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英語考試總結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首先我想告訴你們,你們每一個人都很棒,你們每個人都可以成為很優(yōu)秀的人。你們一定要努力、務必要拼搏,向陋習告別,向文明致敬!我們可以進步很慢,但要保證每天都在前進;我們可以犯錯,但要學會在犯錯后去汲取教訓,去爭做一個追求進步的人!
總有一種感動讓人怦然心動,總有一種情感秒殺無堅不摧!從高一開學到現在我對你們中的部分學生有過憤怒、生氣,但更多的是感動和敬佩,因為有很多同學的一舉一行深深地讓我感動過,誠實、勤勞、努力、拼搏、尊重在你們中的很多人身上得到體現。我想說:高中三年是拼搏的歲月,是改變命運的兮水嶺,天道酬勤, 只要你努力就一定會有回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壘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不管今天我們身在什么高度,只要踮起腳尖,就可以看到燦爛的陽光、只要一直努力拼搏成績就一定會進步,華麗的跌倒勝過無所謂的徘徊,不管這次考試是好還是不好,請你們不要喪失前進的勇氣,因為倒下就是懦夫,放棄就是軟弱
針對英語學習我給大家提幾點方法與建議:
1:抓基礎單詞,從黑體字單詞開始,黑體字沒有掌握一個都不要看斜體字,每天用心去背單詞,有的同學說:“老師單詞記完就忘?!蔽蚁胝f你們離成功很近很近,在多記一遍說不定你就可以完全掌握這個單詞。
2:和用好參考書讓你們背課文難度太大,你們可以吃透參考書認真研究書上的短語與句型!因為大家可以發(fā)現試卷的內容在參考書上都可以找到對應的考點,多劃多背你就一定可以掌握。
3:買一本高考必備,老師不可能講所有的內容,遇到不認識的單詞與短語,用高考必備去解決,上面的圖片清晰辨析、明了。10幾塊錢不多,但卻可能改變你一生的命運。
最后我想用我們高一一位老師的話結束我的這次月考發(fā)言:
本人熱愛祖國,堅決擁護黨的領導,熱愛社會主義教育事業(yè)和本職工作,有強烈的事業(yè)心和責任感。
任教十三年來,自覺遵守教師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以及各項教育法規(guī),全面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為人師表,教書育人。
在工作中,能顧全大局,服從安排,勇挑重擔,樂于奉獻,堅持大膽地探索、實踐,不斷開拓創(chuàng)新,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教學效果。多年來本人擔任年級英語備課組長,成績突出。在擔任班主任期間,班級管理到位,主要做到勤管、嚴管、善管,培養(yǎng)強有力的班干隊伍,班級凝聚力強。
在英語教學工作方面,本人能認真學習教學大綱、國家新課程標準,鉆研教材教法,根據學科特點和學生實際情況精心備好每一節(jié)課、上好每一節(jié)課。在課堂教學中堅持以啟發(fā)式教學為主,面對全體學生,實施分層教學,因材施教,運用各種方法和途徑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信心,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注重學法指導和培優(yōu)輔困工作,堅持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習慣、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和實踐能力。
聽力和閱讀 六級考試的重點在于聽力和閱讀!如果聽力和閱讀把握不好那么你不容易過關!小編建議大家考試之前把前三年的真題最少做三遍!你才能開始對于考試的全局有個大概的了解!首先做聽力之前開始迅速的瀏覽所有題目,把所有的題目的不同點找出來!聽力開始的時候直接通過關鍵詞選出正確的答案!六級的閱讀理解比四級高一個檔次,但是做六級的閱讀題還是需要先看問題然后帶著問題去文章中找答案!這個方法如果你做過單詞的積累你將會得心應手!
扎實的英語基礎 六級的完形填空是需要很扎實的英語基礎的,需要會語法分析!詞組的搭配選擇等等,這一部分都是考生感覺到比較難的!不必重點復習,這部分的成績也都是差不多的!
英語作文 作文一定不要出現錯詞,如果實在是沒什么英語水平那你就用最簡單的自己會的單詞寫,注意要語句通順!寫作也大多是死模板!考試之前一定要背誦幾篇作文!一般也就是一種類型罷了!差不多就是寫成三段!第一段分析問題!第二段解釋原因!第三段寫自己的見解和看法!
翻譯問題 最后是六級的翻譯問題,基本上就是幾種類型的句子,強調句!倒裝句!定語從句!還有就是固定詞句的搭配問題!需要平時的積累!
(來源:文章屋網 )
一、大學英語考試改革的策略
1.優(yōu)化考試體系。大學英語考試改革需要優(yōu)化考試體系,單純的以聽說為主的大學英語改革思路還有待進一步商榷。近些年來,四六級考試的安排備受爭議,主要是因為大學生的規(guī)?;荚嚐o法真正地促使英語進行學習。大學英語的一些規(guī)?;娇荚嚕荚囋O計與命題都是自成體系的,一般會區(qū)別與大學實行的教學體系。大學英語教學十分注重英語的學習過程,而英語考試則是關心學習結果,使用英語考試改革有效促進教學的改革。
2.提高考試的有效性。對于大學英語考試改革的,需要提高考試改革的有效性實現。一些大規(guī)模的水平考試要具備區(qū)分性、可靠性、有效性等特征,不能有效區(qū)別學生英語水平的考試不能稱作是好的考試。大學英語教學爭取到人人到位,而英語考試就容易在區(qū)分性問題上存在較大地分歧,使得一些成績偏低的大學生會出現負面心理因素,考試推動教學改革的作用就發(fā)揮不出來。另外,大學英語考試的水平對考生的語言能力進行抽檢,使得考試無法發(fā)揮出對教學的推動作用,考試對整體語言水平的有利影響也發(fā)揮不出來。一般考試的題型比較固定,在固定的模式之下進行操練無法實現英語水平的有效提高,因此要提供大學英語考試的有效性,避免學生為了考試而考試,為了考試而學習。
3.完善考試內容。大學英語考試內容需要不斷完善,一些大規(guī)模的考試多采用的是選擇題類型,選擇題的練習與考試不利于學生的英語水平提高,學習、考試都應為教學服務。大規(guī)模英語考試的可操作性要求考試的題型不能以選擇題形式為主,像四、六級考試都指揮著大學生英語教學與學生學習,將四、六級考試與大學英語教學分離開來,使其擺脫教學,能成為含金量較高的英語水平考試。四、六級考試應當走向社會、走向世界,能與托福、雅思競爭,獲得國際大學的認可,逐漸發(fā)展成為中國英語考試的品牌,也為我國莘莘學子提供更多就業(yè)與出國的機會。由此,要不斷完善大學英語考試的內容,提高英語考試的含金量。
二、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策略
1.做好英語教學的銜接工作。中小學是學習英語的最佳階段,學生學習英語的體驗會影響到大學階段學生學習英語的情況。對于英語教學的銜接工作,無非就是做好中小學與大學階段的英語教學銜接,將英語教育的重點轉移到階段銜接工作中,重視中小學英語教育的合理化、科學化以及有效化特點。英語教學的銜接工作,需要注重中小學教育工作的有效開展,從師資力量出發(fā),明確英語教學的培養(yǎng)目標,改變教育觀念,促使中小學教育的進步與發(fā)展,保證學生能保持良好的英語學習狀態(tài)與學習習慣,為大學階段或者是后期的英語學習奠定基礎??梢赃m當減輕大學生的英語學習負擔,保證英語學習朝著專業(yè)化方向發(fā)展,實現學生英語學習的創(chuàng)新。另外,分管中小學英語教學與大學英語教學的部門進行及時交流與合作,建立出英語教育檔案,保證英語教學的階段協調性,避免階段之間存在的斷裂,實現中小學階段與大學階段英語教學的良好銜接。
2.優(yōu)化大學英語的課程體系。大學英語多以必修公共課的形式呈現,無論什么專業(yè)的學生都需要修大學英語課程,說明英語教學的重要地位。為了進一步增強學習效果,可以嘗試著建立英語學習的咨詢中心。現階段,中小學生的英語水平不斷提高,通過建立英語學習咨詢中心來實現英語教學??梢猿闪⒁欢ㄓ⒄Z培訓班,實現學生聽說能力的提高,也能實現學生基于興趣的英語學習,而非迫于壓力進行的英語學習。另外,學??梢越M織各種形式的英語課程實踐活動,像英語歌曲比賽、英語演講比賽、英語辯論賽等,營造出大學積極、自主學習英語的良好氛圍;同時也增強了英語教學的實踐性,學生能在實踐活動中獲得了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學生的聽說能力以及英語知識的應用能力都能得到提高。在相對穩(wěn)定的環(huán)境中,學生的興趣是其最大的英語學習動力,學生的在學習興趣的指引下,能在實際學習過程中發(fā)揮出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為學生專業(yè)化發(fā)展提供有保障,也能為學生未來的職業(yè)規(guī)劃提供支撐。
3.完善學校的英語師資結構。建立出完善的英語師資結構,能實現對學生英語外交能力的培養(yǎng),促使學生英語水平的提高。學校在招聘環(huán)節(jié)對師資力量進行管控,招聘或者選拔一些有著豐富外國留學經驗的教師,將這類教師招聘進來,納入到大學英語教學中,能實現學校英語師資結構的有效完善。有著留學經驗的教師能結合自身留學經驗正確認識英語語言文化特色,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能力,這樣的教學勢必會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職稱英語晉升職稱專業(yè)技術人員
對于專業(yè)技術人員來說,職稱英語考試是評定晉升職稱的一大障礙。尤其是對要晉升高級職稱的專業(yè)技術人員而言,職稱英語考試難度更大,主要原因是工作中不用或是很少用到英語,加之年齡偏大,上學時所學英語幾乎全交給了老師。筆者作為高校英語教師并且長期從事職稱英語考試培訓工作,總結了如何在短期內有效提高英語考試的成績,順利通過職稱英語考試。
長期以來,我國的英語教學都是以應試教育為目的。這就導致了學生的應試能力很強,英語應用水平較低的普遍顯現,但是這一現象也恰好表明考試本身是一種相對獨立的能力。筆者結合工作中的經驗,摸索出了一套針對在職人員的學習方法來提高英語考試能力。
首先,我來分析一下職稱英語考試。該考試要求絕大多數的專業(yè)技術人員參加,考試合格是晉升職稱的必要條件,也就是說它并非高考那樣是選拔性考試,必須有淘汰率,理論上參考人員都應該通過該考試,所以試題難度并不大,多數人客觀上應能通過考試。
然后,筆者具體分析試題。在歷年的試題中,除了第一題詞匯選項外,其它都是各種類型的閱讀題,這也是專業(yè)技術人員實際工作中應用英語時的主要形式,所以提高閱讀能力既是工作的需要,也是考試成功的關鍵。針對試卷中各種類型的閱讀題,最好的方法是借助字典,學會讀懂比較復雜的英語句子。
下面筆者就分析如何讀懂試題中比較復雜的英語句子:
英語和漢語的句型差異很大,尤其是較長,較復雜的英語句子很難讀懂。但是英語和漢語句子的基本句型卻完全一致,這樣,就可以從提煉復雜劇的基本框架入手設法讀懂英語句子。
例如:I /like/ apple.我/喜歡/蘋果。
在這兩句話中,英語和漢語的主語,謂語及賓語完全對應,即:英語,漢語的框架一致。掌握這一特點是在職人員快速學會讀懂英語的第一步。再看下面的例子:
The way to make self-sufficiency work on a small scale is to resist the temptation to buy a tractor and other expensive laborsaving devices. 譯文:小范圍實現自給自足的途徑是抵制誘惑,不去購置拖拉機和其他昂貴的節(jié)省勞力的機械。
盡管這個例句仍然是英漢框架(即劃線的黑體字部分)相同,但當第一遍讀到這句英文時,對于在職人員還是很難理解的。如果能判斷出句子的框架,那么就很容易讀懂句子的基本含義。能做到這一點,職稱英語的各類閱讀題就能完成50%了。
下一步就來討論怎么判斷復雜句子的框架。和漢語句子相似,英語句子也是由主語謂語賓語定語狀語和補語等部分構成。英語的謂語是中學英語中最復雜的部分,它有多達20多種以上的變形(16種時態(tài),情態(tài)動詞,虛擬語氣及被動語態(tài)的不同用法),這是漢語所不具備的形式。但是當閱讀英語時,謂語卻是最簡單的部分,因為它沒有從句等復雜的修飾成分。因此,找出謂語動詞就是關鍵的第一步,這樣就可把句子分為兩個部分:即謂語動詞前是主語,動詞后是賓語及狀語部分,使句子的意思變得容易理解。
例如:Researchers led by epidemiologist Barbara Cohn of the Public Health Institute in Berkeley, California, examined records on 3,804 white women in the San Francisco area who were pregnant during the period from June 1959 through April 1967. 譯文:由加利福利亞州伯克利市公共衛(wèi)生研究所的流行病學家Barbara Cohn領導的研究人員,檢查了舊金山地區(qū)3,804名在1959年6月至1967年4月期間懷孕婦女的記錄。
在以上的這個復雜的例句中,找出謂語動詞examined很關鍵。謂語前的主語及后面的賓語卻很復雜,這樣學會理解復雜的英語名詞短語就成了讀懂句子的第二步,即找出名詞短語中的核心名詞(例句中主語和賓語中的劃線的黑體字部分)。漢語的名詞短語構成方式主要就一種方法,即在名詞前放置修飾性的名詞或形容詞。例如:2012年全國專業(yè)技術人員職稱英語等級考試用書。英語名詞短語也常用此方法,如:the new blue school bus, 譯文:藍色的新校車 ,這種短語容易看懂,因為他的構成與漢語相同。但是英語還有另外3種構成名詞短語的方法,分別是:
名詞加介詞連接的后置定語,如:map of China 中國地圖。
名詞加定語從句 如:a boy who is from America
名詞加分詞短語 如:Researchers led by epidemiologist Barbara Cohn
理解這3種類型的短語關鍵是找出其中的核心名詞。具體方法是:1.針對名詞加介詞連接的后置定語類型,短語中第一個介詞的名詞就是核心名詞;2.針對名詞加定語從句及名詞加分詞短語類型,從句或分詞前的名詞是核心詞。在掌握了主語及賓語的核心詞后,就可以判斷出句子的大意,如:Researchers examined records. 譯文:研究人員檢查了記錄。
第三步,職稱英語考試的閱讀文中有大量的垃圾信息,考試人員不用去閱讀此類內容。 分析歷年試題可以發(fā)現,文章中表示人名,地名,機構名稱,項目名稱的內容從不出現在問答選擇題目中,因此,不必閱讀理解這類信息,還可以節(jié)約考試時間。例如上個例句可以簡化為:Researchers led by epidemiologist examined records on white women who were pregnant。譯文:流行病學家領導的研究人員檢查了懷孕婦女的記錄。
通過以上的分析,參加職稱英語考試人員只要按照這個方法,第一,判斷謂語動詞;第二,找出主語和賓語中的核心詞;最后,加上必要的修飾性定語,就可以讀懂試題中絕大部分句子的主要信息,然后準確,迅速的完成考試題目。
參考文獻
英語考試改革 基礎英語教育 英語教學 英語考試改革
一、英語教育的本質
義務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指導性文件《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明確指出:“義務教育階段的英語課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雙重性質。”工具性要求英語課程既要培養(yǎng)學生的基本英語素養(yǎng),又要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fā)展。人文性則要求英語課程能夠提高學生的綜合人文素養(yǎng)。[1]高中英語教學的綱領性文件《普通高級中學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則指出:“英語課程的學習,既是學生通過英語學習和實踐活動,逐步掌握英語知識和技能,提高語言實際運用能力的過程;又是他們磨礪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視野、豐富生活經歷、開發(fā)思維能力、發(fā)展個性和提高人文素養(yǎng)的過程?!盵1]
以上兩個標準都強調了英語課程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強調了培養(yǎng)學生基本語言素養(yǎng)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認知能力和思維能力,為學生全面發(fā)展和終身發(fā)展奠定基礎。可見,從國家政策層面英語教育既關注了英語作為語言的交流、交際工具屬性,也強調了“語言的認知、社會文化和生物屬性”[2]。而在實際的英語教學過程中英語課程是否體現了英語教育的本質呢?目前大行其道的英語應試教育似乎是和英語教育的本質背道而馳的。
2012年初教育部頒布《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以下簡稱《新課標》),2013年底教育部推出教改方案,北京市推出中高考英語考試改革方案,這一系列以英語教育為核心的改革都旨在貫徹英語教育的教育功能,把英語教育從應試教育的歧途拉回到英語學科應有的位置上。
二、中小學英語教學現狀
“英語是中小學生的一門必修課程,承擔著‘開發(fā)智力、開拓視野、啟迪思維、陶冶情操、了解文化差異、樹立良好的世界觀’的任務?!盵2]英語課程要承擔起責任,首先需要有文采的高質量教學文本,其次是能夠駕馭這些資料的語言教師和相應的硬件設施以及科學合理的評價方式,當教材、教師和考試都沿著“從學生全面發(fā)展的角度出發(fā),以學文化、啟心智、養(yǎng)性情為追求”[2]的途徑向前發(fā)展時,教學效果自然樂觀。
1.教學內容
《新課標》以分級描述的方式把中小學英語課程的教學內容分為語言技能、語言知識、情感態(tài)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五個方面,但實際教學中,教學內容賴以呈現的載體――教材則多數僅從實用和功利角度出發(fā),工具性特征明顯而人文性特征缺失。韓寶成在2009年5月通過對北京市部分中小學英語教師對其所使用教材的評價和對學生進行的以“我眼中的英語課文”為題目的調查中得到大同小異的答案:“現實中的英語教材枯燥乏味、程式化、不鮮活?!盵2]
2.教師教學
教學活動能否順利進行并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首先依賴于教師的教學設計,教師在做教學設計時自己的教學觀念會起到關鍵作用。《新課標》也要求教師進一步轉變觀念,深入地理解英語課程工具性與人文性相統一的課程性質;鼓勵教師大膽嘗試新方法,在教學過程中真正體現英語的人文性;要求教師進一步提高自身語言素質、文化修養(yǎng)和語言運用能力,營造激發(fā)學生參與、啟發(fā)學生思維的教學情境,合理開發(fā)和積極利用課程資源,幫助學生通過各種渠道獲取知識。[1]而在實際教學中“大多數英語教師一般只看到語言的交際功能、語言的工具屬性,忽視了語言的認知、社會文化和生物屬性”[2],“僅從工具的意義來看語言及其教育是十分狹隘的觀念”[2]。
教師教育觀念狹隘有其自身的原因,但對于有升學壓力的中小學老師來說,體現著狹隘教學觀念的功利化教學是學生家長、學校領導、上級主管部門以及全社會強加給他們的?!傲瞄_基礎教育的面紗就會發(fā)現,學校的一切工作都是圍繞考試分數展開的,教學越來越演變?yōu)閱渭兛荚嚹芰Φ挠柧毢吞嵘謹党蔀樵u價學生、教師和學校的決定性標準。”[3]只要升學的壓力還在,對考試分數的盲目崇拜還在,即使教師有先進的教學觀念,有較高的語言素質和文化修養(yǎng),有開發(fā)利用學習資源的能力,靠一己之力也很難邁過應試教育的藩籬。
3.教學評價
韓寶成通過調查老師們對現實中英語考試的看法發(fā)現,考試“這個指揮棒對老師來說是一種折磨,對學生來說更是如此”[2],由此可見考試是枷鎖,老師和學生在考試的枷鎖里適者生存。于是,老師借助于課本、習題把挖空心思總結來的應試技巧傳授給學生而忽略真實自然的語言材料;學生積極地把這些技巧應用到如潮水般涌來的習題上也無暇顧及那些對語言學習至關重要的學習材料本身。在整個過程中老師蛻變成分數生產線上的技術工人,學生蛻變成產生分數的機器。這種類似于工業(yè)化的育人方式培育出來的人才能有多少人文個性呢?學生學習的過程蛻變成單一應對考試的過程后,語言的魅力蕩然無存,語言學習的樂趣也就無從談起。
筆者在地方電視臺看過一期高考狀元訪談節(jié)目,那個介紹自己英語學習經驗的高考狀元的話是對迷信應試教育的教師的狠命一擊:“我學習英語不以做題為主,盡管班主任找我談過話,可我的考試分數總讓他們無話可說。我有閱讀的習慣,每天把別人做試卷的時間拿來閱讀課文或者課外讀物,早晚還會抽出時間朗讀,只選擇性地完成老師發(fā)放的試卷。周末回到家里一定觀看至少一部原版的英文電影,看的過程中會隨手記下一些我自己覺得有用的表達,看后隨手寫寫觀后感。這些鮮活的語言深深地吸引了我……”這個現實的例子是在對應試教育說“不”,也是在從另一個角度詮釋英語素養(yǎng)和英語考試的關系――良好的英語素養(yǎng)完全可以應對英語考試。
4.教育效果
國內批評英語教育的聲音一直不絕于耳,北京中高考英語考試改革的決定一經出臺就激起千層浪,人們對英語教育一直積壓的看法紛紛見諸報端。2013年10月21日北京市公布多項高考改革方案,其中備受關注的是中高考英語科目分值下調。新華每日電訊10月22日文章稱:“北京市教委有關負責人說,我們的學生從小學到大學,學習英語這么多年,但效果并不很好,許多學生的英語還是‘啞巴英語’,張不開嘴,不敢交流。” [4]福建日報援引了一項針對全球170萬名18歲以上成年英語學習者的測試成績評估報告數據――“全球54個非英語母語國家和地區(qū)中,中國排名36位,屬低熟練度水平”――來說明中國的英語教育狀況是“在喧囂的英語熱潮中,政府、家庭與個人投入巨大,卻收效甚微”[5]。大連日報刊登了上海外國語大學的一項研究結果:“在所有學英語或其他外語的人中,真正能學會一門外語并能用外語流利表達、無障礙‘跨文化交流’的,最多不超過5%。這也是英語高考、英語教學被質疑和詬病的主要原因?!盵6]
三、關于英語考試改革
1.英語考試改革的必要性
改革“是因問題倒逼而進行的政策調整。政久則弊生,這是規(guī)律,過一個時期就該動一動。因時而起,因勢而變,不斷試錯,經常調適”。[7]通過中小學英語教學現狀分析可以看出,在當下提出英語考試改革,是順應時展的。
2.改革指向
英語考試改革只是高考改革的一個方面,但英語高考改革的宗旨是和整個高考改革的宗旨相契合的。教育部原副部長周遠清(2014)強調:“高考改革要有助于高等教育選拔人才,要有助于中學培養(yǎng)學生,要有助于社會的公平和穩(wěn)定。”[8]三個有助于中,基礎教育學生的培養(yǎng)是高等教育選拔人才的前提,高等教育選拔和繼續(xù)培養(yǎng)的人才需要具備知識、能力、素質三要素,基礎教育就要在引導學生打好知識基礎的同時能力和素質培養(yǎng)同步跟上。具體到英語基礎教育,就是從一開始利用語言使用的需求來拉動語言能力的提升,借助語言本身的魅力來提高語言學習者的能力和素養(yǎng)。
借十召開之際大張旗鼓進行英語考試改革的首先是北京市。北京市教委新聞發(fā)言人李奕介紹,北京市這次改革“本著落實減負、推進教育均衡發(fā)展和促進教育公平的指導思想”,中高考英語考試方案為:“英語學科突出基礎知識、基本能力及課標的基本要求,降低英語學科分數在高考招生中的權重;中考英語學科突出語言的實際應用,適當增加聽力比重,到2016年,英語考試總分值由120分減至100分,其中聽力50分?!盵9]英語考試改革的指向是重應用、輕應試。
四、英語考試改革開啟中小學英語教學的新思路
1.甄選有文采的教材
“兒童心理學研究表明,故事是青少年最感興趣的話題,基于故事的教材不失為兒童學習英語的一種選擇?!盵2]讀著《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成長起來的老一輩革命家們堅韌不拔的性格、勇往直前的精神時時感動著一代又一代人。好故事生動有趣、富有內涵、有文采,可以“豐富學生的想象,開拓其視野,啟迪其心智”[10]。所以,英語教材的甄選要從學生全面發(fā)展的角度出發(fā),選擇有內容且內容與學生不同學習階段相適應的教材以提高學生文化素養(yǎng)、開啟學生心智和培養(yǎng)學生性情。
2.提高教師教學能力
教師教學能力包括教師的教育教學觀念、語言應用能力、英語學科教學和評估的能力以及教學研究的能力。“教師這些專業(yè)能力的發(fā)展需要時間,也需要培訓?!盵2]如果說教師教學功利化是家長、學校和社會強加給教師的升學壓力造成的,那么英語考試改革對廣大基礎教育領域的英語教師來說無疑是春風、春雨,實施應試教育的壓力和無奈被沖刷、被吹散。在接下來的時間里多參加相關教育技術教育理論的培訓和研討,重新樹立英語教育教學觀念,大力實踐科學、先進的教學方法并立足現實創(chuàng)新本土化的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從個人努力和國家培養(yǎng)多個層面提高教師教學能力。
3.改革評價方式
目前的英語教育使標準化訓練大行其道的主要原因是單一的評價方式。評價方式單一“抑制了有效的語言習得,降低了積極的學習情感,遏制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10]。要改變現狀“測評方式要做到合理多樣,可以包括自我評價、同伴評價、家長評價、教師評價等各種方式,實現形成性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而且應該采用表演、演講、辯論、劇本創(chuàng)作、日志等多種方法,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10]。
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既要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學生樂學,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并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使其會學,還要發(fā)展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與合作精神,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記憶、想象、思辨能力與創(chuàng)新精神。使學生在語言學習的過程中了解中西方文化差異,拓寬視野,豐富生活經歷,增強愛國主義精神,形成良好的品格和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然而,英語熱與英語考試方式的單一使英語教育一度偏離了其應有的航道,使育人為本的語言文化學習蛻變?yōu)橐钥荚嚪謹禐楹诵牡膽嚰记捎柧?。北京市中高考英語考試改革方案的出臺為全國基礎英語教育改革打開了局面,使教師和學生減負成為可能。但是,師生減負并不意味著英語的重要性減弱,因為減掉的只是單一處理考點、語言點應對考試的壓力,針對當前日益多元化的社會以及社會的飛速發(fā)展對綜合型人才的大量需求,英語的重要性越發(fā)凸顯,所以,基礎英語教育領域的同仁們要與時俱進,開拓進取,在基礎英語教育的道路上不斷創(chuàng)新。
――――――――
參考文獻
[1] 古明.《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與《全日制義務教育普通高級中學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對比研究.基礎英語教育,2013(2).
[2] 韓寶成.關于我國中小學英語教育的思考.外語教學與研究,2010(4).
[3] 張玉祥.繞不過分數,邁不開腳步.教學與管理,2014(1).
[4] 李江濤,丁靜.150分100分,英語被拉下“神壇”?.新華每日電訊,2013-10-22.
[5] 張穎,黃云峰.降分,能告別應試英語嗎?.福建日報,2013-10-29.
[6] 大連日報.改革英語考試會掣肘改革開放嗎?.大連日報,2014-1-23.
[7] 黃晴.也談英語考試改革.人民日報,2013-12-15.
[8] 周遠清.高考改革要三個有助于.中國教育報,2014-1-6.
[9] 蔡繼樂,施劍松.北京出臺中高考改革三年“路線圖”.中國教育報,2013-10-22.
根據北京市公布的中高考改革方案,語文由150分增至180分,2016年起高考英語由150分減為100分,其中聽力占30分;實行社會化考試,一年兩次考試,學生可多次參加,按最好成績計入高考總分,成績3年內有效。我市去年也出臺了高考改革方案,從2014年起英語考試(不含聽力)時間調整為了100分鐘。據現有的消息,可以看出目前高考英語改革主要分為三個方向:一是降低英語分值,如北京2016年英語高考總分被調低;二是仍保留英語考試且分值不變,只對考試題型進行調整,如山東、重慶的聽力測試將被取消;三是取消英語考試,如江蘇將退出英語考試高考舞臺。
眾所周知,考試對學習和教學有著強大的“反撥”作用,即考什么,怎么考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學生的學習內容、學習方式和老師的教學內容、教學方式,英語考試同樣也是如此。在高考中是否考英語、怎樣考以及所占的分值為多少都會極大地影響高中英語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進而影響高中生的英語學習內容及學習方式。
英語是一門交流的工具,英語教育應該注重“聽說讀寫譯”能力的培養(yǎng)和發(fā)展,無論學校還是學生都不應把通過英語考試或在考試中取得高分當作英語學習的目標。所以,筆者堅決反對任何會導致“聾啞式英語”的英語教學和英語學習,但反對“聾啞式英語”教學和學習并不等于反對英語教學和學習。因此,看到高考英語改革的消息后,我聯想到考試對教學的“反撥”作用,不免產生了以下憂慮:
(一)如果高考英語改革只是把一次考試變成多次,從根本上不改變英語作為高考總分之一的話,這實際上相當于沒改。多年以來,英語一直是我國高考的必考科目,且分值很高,也就是說,無論文史、理工、藝術等考生都必須過英語這一關,高考英語實行“一刀切”的最大弊端就是影響了一大批有其他專長的人才脫穎而出。由于高考英語對學生的前途非常重要,所以高中英語教學被教師、學生甚至家長異乎尋常地重視。如果不改變英語作為高考總分之一這一現象,那么學校、學生和家長還是會一如既往地追逐英語分數,而一味地追逐高分只會培養(yǎng)出更多高分低能的學生。如此看來,只有將英語作為參考分才會是真正的改革。
(二)高考英語中取消聽力勢必會弊大于利。在高考這根強有力的指揮棒的指揮之下,高考英語不考聽力所帶來的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學校和學生將不再重視聽力,進而導致不會練習聽力。眾所周知,在英語的學習中,聽的能力與說的能力是成正相關的關系,要想說好英語,必須先要聽懂英語。比如,考雅思托福的學者,他們都需要聽力、語言表達能力都要很好,如果只會說,不會聽,那么他們去到國外將會受到很多束縛,可能能夠與國外的人表達自己的想法,但有可能不能夠很好地聽懂別人在說什么,這將是一個弊端。因此,不難想象,高考不考聽力勢必會帶來“聾啞式英語”的可悲后果。事實也證明,如今很多大學生在學習了多年的英語后仍然聽起來吃力、說起來別扭。
(三)高考中取消英語考試有可能意味著很多人失去了聯系世界、了解世界的一扇窗戶。英語是世界上使用最廣泛的語言,它為我們認識世界、了解世界打開了一扇窗,通過這扇窗,我們可以開拓視野,更全面、更客觀、更準確地了解世界。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球有近4億人把英語作為母語,有約8億人把英語作為第二語言或官方語言,另外,“全球50%至60%的報刊雜志是用英語出版;60%以上的廣播節(jié)目用英語播報;70%以上的郵件用英語書寫或用英語寫信封地址;85%的科技資料用英語發(fā)表?!痹诿磕陰装偃f人競爭的高考賽場上,不考英語基本上就意味著大批學校將不再重視教學,大批學生也不再會花時間學習英語,因此,學生通過英語這扇窗來更全面、更客觀、更準確地了解世界幾乎就成了空談。
面對高考英語改革過程中所存在的諸多問題,本人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1.教育工作者應轉變教育教學觀念,改進教學方法,使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教學實踐活動。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應以學生為主體,樹立正確的素質教育思想,讓每一個學生都有機會參與課堂教學活動。
2.遵循語言教學規(guī)律,加強英語口語教學。語言就是說話,而文字只是記錄說話的一種手段,人類無論說的是哪一種語言,說話總是走在寫作之前。在教學中,教師一方面應用英語組織教學,另一方面應充分挖掘、運用教材中的語言材料示范英語口語,鼓勵學生大膽地表現自己,讓學生感受到說口語的樂趣。
我認為高考不僅不應該取消聽力,反而應該更加重視聽力。英語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充分利用有利因素,讓學生們擁有大量的實踐機會,激發(fā)學生開口多說英語。比如:課堂上以接龍的形式回答問題;利用掛圖做一些專題會話或看圖說話;通過舉辦英語角、組織英語晚會、成立英語協會等形式,讓學生在課外也有機會講英語。
3.創(chuàng)設語言環(huán)境,使課堂教學交際化。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烘托出一種語言氛圍,使學生置身在英語語言的世界中,通過模仿和實踐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脫口而出的語感,這樣學生學習語言必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營造寬松、和諧的課堂氛圍。教學實踐表明,學生只有在輕松、愉快、和諧的課堂里學習,思維才能一直處于積極活躍的狀態(tài),學生才敢說、敢想、敢問。可見,創(chuàng)造寬松、和諧的課堂氛圍是學生能夠積極參與課堂活動的保證。
關鍵詞: 普通高校專升本 大學英語 詞匯 語法結構 復習對策
多年來很多高職學生通過參加普通高校專升本考試(以下簡稱“專升本”)提高學歷,獲得更高層次的就業(yè)機會與更順暢的未來職業(yè)發(fā)展,提高就業(yè)后的工資待遇,更好地準備考研或職稱評定。專升本考試也成為各高職院校的另一種“就業(yè)”模式。按照國家教育部規(guī)定,專升本考試在高職學生畢業(yè)前(大三第二學期)舉行。應屆畢業(yè)生只有一次參加普通高校專升本考試的機會。而公共課程的考查不論是理科還是文科,大學英語都是必考科目。因此有針對性地復習可以幫助考生獲得較好的考試成績。筆者結合考試說明、歷年真題和多年的考前輔導經驗總結出詞匯和語法結構部分的特點,并提出相應策略。
1.詞匯
特點:詞匯及短語考查量大。《陜西省普通高等教育專升本招生考試說明》中對詞匯的要求為“領會式掌握詞匯4200個(其中復用式掌握的單詞為2500個),以及500個常用短語和詞組”。相對于高考考試大綱要求的“2000左右詞匯和相關詞組”,英語應用能力考試B級要求的2500個單詞和大學英語四級考試要求的領會式掌握4200個、復用式掌握2500個詞匯和由這些詞組成的常用詞組1600個,專升本英語考試的詞匯僅次于四級。隨著近幾年高職生源質量的不斷下降,學生在詞匯方面能達到B級考試要求并不容易。因此,學生備考專升本大學英語時,詞匯成了最大的障礙。第一大題的40個單項選擇題中,2009年有28道題考查詞匯和短語的用法,2010年有23道題考查詞匯和短語的用法,2011年有14道題考查詞匯和短語的用法,2012年有21道題考查詞匯和短語的用法。若不能扎實地掌握考綱中的詞匯,學生面對后面的閱讀理解、完形填空和翻譯題時就會束手無策,更談不上取得好成績了。因此,掌握詞匯,擴大詞匯量是備考的關鍵。
復習對策:建議學生在平時積累詞匯,不要將積累詞匯的任務留在最后一年備考時。語言的學習有其自身特點,是一個量變到質變的積累過程,不能一蹴而就。所以,想專升本的學生在大一時就要提前積累詞匯,減輕最后一年的備考壓力。學生習慣機械地記背單詞,效果往往不好。掌握一定的構詞法知識,可以幫助學生事半功倍地積累詞匯。另外,筆者建議學生備考時不要拿著考綱的詞匯表記。詞匯一旦離開了句子,沒有了語言環(huán)境,我們就難以了解其具體意義和用法,也無法達到考綱中“考生在一定的語境條件下,能辨析近義詞、詞的搭配及詞性的轉換等”的要求。建議考生結合句子理解記憶詞匯,尤其是在做題的過程中積累詞匯和短語,最理想的狀態(tài)是做過的題中不再有生詞和不了解的短語。另外,積累詞匯時,一定要關注詞匯的詞性和搭配,詞性決定其在句子中的位置和所做的成分;搭配決定使用方法和意義,應特別留意動詞和介詞的搭配。2012年第一大題的40個單項選擇題中,有10道題考查短語搭配和辨析,題量占了1/4。歷年考題在完形填空部分,有近三分之一考題和搭配有關。專升本大學英語考試中對詞匯的考查主要集中在詞義差別、詞義轉換、近義詞辨析、名詞和介詞搭配、動詞和介詞搭配及在閱讀理解中對詞匯和語句的理解、翻譯。沒有豐富的詞匯積累,達不到考綱對詞匯和短語的要求是無法答好題目的。提前準備、掌握構詞法、熟悉詞匯和短語、關注詞性和搭配是備考詞匯和短語的核心法則。
2.語法結構
特點:考查的語法點多。《陜西省普通高等教育專升本招生考試說明》明確要求考生“掌握各種主從復合句、時態(tài)、倒裝、虛擬語氣等語法形式”。2009至2012年的四套考題第一大題共計160題中,有74題分別考查了非謂語動詞和獨立主格結構、主謂一致、動詞時態(tài)、虛擬語氣、狀語從句、名詞性從句、定語從句、情態(tài)動詞、代詞用法、形容詞和副詞用法、反義疑問句、倒裝、強調句式、感嘆句和倍數的表達等語法內容。這就要求考生具備扎實的語法基礎??墒悄壳爸袑W英語教學中對語法教學的“淡化”處理,導致學生語法基礎非常薄弱。在實際教學中,筆者發(fā)現部分學生甚至對詞性和句子成分沒有任何概念,更談不上熟悉并掌握主從復合句等。
復習對策:針對語法考點多的特點,建議考生在考前進行系統的語法知識學習。應從詞法、句法、句子成分、簡單句、并列句和復合句的基本概念開始。以2011年第38題為例: ,we went swimming in the river.
A.The weather being very hotB.It was a very hot day
C.The weather was very hotD.Being a very hot day
【關鍵詞】英語議論文;寫作要求;方法探究
對于非英語專業(yè)的學生來講,無論是在英語科目的學期考試,還是在四六級考試、考研、考博英語考試,英語寫作都是必出現的題目。而在托福、雅思等考試中,英語寫作也是很重要的題目。英語寫作相比較其它類型的題目而言,往往更能反應考生綜合應用英語的能力。對于英語作文的評分來講,作文的內容并不是起決定因素的,如果作文內容符合主旨,邏輯合理,語法正確,語言得體,加上一些必要的修飾性的句子,那么就可以拿到一個比較理想的分數。而對于使用頻率最高的議論文來說也是如此。
1.提綱式英語議論文寫作的基本要求
各種應試作文雖然很多,但如果掌握了英語應試作文的思維規(guī)律,加上對英語應試作文常見文體的掌握,應試作文就會變得迎刃而解。而在觀察了眾多應試作文后就會發(fā)現,很多應試作文都出現了“結構化模式”。而非英語專業(yè)四六級考試、考研作文、英語專業(yè)四、八級考試到托福、雅思考試,最常見的作文類型有以下幾種:應用文、議論文、說明文、記敘文。對于應用文主要是信件、便條;議論文可以分為提綱式和圖表式,而這兩種又是最為常見的類型。而在針對提綱式議論文的寫作時,首先需要從整體上把握文章的要求。
1.1統一性
統一性是指在文章的寫作過程中,對于每個段落的中心都要有一個統一的思想,那就是為了全篇文章的中心服務,而且每個段落都是圍繞一個主題句而展開的。每一句話都是在文章總體中心思想下寫成的,不是在中心思想之外的句子,否則就會使文章顯得零散而雜亂。
1.2完整性
在統一性的基礎上,文章還必須講求完整性。文章的每個段落都有一個主題句,而主題句下面又有很多展開的分句,這些分句都是圍繞主題句而展開的。在分句的寫作過程中,需要和主題句的中心思想保持一致,使得文章的主題思想能夠在分句的配合下而展開,給讀者完整的感覺。而如果文章在主題句下沒有必要的分句,那么文章就會顯得不完整。
1.3連貫性
連貫性主要體現在形式的連貫和意義的連貫。形式的連貫主要是使用歇一些有連貫意義的詞語,而意義連貫則是指文章要有內在的連貫性。
形式的連貫的目的主要是引起他人的注意,具體做法是在文章的句子與句子之間,段落與段落之間加上一些表示連貫的詞語。具體方法有:第一,重復前面的重要詞語;第二,用代詞來指代上文中出現的事物;第三,使用一些表示過渡的詞和句子。如表示層次的firstly、secondly等,表示列舉的for instance、as a matter of fact等,表示總結的in a word、finally in simpler terms等,表示比較的in comparison with、however likewise等等。
2.提綱式議論文的寫作
議論文的主要目的就是闡明道理,使某人相信某種假設。而議論文通常由兩種推論方法,即歸納法和演繹法。我們在寫作過程中,對于這兩種方法很難有理想的效果,所以議論文一般主要出現以下幾個部分。
第一,引言(introduction),這一段主要是介紹一些關于主題的背景知識,提及文章的主題,表明寫作的中心句;第二,正文(body),正文是文章的主要部分,主要討論和回答在引言中提出的問題,而語言也要符合一定的邏輯性,在正文的寫作中,如果分了幾段,那么每一段都要有中心句;第三,結語(concluding paragraph),第三部分主要用簡潔的語言對文章進行總結,總結觀點或者提出希望。議論文主要分為提綱式作文和圖表式作文。所謂提綱式,就是根據題目中給出的題目和提綱,寫出作者要表達的中線思想,然后圍繞這一中心思想展開論述,表達提綱的主旨。
2.1原因式
提綱式論文第一種是原因式,主要要求對某種現象進行分析并解釋其產生的原因。在考試中,實質簡單的作文往往都看似復雜,但是經過總結,無疑是以下幾點:
Should censorship be abolished?
Should students be exposed to excessive usage of computer?
Should euthanasia be legalized?
所以,對于原因式主要分為這幾部分。
Paragraph 1 thesis statement:A phenomenon or problem in society My view
Paragraph 2 reasons:transitional expression + reason1,transitional expression + reason 2,transitional expression + reason3
Paragraph 3:conclusion,to restate the thesis
2.2分析并解決問題式
分析并解決問題式是針對某一社會現象找出解決的辦法。這種形式和原因式有些相同,但是不同之處在于這一形式要求在原因后要有一定的解決方法。這種問題通常分為四部分。第一部分,引入話題,引出某種現象,表明作者的態(tài)度;第二,過渡性的語言和分析原因;第三,給出解決辦法;第四,總結,倡議或者提出希望。
Paragraph 1 thesis statement:A phenomenon or problem in society My view
Paragraph 2 reasons:transitional expression + reason1,transitional expression + reason 2
Paragraph 3 solutions or advice:transitional expression + solution
Paragraph 4 conclusion:to restate the thesis
在提綱式議論文中還有其他的一些常見形式,如比較式、批判式等等,但是大多與這兩種類似,所以在提綱式議論文寫作中,重點掌握原因式和分析解決式是關鍵。
【參考文獻】
[1]劉春偉.英語應試作文寫作捷徑[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