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糖尿病護理論文范文

        糖尿病護理論文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糖尿病護理論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糖尿病護理論文

        第1篇:糖尿病護理論文范文

        【關鍵詞】糖尿病;社區護理

        糖尿病是由不同原因引起胰島素缺乏或周圍組織對胰島素發生抵抗,致使機體血糖、蛋白質、脂肪代謝異常,以慢性高血糖為突出表現的疾病,是一種慢性終身性疾病。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變,糖尿病患者正不斷增多,其并發癥日趨嚴重,成為威脅人們健康的主要疾病[1]。目前,只有出現并發癥的或因其他原因需要住院治療外,大部分患者在社區通過門診長期治療,缺乏持續專業性的指導,社區的護理尤其重要。護士在社區采取靈活多樣的衛生宣傳、定期訪視、持續性的專業指導方式對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的有效控制、提高生存能力和生活質量、防止并發癥起重要作用。

        1糖尿病的社區護理措施

        1.1指導患者血糖水平的維持無論是胰島素依賴性糖尿病還是非胰島素依賴性糖尿病都必須把血糖維持到正常水平,只有這樣才能減緩糖尿病的發展,延遲并發癥的發生。指導患者控制血糖維持到正常水平非常重要,定期到患者家里探望、詢問病情,了解病情進展。

        1.2教會患者低血糖的防止糖尿病患者應歸納出定量按時進餐、按時用藥和定時監測的規律性,不要過于饑餓,也不要過飽,不能盲目地限制食物和水分的攝入,外出時必須隨身攜帶面包、餅干、糖塊以防止低血糖的發生。

        1.3指導患者及家屬實施糖尿病的合理飲食護理飲食治療是糖尿病的重要措施之一,在飲食的控制中家屬的支持非常重要,糖尿病患者的飲食原則是在合理控制總熱量的基礎上,合理分配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的攝入量,一般比例為碳水化合物占總熱量55%、蛋白質占總熱量20%、脂肪占總熱量25%,膽固醇攝入限制在300mg以下,因為脂肪攝入多易引起酮癥酸中毒,10歲以下兒童蛋白質可以稍多,每日需要的總熱量可按勞動強度分為輕、中、重,同時應注意飲食應清淡,低鈉鹽、高纖維素,做到不吸煙、不喝酒。

        1.4進行有效的心理護理糖尿病病程長,治療效果不明顯,不易堅持用藥,并且為終身性疾病的特點,給患者造成了許多心理障礙,如:緊張、焦慮、孤獨、抑郁、絕望等,這些心理因素可使病情加重,不利于糖尿病的控制,因此社區護士應對社區患者進行心理指導和心理護理,根據患者的文化程度和興趣愛好組織文化娛樂活動,如門球比賽、散步、打太極拳、練氣功、鼓勵患者短期旅游,培養廣泛的興趣愛好如:聽音樂、練習書法、繪畫、養鳥等來增添生活樂趣,以宣泄患者的不良情緒,加強患者積極的情感體驗,降低不良情緒的影響,保持積極、穩定、愉悅的心理,有利于糖尿病的康復和控制。

        1.5指導并督促進行運動治療向患者及家屬宣傳運動療法的重要性,并付諸行動,運動療法的原則是因人而異,循序漸進,相對定時、定量、適可而止,教會患者運動量的簡易計算方法:運動中脈率次數達到170-年齡、進餐后1h運動、最好不要空腹運動,以免發生低血糖。運動能增強脂肪細胞中酶的活性,加速脂肪的分解,促進多余脂肪的分解,控制肥胖,使血脂降低。對2型糖尿病患者運動療法可改善患者胰島素抵抗,促進葡萄糖利用使血糖下降。運動療法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家屬的理解支持顯得很重要。

        1.6實施有效的藥物治療指導社區患者合理用藥,強調患者主動性和自覺性,而不是機械地遵醫服藥,鼓勵患者對自己的行為做記錄。對1型糖尿病患者,教會其胰島素的注射技術,對口服降糖藥的患者要嚴格掌握用藥時間與進餐配合,了解藥物副作用的表現,出現異常及時去醫院診治。

        1.7教會患者糖尿病足的預防及護理平時應穿柔軟透氣的襪子,鞋要寬松軟底,不要穿緊身的衣褲和鞋子,不要光腳走路,指甲不要修剪過短,不要自行刮雞眼,每晚用溫水洗腳,用柔軟和吸水性強的毛巾,輕輕的擦干腳部。冬天用熱水代和電熱器取暖是不宜直接接觸皮膚,避免燙傷。一旦發現局部出現傷口、水皰、皮裂、疥瘡要及時到醫院處理。

        1.8其他護理措施加強糖尿病患者的定期檢查和高危人群的篩查,防患于未然。注重個人衛生和皮膚的護理,避免接觸堅、硬、燙的物體,以減少皮膚受傷和感染的機會。

        2討論

        2.1連續性的健康教育是堅持治療的關鍵糖尿病患者在社區治療時,缺乏專業醫護理人員的監督和指導,對疾病的治療和監測均有較大的隨意性,規律治療過程易受個人生活習慣、對疾病的認知、性格及生活環境的影響,特別是初次診斷治療的患者,缺乏對疾病治療和不良預后的認識,增加治療的隨意性,從而影響治療效果[2]。有報道[3]2型糖尿病患者有記憶力降低,早期的認知功能減退的現象,健康教育的效果與患者的記憶和學習能力密切相關。社區護士對其進行連續的疾病健康教育顯得尤為重要,使患者及其家人對疾病治療的要求、監測的要點、不良藥物反應的預防及處理、并發癥的防治形成一個正確的認知,通過不斷的學習,強化正確的方法,干預其建立健康的行為,促使患者能堅持正確的治療方法,獲取有效的治療效果。

        2.2定期的社區訪視是保證正確用藥的措施該疾病需終身治療,隨時監控,長期的綜合治療必須由患者自己實施,是否遵醫囑治療直接影響其治療效果。由于治療環境由醫院改變為社區的生活場所,患者的治療將受到不同時期、不同情境的生活因素的影響,糖尿病患者進入社區后患者的遵醫率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從而影響治療效果。社區護士堅持定期的家訪,除做好疾病知識教育外,還對患者的正確用藥和監測有及時的指導作用,同時對患者保持有效用藥有警示作用,加強患者參與的自主性和自信心,提高患者的遵醫率,保證用藥的正確性和有效性。通過家訪避免了電話等信息隨訪中患者回訪信息的不真實性和不準確性。

        2.3定期復診是使并發癥得以早診斷、早治療的有效方法糖尿病的治療時間較長,長期的治療會讓患者產生懈怠情緒。血糖的有效控制易受不同因素的影響,出現不同的病理表現和不同臟器功能的損害,隨著治療時間的延長,機體對不良反應的應激能力降低,出現不同的并發癥。特別是老年人,由于其反應差,不能早期發現而延誤病情,致較多的并發癥。糖尿病患者在社區的治療中,應在社區護士的正確指導下實施有效的治療措施,同時應根據血糖控制情況定期到醫院進行復診,確定治療的有效性,及時進行相關治療方案的調整。通過專科復診查體可使并發癥得以早期診斷和早期治療,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和生存能力。

        【參考文獻】

        1何坪.社區護理.鄭州:鄭州大學出版社,2003,130-133.

        第2篇:糖尿病護理論文范文

        關鍵詞:糖尿病;飲食療法;護理

        為了提高糖尿病患者的飲食治療及護理,我科于2005年3~5月收治住院的38例糖尿病患者進行飲食情況的調查,發現大多數病人均對糖尿病相關飲食知識不了解,在家飲食處于失控狀態,有的不吃米飯,只吃蔬菜。有的信所謂的偏方,只吃一兩種食物,還有諸多不良嗜好如嗜煙酒。針對上述情況,均對患者進行營養咨詢,并對飲食進行合理配制及配合臨床用藥和護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臨床資料

        糖尿病患者38例,其中男20例,女18例,年齡25~76歲,病程15天~10年,職業有退休工人、農民、教師、打工者等,正常體重25例,肥胖13例,1型糖尿病2例,2型糖尿病36例,15例患者合并糖尿病視網膜、腎病等病變。

        2方法

        (1)根據患者的年齡、性別、身高、體重、工作性質、勞動強度、有無并發癥等因素來控制總熱能攝入,以標準體重(kg)=身高(cm)-105計算,然后根據臥床休息、輕體力活動20~25kcal/(kg・d),肥胖或消瘦者減少或增加5~10kcal/(kg・d)。(2)碳水化合物提供飲食總熱量的50%~60%,應包含多種成分及較高含量的可溶性纖維素,每天應多吃蔬菜及粗米面制品,應以蠶豆、小麥、新鮮水果(不含糖)作為每餐基礎[1];(3)20%~25%的熱量來源于脂肪和油類食物,其中不到30%的熱量應來自飽和脂肪,飲食以保持清淡為宜。食鹽限制在10g/d以內,特別是伴有高血壓的病人。(4)蛋白質不超過總熱量的15%,如魚、海產品、無皮雞肉、堅果等。(5)少食多餐,食物選擇可根據各地不同食物品種和飲食習慣所決定,一日三餐,定時定量,三餐熱量分配為早餐1/3、午餐1/3、晚餐1/3[2]。

        3結果

        38例糖尿病患者通過平均一個多月合理飲食,并配合藥物治療(口服降糖藥、胰島素)后,均見臨床癥狀緩解,結果均采用平均值±標準差表示,飲食治療前與飲食治療后比較,差異有顯著性。實驗室檢查如下。

        3.1糖尿病治療前后FBG、TG、Tch、HDL-c變化見表1。

        表1糖尿病飲食治療前后FBG、TG、Tch、HDL-L的變化值(略)

        3.2飲食療法對腎功能影響見表2。

        表2飲食療法對腎功能影響(略)

        4護理體會

        4.1心理護理患者一旦受到疾病的折磨,心理波動很大,需要從心理上給予耐心疏導,講解有關糖尿病知識,以達到最佳配合,并能使患者能及時做到自我監測、自我調節。

        4.2飲食護理制定食譜應對患者基本情況、病情、飲食習慣而制定。同時,糾正病人不正確的的飲食觀念和生活習慣,食譜多樣化,一日三餐比例恰當,合理分配。

        4.3進餐注意事項應用胰島素治療,須按時進食,在注射后30min進食,以免發生低血糖。

        4.4加強營養咨詢和宣教工作使患者懂得控制飲食對疾病治療重要意義,主動配合治療,長期堅持。

        4.5注意觀察觀察患者血糖波動范圍,進食情況和體重變化,及時調整飲食治療方案。如有的病人喜吃面食,可以把部分米飯換成面條等。

        4.6出院指導遵醫囑,按時用藥,并保持有規律的飲食制度,避免過度勞累,指導患者根據病情制定家庭食譜,介紹可用食物及成分,如食物中蛋白質、脂肪、糖、維生素含量及食品交換方法,并囑患者定時復查。

        經治療后,患者FBG、TG、Tch有下降趨勢,HDL有上升傾向,患者在采用飲食治療后腎功能保持穩定,血肌酐、尿素氮水平呈下降趨勢,說明飲食療法對糖尿病患者有明顯的治療作用,飲食治療既控制總熱量,減輕胰島負荷,且能糾正代謝紊亂,保持機體營養平衡。

        [參考文獻]

        第3篇:糖尿病護理論文范文

        我科自2009年1月~2009年7月共收治53例糖尿病合并白內障病人53例,并施以白內障囊外摘除加人工晶體植入術,經精心護理,效果良好,現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本組患者53例(53眼)。男性19例,女性34例,年齡55~74歲,入院時空腹血糖7.8~9.0mmol/L33例,9.1~11mmol/L21例。尿糖均在+++~++++。根據世界衛生組織診斷標準確診為Ⅱ型糖尿病。

        1.2治療方法

        球周麻醉下白內障囊外摘除加人工晶體植入術。

        1.3結果

        本組的患者在經過手術治療之后,5~7d以后視力得到恢復。患者在出院一周之后,回院進行復查,在一個月內需要每周進行復查一次,之后的每月進行復查,在三個月之后就只需要半年復查一次,醫院的隨訪6個月~1年。本組的53患者的視力均穩定,并未出現任何的并發癥狀。

        2護理

        2.1手術前的護理

        2.1.1飲食護理

        糖尿病的基本治療法之一是飲食方面的指導,非常重要。飲食的原則要堅持:高纖維、低脂肪、高維生素的平平衡。進食的時間要有規律并且不能過量。內分泌醫生在患者手術之前需要制定出對患者適合的食譜以及藥物的治療方案后,護理的人員要及時的想患者推薦介紹該食譜的對該病的輔助治療的意義以及具體性的措施。本組的53例患者服用了醫生制定食譜以及接受了藥物治療后,有41例患者手術前的空腹血糖控制在了6.0mmol/L以下,有12例患者手術前的空腹血糖控制在了6.0~8.3mmol/L。

        2.1.2心理護理

        對于患者,手術能引發患者生理和心理上的應激反應。患者對手術的擔心:術中是否疼痛以及是否感到不合適,手術之后傷口的愈合度是否成功以及視力是否能提高等。因此,作為護理人員必須要向患者以及家屬詳細的介紹白內障的病變過程、影響,同時還講清楚治療的方法,預后以及相關的注意事項,例如:教會患者在手術的過程中抑制打噴嚏和咳嗽的方法,練習眼球向下方注視的方法等。本組的53例患者在手術前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惶恐與焦慮,在經過護理人員的盡心照料之后,使患者增加了對手術的信任感和安全感,同時也能更好的配合醫生進行手術。

        2.1.3術前的準備

        首先,全身的護理:在手術前要對患者進行內科檢查,如:心電圖、血常規、血糖、尿糖的測定、胸片等,對患者的身體進行全面的評估,做好患者眼部A、B超的檢查以及角膜曲率的測定。其次,眼部的護理:為了清潔、抑制、殺滅眼結膜內的細菌,因此,給予患者常規性維生素滴眼;在手術前的1d剪掉睫毛,沖洗淚道以及結膜囊。在進行手術的當天早晨需要使用復方托品酰胺眼液充分的散瞳,有利于晶體狀的植入。

        2.2術后的護理

        第一,手術結束后要叮囑患者平臥或者是健眼臥位,千萬不能擠壓術眼。避免術眼的震蕩和壓力的增加,例如:打噴嚏、咳嗽、大聲的笑談、過猛的活動等。第二,保持室內的新鮮空氣以及保暖措施,防止感冒,如:稍有咳嗽藥及時的給予治療。第三,若患者要嘔吐,及時的幫助患者改變健眼的臥位,避免因為快速的低頭造成眼部出血或者是傷口的劇裂。第四,要鼓勵患者是手術之后多食水果和蔬菜,避免發生便秘的現象;若患者的術后的三天為排便,需要及時的給予潤腸劑。第五,注意眼部傷口的分泌物,及時的清潔傷口,按時的滴注眼液,然后輕柔,避免損傷傷口。第六,糖尿病容易引發繼發感染以及傷口難以愈合,因此,需要仔細的觀察眼部的變化以及有無并發癥的發生,及時的詢問患者是否有眼漲疼、偏頭時是否頭痛、是否有惡心癥狀等,及時給患者測量眼壓,進行早期的治療能很好的防止人工晶體的加持。第七,患者的出院之后,要叮囑患者繼續使用滴眼液3~5d,在一個月之內,盡量避免碰揉眼球,若發現眼睛脹痛、視力減退或者是模糊,一定要到院及時的就診。復查的內容除了眼科的常規檢查之外,還要定期的檢查患者的血糖,并不斷的鼓勵患者堅持治療,將血糖控制在正常的范圍之內。

        3結語

        第4篇:糖尿病護理論文范文

        糖尿病腎病是危害人類健康的一種嚴重并發癥,其病程長、反復發作、預后差,發病率約18%,導致腎功能不全是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死亡率約13~26%。現將我科2005年10月至2007年9月收治23例糖尿病腎病患者的護理體會報告如下。

        1臨床資料

        本組病人23例,年齡45~89歲,最短病程15d,最長12年,其中合并尿酮癥酸中毒3例,視網膜病變5例,末梢神經病變11例。實驗室檢查,尿蛋白+~+++,尿糖+~+++,餐后血糖16.20~21.65mmol/L,血鉀2.3~5.2mmol/L,經治療護理均好轉出院。

        2護理

        2.1心理護理

        糖尿病腎病患者病程長,難以治愈,患者精神壓力大,容易產生悲觀失望情緒,放棄治療甚至產生輕生念頭,這對控制病情、恢復健康具有極大的影響,在心理護理方面,我們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①護士要有高度的責任感和同情心;②根據患者年齡、職業、文化程度等向病人介紹該病進展和科室現有醫療、護理情況及技術水平;③取得病人的信任,同時還要取得患者的親屬協助和配合,建立良好的醫患關系,及時了解他們需要,鼓勵患者克服困難,樹立長期與病魔作斗爭的信心;④針對患者悲觀失望情緒,介紹科室治療成功的病例,讓他們相互交流如何減少或延緩并發癥的發生和發展,使患者保持樂觀、積極的態度,主動配合治療。

        2.2一般護理

        2.2.1皮膚護理糖尿病腎病患者,皮膚內含糖增加適宜細菌繁殖,血糖增高,血液中嗜中性粒細胞移動緩慢,殺菌能力降低,機體抵抗能力下降容易并發皮膚化膿性感染以及霉菌感染,故應注意口腔及皮膚的清潔衛生。

        2.2.2足部護理糖尿病腎病患者常伴有末梢神經病變,下肢動脈供血不足,細菌感染等多種因素,引起足部感覺異常、潰瘍、肢端壞疽等病變,所以注意足部保護,積極向病人宣傳足部護理的相關知識,經常觀察患者足背動脈的搏動、皮膚的色澤及彈性,檢查足部皮膚有無破損、水泡。患者趾甲不宜過短,以免損傷甲溝引起感染,每日晚上用不超過40℃溫水洗腳,不要穿太緊的鞋,鞋的滲透性要好,一旦出現足部病變應及早治療。

        2.2.3水腫及褥瘡的護理糖尿病腎病患者因長期低蛋白血癥易發生水腫,加之血管病變引起精神營養不良,容易導致皮膚破損,甚至發生褥瘡。因此在護理上要對癥處理,對水腫輕的患者勸其少下床活動,重者臥床休息并抬高患肢,對出現褥瘡的患者,護士要經常幫助病人更換,保持床位清潔、平整,經常按摩受壓部位,必要時用紅外線照射局部。

        2.2.4密切觀察病情變化糖尿病腎病的糖代性往往不穩定,易發生高血糖或者是低血糖。一般多見于注射胰島素,護士應督促患者注射胰島素半小時后進食,防止出現低血糖。對出現低血糖患者立即口服50%葡萄糖40~60mL,20min后好轉。因此對用降糖藥特別是胰島素,護士查患者是否按時進食,同時提高護理人員對低血糖反應能力,防止低血糖發生。準確出入量,糖尿病腎病患者往往有多飲癥,日常有尿量的改變,因此準確記錄出入量及時指導治療。

        2.2.5飲食護理飲食護理是糖尿病腎病治療中的一項重要基礎措施,不論糖尿病類型和病情輕重或有并發癥,也不論是否使用藥物治療,都應該嚴格執行、長期堅持,做到總熱量和營養成分必須適應生理需要,進餐定時定量。如患者感到飲食結構單調,護士根據生理所需搭配各類食品,使其品種多樣化。此外讓病人做到主食、粗細糧搭配,副食、葷素搭配。食譜設計要切合實際,符合病人飲食習慣和經濟條件,以保證病人攝取營養而平衡膳食。

        第5篇:糖尿病護理論文范文

        【文摘要】目的探討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問題,采取積極的護理干預,提高生活質量。方法對120例住院的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問題及護理干預進行回顧性分析。結果120例患者不同程度地消除了焦慮、恐懼、悲觀情緒,有利于病情恢復。結論有效的護理干預能使血糖降低,疾病控制,提高生活質量。

        隨著我國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老齡化,老年糖尿病患病率逐年上升,60~80歲為糖尿病患病年齡高峰[1]。臨床發現,糖尿病患者常因精神緊張、焦慮、發急、恐懼、孤獨、絕望、沮喪或激動使病情加重,甚至發生酮癥,目前已公認,心理社會因素對糖尿病的發生、發展及其轉歸都有一定影響,心理護理可以提高部分患者的治療效果,對患者不同的心理實施不同的護理干預,對糖尿病的代謝控制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對改善患者的生存質量具有重要意義[2]。我們對12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問題進行分析,并采取相應護理干預,取得較好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1資料和方法

        1.1臨床資料2004年1月至2006年6月住院的老年糖尿病患者120例,男69例,女51例,年齡60~85歲,平均71歲,糖尿病病史1個月至40年。其中合并高血壓66例,合并心臟病33例,合并腦血管病22例,合并腎病36例,合并周圍神經炎病變20例,合并眼底病變54例,糖尿病足5例,糖尿病病史6個月至30年。

        1.2資料收集方法利用自行設計的問卷調查表,采用一對一的護患溝通方式收集資料。問卷涉及:①基本情況;②病情及健康情況,包括糖尿病病程、治療方式、遵醫行為、是否出現并發癥、對糖尿病的認識、了解疾病的知識程度、健康狀況;③社會家庭環境,包括職業、醫療費用、家庭經濟情況、住院陪護、家人關心程度、是否獨居、生活地區、社會功能、精神健康等。

        2存在的心理問題

        2.1抑郁和焦慮部分老年糖尿病患者,因長期用藥以及病程纏綿的痛苦等應激因素的刺激易產生抑郁和焦慮情緒。文化程度越低,抑郁和焦慮越輕;社會支持越多,抑郁和焦慮就越輕。其顯著特點是心情低落,表現在對治療喪失信心,回避或拒絕治療,常常感到無助感。

        2.2悲觀失望部分老年糖尿病患者認為自己患了糖尿病是“絕癥”,要終生服藥,生活質量下降,同時因為病情經常反復,并發癥越來越多,缺乏自信,常有不安全感而產生悲觀失望。表現在對疾病缺乏正確認識,因而背上了沉重的心理負擔,變的猶豫不決,懷疑自己的能力。

        2.3輕視疾病的心理部分老年糖尿病患者認為糖尿病就是血糖高,無其他不適癥狀,不影響飲食,不需治療,即使治療也不規律。有的病程長的患者不聽從醫囑,自行安排用藥和飲食。

        2.4孤獨感部分老年糖尿病患者缺乏社會支持與家庭關懷,患病后無法與家人、朋友及時溝通,感到無助,寂寞,空虛。表現在事事謹慎小心,不主動與醫護人員說話,不愿與人接觸,有問題不感問,不隨便與病友交談,盼望親友早來探視,病未痊愈就想回家等。

        3護理干預

        3.1支持心理療法通過傾聽、解釋、說理、疏導、安慰等進行支持心理治療,幫助消除各種消極情緒反應。

        3.1.1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用親切、和藹、誠懇的語言取得其信任,耐心傾聽患者的主訴,然后與患者進行心與心的交流,利用語言技巧盡快安定患者的情緒,轉移其消極情緒,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3.1.2適時做好知識宣教,充分利用電視、多媒體、幻燈片、墻報等,向患者講解疾病,糾正患者對疾病的錯誤認識,解除其精神壓力,克服心理失衡狀態,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消除不良心理情緒。

        3.2認知療法幫助患者對糖尿病基本知識進行了解,消除不適當的預測、誤解和錯誤信念,提高治愈疾病的信心:①要使患者認識到目前糖尿病雖然不能根治,但能夠控制發展,延緩并發癥的出現。如控制良好,對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壽命影響不大,從而增強信心,有助于藥物治療;②告知患者要用樂觀主義精神與疾病作斗爭,既不要對疾病無所謂,不控制飲食,不重視體育鍛煉與藥物治療,也不要對疾病過分擔心,終日焦慮不安,也不在治療中一遇到病情波動就喪失治療信心,這些都可以加重病情。

        3.3行為療法幫助患者遵從藥物治療和飲食控制計劃,包括血糖自我監測、行為強化、行為塑造療法等。

        3.3.1給予健康指導指導患者正確進行血、尿糖監測和記錄,合理飲食和運動治療;指導患者正確使用口服降糖藥物以及胰島素,包括劑量、時間、次數。首次使用胰島素的患者多存在顧慮,認為胰島素會“成癮”,產生依賴,或存在嚴重反應而拒絕使用胰島素。對上述患者應耐心教育,同時可讓正在使用胰島素的患者進行現身說法,以消除疑慮,并告誡他們如何識別和應付可能出現的低血糖。

        3.3.2對焦慮患者進行音樂治療動員患者餐后到活動室聽音樂,每次30min,2次/d,或看一些內容活潑的電視,引導和鼓勵患者多進行適當的放松運動,包括靜養片刻,深呼吸,小睡幾分鐘,聊天等活動。也可以與患者進行有目的的談心和治療性觸摸,國外Turner等[3]報道,使用治療性接觸,對燒傷患者的疼痛和焦慮有改善,還可加強免疫功能。

        3.3.3為患者營造一個寬松的生活環境讓患者參加糖尿病病友會組織,與其他病友進行病情經驗交談,建立正常的人際關系,發展和培養個人興趣愛好(登山、下棋、書法、繪畫、養花等),充實退休后的精神文化生活,分散對疾病的過分注意,形成有規律的良好生活方式。

        3.3.4做好家屬的思想工作正確對待患者不正常的心理,不能拋棄,置之不理,更不要施加壓力,要多關心患者的病情和心理狀態,有效疏導,讓其感到被重視和關注;指導家屬熟練掌握如何進行飲食治療,督促并協助患者適當活動,同時做好病情監測,給患者一個充滿溫情的家庭生活氛圍。

        4討論

        糖尿病是一種心理社會因素在其發生、發展、治療、康復起重要疾病的心身疾病。大量研究表明憂郁、精神緊張、悲觀憂愁等情緒波動,可以干擾神經內分泌的功能,導致某些應激激素的分泌增多,如垂體分泌的生長激素、腎上腺分泌的腎上腺素、胰島A細胞分泌的高血糖素等,可以使血糖升高[4];再者,處于焦慮狀態時,人體血清胰島素含量會明顯減少,也會使血糖升高,這些心理因素均可促發和加重糖尿病,對患者的健康極為不利,因此心理治療及心理干預愈來愈受到廣泛重視,成為飲食、運動療法并重的三大基礎治療。對糖尿病患者實施護理干預后有85.4%的患者血糖平均降低3.02mmol/h,由于血糖下降,疾病控制,癥狀緩解,減輕了因疾病引起的抑郁和焦慮等心理障礙,提高了生活質量,故良好的情緒可使患者有一個平和心態,有利于疾病的康復。

        參考文獻

        [1]許曼音.糖尿病學.上海科技學技術出版社,2003:548.

        [2]賈蕓,王君俏,周佳雯.2型糖尿病患者心理健康水平及其相關因素的研究.護理研究,2005,19(2B):306.

        第6篇:糖尿病護理論文范文

        從入院第二天開始,醫護人員應配合患者進行各項檢查,同時做好相應檢查工作準備。檢查前要告知患者所檢查項目的時間、方法、檢查目的及臨床意義等,使患者充分了解此次檢查目的,以做好配合工作,對于所檢查項目要告知患者注意事項,以保證檢查結果真實有效[2]。指導患者合理用藥,注意用藥劑量,給藥時間,給藥方法,指導患者如何觀察服藥后的療效、不良反應及處理對策,告知患者胰島素的種類,學會并掌握胰島素的注射技術及用藥方案[3]。(3)飲食和運動指導:對于糖尿病患者應積極控制血糖,按患者每日每公斤理想體重給予熱量105~125.5kJ,確定每日飲食總熱量和糖、蛋白質及脂肪的組成后,可按每日三餐1/5、2/5、2/5的比例制定飲食方案,營養均衡,粗細糧搭配,避免低血糖和高血糖的發生。除此之外,應注意個人衛生,預防感染。

        適當進行運動,有利于疾病康復。對于糖尿病患者,運動也同樣重要,它可有效提高胰島素的敏感性,改善血糖和脂肪代謝,有利于預防糖尿病并發癥發生,增強機體免疫功能,緩解患者緊張焦慮等負面情緒[4]。每天運動最好安排在餐后1小時左右進行,隨身需攜帶糖塊,以免低血糖時備用。(4)出院后指導:指導患者出院后正確檢測血糖、尿糖,掌握正常血糖及尿糖值范圍,并做好記錄工作。指導患者出院后合理飲食,適當進行體育鍛煉。了解并掌握降糖藥的服用方法及胰島素的注射方法。掌握低血糖反應及采取相應處理對策[5]。定期復查,將記錄的血、尿糖監測值交給醫生,以便更好調整用藥。通過問卷方式,了解患者治療依從性,以及患者和家屬對護理工作滿意度進行評價,對兩種結果進行比較分析。

        2統計學方法

        采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計數資料用%表示,使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兩組患者依從性比較結果見表1。依從性包括完全依從、部分依從、完全不依從3種,觀察組患者依從性顯著高于對照組,兩組間差異性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滿意度比較結果見表2。觀察組護理滿意度為96.61%,對照組護理滿意度為80.85%,兩組間比較差異性顯著(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3討論

        第7篇:糖尿病護理論文范文

        摘要: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嚴重并發癥之一,也是其致殘的主要原因。現將本院2001年2月至2007年2月收治的糖尿病足患者17例的護理心得總結如下。

        一、臨床資料

        本組17例,男13例,女4例,年齡56~77歲,糖尿病史長短不等,血糖均控制不良;0級3例,1級4例,2級7例,3級0例,4級2例,5級1例。治療:(1)控制血糖:短效加長效胰島素皮下注射控制血糖,均使用諾和靈30R注射液早、晚餐前皮下注射,監測三餐后2h及空腹血糖調整諾和靈30R的劑量以控制血糖;(2)抗感染治療:使用廣譜抗生素加甲硝唑治療,必要時行細菌學培養,選用敏感的抗生素;(3)局部治療:清創配合藥物濕敷,生理鹽水加慶大霉素加胰島素紗布局部濕敷,每日換藥1次;(4)應用擴血管藥物改善循環;(5)營養神經治療:使用甲鈷胺液1mg/(次·d)靜滴,維生素B1100mg/(次·d)肌肉注射。

        二、護理措施

        2.1健康教育

        糖尿病患者的飲食、皮膚及足部護理應作為對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的重點,反復向患者宣傳糖尿病飲食的重要性、糖尿病足的危害和如何做好足部的護理,以提高患者的防范意識。具體有如下4點:(1)教育患者樹立正確的觀念,了解糖尿病是一種終身性疾病,要學會自我管理,不能當作一種負擔;(2)讓患者了解糖尿病足是如何引起的及其危害程度,不失時機地講解,發放小冊子,看錄像,利用典型實例教育患者,引起足夠的重視,提高患者對治療的依從性和自我管理的自覺性;(3)讓患者了解糖尿病足的危險因素及誘發因素,增強足部的防護意識;(4)加強檢查,由于足部感覺遲鈍或障礙,患者對疼痛、冷熱、壓迫感等不能清楚感知,因此,糖尿病患者應養成每天檢查足部的習慣,注意有無水皰、胼胝和皮膚擦損等,定期到醫院進行足部全面檢查。

        2.2心理護理

        糖尿病足患者因不能下地運動,社會活動減少,社會角色的改變易使其產生孤獨感、失落感甚至恐懼感。心理護理要使患者保持思想樂觀、情緒穩定、心胸寬廣、積極向上的思想,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

        2.3飲食護理

        糖尿病患者應嚴格、長期執行飲食計劃,給予低糖、高蛋白、富含維生素、適量脂肪的飲食,應按標準體重計算每日總熱量,三餐熱量按1/5、2/5、2/5的比例定量、定時、定餐。

        2.4應用胰島素的護理

        胰島素治療是替代療法,應嚴格遵醫囑使用,以避免低血糖的發生。為避免注射部位紅腫、硬結,可在腹部、上臂外側、大腿外側輪流注射胰島素。低血糖的護理:低血糖的發生多與胰島素用量過大、進食不多等因素有關,常表現為心慌、出汗、饑餓感、頭昏甚至昏迷,當患者出現上述癥狀時,應立即測血糖并囑其進食餅干、糖果或靜脈注射50%葡萄糖注射液。

        2.5足部護理

        糖尿病足護理工作中最重要的就是足部護理,正確的足部護理不但可以促進疾病的康復,縮短病程,還可以預防足病的復發。應囑咐并監護患者做到如下幾點:(1)注意保暖,避免凍傷;(2)室內盡量不要穿鞋,以免血液循環不暢,不利于足病恢復;應穿柔軟、大小合適的布鞋,鞋尖應寬,以腳趾在鞋內完全伸直并稍可活動為宜;(3)襪子要選擇大小合適,無松緊、質地柔軟、透氣性好的綿毛織品;(4)堅持溫水洗腳,水溫不超過37℃,洗腳時不可用力揉搓,以免擦傷皮膚;(5)正確修剪趾甲,修剪之前應用溫水浸泡20min,并小心修剪,避免剪得過深損傷甲床和肌肉;(6)一旦不小心損傷皮膚,應及時去醫院正確處理傷口;(7)教會并監督患者做足部按摩及下肢肌肉靜力收縮練習,經常變換,抬高患肢。

        三、結果

        本組17例患者,血糖控制均比較滿意。16例糖尿病足患處痊愈,1例創面縮小,局部干燥。

        四、討論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因神經病變而失去感覺或因缺血而失去活動能力,合并感染所致的足部疾患。糖尿病足的發病涉及下肢神經、血管病變和感染等諸多因素。糖尿病足的發病過程主要由下列環節構成:糖尿病—神經病變—運動神經、感覺神經、自主神經受損—血管病變—微血管病變、大血管病變—組織缺血—糖尿病足病—外傷、感染。糖尿病足的分級按Wagner分級法:0級,有發生足潰瘍危險因素存在,但無潰瘍;1級,皮膚表面潰瘍,無感染;2級,較深的潰瘍,常合并軟組織炎,無膿腫或骨感染;3級,深部感染,伴有骨組織病變或膿腫;4級,局部性壞疽(趾、足跟或前足背);5級,全足壞疽。

        糖尿病足的護理工作比藥物治療更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通過臨床護理實踐工作,作者認為,預防措施是否得當對糖尿病足的發生至關重要;同時,恰當的護理方法對防止病變的進一步惡化、促進創面的愈合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護理人員在工作中一定要如親人、朋友一樣,去關懷、照顧糖尿病足患者,使其在精心護理中盡快康復。

        參考文獻:

        1李建榮.糖尿病足的預防與護理.齊魯護理雜志,2005,11(2):156~157.

        2華水云,陳堅梅.糖尿病足治療臨床觀察.浙江臨床醫學,1999,1(5):38~39.

        第8篇:糖尿病護理論文范文

        ——小記***區第二人民醫院內一科的護士們先進集體事跡材料

         ***區第二人民醫院內一科是集心血管、神經、內分泌等學科于一身的大內科,具有病種復雜、患者病情危重、老年人多的特點。該科的護理隊伍是一支年輕向上,富有愛心,具有高度執行力的隊伍,平均年齡只有28.94歲,經過多年的磨練,她們的身上散發出一種沉著穩重、吃苦耐勞的氣質,并在優質護理上寫下了自己獨特的篇章。

        一、護士均學客家話

        ***區第二人民醫院座落于***區布吉街道吉華路,醫院原輻射范圍(含南灣、坂田)的居民均以客家話為主,這些居民可謂該院的忠誠顧客。

        針對科室收治的老年患者大多是講客家話的特點,內一科護理單元開展了人人學講客家話的活動,大家從最基本的客家話學起,克服了害羞、怕講不好的心理關,護士長帶頭身體力行,從而解決了護患之間的溝通障礙,現在來自五湖四海的護士們都掌握了常用的客家話,不僅改善了護患關系,同時也提高了健康宣教的效果。2010年該科還開展了“八聲服務”,即:(1)接診患者有歡迎聲;(2)觀察巡視有問候聲;(3)治療操作有解釋聲;(4)請求合作有答謝聲;(5)操作失當有諒解聲;(6)節假日有問候聲;(7)家屬探視有應答聲;(8)出院相送有叮囑聲。受到了患者的熱烈歡迎。

        二、善動腦筋治“壓瘡”

        作為老年病病區,壓瘡是內一科常見的也是最令人頭疼的護理問題。該科的護士們勇于創新,另辟蹊徑,不斷探索,利用自制中藥“生肌玉紅膏”為病人護理壓瘡,收到了非常顯著的效果。該藥膏原是一種外科用藥在一個中醫老專家的指導下,她們對該藥膏的某些成份進行了改良,盡管開始應用“生肌玉紅膏”在護理程序上非常麻煩,但護士們卻毫無怨言地用“心”為患者換藥。她們的努力得到了很好的回報,短短的時間里,該科的壓瘡尤其是深度壓瘡患者的治愈率即有了顯著提高,而且也大大降低了病人的治療費用。另外,該科采用氣管導管引流護理腹瀉患者,對改善患者皮膚壓瘡上也取到了一定的成效。如2010年該科收治了2例三度壓瘡伴大便失禁的病人,肛周皮膚潮紅、濕潤,經使用氣管導管引流大便后,肛周皮膚很快得到了改善。該科這些有益的嘗試,先后登載在核心期刊《護理實踐與研究》等雜志上。

        三、患者的溫馨家園

        糖尿病是典型的生活方式病,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糖尿病的患病率也有不少的增加。

        該科高度重視專科護理建設,自2008年起設立了糖尿病之友俱樂部,每月定期開展糖尿病病友座談會,對象包括住院患者、出院的老病號以及家屬。護士或者醫生采用書面材料、幻燈、講解、示教、健康處方相結合的形式,向受教者講解糖尿病的有關知識,加強病人的自我管理能力,為病人病情的長期治療,病情的長期緩解打下堅實的基礎。糖尿病病友會舉辦至今收效良好,參加的會友也越來越多,大家都喜歡在這里分享降低血糖、有益健康的快樂,不但增加了專科護理社會效益,也大大提高了病人的滿意度。

        四、醫護關系很和諧

        為患者提供優質的服務離不開醫務人員的精心治療和護理,良好的溝通是醫護和諧關系的保證。內一科護理人員注重醫護溝通 , 醫護雙方在工作中注重建立起彼此尊重信任、 以誠相待、 平等合作的關系, 通過醫護人員職責界定共同管理好患者, 為患者提供全 方位、全程服務,從而使醫護配合更為密切。護士跟隨醫生查房, 利用晨會、醫護座談會、春游、文藝演出、卡拉OK、定期聚餐等方式促進醫護交流, 建立了良好的工作伙伴關系,千方百計促進醫護更有效地合作,為促進患者康復尋找著每一條途徑。

        五、專科護理有文章

        內一科現有護士16人,其中副主任護師一人,主管護師二人,在護士長的帶動下,大家都十分注重繼續教育,目前該科已有5人完成了護理本科教育,還有11人正在繼續護理本科或大專的學習。

        第9篇:糖尿病護理論文范文

        【關鍵詞】 社區糖尿病健康管理;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規范管理率

        DOI:10.14163/ki.11-5547/r.2017.13.100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DM)是一種由多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為特征的代謝性疾病, 由于胰島素分泌和(或)作用缺陷所引起[1, 2]。糖尿病作為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的慢性非傳染性疾病, 已經成為世界性公共衛生問題之一。 糖尿病龐大的患病人數, 持續增長的患病率以及沉重疾病負擔, 已引起世界各國重視, 近年來的循證醫學的發展促進了糖尿病治療觀念的進步, 糖尿病的控制已從傳統意義上的治療轉變為系統管理, 最好的管理模式是以患者為中心的團隊式管理, 并定期隨訪和評估系統。獨山子地區自2009年開始實行社區糖尿病管理工作, 于2011年被評為“全國慢性病管理示范中心”[3], 2013年獨山子地區進行了社區診斷, 其18歲及以上居民糖尿病患病率為5.74%, 遠低于石河子糖尿病患病率10.8%[4], 且低于全國9.2%的水平。為更好的了解獨山子地區社區糖尿病管理情況, 進一步做好糖尿病的社區管理工作, 現將結果進行如下報告。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從克拉瑪依市城鄉居民健康檔案系統中調取2010年1月1日~2017年1月1日在案管理的≥35 歲的1769例糖尿病患者的相關資料。

        1. 2 方法 《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2009年、2011年、2016年版征求意見稿)強調了以社區為依托[2], 對糖尿病患者進行健康管理。糖尿病管理的服務對象、服務內容、服務流程和服務要求以及評價指標均有詳細、明確規定。《規范》要求對納入管理的2型糖尿病患者每年至少進行4次隨訪, 隨訪內容包括測量空腹血糖、血壓、測量體重、計算體質量指數、檢查足背動脈波動、詢問癥狀、生活方式、了解服藥情況等, 有針對性地對所有患者進行健康教育, 與患者一起制定生活方式進行改進目標。對患者干預前后的生活方式、體質量指數、血糖等情況進行分析比較。

        1. 3 觀察指標及評定標準

        1. 3. 1 管理情況 糖尿病患者管理率=年內已管理≥35歲2型糖尿病患者人數/年內轄區內≥35歲2型糖尿病患者總人數×100%。注:年內轄區內≥35歲2型糖尿病患者總人數指通過當地流行病學調查、社區衛生診斷獲得或是選用本省(區、市)或全國近期≥35歲2型糖尿病患病率指標按照當地人口構成比標化后進行估算。

        1. 3. 2 規范管理情況 糖尿病患者規范管理率=按照要求進行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的≥35歲2型糖尿病患者人數/年內已管理的≥35歲的2型糖尿病患者人數×100%。

        1. 3. 3 管理人群血糖控制情況 管理人群血糖控制率=最近一次隨訪空腹血糖達標的≥35 歲的 2型糖尿病患者人數/已管理的≥35 歲2 型糖尿病患者人數×100%。注:空腹血壓達標是指空腹血糖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

        2 結果

        2. 1 一般情況 利用克拉瑪依市居民城鄉居民健康檔案系統調查結果顯示, 本區常住居民共計64611人, 目前本區≥35 歲 2 型糖尿病患者管理人數1769人, 按照本地區社區衛生診斷獲得患病率5.74%;本區2 型糖尿病理論患者人數3708人, 計算本區≥35 歲2型糖尿病患者人數管理率47.7%, 達到國家基本公共衛生規范考核標準。

        2. 2 糖尿病社區管理患者干預前后生活行為比較 糖尿病社區管理患者干預前后體育鍛煉、吸煙、飲酒情況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2. 3 管理干預前后體質量指數比較 管理干預前后w質量指數比較,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2. 4 管理干預后血糖控制達標情況 管理干預后血糖控制達標率為68.50%, 血糖控制不達標率為31.50%。見圖2。

        2. 5 社區糖尿病規范管理情況 社區糖尿病規范管理率為96.40%, 不規范管理率為3.60%。見圖3。

        2. 6 糖尿病患者用藥情況 獨山子地區糖尿病患者根據用藥情況, 依據用藥頻次由高到低排列依次為:阿卡波糖、二甲雙胍、胰島素, 使用率依次為:93.78%、76.42%、59.01%。

        3 討論

        糖尿病的管理須遵循早期和長期、積極而理性、綜合治療和全面達標、治療措施個體化等原則[5-8]。國際糖尿病聯盟(IDF)提出糖尿病綜合管理的“五駕馬車”:糖尿病教育、醫學營養治療、運動治療、血糖監測和藥物治療[1]。從本次調查中發現, 獨山子區糖尿病管理率為47.7%, 達到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考核標準(≥35%), 且高于石河子市社區糖尿病管理率41%[5];規范管理率達到96.40%, 達到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考核標準(≥80%);血糖達標率為68.50%, 達到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考核標準(≥50%), 且高于石河子市社區糖尿病血糖控制率55.9%。

        經過長期的糖尿病隨訪, 糖尿病患者的生活方式、體質量指數均發生了變化, 吸煙、飲酒人數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健康鍛煉頻次人數增多, 體質量指數有所下降, 表明社區糖尿病管理對促使患者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對糖尿病的控制起到了一定的效果。

        獨山子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是當地政府管理的事業編制單位,實行財政全額撥款,收支兩條線運行模式, 社區衛生服務工作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 政府財政投入力度較大, 實現獨立的專項經費以保障其工作, 社區衛生服務有一套切實可行的績效考核方案, 以激勵工作人員工作積極性, 尤其是對慢性病管理的主動性、積極性。雖然本地區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也存在全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普遍存在問題, 如社區衛生人員數量不足、醫務人員技術水平有待提高等, 但是就以上指標, 獨山子地區的糖尿病管理工作達到了慢性病管理的各項要求。

        參考文獻

        [1] 陳灝珠.內科學.第8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2013:241-256.

        [2] 陳紅. 把《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2011年版)》貫穿在《社區護理》教學中的嘗試. 護理學報, 2013(10):10-12.

        [3] 董建群, 張惺惺, 毛凡,等. 慢性病綜合防控示范區建設推進我國慢性病防控工作的思考// 慢性病綜合防控示范區創建工作論文交流會論文匯編, 2013:641-643.

        [4] 胡傲容, 郭淑霞, 唐景霞,等. 社區居民糖尿病患病率及危險因素分析. 石河子大學學報(自科版), 2007, 25(4):468-470.

        [5] 王玉林, 唐景霞, 李述剛,等. 石河子市社區糖尿病患者社區管理現狀調查. 石河子大學學報(自科版), 2015, 33(6):740-744.

        [6]朱麗娜, 吳君平, 汪曉靜. 醫院-社區聯動模式下的農村糖尿病健康管理的效果分析. 健康研究, 2015(4):367-369.

        [7] 易春濤, 朱莉珍, 田文棟,等. 康健社區糖尿病“知己”健康管理效果分析. 社區衛生保健, 2011(5):327-328.

        相關熱門標簽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日本乱理伦中文三区 | 亚洲春色在线视频 | 亚洲国产视频a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日韩久久精品 | 亚洲国产欧美在线人成| | 中文字幕有码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