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屈原詩詞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對這個世界了解更多,你在作文的時候就能更加游刃有余!
植物也有情緒
素材適用文題:愛護植物,環(huán)保;想到就去做
1966年2月的一天,有個名叫巴克斯特的人在庭院里給他的花草澆水。突然他產生了一個有點兒奇特的想法:把測謊儀連接到植物的葉片上,看看水從植物的根部上升到葉子的速度有多快!
有想法就要行動。巴克斯特找來測謊儀,將電極綁在一株牛舌蘭的葉片上,接通了電源然后緩緩地向這株植物的根部澆水。他驚奇地發(fā)現,隨著水從根部緩緩上升,測謊儀記錄下的曲線圖形,居然與人在高興時的曲線圖形相似!
有了這個發(fā)現,巴克斯特更加想要了解植物的“想法”。他改裝了一臺記錄儀器,把它與植物連接起來,想要看看生命受到威脅時,植物會有什么反應。他準備用火來燒植物的葉子。可還沒等他行動,只是在心里想了想火燒植物的情景,這株植物就有了反應。記錄儀的指針不斷地擺動,記錄下了這株植物的“恐懼”。
隨后,巴克斯特取來火柴。劃著火柴的一瞬間,植物又有了反應。記錄儀的指針開始劇烈地擺動。巴克斯特舉著火柴慢慢地向植物的葉片靠近,記錄儀的指針擺動得越來越厲害,甚至超過了記錄紙的邊緣!這株可憐的植物出現了強烈的恐懼表現。
后來,巴克斯特又多次假裝要燒掉這株植物,但記錄儀的指針卻不再像一開始那樣出現擺動了。這株植物好像知道了巴克斯特只是假裝要燒掉自己,再也不感到恐懼了。
但巴克斯特可不準備輕易放過這些植物。他又設計了一個實驗:當著植物的面,把活蝦丟進滾燙的水中。不出所料,植物被嚇到了。每當蝦子們被丟進沸水中,記錄儀都會記錄下劇烈的曲線波動。這次,植物們感受到了蝦子的恐懼,并被恐懼所感染。
如此有趣的發(fā)現使巴克斯特開始熱衷于對植物各種能力的研究,并且有了很多有趣的發(fā)現。比如,他發(fā)現植物有記憶的能力。
巴克斯特讓一個人當著一株植物的面毀掉另一株植物。然后當這個人再次靠近這株植物的時候,這株目睹同伴被毀的植物會對這個人的到來感到害怕。它竟然“記住”了這個人!
巴克斯特用一連串的實驗證明:植物和人一樣,也有情感和記憶,并通過它們自己的方式表達出來。如果你對它好,它就會感到開心,如果有人要傷害它,它就會感到害怕。如果你能接收細胞電信號,你就會聽見身邊的花花草草在低聲細語或大呼救命!
大象也會算術
素材適用文題:仔細觀察,善于思考;動物的智慧
東京大學的研究人員發(fā)現,大象能計算10以內的簡單加法,并且計算正確的比例高達90%。也就是說,滿分100分的簡單加法試卷,大象能得90分左右!
發(fā)現大象這個本領的人叫入江尚子,她是在給一頭名叫阿西亞的母象喂蘋果時偶然發(fā)現的。
有一天,尚子拎著兩個空桶,來到飼養(yǎng)園里準備把食物分給阿西亞。她先在第一個桶里放了3個蘋果,又在另一個桶里放了1個蘋果。阿西亞甩了甩鼻子,沒有選其中一個桶卷走,這顯然還不夠它塞牙縫的。尚子明白了阿西亞的意思,拍了拍阿西亞的鼻子,繼續(xù)向桶里放蘋果。這次她多拿了些,在第一個桶放了4個,在另一個桶里放了5個。
現在,第一個桶里有7個蘋果,另一個桶里有6個蘋果。
聰明的阿西亞愉快地用鼻子卷起第一個桶,帶走了它的蘋果大餐。
后來,尚子每次給阿西亞喂食的時候,故意分兩次將蘋果放到桶里,并且準備了好幾個桶,讓阿西亞選擇。不論怎樣變換蘋果的數量,阿西亞總能選出存放蘋果較多的桶帶走,識破尚子的把戲。
為了證明其他大象跟阿西亞一樣聰明,尚子用同樣的辦法,讓其他四頭大象也做了選擇。雖然它們不是每次都能選對,但正確的比例達到90%。這足以說明大象能夠算出桶里蘋果的數量,知道哪個桶里的蘋果最多。
尚子說,盡管蘋果是分別放進去的,但是大象仍然能夠將兩次放進去的蘋果數量加起來,并且做出正確的選擇,這令她非常吃驚,沒想到這些龐然大物居然能這么敏捷地區(qū)分出蘋果的數量。
動物行為學家湯普森對大象的這一本領作出了解釋。他說:“計數可能對這些大象非常有用。它們在野外一般是6到8頭為一組,過著組織嚴密的群居生活。它們計數可能是為了確保大家每時每刻都緊密地聚在一起。它們誰也不想失去團隊中的某一位成員,這一點就像我們人類,誰也不想失去自己的伙伴一樣。”
不過,這也只是湯普森的推測而已。大象到底是怎么思考的,目前沒有人能給出明確的答案。
也許,是愛讓她康復
素材適用文題:愛的力量
英國女孩海莉原本擁有一頭漂亮的褐色長發(fā)。但在她13歲那年,她的頭上開始出現斑禿,頭發(fā)成團地脫落,最后全部都落光了。
海莉到醫(yī)院去看醫(yī)生,可惜醫(yī)生也無能為力。原來,海莉患上了禿頭癥,她的免疫系統(tǒng)把她的頭發(fā)毛囊當成了病菌來攻擊。人體免疫系統(tǒng)是我們身體的衛(wèi)士,它能夠及時發(fā)現并清除入侵我們身體的異物和引起疾病的微生物,這樣我們就不會生病啦。可是,海莉的免疫系統(tǒng)卻出了狀況,不僅要清除異物,還想要清除用于生長頭發(fā)的毛囊。這可就沒辦法啦,總不能讓我們的衛(wèi)士停止工作吧。
于是,海莉只好在每天出門時佩戴假發(fā)或帽子。
就這樣過了七年,海莉到了20歲,學業(yè)有成,來到西班牙的首都馬德里留學。在那里,海莉與當地的一個小伙子墜入愛河。最讓海莉感到欣慰的是,男友接受了她現在的樣子。
僅僅兩周之后,戀愛中的海莉奇跡般地長出了頭發(fā)!要知道,她已經整整7年沒有長過一根頭發(fā)了。
這個變化使海莉和她周圍的人都感到非常震驚。她的朋友們甚至沒有認出她來。
醫(yī)生無法對海莉的情況給出準確的解釋。
“目前沒人知道為什么一個患有禿頭癥的人又重新長出了頭發(fā)。也許壓力是一個因素。當她的男友接受了她,她就對自己沒有頭發(fā)這件事徹底放松了,從而也就開始康復了。”醫(yī)生說。
海莉也這樣認為。她說,好的愛情就是她的“生發(fā)劑”,除了幸福地戀愛以外,沒有其他理由可以解釋這個奇怪的變化。
鸚鵡救人
素材適用文題:動物是人類的朋友,動物的智慧
威利是一只鸚鵡。它可不是一般的鸚鵡,而是一只擁有英雄獎章的聰明鸚鵡。
美國科羅拉多州丹佛市紅十字會為它頒發(fā)了“動物救生員”英雄獎章,以表彰它機智地救下小主人的英勇事跡。
11月的一天,威利跟主人梅甘一起照看女兒漢娜。漢娜只有兩歲,還是個離不開媽媽的小女孩。這不,媽媽梅甘去衛(wèi)生間的工夫,小漢娜抓起盒子里的餅干就往嘴里塞。沒有大人阻攔,小漢娜不管不顧地將整塊又大又干的餅干全部塞進了嘴里。
結果可想而知,想要吃下整塊餅干的小漢娜被餅干噎住了,喘不過氣來,憋得小臉又紅又紫。情況萬分危急!一旁的威利見小漢娜的情況不對勁兒,便拼命地撲閃著翅膀,大喊:“媽媽!孩子!媽媽!孩子!”試圖喚回主人梅甘。
梅甘聽到威利的喊叫,趕緊從衛(wèi)生間里沖出來,趕到女兒身邊,及時采取急救措施,從死神的手中將女兒拉了回來。
為此,威利還上了當地的報紙,成了一只明星鸚鵡,進入了人們的視線。
威利受到人們的關注,不僅因為它是救人的英雄,還因為它在其中表現出的超凡的理解力。不僅理解小漢娜的狀況,還理解人類的語言。
鸚鵡救人的類似事件還有很多。
同樣在美國,印第安納州的一只家養(yǎng)鸚鵡在家中失火時,機敏地模仿火災報警器的聲音,大聲喊叫,成功吸引了主人的注意,使主人香農和他的兒子幸免于難。
關鍵詞:英源外來詞 漢化 形式 途徑 發(fā)展趨勢
“外來詞也叫借詞,指的是從外族語言里借來的詞”(黃伯榮、廖序東,2007)。美國語言學家薩丕爾說:“語言,像文化一樣,很少是自給自足的。交際的需要使說一種語言的人和說鄰近語言的或文化上占優(yōu)勢的語言的人發(fā)生直接或間接的接觸。”(愛德華·撒丕爾,1997)漢語是世界最古老的語種之一,外來詞的借入古已有之。部份外來詞經過一段時間的應用和吸收后,按照漢語的特點和需要進行改造,逐漸被漢語本土化,成為漢語詞匯中的成員。漢語借用外來詞曾出現過數次,一是在漢唐時期,這段時間內吸收外來詞的方式長期影響到后來外來詞的翻譯和吸收;二是在19世紀中后期到前后,大量西方自然與人文科學方面的詞語潮水般地通過各種方式涌入漢語;三是在改革開放后,我國社會發(fā)展進入新時期并取得巨大成就,漢語對英源外來詞和外來概念的吸收更加積極,不僅吸收了很多音譯詞、意譯詞、半音半意詞,還融入了不少英文字母詞。探討新時期英源外來詞漢化的表現形式、途徑及其發(fā)展趨勢,必將促進現代漢語規(guī)范健康地發(fā)展。
一、新時期英源外來詞的漢化
(一)新時期英源外來詞漢化的表現形式
1.音譯
音譯(transliteration)是將源語中的某一詞語的音和義一起借用到目的語中。這種用于譯音的漢字不再有其自身的原義,只保留其語音和書寫形式,如:“馬賽克(mosaic)”“荷爾蒙(hormone)”“歐佩克(OPEC)”“烘焙雞(homepage)”“脫口秀(talk show)”“伊妹兒(e—mail)”“拷貝(copy)”“克隆(clone)”“迷你(mini)”“納米(nanometer)”“奔騰(pentium)”“博客(bolg)”“媒體(medium)”“粉絲(Fans)”“酷(cool)”“貓(Modem)”“秀(show)”“曬(share)”“拷(coal)”等。
2.意譯
意譯是按照漢語的語素及構成規(guī)則,用漢字構成新詞,把源語中某個詞的意義移植過來。多數英源外來意譯詞所表示的含義在漢語中不便找到對應或基本對應的詞來表達,人們就通過字面意義來推測或判斷意譯詞的基本含義,如:“自動取款機(automatic teller machine)”“綠色食品(green food)”“貿易戰(zhàn)(trade war)”“軟著陸(soft landing)”“情人節(jié)(Valentine's Day)”“連鎖店(chainshop)”“超文本(hyper text)”“千年蟲(millennium)”“對話框(dialog box)”“冷戰(zhàn)(cold war)”“快餐(fast food)”“超市(supermarket)”“熱線(hot line)”“硬件(hardware)”“峰會(summit)”“鼠標(mouse)”“網迷(cyber mania)”“軟件(software)”“代溝(generation gap)”“牛仔(cow boy)”等。
3.音意兼譯
音意兼譯既要求漢語譯詞與源語中原詞語音相近,又力求譯出源語中原詞的詞義,而且這個詞義還得符合漢語的音義習慣。因此,音意兼譯是一種復雜、難度高的外來詞漢化形式,如:“可口可樂(Coco—cola)”“姐妹士多(sister store)”“文化休克(culture shock)”“水上芭蕾(water ballet)”“彈性女孩(danceing girl)”“因特網(internet)”“迷你裙(miniskirt)”等。
4.仿譯
仿譯是將源語中外來詞的內部成分與對應的漢字翻譯過來的一種外來詞漢化形式,這類詞語的整體意義與字面意義不完全對應或其所應用的對象范圍有所不同,如:“獵頭(head—hunter)”“熱狗(hot dog)”“寬帶(broadband)”“藍牙(blue tooth)”“平臺(platform)”等。
5.音譯加漢語語素
音譯加漢語語素是整個外來詞音譯后,再加上漢語中表義的字,以使外來詞的意義一目了然,如:“迪斯尼樂園(Disney)”“席夢思床(Sinmens)”“高爾夫球(golf)”“保齡球(bowling)”“比薩餅(pizza)”“桑拿浴(sauna)”“漢堡包(hamburger)”“拉力賽(rally)”“踢踏舞(tittup)”“耐克鞋(Nike)”“皮卡車(pickup)”“蹦極跳(bongee)”“貝雷帽(beret)”“艾滋病(AIDS)”“亞考牛(yakow)”“酒吧(bar)”“啤酒(beer)”等。
6.英文字母加漢語語素
英文字母加漢語語素就是用英語的首字母縮略詞再加上一個與原詞意義相關的漢語語素構成的,如:“T型臺”“O型腿”“SARS病毒”“IP電話”“ATM機”“BP機”“AA制”“IC卡”“IT業(yè)”“T恤”“PH值”“X光”“B超”等。此類字母詞多為學科性較強的專有名詞,生成快、數量多、形式簡潔、表義準確,與傳統(tǒng)漢語詞語的最大差別是字形不同,體現出新時期漢語外來詞發(fā)展的一些新特征。
(二)英源外來詞漢化的主要途徑
【誤區(qū)一】拓展的內容難――學生不知所云
古詩詞語淺情深,含蓄凝練,學生想要真正把握其主旨,教學中進行資源拓展是不可少的。然而,不少資料是古文,生僻古奧,佶屈聱牙,學生讀正確尚且有難度,更不用說理解意思了。如果教師對拓展的資料不進行加工,直接采取拿來主義,勢必會讓學生接受不了,這就失去了拓展的應有之義。
曾聽一位教師執(zhí)教《漁歌子》。在學生初步感知詞意后,為了讓學生理解 “不須歸”的含義,教師課件出示作者的哥哥張松齡的《和答弟志和漁父歌》:“樂是風波釣是閑,草堂松徑已勝攀。太湖水,洞庭山,狂風浪起且須還。”教師簡單地告訴學生這是哥哥張松齡怕張志和不回家而作的一首詞,之后師生開始了三環(huán)疊唱式的對讀。
我們知道,資料是學生理解文本的拐杖,補充鏈接資料旨在更好地讓學生學習詩詞,理解文本表達的情感。上述教學,教者忘記了拓展資源的作用和目的,沒有考慮到學生接受水平和理解能力的局限性。筆者為自己無法理解“草堂松徑已勝攀”而深感汗顏,其他聽課教師也一臉茫然。試問,教師理解起來都有困難,何況學生呢?如果學生不能讀懂理解資料,又怎能使其去理解《漁歌子》所表達的主旨呢?筆者以為,此環(huán)節(jié)不應該引用古文,而應采用通俗易懂、簡潔直白的話語將該首詞的意思向學生娓娓道來:釣魚只是一種休閑,微風吹起水面的波紋才是樂趣所在。走在咱家門口種滿松樹的小路上比起攀登更讓人流連。太湖的水、洞庭的山都是美景,但是狂風吹起大浪的時候,你就應該回家了。這樣學生才容易讀懂張松齡怕弟弟不回家、呼喚他回去的關切心情,更容易理解張志和陶醉山水之間,怡然自樂的情懷。
我們教學的對象是小學生,教師應該考慮學生是否具備完全讀懂古文的能力,拓展內容的難易度要切合其感受認知水平和誦讀解構古詩詞的能力,充分考慮到這一年齡段學生的閱讀背景和理解能力,在難易度上的把握要力圖做到內容看得懂,讀得進,想得通,進而為理解文本、感悟主旨作鋪墊,否則,引入的資料會成為學生新的閱讀障礙,起不到促進學生學習的作用。
【誤區(qū)二】拓展的內容多――學生游離文本
課改以來,教師們都注重“課程資源的開發(fā)和利用”,資源利用得好,會起到促進學生學習的作用,相反,如果資料過多,拓展過度,在有限的課堂時間里,會擠掉學生研讀文本這個主體活動,致使學生在琳瑯滿目的相關資料里目迷五色,少了對詩詞的靜思默想和誦讀感悟,減少了對文本的涵泳體味,造成本末倒置,不利于達成教學的有效度。一節(jié)課下來,學生還不能有感情地朗讀,該理解的內容理解不到,該體會的情感體會不上。
如一位教師教學《七律?》時,為幫助學生更好了地走進文本,學習新課前鏈接了的生平、的相關背景資料。學生在急急忙忙地朗讀了兩遍詩句后,教師便又拓展了詩人有關題材的《憶秦娥?婁山關》《十六字令三首》《念奴嬌?昆侖》《清平樂?六盤山》等詩歌,接著出示“五嶺”“烏蒙”“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飛奪瀘定橋”“爬雪山”“過草地”“勝利會師”等圖片,教師點擊一幅圖片,學生就讀一遍相關詩句,最后還配上了背景音樂《》讓學生朗讀。粗略一看,這樣的拓展似乎貼近教學,能促進學生理解文本,但仔細思考后卻發(fā)現,上述拓展內容過雜,有喧賓奪主之嫌,學生原本應該咬定文本不放松,現在卻把時間用在其他與有關的詩詞和圖片上,導致文本與拓展本末倒置。拓展的量要適度,要適合包含于文本課時的教學單位量內,否則過猶不及。過度的拓展必將導致學生走馬觀花,目迷五色,反而削弱了學生對文本的理解、涵泳、品味,自然無法達到教學的效度。筆者以為,上述教學不妨這樣處理,讓學生粗略了解作者和背景資料是可以的,有條件的話,此環(huán)節(jié)放在課前讓學生自己去預習更好,以便在課堂上騰出時間更好地咀嚼朗讀文本。教學中,可引導學生先根據詩句展開聯(lián)想,仿佛看見了什么、聽見了什么,學生交流后再出示兩三幅具有代表性的圖片,如“巧渡金沙江”“飛奪瀘定橋”,讓學生看一看,說一說,讀一讀,就能走進文本,感受大無畏的英雄形象。
【誤區(qū)三】拓展的時間短――學生跑馬觀花
每一首古詩詞看起來似乎是獨立成篇的,其實很多古詩詞都是有某種聯(lián)系的。教學中補充其他古詩詞,可以實現多種意義的互照互證,豐富意象,加深學生對古詩詞的理解,深化主題。平時教學中,教師都注重引入關聯(lián)密切的詩詞,以幫助學生打通理解的通道,但是為了趕時間,往往拓展資料在屏幕上“虛晃一槍”,就匆匆謝幕,學生根本沒看清楚,更來不及思考,就滑過去了。
如某教師執(zhí)教張志和的《漁歌子》,在進行“主題拓展、互為比照”環(huán)節(jié)時,準備從寫作角度出發(fā),引入后人仿《漁歌子》的體式、意境或詞句而翻寫出的新作。教師問:《漁歌子》文筆清新,后代文人墨客對此詞推崇之至,請看大屏幕――(課件出示坡的《浣溪沙?西塞山邊白鷺飛》、黃山谷的《浣溪沙》,你們發(fā)現了什么?學生聚精會神地默讀,不少學生還未看完一遍,教師就抽學生回答,學生支支吾吾,教師簡單小結,進入結課環(huán)節(jié)。
毫無疑問,對同一主題、不同特點的詞進行對照閱讀,有助于學生更好地把握文章的“神韻”,感悟模仿的魅力。讓人頗為遺憾的是,上述教學中由于課堂容量過大過多,時間太緊張,教師沒有預留充裕的時間讓學生品讀材料,拓展內容在屏幕上“虛晃一槍”,就匆匆謝幕。此環(huán)節(jié),教師應沉住氣,出示資料后留一定的時間讓學生品讀、思考、交流,從而多角度體悟《漁歌子》的詩情和主旨,感受其藝術魅力和深遠影響。試想,當學生吟誦著坡的“西塞山邊白鷺飛,散花洲外片帆微。桃花流水鱖魚肥。自庇一身青箬笠,相隨到處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又怎會感受不到模仿對寫作的重要性呢?這既是學習方法的遷移運用,也使這首詞美的意蘊得到了延續(xù)。
【誤區(qū)四】拓展的課件“艷”――學生樂不思蜀
很多教師知道資源是個好東西,懂得充分挖掘資源、利用資源。然而,不少教師把課件資源搞得華麗多姿,五光十色,錯誤地認為這樣既能體現自己的多媒體技術,又表明自己在踐行新課程理念,這就有了為拓展而拓展之嫌。事實上,聲光色電的輪番轟炸,刺激學生的視聽感官,除了給學生一頓視覺盛宴,更多的是攪亂了學生的心緒,使其無法靜下心來思考、品味文本的意蘊。
如一位教師執(zhí)教辛棄疾的《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上課伊始,教師簡介作者辛棄疾,引入新課,學生自由讀詞后,教師出示幻燈片:深藍夜空,金黃圓月,天外幾顆星,兩三株樹,飛出一只鵲,樹上鳴蟬,幾點雨,兩間茅舍,透出燈火,秧苗碧綠,田邊青蛙鳴叫,可謂聲光色電配動畫,整個畫面美輪美奐。學生“哇”聲一片,不住贊嘆,其興奮和激動溢于言表。接著,教師關掉多媒體,讓學生朗讀。筆者發(fā)現很多學生怔在那里,半天沒回過神來。學生讀了幾遍還是讀不出味來,甚至有的學生哀求:“老師,讓我們再看一遍幻燈片嘛!”顯然,學生們還沉浸在剛才五光十色的畫面里,陶醉于炫彩的課件中,這樣不但影響了學生的后續(xù)學習,而且剝奪了學生想象和思考的權利,窒息了學生的思維。
詩詞是想象的產物,想象是詩詞的靈魂,作者沒有想象寫不出優(yōu)秀的作品,而讀者沒有了想象走不進作品,更無法理解詩詞的意蘊主旨。《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意思淺顯,六年級的學生借助注釋和工具書就能夠讀懂。然而,要真正走進《夜行黃沙道中》所營造的鄉(xiāng)村夏夜幽美的意境,不是靠教師直接呈現圖像聲音,讓學生看看聽聽,而是要借助聯(lián)想和想象這個媒介,融合朗讀才能進入,并深刻體會作者對豐收在望的喜悅以及對農村生活的熱愛之情。
dnf扭曲世界的次元的進入方法如下:打開電腦,進入游戲界面。點擊左下角的貓咪。
然后選擇任務,接取完貓咪的任務再次點擊貓咪。然后點擊進入到異次元遺跡。
在異次元遺跡中,進入到地下城選擇地圖扭曲世界的次元。
這樣就進入到扭曲世界的次元了。
(來源:文章屋網 )
關鍵詞:阜陽方言;“子”尾詞;變化;原因
阜陽市位于安徽西北部,根據賀巍[1]的劃分,阜陽方言屬于中原官話商阜片,相鄰的城市周口、亳州等也都屬于中原官話,而阜陽東部和南部地區(qū)淮南和六安則屬于江淮官話區(qū),因此阜陽處于中原官話和江淮官話的包圍之中,這一點可以明顯的從《中國語言地圖集》[2]上看出來,因此阜陽方言也必定帶有過渡區(qū)的色彩。根據徐紅梅的調查,她認為:“皖北方言詞匯的過渡性特點主要體現在構詞詞尾上也就是“子”尾詞特別豐富,皖北方言詞匯中“兒”尾詞比周邊地區(qū)濟寧、商丘、徐州點的少,而江淮官話的代表點合肥,沒有兒尾都是子尾。”[3]
隨著普通話的推廣,漢語方言都不同程度的受到影響,而詞匯是語言變化中最敏感的部分,本文就阜陽市區(qū)方言中“子”尾詞的變化及其表現,并試圖探析這一現象產生的原因。文章第一部分介紹了阜陽方言中“子”尾的八種功能,從中我們可以窺見阜陽方言中“子”尾詞的豐富;第二部分主要使用社會語言學的方法進行統(tǒng)計和調查,以期科學、全面的展現阜陽方言中“子”尾詞的發(fā)展和變化;第三部分主要就“子”尾詞發(fā)展變化的原因作出分析。
一、阜陽方言中“子”尾的功能
阜陽方言中“子”尾詞的功能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八種:
(1)區(qū)別詞性。阜陽方言中有些詞語加“子”尾可以轉變成為名詞。
如:a.耙、倒沫、出門、販、騙、豁。
b.暈、油、卷、麻、假、辣、麻。
a組是動詞或動詞性詞組,b組均為形容詞,它們在加上“子”尾后均轉變?yōu)槊~,詞性轉變的同時,意義也發(fā)生改變。如“辣”表示一種味覺,“辣子”卻表示辣椒。“出門”表示出去,但是“出門子”卻表示出嫁。
(2)成詞功能。阜陽方言中有些詞語需要加“子”尾才能獨立成詞。如:條把子掃帚、耳巴子、憋虎子蝙蝠、二愣子、地梨子荸薺等,不加上“子”尾就無法單用。
(3)衍音功能。此類詞語不加“子”尾也能獨立成詞,但是習慣上加“子”尾。如:醬油子、下巴子、奶媽子、老湯子、老實頭子、褲頭子、嘴唇子、油果子、面條子、洋車子等。
(4)區(qū)分詞義。阜陽方言中有些詞語加不加“子”尾意義完全不同。如:拐表示拐騙,拐子指生姜;膽指身體器官,而膽子是指膽量和勇氣。此類詞語還有很多,此只略選幾個。
(5)表示輕蔑、討厭。阜陽方言中表示輕蔑和討厭通常后面帶“子”尾,如:老媽子年齡大的老年女性、左不拉子左撇子、生坯子沒教養(yǎng),不懂道理的人、狗腿子等。
(6)表大量。阜陽方言中“子”尾加在量詞后面,具有增大數量和程度的意思,其前面往往可以加上表示程度的詞。如:一車子、一頁子、幾回子、一趟子等。下面僅舉兩例分析:
a1他拉一車煤;b1他拉滿滿兒/滿滿兒滿滿兒一車子煤。
a2他走老一會子來/他走老大一會子來/他走好一會子來。
(7)表示某類人。這類詞在“子”尾詞在阜陽方言中非常豐富,“子”加在某些詞語后面指稱一類人,通常具有貶義。如:羅鍋子、左不拉子、大嘴叉子、二婚頭子、故事頭子、塌鼻子等。
(8)表示愛稱。這類詞語多為兒語詞。如:星星子、果果子、狗狗子等。
除了上面列舉的一些“子”尾詞,阜陽方言中還有復合“子”綴,如“頭子”“皇子”“子子”,這些都是非常能產的詞綴,“頭子”沒有固定的意義范圍,這類詞有二婚頭子、絕戶頭子、額郎頭子、筐頭子等。“皇子”具有一種增勢功能,表示“埋怨、嗔怪、譴責”等意義,如:這菜噴香皇子他就是不吃,真洋。“子子”用來指較硬的塊狀物或顆粒物,這種詞只出現在口語中,能夠突出事物的特征,增強形象性。雪子子霰、算盤子子算盤珠兒、糧食子子糧食的顆粒、槍子子子彈等。
二、“子”尾詞變化狀況調查
關于“子”尾詞變化狀況的調查,主要通過三個方面來論述,首先是調查詞表的制定;其次是調查的對象和調查方法的確定;第三,調查的結果的呈現以及影響因素,這些影響因素主要有年齡、性別、受教育程度等。
1.調查詞表的制定
文章的語料來源根據王琴《阜陽方言常用詞匯》[4]、孟慶惠主編的《安徽省志?方言志》[5]以及徐紅梅的《皖北方言詞匯研究》[6],還有一部分為筆者自擬。詞表按照意義范疇共分為12類,收錄206個詞語。
2.調查對象和方法
詞表所收錄的都是老派阜陽方言的說法,因此在調查變化時只調查了中年人和青年人。筆者共調查了6個人:2個中年人、4個青年人,他們基本上都是長期生活在阜陽,沒有長期在外生活過。
本文調查的方法是調查合作人對各個詞條列舉本地區(qū)的說法,并說明自己說哪一種,哪一種聽到過但是自己從來沒說過,哪種是都可以說的。
在青年人調查中,若四個人都不說的像“蛤蟆骨朵子”,都說“蝌蚪”,我們視為放棄詞匯。有的這樣說,有的那樣說,視為變化中的詞匯,
3.調查結果
經過調查統(tǒng)計,大部分詞語還是穩(wěn)定的,仍在沿用,尤其是人品、稱謂詞;時令、時間;量詞和方位詞的穩(wěn)定性較強,不容易改變,統(tǒng)計出青年人放棄方言詞總共有25個,占12%;改造方言詞41個,占20%,而在改造詞中,兒化和子尾詞共存而不起區(qū)別意義做用的詞占19%。(放棄詞匯和改造詞匯見附錄)中年人變化不大,只是個別詞放棄或改造。現將調查結果列表如下:
另外在調查中發(fā)現阜陽方言中不存在“子”尾和“兒”化疊置的現象,比如:人們要么說“面條子”,要么說“面條兒”,而不會說“面條子兒”,這也從一個側面說明了阜陽方言中“兒”化很少。
(1)年齡
通過上表我們看出年齡和“子”尾詞的使用分布呈正相關,中年人子尾詞使用范圍廣,頻率高,他們因為長期生活在方言區(qū),受本地方言的影響極大,不易改變也不愿意改變;就年輕人而言,一方面接觸本地方言,另一方面在受教育期間學習使用普通話,并在生活中廣泛地接受大眾傳媒的影響,加上年輕人的避免“老土”的“脫俗”心態(tài),使得他們避免或較少使用這些地方色彩濃厚的詞語,所以年輕人放棄和改造詞語比例較高。
(2)其它影響因素
在調查中,我們也發(fā)現性別、教育程度和職業(yè)都會影響到子尾詞的使用。就青年人而言,在改造詞中“兒”化和“子”尾詞共存,并不起區(qū)別意義的作用,這些詞中男青年的子尾詞使用率比女青年多。因為普通話中兒化具有表小稱、親昵、喜愛和輕松等功能,所以女青年較多的使用兒化,男青年較多的使用“子”尾。
其次就教育程度和職業(yè)來說,“兒”化和“子”尾詞共存的詞中,受教育程度低的個體小商販,工人等使用子尾詞的頻率較高,受教育程度高的白領個教師則使用頻率較低,多使用兒化,向普通話靠近。
三、“子”尾詞變化原因探析
阜陽市區(qū)方言中“子”尾詞的這種變化,并不是單一原因造成的,筆者認為主要有三個原因:首先是社會生活的變化;其次是普通話的強勢影響;第三是語言使用者的心理和態(tài)度。
1.社會的發(fā)展變化
社會的發(fā)展尤其是社會生活的變化決定了某些詞語在使用領域的去留。如“鍋殼郎子舊時燒火的東西”“糞箕子糞筐,一種柳枝編的可以背的筐”等詞語,隨著社會生活的改變,舊事物舊現象的消亡退出了歷史舞臺;而像“洋車子自行車”“洋胰子肥皂”等舶來品的名稱,至今只在老一輩人的話中還殘留著他們的歷史印記,年輕人生活的這個時代,中國的綜合國力和社會生產力已經提高,這些東西已經不需要進口了,所以他們頭腦中已經沒有這種觀念了。
2.普通話的強勢影響
普通話的強勢影響是促進阜陽方言中“子”尾詞變化的主要原因。阜陽方言中放棄詞的詞語,絕大多數轉變?yōu)楹推胀ㄔ捯粯拥脑~語,如“惡囔子”“冷子”等現在只說“垃圾”“冰雹”;“兒”化和“子”尾共存的這些改造詞,在老一輩和中年人語言中,多數仍是“子”尾,但是年輕人已經多數以“兒”化為主。不僅如此,我們還發(fā)現阜陽方言中有一些詞本來不用“子”尾的詞,由于受普通話的影響,而轉變“錘”等,現在人們往往說“桃子”“錘子”。這都說明了普通話對方言的強勢影響。
3.使用者心理和態(tài)度
隨著市民文化素質的提高,人們認識到方言與普通話在用詞上的差別,對外交往中逐漸放棄使用方言色彩濃厚的“子”尾詞。如“背心”取代“汗衫子”;“膝蓋”取代“胳拉拜子”;“荸薺”取代“地梨子”等等。尤其是在年輕人的心中,認為說這些詞語丟人,沒文化,太土了。受這些心理因素的影響,阜陽方言中的“子”尾詞逐漸縮小使用范圍,逐漸向普通話靠攏。
通過調查我們發(fā)現阜陽話中由于受普通話影響發(fā)生“兒”化的詞,多集中日常生活用品和飲食上,如“面條兒”“豆芽兒”“茶杯兒”等,其它的詞語變化不大,基本上處于穩(wěn)定狀態(tài),而且阜陽方言中不存在“子”尾和“兒”化的疊置現象,這說明了阜陽方言中“子”正處于向普通話“兒”化變化的開始階段。
參考文獻:
[1]賀巍.中原官話分(稿)[J].方言,2005(2):137.
[2]中國社會科學院、澳大利亞人文科學院合編.中國語言地
圖集[M].香港朗文出版有限公司1987年出版的,B3官話3.
[3][6]徐紅梅.皖北方言詞匯研究[D].暨南大學,2003:40.
[4]王琴.阜陽方言常用詞匯[J].阜陽師范學院學報,2007
(4).
[5]孟慶惠.安徽省志?方言志[M].方志出版社1997:56-69.
關鍵詞:政府-市場; 三元結構; 倒U型曲線; 泰爾指數; 面板數據
基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010年面上項目(71073011)。
作者簡介:夏 龍(1978- ),男,陜西安康人,西安交通大學經濟與金融學院博士研究生,北京農學院經濟管理學院講師,主要從事發(fā)展經濟學研究;馮 濤(1956- ),男,陜西藍田人,西安交通大學經濟與金融學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主要從事制度經濟學研究。
中圖分類號:F06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1096(2012)05-0137-05 收稿日期:2012-01-21
引言
庫茲涅茨倒U型假說一直是收入分配領域研究的核心。雖然該假說在理論上得到了結構主義的支持,但在實證上卻存有爭議。支持該假說的研究有Paukerk(1973)、Anand等(1993);不支持該假說的研究有Deininger等(1998)。同樣,國內學者也未能證實該假說,如李子奈等(1994)、王小魯等(2005)、周云波(2010)等。
從理論上講,分配關系是各種力量博弈的結果。探討收入差距問題,基本可以從政府和市場兩個維度加以分析(李實 等,2010)。政府與市場的相互博弈勢必會影響到收入分配的生成機制,而以西方發(fā)達國家經驗為基礎所建立的庫茲涅茨假說并未考慮轉型經濟體中政府與市場對收入分配的影響(Mitra et al,2006)。本文從政府和市場兩個維度考察庫茲涅茨倒U型假說,并且將分權化納入研究視野,因為它體現為改革開放以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權力分配的改變,在此分別稱之為中央政府的強度和地方政府的強度;相應地,政府從經濟領域逐漸退出和市場的逐漸生成過程,我們稱之為市場的強度。
一、 理論與假說
(一)政府-市場的三元結構模型
在制度經濟學看來,政府與市場之間存在一定的替代和補充,其相對邊界的演化動力,來源于它們對資源配置效率的差異。羅蘭德(1995)以“強弱”來描述政府與市場的關系,并進而把政府和市場的組合分為四種模式:(1)強政府與弱市場;(2)強政府與強市場;(3)弱政府與弱市場;(4)弱政府與強市場。
如果考慮到轉型經濟體的動態(tài)演進和政府自身的層級結構,政府與市場的聯(lián)結方式可以修正為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市場三元結構,如圖1的等邊三角形所示。
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市場分別位于三個頂點A、B、C,O點為三角形的重心。該三角形中的任何一個點與任何一個邊垂線段的距離均可以表示該邊所對應的頂點所示部門的相對強度。如內點H,它與BC、AC、AB的垂線分別為HA2、HB2、HC2。由于HA2是H與A點對邊BC的垂線,HA2的長度可以用來表示A點即中央政府能力的強弱;
進而,HB2、HC2的長度則分別可以用來表示地方政府(B)和市場(C)的強弱。根據直線的長度,就可以判斷出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市場的相對強弱程度。在圖中,HA2< HB2
O點是非穩(wěn)定的均衡點。在這一點,OA=OB=OC,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市場均相對較強,且勢均力敵。這意味著成熟的市場經濟已經培育了市場行為主體,既能夠遏制強勢政府對市場主體的侵害,又能夠監(jiān)督政府的行為,使之能為市場的成長提供有效率的公共資源支持;兩級政府不僅在市場中的角色恰如其分,它們的權力分配也較為得當,從而兩級政府和市場之間形成良性互動。不過,O點并不穩(wěn)定,這意味著均衡點一旦偏離O點,模型中沒有自動恢復均衡的力量。
(二)三元結構與庫茲涅茨倒U型曲線
中國的改革實踐正是政府和市場的強度沿著三元模型動態(tài)演變的過程。改革前的狀態(tài)如圖中A點所示,中央政府處于絕對強勢,地方政府僅僅是中央政府的人,市場調節(jié)幾乎消失。隨著改革的推進,分權化改革增強了地方政府的實力,表現為從A點逐漸靠近B點的過程;市場化改革增加了市場的實力,表現為從A點向C點運動的過程。當然,由于區(qū)域的不均衡發(fā)展和各地區(qū)三大部門間不同的博弈關系,各地區(qū)演進的方向和速率并不一致,所到達的位置亦有所區(qū)別,且均處于動態(tài)演進的過程當中。
就收入分配而言,模型中較強的部門有足夠的資源動員能力改變一國中的收入分配。比如, A點為強中央政府,容易形成強制性制度變遷;如果政府偏好平均主義的收入分配制度,則一國的收入分配較為平均,收入差距的形成機制偏離倒U型。反之,C點強市場模式易于形成誘致性制度變遷,使收入差距的形成機制不受政府偏好的影響。顯然,僅當處于均衡狀態(tài)O點時,三個部門均無絕對實力改變收入差距的形成機制。因此,我們提出如下假說:
二、榆次區(qū)生物質爐項目的建設現狀
1、榆次區(qū)生物質爐項目的完成情況
2008年在上級部門的支持下,我區(qū)從沼氣建設戶人手,采取整村推進的形式,在全區(qū)示范推廣高效低排放戶用生物質爐600戶,實施地點為北田鎮(zhèn)350戶、莊子鄉(xiāng)250戶,并配套7臺szi-01型樹枝切割機建設,解決了項目村冬季做飯、取暖、洗澡等諸多生活用能問題,取得良好效益。
2、榆次區(qū)生物質爐項目的具體實施措施
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各級領導班子積極響應號召,采取強有力措施,在政策、資金上予以傾斜和支持,有力的推動了項目的示范和建設。
(1)示范帶動
黨支部、村委會一班人在項目建設過程中率先示范,并選擇一批群眾威望高、積極性高的群眾帶頭進行項目建設,消除群眾疑慮,提高群眾的認知度,教育身邊群眾認識新生事物,認識新型能源并體會新型能源給生活帶來的方便和實惠。
(2)宣傳發(fā)動
在項目建設過程中,村里多次組織村民進行高效低排放戶用生物質爐炊暖兩用爐的技術培訓,并多次請技術人員上門人戶進行技術指導,對群眾進行投入、節(jié)約的成本核算,轉變群眾的傳統(tǒng)觀念,利用廣播、宣傳欄等方式進行宣傳,組織村民到示范戶進行參觀學習,用身邊事教育身邊人。通過各種形式的宣傳教育,激發(fā)了廣大群眾的建設熱情和積極性。
(3)強化管理
在項目建設過程中,村里有專人負責項目建設,積極配合施工人員進行安裝調試,并認真聽取群眾的意見,對用戶反映的問題進行歸類梳理,并及時反饋給供貨方。供貨方根據當地的實際和村民的意見及時對產品進行更新改造,使村民們用上了稱心滿意的產品。
三、生物質爐項目的經濟和環(huán)境效益分析
通過戶用沼氣配套生物質爐來解決做飯、取暖、洗澡等諸多生活用能問題,項目村進入了低碳生活,取得了“四省、三減、三促進”效果。
1、“四省”效果
以每戶三口之家算,做飯加取暖每年至少消耗4噸左右的煤炭,200戶農戶年煤炭消耗800t。每戶農戶年支出2000余元;200支出40余萬元。通過戶用生物質爐200戶每年可消耗掉廢棄樹枝45萬kg,通過戶用沼氣轉化人畜糞產生優(yōu)質沼渣、沼液供全村果樹和蔬菜大棚噴施。減少了化肥和農藥的施用量19%,降低了生產成本,提高了農產品的品質。同時可保證冬天農戶30~50m2住房的取暖需要。以前村民們用煤炭或傳統(tǒng)柴灶燒火做飯,必須擺弄火,等火旺了才能做飯吃頓飯得花費1個小時以上,現在夏天用沼氣冬天用生物質爐做飯,用半個小時就能解決,節(jié)省了時間。以前村民們用煤生火做飯,必須拉燒土活煤泥和掏倒爐渣,現在這些都不需要了,節(jié)省了體力。
2、“三減”效果
減少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的排放和固體垃圾排放量
按200戶年消耗800t煤炭來說,使用沼氣和生物質爐年可減少向大氣中排放二氧化硫12.8t;減少向大氣中排放二氧化碳2128t;減少爐渣爐灰等固體垃圾排放1000余t。 3、“三促進”效果 (1)促進家居環(huán)境清潔化 以前村民們用煤炭或傳統(tǒng)柴灶燒火做飯,不大的院落到處堆放著煤堆和燒土,傳統(tǒng)柴灶燒火做飯,柴草也亂堆亂放;養(yǎng)殖的家禽牲畜糞便隨意堆放,影響了家居環(huán)境的二是環(huán)保衛(wèi)生現在村民們夏天把家禽牲畜糞全部填人沼氣池生產清潔能源,冬天把樹枝通過樹枝切割機加工成原料,堆放整齊以備生物質爐的燃燒原料,同時還有效地杜絕了村里村外、田問地頭果樹枝的亂丟亂棄,整潔了村容村貌,凈化了生活環(huán)境。達到了家居環(huán)境清潔化。
(2)促進生活環(huán)境健康化
以前農民總是把果樹枝進行田間焚燒,或有一部分農戶用傳統(tǒng)的柴灶燒火做飯,兩者都是煙熏火燎,不僅浪費了大量生物質資源,同時污染了大氣環(huán)境,影響著農村人們的生活質量和身體健康,現在使用了沼氣和生物質爐具:大量牲畜糞便通過沼氣池的厭氧發(fā)酵,鏟除了蚊蠅孽生之地,減少了各種疾病的發(fā)生和傳播,也減少了對土壤、水體的污染;田間地頭亂丟亂棄果樹枝變廢為寶,通過生物質爐的燃燒給人們提供了高效的能源,給農戶提供了溫暖舒適的居住環(huán)境,更重要的是它在燃燒過程中,煙、渣二氧化硫、煤焦油等有害氣體也極少,不污染大氣環(huán)境。
(3)促進農業(yè)生產無害化
近年來化肥、農藥的過量使用,不僅使土壤受到污染和板結,而且農產品的品質嚴重下降,難以達到無公害綠色農產品的標準特別是在農藥的使用方面,噴藥次數多而且用量大,甚至達到驚人的程度,導致有害物質殘留于農產品中,降低了使用價值,直接危害人類健康。大量施用化肥,盡管產量上來了,但品質卻下來了,農產品特有的色、香、味沒有了。以200戶項目戶計算每年可通過戶用沼氣轉化人畜糞便800t,產生優(yōu)質沼渣、沼液800余t,供項目村果樹和蔬菜大棚噴施。減少了化肥和農藥的施用量19%,降低了生產成本,提高了農產品的品質。生物質爐燃燒樹枝后產生的草木灰又給農業(yè)生產提供了極好的農家肥。
以前人們把修剪掉的樹枝亂丟亂棄在田間地頭,或點火焚燒,既污染環(huán)境又對森林防火構成威脅,生物質爐使用后,人們把修剪掉的樹枝都集中起來進行加工,作為燃料使用,還大大減輕了春秋兩季森林放火的壓力。
四、生物質爐項目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生物質爐項目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近些年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在發(fā)展的過程中,也存在著一些不可忽視的問題。
1、國家在生物質爐技術推廣和項目建設方面,投入了巨大的資金,但是分散下?lián)艿礁鱾€地方以后,農戶到手的資金卻很少,農戶由于缺乏對生物質爐項目長遠的認識,因此對自己投入資金建設生物質爐項目的熱情不夠;
2、建設生物質爐項目的專業(yè)人才缺乏。目前為止,榆次區(qū)的生物質爐建設項目,只能做到每個鄉(xiāng)鎮(zhèn)配備1~2名專業(yè)人才,萬一生物質爐使用過程中出現問題,無法及時得到解決;
3、生物質爐的技術方面還存在缺陷。由于生物質爐和灶具直接連接,中間沒有任何過濾裝置,所以焦油極易堵塞管道;戶用生物質爐比較小,很難提供穩(wěn)定的氣化條件,所以產生的燃氣極不穩(wěn)定,甚至存在一定的安全問題;生物質爐產生的燃氣燃燒過程中會產生一定的有害氣體,如CO等,對人體健康有害。
五、解決當前問題的幾點措施
1、政府應該加大對農村新能源建設的投資力度,并且在某些重點推廣區(qū)域,建立示范戶制度。這樣一方面能夠通過政府投資減輕農戶的經濟壓力。另一方面,也可以通過示范戶的示范作用,提高農戶對生物質爐的使用積極性;
對于這么一個鼓勵公務員提前退休、辭職的措施的出臺,我不知道武漢市委市政府在通過它之時,有無得到人大的批準,有無征求公眾的意見。但是,從法治的角度和經濟的原理來說,采取優(yōu)惠條件鼓勵公務員提前退休、辭職并不合理和妥當。
公務員的工資是依靠國家稅收來支撐,而稅收取之于民,因而,行政是有成本的,同時也是要算經濟帳的,只有這樣進行成本核算才能體現權力為民所有,對民負責。那么,一個公務員就只能在其完成了對政府的服務年限,作出了自己的貢獻后才能拿到本應屬于自己的退休工資。如果一個公務員僅僅是達到一定工作年限或年齡較大就拿到了本不該得到的補償金、退休工資,那就無形中增加了政府的行政成本,最終讓納稅人承擔了額外負擔。
一個可能為這種措施辯護的理由是,鼓勵公務員提前退休、辭職有利于擴大就業(yè)機會,緩解就業(yè)壓力。這種理由是非常荒唐的,政府自身并不能創(chuàng)造社會資源,政府是提供行政服務來換得納稅人的稅收來維持自身運轉,在政府的行政服務的總量不變的情況下,政府卻要多支付開支來運轉,這多出的開支最終又由納稅人來承擔。那么,這樣的就業(yè)機會的擴大對社會來說是一種破壞,因為社會負擔的加重妨礙了社會創(chuàng)造擴大就業(yè)機會的能力。
另一個可能為這種措施辯護的理由是,鼓勵公務員提前退休、辭職有利于加快吐故納新,新老交替。這種理由也不能成立,因為行政工作需要一定年限和經驗積累,新的公務員也需要老同事的傳、幫、帶,因而無論是有一定工作年限的公務員辭職還是年齡較大的公務員提前退休,都是對政府付出的培養(yǎng)成本浪費。即使是特殊崗位或特殊人員確實需要更多的年輕人,也必須經過認真細致的論證后實事求是制定退休的年齡,而不是簡單地都鼓勵公務員提前退休、辭職了事。
反而,筆者擔心的是,這樣一個鼓勵公務員提前退休、辭職措施,它有可能在掩飾了兩個重大問題。
一個是公務員進口泛濫得不到控制的問題。為什么要鼓勵公務員提前退休、辭職,其中很重要一個原因恐怕是要空出位置來滿足源源不斷涌進而入的人員。這些人員有的是正常招考、招聘進來的,還有許多是通過各種關系進入的,而后者本身并不符合規(guī)定也不可能有多余的編制,但是因為現行制度下無法進行控制,就只能通過讓公務員提前退休、辭職空出位置來滿足他們。
另一個是公務員出口無法暢通的問題。武漢市委市政府對于公務員的淘汰制度也作了規(guī)定,試用期不合格、聘用期考核不合格、競崗落崗者等,將進行淘汰;連續(xù)2年考核不稱職者,予以辭退。但是,也許這種出口暢通在實際運作中也許根本就沒有這么簡單,也就只好用優(yōu)厚的待遇來讓他們出去。即使措施的制定者沒有這種想法,但有了這樣的鼓勵公務員提前退休、辭職的措施,單位領導也不會得罪人,對于不能勝任工作的公務員,鼓動他們提前退休、辭職了事,政府的錢、納稅人的錢給領導做了人情。
進口失控,不該進來的人進來了,出口不暢,該出去的人出不了。于是,政府拿著求著納稅人的錢這些“大爺”們早點出去,政府財政支出的雪球越滾越大,民眾負擔越來越重,就有更多的人削尖腦袋要到政府機關來,形成一個“怪圈”。筆者曾見過一個縣公務員是輪流上半年的班,但是在政府鼓勵一些人提前退休后,更多的人通過關系又塞了進來,這讓當初準備付出代價來換取減員增效的措施制定者始料不及。
湖北省司法廳律師管理處《關于法院業(yè)大教員能否擔任兼職律師和離退休人員能否設立合伙律師事務所的請示》、海南省文昌市司法局《關于“辭去原職”應如何理解的請示》收悉。經研究,現就有關問題一并答復如下:
一、關于辭去原職。《律師事務所登記管理辦法》(司法部令第41號)第十三條第二款規(guī)定:“發(fā)起人應當向登記機關提交已辭去原職的證明”。這里的“辭去原職”,是指人事關系已脫離原工作單位,不再在原單位擔任任何職務,不再從原單位領取工資。
司法行政機關在接受律師事務所設立申請時,應要求發(fā)起人提交辭去原職、專職從事律師工作的書面保證做出準予律師事務所登記的決定后,應通知發(fā)起人將人事檔案存放到人才交流中心或指定的單位。辦理開業(yè)登記時,必須要求發(fā)起人提交人事檔案已存放到人才交流中心或指定單位的證明。
另外,雖不是發(fā)起人,但擔任專職律師的人員,也必須將人事檔案存放到人才交流中心或指定的單位。
二、關于離退休人員申請執(zhí)業(yè)的問題。已正式辦理離退休手續(xù)、具有律師資格并符合領取執(zhí)業(yè)證書的其他條件的人員,申請執(zhí)業(yè)的,應當作為專職律師執(zhí)業(yè)。
正式辦理離退休手續(xù)的人員,符合《律師事務所登記管理辦法》第七條規(guī)定條件的,可以作為律師事務所的發(fā)起人。由于離退休人員已脫離原崗位,作為發(fā)起人時,不需辦理辭職手續(xù),但應當提交原單位出具的已正式辦理離退休手續(xù)的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