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拆裝實訓總結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 汽車構造與拆裝 “四位一體” 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ki.kjdks.2015.07.058
The Four in One Teaching Mode Application on Vehicle
Structure and Assembly in Colleges
CHENG Mei
(Hu'nan Automotive Engineering Vocational College, Zhuzhou, Hu'nan 412001)
Abstract Vehicle Structure and Assembly is the Professional basic courses in Automobile Specialty in college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 and use the information resources efficiently, in the practice teaching process, we combine the WeChat course, theory explanation, virtual disassembly with the practice of disassembly organically. It forms the four in one teaching mode. Thus this method can improve the students' enthusiasm highly and also can stimulate the students' interest fully so as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Key words Vehicle structure and assembly; "Four in one"; teaching reform
汽車構造與拆裝是高職汽車類專業的一門必修的專業基礎課程,“教、學、做合一”一直是課程教學過程中的主要手段,但是隨著近年來汽車專業的招生熱,汽車類專業的生源質量下降,汽車專業課程教學面臨著學生多、老師少、設備缺的局面,汽車構造與拆裝的課程教學效果一直不好,因此進行教學改革與創新,提高教學質量,培養高素質的技能型人才勢在必行。筆者通過兩年的教學實踐,總結教學經驗,形成了“四位一體”教學模式。
1 “四位一體”教學模式的內涵
“四位一體”教學模式就在課程教學過程中把微信課程、理論教學、虛擬仿真、實踐操作四種教學方法有機的融合在一起,如圖1所示。微信課堂:老師提前將所要學知識上傳到公眾微信平臺,學生通過關注微信,用手機可以隨時隨地了解課堂學習內容;理論教學:講解汽車的基本結構組成及工作原理,同時學生在微課學習過程出現的問題在理論教學中由師生共同討論給出結果;虛擬拆裝:利用景格汽車虛擬拆裝軟件,對汽車各組成部件進行虛擬拆裝,在拆裝過程中,了解零部件之間的運動關系、內部結構、工作原理;實踐操作:通過動手,實物拆裝,增強真實感受,鞏固教學效果。四位一體教學模式以微信課堂與理論教學為基礎,以虛擬拆裝和實踐操作為翅膀,兼顧傳統教學資源與現代信息技術和信息資源,遵循人的邏輯思維規律和學習發展規律,很好的體現了高職教學“以學生為中心,以能力為本位,以就業為導向,培養學生的技能為主”的教學目標,解決了當前汽車專業班級學生人數多,師資力量單薄、實訓設備短缺的問題,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圖1 “四位一體”教學模式
2 “四位一體”教學模式的實施
2.1 微信課程,讓學習時時處處
隨著手機微信的推出,其獲取信息的方便、快捷,讓微信課堂的功能發揮得淋漓盡致,微信課程是基于微課,借助手機來實現移動學習。我們設計的微課針對性強,內容少而精,同時,作為學生也可以參與課程內容的設計,教學資源的整合與完善。其次,每個微課后面都有思考題與拓展學習部分。我們開通了汽車構造與拆裝微信公眾平臺,將文字、圖片、聲音、視頻、動畫等多種資源進行融合、活潑的學習方式和便捷的交流互動,讓學生眼前一亮,深受學生喜愛。根據學生的學習特點,我們還提出了“微學習”、“微閱讀”等理念,將汽車的前沿技術以“微閱讀”、“微視頻”的形式呈現給學生,以滿足學生對汽車前海沿知識的學習需求。學生對于微課學習過程中有不懂的地方,可以筆記,在課堂內進行討論解決,同時,對于課堂上沒有弄懂的地方,可以課后通過微信課程補充答疑。以項目任務“發動機水泵的拆裝”為例,在公眾平臺上,上傳了“冷卻系統的組成”、“冷卻系統的工作原理”、“冷卻系統大、小循環”等文字、圖片、視頻學習資料,學生利用手機提前了解學習內容,并自學,對于不懂的地方,學生做好記錄。
2.2 理論講授,答疑解惑
理論講授,是以前面的微課學習為基礎,以問題引導的形式開展,問題的提出有兩種:一是學生在微課自學中發現的問題,二是老師考查學生微課的學習效果檢驗的問題。通過兩類問題的解答,學生對于理論知識點的已經全部掌握。
以項目任務“發動機水泵的拆裝”為例,學生在課前已經通過手機微信預習了“冷卻系統的結構及工作原理”。首先由學生提出自己的問題,如有的學生問“以前,冬天起動拖拉機時,會灌熱水,為什么?是否與冷卻系有關。”“節溫器是怎樣控制大、小循環的?實物結構怎么樣”,針對這些問題,學生在課堂上進行分組討論,給出一個答案,最后由老師進行總結,給出正確答案。接下來,由老師來提問,問題主要圍繞“冷卻系統的結構及及工作原理”,學生必須理解了之后再自己組織語言來回答,最后由小組進行課堂總結,總結一堂課下來自己的收獲、自己所學到的專業知識。
通過一系列的問題練習,歸納與總結,學生的對于專業的知識點已了然于心,同時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溝通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2.3 虛擬仿真,提高感性認識
汽車構造與拆裝是一門專業的理實一體化課程,師資配備一般是一個老師帶一個班50人左右,如一開始就采用實踐拆裝,課堂效果會大打折扣,此時,我們先采用虛擬仿真拆裝實訓,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為后續的實踐拆裝操作的打下良好的基礎。我們采用了景格的汽車拆裝虛擬實訓軟件,如圖2所示為景格汽車拆裝虛擬實訓室登陸界面,在虛擬拆裝實訓室內,不僅有整體的拆裝,還有各組成機構的拆裝,如圖3所示為發動機拆裝實訓項目,在拆裝過程中,學生必須嚴格按照拆裝流程和操作規范進行拆裝,如有操作不當的地方,下一步的拆裝操作將無法繼續,同時,在作業記錄表中對于每一步操作都有詳細的記錄,對于操作錯誤的地方,錯誤動作,錯誤的原因,一清二楚,學生在完成之后可以查看,這樣學生可以很清楚的了解自己哪些地方需要加強,采用了虛擬仿真實訓,有效的防止錯誤操作導致的零件的損壞,以及重復操作程中零件的損耗,通過反復操作達到了訓練目的,虛擬仿真實訓為學生提供了生動、逼真的學習環境,通過直接接觸強化了形象思維,學生從中總結經驗,提高了學生學習積極性,理論聯系實際,收到很好的教學效果,提高了教學質量。
2.4 實踐拆裝,固化教學效果
為了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鞏固教學效果,最后進行汽車拆裝的實物實踐拆裝操作。通過實物拆裝,加深學生汽車構造的認識,檢驗其它教學方法學習效果的最終體現。在實際拆裝過程中,為了更加有效、有序的組織實踐拆裝,將學生進行分組,在小組內大家分工合作,讓每一個學生都動起來,讓每一個學生都有事可做。在拆卸完成之后,所有學生必須對所拆下來的零件進行識別,由組長負責,所有組員識別零件,并說出各零件的作用,然后由老師進行抽查,檢查學生掌握的情況。有了虛擬仿真拆裝的經驗,在實際拆裝過程中,學生非常清楚拆裝的流程與注意事項,學生通過對比虛擬拆裝,總結實際與虛擬的區別,認真觀察汽車各組成部件的結構、相對位置關系、相對運動、動力的傳遞與實現等,學生的大腦里有一臺汽車的模型,汽車如何跑起來,都一清二楚,學生的專業成就感油然而生,專業興趣大大提升。
圖2 景格汽車拆裝虛擬軟件登陸界面
圖3 發動機拆裝實訓項目
3 結束語
通過“四位一體”教學模式的實施,激發了學生的專業學習興趣,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拓寬了學生的專業知識面,提高了學生學習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鍛煉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形成了良好的團隊合作意識,教學質量大大提升。
參考文獻
[1] 張學榮,耿國慶.“汽車構造”立體化教學模式探討[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2010(7).
[2] 朱為國.汽車構造課程理論和實踐教學改革探索[J].中國冶金教育,2009(6).
關鍵詞:實踐教學;機電產品拆裝;改革與實踐;教學改革;創新意識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7)23-0105-02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永不枯竭的動力。培養大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在我國“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進程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如何才能讓當代的大學生聯系生活和生產實際,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解決當前實踐教學中普遍存在“重理論、輕實踐”,“學”與“用”脫鉤的現狀。我中心經過長期調研提出了《基于大工程背景下的工程訓練教學體系的改革創新與實踐的總體方案》,對中心的工程實踐能力訓練課程中的“機電產品拆裝”實訓模塊的實踐教學進行了改革與實踐,構建了《機電產品拆裝》實踐教學體系,取得了良好的實踐教學效果。
一、開設機電產品拆裝實訓課的目的
《機電產品拆裝》實訓課是工程實踐能力訓練課程的模塊之一,是對我校大學一年級學生進行的以機電產品認知為目標的機電產品拆裝通識常識教育。以機電產品拆裝實訓為載體,使大學生從感性上認識機電產品的基本結構、傳動原理、傳動過程、連接方法等;通過學習掌握機電產品的拆裝工藝技巧,零部件拆卸后正確放置、分類和清洗方法,掌握安全操作規程,培養文明生產的良好習慣;通過相互協作完成機電產品拆裝實訓,提高大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培養大學生在實踐中發現、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為實際工作打下良好基礎。
二、教學方法的引入和環節的組織
機電產品拆裝實訓課的主要目的是培養大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和創新意識。為此,我們在教學實施過程中采取了以學生為主、教師為輔,以培養能力、提高綜合素質為目標的“任務驅動”教學法。所謂“任務驅動”教學法,就是將學習過程分解成若干個小“任務”,教師根據教學要求提出有實際意義的、符合學生認知水平的“任務”,圍繞任務引出知識點和解決方案,以完成一個個具體的“任務”為線索,把教學內容巧妙地隱含在每個“任務”之中,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以每個“任務”為中心,在一連串“任鍘鋇那動下,通過對學習資源的積極主動應用,提出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然后進行具體操作,當學生完成所有的“任務”后,也就完成了整個實踐教學過程。
我們的“任務驅動”教學法強調:根據對大學生所應具備素質的要求,對實訓內容進行分解,將所用到的知識點、技能進行歸類,形成若干個任務模塊,每個任務模塊有明確的實訓目的和能力的培養目標,學生的學習活動必須與任務相結合,以探索問題來引導和維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機,創建真實的教學環境,讓學生帶著真實的任務學習,以使學生擁有學習的主動權。
在教學內容組織上,我們本著從教學實際出發,從學生實際出發,自行設計制作了具有機電產品典型結構、專業知識要求不高、拆裝難度適中、更加符合教學實際需要的由三相異步交流電動機和渦輪蝸桿減速器組成的實訓裝置。避免了教學設備市場采購帶來的結構比較復雜、涉及專業知識過多、對大學生專業水平要求過高的缺陷。我們將整個實踐教學過程分為:教師講解視頻演示學習拆裝拓展訓練四個環節,真正實現“學用結合”的實踐教學。教學過程中涉及到的基本理論都是大學生所熟知的,每個“任務”涉及到的理論知識都要讓學生自己去探求如何應用于實踐,遇到問題盡量讓學生自己去分析解決,使學生手腦并用,弄清機電產品實訓裝置的基本結構、傳動原理、連接方法、拆裝基本工藝技巧和常用拆裝工具的選擇使用。最后將所掌握的知識點和技能歸類總結,進行拓展訓練,指導教師給予評價。
實訓的評價標準:(1)學生是否遵守考勤制度和課堂紀律;(2)學生是否弄懂機電產品實訓裝置基本工作原理和結構;(3)學生制定的拆裝方案是否合理;(4)學生拆裝的工藝過程是否正確;(5)學生對拆裝工具的選擇和使用是否正確;(6)學生是否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拆裝;(7)學生之間的相互配合是否協調;(8)學生是否違反安全操作規程。
三、教學實施的過程
在整個實踐教學過程中,遵循以學生為主、教師為輔的原則。大學生在實訓中,既是學習者,又是教學活動的實施者,教師要提供及時的引導,并給予必要的指導和解釋。具體的教學方法如下:
依據中心自制的12套機電產品實訓裝置,將參加拆裝實訓的學生分為12個組,每組3―4名學生,每組1臺實訓裝置和1套工具。分組完成后,首先由指導教師利用PPT簡要講解實訓要求、實訓步驟、實訓目的、安全要求和注意事項、機電產品實訓裝置的基本結構和工作原理、本次拆裝用到的工具如何選擇使用。接下來通過視頻演示機電產品實訓裝置的結構和三相異步交流電動機拆裝過程,讓學生仔細觀察,了解三相異步交流電動機的結構,掌握拆裝工藝要求。然后布置(下達)任務。任務一:理論應用。針對三相異步交流電動機接通電源后就會轉動起來這一現象,提出“電動機轉動實現了什么樣的能量轉化?利用了什么原理?轉化的過程是什么樣的?拆裝的步驟和操作要領是什么?”等一系列問題,并讓同學們結合視頻和所學到的理論知識對上述問題以組為單位展開討論,討論結束后由教師指定同學來講解,全班學生給予評議。完成這一任務的目的是使學生們通過互動交流,既明晰了各個知識點在實際中的應用,又鍛煉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和交流能力,同時也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任務二:學習拆卸。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學生以組為單位根據剛才討論的拆裝步驟,依照視頻演示按照從外到內、由上而下、先拆組后拆零的拆卸原則對三相異步交流電動機進行拆卸,并把拆卸下來的零部件進行正確分類放置,指導教師給予引導和指正。學生通過相互協作完成機電產品的拆卸方法技巧,掌握常用拆裝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以及零部件拆卸后正確放置、分類,以培養實踐動手能力、團隊意識、安全意識和文明生產的良好習慣。任務三:學習裝配。學生以組為單位對三相異步交流電動機進行機裝配。教師給學生明確的裝配步驟原則上與拆卸的步驟相反,同時強調裝配過程不是零件的單純組合就位,而是要確保零件配合精度,裝配過程中必須仔細踏實,嚴格求精,規范操作,嚴禁盲目粗糙、亂敲硬套,違反規則的野蠻裝配,指導教師負責監查和指導。學生相互協作完成任務,熟悉常用拆裝工具的正確選擇和使用,提高實踐動手能力和培養團隊意識、安全意識。任務四:拓展訓練。以組為單位自行完成對渦輪蝸桿減速器進行拆裝和機電產品拆裝實訓裝置的總裝,要求學生擺脫依賴,制定拆裝方案,方案上交指導教師后進行拆裝。指導教師對學生制定方案的合理性、實施過程工藝的正確性、完成速度的快慢和同學之間相互配合的協調性等進行綜合評價。對于合理的、帶有創新的工藝方法,請學生進行講解,全班同學評議。如此,培養大學生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應用能力和團隊意識,而且起到讓學生重視技能學習的作用,從而達到提高大學生動手能力和培養創新意識的目的。
四、Y語
經過兩年的實際教學檢驗,與課程改革之前相比,有效地激發了大學生對技能學習的興趣,調動了學習積極性,學生反映把抽象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相結合,使事物形象化、具體化,對理論知識有了感性認識,學習更加容易;指導教師的實踐教學業務水平得到了提高,教學也更省力。教學改革起到了提高大學生實踐動手能力和培養創新精神的作用,達到了實踐教學改革與探索的目的。因此,要不斷更新實訓內容,培養出更多專業素質過硬、實踐能力扎實的創新型人才,為將來走上工作崗位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邱義臻,張麗.基于CDIO工程教育理念機電產品拆裝實習教學[J].機電產品開發與創新,2012,(02):179-180.
[2]果莉,等.加強實踐教學,培養學生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J].實驗室技術與管理,2009,(01):14-16.
[3]徐雅斌,等.項目驅動教學模式的研究與實踐[J].遼寧工業大學學報,2011,(03):125-127.
Reform and Practice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Products Disassembly and Assembly Training Course Based on Innovative Talent Training Goal
CAO Xue-feng,SUN Yi-ying
(Engineering Training Center,Shijiazhuang Tiedao University,Shijiazhuang,Hebei 050043,China)
關鍵詞:項目 機電一體化 實訓
一、項目教學法的內涵
在職業教育中,項目是指以生產一件具體的、具有實際應用價值的產品為目的的任務。該任務能將某一教學課題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結合在一起,并具有一定的難度,學生可以根據問題需要,應用所學的知識和技能,并自學新的知識與技能,以解決實際問題。項目教學法,是教師通過共同實施一個完整的項目工作而進行的教學活動,可以綜合訓練學生的專業能力、社會能力和其他關鍵能力。在教學實施中,項目教學多采用小組工作的方式,即小組共同制訂計劃、共同或分工完成整個項目。
二、項目教學法的實施
1.確定項目任務
確定項目任務是項目教學法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教師依據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根據學生掌握知識和技能的現狀,結合實際生產需要,提出一個或幾個項目任務設想,然后同學生一起就項目的可行性、可操作性進行討論和研究,最終確定項目的目標和任務。例如,在德國FESTO公司專為教學生產的模塊化生產加工系統(MPS)的實訓教學中,我們在向學生講解完MPS的九個工作站組成后,將九個工作站分成九個實訓項目,每個項目的實訓內容涉及“機械結構拆裝與調試”“氣壓驅動系統設計與搭接”“傳感器應用分析”“可編程控制器編程與調試”“工業機器人示教與控制”等。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項目,并在這些項目的實施中運用自己所學的知識,提高自己的實踐動手能力。
2.制訂項目計劃
在教師的指導下,由學生制訂項目工作計劃,確定項目的工作步驟和程序,并最終得到指導老師的認可。例如,學生分組后選擇“機械設計拆裝與調試”項目時,首先通過多媒體課件,在安裝了德國FESTO公司的MPS模塊化生產加工系統的多媒體實訓室里,讓學生了解該系統的工作原理圖,要求學生正確繪制氣動原理圖,并按設計要求搭接氣動系統;然后要求學生查找相關資料,熟悉該系統組成部件的結構特點,制定出拆裝的方法和步驟;最后指導學生正確拆、裝工作站的機械部件,保證裝配成的部件能夠正常運轉。在此階段,學生通過項目計劃的制訂互幫互助,語言表達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動手能力等得到了較好的鍛煉和提高。
3.實施計劃
學生確定小組內的分工和合作形式,并按照項目計劃實施項目。在MPS實訓教學中,可學生3~4人組成一個小組,9個小組并行實訓。每個小組首先熟悉工作站的作用及工作過程,然后按照實訓指導書的要求,完成機械部分拆裝、氣動回路搭接、傳感器作用、編寫PLC控制程序、調試設備使之正常工作、編寫實訓報告等六項工作。每個項目結束后,進行小組間輪換,進入新的實訓項目,直至完成九個實訓項目。為了檢驗學生動手能力和理論知識的掌握情況,教師可有意識地在自動線設置故障,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在項目實施的過程中,教師要對學生進行及時指導與鼓勵,讓小組成員相互幫助,找出故障原因,排除故障。學生通過團隊的合作以及個人的辛勤勞動,克服了困然,順利完成了項目的實施,并鍛煉了硬件電路的設計能力、動手能力、計算能力、分析與調試能力,從而達到了預期的教學目標。
4.總結評估
針對在項目實施中出現的問題,可采用學生自評、教師檢查的方式對問題出現的原因、解決的方法進行反思、整理和總結,為下一輪的項目實施積累經驗。最后根據學生的答辯,采用個人和集體評分相結合的方法,依據計劃的周密性、人員調配的合理性以及任務完成的水平得出學生實訓課程的成績。
三、項目教學法在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一是技校生的知識、能力基礎。雖然學生在前修課程中,已經學習了機械設計、液壓傳動、檢測技術、電氣控制等理論知識并經過了單項技術的培訓,具備了掌握機電一體化技術的基本能力,但學生對知識的掌握還是孤立的。因此,學生必須經過一個綜合運用所學知識,以模擬自動生產線為對象的工程訓練過程。
關鍵詞:實訓;拆裝;回路;測繪
中圖分類號:G642.0?搖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3)50-0213-02
一、圍繞辦學目的組織實訓教學
我院堅持“應用為本、學以致用”的辦學理念,把“辦好讓學生、家長、社會滿意的學校”作為辦學宗旨,致力于為社會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我院通過強化實踐教學,突出技能培養,努力探索工學結合和理論與實踐相融合的人才培養模式。《液壓與氣動技術》是工程機械類專業十分重要的課,也是一門理論性和實踐性很強的課程,針對我校教學環境和實驗室硬件條件的特點,從實際情況出發,圍繞辦學目深入探討如何在《液壓與氣動技術》實訓中嘗試各種教學方法,達到理論和實際相結合,提高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增加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實訓課強化實踐應用能力
《液壓與氣動技術》是我院機械制造設計及自動化專業的一門重要課程,與機械制造技術、裝備設計等主要專業課有著密切的關系,具有實踐性強、與生產實際聯系緊密的特點。是一門綜合性較強的課程,也是專業課程中較難理解和掌握的一門課。根據培養目標,崗位需求,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本門課程的主要任務是培養學生分析、設計簡單的液壓與氣動基本回路,安裝、調試、使用、維護液壓與氣動系統及故障診斷和排除液壓與氣動系統故障三項能力。通過實踐和實訓教學強化理論教學,突出對學生實踐技能的培養。
三、實訓教學條件及過程
1.實驗室實訓條件。我校液壓與氣動實驗室有6臺CQJDY-A2模塊化機電液氣綜合實驗臺,并配有透明的液壓元件及實物液壓元件,這種試驗臺是專門為學校配備的教學性質實驗臺,實驗臺的各個元件的功能和實際生產用的元件有區別,容易出現故障,質量和性能很難達到理論要求,只能完成基本動作和各種基本回路運動。基于上述條件,我們開設的實訓是:(1)液壓與氣動基本回路實訓;(2)元件的拆裝實訓。結合開設的實訓編寫相應的實訓報告手冊。
2.降低成本,挖掘潛力擴大實訓功能。購買企業報廢的液壓與氣動元件用于實訓拆裝教學。拆裝的目的是掌握結構和原理,無論新元件還是報廢元件結構都是一樣的,再者液壓與氣動元件種類多成本高。以低成本的價格購買,變廢為寶服務教學。由于經常購買企業報廢元件,元件的種類對每屆學生實訓都不同,在每次實訓前要重新編寫實訓報告。如:根據新增加的元件改寫拆裝件的報告內容,根據需要增加元件的測繪功能,根據上一屆的學生情況總結出經常出現的問題在報告中強調等。
3.實訓過程和內容。學生分組:3~5名學生一組,學習委員根據每組學生的學習成績要均衡分配,每組選個組長,組長的選擇可以同學推薦也可以自薦,組長要求動手能力強善于思考并且具有組織管理的能力,或者想鍛煉這方面的能力的學生。教師根據實訓情況對學生提出實訓要求,同時強調一定要在實訓過程中把理論課教材用于實訓參考。
4.帶著問題拆裝實訓。每組分到的元件不同,在拆裝前根據分到的元件復習教材中相關的理論,每組理論搞清楚后結合實訓報告冊的內容進行拆解,拆下的元件放到干凈整潔的臺面上,全部拆解后,小組成員一起討論每個零件在元件中的作用及結構,分析特點,并延伸到零件結構特點在相關其他機構中的應用情況。比如說齒輪泵中彈簧卡圈,不注意會忽略這個小件,學生找到這個件并要求說出這個元件的作用時,好多學生不太清楚,了解了這個零件是限制齒輪軸向位置作用后,學生的興趣非常高,沒想到這么小零件會如此大的作用,同時讓學生回顧在其他機械結構中如在減速機中的應用等,達到舉一反三的作用,同時介紹這個元件是標準件,增加對標準件的認識。
5.基本回路連接可以鍛煉學生基本回路設計和初步診斷故障的能力。學生做這個實訓前,教師在一臺實驗臺上連接透明基本回路,為學生介紹實驗臺各個按鈕及相應各個元件的使用方法,根據學生在課堂上學過的理論知識,讓學生自己設計液壓和氣動基本回路,自己連接,教師和學生一起檢查回路,發現問題一起考慮解決的辦法,在回路運動中,根據報告填寫不同壓力點的壓力實驗數據,根據實驗數據和理論數據分析,實驗數據和理論數據不同的原因,復習有哪些對壓力損失有影響。
在基本回路完成的同時,推廣到典型回路的應用,根據實驗室的條件和學生對電器原理的理論知識設計簡單的公交才車門和翻斗車及挖掘機的液壓系統。實現機電液氣綜合實驗臺的綜合性能。在整個過程中,首先肯定學生的方法及特點,然后總結出正確的方法和思路,強調在設計過程中注意的事項,對學生做個正確的評價。
實驗臺在使用過程中經常出現些故障,如對漏油處采取更換密封件,換向閥無法實現換向時是因為閥芯卡住;行程開關不靈學生自己動手組裝行程開關等。擴展到液壓系統故障的隱蔽性的特點,液壓系統發生故障以后,應該有選擇,有側重,有次序地檢查液壓裝置的內部狀況,根據有關的判據,推斷出各故障原因可能性的大小,然后再根據現場的具體情況,對液壓裝置作更深入細致的分析與評判。通過對系統多方面的綜合考察,得出更加具體的結論。
6.測繪液壓元件服務主干專業課的項目教學。機械制造技術是機械設計及自動化專業的主干專業課,采用項目教學方式授課,以項目形式在實習廠授課,授課結束學生即能加工出相應的產品。液壓元件如各種壓力閥、流量閥、換向閥、各種泵等,作為機械制造技術的小項目,項目前期的圖紙繪制在液壓實訓中完成。實訓按小組分配各個元件,拆開后測繪出零件的尺寸,繪制零件圖和裝配圖的草圖,老師檢查合格后統一在電腦上繪制零件圖和裝配圖。通過測繪培養了學生的工程意識、貫徹、執行國家標準的意識,鍛煉學生生產實踐的測繪能力和繪圖能力。培養學生認真負責,一絲不茍的工作作風和嚴謹的科學態度,強化時間觀念,樹立國家標準意識,養成良好的繪圖習慣和工作作風。為后續的專業課打下良好的基礎,讓學生有實踐生產項目概念。通過電腦繪圖熟悉軟件的應用。
在機械制造技術基礎的項目中,學生按照自己設計的圖紙動手加工和裝配。生產的產品讓學生有勞動快樂和成就感,學習興趣大大提高。同時學生做出的產品可以用于下屆學生實驗室實訓拆裝元件用,為學校節約了購置元件的成本。這種方式與企業的產品生產方式類似。同時,這也為學生參加就業適應企業的生產方式打下良好基礎。
四、結論
這種方式的實訓共做了兩屆,學生興趣高,學習態度端正,調動了多種感官,做到理論和實際相結合。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的動手能力增強了,加深了對液壓元件的結構和原理的理解,初步具有分析、設計液壓與氣動基本回路能力,安裝、調試、使用、維護液壓與氣動系統的能力提高了,能夠進行簡單故障診斷和排除,為學習其他專業課和工作打下牢固基礎。小組成員的密切合作,能充分發揮每個人的特長,使學生取長補短,增強創新意識,理論和實踐能力共同提高。
參考文獻:
[1]薛梅.《液壓與氣動技術》項目教學設計與研究[J].教育科學,2008,(09).
機電綜合實訓課程的地位
機電專業綜合實訓課程集合了氣壓技術、液壓技術、電機與電氣控制、自動檢測技術、PLC及其自動控制技術、網絡通信技術等相關課程,融合了實訓和生產,是機電專業學生頂崗實習前的綜合課程。
對五年制高職教育而言,由于培養目標定位在為企業培養高技能型人才上,通過機電專業綜合實訓課程的學習,促進學生綜合實踐能力的提升、職業能力的培養、創新思維的發展,緊扣機電專業核心技術,即檢測、控制與執行三大環節展開,同時需具備一定的網絡通信技術。
綜合實訓課程建立在機電結合的基礎上,企業調查結果顯示,機電設備的控制很多都采用PLC作為控制系統。對機電綜合實訓課程,選擇某生產流程的模擬控制系統為實訓載體,通過模擬仿真控制,掌握生產崗位的控制技術,吳中中等專業學校選用了光機電一體化設備YL-235A自動化生產加工系統。
PLC在機電一體化設備教學中的應用
1.PLC在機電一體化設備中的功能
整個系統通過PLC控制,各個環節有序結合。該裝置配置了觸摸屏模塊、PLC、變頻器裝置、氣動裝置、傳感器、氣動機械手裝置、上料器、送料傳動和分揀裝置等實訓機構。根據其特有的屬性,系統的控制部分采用觸摸屏模塊和PLC,執行機構由氣動電磁閥-氣缸構成的氣壓驅動裝置和變頻器控制步進電機的傳送裝置,實現了整個系統自動運行。整個實訓裝置的模塊之間連接方式采用安全導線連接,以確保實訓操作的安全。系統分三大模塊:
(1)送料機構的控制
采用24 V直流減速電機,轉速6 r/min;用于驅動放料轉盤旋轉,PLC通過輸入信號發出輸出信號,驅動送料機構運行。
(2)機械手感應機構的控制
整個搬運機構能完成四個自由度動作,手臂伸縮、手臂旋轉、手爪上下、手爪松緊。機械手的動作通過磁性開關和接近開關的感應信號傳送給PLC,PLC根據內部程序執行發出信號,驅動電磁閥-氣缸完成機械手的動作。
(3)物料傳送和分揀機構的控制
由皮帶輸送、推料氣缸、變頻器、步進電機構成,PLC通過感應信號發出輸出信號給變頻器,變頻器驅動步進電機運行,皮帶轉動,實現物料的傳送,通過傳感器感應信號,使得PLC驅動電磁閥-推料氣缸動作,實現物料分揀。
2.PLC在機電一體化設備控制系統中的設計方法
建立一個PLC控制系統,必須根據被控系統所要求的動作,正確分配I/O口,綜合應用順序功能圖,完成梯形圖的設計,達到所預定的動作過程。
順序控制設計法是按照工藝要求,在各個輸入信號的作用下,根據內部狀態和時間順序,在生產過程中各個執行機構自動地有序地進行操作。首先要根據工藝過程,畫出順序功能狀態圖,然后根據順序功能圖畫出梯形圖。
順序功能圖是描述控制系統控制過程、功能和特性的一種圖形,是描述控制系統控制過程的一種有力工具。利用順序功能圖的方法已經成為控制梯形圖設計的主要方法。利用PLC的編程元素(如狀態寄存器S和輔助繼電器M)來代替各步。
順序功能圖由工步、有向線段、轉換條件和動作組成。順序功能圖的基本結構又分為三種:單序列、選擇序列和并行序列三種形式。如圖1所示:
3.PLC在機電一體化設備中的教學方法
機電綜合實訓課程采用項目、任務型教學,打破教材本身的框架,圍繞PLC課程在設備中的應用展開,將其分解成若干個小任務,結合實際操作,了解該設備所能完成的任務和工作流程,分析設備的硬件組成和各元件功能。通過實際拆裝、編程與調試、故障診斷、維修及保養等,掌握該設備的裝配、操作和維護的能力。
實訓課程采取階段式訓練,并將企業的6S管理融入教學過程中。
1.設備認知,熟悉設備和設備元件,拆裝注意事項,安全用電等。
2.掌握知識,掌握設備需具備的理論知識和操作步驟,注意細節,融入平時所積累的操作經驗和訣竅等。
3.拆裝操作,結合企業實際操作要求,理解拆裝順序和要求,學會工具和儀器的使用,理解設備結構和各部件之間的關系,達到一定的技能水平。
4.編程與調試,掌握PLC編程方法,積累PLC程序編譯經驗,在調試過程中不斷總結經驗和編程技巧,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1.大力建設“軟”實驗室。對于缺少一部分實驗設備和儀器,導致一些課程的實驗無法正常開課的問題,大力發展“軟”實驗室“,軟”實驗室指充分利用多媒體資料和仿真軟件補充現實實驗條件的不足。學校可適當引進一些汽車仿真的實驗教學平臺,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大大節約成本的同時,又能達到預期效果。
2.建立開放性實驗室。針對實驗學時少,可采取開放實驗室的措施。學生能主動、自覺地進入實驗室學習,將知識性、趣味性、實用性融入日常的學習中,激發學習興趣。開放實驗室需配備專門的實驗室人員,專人專職管理。實現傳統實驗室向開放型實驗室轉變,勢必會增加實驗室人員的工作負擔,一旦進入實驗室的人員過多,應采取分時段,分批次的進行的方式,減少混亂現象的發生。但是實驗室開放的過程中不能平推,而應有重點的開放。側重于構造實驗室開放,而檢測診斷類實驗室則重點開放“軟”實驗部分。汽車檢測和診斷實習類的課程,實驗車存在設備損耗,使得費用十分高昂,影響了實驗室的充分開放。實驗室的建設要兼顧理論教學與實習教學,增大實驗室面積的同時,提供良好的環境,真正實現“站著實習,坐下理論”。
二、實訓教學
汽車專業實習教學應該是在特定的教學環境中,以真實的汽車或汽車零部件為載體,以仿真軟件為輔助手段,在具有豐富維修技術的教師指導下,使學生在規范的汽車拆裝過程中真正理解汽車的結構原理,用汽車專業理論知識及檢測設備去分析汽車故障產生的原因,正確使用維修設備及工具去排除故障,并在這一過程中進一步拓展和深化汽車專業知識的運用。然而,原有的實驗教學模式與高素質創新人才培養要求差距較大。
1.采取多樣化實習手段。對于已有的一些實習課程,進行一定改革,如汽車駕駛實習,不應只考察學生的駕駛技能,還應增加一些對于車輛日常維護知識的培訓。專業實習應分方向,例如電動汽車和汽車電器方向學生應進行汽車設計課程設計,汽車服務工程方向應主推汽車管理類調研實習。根據專業有目的地實習,學以致用。對于汽車檢測與診斷類實習教學,實行開放式教學,一個讓學生在給定的條件下自行設計學習訓練方案的內容。教師引導學生在觀察、學習的基礎上集體討論解決實際問題的步驟和方法,學生把各自解決問題的思路、方法提出來,讓學生自己進行評定、驗證方案的合理性,并作出相應的調整,歸納總結解決實際問題的有效方法,變被動灌輸為主動學習,培養求新求異的創新精神。對于實訓設備投入過大,實訓條件無法滿足教學的需要的情況,可在一定設備投入的基礎上,利用汽車仿真技術,讓學生在仿真模塊里先進行模擬實習。在發動機拆裝實習中,我們不可能給每個學生提供一臺發動機供其拆裝,但我們能夠做到給每個學生提供一臺電腦,讓他們在電腦里先進行模擬拆裝,使學生對發動機各零件之間關系和拆裝規范有一個大體地了解,然后再到發動機拆裝實驗室,在實習教師的指導下進行實際拆裝訓練。這樣的實訓教學過程,既保證了實訓教學的質量,規范實習操作流程,又能防止讓學生直接拆裝可能造成對發動機的損壞。仿真輔助教學的時間比例不可過大,避免學生過于依賴網絡教學。
對于汽車服務方向的學生實習,可送學生到簽約的實習基地實習。學校應加強與企業的合作,爭取企業的支持。除此之外可采取實物仿真和計算機與網絡仿真。實物仿真指模擬企業環境,建立新型的仿真實訓基地。如建立校內汽車服務中心,給學生提供一個近乎真實的實踐平臺。開放的汽車維護保養中心,對校內車輛、校內工作人員的用車進行維護保養。提高實驗器材的利用率的同時,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鍛煉學生吃苦耐勞的精神,培養學習興趣。建立網絡交互式汽車買賣平臺,結合二手車評估等課程內容,模擬營銷環境,指導學生運用學到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規范地掌握實際操作基本技能。
2.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獨立院校的學生對學習本身就興趣不大,再加上實訓條件不足及教師實踐能力不強,根本就提不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采用多手段、多途徑的方法,讓學生學中做、做中學、邊學邊做。眾所周知,各類學科競賽在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有著無法比擬的作用。成立汽車新技術研究所、創建由專業教師主管的汽車協會,舉辦多種多樣的體現專業素養的比賽,例如汽車拆裝技能比賽、汽車造型設計大賽、汽車知識競賽、汽車節能比賽、電動車設計大賽、飛思卡爾智能車比賽。學生通過參加各類競賽,不斷將書本知識轉化為具體的實物,激發創新思維能力。飛思卡爾智能汽車大賽涵蓋了控制、模式識別、傳感技術、電子、電氣、計算機、機械等多個學科的比賽,加大學院各專業學生與老師之間協作,培養學生綜合創新能力,提高教師的學術水平,學院應加大支持與投入力度。鼓勵學生進行創新設計,采取創新性學分制度。從專業實習中取出一定的學分,要求學生在畢業之前,通過各種方式取得該學分,如參加學科競賽,各類比賽,在公開刊物上發表學術文章,取得技術專利等等。
3.培養雙師型教師。教師的自身實踐能力不足,教師大多來自于本科非師范院校,雙師型教師比例小,大多數老師畢業后直接應聘到校工作,缺乏行業工作經驗,實踐能力不足。實習教學的師資水平,直接影響實習教學的質量。理論教師和實習教師分開教學大大增加了教育成本,這就需要具有理論教學功底高和實踐動手能力強的雙師型教師。學校在人才引進時應考慮引入一些具有汽車維修實踐經驗和能力的人才,提高教師隊伍素質。對已有在職教師進行技能培訓,使教師即能“教”,有會“做”,實現理論教學與技能師資隊伍的相對統一。所以應該按照雙師型教師的要求對每位教師制定一個培訓計劃,除了對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有足夠的認識外,更重要的是根據培訓計劃定期到汽車4S公司、汽車設計公司、汽車制造企業進行專業培訓,吸收新技術、新方法,熏陶企業文化,并能有效的再現,傳授給學生。
關鍵詞:液壓傳動與氣動技術 教學改革 教學評價
液壓傳動與氣動技術是高職院校機械相關專業的一門重要專業技術基礎課程,在教學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掌握液壓與氣動的基礎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能在工業生產第一線從事液壓與氣動設備的安裝、調試、維修、改造工作,對培養學生的職業技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掌握該課程的基礎知識和專業技能,須積極改進教學方式,加強實踐教學。針對目前該課程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對該課程的教學內容、教學方式、教學評價進行積極探索,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一、培養目標和教學內容調整
作為高職院校,學生走向工作崗位后主要面對的問題是液壓傳動系統的安裝、調試以及設備的維修和保養,很少接觸到液壓傳動系統的設計、校核計算等工作。因此,培養目標的調整方向應注重實踐,務實培養。課程的教學目標應降低該課程相關理論的難度和深度,刪減課本中過難、過深的理論推導、原理分析、設計計算內容。
二、教學方式的改革
合理的教學方式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更能增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拓展學生的視野。作者嘗試從以下幾個角度改革教學方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轉變教學態度,豐富教學手段
高職學生學習普遍缺乏主動性,帶有明顯應付的學習態度,因此轉變教學態度,營造一個良好的課堂氛圍甚為關鍵。作為教師應轉變角色,融入他們,更多的理解和鼓勵他們,深入了解他們內心的真實想法,讓學生跟著你的步伐走。教學手段應豐富,現代化教學多采用多媒體,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改善教學環境,還可以讓學生獲取更多的知識。例如通過動畫演示可以將液壓元件的結構、原理、拆裝過程展示出來,邊講邊演示,清晰而直觀,增強學生對課程內容的理解與掌握,也從一定程度上調動了他們的學習興趣。另外可以播放一些精品課程、網絡課程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2.明確課堂目標,總結簡潔精練
高職學生大部分沒有課前預習的習慣,在課堂中如果直接講解,多數學生不能很快進入角色,一般在上課前先督促學生快速瀏覽本節課主要內容,先明確學習目標,時間控制在5分鐘以內。課程內容講解結束時最后簡潔精練地總結學習內容,例如,在講解液體靜壓力方程時可總結為“壓力的大小取決于負載”,在講解連續性方程時可總結為“速度的快慢取決于流量”,利于學生記憶和復習。
3.注重理實結合,提高創新能力
實踐教學的目的是使學生能夠自行組裝液壓基本回路,安裝、調試、維護一些典型的液壓系統。為此,學院建立液壓與氣動實訓室,增強專業教師的實踐技能,增加實踐教學在教學中的比例,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隨著實訓室的投入使用,可以將很多理論知識搬到實訓室教學實現理實一體化。如在學習液壓泵時,教師可在實訓室一邊講解結構原理,一邊進行實物的拆裝,并提出一些關于易發生的故障及排除方法等問題,讓學生實踐拆裝。這種教學方法,既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加深了對理論的理解,同時有利于開展互動教學。
4.利用仿真軟件教學、注重讀圖能力培養
能讀懂典型液壓、氣動系統圖是學習的基本要求,增加典型液壓系統圖的分析講解,培養學生的讀圖能力更是該課程教學的核心任務。雖然借助多媒體有很多動畫、視頻,但要學生完整分析一個液壓原理圖,大部分學生反映液壓原理圖不容易看懂。這時需借助一些常用的液壓仿真軟件。學生自己利用液壓仿真軟件制作回路,進行動畫仿真。這些軟件使用起來非常簡單,比較直觀,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
三、課程教學評價的改革
傳統考核方式是采用期末考試筆試成績評價學生,學生往往是考試前死記硬背,考完就全部忘了。改革考評方式主要是側重過程考核,平時學習表現(20%),實操考試(40%),題庫隨機問答(40%)。題庫中的題型有選擇、簡答、讀圖,其中每個學生隨機回答簡單題一個、讀圖題一個,時間控制在10分鐘。
結束語
通過幾年的教學改革與探索,提升了教學質量,使學生真正學到了在以后工作崗位上可以用上的專業技術知識,為企業培養了大批的專業技術人才。在此改革探索過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不足與不完善之處,但只要經過不懈的探索和實踐,該課程的教學改革會取得更加豐碩的成果。
參考文獻:
[1]任保臣,姬耀鋒.高職液壓傳動與氣動技術課程的教學改革與探索.液壓與氣動,2011(3):41~43
一周的汽車維修實訓已結束了,通過這段時間的實訓使我對這個汽車維修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去學習汽車維修方面的知識,使我得以更好的理解汽車維修這方面的知識,同時也提高了自身的動手能力。
通過汽車維修實訓,我收獲了很多東西,了解了汽車的基本維修知識,增強了汽車專業知識,并且再次提高了團隊精神,同時也增強了面對事情的應變能力,為以后對工作的適應打下了比較好的基礎。對于汽車保養,我們遵循著各工位的流程,班上分成五個小組,每個小組一輛車。在正式的汽車維修工作之前,老師首先給我們講解各個汽車工具的使用,在此之后老師讓我們練習扭力,感覺一下扭力的大小——首先憑感覺用梅花扳手扭螺絲,再用扭力扳手測試一下自己扭力力度的準確性。之后,老師給我們講工位的操作,并且說明了一點,檢查各部位時,需要大喊出來。老師首先把舉升機各個部位調整好,確定位置準確后把舉升機上升到一定位置,大喊“舉生機上升,請注意”,然后檢查一下汽車在舉升機的穩固性,確認無誤后,繼續大喊“舉升機繼續上升,請注意”。把舉升機上升到頂部后,老師就開始檢查汽車底部各個部件(轉向連接機構,制動管路,燃油管路,排氣管和安裝件,螺母和螺栓,懸架),并且大喊出檢測結果。完畢后,我們就回到每組劃分好的汽車進行實訓。由于大多數同學沒有維修汽車的經驗,所以在檢測的時候都有很多部件的名字不懂,不過經過大家的交流與老師的講解,我們對那些汽車部件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完成這工位檢測后,進行下一個工位,這個工位主要是車輪的拆裝與了解制動器和制動液的檢查與更換。首先,把舉升機降到適當的位置,然后把車輪拆卸下來,再進行對制動器的了解,接著排放制動液,然后檢查輪胎的氣壓與表面的厚度是否正常,氣壓不足就補足,最后把車輪安裝上車,用103n/m的力扭緊。完畢后,開始進行下一個工位,這個工位主要內容是(發動機機油(加注),發動機冷卻液,散熱氣蓋,傳動皮帶,火花塞,蓄電池,制凍液,制動管路,離合器液,空氣濾清器,碳罐,前減速器主支撐,噴洗液,輪轂螺母重新上緊,PCV系統,發動機冷卻液,空調,動力轉向液,發動機機油,氣門間隙,燃油濾清器)各個部件的檢查。最后完成了這次維修實訓的所以內容。老師到后來還給我們講解了拆裝輪胎的方法與輪胎的打氣方法,我們也有人嘗試了拆裝。有時候有些東西并不能通過看書來搞明白,通過觀察事物和別人的講解理解起來就相對容易很多,以后在工作中要學習的東西還有很多,在學習的過程當中必須要注意方法,利用正確的方法可以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這個實訓周的內容不單止這些,還有另一個任務,就是PPT的工作,這任務就是通過這次工位的實訓的了解與拍攝的相片總結起來的工作,說起來簡單,但做起來,卻不是想象中的簡單。我們經過分工合作,有的負責拍照,有的負責查找資料,有的負責歸納并做PPT,有的負責演講,這些工作都是需要相互配合的,否則就會缺起這個或者缺少那個的,很容易弄到資料不齊全,PPT不完美。但最終我們還是完成了我們的PPT,而且我們所做的這個PPT是不錯的,至少我是這樣認為的。借此機會提高了我們的團隊精神,真正體驗到了團隊合作的重要性。不過,答辯時,問題出現了,老師問的問題,我們很多不清楚,感到很慚愧。不過,老師卻沒有責怪的意思,并且還悉心的解答問題,使我們對所答不上的問題,與不懂的問題得以得到答案,所以我覺得這次答辯的課堂,受益匪淺。學到了很多東西的同時也暴露了一些問題。在開始來實訓樓的時候什么都比較新奇,因而還是比較有干勁的,到最后感覺枯燥了,于是就不是很積極。自己也應該反省一下,以后的工作不可能什么時候都是新的內容,如何在保持自己工作的積極性就顯的十分重要,必須向那些一直積極工作的同事學習。要感謝學校提供這么好的實訓機會,也要感謝曾永志老師,使我通過這次維修實訓學到了很多的東西,為以后的工作儲備的一些相關的知識,此外在檢查的過程當中,還知道了在工作過程中應該注意的問題。維修實訓雖然只是我們學習的一部分,在以后的工作與學習生活之中還有更多的東西要去學習,但我們從中學習到的知識和正確的工作方法卻可以帶到以后的工作中去,只要我們堅持不斷的學習,堅持正確的工作方法,不管以后在工作中遇到什么樣的難題最終都會一一而解的。
【關鍵詞】專業人才培養;可行性分析
一、編制的依據
(一)指導思想
根據“教育部關于制定高職高專教育專業教學計劃的原則意見”和 “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教高[2006]16號)文件精神,結合自動化生產設備行業的發展現狀、行業的人才需求情況及我院實驗實訓條件、教學團隊情況,以人才需求調研為依據,以我院自動化生產設備應用專業的骨干建設為基礎,開展本專業建設的研究與實踐,制定本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二)行業背景
通過走訪全省多家企事業和高職畢業生的基礎上,開展從業情況調查。結果顯示:隨著陜西制造業的發展,企業對自動化生產設備應用高素質技能型人才需求量大,尤其在國防科技、汽車、機床、自動生產線、包裝印刷、自動控制、電力設備制造等領域人才缺口高達58%。近年來,良好的政策環境、迅速發展的區域經濟和行業背景,為自動化生產設備應用專業的改革與發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為培養大批自動化生產設備應用高技能高素質人才,對陜西及西北地區的發展和建設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人才培養方案可行性論證
(一)專業歷史
自動化生產設備應用專業始建于2007年,幾年來,自動化生產設備應用專業為國防科技工業和陜西地方經濟培養了百余名優秀人才,我院為了適應社會和經濟的發展的需要,努力把自動化生產設備應用專業辦好、辦強,在保證教育教學質量的前提下,逐步擴大招生規模,近三年畢業生一次性就業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
(二)教學團隊
通過建設,本專業現有教師28人,其中校內專任教師與校外兼任教師比例1:1;其中專業帶頭人1人,骨干教師5人,“雙師素質”教師10人、副教授和高級工程師12人,3位教師具有職業技能鑒定中、高級考評員資格。近三年,教師50余篇,獲得國家新型實用技術專利3項。
(三)實驗實訓條件
自動化生產設備應用專業擁有機電綜合創新實訓室、液壓實訓室、氣動與PLC實訓室、工業自動化實訓室、電液綜合實訓室等12個專業實驗實訓室。與中船重工西安東風儀表廠、陜西飛機工業(集團)有限公司、東方機械廠、漢江機床廠、上海英集斯自動化公司等多家企業建立了校企合作關系,在這些企業建立了穩定的校外實習基地,進行頂崗實習和工學交替。
1、可編程控制器技術實訓室。
服務課程:可用于《可編程控制器應用》、《控制系統安全與保證》、《工控組態技術》、《簡單機電一體化系統設計》等課程的實驗/實訓教學。
主要設備:具備滿足不少于40人學習,20個工位的可編程序控制器、編程軟件、數字量實驗模型、模擬量實驗模型、觸摸屏、手持式編程器、計算機、控制對象(PLC控制系統實驗臺或工控載體)、兆歐表、數字萬用表、壓線鉗、剝線鉗及電烙鐵等。
實訓項目:PLC硬件組態;電機正反轉控制程序的設計與調試;Y-控制程序的設計與調試;紅綠燈控制程序的設計與調試;運料小車控制程序的設計與調試;典型工控系統程序設計及工控組態等;以及維修電工取證相關的訓練項目。
2、液壓傳動技術實訓室。
服務課程:可用于《液壓/氣壓傳動技術與應用》、《液壓/氣壓系統安裝與調試》、《比例液壓/比例氣動技術與應用》、《液壓/氣動設備故障診斷》、《工程液壓技術應用》等課程的實驗/實訓教學。
主要設備:具備滿足不少于40人學習,5個工位的基礎液壓實驗臺、液壓泵站、控制元件、執行元件、輔助元件、液壓油、比例液壓實驗臺、比例壓力閥、比例流量閥、比例方向閥、多功能檢測箱(包括流量傳感器、轉速傳感器、壓力傳感器、溫度傳感器等組件)、工程機械組件、用于拆裝的工業液壓元件、萬用表、常用的機械拆裝工具等。
實訓項目:液壓典型系統安裝與調試;比例液壓系統安裝與調試;液壓系統運行維護、故障檢測、診斷與排除;典型工程液壓系統安裝與調試等訓練項目。
3、氣動傳動技術實訓室。
服務課程:可用于《液壓/氣壓傳動技術與應用》、《液壓/氣壓系統安裝與調試》、《液壓/氣動設備故障診斷》等課程的實驗/實訓教學。
主要設備:具備滿足不少于40人學習,5個工位的基礎氣動實驗臺、空壓機站、氣動控制元件、執行元件、輔助元件、比例氣動實驗臺、比例壓力閥、壓力繼電器、帶內置測量系統的氣缸、比例閥操作模塊、開關、輸入輸出盒、帶數字量和模擬量輸入輸出模塊的PLC、編程軟件、計算機、萬用表;用于拆裝的工業氣動元件、常用的拆裝工具等。
實訓項目:氣動典型系統安裝與調試;電氣氣動系統安裝與調試;比例氣動系統安裝與調試;氣動系統運行維護、故障檢測、診斷與排除等訓練項目。
(四)人才培養模式
在專業建設上依托行業優勢,實施校企共建,與企業合作共同開發人才培養方案,企業技術骨干參與課程體系設計、課程內容改革、專業課程教學、實習指導等關鍵教學環節。在實踐教學環節上,在充分利用校內實訓基地的基礎上,與中船重工西安東風儀表廠、陜西飛機制造工業有限公司、西電集團、東方機械廠、上海英集斯自動化設備有限公司等企業開展合作,安排學生進行專業崗位技能訓練和頂崗實習,確保了畢業生的專業能力得到訓練和提高。經過幾年的教學實踐,自動化生產設備應用專業初步形成了“以職業崗位需求為培養目標,以職業能力培養為核心,以校企合作為手段”的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
(五)課程與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