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年訂價:¥160.00/年
《勘察科學技術》雜志是由冶金勘察研究總院主辦的學術—技術類雙月刊。本刊主要介紹巖土工程設計與施工、工程地質、環境地質、水文地質及地下水資源評價、工程測量及地理信息系統、工程物探、巖土測試、工程檢測及地下管網探測等專業的科研成果、生產經驗、工程實錄以及新理論、新技術、新方法。《勘察科學技術》內容豐富,理論結合實際,適于從事巖土工程及勘察的廣大科研、設計、施工、監理、教學的專業技術人員及高等院校學生閱讀、收藏。
本刊工程地質與巖土工程、水文地質與地下水資源、工程測量、工程物探。
地址:河北省保定市東風中路1285號,郵編:71069。
1)來稿方式有三種:掛號信投稿(一式兩份),電子郵件投稿,網絡投稿。
2)文稿署名者應為文稿內容的主要責任者,一般不超過三人,文責由第一作者自負。
3)來稿一式兩份,請自留底稿,請勿一稿雙投。
4)來稿注明作者姓名、性別、出生年月、職稱、聯系地址、電話和電子郵箱及郵編等。
5)本刊不刊登可能涉及機密資料的文稿。
6)本刊版面為大16開(A4)雙欄排版,每欄21字×42行。
7)文稿層次體例:中文文題,作者姓名(單位及地址、郵編),提要,關鍵詞,英文文題,英文作者姓名及單位,英文提要及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首頁下注:基金項目,作者簡介,收稿日期。
8)文題:應以最恰當、最簡明的詞語反映論文最重要的特定內容,文題一般不宜超過20字。
9)作者簡介:姓名,性別,出生年,學位,職稱(職務),從事的專業或目前研究方向。
10)提要:論文內容不加注釋和評論的簡述,一般應說明研究工作目的、實驗方法、結果和結論。應是一篇采用第三人稱寫法的具自含性的獨立短文,以200—300字為宜。
11)關鍵詞:每篇3—8個詞,用以表示全文主題內容信息的單詞或術語。
12)正文:應符合科技論文寫作之基本要求,公式中的外文符號應注明語種、大小寫、正斜體及上下角標;章、條、款、項采用阿拉伯數字分級編號,即:123……1.11.21.3……1.1.11.1.21.1.3……1)2)3)……。
13)圖:應具自明性,應為清晰的黑白或灰度激光打印、手描圖件。每圖應有簡短、明確的圖名,連同圖序號置于圖下。曲線圖的縱橫坐標必須標注“量、標準規定符號、單位”。稿面應預留圖位,圖位寬以7cm或8cm×2(雙欄)為宜。
14)表:表的編排一般是內容和測試項目自左至右橫排、數據依序豎排。表應有自明性。每表應有簡短確切的題名,連同表序號置于表上。表格采用三線表。表的各欄均應標明“量或測試項目、標準規定符號、單位”。
15)參考文獻:限文稿明確引用的公開發表或有案可查者。全部列于文后,按文中引用次序編號,其著錄項目如下:
a)專著:序號主要責任者.書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b)期刊:序號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刊名,年,卷(期)
c)標準:序號標準號,標準名稱
d)專利:序號專利所有者.專利題名.專利國別:專利號,出版日期
冶金工業部勘察研究總院通過ISO9001:1994質量體系認證
研究包氣帶水分運移常用理論方法存在的問題淺議
人工挖孔樁中利用小口徑降水井降水實例
建設部勘察設計司通知
鹽酸洗井工藝的應用效果——以姚橋煤礦水文地質勘探中的應用為例
一種優選邊角網網形組合的新方法
吹填土真空預壓的室內模型試驗研究
瑪納斯河流域平原區地下水化學和同位素分析
巖溶地下河系空間信息系統的初步建立
限制隧洞軸向邊長投影變形最佳抵償投影面算法
基于ArcEngine組件技術的宗地圖自動生成研究
西溪河洛古水電站庫區泥石流特征及工程影響研究
路塹邊坡滲流場的有限差分分析與工程實例
用VBA在等高線地形圖中進行道路輔助設計
瞬變電磁法超前地質預報技術在明月峽隧道中的應用
探地雷達在礦井制冷管探測中的應用
工程物探在西南地區機場勘察中的運用綜述
資助課題 | 涉及文獻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51079053) | 5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40872172) | 3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50239070) | 3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51079043) | 3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41272265) | 3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41174002) | 3 |
上海市教育委員會重點學科基金(B308) | 3 |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科技項目(XN10DWX39) | 2 |
中國地質調查局科研項目(1212010914020) | 2 |
中央級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Y311006) | 2 |
資助項目 | 涉及文獻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157 |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 | 15 |
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 | 11 |
上海市教育委員會重點學科基金 | 10 |
中國地質調查局地質調查項目 | 9 |
國家科技攻關計劃 | 7 |
國家科技支撐計劃 | 7 |
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 | 6 |
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 | 5 |
博士科研啟動基金 |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