。評價過程中,強調和重視學生的自我評價以及學生之間的合理的評價標準。多樣化的評價方法,會讓學生具有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也鼓勵學生對自己的學習過程和學習結果進行反思,同時使學生有自己的客觀的認識,在他們的學習收獲中獲得成就感以及帶動在成就感中的信心和動力的建立。
三、結束語
總之,基于平面設計課程的改革堅持傳統的課堂教學形式,已經不能滿足實際需要了。為確保實踐教學的實施,我們必須打破傳統模式,促進轉變專業特點的傳統觀念、教學思想、教學模式、課程體系、教學內容和教材改革的全面、系統的改革,使學生畢業后能夠勝任與所學專業相關的實際工作。
參考文獻:
[1]于宏.試論平面設計基礎課程教學改革的必要性[J].內蒙古民族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02).
[2]劉一穎.平面設計基礎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美術大觀,2011,(12).
[3]王艷歌.平面設計基礎課程教學反思[J].文學教育(中),2012,(10).
[4]周慶.形式的生成―――關于設計基礎教學中的形式課研[D].南京藝術學院,2012.
20世紀90年代以來,全國中等職業學校都在進行教學改革以適應社會發展與專業技術人才的需求。然而,本應作為我國教學改革重要組成部分并和專業、課程、教學、管理同步配套推進的考試方式改革卻沒有引起普遍足夠的重視,其改革進程明顯滯后于教學整體改革進程。現行考試方式在很大程度上與教學要求存在著諸多不適應,甚至在很多方面嚴重掣肘了教學改革的深化和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
(一)現行考試方式對現行中專的考試缺少系統研究,對其本質、地位、作用(功能)的認識不到位,仍然沒有擺脫傳統應試教育思想的束縛,沒有真正構建起與中專教學改革相統一的考試模式。
(二)考試的內容結構不合理:重知識考核,輕技能和素質考核;考試的內容與中等職業學校專業人才培養目標、課程目標的要求脫節。經過幾年教學改革探索,我國形成了以培養職業能力和基本素質為主線的教育教學模式,強化職業技能培訓的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的比例接近或超過1∶1,但目前考核方式仍以理論考核為主,明顯跟教學模式及培養目標相脫節,學生綜合素質測評的指標體系、評價方式及組織體系均不甚完善。
(三)考試形式(方法)單一,大多數學科的考核方式仍然遵循以前的閉卷筆試,并沒有根據學科特點及學生個性差異形成適合該學科的考試方法,從而不利于全面真實地考核學生的知識、技能和能力。
(四)重期末總結性鑒定性考試,輕教學過程中的形成性診斷性考試。對學生課業成績的評定過分依賴單一的期末總結性考試,其成績往往占課程總成績80%左右。這種以期末成績為主確定學生課業成績的做法,導致學生不注重平時學習,過分依賴期末死記硬背搞突擊,使考試的導學促教功能難以發揮。
針對上述存在問題進行考試方法改革,構建符合學科特點的考試系統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平面設計類軟件考核方式改革的思路
(一)明確中職學生平面設計類軟件課程考核的作用。
就目前形勢看,平面設計類軟件在信息技術的發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廣泛應用于圖形圖像處理、廣告設計、包裝設計、室內裝飾設計、網頁制作等領域。通過學習這類軟件課程,學生對各類平面設計及創意制作的能力將得到很大提高,既能為今后本專業其他后續專業課程的學習創造良好的基礎,又能在畢業時適應專業設計單位的工作需要。因此,如何進行該類軟件的課程考核,從而提高學生對軟件的綜合掌握和運用能力,對于計算機專業學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二)找到適合中職學生的平面設計類軟件課程考核方式。
中職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差,如果長時間在放松狀態下學習,很容易形成惰性。所以,傳統的期末總結性考試不利于調動學生平時學習的積極性。
平面設計類軟件課程,知識點之間聯系性很小。以我此次改革的實驗軟件Coreldraw為例,繪圖、顏色填充、圖像調整等這些知識自成一體,完全可以分散考試。
因此,根據這些現狀,我探索出一套適合這類軟件的考核方式:以知識點為基礎,按章節出題,階段性考試。
(三)針對這種考核方式進行教學內容調整,教學方法改革,題庫建設等工作。
為適應這種考核方式的改革,教師要在教學方法上進行調整,一般運用案例教學,并且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盡量運用符合階段性考試的小案例。期末教師再將所有小案例的知識點整合在一起,來完成一個綜合性的案例設計,使學生將階段性的知識有機融合在一起,提高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
三、平面設計類軟件考核方式改革研究方法及具體實施
研究方法:本課題的研究主要采用對比分析、實驗研究的方法。
以正在教授的0703班為實驗班,與往屆的0505、0605作對比分析。
具體實施:
2008年3月:組建考試題庫。
認真研究考試大綱,根據知識點,從書籍、網上等搜集各種相應的素材,組建能夠測驗學生水平的考試題庫。
2008年3月―7月:進行考試方法改革,將傳統的期末總結性考試改為分章節的階段性考試。
測驗過程中,找出學生的薄弱環節及考試方法的弊端,及時加以修正,并不斷鼓勵后進生好好學習,表揚優秀生及進步快的學生,以調動其學習積極性。
2008年7月:學期末請0703班學生填寫考試方法改革實驗調查報告,讓他們對這種考核方式進行評價,并提出其意見和建議,這樣通過學生參與的方式,進一步對這種考核方式進行了完善。
另外,我在平時不斷地跟學生交流,討論考試方法改革的意義、目的及方向,以便及時知道學生的想法,不斷改善考核方法以更適應學生綜合能力的發展及對知識的全面掌握。
2008年7月:根據考核方式結果與調查報告,總結出符合學科特點并適合學生的考核方式。
四、已取得的成果
總結出符合平面設計類軟件課程特點并適合中職學生的考核方式,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并使學生對各類平面設計及創意制作的能力得到很大提高,能夠很好地適應專業設計單位及企事業單位的專業設計部門的工作需要。
考核方法:
1.按章節出題進行階段性測驗,成績按權重計入期末成績;
(1)教學目標不明確。對專業調研不夠,沒有明確的教學目標,再加上選用教材不當,隨意安排教師,導致學生學習的目標不明確,學完一個學期后,只會簡單的操作,只會做教材上的幾個簡單案例。
(2)硬件條件跟不上。理想的平面設計類課程的上課應該是全機房上課,老師講授完一段就馬上安排學生動手操作。而在大部分高職院校,特別是民辦院校是做不到的,他們還把這類課程分為理論課和上機課,條件較差的學校理論課全在黑板上講授的,老師講滿兩堂課,學生沒機會動手操作,時隔幾天上機課時又全忘,還得重頭講一次。
2了解高職學生的特點
同樣是開設平面設計類課程,在高等院校和高職院校的教學方法還是有區別,這主要還是我們所面對學生群體的不同,我們只有了解高職院校學生的特點,采取相應的教學方法才能取得好的效果,高職院校學生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1)大部分學生自控能力差,缺乏主動學習。正因為有這些特點,他們是高考的失敗者,上了高職,他們繼續將這種習慣帶上來,上高職學生的課,老師一般都要善于管理課堂,要經常去糾正某些同學的講話、做小動作和睡覺,而且還不能講得太嚴厲。對于經常缺課的同學還得多過問,多關心,否則到課率會越來越低。
(2)大部分學生缺乏自信心。他們經歷高考失敗后顯得很迷茫,對新事物更是缺乏興趣,勉強被老師趕著往前學,當遇到學習過程中的困難顯得沒信心,會不由自主地選擇放棄,如果班上這類同學多了,老師有時是顧及不到的。
(3)動力能力強,思維活躍。大部分高職學生對于理論的學習興趣不高,但只要遇到需要動手制作的,對能立竿見影的制作特別感興趣,尤其是那些聯系實際的案例更能吸引學生。
3高職平面設計類課程教改建議
高職教育培養的是高端技能型人才,教學過程中注重他們動手能力、技能的培養,針對高職學生的特點,結合筆者近十年的平面設計類課程教學經驗,提出以下教改建議:
(1)上好前導基礎課程。開設平面設計類課程之前的學期應先開設如美學、素描和色彩等知識的相關課程,為平面設計課程打好基礎,不學這些課程以后將造成美感和靈感的缺失。
(2)根據社會需求制定明確的教學目標。針對不同專業制定不同的平面設計類課程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比如:廣告專業要注重平面廣告設計方面的教學,室內設計專業要注重平面設計軟件在室內設計方面的教學,電子商務專業要注重平面設計軟件在網站設計、網店美工方面的教學。
(3)教材的選擇。雖然我們鼓勵選擇與專業相關、以后就業相關的教材,但教材選擇完后不是一勞永逸的,全部按照教材講授,而是需要老師根據學生實際情況不斷補充,不斷更新,不斷完善。
(4)安排有實踐經驗的老師擔任主要教學任務。高職老師上課要持之以恒地做到在上課內容方面吸引學生,善于管理好課堂。當然我們要強調的是有實踐經驗還是不夠的,還要了解高職學生的特點,采取適合他們的教學方法,只有這樣才能讓大部分學生都學有所長。
(5)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學設備,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理想的平面設計類課程應全在機房上課,使用教師機上的廣播系統進行現場教學,便于學生在自己顯示器上看到教師操作,教師在自己的顯示器上控制、查看任何一位學生的操作,可以實現雙向傳遞文件。
(6)因材施教,鼓勵個性發展。教師的課堂教學應該要盡量關注到每位學生,因材施教,讓每位學生都能參與到您的教學中,關注每位學生的個性發展,發現他們的“閃光點”,每個學生的悟性都不同,我們不求齊頭并進,考核標準也可不同,只有這樣才不至于讓學生產生厭學情緒,影響到后續課程。
(7)以任務驅動為主線,設計科學的教學過程。學生在教師的幫助下,緊緊圍繞一個共同的任務活動中心,在強烈的問題動機的驅動下,通過對學習資源的積極主動應用,進行自主探索和互動協作的學習,并在完成既定任務的同時,引導學生產生一種學習實踐活動。它要求“任務”的目標性和教學情境的創建。使學生帶著真實的任務在探索中學習。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還會不斷地獲得成就感,可以更大地激發他們的求知欲望,逐步形成一個感知心智活動的良性循環,從而培養出獨立探索、勇于開拓進取的自學能力。
(8)加強校企合作,提高學生的就業率。以我院為例,在獨立實踐周、綜合實訓和頂崗實習這三個環節開展校企合作,在前兩年的獨立實踐周中,讓學生先認識企業的工作崗位,了解上崗所需要的技能,從而確定學習目標,從大三第一學期開始開展校內外綜合實訓,一部分學生進入學院的實訓中心,在實訓老師的帶領下做一些模擬項目和真實項目,另一部分學生進入合作企業實訓,他們在部門主管的帶領下由簡到繁,一步步完成真實項目,離企業的要求越來越近,在這個環節從系部到主管實訓的教務處都要進行定期巡查,實地了解實訓效果,不斷總結經驗。安排在最后一個學期的頂崗實習,先前在企業能堅持下來的學生,大部分都已經轉正,真正做到在企業真實崗位上工作。
4總結
關鍵詞:高職;平面設計;課程體系
2012年,在教育部公布的具有招生資格的1288所高職高專院校中,有1116所開設了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王曉江在《高職高專院校專業設置現狀分析與建議》一文中提道,專業設置高度集中,一方面說明這一專業的社會需求量較大,辦的院校多,相對比較成熟和完善,但另一方面是過于集中,專業重復設置,造成有些專業供過于求。在對部分高職院校和企業的走訪中也發現,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設置重復,缺乏特色和優勢,部分畢業生在工作能力方面缺陷明顯,專業水平并不高。雖然每年職業院校為社會提供大量的計算機類畢業生,但是現實情況是符合社會需求的人才仍然短缺。
針對這一問題,北京農業職業學院機電工程學院五年制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進行了深入改革,確定了平面設計為該專業的一個職業領域和人才出口方向。本文以此為基礎,通過科學的職業資格研究,運用“工作過程―支撐平臺系統化”課程開發方法構建了與行業企業標準相銜接的平面設計職業領域課程體系。
一、構建平面設計職業領域課程體系的意義
五年制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的人才培養不能“一刀切”,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個性特征和思維模式。平面設計較為形象直觀,學生興趣濃厚,學習熱情高,較之編程等課程來說更為容易。因此,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學生的職業成長可以從平面設計開始,再以此為基礎追逐更廣闊的發展,由易到難。
由此,在課程設置上,前三年為學生打下平面設計和其他課程基礎,第四學年時可讓學生選擇職業領域進行強化訓練。這種方式能更好地因材施教,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專業、就業方向,同時課程體系與行業標準相銜接,更有助于學生學有所成,符合學生職業成長規律。
二、平面設計職業領域課程體系構建思路
1.職業資格研究
職業資格,簡稱資格,是從事一種職業活動(有時也包括其他重要的生活實踐活動)時,能夠應用的并能通過學習獲得的能力或潛力,包括知識、技能和技巧。資格通常通過對某一領域的職業活動、學習內容以及與人相聯系的能力說明來表示。在實踐中,一般通過對某一工作崗位能力要求的總和來表示職業資格。通過二次文獻分析、訪談、網絡調查、問卷調查等方法,對行業背景、主要崗位(群)、職業崗位(群)對人才規格的要求等情況進行全面調研,收集相關材料,進行分析整理。
2.職業分析
本研究中的職業分析主要借鑒德國的BAG法,核心是“實踐專家研討會”和“典型工作任務分析”。BAG法的主要工作程序有:分析工作任務、確定典型工作任務、典型工作任務排序、典型工作任務分析等。職業分析的對象是“實踐專家”,即具有豐富工作經驗的一線工作人員。
3.構建課程體系
本研究中課程體系的設計構建采用的是“工作過程―支撐平臺系統化”課程開發方法。該方法由教育部高職高專電子信息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在《高職高專電子信息類指導性專業規范Ⅰ》中提出。以培養學生綜合職業能力為導向,設計符合學生職業成長規律的課程體系。由公共課程平臺、職業資格證書和職業拓展課程平臺、職業專業基礎課程平臺(職業基本知識理論、基本技能課程平臺)和學習領域課程4部分組成。
(1)學習領域課程
在對當前職業實際工作過程中的典型工作任務進行整體化的深入分析,并依據典型工作任務的能力要求,科學的分析、歸納、總結形成不同的行動領域,并最終準確確定和描述典型工作任務對應的學習領域過程中,將其對應性質相近的知識模塊整合成學習領域核心技能平臺課程(C類課程)。
(2)支撐平臺課程
將典型任務分析記錄表中的知識點具化后分類,將屬于相同學科知識的知識點整合成一門基本知識理論課程(A類課);將所有的技能點具化后分類,按照所需的工作資源劃分技能點,將工作資源相同的技能點整合成一門基本技能課程(B類課程),A類和B類課程共同支撐學習領域課程。
三、平面設計職業領域課程體系構建
1.專業―職業分析匯總
依據上述職業資格研究方法,通過文獻分析、企業調研等途徑以及實踐專家研討會分析出的典型工作任務,匯總出平面設計職業領域崗位及基本要求和證書建議。
2.課程分析
(1)學習領域課程
將平面設計典型工作任務直接轉換為學習領域課程。
(2)證書課程
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在平面設計職業領域證書選擇上:可以選擇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頒發的相關職業資格證書;也可以根據學校的情況選擇相關的廠商資格證書等。在開設專業課程如《數字圖像處理》《圖形制作與排版》《平面設計》等的時候,可以結合學校具體情況選擇相關的證書。
(3)課程體系
以上通過科學的方法,構建了與行業標準相銜接的平面設計職業領域課程體系。將其融入計算機應用專業的課程體系中,以行業企業標準指導教學,將行業企業真實工作項目帶入課堂,使學生在工作中學習,在學習中工作,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不但能夠增加就業率,更能使學生成為真正有社會價值的人。
參考文獻:
[1]趙志群.職業教育工學結合一體化課程開發指南[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9.
[2]崔紅珊.中等職業學校設置與調整專業的基本原則及方法研究[A].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99.
[3]姜大源.職業學校專業設置的理論策略與方法[C].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高林,鮑潔.高等職業教育專業課程體系改革與創新[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9.
[5]高林,鮑潔.職業競爭力導向的“工作過程:支撐平臺系統化課程”模式探索[J].職教論壇,2009(10):4-8.
[6]姜大源.職業教育學研究新論[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6.
[7]教育部高職高專電子信息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高職高專電子信息類指導性專業規范(I)[S].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關鍵詞:精品課程;設計軟件;教學改革;系統工程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B
在計算機圖形圖像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藝術設計對計算機的依賴越來越明顯。各類設計軟件的問世,為設計師提供了豐富的資源和強大的工具,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現代設計的理念和方法。
作為高職高專藝術設計專業,從培養設計行業一線的實用型人才這一目標出發,開設必要的計算機設計軟件課是非常重要的,本文結合國家精品課程“電腦平面設計”的建設體會和經驗,探討設計軟件教學課程建設的相關問題。
1課程設置背景
1.1背景之一:計算機圖形圖像技術的飛速發展
在計算機沒有出現的時代和計算機發展的初期,設計完全是以手工方式進行的,以平面設計(一般理解為通過印刷生產的設計產品對象都可稱為平面設計)為例,都是手工繪制和傳統攝影結合產生設計稿,再拍攝制版印刷得到最后產品。隨著計算機圖形圖像技術和印刷技術的革命,電腦平面設計已經成為藝術類廣告設計、裝潢設計、展示設計、多媒體設計等專業必需的基礎技能和部分專業的核心技能。開設電腦平面設計課程是教學改革的必經之路。
1.2背景之二:高職藝術設計教育的發展
目前高職教育的發展非常迅速,包括藝術設計各專業的高等學校在校學生,高職高專學生人數已經占到50%以上。高職院校的藝術設計專業其培養目標是具有一技之長和綜合素質的設計行業一線的實用型人才。無論本科還是高職,藝術設計人才的培養,其終極目標都是優秀的設計師,對于高職藝術設計的學生來說,面臨的就業壓力,使他們需要有熟練的操作技能,其中包括對設計軟件的掌握和熟練操作,走上工作崗位后才能完成設計總監或設計師的創意,并在大量的操作制作和長期的工作實踐過程中積累經驗,逐漸成長為一名優秀的設計師。特別是對廣告設計專業、裝潢設計專業的高職學生來講,“電腦平面設計”應該成為一門重要的核心技能課程。
2準確定位課程
在傳統的“三段式”課程模式(即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專業課)中,“電腦平面設計”應屬于“專業基礎課”,但三段式的課程模式有一定弊病,主要是它造成課程的各自獨立。高職教育課程設置的根本依據應該按“能力本位”的思路進行,緊緊圍繞“職業能力”設置課程。藝術設計類專業的職業核心技能是什么,需要哪些課程分擔這些能力的培養,劃分各門課的合理分工和有機聯系,不求每門課系統完整,只看它是否為形成職業能力所必需,這樣的課程系列是一個整體,而不是獨立的,看似完整的,各不相關的個體。例如對于基礎課“素描”的改革要求首先應該打破基于傳統光影素描的完整系統的教學模式,轉移到“設計素描”的模式,加強速寫、快速手繪表現能力的培養,為電腦繪圖設計和快速設計表現打下良好基礎。后續專業課程,如廣告設計、包裝設計等應該盡可能與設計公司、企業結合設計項目進行,進一步熟練設計軟件的使用,學生的職業技能在學校就能初步形成,與就業上崗實現零距離對接。“電腦平面設計”課程既不是基礎課,也不屬于專業課,它承擔了部分專業課的功能,又直接為專業課服務,從教學內容、教學理念、教學方法等方面都應該架起基礎課與專業課的橋梁。
2.1課程宏觀定位:專業的核心技能―計算機平面設計與表現能力
使用平面設計軟件完成平面設計作品能有效提高作品的綜合表現力,包括圖像的融合、數碼攝影與電子繪圖的綜合加工、圖文排版、具有視覺沖擊力的特殊效果制作等。
2.2課程微觀定位:具體用計算機平面設計軟件完成廣告制作、宣傳頁制作、海報制作、書籍設計、包裝設計、視覺傳達設計等
結合后續專業課,如廣告設計、包裝設計、印刷工藝、書籍裝幀等一系列課程,具體完成作品的設計制作。在課程中注意培養三個能力:設計能力,強調過渡性―將繪畫能力轉變為設計能力;綜合能力,體現連接性―架起基礎課與專業課的橋梁,培養知識與技能的綜合應用;創新能力,培養創造性―課程擴展,啟發創新思維,培養與提高設計創新能力。
3優化課程教學內容
3.1設計軟件的選擇
平面設計軟件種類繁多,不可能也沒有必要全部作為課程教學的內容,一般平面設計應包括三類軟件,即影像處理軟件、矢量繪圖軟件和圖文排版軟件。Adobe公司的Photoshop是典型的影像處理軟件,也是平面設計的首選軟件,其功能強大,表現力豐富已經得到設計界的公認,必然成為課程的重點內容。矢量繪圖軟件有Corel Draw、Illustrator、Freehand等,不同的軟件各具特色,但其功能大同小異,一般都能滿足設計的需要,根據地域的設計行業的不同習慣進行選擇,例如北方比較多地使用Illustrator,華南地區習慣使用Corel Draw等。圖文排版也可以根據情況選擇Page Maker、北大方正等。
3.2教學方法與改革
在“電腦平面設計”課程的教學安排中,每個軟件以及軟件的每一個命令、工具、選項、參數設置不是孤立的講解分析,而是圍繞設計專題項目的需要進行內容的篩選與綜合。例如在以下幾個實訓項目中安排相關教學。制作一幅展示會的海報,設計一套CD封套;設計一張豬年賀卡;用世界名畫“蒙娜麗莎”進行“重塑蒙娜麗莎”的創作,用26個英文字母進行圖形化變形創意等教學項目,都涉及圖形選擇、圖像選取、增加圖像特效、圖像編輯、層的處理、圖像調整等技能,在項目和具體任務實例中講解相關內容,學生可以迅速接受相應的知識點和設計技巧。這樣的教學方法既能強化與專業課的聯系,又直接與職業核心技能掛鉤,既熟練了軟件操作,又啟迪了學生的創新意識。
在教學方法和手段上,采用一體化教學,不特意將理論和實訓分開,而是邊講邊練,精講多練,講練結合。通過實例,通過項目、通過具體設計對象,既學到知識,又掌握技能,也培養了創意能力。學習興趣和潛能得到最大限度調度與發揮。
教學方法的創新,對教師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教師不僅要熟悉軟件,更要有設計的實踐經驗和藝術素養,要廣泛收集素材,關注設計時尚潮流,深入企業調研學習,才能有效指導幫助學生。
4課程建設是專業建設系統工程的一環
課程設置作為專業培養目標的具體落實,必須符合專業總的培養目標,是專業建設系統工程的重要環節。
例如我院“裝潢藝術設計”專業(原商業美術設計專業),它是教育部高職高專試點專業,“電腦平面設計”是該專業的一門核心課程,它的建設與改革涉及專業建設的各個方面。
在專業建設這個系統工程中,每個環節是互相促進和緊密關聯的,最終取得的是綜合效應,目標是提高教學質量,形成學生的職業技能,完成專業的培養目標,滿足社會對設計人才的需求。
在專業建設的系統工程中,教材建設無疑是課程建設的重要方面,課程的總體設計、安排和改革都要在教材中體現,通過教材來貫徹課程的核心內容與改革精髓。有關電腦平面設計課程教材,雖然在社會上充滿了大量的電腦軟件書籍,各種介紹軟件的教程種類繁多,而且大多是篇幅大、內容全,但作為高職學生的教材并不實用。這些書一般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全面逐項講解軟件的命令和參數,很少結合應用實例;另一類是將一些大型的設計案例,原封不動步驟詳細地搬上教材,學生當然可以依葫蘆畫瓢,完成書上的例子,但“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到自己要設計一幅作品時就不知如何下手了。作為高職電腦設計軟件教材必須對設計軟件進行內容的篩選和整合,這種篩選是根據應用的需求進行的。有用的、常用的命令、參數設置要精講細講,并通過經典案例進行“串聯”,其他的內容一般介紹或簡述瀏覽即可。更多的內容在實例和項目中開展有針對性的教學。
“電腦平面設計”課程重視自主開發教材,我們自2001年在高教出版社的組織下,主編出版了《電腦平面設計實用教程》,經過幾年的教學實踐和總結,2006年1月再次主編出版的《電腦平面設計基礎與實例教程》,被評為國家級“十一五”規劃教材。先后出版的兩本教材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精品課程的建設實踐與成果,在全國部分高職藝術設計專業使用,受到了同行的好評。
精品課程的建設還涉及教學資源建設(如課件、輔助教學資源、題庫)、考試改革、現代教學手段的應用、教師隊伍的建設與提高等內容。只有在以上各個方面都結合專業建設與人才培養目標進行系統工程建設才能最大限度提高課程的積極效果。
一、設計案例
案例教學不是簡單的游戲,也不是單一的做作業。所以,教師在設計案例時,一定要保證案例新穎有趣、設計合理、貼近生活,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才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另外,教師還要確保教學案例中包含相應的理念知識體系,便于學生在參與實踐的過程中不斷完善自己的理論體系。教師還要設置問題,讓學生帶著疑問去思考、去探究,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在學習“如何制作宣傳頁”時,教師就可以把學校的招生簡章當作教學案例,指導學生合作完成新版招生宣傳頁的設計,并向學校招生處投稿,如果學生的作品能夠被采用,將大大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榮譽感。
二、分析案例
案例分析是案例教學法實施中的重要環節,主要是通過師生互動、學生討論,進一步明確教學案例中涉及的知識點。在案例分析的過程中,教師與學生之間是一種“師生互補,教學相輔”的關系,教師將分析案例的“”交給了學生,讓學生運用所掌握的各種知識去分析這些問題,并合作討論解決方法。此時,教師所起的作用類似于“導演”:引導學生帶著疑問自己去探究,對學生的分析、討論不作過多的干預,充分尊重學生的觀點、想法,教師要做的就是激發學生的思維和想象力。比如在學習制作房地產宣傳頁時,要用到漸變效果工具,教師可以先讓學生觀察完成后的文字漸變效果,再由學生針對如何實現漸變效果、需要什么樣的技術手段等問題進行探索和討論,在學生發現了漸變效果工具后,教師就可以針對漸變效果工具的各種不同設置展開教學了。
三、實施案例
立體構成需要以人類視覺規律以及材料作為基礎,以力學為主要的構成依據,將各種造型要素按照一定的構成原則進行排列與組合,形成一個新的立體空間造型,因此又將立體構成成為空間構成。平面設計專業的學生通過學習立體構成,能夠培養其空間想象能力、造型理解能力以及技術表現力等。同時,立體構成與平面設計之間也存在重要的關系,立體構成實質上就是在平面設計的基礎上添加空間造型,如果說立體構成是對造型、空間等的研究,那么平面設計就是進行立體構成中比不可少的一部分。通過在平面設計作品中使用立體構造思想,就能夠有效的提升平面設計的立體感、視覺沖擊感等,給與觀賞者一個巨大的聯想空間。另外,在一些POP設計、包裝設計以及展示窗設計過程中引入立體構成概念,能夠提升設計的視覺效果,說明將二維的平面設計以及三維范疇中的立體構成有機的結合起來,就能設計出更好的作品。
二、平面設計與三大構成關系教學措施
通過對平面設計與三大構成之間關系的分析,可以看出三大構成對平面設計的作用極大,如何提高平面設計與三大構成關系教學效果是現階段相關領域人員致力研究的課題之一。筆者基于多年的教育工作經驗,提出以下兩個方面的建議:
1.從教師教學的角度出發
有效的教學方針是保證教學效果的基礎。在平面設計專業三大構成教學學習過程中,教師應該注重培養學生的判斷能力,啟發學生進行創造性設計。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設計構思、感覺以及技巧。其中,在培養學生判斷力方面,主要指的是培養學生能夠在眾多設計元素中判斷與選擇出自己需要的元素。通常來說,平面設計者對元素的判斷依據自己的直觀感覺,但對于一些混亂復雜的藝術形象,還需要通過準確、科學、嚴謹的判斷。在學生創造性啟發方面,主要指的是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使學生能夠從簡答的自然環境中找到設計的靈感。因此,需要加強學生觀察力、想象力的訓練,讓學生對一些事物能夠產生靈感,然后通過對這些感覺的整理、提煉等,最終形成一個設計構思。如看到行駛過的汽車,就能聯想到汽車是由哪些線、點、面構成的等。一旦這些感覺出現需要及時的記錄下來,然后進行后期的分析與整理。在學生表現技術的運用能力培養方面,就是通過大量的構成練習,培養學生對構成知識的運用,提高學生設計的技巧。引導學生將復雜的造型簡單化,用最簡單的方式將事物表現出來,充分的了解造型構成的方式與規律,通過手繪或電腦制圖的方式去表現。
2.從學生學習的角度出發
作為平面設計專業的學生,在學習三大構造的過程中,需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第一,需要對平面設計與三大構成之間的關系充分了解與掌握,同時了解三大構成對平面設計的作用;第二,通過各種途徑與手段收集三大構成學習素材;第三,注重自我創造性的鍛煉,多學多看,將平時看到的平面作品、造型等進行分析,提取有用的元素。
三、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