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天地》(月刊)經過多年的不懈努力,流行度高,大眾辨識度廣,創刊于1972年,開拓了視野,帶給讀者富有生活特色的內容。中國文物報社主辦的文物藝術收藏類刊,適讀人群:收藏家、藝術家、歷史文化愛好者、鑒賞家、收藏潮人、文物業余愛好者、中老年等。
《文物天地》主要欄目:人物、鑒賞、考古、收藏、市場、資訊。
本刊全彩印刷,圖文并茂,旨在突出雜志特色,倡導快樂閱讀,內容豐富多彩,形式新穎,強調引發讀者興趣,是一本不錯的文學文摘雜志。多年來雜志內容拓寬了讀者視野,貼近讀者生活,集知識性和趣味性于一身,全彩的雜志一下子就能吸引讀者的眼球,得到了眾多讀者的歡迎。
秉承博物精神續寫上博輝煌文物的典藏與展示,是博物館的基本職能,是安身立命之依托。1952年,上海博物館白手起家,開啟了孜孜不倦的文物征集歷程,67年來已有館藏文物近102萬件,其中珍貴文物14余萬件,涵蓋31個門類,尤園以青銅、陶瓷、書畫最為突出,藏品體系完整、質量精湛,在國內外都享有盛譽。說起上海博物館的文物征集,就必須提到文物捐贈者,可以說沒有民間捐贈,就沒有今天的上海博物館。
新世紀上海博物館征集青銅器菁華,2007年在奧地利維也納通過的《國際博物館協會章程(修訂版)》對博物館定義為:博物館是-個為社會及其發展服務的、非營利的常設機構,向公眾開放,為研究、教育、欣賞之目的征集、保護、研究、傳播、示人類及人類環境的有形遺產和無形遺產。該章程將征集列為博物館的五大工作之首,這是因為藏品的質和數量直接影響到博物館的業務水平和社會效益,是博物館所有工作得以有效開展的基礎和源泉。
上海博物館現藏中國古代青銅器6000余件,基本涵蓋了中國青銅時代各個階段、各種器類、各個地區的代表性器物,構成了相對完整的、具賄系統性的收藏體系。上海博物館的青銅器收藏能有今天的品質和規模,和幾代上博人的努力求索分不開,也和海內外收藏家的長期支持、慷慨捐贈分不開。在上海博物館的青銅器藏品中,約15%為受贈所得,其中不乏舉世聞名的精品。
海上聞人杜月笙之子、旅居加拿大的古代錢幣研究和收藏家杜維善先生,前后多次對上海博物館慷慨捐贈,使得上海博物館在貨幣類文物收藏中,建立起一支種類獨特的收藏體系一絲綢之路古代國家貨幣(圖一)。杜維善對博物館的慷慨饋贈,并非一時興之所至,如同他長期對古代錢幣的收藏與研究一樣,是一個持之以恒、逐步推進的建設。
《文物天地》(月刊)經過多年的不懈努力,流行度高,大眾辨識度廣,創刊于1972年,開拓了視野,帶給讀者富有生活特色的內容。中國文物報社主辦的文物藝術收藏類刊,適讀人群:收藏家、藝術家、歷史文化愛好者、鑒賞家、收藏潮人、文物業余愛好者、中老年等。
雜志為預訂預售型商品,訂單配送時間以起刊時間為準,如需修改起刊時間請務必聯系客服。本站提供機打全額增值稅專用、普通發票,支付成功后可單獨寄出。
發貨說明:每月15日前:當月15日前(包含15日)付款,可以下月發貨。
每月15日后:當月15日后,下下個月發貨。
提前兩個月:因部分雜志出刊上市時間較早,應雜志社要求,需要隔月預定,提前兩個月預定,請關注商品雜志月份。
特殊需求:如有特殊要求請聯系客服咨詢。全年都是訂閱季,可下單訂閱。
快遞說明:月刊、雙月刊、季刊:會在上刊后立即發貨。
半月刊:每月兩本,(除特殊月份合刊)每月兩本到齊一起快遞發貨。
周刊、旬刊:每月發一次。
溫馨提示:1、發貨之前我們會短信通知。
2、顧客訂閱成功后,我們每月都會安排發貨,若某個月收貨人沒有簽收雜志,請查詢訂單發貨情況之后及時聯系客服處理。因受快遞公司查件系統影響,發貨兩個月(60天)之后的快件無法查詢。