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全球經濟發展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從國際經濟關系看,全球經濟再平衡涉及各大經濟體的現實利益調整,因而必然是一個各國利益博弈的過程,必然面臨錯綜復雜的國際貿易金融關系的挑戰。當今國際經濟治理結構的弊端和美元霸權地位是導致危機發生及加劇的重要因素,全球經濟回歸平衡必須改革國際經濟治理結構,構建新的國際經濟秩序,這顯然會遇到重重阻力和障礙。全球經濟再平衡將是一個持續時間較長的痛苦調整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江蘇會面臨哪些挑戰與機遇,應采取何種策略應對?
一、全球經濟深度調整:江蘇面臨的挑戰
1.全球經濟深度調整對江蘇經濟增長動力構成了嚴重挑戰
過去的20多年,得益于新國際分工體系和發達國家過度消費帶來的國際市場旺盛需求,江蘇開放經濟迅猛發展,推動了江蘇經濟的持續快速增長。1978~2009年,江蘇經濟年均增長12.6%,而進出口額、出口額年均增長24%和36.5%,分別是經濟增長速度的2倍和3倍。國際資本、國際技術和國際市場成為推動江蘇經濟增長的最重要因素,1996~2009年外資企業在全省工業增加值的比重由16.9%上升到40.9%,1995年進出口額、出口額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僅26%和16%,2006年上升到了105%和59%。根據研究和測算,2000年以來開放型經濟對江蘇經濟增長的整體貢獻率在50%以上。全球經濟深度調整意味著支撐江蘇經濟快速增長的外部環境發生了重大改變,未來經濟持續發展面臨嚴峻挑戰。尤其是江蘇的產業結構外向度很高,對外貿易依存度比全國平均水平高出將近一倍,因而國際需求持續下滑對江蘇經濟增長的影響嚴重,而高度外向的產業結構也不是短期能夠調整過來的。
2.全球經濟深度調整對江蘇的產業鏈分工提出了嚴峻挑戰
全球經濟深度調整的核心是在市場規律下改變發達國家過度消費、發展中國家過度儲蓄的全球經濟格局,這必然會影響和改變當前的國際分工體系和產業鏈布局。目前,有三方面的因素在推動全球產鏈布局重構:首先是發達國家的再工業化政策正在促使部分制造業企業回歸,同時技術創新也為制造業回歸提供了經濟上的可行性。例如美國一家企業通過技術創新生產一次性筷子,已經大量出口到中國。其次是發展中國家的生產成本迅速上漲。統計數據顯示,2000~2010年江蘇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由10299元增加到40505元,上漲了3倍。美國一家研究機構指出,2003~2008年間中國的勞動力價格上升了19%,而美國只上升了3%。此外,土地、能源的價格也在大幅上升。第三是全球分工生產模式大大拉長了產業供應鏈,原材料供應、零部件生產、最終組裝分布在多個國家,其銜接配合復雜脆弱。2011年3月日本遭受地震和強海嘯侵襲,一些關鍵零部件工廠被毀壞導致全球數家汽車工廠停產。同年10月泰國部分工廠遭受洪水災害,導致本田汽車的馬來西亞工廠被迫停產。為了減少風險,歐美跨國公司已經開始把工廠回遷本國或“近岸”地點,讓供應鏈盡可能貼近需求地。一場從離岸到近岸的供應鏈轉變正在發生。
全球產業鏈布局的重構對江蘇的產業結構和價值鏈分工將形成嚴峻挑戰。江蘇目前的產業鏈是跨國公司在2000年前后以IT產業為重點、以終端加工組裝為核心、以大規模出口為導向建立起來的,而終端加工組裝不僅受生產成本的影響更大,而且對供應鏈安全性要求也更高,這兩個方面使得江蘇的產業鏈更容易受到國際產業分工變化的沖擊。事實上,隨著東部地區勞動力成本的提升和環境要求的壓力加大,跨國公司的全球產業鏈布局已經發生明顯變化,大量新的生產基地越來越多部署到越南、泰國等東南亞國家和我國的中西部地區,成都、重慶已成為IT產業的新生產中心,目前筆記本電腦的生產能力達到了1億臺,已超過長三角地區。
3.全球經濟深度調整對江蘇未來競爭能力提出了嚴峻挑戰
全球經濟深度調整的本質是各國經濟利益的博弈和調整,尤其是發達國家居高不下的失業率導致社會矛盾尖銳化,各國政府受到巨大壓力,在此背景下,歐美等發達國家一方面積極采取貿易保護等政策措施,加強對世界經濟體系話語權的爭奪和掌控,努力使全球經濟調整按照自己的意愿進行,盡可能少承擔全球經濟調整的成本和利益損失;另一方面憑借科技實力的優勢和在國際經濟體系中的強勢地位,大力發展新興產業、搶抓未來經濟發展的制高點,并運用技術封鎖、反傾銷等各種手段打壓我國的產業轉型升級。
江蘇經濟過去發展的基本模式是政府主導、投入推動、成本競爭,區域競爭力的核心是低成本為基礎的比較優勢,尚未形成以企業創新為基礎的競爭優勢。雖然近20年江蘇主要通過大規模引進外資形成了目前的現代產業體系,但在產業的技術層面,基本處于全球產業價值鏈的中低端,主要是利用廉價勞動力的優勢,以勞動密集的加工裝配為主;在產業的組織層面,主要以分散的要素形式參與國際分工,參與國際分工的組織化程度仍然較低,企業的國際競爭能力薄弱;在產業發展路徑層面,主要是跟隨和模仿,出口很大但屬于自己的創新和品牌不多。在未來發展的競爭中,江蘇憑借什么作為核心競爭力?全球經濟深度調整對江蘇未來的競爭能力提出了嚴峻挑戰。
二、全球經濟深度調整:江蘇可能的機遇
1.在世界經濟格局的調整中,我國具有明顯的相對優勢
當前發達國家面臨著許多困難和問題,消費需求不振、失業率居高不下、政府債臺高筑、勞動成本高、經濟結構調整難度大。而我國仍然處于經濟發展的上升階段,不僅綜合生產成本仍然有很強競爭優勢,而且國內市場巨大,經濟結構調整具有較好基礎和有利條件。事實上,世界經濟格局的調整已成為推動和倒逼我國經濟轉型升級的動力。江蘇產業基礎好,蘇南地區早在2006年前后就開始轉型升級,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后進一步加快了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步伐,走集約發展的道路、從投資驅動到創新驅動正在逐漸成為普遍共識和社會行動。
2.以新興產業為代表的全球新一輪產業革命正在孕育中
為了應對世界經濟格局的大調整,世界各主要經濟體都大力推動科技創新,積極發展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新一代網絡信息技術、節能環保等新興產業,新一輪全球產業革命呼之欲出。由于體制等原因,過去的幾次全球性產業革命,我國都遠遠落在后面,而這次新興產業發展我國基本是同步的,在太陽能光伏產業我國甚至具有一定的領先優勢。江蘇產業基礎好,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眾多,科技力量強,近兩年新興產業已經呈現出蓬勃興起的發展態勢,前景良好。而發達國家近年經濟不景氣,對高端生產要素的吸引力降低,有利于江蘇大量引進,加快創新步伐。
3.我國經濟實力大大增強,在世界經濟格局調整中已擁有一定的話語權
全球金融危機暴露出了當前國際經濟治理架構的嚴重弊端,特別是美國利用自己在國際經濟中的強勢地位和美元的國際貨幣功能,把危機轉嫁給全世界,改革和完善國際經濟治理架構將是全球經濟格局調整的重要內容之一。我國經濟總量居世界第二,外匯儲備世界第一,人均GDP已達到中等收入國家水平,整體經濟競爭力大大提升,在世界經濟和全球重大事務中的話語權顯著提高。歐美發達國家已清楚地認識到,新的國際經濟治理架構不能沒有中國的參與和支持,包括全球經濟的復蘇也得有賴于中國經濟的強力拉動。
三、全面推進改革創新:江蘇的基本應對策略
1.從被動全球化到主動全球化:江蘇繼續保持領先的關鍵
縱觀改革開放30多年中國經濟和江蘇經濟的發展軌跡,很大程度得益于經濟全球化和新國際分工體系,中國貿易的爆炸式增長,充分表明中國是經濟全球化紅利的巨大受益者。然而這一輪經濟全球化的機遇并不是中國自己創造的,而是發達國家尤其是其跨國公司給中國創造的,但中國抓住了這一難得機遇,正確運用了招商引資和出口導向戰略,取得了輝煌成就。從經濟學理論透視中國以出口導向為特征的第一波經濟全球化,其內核可以概括為“利用別國的市場用足本國的低端生產要素”。
雖然全球金融危機影響深遠,世界經濟的基本格局和國際分工體系受到了重大沖擊,但經濟全球化的總趨勢并沒有改變。對于中國而言,雖然第一波經濟全球化的紅利已經基本結束,以出口導向為特征的發展方式必須改變和調整,但中國經濟發展仍然有很大空間和許多有利條件,只是發展的路徑必須調整,從被動全球化走向主動全球化。即把進一步擴大開放與擴大內需緊密結合起來,充分發揮我國龐大的內需市場優勢,主動利用內需市場來調動、吸收國外的高級生產要素,尤其是利用國外的創新要素加速發展中國的創新性經濟,創造新一輪經濟全球化的機遇。
從基于外需的第一波經濟全球化到基于內需的第二波經濟全球化,既是為了中國與世界的再平衡,消除世界經濟下行趨勢下我國過剩產能的困境,更是為了利用國外經濟危機給中國引進高級要素所帶來的加速發展機遇,大力發展創新經濟,推動中國經濟轉型升級,實現平穩持續發展。因此,啟動新一輪的全球化戰略,大力發展基于內需的全球化經濟,也是中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內在含義。
江蘇在基于外需的第一波經濟全球化中,是實施中國出口導向戰略的佼佼者和領頭羊,創造了發展奇跡和可供兄弟省市仿照的經驗,也奠定了領先發展的地位。發揮已有的開放經濟優勢,積極探索從基于外需的第一波經濟全球化到基于內需的第二波經濟全球化轉變,形成新的發展優勢,這是江蘇轉型發展最具現實意義和可操作性的路徑選擇,也是江蘇經濟能否繼續保持領先地位的關鍵。
2.以路徑創新探索江蘇開放經濟發展的新模式
進一步深化對外開放、推進開放型經濟轉型升級已經提出了很多年,然而進展并不盡人意。原因是,理論上跳不出傳統思維的束縛,實踐上突破不了路徑依賴,始終在引進外資、擴大出口、加強外經合作、提升開發區建設等框架模式上做文章,就事論事,所提對策無非是從“招商引資”到“招商選資”、從“引進來”到“走出去”、從“生產制造”到“服務外包”等等。但是,這些僅僅是現有開放模式的改善和深化,并不是創新和轉型,因而不可能從根本上解決開放型經濟的粗放矛盾。江蘇開放型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必須解放思想,深化體制改革,在創新和升級上下功夫。
對外開放的根本目的是學習借鑒國外成功經驗、引進先進生產要素、提高資源配置效率、促進經濟發展,基本途徑是加入國際分工體系。但一國在國際產業分工鏈中所居地位和實際開放效益,不僅取決于該國的要素稟賦和技術水平,而且取決于加入國際分工的路徑和方式。從發達國家的開放經驗看,盡管時代不同、做法不同,但有三個相同的基本特點:以強大的先進產業作為開放的基礎,工業革命后的英國和上世紀初的美國都擁有當時世界最先進的產業,日本20世紀60年代也擁有家用電器、汽車等先進產業;有一批競爭力很強的企業作為開放的主體,并在開放過程中進一步做強做大,成為世界級企業;開放是經濟發展過程中不斷擴張市場的必然結果,市場機制是推動開放的強大動力。而我國的開放型經濟是基于政策支持而形成的,這同發達國家基于市場推動的開放路徑完全不同?;韭窂绞怯筛骷壵疄橹鲗?、以優惠政策為手段、以招商引資為重點,以低成本競爭切入國際產業分工鏈,大量的勞動力、土地、資源等生產要素以分散方式參與國際分工,被跨國公司整合。這決定了我國的開放型經濟盡管發展很快,并帶動經濟總量迅速增長,但始終處于被動地位和價值鏈低端,并不掌握技術和市場。因此,轉型升級的重點,首先是努力改變要素直接參與的方式,提高要素的組織化程度。
企業是組織生產要素的主體,提高要素組織化程度的關鍵是要大力培育本土企業,特別要大力培育民營跨國公司。只有主體強了,才能有效推動技術創新,突破在國際分工中長期固化在低技術、低附加值環節,提升國際競爭能力和在國際分工體系中的地位。一定要從被國際資本整合資源,努力走向以我為主整合國際資源、包括國際資本。
由于全球經濟緊縮,市場競爭進一步加劇,消費需求已成為十分寶貴的稀缺資源,世界各國紛紛采取貿易保護主義,其實質就是為了保護自己的需求資源。我國人口眾多、消費需求潛力巨大,必須好好利用我國的消費需求資源,把擴大國內消費需求與國際市場的競爭、開放型經濟的升級緊密結合起來,綜合運用出口與進口、投資與消費、引進來與走出去等手段,謀求開放型經濟的新突破,在內外市場一體統籌的基礎上構建開放型經濟的新優勢。事實上,基于龐大終端市場的采購力已成為國際分工中最重要的競爭力,美國沃爾瑪憑借擁有全球1.5萬個大型超市的巨大銷售能力,已連續多年成為世界500強的領頭羊。同時,產業鏈的整合也由過去的生產企業憑借技術對上下游進行控制,逐步演變為商業終端憑借銷售規模對上游生產企業進行控制,蘇寧電器的發展就是很好的案例。江蘇擁有9000多萬常住人口,不僅是生產大省,也是消費大省,完全可以運用消費資源整合生產資源,提升開放型經濟,培育國際化企業,形成新的優勢。
3.以國際化為目標構建江蘇開放型經濟的新體系
過去20多年,江蘇開放型經濟快速發展的成功經驗之一,就是形成了以開發區為載體、出口加工為導向、外資企業為支撐的開放體系。在面向現代化的發展新階段,江蘇開放型經濟應圍繞提升全省經濟社會國際化的目標,以國際化城市為重點、國際化企業為支撐、國際化人才為核心,全面構建對外開放的新體系。
企業是經濟的基礎和市場的主體,企業的本質是把各種分散的要素資源有機地組織起來形成生產力,企業競爭力強弱的實質就是整合要素資源的能力高低。因此,無論發展模式怎樣演進,經濟發展和區域競爭最終都要落到企業層面,企業的整體發育程度和創新能力決定著區域經濟的發展水平和競爭能力,區域經濟競爭力強的實際含義是擁有一批競爭力強的企業。從區域經濟的持續穩定發展看,是否擁有一批有競爭力的企業具有更重要的意義,因為一個區域的發展資源總是有限的,區域經濟的持續發展必須大量引進和整合外部資源,而這只能通過一批有強大競爭力的企業來實現。事實上,區域經濟競爭的實質就是整合或者被整合。區域經濟要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必須廣泛吸收和整合國際資源,顯然,能否擁有一批國際化企業至關重要。發達國家在現代化過程中都形成了一批至今仍然聞名遐邇的國際化大企業。讓本土企業逐步成長壯大并實現國際化,這應該是開放型經濟的最重要任務。
什么是經濟強?。筷P鍵是看有沒有一大批世界領先的企業。2010年我國出口超過了德國,成為世界第一,但德國出口產品中80%是自己設計制造,而我國出口產品中70%是加工貿易。德國擁有世界領先的制造業企業2300多家,而我們目前主要是給跨國公司加工裝配,增值率很低。蘋果手機主要在中國裝配出口,但我國在其價值鏈中所占份額不到5%。因此,靠引進外企是不可能成為經濟強省的,江蘇的現代化必須有一批世界領先企業來支撐。要大力培養自己的國際化企業,這已成為江蘇發展的當務之急!
國際化企業并不僅僅是指企業有出口或者"走出去"實現了對外投資,而是指在生產、管理、研發等業務范圍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具有了規?;蠂H資源的能力。江蘇產業基礎好,改革開放以來形成了一批在國內有一定競爭力的企業,蘇寧、紅豆等企業正在走向國際化,但總體而言數量太少、水平還不高。推動江蘇企業國際化,政府的首要責任是提供公平的競爭環境,讓企業真正成為對外開放的主體。要進一步深化體制改革,增強體制機制的透明度和預期性,減少政府對微觀經濟的干預,強化市場對資源配置的基礎性作用,讓企業在充分競爭的環境中成長,不能拔苗助長。
4.以深化改革為動力推動江蘇的轉型發展
江蘇作為沿海發達地區,處在改革開放的前沿。率先發展,就會率先遇到問題,而解決這些問題,只有不斷深化改革開放。改革跟不上,經濟發展的成果就可能保不住。作為地方政府,應該進行積極的探索。
進一步深化體制改革,強化市場對資源配置的基礎性作用。要從目前政府主導、不計成本的開放模式,轉向以企業為主導、充分發揮市場配置機制的開放模式。政府應逐步退出微觀層面的干預,取消目前的招商引資、出口等考核指標。外向、內向,主要由企業基于市場形勢和自身競爭力決策選擇;出口、進口,主要由市場按照需求和價格自發調節;外資企業、內資企業,在政策上基本平等對待。既然我們選擇了市場經濟體制,就要相信市場的配置功能,讓市場充分發揮作用,不要輕易地去干預市場,政府的職責是維護市場功能。
提供公平的競爭環境,讓企業真正成為對外開放的主體。企業是市場的主體、發展的動力,發達國家的經驗表明,正是在大開放階段,形成了一批有強大競爭力的跨國公司。而我們為了吸引外資,給予外資企業很多優惠政策,這對本土企業是很不公平的,近年來雖然已經作了調整,但一些地方在考核指標的壓力下,仍然熱衷于引進跨國公司、世界500強企業,千方百計給予特殊政策,而忽視本土企業的發展。讓本土企業逐步成長壯大并實現國際化,這也是開放型經濟的任務。提供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促進本土企業成長是政府最重要、最基本的責任。
【摘要】在經濟全球化浪潮席卷全世界的背景下,結合中國經濟發展的實際狀況,本文主要探討經濟全球化給中國經濟發展帶來的機遇和挑戰,并從不同方面提出相應的應對措施。
【關鍵詞】經濟全球化;中國經濟;應對措施
一、前言
經濟全球化,通常是指貿易、投資、金融、生產資料等活動的全球化,使全世界經濟日益聯系成為一個整體,也是當代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趨勢,深刻影響了當今世界經濟發展狀況。正因為經濟全球化對于世界經濟的深刻影響,與此同時對于一個國家經濟的影響體現在多方面,所以如何應對經濟全球化是眾多國家需要面臨的經濟難題,中國也不例外。基于中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已經走過了三十多年改革開放歷程,目前已走在改革的深水區,經濟體制改革尤為重要的發展階段,因此探討分析中國面臨的機遇和挑戰,并提出相應措施是十分必要的。
二、經濟全球化給中國經濟發展帶來的機遇
(一)有利于中國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的影響和深度
在改革開放三十多年的艱難歷程中,中國一步一步走向對外開放的道路,為中國經濟發展增添了許多發展活力,但是其作用和影響力相對較小。在經濟全球化的大潮中,中國經濟加快了與世界經濟的融合過程,不僅僅局限于引進外資、發展簡單加工制造業,而是在資金、投資、生產資料等多方面的活動中積極參與,與世界經濟日益接軌,同時也加強了與各國經濟往來溝通的聯系,成為全球生產發展不可缺少的重要國家。搭乘經濟全球化的順風車,有利于中國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的影響力,是中國經濟發展在新世紀邁出重要步伐的表現。另一方面,世界經濟的發展同時也離不開中國經濟的鼎力支持,中國經濟更好的參與經濟全球化的競爭,是當前世界經濟實現穩定發展的重要支撐。
(二)有利于中國加快經濟體制改革步伐
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基礎基于全球公平競爭的市場經濟的大環境下,由此要求經濟的發展更多是有市場經濟自身發揮作用,減少政府干預的深度和廣度。在世界經濟全球化的浪潮推動下,中國經濟發展要更多的注重于市場經濟的發展,這就從外部環境方面要求中國經濟體制改革步伐加快,避免出現改革進程緩慢,政府在經濟中管理過寬。加快中國經濟體制改革,有利于中國經濟發展更好地適應經濟全球化的世界競爭,有利于中國經濟盡快走出去,避免陷入改革陷阱,同時也是順應時展要求,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滿足人民物質文化生活需要的必要措施。
三、經濟全球化給中國經濟發展帶來的挑戰
(一)進一步加大貧富差距,威脅經濟社會穩定發展
經濟全球化中倡導積極競爭,講究優勝劣汰,給處于發展中國家的中國經濟發展帶來了嚴峻挑戰。擴大開放的中國吸引了許多外商投資,同時也帶來了先進技術、新思想等新鮮事物,給中國本土經濟帶來了不小的沖擊,在適應經濟全球化的過程中,競爭激烈,使得中國本身已有的貧富差距進一步拉大,由此可能會引起收入差距過大、人民生活水平參差不齊、社會不和諧因素增多等一系列社會問題,這對于年輕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國家來說是一個不小的威脅,需要引起國家和社會各界力量的廣泛關注,并積極采取相應舉措調整經濟全球化給中國經濟帶來的負面影響。
(二)給我國創新能力、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提出更大挑戰
一方面,我國市場經濟發展仍然處于初級階段,經濟發展尚不完善,企業創新能力不足,是應對經濟全球化發展的最大挑戰。在西方國家日益成熟的創新發展模式下,中國微觀企業創新驅動能力不足,難以與發達國家先進技術同臺競爭,會進一步挫敗中國企業競爭力,難以應對經濟全球化發展。另一方面,由于經濟全球化帶來的全球經濟轉移,中國一度成為世界上最大的低端、無附加值簡單加工的勞動密集型聚集區,威脅自然環境的同時,也不利于中國當前的經濟結構轉型升級。經濟全球化雖然帶來了資金、技術的交流,但同時也加劇了技術壁壘、綠色壁壘對發展中國家發展的限制。
四、中國經濟應對經濟全球化的措施
(一)政府政策方面
應對經濟全球化給我國經濟帶來的各項挑戰,政府政策制定方面需要諸多努力。首先,應當加快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設,從頂層設計方面,限制政府活動,避免政府過多干預經濟發展,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其次,繼續推出經濟開放區的開放優惠政策,吸引外國資本注入的同時,為我國企業發展走出去提供廣泛平臺,擴大開放領域和深度。最后,加快完善我國貿易政策法規,規范國內市場準入原則,促進良性競爭,同時積累外貿摩擦處理經驗,為應對發達國家設置的貿易壁壘做好準備,減少我國企業商品走出去遇到不公平待遇的損失。發揮政府政策的規范性作用,有利于我國企業更好地參與到經濟全球化發展的競爭中,有利于提高中國作為經濟大國的國際地位。
(二)微觀企業方面
企業作為市場經濟發展的主體,在應對經濟全球化的過程中應該表現出積極參與的姿態。中國企業應對經濟全球化的同時,更要注意自身的發展契機。一方面,企業應該從各個方面增強自己參與經濟競爭的實力,這樣才能更有自信的站在世界經濟的舞臺上,比如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提高產品附加值、改善服務態度、專注產品質量等方面,為躋身于世界知名企業而努力。另一方面,企業在積極引進外資、學習利用先進技術的同時,更要找準自身定位,汲取先進經驗,改善自身不足之處,為企業發展走出去積累經驗。微觀企業的主觀努力發展,是決定我國經濟國際競爭力的核心恿Γ也是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的重要驅動力。
(三)文化覺醒方面
經濟全球化給中國帶來的不僅僅是經濟生活方面的沖擊,也給中國國人以強烈的經濟文化沖擊。外來文化給本土文化帶來了相當大的沖擊,與本土傳統文化的相互融合適應的過程,是中國邁入世界經濟大門的重要表現。資本主義文化的入侵給中國經濟的發展帶來了眾多影響,是繼續堅持自身特色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還是“西化”為資本主義經濟社會,給中國經濟發展嚴重沖擊,在此關頭,中國人民需要繼續加強精神文明建設,深化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文化影響,喚醒中華民族的文化覺醒,抵制西方不良文化的侵擾。
依據本國國情,以積極的心態應對經濟全球化給中國經濟帶來的挑戰,發現自身優勢,取長補短,從政府政策、微觀企業、文化覺醒三方面積極措施積極協作,是中國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取得長足發展的關鍵。
參考文獻:
[1]施詠清.經濟全球化背景下中國的發展[J].國際經濟觀察.2006,(1)
【關鍵詞】 全球化 國際經濟一體化 發展機遇
全球化成為經濟發展的熱門話題,但是關于全球化的研究并不相同,不同的研究往往有不同的概念。本文在探索全球化的問題上,主要是從經濟全球化的角度來分析全球化問題。
1. 什么是全球化?
經濟活動全球化泛指貿易、投資、金融活動的全球化,特殊的含義是指生產活動的全球化和生產要素的全球配置。在全球化的發展過程中,我們可以發現推動全球化的主要因素是不同國家對全球化的不同選擇的結果,他們通過放寬管制,推動國際貿易的發展,從而最終達到全球化的結果。推動全球化的原因有著不同的理解。李琮和岳長齡都認為推動經濟全球化的根本動力是生產力的發展。
2. 全球化的評述
全球化是生產力發展的結果,也是全球經濟發展的必然選擇。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的全球資本資本主義幾乎肯定有益于全球經濟的增長,有益于大多數國家經濟的發展,甚至有益于大多數人民收入的增加。
然而全球化在各國經濟發展的過程中也并非只是帶來了經濟繁榮,伴隨全球化而來的是更多的貧富收入不等。同時不同的國家的全球化指數也不同。如圖1中所示,全球化指數在通體來看,發達國家、人均收入較高的國家都有很高的全球化指數,經濟發展速度較快的國家也有很高的全球化指數。從趨勢變動來看,往往經濟發展較快的國家和發達國家全球化指數較高,說明年他們參與全球化的程度越高,他們也是全球化的獲益國。對于喀麥隆這樣的經濟發展落后的國家,全球化指數并不高。同時也沒有帶來更多的好處,反而使得人均GDP相比發達國家下降。如圖2中所示。通過兩個圖的對比可以發現,往往人均GDP較高的國家有較高的全球化指數。同時就變動趨勢來看,全球化指數下降的地區,人均GDP也下降。圖2中人均GDP的比例說明了,全球化推動了不平等程度上升。
在各國的總體趨勢上來看,存在著世界上不同國家之間收入差距擴大的問題,但是分析每個國家,也伴隨著全球化所帶來的不同影響。并非每個人都從全球經濟一體化中得益。許多傳統的社會發展停滯或者分崩離析。甚至在世界迅速發展的地區中,發展成果也沒有平均地分配。
3. 全球化對我國經濟的影響
在世界經濟的發展歷程中,是各個國家出于自身利益的考慮選擇了全球化。從而推動了全球化的必然選擇和結果。全球化也給我國帶來了眾多機遇,我國也積極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努力使自己成為全球化中的一員。
首先,經濟全球化加速了我國對外開放的步伐。我國要使經濟迅速發展,必須實行對外經濟開放。在對外開放政策的作用下,我國利用外資的規模不斷擴大,利用外資的質量顯著提高,對外貿易的規模也不斷擴大。
其次,經濟全球化有助于我國改革過程中問題的解決。改革既要從我國實際出發,又要與國際接軌,遵守國際規則和慣例。只有這樣才能與世界各國發展正常的貿易關系,從國際規則的遵守中獲得利益。
再次,經濟全球化促進了我國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經濟全球化要求各國相互開放市場,降低關稅和非關稅壁壘,這必然帶來國外有競爭力的商品和服務大量涌入,從而對我國國內同類商品和服務行業帶來沖擊。
經濟全球化使得我國快速享受到了世界發達國家先進的產品和制度優勢,推動我國改革開放的更進一步發展。使得中國更快進入發達國家的水平,然而,經濟全球化也給我國經濟帶來了很多新的挑戰。
首先,經濟全球化給我國民族產業的發展帶來了威脅。經濟全球化意味著關稅和非關稅壁壘的減少,貿易和投資不斷自由化。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之后,這種沖擊對一些產業來講更是一個嚴峻的考驗。
其次,經濟全球化對我國經濟管理職能提出了挑戰。經濟全球化條件下,各國經濟的互相依賴空前加強,任何一個國家的內部失衡都會反映為外部失衡,進而很快影響到與其有緊密聯系的國家,最后極有可能世界各國陷入失衡和危機的境地。
再次,經濟全球化對我國政治的穩定帶來的挑戰。政治穩定是中國社會發展的關鍵所在。經濟全球化對我國政治穩定的威脅和挑戰加大。
結語
全球化增加了各種經濟機會,對社會有益。但是,不惜一切代價堅持進行全球化同樣是不對的。全球化過程中也帶來了一系列的問題,同時全球化給我們帶來了巨大的益處,兩者相比較,利是大于弊的,而且利是遠遠超過弊。21世紀,國際競爭和綜合國力的較量將會更加激烈,與國際相比,我國的經濟實力還有相當大的差距;我國的國際競爭力還很脆弱;在信息技術領域,我國的優勢有限,信息化整體水平還很低; 在知識創新和技術創新方面,我國也存在著巨大差距。因此,我們必須立足現實,正視差距,直面困難,增強緊迫感和憂患意識,從差距和困難中找到發展的潛力。
注釋:
①該圖是根據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經濟形勢研究所(EOF)中關于全球化指數的統計數據截取相關國家進行的繪制。該全球化指數是由三部分組成,分別為經濟,政治和社會。本圖中數據是2011年公布。
②該圖是根據相關國家人均GDP之比繪制,其中美國人均GDP為分母,各國與之相比所得的數據。人均GDP均采用同期美元數據。
參考文獻:
[1] Alfredo Saad Filho , "From Washington
Consensus to Inclusive Growth: The Continuing Relevance of Pro-Poor Policy Alternatives ", World Economic and Social Survey(J), JAN,2010
[2] [美]杰弗里·弗里登,20世紀全球資本主義的興衰(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3] 李琮,經濟全球化新發展(J),世界經濟,1996年第11期.
[4] 厲以寧,全球化與中國經濟(J),世界經濟與政治,2000年第6期.
[5] 魏浩,經濟全球化、國家間對外貿易的差異和中國的作用(J),世界經濟與政治論壇,2011年3月.
[6] 岳長齡,西方全球化理論面面觀(J),戰略與管理,1995年第6期.
[7] 辛琪,世界經濟全球化趨勢及我國的戰略對策(J),世界經濟研究,1997年第1期.
摘 要 國際經濟法對調整超越一國范圍的貿易、投資、金融、稅收和運輸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它產生的目的是便于國家對經濟交往活動的干預和管理,國際經濟發展的現實是國際經濟法產生的客觀條件。在全球化的背景,國際經濟法律會在統一各方規則、調整經濟秩序、輻射國內立法和管理電子商務方面形成新的發展趨向。
關鍵詞 全球化 國際經濟法 趨向
國際法由國內法和國際法規彼此相互聯系和發生作用而形成的一個體系。進入21世紀之后,經濟全球化的加速推進成為了國際經濟法發展的一個最重要的時代背景。同時,在新世紀的第二個十年里,經濟全球化也成為了我國國際經濟法學的發展方向和研究重點。法律制度的變化是由社會經濟基礎的變化引起的,國際經濟法作為一個重要的綜合法律體系,要抓住它在今后幾年內發展變化的總趨勢,必然首先要聯系國際經濟發展變化的特點,找出其對國際經濟法所產生的影響。從當前的經濟現象來看,國際經濟發可能出現的新趨向有:
一、出現更多的國際統一規則
經濟全球化加強了國家間的依存關系,各國經濟互補性發展,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態勢,一個國家要想使自身的經濟利益最大化,離不開與其他國家的協調與合作,實際上,國家間已經已經成為了一個不可分割的經濟共同體,而國家間的合作必然需要有統一的規范來約束彼此的行為。所以就有了這樣一個連鎖反應:經濟全球化引起了國家間合作的加強,這種合作有導致了國際統一規則的不斷出現。這種趨勢在烏拉圭多邊回合談判中表現的最為明顯,此次談判達成了一系列的多邊國際經貿框架協議,并促成了監督這些協議規則執行的常務機構——世界貿易組織(WTO)的建立。WTO的眾多規則不僅是對GATT調整傳統國際商品貿易關系范圍的擴大,而且擴展到了服務貿易、技術貿易、貿易投資國際貿易 爭端等多個領域,這些傳統上歸國內立法管轄的領域將變為一系列在國際上統一的法律規則。隨著成員國之間貿易合作范圍的擴大,如《服務貿易總協定》(GATS)、《與貿易有關的投資措施協議》(Trims)和《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議》(Trips)等確立的新的國際規則不再會是一個簡單的框架,它們會在逐步的完善中成為具體的運作規則。同時,現在的WTO多邊談判已經涉及了環保、勞工標準和競爭政策等新的議題,比如會出現涉及這些領域的新的國際規則。隨著全球一體化的進展,區域經濟聯盟體如歐盟、東盟、北美自由貿易區等經濟組織也會不斷推著在本區域的具有實際影響了貿易規則。在上述這些客觀因素的共同推動下,使得國際公法性質的統一規范會不斷增加和完善,涉及的廣度和深度會日益加強。
二、新的國際法將會成為調整新舊國家經濟秩序的武器
經濟的全球化沒有彌合南北貧富的差距,而且這種經濟上的不平衡發展變得越來越嚴重。在上個世紀90年代,發達國家的國民生產總值是不發達國家的60倍,這個數據說明經濟全球化是建立在貧富差距急劇擴大基礎之上的,而當前的國際市場迫切需要新的力量的參與和推動。金融危機的爆發讓發達國家的內部矛盾和問題凸顯出來,同時讓人們看到,廣大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繁榮是世界經濟發展的希望所在。想要讓世界經濟擺脫低迷的狀態,從新走上持續發展的穩健道路,必須要為落后國家解決債務問題,建立平等的貿易環境,擴大外部的援助。想要做到這些,首先要打破就的經濟秩序,根據全球經濟的發展需要來建立新的國際經濟秩序,這就要求出臺新的國際經濟法來保護不發達國家的權益。當然,在新舊體制的交鋒過程中,新舊國際經濟秩序的矛盾會變得尖銳,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之間的經濟戰爭也會異常激烈,但是矛盾和戰爭的最終結局必然是用新的規定來制約經濟行為,朝著對雙方都有利的方向發展,所以大家都會選擇制定新的國際經濟法來進行調和,讓統一的規則來化解矛盾和分歧。
三、國際經濟法會對各國國內的經濟立法造成重大影響
對外開放是全球化形勢下各國共同作出的戰略選擇,要想實現國內經濟和國際一體化的對接,必須要改革本國的市場,把市場經濟作為經濟發展的基本形式。即使是在市場經濟成熟發展的發達國際,也有如民航、鐵路、電訊等重要的公共服務行業為實現真正的市場化,仍需要徹底實行經濟自由化政策, 以放開價格管制,打破部門壟斷,促進各種生產要素按照市場的需求流動。而對于市場化程度不高的發展中國家而言,則更需要擴大市場化的程度,加大各產業對外開放的程度,改革經濟制度和立法中的不合理成分,廢除行政指令對經濟的干預,讓市場來代替政府決定商品的價格,讓企業自主選擇投資發展方向,讓市場成為調整產業結構的指揮棒。所有這些面向世界經濟和面向市場經濟的調整必然與經濟立法相伴隨,國內經濟發是國際經濟立法的淵源,隨著經濟一體化的進程,各個經濟法尤其是涉外法律比如彌合差異,走向趨同。這不僅僅會涉及到各國的合同法、公司法,還會影響到反壟斷法、競爭法等。要做到經濟和世界接軌,必然要參照國際經濟法的標準來修正國內法律,因而國際經濟法對各國國內立法的輻射作用會不斷加強。
四、面向跨國電子商業的法律體系逐步完善
計算機網絡技術的發展影響了商業運轉的形式,為電子商務的發展提供了技術支持。夸國界的信息高速公路迅速發展,縮短了國家間的距離。傳統的生產、銷售和經營模式逐漸與互聯網結合,帶動了新的經濟因素的發展。同時,僅對傳統交易形式起作用的國際經濟法律遭到了嚴重沖擊。電子商務的興起必然會影響到合同的訂立和執行、知識產權保護、消費者權益保護、電子貨幣和網上支付的管理、網絡商業活動的稅務管理等多個法律問題。電子商務作為一種重要的國際貿易形式,必然需要在國際經濟立法上作出調整,現在的許多發達國家和國際經濟組織出于適應信息時代的需要,紛紛在研究新的法律政策,以加強對電子商務發展的約束和管理,1998,經合組織出臺了《電子商務稅收框架條件》,這個報告就稅法適用于電子商務的問題提出了初步的方案,今后,針對跨國電子商業活動的國際經濟法律必然會有重大的發展。
結束語:全球化是當今的時代背景,國際貿易會之間受到這個趨勢的影響。作為調整和管理國際經濟活動的重要規則,國際經濟法律必然會依照新的形勢和新的問題來作出調整,從而更好的促進世界經濟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在俄羅斯國際關系學院發表的演講.人民日報.1994.09.04.
關鍵詞:金融;證券化;趨勢
金融證券化能夠為現代社會經濟發展提供重要幫助,其具有的優勢與好處十分明顯。金融證券化究竟能夠創造怎么樣的優勢,對我國經濟發展能夠產生怎樣的意義,本文中給予詳細闡述。社會經濟發展能夠為一個國家創造更多的國際話語權,因此,現代國家也均大力倡導經濟發展,并實現經濟金融化發展。金融證券化開始發展并取代了經濟金融化已經成為了這個時代的必然趨勢。網絡信息技術的傳播速度飛速,使得全球范圍內的資本都實現了更好的流動,金融證券化正式基于這種需求的一種滿足。我國改革開放之后,經濟發展速度不斷實現飛躍,經濟實力明顯增強。
一、金融證券化概念
金融證券化主要是指以金融形態完成的證券化發行,主要是實現了傳統意義上的間接金融貸放轉變為證券發行。通過這種方式能夠完成對資產流動化能力的提升,并可以將債權以及債務關系實現證券化,從而可以讓貸放以及證券發行兩者之間相互融合。金融證券化所形成的趨勢主要形成與金融市場發展的特定階段,也就是市場發展的成熟期。世界金融到目前為止已經經歷了將近六百年的時間,但是真正意義上的發展則只能夠從上個世紀的六十年代開始計算,尤其是進入到七十年代,真正意義上的全球金融工具、市場以及金融體制才開始變革,金融實現證券化的發展已勢不可擋。
金融證券化主要包括了兩個方面,其一是社會融資證券化內容,其二就是銀行貸款證券化。金融證券化實際范疇更加廣泛,但是資產證券化所表現出來的形式相對更加單一,金融證券化具有十分明顯的流動性特征以及可實現債權的市場化特征。
二、金融證券化的實施背景
1.金融管制層面存在問題
金融證券化發展的速度十分快,為此這個過程中表現出一些問題,這些問題都對我國實現資產金融化面向金融證券化造成了負面影響?,F階段國家與相關市場監管部門針對金融管理方面采取了放寬管制的策略,市場準入資格不斷降低,促使商業銀行與其他形式的金融單位之間產生的競爭性越來越強,為此,金融市場當中就開始形成大量的資金流動,促使客戶并不需要通過銀行就能夠獲取大量資金在。這種情況下使得大客戶以及商業銀行兩者之間具有較為穩定的關系受到影響。基于此,西方國家之間從上個世紀的八十年代之后就不斷進行金融自由化方面的改革。結合改革現狀,商業銀行以及其他類型的金融機構之間在經營形勢與范圍方面都存在重疊現象,彼此之間的經營界限不斷模糊,使得金融投資機構等開始將金融服務內容范圍進行擴大,并開始在金融市場當中存在大量的資金。
2.金融創新發展問題表現
現代科學技術水平不斷提升,網絡信息化建設程度加強,這些都促進了多種類型的降低利率風險以及相關功能的金融工具。結合現代化發展需要,計算機技術針對傳統類型的金融機構的數據化以及功能拼接等都發生方式上的轉變。并在此基礎上創造了大量的具有吸引力的金融產品。其中包括了零利息債券、金融期貨以及歐洲商業票據等多種類型的產品。
除此之外,我國金融證券化發展的過程中仍然存在其他方面的問題,國有銀行當中所產生的商業道德風險問題同樣十分嚴重,因為并不是一個十分有效的市場,商業銀行為了獲取更多的利益,會從中收取費用,這樣一來客戶信用開始喪失,也會造成用戶發生信用方面的問題,金融證券化市場的穩定性也會因此受到影響。
三、金融證券化的問題分析
金融證券化實現了快速發展,但是在具體實施過程中也遇到了各種各樣的問題,想要能夠促進證券化的優勢發展,需要正視當前階段存在的問題。
在實現金融證券化的過程只能夠產生的主要影響因素就是資產內容,但是現階段能夠提供給予我們的資產部分十分缺乏,我國企業主要采用的是負債資產方式存在,并不需要通過資產抵押或者是穩定供給等。盡管能夠對銀行逾期房地產進行抵押,但是這種方式仍然無法真正滿足我國經濟發展的證券化需要。這種畸形資產發展形勢也是阻礙市場經濟發展的負面因素。我國金融證券化的過程中,缺少投資機構運作,為此只能夠通過借助房屋抵押債券等形勢進行,住房抵押債權也需要具有長期的穩定資產提供支持,這樣一來又會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制造苦難。我國現階段證券化發展水平不高,存在不完善的地方較多,國有銀行當中商業道德風險相對較高。因為形成的市場存在缺陷使得商業銀行為了謀取經濟利益會對客戶的信用等級不斷下降,當客戶信用發生問題的情況下,投資者可能就會對證券失去信心,這樣一來就將會嚴重影響金融證券化的發展。
四、金融證券化的發展
1.放寬金融管制實現證券化
從我國投資方式當中分析,金融證券行業當中完成證券化階段,商業銀行采取的主要投資類型包括:財政債券、國家債券、保值公債、以及股票等,現階段我國主要應用的投資形式主要是國家債券。針對當前階段可實施的金融領域方面的管制策略需要能夠有主意實現商業銀行發現優質穩定投資,并且也有助于提升對閑散資金方面的使用效率,實現對投資的收益回報。與此同時,也能夠轉變對證券市場方面的調控與管理方式,結合金融證券行業方面的創新并能夠不斷加強對投資力度以及相關間接調控手段,能夠更進一步促進證券市場方面的良性穩定發展。
2.促進金融資產領域的證券化發展
完成資產證券化的發展,就是對金融資產方面的一種證券化建設。我國需要不斷適應社會發展需要,進一步加快證券化建設就需要不斷適應國內外證券化發展經驗,以此實現對我國國內證券化領域與國際市場接軌。為此,需要注意幾個方面的問題:第一,實現多樣化發展,也就是對資產證券化的過程與形式進行多樣化建設,實現單一類型資產的多層次、多結構的方向發展。通過消費信貸的方式面向商業抵押的方式發展。第二,環節不良資產類型,借助于資產證券化建設形式解決存在的資產不良等情況,降低資產浪費等問題的發生,降低證券市場實際發展情況。
3.實現證券化發展的主要策略
第一,需要綜合分析現階段我國資產主要形式,結合國內外先進經驗可以發現,采用住房抵押的方式畢竟不能夠真正意義上促進證券化發展,因此,需要加大投資機構的建設。商業銀行所采用的貸款形式與其他類型的住房抵押貸款具有較為良好的收益效果,風險相對較低。為此,住房抵押主要對象經濟行為相對更加的簡單。但是因阿紅高低壓住房貸款所產生的期限相對更加漫長,形式也更加單一,這些原因都是造成金融證券化的主要成因。
第二,作為具有專門性特征的服務系統,針對證券化的中介單位需要建立嚴格且具有標準化的標準,以此實現對市場信息化建設方面的水平提升。中介服務員也應當對掌握的相關信息內容等進行規范。
五、實現金融資產證券化相關建議
金融證券化發展屬于經濟背景環境下的產物,屬于市場經濟發展過程中的必然趨勢。進入到上個世紀八十年代,金融證券化發展開始成為了能夠代替經濟全球化發展的內容。金融證券化債券實際發行比重不斷提升,金融證券化同時表現出流動性、穩定性以及安全性等多方面的優勢。金融證券化除了具有一定優勢,還具有產生一系列效應的能力,能夠對我國的發展提供更多的動力,金融證券化能夠促使集資規模不斷擴大,并可以促使資產社會化規模加快,實現更好的融資,刺激雙向投資機制形成。
通過結合實際情況完成對我國金融證券化的發展,需要從分借鑒當前階段國內外成功經驗。第一,國家政府應當給予政策性支持。我國形成的以公有制為主,實現多種所有制經濟形式的共同發展。因此,政府對證券市場所能夠產生的影響力也相對較大,為此,可以通過制定相應政策對金融證券化發展提供幫助,此外,政府也可以形成較為健全的法律制度,促使金融市場的發展符合法律要求,促進金融市場的合法化運作。
第二,提升對金融創新方面的建設要求。通過放寬管制形式,可以為建立金融管理機制環境,實現匯率的市場化建設提供幫助,并能夠更進一步加強我國金融證券化發展。
六、結語
綜上所述,現代社會經濟快速發展,金融證券化發展速度進一步提升,使得我國經濟發展獲得的收益不斷提升。在實現金融證券化的過程中也需要加強對其造成的問題的思考與分析,通過加強對相關策略的完善與調整,以便可以有效提升金融化的推進。由此也能夠不斷適應現代我國社會國情與市場發展,實現我國經濟的繁榮與富強。并在文件發展的基礎上,充分關注國內外宏觀經濟環境,也應當加強對其他金融領域方面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陳立泰,劉萬明.自由化背景下全球金融監管發展趨勢及對我國金融監管變革的啟示[J].科學經濟社會,2010,01:32-37.
[2]胡軍.法國公司金融資本的形成及其在資本全球化下的變遷——對中國金融法典化道路的借鑒與思考[J].甘肅社會科學,2010,02:37-40.
[3]楊繼賢,何迎慶,張秀云,張冰.低碳經濟背景下我國能源發展趨勢及煤炭企業對策[J].中國礦業,2010,08:54-57.
[4]徐亞平,張瑞.證券化、流動性與貨幣政策——基于美國金融危機的反思[J].財經科學,2009,07:18-25.
[5]梁洪杰.論全球經濟低碳化背景下我國對外貿易發展的戰略抉擇[A].中國法學會世界貿易組織法研究會、清華大學法學院.WTO法與中國論叢(2011年卷)[C].中國法學會世界貿易組織法研究會、清華大學法學院:,2010:9.
[6]李雪,張寧,劉洪甫.低碳經濟背景下我國智能交通發展研究[A].中國智能交通協會.第六屆中國智能交通年會暨第七屆國際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創新發展論壇優秀論文集(上冊)——智能交通[C].中國智能交通協會:,2011:9.
【關鍵詞】全球化 第三產業 經濟增長
一、引言
很多人近年來才感受到全球化與個人生活和社會發展的密切影響。而事實上,全球化并不是一個新現象。它是一個歷史的概念,是幾千年來人類的交流和溝通,在近代科技飛速發展的助力下擴展到世界范圍的產物。在經歷了三次產業革命,尤其是第三次新科技革命的洗禮后,當今全球化發展的趨勢的滲透力、攻克力已遠遠勝過當年殖民主義者的軍艦、飛機、大炮,它能把地球上任何一個“世外桃源”卷進世界經濟和文明的發展浪潮。
二、全球化的內涵
當前,在學術界普遍關注全球化的同時,對“全球化”尤其是“經濟全球化”的看法產生了較大的分歧:一種觀點認為“經濟全球化”是指世界各國經濟聯系的加強和相互依賴程度日益提高,即是指“經濟全球化”就是“各國國內經濟規則趨同化趨勢”,或者說是經濟的同質化;另一種認為,“經濟全球化”意味著“經濟的殖民化”,即經濟全球化是發達國家利用自身優勢對發展中國家進行的資源掠奪與變相的經濟侵略。
學術界的研究尚未定論。而為了使我們對經濟全球化的研究更具有實際意義,必須將其置于當今全球化的現實框架和背景之中。為此,我們不得不全球化現象進行如下闡釋:
“全球化”不僅僅是指從孤立的低于國家走向國際社會的進程;還是指在全球經濟、文化交流日益發展的情況下,世界各國之間的影響、合作、互動愈益加強,并逐步實現世界范圍內的經濟、政治、文化等不同層面的人類交往的狀態或趨勢。
三、經濟全球化與本國市場的沖突與整合
(一)經濟全球化下的發展中國家
不可否認,經濟全球化在“化”的過程中,必然會造成各國間發生利益沖突。
但是,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的沖突,不是指“經濟全球化”本身與“走自己的路”必然會發生沖突,而是強調以下兩種情況:一是經濟全球化作為人類在“全球場”進行的新的經濟實踐,帶有原有政府、國家不同的經濟基礎、經濟制度、發展理念和價值觀念,必然會對經濟全球化作出不同的反應、不同的認可、不同的選擇,從而可能發生爭奪資源等的沖突[1]。二是不同政府、不同國家在經濟全球進程中的力量對比的差異,尤其是發達國家與不發達國家經濟力量的懸殊差別,使美國等發達能借助其強勢經濟實力主導全球化進程,進而與發展中國家的發展在“全球場”發生沖突。
當前,在經濟全球化進程中給發展中國家帶來的挑戰和沖突主要表現在:“資源掠奪”與“不合理分工”的沖突、外來資本與民族企業的沖突、“主導全球化進程”與經濟發展的沖突等。歸根結底就是追求共性與保持個性的沖突。
但是,經濟全球化進程一方面給民族資本的發展帶來種種矛盾和沖突,另一方面,民族資本也在融入經濟全球化的進程中,不斷更新自己的發展方式,實現新的融合,民族資本在經濟全球化進程中所實現的更新與融合,就是一種整合。
需要強調的是,“整合”不是要民族資本在經濟全球化進程中拋棄自己的“民族性”(即根本的所有制形式),而是要在新的全新經濟實踐中,在新的經濟全球化體系的建構中,提升民族性(特色),體現“世界性”。
世界經濟的健康發展顯然是要建立在減少對抗性沖突、加強整合創新的基礎之上的。不僅需要抵制“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和資本主義剝削的全球化”和“經濟殖民主義”,對“全球場”中的經濟發展實現平等、公正的整合目標。更需要各國的經濟發展在融入經濟全球化的進程中,奉獻民族特色,在整合傳統發展方式與現代化、外來資本與本土企業的關系中,對本國經濟發展進行綜合創新,促進全球經濟新體系的建設。而在這個過程中,發展中國家參與經濟全球化應對它的風險保持清醒的認識,要有步驟、有計劃地推進。
(二)中國經濟目前面臨的挑戰
從國際形勢來看,歐債危機的影響遠沒有消除,而比歐債危機更加嚴重且尚未完全爆發的危機,是美國經濟、金融的進一步動蕩。從國內局面來看,經歷了過去十年“超高速增長”的中國經濟,已經面臨投資率高達50%、基尼系數突破0.5、環境污染與食品安全失控、腐敗泛濫等一系列瓶頸因素的制約[2]。而如今,在世界范圍內,全球經濟一體化指的是各國之間在經濟上越來越多地相互依存。商品、服務、資本和技術越過邊界的流量越來越大。想“獨善其身”游離在全球化浪潮外進行經濟體制改革明顯是不可能的。但是,在中國經濟融入全球化過程中,不僅負擔了巨大的環境成本,同時出現強大的生產制造能力和國內巨大的市場割裂的局面。中國成為“世界工廠”,同時也意味著相應的環境污染也遷移到中國,導致生存環境惡化以及人口醫療費用激增,這是全國上下目前高度關注,并且不得不面對的現象。
追本溯源,經濟全球化的深層,進一步指向一個國家、一個地區在跨國界的經濟協作等實踐基礎上,通過一段時間在本國與他國之間的資源配置、合理分工方面的沖突、磨合與整合,而建構起來的新的經濟關系、經濟模式。
(三)經濟全球化與“走自己的路”
經濟全球化是全球化的一個重要方面。經濟全球化是對各國市場機制的整合,但這并不是要求各國放棄個性而追求共性,更不是應當是世界強勢經濟體消弭弱勢經濟體的流動形態。實際上,經濟全球化與我國“走自己的路”是并行不悖的,一包含著多,多制約著一,這不是表現在經濟領域的叢林法則,實現“優勝劣汰”,而是表現為市場分工與協作與資源的合理配置。
在經濟全球化的浪潮下,我國應當樹立起積極參與國際合作,理智應對國際競爭,培養核心競爭力的意識。在改革的道路上,我國必須對產業結構進行調整,要進一步提高勞動密集型產業,擴張和強化資本或技術密集型產業,有選擇、有重點、有突破地發展智力密集或知識密集型產業[3]。并且,應當高度重視資源戰略問題,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及生態文明建設,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及服務業,推動傳統經濟增長模式的轉變,從而實現生態文明建設與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建設的和諧發展。
四、結論
正所謂“君子和而不同”,大千世界的經濟發展自有異彩紛呈。這片繁花似錦之下,是跨國經濟體的廣闊自由的交流平臺。經濟全球化憑借其鮮明的價值特征和傳播規律,已然成為這個時代經濟發展的主旋律。美麗中國,在文明享受經濟全球化給我國經濟發展帶來好處的同時,更應重視發展背后的問題及代價,力求實現經濟與生態的和諧發展,期之以始,御之以終。
參考文獻
[1]趙春暉.全球化下民族文化的發展.[J].社科縱橫.北京2000,6.
一、中國的區域經濟差距及其出路
中國區域經濟的演進和發展是中外學者共同關注的問題。英國Surrey大學的劉夏明教授認為,中國的區域經濟差距在上個世紀80年代呈縮小趨勢,但自1990年以來,區域經濟差距逐漸擴大,到現在為止還沒有縮小的跡象。經濟性、地理性和歷史性等因素使得東部自然地處于經濟發展的優勢地位。區域經濟發展戰略和政策、全球化和經濟自由化以及要素市場的扭曲是造成區域經濟發展差距的主要影響因素。為了縮小區域經濟發展差距,中央政府需要做到以下幾點:(1)采取措施使不同區域具有同樣的開放度和經濟自由度;(2)采取措施消除阻礙生產要素流動的各種因素;(3)提業發展指導;(4)幫助內地特別是西部地區建設良好的基礎設施,鼓勵在比較優勢的基礎上配置經濟資源。
西安交大經濟與金融學院的李國平和范紅忠認為,我國地區經濟差距的主要原因,不是生產要素過度地集中到了核心發達區域,而是在過去的50年里,生產向東部沿海不斷集中,而人口沒有相應地向那里集中。我國生產的極化程度不高,人口的極化作用過低,因而核心發達區域的生產與人口分布高度失衡。因此,逐步完善人口流動的市場機制,鼓勵中西部貧困人口向東部地區尤其是東部核心發達區域流動,是解決我國地區經濟差距的有效策略。同時,在區域可持續發展目標代替了傳統的經濟增長目標之后,只有將環境因素納入比較優勢理論,才能更好地解釋和指導專業化生產活動。為了更好地指導實踐,需要對現有的區域經濟發展理論進行創新。
英國Leat大學的吳忠民博士認為,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高速經濟增長是開放與體制改革互動的結果,開放取決于體制改革,開放促進了體制改革。產業發展戰略的變化、政府鼓勵人口流動和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促進了城市經濟的快速發展,并且較為有效地擴大了就業。同時,產業結構的變化和非農產業的發展也使許多農民從農業生產中分離出來,這也是影響中國人口遷移和流動的一個主要決定因素。
二、經濟全球化與中國經濟長期增長
瑞典G¨oteborg大學鄭京海等提交的論文認為,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是中國全球化進程中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步,中國已成為世界第四大工業制造國。中國不斷增加的生產能力會對其他國家和全球經濟產生很大的影響,在有些方面甚至有能力影響世界的工業生產。從1985年到2003年,中國產業結構方面最明顯的變化是大量國有企業的退出和非國有企業的進入;除少數壟斷產業外,國有企業在非壟斷產業不再占有主導地位,非國有部門促進了競爭,提升了效率。實踐證明,所有權和市場結構兩個方面的變化都是中國工業績效的重要決定因素。
劍橋大學教授DavidWall認為,加入WTO推進了中國經濟的發展,同時有利于中國融入國際社會。區域經濟的集團化大體上是符合WTO的原則和宗旨的,但在某些方面區域經濟集團化對WTO具有一些負面影響?,F在,各國對WTO基本原則的看法是基本一致的,但在許多問題上也存在分歧?,F在,世貿組織最大的威脅來自美國。世貿強調的是非歧視性,如果只對一個國家或兩個國家提供優惠而不是全部,則與世貿協議精神相悖。在區域經濟一體化的進程中,要考慮經濟的、政治的、歷史的和文化的因素的影響。如果東亞經濟一體化的進程能夠加快,則有利于這些國家和地區(包括中國在內)的經濟發展。
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所長、《經濟研究》主編劉樹成研究員在專題發言中,運用大量的數據資料對中國經濟的增長與國際上一些主要國家的經濟增長進行了比較分析,得出了20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經濟的持續穩定增長在整個世界經濟的發展中獨具特色的結論。他還分析了當前及今后中國經濟的增長趨勢,提出了“有擴有控、有松有緊、擴控結合、松緊結合”的宏觀政策思路。具體地說,就是在總需求管理方面,控投資,擴消費;在產業部門之間及內部根據不同情況有擴有控;在地區經濟結構及區域經濟發展方面有擴有控,從而實現中國經濟持的續穩定增長和中國經濟與社會的協調發展。他還就人民幣匯率等問題回答了與會者的提問,認為應該從純理論層面、經濟政策層面和政治層面等多個層次和角度分析這一問題,提出只有綜合考慮影響匯率的各個因素,才能得出科學合理的結論。
廈門大學的馬理認為,不發達國家多年來一直在堅持全球化的經濟策略,但事實上卻未能實現工業化與現代化。出口導向型經濟在短期內可使發展中國家取得較快的經濟增長,但在長期卻可能使這些國家的經濟陷入“發展的陷阱”,原因在于出口導向型經濟的短期正效應和長期負效應。短期看,它對經濟的拉動既可發揮立竿見影之作用,又不會造成通貨膨脹的壓力,所以政府對實行該政策有較大的偏好。但長期看,由于經濟結構不合理,經濟剩余大量流失,發展受到西方發達國家制約,凈出口趨于回歸,加之各種主客觀因素的影響,國民經濟會不穩定。所以,在全球化過程中,唯有抓住積極出口引致的時差與暫時優勢,積極培育國內市場,才能贏得經濟長期可持續發展。
三、知識要素與中國產業結構的演化和提升
知識已成為影響經濟成長的最主要的要素之一,目前全球經濟的競爭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歸結為知識———知識創造和應用能力的競爭。西安交大司訓練、陳金賢認為,知識流轉和產業演進具有一定的相關關系,知識流轉機制的有效性和高效性是衡量一個國家核心競爭能力的關鍵因素,也是促進產業結構演進的重要指標;產業結構演進的基礎在于知識流轉的方向,因而產業結構演進必須成為以知識流為指向和動力的演進模式。進入21世紀的中國恰好缺少知識流轉和產業結構演進的良性互動機制,正確把握這一機制,有助于中國在新世紀實現產品的有效生產和供給、產業結構的合理化和高度化、國家核心競爭能力的形成和提高、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從而使中國經濟發展的路徑更加合理,經濟增長的動力更加充足。
西安交大的魏建忠、段新民認為,對教育的投資和生產經驗的積累,對中國生產率的提高和勞動者生產技能的改善發揮了很大的作用,知識獲取、知識創造對中國經濟長期增長的貢獻很大。雖然教育水平的提高大大改進了勞動力的生產技能,但是從1978年到2000年,這種提高呈緩慢下降態勢,其原因可能是政府對教育投資不足和教育質量的下降。同時,中國國有企業的工資水平未能顯示出勞動者素質的變化和生產技能的差異,因而這種工資率水平不能充分發揮勞動者的生產潛能,因此國家應采取積極措施改變這種狀態以釋放勞動者的潛能,從而產生效率改進效應。
英國的RichardSanders教授等認為,新經濟為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巨大機遇,但是如果政府不能建立有助于新經濟發展的政策框架,新經濟不可能自動實現。處于經濟轉型期的社會主義國家,經濟的發展面臨改造舊經濟和發展新經濟的雙重挑戰,因此國家需要采取相應的政策措施以平衡發展和轉軌的過程。高新科技是發展新經濟的重要驅動力量,中國改革開放進程中所使用的漸進主義和實用主義策略仍可以用于高技術產業的發展。中國政府所實施的一系列政策,如國家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863計劃)、火炬計劃和高新產業開發區計劃,以及鼓勵大學和研究機構的科研成果向生產能力轉化的措施,大大促進了中國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中國的政策安排有助于克服轉軌過程中的不確定性。中國具有產權模糊、公共企業家等路徑依賴特征,但這些特征是幫助中國發展新經濟的主要基礎。如果沒有這些路徑依賴型的制度安排,中國不可能取得這樣的成就。
四、公司治理與企業改革
公司治理是近些年來各國政府和學者關注的一個熱點問題,部分與會代表對此問題也進行了深入的討論。英國格林威治大學的陳健博士等對公司治理理論的分析方法進行了探討。他們認為,對公司治理問題的分析應該從分析企業的產生,特別是以公司所有權和控制權相分離為特征的現代公司的產生開始。與此相關的產權理論、理論、不完全合同理論和交易成本理論等都從不同的角度加深了人們對公司治理問題的理解。他們認為,上述有關理論是相互補充而不是相互矛盾、相互排斥的,任何將它們完全分離的做法都可能導致對公司治理問題理解上的混亂和片面。公司治理問題的分析應在不完全合同理論框架下以理論為中心來進行。產權理論提供了分析公司治理問題的基本框架,它與理論的區別在于前者強調所有權和控制權的分離,隱含假定所有權是對剩余現金流的索取權;相反,后者把所有權看作剩余控制權,即對合同未規定的偶然事件的決策權。產權理論的一個潛在缺陷在于用所有權來界定控制權,因為相關研究表明要將所有權和控制權分開來是很困難的,在一定意義上,這是兩個相同的概念。試圖將這兩個概念完全區分開來也不利于對公司治理問題的分析。因此,產權理論可能更適用于所有者和管理者合二為一的小型或私營企業,而理論更適合于所有權和控制權相分離的大的上市公司。盡管交易費用理論從新的角度揭示了企業存在的原因,但它也存在許多缺陷,比如說,它缺乏一個界定企業邊界的標準;再如,它難以解釋如果將具有相同專用性投資的不同企業合為一個更大的企業且沒有補償成本的話,為什么這樣做是沒有效率的,等等。
西安交大經濟與金融學院的馮根福教授對如何構造有效的中國公司治理結構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認為,要構建有效的公司治理結構,關鍵是做好以下幾項工作:一是要積極發揮政府在現階段的特殊主導作用。一般人認為公司治理的主體是股東或相關利益者。這種看法存在著一個很大的缺陷,即疏忽了國家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公司治理主體。任何國家的公司治理結構的形成,都與該國的法律、法規及相關制度密切相關。特別是對于經濟轉型時期的發展中國家來說,國家制定的法律、法規是否合理,對于能否形成有效的公司治理結構有著根本性的影響。所以中國政府必須認真借鑒世界各國的經驗,積極為形成有效的中國公司治理結構奠定良好的政治、法律和文化等基礎。二是要恢復和重視有效投資者的作用。世界各國特別是發達國家的經驗證明,要形成有效的公司治理結構,必須按照現代公司的本質要求,重新恢復和重視發揮有效投資者的作用。所謂有效的投資者,主要是指有直接制約經營者行為能力的私人股東。中國上市公司的主要問題之一不在于“一股獨大”,而在于“一股獨大”者的身份是國家,而不是有效的投資者。所以,中國要構造有效的公司投資者,一個關鍵環節是要盡快把國家“一股獨大”改變為有效投資者“一股獨大”或多個大股東共同控股。三是要有效發揮董事會的作用,特別是要在有效發揮獨立董事的作用上下功夫。四是要加快推行各種有效的獎懲機制,真正調動和發揮經營者的積極性。
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的劉小玄研究員認為,目前中國國有企業的競爭規則很難適應全球一體化背景下的市場競爭規則,所以競爭性行業和領域的國有企業必須通過民營化來解決上述問題。民營化是中國企業改革在邏輯上的必然結果。推動國有企業民營化的阻力在于政府對其成本和收益的權衡,成本是資本和土地投入,利益是利潤、尋租機會和工資。如果收益大于成本,則政府不愿意退出;如果成本大于收益,政府為了保持社會穩定等社會目標也不愿意退出。促進民營化的動力來自于經營者對其人力資本投入的未來價值的預期,在更大范圍內尋求企業家進行民營化可以解決原經營者無法勝任的產權重組任務。只有解決職工的再就業和補償問題,才能使外部經營者發揮作用。民營化的本質在于,通過所有權改革促進人力資本投入增加,這種投入增量必然創造新的價值回報。當重組后新的人力資本投入所帶來的預期回報大于其投入成本時,民營企業家就有足夠的動力推動民營化。在企業轉讓價格的確定方面可以現有的市場競爭收益率為評估標準,形成產權買賣的價格基礎。國有資產管理部門和民營企業達成共識也是大規模民營化發生的合理的市場前提。但是,要給企業的職工進行補償,補償的基本方法是以當地的市場平均工資為基礎再加上其他補助。政府實際的退出通常落后于最佳退出時機,二者的不一致導致國企進一步的空殼化和資產流失,也造成職工補償不足的后果。改制被拖延的時間越長,改制成本就越大。民營化成功的關鍵在于企業家能夠實現其最優目標,其中股權變量的選擇及由此激勵產生的人力資本積極地投入,是提高企業績效的源泉。
五、金融市場發展與開放
金融市場的發展與開放問題,也是本次國際研討會的主要論題之一。法國的Eric教授等運用馬爾科夫轉換技術(Markov-switchingTechniques)分析了上海證券市場自上世紀90年代中期實行主動交易以來A股每周資本收益的變動情況的分析,發現上海A股市場除熊市、牛市之外,還存在著一個投機市。這個市場對于一般的市場投資者來講是難以把握的,它主要存在于證券市場發展的初始階段。他們認為,投資于上海證券市場伴隨有較大的風險。他們通過對上海證券市場1993年到2002年的月度資料的分析發現,通常A股市場前半年上升而后半年下降,5月份的資本收益率一般高于一年中的其他月份,該特征非常明顯,可稱作“紅五月”效應。這個市場存在著一個能夠利用這一特征獲得較高收益的短暫牛市。在這一投機性市場上,以資本收益變化衡量的風險正在加大。他們認為“賭博”是中國證券市場的主要特征之一。
一、經濟全球化的內涵、動因及效應
“全球化”這一概念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提出的。20世紀六十年代在法國人和美國人的作品中,全球化概念已經有了模糊的輪廓。這一概念是由經濟學家T?萊維在1985年明確提出的,即商品、服務、資本和技術在世界性生產、消費和投資領域中的擴張。因此,當人們講全球化時,其原意是指經濟全球化。1990年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前首席經濟學家S?奧斯特雷也采用了這一概念,他認為全球化主要是指生產要素以空前的速度和規模在全球范圍內流動,以尋求適當的位置,進行最佳配置,它意味著跨越民族國家疆界的經濟活動的擴展,以及世界各國相互依賴關系的加深。
綜合國內外研究的成果,我們認為經濟全球化的內涵應是:在生產力發展,特別是在科技革命的推動下,市場經濟不斷深化的體現,是生產要素、商品和服務交易加速在全球范圍內的流動與擴散,從而使世界各國的經濟交往不斷擴大、相互依賴關系日益增強,全球經濟形成一個不可分割的有機整體的過程和趨勢。
經濟全球化不等于世界經濟一體化。經濟全球化表述的是各國經濟相互聯系和依賴的狀態,主要屬于經濟層面上的問題;而世界經濟一體化則是表述世界通過建立具有法律約束力和統一制度為基礎的權威性國際組織機構,來統籌世界經濟,它更多屬于制度層面上的問題。B?巴拉薩給世界經濟一體化下的定義是:資本與勞動力在國際間流動的人為障礙的完全消除;C?金德爾伯格的定義是:生產要素國際流動障礙消除,并導致要素價格均等化;我國學者張幼文的定義是:再生產過程各階段上國際經濟障礙的消除。從上述定義看,他們都強調了世界經濟一體化應是人為的“經濟障礙的消除”和“生產要素價格的均等化”。而要實現這些就必須要求各國政府簽訂一系列的協議和條約,并建立相關的具有法律約束力和行政管理能力的權威性的國際經濟組織,來統籌世界經濟,將各國之間的經濟關系從法律和制度上確定下來,使各國共同遵守。目前我們所說的經濟全球化,顯然沒有達到這種程度。因為要實現世界經濟一體化,需要具備以下幾個條件:一是要有超國家的權威性的國際機構來協調一體化下的國家關系;二是各國之間要做出更大的讓度;三是國家和地區之間的經濟差距應大大縮小,使“生產要素價格均等化”;四是要在國際上建立一套各國共同遵守行之有效的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制度,消除國際經濟活動的人為障礙。因此,經濟全球化只是世界經濟一體化過程中的一個必不可少的階段,不是世界經濟一體化必然導致經濟全球化,而是經濟全球化的深化可能導致世界經濟一體化。
關于經濟全球化的動因,有很多因素,但在眾多因素中經常起作用的因素還是生產力。第一,經濟全球化是生產力發展到一定水平的產物,是各國之間普遍交往的擴大,而各國之間普遍交往的擴大,是生產力發展的結果。正如馬克思指出:“只有隨著生產力這種普遍發展,人們的普遍交往才能建立起來,”而“交往的任何擴大都會消滅地域性?!钡诙?,有的學者認為,經濟全球化是資本無限擴張的結果。但資本的產生與擴張,也是生產力發展到一定水平的結果。從歷史上看,由于生產力的發展,資本才在封建社會的母體內孕育而生,資本也是在生產力發展的推動下不斷擴大積累,不斷向外擴張的。因此,資本的產生與擴張是生產力發展的結果。第三,有些學者認為,科學技術的進步是經濟全球化的主要動因?!翱茖W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幾次科技革命都推動了經濟全球化的進程。但是,科學技術也是生產力的范疇。馬克思指出:“生產力中也包括科學?!?/p>
綜上所述,無論是資本的擴張,還是科技進步,或是其他因素的作用,歸根到底推動經濟全球化的根本動因還是生產力的不斷發展。經濟全球化是否有其客觀發展的必然性,經濟全球化會產生什么效應,它對世界各國來說,是福還是禍?我們認為,經濟全球化是生產力和科技進步發展的結果,有其發展的客觀性,是呈現在人們面前活生生的現實。經濟全球化是生產要素在世界范圍內的流動與配置,總的說來它有利于世界經濟的發展。但經濟全球化是一把“雙刃劍”,它既給各國帶來機遇和利益,也給各國帶來挑戰和弊害。由于經濟全球化是在發達國家主導下進行的,因此對發達國家來說,利多弊少,對發展中國家來說則利少弊多。
首先,由于經濟發展不平衡規律的作用,先進與落后不是絕對的,而是相互轉變的。英國工業革命使英國走向了富強之路,在相當長的時間里被稱為“世界工廠”。但是,美、德等國抓住了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機遇,到19世紀末20世紀初甩掉了英國,成為世界上的強國。亞洲“四小龍”原來都是發展中國家和地區,也是由于抓住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機遇,躍居于中等發達國家水平,有的接近了發達國家的水平,關鍵是發展中國家能否順應歷史潮流,抓住機遇,采取正確的對策。
其次,經濟全球化確實對發展中國家利少弊多,但也給發展中國家帶來機遇和迎頭趕上的有利條件。一是發展中國家現代化的起步較晚,絕大多數始于戰后。然而,他們是在殖民體系瓦解,各國紛紛獨立,經濟全球化進入新階段,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席卷全世界,和平與發展成為世界主流的大背景下,啟動現代化的;同樣也為發展中國家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國內、國際環境和機遇。二是發達國家的現代化起步較早,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和不成功的教訓。但它們的現代化起點較低,經歷了一個由低到高的漫長發展過程。而發展中國家的現代化雖然起步晚,但起點高,絕大多數國家真正起步于信息時代。這樣,發展中國家既可以借鑒發達國家的經驗和教訓,少走彎路,又可以自身開發和引進先進技術,實現跳躍式的發展。三是經濟全球化意味著生產要素在世界范圍內的流動與配置、各國之間彼此交往和相互依賴的加深。當今世界,不僅發展中國家需要發達國家的先進技術和資金,發達國家也需要發展中國家的市場和資源。發展中國家可以利用、引進外資和先進技術,加速自己的發展。四是發展中國家由于現代化起步晚,長期受殖民主義的侵略和剝削,經濟比較落后。但在獨立之后,要求發展經濟,擺脫落后狀態的愿望比較強烈。這種強大的精神力量,也會變成巨大的物質力量。
二、經濟區域化進程與趨勢
從人類交往的歷史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到經濟交往總是從國家到地區,再到全世界,即從局部擴向整體。英國工業革命首先發生在英國,然后擴展到歐美。第三次科技革命發端于美國,再波及到世界。戰后,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區域性的組織發展迅速,數量急劇增加。到20世紀九十年代中葉,全球已建立的區域性組織多達109個,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歐洲聯盟、北美自由貿易區、亞洲太平洋經濟合作組織等。此外,還有次區域性的組織,如中美洲共同市場、加勒比共同體等。
戰后區域化的發展經歷了曲折的過程,出現了兩次:第一次發生在20世紀六十年代,但到七十年代末受挫;第二次發生在八十年代中后期,一直持續到現在。戰后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發展源于發達地區――西歐。1958年《羅馬條約》的簽訂,標志著歐洲共同體的形成。其后經過幾次擴大發展為歐洲聯盟。該區域組織在內部實行統一的關稅、貿易、貨幣等政策,推動了歐洲經濟一體化的進程,堪稱世界各區域組織的典范。
歐洲共同體的建立引發了六十年代第一次區域化的浪潮,這次區域化浪潮主要集中在發展中國家。非洲是在第一次區域化浪潮期間最早嘗試組建經濟一體化的地區。首先由肯尼亞、坦桑尼亞和烏干達三國組成東非共同體;1964年一些講法語的國家,包括剛果、中非共和國、乍得、喀麥隆和加蓬成立了關稅同盟;1973年西非經濟聯盟宣告成立。
拉美地區第一個區域化組織出現在1960年,當時危地馬拉、洪都拉斯、尼加拉瓜、薩爾瓦多、哥斯達黎加率先成立了中美洲共同市場;第二年,墨西哥、巴西、阿根廷、智利、巴拉圭和烏拉圭、玻利維亞、厄瓜多爾共同組成了拉美自由貿易聯盟;其后,又相繼成立了其他一些區域組織,其中影響較大的有:安第斯條約組織和加勒比自由貿易聯盟,后發展成加勒比共同市場。
亞洲第一個區域經濟集團是1961年7月由馬來西亞、泰國、菲律賓三國成立的東南亞聯盟,1967年新加坡和印尼又加入了這個聯盟,改稱為東南亞國家聯盟。
在第一次區域化浪潮中,除了歐共體保持發展勢頭并逐步升級外,發展中國家的區域經濟合作到20世紀七十年代末大都受挫。但是,區域化的發展并沒有退出歷史舞臺,到20世紀八十年代中后期,由于世界經濟形勢的好轉,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歐共體得到新發展的典范作用,美國貿易政策的理念轉變,發展中國家實行改革開放的政策,區域化又出現了第二次。這次,無論是在區域經濟組織的數量上、規模上,還是合作的方式上、發展的趨勢上,都比第一次有較大進展和不同,因此有人將這次的區域化發展稱為“新區域主義”。
第一次區域化浪潮與第二次區域化浪潮有不同的特點:首先,早期的區域組織往往是內向型的,保護性關稅是維護區域內經濟發展的重要手段。而第二次浪潮中出現的區域組織大都是外向型的或開放性的。各區域組織不僅強調區域內的貿易發展,同時也比較關注與區域外貿易的發展。其次,在第一次區域化浪潮時,區域組織的組建主要有兩種平行的模式,一種是南―南合作模式,即經濟比較落后的發展中國家之間組建的區域組織;另一種是北―北合作模式,即發達國家之間組建的區域組織,如歐共體。但到了第二次浪潮時期,新的區域化組織更傾向采取北―南合作模式,即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之間組成區域集團。再次,區域組織之間的重疊也是新區域主義不同于舊區域主義的一個顯著特征。例如,美國、加拿大和墨西哥既是北美自由貿易協定的成員,也是亞太經合組織的成員。
第一次區域化浪潮和第二次區域化浪潮相比較,舊區域組織和新區域組織之間的不同點,可概括為下表:
三、經濟全球化、區域化與發展中國家對策
經濟全球化和區域化有其共同點和不同點。經濟全球化與區域化都是指生產要素、商品與服務交易跨越國界的流動與配置。因此,經濟全球化與區域經濟一體化兩者從本質上是一樣的,只是合作的范圍和合作的方式不同而已。但是,經濟全球化是以市場為導向,多屬于自然流動方式,而區域性組織是人為地把世界劃定板塊,多屬于人為的流動方式。特別是早期區域性組織具有自保性和排他性,即區域組織內部實行貿易、關稅等方面的優惠政策,對區域之外的國家多實行貿易保護主義。這在一定程度上有礙于全球性的經濟交往,有悖于經濟全球化的歷史潮流。正是因為如此,在第一次區域化浪潮期間建立的區域集團絕大多數以失敗告終。在第二次區域化浪潮期間建立的區域集團,我們更多地看到兩者之間的聯系性和互動性。第一,各區域組織由于在內部實行更加開放和優惠的政策,促進了區域組織經濟的發展,而區域經濟的發展必然要求其經濟活動向全球擴展,這就使區域組織中的成員間能夠以一個整體面向世界,為經濟全球化奠定了基礎。因此,經濟區域化并不是貿易和生產全球化的障礙,而是推動;第二,第二次區域化浪潮期間組建的各區域經濟集團相互重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這種跨越地區的區域組織,有助于區域集團之間的交往,成為聯系各區域組織之間的橋梁和紐帶;第三,新區域組織往往實行北―南合作模式。這種模式有助于把各國的經濟活動拓展到全球;第四,從區域合作的理念上,新區域主義更主張開放性。
關鍵詞:經濟全球化;江蘇小城鎮;規劃建設
中圖分類號:F207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1)05-0024-02
引言
經濟全球化是當代世界經濟的重要特征之一,正在深刻地改變著世界各國的經濟發展進程。經濟全球化是指跨國商品與服務貿易及資本流動規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術的廣泛迅速傳播使世界各國經濟的相互依賴性增強[1]。全球經濟發展的大趨勢不僅極大地沖擊了以鄉鎮企業為基礎的江蘇小城鎮建設,同時也為江蘇小城鎮建設尋找新的發展形式帶來了契機。在全球經濟大發展的背景下,江蘇小城鎮發展面臨著哪些新問題和新局面,是值得研究和探討的。
一、經濟全球化對江蘇小城鎮規劃建設的影響
經濟全球化的浪潮促使城鎮本身發生著巨大的變化。城鎮用地的擴張、就業人口的遷移、城鎮產業空間結構的變化等,這些都使原先的用地布局、基礎設施建設等跟不上城鎮發展的步伐[2],無法滿足城鎮發展的需要,小城鎮的發展面臨著新的局面。
1.對小城鎮規劃理念的影響
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江蘇省對產業結構進行了大規模的調整與改革。為了融入世界市場發展的大趨勢,江蘇小城鎮在發展建設中也積極響應。對多數小城鎮而言,重復建設、盲目擴大規模和職能雷同是共同的弊病[3],這也是小城鎮競爭中的一個不利因素。而隨著產業結構的變化,很多小城鎮已開始根據自身發展階段以及區位條件,轉變政治或經濟職能,制定切合實際的發展目標,開展因地制宜的規劃建設。除此以外,近幾年江蘇小城鎮在規劃決策中,對小城鎮合理規模的確立逐步受到重視,更加注重城鎮規模與當地經濟發展、資源環境相協調,避免浪費[4]。與此同時,由于受經濟全球化影響,對外聯系加強,在規劃建設中也加大了對基礎設施的建設力度。
2.對小城鎮空間形態結構的影響
區域交通系統的逐步完善,導致江蘇小城鎮的空間布局、用地結構及土地利用發生變化。尤其是在城鎮的空間布局上,沿江、運河及沿鐵路或高速公路的城鎮用地擴展速度要遠遠高于其他地區。不同區域的小城鎮群依托區域有利的交通走廊形成城鎮聚合軸,并沿交通走廊形成各自的產業帶[5]。
此外,由于目前許多工廠、企業紛紛落戶于江蘇,也進一步影響了江蘇小城鎮的用地結構,導致一些小城鎮出現了生產用地比例偏高、公共建筑用地及綠地偏少、公共服務設施不完善等問題。在土地利用方面,由于20世紀80至90年代江蘇省興起的小城鎮熱潮,導致圈地用地頻繁,小城鎮用地比較粗放,建筑密度和容積率都很低,缺乏有效的調控,使小城鎮建成區內存在不少空閑地,常常出現多征少用、早征遲用,甚至征而不用的現象,使原本寶貴的土地資源受到浪費[6]。
二、經濟全球化對江蘇小城鎮產業的影響
1.經濟全球化對江蘇小城鎮農業的影響
改革開放近30年來,由于農村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實行和商品經濟的沖擊,江蘇小城鎮農民的經營思想和經營方式在不斷變化。但由于江蘇小城鎮農業總體上尚難適應入世后農產品國際市場競爭的要求,因而江蘇省政府積極調整支農理念和支農政策:2001年全面推行農村稅費改革,以后又逐年降低“兩工”(勞動積累工、義務工)和以資代勞,取消特產稅;2005年全面取消農業稅,有效地降低了農業生產成本,提高了農產品的國際市場競爭力。
中國加入WTO以后,國際貿易中采取了嚴格的檢疫制度和鮮活農產品的“綠色營銷”,對江蘇小城鎮農產品構成了一道“綠色貿易壁壘”。近年來,江蘇不斷增加在農產品科技和加工增加值方面的投入,但江蘇農產品無論是在衛生標準、品質、質量還是加工、包裝、口感等方面都還不能完全與國際水平接軌。農產品出口越來越多地遭遇技術壁壘和環境壁壘的限制,許多農產品在國際市場上失去了競爭優勢,從而導致江蘇小城鎮農產品的國際貿易競爭力總體上呈下降趨勢。并且由于歷史條件、地理位置等原因,江蘇小城鎮發展與分布具有區域不平衡性,主要表現為在區位條件、資源狀況、經濟基礎、經濟結構和農業基礎設施等方面,南北差距較大,因而在利用外資和技術的能力方面存在較大的南北差異,這加劇了江蘇小城鎮農業產值的地區差異,最終導致江蘇小城鎮農民收入的地區差異不斷加大。
除此以外,經濟全球化也促進江蘇小城鎮“工業化”、“城鎮化”的迅速發展,但同時也加劇了對耕地資源的破壞、浪費和占用,導致耕地數量急劇減少;并且隨著江蘇省農業種植結構和生產方式的劇變,種植糧食的耕地面積進一步減少,這將嚴重制約江蘇小城鎮農業的發展,最終將導致農業經濟的衰退。
2.經濟全球化對江蘇小城鎮第二產業的影響
加入WTO前江蘇小城鎮以鄉鎮企業為主體的第二產業之所以有輝煌的發展成就,主要得益于“關稅和非關稅壁壘”的保護和國家特殊政策的扶持。加入WTO后,關稅和貿易壁壘不斷降低直至逐步取消,同時也逐步取消非關稅措施,這給江蘇小城鎮第二產業,尤其是鄉鎮企業造成較大沖擊:國內市場進一步向世界開放,使發達國家技術密集型的、質高價廉的工業品與農產品更自由、廉價地進入國內市場,給江蘇小城鎮鄉鎮企業帶來較大壓力;由于江蘇小城鎮發展和分布的區域不平衡性,江蘇小城鎮第二產業發展也呈不均衡發展的態勢,呈現由南向北的梯度發展,南北差異較大;基于世界制造業大量向珠三角、長三角轉移的趨勢,江蘇小城鎮第二產業擴大產品出口,改善了融資環境,但在吸引外資進行建設的同時,部分高投資、高消耗、高污染的產業也被引進,導致大氣和水質污染越來越嚴重,對生態環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壞。
3.經濟全球化對江蘇小城鎮第三產業的影響
中國加入WTO后,給江蘇小城鎮第三產業發展提供了新的發展機遇:經濟全球化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加快第一產業服務業發展速度,使得江蘇省農業服務業體系發展的更健全,為農民提供了大量的就業崗位,促進農業服務體系日益完善化,也促進為農業服務的第三產業細化分工越來越明顯;改變了小城鎮鄉鎮企業的經濟環境,鄉鎮企業面臨的競爭對手不再局限于國內企業,而是包括跨國公司在內的全球企業,這使得鄉鎮企業改善了資源有限、環境監管部門缺乏、產業技術層次低等方面的不足,推動了工業化水平的提升,從而加快推進了一些新興產業的發展,帶動了相關第三產業的繁榮;加大了基礎設施的建設,促進基礎環境設施的不斷完善,吸引了大量周邊農村居民到小城鎮定居,推動了與小城鎮生活相關的服務業增加。
經濟全球化在給江蘇小城鎮第三產業發展帶來機遇的同時,也帶來了挑戰:江蘇小城鎮依靠人力及土地成本低的優勢吸引大量資本投入而帶動了經濟的發展;但隨著城鎮化水平的提高,小城鎮資源大量被消耗,導致鄉鎮企業對資源的外部供給方依賴性越來越大,增大了經濟發展的不穩定性;江蘇小城鎮對依托第三產業發展擴大小城鎮空間聚集效應的認識不足,盲目照搬大中城市的建設模式,追求消費層次高的第三產業,對基礎性社會服務事業投入不足,致使第三產業整體服務水平降低;經濟全球化帶來的房地產熱、開發熱,導致江蘇小城鎮不根據本地實際情況盲目的開發、模仿大中城市的建設,從而造成了過于城市化、模式化的建設,加快了小城鎮傳統空間特色的遺失,對周邊居民的吸引力減弱,難以發揮小城鎮第三產業的社會服務功能。
三、經濟全球化對江蘇小城鎮文化的影響
全球化風潮同樣席卷了文化領域。在世界文化的交流與對話中,應尊重每個民族文化發展的傳統和個性,促進各民族文化的共同發展。然而現實中,江蘇小城鎮傳統文化正遭受著沖擊與挑戰。近十余年來,江蘇小城鎮為了更好的發展城市旅游業,吸引更多的游客而對城市過度開發,造成了建設性的破壞。由于居民對古鎮保護意識的淡薄,一些江南古鎮以及歷史遺產遭到了嚴重的破壞,導致無法估計的損失,給江蘇小城鎮傳統文化造成嚴重不良影響。
結語
總之,經濟全球化是世界經濟發展的客觀趨勢,深刻影響著江蘇小城鎮規劃建設以及小城鎮產業的發展。經濟全球化不僅促進了江蘇小城鎮規劃建設的發展變化,也極大地沖擊了江蘇小城鎮產業及小城鎮文化的發展。在今后江蘇小城鎮的建設與發展中,我們應該高瞻遠矚,全面考慮,在規劃編制過程中,保留彈性,以便及時調整,以應對不可估量的變化,為建設更具競爭力的小城鎮而努力。
參考文獻:
[1]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經濟展望[M].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1997.
[2] 劉新衛,吳初國.促進城鎮化健康發展的土地調控研究[J].國土資源情報,2009,(4).
[3] 張文奇.中國加入WTO對我國城市規劃的影響[J].規劃師,2002,(8).
[4] 張文,等.按照主體功能區理念規劃特色小城鎮[J].小城鎮建設,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