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年訂價:¥1060.00/年
《生態環境》創刊于1992年,經國家科技部批準的正式學術期刊,向國內外公開發行。原刊名是《熱帶亞熱帶土壤科學》,1999年更名為《土壤與環境》,2003更名為《生態環境》,2009年1月更名為《生態環境學報》。主要刊登國內外生態學和環境科學具有明顯創新性和重要意義的原創性研究論文、重大調查研究報告,以及對這兩個學科的重大前沿問題有獨到見解和理論建樹的綜述文章和觀點類文章。適合從事生態學、環境科學、資源保護、土壤學、大氣科學、水科學、地理學、地質學、地球科學、農業科學、林學、醫學、社會科學、經濟科學等領域的科技人員、學者、教師、學生、各級管理者和環境愛好者閱讀。本刊面向全國,面向世界,歡迎國內外同仁投稿和訂閱。
《生態環境》現已更名為《生態環境學報》。
研究論文、研究簡報、專論與綜述等。
地址:廣州市天河區天源路808號樂意居廣東省生態環境與土壤研究所,郵編:510650。
1.要求研究的問題具有重要意義,研究結果在學術上有新的發現、新的理論、新的觀點、新的結論或提出了新的方法,對有關專業領域有所貢獻,開創了某方面的研究,或推進了有關研究的向前發展。涉及區域研究的,則區域范圍應該較大且具有代表性。如文章所討論的內容有行政區域的限制,則該行政區域不能小于一個副省級市。
2.文章要求精練。每篇研究論文、綜述一般不超過10頁碼(按本刊的版式計算,10頁超過2萬字,特別優秀的研究論文、綜述可放寬至12頁碼;正文字號為“五號”字,圖表、參考文獻字號為“六號”字;正文行距為15磅,參考文獻為12磅);圖表只附最必要的,除必要的說明文字之外,圖與表不要重復。按本刊近期的格式排版(但暫不分欄,由編輯部排版時分欄);使用規范簡化字。
3.每篇文章附上中、英文摘要及關鍵詞(中文摘要一般為400~500字,英文摘要可適當擴充;關鍵詞5~8個);研究論文中的摘要應包括研究的問題、過程和方法、結果和結論。綜述文章的摘要應包括論述的問題、重要進展和作者的新觀點、新認識、研究展望。
4.插圖用電腦制圖;圖中文字應簡明。圖幅及圖文框不宜太大。表格采用三線表,必要時可加輔助橫線;取消豎線。
5.本刊嚴格按國家標準編輯,要求來稿有較高的標準化和規范化水平,包括正確使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及其符號,正確使用名詞術語和正確著錄參考文獻等方面。
6.引用文獻時,請在引用處的右上角用數字加方括號標記,按文中出現的順序編碼。除學位論文外,非公開出版的請勿引用。作者本人未閱讀過的文獻也請勿引用(本刊編輯部在碰到問題時,有可能要作者提供原文獻)。請按國家標準“GB/T7714-2005”《文后參考文獻著錄規則》著錄參考文獻。作者或編者為3人以下的(含3人),應全列出;為3人以上的,在第3作者或編者后加“等”字。每種參考文獻的著錄項必須完整(包括用方括號標注文獻類型以及正確使用標點符號)。著錄規則舉例如下:
期刊論文:[序號]作者.題名[J].刊名(外文也要寫出全稱,不縮寫),出版年,卷號(期號):頁碼。
專著:[序號]作者.書名[M].版本(初版不寫).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頁碼。
論文集:[序號]作者.題名[C]//文集編者.文集名.版本.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頁碼。
學位論文:[序號]作者.題名[D].論文保存地:論文保存單位,論文完成年:頁碼。
7.來稿請在末頁附上第一作者簡介(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別、民族、職稱、學位、研究方向)、固定電話和移動電話號碼、電子信箱、工作單位、詳細通信地址、郵政編碼及傳真號碼;注明項目來源和編號。本刊優先發表省、部級以上(含省、部級)的各種科技項目的研究成果,特別歡迎和優先發表高水平的、原創性的(original)實驗研究論文,以及對某個重大的科學前沿問題有獨到見解和理論建樹的綜述文章。
8.來稿由本刊編委會審定。文責自負,但編委會對來稿有刪改權。如有較大的修改,將征求作者的意見。
9.勿一稿多投。不擬刊登的稿件將在收稿后40天左右告知(請留意作者本人的電子信箱),收稿4個月后作者如未收到稿件擬采用或修改稿件的通知,可自行處理稿件。來稿一般不退回,請自留底稿。本刊將按論文所占的頁碼來收取版面費;需要印彩圖的,將根據印刷廠的收費情況加收彩印費。來稿一經發表,即贈當期期刊2冊,并一次性付給稿酬。
10.本刊已加入《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和有關數據庫,并已通過幾種媒體上網,對于本刊加入光盤版、數據庫和上網的文章,本刊不另外發給稿酬。不愿意加入光盤版、數據庫和上網的文章,請勿投來本刊。
施肥模式對砂姜黑土區土壤種子庫影響的研究
秸稈還田對農田周年地表徑流氮、磷、鉀流失的影響
長期定位施肥對冬小麥吸收利用氮素的影響
風沙土不同有機組分對氨氮的解吸特征影響
春玉米種植密度對土壤有機碳組分的影響
流域河口濕地生態健康與濕地發育關系研究
遼東灣大凌河口濕地土壤微生物群落分析
土壤全氮半微量定氮法與自動定氮儀定氮法的比較分析
SO_2和NO_2脅迫對紅花荷等植物光合生理影響及抗性評價
應用物種敏感性分布評估DEHP對區域水生生態風險
月湖底泥疏浚后底棲動物群落的恢復及其與環境的關系
苦草密度對擾動引起各形態磷釋放的影響
仿生植物附著微生物膜對污染水體氮素遷移轉化效能分析
地下環境中鐵氧化物生物異化還原耦合降解硝基苯的影響因素研究
廣東省土壤硒空間分布及潛在環境風險分析
土壤鹽化過程中陽離子對鎘的形態分布影響
緩釋微膠囊EDTA強化玉米提取土壤中鉛銅的效應研究
微膠囊EDTA對2種土壤中鉛釋放的影響
紅蛋植物對重金屬鎘、鋅的吸收動態研究
兩種四環素類獸藥抗生素對白菜種子發芽與根伸長抑制的毒性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