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文化經濟論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演唱曲目與動作技巧的失傳。柳位高蹺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末受時局的影響被迫停止演出,1979年在焦雨普、陳榮德等人的努力下,高蹺隊重新恢復活動。因此,期間有很多唱曲、演出動作等消逝在歷史的漫漫長河中。活動經費緊缺。柳位高蹺隊為民間業余文藝團體,沒有經濟來源。可是在當代以經濟為中心的社會中,高蹺隊的開支越來越大,經濟問題越來越突出。這直接導致服裝、道具等無法添置。除了少有的商業演出,幾乎沒有經濟來源,隊員津貼無法發放。沒有系統的傳承方法和專業化、全職化的演員。一方面,柳位高蹺傳承至今,大多是師傅教徒弟,并無系統的傳授課程。另一方面,青年人大多在外地務工,傳承人數量在急劇減少,高蹺藝術的傳承出現危機。高蹺演出隊出現這些現狀歸根結底也是由于當地經濟水平較為落后,無法滿足居民的生活需求。
二、打造具有本土特色的旅游經濟文化區
(一)地域優勢1.交通便利。柳位高蹺流傳于河南省衛輝市龐寨鄉東柳位村及其周邊地區。這里南臨黃河,北依太行,自然條件優越,處于交通要塞,素有“南通十省,北拱神京”之譽。東柳位村位于衛輝市的東端,地處衛輝、浚縣、延津三縣交界。東與浚縣的新鎮接壤,南依黃河故道白天鵝自然保護區,北鄰長虹渠橫貫東西。新濮公路臨村而過,交通十分便利。2.景點集聚。東柳位村附近旅游資源豐富,包含眾多自然風光、人文景觀。自然風光有:華北平原最大的一處國家級濕地自然保護區———黃河故道白天鵝保護區;如詩如畫的高原村落柳樹嶺景區等。
(二)政府支持柳位高蹺已經于2010年列入新鄉市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衛輝市委、市政府和龐寨鄉黨委、政府及當地群眾對柳位高蹺的利用和保護工作高度重視。近年來,由宣傳部、文化局、廣電局、群藝館等有關部門組織的文藝匯演,正在逐步擴大柳位高蹺的影響力。
(三)勞動力優勢河南是農業大省,勞動力人口較多。東柳位村的經濟來源也以農業和務工收入為主,適齡勞動力充足。結合中原地區的發展態勢,勞動力成本較低,這對于建設旅游經濟文化區提供了很好的人力支持。此外,經濟文化區的建設可以解決勞動力的就業問題,從而增加當地人的經濟收入,將勞動力留在“家門口”對于柳位高蹺的傳承同樣有益處。
(四)藍圖構想旅游經濟文化區將以民間廟會為中心,以農家樂和旅游景點為依托,向周邊地區輻射。依據游客來訪數量合理安排演出及各類活動。民間廟會將采用中國民間最原始的方式,以柳位高蹺、旱船、竹馬、扇子舞、打花棍、手工藝品等具有本土特色的民間藝術為主要的演出活動。如若僅以廟會作為旅游品牌的話,那它對游客的吸引力是遠遠不夠的。東柳位村以農業為主,有利于發展農家樂,可以建設成集種植、采摘、烹飪、住宿、觀光為一體的農家莊園。在農家莊園開設高蹺等民間藝術的體驗活動,為游客打造適合的道具,并由專人指導,讓游客可以體驗踩高蹺的樂趣;開設手工課堂,以簡單的方式教授游客制作剪紙、布貼畫、虎頭鞋等民間手工藝品。衛輝市緊依太行山,有著豐富的旅游資源,位置相聚且近,每個景區只需一天即可游玩。因此以民間藝術為中心,以農家樂為承載點,以自然景觀為依托,打造旅游經濟文化區將會對當地經濟與文化的發展有很大的推動作用。
三、結語
我國當前農業經濟發展過程當中存在著非常嚴重的結構性矛盾,農業的生產經濟方式是其中的核心,關鍵是農村土地承包的經營問題。對農村土地進行承包,一方面促進了農業的發展,但是另一方面的確衍生了一些相關的矛盾:①人與地之間的利益矛盾②農業水利建設矛盾③現代農業與分散經營之間的矛盾。
(一)人與地之間的利益矛盾
自上世紀開始,我國農村開始實施家庭承包制度,家庭承包制度采取的是“人人有份”的承包方式。為了保障每個人都均等的占有土地資源,都是按照家庭的人口數量來平均的分配土地。國家將土地賦予了長期的使用權,并且以國家強制力作為保障,以維護農民對于土地的長期使用權,保障農民在土地承包上擁有的合法權益。按照法律規定,耕地的承包年限為30年,草地的承包年限為30-50年,林地的承包年限為30-70年。并且特殊林地的承包年限,經過林業行政管理部門的批準之后,還可以適當的延長期限。土地承包制度在發展的過程當中遇到了嚴重的結構性矛盾:承包土地的數量不便,但是人口數量在增加,這之間就形成了人與地的利益矛盾,導致了家庭人口數量以及承包土地數量之間的背離。當前農村存在著兩種家庭,一種是人數較多,但是承包的土地相對較少。另一種是人數較少,但是承包的土地相對較多。人口數量與土地數量之間的背離衍生出了人與地之間的利益矛盾。一種家庭主張人多地多、人少地少的訴求主張,另一種家庭則主張土地承包權利不能變動,要按照之前約定的年限來執行。兩類家庭之間的分歧,導致了當前農村土地承包后續工作的瓶頸,導致了許多農民的土地采取荒廢擱置,或者無償將土地轉交給他人耕種的現象。這是當前在農村經濟發展當中最普遍存在的結構性矛盾——人地利益矛盾。
(二)水利建設矛盾
土地家庭承包在水利建設方面也存在著一定的矛盾,我國農業水利建設一直較為薄弱,并且問題較為突出:
1、原有的一些水利設施,包括渠道、管道等無人管理維護,年久失修,各種水利設施的損毀較為嚴重。
2、農田、河道等無人維修。
3、農田的水利建設缺乏有效的統籌規劃。這些問題與地圖承包是分不開的。一方面,農田水利建設要占用一定的土地,但是在土地承包時,并沒有預留專門的水利建設用地,水利建設所需要的土地都在農戶自己的手中,沒有集體土地可以補償水利建設中所需要占用的個人土地。另一方面,各村委會無法籌集到足夠的維修水利工程的資金,大中型的水利設施一直處于無人維護的狀態當中。
(三)現代農業與分散經營之間的矛盾
土地家庭承包責任制在進行土地承包時,為了實現利益均等,將土地劃分成為了優、中、差三個檔次,并且按照人口數量進行平均分配,絕大部分農戶的田地都是分散的,不集中的。從勞動力使用的方面來件,土地的分散增加了勞動力的投入,增加了農業負擔。同時由于農村勞動力向外流動趨困難,在外出打工之后,最終還是要回到農村,富余勞動力排斥大規模機器的使用,生產效率一直得不到有效提高。同時在農業機械化生產的角度來看,分割開的土地由于細小不夠規模,無法使用農業機械,種種因素導致了我國農業經濟當前機械化的使用率尚不足50%。分散的土地經營阻礙了農村生產力的發展,限制了農業的規模經濟,不利于發揮現代化農業機械化、集約化生產的模式推廣,這也是農業經濟發展當中存在的結構性矛盾之一。
二、如何有效化解農業經濟發展當中存在的結構性矛盾
(一)穩定土地承包關系
在當前的環境下,應當實現農村土地承包權的流轉。要保證現有土地關系不發生變化的同時,實現土地經營權的轉移和流動,實現農村土地關系的穩定,這也是農村土地經營權流轉最重要的前提之一。首先,穩定土地承包關系是廣大農民的心愿,農民愿意土地長期穩定下來。土地的穩定是農村穩定、農業穩定最根本的保障,土地穩定了,農村其他的事情都好解決。土地長期穩定,農民心里才踏實。當前農村上訪的主要問題還是聚焦在土地問題。調查結果表明,一般土地承包關系較為明確,無土地糾紛的農村,基本上無人上訪。農民的上訪,大都是因為土地問題,要保障農村現有的土地承包關系的長期穩定。
(二)土地經營權流轉的確認
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流轉,是保證土地承包關系的基礎上,對土地經營權進行轉讓。首先,土地家庭承包的剛性不變,只是經營權發生流轉和變動,這樣既能穩定土地關系,又在根本上調整了經營關系,適應了農村人口變動的需求。關于土地的承租方依法繳納土地流轉租金,而出租房則因為土地流轉而享有租金。從根本上解決了當前農村土地人與地之間的利益矛盾。其次,農田水利建設一直是制約農業發展的瓶頸所在,農田水利建設是需要統籌規劃的大工程,而各家農戶較為分散,規模小,難以對水利工程進行統籌。土地經營權進行流轉之后,才能形成規模經濟,批量實現農業生產資源的有效配置,從宏觀上實現對農田水利的建設規劃及實施。拓寬水利建設融資渠道,從根本上扭轉水利建設的滯后現象。
(三)土地經營權的流轉必須要公開、公正、依法、有償、自愿
土地經營權流轉必須要堅持公開、公正、依法、有償、自愿的原則。在流轉的過程當中,首先要尊重農民的意愿,土地流轉的是農民的承包地,農民是土地的主人,所以要尊重主人的意愿。土地流轉作為一種市場性的行為,發展要經歷一個從自發到自覺再到有序監管的這么一個過程。土地的流轉必須要公開公正,不能強迫農民進行,并且價格要根據市場行情來確定,雙方協商,不能由單獨的某一方決定。流轉的過程一定要依法進行,不能因為流轉而改變了土地的性質。農民在通過土地流轉獲得收益之后,可以自主合理的支配收益。流轉之后可以不再直接性的經營土地,而是獲得租金。而自己就可以從農業生產當中解放出來,轉移到其他行業當中。
(四)實現規模經濟
土地經營權的流轉,能夠有利于農戶之間的合作,培訓新型農業組織,發展集體經濟。其打破了傳統的以家庭為單位的生產經營模式,豐富了土地承包的經營關系和內容,提高了農村土地社會化的程度,為了新的生產關系的形成創造了物質條件。實現土地經營權流轉之后,就需要農村實現規模生產,集中投入勞動力的同時,也要加強對農業機械的使用程度,提高農業生產的根本效率。
三、總結
班級物品管理標準化,就是建立一系列物品管理規范,促進物品合理化擺放、規范化消毒。我們的標準化就是物品擺放“規范整齊,條理有序,標識清楚,位置準確”;消毒工作“動作規范,操作準時,物品清潔,環境溫馨”。班級物品標準化有助于教師輕松愉快地工作,有助于培養幼兒良好的生活習慣,增強教師自律意識,提高教師的工作效率,塑造幼兒園新形象,提升幼兒園的環境文化品位。
1.在班級物品管理標準化中,實行四步法管理:分類———整理———清潔———保持。分類:把班級環境中必要的和非必要的物品按工作需求分開。整理:把必要的物品進行分類,根據使用頻率確定使用的方法及擺放的位置,做好標識。清潔:根據班級物品消毒規則,按時徹底清除污垢和隱患,清潔工作班級人員人人參與。保持:教職工要具有較高的集體榮譽感,每個教師時刻保持班級環境的整潔與美觀。
2.在班級消毒工作標準化中,實行三步法管理:了解時間掌握方法規范消毒。了解時間:即了解各個物品消毒時間的長度,知道物品的具體消毒時間,懂得物品消毒的時間頻率。掌握方法:對物品用什么方法消毒了如指掌,按規定方法對物品進行消毒(如:紫外線、消毒液等)。規范消毒:對物品消毒根據時間、方法,按幼兒園統一要求進行消毒。
二、環境創設標準化
在環境創設中,班級環境創設要建立在幼兒園整體校園環境文化創設的基礎上,根據主題、季節的變化進行。班級環境文化分活動室文化、盥洗室文化、寢室文化,各空間文化的標準化要求為“主題鮮明,區域規范,標識清楚。”班級環境創設旨在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要遵循“教師、幼兒、家長共同創設”的原則。
1.區域明確的活動室文化。在活動室各班級根據課程內容創設美工區、建構區、閱讀區、科學發現區、表演區、娃娃家、安全角、天氣預報、小值日生等,各區域根據空間的大小確定參與人數,并制定進區標志,各區域進行相關的環境創設,活動室空中吊飾根據本班課程進行制作美化。主題墻的創設要與課程保持一致,在創設中合理利用幼兒的作品,充分發揮幼兒的主動參與作用。
2.清新整潔的盥洗室文化。盥洗室體現一個幼兒園保育管理的水平,在盥洗室文化創建中,具體標準化為“物品分類清楚,擺放位置準確,環境整潔清新”,這一切有利于培養幼兒良好的衛生習慣。標識清楚如清水抹布、消毒抹布分開;干濕墩布按標識分開;水杯、毛巾標識清楚,有序擺放;潔具隨時清潔,墻面裝飾用與幼兒入廁洗手的裝飾物美化等等。
3.溫馨安靜的寢室文化。寢室是幼兒休息的場所,要隨時保持屋內安靜,墻面裝飾選擇較為安靜的圖示,以便穩定幼兒的情緒。在幼兒入睡時,播放舒緩的音樂,為幼兒創設溫馨的入睡環境,確保幼兒安靜睡眠。四、課程設置標準化課程設置要有幼兒園統一的發展方向,在主體課程的帶動下,充分挖掘幼兒園本土課程,傳承傳統文化,講究國學,結合幼兒年齡特點選取經典曲目、傳統游戲,發展幼兒的表達創造能力,促進幼兒身心健康成長,傳承中國文化。
一、農業機械化對農業經濟發展的具體作用
農業的機械化極大的促進了農業經濟的發展,首先表現在農業機械化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率,進而促進了農業經濟發展。在傳統農業生產中,播種施肥、抗旱抗澇、翻整土地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而農業機械化用先進的設備替代畜力和人力,不僅解放了生產力,而且提高了農業生產的效率,從而促進農業經濟的發展。同時,農業機械化的發展,提高了復種指數,從一年一熟升級為一年兩熟甚至一年三熟,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從而促進農業經濟的發展。農業機械化的發展,提高了播種、噴灑藥劑和施肥的準確率,從而提高了農產品的質量,間接的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率,促進了農業經濟的發展。隨著農業機械化的發展,為農業科技化提供了基礎,有利于高科技技術手段應用于農業生產活動,進而促進農業生產的整體效率。其次,表現為農業機械化能夠使農業生產活動呈現規模效益,進行促進農業經濟發展。農業的機械化提高了農業單位生產的機械作業量,把農業生產的規模效益和農業機械化生產有機的結合起來。通過農業生產機械化,將先進的機械應用于農業生產,這將可以有效的改變我國傳統的小農經濟的生產模式,由粗放型經營模式向集約型模式發展,促進了農業規模化發展,從而降低單位生產的成本,從而促進農業經濟的發展。農業的機械化發展和農業規模化生產相輔相成,農業生產要實現規模化生產就需要采用農業機械化,而農業的機械化的發展優化了配置了農業生產中的各個要素,從而又促進了農業規模化的發展,從而獲得農業生產的規模化效益,促進了農業經濟的發展。最后,農業機械化能夠有效解放農村生產力,進而促進農業經濟發展。農業機械化的應用,把農村生產力從土地中解放出來,減小了對農村土地的依賴程度,從而使得農村勞動力可以有機會從事其他行業工作,增加農民收入。同時,由于脫離了農業土地生產,農村勞動力可以從事農業附加值更高的非種植農業活動和養殖業,增加了農村勞動力的收入,促進了農業經濟的全面發展。閑置的農村勞動力也可以到城市工作,這既能夠促進城市的發展,又能增加農村勞動力的收入,而且還可以解放農村勞動力的思想和增加農村勞動力的知識,這樣就變相的促進了農業的發展,也提高了農村勞動力的文化水平。
二、通過農業機械化促進農村經濟快速發展的措施
首先,推動農業機械化科技創新發展。政府作為社會發展的中心環節,必須出臺相應的政策措施,使農業機械更好的融合當前的先進科學技術。使農業機械化的科技創新發展理念不斷深化,更大程度地調動農業機械化從業人員的主觀能動性和積極性,在充分結合農業機械化實際需求的基礎上,鼓勵農業機械化從業創新體系人員,做好農業機械化科技創新發展的研究開發與宣傳推廣工作,從而起到促進農村經濟又快又好發展的作用。要堅持農業機械化的自主研發創新與引進技術協調發展,不僅要實現農機生產企業與相關大學、科研機構的產學研合作及共同研發,更要適時引進和吸收國外農業機械化方面的先進技術,推動我國農業機械化科實現突破性的進展,推進農業機械化裝備和技術水平的整體轉型升級,最終實現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其次,加大農業機械化資金投入力度。近年來,農業機械化對促進我國農村經濟發展起到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但不可否認,還有很多偏遠的農村地區沒有大規模實現農業機械化。如果想要通過農業機械化以更好地促進我國農村經濟的發展,地方政府和相關部門需要加大對農業機械化的資金投入力度,讓廣大的農村地區都能夠更好地推廣和應用農業機械,提高農村地區勞動力的產出效率和土地的生產能力,從而促進整體農村的經濟發展。政府應當對農村的農業機械化發展出臺一些傾斜政策,可以成立農業機械化推廣專項基金,給農業機械化給予一定的資金扶持,為廣大購置農業機械的農民給予補貼,提供穩妥可行有效的政策保障和資金支持。也要從我國農業發展的不同區域格局和不同生產特色出發,結合當地農業機械化的現實情況,下大力氣提升農業機械化的資金投入力度,最終提升我國各地的農業機械化水平,促進農村各地經濟平衡協調發展。最后,要提升農業機械化服務水平的社會化程度。農業機械化的推廣,引發了農村社會的技術水平、社會發展態勢勞動力等方面的變化,并提高了農業生產活動的生產效率。提升農業機械化服務水平的社會化程度,廣泛推廣農業機械農業生產活動中占的比重,這樣才能通過農業機械化來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同時,因為農業機械化的推廣導致農業對農村勞動力的需求大幅度下降,因此要考慮建立起完善的勞動力輸出機制,防止農業機械化引發的農村勞動力剩余的問題。農村剩余勞動力輸出后,能夠在原有的農業生產基礎上,增加農民的收入。管理和規范農業機械化在農業生產推廣過程,建立規章制度,解決當前農業機械化管理的混亂狀態問題,從而提高提升農業機械化服務水平的社會化程度。目前,我國農村農民的對于農業機械化設備的操作能力和機械化的重要性認識存在很大的問題,農民的知識水平也有待提高,這就需要加大對農民機械化知識的培訓,建立定期培訓制度,從而提高農民的農業機械的操作水平和認識程度。
作者:李小衛單位:濱州市濱城區沙河街道辦事處
1.1景觀主軸
根據建筑空間在校園設計了貫穿圖書館、體育館、行政樓及教學樓的景觀主軸。主要布置有中心廣場、樹陣校道、景觀水池、升旗臺等景點。中心廣場以硬鋪為主,并利用鋪裝的樣式將人流分別指向不同的行政區域。樹陣校道上規則式種植木棉。春天時,一樹橙紅;夏天綠葉成蔭;秋天枝葉蕭瑟;冬天禿枝寒樹,四季展現不同的風情。并以木棉鮮艷似火的大紅花,比喻奮發向上的精神。景觀水池則充分利用了體育館的地勢高差,涓涓流水,層層疊疊,擲地有聲,為寧靜的校園平添了一股靈氣和活力。升旗臺作為主軸的景觀結點,以綠意盎然的運動場為背景,紅旗飄飄,神采奕奕。整個主軸以行道樹方式種植木棉,并在樹下配以規則種植的巴西野牡丹、龍船花等,用木棉高大雄偉的樹形和地被流暢的圖案線條及豐富的色彩來加強其軸線效果和人文藝術感。
1.2景觀次軸
校園的景觀次軸上規劃了交流廣場、休閑驛站、特色花架、園林景墻等節點,形成了一條集交通、休閑、游憩、交往等功能于一體的景觀道,并將教學樓、運動場、體育館及學生宿舍聯系起來。其中,交流廣場、休閑驛站位于幾棟教學樓之間,布置了樹陣廣場、花架、景墻、坐凳等設施,為師生課間生活提供了交流、休閑的空間,達到舒緩壓力、放松心情的作用。選用秋風、橡膠榕等常綠大喬木做行道樹,適當的點綴幾株木棉增添色彩感,配植有琴葉珊瑚、大葉傘等灌木以及紅花繼木、翅莢槐、毛杜鵑等地被植物,豐富景觀的立體層次和整體色調。
2文脈綠脈的表達
2.1文脈———彰顯校園文化
江義中學位于素有“翰墨之鄉”美譽的勒流,自身的校園文化就有著獨特的歷史,其前身是勒流梁季彝紀念中學,學校先后三次遷址,三易其名,砥礪出“和、勤、韌、博、義”的校訓,孕育了“自主、創新、和諧、健美”的校風。本次景觀規劃中運用景墻、宣傳欄、花架等園建,通過文字、圖案、隱喻等各種手法,充分地提煉并表達出校園自身的文化內涵。
2.2綠脈———和諧校園生活
植物作為景觀規劃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有著其自身獨特的景觀作用。不僅植物本身有著不同的觀賞價值,其種植的方式更可以創造出不同的空間效果,更甚者,在千百年的文化沉淀中,有些植物還有了特定的文化內涵。
1)景觀空間的打造。不同的配置方式,創造出不同的景觀空間。疏朗開敞的草坪,零星點綴以喬、灌木,或與低矮的花叢、地被植物相結合配置,創造出或寬闊祥和、或熱鬧紛繁的開敞式空間。江義中學的開敞式景觀空間主要集中在景觀主軸上,選擇木棉、尖葉杜英、秋楓等為主要樹種,它們或花開艷麗、或樹姿壯觀,列植于主軸線上,并以綠草蔥蔥的運動場為大背景,整個空間開闊、明朗。配以羅漢松、琴葉珊瑚等灌木,輔以龍船花、彩葉草等地被植物,形成喬、灌、草的立體式種植。建成后立即成為校園舉行各類活動的理想場所。私密式景觀空間則是運用高大的樹種、攀援的植被、圍合的灌木以及地被植物等創造的。江義中學的私密式空間主要集中在景觀次軸的交流廣場和休閑驛站兩個景觀節點。交流廣場運用規則種植的細葉欖仁、秋楓,配植雞蛋花、大葉紫薇、勒杜鵑等灌木,并用花葉良姜、龍船花、金葉假連翹等地被植物圍合,形成一個供師生交流、傾談的私密性空間。休閑驛站則選用細葉榕、黃槐等列植,叢植含笑、山茶等灌木,并利用鴨腳木、巴西野牡丹等地被圍閉空間,創造出可游、可賞、可憩的封閉式的私密空間。
2)文化內涵的表達。植物在景觀規劃中除了綠化美化的作用,還擔負著文化符號的角色,傳遞中校園所寓意的思想和愿望。校區主軸上種植的木棉樹,在廣東被寓意為“英雄樹”,在校園里種植,表達出希望學子們努力學習、奮發圖強,做自己人生的英雄;校園次軸上種植的山茶花,既具有“唯有山茶殊耐久,獨能深月占春風”的傲梅風骨,又有“花繁艷紅,深奪曉霞”的凌牡丹之鮮艷,激勵學子們要不畏學習和生活的困難,迎難而上,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最終獲得自己人生畫卷上的一抹色彩;細葉紫薇,素有“百日紅”之稱,又有“盛夏綠遮眼,此花紅滿堂”的贊語,種植于校園中道出希望江義中學也能通細葉紫薇一樣,花開百日紅滿堂的美好愿望。松柏類植物,能在嚴寒中挺立于高山之巔,具有堅貞不屈、高風亮節的品格,李白歌頌它:“松柏本孤直,難為桃李顏”,以此鞭策學子們不畏艱難,勇往直前。而竹,更是“三教”共賞之物,沉淀著深厚的文化意蘊。“未曾出世先有節,縱凌云處也虛心”,因此竹被視為最具有氣節的君子,以此表達期望莘莘學子們虛心求學并能做個有骨氣、有信念、有希望的人。而在李清照心目中高雅的桂花,則被烙上科舉文化的烙印,蟾中折桂,象征登第,直接表達了對學子們步步高升、考入理想高效的期許。
3結語
長期以來在我國電廠的管理工作中,更重視生產和技術,而對管理和經濟較為忽視。這就導致電廠內的工程技術人員只懂技術,而對經濟知識缺乏了解和掌握,在工作中遇到經濟問題只是進行簡單的處理。技術作為企業實現經濟效益的重要的手段,其具有較強的經濟目的性,技術和經濟之間存在著較強的聯系,在實際工作中相互制約、相互影響。電廠內的任何一項技術問題都離不開經濟問題,所以需要技術人員對經濟常識進行掌握,這樣在生產活動過程中就能將自己的工作時刻與企業的經濟效益相聯系,從而追求企業利潤的最大化。因此作為發電企業,需要在發展過程中注重對高級技術人員地培養,由既懂生產又懂經濟學的技術人員組成專門的管理部門,由這個部門來根據電廠的實際情況來制定生產方案,實現生產和經營的有效結合,確保經濟效益目標地實現。
2加強對企業生產成本地控制
企業經營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實現利益的最大化,這就需要在確保產品質量的前提下盡可能地實現將企業生產成本控制在最小化程度,這樣才能確保企業實現利潤的最大化。所以在電力生產經營過程中,對其生產成本進行科學合理的控制具有必要性。實際工作中可以從以下二個方面入手:其一,對成本進行細化,有效地降低成本開支。可以對電廠內的成本的可變動性和相對固定性進行區分,以此來對成本項目的進行細化,將部分成本項目全部分攤到企業成本支出當中,不僅實現了成本的有效控制器,而且提高了資源的利用率。其二,通過加大物資管控力度為對庫存進行壓縮,建立一套切實可行的庫存管理體系,實現對庫存的限額管理,對庫存量進行有效的控制,不僅實現了庫存成本地降低,而且加快了資金的周轉利用。
3強化運行管理
在電廠生產運行管理工作中,充分地利用現代化的管理技術和方法,通過對經濟技術指標進行細化和量化,使其具體落實到每一個機組、每一個人,將在每月都要對指標的完成情況進行考核,將完成情況與個人的經濟利益掛鉤,實現獎懲制度,從而有效地調動起職工的生產積極性和主動懷,不僅有效地確保了各項指標的完成率,而且職工的生產效率也得到較大程度地提升。
4強化安全意識,提高經濟效益
4.1加強電廠安全生產管理
安全生產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綜合治理,現代安全管理理論和方法有各種各樣,每種方面都有它的優點和不足。電廠作為基層電力企業,在選擇和應用各種管理方法上,要從自身的實際出發。從目前火力發電廠的安全生產管理實踐中,沒有規劃某一種方面,取而代之是根據實際需要,廣泛結合多種方法,立體交叉,綜合利用。目前的電廠安全管理應當多方面配合,而不是各自為政、互不聯系。電廠安全生產是一個涉及人、機、環境等環環相扣的鏈節龐大的系統工程,每一個環節出問題,都可能導致整個系統不能安全運作。因此,需要將安全體現在生產中,做到生產、管理和科技進步協調統一,揚長避短,強化預防,從源頭治理,重在細節。
4.2加強電廠設備的管理
電廠內的設備是確保其機組正常運行的基礎,是電廠能夠正常生產運行的關鍵環節,所以加強電廠設備管理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這就需要電廠在日常工作中,要將對設備地管理落實到位,實現對設備進行分析、診斷、消除和管理的一體化操作,同時還要強化設備的大、小修管理工作,及時排除設備存在的隱患,執行嚴格的設備巡回檢查制度,對于一些重點部位要進行嚴格檢查,確保巡查中不留隱患,及時發現缺陷并進行處理,避免事故的發生,確保電廠機組安全、高效地運行。
4.3提高職工綜合素質和業務水平
電廠在生產經營過程中,要想確保其生產安全,則需要加強職工綜合素質的的提高,這是確保電廠安全生產及實現經濟效益的重要途徑。在日常生產活動中,需要加強對職工安全意識地培養,對其進行安全生產教育和態度教育,在提高其安全技術知識的同時,還要強化職工技術業務水平的提升。通過開展典型經驗和事故教訓的教育工作和定期對職工進行基本操作技能訓練兩種方式相結合,有組織、有計劃地深入地開展“創學習型班組”活動,力求重點突出運行人員的基本技能提高,如設備巡視維護、安全隱患的排除、倒閘操作及事故處理等等,定期開展工作專題研討會,討論并總結常見的故障分析、判斷、處理,培訓對新設備、新技術、保護及自動裝置有關知識,為職工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形成重視學業務、比業務的良性競爭氛圍。培訓工作扎實到從頭再來,提高職工綜合素質和業務水平,是降低安全系數、避免重大事故、提高電廠的經濟效益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
5結束語
本文的主要數據源是年鑒資料(1992~2006)、公報資料(1991~2005)以及中國國家統計局、農業部和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等部門公布的統計資料(1991~2005)。依據以上數據源,整合為與氣候變化相關的8種影響,即洪澇、干旱、臺風、風暴潮、風雹、低溫凍害、病蟲害和火災對農林牧漁業以及其他領域的直接影響。其中的小部分資料為量化非經濟指標,參考了1991年以來《中國物價年鑒》的統計價格,先將直接從數據源中獲得的量化非經濟指標轉化為與該時期價格相匹配的量化經濟價值指標,然后將量化的經濟指標與統計資料中直接獲取的經濟指標按照以上的分類計算得到各種影響的經濟損失,8種影響的直接經濟損失總和即為氣候變化的經濟響應評估值。
2結果分析
2.1氣候變化對中國農業經濟的直接影響1991~2005年氣候變化對農業經濟的直接影響1992~2005年洪澇災害造成的農業直接經濟損失在214億~1159億元之間,經濟損失的上升趨勢不明顯;1991~2005年干旱造成的農業直接經濟損失在102億~603億元之間,經濟損失呈上升趨勢;1991~2005年風雹、低溫凍害造成的農業直接經濟損失分別為24億~90億元、8億~74億元,經濟損失呈上升趨勢1991~2005年農作物病蟲害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在138億~245億元之間,1991~2000年經濟損失呈上升趨勢;1994~2003年臺風造成的農業直接經濟損失上升趨勢不明顯,經濟損失為3億~58億元在全球氣候變暖的大背景下,中國近百年的氣候也發生了明顯變化,年平均氣溫升高了0.5℃~0.8℃,略高于同期全球增溫平均值,近50年來氣候變暖尤為明顯。年均降水量變化趨勢不顯著,但區域降水變化波動較大。主要極端天氣與氣候事件的頻率和強度出現了明顯變化。農業是對氣候變化反應最為敏感的領域之一。1991~2005年干旱、病蟲害、風暴和低溫凍害對農業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均呈現上升趨勢,洪澇和臺風的損失上升不明顯。在未來氣候變暖的大背景下,極端高溫事件將增加,未來的干旱和洪澇災害亦將增加。農業生產將更加不穩定,產量波動增大,農業生產布局和結構將出現變動,種植制度和作物品種將發生改變,農業生產條件將發生變化,農業成本和投資需求將大幅度增加。受氣候變化影響,農業遭受的損失會更加嚴重。
2.2中國經濟對氣候變化的響應1991~2005年洪澇災害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在623億~2551億元之間,經濟損失上升趨勢不明顯;1991~2005年干旱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在102億~603億元之間,經濟損失呈現上升趨勢1995~2005年臺風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在54億~900億元之間,經濟損失上升趨勢不明顯;1991~2005年風暴潮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在13億~308億元之間,經濟損失呈上升趨勢;1991~2005年農作物病蟲害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在138億~245億元之間,經濟損失呈上升趨勢;1991~2003年森林病蟲害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在33億~88億元之間,經濟損失呈下降趨勢;1996~2002年草地病蟲害的直接經濟損失在6億~30億元之間,經濟損失呈上升趨勢;1991~2005年風雹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在5億~138億元之間;1991~2005年低溫凍害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在16億~180億元之間;1991~2003年森林火災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在1億~17億元之間,經濟損失呈上升趨勢;1996~2002年草地火災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在0.06億~1.25億元之間,經濟損失呈下降趨勢(1991~2005年因氣候變化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在932億~3570億元之間,經濟損失呈明顯上升趨勢;相當于當年GDP的1.08%~5.70%,比重呈下降趨勢。GDP年際增長率呈下降趨勢,而與氣候變化相關的直接經濟損失年際變化率呈上升趨勢。在GDP增長過程中,因氣候變化造成的直接損失顯著抑制國民經濟的增長,成為削弱經濟增長的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
3結論和討論
3.1結論以國家權威部門的統計資料為基礎數據,分析氣候變化對中國經濟的影響,結果表明:近15年來氣候變化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在加劇。1991~2005年期間與氣候變化相關的自然災害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在932億~3570億元之間,呈明顯上升趨勢;所占GDP的比重為5.70%~1.31%,呈下降趨勢。在此期間,干旱、農作物病蟲害、草地病蟲害、風暴潮、森林火災的直接經濟損失呈現上升趨勢;洪澇災害和臺風上升趨勢不明顯;森林病蟲害和草地火災呈下降趨勢。2000年以來自然災害的直接經濟損失一直穩定在相當于GDP1.08%~2.05%的水平,氣候變化對國民經濟存在不可忽視的負面影響。
3.2討論
據《中國災情報告》統計,我國每年僅氣象、洪水、海洋、地質、地震、農作物病蟲害、森林災害等7大類自然災害所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折算成1990年價格):50年代平均每年約480億元,60年代平均每年約570億元,70年代平均每年約590億元,80年代平均每年約690億元,90年代前5年平均每年約1190億元,經濟損失逐年增加。建國近50年來,各種自然災害經濟損失高達25000多億元,平均每年造成的損失大約是平均GDP的3%~6%,財政收入的30%左右,是發達國家的數十倍。
我國GDP連續多年保持8%的高速增長,但各種災害造成的損失也在逐年上升。1989~1996年,中國每年因自然災害所造成的損失占GDP的比重在3%~6%之間,平均為3.9%。所不同的是,與氣候變化有關的自然災害不包括地震、赤潮、人為誘導的地質災害和火災等。1991~2005年由氣候變化引起的自然災害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在932億~3570億元之間,經濟損失呈明顯上升趨勢;損失相當于當年GDP的1.31%~5.70%,呈下降趨勢。尤其在2002年GDP首次突破10萬億之后,2003~2005年GDP保持13.96%、16.99%和33.55%高增長率的情況下,2000年以來經濟損失一直維持在GDP1.08%~2.05%的水平上,直接經濟損失對我國GDP的負面影響并沒有隨著經濟迅速增長而減弱。我國目前觀測到的氣候變化影響遠不止上述8種,還有:20世紀50年代以來,沿海海平面上升速率為1.4~3.2mm•a-1,西北冰川面積減少了21%,凍土層減薄,最大可達4~5m,四川、青海和甘南草原產草量下降;20世紀80年代以來,春季物候期提前2~4d,海南和廣西還發現珊瑚白化現象,六大江河實測徑流量都呈下降趨勢;20世紀60年代以來,祁連山山地森林面積減少16.5%,林帶上升400m,覆蓋度減少10%,西南地區、三江平原和青海的濕地面積減少,功能衰退,氣候變化對蟲媒性疾病的發生和發展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洪澇災害后,感染性腹瀉,如霍亂、痢疾、傷寒、副傷寒等病例增加。這些由氣候變化引起的緩變性影響尚沒有從經濟的角度開展研究,若不采取應對和緩減措施,其中一些影響將給人類的生存環境造成致命的毀壞,功能的衰退或喪失造成的潛在價值損失可能也遠超過直接經濟損失。我國未來的氣候變暖趨勢將進一步加劇,與2000年相比較,2020年年平均氣溫將升高1.3~2.1℃,2050年將升高2.3~3.3℃;未來50年年平均降水量將呈增加趨勢,預計到2020年,全國年平均降水量將增加2%~3%,到2050年可能增加5%~7%。未來100年,極端天氣與氣候事件發生的頻率可能性增大;干旱區范圍可能擴大、荒漠化可能加重;沿海海平面仍將繼續上升,青藏高原和天山冰川將加速退縮,一些小型冰川將消失;草原承載力和載畜量的分布格局將發生變化;主要造林樹種的分布發生變化;河流的徑流量下降,平均年降水量偏少,以及海平面升高、冰川退縮、湖泊水位下降、湖泊面積萎縮、海水入侵、海岸侵蝕、凍土融化、河湖冰遲凍與早融、中高緯生長季延長、動植物分布范圍向極區和高海拔區延伸、某些動植物數量減少、一些植物的開花期提前,冰川、珊瑚礁島、紅樹林、熱帶雨林、極地和高山生態系統、草原濕地、殘余天然草地和海岸帶生態系統等仍面臨適應能力有限的問題,容易受到嚴重的、甚至不可恢復的破壞危險,緩變性的經濟影響隨氣候變化的加劇繼續加重。未來加強研究其經濟影響對全面認識、正確看待氣候變化影響至關重要,但是評價難度也遠大于直接突變性經濟影響,需要各國給予足夠的重視,加強國際間的交流與合作。
市場經濟的運行是通過市場主體行為來實現的。法治經濟既為市場主體創造了健康的發展環境,也對市場行為規范化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從民營企業的行為特點、企業法制環境、勞資沖突等方面來進行分析。
1.民營企業的行為特點。改革開放30多年來,民營經濟已成為中國重要的微觀經濟主體,是近30多年中國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馬麗娜對民營經濟和國有經濟憲法保護的差異性展開了政治經濟學成因分析,認為在意識形態、法律和政策上,民營企業長期處于被歧視的地位,外部環境特別是法律環境不完善,不僅影響民營經濟在未來中國經濟發展中發揮作用的程度,更影響民營企業自身的制度創新和變革。據全國工商聯統計,2004年以來中國大陸以每年新生15萬家民營企業的速度遞增,但同時每年又死亡10萬多家,有60%的民營企業在5年內破產,有85%的民營企業在10年內死亡,平均壽命只有2.9年。針對我國民營企業在改革開放初期經歷急劇發展后迅速步入衰退期的現實,以義利關系、誠信文化、政府經濟倫理為研究方法,提出:民營企業要增強經濟倫理建設的自覺意識,通過產權決策企業文化構建等方面的制度安排來有效抵御企業衰退;其次,政府還應加強相應的配套制度建設,將政府服務民營經濟發展的理念納入其中,真正實現我國民營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提出,在中國轉型背景下,政治關聯構成了民營企業外在環境的重要部分,能夠為民營企業帶來利益掠奪效應,容易導致權貴資本的產生,造成尋租行為的盛行和社會效率的下降。民營企業應采取積極的策略來建立政治關系,爭取和借助政治力量和政府資源來促進企業發展。從制度視角分析了中國企業家“不務正業”的現象,認為在當前中國的制度環境下,企業家尋租、投機和投資移民既是一種無奈選擇也是一種理性選擇。關鍵在于要改善企業家生產和創新的制度環境以及完善企業家實業投資的制度環境。
2.企業法制環境。企業法制環境是企業生存發展的必要保障。較差的法制環境往往與較高的政府干預程度相聯系,這使得企業的市場交易成本十分高昂。對中小企業市場競爭法制環境的現狀進行分析,得出結論:市場準入方面,過多的前置性審批導致市場進入門檻過高;產業政策方面,沒有統籌考慮中小企業發展;在資源獲取方面,政府的政策措施導致不公平的市場競爭環境;在產品銷售方面,市場力量導致不公平的市場競爭環境。在法制環境較差的地區,地方政府為實現其政治目標,對經濟與司法實施干預的程度會更多,并且干預行為很難受到法律制度的約束。因此企業更傾向于利用關系網絡進行交易,而不是通過市場去獲取資源或開展戰略聯盟。“關系網絡”替代法律保護機制的作用越強,節約交易成本和提升企業價值的作用越明顯。“替代論”強調關系、社會資本、社團等非正式制度一定程度上能發揮正式法律制度在提供穩定、可預測產權保護、契約實施等方面的功能。特別在法制環境較差的地區,非正式制度節約交易成本和提升企業價值的作用更明顯。實證考察了市場化進程、法制環境對企業技術創新的影響。認為,市場化進程對投資的推動作用,不僅容易被地方政府目標取向的干預所削弱,而且技術創新成果更容易得到地方政府行政力量的保護,對法制環境的依存度降低。要改善政府業績評價框架,改變地方政府短期政績導致的技術性投資動力不足問題,形成技術創新的市場化與法制化調控機制,成為促進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的重要推動力量。
3.中小企業誠信經營與勞資沖突。中小企業規模較小,競爭和創新意識強,在創造就業機會、活躍經濟、改善市場結構、完善市場經濟機制、增加經濟和社會的穩定性等方面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中小企業在大中型企業的夾縫中生存,生存環境相對困難。他們在掙扎中會自覺或不自覺地突破了社會信用體系,導致不誠信行為的發生。認為應從法律制裁和道德制裁這兩種途徑來解決我國轉型期中小企業非誠信行為,構建中小企業誠信價值取向會幫助建立和完善市場秩序,促進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快速健康發展。在企業經營過程中,勞資沖突具有某種常態性,是一種無法回避的客觀存在。分析勞資沖突的原因在于:利益表達渠道不暢,社會權利意識增強,勞資雙方權力和信息不對稱,政府管理中存在兩難困境,社會公眾對政府的高依賴,低信任。提出要完善三方談判機制,建立暢通的利益表達渠道,提供法律援助和支持,探索政府管理和社會化解沖突的多元協同機制。
二、研究建議
通過對前人研究文獻的梳理,我們發現,不同于西方理論所強調的法律為經濟發展構建制度基礎的作用,法治在中國經濟改革中突出的是其政策導向。政府在處于相對信息優勢時以一定意義的法律彈性循序漸進推進改革,為制度創新營造了穩定、相對充裕的環境,實現在穩定基礎上的經濟增長。但制度彈性的代價在于過度行政干預的路徑依賴提高了建立現代法治的難度。帶來的主要問題:一是法律制度尚不夠完善,主體不同權、權利不平等,民營經濟發展受到限制;二是政府權力過大,政府與市場邊界模糊,制約了市場配置資源作用的發揮;三是對中小企業保護不力。現有研究還需要厘清:
(1)有關市場經濟的討論是一些假設性目標,即理想的、完備的、信息充分的市場。但具體情況與此并不匹配。政府如何針對不完備市場隨時隨地作出干預?如何界定政府與市場的邊界?法治如何進行保障和規范?(2)并不是所有的制度都是完美無缺的。制度存在軟性、剛性、資源錯配、缺失等環節。如何在法制的框架下硬化軟性環節,軟化剛性環節,優化調整錯配環節,補充完善缺失環節。
根據建筑物的商品特點可以看出,建筑企業在組織和預約生產的過程中,一定要對建筑商品的性質和特征進行認真的分析,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實現對建筑商品的監督檢查和組織生產,最終才能獲取最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建筑物作為一種特殊的商品,必須具有使用價值,才能體現出自身的本質屬性。為了滿足人們對建筑物的生產和使用要求,建筑物必須體現出一定的使用價值。例如,建筑商品的一項基本特征就是適用性,任何建筑物都應該滿足建筑物相應的使用需求。而且,建筑物在使用中,應該具有可靠性,可以承載相應的物件和人的質量。同時,建筑物還應該具備能夠經受風雪等自然災害的侵蝕。保證建筑物的質量可靠,真正的提升建筑物的使用價值,才能提高建筑的經濟效益,促進我國建筑行業的發展。
二、增強建筑標準的重要作用
在建設建筑物的過程中,建筑需要具有一定的使用和價值。而且,建筑物的設計應該符合人們的使用和美觀等不同方面的要求。例如,建筑物的設計,應該符合可靠、使用、美觀和耐久等方面的要求,并且體現出建筑物的經濟性特點。在這種情況下,建筑企業只有制定更加優秀的建筑標準,才能符合建筑物的建設過程中提高經濟效益的要求。建筑物在設計的過程中,一定要體現出建筑物的使用價值,最大化的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生活和生產需要。所以,從總體的策略來看,在建筑物的建設過程中制定各項建筑標準,對建筑物的經濟效益都會產生一定的影響。同時,制定建筑物的建筑標準也是提高建筑物經濟效益的一項重要基礎條件和根本保證。
(一)實現了建筑標準的要求
建筑企業在制定建筑標準的過程中,對各項建筑標準的制定都應該堅持一定的原則。一項最重要的原則就是,一定要實現建筑理論基礎和實踐經驗的緊密結合,保證建筑標準的合理化。在經過了一系列的鑒定之后可以發現,在不同的國家和不同的環境之中,建筑標準的形式也會存在一定的差異。目前,建筑的形式呈現多樣化的模式。所以,我國必須根據自身的建筑特點制定出適合我國建筑發展的各種標準,才能實現建筑的經濟效益,從而達到提高建筑經濟的根本目的。建筑標準和建筑的作用存在根本性的差異,在建筑設計的過程中,一定要從建筑的工期、勞動材料定額和施工等方面實現對建筑物的標準化設定,才能保證建筑經濟效益得到順利的實現。
(二)促進了建筑的改革
建筑企業在實施項目的過程中,一定要保證建筑工程的施工質量。對施工質量的控制,主要是針對建筑工程的設計質量和施工質量這兩方面實施的。在實現對建筑質量控制的時候,建筑施工人員不僅需要按照制定的各項建筑標準實施,還需要制定建筑工程的計劃管理、工序管理、機具管理、物料管理、勞動管理和財務管理等各項建筑管理標準。在實現了建筑工程的技術標準和建筑管理標準二者之間的結合之后,可以有效的實現對建筑經濟效益的全面控制。建筑標準的實施過程中,建筑企業不僅需要實現對建筑設計、勘察和施工企業等標準進行嚴格的控制,同時,建筑物的建設過程中,還需要嚴格按照國家的建筑質量管理標準執行。實現建筑的經濟效益,需要國家從我國的建筑業改革形勢出發,才能制定合理、有效地建筑經濟效益實現策略。
三、建筑標準和建筑經濟效益
我國政府為了更好的提高建筑的經濟效益,根據建筑發展的情況,結合我國的國情,制定了很多有效的措施。例如,我國政府在建筑的建設過程中,制定了各項相關標準,對建筑行業進行了更好的規劃,促進了建筑企業的健康發展,實現了提高建筑的經濟效益的目的。實現建筑的標準化,主要是指人們在建筑活動中,為了實現建筑的經濟效益,所制定的一系列相關的建筑施工和管理規則。最終,可以實現提高建筑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目的。在建筑的管理中,實現建筑標準化主要是需要建筑企業按照一系列相關的建筑施工和管理規則進行工作,保證可以很好的實現建筑的經濟效益。人們建設建筑物的一項重要實踐依據就是具有建筑標準規則。在實施建筑物的過程中,可以把建筑物看作是一個復合品,在進行具體建造的時候,需要用到各種不同的建筑材料。建筑的裝備和配件,需要在現場組建完成,會涉及到很多不同的單位。所以,建筑實施屬于一個系統化工程。實現建筑物中的社會化生產和商品化供應,需要建筑企業按照定型化、體系化、模塊化和綜合化等方式,推進建筑建設中的各項工作,才能更好的提高建筑的經濟效益,從根本上實現建筑的標準化。在實施建筑項目的過程中,建筑企業需要結合嚴密分工和廣泛協作,從根本上實現降低建筑成本的作用,提高建筑的施工生產效率,促進建筑的發展。增強建筑標準化,是提高建筑經濟效益的一項重要途徑,起到了關鍵性的紐帶作用。某建筑工程在增強了建筑標準之后,加強了管理,保證了建筑施工的質量安全,提高了建筑的管理水平和建筑物的功能使用率,不僅促進了建筑企業的發展,還提高了建筑的經濟效益。
四、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