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公路》雜志促進東北三省的學術交流,繁榮公路科技,結合東北地區的實際條件和特點,為對外開放,加速遼東半島外向型經濟建設,加速我國現代化交通建設。
研究報告、文獻綜述、簡報、專題研究
地址:沈陽市東陵區文萃路81號,郵編:110015。
(一)基本要求來稿要求題材新穎、內容真實、論點明確、層次清楚、數據可靠、文句通順。文章一般不超過5000字。投稿請寄1份打印稿,同時推薦大家通過電子郵件形式投稿。
(二)文題文題要準確簡明地反映文章內容,一般不宜超過20個字,作者姓名排在文題下。
(三)作者與單位文稿作者署名人數一般不超過5人,作者單位不超過3個。第一作者須附簡介,包括工作單位、地址、郵編、年齡、性別、民族、學歷、職稱、職務;其它作者附作者單位、地址和郵編。
(四)摘要和關鍵詞所有論文均要求有中文摘要和關鍵詞,摘要用第三人稱撰寫,分目的、方法、結果及結論四部分,完整準確概括文章的實質性內容,以150字左右為宜,關鍵詞一般3~6個。
(五)標題層次一級標題用“一、二、……”來標識,二級標題用“(一)、(二)、……”來標識,三級標題用“1.2.”來標識,四級標題用“(1)、(2)”來標識。一般不宜超過4層。標題行和每段正文首行均空二格。各級標題末尾均不加標點。
(六)計量單位、數字、符號文稿必須使用法定的計量單位符號。
(七)參考文獻
限為作者親自閱讀、公開發表過的文獻,只選主要的列入,采用順序編碼制著錄,按其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用阿拉伯數字編號,列于文末,并依次將各編號外加方括號置于文中引用處的右上角。書寫格式為:作者.文題.刊名年份;年(期):起始頁.網上參考材料序號.作者.文題網址(至子--欄目).上傳年月。
為保證本刊的權威性,杜絕任何形式的抄襲稿。稿件文責由作者自負,編輯部有權作必要的修改。文稿在3個月內未收到退修或錄用通知,作者可自行處理,另投他刊。未被錄用的稿件一般不退稿,請自留底稿。
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通行能力的綜合計算
古城大橋的初步設計
影響線計算的簡化及其在連續梁計算中的應用
混凝土箱梁的溫度場
利用拉-壓桿模型進行結構的受力分析和設計
PP改性纖維混凝土在橋面鋪裝中的應用
大摻量粉煤灰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研究與應用
沈—山高速公路SMA試驗路路用性能評價與分析
粗粒式瀝青混凝土配合比設計異常現象分析
基于圖象識別的公路路面破損自動檢測研究進展
合理設計二灰碎石配合比的工程實踐
半剛性基層瀝青路面反射裂縫形成機理初探
手持式落錘彎沉儀用于路基強度評價的嘗試
超寬路堤軟土地基加固的固結沉降數值分析
水泥土攪拌法加固黃土地基的應用研究
淺談道路施工的質量問題及解決方法
錨桿噴射混凝土在公路邊坡防護中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