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基本經濟制度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農村;土地確權;問題;思考
中圖分類號: F321.1 文獻標識碼: A DOI編號: 10.14025/ki.jlny.2016.19.017
1土地確權的意義
土地確權是指土地所有權、使用權和其他權利的確定和確認。農村實行以來,農村土地所有權、使用權的界限并不是特別明確,土地確權后,能明確各種權利關系,推動農村土地管理。土地確權后,對于土地流轉具有推動作用,可以使農民獲得一定資金,改善生產條件和生活條件。同時土地確權后也可以明確政府管理部門的職責,提高政府部門辦事效率。農村土地確權是給農民承包土地一個合法的身份,以鞏固農村的基本經濟制度,從根本上保護農民的土地利益不受侵犯。
1.1有利于促進農村土地政策的落實
農村土地確權是在的基礎和指引下,在法律的范圍內明確農民的土地承包經營權利。確權后,農民承包土地的位置、面積就可以明確,可以在此基礎上落實各項惠農政策。
1.2有利于在法律范圍內保護農民土地的合法權益
土地確權按照《物權法》規定執行后,可以對土地進行登記,可以從法律層面確定農民的土地財產關系,使農民的土地合法權益在法律范圍內得到保護。
1.3有利于政府制定政策,發展現代農業
土地確權后,可以守住18億畝農用耕地,保護家用耕地,也可以為政府提供制定惠農政策的基礎數據信息。政策制定后可以引導農業健康合理發展,提高土地收益,同時解決農民進城后土地無人耕種的困境。
2農村土地確權存在的主要問題
2.1對土地確權認識不夠
現在農村留守的多是文化素質較低及年齡偏大人員,他們關注的是土地確權后流轉的資金和補償問題,對于確權后的其他權利不關心,認識也不夠明確,所以參與土地確權積極性不高。對土地確權作用認識不夠,阻礙了土地確權工作的進行。農村對于宅基地的糾紛比較普遍,一些相鄰農戶在宅基地面積上有矛盾時會發生摩擦。
2.2荒地確權難以落實
荒地是指農民自己開發的荒山、荒溝、荒灘等,在開發時沒有與村集體簽訂相關合同,所有權問題很難確定。如果以先開發確定所有權,則有失公正,不發所有權證,則打消農民開發荒地的積極性。
3農村土地確權順利進行的路徑
3.1大力開展宣傳工作
土地確權順利進行與否最終影響的是農民的切身利益。土地確權工作難度比較大,土地確權是確定農民土地所有權、使用權和其他相關權利,不是土地重新分配。宣傳時要將不重新分配精神準確傳達到農民,以保證農民能了解此項工作的重要性,以支持土地確權工作。
3.2鼓勵農民開發荒地
荒地是土地確權工作的難點,也是待開發的巨大的土地資源。荒地的有效開發利用能提高土地的利用率,也能夠有效緩解我國土地資源稀缺的瓶頸。可以鼓勵農民對荒地的開發利用,明確開發主體在土地確權中的優先權利,同時加大政府對開發主體在荒地開發利用中的補貼,做好荒地開發管理,以避免不合法的轉讓和利用。
3.3完善土地確權相關政策法規
土地確權涉及的是土地資源的分配和確認,影響的是政府、干部、農民等多方面和利益,為了避免利益矛盾激化需要制定完善的政策和法規,以明確土地確權的可操作性,并在農村普及,使之成為可以操作的依據。
3.4建立信息公開機制
在土地確權過程中要保護農民合法權益,對于農民之間發生糾紛時處理要以法律為依據。對于法律不完善的,可以尊重歷史和在現實的基礎上,以政策法規時效性為基礎來處理利益關系,同時需要保障農民土地確權流轉后的基本收益。土地確權流轉后,農民從土地中解脫出來,進入到企業或城鎮工作,政府要對農村勞動力進行合理安排,使農民享受到政策和制度的優惠,要實現信息公開性。土地確權是我國推行改革的重要一步,涉及范圍和利益都很廣,所以要信息公開。信息公開主要包括三個面,一是農民看的懂;二是農民查的到;三是農民可比較。
3.5加強農民技能和思想培訓
農民在土地確權流轉后會脫離土地,因為之前農民長期從事農業生產,不具備在企業工作的能力,所以政府要根據實際情況對農民進行技能和思想培訓。培訓要以實用為主,實踐性為主,以讓農民更快適應企業或城鎮的工作和生活。同時在思想上,許多農民對土地依賴性比較大,害怕土地確權流轉后無法保障自己收益甚至生存,所以拒絕確權和流轉。同時要在思想上加強農民對土地確權和流轉的認識,以及對土地確權流轉后收入的認識。讓農民認識到擺脫土地束縛可以從更多途徑獲得收入和提高生活水平。今后會有部分農民從事現代農業生產,另外一部分農民轉入到其他行業就業。農民要加強對未來趨勢的認識,做出適合自己的選擇,擺脫對土地的依賴。
參考文獻
[1]鄭明貴,鄭方.農村集體土地確權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建議[J].價值工程,2014,(13).
[關鍵詞] 經濟法 本質 干預 協調 宏觀調控 市場規制 社會利益 公正 效益 經濟安全
在我國經濟法屬于新生事物,也屬于熱點事物。法學界對于經濟法理論的研究、討論非常熱烈,而且經濟法也以其熱門程度成為近幾年從業人數最多的法學專業之一。雖然如此,在某些基礎理論問題的研究上與西方國家相比顯然還很不到位,還存在許多模糊認識,追本溯源,其原因主要產生于以下幾個方面:1、經濟基礎不同。經濟法產生于20世紀初的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在重商主義的影響下,經濟完全自由化,市場經濟高度發展,出現了自身所不能調節的壟斷、不正當競爭等一系列問題,要求國家出面予以調節,以彌補市場自身的缺陷,由此產生了以政府干預,調節市場失靈為主要功能的經濟法。而對于我國來說,在經歷了長期的計劃經濟后,正在向市場經濟轉變,市場經濟體制尚未發展成熟與完善,對于什么是市場經濟、市場經濟的缺陷等問題,還處于摸索階段,有的甚至是將國外的某些理論生搬硬套。這就決定了我國對經濟法理論的研究仍然存在著許多不甚明了的地方。2、在我國法學領域的研究中,存在著封閉性、政治性(為政治服務)和非實踐性(重理論輕實踐的特點)等特點。因此對經濟法的研究往往不注重與其他部門法的比較分析,且不考慮經濟法實踐的效果問題,使得經濟法雖然在研究人數上占優勢,但仍然很難成熟起來。因此,在經濟法的理論問題上依然存在許多爭論。
下面筆者僅就經濟法的獨立存在問題從經濟法的調整對象和經濟法的價值兩方面發表一下個人觀點。在闡述之前,先讓我們來明確一個問題,即經濟法究竟是什么——經濟法的本質問題。
經濟法的本質是經濟法的一個基本范疇,也是經濟法最基本的理論問題之一,它是所有從事經濟法學研究的人都無法回避的問題。可以說經濟法的本質是討論其他理論問題的前提。
在法學界對經濟法的本質主要有以下幾種觀點:[1]1、需要干預經濟關系論;2、社會公共干預論;3、協調主義論。而對經濟法本質最激烈的爭論主要集中在“干預主義與協調主義”。
持干預主義觀點的學者認為,經濟法的宗旨和理念就是干預市場經濟運行,是對市場運行的盲目性和局限性進行的規制,是運用國家權力干預自然狀態的市場活動以避免不完全競爭,外部性等市場失靈的問題,以及重新分配社會財富以求經濟公平。
筆者更多的傾向于協調主義。不錯,經濟法確實是在資本主義社會市場不能克服自身缺陷、強烈呼吁以國家之手予以干預的前提下而產生的(其產生確實有一定的國家干預性),但是,對于經濟法的本質,我們不僅要從資本主義經濟法產生的實質來看,更要結合我國經濟法產生的社會背景——在經濟體制改革后才出現。如果說經濟法的本質是干預主義,那么我國在經濟體制改革之前的那種計劃經濟,不正是完全的國家干預嗎?為什么那時卻沒有經濟法產生呢?干預主義,它過分的強調了經濟法對“市場失靈”的方面調控,認為市場對自身的缺陷無法彌補,需要國家的參與來對其進行補正,通過政府的政策來干預經濟。是“以‘國家之手’來代替‘市場之手’[2](無形的手)來滿足各種經濟性的,及社會協調性要求而制定之法”。這就要求國家或說政府是“純理性”的,是“完美無瑕”的。但實際上,政府本身仍然存在許多不能克服的致命缺點。第一、官僚主義。政府部門屬于非盈利性機構,并沒有像盈利性企業為追求利潤最大化而提高生產效率的需求,其工作效率與利益沒有直接聯系,使他們并不存在努力工作的積極性,因此互相“扯皮”、“踢球”的現象層出不窮,無形中加大了政府的管理成本,又達不到管理的效果;第二、信息滯后性。與市場一樣,政府在對市場運行進行調節或規制時,必須要先以一定的市場信息為基礎,來判斷該采取哪種方法來調整以及調整之后要達到一種什么樣的結果。但政府的信息來源主要靠各個基層機構層層傳遞,這就決定“市場失靈”現象的出現與政府制定相關政策之間有一個時間差,不能很好地及時調整;第三、利益非普遍性。政府制定的政策不可能照顧所有人的普遍利益,必然會使某些人得利,而對另一些人不利。在這種情況下,許多人就會為了自己能在政府政策中處于利益優勢,“拉關系,走后門”,浪費市場資源,嚴重干擾了政府做出政策的準確程度和可信性,而不是用于生產上,產生了資源浪費。另外,對于政府來說也有其自身的利益,并且由于政府任期較短的原因,使得每屆政府在對市場進行管理時,著眼點往往固定在本屆政府執政時期內的政績,追求短期效益,而忽視甚至妨礙了市場的長期利益。因此使得某些時候國家對社會經濟生活的參與不僅不能彌補市場的缺陷,反而更加降低了市場的效率,使人們在對市場失靈迫切需要政府干預的同時,對政府自身的問題憂心忡忡。因此,對于經濟法來說,不能片面的強調“國家之手”或“市場之手”,其本質應是平衡協調,即一方面,經濟法是市場存在缺陷情況下的一種法律救濟;另一方面,它必須在確認政府對市場失靈的干預的同時,對政府干預的缺陷加以糾正和限制,在市場和政府之間求得平衡,協調兩者關系,兼顧兩者的利益。
經濟法這一協調本質對經濟法的其它理論產生著深刻的影響,而且通過經濟法的本質我們也可以看出,經濟法在現實生活中的獨特意義。
一、從經濟法的調整對象看經濟法的獨立存在
調整對象在很大程度上標志著此部門法與彼部門法的區別。簡單來說“調整對象”就是該法律所調整的一定的社會關系。
許多否定經濟法獨立存在的法學家認為,經濟法的調整對象是包括在民商法和行政法領域中的,因此應將經濟法的調整對象分解開來,分別劃入民商法和行政法門下。我們說這種觀點是不能被接受的。誠然,在現實中經濟法所調整的社會關系表面上確實與民商法、行政法的調整對象類似,但并不能據此否認經濟法具有獨立的調整對象。況且,現實社會是紛繁復雜的,大量的社會關系需要不同部門法從不同角度予以調整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而且的確存在某些“獨立”的社會關系,已有的老部門法(如民商法、行政法)已經不能對其進行有效的調解,而必須由一種新型部門法——經濟法調整。在這里所說的“獨立”并不意味著“絕對專有”,而應被理解為是一種“共性”[3],相當于同一類型的社會關系。也就是說,在社會生活中存在同一類的社會關系需要經濟法予以調整,這“同一類型的社會關系”就是經濟法調整對象。
在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存在著一類與民法所調整的平等、自愿的財產關系相區別的經濟關系。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的推行,社會主義商品經濟的發展,市場已經不像過去那樣單一的受國家計劃的指導,國家對企業讓利放權,企業的自主權進一步擴大,但追求利潤的特性使得企業更愿意從事那些獲利豐厚、負擔風險較小、成本較少的行業。因此便產生了一種兩極分化的趨勢,對于那些社會公共事業,那些高風險、高投入、基礎性行業,由于商人追求利益、規避風險的天性而缺乏投資欲望,企業不愿意經營;另一方面,那些盈利好,回報好的行業,企業經營相對過于密集,迫使市場資源分配極不均衡,造成社會產業發展的不平衡。為了維護社會的基本秩序,保護全體社會的公共利益,國家擺脫了高高在上的地位,搖身一變作為市場經濟的參與者投入到這些行業中來,動用財政力量對社會投資比例進行再分配,暗中調整、控制市場的運行,對市場經濟進行間接的管理,以達到平衡社會利益目的。“而這種具有社會性和管理性內在結合的性質的經濟關系,已經超出了民法(私法)調整的原則;同時又兼具行政法(公法)調整對象類似的某些特點,確切地說,它是一種公私利益協調兼顧與融合的產物”。是國家運用“宏觀調控之手”對市場運行進行間接調控的表現,而這種經濟關系只能有經濟法來調整。
此外,對于市場上為數眾多的經營者,一方面他們的組織形式、產權責任等經濟組織內部的經濟關系,需要國家制定明確的法律、法規予以規制;另一方面,他們嚴格遵守“有競爭,就會有壟斷,就會有不正當競爭”這一市場辯證法。市場“無形之手”造成的惡果必然要求“國家之手”給予調節。在這一領域中往往要求國家直接針對個案,制定相關法律,杜絕以后該類案件的發生。但這種干預并不是行政法意義上“基于國家公共權利”作用的政府行政行為,而是對社會進行調控。是基于社會公眾的長期、持久利益的保護而著眼的一種經濟管理行為,是政府運用指導、監督、計劃等手段,對市場運行在微觀上予以直接規制。
當然,總的來說除了上述各種經濟關系外,對于在市場經濟中政府過度運用權利傾向,政府自身利益和偏好的擴張性、官僚性等政府經濟行為,經濟法更應予以規制,以防止因權利過渡膨脹和權利至上而損害市場主體利益。
總之,雖然立法者為了達到對某一類社會關系的有效調整,往往在同一法律中將民事、行政、刑事等各種調整方法根據需要進行有機結合、綜合使用,但仍不妨礙各部門法擁有自己獨特的調整對象。經濟法則主要調整國家和政府、生產經營者、消費者之間涉及社會公共利益的社會關系。當然,并不是說只要是有關社會公共利益的社會關系,經濟法都要予以調整,對于那些市場能有效調整,經濟法不能克服市場缺陷的情況,或經濟法克服市場缺陷成本過高的情況,就沒有經濟法予以調整的必要了。
二、從經濟法的價值看經濟法的獨立存在
“單純的實在法是沒有任何意義的,只有當它能夠符合人們的主觀愿望,符合它的存在基礎時,它才能實際的對社會發生效用和影響,此時法律面臨的問題,是它能否符合人們的主觀評價,及法律能否滿足社會主體的需要,及法律是否能夠發揮社會效用,這就是法律的價值問題”。[4]則經濟法的價值就是人們當初在設置經濟法成文法時最初的動機,為了滿足當時社會的那些需要而設立的,及經濟法設立之后運用到社會實踐生活中來所起到的作用,達到的效果。
首先,經濟法的產生是為了滿足人們對社會總體效益的追求。在近代,人們曾經認為個體效益與社會整體效益是一致的,社會整體效益只是全部個體效益簡單的相加,只要達到了個體效益最大化就能促進社會總體效益最大化的實現。人們為了追求個人效益的最大化,對個人權利進行絕對保護,使得個人本位的民商法統領經濟生活,財產所有權絕對和契約自由的原則被認為是天經地義的。因此,個人行為只要是雙方基于合意產生,法律一般是不給予限制的。由于每個經濟主體均只從自己的利益、認識能力出發進行意思自治,不可避免的是資本和生產過分集中,很快便出現了壟斷,不正當競爭的現象。當人們通過這種方式去追求個人利益最大化時,他們雖然表面上并沒有傷害了某個公民、法人的利益,而實質上卻妨礙了市場資源的優化配置,損害了社會整體利益,也就是說他們是通過侵犯社會整體利益,侵害市場秩序,而侵害公民、法人的個人利益。實際上,對個人利益最大化的追求明顯不能是社會總體利益最大化,進而還有可能妨礙對個人利益的追求。因此,經濟法為了滿足人們對社會整體利益的渴求,維護社會整體利益與均衡,而代替民法對經濟領域進行調整。
由此,我們不難看出,經濟法的基本價值取向是個體利益和社會利益平衡基礎上的社會利益至上,并最終體現為社會公正、效益、經濟安全這三個具體價值目標。l、社會公平——社會利益的核心。經濟法不像民法那樣以個體權利的保護為邏輯,追求個體在權利上、地位上的絕對平等,是競爭條件和利益獲得的機會公平,它要求市場競爭的維護者建立和維護公平競爭的秩序,使每個經營主體,不管是強者或弱者,均有平等的機會進入市場,參與到競爭中來,并且所擔負的經濟代價和取得收益回報的條件是相同的,以至于在關系國計民生的特殊領域、特別行為和經濟弱者的具體人格予以傾斜性保護,通過干預、協助,增強弱者地位,使弱者在維護自身合法權益時能同強者抗衡(如承認優勝劣汰與實行公力扶持,鼓勵自由競爭與反對市場壟斷等),是以形式上的不平等達到實質結果的平等,從實質上為實現社會主體生存、發展機會均等創造條件,使大家在競爭中處于同一起跑線;2、效益———社會利益的基礎。它要求經濟法必須保障市場機制的有效運行,實現對特定資源配置和利用的效益最大化。用有限的資源生產更多的社會產品,為全部社會成員個體謀求更多的社會福利,從而通過對社會利益的促進而實現對個人利益、集體利益乃至國家利益的保護和增長,即只有在全社會總體效益增長的前提下,個體利益的增長才是真正高效益的增長,從而實現最大的公平、整體的公平;3、經濟安全———社會利益的保障。要求經濟法在運用國家之手對社會經濟進行積極干預,克服市場機制本身的缺陷,維護促進市場機制本身的積極因素,在抑制和克服市場機制的消極因素的同時,更要重視強調政府干預經濟的安全性和合理性,也就是說要更加注重對政府權利的限制,使國家經濟權利介入市場活動必須符合法定的目的和程序,要依法調制、適度調制,防止以社會利益至上為借口,隨意侵犯市場主體私人利益。
總上所述,經濟法具有與舊部門法相區別的獨特的調整對象和法律價值,經濟法超越了民商法的局限性,成為一個全新且獨立的法律部門,對于民商法及行政法所不能調整的領域給予規制,完善了我國的法律體系,并且與其他部門法一道為繁榮現代市場經濟做出自己的貢獻。
參考文獻
[1]李長麒 我對“需要干預經濟關系論”的進一步解釋[Z] 劉文華、王長河 經濟法的本質協調注意及其經濟學基礎[Z] 鄭少華 經濟法的本質:一種社會觀的解說[Z]。
[2]金澤良雄 經濟法概論[M] 滿達人譯,甘肅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3]顧功耘、劉哲昕 論經濟法的調整對象[Z]。
清華大學與大慶石油管理局聯合組成課題組,于2002年7月至10月深入到大慶石油管理局鉆井二公司就“作業成本計算與流程優化集成系統”進行現場研究。課題組12位成員,清華大學于增彪教授為課題主持人,大慶石油管理局劉強副總會計師為課題組長,清華大學方參加的還有趙曉東、曹偉、王競達、張雙才、邢如其(石家莊鐵道學院)、劉桂英(河北大學)、潘春芹、許青藝、侯宇,大慶方參加的還有徐彬、張獻忠。整個研究過程大致分三個階段:第1階段為梳理文獻和制定研究方案;第2階段在鉆井二公司現場調研,連續40天(節假日未休息),除在公司層座談外,還調查7個職能部門和8個分公司,涉及的內容包括了工藝與業務流程、預算管理、成本控制、業績指標設置、激勵制度等,訪談對象包括公司層領導、職能部門負責人,也包括分公司的領導和普通工作人員(如成本員、一線生產工人),同時還采用了問卷調查、穿行測試、現場寫實等方法,通過現場調研而歸集起來的電子版資料將近1G;第3階段課題組研討、征求意見和形成報告。總的說來,本次研究為我國企業開發和應用作業成本制度提供了具有開創意義并可資借鑒的藍本。
本文設計了一套作業成本制度,主要基于作業成本法的二維觀點,形成由流程與作業確定、分析、改進、作業成本計算以及作業管理等幾個環節組成的動態循環系統,并據此設計出具體的實施工具模板。本文采用現場研究的方法,研究了上述成本制度在大慶石油管理局鉆井二公司的應用情況,為作業成本制度在中國企業中的推廣應用提供了開創性的樣板。
研究動機
成本管理作為成本控制系統,包括財務(Financial)、運營(Operational)和戰略(Strategic)三個層面。財務和運營是兩個平行的層面,前者反映企業經營的價值層面,后者反映企業經營的物質層面。與運營層面相比較,財務層面更具有綜合性。戰略居于財務和運營之上,發揮著統馭方向的作用,用來保證財務和運營在長期內滿足顧客要求和增加股東及其他相關利益者的價值。這個基本框架體現在作為成本計算與流程優化的集成體系――作業成本制度之中,并由“特爾內模型”簡要地表述出來。
自20世紀90年代初期余緒纓教授率先引進作業成本制度以來,經過廣大專家學者的努力,應該說,我們在作業成本制度理論和方法的引進、消化和提高等方面已取得重要成果,在總體上能夠緊跟國外發展的步伐,但在應用研究方面我們則遠遠落后于國外企業。我們注意到我國專家學者特別是王平心教授等在作業成本制度應用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果,但我們同時也注意到,王教授等專家學者的研究重點是“特爾內模型”的縱軸即成本分配,而對其橫軸即流程優化則涉獵不多。我們以為,流程優化是作業成本制度的精髓,沒有流程優化,作業成本制度的作用將會大打折扣。基于這種考慮,清華大學與大慶石油管理局聯合組成課題組,配合大慶石油管理局低成本戰略的實施,從2002年7月至10月間,深入到鐵人精神發源地━━大慶鉆井二公司,就“作業成本計算與流程優化集成系統”應用問題進行現場研究。本文內容就是這次現場研究的結果,包括研究動機、大慶鉆井二公司概況、作業成本制度設計及其模板、流程與作業確認、分析和改進等內容。
大慶鉆井二公司概況
為方便后文的研究分析,這部分主要從歷史和現狀兩個方面對鉆井二公司進行了全面介紹。根據本文研究的需要,大慶石油管理局的戰略及其對鉆井二公司的影響也是本部分的一個重點。
1.大慶石油管理局及鉆井二公司
大慶油田是中國目前最大的油田,于1960年初開始進行開發建設,當年為國家生產原油97萬噸, 1976年進入世界特大油田行列。大慶油田占據中國石油工業的半壁江山,承擔全國40%的原油生產任務,居中國工業企業500強之首,連續26年年產原油突破5000萬噸。到2001年底,大慶油田累計生產原油16億多噸,創匯400多億美元,上繳各種稅金并承擔原油價差7000多億元人民幣,為我國石油工業和國民經濟的健康穩定快速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
1999年11月,國務院對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進行重組,大慶石油管理局作為中國最大的石油企業一分為二:采油、煉油、售油等優良資產部分組成大慶油田有限責任公司并作為中油股份公司的核心企業在海外上市(下文簡稱“油田公司”);剩余的物探、鉆井、基建、水電供應、后勤保障以及企業辦社會部分的文教衛生、物業管理、多種經營等非采油行業作為存續企業,形成今天的大慶石油管理局。重組后的大慶石油管理局是目前我國最大的從事石油工程技術服務的大型國有企業集團。
鉆井二公司是大慶石油管理局管轄范圍內的以油氣水資源勘探和開發為主營業務的專業公司,年鉆井能力150萬米以上,是大慶油田承擔定向叢式井、斜直井和水平井等多種特殊工藝井的專業化隊伍。公司固定資產原值5.57億元、凈值2.7億元,現有15個職能部室,9個分公司,共169個基層分隊。
組織結構中各職能部門以鉆井生產為中心,為鉆井生產的全過程提供生產、后勤等多方面的服務。各分公司的具體職能分工如下:四個鉆井分公司主要承擔公司的鉆井業務,是公司的主營業務單位;運輸分公司主要承擔鉆機搬遷、石粉運送、鉆具、套管轉運以及井隊的油、水供應等各項生產任務;機修分公司主要負責井隊鉆機、鉆具的維修任務及其他分公司的設備維修、維護等,同時還生產部分小型零配件;鉆前分公司主要負責井隊的井架和其他鉆井設備的裝卸、搬遷及井場的清理等業務;物資供應分公司主要負責計劃、采購、供應、存儲等物資管理工作;技術服務大隊作為公司的機關直屬部門,為鉆井生產提供各類技術支持。
2.大慶石油管理局的戰略及其對鉆井二公司的影響
進入新世紀后,大慶石油管理局面臨的市場環境更加復雜多變:一方面,由于國際石油市場價格的下跌,中油股份公司大幅縮減投資,油田內部市場萎縮;同時,大慶油田處于逐步減產期,2002年產量調減137萬噸,今后的趨勢將是每年減產150萬噸左右。另一方面,在外部市場中,因中國加入WTO,國內市場國際化使競爭的層次、廣度和強度不斷升級。在這種嚴峻的市場形勢下,大慶石油管理局的經營表現不盡如人意。雖近兩年每年的總收入都在200億元以上,但總體盈利水平仍然較低。面對這種情況,企業如何應對市場競爭,采取什么樣的經營戰略來保證今后的持續穩定發展,是企業管理者亟待解決的問題。
根據邁克爾?波特的戰略競爭理論,從企業的優勢、劣勢、機會和面臨的威脅進行分析,成本領先戰略是大慶石油管理局戰略選擇的必然。大慶石油管理局鉆井企業最大的優勢有兩方面:其一是長久以來和其最重要的客戶――油田公司形成的合作關系,鉆井公司熟悉油田公司的技術要求及開采油井的地質條件;其二是占據絕對的地理優勢,其他外省市的鉆井隊要想進入大慶的石油鉆采市場,需要增加很多運輸成本和人員安置成本。而其劣勢在于成本管理水平較差,間接成本占總成本的份額和其他企業相比較高,企業需負擔相當數額的社會成本。其面臨的機會是大慶油田有限責任公司目前有一部分潛在的未開采井,如生產成本能夠進一步降低,就可使這部分目前低于預期盈利水平的油井達到或超過預期水平,從而增加管理局鉆探系統的產量。本文作者調查發現:如果將目前的單井成本降低25%的話,就可以增加12000余口井的產量,這是鉆井公司保持市場份額的巨大機會。其面臨的威脅主要來自由于經營環境的變化帶來的市場份額的縮水,以及當地農民組成的“農民鉆井隊”的威脅。對于鉆井行業而言,成本水平在相當大的程度上決定了企業和顧客的談判能力。如果管理局鉆井公司的成本高居不下,不僅在外部市場競爭中難以立足,油田內部市場份額也將不保,即使能拿到工作量,利潤空間也會很小,甚至是虧損。綜合以上各因素的分析,不難看出,大慶石油管理局鉆井企業應該采取“成本領先戰略”,這是其求生存、謀發展的必經之路。大慶石油管理局的管理層認識到了成本領先戰略的重要性,開始在全局范圍內實施“低成本戰略”。2002年,管理局在“低成本戰略”方針的指引下,開展了“成本效益年”活動。根據“低成本戰略”的整體部署,管理局制定的2002年具體工作目標為:(1)局內單位必須完成管理局核定的目標利潤及資產收益指標;(2)存貨降低到2001年年初水平,平均降幅達到30%;(3)各單位管理性支出下降1%-5%;(4)各單位成本利潤率增長1%;(5)應收賬款回款率達100%;(6)費用單位年費用補貼率減少15%以上,基礎教育部分也要努力降低費用;(7)不良債權降低5%;(8)閑置、低效固定資產盤活10%。為了實現這些目標,管理局進一步制定了10項推進措施。
目前,受總公司成本管理戰略的影響,鉆井二公司在成本管理上有著迫切的降低成本的要求。但管理層仍沿用傳統的成本效益觀念,號召各部門節約、增效,并向下級部門硬性分攤指標,對企業潛在的可降低成本空間缺乏深入分析和重點控制現存成本管理現狀很難持續地降低企業成本。我們在現場研究過程中發現在鉆井二公司現有的成本管理方式下,進一步壓縮成本的空間不大,企業要想顯著地降低成本,就必須突破傳統做法,尋找新的成本解決方案和控制方法。因此,作者試圖通過將作業成本計算與流程改進兩者集成,形成一種新的成本控制方法,并嘗試在鉆井二公司進行應用。
3.鉆井二公司成本管理現狀
作者通過對鉆井二公司的主要職能處室和分公司進行走訪調查,了解公司目前成本管理制度的實施情況,并結合所收集的資料,對鉆井二公司目前的成本水平及構成、成本預算管理、激勵制度等方面內容進行了分析。
(1)成本水平及構成
關于鉆井二公司目前的成本水平,作者試圖將其和行業的平均水平進行比較。但是實際操作起來難度非常大,主要原因是難以找到合適的比較數據。鉆井二公司及大慶石油管理局管理層均無法提供合適的鉆井行業的平均成本水平。大慶石油管理局曾經組織過對同行業的幾家公司(大港油田、遼河油田、華北油田)鉆井成本水平的調查活動。但由于調查數據過于籠統,數據缺乏可比性。因此,暫時無法對鉆井二公司成本水平的高低做出行業判斷。
鉆井二公司的現有報表體系將成本項目細分為七大項:直接材料、直接人工、提取福利費、折舊費、其他直接支出、間接費用、施工管理費。仔細分析這些項目發現,公司的會計報表并沒有將直接費用和制造費用進行明確的分離:直接材料項目中存在一小部分期間分攤費用,例如鉆具的攤銷費用;其他直接支出中也存在期間費用。根據公司目前提供的數據,很難將這些項目互相剝離,所以本文將所列的直接材料和直接工資列為直接費用,其他項目支出都列為制造費用。根據近兩年的歷史數據分析(見圖表1所示),公司的總成本中直接材料約占總成本的41.8%,直接人工約占總成本的3.2%,制造費用占總成本的55%。從中可以看出,制造費用占總成本的比例還是相當高的。
(2)成本預算管理
鉆井二公司在全公司范圍內實施預算管理。這里可以從兩個角度具體考察:一是預算項目角度,二是產品(即單井)角度。
從預算項目看,公司的預算管理由收入預算與成本費用預算兩部分組成。其中,收入預算可以細分為三部分:關聯交易鉆井收入、其他收入和管理局財務資產部撥款。其中第一項收入占鉆井二公司全部收入的絕大部分,且此項收入年初時已基本確定,所以鉆井二公司的年度收入在年初時就已經基本確定。因此,公司的主要預算管理都是圍繞成本費用預算進行。 鉆井二公司的總成本預算指標是根據管理局下達的年度目標利潤倒推出來的,具體表達式為:預算成本=收入 - 目標利潤 - 銷售稅金。鉆井二公司再將總預算成本細分為分公司預算指標,向下傳達。根據各分公司在生產過程中的不同性質,鉆井二公司將所屬分公司分為產值單位和費用單位,對這兩種類型的單位下達不同的預算指標。產值單位包括:鉆前分公司、運輸分公司、機修分公司,下達的預算指標包括收入預算與成本費用預算;鉆井二公司劃分的費用單位包括:物資供應分公司、四個鉆井分公司(鉆井分公司的單井成本由二公司單井成本核算小組控制,這里主要指鉆井分公司的后勤機關單位)、綜合服務分公司、職工技術培訓學校等。分公司年初將公司下達的成本費用指標層層分解到基層小隊及各費用要素(材料、油料等)。另外鉆井二公司對物資供應分公司下達庫存指標,物資供應分公司將庫存指標分解到各個庫存單位進行控制。
在實際日常管理中,鉆井二公司將鉆井成本分為直接成本、間接費用及施工管理費三大類,對鉆井直接成本實行“單井預算”管理。預算投資方案在每口井開鉆前3天直接下達到鉆井隊,要求井隊在施工中按照“單井預算書”對成本進行全方位控制。
鉆井二公司還對預算調整的相關內容進行了規定。對于鉆井二公司來說,預算調整的工作就是對某些單井的生產成本進行追加投資。該公司規定,存在非井隊原因造成的井漏、井涌等事故井;組織停工;人為造成的單井預算不準確,比如設計漏項、串項;價格調整、設計調整;預算系統中沒有編入程序、無法設計的項目;特殊原因造成的增加井深、井別變更和新技術試驗項目等原因時可以調整預算、追加投資。其追加投資的流程為井隊負責人填寫追加投資申請,分公司技術主管簽字,預算委員會審批,二公司財務資產部追加投資。
以上預算管理做法是鉆井二公司成本控制的主要手段。通過對預算管理的分析發現:鉆井二公司目前的預算管理漏洞較多,很難發揮對成本的控制作用。其一,各種預算報表設計過于簡單,基本沒有詳細科目,從而對各具體成本的發生缺乏有效的控制。其二,有些分公司和部門預算報表的制定僅僅是為完成上級下達的預算編制任務。當年預算的編制基礎是基于歷史資料的平均值(或往年的編制經驗),沒有認真分析真實生產情況,很多數據缺乏科學性和準確性,在預算的設定中存在著明顯的預算松弛問題。其三,鉆井二公司的“單井預算”制度也存在很多問題。例如,通過對一些井隊成本員的調查發現,單井預算表下達并不及時,據訪談時了解有的甚至在開鉆后才下達;各種單井預算涉及數據時常不準確,造成頻繁地追加投資;公司對追加投資的反應不及時、不合理,給井隊造成不良影響。其四,因采用收付實現制造成單井成本核算不準確,由此產生的預算差異分析價值大打折扣,從而績效考核不準確。另外,鉆井二公司的部分成本核算不及時,有些項目本應按月結算,實際為半年一次。公司對各成本項目的發生實行的是事后控制,缺乏有效的事中控制手段。
(3)激勵制度
鉆井二公司為了有效控制成本水平,保證利潤指標的實現,在激勵方面引入了兩種新的制度,即對關鍵管理人員實行風險抵押金制度,而對普通員工實行浮動工資制度。鉆井二公司的獎懲資源主要包括物質和各種精神文明獎勵,而且各種精神文明獎勵最終會跟經濟指標掛鉤。獎懲資源的具體內容包括工資、獎金和各種單項獎勵。
風險抵押金制度是對需要交納風險抵押金崗位所承擔經營業績責任的風險抵押,旨在為強化經營責任而實施的一種約束與激勵制度。風險抵押金的沉沒或返還獎勵按年終考核情況而定。 浮動工資制度是分公司為加強普通員工的責任和風險意識,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在保證基本工資的前提下,從崗位工資中拿出一部分作為浮動工資以充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浮動工資的具體實施辦法由各分公司自主確定,數額從200―500元不等。
在獎金方面,鉆井二公司對鉆井分公司和其他后勤單位的獎金發放作了不同的規定。鉆井分公司的獎金發放分為月度和年度兩種形式。月度獎金具體數額因服務對象及具體施工情況的不同來確定相應的獎金折算系數,并依此計算獎金數額。年度獎金則根據鉆井分公司年末的實際經營情況進行一次性獎勵。鉆井分公司的機關后勤和鉆前、運輸以及機修分公司一次性核定獎金總額,由各分公司根據其生產任務完成情況和經濟效益情況申報并經公司審核后發放。各種單項獎勵除了風險抵押金兌現獎勵之外,還有成本節余獎勵、雙文明獎勵、科技成果獎勵、經理專項獎勵基金和綜合經濟兌現獎勵等,
在激勵制度方面,鉆井二公司上述做法取得了一定的預期作用。但是由于大部分激勵實施都是以預算完成的效果為根據的,而前面的分析發現很多預算缺乏準確性,并存在預算松弛問題,這使得激勵措施的效力大打折扣。例如,根據作者的調查,由于預算指標制定過于寬松,鉆井二公司還未出現過“風險抵押金”沉沒現象,許多底層員工甚至認為這一措施是變相地向領導干部發獎金。
(4)成本預算管理與激勵制度的問卷調查
在現場研究中,為了從多角度了解鉆井二公司現行成本管理水平、成本降低潛力以及激勵制度的效果,作者對公司的鉆井隊成本員和生產工人進行了一次問卷調查。選取二者作為調研對象是因為他們能夠直接接觸大部分成本項目的消耗,因此對鉆井二公司成本管理水平、成本降低的潛力有最直接的認識,可以從不同側面反映出一些實際情況及存在問題。問卷分為兩種,一種是直接針對生產工人,另一種是針對井隊成本員。由成本員填寫的問卷共發放37份,收到有效問卷為27份,回收率為73%。由生產工人填寫的問卷共發放75份,收到有效問卷為69份,回收率為92%。調查結果和簡單分析如下:
在成本管理方面,有74.07%的成本員認為:“成本效益年”活動對其工作和生活有一定影響。生產工人中鉆前分公司約有50%的員工認為有很大影響,其他分公司的人員認為存在一定影響。
在成本控制水平上,沒有成本員認為自己所屬的鉆井小隊的成本控制不嚴,約有60%的成本員認為成本控制很嚴,絕大部分生產人員認為其所從事的工作的成本已經基本上達到最低,無太多可壓縮空間,降低成本的潛力很小。
在針對作者提供的可供選擇的幾項進一步降低成本的方式上,成本員與各分公司一線工人反饋回來的結果有很大差異。這說明由于各分公司的成本構成、成本控制水平等因素存在差異,應該針對不同公司采取不同的降低成本措施。
針對預算管理部分的調查表明,59.38%的成本員認為“單井成本預算書”的指標設計與實際有一定出入,約有70%的成本員認為“單井成本預算”制度對井隊的成本控制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所有成本員均認為有預算差異分析,但差異分析的頻率卻沒有一致看法。對于單井預決算,成本員認為過程應更加透明,應加快追加投資和結算的速度,并提高核銷的準確性。按時召開成本裁決會,加大預算獎懲力度。
在激勵制度部分,77.78%的成本員認為鉆井小隊對工人的業績評價與考核指標比較合理, 但有一定缺陷。對此,一線工人有不同的看法:有超過90%的一線生產工人認為業績評價與考核指標能客觀反映工作真實情況,96.15%的成本員認為相關指標有效調動了生產工人工作的積極性。
通過以上幾方面的分析可以看到,鉆井二公司目前的成本管理方面還存在很多問題:成本控制實施的范圍偏小,目前鉆井二公司將成本降低的重點放在了單井直接成本上。降低單井直接生產成本是必要的,也有一定潛力,但比較而言,間接的、非生產成本降低的潛力可能更大。壓縮成本還應從生產向研發和設計階段推進,做到成本的事前控制。而且,預算管理制度不完善,如預算指標的制定缺乏透明度,預算指標與預算調整標準偏松。
作業成本制度設計與模板
1.作業成本制度設計的基本原理
本文的作業成本制度是依據“特爾內模型”設計的,如本期“流程觀下的作業成本制度”一文的圖表1所示。
成本分配觀強調縱向分析計算,其目的是要將資源耗費通過作業計入產品,計算出產品成本,這是一種以財務為導向的觀念;流程觀則把作業成本計算視為細化企業成本管理的手段,是一種以業務為導向的觀念。成本分配觀和流程觀各有所長:成本分配觀能提供相對準確的成本信息,從而有助于各種決策分析的進行,例如定價決策、產品組合決策、資源利用決策、產品設計決策等,并且有助于各種改進措施的實施;流程觀,可以提供企業生產經營中影響作業業績的各種因素變動的信息,有助于管理者發現生產經營中的瓶頸所在,以便采取確保各項作業的有效進行。
因此,如果能夠將這兩種觀點整合到一起,將為企業提供一種強有力的成本控制方法。本文的作業成本制度就是在此基礎上設計出來的。它是一個動態循環的成本控制系統,其核心思想是應用作業成本計算的方法來獲得準確的作業和產品的成本信息,以及各種成本動因的相關信息,借助這些信息分析成本動因的合理性,同時采用流程與作業改進的方法與工具,進行有效的作業分析與流程優化,從而降低成本動因的發生,進而降低企業的成本。本文將這些思想細化成一套可操作的循環系統,并且這種系統的實施方式和實施程度有很多種組合,從而使得企業可以針對自身成本結構、生產經營的特點有選擇有范圍地在企業局部或者整體實施。該系統的循環過程所包括的關鍵環節如圖表2所示。
根據80/20原則,企業80%的成本是由20%的作業產生的,因此流程與作業確認這一環節旨在發現這20%的作業,為更深層次的成本分析和成本降低提供切入點。按照成本分配觀和流程觀兩種思路,可以從多個角度展開流程與作業分析,這些角度包括時間、成本、質量、創新、安全等。一旦發現改進機會,就可采用流程改進工具努力消除非增值作業,提高增值作業的效率,來達到降低成本的目的。這些工具包括通過消除企業中存在的、消除不必要的程序和環節、將縱向流程改成橫向流程、改變某些工廠布局、縮短周期時間等。在流程優化的基礎上,企業可以通過作業成本計算獲得作業的標準成本以及其他考核標準,為企業進行作業管理以及績效考核提供標準。根據制定的作業成本標準進行成本預算、成本控制和績效評估和業績改進,將企業的管理深入到作業水平,使得管理的重心由“產品”轉向“作業”,把握企業的整個資源流動過程。以上就是集成系統的幾個基本環節。這里需要指出的是,該系統是一個循環系統,企業應該不斷地沿著這個循環進行成本的管理與控制。這是因為,企業的內部、外部環境時刻在發生著變化,例如新技術的發明使得某種流程改進成為可能,新競爭對手的出現增加了企業降低成本的壓力等,這些都要求企業不斷地進行流程改進,來保持長久的競爭優勢。
2.作業成本制度設計模板
前文所述的作業成本制度在理論上是完整的,但企業真正實施起來絕非易事,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特別是對于那些管理水平不高、“作業觀念”不強的企業來說,系統性的實施既有難度又有很大的風險,也需要做大量的基礎準備工作。為了加強上述制度的可操作性,本文建議在企業實施該系統的試驗階段和正式運行的前期階段,應該根據自身經營特點和實際資源情況,針對系統的不同環節開發出一套簡單的工具模板,并將其通過簡化的表格體現出來,從而使制度的實施更加簡單和標準。這將大大節約企業的實施成本和降低實施風險,企業完全可以通過這些表格逐步了解企業目前的實際情況,選擇一些重點環節作為實驗對象進行系統性實施的試點。當企業對集成系統的使用方法和各種資源要求都十分熟悉時,可以考慮投入更多的資源,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編制更加先進的軟件和操作系統,提高集成系統的自動化和信息化,使其發揮更大的效力。
為了進一步明確工具模板的設計方向和設計方法,作者針對系統的各個環節設計了部分工具模板,并且在現場研究中進行了應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該工具模板由五個模塊構成,即流程與作業確認、流程與作業分析、流程與作業改進、作業標準制定、作業成本管理。每個模塊都包括一些表格化的工具模板,各個表格之間存在著緊密的勾稽關系,將動態集成系統的實施方案具體化。作業成本制度表格設計的基本思路如下:從企業整體出發,根據組織結構和主要職能詳細界定企業內部流程,并借助職能流程圖從投入產出的角度詳細加以描述。同時根據平衡計分卡原理,結合企業戰略,制定出一系列的流程評估指標(主要包括質量、成本、效率和時間等方面),藉此分析企業現有流程的不足,提出相應的改進建議,從而實現企業流程優化;在優化流程的基礎上,選定某一特定流程并將其分解成作業或任務,根據投入產出關系不斷追溯作業或任務耗費資源和形成產品的前因后果,建立成本庫,計算相應的作業成本和產品成本;進而依據作業或任務的投入產出關系,制定相應的業績評價指標,通過對比實際業績與標準,確定差異以及歸屬差異到相應的責任主體,為業績評價和考核提供客觀支持。
這些基于表格的模塊可為企業編制更加先進的標準化工具軟件提供思路和編制基礎。工具模板的結構和內容并不是固定不變的,企業在具體實施集成系統時可以對某些模板進行修改,并且應該根據自身要求和條件將這些模塊的內容進一步擴展。在本文的案例分析中將根據需要重點展示部分模板的具體應用。
流程與作業確認
在進行關鍵流程和作業的確認時,一般有三種方法可以采用:作業地圖法、作業流程圖法和征求意見法。在鉆井二公司進行現場研究時,主要采用作業流程圖法和征求意見法兩者相結合的方法,對鉆井二公司的主要業務流程以及輔助流程進行了詳細的分析。
在現場研究的過程中,對企業流程和作業的確認至少可以從兩個方向進行。其一是從企業現有的組織結構出發,通過分析當前各業務部門的功能來“圈定”企業的主要業務流程,即以功能定流程(Function-process)。工具模板中的圖表“企業流程結構表”就體現了這一思路。這種方法的優點是可以非常明確地確定每個流程的責任主體,并且容易將企業各部門從事的所有經營活動都涵蓋進來,不會有遺漏;但它的缺點是不同部門列出的流程之間的層次有時會不一致,劃分的細致程度不同,導致所列出的流程之間缺乏邏輯性,難以將流程有機的聯系起來。另一個方向是從企業的生產過程出發,通過對主要流程和作業的描述以及責任主體的確認,來刻畫企業的主要業務流程,即以流程定功能(Process-function)。工具模板中的圖表“企業工序分析表”就是從這個角度對鉆井二公司的流程進行分析。這種方法的優點是所描述的流程完全按照作業實際發生的順序紀錄,具有非常強的邏輯性,缺點是在流程描述層次較簡單的情況下,某些輔助流程以及責任主體很難在流程中體現出來。作者在實際分析中將這兩種維度糅合到了一起,進行綜合應用。圖表3列示了“以職能確定流程”的結果,它從整體上將企業的組織結構與業務流程有機結合起來。表格的縱向是企業目前擁有的主要職能部門,橫向包括各個職能部門的主要職能、業務流程。利用該表可以從企業整體把握主要職能部門的主要職能和主要業務流程,為后文的流程分析和改進奠定良好基礎。
接下來的圖表4,即企業工序分析表,則是從另外一個維度――企業的生產工序入手,對企業的流程進行描述。它將鉆井二公司看成是一個車間,首先確定其生產線,以及完成各工序的責任主體,同時辨認出為各主要工序提供輔助服務的部門。
結合以上兩表可以看到,鉆井二公司的主要業務流程是圍繞鉆井生產進行的。鉆井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每一口井的完成都包括鉆前施工、鉆進施工和完井三個階段。每一項工程階段又有一系列的作業。主要作業一般包括:定井位、道路勘測、基礎施工、安裝井架、搬家、安裝設備、勘鉆、鉆井、起鉆、下套管、固井等多項作業。以上這些作業屬于主要業務流程中的主要作業(Primary Activity),除此之外,還有許多輔的流程例如在整個鉆井施工過程中都可能涉及到的領料流程、財務報銷流程、物資采購流程、機器修理流程、生產調度安排流程等等,這些輔助流程又可以細分為多項輔助作業(Secondary Activity)。主要作業與輔助作業之間的關系錯綜復雜,這種關系可形象描述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呈現網狀關系,也就是在后面中提出的作業網和流程網的概念。
流程與作業分析
流程與作業分析的起點是繪制流程,即通過流程圖方式詳細展現流程的具體內容,便于進一步分析。限于篇幅,本文選取“領料”流程為例說明流程繪制,并闡述如何從時間等緯度對流程進行分析。通過實地跟蹤調查以及穿行測試,本文所記錄的領料流程始于鉆井分公司,跨越運輸、物資分公司以及財務等輔助生產部門,貫穿基本生產部門和多個輔助生產部門。首先引入“單項流程分析表”,該表以單個業務流程作為分析對象,重點用來分析某項流程涉及到的主要作業、作業的責任主體、作業時間以及周期時間。“責任主體”指對相關作業負責的單位和個人;“作業時間”指一項作業發生所需的時間;“周期時間”指前一項作業結束到后一項作業結束所經過的時間,主要用來分析是否存在等待作業。使用該表對領料流程進行分析后發現,該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幾項作業:用料申請、隊長審批、物資公司審批、領料、運輸、財務部門入賬等。通過圖表5可以清楚看到領料流程的各項作業以及相關部門和責任人,同時也可以獲得作業時間和周期時間信息。作者發現,兩個時間之間的差異歸因于部門間的距離和等待時間。據此,后文提出了相應的改進意見。
流程的分析除了時間緯度外,還有很多其他的指標,如成本、質量、創新等,這些指標由企業戰略導出。以成本為例,一般可以得到兩個成本數據:一是根據企業戰略測算出來的領料流程成本;二是在未經優化的流程的基礎上,根據作業成本法計算出的領料流程的實際成本。兩者之間的差異就需要通過流程與作業改進彌合。至于分析的內容,包括流程合并與分解檢查、技術性檢查、投入產出因子檢查、增值性檢查、作業時間與周期時間檢查、邏輯性檢查等。總的來說,流程與作業分析的根本目的在于找到實現企業戰略的合適流程和作業,其方法是利用源于企業戰略的指標,找出并分析指標實際數額與戰略目標的差異。
流程與作業改進
經過流程與作業分析后,接下來就是流程和作業改進。流程和作業改進就是根據分析結果,消除非增值作業,同時盡量減少增值作業對資源的消耗。企業可以采用工序改進、質量管理、流程再造、技術革新等手段從成本、時間、質量、創新、安全等幾個緯度進行。
根據圖表5,作者認為目前的領料流程存在以下問題,并進一步分析得出這些問題會帶來的影響以及產生的原因,最后給出如圖表6所示的改進意見。
通過以上的分析和改進過程,可以通過重新設計流程來縮短領料所需時間,從而降低該流程的成本消耗。在現場研究過程中,作者還對其他多項企業流程應用系統模板進行了分析。通過分析,作者發現在主要業務流程中確實存在著一些非增值作業,如搬遷、等待等作業。最大限度的消除這些非增值作業將對企業成本節約提供更多空間。當然,有些非增值作業無法完全消除,例如對于鉆井生產來說,雖然搬遷作業屬于非增值作業,但是由于鉆井作業的特殊性,每口井的位置都不同,必須進行搬遷作業。企業可以控制的是盡量減少搬遷的距離,這就要求在進行生產部署時,應該考慮到各口井的地理位置,盡量做到搬遷距離最小。
作業(產品)成本計算
當主要業務流程和作業得到確認或優化之后,企業就可以根據實際需要和自身條件針對企業鉆井的全部流程或者具體的某項流程進行作業成本計算。具體來說,就是根據企業生產的實際情況來劃分作業中心,也就是將若干具有相同功能、相同成本動因的作業組合起來,形成作業中心,建立作業成本庫。如果將資源耗費歸集到作業中心上,再將作業中心的成本歸集到作業成本庫,最后將作業成本庫的成本歸集到產品上,就可得出按照作業成本法計算的產品成本,為更進一步的流程和作業改進提供基礎。
鉆井二公司生產的產品就是完工井,并且由于每口井的施工環境、地質條件都不完全相同,導致其生產的每個產品都是獨特的,對資源耗費的情況也就必然不同,只有按照每口井發生的具體作業進行成本歸集,才能準確計算出產品的成本。在案例研究中,對某口鉆井進行作業分析時,分析的出發點是從產品出發,然后倒推到每項具體作業,最后到達資源。然后再反過來按照作業成本法進行成本歸集,最終得到作業成本法下的產品成本。
結合本案例,具體分析的過程如下:首先結合前面確定的主要流程和作業,對某口井的鉆井生產所涉及到的作業進行歸集和劃分,確定作業中心或成本庫;然后針對每項作業或成本庫進一步分析其包括的任務。這里以下套管這個子流程為例,深入分析其包括的作業,并將這些作業劃分為作業中心,主要有領料、運輸、存儲、采購等幾個作業中心。 然后再針對每個作業中心進一步分析其所包括的作業,以及這些作業所消耗的資源,將這些資源消耗歸集到相應的作業成本庫中。這里以采購這個作業中心為例,理論上講,該作業還可以進一步細分為幾項作業,為了簡化,就將其作為一項作業來進行分析,不再進行細分。采購作業所耗費的資源有采購人員的工資、材料運輸的費用、供應總公司(該公司負責整個大慶油田物資的采購工作,是鉆井二公司的關聯單位。目前該公司的經營成本是分攤到各種采購產品的成本中,最終結轉到鉆井生產的用料成本中)的固定資產折舊等資源。接著,分析每月進行采購作業的次數(資源動因),通過確定作業總量計算出每次采購所耗費的直接人工(資源動因費率),再根據本次下套管(作業動因)所引發的采購次數,計算出所耗費的采購作業中的直接人工成本。然后從資源出發,按照和上述分析過程相反的方向,將其他資源按照同樣的原理進行歸集,最終就可得到本口鉆井的成本。
圖表7展示了上面的分析過程。出于對企業信息保密的原則,其中所涉及的數字均為假設。同時,為了簡化分析過程,在每個分析層次上只列舉出部分項目,并且選擇一個項目作為進一步細分的對象。企業在進行實際作業成本計算時需要將所有的主要項目完整列示出來,盡量不遺漏,這樣才能保證所計算出成本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在具體計算作業成本時,一般可以采用圖表8所示的表格。產品成本計算與作業成本計算類似。
結束語
作業成本法發展至今,理論界已經有很多學者對作業成本法的功能進行更深入的挖掘,并且開始研究如何將作業成本法和其他管理理論結合起來進行應用, 例如作業成本法與作業成本預算(Activity-based Budgeting)、作業成本法與戰略成本管理(Strategic Cost Management)、作業成本法與經濟增加值(Economic Value Added),作業成本法與約束理論(Theory of Constraint)研究等。本文也是從作業成本法出發,將其應用功能進一步拓展,試圖彌補我國目前理論界對作業成本法所作研究僅僅局限于作業成本分攤的缺憾。
本文建立起一套作業成本制度,它融合了作業成本計算與流程改進。通過對作業成本計算的二維觀點的介紹,闡述了如何將作業成本分攤、作業分析和流程改進有機結合起來,形成由作業流程確定、作業流程分析、作業改進、作業成本標準制定、作業管理等幾個環節組成的動態循環系統的原理,并據此設計出具體的實施工具模板。同時,本文采用現場研究的方法,研究了上述成本制度在大慶石油管理局鉆井二公司的應用情況。
本項研究中我們認為下面三點體會對理論界和實務界來說意義重大。其一,理論界對作業成本法進行介紹時,往往會提到“作業鏈”、“供應鏈”和“價值鏈”三個基本概念。在研究中我們發現,企業不僅僅是一個滿足顧客需求的作業鏈,而是一個“作業網”,所有的作業通過投入產出關系而相互連接、相互交織形成一張網。為了理清這一概念,僅以表層鉆井流程為例加以說明。作為企業工藝過程的一部分,表層鉆井流程可以更進一步分為開鉆、完鉆、劃眼、下表層套管等作業。下表層套管作業的成本內容包括套管材料成本、人員工資、鉆井設備攤銷成本等,而對整個鉆井二公司而言,套管材料的成本僅包括采購成本;但是在鉆井分公司眼里,套管材料的成本較采購成本增加了很大一塊。實際上,套管材料的取得經歷了一系列的作業才得以完成,例如材料申請、審批、復核、檢驗等,因此套管材料的成本不僅包括其最初采購成本,也包括申請、審批、復核和檢驗作業所耗費的作業成本。由此我們進一步分析附加的作業成本,以隊長審批為例。假設隊長從事的業務活動有鉆井分隊生產計劃設計、審批、生產協調等,其中審批活動又可以進一步細分為領料審批、事假審批、獎金審批等。根據作業成本法的原理,我們可以將隊長從事審批活動看作一個成本庫,將隊長耗費的資源費用根據一定的作業動因分配到成本庫中,再進一步分解到領料審批、事假審批、獎金審批等作業上,這樣就計算出了領料流程中審批作業的成本。從這個過程中我們不難發現,為了計算一項作業的成本,必須考慮很多項相關作業的成本。因此從理論上講,要真正確定某一項作業的成本,實質就是根據作業間的投入產出關系建立并求解一組多元線性方程組。當然這一方法在理論上可行,現實中不具備可操作性。實際上,在上述計算審批作業成本的過程中, 我們采用了簡化手段,對作業動因數量進行了估值處理,才使得計算得以進行。推而廣之,我們不難理解“供應網”和“價值網”等概念,也不難體會到作業成本法真正實施的復雜度和難度。
其二,我們認為應對“未利用生產能力”給予關注。所謂“未利用生產能力”,就是實際產能達不到設計產能而形成的差額,它反映的是可供利用生產能力的利用程度。從成本差異分析的角度看,未利用生產能力是指在固定作業成本中,可供利用的作業量和單位標準作業成本之積與實際作業成本金額之間的差額。該差異的基本特點可概述如下:若實際的作業量等于可供利用的作業量,則沒有未利用生產能力差異,生產能力已得到充分利用;若實際的作業量小于可供利用的作業量,則未利用生產能力差異為不利差異,表示可供利用生產能力尚未得到充分利用;若實際的成本動因量大于可供利用的成本動因量,則未利用生產能力差異為有利差異。未利用的生產能力,對于企業來說應該是一項浪費,管理人員應該對此作出反應,可以采取諸如出售、租賃、換作其他用途或者擴大企業規模以吸收利用等方式,充分利用資源,降低成本。本文作者在進行現場研究時,對一些業務流程與作業進行了時間研究,發現目前鉆井二公司在業務流程上存在一些未利用生產能力。以差旅費報銷流程為例,工作人員每天只需要花1個小時就可以完成全天工作,但是每天卻可以領取8小時的工資,兩者之間的差異就是“未利用生產能力”。 這種未利用生產能力就是資源閑置,就是一種浪費, 應該采取一定措施予以消除。
[關鍵詞]勞工標準 經濟成本 經濟福利
一、引言
勞工標準問題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成為國際熱點問題。勞工標準是一國關于勞工若干方面的狀況。它包括至少3個方面的內容:經濟福利、生產環境和勞工權利。其中,經濟福利包括勞工工資和其它非工資福利,生產環境包括有關勞工工作安全和健康設施的建設,而勞工權利涉及勞工各項權利。國際勞工組織(ILO)于1998年歸納的四項核心勞工標準是:結社自由和有效承認集體談判權利;消除一切形式的強迫或強制勞動;有效廢除童工;以及消除就業與職業歧視。它們都都屬于勞工權利范疇。
關于勞工標準的研究文獻很多,它們幾乎都不否認執行勞工標準制度將提高經濟成本,甚至以此為前提條件在其基礎上進行深入的研究。但在,在利用該前提條件之前,我們有必要具體分析勞工標準制度是如何影響經濟成本的。
二、各項勞工標準制度的直接影響
除了本身的執行成本(包括設立法律、法規,執行費用,執行者的支付,監督費用等)外,勞工標準制度還可能直接提高經濟成本。下面分析各項勞工標準對經濟成本的影響。
1. 經濟福利
勞工的經濟福利是勞工標準的重要部分。如果最低福利標準的底線低于市場出清水平,則該標準對經濟成本沒有影響。但是,最低工資標準或者其它最低福利標準的底線通常被設置在高于市場出清的水平,因此,它們將直接提高經濟成本。
2. 生產環境
勞工標準中有關生產環境的內容在SA8000和《北美勞工合作協議》中都有規定。比如要求企業提供安全與健康的工作環境,投資購買或建造相應的設施、設備,進行質量和安全檢查,舉行健康和安全培訓等。顯然,該標準將提高企業的經濟成本。
3. 勞工權利
勞工標準中有關勞工權利的規定對經濟成本的影響比較復雜。這里主要分析四項核心勞工標準的影響
(1)結社自由和集體談判
結社自由指工人和雇主有權建立和加入他們自己選擇的組織,而集體談判權利指工人和雇主有權利以組織的形式來談判。這兩項權利都以同一種方式來提高經濟成本。它們實際上承認了,工人和雇主可以集體的形式出現在并影響勞動力市場,也就是說,鼓勵勞動力供給方和需求方形成市場勢力。由于勞動力的需求者(雇主)人數少,他們比較容易形成勢力。相反,勞動力人數多,他們的市場力量很小。結社自由和有效承認集體談判權利實際上偏向于供給方勢力的形成,從而提高勞動力的價格。值得一提的是,該標準對經濟成本的影響取決于勞動力供求雙方的現狀,如果勞動力供給方沒有形成市場勢力,那么該標準就將大幅度地提高經濟成本。如果勞動力供給方已經形成了一定規模的市場勢力,那么該標準的影響就不大。
(2)免除強迫或強制勞動
該標準主要針對的是殖民地的強制勞動和監獄勞動,屬于少數情況。一般來說,在強迫、強制勞動中,工人的支付比較少甚至沒有。顯然,該標準將減少所針對的人群的勞動量,提高其勞動補償,于是提高經濟成本。
(3)兒童免除工作
勞工標準中對童工問題的規定比較復雜,故我們只考慮最一般的情況。童工的特點是,其支付比正常人要少。該標準用成人去替代他們,增加了工資成本。
(4)免除就業與職業歧視
從經濟意義來說,歧視就是作出了同樣經濟貢獻的人得到的報酬不同,或者創造經濟價值更多的人卻得不到更多的報酬。故該標準將提高那些受到歧視者的回報,從而提高經濟成本。
三、勞工標準制度的間接影響
前面的分析表明,在一般情況下,除了本身的執行成本以外,每項勞工標準制度都將提高經濟成本。該經濟成本與勞動這種生產要素密切相關。但是,執行勞工標準制度的影響并未到此結束。由于它引起了勞動力市場的扭曲,而市場機制將傾向于使市場達到新的均衡。這種市場均衡力量將影響經濟成本。
一方面,勞工標準制度將一些勞動力從生產中剝離。Brown,Deardorff和Stern(1996)通過分析認為,許多項勞工標準制度是純勞動使用型標準(purely labor-using standard),將一部分勞動力從生產中去掉了。可是,這些被“去掉”的勞動力并不容易在市場上消失,他們成為了新的失業者,并尋找機會重新進入生產活動。
另一方面,勞工標準制度使生產中的勞動力價格高于市場均衡水平。這引起了非勞動要素對勞動要素的替代。于是,市場上將出現更多的失業者。
失業者的增加使勞動力價格有下降的趨勢,這使經濟成本略有降低。當然,經濟成本很難降至執行勞工標準制度之前的水平。
四、結論
以上分析表明,勞工標準制度將提高經濟成本和造成勞動力市場的扭曲。而市場均衡力量將使經濟成本略微降低。但是,總體來說,勞工標準制度提高了經濟成本。
參考文獻:
【關鍵詞]馬克思;新制度經濟學;人的本質;以人為本;科學發展觀
與西方經濟學一樣,關于人的本質和人的行動方式的理解也是馬克思經濟學的邏輯基礎, “任何人類歷史的第一個前提無疑是有生命的個人的存在。”但現在國內所進行的馬克思經濟學或經濟學研究卻往往忽略了這一重要的理論前提,而許多對馬克思持批評態度的西方經濟學家注意到了馬克思經濟學的人學基礎,卻簡單地將馬克思經濟學視野中的“人”理解為只具有抽象的階級屬性的人。例如,新制度經濟學的代表人物諾思就認為,馬克思關于長期社會制度變遷的理論“只有通過階級斗爭才能得以實現”,由此認為馬克思的理論“未能解釋問題的全部”。。這不能不說是對馬克思思想的一種曲解。因此,對馬克思經濟學與新制度經濟學關于“人的本質與人的行為”的思想進行界定與區分,是我們準確把握兩大經濟學說體系理論區別的關鍵所在。
一、馬克思關于“人的本質”的具體思想內涵
馬克思對人的本質和人的自由的理解,與科學實踐概念的提出密切相關。1845年春天誕生的《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標志著馬克思哲學邏輯內部矛盾的一種科學解決。在新歷史觀中,馬克思指出,一切生產實踐都是個人“在一定的社會形式中并借這種社會形式而進行的對自然的占有”。如果說自然界的人化生成意味實現人的自由的自然界限被不斷突破的話,人們借以進行物質改造的社會形式則是制約著人的自由的社會界限,狹隘的社會交往方式是市民社會個人盲目異在的根本原因。在這個意義上,馬克思指出:“人的本質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馬克思對“社會關系”的外延作了具體說明,“生產關系總合起來就構成所謂社會關系”,并指出包括生活資料、勞動工具和原料在內的資本“也是一種社會生產關系”,這些社會關系是個人“互相交換其活動和參與共同生產的條件”。。個人作為人的本質的實現程度,個人獲得自由的相對空間,取決于他對社會關系具體的、歷史的占有程度。因此。 “現實的、有生命的個人”如何行動,個人的利益滿足和自由實現程度,取決于他在具體的社會交往關系中的地位,取決于他對社會財富的占有方式和占有程度。“社會關系的總和”是“物的和個體的活動借以實現的必然形式”。
具體而言,馬克思關于人的本質是“一切社會關系總和”的論斷,包括以下三個方面內涵。
第一,實踐是人的本質的首要特征。生產勞動實踐活動又是以分工、協作等社會化形式進行的,現實的個人究竟以何種方式參與社會,取決于個人對物質資料的占有方式,以及人與人之間的各種交往關系。現實中的每一具體的、有差異的個人都有各自不同的財富占有狀況、交往對象、政治資源、倫理情感等等,從個人占有的這些“社會關系的總和”可以看出他或她是怎樣的一個人,體現出其具體的本質規定性。在這個意義上,馬克思認為具體的個人是“許多規定的綜合”、是“多樣性的統一”。
第二,在構成具體個人的多元規定性中,個人的物質資料的生產方式居于核心地位,決定著他的其他方面屬性。“個人怎樣表現自己的生活,他們自己就是怎樣。因此,他們是什么樣的,這同他們的生產是一致的——既和他們生產什么一致,又和他們怎么生產一致。因而,個人是什么樣的,這取決于他們進行生產的物質條件。”
第三,具體的人的本質和人的行為方式具有社會歷史性特點。每一個人“生產力、資金和社會交往形式的總和”0都是在具體的、歷史的實踐方式中獲得的,個人在社會關系占有上的差異性又直接表現為每一個人的局限性,它既是個人活動的實現條件,也是個人活動的客觀界限,它規定了個人活動的具體方式和個人獲得自由的相對空間。“生活的生產方式以及與之相聯系的交往形式是在這些束縛和界限的范圍內運動著的。”個人所占有的社會關系總和成為規定個人活動的約束條件,決定了他或她行動的特點和方式。
人的本質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然而,在社會生產力發展的特定歷史階段,由于技術分工和生產資料的私有分割,每一個人都被局限于狹隘的社會關系結構之中,因此,人的行為受到他或她所擁有的社會關系結構的制約,帶有特定社會關系結構的特點;并且,分立還造成個人的生產、消費等經濟行為失去了直接的社會性,因而還需要在社會交換關系中確證這種社會性,人的這一行為目的對于我們理解馬克思經濟學具有較為重要的意義。
二、新制度經濟學關于“人的本質”的解釋
新制度經濟學關于人的本質與人的行為特點的理論解釋是對西方經濟學理性主義傳統中相關思想的延承與發展。經濟學鼻祖亞當·斯密提出了系統的“經濟人”假定。亞當·斯密認為,“經濟人”具有兩個基本屬性:一個是自利性,即時刻關心自己的個人利益,努力尋求自身利益的最大滿足;二是完全理性,即能夠在既定的約束條件下最充分地掌握關于自我和社會的完整信息,并能夠準確找到實現自我福利或效用最大化的最有效途徑。在此基礎上,亞當·斯密進而提出著名的“看不見的手”,說明在自由放任的市場機制下,恰恰是追逐私利個人完全理性的充分張揚,使得個人利益與社會利益走向一致。“看不見的手”的經濟學意蘊在于:自由市場中社會福利最為缺失的環節同時也是最能使個人獲得最大私利的環節,因此,個人的逐利努力會自發實現資源在全社會范圍內的有序合理配置,在實現私人利益的同時也使社會福利獲得增進。可見,“看不見的手”作用機制的有效性是以“經濟人”假定為前提的,“經濟人”假定設定了古典甚至是新古典經濟學規范分析的前提,從而開啟了經濟學研究的大門。“經濟人”假定在方法論上的變化使新古典經濟學獲得了一個可進行量化分析的前提。通過“經濟人”假定,經濟學家們借助于邊際分析和數理經濟學工具,將新古典經濟學搭建成一座邏輯嚴謹、結構優美的理論大廈,從而論證了斯密的“看不見的手”的作用機制,全面闡釋了個人利益與社會利益相統一的機理和評判準則。
新制度經濟學吸納了西蒙、納爾遜、西爾伯格等人關于人性的重新理解,對作為經濟學分析前提的人的行為特征做出再解釋。新制度經濟學創始人科斯指出: “當代制度經濟學應該從人的實際出發來研究人,實際的人在由現
實制度所賦予的制約條件中活動。”嘶制度經濟學另一個代表人物諾思也認為:“制度經濟學的目標是研究制度演進背景下人們如何在現實世界中做出決定和這些決定又如何改變世界。”從“實際的人”出發,新制度經濟學家們對人的行為特征做出新的解釋。首先,新制度經濟學認為,個人只能獲得不完全的信息。在現代市場交易中,由于參與者眾多,所涉及的各種要素復雜且多變,人們面臨的是一個不確定的世界,每個人所獲得的信息總是有限的。其次,人只能具備有限理性。現實的個人對環境的判斷和評估能力有限,不可能無所不知。再次,人具有非財富價值取向。在某種情況下,人們的行為并不必然表現為對財富的追求。諾思認為,利他主義、意識形態和自愿接受約束等一些非財富動機也應當出現在個人的預期效用函數中。盡管如此,在有限理性的個人之間經常發生的還是損人利己的機會主義行為。
新制度經濟學對人的行為特征進行重新界定后的一個重要結論是:由于逐利的個人只具備有限理性,并存在機會主義行為傾向,因此,人們追逐私利的行為常常伴隨著“外部影響”,即存在數額巨大的交易費用,致使個人的成本、收益與社會成本、收益之間無法保持一致性。因此,新制度經濟學所關注的問題并不在于證明個人與社會利益的統一性及其具體形式,而在于探討如何通過適當的制度設置或選擇,使交易費用最小,從而實現個人利益與社會利益偏離程度的最小化。
三、馬克思經濟學與新制度經濟學關于“人的本質”思想的比較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發現,將“個人”的本質和行為方式作為經濟學理論體系的邏輯起點,這是新制度經濟學和馬克思經濟學的共同特點。但很明顯,在新制度經濟學和馬克思經濟學的理論視野里,關于人的本質和人的行為特點的理解存在著根本性的差異,這種差異直接導致兩大經濟學說體系在社會歷史觀和研究方法論上的具體區別。大體歸結為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新制度經濟學認為人的行動受主觀意識領域中的“理性”支配,而馬克思則認為,限制著人們的行動、規定人們行為的具體方式與特點的是每個人現實擁有的、不以其意志為轉移的“社會關系總和”。
包括新制度經濟學在內的整個西方經濟學傳統都帶有濃重的唯心主義社會歷史觀背景。從亞當·斯密的“經濟人”開始, “趨利避害”就被假定為人之本性,是人們一切經濟行為的目的所在。因此,在西蒙等人看來,所謂“理性”是一種基于利益目的的行動方案選擇,是人們對追求最大化的利益或規避更大利益損失的分析與判斷能力,“理性是指一種行為方式,它適合實現制定目標。目標可假定是效用函數期望值在某一區域上極大化的形式”。0理性支配著人們的行動,是人們具體行動方式的依據所在,人們根據自身的這種主觀認知結構,遵循“認識一動機一反應一行動”的邏輯進行決策和活動。
而馬克思對人的本質的解釋是以唯物辯證的社會歷史觀作為理論基礎的。馬克思認為,人當然要滿足自己的需要,這是一個重要的、無可爭議的事實,“在任何情況下。個人總是‘從自己出發的”’。馬克思甚至將之稱為人類歷史的第一個前提;同樣,馬克思也并不否認理性的作用,相反,在馬克思哲學的意識觀中理性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但馬克思在說明理性對人們行動的意義的同時,更強調理性作用的現實約束條件。人們之所以有必要進行理性的“選擇”,是因為存在某種形式的約束,正是既定的約束條件使人們不可能窮盡一切可能,因而只能從中選擇達到利益目標或偏好的最優途徑。因此,馬克思認為,真正決定人們的行動及其特點的并不是理性本身,而是理性行為選擇據以進行的各種約束條件,這些條件包括行為人的財富占有、交往關系以及觀念意識結構等等。所有這些約束條件構成行為人擁有的“社會關系總和”,構成他或她可以進行理性選擇的廣度范圍,也決定著由選擇而采取相應行動的具體特點。
第二,新制度經濟學中人的行為具有普遍性、共性特征,而馬克思經濟學中人的行為特點因各自所擁有的“社會關系總和”不同,具有現實性和差異性。
西方經濟學中對人的理解具有抽象性和一般化特征,在古典和新古典經濟學理論中,每一參與經濟生活的個人都變成了同一面目、竭盡全力張揚理性以追逐私利的“經濟人”,豐富現實生活中活生生個人之間存在著的人格個性和行為特點差異不見了。新制度經濟學盡管通過不完全信息、有限理性、“滿意準則”等范疇對傳統的“經濟人”假定進行了修正,逼近了現實,但新制度經濟學并沒有進一步深入分析更為實際的人與人之間在不完全信息占有結構上的差異以及個人理性約束條件上的區別,因此仍然是從相對的“普遍性”、“共性”上理解參與經濟生活的個人。因此,這種靜止的人性既不會在同一社會結構中的人與人之間存在不同,也不會因不同時代背景而有所區別。
與西方經濟學一樣,馬克思經濟學也是將個人作為自身的理論前提。但我們注意到,馬克思是在批判費爾巴哈將人的本質理解為抽象的“愛”、“友誼”時,提出他的人的本質觀的,并且馬克思特意在說明人的本質的“一切社會關系總和”之前加上兩個定語——“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實性上”。也就是說,現實中每個人有每個人自己的本質規定性,有他或她自己所占有的具體的社會關系,每一個人都是“多種規定性的綜合”,是“多樣性的統一”。馬克思正是通過現實中每個人具體的社會規定性特點來說明其特定的行為方式的: “這里所說的個人不是他們自己或別人想象中的那種個人.而是現實中的個人,也就是說,這些個人是從事活動的,進行物質生產的,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質的、不受他們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條件下能動地表現自己的。”
馬克思經濟學中用具體的社會屬性說明人的本質,人的本質帶有時代性和歷史性特點,這一動態發展觀為馬克思的長期社會形態變遷理論提供了強有力的人性論支持。因此,新制度經濟學的代表人物諾思也不得不嘆服:“在詳細描述長期變遷的各種現存理論中,馬克思的分析框架是最有說服力的。”
第三,西方經濟學對人性的單調定義必然導致對抗型的人際交往論,而馬克思對人本質的理解卻是多元的、豐寓的,是協作型人際交往論的基礎。
在包括新制度經濟學在內的整個西方經濟學發展歷程中,關于人性的理解并沒有從根本上走出“霍布斯叢林”,西方經濟學傳統將根本的人性定位于“利己”,理性的作用也是服務于人的一己私利。盡管新制度經濟學某些經濟學家認為應當將正義、利他等因素納入個人的效用函數,但由于缺乏可操作性定義,在他們實際的經濟模型分析中——比如在研究外部影響、機會主義行為時——被考慮到的也僅僅是利己主義。這種對人性的狹隘單調界定所必然導致的理論邏輯結果,就是將現實中人與人之
間的關系僅僅理解為是處于對立狀態下的交易關系。
馬克思也承認人存在利己之心,但他認為,人利己需要的滿足是通過社會性的方式實現的,社會才是個人的存在方式。個人“由于他們的需要即他們的本性,以及他們求得滿足的方式,把他們聯系起來(兩性關系、交換、分工),所以他們必然要發生相互關系”。一方面,馬克思經濟學視野中的人是現實的、豐富的和多方面的。馬克思將人的各種需要及滿足需要的方式全都納入人的“社會關系總和”。另一方面,每個人所擁有的社會關系總和是多元的,但同時也是相對有限的。因此,人與人之間是互相需要的,人們之間建立起來的是一種協作互補型的交往關系,這種協作互補型的交往關系滲透于他或她的社會關系的各個方面。
因此,馬克思經濟學中理論研究的重點是人們通過分工協作形式進行的物質資料生產活動;而新制度經濟學的關注重點在于交易活動,研究如何通過制度的創設和調整來減少人與人之間因利益沖突而產生的巨大的交易費用。
四、科學發展觀“以人為本”思想的科學內涵
通過與新制度經濟學關于人的本質界定的比較,我們認為,馬克思經濟學中關于“人”的理解,具有從現實出發而不是從抽象的理性出發的唯物論特點;不同的個人對“社會關系總和”的差異化占有構成了人們社會聯系的基礎,人們之間的社會經濟關系具有動態的、發展的辯證性質;同時,這種差異化的“社會關系總和”的占有導致人與人之間的彼此需求、相互依存,這是社會和諧的基礎所在。科學發展觀繼承和發展了唯物、辯證的科學思想,并賦予時代特點和國情內容,是新時期構建我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和實現人的自由而全面發展的根本指導思想。“以人為本”是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是發展的目的和根本動力。對馬克思“人的本質”的上述三個方面本質特征的分析,有利于我們深入理解科學發展觀中“以人為本”思想的科學內涵,從而正確認識科學發展觀唯物、辯證的理論特點和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的重要意義。
第一,我國現階段社會關系中不同群體的差異化存在,社會生活中不同階層在社會財富、生產要素占有關系上的差別,是科學發展觀形成的重要基礎。 馬克思認為,個人所占有的社會關系總和構成其社會聯系,是一個人進行行為選擇和個體發展的可能性空間范圍。人與人之間所占有的社會關系不同,所表現出來的具體行為選擇和行動方式就不同,發展的可能性空間也不相同。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高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但與此同時,我國城鄉之間、地區之間、居民之間的收入差距不斷擴大,侵犯社會弱勢群體的事件時有發生,群眾在就業、醫療、教育、養老等方面也存在一系列亟待解決的問題。現實中這種社會關系、社會資源占有方面的差異化存在,促使我們深入思考發展的目的是什么、發展是為了誰的發展等問題。因此,馬克思關于“人的本質”的思想,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以人為本”作為科學發展觀發展動力的基本內涵。
第二,充分發揮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優勢,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實現人的自由而全面的發展,是科學發展觀所追求的根本目的。
馬克思強調,個人所占有的具體的、現實的社會關系總和不是靜態的,也不是一成不變的。“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每個人改變現狀的行動努力將推動人類社會合目的性與合規律性的發展,與此同時,社會進步也將為個人提供更高層次的發展平臺,創造更寬廣的制度空間。在我國現階段,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為每個人的自由發展創造了優越的制度條件,只要我們完善法律法規。轉變發展方式,兼顧“五個統籌”,尊重發展規律,就能實現個人與社會的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發展,實現社會進步和人的自由全面發展這一科學發展觀的根本目的。
第三,通過深化改革和進一步發展來解決發展中存在的各種問題,努力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科學發展觀所強調的發展條件。
【關鍵詞】 獨立學院;經濟專業教師;素質;提高
一、獨立學院經濟專業教師素質的內涵
經濟專業教師的素質,是指教師在既定經濟專業教育教學活動中表現出來,決定其教育教學效果,對學生身心發展有直接而顯著影響的心理品質的總和。師資隊伍水平決定學校專業建設的水平,獨立學院經濟專業教師的素質是實施素質教育的前提,是課程改革與學科發展的基礎,也是適應經濟社會發展變化的新形勢,提高獨立學院經濟專業教學質量的關鍵。作為一名獨立學院經濟專業的教師,首先應具備高度的事業心和獻身教育事業的精神,實事求是的思想作風,以及科學的教育管理能力和方法等基本品德;其次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和經濟社會的日趨進步,現代經濟教育本身也發展著深刻的變化。獨立學院這一我國新興高等教育模式對教學目標提出了新要求,使教師面臨許多新情況,新問題。如何將課程理念落實在具體教學實踐中,如何用教學實踐去驗證課程標準的指導思想,如何適應國內、國際經濟不斷變化的新形勢,積極培養應用型人才,都是獨立學院經濟專業教師面臨的嚴峻挑戰。
二、獨立學院經濟專業教師應具備的基本素質
1.扎實的專業知識和終身學習能力。前蘇聯著名教育實踐家和理論家馬卡連柯曾說過:“學生可以原諒教師的嚴厲、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不能原諒他的不學無術。”經濟專業教師一定要有扎實的專業知識和實踐經驗,又要有一種不學則退危機感。未來社會是一個競爭激烈的學習化社會,這就要求教師必須率先成為終身的學習者。要想把握市場經濟時代的脈搏,樹立獨立學院應用型人才的教育方向,經濟專業教師就必須確立終身學習的觀念,不斷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才能時時充電不斷更新自己的教育觀念、知識結構,掌握科學的教育方法,提高教學效率,傳授適應現代經濟發展需要的知識體系。
2.專業課程的開發創新意識和能力。專業課程開發能力是經濟專業教師最重要的專業能力之一,也是獨立學院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培養創新型人才的客觀要求。經濟專業教師只有不斷培養和增強自己的課程開發創新意識,實現從單純的課程執行者到課程研制開發者的角色轉變,才能提高其課程開發能力和相關技術,才能使自己不斷獲得專業和事業的成長。
3.適當的科研能力。國際著名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如果你想讓教師的勞動能夠給教師帶來樂趣,使天天上課不至于變成一種單調乏味的義務,那你就應當引導每一位教師走上從事研究這條幸福的道路上來。”教師的科研能力是提高自身素質和教學質量所必備的能力。獨立學院經濟專業教師的工作內容雖然是以授課為主,也不能忽視科研能力,要成為新教育思想、教育理論與內容、教育對象與方法、教育實踐者和研究者,為提高教學水平,培養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創造性人才、應用型人才。想要高效率地提高學生素質,首先需要教師的研究創新和智慧。經濟專業教師必須以研究創新者的姿態進行教育教學,并在不斷研究與探索中有所發現,有所創造。
4.熟練掌握現代信息技術。計算機和信息科學技術智能化、信息網絡全球化、國民經濟信息化的時代已經到來,將信息技術作為現代教學手勢在必行。21世紀里,不會使用計算機等先進的信息技術工具,或不會檢索、處理和利用信息資源的人,將成為‘信息時代’的新文盲。作為獨立學院經濟專業教師必須迅速適應科學技術發展的形勢,自覺學習并掌握現代多媒體等教育技術手段,并積極運用到日常教學和科研中,才能不斷提高工作效率,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
5.較強的實踐能力與合作交流能力。經濟類專業多為應用性學科,實踐性、操作性、技巧性很強,獨立學院更是以培養應用型人才服務社會為宗旨。一名專業教師,不但理論功底要好,還必須深入經濟管理實踐,帶領學生了解專業發展動態,掌握相關行業的最新實務操作技巧,否則,就會誤人子弟,最終影響學校的教育質量和學科發展。獨立學院經濟專業教師要注意因材施教,根據教育的對象的知識基礎和興趣能力進行引導,加強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課堂溝通,課后交流,引導學生健康活潑地學習。經濟專業教育不僅涉及學校,同時還涉及到家庭及社會,專業教師還應具備有與同事、家長、社會有關行業和人員溝通與合作的能力,形成教育全面進行有效地工作。
三、提高獨立學院經濟專業教師素質的建議
1.積極轉變觀念,養成良好的終身學習習慣。活到老學到老,教師要確立終身學習的習慣。首先不能滿足于自己最后學歷取得時的知識水平,要經常學習鉆研高水平的專業教材;其次不能讓自己的認知水平停留在與教科書相同的淺層次上,要弄懂教綱教本,理清線索,形成獨特的知識框架;再次要經常關注經濟動態、熱點著作和報刊,要始終站到學科高度,把握專業發展前沿理論;最后還應堅持理論聯系實際,時刻把握本專業實踐操作技能。只有這樣,才能在教學過程中做到厚積薄發和深入淺出,使課本知識簡約化、系統化和實際化。學校也要重視并引導專業教師加強學習,并形成一種制度,比如學校可定期邀請一些經濟教育專家和領導為教師們做專題講座,向教師在專業領域開闊眼界,或者定期組織觀看經濟專業優秀錄像課,舉行專題沙龍,還可要求教師每學期列出自己的必讀書目,寫讀書筆記,學校定期查閱。通過各種學習活動的開展,增強專業教師參與課程和專業改革的使命感、責任感。
2.注意教學研究和科研能力培養
首先,經濟專業教研活動是提高教師專業素質和教學效果的有效途徑。如果條件許可,可采取集體備課制度。每個教師按照自己的特點先備好課,然后大家通過網絡進行共享,取長補短。還可適當組織同學科或跨學科的主題式教學研究活動,如觀摩聽課、課后集體評議、召開經驗交流、進行案例學習研究等,形成教師合作互動、經驗分享的格局,或者通過組織學院講課競賽,評選優秀教研室等激勵手段,為教師創設展示集體智慧和個人教學風采的舞臺。
其次,課題研究是提高教師專業素質與科研能力的有效方法。可以在能力范圍內定期組織教研室或課題組教師進行課題研究培訓,學習掌握科研的基本方法,注重收集與本課題研究的相關資料,注重教師之間的交流與研討,鼓勵教師將研究的心得體會及時記錄下來,邊研究邊總結邊反思。促使經濟專業教師們變被動為主動,并成為行業創新發展的重要力量。
3.積極開展教師現代信息技術的培訓。經濟院校應積極創造條件,通過多種培訓途徑強化提高專業教師的現代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在硬件上,學校要完善校園網,添置或及時更新多媒體設施,有條件者可為每位教師配備筆記本電腦。每學年應組織開展各種多媒體課件評比,并規定每個教師至少上繳1個優秀課件或網絡課件。還應要求所有教師都必須交電子文本教案與各種考評資料等,及早做到無紙化教學與管理,不斷提高教師本人對信息技術的重視和運用程度。
4.提高教師的實踐與合作交流能力。提高實踐能力,從教師個人角度講,要經常深入基層或專業實驗室,了解行業發展動態,熟悉相關專業業務操作,踴躍參與行業組織的業務技能大賽等。學校則盡量在政策、經濟方面予以支持鼓勵,也要創造條件,不斷健全完善專業實驗室,與相關行業單位建立教學科研實習基地、人才培養小高地,或友好校企聯誼會、校企研究會、戰略協作單位等。并要求專業教師必須積極參與這些組織或活動,督促他們不斷提高操作技能和實踐能力。教師在日常教學和工作中,要有平等、博愛、寬容和奉獻意識,主動參與各種教研、社交、社會實踐和其他集體活動,提高自己的合作交流能力。如果院校能多創造一些合作交流的機會,支持、鼓勵、引導教師積極參與各種社交和集體活動等,則更有利于提高教師的合作交流能力。
參考文獻
[1]劉艷慧.獨立學院教師素質建設初探[J].甘肅科技.2008(11)
[2]張珍榮,陳志誠.從生源特點淺析獨立學院教師應該具備的素質[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08(9)
關鍵詞:風險資本;財務治理;交易成本;契約
中圖分類號:F234.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7217(2008)06―0052―04
新制度經濟學是當代非主流經濟學的代表,是過去30多年非主流經濟學中發展最為迅速、最富有成果的領域之一。它由產權理論、交易成本理論、理論和制度變遷理論組成,其中交易成本理論和理論構成企業契約理論的兩個主要分支。新制度經濟學將注意力集中于制度和結構本身,分析制度結構與資源配置和經濟發展的關系。其中“制度是一系列被制定出來的規則、守法程序和行為的道德倫理規范,它旨在約束追求主體福利或效用最大化的個人行為”。也就是說,制度(Institution)是一系列對人的行為施加約束的正式和非正式的規則。公司財務治理屬于制度財務學研究范疇,它是從財務的社會屬性(產權契約關系)出發,以財權流為主要邏輯線索,研究如何通過財權在公司內部的合理配置,形成一組聯系各利益主體的正式與非正式制度安排,以期達到維護投資者利益的根本目的。因此,從本質上說,財務治理是一個關于財權配置的合約安排。資本結構是財務治理的基礎,激勵約束機制的構建是財務治理結構的內核。在風險資本市場,由于人力資本在企業組織租金創造中的作用不斷上升,使得人力資本所有者在企業財務治理制度安排中處于一種十分重要的地位,進而使得風險資本市場財務治理機制與物質資本占主導地位的企業相比有顯著的區別。風險資本市場財務治理機制在很大程度上是金融創新和技術創新過程中,物質資本與人力資本在企業內部既相互依賴又相互制約的結果。本文主要運用經濟學的基本理論和原理尤其是新制度經濟學理論對風險資本市場財務治理機制進行剖析,以期為風險投資研究提供一種新的方法論基礎。
一、現代企業理論視角下的風險資本市場財務治理的本質考察
風險資本市場是包括風險投資者、風險資本家和風險企業家在內的各類要素所有者之間自由、自愿進行產權交易而形成的一種特殊契約集。上述各個要素所有者進入契約的目的是為了獲得最大報酬。一個最小化交易成本的風險投資契約必須能夠為上述相關要素所有者帶來具有吸引力的報酬,以吸引他們將要素中的某些產權讓渡出來,并由一種特殊的契約鏈將這些要素凝結成一個有機整體來參與市場競爭。為此,各要素所有者的產權如何界定、如何定價、如何保護等就成為風險資本市場企業制度選擇的關鍵問題。
企業財務治理機制是一系列關于財權如何在要素所有者之間合理配置的制度安排,是企業制度選擇的焦點。企業財權是一系列有關如何支配企業財務資源的權利束,最核心的包括剩余財務索取權和剩余財務控制權。風險資本市場財務治理機制實質上是如何在風險資本投資者、風險資本家和風險企業家這三類要素所有者之間配置剩余財務索取權和剩余財務控制權,是為了降低三者之間的產權交易成本而從財務角度設計的一種制度裝置。與其他企業財務治理機制不同的是,在風險資本市場財務治理機制中,集中了風險資本投資者和人力資本所有者二重身份的風險投資家成為最重要的財務治理主體,無論是剩余財務索取權還是剩余財務控制權都極大地向其傾斜,這是風險資本市場財務治理機制最突出的特點。具體來說,在風險投資者與風險投資家的融資契約中,契約賦予作為人的風險投資家擁有比一般公司制企業中的人更大的剩余財務索取權和剩余財務控制權;在風險投資家與風險企業家的融資契約中,契約內涵了企業財務控制權相機轉移功能,賦予作為委托人的風險投資家擁有比一般公司制企業中的委托人更大的財務控制權。
二、創業投資基金財務治理機制的制度經濟學分析
在風險資本市場上,除了少數投資者如天使投資者,采用直接向風險企業投資的方式外,大部分投資者采用間接的方式即通過成立風險投資基金的方式向風險企業進行投資,并且風險投資常常采用有限合伙制這一企業組織形式。在有限合伙制的財務治理架構下,作為普通合伙人的風險資本家通常只提供占總額1%的出資承擔無限責任,獲取大約20%的利潤;投資者作為有限合伙人提供占出資總額99%的資金,獲取80%的收益,承擔有限責任,并由風險資本家行使主要的投資權利。與投資者直接從事風險投資相比,投資者通過風險投資基金進行投資增加了一個中間環節,形成了投資者與風險投資家的“委托一”關系,風險投資家獲取遠遠超過其出資比例的利潤分成和運作風險投資基金的權利,增加了成本。既然如此,有限合伙制風險投資基金為什么會成為風險投資的主要組織形式呢?美國法學家波斯納在他1973年出版的《法律的經濟分析》一書中給出了協議中權利安排應遵循的一般性規范:“如果市場交易成本過高而抑制交易,那么權利應該賦予那些最珍視他們的人”。這一結論被稱為“波斯納定理”。科斯在《生產的制度結構》一文中曾表述過相同的思想,他指出契約安排的理想狀態顯然是權利應配置給那些能夠最具生產性地使用權利并且有激勵他們這樣使用的動力的人。具體來說,在有限合伙制風險投資基金財務治理框架下,剩余財務收益權和剩余財務索取權向風險投資家一方傾斜是以下條件為前提的:(1)風險約束。風險投資的經營風險是以非均衡方式配置在投資者之間:風險投資家作為普通合伙人雖然出資額只占1%,但要以其財產為限承擔無限責任。因此,一旦風險投資運作失敗,不僅風險投資家的出資不能收回,甚至會對風險投資家個人財產構成威脅,這種非均衡的風險配置方式有利于抑制風險投資家濫用財務控制權的行為。(2)聲譽約束。風險投資家與風險投資者之間的博弈是一種重復博弈。聲譽模型認為,當博弈重復次數足夠多時,參與人就傾向選擇合作行為。在風險投資的委托一活動中,風險投資者為了贏得風險資本投資者的信任,進而能夠在以后的融資活動中從風險資本市場籌集資金,風險投資家傾向于最大化投資者效用的行為。(3)最關鍵的一點是風險投資家的人力資本的特點決定了風險投資基金中剩余財務收益權和剩余財務控制權向風險投資家一方傾斜。有限合伙制風險投資基金能夠存在和發展的原因,無非是這種組織能夠創造大于每個投資者單獨進行投資時的收入。在風險投資
活動中,最關鍵的資產不是物質資產而是人力資本,人力資本是組織租金(organizational rent)或組織盈余創造過程中最活躍的因素(surplus)。與普通的風險投資者相比,風險投資家享有有關風險投資方面的知識、技能和經驗等優勢,具體包括識別風險投資項目、評價風險企業家團隊、向風險企業提供增值服務等方面的特長,這是風險投資家獲取超額剩余財務收益權和剩余財務控制權的基礎。另一方面風險投資家提供的勞動難以直接定價,使得企業剩余財務索取權和剩余財務控制權在風險投資家與風險投資者之間分配時更多地向前者傾斜,以降低二者之間的產權交易成本。
三、風險企業財務治理機制的企業契約理論分析
風險企業的財務治理機制主要涉及如何在以風險投資家為代表的出資者即委托人和以風險企業家為代表的人之間合理配置剩余財務索取權和剩余財務控制權。如前文所述,與其他企業相比,風險企業財務治理機制最突出的特點是風險企業的剩余財務索取權和剩余財務控制權向以風險投資家為代表的出資者傾斜。當風險資本進入風險企業時,風險企業不僅要出讓一部分剩余財務索取權,同時要出讓一部分相對于風險資本出資比例更高的剩余財務控制權,而作為人的風險企業家在風險企業擁有的剩余財務索取權和剩余財務控制權受嚴格限制,其所擁有的索取權與控制權則不及風險投資基金中的人――風險投資家。
風險企業的財務治理主要涉及兩類治理主體,即作為委托人的風險資本家和作為人的風險企業家。由于新生的風險企業不確定性高,面對的管理問題、技術問題和市場問題更加復雜,風險資本家和企業家之間的委托關系中信息不對稱性更強。因此,風險企業的財務治理的主要內容是如何在信息高度不對稱的背景下,在風險資本家和企業家之間合理劃分風險企業的財務控制權。從總體上講,風險企業的財務控制權呈現出明顯的狀態依存性:在風險企業早期,利潤很低甚至不盈利,風險資本家掌握風險企業的財務控制權:隨著風險企業的發展,財務狀況的改善,企業財務控制權逐漸向作為創業者的風險企業家一方轉移。換言之,風險企業的財務控制權是一種典型的狀態依存權。風險企業財務控制權具有相機轉移的特征。風險資本家的相機治理是風險企業財務治理的核心。所謂相機治理指的是根據企業經營狀況作出治理安排,平時風險資本家主要為企業提供管理、財務、市場營銷方面的支持性顧問服務,并通過董事會等機制了解和跟蹤企業經營狀況,一旦企業陷入困境,風險資本家才會采取非常措施,調整企業發展策略,更換管理人員,甚至將企業清算和轉讓等。風險企業通常采用可轉換優先股融資方式吸收風險資本。不同的金融工具代表不同的融資方式和不同的資本結構,從而也意味著不同的財務治理結構。由于風險資本家持有的優先股享有投票權,所以,風險資本家保持了對企業的控制權,這是風險企業財務治理特有的現象。分階段融資即風險資本家采用分階段投資的方式,其財務治理作用表現在它可以使風險資本家對風險企業的前景和企業家表現進行周期性、階段性的重新評估,然后根據評估結果選擇是否注入資金,從而減少錯誤決策,控制投資風險。
風險企業的財務控制權的配置決定了企業相關利益主體在財務治理中的地位,是企業財務治理機制的關鍵內容。風險企業財務控制權的配置主要是由風險資本家人力資本的特點、風險企業的特點以及風險企業家特點決定的。就風險投資家而言,其掌握的財務控制權主要屬于財務決策控制權。風險資本家的財務控制權源于兩方面:一方面,因為風險資本家是特殊的企業家,對風險企業而言,風險資本家不僅向風險企業提供風險資本,還提供自身的人力資本,后者表現為風險資本家向風險企業提供增值服務,包括推薦管理人員、引進外部資金、健全內部財務管理制度以及將風險企業帶入資本市場,如向風險企業提供IPO服務等。另一方面,作為投資者的風險資本家參與風險企業內部財務治理,分享剩余財務控制權是為了對以風險企業家為代表的內部人行為實施監督、約束和激勵,以更好地控制和規避各種風險。風險投資家面臨的風險包括:(1)道德風險。Aghion&Bolton(1992)認為,與單純追求資本報酬最大化目標的投資者不同,缺乏初始財富的風險企業家不僅追求貨幣收入,而且還要追求不可讓渡的私人收益,比如在職消費、閑暇時間等,結果風險企業家就有偷懶,或者采取一些不利于風險投資者利益的行動。(2)與風險企業早期創業活動相聯系的一些特殊投資風險。主要包括:首先,風險企業家創意的真實性。風險投資家在向風險企業家投資的活動中,面臨的最大風險是那些在事前被認為很有價值的創意,在事后可能證明沒有價值。在風險投資家看來,風險企業家吸引風險資本的一個主要原因是后者發現并掌握了某種潛在的市場獲利的信息或知識,如某種新的市場需求,某種有市場前景的關鍵性技術。然而,這種潛在的獲利機會或創新所包含的經濟價值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當風險資本家將資金投入風險企業后,往往形成專用性很強的物質資產,被鎖定在風險企業,一旦項目被確認沒有經濟價值時,風險資本家的投資就會變成沉淀成本而蒙受相應的損失。其次,風險企業家組織能力的不足。在風險企業家實施創意之前,其所擁有的某種獲利機會或創新所包含的經濟價值還處于潛伏狀態,只有當風險投資家將企業帶入順利地運作之后,上述獲利機會或創新才會恰當地物化在企業當中。換言之,風險企業家或企業家團隊所具有的領導才能或者企業家能力是決定潛在的獲利機會或創新能否成功轉化為現實企業的關鍵。而風險企業家能力往往是其私人信息,對于那些初次創業的風險企業家而言甚至連他本人難以對其能力作出客觀的評價。
綜上所述,在風險企業財務治理機制中,可轉換優先股和分階段融資既是風險資本家與風險企業家融資契約中的重要融資方式,又是風險企業重要的財務治理工具。雖然在創業過程中,風險資本家與風險企業家的權利多以股權形式存在,但是,作為外部投資者的風險資本家獲得了某種優于風險企業家的控制權。顯然,這種現象有悖于“一股一票”的投票規則。其產生的根本原因在于風險投資者除了面臨主流經濟學所描述的“道德風險”以外,更重要的還面臨一些特殊的風險,包括風險企業家創意的不真實,企業家能力的不足。在風險投資家與風險企業家的產權交易中,以可轉換優先股和分階段融資為主要內容的融資契約賦予了企業財務控制權相機轉移功能,進而極大地降低了風險資本家與風險企業家之間的產權交易成本,這是提高風險企業財務治理效率的關鍵。
四、我國風險企業財務治理機制創新的基本思路
與美國等西方發達國家風險資本市場發展環境不同,我國風險資本市場的發展受產權制度環境和人文環境的影響,風險企業的財務治理機制存在以下主要缺陷:(1)企業家和關鍵技術人員的地位沒有在企業所有權中得到反映。(2)產權不清晰。由于歷史和政策原因,許多高科技企業存在產權不清尤其是在民營科技型企業中更為突出。(3)內部人控制嚴重。我國大部分國有企業都是在政策、法律不健全的條件下依靠自我創業發展起來的,在企業發展過程中,以創業者為核心的企業管理層為此付出極大努力,成為創業企業最核心的要素所有者,由此形成了以創業者為核心的企業管理層在企業內部的絕對權威和對企業控制權。加之,中國傳統文化中人們對權利的盲目崇拜,使得企業創業人員對風險企業的控制權賦予極高的私人價值,從根本上排斥外部人對企業控制權的滲透,這也就限制外部具有比較優勢的生產要素如風險資本進入企業產權的通道。
論文摘要:要想積極妥善地解決國際經濟糾紛,必須了解國際經濟訴訟文書的獨有特征及制作的基本要求,文章對此進行了探討。
國際經濟訴訟,也稱涉外經濟訴訟,是依據法律規定的程序,由人民法院以庭審的方式審理,裁判國際經濟活動糾紛的一種活動。國際經濟訴訟文書是在人民法院主理、審理國際經濟糾紛案件中為實現訴訟行為而由人民法院及其他訴訟主體制作和使用的司法文書。隨著國際經濟不斷蓬勃發展,國家與國家之間、不同國家的自然人、法人及其他經濟組織之間的經濟交往也越來越頻繁,涉及的領域也越來越廣泛,因為國際經濟活動而產生的經濟糾紛也在所難免,要想積極、妥善地解決國際經濟糾紛,必須了解國際經濟訴訟文書的獨有特征及制作的基本要求,本文就以上兩大問題論述如下:
一、國際經濟訴訟文書的獨有特征
1.涉外性。所謂涉外性是指國際經濟訴訟文書所要解決的訴訟案件具有涉外因素。所謂涉外因素是指案件的當事人至少有一方是外國人、外國法人或者外國的組織,或者案件中法律關系的客體在國外;或者引起案件中法律關系產生、變更、終止的法律事實發生在國外。由于這樣的涉外性,法院在審理此類訴訟案件時所遵循的法律,案件本身所適用的法律都與純粹的國內案件有所不同。一般而言,大多數國家的法律都有專門適用于涉外訴訟案件的特別訴訟程序,而且,各國法律都有規定,涉外案件可以按照一定的法律規則來適用外國法,這樣的一種變化,要求訴訟文書也要有其新的特點。
2.送達方式的復雜性。由于國際經濟訴訟中的當事人、標的物或者法律事實是在國外,而一個國家的主權又不允許另一個國家的司法機關在本國主權范圍采取司法行為,這樣,在有關訴訟文書的送達方便就需要兩國之間的司法協助。須在兩國訂有雙邊司法協助協定或基于平等互惠的情況下,才能按照法律或協定所規定的方式和遵循進行送達,這種送達的程序要比國內訴訟文書的送達復雜得多。
3.文字的特殊性。國際經濟訴訟文書的文字使用,既要維護國家的主權,又要方便當事人的訴訟。在涉及不同文字國家的兩個當事人進行訴訟時,就可能涉及兩國文字的使用。一般而言,在訴訟文書中,法院以本國文字寫的文書為正文,其他文字的翻譯文書須與正文原意一致。在中國,國際經濟訴訟文書中以中文文書為正文。一切文書以中文本為準。
二、國際訴訟文書的制作要求
所謂制作的基本要求是指在寫作國際經濟訴訟文書時所需滿足的基本要素和條件,具體有以下幾個方面:
1.遵循格式。國際經濟訴訟文書是一種規范化、程式化的文書,有較為固定的格式。在制作時須嚴格遵循其格式要求。國際經濟訴訟文書的格式化具體表現為:(1)各類國際經濟訴訟文書的結構從總體上言,可分為首部、正文、尾部三部分。每一部分都有其具體、固定的內容。(2)有些國際經濟訴訟文書,尤其是由法院制作的文書,如法院判決書、通知書等中的一些文字是程式化的語言,有些內容及有關事項的交代說明,都是較為固定的文字。(3)國際經濟訴訟文書中有許多要求具體寫明的事項,而且,這些事項一般都是依法律規定寫明。因而,這些事項必須完備齊全。如在起訴狀中有關當事人身份事項,如是自然人就要求寫明姓名、性別、年齡、民族、籍貫、工作單位、職務、住址等事項;如是法人則要求除寫明法人的全稱、地址、企業性質、經營范圍和方式、工商核準注冊號、開戶銀行等事項外,還必須寫明法定代表人的姓名、職務。
2.主旨明確,選材精當。制作國際經濟訴訟文書必須有明確的文書目的和文書的中心意見。所謂目的就是指制作訴訟文書要在訴訟過程中解決什么問題。事實上,每一份訴訟文書的制作都是有其特定的目的,訴訟文書應當準確明了地體現這個目的。所謂中心意見就是指解決前述問題的事實根據和法律理由。這是訴訟文書的靈魂。必須以主旨貫穿于整個文書,統領全文,因而主旨必須鮮明集中,觀點突出。為了使訴訟文書的主旨鮮明突出,就必須合理、恰當地圍繞主旨選取材料,選材料必須注意以下幾點:(1)材料必須客觀真實。國際經濟文書中的材料主要是指案情事實材料。這些材料必須真實可靠,它在訴訟文書中所反映的事實應當絕對客觀、真實,這是訴訟文書對事實材料的第一要求。(2)材料不僅能夠反映案件的事實,還必須能夠說明當事人爭議的性質,即必須能夠說明案件的性質,如是違約還是侵權等。這樣,就要求在眾多的材料中有所取舍。(3)材料必須具體。事實材料必須具有行為的目的、產生、發展、結束的全過程,最忌籠統抽象。有時還必須寫清楚行為發生過程中的細節、情節,往往有些細節最能反映行為性質。只有具體地寫清事情發展的全過程,甚至其中的每個細節,才能從中看清問題的性質,從而才能分清當事人的責任,準備事實基礎。
3.敘事清楚,說明充分。國際經濟訴訟文書是解決爭議的工具,在訴訟文書中清楚地敘事,充分地說理是解決爭議的前提。(1)敘事清楚。在國際經濟訴訟文書中,凡涉及案情事實必須敘述清楚。這不僅是因為案情事實是制作文書的基礎,而且因為文書是法院著手處理當事人糾紛的前提。敘述案件事實必須注意兩個要求,一是法律上的要求,這就是注意法律規定的行為的構成要件,在敘述案件事實時要圍繞構成要件把事實敘述清楚;二是語言表達上的要求。這就是通過語言文字把案件事實表達清楚。為此需注意以下幾點:一要寫清事實要素。案件的事實要素因案件的不同類別而有所不同。對于國際經濟糾紛而言,其案件事實主要應圍繞當事人之間的權利義務爭執的事實來記敘。具體要素應寫明糾紛發生的時間、地點、糾紛涉及的各方。糾紛產生的起因、過程、結局、后果,各方對所做行為主觀狀態以及說明證據等。二要寫清關鍵情節。所謂關鍵情節主要是指決定或影響案件性質、當事人的法律責任以及影響問題嚴重程度的情節。這幾類事實情節都必須具體祥盡地記敘清楚。三要寫清爭執焦點。敘述案情事實就是為闡述案件爭執的焦點和理由。爭執的焦點和理由是案件事實的組成部分。抓準雙方爭執的焦點,具體明確地敘述清楚,這是制作國際經濟訴訟文書應當注意的。四要寫清因果關系。在國際經濟訴訟中,因果關系是確定當事人承擔責任的重要條件之一;因此,在國際經濟訴訟文書中敘述案情事實時就必須把“目的行為后果”三者之間關系交代清楚。五要寫清主要證據。證據是證明案件事實的根據,是事實賴以存在的基礎。沒有證據,事實就難以確定。在國際經濟訴訟文書中說敘述的每一個事實,都應當有充分的證據來加以說明,因而,在寫清每個案件的事實后,都必須寫清能夠足以證明事實存在的主要證據,而且要求書寫的證據應是具有決定意義的能夠說明案件事實的主要證據。(2)說明充分。敘事清楚僅僅是為了認定案件事實與確定案件性質準備了基礎,根據法律的規定,任何案件事實的認定,都必須有充分的證據證明。在認定事實后,還需要對當事人行為的性質加以分析確定。通過分析已定事實,依據法律的規定,確定案件的性質。說理充分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一是認定事實有據。認定案件事實需要確鑿、充分的證據。在國際經濟訴訟文書中要具體寫明證據,并且通過分析證據,證明所述事實的確鑿性。二是分析事理切實。無論是認定事實的理由或是適用法律的理由,都必須遵循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的原則,恰如其分地說明事實理由,切實做到言之有據,言之有理。三是適用法律準確。法律是闡明理由和做出處理決定或提出處理意見的準繩。因此,在闡明理由時必須注意準確地適用法律、援用法律條款時,應力求明確具體。法律條款分款分項,在援用時應有針對性地引用某條某款某項,并且盡可能地將法律條文的原文引出或寫出原條的第幾條、第幾款、第幾項,以達到表達意思完整,闡述有力。四是論證前后一致。國際經濟訴訟文書有較嚴密的邏輯性,必須做到首尾一致,前后貫通。對事實的認定和法律選用的論證說明不能前后矛盾。案件事實、法律適用需要經過論證正確,然后,再依據確定的事實和適用的法律來確定處理的結果。
當前,貫徹落實團場基本經營制度,是要解決在現階段團場改革發展中遇到的新問題,進一步調動團場和承包職工兩個經營主體的積極性,處理好團場與承包職工家庭權責利關系,進一步完善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
一、團場“統”與職工“分”的主要做法
(一)在種植業上。
團場的“統”表現在統一種植計劃、統一灌溉管理和模式化栽培、統一農資采供、統一機耕作業、統一產品管理等幾個方面。目前,大多數團場能夠按照市場需求,因地制宜地對農業結構進行調整,制定小麥、棉花、加工番茄等大宗農產品生產計劃,與承包職工簽訂產品訂單,把種植計劃落實到每一塊承包地塊上,實現作物的規模化種植和模式化栽培。
承包職工家庭的“分”表現為:一是每個承包職工獨立完成農業生產任務并獨立核算;二是承包職工可自主雇傭勞動力;三是承包職工對訂單以外農產品可以自主種植、自主管理、自主銷售;四是承包職工各項費用自理,經營自負盈虧。
(二)在林果業上。
(1)在園林(葡萄、大棗、蟠桃等)經營管理上。團場的“統”與種植業基本一致。各團場普遍采取和種植業相類似的承包經營管理辦法,給每個職工劃出一定的定額承包面積,統一生產模式和技術標準,實行生產費用全額自理,大宗產品由團場統一銷售。園林承包職工的“分”也與種植業基本一致。(2)在公益林經營管理上,團場的“統”是按照條田林、防風林、退耕還林、個人造林等不同,采取略有不同的管理辦法,但都必須服從團場的統一規劃和管理。大多數團場規定了無論是個人投資造林或單位營造的公益林,都必須服從統一規劃設計、統一栽植樹種、統一檢查驗收、統一病蟲害防治、統一采伐更新的管理要求。
公益林承包職工家庭的“分”表現為:一是林地管理地點、面積、成活率、核算責任到人;二是個人造林的林木所有權歸己;三是承包職工在不影響林木生長的前提下,在林地套種其他作物和進行旅游開發等經營活動收益歸己。
(三)在畜牧業上。
各團場大部分牲畜已經作價歸戶,只有少量公有牲畜實行鐵畜制或團場集中飼養。團場的“統”主要是根據師里統一制定的畜牧業發展規劃、區域布局和本團實際,通過統一規劃和建設養殖小區,加強飼養、繁育、品種改良、疫病防治等環節的規范化管理和服務。大多數團場規定了畜牧業發展要實行統一建設規劃、統一草料供應、統一飼養管理標準、統一防檢驅治、統一產品質量規格、統一品種改良的管理要求。
職工家庭的“分”表現為:畜群產權歸己,自我經營,自負盈虧。
(四)在農機服務上。
目前,全兵團在農機服務上已經形成了一整套“私車公管”、統分結合的規范化管理模式和成功經驗。各團場按照市場準入的原則,對農機服務市場進行統一的管理,全面推行農機質量管理“十個標準化”和“五統一、五規范”的要求,探索出一條與市場經濟接軌的路子。“十個標準化”即管理體系標準化、機械作業標準化、裝備管理標準化、技術推廣標準化、維護維修標準化、經營核算標準化、信息工作標準化、機務區建設標準化、隊伍建設標準化、安全監理標準化。“五統一、五規范”即統一作業標準,規范作業層次;統一收費標準,規范收費方式;統一市場管理,規范市場秩序;統一機務區建設,規范機具管理;統一技術培訓,規范隊伍建設。
職工家庭的“分”表現為:農機具產權歸己,自我更新,自主經營,自負盈虧。
(五)在灌溉服務上。
水利是農業的命脈,加之大型水利設施建設和水資源的供給具有自然壟斷性,因而,各團場普遍對水資源的利用實行較為嚴格的統一管理。不少團場規定,凡在團場行政管轄區內的各類水源(河水、井水、泉水),不論何種性質都必須服從團場水管部門對水源、水量的統一調配和水價的統一管理。團場對從事灌溉管理的專業人員實行目標考核,考核成效與工資掛鉤。按照定面積、定水量、定時間、定人員的要求進行灌溉管理,實行統一水源調配、統一灌溉時間、統一供水量、統一收費價格、統一器材采供的“五統一”服務,做到計劃到戶、配水到戶、核算到戶。
部分團場近幾年按照產權明晰到戶的要求,對團場投資建設的包括機井在內的滴灌設施首部等地面部分作價歸戶,鼓勵私人按照團場統一規劃自費打井,充分調動職工群眾的積極性,取得了很好效果。
(六)在農資采供服務上。
按照團場基本經營制度要求,各師均以師為單位全面推行了農用生產資料集中采購和銷售“一票到戶”制度。對生產中所需的種子、農藥、化肥、滴灌帶、地膜等農資,實行了以師為單位統一招標、集中采購,減少流通環節,銷售“一票到戶”,確保農資銷售不高于同類同質同期產品當地市場價。
7 在產品收購服務上。各團場認真貫徹兵團關于棉花撤卡的要求,進一步完善大宗農產品訂單管理辦法,改進產品收購、兌現方式,努力做好農產品的統一收購服務。不少團場根據與承包職工簽訂的棉花生產訂單,按照市場價格向職工收購籽棉,及時兌現職工棉花款。一些團場在鮮食葡萄的銷售中,充分發揮團場統一經營的組織化優勢,克服了職工一家一戶闖市場的風險,銷售價格普遍高于市場平均價,團場和職工都取得了較好的收益。
二、存在的突出問題
(一)團場作為“統”的一個經營層次,自身經營主體資格不健全。
目前,團場還不具備完全意義上的企業法人資格。以棉花經營為例,團場沒有經營銷售皮棉的權力,只是把承包職工的籽棉收購上來,進行初級加工,皮棉的經營銷售權在師里(農十師、農十三師除外),團場的經營主體資格不健全。
(二)團場的管理和服務還不到位。
團場在農資供應、大宗農產品收購中問題突出,主要是農資集中供應是師農資供銷公司獨家經營,沒有引人競爭機制,計劃經濟的色彩濃厚,承包職工沒有購買生產資料的“選擇權”;在大宗農產品訂單收購上還不同程度的存在霸王合同,以及壓級壓價、亂扣水雜的現象,職工中也存在不及時交售農產品,甚至倒賣農產品的現象。
(三)承包職工的經營主體地位還沒有完全確立。
承包職工雖然實行了生產費自理、“四到戶”(即承包到戶、核算到戶、風險到戶、盈虧到戶)承包經營,但仍然不具有市場主體資格。表現為:一是承包職工基本沒有作物自主種植權;二是承包職工沒有實現自負盈虧,團場實質上在對承包職工承擔無限責任。表現為承包職工家庭虧損掛賬嚴重,卻依然通過團場墊資形式承包土地。三是承包職工基本沒有產品銷售的選擇權;四是承包職工基本沒有大宗農產品收購價格形成的“話語權”,團場給承包職工產品兌現價還不是市
場價。
(四)有統有分、統分結合的關系還沒有完全理順。
大量情況反映,團場在雙層經營體制中長期處于強勢,而承包職工家庭長期處于弱勢,致使承包職工經營主體的權利得不到有效的保障,積極性沒有得到充分發揮。表現在:一是土地承包政策落實不到位,主要是部分團場土地固定年限較短,少數團場還存在隨意調整承包職工承包期內土地的位置和面積;二是土地承包費收繳不規范。有的團場國有農用土地使用費沒有納入土地承包費中收取,額外加重了職工負相。
三、進一步完善以職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的基本原則及對策思路
(一)在處理團場統分結合關系中應把握的主要原則。
1 要堅持以承包職工家庭經營為基礎。“土地承包經營”是團場基本經營制度的一項重要政策措施,因為它既適應農業生產的普遍性要求,又遵循了市場經濟的客觀規律,還有利于發揮兵團大農業和組織化程度較高的優勢,符合農業發展的普遍性規律要求,推行職工家庭承包經營既有理論基礎又符合兵團實際,是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在團場改革的體現。
2 要堅持宜統則統、宜分則分的原則。團場對已形成規模種植,并通過統一經營能提高綜合效益和職工收入的大宗作物應實行統一經營;對分散種植、規模較小的作物應側重于分散經營,既給職工一個適當調節的余地,又有利于調動其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3 要兼顧團場和承包職工兩個經營主體的利益。一是要維護承包職工經營主體的基本利益,保證職工收入不斷增長,必須改變目前承包職工在雙層經營體制中的弱勢地位,進一步規范土地承包費、減輕職工負擔、落實職工經營自;二是要提高團場經營水平和能力,不斷增強團場的經濟實力。在目前沒有做到以工補農的情況下,團場的利益主要體現在大宗農產品的加工經營上,如果沒有團場的利潤,團場整體就無法正常運轉。因此只有協調好團場和承包職工兩個主體利益關系,團場的產品管理才能走向規范,兩個經營主體的關系才能真正理順。三是在兩個主體間要建立誠信關系。團場要按質及時收購和兌現產品款,職工要按訂單要求及時交售農產品。
(二)完善統分結合雙層經營體制的幾點思考。
1 正確理解團場“統”和承包職工“分”的科學內涵。團場的“統”實際包涵三層含義:一是“統一管理”。在種植業、林果業、農機服務中的“統一灌溉管理和模式化栽培、統一農資采供、統一機耕作業”、“統一機械作業、統一灌溉定額、統一重大技術措施”、農機管理的“十個標準化”和“五統一、五規范”等屬于在農業技術層面上統一管理的內容。“統一管理”的目的是要保證土地產出率的最優化,承包職工必須接受。“統一管理”的供給是強制性和無須付費的,但統一管理要承擔由此造成的損失責任。如統一模式化栽培技術、新品種推廣造成了作物減產,團場必須要承擔相應的責任。二是“統一服務”。在畜牧業、灌溉、農資集中采供服務中的“統一草料供應、統一防檢驅治、統一產品質量規格、統一品種改良”、“統一水源調配、統一灌溉時間、統一供水量、統一收費價格、統一器材采供”和農用生產資料集中采購和銷售等農業生產環節的統一服務的內容。統一服務目的是為了保證產品的產量和質量,承包職工可以選擇服務,也可以不選擇服務(自然壟斷性的灌溉除外)。承包職工購買統一服務是要付費的,統一服務也要為承包職工承擔服務的責任。三是“統一經營”。在種植業上的“統一種植計劃、統一產品管理”,包括棉花等作物在內的大宗農產品訂單收購屬于統一經營。團場的統一經營是為了產品深加工和農業產業化經營的需要,是為了團場綜合經濟收益的最優化。團場的統一管理、統一服務不涉及與職工爭利的問題,只有統一經營涉及團場主體與承包職工家庭的利益分割問題。
承包職工家庭“分”包涵兩層含義:一是“分散管理”。承包職工按照團場統一管理的要求,具體管理承包土地上種植的作物。分散管理實現了勞動者和生產勞動對象的緊密結合,有利于產品質量和土地產出率的不斷優化。二是“分散經營”。承包職工依法獲得土地承包經營權。對團場統一經營的大宗農產品,承包職工按照訂單要求,組織生產管理活動。對其他農產品,承包職工具有完全的自主經營權,可以與各類龍頭企業、行業協會、中介組織、經紀人等簽訂產品訂單,按訂單要求組織生產;也可以自主種植,自行銷售。
2 正確理解統分關系,處理好兩個經營主體經營定位。一是要明確團場與承包職工及各類小農場的關系。團場實行土地長期固定、職工承包經營以后,團場與承包職IT及各類小農場是兩個市場主體的關系,在管理、服務和經營上是以合同約定的統分關系。二是職工承包經營是雙層經營體制的基礎,沒有職工承包經營,土地承包經營和產權明晰到戶就難以落到實處,雙層經營體制就無法確立。團場統一經營是雙層經營體制的重要功能,沒有團場的統一管理、服務和經營,農資集中采供和產品訂單收購就難以實現,職工經營的效果也就難以實現最優化。這與以往計劃經濟的一統到底、行政壟斷經營有著本質的區別。因此,必須同時發揮好承包職工和團場兩個經營主體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既要適應農業生產的普遍性要求,又要遵循市場經濟的客觀規律,還要有利于發揮兵團大農業和組織化程度高的優勢。
3 進一步明確團場統一經營的主體地位,使團場“企”的方面真正成為“四自、兩體”。要按照市場經濟、現代農業和農業產業化經營的要求,在有條件的師賦予團場“企”的方面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發展、自我約束的法人實體和市場競爭主體資格。
4 進一步明確團場管理服務重點是建立健全社會化服務體系。一是建立健全承包職工信貸服務體系。通過建立健全銀行與承包職工直接信貸的機制,如“五戶聯保”貸款等,為承包職工家庭解決生產貸款,提供全程優質服務。
二是建立健全生產資料一體化供應服務體系。按市場原則,引入競爭機制。在師農資集中采供,“一票到戶”服務的基礎上,設立準入門檻,允許多家農資經銷機構到團場建立銷售點。給承包職工以選擇權,為承包職工提供質優價廉的農資產品。
三是建立健全農業生產、水電、科技、信息、氣象等服務體系。農業生產的種子、農藥、化肥等,團場、連隊要為職工提供暢通的服務渠道,水、電、農機服務等團場連隊要為職工排憂解難,搞好服務。農業科技要圍繞農業生產和職工生活提供有效服務。農業現代化離不開農業信息化,要以信息化帶動農業現代化,加快團場信息網絡建設;團氣象部門要為職工及時提供氣象、農業災害防治等各項服務。
四是建立健全農產品質量檢驗檢測、牲畜防疫檢疫、植物保護等服務體系。首先,要重點加強農產品質量標準和認證體系、檢驗檢測體系建設,同時加強牲畜防疫、植物保護體系的建設。其次要進一步完善農產品的檢驗檢測、安全監測及質量認證體系建設,推行農產品原產地標記制度,開展農
業投入品強制性產品認證工作,擴大無公害食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等優質農產品的生產和供應。第三,要加強動植物防疫體系建設,實施重點區域動植物疫病應急防治工程,鼓勵團場建立畜禽養殖小區,加快實行法定檢驗和商業檢驗分開的制度,積極爭取國家對法定檢驗給予補貼,對商業檢驗控制收費標準并加強監管。
五是大力發展多種形式的農業專業合作經濟組織。要根據《農民專業合作社法》的規定,按照自愿,民辦、民營、民有、民受益,惠顧會員,積極穩妥四項原則,建立起專業協會、專業合作社、股份合作組織為主要類型的多種專業合作經濟組織。要以對成員提供服務為宗旨,以生產經營活動為紐帶,以銷售、加工環節的合作為重點,以維護成員利益、增加成員收入為目的,實行自主經營、自負盈虧。實現職工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發展的較為理想的組織形式。
六是扶持和培育一批農業經紀人隊伍。要加緊培養一批熟悉農業服務工作的經紀人,借鑒國內外經驗,探索經紀人隊伍建設的途徑和方法,盡快使團場農業經紀人隊伍發展壯大起來。
5 進一步落實承包職工經營自。按照現代農業和農業產業化經營的要求,落實職工生產經營自。當前的土地承包合約行為更多地體現了團場對于承包職工的強制性。要使承包職工擁有完全的自,首先要給予職工完整的土地承包權;其次是團場通過產前、產中、產后的服務來交換職工手中的部分權能,如“種什么、種多少、怎樣種、為誰種”等權能,也可以通過平等的訂單、服務合約實現從職工家庭手中向團場轉移職權,以達到“統一種植計劃、統一生產技術、統一產品收購”。
6 關于棉花撤卡管理后,棉花種植的統分關系。棉花管理的“卡”,表面上看是管理方式問題,其背后隱藏有三個層面的問題。第一是價格問題。即價格是否是市場價。只要團場收購棉花的價格低于市場價,哪怕是一個很小的差價,理論上講承包職工都有“倒”產品的可能。第二是自理問題。如果不實行全費自理,哪怕是實行部分自理,理論上講承包職工都有以高于自理部分價格“倒”產品的可能。第三是落實團場基本經營制度+七項配套制度+管理不到位問題。在落實團場基本經營制度方面,只要存在一個環節、一項制度、一個管理措施不到位、不科學、不完善的問題,都會出現團場與承包職工在利益上的紛爭甚至對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