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鄉村教育論文范文

        鄉村教育論文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鄉村教育論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鄉村教育論文

        第1篇:鄉村教育論文范文

        本文作者:陳明容工作單位:貴州省遵義市習水縣良村鎮中學

        余映潮教師說得好,要能設計“牽一發能動全身”式的主問題。問也不能一問到底,也不能問的沒價值,老師不問,讓學生問,問半天也沒問出東西來。適時點撥,引導學生生存有價值的問題,讓課堂靈動傳神。教師不僅是編劇導演還該是演員。其次,課堂是為學生提供的,學生是我們服務的對象,他是課堂主體,讓他們學到知識、技能是我們的任務,以學生為主體是不是什么事情讓學生去辦,學知識技能讓學生自主、合作就能完成,老師就充當旁觀者,這種認識是片面的,教師在課堂上是引導者、指導者,教師占用時間應該多,學生該是接受者,參與者,合作者。對問題學生不能放任自由,學生自主學習必須認真對待結果,不能流于形式,而該鼓勵引導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采用大棒加糖果策略,讓課堂精彩。

        再次,數學課堂教材可不是可有可無的事情,教材是數學課堂教學的把手,它可是數學課堂教學的魂,教師應該挖掘教材資源,創新數學課堂教學,激發課堂教學的活力,數學新課標提倡個性化、創造性學習。教師是課堂教學的主導者,需具備一定的課堂開發的創新意識與能力,善于靈活運用好數學教材,根據教學的需要,合理開發數學教學資源,在數學教學中通過挖掘教材內涵和拓展外延,使學生不斷生成問題,讓學生在理解文本、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逐漸養成用懷疑和批判的眼光看待問題的習慣。必要時可將教材的知識重新組合,讓學生學一會三。切不可在沒有閱讀教材的情況下,就讓學生說出知識點,一些學生七零八碎地在前面說,老師就帶全體學生在后面跟著跑,課本翻得呼拉拉地響。一節課下來,學生對知識的思路和結構沒有印象。數學課要上出數學味,閱讀理解是數學課堂教學的本。

        這兩位教授的話告訴我們激趣的重要呀。當然在不同的內容應用不同的方法,同時也要注意激趣,根據情況而定。另外,多媒體運用當然是好,不要認為它是萬能的,但不能過濫,堂堂課用,從頭用到尾,用多了也會喧賓奪主,影響教學效果。要讓他在數學教學中起點睛作用。這就要求我們數學教師對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進行優化設計,做到“效果最佳、時間最省、過程最簡”。我們盡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來營造氣氛,喚起情感,引導想象,但決不能用屏幕、畫面來代替學習意境。傳統的數學教學中是讓教師的語言占主導地位,而立體的知識要恰如其分的應用多媒體,這樣讓學生在自己想象的同時,對立體的幾何又有了進一步的認識。總之,數學教學不是為了體現嶄新的教育理論和展示先進的教學手段而存在的,它應該是師生共同成長的樂土,是呈現生命本色的天空。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學生熱愛數學,會學數學,堅持終身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第2篇:鄉村教育論文范文

        【關鍵詞】教育缺失;城市中心主義;管理體系;戶籍制度;

        鄉村兒童是兒童群體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未來農村貧困地區脫貧致富的建設者,他們能健康成長,不僅涉及千家萬戶的幸福,更關系著全民族素質的提高,關系著國家事業的可持續發展,關愛鄉村兒童,解決好這一人口城市化、勞動力轉移過程中出現的社會現象,已成為一項緊迫任務。

        中國的鄉村教育是個嚴峻沉重的話題,其中涉及到多層面的因素 。而近幾年來,鄉村兒童中出現的“留守兒童”、“流動兒童”,使這話題更令人憂心。所謂“留守兒童”,是指隨著大量農村青壯年勞動力向城市轉移就業、打工,大部分人沒能攜帶子女一同前往,致使許多鄉村兒童遠離父母,依靠祖父母外祖父母監護看管,我們把這一新的弱勢群體稱之為鄉村“留守兒童”。而“流動兒童”則是少數隨父母進城的鄉村兒童,他們雖身在城市,卻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城市兒童,就學生活等都受到極大的限制。

        (一)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 鄉村留守兒童因為父母外出打工,缺失父母的關懷照顧,出現了監護人學習輔導不力,生活照顧不周,親情缺失等現象,在思想.行為和心理的成長發育中容易偏離正常軌道。

        第一,學習較差。首先,外出打工的父母對子女總體期待不高,調查中發現,部分農民工潛意識里將子女的學業定位在完成九年義務教育上,將孩子定位在外出打工。其次,監護人年紀大,與“留守兒童”思想觀念差異大,溝通有障礙,教育弊端較多,“隔代教育”問題嚴重。我班有好幾位學生就是留守兒童,其中有位男生,父母為了生計在外務工,他和奶奶相依為命,但老人不識字,對孩子的教育有心無力甚至無能為力。

        第二,性格缺陷。“留守兒童”父母常年在外奔波與孩子聯系少,跟孩子缺乏溝通交流,兒童正處于情感性格的成長期,長期缺少應有的家庭教育,容易使孩子的性格變得內向?、自卑悲觀孤僻。另外,也有“留守兒童”的監護人管不了,不敢管,導致“留守兒童”任性偏執。

        第三,心理障礙。留守兒童監護人對孩子心理健康關注不夠,介入較少,無暇顧及孩子的情緒、情感變化;兒童在自身生理變化、學業壓力、人際交往等方面會有許多煩惱與沖突,沒能及時得到疏導和教育,進而引發感情脆弱,自暴自棄,焦慮封閉,缺乏對生活正確的理解。而這些都是導致未成年人犯罪的隱患。

        第四,行為偏差。留守兒童年紀小,自律能力差。部分留守兒童在家不聽祖輩教導,迷戀臺球、網吧、游戲廳,甚至受社會上一些小痞子影響,經常逃課、打架,甚至小偷小摸。

        (二)流動兒童的教育狀況 “根據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我國流動人口規模已超過1億人,其中流動兒童占了19.37%”。事隔7年,可想而知,現今遠不止這個數據。隨著人口流動的增多,人戶分離日益增多,原有的兒童保護政策越來越不適應社會變化,并由此影響了流動兒童包括受教育等權利的保護。《我國9城市流動兒童狀況調查》就用數據反映了了這種現象。

        流動人口子女上學難已是一個很突出的問題,這問題的產生是受到我國戶籍制度影響的結果。一個適齡兒童,沒有現居住地戶籍,離開戶籍所在地,在現居住地是很難得到同等的受教育機會。城鄉間的區域壁壘,隨著外地人口流入城市,在城市里悄然豎起了一道巨大的隔閡與屏障。特別是在流動人口兒童幼稚的心靈,筑起一道精神上的壁壘。這些流動兒童從小就深刻地感受到社會“二等公民”的不公平待遇,他們覺得在城市“到處要錢,趕人,查證”。

        但是,流動兒童還得在城市環境下生活,他們不僅接受了城市的生活方式,同時也接受了城市人的價值觀和人生目標。但這些流動兒童受到戶籍制度的制約,終究是城市的邊緣群體、弱勢群體。

        (一)鄉村教育欠缺是因為貧窮?

        雖然國家免了農業稅,提倡新農村建設,對農村加大了投入力度,但就目前國家的經濟狀況而言,還不大可能解決農民的增收問題。農民要想改善自身的經濟條件,一般來說,出門打工,通過跟城市的交易,是一種最方便,也最易于實現的途徑。而現在的中國鄉村兒童教育,對于家長的配合要求更高,但家長出門打工,常年在外,往往談不上和老師的配合。外出打工的農民走了,鄉村兒童教育問題多了,社會問題也接踵而至了。

        國家經濟發展中心宏觀部部長盧中原教授在CCTV2《對話——解讀中國宏觀經濟形勢》中說“中國農民的現代化實現了,中國的現代化就完成了”。但是,城市和鄉村之間,存在著我們已經非常習慣的落差,鄉村是否永遠應當負擔不均衡發展帶來的災難性后果?鄉村教育是否只能建立在城市對鄉村的同情上?

        “農村小學教育質量低下是一個比較復雜的問題,其主要原因有兩個:一是農村經濟條件、教育條件落后......;二是農村教師的教育理念、教育水平落后”。其實,像奧特說的,離開了人的真實的境遇來談論人,你是無法對這個人有一個真實的描繪的。同樣地,沒了解鄉村基礎教育的真實情況而侃侃而談那是很空洞的。鄉村教育落后,鄉村教育欠缺是因為貧窮嗎?不是的,至少,貧窮不是鄉村教育問題的唯一原因,也不是鄉村教育落后的終極原因,而是窮背后的原因導致了鄉村教育的欠缺。鄉村教育之所以很難有顯著的發展,一個很關鍵的原因就是城市中心主義。鄉村在很艱難的情況下,用可憐的有限教育資源培養了優秀的人才,當我們在為這些人才感到驕傲時,這些農村的優秀人才又融入到了城市的現代化建設中,在城市的現代化建設中揮他們的積極作用,城市的強勢階層又進一步加強,而鄉村“風采”依然,依靠教育來改變鄉村面貌又成了一種期待而已。盧梭說人生而平等,實際上我們現在是人生而不平等,起點不平等就意味著以后所有的發展路徑都不平等。“現在的義務教育狀況有些像《圣經》上說的‘馬太效應’:多則給予的愈多,少則得到更少”。若現今的城鄉割據制度沒改變,在某種意義上我們可以說,鄉村教育越發展,城鄉的距離會越拉越大。

        華東理工

        大學社會學曹錦清教授認為“差距拉大是必不可免的,情緒化是不對的,但同時我們也必須強調:我們要盡量縮小差距。......國家如何調節,使得下層民眾能夠分享現代化帶來的好處......;應該要求先富起來的人關注民眾,關注下層,因為關注民眾就是關注他自己”。近年來已經有不少學者指出:中國最大的現實經濟問題是“三農問題”,因為最大多數的人口在鄉村,中國人最為廣闊的棲息地是鄉村,而鄉村之所以落后,在很大程度上是緣于基礎教育的落后。但是教育落后不能作為一個孤立的原因來考慮,現實的制度安排和初始資本匱乏更能解釋鄉村落后的現象。(二)鄉村教育“留”還是“走”?

        “哈姆雷特感慨道,活著,還是死去,是一個問題。今天,我們的鄉村教育,留還是走,都是一個問題,在我看來,更為緊迫的,是走的問題”。

        張文質老師和林少敏老師在《保衛童年—-基于生命化教育的人文對話》中認為,按照羅爾斯正義理論方案,用機會原則即發展原則可以讓弱勢群體得到補償,弱勢群體才會不斷縮減。于是,我們本著高尚的人性作引導,嘗試著改變。

        第一改善家庭教育方式。從家庭的角度看,有必要改變家長外出的方式和親子溝通方式。從調查材料可以看出,父母雙雙外出,對子女學業成就的影響比較大,但是如果有一個在家,則影響相對就要少得多。父母外出務工時,如果孩子已經上學,而又沒有適合的人作為監護,最好就留一個在家監護孩子的學習與生活,保證家庭教育完整性,這樣家長可以和學校保持聯系,共同承擔起教子責任。另外,如果父母都外出,最好把孩子帶到務工所在地上學,便于教育,如果條件不允許,則要改變與親子之間的溝通與交流方式。在溝通和交流上,注意時間上不能相距太久,要保持與孩子經常性的聯系,并對孩子的情況非常熟悉。具體來說,一是在溝通時間與機會要比較多,并且具有一定的連貫性;二是在溝通的內容上,不能只學習、考試,更多的關心他們的生活心理與情感,更多的關注他們的所思、所想、所為;三是在交流溝通的方式上,除了電話聯系外,還可以用書信的方式。

        第二建立新的學校管理體系。日本重視教育已經成為傳統,他們城鄉基礎設施一致,城鄉的學校沒有優劣之分。而中國,越往偏僻的鄉村,學校的基礎設施越簡陋,教育資源越匱乏。大學生支教、希望工程等國家與民間干涉的措施對鄉村教育來說只是杯水車薪。鄉村教育中的一切問題的解決最重要的是依靠鄉村教育當事人的智慧,但智慧若被約束,一切將無從談起。中國鄉村教育,關鍵在于建立一種新的秩序和管理體系,一種能使中國鄉村土地上興起千萬個生機勃勃、創新進取、各具特色的學校的管理體系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

        在中國文化背景下“獲得村莊秩序大致有五種途徑:一是習慣法,如宗族制度;二是現代司法體系......;三是國家行政的強控制......;四是建立在高度分化基礎上的精英控制;五是民主自治。”

        而要達到改革目的,只有運用綜合模式才是真正切實可行的。“鄉村教育管理體制改革的關鍵在于盡快建立九年一貫制鄉村學校、校長民主選舉制、“噴灌式”鄉村教育財政體制、鄉村教師自治委員會基礎上的校長負責制。”

        “噴灌式”鄉村教育財政體制是中央及省級財政依據各鄉村學校的學生數,直接將鄉村基礎教育的經費定額、定時、定量地通過銀行劃撥給各鄉的九年一貫制鄉村學校,這樣既可避免教育經費在多個中間環節的截留現象,又可保證鄉村教育經費的穩定性、均等性、可靠性。

        鄉村教師自治委員會基礎上的校長負責制,使教師獲得必要的民力,是把鄉村教育這樣一件頭緒繁多、困難重重、點多面大而對整個國家民族發展意義極其重大的大事辦好的必要前提。

        另外,國家政府合理地配置鄉村教育資源,讓鄉村教育達到應有的水準線,別讓“貧困需要教育,教育改變貧困”的舊模式使鄉村教育再度陷入惡性循環。現今,金字塔式的教育等級結構,城市和鄉村教育的差別得有多少的彌合?堅信,教育平等的鄉村教育和城市教育能讓國家騰飛得倍兒快!

        第三建立鄉村社區兒童少年教育和監護體系。兒童少年的教育歷來是家庭、學校與社區共同的責任。目前,在廣大的鄉村地區,由于很大部分沒有建立相關的兒童少年教育組織,使鄉村在兒童少年的教育與成長發展方面所起的作用微乎其微。原來那種穩定的由家長親自伴孩子走兒童少年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父母短期、長期缺位的家庭生活將越來越多。這樣,兒童少年的監護與教育的責任就幾乎全部落在了學校肩上,但是,孩子在學校的時間只有全部時間的四分之一,而其它時間大部分是在家庭和社會度過的,因而,在家庭教育缺位的情況下,建立和完善鄉村留守兒童指導站、鄉村教育機構就顯得尤為迫切,同時,現在也初步具有了建立鄉村教育和監護體系的可能性和基礎。

        第四開放城市的中小學教育資源。今年春晚打工子女朗誦的那首詩歌,讓人百感交集。農村的孩子意識到不能和城市的孩子比爹娘,因為受教育水平的制約,注定了農村孩子的父母只能攜子帶女奔赴城市打工。而今,教育的缺失能使農村的孩子和城市的孩子比明天嗎?教育,是窮人和弱者通往機會的橋梁,奢談一個文盲與博士之間機會平等是不理智的。機會平等,如果離開受教育權平等這個前提,就是宣揚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是鼓吹不分等量級的拳擊比賽。在現實面前,城市允許打工子弟學校合法存在,免收農民工子弟的借讀費,讓打工者子弟共享城市的教育資源,使這些農民工的孩子有學可上,總是聊勝于無。

        第3篇:鄉村教育論文范文

        農村教育目的的理性思考

        有學者認為,農村教育不能以損害農村未來發展利益為代價,單純滿足城市對人才的需求;需要拋棄會使進入城市中的孩子成為脫軌者的教育模式,保障向上流動的公平機會,讓“寒門能出貴子”。教育應該適應包括鄉土文化和民族傳統文化在內的多元文化的需要,積極開發承襲傳統的鄉土教材,既是對民間傳統文化的傳承,也可以幫助無法通過升學之路而向上流動學生,找到實現自我幸福的途徑,擁有過硬的技能和樂觀的心態面對未來生活。傳統的“離農”教育不利于農村社會發展,“為農”教育不利于學生個人發展。

        承認城鄉教育差異的現實,采用“和而不同”的教育形式,在教育制度設計上消除城鄉二元對立模式,同時協調以鄉土文化為代表的地方性知識到農村教育的課程設計和教材中去。⑥劉鐵芳也認為應該關注農村學子的生存狀態,使他們中的部分人享有接受更高級教育的機會,又使不能升學的孩子擁有一段美好的教育記憶,⑦成長的快樂屬于每個人。實際上,適合才是做好的,農村教育內容只有關照農村實際生活、切合農民及其子女的需求,才能真正為農民謀幸福,成為改善農村勞動力素質的必需品。

        農村教育目的的應然取向

        基于對理解教育目的、教育內容立場和所處階層利益,對農村教育目的的理解有差異。莊孔韶認為農村教育應該跳出“離農”或者“為農”的選擇漩渦,代以“以人為本”可持續發展的長遠眼光重新反思我國農村教育目的的發展方向。重點討論農村教育的功能和目的。⑧不可否認,在知識經濟的今天,單一路徑選擇會造成農村教育的封閉性和約束性,壓抑寒門莘莘學子接觸社會而自由發展的機會。當前農村教育目的應統一在關照生命的實踐中,因為只有尊重教育對象的個人選擇,讓農村學生自主自由地選擇未來發展的路向,才能真正解決農村教育問題。

        第一,以連續發展觀點謹慎選擇農村教育目的。中國東中西部地區差異顯著、民族眾多、族群文化多元復雜,城鄉地區發展差異顯著,而且城鄉差距有多樣性,并有拉大的趨勢。因而需要根據經濟發展情況和地區文化特點,探尋“離農”和“為農”目的選擇的適合點。

        第4篇:鄉村教育論文范文

        【關鍵詞】環境教育;存在問題;轉變方向

        在百度詞條中輸入“環境教育”,會瞬時彈出數千條關于其的定義,匯總梳理后不難發現,環境教育始終離不開兩個關鍵主體,即人類和環境。簡而言之,環境教育就是圍繞人類與環境的關系而進行的一種長期、系統的教育活動。既然關鍵主體是人類和環境,那么就不可回避的要談談現在的環境問題。

        跨入21世紀的人類社會,由于人口激增、科技進步及生產力迅猛發展所產生的環境問題日益加劇,人類對環境惡化的擔憂也與日俱增,處于對自身的保護,環境教育必須委以重任。環境保護,教育先行,環境教育作為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無疑是人類獲取環保意識和環境道德價值的重要途徑。

        一、環境教育概述

        環境教育作為一種新的教育思維和理念是教育內容外延的重要補充領域,馬桂新在其《環境教育學》一書中明確提出:“環境教育是一個涉及整個教育過程的教育新領域,它以生態、經濟、社會全面和諧、可持續發展為目標,促進以全新的教育思想、教育途徑與方法,實現受教育者情感、態度、價值觀與行為方式、生活方式的一系列轉變,使受教育者成為具有環境綜合素養的新人類。”

        具體包括以下四大類,第一類環境科普知識,顧名思義即感知外部環境并獲取環境知識;第二類環境法律知識,例如,通過學習新《環境保護法》來明確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法律對于政府、企業及公眾都有賦予什么權利和義務,讓廣大民眾自覺遵守環境法律法規,不斷強化環境法律意識;第三類環境體驗知識,例如,通過參觀“綠色主題”環境教育基地來豐富和填補書本上的環保知識。讓環保知識更加貼近生活、服務生活;第四類環境道德倫理,即在掌握一定的環保知識和環保法律法規的基礎上,用環境道德倫理做支撐來尊重自然、善待自然、合理利用外界環境。

        二、環境教育存在的問題

        回顧我國環境教育的發展史,清晰可見,環境教育突出貢獻在于“傳道授業”,即傳播環保知識、培養環保意識。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績,環保知識予以普及化、大眾化和全民化。與此同時,環境教育也存在著形式單一、方法簡單、內容碎片化及城鄉差異大等諸多問題。

        第一,環境教育形式單一、方法簡單

        單純依靠說教的方式很難達到素質教育的目的。課堂固定的一對多的信息接收模式剝奪了學生們戶外體驗的感受,過多發揮環境教育中“傳道授業”的作用,勢必會影響環境教育陶冶情操的功效。

        第二,環境教育內容碎片化

        目前,環境教育主要采用滲透式教育法,通過學科交叉來導入環境教育,缺乏系統、完整的環境教育體制,無法充分挖掘環境教育的相關結合內容來滿足學生們強烈的求知欲。

        第三,環境教育城鄉差異明顯

        我國廣大農村地區連環保基礎設施都不健全,談何環境教育?此外,缺乏接受正規環境教育培訓的老師也是造成城鄉環境教育差距大的重要原因。

        三、環境教育轉變的方向

        第一,環境教育形式多樣、方法靈活

        深入挖掘教材內在的環境教育因素,在潛移默化中開展環保教育工作,配合植樹節、世界環境日、世界地球日等開展環境體驗活動,讓學生親身參與到環保活動中,從自身做起,從小事做起,從現在做起,把從環境教育中獲取的環保知識內化為環保道德情感,內化于心、外化于行,把環境意識真正轉變為自覺行為。

        第二,環境教育內容獨立化、系統化

        滲透式的環境教育模式,短期內可以滿足孩子們的環境知識需要,但從長遠發展來看,不足以把環境教育向普及化、大眾化和全民化推進,環境教育應作為獨立開設科目,列入中小學教育大綱,通過學習環保知識、掌握環保技能、了解國家法律法規來提高孩子們的環境意識,讓環境教育真正成為實現全面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第三,環境教育從加強農村基層設施建設為切入點

        全面提高素質教育,必須注重農村人口素質提高,只有農村人口素質有了質的飛躍,才能從根本上實現我國全面提高國民素質的目標。廣大農村地區的環境教育,應首先從加大環保設施的投入為切入點,只有改善環保基礎設施薄弱的現狀,環境教育才有存在和發展的沃土。除此之外,培養并輸送更多從事環境教育的專業教師也是促進農村地區環境教育工作的深入開展的重要因素。

        四、結論

        環境教育任重而道遠,需要不斷摸索、開拓和創新。環境保護,教育先行,環境教育是人類獲取環保意識和環境道德價值的重要途徑,更是素質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參考文獻】

        [1]馬桂新.環境教育學(第二版)[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7

        [2]張敦房.淺談我國大陸中小學環境教育[J].國科教創新導刊,2008(19)

        [3]周敏.論青少年環境教育與環境意識培養[J].寧商務職業學院學報,2002(1)

        第5篇:鄉村教育論文范文

        關鍵詞:小組討論;問題;對策

        隨著新一輪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教師從知識傳播者轉變為學生知識體系的建構者和學生自主學習的引導者。課堂小組討論這一生成性教學形式將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知識的探究者和技能的實踐者,然而現在課堂討論很多浮于表面、流于形式,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反而降低了課堂效率。

        一、初中思想品德課堂討論中存在的幾個問題

        1.討論的目的性不明確,隨意性大

        “研學后教”課堂的一個環節合作探究,學生的討論是不可少的。但教師在設計研討問題時很多是為討論而討論,很多問題沒有討論的價值,往往是一些是非對錯的問題或書上可以直接找到答案的問題。問題沒有突出教學重點和難點,缺乏深度。有些單純的知識、原理和認識方法,無需進行小組討論,學生通過自主學習教材和獨立思考就能理解和掌握;有些問題經過教師的點撥學生就能解決的,也沒有討論的必要。

        2.學生參與的積極性不高

        思想品德課小組討論現在往往是一兩個成績好的學生在討論,其他學生成了聽眾。或者只是一對一的談話,小組成員合作不主動,能力很難得到提升。討論的積極性不高,一部分學生成了局外人,甚至出現冷場。

        3.小組討論過多過濫,走過場

        課堂討論沒有時間的保證,一堂課組織多次小組討論,每次討論沒有充分展開,只考慮怎樣用學生的嘴來說出教師心中的答案,甚至情急之下直接幫助學生說出最后的答案就匆匆結束,達到課堂討論的目的。

        4.教師定位不準確

        在課堂討論中,老師宣布一個討論題,學生就進入討論的氛圍。很多老師似乎感覺下面的學生活動與自己無關了,要不在講臺上看熱鬧,要不隨便來回走動消磨時間,沒有詳細了解學生討論的情況,或必要時給予引導。

        二、解決上述問題的對策

        1.論題設計要科學

        (1)論題的設計必須要有研討的價值。例如,有老師在七年級《我能行》這節課時以項羽為背景材料,讓學生研討項羽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其實,學生通過自學“自信、自負、自卑”的概念一下子就可以判斷,這樣的問題就沒有研討的價值。一個好的論題應是明白易懂、表述清晰的,答案來源于教材但又不拘泥于教材,需要知識的深化和綜合,學生回答時需用自己的立場觀點解釋,對教材的重點、難點,針對學生的思想實際和生活,結合一些社會熱點、焦點來設計討論的問題。

        (2)論題的選擇要引起學生興趣。教師要切實提高課堂討論的效率,必須設計好討論的主題與呈現方式,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活躍學生的思維。例如,在教學九年級《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時,我課前設計的一個調查讓學生了解我區每天生活垃圾的總量與現有的處理方式,課堂上讓學生先小組展示調查情況,然后讓學生探討一些切實可行的解決辦法,學生對調查的結果既吃驚又感興趣,這樣就讓學生認識到解決環境問題的迫切性,又思考解決問題的辦法。

        (3)論題選擇要突出教學的主題。課堂討論的問題一定要與教學的主要目標要求一致,為的是突破重點與難點。一切教學活動、教學方法都是為實現主題服務的,小組討論的方向也必須是圍繞主題。問題過于散漫,不集中,海闊天空,結果天馬行空,有的問題超越了課堂討論的目的,偏離了主題,該討論的問題流于表面,不該討論或不該在這節課上討論的問題倒討論得熱火朝天,實際是在浪費時間,這也是有些老師老感覺學生一討論課堂就不夠時間的主要原因。

        2.學習小組劃分要科學

        (1)小組的建立:教師在建立小組時要注意小組成員學習成績,男女搭配,組織紀律等。具有較大差異性的組成人員之間具有互補性,有助于在小組討論中發揮各自特長,但又要注意細致分工。如,小組長、記錄員、發言人等,讓弱一點的學生分配一些簡單的工作,保證各成員有一定的任務。

        (2)小組規模:我認為小組成員以4~6人為宜。小組成員不能過多,過多學生難以控制討論的秩序,也會因時間的局限而使一部分學生不能或不能充分參與討論;小組成員過少,不能體現成員的差異性,不能體現集思廣益的集體優勢,無益于獨立思考。

        3.做好課堂調控是課堂討論有效的關鍵

        (1)課堂討論不能次數太多。一堂課組織一次最多兩次就可以了,太多就得不到充分討論,往往討論尚未完成甚至還未充分展開就被教師中止,這將影響學生參與討論的積極性,不利于學生討論問題能力的培養。

        (2)教師要根據具體情境把握課堂討論的節奏,積極參與,適時介入,及時引導,做好討論的組織調控工作。教師提出討論的問題后,要給學生留有適當進行個別思考的時間,讓學生帶著自己的觀點或思維結果的雛形參與到小組討論中。討論時,教師要積極參與到學生的活動中,關注學生的思想動態、討論進程。還要對一些意想不到的插曲做好應急處理,必要時可以臨時改變教學設計,轉而討論這些更有價值的問題。這當然需要老師勇于否定自己的氣量和善于發現學生思維閃光點的能力。

        4.教師自身定位要準確

        教師指導全班進行討論,不要充當局外人的角色,要做好指導示范工作。開始討論時,有些直接說出結果,教師就要適時引導,提出“你是怎么想的?”“如果……則……”等鼓勵學生深入思考,對于不適當的回答不要馬上否定,而要進一步提問予以引導,要側重討論的過程,而不是討論的結果,從而促使學生形成自己的觀點。最后教師要總結歸納,在學生的討論暫時告一段落的時候,作一個適當的總結,便于學生系統掌握知識,提高學習能力。對學生模糊不清的答案,教師要引導學生經過辨析比較,找出最佳答案;有些問題的答案呈多樣性,教師要引導學生講述思維的過程,還有些問題由于學生的理解角度不同,所持觀點不一致,教師要組織學生分析、明辨正確和錯誤,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提高。

        參考文獻:

        [1]廉光信.淺析課堂討論[J].黑龍江教育:中學版,2005(Z2).

        [2]楊翠蓉,張振新.有效課堂討論的責任研究[J].當代教育科學,2004(19).

        [3]沈玉燕.組織課堂討論策略[J].湖北教育,2002(05).

        第6篇:鄉村教育論文范文

        關鍵詞:高校 體育選修課 教學

        一、引言

        高校體育選項課作為我國20世紀80年代中期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成果,其教學模式深受廣大師生的喜愛與肯定,一直以來在高校教育中都起著積極的作用,但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高校體育選修課在實際高校教學中出現諸多弊端。對此,本文將淺析高校體育選修課其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應對策略以實現高校體育教學的可持續發展。

        二、高校體育選項課教學現狀

        (一)學生擇取體育項目時欠缺引導

        大學生活是學生的轉型階段,大部分學生沒有健全的心理素質,情緒起伏反差大,不能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因此盲目追求人生。大學期間,學生仍處于受教育階段,并不能依據社會和自身的需求擇取未來生活中能得以運用的知識或技能。作為學習課程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雖然一直以來學生都接受過體育教育,但他們仍沒有較強的體育理論知識,不能真正掌握體育項目,對人生階段所需參與的體育活動渾然不曉。隨著終身體育的提出,高校實施體育選項課使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得以充分發揮,學生自主選擇體育教師并安排上課時間,老師并沒有指導學生進行選擇,使得學生在選擇運動項目時動機不良。在外界因素的制約下,學生盲目地擇取體育項目。因此,學生在進行體育選項的時候,學校相關體育管理人員要強化教育和引導,讓學生樹立正確的體育意識,從而提升學生對終身體育的認知,在社會與自身要求的基礎上,合理的選取體育運動項目。

        (二)基礎水平有差異增強教學難度

        與傳統班級教學方式不同,體育選項課更多的以系和年級作為教學單位使學生進行自主的選項。并以此對教學班級重新劃分,是學生根據自身興趣選擇體育課程的同時,也使得班級內學生的運動質量存在差異,同時學生的個體基礎水平有差異,使得學生間的接受能力和學習能力大不相同。若老師將基礎好的學生作為教學內容的進度標準,則會使基礎較差的學生會潛意識的以為老師輕視他們、忽視他們,繼而潛移默化逐漸喪失學習興趣;反之基礎好的學生則會認為老師偏袒基礎差的,覺得學習枯燥無味、沒得什么意思,也會喪失學習興趣。總之,體育選項課使老師難以掌控教學進度,提升了教學難度。

        (三)二次選項要求不滿足學生需求

        在高校體育選項課中填報選課志愿時,雖然部分高等院校設立兩項志愿,但和大多數高校一樣,都對每個項目都予以主觀限制填報人數,特別是諸如健美操、球類等尤為受寵的項目。一般地,女生較喜愛瑜伽、健美操等項目,男生較喜歡較強競技性諸如籃球、足球等球類項目。由于對人數進行了限制,難免部分學生會被隨機調配到其他項目,而這些項目往往不能提起學生的興趣,從而在學習過程中表現出厭學或是不認真的學習態度,或多或少的使其他學生的情緒受到影響。因此,老師在教學過程需耗費大量的時間用以維持紀律。

        (四)高校欠缺健全的教學評定機制

        任課教師的主觀評價是現今高校體育教學評定的主要方式,技能考核成績與平時成績所占比例約為7:3,但在實際評價過程中,老師對學生的要求存在個體差異,往往那些基礎素質相對較差的學生通過考試或順利,繼而相對容易獲取學分;而那些基礎素質較好或平時刻苦努力練習的學生的最終成績由于技能審核反而與平時表現差的學生低。從而降低學生的積極性,形成了不良風氣。

        三、處理對策

        首先,要加強學生選項前的指導教育,讓學生樹立起正確的體育和人生價值觀,從而使其運動知識得以培養,擇取滿足社會要求的項目,能使學生的意志得以強化,克服自身惰性,使學生不斷地拼搏進取,養成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

        其次,對選項課的開設時機進行適當調整,主要夯實剛入學的大一新生有關于項目的知識基礎,同時應當以素質練習為主,使學生的運動能力及其興趣得以培養,從而為體育選項課夯實基礎;對那些或將成為終身體育的項目需要應適時地將其設為必修課程,為學生的終身體育夯實基礎;同時應擬定相關規定,學生當至少掌握兩門選項課。

        最后,建立行之有效的教學評定機制,避免評定過程中出現不公平的情況;實施多元化評價,擬定相對健全的教學評價準則,降低老師在評價過程中的隨意性。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如今的教育體制下,高校應當充分認識到自身體育選項課教學的弊端,加強學生選項前的指導教育,適當調整教學時機和教學體制,并制定公平有效的評定準則,實現高校體育教學的可持續發展,使學生養成終身體育的習慣,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以利于自身良性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吳長青,張鳳華. 高校體育選項課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 甘肅聯合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05:123-125.

        [2]路國華. 對高校體育選項課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的研究[J]. 科技咨詢導報,2007,02:231.

        [3]蔣昭苑. 普通高校體育選項課教學存在的問題探析[J]. 科教導刊(上旬刊),2014,02:152+216.

        [4]杜振巍. 對普通高校開設體育選項課的調查與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6.

        第7篇:鄉村教育論文范文

        關鍵詞:語文教材 文化危機 鄉村教育 社會學分析

        作為我國兩大基本生存空間之一的農村,《語文》教科書是以怎樣的方式和態度來展現它,這或許是一個有意味的話題。因為學校教育典型地體現了國家主流價值觀念,而教科書對城市和鄉村題材內容的編選也能客觀反映出當前城市化進程中的城鄉價值取向。本文選擇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涉及城鄉價值取向的篇目,分析《語文》課本中的鄉村文化和城市文化的比例,分析城市文化的課文對鄉村題材形成的“擠壓”和鄉村文化在當前教育中面臨的困境。

        一.《語文》課本中的鄉村文化危機

        從2009年初中《語文》篇目數據顯示來看[1],鄉土文化在教科書中的呈現多以古代散文或者詩歌的形式為主,比如農村的自然風光,農民的熱情好客,表達了作者對美好祥和、安逸閑適的農家生活的向往,對世外桃源的不懈追求,以及表達了怡情山水、與民同樂的愿望。如《過故人莊》、《桃花源記》、《歸園田居》、《游山西村》、《醉翁亭記》、《飲酒》等。《過故人莊》中幽雅恬靜的環境,農人勞動的樂趣,田家生活的安逸,淳樸真摯的友情,這是古代的美好生活,但當下鄉村這種和諧景象早已不再。鄉村最明顯的問題是鄉村的潰敗,鄉村精神和傳統倫理秩序的失序。而這一切在《語文》教科書中并沒有很好地體現出來,使得教科書和社會現實嚴重脫節,這主要表現在:

        第一,鄉村文化話語權缺失,失去了認同的基礎。在城市文化和工業文明的視域中,城市被認為是“富裕”和“文明”的空間代表,農村則被看作是“貧窮”和“野蠻”的同義詞,“農民”背負著貶義的身份象征。城市文化通過各種方式和途徑不斷向鄉村社會灌輸自己的文化理念與精神。農民原有的生活方式、思維方式、居住狀態、人際關系甚至語言習慣都在潛移默化地發生變化,他們已經無法在鄉村社會找到家園感、歸屬感和依賴感。在城市化的大規模推進中,鄉村社會逐漸喪失了文化培育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喪失了自己的話語表達和文化自信,從而失去了文化認同的基礎。千百年來,鄉村文化就是基于普遍認同的力量維護著鄉村社會的穩定和秩序。一旦失去文化認同的基礎,農民則會放棄對鄉村文化的堅守,邯鄲學步般地追隨城市文化,進而失去自身文化的個性與魅力。[2]

        第二,鄉村社會傳統道德的碎片化,農民的道德世界處于無序狀態。在快速發展的城鄉轉型過程中,農民的信仰日漸失落,很多人處于“什么都不信”的無信仰狀態,而“一切向錢看”成為他們的唯一價值準則;古代詩歌和散文中表現的田園風光已是明日黃花,生態倫理思想逐漸被拋,濫砍樹木、亂挖山石等行為導致水土流失現象嚴重,土地荒漠化問題突出;鄉村道德評價標準比較混亂,人們不再有共同的對榮辱、是非、對錯和善惡的判斷標準,往往只依賴于個人的喜好及與當事人的親疏等主觀認識,道德評價的參照體系混亂并失范,導致鄉村社會陷入紊亂無序狀態的風險迅速上升。[3]

        針對這些問題,《語文》課本并沒有真實的反映出來。也就是說,鄉村精神的實現與課本里的鄉村的脫節。作為精英知識分子和國家意識形態載體的《語文》教科書,沒有為鄉村精神的建構與重構提供有益的思想和文化資源,而是將鄉村內容停留在山水田園、古代百姓的苦難,如《過故人莊》、《桃花源記》、《歸園田居》、《游山西村》、《醉翁亭記》、《飲酒》,表達了作者對美好祥和、安逸閑適的農家生活的向往,對世外桃源的不懈追求,以及表達了怡情山水、與民同樂的愿望。而《狼》、《石壕吏》、《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觀刈麥》主要論述古代勞動人民的悲慘生活。更多的是城市生活、城市價值的宣揚。這是鄉村文化的第一個危機表現。

        盡管《語文》教科書中也有《駱駝祥子》一樣反映了與當下中國城市化進程中的“農民進城”具有“同構性”的內容,即小說從正面反映了農民進城這一問題,“駱駝祥子”真實的描繪了北京人力車夫的悲慘命運。但《駱駝祥子》中的內容與當下中國城市化進程中的“農民進城”的“同構性”還需再做進一步辨析。可以肯定的是,時代變了,那個時代的祥子早已不在,今天的農民工一方面遭遇的是城市之惡對勤勞樸實的嘲諷,一方面遭遇了“背井離鄉者痛楚,也有生存根基被動搖后的無助與嘆息。”所有這些,理所當然地成為這個時代一個莊嚴的時代命題,[3]不應當為注重人文性內涵的《語文》教科書所忽視。

        以上都是理想的鄉村文本,主要反映了社會底層人民的生存狀態,《語文》課本如實反映了這一狀態,但存在的最大問題是理想鄉村文本的數量、比例太少,只占《語文》課本的2%,不足以全面反映當下農村人民的生存現狀,而且教材所展現的鄉村總是與“貧窮”、“落后”、“愚昧”、“單調”、“原始”等等聯系在一起。對鄉村的新發展,新變化視而不見,這顯然不利于鄉村教育的發展。這是鄉村文化危機的第二個表現。

        二.《語文》課本中城市文化優勢

        人教社《語文》(2009年版)描寫城市文化的篇目雖然只有24篇,在絕對數量上少于關涉鄉村文化內容的篇目,但這不意味著城市文化失去了它的優勢地位。《皇帝的新裝》、《登上地球之巔》、《蘇州園林》、《故宮博物院》、《變色龍》、《威尼斯商人》《格列佛游記》是典型的城市文化。

        這些反映典型城市文化的課文的共同特點是契合當下城市化趨向,比如《登上地球之巔》這篇課文通過歌頌登山隊員不畏艱險,勇攀高峰的探險精神,正面引導學生戰勝困難,成就夢想。還有通過《蘇州園林》、《故宮博物院》這些城市文化景觀,培養學生發現美,欣賞美,感受城市文化景觀的魅力,蘇州園林的別具一格,故宮博物院的宏達壯麗,建筑精美,這代表古代城市建筑的最高成就,除去觀賞價值,如故宮博物院還有著特定的政治意圖,還顯然是鄉村文明不具備的特點。這種現象,可以看出新教材在價值取向的城市化。

        除了這些典型描寫城市文化的課文外,那些反映一般文化,沒有明確的地域界限的文章,實際上也是以城市生活為依托的,尤其是那些反映高端科技的文章,農村學生很難從課本有限的介紹中深入了解。如《月亮上的足跡》、《奇妙的克隆》、《恐龍無處不在》、《被壓扁的沙子》、《落日的幻覺》等,這些高科技文化的文章,對于城市的孩子來講比較好了解,因為他們在日常生活中通過各種途徑可以經常聽到這些專業術語,甚至可以在一些科技小發明、學習實踐中對其加深認識并有實際的接觸。例如學習《月亮上的足跡》,城市孩子可以開展探索月球奧秘的實踐活動,可以用天文望遠鏡觀察月球,從而加深對課文的理解。而農村孩子,尤其是一些偏遠地區的孩子,可能連什么是天文望遠鏡都不知道,更不要說觀測月球了。實際上這些課文也應該屬于城市文化的范疇。從這個意義上講,農村文化所占比重真的是少之又少。[4]

        與這些典型描寫城市文化的課文和有城市傾向的課文相比,鄉村題材作品,它們停留于過去,而城市文化的課文對鄉村題材形成嚴重“擠壓”,鄉村文化無力與城市文化抗衡,鄉村要么被日益邊緣化,要么邯鄲學步般地追隨城市文化,進而失去自身文化的個性與魅力。這對于鄉村是很危險的,也是最重要的鄉村危機表現。

        總之,教材作為顯性課程知識的主要實物載體和學習的重要資源,必然成為反映社會主流價值觀的鏡子,甚至是社會強勢群體的代言者。而教材中出現的城鄉價值取向的偏頗,并沒有反映農村的需要,《語文》課本中出現的嚴重的鄉村文化危機,即城市文化對鄉村文明形成的嚴重“擠壓”,它將導致城市對鄉村的征服和鄉村對城市的依附。很自然,這不利于農村孩子成人成才,更不利于農村的長遠發展。

        參考文獻

        [1]有關《語文》文篇目統計和比例可參見常麗曉:《初中語文教科書城鄉傾向的社會學分析》,《現代教育論叢》,2007年第11期。

        [2]趙霞:《傳統鄉村文化的秩序危機與價值重構》,《中國農村觀察》,2011年第3期。

        [3]張繼紅:《新世紀文學與新聞學傳統》,《當代文壇》,2015年第1期。

        [4]孫文靜:《新課標下初中語文教材的文化因素研究》,碩士學位論文,陜西師范大學,2010年5月。

        第8篇:鄉村教育論文范文

        陳偉駿:江蘇省蘇州市吳中區教育局局長,英語特級教師,教育系統讀書活動的積極倡導者、示范者、推動者。

        陳偉駿強調教育領導力很大程度上源自于學習力,強調教育思考力孕育于文化選擇力,為此,他號召全區師生以書本為伴,廣泛吸收全人類智慧來增加生命的寬度、厚度和高度。

        他提出區域內凡是新提拔的校長一定要讀完50本書,在任校長一學期至少讀完5本書。他認為,教育行政部門的領導自己不讀書而倡導校長讀書是沒有用的,校長不讀書而倡導老師讀書是沒有用的,老師不讀書而倡導學生讀書是沒有用的。他和全體領導班子成員在讀完大量書籍的基礎上,以“工作坊”的形式,以現實問題為導向,帶領蘇州市吳中區新任校長讀書班讀書、帶領了蘇州市吳中區中青年教育管理干部讀書班讀書、為多個學科骨干教師讀書班導讀,形成了良性的連鎖反應。

        他認為人不讀書,思路就會變成“一根筋”。他說“人的大腦和胃一樣,不吸收東西就會饑餓”,并身體力行,率先垂范,每周讀完一本書。他倡導教育工作者讀書不應該圈定界限,文史哲、科技前沿、管理科學、教育教學原理、文學等可一并吸納。他帶領大家讀《漫步教師心靈》《創新――好主意是從哪里來的》《豐田模式》等,踐行“一個人在一段時間內堅持讀完一批書,思想就會和周邊人拉開一段距離”的觀點。他的讀書觀很快在他組織的讀書班得到了證實,學員們紛紛表示:不管是讀哪一類書籍,某些句子能讓我們困惑幾十天、一年、甚至幾年的教育和人生問題一下子得到解決。

        如今,吳中區校長、教師、學生讀書蔚然成風,“書香吳中”已基本形成,在教育系統內外了產生較大的影響。

        閱讀釀造了教育新生態

        方華:江西省弋陽縣教體局局長。他開展教師培訓、推行教學改革、創新家校合作等,讓弋陽教育在3年里浴火重生,打造了教育發展的新生態。

        方華,一個極具教育情懷和教育思想的專業型管理者,在他的倡導下,2013年秋,江西省弋陽縣繼“家校合作協會、班主任工作協會、心理學協會、名師工作室”成立之后,又緊鑼密鼓地成立了“教育夢?龜峰讀書聯盟”這個民間讀書組織。通過微信群、讀書論壇和弋陽教育公眾號三大信息平臺,開展每周一美文評選、每月一好書推薦、每季一誦讀、每學期一讀書演講、每半年一次疊山書院論壇等一系列常態活動。與此同時,教育夢?龜峰讀書聯盟還在各學校建立了42個讀書聯盟分會,其中家鄉漆工鎮小學的“漆工筆談”、謝疊山故里疊山學校的“疊山論教”等讀書分會辦得有聲有色。

        此外,弋陽縣逸夫教育集團率先在全縣實施起“語文主題學習實驗”,提倡海量閱讀,在逸夫小學的影響下,一批又一批中小學校加入了“語文主題學習實驗”隊伍。全縣推出“國學經典每日誦讀”活動、開展書香班級評比、主題叢書征文比賽等喜聞樂見的讀書活動,對學生語文素養和課外閱讀量進行定期監測。“語文主題學習實驗”帶來的課改新種子,讓弋陽的學生喜歡上了語文,帶動了學生閱讀量的大幅增長,也促進了學生語文素養的提升。

        教育的終極目標是什么?方華認為,教育絕不是只教育好一個孩子,而是要影響一個家庭,帶動整個區域社會風氣的好轉。我們要用廣大教師熱愛讀書的風氣,引導家風,帶動民風的轉變,這才是教育的終極目標,也是大教育思維的表現。弋陽推行家校合作,讓教育生態發生了全新的改變。說教育、思教育、謀教育、做教育、幫教育,如今在弋陽蔚然成風。

        辦一所引領教師讀書的“黃埔軍校”

        何偉俊:江蘇省興化市教育局教科室主任。他致力于教師專業化成長,18年來,堅持舉辦的教師讀書班,被稱為興化小學教育的“黃埔軍校”。

        何偉俊認為,教師本來就應該是個“讀書人”,應該成為“學”者:先學者、會學者、善學者、好學者、樂學者。1998年,何偉俊創辦興化市小學青年教師讀書班,定期開展讀書心得交流,相互聽課評課,外出聽特級教師講課、專家講座等活動。

        “讀書班”已經舉辦到第六期,走過了18年,被稱為興化小學教育的“黃埔軍校”,總計有235位學員參與了“讀書班”學習。一個個教學骨干和省市頗具影響力的名師從讀書班相繼走出。《樹蕙苑》是“讀書班”的班刊,刊發學員的讀書心得、教學隨筆等,以便交流、分享,至今共編18期。

        2011年,他又牽頭組織成立興化市小學教師“心遠”讀書會,定期開展讀書沙龍、教學研討。近十幾年來,不少學校陸續成立了本校的讀書組織,實驗小學“綠滿窗”讀書會、二實小“成長”讀書會、安豐中心小學“遠流”讀書會、陳堡中心小學“曉晨”讀書會等,都是在市讀書班、讀書會影響下相繼成立的教師讀書、學習共同體。

        近年來,為了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他帶頭學習中國古代經典,并義務為“讀書班”“讀書會”的老師作講座。2008年在“鳳凰教育論壇”開閱讀專題貼“閱讀隨記”,閱讀量為36 202人次。2009年在“鳳凰教育論壇”開“同窗共讀經典”專題貼,閱讀量達2萬多人次。2012年―2014年,為老師作《論語》《大學》《中庸》和《孟子》等講座。2015年5月21、22日在江蘇揚中實驗小學,為南京鳳凰母語研究所“經典誦讀”研修班作“《論語》三講”……

        此外,何偉俊把推動全市小學生課外閱讀作為教研的常規工作來抓。每學年組織召開課外閱讀現場會或研討會,樹立典型,推廣經驗,促進課外閱讀深入開展。

        走在童話般美麗的閱讀路上

        何夏壽:浙江省紹興市上虞區金近小學校長。他用閱讀改變農村小學的落后面貌,成立了江浙滬兒童文學教育聯盟,深入推進閱讀教育。

        何夏壽認為,美的閱讀從兒童喜聞樂見的童話著手。1996年,他被任命為四埠小學(現金近小學前身)校長,當時的四埠小學和大多數農村小學一樣,除了一本薄薄的教材,學生幾乎不讀書。何夏壽決定用閱讀改變這所小學的落后面貌,組建了“小鯉魚文學社”,擔任文學社的指導老師,每天中午給孩子講童話。同時,重視作文的指導,探索積累了“推陳出新”“穿針引線”等10種童話寫作指導方法,自費印發給學生。至2000年,何夏壽所帶的文學社孩子在省級刊物上發表了近百篇童話,有兩位同學還獲得省征文一等獎。浙江省教研室將學校確立為省作文教學協作學校,浙江省作協授予學校為青少年作家培訓基地。可以說,從金近小學出去的學生,人人喜歡童話,個個愛好閱讀。

        為了讓更多的學生受益,何夏壽于2011年成立了江浙滬兒童文學教育聯盟,目前已有全國16個省份的100余所學校加入該教育聯盟。組織名師、專家、作家等蒞臨現場指導,受眾教師達2萬余人次。此外,他還建起了全國第一個兒童文學作家紀念館――金近紀念館,并于2010年促成了紹興市上虞區人民政府和中國少兒新聞出版總社《兒童文學》雜志社聯合簽訂了為期10年5屆的“《兒童文學》金近獎”。

        他積極組織開展“家庭小書房”和“共建書香村”活動,為祝溫村創作村歌、村聯,開辟了農家書吧、村史陳列室、鄉賢文化墻、美德故事長廊、鄉村文化博覽館等,這個村因此成為聞名遐邇的“文化鄉村”。

        何夏壽最喜愛德國作家米切爾?恩德的童話作品《犟龜》,小犟龜的執著常常令他奮進不已。他自稱是一只喜愛閱讀的小犟龜,會一直堅定地走在童話般美麗的閱讀路上。

        一位人生教育的燃燈者

        黃玉峰:復旦附級教師。他將“讀書做人”作為宗旨,指導學生廣泛閱讀人文經典,培養了一批批讀書人的種子、人文精神的傳承者。

        如果翻開黃玉峰指導的復旦附中人文實驗班的課程設計方案,里面包含的人文經典書目數量之多、范圍之廣,你很難想象這是高中生就已經閱讀并且是深入研究過的。

        自2012年起,他還擔任上海市第三屆名師基地導師,而閱讀則是這個名師基地的重要學習活動之一。他在學員中積極推進原典導讀、教育專著閱讀計劃,指導學員閱讀《論語》《黃河邊的中國》《教學勇氣》等著作,為學術型教師、專業型教師的成長打下了堅實的學問功底。

        黃玉峰著作等身,論文頗豐,以《說屈原》《說陶潛》等為系列的優秀傳統文化人物為經,串起了中華傳統文化的精神脈絡;以《“人”是怎么不見的》《教學生活得像個“人”》縱橫中外古今的教育領域,嚴厲批判當前教育的弊端,頗具慧眼地指出當前教育束縛學生的五條韁鎖;以《上課的學問》為當前語文教育指明了深入探索的方向。

        2015年,他擔任復旦附中青浦分校――五浦匯實驗學校校長以來,為彌補當下語文教育中閱讀教學的不足,開發了“大語文”拓展課程,如《漢字文化》《養正講堂》等,并在校內開展讀書節、文化藝術節等活動。為營造良好的校園人文環境,他主編了校報《五浦文匯》、學生文學刊物《讀書做人》和圖書館刊物《讀讀讀》,并成立了學生文學團體“卿云詩社”,指導學生編寫劇本、表演戲劇等,激發學生閱讀和寫作的熱情,滿足了學生多樣化的學習需求。

        在黃玉峰看來,語文不僅僅是一門學科,它所追求的應當是越過讀音筆畫和中心大意之技,進入人文成長和精神升華之道的層面,追求一種人格的高度。而閱讀不僅僅是積蓄,也是靈魂的綻放與迸發。語文教師就是那個引導學生厚積薄發、淬煉人格魅力的人,這樣,人文精神才能在閱讀教學中生根發芽。

        在水鄉,種下一棵閱讀的樹

        冷玉斌:江蘇省興化市第二實驗小學教師。他酷愛讀書,長期堅持做兒童閱讀的點燈人、教師閱讀的推動者,自稱是一個正在種著閱讀之樹的人。

        有人說,一位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的最珍貴的服務之一就是從一本書帶往另一本書。對此,冷玉斌有著最大的認同:他開過童書講堂,每周一次;也曾設法下載好的兒童影片,在班上和學生一起欣賞。2004年開始,他在自己的班上開始了兒童文學作品的介紹與導讀。在大聲朗讀之外,他還嘗試進行師生共讀,然后圍繞一本書展開討論并撰寫筆記,制作個人讀書卡和讀書小報。這些做法他始終在堅持著,數年下來,對于學生的影響不可小覷。

        他是“親近母語”團隊成員,參與編寫《我的母語課》;他是“新經典?日日誦”團隊成員,《日日誦》一套書惠及眾人;他是“第一線”研修團隊一員,參與項目影響了很多人的語文教學;他是“國培計劃”北大項目組小語團隊專家,撰文、培訓、送教,為更多遠方的鄉村孩子送去一點因閱讀而起的光亮……

        2008年,他在水鄉興化的一所鄉鎮中心校――安豐中心小學成立了“遠流”讀書會。2012年9月,他調至縣郊的第二實驗小學,又迅速組織成立了“成長”讀書會。他為老師們選書、薦書,帶著會員讀書、分享、寫作;他主辦讀書沙龍、舉行讀書分享會、請來專家開講、利用網絡論壇建起了讀書專題帖、建立了讀書QQ群等,在不間斷地推動下,教師在閱讀中的思考與發現,提升了他們的教學力,最終落實在了教育教學實踐中。因為讀書,因為讀書而形成的學習風氣,兩所鄉鎮學校都產生了深層次的發展。

        “教育之道無他,唯愛與榜樣”(福祿貝伍語)。他希望自己兩者都是。他明白,在鄉村,在這個時代,他所做的、所說的即使是徒勞,但在發生的那一刻,依然有它最深遠的意義。于是他說,“總得有人去擦星星”,“即使你不見得就能擦亮星星,但對于星星而言,這種被愛的溫暖,還是可貴的”。

        讀向課程深處行

        李懷源:清華附小商務中心區實驗小學執行校長。他研究“讀整本書”理論,把傳統教育與兒童閱讀相結合,構建全學科閱讀課程。

        多年來,除了自己閱讀,更多的是帶領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進行閱讀。李懷源深刻體會到,閱讀是思考的過程,會閱讀才能會學習,閱讀課程會讓教閱讀和學閱讀變為可能。

        李懷源一直關注傳統教育中的讀整本書,完成碩士論文《葉圣陶“讀整本書”思想研究》,發表《小學:當“國學”遇上“兒童文學”》《兒童閱讀的斷裂與超越》等文章,開始建立傳統文化與兒童閱讀的聯系,希望能夠在整合的基礎上建立閱讀課程。編寫《葉圣陶談閱讀》一書,把葉圣陶閱讀課程、閱讀教材、閱讀教學、閱讀方法的相關文章進行篩選,為讀者呈現系統的閱讀思想。

        用建設閱讀課程的方式推動學校閱讀,用教閱讀的方式帶領學生讀整本書。1998年7月起,在班級內推廣閱讀,從語文課中拿出時間作為自由閱讀課。2002年7月起,在學校推廣閱讀,每班2課時自由閱讀。2005年7月起,推廣兒童文學閱讀,每班2節閱讀課,班級“同讀一本書”,開展班級讀書會。2008年7月起,把閱讀推廣到小學所有學科,進行全學科閱讀。2014年7月起,主持編寫《主題閱讀課程綱要》《主題閱讀課程方案》,把閱讀課與戲劇課進行整合。參與“清華大學附屬小學主題閱讀書目”研制,把圖書分為“文學”“數學與科學”“人文與藝術”3類。主持編寫《丁香娃娃奇遇記》,把清華附小100本必讀書目,按照故事的形式放在一本書中,作為學生的導讀書。

        他認為校長核心領導力就是課程的領導力,只有將閱讀納入到課程中,才能真正開展閱讀。他將閱讀作為每個學生的必修課程,對閱讀課提出3點要求:一是對學生閱讀水平的評價應以閱讀量作為主要的衡量標準。二是允許學生按自己的方式,讀自己喜歡的書。三是教師的角色要轉變。在閱讀面前,老師應以一個普通的讀者身份和學生同讀一本書,同做讀書筆記,共同在課堂上交流心得,發表見解。

        面對高考,他倡導將閱讀從應試中解放出來,讓閱讀成為真正的“悅”讀。每周安排兩節課進行閱讀指導和閱讀交流。并明確提出,這兩節課與高考無關,與閱讀題型訓練無關。

        從一所學校到一座城市

        王暖Z:吉林省撫松縣興參小學校長。他認識到,只有教師閱讀,才能引領學生閱讀。而教師最好的閱讀就是學以致用。

        從1998年開始,王暖Z便致力于經典誦讀的推廣,近20年的實踐,他和他的團隊找到了一種快速識字法,使二年級的學生會讀2 500個漢字,進入自由閱讀階段;編創了科學高效的經典學習與積累方法――集成鏈記法、五步學習法、循環學習法,模仿圍棋段位制設計了“九段四級”過段制,每閱讀完一定數量的書籍、詩詞、成語、名言,就晉升到相應的段位,并填寫《傳統文化過段手冊》。

        2012年初,他在撫松縣興參小學啟動了“新三百千千”讀書工程:在小學階段積累古詩詞320首、成語1 080條,知道名言1 000條,閱讀圖書100部。為推動閱讀向縱深開展,興參小學定期開展端午詩會、中秋詩會、漢字書寫大賽,以及“書香班級”“書香家庭”評比,全家共讀一本書等活動。

        王暖Z認識到,只有教師閱讀,才能引領學生閱讀。而教師最好的閱讀就是學以致用,閱讀和實踐相結合。他曾在撫松縣教師進修學校等四所學校任職,每到一所學校,都要組織教師寫書。許多農村教師學歷偏低,專業素養不高,但大家邊讀書邊寫書,老師們在品嘗創造的甘甜中激發了潛能,由最開始的抵觸,到爭著參加課題組。自1998年至今,他先后帶領58位農村教師編寫了《古詩鏈記300首》《成語鏈記1 000條》、《字樹識字》《蜜蜂的詩慧精神》等14本書作為學生的校本教材。

        2016年,由白山市委宣傳部等4家單位聯合倡議,在全市掀起“百百千千”經典誦讀工程,《古詩鏈記300首》等3本教材成為白山市全民閱讀必讀書籍。這項傳承民族精神的工程,終于由一個人、一所學校,推廣到白山全市,帶動十幾萬人閱讀經典,改變偏遠農村的閱讀生態。

        十年澆灌“青葵園”

        吳櫻花:江蘇省蘇州工業園區星港學校語文教師。她是“青葵園”的創建者。2012年開始以接力形式共讀教育名著與經典。

        2006年,吳櫻花來到星港學校,組建了一支民間教師發展團隊“青葵園”,自發開展共讀、共寫、共研究。10年中,從早期的共寫教育隨筆,到后來的接力共讀名篇,結出了豐碩的專業成長果實。

        2012年,“青葵園”開始以接力形式共讀教育名著與經典,這個優良傳統一直延續至今。“青葵園”的伙伴約定:每學期共讀一本經典,每周結合自身實踐,摘錄經典片段,撰寫200字以上的感悟,上傳到QQ群共享。吳櫻花把這種化整為零、聚零為整的共讀方式取名為“接力讀”,有效化解了一線教師對理論書籍的畏懼感。她自己則每天守在QQ群里,等待并督促當天“值班”伙伴上傳讀書感悟,每周整理伙伴的文字,便于成員完整瀏覽和后續互動。

        吳櫻花最想借共讀經典讓成員得到真正的心靈成長,強大自身的生命能量,進而盡自身綿薄之力去關注和提升學生的生命質量,實現師生共同成長。

        “接力讀”積累讀書感悟近百萬字,在給老師們帶來后勁十足的成長力的同時,團隊成員均成長為不同類型的教育教學骨干。高桂萍是資深班主任,十年來的共讀共寫共研,讓她在平時治班中,更加細心地去關注學生的點滴成長。郭萍老師開發了校本課程“初中生經典導讀”,帶領學生“親近經典,過有品位的閱讀生活”。80后教師王婷婷組建了“語諾書音”學生共讀團隊。“接力讀”的方式也讓上海的王麗琴博士受到啟發,在她的“杜威讀書小組”中采用,并催生了《偷師杜威》這本一線教師自己的經典共讀產品。現在,這種“接力讀”的創新方式,被很多中小學教師讀書會借鑒并使用。

        燃起全民閱讀的星星之火

        楊明章:河北省廊坊市大城縣第一中學常務副校長。他發起成立以服務中小學教師為主旨的燃燈者讀書會,創辦燃燈者公益書屋。

        自1995年起,楊明章嘗試向公眾分享讀書心得,10年間累計為機關干部及在校學生作“讀書與寫作”公益演講20余場,受眾5 000余人,許多人因為他的演講而愛上了讀書。

        走上教育崗位后,楊明章更是如魚得水。他是全校師生公認的“書生校長”,常年堅持深入班級演講。從事教育12年,累計演講600余場,向學生推薦圖書數百種,介紹作家及各界名人數百位;他堅持讀、寫并重,撰寫教育隨筆百余篇;開通QQ空間、人人網、微博、微信等平臺,不間斷地向師生推薦好書、好文章。

        他擁有藏書5 000余冊,年均讀書近百本。早在2006年他就開放自己的藏書,成立“笑長書屋”。一屆又一屆學生從這里汲取營養,陶冶心靈。他的一位學生在文章中寫道:“愛如一炬之火,萬火引之,其火如故。楊明章校長就是這樣一位高擎著讀書火炬的人,給青春以熱情,給叛逆以安撫,給迷茫以指引。”

        2015年初,針對部分鄉村教師對讀書的饑渴與相對貧瘠的鄉村文化生態之間的反差,他發起成立以服務中小學教師為主旨的燃燈者讀書會,創辦燃燈者公益書屋。目前書屋已擁有高品質圖書4 800余冊。隨著燃燈者讀書會的影響越來越大,要求入會的人也越來越多。這些人職業不同,年齡各異,上至七旬老者,下至5歲稚童,文化水平差異也很大。為此,他們又相繼成立了大城一中讀書會、凌燕詩社、大城親子讀書會等社團,作為燃燈者讀書會的分會接受指導。

        他熱心公益,并將推動讀書與開展公益活動有機結合。近年來,先后組織發起了愛心接力、春暉夏令營、創辦博愛書屋等公益活動,幾年來累計向貧困學生捐書300余冊,赴中小學作讀書、勵志公益演講50余場。

        “步步為營”推廣閱讀

        張斌利:河北省豐潤車軸山中學校長。他認為,教師讀書應該是一種自覺行為,而非強迫。他總結出“推動教師閱讀六步法”。

        14年前,體育教師出身的張斌利開始閱讀《論語》,并在教育教學中運用《論語》,最后提出“半部《論語》治校園”,他把一所破敗不堪的鄉村中學治理得井井有條,被中國教育界稱為“岔河現象”。

        “感謝書籍賦予我勇氣,賜予我智慧,改變我人生!”這是他讀《論語》、用《論語》之后的最深感悟。他希望有更多的人成為書籍的受益者,希望有更多的人通過他的感召愛上閱讀,走上閱讀之路。

        他認為,教師讀書應該是一種自覺行為,而非強迫,更不能靠規章制度強迫教師讀書。經過十多年摸索,他總結出“推動教師閱讀六步法”,步步為營推廣閱讀。他的閱讀推廣并不僅局限于幾所學校,而是走到哪里,就把閱讀帶到哪里。近年來,他經常與名家、大家切磋,與同道交流、探討,為各級各類教師開辦講座近百場。在他的帶領下,河北、天津、山西、山東、河南、安徽等十幾個省、近百所學校都開始嘗試運用他的“推動教師閱讀六步法”。

        為進一步分享教師閱讀的幸福,2011,他聯合全國10余所學校在4月23日“世界讀書日”那天,開展“問道書香”全國性聊書活動。每年的這一天,來自北京、天津、安徽、山西、吉林、河南、內蒙古、江蘇、福建等十多個省市地區、幾百名專家學者以及讀書愛好者集聚在偏僻的岔河中學,分享讀書人的文化盛宴。目前全國聊書會已經舉行了6屆,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今年的第七屆全國校長聊書會將由車軸山中學承辦。雖然只是在個人微信平臺發出報名通知,但短短一周時間,來自全國近20個省、市、自治區的700多人報名參加。“這是我13年推廣閱讀的最好回報,也是對我13年推廣閱讀最好的獎賞。”張斌利說。

        以教師為“半徑”繪制全民閱讀圓

        張傳若:山東省日照市教育局局長。他提出:“局長帶著機關讀、機關帶著校長讀、校長帶著教師讀、教師帶著學生讀、學生帶著家長讀、家長帶著社會讀。”

        2006年底,張傳若擔任日照市教育局局長。上任伊始,他決定以局機關閱讀為圓心,畫一個閱讀的圓,這個圓里,有校長、有教師、有學生、有家長,乃至每一個日照市民。他提出:“局長帶著機關讀、機關帶著校長讀、校長帶著教師讀、教師帶著學生讀、學生帶著家長讀、家長帶著社會讀”的“六個帶動”閱讀機制。

        從為機關人員配備圖書開始,他根據每個科室職責,為大家繪制“閱讀地圖”,引領機關人員開展個人自主閱讀、科室共讀、閱讀沙龍、科室講壇等。同時,各學科教研員也為教師和學生繪制了“閱讀地圖”,組織教師閱讀學科相關書籍,引領教師由過去傳統的學科教學向學科教育轉變。

        廣泛深入的機關閱讀如火種,點燃了校長閱讀的夢想,一批有著濃厚教育情懷的校長開啟了閱讀之旅,很快成長為專家型校長,并經由自己的閱讀,點燃教師的閱讀之夢。日照閱讀之圓的輪廓初現。

        推動閱讀,必須配置優質圖書。近年來,他從基礎建設開始,推動政府為全市各級各類學校建設圖書館400余處,并在學校每個樓層設立圖書吧,每個班級設立圖書角,讓書籍觸手可及、無處不在。在此基礎上,推動政府相繼投資2億余元,為學校配置優質圖書1 000余萬冊。并先后投資3 000多萬元,為農村學校建設超市式圖書館,推動政府將資源向農村傾斜。

        在他的推動下,全市各學校將閱讀列入課表,進入課堂。每周,師生共讀課成為學生最期盼的時刻,書籍成為師生心靈溝通的語言密碼。同時,他在全市構建了“讀―教―學―研”的教師專業閱讀機制,成立市、縣、鄉、校四級讀書社團400余個。研討會、報告會、演講會等成為推動教師讀書的重要平臺。

        閱讀從源頭開始

        張梅霞:小學生拼音報社總編輯。她提出:“閱讀,從源頭開始;閱讀,從誦讀開始;閱讀,從共讀開始。”

        閱讀,是最重要的學習方式,也是兒童教育最重要的內容和抓手。作為一名兒童閱讀推廣人,張梅霞經常會遇到家長和老師提出的這樣一些問題:孩子應該讀什么?孩子的閱讀習慣如何培養?應該從哪里開始著手?

        經過廣泛調研、深入思考和大量學習,張梅霞提出了“閱讀,從源頭開始;閱讀,從誦讀開始;閱讀,從共讀開始”,并積極付諸行動。

        張梅霞理解的閱讀源頭:一是中國傳統文化,包括《三字經》《百家姓》等蒙學內容和四書五經,它們會為孩子打下“中國文化”的精神底色。二是兒童文學,包括優秀的童詩童謠童話以及繪本,它們會滋養孩子的心靈。三是教育理論經典,包括國內如陶行知、葉圣陶等教育家,國外如蘇霍姆林斯基、蒙特梭利等教育家的教育理論,能讓教師、家長對教育的本質有科學的理解。只有懂教育的教育者,才能有好的教育。

        她認為,誦讀是一種很好的閱讀方式,可以訓練語感,積累語言,提高理解力、記憶力,提升語文水平和寫作能力。成年人誦讀,還有利于活動大腦,修心養性。

        第9篇:鄉村教育論文范文

        羅炳之是我國近現代著名教育家、外國教育史專家,原名廷光,號炳之,1896年6月出生于江西省吉安縣。他一生從事教育工作,歷任小學、中學、大學和師范學校教師。1928年7月,他通過赴歐美留學考試,公費赴美留學,專攻教育學。1931年回國后,先后在中央大學、湖北教育學院、河南大學、北京大學、西南大學等院校任教。

        1952年全國院系調整,南京師范學院成立,羅炳之任南京師范學院教授,后兼任院務委員會委員及院學術委員會委員。1962年,任江蘇省哲學科學聯合會首屆副主席,后任學術顧問。1961年,特邀參加教育部在北京召開的全國師范教育工作會議,并參與制定了高等師范院校教學計劃。

        他一生執著教育事業,潛心教育研究,堅持教學實踐,他的教育思想、教育實踐和教育研究成果,不僅在當時產生了非常深遠的影響,而且對今天教育事業的發展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潛心研究,教育領域秉燭耕耘

        羅炳之一生潛心教育研究,注重教育研究與教學實踐相結合,涉及范圍非常廣泛,在中外教育史、比較教育、教育行政、教育基礎理論等方面都有較深入的研究。1926年,任中學教師期間,在十分艱苦的條件下,他根據教學經驗,寫成了自己的第一部論著《普通教學法》,1930年由商務印書館出版,這是我國近現代最早的教學法專著之一。

        1936年,在任河南大學教授期間,他整理了在歐美學習參觀時的相關資料,結合自己的認識和研究,寫成了《最近歐美教育綜覽》一書,對歐美教育進行了系統闡述。1938年,在西南聯大文學院任教。由于戰事原因,學校幾易校址,生活條件非常艱苦。羅炳之一家住在郊外崗頭村一農家的角樓上,面積小,光線差,樓下的牛舍豬欄更是臭氣熏天。在這樣艱苦的條件下,他先后完成了《教育學通論》和《師范教育》。兩部著作1946年回到南京后,任中央大學教授兼師范學院院長,并負責重建了師范學院的附中和附小。

        多年的教育實踐、豐富的教學經驗和對教育事業的執著追求,造就了他在教育領域內的豐碩成果,在當時的教育界產生了非常廣泛的影響,為我國教育學科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他先后撰寫教育論著20余種,論文100余篇,涉及教育領域的各個學科,主要有《教育行政》《比較教育》《教育科學研究大綱》《教育科學綱要》《教育研究指南》《實驗教育》《最近歐美小學教育概要》《外國教育史》,等等。

        著名教育家邱椿在讀羅炳之的《教育行政學》時感慨萬千:“中外流行的教育行政學的書籍何止汗牛充棟,但求一能兼用上述四種研究法而獲得成果者,我自愧孤陋,尚未見過。”2002年,羅炳之被收入《當代江蘇學人叢書》,書名為《秉燭滄桑——教育學家羅炳之》。

        兼收中西,教育思想影響深遠

        羅炳之不僅閱歷豐富,而且學貫中西。1928年8月至1931年8月,在美國留學期間,他先后入讀加利福尼亞州的斯坦福大學研究院和哥倫比亞大學師范學院。在此期間,他系統研究了歐美的教育,形成了一套比較完整的“比較教育”體系;他還利用空余時間去美國各大學和教育機構訪問,積極探索歐美教育科學研究的發展,以便更加深入地了解西方教育。

        1934年,為進一步探討中國教育的出路,他再次出國,入讀英國倫敦大學皇家學院,專門研究教育學,并考察歐洲各國的教育情況。

        1935年,他代表中國教育學會和中國社會教育社出席在英國牛津召開的第六屆世界教育會議,介紹中國教育學會和中國社會教育社的概況,分發中國社會教育社的實驗報告。期間他還順便考察了德、法等國的學校教育,對西方教育制度有了更深的了解,也為以后從事外教史研究和教學奠定了基礎。1948年,他被聘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中國委員會委員,并出席了當年秋季在南京召開的成立大會,并在會上就如何發展中國教育等問題作了專題發言。

        出國學習考察的閱歷和多年的國內教學研究,使他的教育思想既吸收了西方先進的教育文化,又融合了中國社會當時的教育現狀。他的專著《教育通論》《師范教育》《教育行政》(上、下)被列為“大學用書”。

        1955年,羅炳之代表南京師范大學出席了教育部在上海召開的師范院校教育史大綱的編寫工作會議,并主持全國師范院校教育史教學大綱編寫和出版工作。此后他又編撰出版了《外國教育史》,這是我國研究外國教育史學方面的第一部專著,也是外國教育史學科體系及教材編寫的奠基之作。該書出版后得到廣大師生和讀者的好評,1985年獲得江蘇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榮譽獎,后被收入國家教委《全國高等學校社會科學研究成果選編》,作為優秀圖書向國內外推薦。

        羅炳之積極吸收和借鑒西方教育的先進理論及教育實踐成果,教育思想和教學實踐無論在當時還是在今天,都對我國的教育研究和教育實踐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對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有著重要的參考價值。

        嚴謹治學,教學實踐精益求精

        羅炳之嚴謹治學,對學問精益求精,始終堅持教學實踐、教學實驗、教育管理和教育研究。他在自傳中把自己的治學經驗歸納為四點:一是博學:搜集資料,接觸實際,參觀訪問,博覽群書,善于抉擇,做到“博學以知服”;二是深思:將搜集的資料分析研究,深思熟慮,透過現象看本質,揭示其規律性;三是存疑:不盲從,不武斷,實事求是,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四是求證:科學研究,重在驗證,“無證不信”。直至今天,他的“博學、深思、存疑、求證”治學思想依然為廣大教育工作者所推崇。

        羅炳之從教70余年,對教學一絲不茍,對學生認真負責。從開始上第一課起直至退休,他始終認真負責,從不敷衍搪塞學生,每一堂課都竭盡全力,都要讓學生感興趣,學有所獲。

        他的學生回憶道:“羅炳之老師為我們講授《教育行政學》,在教學方法上注意理論聯系實際,對教學內容的分析有獨特而精辟的見解,深受學生歡迎。我們畢業后都有較長時間從事教育行政工作實踐,常常以羅老師所講授的《教育行政學》和他所給予我們的教誨作指南,堪稱收益良深。”

        羅炳之認為,教育是一門科學,更是一門藝術;應該在科學研究基礎之上來開展教學活動。在教學中,他除了傳授正確的知識外,更注重對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有的學生在回憶羅炳之治學的文章中總結道:“先生精通幾國語言,同時又有堅實的古文功底,在研究講授教育史學時,顯得得心應手。他對孟子、荀子、王守仁、王夫之等中國古代教育家的教育理論的分析與評價,都是在占有著豐富的古代史學、哲學作品第一手資料的基礎上進行的,從不人云亦云。”在多年的教育生涯中,他把最有價值的研究精華傳授給了他的學生。

        為人師表,春風化雨

        “為人師表,春風化雨”,這是羅炳之曾經說過的一句話,也是他一生的真實寫照。1924年,河南第一師范學校的一位先生,打算在暑期之后另就他職,而當他的學生知道這一消息時,即刻來懇請老師留下,學生形容自己如果失去這位教師便如“失母赤子,嗷嗷待哺”。而這位被挽留的教師就是羅炳之。

        羅炳之一生以“為人師表,春風化雨”為訓,既教書又育人,以他的人格魅力感染著一代又一代學子。多年以后,羅炳之當年的學生在回憶他時仍然飽含深情:“先生的品格、為人、治學態度、奉獻精神都是我們的楷模,先生在講教育史時,充滿了愛國主義精神,講到夸美紐斯被迫離開祖國時,他面對祖國的方向,雙膝下跪,在災難深重的祖國前捧起一把熱土,感人至深……”;“先生在湖北任教育學院院長時,學校農場將生產的蔬菜分送給教師員工,先生卻堅持付錢,從未少付一分一毫;先生從不任用自己的親屬做學校的職工;就是打公用電話沒有零錢,過后也一定要設法補交上4分錢的電話費……”

        羅炳之也曾經說過:教師為人所尊就在于“必其人道高學博,徑明行修,為學者樹一良好模范,俾感化于無形”。羅炳之以自己的一言一行,言傳身教,獲得了學生們的普遍尊重和敬仰。 “天涯海角有窮時,只有師恩無盡處”,這是學生對他永遠的懷念。

        秉燭滄桑,一生傾注教育事業

        羅炳之出身于知識分子家庭,父親為前清秀才,塾師兼行中醫。他自幼隨父識字,10歲父親病故后,入鄉間私塾和書院等教育機構就學。1918年,他考入南京高等師范學校,入教育專修科,師從陶行知、劉伯明等教育界著名學者。1916年,從吉安縣中學畢業后,他成為一名小學教師,這一年他剛剛20歲。他對教育開始產生興趣,自此和教育結下了不解之緣。

        正如他自己所說:“當小學教師,原為解決個人生活問題。通過教學實踐,我逐步感到當教師的興趣,也覺得很有意義,這對我后來長期從事教育工作有一定的影響。”

        羅炳之從教70余年,歷經我國教育事業的興衰起伏和發展變化。作為教師,他為維護師范教育的獨立竭盡全力。20世紀30年代,新教育遭受挫折,師范學校被并入中學,成為高中師范科,鄉村師范也被無形消滅,教育界有識之士紛紛起來反對。羅炳之與其他中學師范學院科主任聯合進行抗議,并以聯合會的名義在全國教育會議上提出議案,主張師范獨立,在《中華教育界》雜志上著文《師中合并之利弊及個人對本問題的意見》,在上海《申報》上撰文提出“整治全國師范學制”的建議,維護師范學校的獨立,終于促成大學院發出通令,取消高中師范科,將其改為師范學校,并增設了鄉村師范。

        他認為師范教育旨在培養合格的師資,不僅直接影響中小學教育質量,也關系全民族文化素質的提高。他呼吁合格的師資培養除了進行智育、體育、美育等培訓外,還應該特別重視道德教育,而其中最重要的是教師人格的感化。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亚洲v欧美v日韩v中文字幕 | 亚洲第一r级在线视频 | 中文字幕自拍制服丝袜 | 亚洲日本韩在线观看 | 日本中文字幕在线观看全 | 日本在线看片免费人成视频1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