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年訂價:¥580.00/年
《食品安全導刊》雜志由中國商業聯合會、北京肉類食品協會主辦,是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正式批準的、一本全面關注食品安全技術、知識的專業期刊。本刊圍繞行業與領域、產業與市場、產品與技術,關注食品加工生產到流通銷售產業鏈安全。雜志讀者覆蓋食口吃地業所有門類的生產加工企業,流通銷售企業,食品原輔料供應企業,包裝/加工機械企業,種植養殖企業,食品安全監管、檢驗、檢測、認證、科研、教育培訓等機構,政府監管部門等。
《食品安全導刊》雜志為雙月刊,國內統一刊號:CN11-5478/R,國際標準刊號:ISSN1674-0270,國際標準大16開本,每期正文80頁,全彩印裝,面向國、內外公開發行。本刊配有食品安全網站,實現平面媒體與網絡媒體的互動。
本著權威、全面、高端、深入的原則,以構筑食呂安全領域技術、知識、信息的傳播、交流平臺為追求,以成為食品生產加工、流通銷售企業的安全顧問為己任,以成為食品安全領域值得信賴的內容與服務提供者為目標,力圖為食品行業企業提供全方位的食品安全技術解決方案。
特別報道:重大事件剖析、行業市場分析、產業發展探討、領域技術論壇、助力提升食品安全水平、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金溝河路1號9幢2門1層102室,郵編:100039。
1.文稿要求來稿要求內容充實、立意創新。寫作上要重點突出,條理分明,論據充分,數據可靠,文字簡練。書寫要工整,用字要規范,標點要正確,計量單位和符號要符合國家標準。外文字母、數學符號、拉丁學名要分清大、小寫,正、斜體;上、下角的字母、數碼和符號,其位置也應標示清楚。稿件請用5號宋體1.5倍行距打印在A4紙上,寫明排版軟件,并附相應磁盤。推薦使用電子郵件或網站稿件遠程處理系統投稿。
2.文稿內容來稿須包括:中文題目,作者姓名,單位、地址、郵政編碼,摘要、關鍵詞;英文題目,作者英文姓名,單位、地址、郵政編碼,英文摘要Abstract、關鍵詞Keywords;正文部分;致謝;參考文獻。正文部分區分綜述專論、研究論文和簡報,對內容和格式要求有所差別。綜述專論須包括:引言、展開論述部分、結論及展望。研究論文和簡報須包括:引言、材料與方法、結果與分析、討論4部分。文章篇幅,綜述專論和研究論文通常不超過6個頁碼,約10000字左右;研究簡報不超過4個頁碼,約6000字。
2.1標題文章標題務求簡明扼要,以反映論文主題,一般不超過20字,避免使用副標題,避免在標題中出現縮略語、字符、代號和公式等。英文標題與中文相吻合,除連詞、介詞及冠詞外,詞的首字母大寫。正文中各級標題應精煉明確,以不超過15字為宜。用阿拉伯數字連續編號,可用至3級標題,不同級別的數字之間用實心圓點“.”相隔,最末數字不加標點,如:“2”“2.1”“2.1.1”,以此類推,一律左頂格,后空一字距寫標題。正文引言部分不立標題,不加編號。
2.2作者與單位文章作者的署名人數及順序由作者自定,但要求文稿無知識產權爭議問題,所有署名作者對文稿署名認可。多位作者的署名之間用逗號隔開,并分別注明所有作者的單位、城市和郵政編碼。
2.3摘要與關鍵詞正文前須有200~300字摘要,包括目的、方法、結果和結論,能夠簡明確切地反映論文的主要信息,并重點提示出論文的創新之處。英文摘要應與中文摘要一致。在中、英文摘要下方分別列出中、英文一致的關鍵詞3~8個。
2.4腳注來稿首頁注腳處注明論文資助的基金項目和作者簡介(第一作者或/和通訊作者)。基金項目包括課題來源、名稱及基金代號;作者簡介包括姓名、出生年份、性別、籍貫、民族(漢族可略)、職稱、學位及所從事專業方向。
2.5圖與表文中圖與表一般不超過3~5個,且精煉、完整;圖表的題、項、注等要求英漢雙解;表格一律采用三線表。在文字中概括歸納圖表內容時,避免逐項重述數據及圖表的重復使用。圖表的標題、內容及注解一律用中英文對照標示。請作者同時提供圖片的原始文件,以保證圖片的清晰。
2.6參考文獻參考文獻只列入近期的、主要的、已公開出版的引用文獻;按在論文中出現的順序列于文末,論文中在引用處掛角標識;內容、書寫順序應規范;一般不超過30個。參考文獻的著作者少于3人時全部列出,超過3人時,只列前3人,后加“等”字(英文為“etal.”)。主要文獻的書寫格式如下:
書:[序號]著者.書名[M].版次(第1版不標注),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碼
期刊:[序號]著者.文章名[J].期刊名(英文刊名可縮略),出版年,卷(期):起-止頁碼
會議錄、論文集等:[序號]著者.文章名[A].見(In):編者名.文集名[C].會議名,會址,開會年,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碼
專利:[序號]專利持有者.專利名稱[P].專利國別,專利號[KH*2D]
參考文獻是中文的請用中文列出,不要譯為英文。
3.英文稿件本刊現同時接受英文投稿,英文稿件的書寫除正文為英文外,其他參照中文稿件,參考文獻全部使用英文,中文文獻請譯為英文,后方標注(inChinese)。
4.投稿與刊用3個月內如未收到刊用通知,可自行處理。所有來稿恕不退還,務請作者自留底稿。編輯部對擬用稿件有權作技術性和文字性修改,如作者不同意修改,務請在來稿時注明。
青海弧菌發光檢測法可快速檢測飲用水中的有害物質
食品中氟化物的前處理及測定方法
Silliker:做世界一流的食品檢測機構——訪實力可集團亞太區副總裁安東文
瑞士步琦(Buchi)公司
泰萊,美味健康食品的搖籃——訪泰萊貿易(上海)有限公司亞太區市場總監許秀娟
嘉吉增稠穩定方案帶來更優質面包制品
為食品添加劑正名
沃特世助力奧運移動食品安全實驗室——訪沃特世科技產品管理總監SteveSmith
ThermoFisher確保異物、食源性興奮劑無處可藏
安捷倫儀器設備用于奧運相關樣品檢測
多管齊下確保奧運配餐安全——訪北京空港配餐有限公司總經理鄧先山
服務奧運,是企業信譽和實力的體現——訪北京順鑫農業股份有限公司鵬程食品分公司副總經理李文祥
過冬
“三胺”挑戰檢測護駕
奶制品中三聚氰胺及其類似物的同步分析
乳制品中三聚氰胺的Varian220-MSGC-MS/MS離子阱質譜儀檢測
食品安全檢測引入第三方機制——首批三聚氰胺檢測機構名錄公布譜尼測試榜上有名
島津:全面推出三聚氰胺檢測整體解決方案——訪島津分析儀器事業部市場部經理曹磊
冷鏈成為食品物流安全關注熱點——各界專家縱談食品物流安全與冷鏈系統
食品安全專項整治讓不法企業難立足
資助課題 | 涉及文獻 |
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201310720013) | 18 |
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201210347010) | 8 |
湖南省大學生研究性學習與創新性實驗計劃項目([2012]402) | 6 |
國家科技支撐計劃(2012BAF11B06) | 2 |
國家科技支撐計劃(2012BAD28B01) | 1 |
國家科技支撐計劃(2012BAI02B00) | 1 |
國家科技支撐計劃(2012BAD29B06) | 1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1271945) | 1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1271857) | 1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1201426) | 1 |
資助項目 | 涉及文獻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42 |
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 | 35 |
博士科研啟動基金 | 12 |
湖南省自然科學基金 | 12 |
廣東省科技計劃工業攻關項目 | 12 |
云南省教育廳科學研究基金 | 10 |
國家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建設項目 | 9 |
中央級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 | 8 |
國家科技支撐計劃 | 8 |
湖南省教育廳科研基金 |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