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公司培訓心得體會報告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 網絡教育;資源建設;教師;學生
基于網絡開展的教育中,資源建設對整個教學的進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本文論及的網絡教育主要是指基于網絡開展的課堂教學,因為就我國的國情來說,課堂教學仍然是教育的最主要實施方式,這一點在基礎教育中表現的尤為明顯;另一方面就遠程教育的發展來說,遠程教育與傳統教育將逐漸一體化,兩者沒有分流,網絡只是手段,重要的是內容。
由此我認為網絡教育的資源建設應該是為學生的學和教師的“輔學”服務的,應該從學生作為教學中的主體角度出發進行建設,目的是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網絡教育的資源建設應包括人才資源建設、知識資源建設和應用資源建設,人才資源建設是指優秀教師資源和學有所成的學生資源的共享,例如把優秀教師和學生的E-mail地址公布于網上,讓學生可以與他們聯系,請教問題,交流心得體會;知識資源是指網絡課程、優秀課件、學習資料、教師的個人網頁、學生的電子作品集等等;應用資源是指能夠將所學的知識加以應用的資源,例如題庫,或者是資源建設中心提供的需要有興趣的學生在網上協作完成的課題等等。
我國的網絡教育資源建設得到了國家的高度重視,各大院校、企業也在積極的進行網絡教育資源的建設,并且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總有一些制約網絡資源建設的因素存在,而由誰來建設,怎樣去更好的建設以及建成后使用效果如何檢驗成了一直困惑我們的問題,下面從個人的認識角度加以分析,不妥之處有待商榷。
一、網絡教育資源建設的現狀
(一)各級組織高度重視,資源建設積極發展
教育部高度重視網絡教育的資源建設,2000年5月,教育部遠程教育資源建設委員會出臺了《現代遠程教育資源建設技術規范》,資源建設,標準先行,有了統一的標準,各個單位進行資源建設才會有的放矢。
國內一些大型的教育軟件開發公司也先后出臺了現代遠程教育的平臺、公布了自己的遠程教育網頁、提供了大量的學習資源。2001年3月,“現代教育資源建設全國共享行動計劃”在清華同方揭開帷幕,該“計劃”包括三個部分“2001/2002高考名師資源共享行動”、“基礎教育多媒體教育教學素材庫與知識庫”、“中國名師教育網”??评A公司研制開發的中國教育資源網也逐步走向成熟,這是一個以面向學校整個教育教學活動的專業性教育資源網站,是中國第一個提供E-ASP的網站。
(二)教育資源種類繁多 學習者選擇面廣
目前網上的教育資源種類繁多,品種齊全,有支持教師教學的多媒體課件,提供給學生課后自學;有支持某一課程全程學習的網絡課程;有支持學生進行電子作品創作的各種素材資源庫——音頻、視頻、圖片等;還有大量的網校,提供對課堂教學中的輔學教材或課后自學的各種資源。網上教育資源建設的蓬勃發展,為學習者提供了廣闊的選擇余地和發展空間。
網絡教育資源建設取得的成績是可喜的,但由于資源種類的繁多,也導致了各種資源的不系統性和重復建設,而且就資源的利用情況來說,由于沒有完善的導航系統,迷航想象嚴重,學習者在各種鏈接的吸引下,觀看了大量光怪路離的信息后,反而忘記了自己最初的學習目的。
二、網絡教育資源建設應關注的三個方面
教育資源建設應關注三方面的事情,一是由誰來做,二是怎樣去做,三是做出來效果如何:
由誰來做
1、政府統籌 校企結合
網絡教育的資源建設已經成了網絡教育中的一項重要內容,網絡教育的教學質量一定程度上取決于教育資源的質量,教育部應重點扶持一批有影響力的教育研究所、企業等分門別類的開發具有全國范圍的大型資源庫建設。
教師有豐富的教學經驗、優秀的教學課件、大量的教學素材;學生有深刻的心得體會、不斷完善的電子作業集還有個人課余收集的學習資料以及個人網站;企業有先進的技術設備、專業的研發人員,對于大型教育信息資源庫的建設,應采取校企結合的形式進行。
2、教師積極 學生參與
每名教師通過自己多年的教學實踐和對所教課程的系統研究有著豐富的教學經驗、積累了大量的教學資源,這對于網絡資源的建設來說是一筆寶貴的財富。信息時代的教師不僅僅只限與對本學科的熟知,還應具有基本的計算機知識,在局域網或者全球網范圍內公布自己的研究成果,成為學生可資借鑒的資源。
學生們在課堂教學中主體地位的體現,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了學生的創造能力,現在越來越多的學生作業通過電子作品集的形式出現,學生們不斷探索計算機新技術,制作出了大量具有個人特色的網頁,學生們的經驗體會和學習成果成了資源建設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學生是資源建設的重要參與者。從創新教育的角度出發,學生參與資源建設改變了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局面,學生通過對資源的篩選、鑒別、利用、重組,創新出屬于自己的知識結構,發展了個性,提高了能力,達到了全面教育的目的,所以不應忽視學生在資源建設中的重要作用。
(二)怎樣去做
1、系統規劃 明確分類
教育資源種類繁多、形式多樣,資源內容有長有短,針對教育資源的這個特點,在進行網絡教育資源的建設前,應對所要建立的信息資源進行系統的規劃、明確的分類,并在資源的建設中對分類進行不斷的完善和修正。
資源的分類是一個比較棘手的問題,《中國圖書館圖書分類法》有時也無濟于事,在實際的資源庫建設中,應根據不同的情況進行不同的分類??筛鶕浔憩F形式分為音頻資源、視頻資源、圖片資源,可根據其在教學中的實際應用分為教學課件、背景資料、自學輔導等等。
2、抓好選題 加強交互
選題時要認真分析所要表現的教學內容,從學習者的認知角度出發,選擇教學內容中的重點、難點和疑點。此外,在選題時,還應分析論證此選題以網上教學信息資源形式出現的可行性、必要性以及推廣價值,以防止資源浪費和重復建設。
網絡教學主要是通過計算機與學生之間的交互方式進行,所以良好的交互對提高教學效果、保證教學質量具有重要意義。由于存在個性差異,每個學習者都希望按照自己的理解能力、學習方法、學習進度和適合自己接受能力的媒體形式進行學習,所以在客戶端的界面上除了一些常規的操作鍵以外,還應該設置一些專用鍵,以提高靈活性,加強交互。
3、開放性 小粒化 網絡版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Inter網的普及,各種網絡教育的平臺不斷出現,每個網絡教育平臺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應用,應用于網絡教學的資源應能夠在各個平臺上應用,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具有跨平臺的開放性;同時資源應不斷的小?;?、可拆分,人對知識的需求具有整體性,而對資源的需求較多的具有定向性,例如需要一張圣誕老人的圖片,需要Photoshop煙火特效的制作方法等等,小?;欣谑褂谜呷∑渌?。
根據教育資源的應用環境,可分為單機版和網絡版,單機版主要用于個人自學,網絡版適合于任何人、任何時間、任何地點的學習,所以服務于課堂教學的資源建設多采用Web網絡版形式,隨著網絡的普及,Web網絡版教學資源顯示出了強大的優越性。網絡版教學資源可滿足小粒化、可拆分的要求,它克服了有些課件打包后不可改變的弊端,能夠隨著教學內容的變化方便的進行修改,學習者可以把有用的資源copy下來,進行重組,成為自己的資源。
4、自動索引 合理導航
網絡教學資源種類繁多,要想從中查詢所需的資源較為麻煩,所以索引工具和導航系統非常關鍵。索引工具有關鍵詞檢索和主題檢索等等。關鍵詞檢索是讓用戶選擇關鍵詞進行檢索,有些可提供全文檢索,有些只能從文獻的題目和標題中檢索。主題檢索是讓用戶選擇主題詞進行檢索,這種方式快捷高效,能夠收集大量的教學信息,將所有與查詢內容相關的信息檢索出來。綜合利用各種索引工具,可以迅速檢索出所需網絡教學資源,減少盲目尋找所浪費的時間。
高效的導航系統應根據認知心理學的元認知理論,針對學習者的特點進行設計。一是突出主干導航線。根據教學資源的內容設計幾條主要的主干導航線,一般不宜超過三條,對非主干線上的次要節點的鏈接應進行限制,減少次要節點,降低Web頁的層次,避免學習過程中的過多翻頁,以降低迷航的可能性和導航系統的復雜程度。二是體現多渠道訪問功能。每個節點的設計均應能實現從不同角度呈現同一內容的不同信息資源,也能實現從不同內容的不同角度反復呈現同樣的信息,以體現認知的靈活性,適應不同學習者的需求。三注重提示。節點上除設計返回上一節點或主頁面的按鈕外,還應在主干線的關鍵分支處特別是易迷航的地方設計幫助說明文字,以方便學習者的訪問,增強學習者的定位意識,提高學習效率。
(三)做出來效果如何——注重反饋
資源的建設是為了在網絡教學中的應用,把教育資源放在網上并不等于網絡教育資源建設的結束,還應注重它在教育中的應用效果如何,建立友好的反饋系統,不斷的從學習者處得到反饋信息,調整信息資源的內容,加強其教育實用性。
反饋系統的建立多種多樣,可以通過整個教育資源系統共用的BBS定期或不定期設立對教育資源意見的專題討論;可以通過意見本或留言薄廣泛征求學習者對教育資源建設的意見;可以通過“網鏡”效果,確知在線學習者人數、姓名,資源建設者實時征求學習者對所學知識的建議和看法,取得第一手的反饋信息;還可以通過Chat實時的開展有關資源建設的討論,聽取學習者的建議,改進網絡教育資源的建設,不斷提高教育資源的質量。
反饋系統的建立是網絡教育資源建設中很重要的一個環節,它對于網絡教育資源的補充、修改、完善,對于教育資源不斷適應學習者的需要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反饋系統是網絡教育資源建設中不可或缺的一項重要內容,每位教育資源建設者在進行資源建設時都應建立相應的反饋系統。
三、網絡教育資源建設應解決的兩個問題
(一)轉變觀念,自覺進行網絡教學資源的建設
網絡教學中,教師學生的地位發生了轉變,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組織者,是教育資源的建設者,這就要求教師改變傳統的教學中“中心地位”的觀念,既懂得教育藝術又懂得教育技術,以學生最愿意接受的方式進行教學,同時,教師還要參與應用于網絡教育的資源建設。
網絡教學打破了學生單向獲取知識的渠道,他們不再是被動地接受知識,而是通過自己的親自參與,去發現問題和體驗結果,感受成功的喜悅。因此,學生也要適應網絡教學環境,學會使用網絡進行知識的攝取,并運用網絡將自己的學習經驗與同學交流,在協作互助中不斷進步。
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應該轉變觀念,同時各級部門應加強對教師學生的網絡應用能力培訓,使建設者從資源建設的自發狀態走向自覺建設,不斷充實網絡教學的資源。
(二)提高技術,保證網絡教育資源的運行暢通
包含視頻在內的網絡教學資源,數據量很大,一個文件一般都是幾十MB,甚至幾百MB,對于這樣的網絡教育資源,即便是采用加了擴展功能的數據庫系統來存儲,存取率仍然很低,不能滿足多媒體教學的需要。因此,在進行網絡教育資源建設時,要注意資源庫系統硬件、軟件和開發工具的選擇,采用合適的方法,保證多媒體教學信息在教學應用中存取方便,穩定安全??刹捎谩胺植际酵鈷鞝恳夹g”,使數據庫和文件服務器無縫連接。索引信息存放在數據庫中,而資源信息則存放在文件服務器中,使教育資源的存取不受文件多少、數據量大小限制,并且有較快的存取速率,解決網上大數據量教學資源(包括視頻)的存儲和管理這個技術難題。
多路并發是指網上多個用戶在同一時段內訪問同一數據。多路并發是否成功,關系到能否實現資源共享。影響多路并發的主要因素有數據庫系統、交換機、路由器的功能和傳輸網絡的帶寬等。因此在建設網絡教育資源時,要充分考慮這些因素。
參考文獻
[1]朱百剛 陳洪生 《現代遠程教育及校園網建設全書》 中國工人出版社
[2]崔亞峰 楊保明 鄧祖道 《突破網絡教學的“瓶頸”》 《電化教育研究》2001.4
[3]陳玉寶 《美國基于互聯網教育的現狀與發展》 2001年中國網絡化教育國際研討會報告
[4]汪瓊 《網上教學支撐平臺現狀分析》 2001年中國網絡化教育國際研討會報告
[5]《科利華之頁》 《中國遠程教育》 2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