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年訂價:¥408.00/年
《航空材料學報》為學術性季刊,由中國航空學會主辦,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承辦,國內外公開發行。目前已被美國工程索引(EI)和美國化學文摘(CA)收錄,并已加入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中國期刊網。本刊辦刊宗旨是:反映我國航空材料、熱工藝及理化測試方法的最新研究成果,促進國內外學術交流。主要面向從事航空材料研究、設計和生產的專業技術和高等院校有關專業的教師和學生。
《航空材料學報》研究論文、綜合評述。
地址:北京81信箱62分箱,郵編:100095。
1.文章標題:一般不超過300個漢字以內,必要時可以加副標題,最好并譯成英文。
2.作者姓名、工作單位:題目下面均應寫作者姓名,姓名下面寫單位名稱(一、二級單位)、所在城市(不是省會的城市前必須加省名)、郵編,不同單位的多位作者應以序號分別列出上述信息。
3.提要:用第三人稱寫法,不以“本文”、“作者”等作主語,100-200字為宜。
4.關鍵詞:3-5個,以分號相隔。
5.正文標題:內容應簡潔、明了,層次不宜過多,層次序號為一、(一)、1、(1),層次少時可依次選序號。
6.正文文字:一般不超過1萬字,用A4紙打印,正文用5號宋體。
7.數字用法:執行GB/T15835-1995《出版物上數字用法的規定》,凡公元紀年、年代、年、月、日、時刻、各種記數與計量等均采用阿拉伯數字;夏歷、清代及其以前紀年、星期幾、數字作為語素構成的定型詞、詞組、慣用語、縮略語、臨近兩數字并列連用的概略語等用漢字數字。
8.圖表:文中盡量少用圖表,必須使用時,應簡潔、明了,少占篇幅,圖表均采用黑色線條,分別用阿拉伯數字順序編號,應有簡明表題(表上)、圖題(圖下),表中數字應注明資料來源。
9.注釋:是對文章某一特定內容的解釋或說明,其序號為①②③……,注釋文字與標點應與正文一致,注釋置于文尾,參考文獻之前。
10.參考文獻:是對引文作者、作品、出處、版本等情況的說明,文中用序號標出,詳細引文情況按順序排列文尾。以單字母方式標識以下各種參考文獻類型:普通圖書[M],會議論文[C],報紙文章[N],期刊文章[J],學位論文[D],報告[R],標準[S],專利〔P〕,匯編[G],檔案[B],古籍[O],參考工具[K]。
11.基金資助:獲得國家基金資助和省部級科研項目的文章請注明基金項目名稱及編號,按項目證明文字材料標示清楚.
12.作者簡介:第一作者姓名(出生年月-),性別,民族(漢族可省略),籍貫,現供職單位全稱及職稱、學位,研究方向。
13.其他:請勿一稿兩投,并請自留原稿,本刊概不退稿,投寄稿件后,等待審查。審查通過編輯部會通知您一般雜志社審核時間是1-3個月:如果要是到我中心給你論文代發請詳細看。
AZ91D鎂合金表面浸鋅工藝研究
DZ40M合金Al-Si涂層高溫防護性能研究
鹽霧環境對復合材料修復鋁合金板疲勞性能的影響
脈沖偏壓對電弧離子鍍CrN_x薄膜組織結構與性能的影響
BaSO_4/PTFE復合材料在干摩擦條件下的摩擦磨損機理研究
二維/三維玄武巖搭接織物增強復合材料接合性能研究
TC21合金的高溫變形行為
9SiCr合金刃具鋼在不同介質淬火后性能比較
304奧氏體不銹鋼噴丸引起的組織轉變和兩相殘余應力測定
CVD過程中溫度對SiC涂層沉積速率及組織結構的影響
C/SiC復合材料與CVDSiC涂層的結合性能研究
粘結層表面預處理對EB-PVD熱障涂層循環氧化的影響
柔性緩沖層對T300/BADCy復合材料力學性能影響研究
快速凝固Al-Ni-Cu-Nd金屬玻璃的晶化行為及Al基納米晶/非晶復合材料的結構特征研究
玻璃纖維/甲基硅樹脂復合材料高溫及耐濕熱性能的研究
納米單晶氬機械拉伸性質的分子動力學模擬
殲擊機座艙蓋熱力耦合覆蓋成形的有限元初步分析
資助課題 | 涉及文獻 |
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G19990650) | 9 |
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2007AA03Z544) | 4 |
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2002AA305107) | 4 |
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2005CB623700) | 4 |
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2011CB605601) | 4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50775159) | 4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50571070) | 4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50474009) | 4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50273029) | 4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50672056) | 4 |
資助項目 | 涉及文獻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600 |
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 | 121 |
中國航空科學基金 | 95 |
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 | 84 |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 | 38 |
國家科技重大專項 | 32 |
國家教育部博士點基金 | 31 |
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 | 29 |
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 | 23 |
江西省自然科學基金 | 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