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年訂價:¥260.00/年
同學科期刊級別分類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統計源期刊 部級期刊 省級期刊
北大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CSCD 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來源期刊(含擴展版)、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論文優秀期刊)、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萬方收錄(中)、SA 科學文摘(英)、JST 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數據庫(日)、Pж(AJ) 文摘雜志(俄)、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
《航天器工程》雜志是由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總體部創辦的國內外公開發行的科技期刊,也是中國宇航學會飛行器總體專業委員會、中國宇航學會系統工程與項目管理專業委員會會刊,2007年改為雙月刊。其內容涵蓋航天器工程各專業技術領域,是國內惟一全面、綜合反映中國航天器工程研究、設計、集成和制造水平的學術、技術性刊物。主要刊載內容包括:航天器工程總體設計、系統集成、大型試驗、系統測試以及總體專業技術方面的研究論文、技術報告、科技評述、發展戰略與情報研究和工作經驗等。讀者對象主要是從事航天器工程的科學研究人員和工程技術人員,從事航天相關領域的科研人員,以及大專院校的教師和研究生等。
本刊研究與設計、管理實踐、其他。
地址:北京市5142信箱116分箱,郵編:100094。
來稿必須具有創新性、學術性、科學性、規范性和可讀性。文章要主題突出、邏輯嚴謹、數據可靠、言簡意明、文字通順。文章力求精練,篇幅不宜過長,論文一般不超過6000字,技術報告和經驗總結文稿控制在5000字以下。
文章結構一般為:正文題名(一般不超過20字)、作者名、作者單位和所在城市及郵編、摘要(150~300字)、關鍵詞(3~8個)、正文、參考文獻,結構中的前五項內容均需要英文譯文,放置于正文之前。
文章最后需附作者簡介,包括:出生年、性別、畢業院校、學位、職稱和研究領域等。
參考文獻不宜過多,僅限作者親自閱讀過的、國內外公開發表的、對本文論點有重要參考價值的最必要、最新的文獻,列于文末,并將所有參考文獻在正文中引用位置以上角標標注。同時,將所有中文參考文獻的英文翻譯換行附于該中文文獻后方。其著錄項目力求齊全,格式如下:
期刊:作者.題目[文獻類型].刊名,年份,卷(期):頁
書籍:作者.書名[文獻類型].其他責任者(選擇項).版本.出版地:出版者,年份:頁(選擇項)
論文集:作者.論文集題目[文獻類型].出版地:出版者,年份
稿件要做到齊、清、定,字跡端正、稿面清潔,正確使用簡化字和標點符號,投稿時要交打印稿和相應電子版,在文中注出插圖的位置和圖題,并按順序編寫。
文稿中的漢字字體為“宋體”、字母和數字為“TimesNewRoman”,外文字母和數字符號要標注清楚,大小寫和正斜體符合科技論文的格式要求,上下角標位置清晰易辨。
文內圖表應少而精,并盡量采用三線表。所有圖題、表題均為中、英文對照,中文在上,英文在下,插圖采用計算機繪圖,圖中文字、數學符號正斜體與正文一致并用小5號繪制。盡量提供清晰的彩色圖片,所有的圖表,要插入到合適的位置。
按國家標準正確使用計量單位和中文量詞,對所采用的新技術術語及量詞應加注相應的外文和必要的注釋。
本刊為公開發行的期刊,稿件內容要嚴格掌握不泄密原則,凡涉及有密級的內容,要予以刪除或非密化處理。所有稿件均要附寄非涉密審查證明。
文章內容,特別是其真實性、準確性、結論及成果歸屬均采取作者及作者單位文責自負的原則。
展望21世紀的航天技術
國外天基反衛星技術的發展
創造良性育人環境,建立培養人才的教育平臺
上級領導專家與用戶關注我部新一代公用平臺研制
動態新聞
嫦娥一號衛星的近期科學探測成果(英文)
科技成果
嫦娥二號衛星軌道設計
帶機械臂的月面巡視探測器的路徑規劃方法研究
月面巡視器的任務層路徑規劃
月球著陸器著陸緩沖性能研究
直接再入大氣的月球返回軌道設計研究
典型采樣返回探測器的進入減速著陸系統分析
月球(火星)中子(水冰)探測儀初步方案研究
發射短訊
資助課題 | 涉及文獻 |
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2012AA120605) | 7 |
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2012AA120601) | 5 |
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2007AA120205) | 3 |
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2008AA12A210) | 3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0973031) | 3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1078001) | 3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40904051) | 3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51307006) | 3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51276191) | 3 |
國家高技術產業發展項目計劃(無) | 2 |
資助項目 | 涉及文獻 |
國家科技重大專項 | 453 |
國家重大航天工程 | 188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157 |
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 | 63 |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基金 | 23 |
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 | 9 |
國家科技支撐計劃 | 8 |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裝備部預研基金 | 7 |
國防基礎科研計劃 | 5 |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 |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